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感人事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千里送温暖令人感动,而邻里之间的真情流露,同样涌现出令人动容的故事。
2、一辆出租车前车窗右下角贴着一张纸,写着“医护工作者免费接送”。大年初一,河北省唐山市出租车司机刘超得知全国的疫情形势后,粘贴了这个标识,还在小区的业主群、微信朋友圈承诺,医护工作者、老弱病残孕出行不便都可以找他,免费接送。
3、无独有偶,在广东省中山市,也有这样一位“别人家的好邻居”——每天免费给小区派发100斤新鲜蔬菜!免费派发蔬菜的好邻居是东区奕翠园的郭先生。看到邻居们外出买菜成了难题,他就将自家农场里的菜摘了送给大伙儿。
4、这些蔬菜平均5块多一斤,相当于郭先生每天要自掏腰包贴补500多元,但他对此并不在意:“乡里乡亲的,特殊时期,能帮一点是一点。”
5、遥远的祖国大西北,也正上演着相似的故事。1月30日中午,67岁的兰大爷按照约定的时间打开家门,一份午饭已经如约放在了门口,热气腾腾的抓饭让老人的心也热乎起来。
6、独居的兰大爷是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水塔山片区管委会团结北社区的居民,正在居家隔离观察。他的一日三餐和身体情况便成为社区工作人员的操心事,大伙儿成立了送餐组,轮流将免费的一日三餐送到老人家门口,还安排负责社区消毒的工作人员,及时将消毒用品、生活必需品等送去。“隔离不代表隔爱。”团结北社区书记贾智晖说。
7、“你们为了大家每天都坚守在这里,好辛苦,我送上自己的一点心意,为我们国家加油。”1月31日早上7点,在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宝湖天下小区,一位居民趁金凤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中队值班人员交班时,送来了一箱牛奶、几个苹果和一包湿纸巾,留下了一张字条后便匆匆离去。其他居民也纷纷用温暖人心的举动来感谢执法队员们为防治疫情夜以继日的辛勤工作。
(来源:文章屋网 )
熊宁, 青海, 天使, 感动中国, 地震西安市民争相为玉树捐款捐物—— “那里物资一定匮乏,我们应帮助受灾同胞”
熊宁去世后,西安市碑林区委宣传部的张红喜编写了《感动中国的天使——熊宁》一书,记录了熊宁赴青海玉树的感人事迹。玉树发生地震后,昨日一整天,张红喜的电话几乎被打爆了,“很多同事和朋友都打电话给我,说想给玉树捐款捐物,问我咋捐?”
在一家保险公司工作的牛华是这些人中的一位。“那里现在还挺冷的。”得知玉树地震后,牛华打算将家里的厚衣服整理一下,给玉树灾区寄过去。“我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有钱出钱,有力就出力吧。”牛华说,自己从电视上看到玉树县房屋倒塌很严重,很多部队都赶去救援,“这个时候,那里的物资一定非常匮乏,民众在物资和心理上都特别需要支援。我们更应该发扬大家庭的温暖,去帮助那里受灾的同胞。”
隆基集团总裁李瑞斌则打算立即号召员工和身边的亲友为灾区募捐。熊宁去世后,隆基集团曾组织志愿者成立了一个“熊宁爱心团队”赴玉树献爱心。“玉树是熊宁生前援助过的地方,也是她人生的最后驿站,作为熊宁爱心团队的我们,应当继承她的遗志和精神。”李瑞斌说,他们打算举行捐款仪式,呼吁员工和亲友捐款,帮助灾区购买急需物资。
熊宁,女,汉族,1978年出生,生前系陕西省西安市个私业主,青年志愿者。
义工玉树地震中舍身救人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连日来,黄福荣舍身救人的事迹在香港和内地广为传颂。 黄福荣的姐姐黄月秀16日在香港接受专访时说:“感谢所有人的关心。希望福荣的故事能令其他有心人多做善事,帮助有需要的人。”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
