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电工实训意见和建议,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从专业培养目标和企业人才需求出发,科学、合理地进行实训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将汽车实际应用电路融入到实训项目中,在实训中传授知识,培养职业能力,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关键词:
现代汽车的先进技术都离不开电子技术,因此《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在汽车技术专业领域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已经成为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新能源技术等专业的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各高职院校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的同时,努力提高课程内实验实训水平,以适应新形势下对汽车技术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要求。在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的背景下,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师生改变传统的教与学的观念,重新调整教与学的目标。在课程开发与设置上,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而非过多强调基础知识的灌输。那么,课程的实训教学就要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培养职业与工作能力,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实训板开发思路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兼具了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的讲授和汽车电路原理的渗透的任务,在实验实训设备的配备上,有的高职院校注重打基础,与汽车电路联系过少;有的高职院校注重品牌,实验台涉及电路功能只针对个别品牌车辆。在新形势下,课程实训项目的开发,要满足企业、学生、教师三方面的需求,做到既符合课程的培养目标,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既能够与时俱进,又能够节约成本。
1.1调研
要对企业、学生和任课教师进行调研,通过调研可以获得企业对实训项目内容的建议和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需求;可以了解学生对现有实训条件的满意度和对实训内容的需求;可以了解任课教师(包括本课程任课教师和后续课程)对实训操作的建议与意见。调研可通过企业专家座谈、学生问卷调查和教师教研讨论的形式进行。
1.2实训项目设计
实训项目设计要从课程教学内容出发,联系实际车辆中电工电子电路的应用。实训项目是为课程教学服务的,实训电路要在实现汽车应用电路功能的基础上,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知识点灵活应用于其中。比如汽车玻璃升降器控制电路中应用了555定时器构成的单稳态触发器、继电器、直流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等知识内容。实训项目还要留有一定的升级空间,也就是要给学生发挥创新能力的机会。与实训项目相配套的实训指导书设计,也是实训内容开发的一个重要环节。实训指导书的功能不仅仅是简单指导学生实训的步骤,实训过程和任务安排要体现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比如语言表达、电路图的识读、表格和曲线的分析与绘制、统筹安排时间等。
1.3实训板制作
实训电路要先经过软件调试,选择合适的电路元件参数;然后再在面包板或简易电路板上做硬件调试,检验电路功能的同时还要检验实训操作的可行性,比如电路元件要实现即插即拔,易于更换;合并掉多余的电源;保险丝便于拆卸等。一切准备就绪后,要制线路板了。由于技术问题,这部分任务可由专业制板人员完成。基本电路元件的焊接,可以让参加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兴趣小组的学生参与其中。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负责任的工作态度,还可以调动学生创新的热情,因为学生会从他们使用实训板的角度来提出更好的修改和创新的意见。
1.4实训板试用与反馈
实训板开发制作完成后,应该在学生中进行小范围的试用,然后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在考验实训板可操作性的同时,能够及时地发现实训板的不足之处。
2开发成果
依据上述实训板开发思路,确定并制作了10个实训板,并编写相对应的实训指导书。
3总结
关键词: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8.094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的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是指以计算机为平台,储存、传输、处理和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随着计算机及其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其在教学中以其特有的方便、快捷、交互性、多样化的教学信息表达方式倍受青睐,而教学多媒体应用技术也一直是教育技术学所非常关注的领域之一。
1.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应用现状
众所周知,实训教学在工科高等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工科教学除了要将工科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传授给学生外,还要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程训练,将其作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通过这些实际工程项目实践的锻炼,可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在工程实践过程中反复训练工程技巧、应用学习过的工业基本原理及专业知识,从而提高工科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也更能符合国家和社会的人才需求。
然而在传统的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方式依然仅限于板书或是简单课件演示。无论从教学内容、方式、手段上都无法满足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未知世界所渴求的知识量。许多实践项目做起来容易,但所涉及的内部机械或电磁现象很难观察,这也会严重地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相P课程理论的理解程度。
因此采用多媒体技术,把多种教学媒体组成一个系统,使各种媒体之间扬长避短、互为补充,将实际的实训装置、实训系统及实训现象等形象地都展示在学生面前,提供很强的临场感、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有必要的。
2.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的特性与效果
鉴于电工电子实训教学过程的特殊性,其多媒体教学应该集直观性、动态性、虚拟仿真化、网络化、交互性于一身,现分别就其特性和效果进行探讨。
2.1直观性
有关数据表明:人获取的外界信息中,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很显然通过视觉和听觉获取的信息量是最大的。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以最有效的手段获取知识点,并达到最佳的记忆、理解效果,因此,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中直观性非常重要。
对于一些学生陌生或不熟悉的事物,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图片展示,充分利用学生的视觉,可使其在短时间内对这些事物产生直观的感性认识。因此,在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中对于“物”应多采用实物图片展示,例如实训常用设备、电工实训中的器材、电子实训中的元器件等。在认知的过程中,使用直观图片展示可使认知过程简化,达到最佳的记忆效果。
但需要注意,对于一些相对简单的理论知识点,应以文字简明扼要直接给出,并应避免过于花哨页面设计对学生记忆过程的干扰。
2.2动态性
对于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而言最重要的特性就应该是其动态性。动态的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将实训装置的结构、工作过程及原理、项目的实训现象及原理很好的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更加透彻的理解实训装置与设备的工作机理和过程,结合理论知识后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尤其在操作演示方面,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的动态性不但可以大幅提高操作的可模仿性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更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因一师多生而产生的无法让全部同学都能看到教师演示的尴尬状况。
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中操作演示的动态性可以以视频实现,但大多数的实训装置动态工作过程及原理还是要通过使用例如FLASH等软件制作动画的方法来实现。这样不但可以将现实世界中的动态加以解读,更可以将微观世界中的电磁、反应过程真实的呈现于学生的眼前,从而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提高教学的质量。
2.3虚拟仿真化
虚拟仿真是当前实验室教学的手段之一,也是扩充实验室资源、增容实验室设备的新兴方法。它是通过虚拟将现实先进的软、硬件技术高度集成,利用计算机平台实现对这些设备的操作与仿真。电工电子实训的多媒体教学也应借鉴这种手段,利用虚拟仿真技术建立相应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在实验室设备协调不开或增容设备资金紧张时仍然可以提供实训的平台。在建设开放实验室方面虚拟仿真化的多媒体教学更有独到之处,不但能减轻实验室设备管理的负担,还有利于学生自学,不用担心因为错误的连接或使用损坏设备,有效的激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基于网络化的虚拟仿真多媒体教学更可以让学生在任意有网络的空间进行电工电子实训,对技能进行进一步训练。
2.4网络化
多媒体教学的网络化使得“教”的受众更加广泛,使“学”的时间、地点及方式更具有可选择性,这种便于自学的网络化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对工科大学生而言是非常方便而具有意义的。通过网络进行电工电子实训的理论知识学习可以减短课堂接受的学习过程;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虚拟的设备进行对设备、器材、工具的使用训练;网络化的多媒体教学题库还可以成为课后学生复习、考证的重要资源。基于B/S模式而建立的基于组件式的多媒体教学平台,其客户端可以通过浏览器实现对教学内容的访问。只要客户端可以上网,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方便地访问电工电子实训多媒体教学平台而不需要安装。
2.5交互性
教育研究机构研究表明,被动学习与主动参与对于教学对象接受程度是不同的,通过主动参与方式也是通常所说的体验式教学的学习者对于知识的掌握远远强于后者。两种方式最根本的不同就是在于交互环节的区别。
