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两小儿辩日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yú),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cāng)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shú)为汝(rǔ)多知(此处念“智”)乎?”
两小儿辩日词语解释
(1)游:游学,游历。
(2)辩斗:辩论,争论。
(3)故:原因,缘故。
(4)以:以为,认为。
(5)去:离。
(6)日中:中午。
(7)车盖:古时车上的篷盖,像雨伞一样,呈圆形。
(8)及:到了。
(9)则:就。
(10)盘盂:过去吃饭的碗,盘子。盘:圆的盘子,盂:一种装酒食的敞口器具。
(11)为:是。
(12)沧沧凉凉:清凉而略带寒意。
(13)探汤:把手伸到热水里去。意思是天气很热。
(14)决:裁决,判断。
(15)孰:谁,哪个。
(16)汝:你。
两小儿辩日译文
孔子到东方游学,途中遇见两个小孩儿在争辩,便问他们争辩的原因。
有一个小孩儿说:“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时离人近,而到中午时离人远。”
另一个小孩儿则认为太阳刚升起时离人远,而到中午时离人近。
有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升起时大得像一个车盖,到了中午时小得像一个盘盂,这不是远小近大的道理吗?”
另一个小孩儿说:“太阳刚出来时清凉而略带寒意,到了中午时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热,这不是近热远凉的道理吗?”
孔子听了不能判定他们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识渊博呢?”
两小儿辩日辩日启示
.宇宙无限大,知识无限多,学无止境。即使是博学多闻的孔子也会有所不知。我们要不断学习。
.认识自然,探求客观事理,要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认识事物从不同角度出发考虑,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多听听身边孩子们的声音,也许能有所长进。
.知识是不分年龄,不分界限的。
我们在平常阐明自己道理时也该像两小儿一样有根有据,用道理说明问题。
两小儿辩日中心思想
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的3 个生字“孟、沧、汤”。
2、能借助课文和利用工具书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整篇古文的意思。
3、能感悟文中两小儿善于观察、喜欢探索、勤学好问的精神和孔子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教给学生一些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知道为什么“孔子不能决也”!
教学过程:
一、悬念导入,揭示课题
孔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是知识渊博的人。有一次,他向东游学时,看到两个小孩在争论,就问他们为什么争论。那两个小孩说明了争论的原因后,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到底是什么问题把这位大教育家难倒了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小儿辩日》这篇古文。[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开课时把课文的主要内容融入导语中,学生既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印象,又被悬念激发了学习兴趣。到底是什么问题能够把大教育家孔子难倒?学生对此产生很大的兴趣,急于想知道答案。因此,学生很快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这样开课自然、生动。教师不着痕迹地把学生带入了将要学习文言文中。】
二、听写词语,检查预习
1、听写词语,检查预习效果。检查形式:请一位同学上讲台听写,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上写。(听写以下词语:车盖、盘盂、沧沧凉凉、探汤)
2、订正听写情况。有错误的给予纠正,然后读这几个词,让学生掌握这几个字的读写方法。
【设计理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基本能够自学生字词了,因此,让学生课前自学生字词。在课堂上听写,是为了反馈自学情况,让学生真正掌握课文所要求掌握的生字词。】
三、初读课文,理解内容
1、初读课文后思考:课题是什么意思?“辩”和课文中的哪个词意思相同?把含有那个词的句子读出来。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结:我们在学习文言古文时,可以借助文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工具书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再串连起来就可以理解句子的意思了。在串连词意时有时需要调整原文词语的顺序和增添一些词语句子才通顺。
【设计理念:在这里,交给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1、借助工具书查阅文言字词的意思。2、在理解句子的意思时,有时候需要调整原文字词的顺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后,学生觉得有法可依,就觉得文言文不难学习了。我觉得这一步的教学突破文言文教学的难点】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一遍后再小组讨论:两个小孩争论太阳,他们争论的是有关太阳的哪方面的问题呢?
提问后,在学生听写的车盖、盘盂两词的上面板书:日中、日初。
【设计理念:利用学生的听写来板书,这是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既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上黑板来听写的学生是很大的鼓励】
3、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明他们不同观念的句子,分别划上“――”和“~~~~”。提问:第一个小孩的观点是什么?第二个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在车盖、盘盂后板书近远;在沧汾凉凉和探汤后也分别板书“远、近”。
【设计理念:学生还没有了解句子的意思,就让学生用文言文中的语句来回答问题,似乎难度很大。但是,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交给了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的方法。学生必须认真阅读原文,揣摩原文句子的大概意思后才能回答。这一步,学生基本能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只是还有个别难理解的字词不能理解了。】
再问:“去”是什么意思?让学生把预习时查阅到的资料先说一说。
生答后师说明。“去”和现代汉语中的“距”意思相同,是“离”的意思。我们平时所讲的“距离”这个词就是由同义司组成的双音节词。我们现代汉语中就有很多这样的词语,比如:寻找、甘甜、疾病、思想、巨大、获得等。你们还知道哪些词语是有同义词构成的吗?
在古代汉语中,有些字可以通用和假借,这类字叫通假字。如文中的“去”和“距”就是通假字,以后你们学习古汉语时会遇到这类字的。谁能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设计理念:这一步的设计,让学生初步认识通假字。还让学生借助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到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构词方法――由同义词构成的词语。这样设计,能使学生对汉语产生兴趣,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又能向学生渗透学习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知识的来源不仅限于课堂。】
4、这两个小孩争执不下,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观点都有各自的理由。请从文中找出说明他们各自理由的句子,分别划上( )和[ ]。
(1)谁来读第一个小孩的理由?
a.车盖、盘盂是什么东西?有多大?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画图,让学生知道车盖和盘盂有多大)
b.这是什么句式?你觉得怎样读才能读出反问的语句?
生读后,师生共同评价,教师相机指导点拔。因为两小儿争辩,所以此反问句语调应上扬。
(2)第一个小孩说起来挺有道理,可是第二个小孩不服气,他是怎样反驳的?
a.“沧沧凉凉”和“探汤”哪个词形容夏天?哪个形容秋天?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b.这也是什么句?能把它读好吗?仿照第一个小孩的语气来读。
【设计理念:在这里着重指导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课文所要表达的感情,区分反问句和陈述句所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5、这两个小孩都说得有理有据,可把孔子这位大教育家难倒了,它能判断出谁对谁错吗?课文是怎么说的?
a.“决”什么意思?你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吗?
b.你能为这两小儿判断吗?如果学生回答不出来,教师可以讲出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感情。
6、由于当时科学不发达,每个人知识又都是有限的,所以,连孔子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的教育家也不能“决”这个问题。为此,两小儿笑着说“孰为汝多知乎?”
“孰”“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________。
这是什么句式?你是怎样读的?为什么这样读?