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 目前,黄福荣的家人已抵达青海,16日同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人员由西宁乘车前往玉树处理善后事宜。 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已发出唁电,对黄福荣舍己救人表示敬意,对其不幸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派员专程到黄福荣家中看望,慰问其家属,协助善后。 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唐英年称黄福荣代表了“香港精神”;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曾德成表示,将向授勋委员会建议追授黄福荣金英勇勋章。
汶川大地震背后的感人事迹星
小学生交通安全知识,我喜欢的风味食品,给老师的一封小汶川大地震背后的感人事迹星
星星已经淡下去了,东方天边上开始放白了,这时候天际变化得很快,渐渐白得晃眼,接着从地平线上开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红纹。汶川大地震背后的感人事迹星
最早出现的启明星,在这深蓝色的天幕上闪烁起来了。它是那么大,那么亮,整个广漠的天幕上只有它一个在那里放射着令人注目的光辉,像一盏悬挂在高空的明灯。青蛙碧绿的身体上布满了墨绿色的斑点,白白的大肚子像是充过了气,一鼓一鼓的。与薄希来薄煦来
秋雨洗刷过的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碧透。朵朵白云犹如起航的轻舟,在水面上慢悠悠地飘浮着。看他年纪不过二十来岁,脸色苍白,像没有睡好觉似的皮泡脸肿。他老是皱着眉头,不大说话。笑纹几乎在他的脸上是绝了迹似的。他穿着一个褪了色的蓝布大褂,好像永远是穿着这么一个一样。清瘦的下巴壳,亮耸的肩膀,显得很没生气。书,红领巾心向党,未来的机器
整个城市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狗趴在地上吐出鲜红的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大。他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了,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眼睛闪闪有神采。他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手指粗大,指甲缝里夹着黑泥巴,穿一件旧青布棉袄,腰上束条蓝布围裙。
暗蓝色的高空中闪耀着一颗白亮耀眼如钻石的星星——启明星。
“不要盲目崇拜任何人。”尽管这话是自己偶像说的,但11岁的高志宇知道马上就要见到自己的偶像时,还是激动地满床打滚。
11岁的小宇因为一场车祸失去了双腿,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手代脚努力生活。小宇的事迹感动了网友,同样也感动了他的偶像——陈州。9日,陈州专程来到即墨,看望小宇。10日,两人相约爬了崂山。小宇在偶像的鼓励下,完成人生第一次登山挑战。
和小宇一样,山东小伙陈州也没有双腿。他6岁时父母离异,8岁开始流浪,13岁时从火车上摔下失去双腿,18岁学会唱歌,以木盒为腿,从四处乞讨到流浪卖唱。他走过全国700多个城市,靠着双手登上过泰山、黄山等国内100多座高山。现如今,陈州已经娶妻生子,从无腿乞丐变成了一位励志演说家。
“我不是来鼓励小宇的,他比我还阳光!”
“我的木鞋就是照着陈州叔叔的做的。”9日下午,青岛新闻网记者再次来到了小宇家,小宇穿着一件短袖格子衬衫,特别精神。记者来之前,小宇爸妈刚送走几位来看小宇的好心人,他们给小宇带了一整套《哈利波特》,记者进家的时候,小宇抱着书,在床上仔细端详,就是舍不得打开。
“现在不能看,我要等陈叔叔。”在对待偶像这件事上,记者看到了小宇孩子气的一面。
“来了!来了!”听见楼下有汽车的声音,小宇快速移向窗台。看到陈州下车之后,他赶紧拿起了自己的木鞋,往楼下狂奔。
陈州:“我不是来鼓励小宇的,他比我还阳光!”陈州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在看过小宇的报道后,心里就一直挂念着这个孩子。“看到小宇,我就能想起当初的自己,我俩的情况差不多,一个左腿剩一点,一个右腿剩一点。”
