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孔融让梨的故事

孔融让梨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26: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融让梨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融让梨的故事

第1篇

国人善于塑造典型人物,为此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充当编辑。《孔融让梨》的故事,大多数人知道的版本是这样的:有一天,孔融一家老小集中吃梨,孔融被授予优先“选秀权”。他出人意料不挑大的,只拿了一个最小的。他爸爸看见了,暗自高兴,儿子才四岁就这样懂事。他问孔融:“这么多的梨,你为什么不选大的,只拿一个最小的呢?”孔融答曰:“我年纪小,应该拿个最小的;大的留给哥哥吃。”

故事讲到这里,孔融的道德品质就被凸显出来了,我们的教育家一剪刀下去,“咔嚓”了后面他们认为画蛇添足的部分。孔融其实有五个哥哥,一个弟弟。所以父亲又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呢,弟弟不是比你小吗?”孔融答曰:“我是哥哥,我应该把大的留给弟弟吃。”他父亲听了,哈哈大笑:“真是一个好孩子。”

如果这样一个尾巴被广而告之,孔融的形象无疑会大打折扣,按逻辑上讲这样前后矛盾的回答无异于狡辩;从效果来看,孔融这样回答父亲,突出了自己,岂非陷五个哥哥于不义?

孔融让梨最受争议之处是它不符合四岁儿童的天性,孩子如果接受这样的道德教育,将来固然会成为人才,但多半会成为曹操式的人才――奸雄,这显然不是故事传播者的本意。

针对传统的《孔融让梨》,有高人虚拟了一个美国式的哲理故事。说一个美国孩子,因为接受了类似“孔融让梨”的道德教育,结果长大后成为了大骗子,最后进了监狱。而另一个家庭,开明的父母让孩子们通过各种竞赛,优胜者吃大梨,最后孩子们个个成为了社会精英。

这样一个故事听起来很符合现代人的思想理念,被广为转载,可是同样经不起推敲。孩子之间如果相差几岁,彼此智力、体力发展水平差距甚大。通过竞赛,小弟弟怎么可能有机会赢大哥哥?这样的竞赛等于宣布大哥哥每次吃大梨,久而久之,小弟弟就会彻底失去信心。

《孔融让梨》难就难在大人们非要使“梨”有很明显的大小区别,非要提醒孩子们注意这种区别,然后做出选择。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会把大小差别很大的梨子一起买进来,而天真的孩子们也未必会刻意去比较梨子的大小,然后再拿来吃。孩子是天真的,复杂的是我们这些成年人,我们过早地把成人世界的斗争引入了孩子之中。

孔融让梨中,最值得批评的是刻意考验孩子们的孔父,为什么不能给孩子们天真的权利呢?

【原载2008年4月10日《常德

晚报》】

第2篇

从古至今,没人不想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可是,宇宙之大又从何下手?没人知道,我只知道——知道的越多,财富越多,只有多,才不会被人瞧不起!

我想,大家都知道“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知道让梨是因为他知道要尊老爱幼,许多人知道了这个故事以后,纷纷效仿“孔融让梨”,可是,这只是行为上的表现,并不是出自内心的。

给大家讲一个由于效仿孔融让梨造成悲惨后果的故事吧!

一户人家生了个孩子,取名叫融融,因为他们十分喜欢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想让孩子成为一个能顾及别人的人,从此,他们天天给孩子讲这个故事,每次母亲买回来水果什么的都让融融先挑,融融一旦挑大的给自己,妈妈总会把它从融融手上拿回去,假装是融融准备给自己的,毕竟母亲是心疼孩子的,为了让融融每次都吃到大的,妈妈总会找理由把大的再给融融,最后还夸融融是个好孩子,日子长了,融融每次挑大水果给妈妈这种动作就固定不变了,融融习惯了这种生活,因为他觉得这只是吃大水果前的动作,反正大水果最终还是到他手中。然而就在这一天,融融的行为让他们彻底的觉悟了…

这天,融融父亲的上司来到融融家,妈妈让融融去拿苹果招待贵客,融融挑了个大大的苹果递到了他的手中,上司见了夸融融是个好孩子,融融的母亲也为此感到欢喜,然而,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虽然那个上司最不喜欢吃苹果了,但是盛情难却,他刚刚咬一口,麻烦就来了,只见融融用手指指着他大骂:“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大苹果是我的,你怎么可以吃呢,你太卑鄙,太无耻,太下贱了!”上司听了,脸红成了一片,吞也不是,吐也不是,他干脆直接出了家门,往家跑…..

