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网络教研

网络教研

时间:2023-05-30 10:26:1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网络教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网络教研

第1篇

关键词:网络教研;优势;策略

网络教研是一种以网络为手段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跨越时空,实现专家与教师、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体现民主平等,扩大了教研工作的辐射面,为广大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一个崭新的平台。

一、网络教研的优势

网络教研最大的优势,让处于不同地域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内介绍经验、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上交流不受任何限制,有兴趣的教师都可以发表意见。网络教研使大家在网络上组成一个新兴的教研合作体,学习共同体。这种教研,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参与人员广泛,打破了时空和地域的界限,缩短了距离,拓展了空间,使人们在网上寻师觅友,发表观点和看法,所以,网络教研是一种省时、省力、高效、灵活的载体。网络教研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与教师间的互动、专家与教师间的互动。特别是年轻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与学科教研员和学科专家进行直接的思想碰撞,这样不仅有利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还能更有效地促进老师自己的专业化成长。

二、开展网络教研的策略

由于网络教研有着独特的优势和魅力,得到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广泛认同,并逐渐成为当前学校校本研究工作的主流方式。网络教研不再仅仅是一种参与形式,还是一种行为变革,更是一种创新思维,正发展成为课程改革继续深入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开展网络教研呢?现将我校的一些作法和经验分享如下:

1.加大投入,保证网络教研所需的软硬件环境

我校领导清醒地认识到,谁掌握了网络教研,谁就掌握了教育的明天,所以非常重视。学校在经费很紧张的情况下,仍然挤出一部分资金,争取上级支持一部分资金,先后建起了校园网和网上办公平台,并为每个班级、每位老师都配备了电脑。网络不仅接入每间教室,还通到了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为网络教研的正常开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加强培训学习,转变观念

学校设备鸟枪换炮,每间教室白板、宽带都装了,每位老师笔记本电脑也配了,每张办公桌互联网也通了,学校网站和办公平台也如期建成,可有的老师不会用,有的老师不愿意用。为改变这一状况,学校成立了信息技术中心,选派两名电脑高手负责,每周的星期二和星期四第七节课全员参与培训,学习电脑、白板的使用;文档的编辑技术;互联网的应用及网络教研的有关知识。经过培训学习,老师的电脑水平迅速提高,观念也转变了,参与网络教研的自觉性增强,热情高涨,逐渐形成了“我爱网研,我要网研,我在网研中成长”的新局面。

3.开展网上备课和集体备课

今春一开学,学校就决定网上备课,无纸化办公。每位老师在网上办公平台先个人备课,然后参与集体备课,同科老师必须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科教师也可参与进来,经过网上研讨完善后,进一步修改整理后形成新的备课,经教研组审查通过后方可用于上课。通过网络备课,教师都能把自己的想法和见解阐述出来,并形成反思与再设计的过程。这种方式有助于教师间不受时间、人员、空间限制,经常性地交流研究、集思广益,也有助于教师教研方式的个性化发展,越来越受到教师的追捧。通过网络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我校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升,一批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成为教学能手。如:程丽老师在全处语文教师素质展示中获一等奖;焦娟老师成长为区教坛新秀;雷应波老师被评为我区化学学科带头人;吴浩老师在省说课大赛中获二等奖;余敏老师获国家级奥赛优秀教练光荣称号。我校网络教研活动开展一年来,成绩斐然:全校师生获奖达百次之多;我校中考成绩及素质成果展示等方面也十分骄人,被区教育局授予“素质教育先进单位”。如今,我校一手抓教研教改的同时,一手抓牲色创建,在走特色办校的大道上全速前进。

4.专家引领,快速提升

第2篇

关键词:网络教研;探索研究;助我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79-02

21世纪是网络信息时代,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都和网络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为人师者的我们更是离不开网络。

网络教研这种新型的教研模式正在形成,“自下而上”的教研、“互动式”教研、“参与式”教研、“实战式”教研受到我们教师们的热烈欢迎,从而“自主、合作、探究”将成为“网络教研”的主旋律。

一、网络教研的背景

近年来,我们园领导凭借着智慧和敏锐的洞察力,将幼儿园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放在首位,通过一段时间的实施和操作,现在我们幼儿园在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2006年幼儿园校园网正式开通,2007年嘉定区实现“校校通”,2004年幼儿园对我们每位教师进行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并与2006年——2008年9月承担《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目前,我们幼儿园共有计算机近100台,平均每位教师拥有一台计算机,教师办公实现宽带上网,网络终端进办公室33个。到2007年8月,我园已全面完成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级培训任务,有44人取得了信息技术初级培训合格证书,有35人取得了中级培训合格证书;每位教师都接受了英特尔未来教育培训。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为我园开展网络教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于领导重视,率先垂范。我们幼儿园的网络教研具有前瞻性和务实性,将网络教研作为幼儿园核心工作之一,园长亲自抓,由专人负责,为我们现在的网络教研提供了便捷。

二、网络教研的模式

1、网络氛围的营造

我们幼儿园的网络设置局域网,光缆接入,有专职人员的定期维护。除此之外,网站空间建设迄今为止,幼儿园已经设立了“园所管理”、“教育教学”、“保育工作”、“园所动态”、“叶幼论坛”、“资源库”等不同主题的子论坛以及“新教师成长”和“教育科研专栏”等等,每位教师还可从自身实际出发,设置相应版块。

2、网络的实效性

幼儿园利用网络教研的多种形式,为我们教师搭建相互沟通、交流与分享的平台,并充分利用这个平台,让我能够及时地、有效地进行沟通、互动、商榷,并把自己作为参与的主题,通过其即时性、敏捷性、互动性等特征,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

(1)网络资源库——共同收集,资源共享

网上资源库建设是实现幼儿园教研各类信息共享利用的工程,通过不断利用网络专业教育的资源,接受更大量的网络信息。教学资源库、学习资源库等各类资料库的充实,提供给教师更快捷、方便的学习信息支持,给教师更多的教学科研素材和资料,加快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在我园的网络资源库栏目中,收集了老师们外出学习后整理的优秀教案,外出学习拍摄的照片资料,班级环境布置参考照片,教育教学课件、区域布置活动方案、区域照片的展示,教师的案例及论文等等。这个版块的内容给我们教师教学创新带来不少便利,实现了个人效益的最大化,也使幼儿园多了一个专家引领的平台。

(2)网络BBS论坛——互动平台,展示自我

在这个互动平台中让我们与同行们共同分享,共同切磋,共同成长。在这里我们结合“教育教学”活动中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寻求有经验老师们的帮助。请她们一起来发表评论,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同事之间彼此激励,互相学习,在交流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收获了学习研究的乐趣。使我们的教学研究能力、教学理论水平和反思能力都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

如在组织专用活动室活动游戏中,许多老师在组织活动时碰到了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使专用活动室的游戏活动不能正常有序的开展。这时老师们会利用空闲之余在BBS论坛中一起探讨组织的形式、方式方法,老师们都会踊跃参与各抒起见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施我们还将会梳理出一套完善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例如:一日活动中的自由活动对于新教师来说是最难把握的,这些新教师就针对现在幼儿的自由活动中出现了一些“过度自由”或者“看似自由实质不自由”的一些情况,你是如何来看待的?在日常活动中,您又是如何来组织自由活动的,针对幼儿出现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大声喧哗、相互吵闹等情况,你又是如何来处理的呢?希望大家能畅所欲言,让孩子们的自由活动能真正地”自由“起来。针对新教师的求助,老教师们都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育儿经验来帮助新教师。