这是小宇第一次见到跟自己一样的人,同样是半截身子,同样是一双木鞋,同样拥有强壮的手臂,还有同样自信的微笑。第一次见到偶像,小宇激动得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不过还好,小宇把想说的话都写在了自己最爱的两本书里,亲手交给了陈州。
陈州给小宇带来了一双“鞋”,这是他做的第19双,“其实是两个木盒,将来你带着它就可以不用背包了。”除了木鞋,陈州还带来了一辆助力车,这辆车是他的老师乐嘉送给他的,现在他把这辆车转送给小宇,相信乐嘉老师也不会有意见。
“我懂你经历过什么”
除了给小宇送鞋、送车,陈州还约小宇一起去爬崂山。陈州喜欢爬山,他的励志故事也大多与这项运动有关。但是对于小宇,陈州说他希望小宇能够找到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
陈州的到来,最高兴的就是小宇的爸妈,虽然每天跟小宇在一块,但陈州和自己的孩子有着相同的经历,孩子的心理问题,陈州应该比他们更了解。
陈州:“我把小宇当做弟弟,有些事我是过来人,孩子什么时候心里会有自卑,什么时候需要进行哪些锻炼,我都能跟他分享。”
爬崂山穿上陈州的“战靴”
10日上午9点,高志宇一家和陈州如约来到崂山风景区,随行的还有几位青岛当地的志愿者。本来打算乘坐缆车前往半山腰,再开始“征服崂山”之旅,但由于雷雨天气缆车暂停运营,一行人只好从巨峰索道入口处开始爬山。攀登的高度增加了一倍,难度也增加一倍,对于第一次爬山的小宇来说,这是个很大的挑战。但小宇并没有说不,而是欣然接受,只说了一句“我想试试”。
为了让小宇在登山的过程中更容易保持平衡,陈州特意让他换上自己当年攀登泰山时用的“战靴”——一双饱经风霜的暗红色木鞋。陈州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小宇第一次爬山,肯定不适应,这双木鞋鞋底更贴合台阶,爬起来方便一些。”
9点40分左右,陈州带领小宇从索道入口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一路向上。他们以手代脚,来回倒换着木鞋,虽然十分卖力,但登山的速度依然缓慢。前半程,小宇一直走在陈州的前面,看着小宇的背影,陈州颇有感慨:“太像了,前面的小宇就像十四五岁时候的我,体型、走路姿势甚至是倔强的脾气都和我一样,太神奇了。”由于爬山过程中手臂要支撑整个身体,陈州和小宇的体力消耗很大,半程过后,他们每上几十米就要休息一下。
“下次,我一定要挑战崂顶”
当爬到海拔750多米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两点半,距离出发过去了4个多小时,长时间用手使小宇的双手磨起了水泡。小宇的爸爸有些心疼,他劝儿子就此下山,因为前方还有十分陡峭的1400多级台阶。小宇没有同意,他还是想试试。于是短暂休息、吃饭过后,陈州和小宇再次出发。
但接下的路程并不轻松,上到海拔900米左右的时候已经是下午3点半了。为了不错过缆车,一行人决定下山。下山的时候,小宇有些不甘,他笑着说:“如果时间足够,我会慢慢爬到山顶的。其实此行也没想必须到顶,但征服崂顶,我确实想试试。陈州叔叔能陪我登山900米,我已经很满意了。下次,我一定要挑战崂顶。”
最终,带着些许遗憾,陈州和小宇结束了崂山之行。返程的路上,陈州告诉青岛新闻网记者:“小宇未来的路还很长,他是个坚强的孩子,未来等待他去挑战的事情有太多,我希望无论他走到哪都记住,不要去征服大自然,也不要去征服别人,所有的挑战最终是为了征服自己。”
用着陈州的“战靴”,前半程小宇健步如飞。
休息的时候,陈州和小宇以及小宇的妹妹玩起了自拍。
走了一段路程,小宇的手疼,陈州查看了一下,发现小宇的手上开始起水泡了。
小宇以手代脚,来回倒换着木鞋。
陡峭的石阶上,两位“无腿先生”奋勇攀登。
中途,陈州有说有笑地给小宇按摩肩部。
在半山腰的一个平台,他们放下木鞋,躺在石头上享受阳光。
陈州和小宇的举动吸引了很多游客的关注,他们纷纷为两位加油打气。
登山中的陈州和小宇
但是,他们深知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深知在最困难的时候,救援工作需要他们,群众安置需要他们,灾区正常秩序需要他们,百姓日常生活保障需要他们……
于是,哪怕小家破碎,哪怕单位被毁,他们都用行动为受灾群众传达着这样的坚定信念:只要人在,机关就在;只要人在,希望就在!