指名读后评价,教师指导点拔;引问号含嘲讽之味,语调应低平。
四、再读课文,感悟文道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整篇课文的意思。
3.问: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4.小组讨论后,请代表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板书。
[在“小儿”前写:善于观察、喜欢探索、勤学好问;在孔子前写:实事求是。]
【设计理念:最后这步的设计是要让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感悟文中人物的品质】
五、总结全文
我们学习了这篇课文之后,知道了学习文言文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后同学们看到文言文后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自学。相信同学们一定可以学好文言文,把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发扬光大。同时我们要学习文中那两个小孩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知识的海洋是无边无际的,我们更要学习教育家孔子那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六、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日初 日中
善于观察喜欢探索勤学好问
一儿
说课就是指讲课教师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在一定场合就教材、教法、学法、授课程序等方面的思路、教学设计及其依据面对面地向同行或其他听众全面讲述教学课题的教研活动。它要求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内容、过程、方法等用简要的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这是一种考查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有效教研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实用价值。
说课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业务素质。说课时,说课者需要有关的教育理论作为依据,因此,他必须认真学量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文献资料。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觉研究教育理论,研究课程标准教材或课程目标,使教师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变,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越:达到由理性认识向创造性认识升华的境界。
说课有利于营造较好的校本教研氛围。说课活动往往和评课活动结合在一起进行。通过说,发挥了说课教师的作用;通过评,又使教师集体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说课者要努力寻求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评课者也要努力寻求说课教师的特色与成功经验的理论依据,说评双方围绕共同的课题形成共识,达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效果。说课者得到反馈,进而改进、提高和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案;听者通过比较、鉴别和借鉴,得到案例示范和理论滋养两方面的收益。
二、说课的基本要领及研究行为
说教材――课程文本的解读:①说清楚本节教材在本单元甚至本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即弄清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体系,说出自己对教材的独特见解;②说明如何依据教材内容(并结合《课程标准》和学生)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或任务;③说明如何精选教材内容,并合理地扩展或加深教材内容。通过一定的加工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即搞清各个知识点及其相互间的联系;④说明如何确定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⑤说明教材处理上值得注意和探讨的问题。
说教法――教学行为的研究:①要说出本节课所采用的最基本或最主要的教法及其所依据的教学原理或原则:②要说出本节课所选择的一组教学方法、手段,对它们的优化组合及其依据;③要说明教师的教法与学生应采用的学法之间的联系;④要重点说出如何突出重点、化解难点的方法。
说学法――学习行为的研究:①针对本节教材特点及教学目的,学生宜采用怎样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它,这种学法的特点怎样,如何在课堂上操作。②在本节课中,教师要做怎样的学法指导,怎样使学生在学会过程中达到会学。怎样在教学过程中恰到好处地融进学法指导。
说教程――教学预设的研究:①说出教学全程的总体结构设计,即起始――过程――收束的内容安排;②重点说明教材展开的逻辑顺序、主要环节、过渡衔接及时间安排;③说明如何针对课型特点及教学法要求,在不同教学阶段师与生、教与学、讲与练做到协调统一;④要对教学过程做出动态性预测,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变化及其调整对策。
可见,围绕课题的主攻目标说课:其一根据课型说理念、说思路、说方法、说过程、说结构、说内容、说训练、说学生,既抓住一个“课”字。又突出一个“说”字――说课要用一节课的1/3-1/4的时间说出一节完整课堂的各个环节。完成说的过程;其二遵循“课”路,选准“说”法――我们提倡说课因人制宜、因材施“说”,说理、说教、说现象、说本质,正面说,反面说,不拘一格,但均要遵循课堂教学思路这一主线;其三是变换“说”法,找准“说”点――说课的对象是听众。不是授课的对象(学生),因此说课者要置身于听众思维与学生思维的变化处,站在备课与上课的临界点,变换“说”位,编写“说”案。研究“说”法。找准“说”点,并填写“说”表(如图);其四是把握“说”度。把课“说”活――说课的重点应放在说清教学理念、过程、方法上,因此就要因材制宜,灵活选取“说”法,把课“说”活。
三、 “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说课
说课在校本教研中有重要意义,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说课更有其要领和思路。
说课时。说多媒体技术使用(课件的演示)应该与说教学程序相机进行。即通过简洁、生动的语言,一边说课一边演示课件,就如同平时上课,贯穿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的始终。随着课堂教学有序进行的流程,教师一边教学生一边学,教师相机在黑板上板书,做到善于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媒体选择应用非常适合内容的表达与学习活动的开展,使用的媒体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控性和简便性。交互性好。
如,有位教师说《两小儿辩日》 (人教版六上)一课时,说课者针对本课文言文的课型特点和小学生第二次学习文言文的实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和语言描述创设辩论与创编表演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其说课是这样把媒体技术使用与教学程序阐述同步进行的:
1 借助媒体,激趣导入。新课伊始。说课者边说边运用课件出示课文中插图及课题,并把课题中的“辩”字设计成红色,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选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即:两小儿在辩什么?怎样辩?结果如何?)作为学习的切入点。这样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点凝聚到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上。从而对这篇文言文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体现出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创设情境,突出教学重点的作用。
2 借助媒体。指导朗读。初读课文时,说课者根据文言文的内容,精心选用了一段具有古朴特色的音乐《江南小曲》,通过配乐朗读来烘托、渲染气氛;然后让学生配乐朗读,并加上朗读时停顿的符号。这样在音乐声中欣赏朗读,在配乐朗读中感受古文的语言美,在音乐中初步掌握朗读古文的方法,学生不但兴趣盎然。而且读得声情并茂,较好地体现了文言文教学重点“朗读是第一位”的特点。
3 借助媒体。疏通文意。体会古今字义的不同,是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对此。说课者充分利用媒体。精心地把重点词的解释隐藏在原文中,当学生难以理解时,就用鼠标点击加以显示。让学生一目了然,马上就能借助注释理解故事的大意,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出来,从而在口语交际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4 借助媒体,突破难点。对“太阳是早晨离人近还是中午离人近”这一问题,学生最难准确理解。为了突破这一教学的难点。说课教师演示了动画课件,首先分别出示早晨、中午的太阳,并设置动作路径,让两个太阳重合,使学生认识到这是因为自己的视觉误差。而误认为早晨的太阳更大;然后演示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的图画,让学生理解之所以人会产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至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的看法,属于人的直觉错误。这样利用课件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具体。在耳目一新的画面演示中,较科学地解决了“辩日”之谜。