交互是教学活动最基本的特征之一,也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的一个显著特征。交互的关键是系统是否能够按学习者不同的需求调整交互并提出建议,引导学习者主动参与各种探索活动,进行多层次的思考、判断。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利用这种相互的作用,才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这种交互在多媒体教学中一方面可以体现在授课时通过教师操作多媒体系统时对学生的实时反应、学习需求、思考进程等进行反馈,另一方面也可以体现在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系统的自行访问交互,如自我检测、教学反馈、意见建议等。基于网络的多媒体交互教学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有益的补充。目前利用校园网络平台进行教学已然成为我国高校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点。
一、思想方面
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以来,时刻感受到教师这份事业的光荣,也深知肩上的担子有多重,从执教的第一天起,就要求自己的举止行为要更加规范,因为从今以后我将为人师表,一言一行都影响着一批人。工作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工作中我敢挑重担,乐于接受学校安排的常规和临时任务,并能认真及时地完成。严格遵守学校的劳动纪律、规章制度,工作积极、主动、讲究效率,努力做到“爱校、爱岗、爱生”。
二、教学方面
我从2014年10月开始从事《电子技术》、《PLC技术应用》《变频器应用》、《维修电工中级考证》等多门专业科的教学工作。从开始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游刃有余,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还记得,自己第一次站在这讲台的时候,紧张到手心都出汗,生怕自己讲错,时刻担心着会出错。而现在早已不会再有这中情况了,课堂的掌控能力,完全握在自己的手里。在此,也非常感谢领导对我的栽培。
在三年里,我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积极申报公开课,参与教学教研活动,并服从领导安排,积极编写课程标准、课程方案和专业设置等。并带过两届的维修电工中级考证的,通过率分别为70%、86%,通过率还有待提高,我定会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争取更好的成绩。每一次的在公开课中,我的运用了蓝墨云、QQ等多种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遇到困难的时候,我总是克服困难,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可借鉴资料少、没有相关教学资源的时候,通过自学和在网上、图书馆查阅资料等手段,圆满完成了相应的教学任务。在此也非常感谢我们校区的老老师们,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给我提建议,使我的教学目标更加清晰,教学流程更加明了。在此过程中,我感动于老教师们的无私,感动于老师们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让我增强了进步的动力。
三、其他工作
1、实训室建设
刚到校区的时候,我们机电一体化实训室可以说是为零,一切从零开始,这句话形容南沙校区,一点也没错。为了给我们学生一个良好的实训条件,我们从零开始,由于学校对校区的投入经费有限,我们只能购买一些电气器件来自己设置实训板,在设置实训板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重点是经验的不足,没有经验的老师带,只能自己找资料摸索,不断地完善设计。在制作板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乐于其中,在实训室没有电的时候,我只能带领学生装电,在实训室没有风扇的时候,我只能带领学生安装风扇,也非常感谢领导的大力支持,最终完成了,四个实训室的建设:分别是:电力拖动实训室、电子技术实训室、PLC实训室、电工基本技能实训室。
2、组织技能比赛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次组织了校区内的技能比赛,包括:电气装置、电子技术焊接、PLC程序设计。在组织比赛的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可以检测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发现学生的水平差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可以努力地去查找资料,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3、校区的电工维修工作
由于我们南沙校区没有电工岗位,所以很多东西都要自己动手。在任教师的岗位中,有时候也需要对学校的一些线路进行维修工作。例如:(1)2016年10月,为了让学生晚上练舞,对二楼舞蹈室、乒乓球室的照明线路进行了维修,并安装了插座;(2)2017年3月,由于南沙自来水公司调整水压,导致整个男生宿舍的处于停水状态,情况危急,学生抱怨比较多,这时候,为了尽快地解决这问题,在校领导的安排下,王老师和我去五金店购买了水泵,并连夜安装了水泵,通电,解决了学生的用水问题;(3)由于汽修实训室铁门漏电,所以对实训室的电路进行了改造等。
4、舞蹈协会的建设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活动,在2014年11月创建了南沙校区交谊舞协会,在协会创办的期间,我主要负责舞蹈的教学与协会的管理工作。协会创办以来,得到领导的一致好评,节目也在每一次的文艺晚会中演出,过程是辛苦的,每一滴汗水都会在舞台上绽放。
5、校区搬迁
2017年7月-2017年9月,服从领导的安排,对南沙校区进行搬迁,在搬迁期间的工作有:(1)打包、搬抬实训设备;(2)校园卫生垃圾清理;(3)课室卫生清洁、冲洗;(4)学生宿舍清洗等。最后,在大家一起共同的努力下,顺利开学!
6、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方面,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发现个别学生的问题时,能够主动与家长联系,并力争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向家长宣传科学的教子方法,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步,共同培育好青少年一代。
7、获奖情况
2016年度优秀合同教师。
四、继续教育
为了更快的适应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我积极地地参加技能培训和下厂实习。在2015年7月的暑假里,我参加了广东技术师范学院举办的为期30天的“教师技能培训”,培训学习的内容:1、PLC技术应用;2、触摸屏及其应用;3、PLC通讯技术;4、变频器应用;5、自动控制系统及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学习中我认真听好每一节课,认真开展培训基地开展的实习、实训,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培训期间,考取了维修电工技师证,为今后成为“双师型”教师打下基础。2017年7月16日-7月23日,我参加了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2017年广东省中职学校骨干教师“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项目师资培训,在培训期间学习了:ABB 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软件RobotSutio的应用、工业机器的实训室建设等。在学习之余,我和其他市的教师交流、探讨技工教育方法经验,让我有很大收获。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在专业技能上有了很大提高,也了解到了现在国内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通过和同班学员的交流,使我对其他地方的职业教育现状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这些必将对我今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五、努力方向
摘要: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是职业学校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后续专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都起着先导性的作用。本文从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文件制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做了阐述。
关键词:中职校;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管理
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是职业学校技能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刚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通过电子电工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电子电工方面的基本技能,还可以让其掌握更多的专业基础知识。电工电子类专业的实训教学涉及到许多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电工基础、电子线路、电子测量、电气控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单片机、电子装配与调试、电子CAD、电子仿真等,实训教学内容根据具体专业有所选择和侧重。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技能操作意识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学生的后续专业基础课程、拓展课程等都起着先导性的作用。
本课题的研究是与实训教学密切相关的教学管理问题。实训教学是一项非常繁烦、责任重大(如安全问题)的工作,管理工作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从实训教学的准备、实施直至总结和反思都离不开管理的问题。本文所涉及到的管理问题主要是如何建立一个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研究方向主要包括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教师的管理和教学文件制度的管理等几个方面。
一、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学生的管理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是加强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学生管理的一重要环节。电子电工实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常用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基本焊接训练及产品的焊接、调试和组装。整个实训实际就是一个电子产品生产的全过程,是生产工艺的浓缩,稍有疏忽就有可能造成电子产品的报废。所以我们教师要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有的学生急于动手焊接制作电子产品不重视基础训练,以至于眼高手低,做出的产品不仅外观不美,性能参数也不合格,因焊接不仔细而造成的漏焊、虚焊、连焊的现象很多,尤其是排线焊接的错误率较高。针对这种现象,首先安排学生利用废旧印刷电路板进行拆卸、焊接实训,对此提出具体要求:焊点无虚焊、表面光洁且大小一致。经过焊接练习合格后,再发放实训产品的配件正式安装。利用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大大提高了电子产品的合格率,而且也使学生的基本焊接技能得到了强化。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采取精讲多练的形式,启发学生思维。如以手工电焊接线作为基本训练,让学生在废旧电路板上反复练习,然后,带着问题听教师讲操作要领并作示范和解答问题。再用正式印刷电路板练习,学生自己检验质量,小组互检,小组长写评议。这样可以让学生熟练掌握使用电烙铁焊接的基本功。为了达到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我们课题组采取的做法是严格要求,严格考核,认真总结。严格要求,是为了确保电子电工实训的顺利进行,要求学生进入电子电工实训室,必须学习实训规定的有关规章制度,每人自觉遵守。实行分组、组长负责制,责任落实到人,提高管理的自觉性。强调“必须安全用电”的意识,了解安全用电知识。严格考核,要结合电子电工实训的内容严格考核,采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等级制评分办法,由学生根据训练内容自检、小组评议和教师验收实习产品质量综合评定成绩。认真总结,电子电工实训结束,要求每人写一份书面总结,总结在实训中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动手能力等各方面素质有哪些认识、收获和体会以及对电子电工实训有哪些意见和好的建议。