许下誓言不辱使命
8月20日,在春江广场上搭设的众多救灾帐篷中,3顶立有“舟曲县公安局”、“舟曲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牌子的帐篷尤为醒目。帐篷内外人头攒动,他们大都是来办理申报和开具死亡证明书的。
两张破旧的桌椅和简易的行军床将城关派出所十多平方米的帐篷挤得满满当当,一名民警在电脑前忙碌着,汗珠不停地从脸颊滚落,另一名声音沙哑的民警正不厌其烦地回答着群众的各种问题。
8月8日凌晨,当泥石流从山上咆哮着奔涌而下,舟曲县公安局办公楼和其家属楼在刹那间倒塌,局机关、城关派出所办公地和2栋宿舍楼全都被冲毁,8名民警遇难、4名民警失踪,13名家属遇难或失踪,85名干警受伤。
但是,在进行了24小时的自救后,9日,重创之下的舟曲街头出现了维持秩序和巡逻的警察。
灾后第三天,春江广场上的3顶帐篷外重新树起了舟曲县公安局的牌子,不多的警力全面铺开了正常工作:组队巡逻、接警处警,并通过公安手机短信平台,为群众办理户籍证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公安工作的正常法律秩序,继续担负起了维护灾区正常社会秩序的责任。
在公安系统的悼念仪式上,所有干警任眼泪肆意流淌,因为他们明白,除了这一刻,他们必须隐藏悲伤,全力以赴投入工作。他们许下誓言:坚决不辱使命。
而今,灾区“零发案”的成绩成为活着的人对逝去战友最好的告慰。
他们,用行动诠释职责
舟曲县工商局位于灾害严重的罗家峪沟口旁。8月8日凌晨,洪水瞬间围堵了办公楼、家属楼。正在乡下指导工作的局长王国庆带领同事凌晨5时许赶到单位门口,他们想方设法把职工们从二楼解救了下来。
噩耗随之传来,县工商局有2名干部、7名家属被洪水吞没。
悲伤写在每一个人脸上,但仅仅两个小时后,很多同志纷纷赶往县城春江广场集合,开始着手调查单位、个体户的受灾情况。他们用行动告诉人们:人在,单位就在;组织在,职责就在!同时,在省工商局的协调下,于14日从武都、岷县等地紧急调运来了大批新鲜蔬菜。又于15日组织成立了“背篓市场”,70多名农民开始走街串户供应新鲜蔬菜。
之后,该局又协调兰州市工商局在春江广场搭起了“帐篷市场”。
目前,县工商局的办公、家属楼仍然在水里泡着,但越来越多的商业网点恢复了营业,蔬菜和各种日用品供应逐渐丰富,灾区群众的生活得到了保障。“在灾区,不但没有出现趁机哄抬物价的事情,有些商品价格反而比灾害发生前低了。”刘维政说。
他们,抚慰群众痛楚
8月8日凌晨3时,第一位从灾区营救出的伤者被抬到舟曲县第一人民医院。擦洗、检查、诊断、麻醉、缝合……大夫、护士全部出动。与此同时,灾区搜救工作渐次展开。
8日早晨7时,县卫生局机关干部与下属医疗单位职工自发来到县统办大楼,并在大厅迅速集结,宣布启动卫生应急预案。在短暂的安排部署之后,新成立的3个搜救队,于8时开赴灾害现场,进行营救。
一个个伤员被解救、被抬进医院,医务人员匆忙地穿梭在伤员之间,忘记了家人,忘记了悲伤。
实际上,在此次灾害中,医疗系统共有18名职工和40多名家属遇难,是受灾最严重的单位之一。
县一院副院长杨五录的弟弟一家遇难,他却坚守岗位,负责药品分发,组织医务人员奋力抢救伤员;疾控中心主任刘边儿失去了15岁的女儿,但他迅速进入到疾控中心主任的角色,带领大伙儿奔波于灾区。
吴和春老人正在为村民修理电器。
自7月27日,吴和春老人走进我们灾区,如今整整54天了,他一直在我们大贤村为村民们免费修理电器,这可真是一个大好人啊!”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东汪镇大贤村村主任高永忠说。
20日,记者来到邢台经济开发区东汪镇大贤村一户村民家中。在这里,吴和春老人正在为村民修理被洪水浸泡过的电视机。提起他来,村民无人不伸大拇指。