长久以来,许多人认为语文教学只是承载着语言文字的教学任务,与科学发明和创造毫无关联。其实,这种观点有失偏颇。语文教学担负着开启学生智慧、导引学生学会求异创新的使命。古今中外许多为人类留下宝贵遗产的人,他们在大胆的求异思维中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我国古代的晏子看起来其貌不扬,他出使楚国时,那让楚王困窘不堪的锋利的言辞令人赞不绝口,曹冲小小年纪就能准确称出大象重量的故事流芳百世;卡特从茶壶蒸汽掀动壶盖的现象中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从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在语文课堂的日常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适时地抓住时机、抓好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无穷。
一、课文主题分析要适时地渗透求异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虽然教材中许多范文脍炙人口,但文学的特性决定他们都是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某种需要服务的,如果抛开其主题,从另一个或几个角度去看那些素材,可以得出与原文主题不尽相同的结论,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做适度的求异思维的引导、分析,就可以较好地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如,在进行《盲人摸象》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盲人摸象各自得出的不同结论,让学生谈谈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启迪和感受,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得出直觉有时也会欺骗人,感知事物时一定要全面,急于给自己还没了解全的事物下结论是不可取的等类似的结论。这样,既可以教会学生树立起在观察的基础上结合必要的思考是很重要的观点,又能有效地拓展课堂教学。
再如,在进行《两小儿辩日》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孔子无法解答“日出初、日中时”距人远近的问题,设置让学生谈感受的环节,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得出学无止境,不可盲目崇拜名人,一个人不可能全知全能等类似的结论。这样,既让学生懂得了如何全面地看待、评价人的道理,又有效地拓展了课堂的空间。
二、课堂口头表达训练时要穿插求异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
语文课堂的任务不只局限于让学生懂得文中所蕴含的义理,更主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学会用所学的知识和能力去触类旁通,自己逐步形成较为成熟的思想、立场、观点。如,在学习作品《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抛开当时写作本文的出发点,引导学生把材料放在现实生活中去分析和讨论:假如你遇到这样的问题,你会选择挖山还是选择绕行?(生活中,要是让你选择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你会选择挖山还是选择绕行?)说出你做出这样决定的理由。在这种情况下,恐怕学生得出的结论就会与原文大相径庭。在引发学生进行这样辩论的同时,如果教师能适时地点拨学生结合写作如何从一定的角度选用材料,学生一定会得到更多的启发。
再如,在进行《变色龙》教学时,如果教师能脱开原文主题,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以变色龙为鉴来谈谈假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时,应如何学会适应环境?”学生可能会生发出许多与原文主题相异的见解和观点。若是再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从选材、立意的角度进行启发,学生可能会在立意角度确定的前提下,在如何选材方面受到更多的启发。这样的课堂教学,能更大程度地拓展课文的学习作用和意义。
三、分析文章义理时要鼓励学生锻炼自己的求异思维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参对教材的分析,做鹦鹉学舌般地照本宣科,而应该创新性地使用教参。只有这样,才能使范文张扬出文学作品本来的多元价值,也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进行学习。如,在进行《皇帝的新装》教学时,教参对文章主题分析的侧重点放在了指责那位一心一意想着每小时要换一套新衣服的皇帝身上,这就有失偏颇了。就全文来讲,作者其实是通过这场看似滑稽的闹剧来揭示每个人骨子里的劣根性―爱慕虚荣。高高在上的皇帝、大臣如此,处在社会底层的普通百姓同样如此;只有涉世未深的孩子还没有被世俗恶浊的风气污染;其实真正应有的、健康的、纯正的社会风气应该是与孩子幼小心灵一样的纯洁、率真、朴素。教师如果能紧紧围绕“骗”字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展开“骗与被骗―骗子骗皇帝、皇帝骗骗子、皇帝骗大臣、大臣骗皇帝、大臣骗骗子、皇帝骗百姓、百姓骗皇帝”的分析、讨论,那么,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此外,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就“一语道破真谛的孩子的话”进行讨论,启发学生去思考(联想)应如何做人(修炼自己的人格),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对文章义理的理解会更加广阔、深远。
再如,在进行《蚊子和狮子》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抛开教参对教材的分析,引导学生从狮子的强悍、蚊子的弱小的对比中,就“物不论大小,各有所长”联系现实生活,抛开褒贬色彩,就事论事地展开讨论,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尽可能多地列举实例。这样,学生看待事物的辩证能力就会得到训练和提高。在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客观地看待事物的文章《塞翁失马》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将哲学上的辩证观及其实例引入课堂分析、探讨之中,有的放矢地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还要把握好时机和“度”的问题,教师要牢记过犹不及的古训。语文课改如果漠视对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说轻了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培养的缺失,说重了就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扼杀;当然,如果我们刻意地进行对学生求异思维的培养和训练,那也是对改革初衷的偏离,会导致教学的舍本逐末,也是得不偿失的;教师要将二者适度地把握好,才能使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收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一、小学语文考试内容的改革
考试,尤其是笔试,目前仍然是检查学生学习情况、能力素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下辖的教研机构命题的正规试卷,内容有了较大的改革,更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以现行的小学语文试题为例,有关语言的理解、积累、运用方面的题目明显增加,其他方面的题目多为新颖的内容和形式,顺应了语文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向,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这个可喜的变化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有引导、促进作用的。
二、小学语文试卷评改的现状
部分教师没有很好地理解命题者的意图,没有站在着眼于学生发展的高度做好评卷工作。在改卷时,以教材内容、教学参考书或出卷者提供的参考答案为“唯一标准”,认定这些“标准答案”不放,该给分的不给分,误导学生,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如六年级语文的一道试题:
例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请照样子写句子:天气真冷啊,冷得?摇 ?摇。
笔者认为,例句的后半句具体描写漓江水的绿,写清楚了绿的程度、绿的样子,所以学生的答题只要具体地写出天气冷的程度,冷的样子就对,就应该得分。这样才能给学生思维留下广阔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驰骋想象,自由、自主地运用生活和语言的积累。有的老师认为例句是用比喻的方法将“绿”具体化的,所以一定要用比喻的方法将“冷”具体化才算对,因而将诸如“冷得滴水成冰”、“冷得大家直打哆嗦”、“冷得大伙儿的手脚都僵了”、“冷得缩成一团”的答题划上“×”。笔者认为这种评改是不严格、严谨的,很古板、僵化,长此以往必然导致学生思维呆板僵化,不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细想,该试题用比喻的方法将“冷”具体化固然是好的、对的,但不用比喻的方法将“冷”写具体也是对的,如“冷得呵口气碰着墙壁也变成了冰花”,这样的句子不也很生动优美吗?
又如:仿写句子: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学生答案:1.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一幅美丽的画,就像一首动听的歌。2.盘山公路就像一条飘带,也像一条蜿蜒的长龙。笔者认为这两种答案都是对的,因为把书拿来比喻可以,把盘山公路拿来比喻也可以——学生写什么事物都行,只要比喻恰当。如果认为一定要用书作比才对,那么未免范围限制得太小了。如果题目是:一本你喜爱的书就像(?摇 ?摇),就像(?摇 ?摇),就另当别论——这题规定了用书作比喻。
我们必须树立新的理念,变所谓的标准答案为开放性的、合乎情理的灵活答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核心,让学生有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多角度分析、解决问题,提供更多的语文实践机会,让学生自由驰骋、自由表现,从而不断提高语文素养。教师在评改试卷时既要领会出题者的意图,又要理解、尊重学生的答题,因势利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再如,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一课,有两段话表明两个孩子对早晨、中午太阳离我们远、近的看法: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试题是: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一儿曰:“日初出?摇 ?摇,及其日中?摇 ?摇,此不为?摇 ?摇而?摇 ?摇乎?”