陆老师:我认为孩子的自由活动应该是在宽松的、自由的、安全的环境中进行的,它既不是幼儿过度的自由,也不是在教师严加看管下的自由,它应该是幼儿自愿、自发的一些活动,并且是有宽泛规则的活动。当孩子不发生危险或不发生矛盾时,教师千万不要去干涉他们的活动,但当孩子发生矛盾或危险或孩子求助老师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干预。当然,教师有时还可以以玩伴的身份参与个别孩子的自由活动,以隐形的方法规范个别孩子在自由活动中的不良行为。

第3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网络教研;监督体系;激励措施;专业化

一、网络教研现状

信息技术使教研方式从传统的小范围的“面对面”会议室演变到互联网上,催生了网络教研,使教师们可以不受地域限制与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教育工作者进行经验交流和问题探讨。网络教研提供了最大的时间弹性,教师可以随时阅读其他教师的课件和经验总结来思考和启发。网络教研为广大教师创造了一个轻松自由的氛围,吸引更多的教师各抒己见,促进了教师队伍的集体进步34。从学校角度来说,网络教研促使了教学资源信息化,实现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和及时更新,有效地提高了教师培养的效率。网络教研有助于帮助那些缺乏自信或者不善言辞的教师树立自信心,提高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主动性5。

全国各地都在开展网络教研的推广。何英、胡之骐6对重庆市区和三峡库区的中小学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该93.8%的教师都使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其中近一半经常性地使用计算机备课。而王亚萍的调查却发现在对重庆市北碚区、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和亭湖区,仅有一半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用了信息技术,而其中只有6.12%的教师经常使用计算机,教师积极性不高而且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众多研究都表明,我国的信息技术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78。

二、当前本校网络教研存在的不足和难点

遂昌中学,作为本县唯一一所重点高中,有着优秀的教研传统。其实现方式也大多比较传统,如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教研专题讨论、开展公开课活动。近年来,我校多次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如浙江省著名物理特级教师吴加澍老师,来遂昌中学参加听课、评课活动。同时,我校也多次派遣学科教师去其他学校交流经验、“取经”。毋庸置疑,这些教研活动都带来丰硕的成果。但这些传统方式的教研覆盖面窄,导致了教师资源的不公平和师资队伍的不平衡。过多的采用传统教研方式也增加了学校的行政和财政的负担。虽然网络教研的初期投入相对较大,但一旦建成网络教研系统,后期的系统动作的人力、物力消耗基本很少。在国家提出的教育信息技术化的战略下,传统教研方式也越来越不能够保证教师队伍的与时俱进和培养出来的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有效深化网络教研推动教育信息化的途径

在网络教研的探索道路上,我们肯定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阻碍。而有效的网络教研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多样化的网络教研活动的开展以及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网络教研在本校教育中的作用,如何及时掌握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发现和解决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等等

完善本校网络教研平台建设。正如吕伏兵7指出“真正当前能满足教研要求、功能强大的网络教研平台屈指可数。网络教研在学科教研中的开展仍然缺乏实效性”。经过多年的发展,虽然我校已形成相当规模的校园网,校园网博客、校园邮箱以及教学论坛已经初步满足了网络教研的需求。但更加强大地多功能网络教研系统,如与其它学校同行的视频教研以及进行精品课程网络等,在日益增长的教研需求前显得尤其重要。在完善的网络教研中,可以实现全体教师同时在线交流,文本、课件与视频同步,使网络教研更具实效性,实现了强校与弱校、农村与县城学校的教师在同一平台共同研究教学,有助于教师队伍的均衡发展。

有效的网络教研监督体系和激励机制的建立。徐胜成9认为教研活动的成败取决于于组织者的策略和教研活动过程。县教育局以及本校的教研室要做好网络教研的组织和指导工作,如开展网络教研活动的问题征集和信息等。制定明确的研讨主题,设计合理的活动程序,积极引导教研活动紧紧围绕主题展开,逐步深化。相关学者专家经过采样调查发现当前的信息化教育当中,许多教师对网络教研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其中一些教师思想还停留在传统教研的认识上同时相当比例的教师不具备网络教研所必须的技术操作能力10。同时积极推进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的学习,使其尽快掌握信息技术教育过程中常用软件的操作方法。

而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建立更是推动网络教研深化的重要措施,即应建立包括激励、考核在内的长效机制,纳入县、校教研机构的工作计划和目标考核,进一步将网络教研规范化、制度化,提高网络教研的质量,更要提高一线教师应用网络开展教研的自觉性4。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鼓励先进,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他们成为网络教研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的支持者,最终带动全体教师的教学研究水平提高11。真正让教师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成为培养优秀人才的工程师。

四、结束语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推动教育的网络信息化,对个人发展和国家建议都有着重大的重大意义。而网络教研作为新课改中探索教研模式的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实践,如何充分发挥其作用,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和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努力协作。相信随着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以及更大限度地与同行进行交流,本校的教师能够达到信息时代对于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要求,也相信在一只教育水平高的师资队伍下,能够培养出更优秀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 唐晓杰.发达国家的教育信息化:对策和措施.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现代教育实验室.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0).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3] 马玉琦(2010).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研体制.山西教育管理.2010,第7期.

[4] 程晓花(2010).剃用网络平台创新教研机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04.

[5] 石存生(2010).网络教研理论与研究.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第29卷第10期.

[6] 何英,胡之骐(2010).重庆市教师网络教研活动现状调查分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9.

[7] 董喜荣(2010).加强管理,营造网络教研氛围.山西教育管理.2010,第9期.

[8] 彭跃芹,张建伟(2010).网络教研,开辟校本教研新篇章.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第17期.

[9] 徐胜成(2010).网络教研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与思考.教育信息技术.2010年第10期.

第4篇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经过了近几次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在网络环境下,教师自主参与其中,就自觉地融入了团体之中。与团体同呼吸,共进步。既完善自我,又相互帮助。网络教研为教师学习制定了共同的内容和活动,更为重要的是,它为教师提供好展示自己的多种舞台。在学习内容和实践层次上满足不同教师的需要。

    在学校圈子论坛上它聚集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可视个案。教师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各个教学事件进行完整的描述、解释、总结、理解、反思,这些具体的教学个案,有利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景中根据个案的类通性,作出创造性的教学决策。所学的东西不断用于教学实践中,实践中的困惑与思考又不断地交流升华,教师可以迅速建立起自己对教育教学的信心,提高自我监控能力。我们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型教研组的创建,改变了教师的学习和工作观念,加强了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了集体创造力,最终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创建活动使学校得益,教师得益,这也恰恰体现出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双赢”理念。

我校在网站上相继开通互动性栏目——校园论坛,精化博文等栏目,可以让我们广大教师网络中抒发自己在教学中的各种心得体会及交流教学经验了。我也经常上网浏览这些内容,觉得对自己受益匪浅。以前上网一向给人的印象就是聊天、游戏,偶尔是在需要时上网查找些资料,拼凑点东西。而现在通过学校网络教研的学习后,我发现好的教育论坛却不是这样,它是一个现代化的、跨跃时空、地域界限、多层面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的网络交流互动平台。在那里可以和本校仍至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师、教研员、教育专家学习、交流、探讨。在那里可以遇到好多的名师、专家,可谓人才济济。在那里可以和这些名师、校长、专家们“亲密接触”,也常能获得最新的教育教学改革信息和成果。在感受着这些名师、专家们的精彩的同时,我也会被一些不知名的一线教师们的真实、鲜活的反思案例所感动,课程改革的酸甜苦辣在那里都可以品尝到。应该说在网络中学习,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实践,是在体验着别人的实践,感受着别人的内心思考。这些素材对我来说是一笔宝贵的学习财富,这样与一线优秀教师的交流、互动也是我做教研员以来所梦寐以求的。我意识到,这种网络资源是应该好好利用的。

