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光的传播

光的传播

时间:2023-05-30 10:26:19

光的传播

第1篇

1.分析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的认知水平、能力状况(主要是学生发展一般状况分析):

学生通过力现象、声现象和物态变化等内容的学习,迈入初三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维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习惯,但对光现象的认知比较浮浅。

2.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主要是学生学习特征分析):

本节内容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物理实践中已经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但认识和结论毕竟是浅显的;结合前一段的学习状况来看,学生们的学习情绪普遍较高,希望对光学现象有更进一步的学习,具有很高的积极性。

3.分析班级学生存在的实际学习问题:

本班级作为本校的金榜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强,但他们的学习方法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因此,需设计一系列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探究归纳,进而得出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二.课标解读

分析各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及对相关课题的教学要求:

新课标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而且还要学会用之来分析具体的问题。教材内容编排体现了两个特点:一是突出了“从生活进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二是强调了研究自然现象的基本方法——观察和实验。结合本节的两个重要内容:一是光的直线传播;二是光速。并考虑到光的直线传播是几何光学的基础,又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的必备知识,同时考虑到应用的需要,将教学重点定位在光的直线传播的科学探究活动,将教学难点定位在运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影子、日食、月食等生活中和自然界的经典现象。

三.课题分析

1.分析课题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以前学过的内容和以后要学的内容与本课题内容的联系。

光的直线传播是继力现象、声现象和物态变化等内容后的新学习内容,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初步探索新知的能力和探究过程的体验,即“是什么?──怎么样?──为什么?”的思维方法,具有了一定的实验能力和思考讨论的习惯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又一重点新知,是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折射的必备知识。故而,可以说本节内容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2.分析课题内容与学生实际水平之间的差别,确定对教材的处理意见,如:删减、增加、调整顺序等:

教材内容比较浅显,容易理解,但是缺少实验环节和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因此在讲课时要适当增加这两方面的知识,来激发兴趣和学习热情。

3.预测本课题教学内容与设计对今后教学的影响:

光的直线传播是经典物理学力学、热学、光学、电磁学中光学的基础之基础,对于强化学生的物理概念、武装学生的物理头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有效手段。

四.教学目标

第2篇

授课地点:多媒体教室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1课时

仪器材料:(1)教师演示实验的器材:光在不均匀及异种物质中传播演示仪

(2)学生实验的器材:激光笔、蚊香、火柴、果冻(半透明)、白纸板、一次性塑料水杯、牛奶、空玻璃容器、小平面镜、蜡烛、小孔成像仪等

(3)多媒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光源;

(2)知道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并了解其应用;

(3)认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4)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认识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

(2)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通过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精神和意识;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3)通过介绍墨子在光学中的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历史责任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对科学探究过程的体验,并能体验中归纳总结出结论。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设计实验、并大胆尝试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新课

问1:同学们在小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先来试一试?

引导学生做手影游戏并在学生兴致高时突然断电;

问2:我们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能提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问题

1、做手影游戏,感受光;

2、提出与本现象有关的问题。

如:为什么关了灯会没有手影?

手影是怎样形成的?

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

所有物体都有影吗?

…………

探究光的来源

问:刚才大家看到了要形成影必须有光,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1、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发光体并引导学生概括光源的特点。

学生观察、讨论、并归纳出光源的特点——能自行发光

2、多媒体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辨认;简述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如太阳、莹火虫、放电影的银幕、月亮、云层间的闪电、点燃的蜡烛等)

能辨别光源

探究光的传播(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

问:形成影的原因是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可类比提示: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木杆,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木杆而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过呢?)

学生思考并猜想——光沿直线传播

(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初步认识到猜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

问: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或自备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巡视、指导学生

(强调:激光束不能直射人眼!)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分组设计实验并进行尝试实验

问:哪些小组愿意上台跟大家一起交流?请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

引导学生上台演示并归纳结论

小组代表演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

再问: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

引导学生设计反射或折射的实验

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实验

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补充演示光在不同物质及同种不均匀物质中传播的情况

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

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光线

问:光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如果我们要对它进行研究很困难,你能想个办法把一束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表示出来吗?

述: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只是人们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表示光的一种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1、学生思考并讨论

2、了解光线的表示

3、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模型法

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问:1、通过刚才的研究,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手影是怎样形成的。

2、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哪位同学给大家列举几个。

学生思考讨论并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其它例子(如射击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等)

引导学生说出自然界中大的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并演示日食月食多媒体动画

也可以介绍或演示其它例子

观察、思考、讨论

述:我国古代对光沿直线传播早有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墨经》中记述了一种叫“小孔成像”的现象,下面我们重温一下古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

例子枚不胜举,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去观察和思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

1、学生做小孔成像实验,分析归纳出成像的特点。

2、思考回答:小孔成像中,像和物体相比较,像是________立的;若要使像大一些,则烛焰应离小孔________些。(投影给出)

光传播的是什么

我们已经探讨了光的传播,你知道光传播的是什么吗?

学生讨论交流了解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

光传播的速度

问: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课本“光传播的速度”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

巡视指导(教师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

1、学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问题;

2、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

课堂小结

同学们思考一下,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师点评

学生归纳小结

课堂练习

“发展空间”之“自我评价”部分

课外练习

配套活动手册中的练习。

【实践活动】

自制针孔照相机

【教学建议】

1、《光的传播》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光的反射和折射的重要基础,是一节集物理概念、现象、规律于一体的课。因此,能否通过这节课激发出学生学习光学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能力及探究创新的意识,就成为这节课重点和难点。

2、学生通过小学自然课及生活经验懂得了一点光的知识,较熟悉光在空气中的传播情况,但对于光在水中和玻璃中的传播并不清楚;对光源及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不能准确理解,做好这方面的实验很关键。

3、教材把光源部分安排在“物理在线”,考虑到许多农村学校学生没有条件查阅网络资料,故可将此内容穿插在课堂教学中介绍。

4、光线的概念比较抽象,但光线是画光路图的前提,要规范统一认识。如何化抽象为具体是物理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物理模型,光线就是一种物理模型,要让学生经历从光束到光线的认识过程,初步掌握这种方法,为今后学习磁感线、杠杆等打下基础。

第3篇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国际公认值为 c=299792458米/秒 。在水中的为这个速度的3/4,在玻璃中的为这个速度的2/3,光速虽然很大但是传播还是需要时间,但是有些问题的分析和计算过程(如发生雷达时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等例题)可以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 光速是指光波或电磁波在真空或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是目前所发现的自然界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光速与观测者相对于光源的运动速度无关,即相对于光源静止和运动的惯性系中测到的光速是相同的。物体的质量将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物体的速度接近光速时,它的质量将趋于无穷大,所以有质量的物体达到光速是不可能的。只有静止质量为零的光子,才始终以光速运动着。光速与任何速度叠加,得到的仍然是光速。速度的合成不遵从经典力学的法则,而遵从相对论的速度合成法则。

(来源:文章屋网 http://www.wzu.com)

第4篇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广播电视传输;应用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了解光通信,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光纤作为广播电视信号的重要传输载体,其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与应用,将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的传输中,能够有效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与可靠性,推动广播电视建设事业的发展[1]。一般而言,信息的传播需要以不同的信号为依据,选择不同的传播光缆和传播技术,并通过双物理路由和主路设备光端机的相互配合来实现光纤的传输。

1光纤通信技术概述

对于光纤通信系统而言,其主要包括耦合器的无源器件、光纤连接器、光中继器、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等部分,传输介质和载体分别是光纤和光波。光模块作为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其能够对系统的传输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信号是系统的信息源,光发射器中光信号的调制则是以电气信号为依据,光纤传输到检测器中,间光纤收发器还原为电信号,并借助放大器形成光,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中继器主要是放大长距离光纤传输造成的失真和衰减的微弱光信号,校正畸变的光信号,保证通信的质量。一般情况下,中继器主要是由再生电路、光源和光检测器加以构成,其能够校正脉冲波形畸变,补偿光纤中衰减的光信号。光缆或光纤能够利用光纤或电缆长距离传输调制的光信号,并将其耦合至光检测器的接收器中,从而发送信息,完成任务。光接收器则由光放大器和光检测器构成,能够利用光缆或光纤探测器将光转化为电信号,借助放大电路放大弱信号的电平,然后将其发动到接收机,实现光/电转换[2]。光发射器是由调制器和光源驱动,将信号源调制为光信号,并通过耦合的方式转移到光纤传输,实现光电转换信号。