填原文的哪一段呢?不少老师认为一定要填下一段的内容,因为下一段是“及其日中”,而上一段是“及日中”。笔者却不以为然:一儿是以人们熟知的看物体“近则大,远则小”进行辩说的——日初出时大,所以推断出早晨太阳离我们近;另一儿是以离热源“近则热,远则凉”的生活常识进行辩说的——中午太阳热,所以推理出中午太阳离我们近。读懂课文的人会认为填哪一段内容都是可以的,因为哪一段内容都表述了其中一个孩子的观点(当然不能同时把两个孩子的观点糅合在一起填空,同时以大小冷热推断太阳离我们的远近)。这道题的目的是考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两个小孩子各自的观点,是否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而不是考查学生有没有注意“及”和“及其”。如果改考卷的老师一定要将填上一段内容的判为错,填下一段内容的才给对,那么无疑是把学生逼进死记硬背的胡同,引入墨守成规、循规蹈矩的境地。我们在改卷时不要抠某个字眼,而要从整个题目的大处着眼,创造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软环境。
关键词: 《穆天子传》; 《西游记》; 文化范式
Abstract: The Story of Emperor of Mu recorded the story in which Emperor of Mu pilgrimed to the West. This was not a hunting trip, a mount dedication in general sense, nor a usual tour or adventure, but a pilgrimage made by Emperor of Mu as the Sovereign of the West Zhou Dynasty to the origin of holy jade in the west of the Chinese territory. This pattern of traveling to the west established the belief in Chinese native mythology and religion prior to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o China that all Chinese gods were originated from the holy mountains in western China where majestic jades were abundant.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Buddhism, the ancient India as the origin of Buddhism took the place of the Kunluns in the preQin myths to be the model to construct a new imaginary west, to which The Buddhist Journey to the West promoted the transition.
Key Words: The Story of Emperor of Mu; The Buddhist Journey to the West; cultural pattern
一、 《穆天子传》:昆仑玉乡朝圣史诗
《穆天子传》所讲述的穆王西游故事,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巡狩、封禅,也不是寻常的旅游、探险,而是西周帝王对华夏版图以西的西部边地所特有的神玉源头的一种朝圣之旅。
今通行本《穆天子传》共6卷,前3卷讲述西征过程;第4、第5两卷讲述东归及以后事;第6卷为后人添加,叙述盛姬死丧之事。若将前3卷看做一个整体的穆王西征故事,那么其叙事的主干大体围绕着玉神话及玉礼仪而展开。其情节如下:
第1卷讲穆天子北出边塞,先到达内蒙古河套地区的河宗之邦。天子向邦主河宗伯夭赠送玉璧,让他将此玉璧向西方向沉入黄河,以祭献河神。有祝官们辅佐这个盛大的仪式典礼,将牛马豕羊等作为祭献牺牲沉入河底。河宗告诉天子:“昆仑山有高原四处,清泉七十处。那里特产珍稀绝伦的宝玉。你应该去昆仑之丘,看看那里的宝玉。”天子接受建议,折向西方进发。在黄之山上观看图典,了解所谓“天子之宝器”的情况:主要有“玉果、璇珠、烛银、黄金之膏”。
第1卷不妨视为西征的序曲:始于以玉璧献祭河神的礼仪,引出穆天子对西方的昆仑美玉的探索欲望。二事之间的联系就在于“河出昆仑”的信念。
第2卷讲述西征过程的主体。共有4个与宝玉相关的情节单元:
其一,在吉日辛酉这一天,天子登上昆仑高峰,参观黄帝之宫。备齐全套的牺牲,祭拜昆仑山。随后再度北征,住在一个名叫珠泽的大泽畔。当地人献上白玉。
其二,天子盘桓在昆仑一带以守黄帝之宫,南司赤水而北守舂山之宝。还向当地人赏赐黄金之环、朱带、贝饰等。季夏丁卯日,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感叹说:“舂山是惟天下之高山也。这里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是先王所谓‘悬圃’。”天子在这个地方得到非常珍稀的宝物——玉策枝斯之英。他高兴得一连5天都在这座舂山之上欣赏美景,并且在这神仙的花园“悬圃”题刻,以昭告后世。
其三,离开昆仑,天子继续西征,来到赤乌。赤乌之人献酒千斛,食马九百,羊牛三千。穆天子说赤乌人与周人同宗,并且“贿用周室之璧”。赤乌酋长向周天子介绍本地的名山,说那是天下最好的良山,宝玉之所在,嘉谷生长,草木硕美,并且献上当地另一特色产品——美女二人。兴奋的穆天子感叹道:“赤乌氏,美人之地也,宝玉之所在也!”
其四,癸巳日,天子来到“群玉之山”,容成氏之所守。天子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天子四日休群玉之山,乃命邢侯待攻玉者。孟秋丁酉,天子北征,之人觞天子于羽陵之上,乃献良马牛羊。天子以其邦之攻玉石也,不受其牢。
在这卷的4个情节单元中,每个单元都围绕着穆天子获得美玉的中心事件展开叙事。先是在珠泽得到白玉;接着在人间仙境的悬圃得到“玉策枝斯之英”;随后又在赤乌的良山得到美人加宝玉;最后在群玉之山获得巨大数量的美玉——“取玉三乘,玉器服物,于是载玉万只”。如果仅从这些内容看,完全可以把穆王西征的探求目标锁定为获取大量的美玉。值得注意的是,古人对不同产地的玉料,有着非凡的鉴别能力。所以叙述者对每一地方的玉产,都会给予不同的名目,使之个性鲜明,决不随意混同或者马虎从事。每一次获得宝玉,或者突出其物以稀为贵的珍贵一面;或者称其色泽之白皙的一面;或者强调玉产之丰盛,数量之惊人。中原王朝对于西域美玉的艳羡赞叹之情,早已随着叙事的进展而溢于言表。正是在这样的玉神话背景的铺垫之下,下文演出了在美玉仙境之中发生的男女主人公对酒当歌的一幕神话剧。