融融知道了孔融让梨,可是并不知道孔融为什么要让梨,他只是知道大水果最终会回到自己手里的,那个最大的是属于自己的,悲剧的酿成的原因是融融没有亲自的去体验顾及别人的快乐,他只是知道这只是吃大水果前的小动作!

知道又怎么样,你会去做吗?经常的小事:你知道作业是什么,可是你懒的去做!

你知道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可是为了一点零零碎碎的小事却抛弃了诺言,你知道粒粒皆辛苦可是为了少吃一点,宁愿倒了也不愿意可怜辛勤劳动的成果,你知道你自己终究也有死的一天,可是,却觉得这太遥远了,不愿去做该做的事!你知道…..你还知道什么?我知道我们所知道没什么人会用一生的经历去证明所知道的对与错!

你呢?你敢许下诺言吗?你敢说你现在知道的会去用你的行动来证明你所知道的没白知道吗?我希望是这样……

如果你感像我保证,那我衷心的祝愿你实现你的保证,别忘了,你像我保证过了!诚信是你的本钱哦!

此文赠与知识渊博者,望荷友们把所知道的用行动来证明没有白知道!

第3篇

1、悬梁刺股。东汉时候的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为了不影响自己看书,他就找了一根绳子,把绳子的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2、孔融让梨。有一次,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汉朝。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榜样;

3、凿壁偷光。西汉时有一个大学问家,名叫匡衡。他小时候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家里很穷,买不起蜡烛,一到晚上就没有办法看书,于是匡衡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晚上靠着墙壁,借着邻居的烛光读书。由于他从小勤奋好学,后来匡衡成了一名知识渊博的经学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什么叫作“懂事”?我活了快四十一年了还没弄懂。要我说,起码得有一本《懂事手册》,详尽列举各种行为,明确告诉我什么是懂事,什么是不懂事。意会从来不是一件好事,定义模糊本身就是使诈,为了所谓的“灵活性”,因为定义懂事的权力在评价者的手里。这样的话,懂事与否全看需要而定,弹性的棍子才能打死人。

我最早接触“懂事”的概念还是个孩子,老师给我们讲《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是个懂事的孩子,因为懂得把梨让给其他兄弟姐妹。我听完之后唯一的收获是觉得梨子一定好吃极了,必须是世界上最美味的水果,否则不至于吃个梨都得让来让去那么麻烦,就像大人在餐馆饭桌上彼此谦让鸡头,弄得满桌子汁水四溅一样。

在吃了第N个梨子并且失望之后,我不禁开始阴暗地想:孔融之所以要让来让去,估计是知道梨子并不好吃。他挑选最小的一个,那么受的苦也就最少。你知道,阴暗的想法一旦升起,就会完全停不下来。从听到《孔融让梨》的故事的那一天起,一直到今天我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给一个小孩子一筐梨,爱怎么吃怎么吃,有什么好分的呢?

由此,我得出了一个猜想:所谓“懂事”,意思是用它作为迫使人接受不公平结果的借口。尽管在许多时候,这个词字面上的意思的确有设身处地、不逾规矩、安守本分的意思。但真正用起来的时候,大多数情况就是让人去做自我牺牲,放弃欲望,忍受不公平。

只有一个出国进修机会,因为你还年轻,所以要求你让出名额给老同志,让了就是你懂事;晚上要宴请领导,因为你很漂亮,所以要求你过去陪酒,陪了就是你懂事;无凭无故封了你的店,停了你的业,你还要请客送礼点头哈腰,这么做了才是你懂事。打落了牙齿和血吞,这大概就是成年之后“懂事”的真正含义吧?