二、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教师的管理
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是电子、机电以及工科类专业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加强动手能力的系统工程。面对21 世纪电气、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技能性人才的紧缺局面,对电子技术专业实习指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的指导老师,具备综合实践技能是指导学生更好提高实践技能的关键。
作为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强化自己的实践技能。一是熟练地使用电工、电子仪器检测元件的能力。电工电子实习指导教师要对常用的电工电子测量仪表熟练应用。如:万用表、功率表、电压表、电流表、示波器、稳压源、晶体管特性仪、扫频仪等仪表。二是熟练使用常用电工电子工具的能力,如剥线钳、斜嘴钳、压接头钳、电工刀、螺丝刀、电笔和电烙铁等。三是要具有应用现代电工电子设备的能力。现代电工电子设备主要以微电脑控制,如利用变频原理、PLC 控制器控制各种现代自动化设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实训对象调整实训教学内容。我们学校是一所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主。生源基础较差,但他们性格活泼、好动,对实训很感兴趣。电子电工实训课程的安排时间为四到五周。我们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对中专班学生侧重基本技能训练环节,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对“对口单招班”学生则在理论基础知识上和基本技能训练上全面兼顾。在实训教学中我们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每一个学生都自己动手制作产品。对于部分懒惰的学生采取赏识教育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勇于实践;对于一些难点、疑点,让学生们相互研究、相互讨论,培养他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对相关教学文件的管理
为加强对电子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中相关教学文件的管理,我们制定了相关教学培养目标,并对教学基本要求的应用做了要求。
知识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1.了解电工电子仪表、仪器的基本结构及正确使用与维护;2.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正确识别与检测方法;3.理解常用电子电路和简单电子整机电路的分析、检测与常见故障排除方法;4.掌握电子电路安装的工艺知识。
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电工电子仪表、仪器;2.能正确阅读分析电路原理图和设备方框图,并能根据原理图绘制简单印刷电路;3.初步学会借助工具书、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及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4.能按电路图要求,正确安装、调试单元电子电路、简单整机电路;5.处理电子设备的典型故障。
论文关键词:融合;递阶式;五线谱;多元化
湖南城市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成立时间不长,基础环节薄弱,实验实训设备能基本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为切实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实践性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试点,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本文主要就“我校”实训中心在电类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总结,旨在为同行提供一些借鉴。
一、课程、专业之间加强融合,淡化界限
实践性课程体系与相应的理论课程体系紧密联系。我校实验实训中心在教学改革中坚持了“三淡化”:一是淡化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界限,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二是淡化了专业之间的界限,加强各专业之间的交叉渗透;三是淡化了软件实验与硬件实训的界限,充分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实践效果。将电工电子实训课程设立成多模块化实训课程体系结构,有助于不同专业进行优化组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扬弃了传统实验内容,系统地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和工程性实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实训中心开设的电工技术等7门基础实训课程,实训项目78个,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训占60%。电子产品组装、设计实验室、创新性实验室长期对学生开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拓展的空间和平台,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开放实验室进行创新实践活动,如完成“大学生创新性、研究性项目”、“电子设计竞赛”等,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级2位同学在201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中获得湖南赛区一等奖、国家二等奖。
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立强调课程之间和专业之间的融合、个人能力培养与团队协调发展的融合,从电工电子实践初步、电路基础实验、电工技术实训等八个方面开设实训项目,并先后编写出版相应的实训教材和自编实训讲义。
在修订教学计划的同时加大了实践教学课时量,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电子技术的理论课学时为56,实践学时为16,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之比为1∶3.5;电路基础(电工基础)的理论课学时为56,实践学时16,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之比为1∶3.5;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的理论课学时为32,实践学时为32,实践学时与理论学时之比为1∶l。
二、教学方法上,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开展递阶式教学
在实践性教学方法上,我校实验实训中心打破了传统的将实验依附于课程的教学体系,建立了基础知识教育、基本技能培养、设计能力训练、综合技能提高、创新人才指导的“五级递阶式教学”新模式。
基础知识教育指在电工电子实习基地内进行为期1周的实习,包括基本工具的使用、基本焊接技术练习、基本的继电控制电路安装调试、电子小产品的安装调试、交直流电路的常识、安全用电知识教育等。这项教育每年面向全校电类专业的学生,受益面广。
基本技能培养包括电工技术实训、电路基础实训、模拟电子技术实训、数字电子技术实训等,其中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的实训占60%以上,主要培养实践技能和实验的分析方法。该级实训同样面向全校电类各专业的学生。
设计能力训练主要面向电类各专业进行电子课程设计和单片机课程设计,由给定题目或自选题目到设计、安装、调试全过程,采用项目式进行系统的训练,各门课程的设计训练时间为1周。
综合技能提高是指电子综合实训和课外自主创新性实训与研究:电子综合实训包括电子技术实训、单片机技术实训、PLC可编程控制技术实训、电路板制作、电子产品的设计安装调试等。课外的创新性实训与研究包括毕业设计、电子设计竞赛等,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通常2个人组成一组,老师进行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创新人才指导主要是指培养“三创”人才,即创业、创新、创造性人才,利用课外时间(含寒、暑假时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电子设计比赛及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竞赛、“挑战杯”创业竞赛、老师的科研课题等,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一至三级的实践教学模式中实训课尽量采用1人1组,可减少学生依赖性,增加主动性,体现以学生自我训练为主。第四级和第五级是与科研工程和社会应用实践密切联系的环节,引导学生尽早进入科学研究领域,如步进电机控制器、简易汽车信号控制器、简易数字频率计、低频数字式相位测试仪等实训项目都融入了科技创新的成果,尤其是与实际工程应用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热情,取得了一些理论联系实际的创新研究成果,如三相应急电源、智能综合继电保护装置、电子节气门智能控制器等。
在实践教学手段上,采用多媒体课件、虚拟、仿真与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将部分多媒体课件放在系部的网站上,供学生事先浏览和预习,为进行实训做好准备。此外,还实行实训室全面开放、学生网上预约实训,形成以课内与课外、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自主式、合作式、开放式、研究式的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效率和资源的利用率,为广大学生投身社会实践提供条件。
三、加快实践性师资队伍建设,实行实践教学人员多样化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对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绝不仅仅是单纯的实训技术人员,还必须有较高水平的理论课程任课教师和科研人员等参与到实验实训室建设、实践教学课程建设中来,以整体提升实践教学水平与质量。针对过去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多次召开实践性教学研讨会,广泛听取意见,探索符合新时期办学规律的队伍组成模式,形成了由五部分人员构成的动态稳定的队伍组成模式,并提出了相关要求。
目前活跃在实训中心的人员实行“五线谱”,有五个部分:实行八小时上班的专职实训人员、兼职教师、涉及实训教学内容的任课老师、新进中青年教师、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对涉及实践教学内容的任课老师,学校要求必须保证实训课时在现场指导,要求新进中青年教师必须在实训中心工作一段时间,安排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学生在实训中心协助工作。