第3卷讲述西征故事的:吉日甲子,天子拜见西王母。穆天子手里捧着白色的玉圭和黑色的玉璧,晋见西王母,献上的中原礼物是精美的丝绸织品共四百纯。西王母当仁不让,举行答谢之礼,接受这来自丝国的厚礼。次日,天子觞西王母于瑶池之上,西王母为天子谣曰: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远,山川间之。
将子无死,尚能复来。
天子答之曰:
予归东土,和治诸夏。
万民平均,吾顾见汝。
比及三年,将复而野。
前面已经说明,“瑶池”就是美玉之池,西王母又称“瑶母”,即玉母、玉女神。这和后来的华夏道教神话第一尊神叫“玉皇大帝”的,原来都有玉神话为共同的信仰背景。西周王朝第五代天子,是后羿以来惟一到达昆仑仙境见到玉女神的凡人。他的西征事迹受到历代文人墨客的羡慕,也就顺理成章了。陶渊明诗句“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足以揭示《穆天子传》、《山海经》两部奇书在后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二书所透露的昆仑玉乡—仙乡神话景观,以及帝王玉乡朝圣历程,大体上铸就了华夏文学的西部想象范型。
我们知道神话中的后羿翻越昆仑险阻来找西王母,是为了得到不死仙药。那么周穆王来会西王母的目的又是什么呢?可惜现存的文本叙事只交代了二人在瑶台宴饮对歌的浪漫场景,却没有具体说明穆王来此地的目的。从他一路上不断赏赐金银、丝绸、贝带和朱丹,大量获取美玉的情况看,实际上有些“国际贸易”互通有无的性质。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说:“珠玉取之于西方,金银盖出自中国。以《穆传》但有赏赐金银于西方之人,而未有取金银于西方也。”[1]38先秦的中原王朝以本土的金银丝绸换取西域的珠玉,或许就是汉朝经营“丝绸之路”之前存在“玉石之路”的经济贸易基础。
也有学者意识到周穆王西征取玉在华夏玉文化史上的重大意义。比如说: “后人考证,这群玉山即新疆密尔岱山(在莎车附近),以盛产美玉闻名于世。我国历代帝王所需宝玉,大多来源于此。清朝政府曾规定,当地每年要以一万斤美玉晋京呈贡。然而在将近三千年前的周穆王,就已经亲临其境,并带回万块宝玉,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悠久历史上的一件旷古未有的大事。”[2]162
值得注意的是,《穆天子传》中也讲到天子以玉赏赐西域之民的情况。如第1卷河宗伯夭祭祀河神用的玉璧,是穆天子授予的。数量是一块。同卷末尾处讲天子在温谷乐都赏赐七萃之士“左佩玉华”,数量也是一件。第3卷讲天子在瑶池会见西王母一事之后,到大旷原大鸟解羽的地方逗留,获得大批兽皮鸟羽,居然装满了100辆车。随后在沙衍赏赐奔戎佩玉,数量还是“一只”。第4卷讲天子在从西域返回中原的路途中,赏赐伯夭佩玉,数量仍然只有“一只”。
总合起来看,周天子这次出行历时二年多,从西域获得美玉矿石数量无数(仅一次就“载玉万只”),所赏赐西域之人的玉璧玉佩总共4只。这种情况说明,西域出产玉石原料,却没有琢玉攻玉的文化传统;中原王朝有着玉文化的悠久传承和高级加工技术,玉璧玉佩作为中原帝国的国家礼器或者王公贵族的配饰,具有高度的文化附加值,非天然状态的玉料矿藏所能够比拟。李吟屏《和田考古记》:“和田自古以产美玉著称,但玉雕业出现较晚。这个采集于墨玉县库木拉巴特沙漠遗址的实心软玉瓶时代大约为唐代,是截至目前发现的和田最早的玉雕产品。”[3]2以出产世界顶尖级玉料而著称的和田,古称于阗,地理位置就在昆仑山麓,正是中原想象之中的以玉山—玉乡为特色的神仙世界。可是和田那里迄今尚未发现唐代之前的玉制器物,说明当地本没有玉崇拜传统,也不制造玉雕产品,难怪周穆王赏赐的玉佩等被当地视为珍稀贵重之礼品。用今天的话讲,似乎有点“来料加工”意味。
以上情况表明,和田美玉是被华夏的玉文化传统所发现的。据现有考古材料判断,东亚玉文化传统始于内蒙古东部辽宁西部的兴隆洼文化,其所制作的珠、管、一类玉佩早自8 000年前就已经相当成熟,其形制也和夏商周三代以来的基本一致。不过其所使用的玉料不是出自西域而是被称作地方玉的辽宁岫玉,在硬度和密度等物理条件方面逊色于和田玉。古书中称之为“夷玉”。据出土的玉器材料分析,华夏文化使用和田玉的时间早在龙山文化到夏商之际,相当于5 000—4 000年前后(也有个别观点认为仰韶文化玉器中已经有和田玉)。从河西走廊以西的新疆地区到中原地区,在发现和输送和田玉方面,有一个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的史前文化,那就是分布在河西走廊东面齐家文化。那是继北方的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南方的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之后,在4 000多年前大量使用玉器的一个西部文化,也是将和田美玉的重大发现传播到中原王朝的中介者,其族属当为氐羌—西戎人的部落先祖,也就是中原汉文化圈之外的少数民族。对此,我们将在后面加以探讨。
二、 《西游记》对上古“西游”范式的转换
昆仑玉山、悬圃、瑶池西王母以及黄帝之宫的神话想象,使得自古以来的历代君王莫不心向往之,历代文人莫不艳羡之。体现在《穆天子传》的这种西游范式,可以说铸就了佛教输入中国以前,华夏本土神话与宗教信念之中最重要的源头地区——充满美玉的西部神山。
自汉代佛教输入以后,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佛教发源的印度古国,取代先秦神话的昆仑,成为建构新的西方想象的范型。小说《西游记》在这个转换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波助澜作用。它叙述的是孙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故事。唐僧取经是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大约距今1 300多年前,即唐太宗贞观元年(627),25岁的和尚玄奘离开京城长安,只身到天竺(印度)游学。他从长安出发后,先出河西走廊,然后经新疆、阿富汗、巴基斯坦,历尽艰难险阻,最后到达佛教圣地印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多,于贞观十九年(645)返回长安,带回佛经657部。玄奘远行印度,历时19年,行程几万里,是一次传奇式的走天涯大探险,世所罕见。后来玄奘口述西行经历,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一书,讲述西行路上见闻,介绍各国的历史、地理及交通,但文学性不足。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玄奘的西天取经故事增添了传奇色彩。此后,玄奘西游故事开始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这些都为《西游记》的问世开辟先河。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综合前人的多种叙事,经过再创造,贡献出这部引人入胜的《西游记》,遂彻底改变了国人对西部的想象范式。