那么,我们怎么忍心赞许一个小孩子懂事呢?“来,雪糕分叔叔吃一口”,从眼泪汪汪的小朋友手里抢过雪糕,换来摸摸头称赞一句“乖,真懂事”,据说这样可以让孩子明白分享的快乐?那难怪成年人听到分享两个字,感觉和听到打劫没什么区别。一个懂事的小孩子是不快乐的,只有一个在欲望完全不能伸张的世界里,才会有懂事的孩子。孔融让梨的本质是梨子不够多,注定有人要拿最小最烂的一个梨子,所以,需要给这种牺牲一个好听的名字罢了。

别的地方我不清楚,但是在中国的社会里,说谁懂事跟说谁是好人一样,潜在的含义是:你是最弱的那一环,可以被最先牺牲掉。

所以,我们经常看到极为怪异的一幕――在一个普遍推崇和褒扬懂事的社会里,所有人行事的时候就像挤公交一样争先恐后,连拉带拽,连打带踹,丝毫看不见任何“懂事”的迹象。也总是能看到会哭的孩子有糖吃,无理蛮横的需求总是能够得到满足,而那些从小被教育要懂事并且对此深信不疑的人,却只能站在一边眼巴巴看着他们大口吃糖。

(摘自“槽边往事”微信公众号 图/黄文红)

第5篇

礼仪,作为在人类历史发展中逐渐形成并积淀下来的一种文化,始终以某种精神的约束力支配着每个人的行为,是适应时展、促进个人进步和成功的重要途径。而在当今这个社会,讲文明讲礼仪似乎已经成为了一大问题。

学生的出口成“脏”,问路者的“冰冰”有礼,道路的垃圾遍地,公交车上的争夺拥挤等等的一切都在述说着我们所丢失的宝贵。古人说的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古代的一个小故事:孔融让梨,就告诉我们礼仪的重要性。

孔融,鲁国人,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明,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典范。

而另一个故事:程门立雪,则告诉我们尊敬师长的重要性。

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

文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话语。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文明的行为。它可以表现出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像这种讲文明、有礼貌的小故事,可谓是数不胜数的!

一个小小的文明举动,可以给我们带来多少笑容和快乐啊!如果人人都讲文明,我们的社会该会多么和谐、快乐呀!

第6篇

那位犯人在信中这样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中了中间那个,又红又大,非常想要。这时妈妈把苹果放在桌上,问我和弟弟,你们想要哪个?我刚想说要最大最红的那个时,弟弟就抢先说出了我想说的话。妈妈听后瞪了他一眼,责备说:‘好孩子要学会把好东西让给别人,不能总想着自己。’于是,我灵机一动,改口说:‘妈妈,我想要那个最小的,最大的留给弟弟吧。’妈妈听了非常高兴,在我脸上亲了一下,并把那个大苹果奖励给了我。我得到了想要的东西,从此也学会了说谎。”

那位白宫人士是这样写的:

“小时侯,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不同。我和弟弟们都争着要大的,妈妈把那个最大最红的苹果举在手中,对我们说:‘这个苹果最大、最红、最好吃,谁都想要它。很好,现在,让我们来做一个比赛。我把门前的草坪分成三块,你们三个人每人一块,负责修剪好,谁干得最好,谁就有权利得到它!’于是我们三个人开始比赛剪草,结果我赢得了那个最大的苹果。我非常感谢母亲,她让我明白了一个最简单也最重要的道理: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她一直这样教育我们,也一直这样做。在我们家里,你想要什么好东西,都要通过比赛来赢得,这很公平,你想要什么、要多少,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努力和代价!”

由此我想到了“孔融让梨”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儿时孔融的谦让和礼貌,一直作为人性的美善在中华大地代代传扬。但是,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并不是观其一时,而是一生。孔融年龄稍大后,抛妻弃子,众叛亲离,及至后来恃才放旷,得罪了曹操,终以“不忠不孝”之名为曹操所杀。

无论是国外那个狱囚,还是我们熟知的孔融,从道德教育的角度讲都可说是失败的范例。

去年网络报道,一位小学生在面对阅读题“如果你是孔融,你会怎么做”时,诚实地回答“我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打了一个大大的叉。该学生表示,4岁的孔融不会这样做,才这样写答案,并坚信没有答错。

让不让梨,对儿童来说实在是一个“两难”问题。作为4岁的孩子,为自己挑个个儿大的梨,才符合天性。两则中外道德教育故事让我们思考:儿童道德教育的起点究竟在哪里?