学校为了提高师资水平,有计划地组织实训人员进行培训,还将专职人员派出去培训、学习和交流。目前学校实训中心现有专职实训技术人员7人,全部具有高级职称或者硕士学位,平均年龄35岁,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核心骨干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队伍。
四、考核方法上,实行考核多元化,并形成了完善的考核体系
在实验实训考核方法上,实训中心建立了多元实验实训考核体系。根据课程与实验实训项目的不同,考核设笔试、口试、操作、设计制作等多种方式,不同的实验实训课程采用不同的考核方式。如数电和模电实训采取平时实验实训成绩和考试实验实训成绩两部分组成的记分办法,而且考试由笔试和操作两种方式进行,操作部分的内容是随机的,在学生进入实验实训室后由学生自己从题卡中抽出什么内容就完成相关内容的实验实训测试;又如电工电子实习,成绩由电工和电子两部分构成,每部分都由多个子项目构成,并有详细的评分体系,指导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如实地评定成绩,激励学生认真进行每个子项目实训。这样的考核既激发了学生实训的兴趣,也提高了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维修电工实训;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C41 文献标识码: A
教学改革的核心目的是提高教学质量,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应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最直接的方法是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车间,贴近实际”。对于具有涉及专业知识多,技能范围广的维修电工专业采用何种形式的教学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采用项目教学目前是最适宜的。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完全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环境下,借助于他人的协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构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积极创设理想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使学生有效地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建构。
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模式,而项目教学法正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教学模式。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采用科学研究及实践方法,促进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将需要解决的问题或任务以项目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以小组协助方式,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团体协作完成整个项目,使学生理解和把握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协作精神。它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教师扮演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其目的是在教学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一、一般维修电工技能实训的现状
维修电工实训是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实训。按照维修电工国家职业资格的标准,作为维修电工人才培养的依据。实训紧紧围绕电动机控制线路的安装、机床设备的电气故障排除、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安全与文明生产四大方面来开展。
在实训教学中存在以下常见问题:
(1)教师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训的脱节,如理论教师“光说不练”,而实训教师“能做不擅言”。
(2)学生在实训过程中表现出心不在焉,缺乏兴趣,有些同学甚至把实训时间当作是平时课堂教学外的“假期”,不遵守学习与劳动纪律。
(3)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基本上只跟随教师的步伐,而缺少提问,没有创造性的思维或行动。
(4)学生之间存在个性和理解力的差异,而教师在电工实训整个过程中对每个学生所传授的技能知识面和技能的深度却是一致的。
(5)实训的考核制度不完善,学生们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没有给能力强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平台。
(6)通过几周专用周的时间实训学生所掌握的技能有所欠缺。
(7)一部分学生即使考取了相关工种的技能证书,在面临生产实习或定岗实习时,仍不能将应用知识灵活的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去。
二、具体案例
采用项目教学法后,教学过程分为三个部分:布置相对独立的任务或项目;资料收集、方案设计与实施;任务完成后的评价。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等作用。通过项目的实施进行,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和实践技能,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项目,是项目教学正常开展的前提。在维修电工实训的教学中,应根据项目教学的特点和维修电工专项能力的培养目标,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进行分析,确定分阶段的实施来培养学生该模块的专项能力。
1、项目教学活动开始
实训指导教师介绍维修电工实训的内容、要求、活动的总体安排,再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组建5至6人的合作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负责人,再由负责人分配组员任务,并作出相应的实训工作计划。
2、项目教学活动开展
小组成员根据自己分配到的相应任务去查找资料、研究问题,并把每日学习情况和研究结果、发现的问题一一记录下来,以便能按照计划进行,还能及时与老师之间交流信息。指导老师在这过程中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对学生的问题及时回答、或者提出意见和建议供学生思考。指导教师不直接参与学生活动,也不必要求各小组按照相同的模式和进度。不定期的可以让每个小组进行讨论,让小组之间互相借鉴和分析,指导教师可以参与其中,随时解答学生的问题。讨论结束,教师可以对各小组有个分阶段评价。通过分阶段评价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找出前期不足,及时调整,同时也是总体评价的基础。
3、项目验收评估和学生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最后根据各小组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做出一个总体评价,再根据小组总体评价、组员的分工难易程度、实际工作量完成情况和实际掌握情况对每个组员进行评价。这个评价是综合性的,也是对整个项目教学效果的评价。
4、项目总结
项目总结是项目教学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可采用教师和学生讨论的方式来进行。项目结束后,组织各小组对整个项目的设计、组织、进度、验收等每个环节进行深入分析,核对各项目标是否完全实现。对没有实现的部分,讨论原因在哪里,并思考解决方法。
三、实施项目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项目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参与度。学生对教学形式会产生新奇感,对项目的实施会产生紧迫感,对疑难问题的解决会产生突破感,对项目的完成会充满自豪感。这会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实现了教学改革的初衷。
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教学实施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不断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充分开拓自己的思维,他们对每个课题的设计都能融入自己的观点。这就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3、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项目教学中,学生的第一资料是校本教材。学生依据校本教材利用课余或自习时间去查阅资料,去完善项目的设计,这些都是学生自己进行的。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便于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项目教学中有严格的考核机制,从任务的接受到学习纪律,从实施的过程到最后的完成,都要进行考核,并配有一定的学分。通过学分的积累,达到标准的同学可以提前考级,提前进入准就业状态。有了这种激励机制,再加上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并对完成好的同学提出表扬,对完成差的同学进行鼓励,使学生在学习中处处感到有“压力”、时时感到有动力,自然会形成一个的良好学习氛围。
四、项目教学法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实施项目教学法对项目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
实施项目教学法必须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①能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结合在一起
②符合企业实际生产过程要求和生产标准
2、应重视对实训课程的师资培养
教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起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等作用,是这个项目顺利进行的维持者,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项目教学法能否顺利进行。
应加强维修电工实训课程的师资培养:
(1)每年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培圳班,以提高教师的技能水平。
(2)安排教师去企业和公司挂职实践。
(3)定期聘请企业的专家来校指导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项目评价手段
项目评价是项目教学法的一个重要环节。应充分体现评价主体的多样化(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评)和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学习纪律、学习态度、操作规范、职业素养)。良好的评价手段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学生学习劲头更足,学习效果更好。
关键词:对口升学;课程设置;资源建设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4.208