2广播电视传输系统与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2.1广播电视传输系统

对于广播电视传输系统而言,其作为一个非专用的电视系统,其主要是通过无线电的形式传输信号,能够借助光纤网络电视对信号进行直播,有效保证传输信号的质量,常用于广播。SDH传输网可利用卫星、微波或光纤同步传送信息,动态管理与维护网络,促进网络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满足广播电视传输网的交换需求和信息传输,提高传输的质量。光纤传输系统具有良好的传输质量和较高的灵敏度,是数字通信的理想通道,因此长距离与大容量的数字传输多选用该系统。目前SDH技术已经逐步成为广播电视传输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2.2数字光纤传输系统

数字光纤传输系统的主要设备就是光端机,其性能直接影响节目播出与传输的质量。信息源信号的传送需要利用光发射器来调制电信号,使其转化为光信号,输入光纤传输传动到光端机;同时光端机内部的检测器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通过整形、放大与再生等手段,使其还原输出。对于光端机来说,其标准单元为8路,可构成32路、24路和16路等多种机型,并具有数字声频AES/EBU接口与模拟音频接口。下图2表示的是数字光纤系统的构成。此外,同步时分复用技术是当前对光纤大容量数字传输的重要技术,其传输体制包括同步数字系列(SDH)和准同步数字系列(PDH),前者更为完善。SDH传输网由连接物物理链路、数字交叉连接设备、分插复用设备和SDH终端设备等构成,其中SDH终端设备能够提供适配的业务,便于分接/复接。SDH对信号的复用方式加以固定,通过标准的等级结构来对低速信号加以复用,利用光纤交叉连接、复用和同步传输信号。SDH传输技术是高速率光纤通信的必然发展趋势适用于多点网络传输和点对点传输,具有良好的网络同步性能、时钟抖动性能及其同步性能,能够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质量,将会推动广播电视网络事业的长远发展。

3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应用于广播电视传输时,由于连接状态不佳、接头不够清洁等,易发生光纤形变、和断裂等问题,导致光纤系统出现故障。同时光接收器和光发射器在调试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标准进行调试,缺乏针对性强的处理措施,也会导致光纤系统故障问题的出现。一般光纤系统中存在的部分故障主要是利用OTRD测试进行检测,需要保证前端的光发射器具有良好的工作环境,重视防尘与防潮,对工作电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加以强化,定期检查光纤,避免光纤尾的弯曲。对于同轴电缆有线电视系统与光纤传输系统而言,其具有一定的技术指标,其中光纤传输系统主要是由各种连接器、光纤和光端机等加以组成,连接头易导致链路产生噪声。活动连接器的分类标准需要以传输特征或光纤类型为依据,可分为多模和单模,多模光纤连接器的链接需要利用活动链接适配器加以实现,单模光纤连接器则可结合联系方式和结构进行划分;从光纤芯数层面则可分为带状连接器、多芯连接器和单芯连接器。此外,要想避免光发射器性能与反射光造成的影响,降低反射损耗,则需要科学利用SC/APC和FC/APC连接器。总而言之,光纤通信技术能够以自身的优势,如抗干扰性能强、光纤重量轻且尺寸小、传输速率高、通信容量大、串扰小、衰减低等,有利于广播电视信号的铺设及传输。

4结语

综上所述,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保密性好、中级距离长和通信容量大等特征,在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中,其不会对信号的接收产生较大干扰,不受中继噪音的影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信号的质量。将光纤通信技术应用在广播电视系统信号的传输中,能够满足系统传输的快捷性与正确性,保证信号传输的效率和质量,是视音频业务传输的有效介质。当前随着现代广播电视事业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系统在其信号传输中的优越性日趋凸显,是广播电视信号异地传送或节目直播的重要传送方式,已经成为可靠性最高的数据或数字电视传输链路,有利于提高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水平。

作者:张剑文 单位:云南宣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726台

参考文献:

第5篇

论文 关键字:光量子 传播宽度 偏转 半波损失 光程

论文摘要:1947年goos和hä·nchen两位物 理学 家发现:光束在两种介质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反射点相对于入射点在相位上有一突变,而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在空间上有一段距离。这一现象称为:古斯--汉申位移(goos--hanchen shift)。另外,光束在两种界面上发生全反射时,入射波的能量不是在界面处立即反射的,而是穿透到另一介质一定深度后逐渐反射的,而且在此深度内能量流还沿界面切向传播了一个波长数量级的距离。人们把这样一种波称为隐失波。再次,掠入射时,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时反射光有半波损失,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反射光无半波损失,在任何情况下透射光都没有半波损失。以上各种现象表明对于光量子仍有一些性质不为我们所掌握。

如果我们抛弃了光量子的没有形状的观点而认为光量子在传播过程中始终存在宽度(此宽度不同于振幅,对于同频率的光量子是一个定值,并且光量子的宽度可以互相叠加),就能很好的理解以上这些现象。按照这种假设,光从光源发出后,每个光量子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传播时的路径就不能简单的看作一条直线或一列波,而是时刻保持一定宽度的‘波带’的直线传播过程。下面我将叙述一下我的假设性观点,援引并解释一下能用此观点解释的一些事实,我希望我的这个观念对一些研究工作者在他们的研究中或许会显得有用。

1 用惠更斯原理论证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时需要的条件和忽略的事实

我们首先通过惠更斯原理论证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如图1所示,设想有一束平行光线(平行波)以入射角 由介质1射向它与介质2的界面上,其边缘光线1到达 点。作通过 点的波面,它与所有的入射光线垂直。光线1到达 点的同时,光线2、3、···、n到达此波面上的点 、 、···、 点。设光在介质1中的速度为 ,则光线2、3、···、n分别要经过一段时间 、 、···、 后才能到达分界面 、 、···、 各点,每条光线到达分界面上时都同时发射两个次波,一个是向介质1内发射的反

图1

射次波,另一个是向介质2内发射的透射次波。设光在介质2内速度为 ,在第n条光线到达 的同时,由 点发射的反射次波面和透射次波面分别是半径为 和 的半球面。在此同时,光线2、3、···传播到 、 、···各点后发出的反射次波面的半径分别为 、 、···,而透射次波面的半径为 、 、···。这些次波面一个比一个小,直到 处缩成一个点。根据惠更斯原理,这些总扰动波面是这些次波面的包络面。不难证明反射次波和透射次波的包络面都是通过 的平面。设反射次波总扰动的波面与各次波面相切于 、 、 、···各点,而透射次波总扰动的波面与各次波面相切于 、 、 、···各点,联接次波源和切点,既得到总扰动的波线,亦即, 、 、 、···为反射光线, 、 、 、···为折射光线。

由于 ,直角三角形 和 全同,因而 = ,由图1不难看出, =入射角 , =反射角 ,故得到

这样便导出了反射定律。由图1还可以看出 =折射角 ,因此

 

此外 ,于是

.