我以为,儿童道德教育的起点在于顺乎天性,合理引导。

卢梭是“顺乎天性”道德教育观的代表。卢梭被誉为“教育上的哥白尼”,他倡导的自然教育思想,引起了教育领域中一次影响深远的革命,在西方教育史乃至世界教育史上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卢梭认为,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一个自然的过程,儿童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自然发展顺序,符合儿童的天性。儿童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应有不同的教育原则、内容和方法,不可操之过急,但也不能延误时机,应适时而行。儿童生性本善,道德教育要在承认人性本善和自爱的基础上进行。卢梭认为,教育必须从儿童的天性出发,根据其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教育。

这对我们当前的教育以深刻的启迪。当前,由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我国不少家长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一味给孩子施压,迫使他们从小忍受成人之苦,这是极不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

卢梭十分推崇自然,强调要在活动中学习。他认为人的一切财富中最为可贵的不是权威而是自由。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能获得人生的幸福。他要求尊重儿童的自由,反对压抑儿童的个性和束缚儿童的自由。如果儿童偶尔出现了不良行为,也不必训斥惩罚,而可让其从中尝到恶果的苦楚,记住教训,明白事理。卢梭的这个主张十分有益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我们的道德教育有时不入脑、不入心,甚至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给予学生自由太少而钳制太多,没有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感悟。

卢梭强调遵从自然并非无原则地迁就儿童,使儿童任性放纵,否则就是对儿童不负责任的表现。他说:“只有一门学科是必须要教给孩子的:这门学科就是做人的天职。”这就是合理引导。“要知道哪一种道德培养的方法最适合他,就必须对他特有的天资有充分的了解,每一个人的心灵有它自己的形式,必须按他的形式去指导他。”引导儿童最好的方式是培养习惯。他认为在婴儿期,就应该注意婴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否则,一旦他们有了牢固的习惯,要做任何改变对他们都是很危险的。与好习惯的养成相对的,是要警惕不良习惯的形成,为此卢梭说:“应该让孩子具有的唯一的习惯,就是不要染上任何坏习惯。”

好习惯影响人的一生,习惯蕴含了足以改变人类命运的巨大能量。所以老师应该引导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

在网络报道“我不会让梨”的信息后,网友对中国教育展开了热烈讨论。在认为孩子没错的网友中,大多数人都提到要尊重孩子的个性,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并用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教育观念作为参照。美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强调两点:一是个人主义,强调个人的权利;二是多元主义,强调社会的兼容并蓄。这两种主流的价值观念,对美国的教育尤其是道德教育造成了深远影响。在美国,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只要给出有力证据或理由,所有观点都可能获得认可。和鼓励“孔融让梨”不同,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教授肯特·刘教授说,无论是澳大利亚还是美国,除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多种思想的包容以外,都还重视教育学生学会并懂得“分享”。“如果只有一个梨,不一定要完全让给别人,但是教育者会引导学生将梨分一半给别人,是我们在教育时要引导的方向。”

上述“分苹果”的故事其实就是两个“行为”。第一个行为是妈妈拿出苹果,我和弟弟都想要大苹果;第二个行为是妈妈对我和弟弟都要大苹果后采取的“行为”。 第一个行为都是一样的,都想要又红又大的苹果,这是儿童的天性。由于第二个行为中妈妈“行为”的不同,导致结果的不同:前者“从此学会了说谎”,后者“要想得到最好的,就必须努力争第一”。第二个行为之所以导致不同结果,是因为妈妈的引导不同。不同的引导,形成了孩子不同的习惯,而习惯铸就了孩子未来不同的人生。

第7篇

“让”一个多么平凡的字眼,它只不过是我国浩瀚文字中的一个,但一个小小的“让”字,却蕴含着丰富的含义:“让”是关爱家人的一种表现,“让”是社会成员间的一种文明,“让”是亲人之间的一种无私,“让”是生物间的一种奉献。

我国自古就有孔融让梨的一段佳话,故事大概是:孙融的爸爸手中有三个梨,一个是大的,一个是小的,还有一个是不大不小的,要孔融挑选一个。大家都预料孔融会挑最大的,出乎意料的是,年仅5岁的孔融竟然挑了最小的。爸爸问他原因,他说:“我把最大的让给爷爷、奶奶吃,把不大不小的让给弟弟、妹妹吃。”年幼的孔融让梨源自于他对家人的关爱。——这就是关爱家人的“让”。