吴和春,河北保定人,今年66岁,从保定电力修造厂退休。1976年,年仅25岁的他参加了唐山地震的救援,使他对救灾救援的特殊意义有了最直观的了解。唐山、汶川、玉树、涞源、彝良、余姚……40年来,老人行程数十万公里,奔赴一个个地震、泥石流灾区进行救援。当得知邢台遭遇洪灾后,7月27日上午,老人从江苏盐城龙卷风灾区直奔邢台经济开发区大贤村,为村民义务修电器。
9月20日,在大贤村村主任高永忠家,记者再次见到了吴和春。一如初见,老人正埋头修电视。
“我家冰箱、洗衣机全被水浸泡,不能用了,正发愁呢!”在老人修理的过程中,又有一位村民来到这里。“你先登记,我挨个上门免费维修。”说完,老人从兜里拿出一个小本本。
“电视进水了,开始通电还能看,后来就不行了。”高永忠妻介绍说。说话间,村民徐俊丽走进门:“我刚把洗衣机推过来,响声特别大,想让吴师傅看看咋回事。”
“不用着急,保证将村民的电器都修好!”吴和春边说边拿出两个小本本。
在本子上记录着,谁家的电器该修了,电器怎样坏的,什么时候修好的,记得一清二楚。
记者统计了下,在54天内,包括大贤村、王麻村、景家屯在内,老人共为村民免费修好了268台电器,其中包括洗衣机、电冰箱、电视、电饭锅、电风扇等。而在另一个本上则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谁家需要修电器的信息。
“前段时间,老人在村委会集中修洗衣机,那队伍排得可长了。”徐俊丽告诉记者,老人自掏腰包购买零件,免费维修电器不说,还从自己的退休工资里拿出1100元,送到了11户有需要的村民手中。
“给谁修电器,老人从来不在谁家吃饭,即使村民给东西,他都不要。”村民高军廷介绍,这样一位“活雷锋”,不多见!
2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安部联合作出决定,授予蒋敏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荣誉称号。
一个弱小的身躯,一个坚强的内心,一个高尚的灵魂。
蒋敏的事迹感动了全中国,年仅28岁、有着5年党龄的蒋敏,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中华民族坚强的性格和不屈的本色。
近日,新华社记者走近蒋敏。
痛苦
“蒋敏平时不大爱说话,是一位很腼腆的女民警,可真没想到她那么坚强。”在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主任幸建伟眼中,平日里的蒋敏和许多女民警一样,平凡而普通。
蒋敏说:“我其实胆子特别小,一个人在家时,连电视里的恐怖片也不敢看。”
5月13日对蒋敏来说是黑色的日子。“那天下午,我终于接到舅舅的电话,得知全家10个人都在北川遇难,其中还有母亲和女儿。天哪,我觉得天都要塌了。就在前一天中午,我还和宝贝女儿刚通过电话,我的瑞瑞……”蒋敏忍住泪水,没再往下说,痛苦的回忆已经太多,泪水也已经太多。
“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找到一点点他们留下的遗物,我更不知道他们在哪儿……妈妈、女儿,你们到底在哪里呀!”蒋敏哽咽着说。
坚持
一边是逝去的亲人需要寻找、悼念,一边是成千上万的灾民需要照顾、关心,蒋敏选择了后者,留在了工作岗位。
在抗灾一线,蒋敏一天天忙碌,一天天憔悴,领导和同事非常担心,特意把她调换到了指挥中心,但很快她又要求到了一线。
天彭中学安置了4000多名灾民,蒋敏强忍着悲痛,每天都在这里维持秩序、送水、送物资、扎帐篷,工作强度非常大。同事都说:“工作时,蒋敏经常看着灾区的小孩发呆,她一定又在想念女儿!”