由此可见,入射角与折射角正玄之比为一常数,这样我们便通过惠更斯原理导出了折射定律。

用惠更斯原理论证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是以1、2、3、···、n条平行光线为研究对象,这就是论证需要的条件。如果不以多条平行光线为研究对象,而只给定一个光量子,比如此量子沿光线1传播,以上论证中将无法确定 点和 点的位置,就不能确定次波的总扰动波线,就无法确定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再用惠更斯原理来解释这一个光量子在界面处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将显得无从下手。

所以说,用惠更斯原理论证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至少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光量子,这就是用惠更斯原理解释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时需要的条件。

另外如果考虑到古斯--汉申位移和半波损失,用惠更斯原理作出的光的反射光线将不是光的实际路线,而是反射光线的平行光线,虽然不影响论证光的反射定律,但是这也确实是它忽略的一个事实。

2用光量子的传播宽度解释光的折射定律

如果假设光量子在传播过程中始终保持一定的宽度(此宽度不同于振幅,且不随电场振动而变动),此宽度远大于原子直径,并且光量子传播过程中的每个边缘都平行等光程且能体现光量子在介质中传播的所有特性,那么折射定律就可以做如下论证:

如图2设想有一个光量子(任意的一个)以入射角 ,由介质1射向它与介质2的分界面上,光量子边缘1到达介质分界面上 ,同时边缘2到达 ,联接 ,则 即为光量子的传播宽度且 垂直边缘1和边缘2,设光在介质1中速度 大于光在介质2中速度 ,当光量子边缘1由 进入介质2后速度突变为 ,边缘2速度仍为 ,由于光量子传播宽度的边缘必须保持同等光程,于是光量子传播方向向法线方向发生偏转,当边缘2经过时间 到达介质分

图2

界面上 时边缘1到达 ,又因为边缘2速度 和边缘1速度 之比为定值且光量子宽度不变,所以边缘1的路径 和边缘2的路径 是以 延长线上某点 为圆心的同心圆弧,且同等圆心角,所以 延长线定过圆心 。边缘2经过 后进入介质2速度突变为 ,与边缘1变为同速,光量子传播方向不再偏转,边缘1和边缘2分别沿 、 上 、 点的切线方向传播,可以看出光量子完全进入介质2后边缘1和边缘2依然平行。设边缘1在介质2内以后的路径上有一点 ,我们过 点向下作法线的平行线并取这条线上 下方一点 ,则 垂直于介质分界面,且 为光量子的折射角,设为 ,再过 作分界面的垂线交与分界面于点 。

在图2中不难证明: 和

又有

于是

由于相等圆心角的同心圆弧半径之比等于弧长之比,又得到

于是我们得到

由此可见,对于任意一光量子的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玄之比为一常数,这样我们便通过光量子宽度的假设用一个光量子导出了光的折射定律。

3在光的全反射现象中用光量子传播宽度解释

古斯--汉申位移、隐失波以及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时,当入射角增大至某一数值时,折射光线消失,光线全部反射,这种现象称为全反射,此时的入射角度称为全反射临界角。

如图3,设想有一光量子以全反射临界角 入射,由介质2射向它与介质1的分界面上,设光在介质1中的速度 大于光在介质2中速度 ,当光量子边缘1到达介质分界面上 时,边缘2到达 ,联接 ,则 即为光量子的传播宽度且 垂直于边缘1和边缘2,当边缘1通过 进入介质1后速度突变为 ,边缘2速度仍为 ,由于光量子传播宽度的边缘必须保持同等光程,于是光量子传

图3

播发生偏转,当边缘2经过时间 到达分界面 时,光量子边缘1到达 ,因为边缘1速度和边缘2速度 之比为定值且光量子宽度不变,所以 、 是以 延长线上某点 为圆心的同心圆弧,又由于 为全反射临界角,所以此时 恰好与分界面相切与 点,也就是说此时光量子边缘1与边缘2传播方向都与分界面平行。此后光量子的传播可能发生两种情况:

1、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发位移

如果边缘2速度没有发生突变,就是说边缘2恰好与分界面相切于介质2的界面上一点 ,则光量子传播就会继续偏转,当边缘1经过时间 到达分界面上一点 时,边缘2到达 ,边缘1经过 点后重新回到介质2,速度又突变为 ,与边缘2同速,光量子传播方向不再发生偏转。因为此前边缘1速度 和边缘2速度 之比为定值且光量子宽度不变,所以 、 同样是以 为圆心的同心圆弧,此后光量子的边缘1和边缘2分别沿着 、 上 、 点的切线方向直线传播。此后的光量子路径就相当于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路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反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发生了从 到 的位移,并找出了发生位移的原因,通过光量子宽度的假设我们还可以求出位移 的长度。

如图3不难看出 、 同圆, 、 同圆,我们再设光量子传播宽度为 。

由相等圆心角的同心圆弧半径之比等于弧长之比,得到

不难看出 垂直界面于 点,于是有

又有

由以上三式我们得到

不难看出

所以在光以全反射临界角入射并发生全反射时发生的位移长度为

    此位移或许就是我们所说的古斯—汉申位移,如果是这样我们便能通过光量子传播宽度的假设在光的全反射现象中解释发生古斯--汉申位移的原因并求出位移的长度。

2、发生折射,折射光线急剧衰减

如果此时边缘2的速度发生突变,就是说边缘2与分界面恰好切于介质1界面上一点 时,边缘2速度突变为 ,与边缘1同速,则光量子传播不再偏转,边缘1和边缘2分别沿 、 在 、 点的切线方向传播,且分别为折射光的两个边,而此时两切线刚好平行于分界面,所以折射光平行于分界面,所以此时折射角为 。一般来说我们做实验所用的介质1与介质2的分界面不可能是一个严格的平面(这里严格是绝对的意思),所以边缘2沿介质1的分界面表面传播时一旦遇见分界面的凹点时就会再次进入介质2,速度突变为 ,使光量子的传播再次发生偏转,从而使光量子再次进入介质2传播,折射光强度就会急剧衰减,但是由于凹点的位置及大小的随机性较大,所以再次进入介质2的光很难再进行准确测量。

这里的折射光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失波,此时波的穿透深度可以用光量子的传播宽度 来表示。

3、光的反射定律的论证

在图3中,不难看出

于是我们就不难求出

即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样在光的全反射现象中我们用光量子传播宽度的假设用一个光量子论证了光的反射定律。

4、光的折射定律的论证

由于折射角等于 ,所以折射角的正玄值为1

于是

由图不难看出

又有

由相等圆心角的同心圆弧半径之比等于弧长之比,得到

于是得到

即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玄之比为一常数,这样我们又通过光量子宽度的假设在光的全反射现象中用一个光量子论证了光的折射定律。

5、关于在反射过程中的半波损失的解释

1、掠入射时,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反射光无半波损失的解释。

在图3中我们可以看到光量子边缘1的实际路径大于边缘2的实际路径,使得两个边缘出现路程差,但由于边缘1的实际速度 大于边缘2的实际速度 ,使得边缘1从 传播到 与边缘2从 传播到 用的时间相等,也就是说光量子的两个边缘虽然路程不等但是光程相等。这里需要指出:在此 论文 以前我们通常 计算 的几何光程没有考虑到光量子的传播宽度,但是要考虑的到光量子的传播宽度,这种计算方法有时就是不准确的。光的实际光程要以光量子的远边的光程来决定。在研究光从光密介质到光疏介质时反射光时我们计算的几何光程等于光边缘2的光程也等于光的实际光程,然后再通过几何光程计算预期的相位与观测到的相位(也就是实际相位)相符,所以我们就说光的反射光没有出现半波损失。

2、掠入射时,光从光疏介质到光密介质时反射光有半波损失的解释。

如果在图3中,介质1的绝对折射率大于介质2的绝对折射率,当光掠入射时,由于光量子的两边缘速度的差异,光量子本应该偏转进入介质2,但是由于介质2内的一些性质(我也不知道什么性质)使得光并没能进入介质2,反而被反射回介质1。(这种情况很难理解。)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假设了光量子的传播宽度将比较好理解反射光的半波损失。在反射过程中光量子边缘1的实际路径大于边缘2的实际路径,两边缘出现路程差,由于边缘1在介质1中传播速度突然变慢为 (这里是在介质1的绝对折射率大于介质2的绝对折射率的前提下的),但是如果边缘2的速度不发生突变仍为 的话,的边缘1和边缘2将出现光程差,但是由于两边缘传播的同时性,光程差将是不被允许的,这就意味这边缘2必须降低到一个比 更低的速度 ,也许只有这样该光量子才能不过被吸收,而是被反射。(不要问我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就跟光从光疏介质入射到光密介质没发生折射而是发生反射一样不好理解,或许是由于光量子的某些微观结构能够识别介质1的某些性质而阻止了光量子的折射的发生,比如某一物体由于反射某一特定波长的光而呈现出特定颜色。)这样以来,光的光程将变长并等于光边缘1的实际光程,也等于变慢后的边缘2的实际光程,但是大于我们通过以前的方法求得的几何光程半个波长的时间。这时问题就出现了,由于我们求得的几何光程小于光线的实际光程半个波长时间,然后再通过几何光程计算预期的相位就会与观测到的相位(就是实际相位)出现不符,但我们坚信这种计算方法没有错误,于是我们就把这种现象描述为光经过反射后发生了相位跃变,同时反射光有半波损失。其实光并没有发生波长损失,只是延迟了半个波长的时间。

3、任何情况下,透射光都没有半波损失的解释。

由图1,光量子的光线边缘1的实际路程小于边缘2的实际路程,出现路程上的差异,但是边缘2的实际速度 大于边缘1的实际速度 ,使得边缘2从 传播到 所用时间与边缘1从 传播到 所用时间相等,就是说两边缘路程虽然不等但是光程相等,我们通过以前方法求得的几何光程等于光线边缘1的几何光程,就等于光的实际光程,通过几何光程计算预期的相位与观测到的相位(就是实际相位)相符,所以我们就说透射光没有半波损失。

如果我的见解是符合实际的,那么很多像以上援引的光学现象将都比较好理解,并希望这一观点能给一些研究工作者带来一些方便。

另外,关于质量和能量如何扭曲时间的?