在一辆公共汽车上,乘客们互相谈论,有说有笑。忽然,公共汽车停下了,上车的是一位抱着孩子的中年妇女。接着,公共汽车上的乘客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做出请坐的手势。也算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弄得中年妇女不知道坐哪,只得就近坐个位置,说声“谢谢”。其他的人又“唰”的一声坐下,有的嘴里还嘟哝着,好像在为没有“让”到座而感到失望。“让座”虽然是一件小事,便透露出一种文明。——这就是社会成员间的文明的“让”。

在电视剧《大珍珠》中,珍珠为了救嫂子的孩子,把仅有的一碗救命的药让给了他,而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的亲生骨肉,故事的结局正如我们所预料的一样,嫂子的孩子活过来了,她自己的孩子死了。有人说珍珠傻,也有人说珍珠心狠,但我说这是一种伟大的无私。——这就是亲人间无私的“让”。土壤为了花朵的芬芳,让出了自己养分;大树为了人们的凉爽,让出了自己的一片绿荫;公螳螂为了繁衍后代,让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黄鹂为了人们的愉快,让出了自己的甜美的歌声。——这些就是生物间奉献的“让”。

“让”,是一种关爱;“让”,是一种文明;“让”,是一种无私;“让”,是一种奉献。

作为21世纪的青少年,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担,让我们领略“让”的含义,“让”出自己的人格,“让”出自己的魅力,“让”出一片风采。

第8篇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我们最宝贵的财产。本栏目挑选一些适合孩子学习的传统文化知识,希望能在孩子的心里种下文化的种子。

“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的说法来自《论语・学而》。有人问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为什么孔子他老人家每到一个国家,人们都会把当地的治政得失告诉他?”子贡回答说:“因为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所以别人都愿意把事情说给他听,这就是老师与众不同的地方。”而“温良恭俭让”这五种美好的德行,也是中国自古以来的做人之本。

孔融让梨

《三字经》中写的“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东汉文学家孔融的故事。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从小就聪明好学,才思敏捷。有一次,父亲的朋友带了一些梨给孔家兄弟们吃。父亲让儿子们按照年龄从小到大地挑梨,于是最小的弟弟挑了一个最大的梨。

轮到孔融了,只见他挑了一个最小的梨。父亲感到很奇怪,问孔融为什么这么做。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梨,大梨让给哥哥。”父亲又问:“可是你的弟弟也比你小,却拿了一个大梨。”孔融说:“正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可见孔融从小就懂得了谦虚礼让这一道德。

六尺墙

清朝年间,安徽桐城有户姓张的人家,家中有人在朝廷做大官。有一次,张家的邻居想把院子建得大一点,请张家让出与其相邻的三尺地,以便修墙。张家自然不肯答应,两家争执起来。无奈之下,家人只得给那位做大官的亲戚写了封信,请他出面做个了断。不久后大官回信了,信上只有一首诗,大意是“你为了一堵墙就写了一封信给千里之外的我,其实让邻居三尺地又有什么关系呢?”

家人看后顿时醒悟,马上主动退让了三尺地。邻居看到后深感愧疚,自己也退后了三尺。从此,桐城就留下了一道宽六尺的“六尺墙”。

和孩子一起学习谦让

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都会给他讲关于谦让的道德故事。但一旦遇到某些事,家长的态度就会发生改变。比如为了让孩子多玩一会儿滑梯,就带着他插队。在外吃饭时,菜一上桌就抢着夹两筷子到孩子碗里。殊不知这些行为给孩子留下的印象,可比道德故事深多了。家长首先应该审视自己的言行,通过言传身教的方法,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习到谦虚礼让的美德。

第9篇

以上是我给7岁的女儿根据“孔融让梨”改编的故事,这是我们家的教育方式,总是套用家人角色来给女儿讲故事,让女儿在故事中明白道理。

效果十分明显。周六那天,小区里的妈妈带着小朋友来家里玩,5岁的小娜十分调皮,在沙发上上蹿下跳,甚至打坏了女儿最心爱的猪猪存钱罐,但女儿表示出了少有的冷静,虽然表情愣了愣,但还是笑着说:“没关系,没关系。”吃水果时,女儿挑了好看饱满的大橘子分给了大家,留下长得小的不太好看的在盘子里,家长们夸奖声接二连三,纷纷问我是如何教出这么懂礼貌的孩子。

我笑笑,谦虚地把我的教育方式说了一遍,但最后还是声明,这也许只是对我女儿有效,只能参照,不可照抄。

周五那天,我提早下班,去接女儿,我站在班级外面等着女儿。因为下周要参加春游,老师要给大家分发相关的资料和服装、活动道具,女儿是小组长,我注意到她把资料、服装和道具留给自己的都是最平整、最好看的。这和她平时表现的不太一样,我内心里小小震动了一下,难道平时我的教育有问题,在家门之外就失效了?