蒋敏不断回忆着,她说的话题大多和孩子有关。
“丈夫一个人踏上了北川寻亲的路,他回来后告诉我,北川一片废墟,根本找不到亲人。他对我说,蒋敏,我们已经够幸运了,很多家庭没有一个幸存者。我们爱其他人吧,做自己该做的事!”
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监督室张燕说,在受灾群众安置点,蒋敏抱着一个胖胖的小男孩问:“2岁了吧?”张燕知道,蒋敏又在想女儿。放下孩子后,蒋敏突然身子一倒,晕厥过去,连日的劳累和悲伤,蒋敏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在医生的坚持下,她被送到了医院输液,醒过来后,她又挣扎着回到天彭中学安置点。
从12日地震发生到18日赴京参加赈灾义演,蒋敏整整一周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一步。
感激
“回来以后,我觉得自己更坚强了,因为我感到自己不是一个人,所有人都在和我并肩作战。”
蒋敏告诉记者,她现在想得更多的不是自己的痛苦,而是同事和灾民的痛苦。
“我的两位战友常瑞广和陈静,地震时在龙门山镇白水河值勤,至今失去音讯。两年前,刚刚失去妻子的常瑞广,留下了一个年仅9岁的女儿。想想他们的痛苦,我还有什么熬不下去的。”
今天,我能站在此讲台上,首先要感谢街道领导给我这个机会,和对我的信任,其次要感谢各位条线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还要感谢工作在一线的环卫工人们,没有他们的辛勤劳动和无怨无悔的工作,环卫所不可能在短短的不到一年中有这么大的成绩,下面我讲三点让大家参考。
一、工作回顾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美丽的城市首先离不开卫生,所以我们环卫工人为了美丽而清洁的惠山新城从早上4点多钟就开始工作了,我所共有环卫工人及运输工人19个,担负着金惠路、无畏桥段、长八路、友谊路、水厂路、张村路、长安市民广场的保洁任务及城郊结合部等路段的特急任务,4辆拖拉机负责部、委、办、局、企事业单位等80多个部门及11个开发小区的垃圾清运任务,和两个垃圾填埋场的管理。
二、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
x月x日,我所组织全体环卫工人进行了一次年度总结及经验交流座谈会,大会围绕着主题及我是一个惠山新城的清洁美容师谈自己的想法,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讲自己的心得,要学会爱岗敬业,有责任感、光荣感、自豪感,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他们个个都发了言、表了态,特别是在这次抗击雪灾中,就能看出我们环卫工人的觉悟,在没有交通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个个拿着铲雪工具,从早上6点从原长安镇一直走到我们街道进行铲雪,都年过60,走了2个多小时,这体现了一种精神,一种美德及抗击雪灾的一种贡献,我们环卫所同志被区评为优秀环卫工人。
三、工作思路
在的工作基础上,巩固成果,创新本职工作,不断拓宽工作渠道,增强精品意识,加大管理力度,以质量求生存,靠制度促管理,向管理要效率。尤其是垃圾压缩中转站即将建成并投入运行,同时,为全面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生活垃圾在6月初1**%无害化处理目标,我们通过对相关村、社区的考察摸底,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方案,来确保各村、社区的生活垃圾1**%送至垃圾压缩中转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按照谁污染谁负担的原则,收好各种规费来减轻街道对环卫所的经济投入。
环卫工作任重道远,我们坚信,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经过我们全体环卫工人的共同努力,扎实推进,开拓创新,一定能够实现环卫事业的新跨越。我的发言完了,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大家!