我认为:引力场的扰动使时间流逝。

第6篇

一、制作材料和工具

废旧塑料水管、塑料水管接头2个(三通接口1个、两通弯接口1个)、焊接器、刀具、钢尺、电源。

二、制作方法

(1)把找来的废旧塑料水管用刀具截成4根24 cm长的水管,并准备好两通弯接口和三通接口(如图1和图2所示)。

(2)使用焊接器将其中的2根塑料水管接在三通接口上(如图3和图4所示)。

(3)使用焊接器将另外2根塑料水管接在两通弯接口上(如图5和图6所示)。

(4)使用焊接器将三通接口接好的塑料水管与两通弯接口接好的塑料水管接在三通接口上,这样就做好了“光的传播路线验证器” (如图7和图8所示)。

三、使用方法

在C端打开手电筒,在A端和B端分别用眼观察,看看哪一端有光线(如图9所示)。若A端能看到光,那就说明光是通过直管传播,也说明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若B端能看到光,则说明光是通过弯管传播的,也说明光以曲线形式传播的,而不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结果在A端能够发现光线,从而证明了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四、教具优点

(1)材料好找,制作简单,操作方便。

(2)教具尺寸大,用于学生观察、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效果良好。

(3)本教具也适合学生制作。由于学生切割和焊接塑料水管有一定的危险性,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材料中的塑料水管换成卡纸(卷成纸桶)和胶带,按照同样的方法也可以制成。学生制作学具,可以分组制作和实验,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本教具设计合理、科学,从直线路线和曲线路线两个方面证明光的传播路线,依据事实验证了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第7篇

[关键词]光纤通信;广播电视;通信系统

早在二十世纪中后期,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就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由于在许多方面优于其他光缆通信,已经成为国内通信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当前,光纤通信技术已经成为我国通信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与国外的差距也正逐渐缩小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飞速发展,光纤通信产业的发展亦不例外。随着人们对光纤通信的逐步认识,我国很多领域都对光纤通信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在各自的领域中加以应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国的光纤通信技术不需要再提高了,相反的是我们更应保持清醒的头脑,认真分析光纤通信的特点,在实际工作中使光纤通信业得到大的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在各行业中的应用,随着光缆运用的拓宽,它在我国通讯领域已有20多年的运用历史,在这20年期间光纤光缆和光通讯技术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光纤通信与其它通讯方式相比,具有较大传输容量和传输速率,另外体积小、损耗低、重量轻、传输频带宽、抗电磁干扰能力强等这些都是使得光纤通信迅速发展的原因。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光纤通信网络技术水平也有了极大的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展。光纤通信网络的应用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其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生存性和经济性的问题,从这两个角度出发来研究光纤通信网络,能够更好的了解通信技术发展以及光纤通信网络的发展前景。随着一些高质量数据业务的不断兴起,对于通信系统容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为了应对传输带宽增加的要求,高速相干光纤传输系统成为解决问题的重点。高速相干光纤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子系统技术研究,具有高效实用性的适用于高速相干光纤通信的调制解调方案为目的,主要对相位调制自相干解调进行了理论研究及仿真,各种应用于相干光纤通信的调制技术,频率调制尚不适合目前的相干光纤通信系统;通过比较各种相位调制、相位与幅度联合调制的具体结构方案,说明目前适合相干光纤通信的调制结构方案及未来技术路线;通过比较实现相干光纤通信的各种相干解调技术,说明自相干解调接收机由于其结构简单,对激光器线宽要求低而具有突出优势。相位调制自相干解调系统,自相干解调接收机噪声、信噪比及系统误码率等。计算了在理想情况下,BPSK调制自相干解调系统及DQPSK调制自相干解调系统的性能,当系统通信速率为10Gbit/s时,BPSK接收功率为-43.4dBm时,系统误码率为10-9;DQPSK接收功率为-37.8dBm时,系统误码率为10-9。分析了马赫泽德干涉仪延时误差对自相干解调系统的影响,对于BPSK调制自相干解调系统,当通信速率为10Gbit/s时,若系统误码率优于10-9,则马赫泽德干涉仪延时臂误差不能超过1%;对于DQPSK调制自相干解调系统,若系统误码率优于10-9,则马赫泽德干涉仪延时臂误差不能超过0.8%。分析了激光器线宽对系统的影响,对于BPSK系统,当通信速率为10Gbit/s时,系统误码率若要优于10-9,激光器线宽必须小于10MHz;对于DQPSK系统,当通信速率为10Gbit/s时,系统误码率若要优于10-9,激光器线宽必须小于3MHz。分析了功率分配误差对系统的影响,证明了采用3dB耦合器时系统信噪比最高。对于BPSK调制自相干解调系统,当功率分配误差小于30%时,对接收机灵敏度影响小于3dB。

通过仿真软件建立了BPSK调制自相干解调的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发现当通信速率较低时,系统仿真性能和理论计算值符合良好;当通信速率较高时,系统仿真值与理论计算值偏差在1.9dB。仿真验证了马赫泽德干涉仪相位误差、激光器线宽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理论值和仿真光纤通信自问世以来,给整个通信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光纤通信的特性和现阶段国内外应用光纤通信的基本情况,比较详细地总结了目前光纤通信主要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光弧子通信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发展状况和国内外近期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最后论述了未来光纤通信将是朝着光纤到户、全光网络的方向发展,最终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光纤通信自问世以来,给整个通信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它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目前它已成为一种不可替代的、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光纤通信的特性和现阶段国内外应用光纤通信的基本情况,比较详细地总结了目前光纤通信主要技术――光波分复用技术、光弧子通信技术和光纤接入技术的基本原理、优势、发展状况和国内外近期所能达到的技术水平,最后论述了未来光纤通信将是朝着光纤到户、全光网络的方向发展,最终会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服务。

结语

光纤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中处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出现和发展给全球通信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通信的发展,对当今通信行业的发展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随着科技发展,光纤技术在现代通信领域的作用也日益凸显。同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威,杨道驰,张震.关于现代光纤通信系统探究[J]. 科技资讯,2009(17)

[2]李俊.光纤通信的基本组成[J].科技信息,2008(27)

[3]徐俭.浅谈电视信号光纤传输系统应用与维护[J].有线电视技术,2008(06)

[4]袁长建.光纤通信技术在直播室音频机柜联网中的应用[J].视听界(广播电视技术),2007(04)

第8篇

关键词 光纤技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应用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6)173-0056-02

作为电视信号传输的三大主要技术之一,光纤技术凭借其成本低、速度快、可靠性高等优势受到了越来越多信号传输运营商的青睐,光纤传输可以实现对不同信号的压缩和非压缩状态的任意转换,满足了当下广播电视设备安全运行及信息资源任意切换的需求,是三网融合背景下的重要传输技术之一。光纤传输技术其多样化的组合方式及对信息资源多样化的管理方式正是广播电视行业未来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其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应用的探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 光纤技术概述