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辽宁省就开通了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对口升入相关普通高等学校继续深造的渠道,建立了普通高等学校对口招生考试制度。我校也相继开设了对口升学专业,但随着目前考试文件的完善,对口升学专业课程必然要做出相应调整才能满足考纲及大纲的要求。同时,丰富的资源库建设也将提高教学质量,节省教学时间。
1 机电技术应用对口升学专业分析
目前,我省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三校生高考,也就是允许该专业的学生进行本专业的报考,从历年高考招生计划中不难看出,该专业的招生人数确实不少。而教育部公布的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专业方向是机电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化生产线运行、机电产品维修和机电产品营销,对应的职业(工种)是机修钳工、维修电工、装配钳工和工具钳工,继续学习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本科为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和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从教育部公布的文件中不难看出,中职升学课程衔接很重要,结合现阶段中职生继续升入高校求学深造的需求实际,中职课程设置及资源库建设势在必得。
2 对口升学专业课程设置分析
我校升学班有三年制和一年制两种班型,针对三年制班级在课程设置上就要考虑升学及就业两种情况,所开设的课程一要包括考试大纲中要求的内容,由于中职升入到高职后大部分学生在专业大类中选择的专业比较分散,因此专业技能课的重心要安排为专业核心课,一般应安排600左右个学时;二是要考虑部分选择就业学生的适应社会及工作环境的技能考核内容,因此在专业技能课的学时也要考虑,特别是辽宁省推行技能考核制度,技能考核加入高考总成绩,所以在课程安排上要考虑技能高考的考核因素,也要考虑与行业要求相匹配的职业资格证的考核要求,这个部分的学时约为400个左右。
3 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课程设置的设计
根据以上分析,中职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结合教育部的文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 “技能型人才”,要培养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与高职培养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相吻合,体现了与高职课程衔接的要求。所以课程设置要有公共基础课中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哲学也人生等国家规定的政治课,严格按教育部的要求,学生在校的四个学期中每学期安排一门公共基础课,每门课每周的学时为2。而计算机基础也是学生必须学习的办公基础课程,这个课程是一门基础知识课,在课时设置上可考虑每周两学时,开设一学期就好。
综合以上分析,由于专业技能课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分配比例应为2:1,由于毕业生就业的工种多为机修钳工、维修电工等,而升学学生升入高校所学的专业也为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及自动化生产设备应用等。因此,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思路为:机械制图100学时、电工技术安排为100学时、极限配合与公差80学时、CAD为80学时,金属工艺学120学时。专业方向课程中,机床电气控制与PLC安排为100学时,机械制造工艺安排为80学时,钳工工艺学安排为150学时,并安排3周钳工实训和2周的电工实训,最后安排1周的实训操作进行职业资格证书的考证。以上课程设置的分析即有部分学生就业的职业基础知识,又有中职升学的专业基础,专业方向课程相对弱化,主要安排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课程,为学生进行单招考试及就业打下基础。
4 教学资源库建设
教学资源库建设可节省教师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同时大家可相互借鉴并逐步完善各种资源,通过教学资源库更新教师专业理念,启发教学思维认识,提供教学素材和文件,以此不断提高教学资源内容,满足各种教学需要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
4.1 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
教学资源建设不是一个人的任务,它需要大家共同提供内容,并将大家积累的经验及教学案例形成材料统一整理,这就需要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教学资源建设队伍,将教学资源建设任务细化、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依据各学科的情况,确定个人的工作任务,使得资源建设分工明确,大家还可依据专业综合情况集思广益,集中整理, 培养教师的合作意识,提高资源建设质量。
4.2 基于对口升学专业的教学建设方案
依据目前我校开设的对口升学专业分析,笔者认为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对口升学课程资源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为:
教学资源库建设要考虑升学及就业两方面,根据考纲及大纲要求结合专业规范及专业标准文件,形成一个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该体系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训技能课。确定了各部分课程后,要进一步建设各课程资源素材,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教学案例、对口升学历年高考试题库、对口升学习题库、对口升学专业综合试题库、实训指导书等建设丰富、系统全面的课程资源。
中职对口升学专业课的建设需要逐步完善,并Y合每年的考纲要求及社会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满足升学及就业的需要。提高升学录取率的同时,达到培养适应企业要求新型人才的能力。
参考文献: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164)
我院提出了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的目标:“在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思想的指引下,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教学基础建设为重点,以应用教学为宗旨,以素质教育为特色”。我们构建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以及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我院特色鲜明的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对高职学生在专业基础教学的要求
我学院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岗位群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的化工企业、建筑行业、计算机网络等行业,要让学生对电气自动控制设备的性能、原理、工作状态,都要有必须的熟悉和了解。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已是集电工电子技术、电力电子变流技术、继电控制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于一身的高新技术的综合专业。
高职学生如何才能“能力强、技术高、后劲足”,专业基础课程教改是前提。按照学院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出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在电气自动化一线中,除能承担自动控制系统及设备运行、维护、安装、调试和供配电系统的运行、维护外,还能承担管理和技术开发工作、创新工作。
2 专业基础教学改革方式方法
通过带学生下厂参观和实习,与现场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和生产技术工人交流、座谈形式以及对生产现场的工艺和设备进行实场观察了解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了解生产现场的各种类型的电气设备和对现场操作与维护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要求。
利用学院举办的各种校内校外的高级电工培训、问卷调查,了解现场电气操作和维护工人的技术需求。
全体专业基础教研室教师归纳总结,形成改革方案。
(1)加强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强化实践教学,理论与实践的学时比例数应5:5。
(2)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开发校外资源。
(3)专业基础教学为专业教学打好基础,为专业教学服务。
(4)用项目化教学方式提升专业基础教学质量。
(5)在专业基础教学中渗透专业意识、专业思想和专业理念。
3 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的课程设置
(1)更满足社会发展对专业基础课程的理论要求和技能要求,突出“实用性”、加强“针对性”,增加“创新性”。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更新教学手段,改善教学环境。
(3)保证对学生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要求,增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
(4)改革考评制度,制定考核标准,综合评价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的掌握程度。
4 更新专业基础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手段主要是挂图、幻灯、录像、PPT、教学模型等,近一阶段,学院做了改革,将自动化技术系与计算机系合并,更名为“智能设备与信息工程学院”,对专业基础教学添置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仿真软件,还增设两个电工电子多功能实验室,更大程度上改善了教学环境,增强了教学手段,改革了教学方法。
以往的教学方法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师一言堂,学生被动学习;(2)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学习方向性不明确;(3)教学手段主要是PPT,枯燥、不形象、易发困,学生听课很被动,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以上问题,专业基础教学改革应从以下几方向考虑:
(1)理论教学采用:黑板教学PPT教学多媒体教学实验验证教学,四种教学方式交叉进行。地点包括多媒体教室和专业实验实训教室。
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合作,既有理论讲解又有实验演示,还有实验验证,学生动手,教师指导,学生可获得直接感受。
(2)采用互动式教学,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学生理解能力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沟通能力,交流技巧提高,教学效果自然提高。
采用青年教师的微课比赛、观摩课、公开课等方式激励教师,使讲课更艺术及技术性。
在电气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基础教学改革中,我们在努力尝试很多有益的方法,在创新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与问题,但我们会不懈的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为学生自身的发展提供最好的服务,为学院的发展贡献我们教师的知识才能。
参考文献
[1]颜惠庚.技术创新方法提高:TRIZ进阶[M].化学工业出版社.