    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在浏览这些内容的时候,看到了学校老师写的对于《美丽的小路》这节课的教学心得,里面详细的介绍了讲课的内容,教学难点等,恰巧我也正在准备教授这篇课文,这位老师所说的教学难点我在考虑如何给学生讲解清楚的内容,这位老师的文章给了我很好的思路,我马上按照她提出的方法设计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就是对我的教学的最大帮助,从此以后我更加详细的阅读各位教师在这个栏目里面发表的各种文章,以求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的体会到网络对于教学的促进的巨大优势,网络开阔了我的眼界,我也从各位优秀教师的教学心得中不断吸取经验,并充分利用这些经验充实自己,对自己的教学提供起了很大的帮助。

但在网络学习中,我也发现了自己包括身边的一些老教师出现了许多困难和疑惑,甚至有了畏难情绪,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看,如果能做到以下几点,这些困难也就会迎韧而解的。

一、首先我们要转变观念,用实际行动去感知网络教研的意义及作用。

网络教研他是一种高科技的教学工具,而不是教学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它和专家及同行进行交流,避免面对面交流的拘束,通过和同行交流,接受专家的指导,不断增长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

二、要勤上网,勤动手,勤动脑,拓宽视野

我们可以利用网络教研把自己心中的苦闷及教学的困惑和大家交流,让大家为你解忧,帮助你。

三、 要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本组内自发开展网络教研活动

第5篇

反思对教师成长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成长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G.J.Posner)给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复,除非善于从经验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则就不可能有什么改进,永远只能停留在一个新手型教师的水准上。可见,反思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教师的反思,可以有多种途径,除了传统方式下的反思,还可通过网络进行反思。并且,相比传统教研下的反思,网络教研中的反思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充足的反思时间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常常会受到时间的制约。典型的传统教研中的反思,通常是在教师上完课或听完课后,在课后进行讨论和交流,上课者需要短时间内迅速梳理教学过程,反思得失。听课者也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进行整体、局部乃至细节的评析。由于现场教研受到时间的限制,教学反思和听课反思通常没有很充足的时间供教师酝酿,也没有过多时间供教师发挥,便会出现研讨话题难以深入,参与对象难以全面等现象。而在网络教研中进行的反思,正好弥补了传统教研中时间上的不足。在网络上,时间可以由教师自己支配,不会受到传统教研的时间约束,从而也减少了现场教研中的紧张感。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或休息时间里,静静地思考、细细地反思,然后发表到网络中。由于反思的时间较充裕,反思的程度可以更深入,并可以使参与活动的所有人员(甚至未参加活动的人员)都拥有多次发表见解的机会。

二、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充足的反思空间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常常会受到活动环境、气氛的影响,如果环境较舒适、气氛较融洽,教师的反思可以有较大的发挥空间,如果气氛不佳,教师很难发挥。尤其是一些话语权较少的年青教师或能力较弱的教师,更没有勇气在现场活动中尽情发表见解。而网络教研则不一样,在网络面前,人人机会均等。教师可以不受现场教研对反思空间的限制,也不必考虑发言时别人用怎样的眼光审视,而按照自己的想法在网络上尽情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网络的延展性有多大,反思的影响空间也可能有多大。教师通过博客日志等方式发表专题性反思文章,还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和讨论,形成“热效应”。网络教研,让每一个教师有了充足的发表自己见解和引发他人参与的反思空间。

三、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自主的反思内容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容易受到现场的干扰,教师容易受到主持人或其他人员的影响,或难以按自己的思路表达,或难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例如,当一位教师表达了某个观点后,他人对该观点表示出不赞同时,很有可能令该教师对自己的观点产生动摇,即使该观点是正确的。再如,当甲教师提出与乙教师观点相左的想法后,乙教师在对甲教师的观点进行判断分析,准备现场辨析的过程中,如果遇到其他教师对甲教师的观点表示出较多的认同度时,便会令乙教师缺乏继续辨析的动力,从而放弃了一次深入研讨的机会。当主持人把讨论的话题引向一个新主题时,尚在原来的主题上进行思考的教师也不得不转换思考话题。而在网络教研中,教师在反思内容的选择上具有更大的自,教师可以按照某个共同研讨的话题进行反思,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进行独立思考。即使针对大家达成共识的话题,也可以在深思熟虑后提出不同意见。借助网络,教师的反思面更广,表达观点的自由度更大。

四、网络教研中,教师拥有

更多样的反思形式

传统教研中的教师反思形式,几乎都可以在网络教研中找到替代方式。如传统的面对面交流,相对于网络就有QQ聊天式的点对点交流;传统的集体讨论方式,相对于网络就有QQ群聊等;传统的笔记式反思,相对于网络便有博客日志式反思等。此外,网络教研还有其他传统教研所不及的反思形式,如传统教研中讨论过的话很难全部记下来,而网络教研中可以很方便地通过复制、粘贴、编辑等方式保存反思内容;传统教研中引用到的相关资料很难及时找到,而网络教研中可以方便地在反思中加入链接,快速找到相关的资料;传统教研中必须在现场面对面进行反思,而网络教研中则可以在任何场合进行自我反思或交互式反思;传统教研中通常采用一人讲、多人听的方式,听的时候不能讲,而网络教研中可以多人同时发言而不会相互干扰……

由上可见,从教师反思的时间、空间、内容、形式上,网络教研比起传统教研有较大的优势。因此,依托网络开展教学反思,对传统教研是一种有效的拓展和补充。但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传统教研中的反思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面交流所带来的现场感,真实感,是虚拟式的网络教研所不及的。否定传统教研中的反思,只进行网络反思,并非明智之举。只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

那么,如何将传统与网络环境中的教学反思有机地整合起来呢?

1.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边听课边反思”的教研平台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当前的趋势。不少学校的办公室和教室配备了电脑,并且都能上网,这使得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介入教研现场的设想成为可能。

比如可以在听课现场开通无线网络,听课者携带移动终端(如笔记本电脑、IPAD等),登陆互动交流平台(如QQ群等),边听课边在网上进行即时反思式研讨。以下是一组教师边听初一音乐欣赏课《辛德勒的名单》边在QQ群中进行即时反思式研讨的片断:

教师A:(9:01:37)教师边画旋律线,边唱曲谱。

主持人:(9:01:59)在黑板上出示较夸张的旋律线,揭示旋律的起伏。

主持人:(9:02:16)再用手势加唱谱,带学生体会旋律进行。

教师A:(9:02:33)上行旋律的感觉。

教师B:(9:03:48)情绪随旋律线波动起伏。

主持人:(9:04:21)教师对旋律波浪进行产生的细微的情绪变化,作了较清楚的揭示。

教师B:(9:04:39)学生跟钢琴哼唱旋律,并思考用怎样的情绪。

主持人:(9:05:04)这一段,教师的钢琴力度控制较好。

教师A:(9:05:29)始终将情感体验贯穿其中。

教师C:(9:05:36)范唱、范奏都比较好。

主持人:(9:05:41)如果最后一个音“6”的余音再长一些,可能会更有意境。

教师C:(9:05:53)能否再唱一遍?