光纤传输依赖于光缆,光缆是光纤的集合,光纤是一种光导纤维,由纤芯和包层两部分组成,它是以光波作为传播介质实现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的[ 1 ]。光纤传输利用了光波的折射原理,当光波遇到玻璃介质时,发生折射,其在纤芯的折射率极高,可在光纤界面实现全反射,而光波在包层的发射率较低,这也保证了光波只能在纤芯中进行传播,从而实现信号的传输。光纤一般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两种,多模光纤的传输容量小于单模光纤的传输容量,光纤传输的效果受损耗和色散两个主要因素的影响,损耗会影响信号传输的距离,而色散会使光纤光脉冲的脉冲宽度发生变化,进而影响光纤传输的信息容量。

光纤传输是一种以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以光波作为信号载体的通信方式,光纤传输的网络结构一般由光发射机、光接收机、中继器及不同的耦合器件和连接器组成。光发射机一般由调制器、光源、驱动器等设备构成,它可对光源发出的光波信号及电视音频产生的电信号进行调制转换,然后将已调制的光信号耦合进光纤中,完成电/光信号的转换。光接收机主要由光检测器、放大器、均衡器等部件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光信号还原为电信号,然后利用放大器和均衡器对转换得到的电信号进行二次放大,并发送到用户端。中继器由光源、光信号检测器、再生电路等部件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放大或补偿的方式对光纤传输过程中发生畸变的微弱光信号进行整形、校正,再生成一定强度的光信号,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若脉冲的波形受到影响而出现失真情况,中继器可持续不断地对光信号进行校正[2],光发射机和光接收机同为光端机,其一般以8路作为标准单元,可设计成16路、24路、32路等多种机型。耦合器件及连接器是安装于光纤之间和光纤与光接收机之间的设备,应用光纤技术进行信号传输时,往往因为光缆长度不达标、质量不合格或光纤本身长度限定等因素,使得信号传输受到影响,另外光纤技术应用时往往是采用一条光纤通道与多根光纤连接的方式进行信号的传输,这很容易影响信号的传输质量,为此就需要在光线之间及光线与光接收机之间进行耦合连接,以保证光纤连接效果。

2 光纤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中的应用

2.1 非压缩传输

非压缩传输是以光纤为传输媒介,进行光波传输,将非压缩信号长距离传输至广播中心IBC、TER机房。非压缩传输主要应用于现场直播信号的传输,特别是在比赛直播中应用广泛,为保证较好的直播效果,控制好现场与直播设备之间的距离是关键,一般应设在50m以下[3]。非压缩传输方式一般是在直播现场设置电视转播机房TOC,然后借助光端机实现HD-SDI高清信号与光信号之间的转换,再由本地光缆将得到的光信号传输至IBC通信机房,经光端机转换得到HD-SDI高清信号。在此过程中接口连接方式是影响信号传输的关键,为保证不同接口之间不同信号形式的有效传输,应尽量使用相同型号的终端设备,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现场信号的全范围覆盖,保证传输效果。

我国公共信号的传输大多是采用1+1主备信号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是以双电缆作传输介质,转播机房同时提供两个HS-SD信号接口,IBC的TER机房负责发出主备信号,再由视频交换系统进行接收,如果传输过程中主用通道发生故障,备用通道可替换主用通道完成传输,另外转播机房采用物理光缆,保证了一侧发生故障时信号不会出现中断。这种传输方式实现了端对端双设备光纤传输,在保证光纤传输效果的同时,也充分发挥出了光纤设备双光缆的优势。

单边信号传输中一般采用冷备设备和双光缆进行传输,冷备设备主要由编解码器、传输接口设备及光端机组成,TOC为用户提供一个HD-SDI接口,在通信机房和TOC电视转播机之间设置主备光缆和冷备设备,如果主用通道出现故障,进行光缆或设备替换,保证了主备通道传输效果和可用性的一致。

2.2 压缩与非压缩结合传输

压缩传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实际应用中往往是将压缩与非压缩结合起来完成广播电视信号的传输,这种结合的传输方式适用于广播涉及地区较多的时候,兼具了两种传输方式的优点,它是将各个地区的光端机和基带光纤进行直连,而较偏远的地区则是采用同步数字(SDH)通道进行信号传输,所使用的编码器和接口设备主要用来编码和压缩光信号,获得ASI信号,当ASI信号传输至机房后,再由网络适配器将其传输至另一个机房进行二次解码,最终输出HD-SDI高清信号。SDH传输通道可实现点对点、多点之间的网络传输,具有较好的时钟同步性能,能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对网络的有效管理,是广播电视信息传输和交换的重要通道,其在广播电视网络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压缩与非压缩结合的公共信号传输中也是采用1+1主备方式进行传输,如果主用通道出现故障,由于主备通道传输效果及可用性相同,所以传输仍可继续。另外主场馆采用物理光缆,当一侧发生故障时,信号不会中断。单边信号传输同样使用冷备设备和双光缆,如果主用通道出现故障,进行光缆或设备替换,保证主备通道传输效果和可用性的一致。IBC机房和TER机房之间也设置了冷备设备,同步数字电路提供保护倒换,当主用设备出现故障时,完成传输接口设备的编解码器的替换,从而保证主备通道传输效果和可用性的一致[ 4 ]。

3 结论

光纤传输技术具备传输损耗低,适用于长距离传输;抗干扰性强,不易受电磁干扰,可保证信息资源的完整性;光纤质量小,施工方便,建设成本低;耐温耐湿、抗腐蚀,在高温、湿度大的环境下仍可正常使用等优点,为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质量,有必要对光纤传输技术进行规范化的应用和管理,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可有效结合压缩与非压缩传输,同时广电应加强与运营商之间的合作,有效利用光缆资源和传送网本地传输方式,多样化组合各种传输方式,扩大广播电视 覆盖范围,保证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效果,提高传输过程的安全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伟,赵林.光纤传输技术在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应用[J].西部广播电视,2014(2):120.

[2]崔建生.光纤技术分析及其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应用[J].信息通信,2014(10):274.

第9篇

[关键词] 《花样年华》; 王家卫; 象征

《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式”风格发挥的极致,影片演绎出王家卫挥之不去的20世纪60年代情结。无论是苏丽珍精致的旗袍,还是周慕云挺括的衬衫西装;无论是音乐、上海菜,还是古色古香的麻将桌……这种情节经过王家卫有意地夸张和放大,已经变形为具有象征意味的符码,传达出置身于现代都市社会中人们的生存困境。这部披着怀旧外衣的电影,也为王家卫赢得了众多的荣誉:2000年第五十三届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最佳男演员奖;2000年第四十五届亚太影展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奖;第七届电影评论学会奖推荐电影、最佳导演奖;2000年第三十七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奖;2001年第六届中国香港金紫荆奖最佳摄影奖;2001年第二十六届法国电影恺撒奖最佳外国片奖;第二十届中国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服装造型、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奖等,并被香港影评界选为2000年“十大华语片之一”。由这部电影的个案分析,我们可一窥香港电影的制作策略,也可以领略王家卫电影的深层意蕴。

王家卫1958年出生于上海,5岁随父母定居香港。1980年毕业于香港理工大学平面设计专业,后入香港无线电台编导培训班。1982年开始创作剧本,1988年他自编自导的电影故事片《旺角卡门》入选戛纳影展,王家卫因其独特的风格被誉为具有非凡才华的新锐导演。之后的《阿飞正传》(1990年)、《东邪西毒》(1994年)、《重庆森林》(1994年)、《堕落天使》(1995年)、《春光乍泄》(1997)等,每一部片子都为王家卫赢得了不小的声誉,待到2000年,一部以20世纪60年代香港为背景,裹挟着浓浓的怀旧风,有着明星阵容的《花样年华》乘千禧之年呈现于国际影坛。至此,《花样年华》以及前面的《旺角卡门》《阿飞正传》《重庆森林》《堕落天使》等已成功营造出王家卫的编导风格及电影情调,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挥之不去的20世纪60年代情结。

、浮夸风时代出生的王家卫,在20世纪60年代三年自然灾害的尾声时离开了内地,此前一直居住在上海。上海,这座即使在自然灾害肆虐的年代也是中国物质化程度最高的大都市,即使当时繁荣的香港也只能望其项背。可以想见,当时常见的灾民的饥饿、困顿,似乎并不能影响大多数上海人的生活。同时,上海人那种在困境中对于生活品位的保持以及对凡人小事的认真似乎成为王家卫童年记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日后创作中有影响力的元素之一。