[2]中国劳动社会保障部.维修电工(初级、中级、高级)[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3]邓允.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M].化学工业出版社.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和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职业学校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就业的本领。本文是在这种形势要求下,结合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多角度的提出了提高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中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提高
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企业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就业时的技能本领,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培养出社会和企业真正需要的一线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一、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动手机会
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巡视指导等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熟练技能的机会,另外,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对大部分同学采用专题操作练习,而对成绩较好的学生实施创造性练习,例如,在电工方面的教学中,进行模拟机床电气线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老师可以要求所有学生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后,并根据故障现象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对于掌握程度稍好的同学教师只给原理图,然后让学生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样既照顾到大部分学生,也照顾到个别学生。
二、完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动手的积极性
相比较而言,中专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他们对专业理论、技能的学习感到困难很大。例如,电工专业课上,学生们对电有害怕心理,因此不敢去操作。这时就要从兴趣入手,在教学中通过实例激起兴趣,在讲解内容前,先给同学们介绍电在家庭中的应用,特别要讲清电的产生、发展和应用,这样不仅能使学生克服对电的畏惧心理,而且能产生好奇心,在学习中就能保持浓厚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再如,在教学中列举家庭中灯泡有时忽明忽暗、闸刀熔丝经常熔断等故障现象,然后让学生们展开讨论,找出故障原因。指导学生维修电路,从而让学生有了学以致用的乐趣。除此之外,还可通过竞赛、兴趣小组等形式,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重视实训教学,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我们在学生的专业教学中,应当以学生实践操作学习为主线,加强实训教学,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加大实验实训的课时数,让我们的教学以问题解决为突破,强化知识的应用与能力的开发,从而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例如,在电工实践教学中,可以把整个电工实践教学目标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让学生把对器件的识别和熟悉作为重点,熟悉器件各部分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对有故障的器件进行维修和保养。进入了第二阶段,目标定位在对线路原理、布线图的熟悉,主要让学生知道线路该怎么接,做到心中有数。第三阶段,着重强调工艺要求,先对接线的工艺要求进行讲解,学生按工艺要求进行装接,逐步提高接线质量和工艺水平。最后阶段,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高。此外,为了更好的完成实训任务,学校应当加大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保证各相关专业的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条件去进行实训,提高实训的效率。
四、变换教学模式,提倡合作学习
在中专生的专业学习中,可以采用分组实验,让学生讨论、争论和意见综合,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建立对事物的理解。在合作教学模式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建构起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本人在讲万用表的使用时先提出以下三个问题:万用表可以用来测量什么?怎么测量?测量时应该注意什么?然后把学生进行分组,让各小组成员自己先观察万用表的外部组成、各个转换开关以及其他的旋纽,最后再让学生们测量一些具体的数值。通过给他们每一组发十个电阻元件,让他们测量,然后测量中,看他们哪一组测量得快、测量得精确。这种小组合作模式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小组合作学习理所当然应该成为学生学习比较合适的教学组织形式。
五、适时让学生到企业实习,提高实践能力
在职业学校的教学中,我们要把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因此,要把学生放到企业中去,充分利用好企业工作现场和最新的生产技术,在职业岗位上对学生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这样的途径,学生在企业接触到生产实践或工程项目,进而对现代化生产工艺熟悉了,并通过学习运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进一步充实了学生的实际操作经验,使教育、训练、应用三者有机结合。这样一来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大大增强了学生们的就业竞争力。此外,到企业去实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因为企业实习是学生走向就业、走向社会的实习基地,可以帮助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职业道德、诚信品质和团队精神。因此,在企业实习中,我们要让学生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学习工人师傅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意识,还通过在实习劳动中引导学生认识所学专业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对学生进行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达到素质培养与企业一线人才要求相对接,最终实现学生技能水平与就业岗位的相匹配。
六、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方法
在中专学校教育评估体系中,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重要的评估内容。在对学生评价过程,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淡化期中期末的评价,深化学习过程评价。如:
1.将成绩百分制改为相对模糊的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几个等级,这种评价方法可减少学生对于考试分数的过分重视。
2.对学生的课程理论、实践操作、态度以及学习过程小组合等方面的情况综合打分,形成“综合成绩”。“综合成绩”能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以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够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3.给学生加“奖励分”。在对学生评价时,如果发现学生对某些问题有独创性见解、独到的思路和方法,或在学校组织的各种竞赛中获奖,或学生有创新发明的,根据相应取得成绩加上“奖励分”。这种评价方式能鼓励学生广开思路,求索创新,为一批有个性、有创造性学生的脱颖而出创设了一种良好的机制。
总之,在提高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克服诸多困难和障碍。但作为教育工作者,只要在课前精心钻研和组织教学内容,课堂上少讲、精讲,不断改进完善我们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放在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就一定能够探寻出更好的方法,更好的促进中职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为中职生将来的就业和工作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2]赵明安,刘民刚。素质教育视野下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J].高职教育,2000,(3)。
[3]王荣海。职校技能与实训[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4]马晓春。电基础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1研究方法和预期研究目标
针对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职业资格为标准,确定课程体系,并探索出具有职业特色的实施细则,通过与银川大河机床有限公司、吴忠富盛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目标,采取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共建“准就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相融合。同时,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建立健全技能评价体系,校企共同开发项目,初步构建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2完成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专业调研工作
项目组先后到浙江机电学校、南京技师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包头轻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院校,浙江天煌教仪有限公司、浙江求是教仪有限公司等设备厂家,内蒙联邦制药有限公司、宁夏小巨人机床有限公司、银川大河机床有限公司、共享集团等区内各大企业开展了广泛的调研工作,学习兄弟院校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实验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的经验,参观了目前较为先进的实验实训相关设备,了解企业用人单位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情况和对高技能人才的要求。并了解毕业生在企业的工作情况,并听取了企业和毕业生对学校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3形成“项目驱动,技能级进”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
通过与银川大河机床有限公司、吴忠富盛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以职业技能培训为目标,采取校内实训、校外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共建“准就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使学生的职业技能不断提高,实现学生学习与就业相融合。同时,积极探索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建立健全技能评价体系,坚持以学生技能培训为主线,开展教学的组织与实施,按照机械制造与加工不同职业工种和等级,校企共同开发项目,技能的培训由初级—中级—高级—技师,一步一个台阶,扎扎实实,以项目驱动完成技能的级进,初步构建“项目驱动、技能级进”的高技能人才培训模式。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专业“项目驱动、技能级进”人才培训模式。
4具体培训过程