回家路上,我三番五次地想开口问这件事,但还是觉得没有找到适合的语言来与女儿沟通,倒是女儿大大方方。

“妈妈,我觉得你有心事。”孩子的洞悉能力很强。

“妈妈只是想问件事情……”

女儿听完想了想,说:“妈妈,平时你在的时候,我只是为了让你开心,为了让阿姨表扬你,所以我就让让她们了,猪猪存钱罐摔了我好伤心,很想大声地跟小娜说请她下次小心,可是我怕你会生气和不开心。”

“还有,我也想吃好吃的水果,我也想要好看的本子和衣服,可是为什么一定要让给她们呢。”

第10篇

她是一把钥匙,打开你我封闭的心灵;她是一盏明灯,驱散内心的孤寂;她是一剂良药,抚慰受伤的心灵。善良是她要好的朋友,正义是她合作的伙伴,邪恶是她的敌人。

曾经,有人告诉过我:“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映出一个天堂,把文明放在手掌上,那片刻的快乐在霎那间收藏。”昔日的我听了这句话,只是淡淡的微笑,那时我认为文明只局限于尊敬师长,遵纪守法,不粗言野语,这类字眼,而今日的我回想这句话,它给我的却是无穷的启迪。

自从有了孔子的文明,才有了“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宽恕;因为文明的握手,才博得外国人的尊重。是文明告诉我,当人与人之间在凝视中笑脸相迎时,那是文明的开始;文明告诉我,当看到口渴难耐的陌生人时,递上一瓢水时,那是文明爱心的开始;文明告诉我,当送人鲜花时,发现手有余香,那是文明快乐的开始……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他的家人们都很疼他。 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父亲叫孔融他们七兄弟从最小的小弟开始自己挑,小弟首先挑走了一个最大的,而孔融却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子,剩下的大梨就给哥哥们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不慌不忙地说:“因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祝愿,祝愿我们的生活处处开满文明之花!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一个文明而又团结的集体。

第11篇

摘 要: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消除幼儿二面表现。

关键词:礼仪教育;习惯养成

礼仪行为养成教育对形成良好的园风、教风、学风能起积极的作用。所以,可以这样认为,礼仪教育作为提高全民族素质的一项基本工程,在学前儿童中进行礼仪行为养成教育是切实可行和极为重要的。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足以体现文明礼仪工作在幼儿时期的重要地位了。如何向幼儿进行礼仪教育呢?下面谈谈个人的做法。

第一、童谣的利用。小班的“手心搓搓,手背搓搓,搓出许多小泡泡;手心冲冲,手背冲冲,冲出干净小小手”;中班的“有来客,说请坐,端茶倒水摆糖果。客人走,说再见,挥手目送到外面”;大班的“交通规则要牢记,从小养成好习惯,不在路上玩游戏。行走应走人行道,没有行道往右靠,横穿马路离不了”……朗朗上口的童谣配上适当的体态动作,让幼儿在游戏童谣中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产生情感共鸣,在行为习惯教育方面具有现实操作性,成为了幼儿园礼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第二、游戏中融入礼仪。儿童在游戏时,往往会将积极性、参与性、主动性发挥到极致。所以,对于一些包括社会道德观念在内的礼仪规范,都可以通过设计游戏让儿童参与进来,在游戏中受到教育和启发,这种形式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体育游戏《跟不倒翁做朋友》,通过让幼儿把不倒翁当做伙伴,邀请不倒翁做游戏、请不倒翁到家里做客、与不倒翁一起吃饭等,要求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一定做到礼貌、谦让,使幼儿初步理解“你对朋友好,朋友就会对你好:你对朋友不好,朋友就会对你不好”的道理,提升他们的礼仪交往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机智、活泼、外向的性格。再比如幼儿园教师在培养儿童谦让精神的时候,可以让幼儿对《孔融让梨》的故事进行角色演绎。教师首先提出孔融遇到的问题,倾听幼儿园儿童的回答,然后引出游戏。随后让儿童各自扮演角色上演孔融让梨的故事,最后启发儿童进行讨论,得出同伴之间应该礼让的结论。通过游戏这样的教育方式,既可以使幼儿玩得有积极性、玩得有水平,又能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可谓一举两得。