首先,《西游记》从开天辟地讲起,借鉴佛教世界观,替代了自古以来的中原中心世界观,让“中国”变成“东国”,即所谓“东胜神洲”,并且同“西国”、“南国”、“北国”等四分天下;“盘古开辟,三皇治世,五帝定伦,世界之间,遂分为四大部洲:曰东胜神洲,曰西牛贺洲,曰南赡部洲,曰北俱芦洲。”
《西游记》全书100回,从总体空间上看其结构,可分成两个部分。第1回至第12回是第一部分,场景为“东胜神洲”,内容主要是两大主人公的出场。先讲述孙悟空的神奇诞生、经历和大闹天宫等(第1至第7回);第8回至第12回讲述的仍然是“东胜神洲”的唐僧故事,引出取经的缘由。第13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二部分,场景随着唐僧西天取经而转向“西牛贺洲”,一路上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印度取到真经,修成正果。《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作者丰富而大胆的西部想象是前无古人的。西行取经路上遇到的那些妖魔,是《穆天子传》里绝对没有的新内容。对此,现代的文学评论家一般理解为“邪恶势力的象征”,并且要从反映封建社会现实的意义上去解说。
他们的贪婪、凶残、阴险和狡诈,也正是封建社会里的黑暗势力的特点。不仅如此,玉皇大帝统治的天宫、如来佛祖管辖的西方极乐世界,也都浓浓地涂上了人间社会的色彩。而作者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态度也颇可玩味,在《西游记》中,简直找不出一个称职的皇帝;至于昏聩无能的玉皇大帝、宠信妖怪的车迟国国王、要将小儿心肝当药引子的比丘国国王,则不是昏君就是暴君。对这些形象的刻画,即使是信手拈来,也无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这是在20世纪崇尚文学的现实主义取向的特定语境中,较为典型的分析话语。而笔者这里所要着眼的,却是《西游记》虚构的一面,即它对中国人西部想象的再造意义。跟随唐僧、孙悟空的西行足迹,读者也会经历一场幻想中的冒险探奇之旅。西天取经路途上的种种凶险和奇异经历——所谓“九九八十一难”,恰是小说最具魅力的部分。在《西游记》中,华夏本土原有的神话—仙话内容,被佛教—道教的世界观重新改造,保留了西王母、瑶台的传统意象,将其组合到新的男性中心的天神世界景观中。原来昆仑神话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玉女神被置换为天宫中至尊的玉男神:
却表启那个高天上圣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一日,驾坐金阙云宫灵霄宝殿,聚集文武仙卿早朝之际,忽有邱弘济真人启奏道:“万岁,通明殿外,有东海龙王敖广进表,听天尊宣诏。”玉皇传旨:着宣来。敖广宣至灵霄殿下,礼拜毕。旁有引奏仙童,接上表文。玉皇从头看过。……
玉皇览毕,传旨:“着冥君回归地府,朕即遣将擒拿。”
玉男神的俗名“玉皇大帝”如今已经是家喻户晓的角色,他在天庭以“朕”的口吻发号施令,这显然是把地上现实的国君权力投射到了虚幻天庭神界。小说所描绘的天宫“灵霄宝殿”,其实也是对上古昆仑玉世界的一种豪华版的置换:且看孙悟空随同太白金星缓步来到天庭时的所见所闻:
初登上界,乍入天堂。金光万道滚红霓,瑞气千条喷紫雾。只见那南天门,碧沉沉,琉璃造就;明幌幌,宝玉妆成。……明霞幌幌映天光,碧雾蒙蒙遮斗口。这天上有三十三座天宫,乃遣云宫、毗沙宫、五明宫、太阳宫、花药宫,……一殿殿柱列玉麒麟。寿星台上,有千千年不卸的名花;炼药炉边,有万万载常青的绣草。又至那朝圣楼前,绛纱衣,星辰灿烂;芙蓉冠,金璧辉煌。玉簪珠履,紫绶金章。金钟撞动,三曹神表进丹墀;天鼓鸣时,万圣朝王参玉帝。又至那灵霄宝殿,金钉攒玉户,彩凤舞朱门。
小说这一段描绘就不避重复地使用了四个“玉”字,充分突出了“玉皇”所在的玉环境背景与尘俗世界的差别。至于“千千年不卸的名花;万万载常青的绣草”一类夸张笔墨,无非是将昆仑仙界的原有的永生不死特色照搬过来。增加的是所谓“红霓”、“紫雾”、“金光”、“明霞”、“金碧辉煌”的渲染。总之,美玉属于玉皇所统领的天神不朽世界。作为对立面,冒犯了玉皇神界权威的孙悟空,其出身则被归类到品级上低于美玉的石头。
按照玉石分化的逻辑,玉属于天上的神界,石属于地上的人间。天上不死,而地上的俗世生命也有获得不死的方法,那就是成仙、成佛。从小说第1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开始,孙悟空一生所表演的正是石头猴如何先成仙、然后成佛的奇妙经历。按照中国玉神话的基本模式,这就好比石头状的“璞”脱胎变化成玉。《西游记》开篇讲到的灵石,作为主人公孙悟空的非正常孕育与出生的神话意象,其实也就是对玉神话的一种隐喻转换。是在《红楼梦》之前上演“石头记”(《红楼梦》本名《石头记》)好戏的主人公玉缘神话叙事:
孙悟空,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天产妖猴。出家学艺20年,成人像,得法名,学成归山称王。东海威逼龙王贡物,阴司强销猴类户籍。惊动天庭,被玉帝招安,封“弼马温”职,不堪忍受如此卑微的官职,逃离天宫,返回花果山,自封“齐天大圣”。二度被招安,逼迫玉皇大帝封给“齐天大圣”名号。又因有职无权而大闹天宫,遭玉帝借西天如来佛之伟力镇压。500年后皈依佛门,被如来利用护送唐僧西天取经,为唐僧大徒弟。自称“天下驰名第一妖”。一路上历尽艰辛,杀妖降魔,辅佐有功,终被如来佛晋升为“斗战胜佛”。
从中国本土理想的“成仙”到佛教理想的“成佛”,孙悟空具有如此慧根的原因,就埋藏在他孕育诞生的奥秘中,也是玉帝愿意将他招安的理由:
大天尊宣众文武仙卿,问曰:“这妖猴是几年生育,何代出生,却就这般有道?”一言未已,班中闪出千里眼、顺风耳道:“这猴乃三百年前天产石猴。当时不以为然,不知这几年在何方修炼成仙,降龙伏虎,强销死籍也。”玉帝道:“那路神将下界收伏?”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长庚星,俯首启奏道:“上圣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臣启陛下,可念生化之慈恩,降一道招安圣旨,把他宣来上届,授他一个大小官职”……
