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快乐语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习作;生态;快乐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83-1
语文教学中往往缺失对学生进行文本生活的体验与感悟的培养,造成小学生作文的现状令人担忧――题材的空洞,形式的单调,内容的干瘪,情感的苍白。作为老师,在考虑写作教学时,首先应考虑学生是否有真实的情感体验,能否表达真实的情感体验。由于小学生感知事物只停留在无意性与随意性上,不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总觉得无话可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乐于写作。
一、拥抱自然,激发写作灵感
1.亲近自然,感受生活美丽。自然美具有极大的诱发力,学生走向大自然的怀抱,顿时会产生一种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感觉。婀娜多姿的南国春色,炫丽多彩的丰收金秋,不但能给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还能激起他们表达美的愿望。我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这个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指导他们认真观察校园中花草树木形状、色彩的变化;另一方面尽量把孩子带出狭小的校园环境,让他们投身到大自然的怀抱去看“大千世界”。
2.走进社会,了解家乡历史。生活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学校所在的家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资源。我们紧密结合苏州人文环境,让学生了解苏州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热爱自己的家乡。把自来水厂、汽车工业园等作为学生的校外课程资源。设立小课题组开展研究,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走向社会或参观访问,或调查研究,接触了更多的人,了解了更多的事。科研和环保意识大大增强,而且变得有话想说,有话会说。
二、阅读教学,启迪写作思维
阅读是吸收,写作是运用。只有大量地、广泛地阅读吸收,才能丰富地、自如地写作运用。首先,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引导学生与书交朋友,让学生学会阅读。其次在语文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引发写作的源泉,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
如教学《鸟岛》,课文通过描写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告诉学生鸟是人类的朋友,人与动物、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围绕教学内容,我让学生阅读人与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感受。学生们有的讲述了自己看到过的故事情景,有的描绘了生活情境中的美丽画面,有的兴致勃勃的说起了自己关爱小动物的生活经历。动笔之后写出的小作文更是内容丰富,真切感人。
这些情感流露得真实自然,贴近事实,接近生活,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启发他们的写作思维。通过阅读积累知识,再把丰富的知识转化成写作能力,阅读与写作有机的联系起来,做到读写渗透,读写结合,学生做起文来就会倍感轻松。
三、体验生活,开拓写作思路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开拓写作的思路,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开发生活中的作文资源,教师可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表达出来。
学生亲身经历写出来的作文有血有肉,富有情感,从而也养成了学生作文能联系生活、热爱生活的思想。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让社会生活实践指导写作文。这样,大大拓宽了学生的写作思路。
四、创设情境,改革习作课堂
根据需要层次论,兴趣和动机来源于需要。作文的基点应该是从感性入手,激发学生的欲望,为需要而作文。这就要求教师发现学生的需要,据此打破格局,调整教学计划,安排课题作文。写作课基本模式变为:活动――交流――写作。作文前,教师的任务是结合语文教学,结合班级教学实际,结合学生需要,创设活动,事先安排学生去体验。无论是酸甜苦辣,还是成功失败,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是否从生活中感悟到什么。如此,作文课上同学之间的交流才有共鸣,才有碰撞,才会激起思维的火花,作起文来就会成为有水之源,字里行间就会流露出真情实感。
听了六年级的作文课《走进“跳蚤”市场》,教者安排了让学生自由交易所带心爱之物的环节。随着老师的一声“开始”,顿时,课堂像炸开了锅,气氛热烈。有的学生巧舌如簧,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理想之物;有的学生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之势;有的学生第一次交易之后又进行了第二次交易。教师用摄相机摄下了全过程。为下一个环节让学生说交易感受、提问做了准备。结果,这个环节非常成功,为写打下了基础。再其次,评价的多元化使课堂呈现出宽松宽容民主和谐的良好氛围。如教师的点评,学生的互评,学生现场对小作者的访问等。
五、整合资源,积累写作素材
——寻。我赋予智慧以羽翼,让它在层峦叠嶂中寻你;我交给想象以明眸,让它在波涛汹涌中寻你。你,为我带来快乐,你,可知我寻你不易?