第三、标记提示法 。如:活动室的玩具柜和筐都贴上图形或编号等对应的整理标签,让幼儿懂得物归原处,从而规范幼儿整理习惯;生活区张贴洗手、穿脱衣裤、进餐等步骤图,为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提供暗示性环境;饮水机处,地板标上进出的方向箭,提示幼儿不拥挤、有序进出接水。幼儿一旦在幼儿园生活中形成了看标记和提示做事情的习惯,他们就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在社会生活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并寻找便捷的生活方法。

第四、家庭教育的配合。由于父母与幼儿的亲情关系影响,他们往往对来自家庭中教育因素影响接受得更快一些,更多一些。例如:为使幼儿养成关心他人的习惯,在家里还可以提醒幼儿启发幼儿帮大人做事;有客人来时,让他拿糖果来招呼客人;让他照顾别人家的小弟弟、小妹妹等等。所以要提高幼儿礼仪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必须要有家庭的配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所以幼儿园教师应该与家长保持经常性的联系,教师首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活动与表现,掌握幼儿在家庭中的各项礼仪的表现情况,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应向家长介绍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宣传幼儿园的教育主张和对幼儿礼仪教育目标。促使家长能按照幼儿园的教育要求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达到家园教育的一致性,消除幼儿二面表现。

第五、言行影响幼儿 。教师的言行举止可以作为幼儿的表率,可以有意无意的引发幼儿的模仿,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示范性影响。努力以自己的文明礼貌言行去感染幼儿,影响幼儿,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到良好的行为。孩子们在来园、离园要求幼儿能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打招呼,要求幼儿文明用餐,安静入睡,使用礼貌用语,友好和同伴相处。

第六、环境中渗透。要想让幼儿真正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必须从一点一滴,一招一式的细节抓起。除了幼儿园专门的培养,同时也要向“家庭”这一重要的阵地进行渗透,家园有效结合,将“文明之种”播下,促使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为整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做好铺垫。要求幼儿能礼貌地和同伴打招呼,请求别人帮忙时,给别人造成麻烦时,使幼儿在游戏中进一步练习良好的礼貌言行。设计具有暗示性的环境,如:在活动区里放一个纸篓,可以起到暗示幼儿不随地扔垃圾的作用。

第12篇

江苏省张家港市梁丰幼儿园国学组子课题“以《弟子规》为幼儿行为规范的家园合作研究”,自从开展此课题以来,孩子们在行为习惯、与人交往方面有了很大的收获,这与《弟子规》的教学策略息息相关。在学习《弟子规》过程中,我们注重激发幼儿学习的主体性,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以实施“主体教育”为突破口,让孩子在课堂上自己读、自己看、自己说、自己想、自己表演,让整个教育教学都落实到一个“做”字上,让学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自选项目。笔者结合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精髓和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归纳出如下三大策略。

一、多元化理解《弟子规》的策略

多元化理解《弟子规》的策略是指教师帮助孩子理解《弟子规》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而不是单一的由教师来解释《弟子规》原文的意思,方式比较丰富。如:故事法、歌唱法、游戏法、体验法、分角色扮演法,等等。

1.观看动画帮助理解

(1)《孔融让梨》传关爱。《弟子规》原文中,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这样一句经典原文,如果简单地把原文的意思用白话的语言解释给小朋友听,或许有些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幼儿可以理解并且牢记原文的意思,但是另外一些幼儿可能没有办法理解。所以我就结合了典故的视频:《孔融让梨》,给幼儿讲讲孔融让梨的故事,结合孔融让梨的故事帮助幼儿理解兄弟之间要互相关爱的道理。

(2)《卧冰求鲤》悟孝顺。《弟子规》原文中,如:“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这样一句原文可以结合故事卧冰求鲤,让幼儿感受故事中的小男孩是多么孝顺自己的爸爸妈妈,从而帮助其理解原文。