如果没有印度传来的佛教理想,道教修炼的成仙一途乃是本土信仰的至高人生目标。现在有了“成佛”理念的参照,本土的不朽之仙,难免有些被妖魔化。以孙悟空的“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顶天履地,服露餐霞”和“修成仙道”来看,就好比石头似的璞,已经琢磨成了美玉。可是,从更加广大的佛教理念看,本土的仙,远未达到修成正果的境界。仙猴王随太白金星来见玉帝时,其名分就叫“妖仙”。
太白金星,领着美猴王,到于灵霄殿外。不等宣诏,直至御前,朝上礼拜。悟空挺身在旁,且不朝礼,但侧耳以听金星启奏。金星奏道:“臣领圣旨,已宣妖仙到了。”玉帝垂帘问曰:“哪个是妖仙?”悟空却才躬身答道:“老孙便是!”仙卿们都大惊失色道:“这个野猴!怎么不拜伏参见,辄敢这等答应道:‘老孙便是!’却该死了!该死了!”玉帝传旨道:“那孙悟空乃下界妖仙,初得人身,不知朝礼,且姑恕罪。”
“妖仙”在天庭的出场,表现的是“野”。大闹天宫,是野性难驯的延续。只有如来佛的教化威力,加上500年的时间周期,才使得妖仙野猴走上取经正途,获得成佛成圣的契机。佛教理念对华夏本土人生观的改造作用,在此看得格外分明。小说第5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孙悟空大闹王母娘娘蟠桃会一场,是再度体现妖仙野性的场景,也是《西游记》重现“瑶台”神话,依稀地回应周穆王拜见西王母的历史记忆之场景。
西王母为办蟠桃会,派七仙女来孙悟空所看管的仙桃林采桃,“在前树摘了二篮,又在中树摘了三篮;到后树上摘取,只见那树上花果稀疏,只有几个毛蒂青皮的。原来熟的都是猴王吃了”。七仙女碰到大圣,讲明来意,孙悟空问受邀请的是谁,仙女道:“请的是西天佛老、菩萨、罗汉,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十洲三岛仙翁,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这个是五方五老。还有五斗星君,上八洞三清、四帝、太乙天仙等众,中八洞玉皇、九垒、海岳神仙,下八洞幽冥教主、注世地仙。各宫各殿大小尊神,俱一齐赴蟠桃嘉会。”大圣听说西王母没有邀请他,就念声咒语“住!住!住!”用定身法把七仙女固定在桃树之下,自己奔瑶池路上而去。他路遇奔赴蟠桃会的赤脚大仙,又化身赤脚大仙的模样,腾云先赴瑶池。只见那里:
琼香缭绕,瑞霭缤纷,瑶台铺彩结,宝阁散氤氲。凤翥鸾腾形缥缈,金花玉萼影浮沉。上排着九凤丹霞,八宝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龙肝和凤髓,熊掌与猩唇。珍馐百味般般美,异果佳肴新。
上述描绘堪称自《穆天子传》以来最出彩的一幅瑶池美景图。当年周穆王来到瑶池会西王母,饮酒赋诗,风光优雅。西王母作为昆仑神仙界的主人,在诗句中祝愿穆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把长生的希望留给了远道而来的周王。这希望虽然不如她赐给后羿的不死药那样确凿和实在,毕竟还是光明正大的。而《西游记》里不请自来的妖仙孙悟空,是继周穆王之后来到瑶池领略永生之梦的又一个文学主人公。由于野性未尽,不懂礼节,他根本不用手执玉璧玉圭的晋见礼,就反客为主地独自大饮仙酒,又偷吃仙丹。在其他贵客还没有到场之时,就毫不客气地将永生留给自己。
大圣点看不尽,忽闻得一阵酒香扑鼻;忽转头,见右壁厢长廊之下,有几个造酒的仙官,盘糟的力士,领几个运水的道人,烧火的童子,在那里洗缸刷瓮,已造成了玉液琼浆,香醪佳酿。大圣止不住口角流涎,就要去吃……
从原型分析的角度看,孙悟空窃瑶台仙酒丹药的情节,其实是两个与西王母相关的著名神话情节的变相组合。这两个神话情节就是:周穆王瑶台饮酒和嫦娥偷窃不死药。换言之,孙悟空饮不死之仙酒,不是出于仙界主人西王母的款待,而是私下行窃的结果。这就把月仙嫦娥窃药的母题转移置换到妖仙野猴这里了。这也可以说是对玉乡朝圣主人公形象的一种妖邪化再造。这正是小说《西游记》吸收佛教世界观后,对上古神话、仙话题材的处理惯例。
西游记的叙事展开空间基本按照“西游”的传统路线:从长安城向西进发,沿着河西走廊出敦煌玉门,进入属于汉文化领域之外的西域异国地区。那也就是唐朝大高僧玄奘西行印度取经的路线,经过了古丝绸之路的整个东段。同《穆天子传》相似,在《西游记》故事框架中,西天朝圣的主旨依然存在,但是其朝拜的目的地却已经超出了本土想象的西域昆仑,转移到了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印度文明。这体现了唐代以后外来的宗教文化逐渐深入人心,在佛教寺院林立,讲经说法成为风气的境况下,国人心目中“圣”的对象发生了置换:从本土的昆仑西王母神话置换成为印度佛教神话,体现在“取西天经”这四个字的说法中。
三、 “西部”想象的谱系:绝、远、荒、怪
上文说明了《西游记》借鉴佛教世界观改造传统神话的重要机制,即把原来神圣的东西加以驱魅、贬低,给予怪异化、妖魔化的处理。这不仅表现在孙悟空的形象上,也突出表现在西部空间的一大批妖怪群象上。
可以说,从《山海经》、《穆天子传》到《西游记》,改造完成了新的中原王朝的西部想象图谱,可以归纳其特色为4个关键词:绝、远、荒、怪。
第一是“绝”。这是对西部的地理及其风貌的特色想象。
从神话的昆仑山,到《西游记》中西牛贺洲黄风岭、白虎岭、翠云山、火焰山、仙山神山虽然置换成为妖魔精怪之山,但无不呈现出非同凡俗的奇绝特色。
如踏上西天取经路的一个重要角色白龙马。以唐僧手无缚鸡之力,要是他步行走到西天,就算无灾无难也没有妖怪,还是几乎没有可能性。玄奘路经五行山,揭起如来的压帖,救出悟空,为他取名孙行者。师徒同行,夜宿农舍,一道白光中,唐僧的白马消失,悟空寻到鹰愁涧,与小白龙恶战,不曾取胜。之后,悟空情动了观音菩萨,收服了白龙。观音说道:“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由此也可见,这白龙马其实是使西天之旅得以成行的神秘前提。从东土凡俗的白马,到西来的神秘白龙马,在佛教幻化奇想的背后,还有传统想象的西域神马原型在发挥作用。如“汗血马”传说:特指古代西域出产的骏马。据说流汗如血,所以得此名称。《史记大宛列传》:“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汉书武帝纪》:“四年春,贰师将军 广利斩大宛王首,获汗血马来。”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大宛旧有天马种,蹋石汗血,汗从前肩出,如血。号一日千里。”唐杜甫《洗兵马》诗:“京师皆骑汗血马,回纥喂肉蒲萄宫。”苏轼《次韵孔文仲推官见赠》:“君如汗血马,作驹已权寄。”奇绝的西域空间想象孕育出同样奇绝的生物,“西极”这样的马名,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能够救唐僧性命的白龙马,显然承袭着“西极”神马的幻想能力。