教师B:(9:05:59)请学生思考音乐应配上怎样的画面。

教师D:(9:06:41)对,教师在范唱和带领学生唱的时候,还是要注意情绪的延伸。

以上历时5分04秒的边听课边反思的片断中,主持人和四位教师围绕旋律的教学共进行了14次即时听课反思。在主持人抛出的听课关注点的引导下,四位教师结合自己的听课体会即时发表见解,并形成互动交流,从而达成对旋律线的形态、范唱范奏的表情问题的共识。反思式研讨的过程,既是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的过程,也是听课教师在自己原有认知基础上通过即时互动交流建构新认知的过程。现场听课与网络评课同步结合的方式,大大激活了参与教师的思维,提高了教研效率。

2.利用教学论坛构成“从现场到网络再到现场”的反思模式

现场教研中的反思,通常以口头表述为多,带有较多的即兴性。网络教研中的反思,经过了文字的提炼,更趋于理论性,并通过网络互动得到了传播与交流。但这些散见于网络中的反思内容,需要进一步提炼,才能成为对个人和群体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反思。例如,当传统教研结束后,教师可以以个人为单位开展网上的教学反思,写博客,参与博客回帖讨论,参与QQ群的即时讨论等。当网络教研有一定积累后,再把教师们集中起来,进行汇总和提炼式的专题交流(如举行教学论坛等)。这样,从现场到网络,再从网络到现场,就构成了一个循环,教师在多个场合的反思中,获得了更多的教学启示。因此,利用教学论坛,将网络教研中的教学反思汇总、提炼,并通过现场和网络再次传递出去,是一种整合传统与网络环境下教学反思的有效做法。

象山县音乐学科进行的每学期一届的“音乐教学论坛”,便是将网络教研与现场教研相结合并形成“从现场到网络再到现场”这一循环的反思模式。每一学期的“音乐教学论坛”通常安排在期末,论坛的主题为该学期的音乐教研主题,论坛的发言者为在现场教研和网络教研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以下是第七届音乐教学论坛中关于“人声乐队”主题的一组发言题目:

顾丹波《我和我的人声乐队研教故事》;

马晓燕《让人声像器乐一样歌唱》;

王春《借助人声乐队提高音乐主题旋律的感知力与记忆力》;

黄莹《人声乐队——那么远,这么近》;

励玲素《人声乐队之我见》;

游志坚《人声乐队的新认识》;

朱红曙《音色模拟,通向音乐世界的又一座桥》;

杨永生《模拟演奏在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陈莹莹《从“和”到“合”——“人声乐队”案例分析》;

谢维俊《如何通过“人声乐队”提高同节奏合唱作品表现能力》;

骆琴琴《实践“人声乐队”强化小学音乐教师和声思维的探究》。

以上发言题目,都是每一个发言者一学期的研究总结,并经历了从现场教研到网络教研的实践与反思,最终以研究性观点报告的形式集中呈现在现场教研活动中。因此,这样的研究性反思,对教师的成长起到了更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些“身边的榜样”,可以激起更多教师参与到反思中来,从而进入又一轮“从现场到网络再到现场”的反思模式中,带动教师队伍整体反思意识的提升。

第6篇

一、网络教研在集体备课中的应用优势

1.网络教研的交互性

学校通过网络教研平台的使用,各备课组应用教研平台进行教学研讨,完成各阶段“导学案”编制、形成有效评课案例集、基于校本教与学的小型课题研究案例集。在教研平台投入使用后,学校将取消原来的每周学校组织的集体备课,改为教师在课余进行网上备课。通过网上在线研讨,完成学校教学案、导学稿的各阶段编制,开课教师通过网上与同伴进行在线评课,以提升开课教师的业务水平,并形成校际间的交流与研讨模式,并加以推广。

2.网络教研的实用性

直接在线评课。可以不定时地对教师的课程进行学科内部评论、由备课组长总结,促进更好的教学。通过听课、评课——情境学习和案例研究,一方面可以帮助执教者反思教学,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评课促进评课者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机智与教学艺术的发展,同时,提高听课评课的技能,这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组织专题讨论、学科内部发起专题讨论,同年级学科教师主动积极地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由备课组长总结,促进更好的教学。

3.网络教研的资源共享性

目前,网络教研中教师可咨利用的各类资源多样,而其中“教学资源库”是较为常见也是较为有效的形式。如今,各大学科网站已经拥有大量的教学资源,教师们经常在各种教学网站资源库中下载课件,利用“教师博客”平台与同行切磋经验,同时,在相关网站上查找有关教学困惑及其经验,而这些宝贵的教学资源,以各种形式存在于网络中,方便教师下载利用,大大地提高了教师们的备课效率,在分享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储备,提高了自身素质,形成良性循环,为网络教研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4.网络教研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通过网络把自己的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育故事、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育教学经验等上传到网络,以多种方式表达自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阐释,通过不断拓展自我反思的广度和深度,养成教学反思和教学再设计的习惯,促进了其日常教学研究和教学反思的能力,使自己成为研究性、反思型教师。

总之,共享集体智慧,是网络教研的精神和优势,而如何更好地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教师在使用课程资源参与虚拟教研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教案、课件、案例、随笔等个人资源,通过网络的传播变成一种公共资源形式对原有的网络课程资源库进行有机的补充。在网络中有很多在教学方面有独到见解、理论和实践通过网络教研的优势,真正实现网络资源的交互性、实用性、资源共享性,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网络教研在集体备课中的应用形式

1.开展网上论坛,实现全员互动

借助BBS,建立区域性互动教研平台,教师们通过登录自建网站或其他学科网站上的BBS论坛,将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自己认为成功的教学案例发贴到论坛时,阅读者读贴,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进行询问,进行答复,发帖回复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促进了教师进一步反思,实现了从现象到问题的探究。通过BBS,每位教师都可以自主参与,集思广益,共同探讨,平等相处、和谐共事,消除了资历、年龄、性别、职务带来的种种障碍,随时随地发表观点,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达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充分地体现出网络教研的快捷性,实现全员互动。

2.利用各种在线聊天室,扩大教研范围

利用网络交流技术开展教研活动,除了大家所熟知的QQ聊天外,还可以利用微软公司提供的MSN Messenger(即时通讯工具)来实现网上教学研究。MSN上有一个多人聊天功能,同组或同社群的教师,通过留言板或其它联系方式的约定,登陆到同一在线聊天室进行网上教学研究,大家可以在一起畅所欲言,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大家也都能看到。这样,就达到了同时在线的交流目的。通过视频聊天室进行在线聊天,大大地提高了团体的凝聚力,推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弥补了BBS交流的不足,体现出网络教研的及时准确性,扩大了教研范围。

3.借助电子邮件,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交流

电子邮件可以直接传递文本、图形和文件,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群发邮件、邮件列表等技术在特定人群范围内进行广泛教学交流,完全可以代替传统的信件和传真。每名参与的教师都有自己的电子信箱,根据教师的任教情况和实际需要,为教师们提供一组电子邮件列表,在集体备课中遇到的困惑及先进经验可通过电子邮件直观真实的进行交流,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

4.创建Blog空间,实现网上资源共享

利用Blog,各位教师在自己的Blog中发表教育教学中的见解、撰写个人日志,积累教研资料,其它有相同兴趣或同样学习范畴的人可以登录访问,并做出回复,在Blog的群体得到了分享和交流。对教师来说,通过博客平台相互交流、共享智慧,可以促进自身的成长和专业发展,提升自我生命质量和价值。通过Blog网络交流平台,使教师们的学习与周围群体的交流结合起来,教育教研工作上了一个层次,教研工作逐渐从任务教研转向了兴趣教研,学校的教研气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总之,网络教研是基于互联网络和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的教育教学研究形式,是一种以网络为基础开展教研工作的新方式,它借助网站、论坛、博客和各种网络通讯工具,不受时空和人员限制,给教师教研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了知识储备,更新了教育理念,解决日常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困惑,发挥了教师在教研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促进教研创新,从而形成团队经验、资源和文化,弥补传统教研中的不足。