——题记
星辉斑斓的夜中,我来到装满书籍的书橱前探访你。
寻你,我看见悠悠南山下,野菊丛生,他轻折菊枝,抬头仰望山颠,飞鸟互鸣,相依而飞,便吟出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逸然。
寻你,我看见满桌奇珍异味,金箸玉杯,而他,却无食欲,拔剑四顾,眉宇间尽是沧桑茫然,他心生无奈,然而,面对自己的坎坷际遇,不愿回首,吟唱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般洒脱的千古名句。
寻你,我看见“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的西楚霸王项羽,哀歌一曲,上演了虎帐别姬的千古悲剧,只因未把握好时机,纵虎为患,自毁前程,在汉军穷追猛赶的滚滚声中自刎乌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遭贬,壮志无处可报,用不甘,诠释了世俗的无奈。你,是一位歌唱家,唱出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唱出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旷世豪情……
寻你,是保尔·科察金的坚强,是红楼一梦的离合,是海伦·凯勒笑对生活的勇敢,是文天祥的浩然正气!是冰心那沁人心脾的诗词,是梁山群雄气势磅礴的大手笔!寻你,我感受到了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豪迈气魄,嗅到了“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缕缕芳香,品析到了鲁迅不屈的灵魂,以及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品质。
寻你,因为你为我带来快乐,寻你,因为你赋予我智慧的灵根,寻你,因为你赠予我丰富的联想,寻你,因为你给了我坚毅的灵魂。
寻你,你在前方微笑着向我招手,我看到你了——
那为我带来快乐的语文!
快乐,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快乐,是一种可以让自己心情愉快的东西。
在上次的语文考试中,我虽然只考了很低的48分。但是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从快乐学到语文这门科目。我从书本上的快乐,作业中的快乐,生活上的快乐,交谈中的快乐而学到语文。
在书上的快乐中,我看书时,在自己心情不好时,只要一看书就会让自己的心情愉快起来。就像自己在人间仙境,快乐的翱翔,快乐的生活着!
在作业中的快乐中,我学到了自己的知识,把老师给我说过的内容转化成自己头脑里的东西!我便会引用到自己的生活中来!
在生活中的快乐里,我学到了更多语文的知识,在和妈妈逛商场时,我便会东看看,西看看。这里看一下,哪里看一下有时会跟着把广告上的字体念出来。
在和同学中的交往里,大家都在交流。我会用上别人的优美句子,模仿别人说出有学问的句子,还会说一些诗句,显得我自己像一个文人。
在上课时,我都在认真的听语文老师听讲。在听讲的当中,我听不懂的地方还会向语文老师提出来!
在语文的世界里,有着很多的语言,在语文的世界里,我们大家都生活在文字的世界里!我们作为一个中国人,一定要把语文学好,这样才能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贵州省贵阳9中初一 刘波
本文系本站用户原创文章,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一、巧妙设计,激趣导入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主动地进行学习。一个成功的课堂首先应该像磁铁一般紧紧地吸引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教《台湾蝴蝶甲天下》一课时,我首先问学生:同学们,你喜欢动物吗?学生纷纷举手回答:“喜欢。”我又因势利导:“你喜欢什么动物?为什么?”有的说“小白兔,因为他很可爱”,有的说“老虎,因为他很威猛”,有的说“蝴蝶,因为它很漂亮”。我故作神秘地说:“我们来猜猜一个谜语,猜猜它是什么动物?长相俊俏,爱舞爱跳,飞舞花丛,快乐逍遥。”学生更是热情高涨。他们思考片刻,回答是“蝴蝶”。我高兴地说:“真聪明。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来认识甲天下的台湾蝴蝶。”课前的导语引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兴致勃勃地学习课文。
二、自主探究,快乐体验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在快乐的体验中学到知识,使语文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例如在教学《绿叶的梦》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带来一些叶子在教室里展示。我引导他们说说叶子的形状:有的学生说,香蕉的叶子是扇形的;有的学生说,铁树的叶子是条状的;有的学生说,仙人球的叶子是针状的;有的学生说,桑叶的叶子是卵形的……同学们见到各种各样的叶子,异常兴奋。还有学生发自肺腑地说:“以前总以为叶子只有一种形状,今天算是开了眼界饱了眼福,见到了各种各样的叶子。”接着,我让学生找出课文写了哪些叶子的作用,再说说自己收集有关叶子的作用的资料:有的学生说,荷叶可以解暑;有的学生说,丝瓜的叶子可以止血;有的学生说,茶叶可以提神……学生们热情高涨,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课堂的气氛非常活跃。
三、拓展创新,快乐思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持续发展。”因此,上课时,我很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完《桂林山水》一课时,同学们深深地被桂林山水的美景打动了,喜爱之情溢于言表。我乘热打铁,启发学生:假如你是小导游,你要怎样向大家介绍桂林的美景?同学们畅所欲言,热情高涨。我请学生来帮桂林山水写写广告词,生:“游人不解春何在,只拣桂林山水游。”“桂林山水甲天下,大家都要保护它。”“桂林山水甲天下,大家看了很惊讶。”师:“我们的家乡揭阳也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大家为家乡写写导游词。”生:“山水城市,揭阳我家。”“海滨邹鲁,水上莲花。”“美丽揭阳,粤东明珠。”师:“大家都说的很精彩,桂林是美丽的,揭阳是美丽的,大自然是美丽的,我们要欣赏它,保护它。”师生沉浸在快乐中,在快乐中获得知识,提高素养,受到美的教育。
四、课堂组织,愉悦心情
语文学习是一门艺术,我不仅进行精心有效的课堂设计,而且科学巧妙的进行课堂组织,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而又快乐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1. 利用课前三分钟,组织学生诵读古诗和美文。小学生是记忆力很强的阶段,一个学期,一个学年,就可以积累很多古诗文,又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力,学生以愉悦的心情开始进入学习。
快乐的语文节
周夏继 信阳市?负忧?芳液尤?