根据区域经济特点,并经过大量的调研和论证,对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专业划分了车工和钳工两个主要工种,按照“项目驱动、技能级进”人才培训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具体培训过程如下。(1)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第一学期,安排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电工基础等专业基础课和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程,并开设钳工初级(车工初级)课程,四周钳工初级(车工初级)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初级职业技能。(2)中级职业技能培训第二学期,安排机构与零件设计、机械图样的识读与绘制、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并开设钳工中级(车工中级)课程,五周钳工中级(车工中级)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中级职业技能,考取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3)高级职业技能培训第三学期,安排设备机械装配与调试(钳工方向)、金属切削机床(车工方向)、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等专业核心课程,并开设钳工高级(车工高级)课程,五周钳工高级(车工高级)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高级职业技能,考取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4)技师职业技能培训第四学期,安排液压与气动技术、就业指导、应用文写作、数控车床操作与编程等专业核心课程,七周钳工高级、技师(车工高级、技师)实践课程,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高级或技师职业技能,考取高级或技师职业资格证书。(5)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第五至第六学期,依据岗位能力要求,围绕机械加工设备操作和加工能力、机电联调能力、设备故障诊断与维修能力、设备管理能力、产品营销能力、质量控制分析能力等具有承接关系的综合能力,以学生就业岗位为目标,强化岗位综合能力训练,进行校企合作共建“准就业实习”平台,即根据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培训计划,共同安排培训教师,共同提供培训场所,对学生交替进行岗前培训。通过一年的培训学习,经校企共同考核合格后,即与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完成全部学业,实现直接就业。
5培训模式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专业“项目驱动,技能级进”培训模式,经过多方调研,根据专业技能培训需要,通过校企合作,进行课程改革,开发项目,逐步完善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建设,完成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师资培训、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工作,保障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专业“项目驱动,技能级进”培训模式顺利实施。
作者:张彩芬 单位:宁夏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成人教育;工科专业;“多证制”教学
一、前古
实行“多证制”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新举措,也是我国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同时这也给成人教育的教学模式及学生更好就业前景提供了新的思路。成人教育要发展,就必定要将成人教育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功能,改变原有的僵化的教育体制,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成人教育的经济效益。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对工科学生提出了“多能、多证”的新要求,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就能上岗,不仅理论上要有一套,实践上更要过得硬。因此,成人教育工科专业走“多证制”(毕业证、职业技术等级证等)办学道路已成为今后学校教育的发展方向。在成人教育教学中实行“多证制”教学模式,不但使学生能学好理论知识,而且加强实践训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对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与途径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
二、在成人教育工科专业实行“多证制”的可行性
1.成人教育“多证制”
“多证制”是指成人教育学生在取得毕业证基础上,鼓励学生在毕业前至少要获得一项以上的专业或职业技能证书的教学管理制度。毕业证是指常规的教学管理下取得的学历证书;专业或职业技能证书主要是包括如下两种:一种是相当专业技术岗位的证书,如计算机等级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等;另一种是指职业资格证书,如计算机程序员、CAD高级绘图员、高级电工证书、钳工、车工证书等。
2.成人教育学生的特点
(1)成人教育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实践经验丰富,这是大多数成人学生所具有的优势,也为实行“多证制”教育提供最大的可能。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和成人学生多沟通,达到互补,使成人学生以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学习理论知识,再通过理论指导实践,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2)自学能力较强。成人教育学生在多年教与学的实践活动中已经具备了较强的自学能力。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引导学生尽早做好职业规划,在自己喜欢或熟悉的行业中接受“多证制”教育,为今后获取学力证做好准备。
(3)参与教学决策,注重教学效果。成人学生往往对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的安排有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在“多证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学生参与教学决策,经过认真分析论证予以采纳,实现教、学交流互动,有效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4)反应速度变慢,动手能力、记忆能力降低。在进行“多证制”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耐心,多演示、多练习、多联系实际,将需记忆的知识点融到分析、理解的实例中,并要设计较好的导入技巧。
3.工科专业实行“多证制”教育有良好专业基础
(1)成人教育学生基本上来自相关的专业相对应的工业或其他产业部门,还有一些是中等专业及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例如,计算机专升本的学生主要是从事IT行业、各部门从事计算机工作;各类学校从事计算机工作的社会青年,具有比较夯实的专业基础,这为实行“多证制”教育提供了良好的专业基础知识。
(2)成人教育学生中的专升本学生虽然受过专科层次的高等教育,但所学专业不尽一致。接近50%的专科学生所学专业与将升人的本科专业一致,,其余的不一致。一个经济产业由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组成,其中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就来自不同的专业。例如,计算机专业专升本学生尽管都来盯行业与之相关的部门,但所学专业有机械、电子、法学、会计、管理等。原毕业学校也比较繁杂,有理工科大学的大专部、专科学校、私立或民办学院、电视大学、自学考试大专斑等。证明当今社会职业多样化,学生就业选择范围比较宽广,这为实行“多证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生源和广泛的市场。
4.“多证制”教育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1)推行“多证制”教育目的在于增强成人教育毕业生的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成教学生在劳动力市场中就业竞争的能力。2000年,上海市教委明确规定:“上海所属各高等院校毕业生必须获得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证书”。这一新举措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上海、深圳、广州、北京等地的合资企业在录用人才时,必须是有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资格证书的人才可以录用,这也充分说明技术岗位证书的重要性。
(2)实施“多证制”有利于与企业密切联系。学校要组织学生考证,必须了解企业中专业工作岗位群的实际技能要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去向和企业对毕业生技能的要求,从而把国家或行业的技能鉴定作为教学的必要环节,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加强职业技能训练,从而培养企业需要的专业技术应用人才。
(3)实施“多证制”有利于提高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也不断提高,如果让学生在校时有目的地了解企业的岗位技能要求,再根据自身的爱好、特长。选择考取一个或多个岗位的技能证,达到“未出学校门,已是准岗人”的要求,则学生的再就业竞争力将会大大提高。
三、结合专业特点,实施“多证制”的教学措施
1.强化训练,提高实践效果
“多证制”教育中最重要一项是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术岗位证书的考核,而专业技术岗位证书的实践考核主要是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熟练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实践教学的训练。由于工种多,如CAD高级绘图员、高级电工证书、钳工、数控车工、制冷维修工、汽车修理工等,组织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
(1)选择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指导。由于实践技能考核是完全按照各工种在现场工人实际操作规程的要求进行,所以整个实践教学必须按操作规程的规定进行实施。由于指导教师的实际水平直接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需要选派了实际经验丰富的、具有多年从事现场经验的教师进行授课,同时有针对性从工厂聘请高级工程师对学生实际操作进行技术指导,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的质量。
(2)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实践技能考核对学生的熟练程度要求很高,要求学生不但掌握其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而且对操作过程必须熟练,这样才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师按实践教学大纲的内容组织教学,有针对性地强化训练,经过强化训练提高实践能力。
2.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所谓”双师型”教师是指既有一定的专业理论教学能力和经验,又有较强的专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和经验的教师。教师是教学的主体,特别是在“多证制”教学中,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的素质直接影响“多证制”教学的实施,因此必须有一批高素质、高水平而且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指导教师队伍来保证教学质量。教师要有丰富现场经验,实践能力要强,在指导过程中能够把握重点,抓住技术动作要领,在训练中能做到有的放矢,为此,迫切需要培养一批“双师型”教师,加快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以尽快适应“多证制”教学的需要。
3.加强考评员队伍建设,提高职业鉴定能力
“多证制”教育是学生必须获得一项专业或职业技能证书。因此,专业或职业技能鉴定是一项即重要又’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考评员是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鉴定规范,对鉴定对象进行考评的人员,必须由获得国家考评员资格证书的考评员实施鉴定。考评员是开展鉴定工作的保证,其素质高低影响着职业技能鉴定的质量和声誉。为满足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发展,我们要创造机会进行考评员队伍建设,联合有关部门举办考评员培训班,建立一支既熟悉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和规范,又具有较高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的考评员队伍,保证了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