三、网络教研在集体备课中的应用关键

1.认清网络教研的本质

网络教研要基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多元化、交互式交流,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的不同发展需求,实现教研成果最大化、教研途径最简化和教研方法最优化。从教研方法上来看,网络教研不是简单的复制与下载,不是照搬照抄他人的成果资料,而是要切切实实地解决来自教学的问题。从运行方式上来看,网络教研不能孤立存在,而应是教师自主问题式教研、学校同伴常规式教研、区域辐射协作式教研的创新,最终实现网络教研与常规教研的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相辅相成。从发展目标上来看,网络教研不是最终目标,不应为教研而教研,而是要以网络教研为手段,促进师生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教研方式上来看,网络教研不是网络与教研的简单相加,而应是互联网对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全面服务和深刻改造。

2.构建和利用网络教研平台

网络教研平台的构建,能使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有了技术支撑。网络教研平台主要包括:资源平台、交流平台、管理平台。资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公开的网络资源,二是自建的网络资源。交流平台则主要有博客、QQ群以及电子邮件等。由于条件的限制,在目前的教研中,资源主要由教师从网络收集,比较成功的资源则放在学校网站ftp中;县教育网也没有开通教育博客,所以,教师们的博客也是从各大网站中申请的,缺乏统一性,许多活动的开展则通过QQ群进行。在教研活动中,我们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网络教研平台。网络教研平台是网络教研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发和利用网上教育资源,建立开放、动态、交互的资源库,以实现资源的交流与共享,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

3.注重提高网络教研的质量

评价网络教研的质量没有统一的标准或现成的评价标准。我们认为仅仅从浏览了多少网页,下载了多少资料,上传了多少资源,参与了几次集体的网络研修活动,来衡量网络教研的质量是非常片面的。

通过网络教研,应引导教师关注教学、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和关注生成的问题,培养敏锐的问题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为教师们营造一种开放、自主、平等、伙伴对话的研究氛围,构成一个相互尊重、互助互动、共建共享的学习型组织;教师能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开展切合实际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品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4.注重专业人员的引导

网络教研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学研究活动,是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和进行的。它不仅需要从实践中进行经验的总结,更需要在理论的指导下开展实践研究;不仅需要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小学一线教师,更需要专业性的研究人员的参与和引导。专业性的研究人员主要包括专家、教研人员、大学教师等,相对于中小学一线教师,他们有高层次的学科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对相关领域具有丰富的研究经验,所以,教研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专业引领,只有这样才能使网络教研不至于步入误区,使网络教研活动顺利向纵深方向发展。

四、结束语

网络教研不仅是一种多主体、跨时空、低成本、高效率的教研模式,更是教师在职研修模式和教研组织模式的革新,也是建设开放、民主、可持续的教师研修文化和校本教研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促成教师的自我实现与成长有着传统教研不可替代的作用,已经成为信息环境下集体备课的重要方式。尽管网络教研有着传统教研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我们绝不能因此而完全抛弃传统教研,由于传统教研经过多年的经验积淀,它存在着很多网络教研无法直接实现之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网络教研成为传统教研的有力补充,实现二者和谐发展,更好服务于教学。

[参考文献]

[1] 肖学建,徐胜成.也谈网络教研的利与弊[J].新课程学习(学术教 育),2010,(9).

[2] 肖正德.网络教研: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型教研模式[J].现 代远距离教育,2007,(1).

[3] 宗树兴.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刍议[J].现代教育科学,2003, (12).

第7篇

网络教研的优势

1.穿越时空,使教研活动无限扩展。网络的最大优势就在于能让处于不同地方的人互相协作,取长补短,高效完成任务。网络教研正是利用这种优势,通过各种教育论坛,大家可以进行区域内的教研活动;利用论坛发帖的方式还能够解决众多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时间不一致的问题,实现异步交流。

2.扩大交流,凝聚更多智慧。传统的交流方式,由于受到时空的限制,只能有少数几个人发言,而在网络环境下,每一个网上教研的参与者都可以针对研讨的内容随时利用论坛畅所欲言,做到人人参与。通过网络教研,参与者把自己的教学困惑、教学观点、教学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不仅凝聚了更多人的智慧,也促进了教师与专家和各地优秀教师的交流。

3.延续研究,指导面广。传统的教研活动,一旦活动结束,研讨也随之结束。而网络教研,大家的观点都留在网上,研究者可以在活动后自主安排时间对各家观点进行深入研究,还可以把继续学习的心得通过网络与别的教师交流,即使没有参加教研的教师也可以通过阅读论坛上的帖子,了解观点,参与研讨。

4.促人反思,催人上进。通过平台和论坛,教师可发表自己的教学感想、教案、案例,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也可提出疑难问题与同行一起讨论,聚合大家的智慧。另外,在发帖的过程中好的帖子会吸引更多人读帖跟进,教师有了“受重视”感,便会自觉地产生发表的欲望,积极发表话题。而要发表话题,便会更加关注教学现象,对教学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使教师养成了观察与思考的习惯,催人上进。

网络教研的管理机制

1.实施全员参与,公布了实施计划,注重实践过程,改变了教师观念。我们从一开始就通过会议的形式,向全体教师做好宣传发动,使其明白积极通过网络资源进行校本教研,是每一位教师的责任。同时,学校对教研全程管理,实时评价,并且及时在网上公布每人的成果。

2.加强教师培训,让教师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能通过网络和同行进行交流,会通过教研平台记录下自己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落实责任,明确分工,相互合作。特别注重信息技术骨干教师的培养,尽量做到以点带面,以一人带一帮,形成合力,不断督促,使教师不断增强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

3.制定相关制度,就网络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制定考核项目,实施网上考核,做到学习宣传、落实职责,检查督促、共同遵守,期末评选先进个人。

4.合理安排网络教研活动,提高实效性。首先选择恰当、合适的研讨主题,使教师有话可谈,又能解决实际问题。其次,要引导参与者对研讨内容提前思考,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和大家交流,并通过相互碰撞、相互补充,使研讨内容和结论得到一定的提升。再者,研讨活动的主持者要适时的穿针引线,及时梳理,恰当小结,使研讨锦上添花。最后,要对研讨过程的材料进行整理和提升。

网络教研的主要方式

1.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为了让教师有更多的钻研时间,获得更多的信息,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我们实行“主备人上传个人备课案例,组内同学科评议切磋,做到‘三统一’,即统一单元‘主体’,统一重难点,统一进度,最后,形成电子个案共享”的备课方法。教师在合作、交流与反思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备课、研课能力,也推进了教研组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校的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网上论坛,问题交流。我校分“网上教研”和“学术沙龙”两种论坛形式进行,对共性问题,每学期由教科室提出一个研讨专题,学校通过网络开展网上教研活动,教师随时把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在校园网论坛上,形成即时互动式的交流,使问题得以顺利解决。我们安排骨干教师在学校论坛中都负责一个或两个板块,担任板主,对其他教师的网上教研进行组织、指导。

3.网上视频,案例剖析。把学校购买或录制的教学录像、专家讲座和教学资料片等集中在校园网上,每位教师无论是在教室或办公室,都可以随时打开电脑点播。我们努力使网络教研与传统教研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便使常规教研活动结束后仍可以借助网络让更多的人继续参与,进行源源不断的深入探讨。