精神分析学家很早就注意到童年经验与作家创作的关系。弗洛伊德曾说:“一个人的‘思想发展过程的每个早期阶段仍同由它发展而来的后阶段并驾齐驱,同时存在。早期的精神状态可能在后来多少年内不显露出来,但是,其力量却丝毫不会减弱,随时都可能成为头脑中各种势力的表现形式’。”①也就是说,虽然童年经验对人后来的心理意向、人格结构等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反过来,个体以后的各种经验也会反作用于早期经验,重塑并改造他们。弗洛伊德提出:“童年以后的诸种强烈力量往往改塑了我们婴儿期经验的记忆容量,可能也就是这一种力量的作用,才使得我们的童年朦胧似梦。”②一方面,童年经验作为既成的心理事实,自然会影响到艺术家对后来人生经验的选择和吸收;另一方面,日后的人生经验也在不断浸泡、濡染、改变和重塑早期经验。这样,实际上在作品中的童年的记忆并不是真的童年经验,而是已经有了后来的人生经验。

对王家卫来说,上海不仅是其童年生活过的城市,更是一个有着都市文化质感的城市。它曾吸引过张爱玲,也曾让徐克、关锦鹏等香港导演为之心动。就像李欧梵所说:“这种感性,最初是人对各种物质现实的感知中引发的:舞厅里音乐台的艺术纹拱门,咖啡的香味和文艺复兴咖啡店的糖果,小巷里小贩的吆喝声,电车铃声。”③在怀乡的主题中,上海是香港的一个“他者”,着实具有无尽的魅力。王家卫把《花样年华》的故事放在上世纪60年代的香港,但是又回避了60年代香港的重大事件。故事中人物不多,房东以及两家房客,还有苏丽珍的老板。两家房客也几乎是一家只有妻子,另一家只有丈夫。故事也是再平常不过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听见醇厚的上海口音,收音机里播放着周璇的歌曲,闲来无事邻居们在一起打麻将。男女主人公常常会在下班后相遇,身着旗袍,拎泡面款款而行的女主人公与西装革履、意态从容的男主人公会在窄窄的楼道、昏暗的台阶上擦肩而过。直到有一天,俩人坐下来一起喝咖啡,说起丈夫的领带和妻子的皮包,于是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觉。接下来,情节的展开并不像观众期待的“发生了什么”,虽有人物内心不易觉察的激流暗涌,也全然被“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所约束。在外在的看似平静和内心情感激荡的张力中,“很多事情不知不觉就来了”,仿佛是中国古诗的意境:“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含蓄、蕴藉、感伤。电影临近结尾,1966年,周慕云返回香港又来到从前的住处,房子已经换了新主人,他打听不到有关苏丽珍的任何消息,无奈与落寞的他不知道,苏丽珍就住在原来的房子里,似乎是为了等他,似乎更是一种对过去的纪念。电影的结尾有些感伤,也有些无奈和落寞。

显然,怀旧是电影中的表层结构,光影打造出浓浓的怀旧氛围,苏丽珍那些鲜艳精美的旗袍也不过是过去的一段幻象。就像结尾,已经做了母亲的苏丽珍将发型做回和从前房东太太的一样,象征着曾有的花样年华不过是一段往事,只能在回忆中细细咀嚼。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腾飞,“而同时期的上海却因‘’而瘫痪了,从而导致了一场非法的难民潮再次涌入香港。到80年代早期,香港已成了英国的‘皇冠’殖民地,代替印度成了东方的‘宝石’。”④1997年彻底摆脱英国殖民者的统治,然而,在文化上始终摆脱不了一种无根状态。很多香港人产生了一种身份的认同危机,于是,昔日的上海无疑是现代香港的一段影像。所以,电影的深层结构是人与人的关系,人的身份焦虑,影片中的上海元素则是为营造一种怀旧意境的需要。正如杰姆逊所说:“怀旧影片并非历史影片,倒有点像时髦的戏剧,选择某一个人所怀念的历史阶段,比如20世纪30年代,再现(20世纪)30年代的各种时尚风貌。怀旧影片的特点就在于他们对过去有一种欣赏口味方面的选择,而这种选择是非历史的,这种影片需要的是消费关于过去某一阶段的形象,而并不能告诉我们历史是怎样发展的,不能交代出个来龙去脉。”⑤

如果说《花样年华》中的影像是一种隐喻的象征符号,其电影叙事则被打上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电影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每一次高科技的成果都会给电影带来一次革命。20世纪90年代以来,冷战结束,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文学艺术中反传统的因素增长,后现代的写作方式盛行。其中,后现作方式的最大的特点就是碎片式的拼贴和无历史感,并且打上消费文化的烙印。

《花样年华》中的叙事结构是传统的线性式结构,采用片段式的拼贴方法。在苏丽珍和周慕云婚外情之前,王家卫先设置了苏的先生与周的太太的婚外情,并让这组人物不同时出场,这种缺席丰富了观众的想象力;与之并行的另一条线索是苏丽珍的老板何先生婚姻生活的出轨。苏丽珍充当了在老板、老板情人、老板太太三人之间周旋的角色,帮助上司左右逢源,而苏丽珍从何先生妻子和情人的命运中似乎又看到了自己的不幸。这两组副线人物的设置为影片带来了张力。单从故事上说,《花样年华》是较为传统的,人物的情感变化似乎并不现代。两组复线人物的婚外情也没有在影片中展开,而是作为背景出现;处在中心位置的是苏丽珍与周慕云两人,他们的故事是片段式的,通过上下班相遇、写武侠小说等串联起来。有评论家认为,王家卫的叙事并不关注本质,他偏爱用主观的视角、抽离的手法,将历史或者现实风格化。在他的电影中,还呈现出一种相对化叙事的趋势。没有依照二元对立来展开冲突,而是消解了二元对立,走向相对的多元相对的共生状态。⑥《花样年华》中就没有对婚外情做出正确与否的道德评价,影片中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冲突,而是用重复来渲染人的内心世界。重复是《花样年华》叙事中的一大亮点。镜头内部不断地重复出现同一条走廊,同一座楼梯,同一间办公室,同一段背景音乐……重复表现出日常生活的惯性和常态,与之相对的是变化了的人和人的情感、心态。苏丽珍与周慕云感情的自生自灭似乎又展示了60年代的人际关系与道德价值。说到底并不是为了说明美好的过去,而是为了忘却的纪念。

《花样年华》还延续了王家卫电影的另一个特点,即平面化与无历史感。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但是并没有再现60年代的香港历史。内地饥民逃难香港,六七暴动等这些大事件没有在电影中表现。相反,上世纪60年代紧凑的人际关系在影片中被大加渲染。王家卫曾经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身边的叔叔、阿姨看起来都非常体面高尚。但在背后,我们却常常听到我们的父母们说他们的闲话。我被这个故事《花样年华》吸引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希望能够重现当时的这种氛围。”⑦《花样年华》中男女主人公的感情并没有发展成像自己的另一半那样。一方面,有房东太太若有似无的监视和善意无意的规劝;另一方面,有来自人物内心对于既成婚姻的维持。所以当周慕云要到新加坡时,苏丽珍不可能跟他去,最后,周慕云只能把心中的秘密放在吴哥窟的树洞里。因此,该电影实际上展现了人与人内心世界的不可沟通。

既然是一个传统的故事,就必须做到好看。王家卫将影片的商业性和艺术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使这部具有怀旧风格的电影美轮美奂,镜头语言、色彩、光影、音乐都共同烘托出一个20世纪60年代的香港影像。但是,这个影像并非是真实的上世纪60年代的写照,而是打上了作者主观色彩的烙印,作为艺术品放置在消费文化的语境下,显得意味深长。美好的过去似乎并不值得留恋,在这个世界,人与人间的情感更值得留恋。影片中华丽的旗袍、精美的菜式、端庄的发型、邻里之间的关系,所有这些在近乎无事的故事中展开,作为一个个文化符号,供人们消费、把玩。观众若能真正深谙其中三昧,也算理解了王家卫电影的精髓。