4.加大投人,优化实践的条件
为了更好实行“多证制”教育,就必须有良好的实践环境。一方面在原有的实践条件基础上,学校要加大投人,有针对性购置职业资格考核的先进设备,先进设备会对开展“多证制”教育创造许多有利的条件,如购置高级电工材料、数控机床、多媒体教学软件等,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实训环境,努力提高实践的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工科专业学生进行生产实习时,组织成人教育学生到与职业资格考核相关的工矿企业进行生产实习,到生产第一线进行实践训练。尽可能与相关行业创建设施齐全、功能配套的校外实验实训基地。这对于提高学生考核通过率有非常大的帮助。
5、制订配套的教学计划
把“多证制”作为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在教学计划中,把“职业资格证书”作为突破口,改进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加强实践教学训练,办出自己的特色。
(1)组织编写教材。重点是需要考取岗位技能的课程,包含有岗位技能“应知”、“应会”的内容,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练”相结合,这是提高职业鉴定通过率的重要工作。
(2)采用考取技能证代替毕业设计。众所周知,毕业设计是理论学习的综合训练,而学生的综合训练应该通过职业技能训练的方式来完成,因此通过高级技能证考试的训练应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学生毕业设计成绩以其本人考取技能证的等级为主要依据。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改革;仿真;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044-02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非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学院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的作用和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要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将来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做准备。
一、课程的教学现状及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教学对象主要是应届高中生或是具有高中同等学历的学生,他们的数学和物理成绩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的高职教学模式与之相适应。传统教学中课程理论繁多,实践环节重视不够;因过多强调内容的系统性、完整性,占用太多的学时,而无法讲授更多的新知识。这样导致学生学完课程后,知识和技能掌握不扎实,应用就更谈不上了。教师侧重理论知识教学,忙于解题能力训练,忽视对学生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技能操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现在的高职院校中,学生普遍存在厌学情绪,对于“满堂灌”的课程内容没有兴趣,课堂秩序也比较混乱。
二、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方法及手段
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必需够用为度”为指导思想,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课程改革的难点是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储备,以及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应用能力,是我国社会对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的要求。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重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键在两点:一是强调知识的宽广性,但在知识的深度上不作过高要求,省略繁琐的推导和证明,注重结论性和应用性;二是强调实践应用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尽可能减少验证性的实验,增加带有综合性质的实训实习。根据岗位能力的需求,《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必须强调并做好实验实训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做到理论与实际、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各个环节上,贯彻“有用的知识才有活力”这一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实践性教学。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形成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高昂的学习兴趣。尊重学生,才能实现师生平等交流,教师要既做师长又可做学生的朋友,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和意见,接受学生的建议甚至是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和学习情况,做到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几年来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学生认可了老师,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在动力。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不够,作为教师还得做到让学生信任和敬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自己的形象与言行,体现认真负责的精神;教学内容结合生产、生活和学生实际水平,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方法;为了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了解专业技术的前瞻,利用假期到变电站、电业局下厂跟班,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提倡教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随着多媒体仿真技术的进步,诸多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描述的内容可以通过声音、视频和动画等多媒体的形式表现出来,从而增加教学过程的生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内容抽象的电路分析,在黑板上通过画图来讲解,显然既耗课时,学生又难以理解;而利用Multisim或Proteust等仿真软件,可以非常形象地将过程模拟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仿真技术表现有关知识,就是要变抽象为直观,吸引学生的眼球,刺激学生的神经,使他们大脑获得多种类、多层面的知识信息。教师通过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中各种技术,生动剖析电路的特点和元器件内部构造,有利于帮助学生接受和理解重点难点问题,易于“消化吸收”。Multisim是一款EDA工具软件。可以通过该平台学习电工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等课程。Multisim大大缩短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不但增加了课堂的信息量,以动画的形式表现抽象的内容,而且操作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重点在电路基础部分,解决的办法是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辅助课堂训练加深理论知识,然后用Multisim仿真软件来验证与巩固所学知识;课程的难点在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部分,解决的办法是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3.课程进行整合和优化,强调与专业方向的对接。课程改革要体现出高职教育的特色,以适用、实用为原则,教学内容与应职岗位要求一致。从应职岗位需要出发,增加实用性和针对性,删去一些与今后工作关系不大的内容。如二极管单向导电性,只有从事专门研究的人员才可能用上,对于高职学生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判断二极管正负极,三极管的标号及管脚判别鉴定以及如何通过参数来选择二极管的型号等内容上。对于教材中那些难度大,求解过程复杂的例题、习题大胆地进行删减。
4.引入“互动式”、“目标教学法”等教学方式。互动式教学,就是将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自主性相结合的教学方式。“目标教学法”也是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对象,我们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达到“分层教学”的教学效果。“分层教学”教学不仅体现了注重个性化发展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且是适应当前生源质量逐年下降的一种有效对策。教师在讲授《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知识时,要让学生自学有选择的一部分内容,要求要提交读书心得并进行课堂讨论。它有利于帮助学生克服依赖性,培养和发展自学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自信。
5.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训技能的培养。《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我们可以通过制作一些小作品,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制作时,教师除了介绍要用到的理论知识和制作作品的思路,还要提供一些资料供参考。考虑到节约成本和安全等因素,可以在仿真平台上实现作品的制作。这样学生易于接受,不会感到枯燥;若有笔记本电脑的话,还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利于激发学生进行设计的兴趣和热情。
6.考核方式的改革。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课程考试采用标准参照测验模式,又称水平测验模式,该模式是将学生期末成绩与人为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如低于60分就是不及格。根据高职院校培养人的原则以及当前高职学生的现状,我们采用的是常模参照测验,又称选拔测验,该测验是将学生的成绩放在某个特定的常模团体中进行比较,也就是在一个班级内,某个学生成绩所处的位置。同时,要求一个班级学生的成绩分布显“纺锤形”,即“优”、“良”和“不及格”所占比例少,“中”和“及格”的比例多。对于取得成绩优良者,我们为了保证公平性,要严格评价。同样,不轻易判定一个学生课程成绩不及格,要用进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对那些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要给予综合评定。这样,不但能给学生学习信心,而且能让他们坚持学习后续课程,进而顺利完成整个学业。
以上论述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法手段。实际上,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中,许多课程都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我们应该改变教学观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改革;利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和综合的成绩评定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的来说,高职院校要按照尊重学生原则、重视技能教学原则、教学互动原则、激发兴趣原则、现场教学原则来开展课程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成祥,等.运用多媒体技术打造优质电工电子实验课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
[2]李文芳,李宏策,等.高职机械类专业《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改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