4.利用网上教研平台进行教师自我反思。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从每天的教学行为中发现自身的教学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升自身的专业化水平。因此,我校要求上课的教师和听课的教师必须写教学反思,把它作为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有效途径。

5.网上评课从单向到多维。网上评课即我们要求开课教师在上课之前把教学设计上传至校园网,听课教师可以首先熟悉开课内容和教学设计,开课后由听课教师进行互动评课,把自己的观点在网上,提出合理化的修改意见。网上评课既实事求是地肯定优点、特色,也会客观地提出批评与建议。这一切都会促进教师自觉地在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

网络教研的收获与反思

1.网络教研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网络教研帮助教师彻底摆脱了独学无友的学习状态和狭隘封闭的工作状态,教师利用办公平台的功能,记录和个人的教学感悟、生活故事、思想历程以及精选和积累的信息资源,建立起了个人知识管理系统。网络教研使学习与反思成为教师的习惯,使得教师在享受参与专业研究乐趣的同时,也通过网络平台找到了自己的专业家园。

2.网络教研放大了校本教研效益。网络已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天地,教者足不出户就可以参与全国各地的教研。它拓展了校本研究的时空界限,整合了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者的力量,形成了研究合力,放大了教育教学资源效益,有效促进了教研的紧密结合,切实解决了许多教学问题,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第8篇

练丽丹福建省武平县第一中学教师

我们学校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经济条件一般,基础设施薄弱,学校硬件设施自然也没有发达地区先进,许多教师对于网络相对来说是比较陌生的,或者说虽然有些了解,但并没有作过多深入的研究。因此,我们要开展网络团队教学可以说是困难重重。

那么,面对尚不成熟的条件,我们作为相对边远地区的教师,是消极等待,还是积极应对,我想,许多教师的回答应该和我一样。我们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突破条条框框。自家条件有限,我们可以走出去,去朋友家做客。经过思考,我觉得可以用以下几种形式来尝试开展网络团队教学研讨。

逛逛网络论坛

论坛作为一种有效交流的网络平台,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可以说技术上已相当成熟,而面向教育的论坛又保证了交流的对象几乎全为教师或者关心教育的社会人士,平时注意多去论坛和大家交流,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提升自我的方式。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论坛。

看看教育博客

博客,这几年可以说是红透了半边天,教育系统也为它打开了大门,让博客安家落户了。教育类博客的主人一般都是教育专家、教师等,平时注意搜集一些优秀的教育博客,经常上去学习,或者自己也利用现成的网络资源,开出一块自留地,建立自己的教育博客,慢慢耕耘,筑巢引凤。

相信只要认真付出了、慢慢积累了,自然也会有教育同行前来指导交流,这样不也是网络团队交流的另一个形式吗?

共享教育资源

网络的重要特点就是共享,而对于教育教学而言,资源是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课余指导,都需要理论、实践资源的有力支撑,有了网络的帮助,各人把自己认为值得和大家共享的资源上传到网上,你来我往,资源自然就积累起来了。这时,我们可以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教育理论书籍,只要手头有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随时搜索,教育论文、教学素材等资源在网上都可以轻松获得。我想这也应该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教育同行的“团队式”交流与奉献的结果吧。

杨华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山小学教师

综观各种教学团队,千差万别。单就规模来讲就有大有小。小到一个科组、年级组,大到一个学校、一个地区,甚至是跨地域、跨国界、跨文化的教学联盟组织,如目前在国际上比较活跃的国际学校联盟组织(省略)。

但是不管怎样,一个教学团队如果要良好地运作或发展的话,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首先是需要有共同的奋斗目标。没有共同目标的团队是不能够持久的;其次是要有领导的高度重视或支持。观察我们身边好的教学团队,其背后一般或多或少总是获得各级各类领导的支持和关怀;第三是需要有领头的教师引导团队开展工作。这要求领头的教师有乐于吃苦,勇于奉献的精神;第四是教学团队的工作方式可以形式多样,不拘一格。不管是传统的方式还是现代的方式,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只要能有利于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就可以为我所用。

下面,我就深圳市南山区教育一线的实践,来谈谈建设和发展网络环境下的优秀教学团队的具体做法。

1.通过建设深圳南山虚拟教研中心(jy.省略/bbs/)为教学团队的成长搭建平台。目前,虚拟教研中心建设有涵盖中小学所有课程的板块,方便各科教师交流。并且,我们在虚拟教研中心集成了视频会议系统(61.144.235.250/avcon/index.php?getLang=no),开通了国内第一个“教育维客网站”(wiki.省略/)。

2.建设教育博客群。南山实验教育博客群(61.144.246.3/txy/blog/)是这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建设有教师网志、学生网志、班级网志、家长网志、专题研究等板块,通过博客平台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3.加入QQ群。目前QQ群的使用非常普及,通过各种形式的QQ群,教师可以加入各种教学团队,迅速获取教学的各种信息,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的最新动态。

4.采用多人、多点、多媒体影音服务系统。目前,我所在的学校已经加入国际学校联盟组织。学校正在尝试应用影音服务系统(210.201.138.69/zhcn.php)与国内外的学校进行交流,创建新形势下的网络教学团队。

肖年志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教研室教研员

我以为,有实效的网络教研应该利用网络平台(基于Blog、论坛等)将专家、教研员、广大一线教师聚集起来,围绕课堂教学,通过广泛的头脑风暴和思维碰撞,探究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带规律性的策略和方法。有实效的网络教研与“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方式不是矛盾与孤立的,而是互为补充、有机地融入到整体教研活动之中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尝试。

1.专家引领。“专家引领”既是教研工作的主要内容,又是教研工作的重要手段。教学研究专家对课堂教学往往有独到的见解,其对教学改革与实践会起到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有效地利用网络“与专家对话”,会达到“听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的效果。而网络时空的延展性使得网络教研更容易得到专家的支持与参与。因此,作为网络教研的组织者――教研员,应定期邀请课程标准制定者、课改教材编写者等专家参与网络研讨,指导区域性的网络教研活动。同时邀请区域外的学科特级教师、知名教师等进行网络交流,将他们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融入本地区教学实践之中,以促进一线教师的快速成长,提高其课堂教学质量。

2.主题生发。教学研究必须围绕一个个主题展开,正如课堂教学必须围绕一个个问题深入一样。有了主题,参与者才会围绕一个中心各抒己见,形成思维碰撞,最终达成有利于解决问题的共识;反之,参与者会茫然无言。因此,网络教研的组织者应结合课堂教学实践确定阶段性的研讨主题,诸如:“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策略”、“如何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学习困难生的分层教学策略”、“信息技术竞赛辅导方法谈”等,同时引导一线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以教学案例的方式提出问题,展开研讨并解决问题。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网络研究才是立足于课堂教学的,有针对性的、教师乐于参与的。

3.活动支撑。教研活动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载体。一旦离开了相关的活动,我们的教研工作就成了空中楼阁。实践证明,利用网络开展教研活动可以有效地激发一线教师的广泛参与,使教研工作更充实、更有生机。具体做法:一方面直接在网上开展诸如信息技术优秀教学设计评比活动、优秀课评比活动、整合课观摩活动、学生优秀电脑作品评比活动等,其间,每一个教师既是参赛者,又是参评者,既可以学习他人的优秀作品,又可以获得他人对自身作品的客观评价,这是每一个教师求之不得的事情;另一方面,在“面对面”的传统教研活动之后,进行相关的拓展与延伸。如,在课堂教学观摩与研讨活动之后,要求每一位教师写出自己的反思在网络之上,供大家进一步交流学习等。另外,还可以组织“网络沙龙”,开展行动研究,促进专业成长。