注释:

① [奥地利]弗洛伊德:《目前对战争和死亡的看法》,《弗洛伊德论创造力和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6年版,第217页。

② [奥地利]弗洛伊德:《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浙江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39-40页。

③④ [美]李欧梵:《上海摩登》,毛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350页,第344页。

⑤ [美] 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版,第181页。

第10篇

关键词:韬光养晦 国际传播 文化体系 中国核心文化价值 国际传播能力 传播人才培养

引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邓小平在九一八事变79周年纪念日的当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战略。外国媒体由于翻译不当,曲解了这一外交战略。曲解的原因正是由于国际传播与各国核心文化价值的脱节。在此文中,我们将探究国际传播与中国核心文化价值的追寻。

正文:在中国,“韬光养晦”是汉语的一个成语,主要是隐藏才能,不使外露的意思。邓小平提出的这一外交战略方针,是建立在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和对世界局势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其根本点是要寻找有利时机,发展和壮大自己;是要审时度势,争取主动,独立自主;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旗帜不倒,增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是邓小平灵活务实思想方法和个人风格的体现。而外国媒体却把“韬光养晦”翻译为“hide our capabilities and bide our time”。意思变成了:“掩盖自己的能力,等待时机东山再起。”此后,一些英文的书籍及文章,进一步将此战略翻译成隐藏能力、假装弱小,或隐藏真实目的,或者是隐藏野心收集爪子等等。由于翻译不当,使得“韬光养晦”被曲解为中国在特定的内外形势下,所采取的一种权宜之计,是在隐蔽自己的真实意图等待时机成熟再出手。由于翻译失误,完全歪曲了中国和平外交战略方针的内涵和实质,对中国的正常对外交往,造成了不应有的负面影响。

究其原因,之所以出现被曲解的翻译,其根本原因是由于文化体系的差异,导致国际传播的概念与中国核心文化价值的脱节。我们在接受媒介信息认知事物时,首先是以我们自身文化价值体系的认知为出发点来衡量的。不同的民族、地域出发点使得我们在认知自身文化体系范围之外的事物容易出现偏颇和分歧。

西方国家的社会制度、文化体系、国家构成的等等方面都与中国有着巨大的差异。西方国家崇尚自由,西方价值体系最核心的便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是指,西方国家的政治形态、社会形态以及个人意识形态都是以个人主义为出发点的。个人是高于一切的,高于国家的,国家是为个人服务的。在一些西方的国家,只要不触犯法律,国家给予公民高度的自由。

在中国,我们崇尚集体主义。中国是一个制度化的国家,国家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实施。完整的价值属于整个群体,个体的价值只有从属于整体时才能体现。一只蜜蜂或蚂蚁,离开了它的群体,不能独自生存。同样的,人也是一种标准的群居动物,一个人脱离了社会,就好像落了单的蚂蚁和蜜蜂。这种依赖于群体建立的制度被称之为集体主义价值体系。 西方受个人主义价值体系的影响,难以理解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教育环境、自身文化体系、认知能力的不同加之根深蒂固的个人主义以及对陌生事物的恐惧和抵制,导致西方国家难以想象和接受生活在集体主义的环境下。长期以来,西方国家的一些“个人主义者”针对分歧,对中国的社会制度进行抨击。国际舆论上的"西强我弱"也是十分明显的,一些西方国家多年惯用冷战思维,对社会主义阵营的防范意识根深蒂固,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肆意放大发展过程中的瑕疵。 --!>

同样,受集体主义价值观的深刻影响。我们无法理解个人主义,更感觉不到,个人主义就比集体主义“优越”在哪里。中国集体主义的社会大环境,造就了集体主义优越感。甚至一旦脱离这个群体,我们就好像是离了群的蚂蚁,手无足措。我们未曾感觉到集体主义的缺陷,也并未受到个人主义的诱惑。

集体主义价值体系与个人主义价值体系,是各有优劣、各有适应性的。譬如说,在发展中国家,集体本位主义有着更多的合理性和优越性。而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过程中,个人主义路线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却日益彰显。当我们到达一个成熟的富裕文明社会之时,个人本位的价值观很可能就应当占有一个相当主要的地位了。集体主义之于西方或许不适合,然而在当前中国,这种价值体系是符合我国国情并能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脱离集体主义价值体系,对于现在还在发展中的中国未必是件好事。

当今社会,科技的进步、信息共享的迅速、全球传播的迅捷,使全球范围越来越小,传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想要全方位的展现给世界、并被世界认同不是靠自己说就能令人信服。媒体的发达,传播的迅速广泛,独立“全媒体”的个体存在,使人们越来越多的相信自己的眼睛。展示中国真实的核心文化价值需要媒体的进一步传播。国际媒体如何正确传播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成为展示中国核心价值体系的重中之重。正确展示中国核心价值文化体系需要建立在四个基础的背景之下:

一、国家民族文化的同一性;

只有国家民族文化的同一,才能保证文化体系根基的相同,使其具备了评判的基本资格。

二、建立在全球化的背景下;

自上世纪60年代“信息高速公路”概念的提出以来,世界范围内信息的迅捷传播实现了全球化范围的缩小。中国的核心文化价值体系不只是展示给中国的,更是展示给世界,需要令世界信服的。

三、媒介、信息的全球化;

现在的国际传播已经不再是依靠大众媒体的传播为主,而逐渐演变为个人传播的形式。通讯工具的发达,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全媒体”的传播者。我们拥有巨大的传播力量和工具,享受媒介及信息的全球化共享。

四、国际社会的制度化;

国际化存在于制度化的环境中,他不是完全混乱的。国际社会有其严格意义的“游戏规则”,每一个存在于国际社会的国家都受到国际媒体的监督。国际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应该遵循“游戏规则”,理性地遵守国际社会的制度。

在此基础上,为适应国际形势深刻变化、国际传媒格局深度调整的必然要求,中国在竞争激烈的国际传媒领域发出自己正确声音、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任务任重道远。?加强国际传播后备人才培养,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是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前提和基础,对于构建覆盖广泛、技术先进的现代传播体系,不断增强国际传播力、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西方对我国的偏颇理解,我们要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注重国际传播,强化舆论的引导力,在传播过程中:

第一,抢占第一话语权;

国际传播的本质是说到底是话语权之争,因此不可避免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需要时间和我们的共同努力。传播效果要循序渐进,从争夺话语权到主导话语权有个过程。中国的发展被国际舆论关注、谈论,要比不被国际舆论关注、谈论好;被国际舆论多关注、多谈论,要比被国际舆论少关注、少谈论好;被国际舆论正面谈论,要比被国际舆论负面谈论好。国际舆论的变化是个累积效应。

第二,抓住议题设置权;

引起对议题设置的重视,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选择议题。

第三,巧用新闻解释权;

要善于把中国的事情向国外说清楚,设法扭转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对境外媒体的攻击抹黑主动回应,有力批驳,维护国家利益;要及时把外国的消息向国内报道,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于我有利。

第四,强化新闻评论权。

第11篇

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该技术的传输频带宽,其可容纳广播电视的通信信息,扩大通信时的容量。光纤通信时,线路上的能耗损失非常低,即使在远距离的广播电视传输路径中,也不会产生较大的损耗,整个信号传输的过程中,具有足够强的抗干扰能力[1]。由于光纤通信技术适应能力强、抗干扰、抗化学腐蚀的特征,拓宽了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广播电视的传输资源,优化了信号传输的过程。

2广播电视传输中光纤通信技术构成

2.1光发射机

光发射机,负责电信号到光信号的转化,采用耦合技术,促使光信号能够最大化地注入到光纤通信链路内。光发射机的使用中,核心是光源,转化过程中,电信号调制光信号,实现了整个转化的过程。

2.2调制方法

广播电视传输的光纤通信中,调制方法有直接、间接两种。直接调制时,运用驱动电流的方法,促使光跟着电信号变化,在直接调制时,要考虑到激光器频率特性对调制速率的影响,以免影响光纤通信的水平[2]。间接调制区分了激光的产生、调制,采用独立的调制器,高效输出光信号。在调制中,可以根据广播电视传输的需求,选择可用的调制器,如电光调制器,工作原理是改变折射率,提高转化的水平。