19**年,克服世俗偏见,继承父业,当上了一名街道保洁员,从此,与马路结下了不解之缘,一干就是**年。面对臭气熏天的垃圾和尘土飞扬的马路,这位皮肤白皙、温柔美丽的姑娘没有退缩,经受住了各种考验。每天她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脏活、累活、苦活抢着干,手磨出了泡,脚磨出了血,胳膊肿的像个小木桶,从不叫一声苦,喊一声累,所清扫的路段卫生质量总是位居全处最前列,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令多年的老环卫都刮目相看。她吃苦耐劳、顽强拼搏工作作风赢得了上级领网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评价,并由一名普通的一线工人逐步成长为环卫二所保洁队队长、蓝天保洁公司经理。
浏览长江网《暴走妈妈 割肝救子》专题报道后,笔者认为其有以下特色:
最早报道“暴走妈妈”
长江网最早发现这一宝贵线索。2009年10月下旬该网记者就采访了陈玉蓉母子、家人、邻居和主治医生,拍摄了陈玉蓉走破的鞋子,找到很多有意义的老照片。在取得大量素材后,编辑抓紧制作,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及时报道“暴走妈妈”,在网上形成轰动效应。
此后,长江网对这一主题一直实行全程跟踪播报。在持续6天的实时滚动报道中,播发了大量的稿件,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这一感人故事在网上迅速发酵,引起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中央电视台率先与长江网取得了联系,11月3日作了直播。各路媒体纷纷跟进,掀起波波热潮。长江网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迅速、即时、海量的信息优势,多角度全方位滚动播报陈玉蓉感人事迹,不仅打了头阵,更是成了其他媒体的“资料库”。
独家原创新闻多
在“暴走妈妈”专题报道中,长江网独家、原创新闻多。该专题报道阶段。本埠各媒体发稿160多条,其中长江网独家报道104条――视频9条、文字新闻42条、摄影照片53幅。
陈玉蓉暴走前后对比的照片、谌家矶村办捐款的报道和照片、陈玉蓉母子在ICU并排躺着的照片、陈玉蓉苏醒后给儿子写下鼓励的话相关报道和照片、陈玉蓉出院等这些给人印象颇深、有关节点意义的图片和消息,都是长江网最早贡献的。11月3日,长江网记者整天坚守在医院。以图文形式滚动传送了手术的全部流程,满足了受众第一时间了解手术讯息的需求,充分彰显了网络媒体及时灵活快捷的优势和互动性强、形式丰富的特色。长江网及时、丰富、有特色的报道被百度、新华网、搜狐、新浪等近百家媒体转载。
网上温情互动
长江网对这一事件的专题推出引起了强烈社会反响。许多网友点击专题,为“暴走妈妈”献上爱的鲜花,留下感动、鼓励和祝福话语。这种温情互动,反映了“暴走妈妈”感人事迹对网民尤其是年轻网民正确认识生活、感受亲情产生了积极深远影响。
爱的传递
城关小学六年级二班
崔博翔
爱是温暖的,爱是甜蜜的。歌曲《爱的奉献》歌词写到:“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寒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在楼底下乘坐2路公交车去三舅家做客。车上十分拥挤,简直让人气都喘不过来,车上有一位老太太,公交车上的座位满满的。人群中我看见老奶奶住着拐杖努力地站着,但还是站不稳,周围人支撑着,绝对不会倾倒。这时我再也坐不住了,一种强烈的义务感,责任心涌上心头,立即站起挤到她跟前,“奶奶,你年纪这么大了,还站着,这儿有空座,你赶紧坐下”,她挥着颤抖的手,还是说不坐,在我的再三劝导下,把她硬拉到座位上,此时他没有说话,也许车内吵声大,从他的眼神里完全可以看出他对我这种举动表示意外赞赏,小孩子要比成人更成熟。虽然我站着,心里确有说不出的幸福滋味。还没走多远,一幕感人事迹又发生了。老奶奶用拐杖支撑身子,慢慢站起来,把座位让给一位左下肢残疾青年,那青年也是不愿意接受,但最终还是坐下来,他们之间表演的不是母子真情,胜似母子真情。
三舅家还不到三站路就到了,可是从短短距离中,上演了一段长长的爱心传递感人事迹,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想,只要多一些这样老奶奶,那么构建和谐,幸福,安康的社会并不遥远。
记住了吗?^_^
文/黄涛
2014年7月23日,云南省监狱系统先进典型宣讲竞赛活动半决赛在昆明举行,来自全省32家单位的36名选手参加了比赛;9月25 - 26日,省司法厅先进典型宣讲竞赛活动总决赛在省政法干部学校举行,来自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的10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我狱选手许蕾用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情地宣讲了省女二监八监区监区长黄毅从警30年来,立足岗位、践行宗旨,恪尽职守,用执着和坚韧教育挽救艾滋病犯、精神病犯、老病残犯的感人事迹,在半决赛、总决赛中脱颖而出,分别夺得第6名、第4名,荣获三等奖两次。