最后值得强调的是,在网络教研中,“专家引领”、“主题生发”、“活动支撑”是相互渗透、有机融合的。同时,网络教研往往是教师自主参与的,因而参与网络教研的团队能否壮大不是一纸文件、一声命令能够解决的,而要靠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只有有了实效,网络教研才会有吸引力,才会有不竭的生命力。

金陵江苏省苏州市电化教育馆馆长

信息化对教学最大的支持并不在于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而是在于网络环境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例如,在目前被教师们广泛使用的Blog上,教师可以方便地将教学及其研究方面的精神与物质的成果上传发表,形成教师个人的资源积淀,成为教学工作的好帮手。尤其是,Blog可以跨越时空形成网上头脑风暴,激发教育智慧,成为支持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的重要途径。于是,教师们在网络上聚集起来,开始了中国教育信息化史上波澜壮阔的民间网络教研。事实上是形成了一种鲜亮的跨地域、跨学校、跨学科的教学研究现象,反映了课程改革背景与网络环境下反思与协作的需要。苏州市所开展的网络教学团队竞赛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为支持教师的新课程实践应运而生的。

而之于目前存在的网络教学团队的教研方式是否具有超前性和替代现有的一些教研方式的可能性的讨论,我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虚拟世界的产生是现实世界的需要,一经产生就成为社会存在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教研是教育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自然历程中的一个片断,它本身谈不上超前不超前,只是谁最早认识和享用虚拟世界的成果,谁就在一定时期表现出具有超前性。其次,由于网络教学团队竞赛明确地提出了网络教学的概念,对于引导教师投身跨越时空的网络教研,通过同侪互助激发和汇聚教育智慧,以及在此基础上从事意义建构来说,又具有一定的超前意义。其三,由于虚拟世界的产生只是现实世界发展的自然成果,因此,网络教研并不能代替现实的教研,而是现实教研的必要补充。其主要表现为跨时空优势和同侪互助优势方面的补充,以及基于网络教研、同侪互助的意义建构实践。但它仍然是全部教学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不能把两者割裂开来,离开了现实的教研,网络教研就会成为空谈。

孟红娟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未来教育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李淑霞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硕士研究生

第9篇

一、明确科研信息管理课题研究的目标体系

(一)确立课题研究目标

为落实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系列研究活动,四平市铁东区教科所成立了专门的课题研究小组,确立课题小组成员,全所科研员及实验校负责人为课题组具体实验员,教科所所长亲自参与课题实验研究,认真讨论,并书写了详细的开题报告和实施方案。如今,教科所已有20多年的课题开展经验,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成果,也给我们的教研带来了无限生机。

(二)分析课题资源现状

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应用是系统工程。为此,课题组针对我区现状及经济因素等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建立自主研发系统的科研信息管理体系,总结出一套规范的分类方法和原则是体现我区科研特色的一项重大课题。为此,我们首先确立了重要的目标体系。

1. 培养了解教育科研信息资源的管理人才,使其专业化,具有创新和研究能力。

2. 各参研单位建立教育科研信息资源平台,对信息分类进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分类,总结分类方法及所遵循的原则,创新更好的分类方式,不断反馈总结。

3. 从学习与调查入手,了解新型教育科研管理面临的新形势及信息资源对提高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性,全面了解其方法、重要内容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各级部门的实践操作及运用,掌握有效的分类方法,并不断完善事项,总结操作中所遵循的原则。最后,通过不断操作、反馈、总结,形成完善的分类体系与原则,为国家总课题的研发提供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4. 通过课题研究,规范教育科研管理,建立一套具有学校特色的教育科研信息系统,推动科研管理的科学化,促进科研信息的交流与共享。

(三)强化课题管理过程

思想上加强认识,机制上做好保障。大量信息收集,增强了管理者及广大教师对科研工作的了解、分析,为更好的计划,有效的决策提供了平台。信息分类明确,原则明晰,使整个教育科研信息资源流程,一目了然。总结区域内教育科研信息资源的分类方式及原则,为国家课题组提供部分实验资料。在统一认识的同时,把教育科研管理信息库及平台作为教科所及基层学校工作媒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课题的研究实验做了机制上及认识上的保障,确保了它的健康发展。

教育科研管理信息资源的内容管理方式,是顺应世界信息化发展潮流的重要部署,是完成新时期赋予教育科研艰巨任务的重要举措,它将成为教育科研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建立、健全网络平台,发挥互补作用

我区教科所号召全区骨干教师建立个人博客,利用博客开展网络教研活动。教科所所长对大家说的一句话鼓舞了我,她说:“从现在起,初建博客,我们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成功属于跑在最前面的人。”听着领导的话,我的内心燃起火一般的热情,一种泉涌般的冲动,“我想跑在前面”。有了这种信念,便要行动,利用网络向专家们的博客取经,我精心组建了自己的博客“雪地金簪”。我的博客设立了很多和一线教师密切相关的栏目:教育科研、答疑解难、教研交流、教研活动、科研普及、科研管理、科研成果、减负课案、问题讨论等,为基层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教研资源和个人成长交流的经验,这些内容受到基层老师的欢迎,更多的是我从语文老师那里学到了很多前所未知的理论和文采,激励我不断反思,提高自己。这也是我作为一名科研员的责任。与此同时,教研博客的建立,让我在学习、交流、s撞过程中不断思考、大量阅读、大胆实践,改变了观念,锻炼了自己,挑战了自己,超越了自己。

三、提升能力,发挥网络教研作用

网络教研博客使我欣喜地推开了一扇通往网络教研的大门,踏上了洒满阳光的网络教研沃土。但教研博客有一定的局限性,作为教研员,我感到还需要更多这样的平台,及时、快捷、高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教研的难题,为此我创建了QQ群,形成了一个四平市铁东教育科研团队。

第10篇

网络教研就像一个催化剂,让每一位一线教师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让每一个人在这里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学习和反思中,在探索和交流里,共同经历着成长的过程,品尝着收获的甜蜜。开展网络教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更有效地提高教学研究的质量。

1. 多彩的网络世界,给教育教学打开了一扇天窗。我所承担的是小学一年级《品德与生活》学科的教学任务,面对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小皇帝”们,培养学生生活中的自理能力是十分必要的。掌握生活中的安全知识,饮食常识也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提供了既有趣又形象的介绍,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知识,如我执教的《保护牙齿》一课,在向学生讲解牙齿是如何被蛀虫破坏的过程时,我播放了课前在网上下载生动有趣的动画片,学生观看以后,脸上露出恐惧的表情,纷纷表示再也不吃甜食了。这时我告诉大家保护牙齿最好的办法是按时刷牙并且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同时,继续播放课件刷牙歌,接着我拿着牙齿的模具和硕大牙刷在前面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学生看得聚精会神,很容易掌握了本课的教学内容。

2. 多彩的网络世界,让我在信息高速路上驰骋。如果把网络教研比喻成一辆汽车,那么我们就是驾驭它的驾驶员,在我们羡慕驾乘者的速度时,也担心他们面临的交通风险,因此对他们的驾驶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师来说,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借用网络教研的资源是需要的,但掌握网络教研的技术却是必要的。

从备课资料的收集到电子教案的设计,从教学课件的制作到博客的发表,从论坛中的交流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一样都离不开网络。要想让网络成为工作的得力助手,就必须掌握熟练的信息技术操作技巧和能力,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教学的高效率,高质量。因此,我抓住一切学习信息技术和网络操作技能的机会,Word文字编辑技巧,个人博客的申请,发表教学反思和心得,在论坛中提高打字的速度,各种资料的搜索和下载、简单的课件制作让我不断提高“驾驭”能力。