2.3光接收机

光接收机在广播电视传输的光纤通信技术中,其参数具备足够的灵敏度,灵敏度是光接收机的性能指标,促使光接收机能够保持最佳的工作状态。光接收机在光纤通信应用中,要重点考虑灵敏度参数,灵敏度容易受到设备噪声的干扰,科学解决光接收机中的噪声,才能提升灵敏度,在此基础上提高光接收机的工作效率[3]。光接收机的灵敏度还会受到误码率、信噪比的干扰,注重光接收机的维护,在根本上提高光纤通信的效率,满足广播电视传输的需求。

3广播电视传输中光纤通信技术应用

广播电视传输方面,光纤通信技术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有差异,在经济稍好的地区,光纤通信技术应用比较广泛,致力于带动各个地区广播电视传输的发展,深化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内的应用,以地面的卫星台为主,全面实行广信通信传输,因为光纤通信传输的效率较高,所以采用光纤覆盖的方法,能够提高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效率[4]。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采用中继传输的方法,强化地面卫星的主体特征,促使广播电视中的有线电视网、发射台、地面卫星,可以构成统一的整体,保障广播电视信号的稳定性,方便广播电视中的直播传输,完善广播电视传输的工作环境。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方面,光纤并联也是一项重要的实践内容,如3个光纤并联,就可以实现同一个地面卫星,同时控制3个地方的广播电视直播,提供优质的信号支持,广播电视的节目主持人,能够与光纤并联下的地区实现在线连接,不仅提高了广播电视传输的效率,更丰富了电视节目的内容。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传输中的应用,解决了传输噪音的问题,保障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时的质量与效率。由此,广播电视传输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优化了光纤通信技术的构成,规范各项组成设备的性能,合理设计组成,保障链路工作的稳定性,同时根据链路的工作特征,分配链路适配器的应用,避免光纤通信的连接方面出现问题,积极应用光纤通信技术,以此来增强信号的传输能力,杜绝发生抗干扰的情况,降低光纤通信的传输损失。

4结语

广播电视传输的过程中,提高对光纤通信技术的重视度,结合光纤通信技术的优势,完善技术的构成,进而落实光纤通信技术在广播电视中的应用。广播电视传输发展中,对光纤通信技术的需求很大,要结合实际情况,推进光纤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积极提升光纤通信技术的实践水平。

作者:杨刚 单位:新疆广电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徐春生.论广播电视的光纤通信传输技术[J].新闻窗,2011(4):133.

[2]刘哲彬.广播电视传输中光纤通信技术的探讨[J].通讯世界,2016(24):30-31.

第12篇

【关键词】 光纤通信;技术;广播;电视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光纤通信成为新型通信技术的代名词。随着当今世界距离的缩短,信息更为共享化,光纤通信技术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突破了知识领域的界限,在其他领域也得到了使用。 除此之外,光纤通信在普及化的过程中不断蔓延至其他地区。一些更为创新的通信技术,如微型波传输机制的出现,使得信息的传播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形成混合型传输网。这种网络不仅传输范围广,还加大了传输的速度。然而,广播电视信号的通信传输在混合型传输网的应用中显得力不从心,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通信网络覆盖性的进一步完善。

一、光纤通信的概念

光纤通信是一种以光为传播信号、以玻璃纤维作为传输介质的现代信息传输方式,全称为光导纤维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高品质的传输方式,这种通信方式的优点在于减少了信息的损失率,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的速度和信息量。光纤传播的四个部分分别为:发射机、光缆、接收机与连接器。发射机的作用是收集和调节光信号,使之适应于介质的传播频率。光缆承担着传输光信号的责任,而且这种传输属于远距离传输,光缆的主要部分――石英,就能很好地减少信息损失率,实现远距离信息传输。光缆所传输的信息经过接收机,接收机就开始对光信号进行“翻译”,将其处理成微弱的电磁波信号,这种信号很难被用户端口识别,实现了信息的保密传输。然后,微弱的电磁波信号被送进放大器进行放大,使电磁波信号足够被识别。最后,所有的信号都进入了连接器,实现光纤之间的相互传输。只有信息传输的连续性得到了保证,才能使光波传输过程平稳顺畅。

二、光纤通信的优势

光纤通信以光波为载体,对广信号进行转换。这种通信方式与无线通信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无线通信是在发射无线电波的基础上进行信号转换的,这种通信方式的传输距离一般只能局限于几十到几百千米,且需要微波中继站。在此途中,微波通信很可能出现高频率的噪音。空中接口太多也容易出现信息失真的问题。 而光纤通信在不降低信息质量的前提下能够保证长距离信息传输。随着高科技产品不断完善和发展,信息化已不再是天方夜谭,网络传播已经顺应时展趋势成为主要的信息传输方式。在这种方式中,光纤传输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是传输的主要载体实用的传播介质。当今人类所搭建的信息传输平台上,光纤传输因其迅速、远程、量大等明显优势在许多通信方式里脱颖而出,受到人类的青睐。光纤传输在实际生活中被证明是稳定的,因而能够保证电视信号传播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在广播电视的直播过程里,光纤传输能够将节目信息传到不同的地区,各个地区的信息传输平台也通过光纤传输对主控的接收器不断进行反馈。在现代社会,光纤传输已经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也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减少噪音,因而在广播电视领域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三、光纤通信的具体应用

就广播电视领域而言,通信工具建设已经在光纤网络的基础上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成为通信事业的中流砥柱。光缆网络在城市的应用中已经显示出其传输信息的可靠性、保密性、高效性和广泛性。当今我国的光纤传输网络已经实现全面化和信息化,覆盖范围已经愈加广泛,在媒体传输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广播电视方面,光纤传输已经使电视信息清晰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宽广的传输频道、巨大的信息容量、低度信息损失率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等,明显的传输优势使得光纤传输系统代替微波传输成为主流的信息传播介质。微波传输所产生的噪音或多或少会降低节目的质量和效率,信号接收过程也常常出现延迟情况。

(一)展开非压缩性传输机制

非压缩传输体制是实现信号的非压缩性传输,在光波和光路的基础上能够在最大程度上维持信号的清晰度,真正实现长距离传输。终端性设备位于传输信号的节点处,在全面吸收传输信号的同时向广播电视中心进行信号发射,进而向全国的传输站点传递电信号,这种方法非常适用于电视和广播的现场直播节目。然而,这种传输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会出现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由于广播电视节目的信号传递要求连续不断且清晰度高,因此在现场直播的地方也需要安装一些非失真性传输设备用来分担现场信号的压力,且距离不能太远,这些设备与非压缩性传输机制里应外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除此之外,光端机作用于信号转换器,SDI信号就为光纤传输搭建了一条独立的传输通道,使得信号能稳定有效地传输到用户信号端口上,保证了信息传输的稳定性。

(二)展开压缩性传输机制

压缩性传输机制是与非压缩性传输机制相对的一种传输方法,相比于非压缩性传输机制,这种传输机制在实际生活中被更加广泛地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在保证高效的光信息质量的前提下,将光信号通过系统高效的压缩,从而缩小传播的空间,快速有效地构建高清的大数据传播机制。由于它占用空间小、能保证光信号质量,因而它自身所具涞耐ㄓ眯愿能被人们广泛接受和应用。但是,这种传输方式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技术人员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采用非压缩性传播机制与压缩性传播机制栓术相结合的方法,结合了两种传播机制的优点,真正起到最大限度的扬长避短的作用。在当今社会,电视和广播的应用范围已经越来越广,遍及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国家。压缩性传输和非压缩性传输相结合的传输方式已经成为高效传输的代名词。由于各个区域的视频光信息传到基点传输器上,宽带的使用范围就能大大降低,这种方法已经在实践中不断得到证明,是能适应大小不同信号的方法。

四、结语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娱乐性产业已经登上历史的舞台并成为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广播电视的使用范围也变得愈加广泛。广电体系采用了光纤传输的信息传递模式,使得信息传递具有高效性、快速性和稳定性。毫无疑问,光纤传输自身的明显优势已经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大提高了传输的质量和效率,推动了我国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 国庆锋.广播传输系统中光纤通信的应用实践略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