第二是“远”。这是对空间和时间的想象。
唐代诗人屈同仙《燕歌行》唱到:“河塞东西万余里,地与京华不相似。”没有到过西域的中原人当然可以随意想象其遥远的程度,“万里”不过是修辞吧。我们来河西走廊时沿着连霍高速公路行进,在嘉峪关一带,里程碑上已经显示有5 000多公里,也就相当于古人说的“万里”。
神话说后羿来到昆仑求见西王母,需要经过了凡人无法完成的远程跋涉,即《山海经》所谓“非仁羿莫能上岗之岩”。古人或将西王母的住处想象为西天日落之处,并且还有不断西移的过程。关于“西天”、“西极”的说法,表明已经将西部之辽远空间推至了天边。若用距离的极远来夸张其难以到达的程度,我们看《穆天子传》、《海内十洲记》等书就会有所领教。比如说:
“昆仑号曰昆,在西海之戎地,北海之亥地,去岸十三万里。”
《西游记》小说的绝大部分篇幅用来讲述西行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更加凸显了西天之旅的遥远和艰难。尤其是小说后一部分所写的地方,如狮王、象王、大鹏所盘踞的西牛贺洲狮驼国狮驼岭狮驼洞;白鹿怪所在的比丘国柳林坡清华洞;地涌夫人所局的陷空山无底洞;南山大王所在的西牛贺洲灭法国隐雾山折岳连环洞;黄狮精所住的天竺国下郡玉华县豹头山虎口洞;九灵元圣占据的天竺国下郡玉华县万灵竹节山九曲盘桓洞;玉兔精所藏身的天竺国毛颖山绝顶上窟,等等。其遥远的程度大大超越了上古的昆仑一带,这自然会给读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惊诧效果。除了空间的“远”,还有时间上的“久远”。比如“容成氏”等远古帝王传说。
第三是“荒”。这是对四方的遥远空间想象的自然联想。因为上古行政区划的“五服制”,就把最远的外围设想为“荒服”。这恰好对应着《山海经》五方空间模式的“大荒”。汉扬雄《法言孝至》:“龙堆以西,大漠以北,鸟夷兽夷,郡劳王师,汉家不为也。”王念孙曰:“言数劳王师于荒服之外,汉家不为也。”
“荒”是中原王朝的王化不到之地,所以那里必然埋伏着对于外来者的巨大威胁。以唐僧西行所遇到的第一个妖怪为例:他名叫寅将军,是只老虎精,住在大唐帝国与鞑靼交界处的河州卫双叉岭。老虎精活捉唐僧及二从人,杀二从人宴请众妖魔朋友。这显然是不折不扣的食人魔王一类行为,发生在大唐国境以外的“荒服”之地,理所当然。
第四是“怪”。俗话说少见多怪。遥远的地方人迹罕至,凭想象推测的结果首先是“荒”。荒则怪,荒则蛮。于是有“荒怪”一词,也有“蛮荒”一说。中原文明自认为处在四周的野蛮民族——蛮夷戎狄的包围之中。对于这些远方民族的认识和描述充满着奇异的想象。《山海经西山经》讲到甘肃陇南一带汉水源头地区:“又西三十里曰潘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兽多犀兕熊罴。”古人认为兕是雌犀牛,罴是黄色的熊,所以“犀兕熊罴”实际上说的是两种陆地猛兽。犀牛角是中药里的名贵药材,据传有起死回生之奇效;熊罴是冬眠春出的季候性大动物,成为古人心目中死而复活的神力之象征。到了《西游记》中,出现了牛魔王和熊罴精,无非是此类的远方生物想象进入完全妖魔化方向的结果。追溯其根源,怪异化的西部形象建构滥觞于《山海经》,中间经过《大唐西域记》和《异域志》等,到《西游记》完成集大成的贡献。共塑造出妖魔鬼怪30余种,且大都分布在西游路线方向上。
元代周致中《异域志》里的几个怪异化例子,表明给《西游记》提供灵感的西部古国形象,如何在明代以前就早有了先例。
悄国——系西番,人甚狠,专食五谷过活,出牛、羊、马。与野人何异,勇战之士也,少通邻国。
三蛮国——其人不种田,只食土,死者埋之,心肺肝皆不朽,百年复化为人。
奇肱国——其国西去玉门关一万里,其人一臂,性至巧,能作飞车,乘风远行。汤王时,西风久作,车至豫州,汤使人藏其车,不以示民。后十年东风大作,乃令仍乘其车以还。[4]48
无论是能够乘飞车而行的奇肱国人,还是以土为食物且能复活的三蛮国人,虽然奇特万分,但是还只是怪异,并不显得邪恶。下面关于撒母耳干人的想象,甚至还富有乌托邦化的理想色彩:
撒母耳干——在西番回鹘之西,其国极富丽,城郭房屋皆与中国同。其风景佳美,有似江南;繁富似中国,商人至其国者多不思归。皆以金银为钱,出宝石、珍玉、良马、狮子。[4]33
出珍玉宝石,本是上古时期对西域想象的原有内容;不过“风景似江南”和“极其富丽”的说法显然出于美化。至于在撒母耳干东面的被称作“西番”的人群,就不是那么理想了:其中集合了上古中原人对西戎、鬼方的妖魔化想象:
西番——……又曰鬼阴类,曰鬼戎,曰犬戎。无王子管辖,无城池房舍,多在山林内住,食人肉。其国人奉佛者,皆称剌麻。[4]20
用“无城池房舍”来描述游牧民族,还不算太离谱;说他们吃人肉,就成为《山海经》以来的吃人妖怪神话之翻版了。《西游记》里有那么多的妖魔都想品尝唐僧肉,使人觉得好像整个西域都充满着食人族。就连早先住在西牛贺洲流沙河中沙悟净(原为侍奉玉帝銮舆的卷帘大将,因在天庭蟠桃大会上失手打破玻璃盏,被玉帝判斩,后经赤脚大仙说情,贬到下界为妖),也是以食人为生的。若不是观音菩萨劝化他皈依佛门,被唐僧收为三徒弟,世间还要多一个吃人的怪物。
沙和尚当初冒犯玉帝而被贬的命运,体现的是从圣化到妖化的转折。我们已经说明这是《西游记》改造古神话的常见手法。再看一个例子:孙悟空在火焰山大战铁扇公主——罗刹女,后者原本是与猿猴王结婚后生下藏族人祖先的女仙,到汉族小说里变作女妖怪,她的魔法工具芭蕉扇——就来自原本神圣的昆仑神话。当孙悟空被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一下子扇到了小须弥山,无奈而求助于灵吉菩萨时,观音说:“那芭蕉扇原本在昆仑山后,自天地开辟以来混沌产成的一个灵宝,乃大阴之精叶。”开天辟地以来的昆仑灵宝,竟然到了妖魔手中,成为助纣为虐的特种武器,发挥出一种战无不胜奇效。
以上这些“绝远荒怪”的想象发挥,借助于通俗小说的巨大传播影响力,配合边塞诗的苍凉烽烟和血腥气息,大体铸就了汉民族的西部观念。加上以讹传讹和积重难返的作用,至今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束缚着人们,制约着我们了解真实的西部的可能性。
只有充分意识到传统的西部观念中由想象所建构的文化范式及其份量,重新理解西部文化对于华夏传统之重要性才可找到新的起点。
[ 参 考 文 献 ]
[1] 顾实.穆天子传西征讲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2] 贺松如,董健身.周穆王传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