3. 多彩的网络世界,友谊之花在慢慢绽放。网络教研在无形中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在不断的探索、交流、沟通中不时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借助网络,我结交了天南地北、志同道合的热爱教育的朋友们,在和他们交流中,智慧和智慧碰撞,思维和思维交织。我们各抒己见,毫无拘谨的畅谈,深入研讨,在交流中解决了课堂上遇到的困惑,介绍了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课前资料的收集在这里可以轻易找到,常识性地在这里得到确认,热心的网友及时分享每节课需要注意的关键。在交流中,我的羽翼不断丰满,逐渐地成长成熟起来……

4. 网络教研,促我前进的催化剂。我参加过各级各类的学习和竞赛,从中受益颇多,相关的教育理论掌握的不少,我尝试着将这些理论和教育理念慢慢地融入到我的教学实践中,慢慢地摸索尝试着,但是结合起来有很多困难,效果并不是很好。带着这些困惑,我在网上留意其他一线教师的博客,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我看到了在别人课堂上的实践及他们的思考,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于是我有了关于理论的思考,也有了对实践的反思。久而久之,我养成了勤于思考的习惯。为了提高我的教学水平,我经常访问同行的博客,加入一些论坛,并且认真阅读同行们的文章,领会他们的独到见解,同时也留言说出自己的看法。就这样,经过阅读、分析、思考,我的教学思想不时地与各地的朋友碰撞,教学研究的兴趣和习惯也慢慢地养成了。在这里,我得到了丰富的营养;在这里,我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切入点,驾驭起课堂游刃有余,构建起了和谐绿色的课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理念。

网络为老师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天地。曾经的井底之蛙借助网络体会到了“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感觉。通过网络结识了很多教育战线的朋友,大家就许多教研教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交流经验,互相出谋划策,使我受益匪浅。网络教研最可贵的地方是大家可以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彼此都蒙着神秘面纱,不必顾及面子、关系等等问题,它营造了一个很纯净的学术氛围。在这里,我收获着、分享着、成长着!

第11篇

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工作都发生了变化。听了许校长的网络教研培训,使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教师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也在发生着变化,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教师已不再是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师更需要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的。网络对教育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通过基于互联网络的学习可以达到许多的目标,起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使用传统教学媒体所不能实现的作用,利用网络有助于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真正对教育教学起到全方位的变革作用。

    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景,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而互联网络则淡化了课堂与“真实世界”之间的距离,扩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学生与真实世界的接触与联系。学生在互联网络上,可以获得到大量的资料(包括文本、图片与视音频等),可以自主地收集到大量的原始资料和第一手的信息。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去探求知识,保持最旺盛的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的知识与意义的主动建构,同时对于原始资料的整理与分析,为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搭建平台,所以基于网络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建构新型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建构全方位的学习情境。

    自主学习是学生自主进行知识建构、意义建构的学习模式,其核心是要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主体地位和作用。学生由被动接受信息刺激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基于网络的学习能够给予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这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办到的。在网络的教学中,教师不必再给出每个问题的答案,而由学生自主进行查找,从而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建构、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网络上非线性方式,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线性方式,更适合学生按需所取,按需所学,为学生主动去搜集并分析相关资料与信息提供了条件,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努力地学习网络知识,应用到教育教学当中,争取取得更大的成绩。

现在可以说全社会都参与到了教育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接受继续教育。回顾五小教育发展的道路,能让我们感到一种希望和信心。

     网络学习首先是一种团体学习。大家知道,我们的学校是一个庞大的集体。集体教研的时间有限的,我们可以实现同时共同学习,只有网络大家可以随时学习,将学习变得非常有效率;同时参与学习的时候,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

更多关于网络教研培训心得体会的文章 >>

【返回 栏目列表】

第12篇

一、丰富平台资源,增加教师教学工作优化助力

在传统的学科教研活动当中,教师们通常都是基于彼此的实际教学经验来共同探讨哪一种教学方法较好、哪一种教学方法存在缺陷等等,在此过程中,教师们虽然可以及时发现不足并加以改正与完善,但是在视野以及思维等方面却有一定的局限性,很难引入拓展性的教学措施。鉴于此,网络教研就为此提供了解决之道,各学校可以建立一个网络教研平台,并不断丰富其中的教学资源,便于教师充分利用平台资源探讨更具创新性的教学方式,为教学工作优化助力。例如,基于学科教研的重要性,各学校就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手段建立一个网络教研平台,以供教师们进行借鉴学习,具体可以将此平台交由各学科教研组长共同管理。平时,教研组长就可以时时总结各个教师所提供的教学经验与案例,并在其后附上对其中具体教学策略优势与不足进行分析的文章,然后将此投放到网络教研平台资源库当中。另外,在此网络教研平台上还可以开设一个教师上传通道,鼓励教师们平时注意积累可用优秀教学资源,如知识思维导图、基于某知识内容制作的动画、辅资料视频等,并将它们上传到网络教研平台。这样,每一个教师都可以从中借鉴更多科学的教学策略,获得更多的教学辅助资源,从从而找寻到更加适用于自己教学情况的策略与方式,促进自身教学工作优化。

二、借助网络手段,便于教师随时进行工作交流

教研工作实质上就是教师与教师就具体教学情况所进行的相互交流活动,益于在相互启发帮助中探寻到适用于彼此的具体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因此,交流工作就显现出了其特有的关键性作用,但是在传统教研活动中,教师们通常只是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就某一固定主题展开讨论,大大降低了效率。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学校就可以积极引入网络教研,借助网络手段大大增加教师们的交流便利性,加强他们彼此之间的联系,共同进步。例如,各学科教师可以利用网络微信、QQ等交流平台建立教研交流群,这样无论哪一个教师在平时教学中遇到问题时,都可以随时在交流群里提出来以寻求帮助,同时其他教师在看到问题的时候就也可以及时参与到交流讨论当中,以找寻到正确解答方案,从而共同实现教学进步。因此,教师们就可以利用网络微信或者是网络QQ上的视频功能相互交流教学经验,这样即使彼此不在一起也可以将教学中的难题顺利解决。久而久之,每一个教师都可以慢慢在大量的交流中获取更多、更具科学性的教学经验,促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能力逐步提升,最终有益于打造高质量的教学课堂。

三、打开名师通道,增加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性

通常而言,本校教师相互之间进行教研讨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彼此的教学能力,优化工作行为,但是限于眼界、经历等,他们还是会遇到一些自身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且在创新提升方面会有极大的限制,进而对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也会有所影响。鉴于此,在具体借助网络教研探讨教学行为的时候,学校就可以为教师们打开一条名师交流通道,便于教师们接触到更加优秀的教学经验,获得更加科学有效的指引,以大大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增加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例如,学校可以时常在校内网络论坛上一些名师讲课的视频,鼓励教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观看学习,同时还要在交流区域以文字形式阐述自己的学习感悟,并与其他人就其中某些教学方法、技巧等展开交流活动,以顺利吸收名师教学经验,有益于自身能力提升。此外,学校还可以通过详细了解,将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汇总到一起,然后在一定的时间借助网络同步课程请名师进行集中解答,以顺利克服教学中的难题,促进教师教学工作优化。由此,经过以上系列名师指导过程,教师教学活动的科学性即得以明显增加,有益于持续进步发展,打造更加优质的教学课堂。总之,在现阶段的教育教学领域,网络教研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并逐渐在教师教学工作优化提升方面凸显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与作用,因此,各个学校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优化改进此教研方式的具体实施方法,助力教师教学工作持续优化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