2.观察图片帮助理解

《弟子规》原文中,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可利用图片清晰、明了地帮助幼儿理解原文意思,同时色彩鲜艳的图片更加有助于幼儿的记忆。

3.阅读绘本帮助理解

《弟子规》原文中,“亲爱我,孝何难”,可结合绘本《爱心树》让幼儿理解,父母对自己的爱是无私的,自己也应该用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父母,孝顺自己的父母,回报自己的父母。

二、趣味化诵读《弟子规》的策略

趣味化诵读《弟子规》是指教师通过有趣生动的方式激发幼儿兴趣来帮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诵读《弟子规》,告别以往比较单一的诵读方法,创设一个趣味性较强的学习氛围取代枯燥的反复诵读。

1.接龙朗诵参与高,注意集中真有效

在“国学号”的列车中,孩子们一个接一个朗诵《弟子规》,通过接龙的方式让孩子们诵读《弟子规》,接龙的方式保证了每一个孩子的参与,并且接龙的形式有效集中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开火车也是孩子们本来就非常喜欢的游戏,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朗诵。

2.拍手朗诵有节奏,手口协调显实效

然而,纯粹让孩子们动嘴巴可能会使他们觉得有些枯燥,孩子们喜欢动起来,那就动动自己的小手,一边拍手一边朗诵,这样朗诵的效果更好,也更加有节奏感。同时孩子们的手口协调能力也在动作和朗诵中得到了提高。

3.乐器材料来帮助,朗诵环节更出挑(圆舞板、双响筒等乐器)

此方法同拍手朗诵法有些相似,只是用乐器去替代“手”,孩子们在乐器的帮助下,“玩”得会更加开心。有了乐器参与,朗诵的环节显得更加丰富与饱满,同时乐器的恰当使用推动了节奏的朗诵,也提高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乐器的节奏能更好体现《弟子规》的诗歌韵律,教学得以延展。

4.多种形式来演绎,领域整合很重要

在孩子们熟练朗诵的基础上,为了让孩子们更加有自信,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学习的效果,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将《弟子规》原文配合一些音乐来让孩子们变念为唱;并且可以通过变换一些队形以及演唱的形式,或者是加上一些乐器来增加难度,让整个活动更加丰富、更加饱满,同时也体现了国学领域与音乐领域的整合。

5.民间游戏巧安排,传承经典有妙招

民间游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正如老歌新唱一样,历史悠久的民间游戏加上经典的《弟子规》原文,一边跳着皮筋一边有节奏地念着《弟子规》,这样的方式既体现了传统的民间游戏色彩,又让孩子们在趣味的游戏中边跳边诵读《弟子规》,让《弟子规》的诵读更加生动、有趣,呈现的形式更加丰富多元。古代的蒙学教育往往伴随着摇头晃脑的诵读,也是为了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三、生活化感悟《弟子规》的策略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教学做合一”是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的。

1.生活环境来熏陶,学会关爱懂感恩

陈鹤琴先生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总则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具备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条件。由此可见环境这一教育因素的重要性。

2.生活实例来证明,学习国学真有用

案例:我陪妈妈去逛街

《弟子规》的原文是:“衣贵洁,不贵华。”多多跟妈妈一起去逛街,她的妈妈买了很多的衣服,孩子就对妈妈说:“衣贵洁、不贵华,有的穿就够了,不用买很多新衣服,穿不掉也是浪费呢!”这样一句简单的话,证明孩子已经能够理解《弟子规》原文的意思,并且潜移默化到了生活中,感染了身边的妈妈。

学习践行《弟子规》能奠定孩子完美人生的基础。学习《弟子规》有利于孩子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幼儿时期是人一生中智力发展最旺盛的时期,也是记忆力最强的时期,如果在此阶段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适宜的方式,让幼儿潜移默化地接受《弟子规》的熏陶,一定会收到较好的教育效果。笔者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特点出发,尽可能避免单一的做法,开展多样性的教学活动,从而使《弟子规》的教学活动有情、有趣、有用、有感受、有共鸣,师幼一起得到了中华古老文化的熏陶,更使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得以提高。在教学策略的帮助下,教学做合一,教学质量兼显效。

参考文献:

[1]李毓秀.弟子规[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