8月28日晚,云南省监狱系统“平凡与忠诚的光芒”先进典型宣讲会在云南艺术学院实验剧场隆重举行,来自全省各单位的10名选手分别宣讲了监狱系统10个先进典型事迹。我狱黄毅先进事迹再次被宣讲。
自省女二监开展先进典型宣讲活动以来,监狱高度重视,精心部署,周密安排。于7月8日,举办了“我身边的好党员”先进典型宣讲竞赛,推荐选拔上报先进典型,聘请专家指点宣讲选手方法和技巧,深入基层与先进典型充分交流,挖掘感人材料,多次修改、完善稿件,为宣讲竞赛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通过开展先进典型宣讲活动,有力地激发了全体警察职工的进取意识和奋斗热情,掀起了学习先进典型的热潮,营造了争创先进、争当典型、向先进典型看齐的浓厚氛围,弘扬了正气、提升了正能量。
本次活动受到了学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认为此活动对学生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学校对本次活动进行统一部署,王李青校长给活动作了很多指示,学生处和大队部拟写了“__实验小学关于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确定活动主题为“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国梦”,并组织各中队召开了安排部署会,保证了活动的顺利进行。
这次活动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把网络引入活动中,富有一定的新意。队员们可以接触到大量的信息,活动内容丰富多彩。
1、上网搜集信息,宣传英烈事迹。学校组织队员上网查找英烈的相关信息, 在大量的网络信息面前,学生们对先烈们了解得更深更具体了。利用所得信息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
(1)学校要求每个班出一期有关“清明节”的黑板报。
(2)各班上一堂有关清明节的少先队活动课。
(3)在学生中开展“缅怀英烈,继承遗志”的编小报、征文演讲等活动。
2、参观相关网站,进行祭奠活动。我校在3月26日至4月6日期间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以及清明节假期,由班主任安排学生和家长一起参观访问中国文明网。学生们可以自由点击自己想要了解的相关内容,并向烈士们献上鲜花、鞠躬,在留言栏上留言,表达自己的缅怀之情。我校大部分学生在网上献了花,留了言。此次活动中,我校共534人参与“网上祭英烈”,占全校学生人数的94%。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并用自己的语言及行动表达了对革命烈士的尊敬与无限的怀念,对“中国梦”的坚定与执着!
我校在3月29日和3月__日组织一、二年级部分学生及家长到烈士陵园进行祭奠活动。通过实地活动让学生感受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通过网络和实地活动的资源的整合,使学生得到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并及时将活动进行微博互动转发,受到了“__少先队”的点赞。
在活动中,同学们进一步了解了烈士们为祖国为人民抛头颅、洒热血,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感人事迹,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那种坚贞不屈、英勇无畏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他们纷纷表示不能让烈士们的鲜血白流,要向英烈们学习,沿着先烈足迹,接过先烈手中的接力棒,继承先烈的遗志,勤奋学习,奋勇拼搏,勇敢地挑起建设祖国的历史重担,为使中华民族傲然立于世界之林而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此次活动使早已远离战争、身处和平的同学们重温了为国家独立、民族自强、人民幸福而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英勇斗争的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心里迸发出了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也深感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当代少年更应感到自己所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打好基础,培养全面能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和平稳定、富强、繁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积蓄力量。前事不忘,后世之师,重温历史,警醒现在。“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国梦”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