三天的语文节在同学们的依依不舍中结束了,这次语文节让我结识了语文王国的许多新朋友,提高了我的语文素养,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作为语文节的一名小主持人,我发现语文节人让我在语言表达,应变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感谢班主任程老师,也感谢全体同学给了我这次机会。这次语文节给我留下映像最为深刻的是“词语积累大赛”。这个比赛让同学们积累了很多的词汇,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发言,按照题的要求答题,比如说:描写人物外貌,描写人物性格品质,描写说明、晓理等方面的词汇。各小组跃跃欲试,纷纷抢答,场面热烈而紧张。同学们的词汇量让我佩服的五体投地。真应该好好向他们学习。
通过这次语文节也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在平时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没有注意积累,读书的面太狭窄,没有注意发现与动脑,所以看到其他同学的妙语连珠给了我深深的启示,今后我一定要用心去学习语文多观察,多积累,多动脑,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水平。
一、借助绘画激趣
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描绘性的词语,或者是抽象的难以解释的句子,老师使出浑身解数,说得口干舌燥,而学生似乎无动于衷,云里雾里,甚至是昏昏欲睡。这个时候,如果借助一些简单、适当的绘画,往往会使描绘性的词语变得形象、逼真,境界全出。抽象的词语会变得通俗易懂,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教学中愉快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如,《天净沙・秋思》中,曲子的前三句全由名词铺排而成,十八个字就是九个名词,罗列了九种景物,集中显示出“秋”的特色。首先让学生朗读,以诗歌的韵律激发学生体会诗的意境和诗中蕴涵的情感;然后读诗绘画,自己勾勒出诗歌的内容。学生画得兴致盎然,再现了意境,表达了主题。他们走入了诗歌的意境,逐步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含蓄美,诗歌欣赏的能力慢慢地提高了,人文情趣也得到了提高。恰当地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绘画,会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可感,使枯燥的说教变得生动有趣。
二、借助音乐渲染
创设语文情境,借助音乐也是渲染情境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音乐使学生进入课文情境,让学生体会感情,感受意境。音乐和文字都是通过一种媒介,唤起客体心中的感受,调动过往的经验,重现某种场景或者感情。两者互有长短,如果能把音乐与语言文字沟通起来,教学就真正实现了同时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在这种联觉的通感中,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在教学中,有时完全可以利用音乐与文字的优势,让学生更好地去体会文章,同时也用另一种方式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因其富有结构美和音乐美,给它谱上简单的曲子,韵律和谐,使抽象的乡愁变得具体、生动、感人,强烈地感染了学生,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三、借助多媒体辅助
《语文课程标准》实行后,多媒体计算机和教育网络的介入,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以境致情。
现代课堂教学可采用多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此情此境下受到感染熏陶,以境来达到入情的目的,具体可以采用多媒体、影视片断等手段。如,《我有一个梦想》,利用影片展现黑人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并以之贯串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因同情而产生激奋,因激奋而融入情感与理解。通过情境的创设和课文内容的结合,使学生情绪激昂,并对自由做出全新的认识。
2.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内容,增大课堂容量。
语文课就是进行语言信息的吸收(输入)和表达(输出)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也就是在一定时间内给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和音像材料充实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既能使教学内容在多层面、多形式或多感应上达到良好的组合,又能使教学内容呈现出形象生动、感染力强的特征。从而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时主动投入的激情。
3.运用多媒体创设情景交融的情境,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一、深情并茂地朗读,激发学生兴趣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各个学校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教学中,我利用初中生好奇心强,喜欢模仿这个特点,以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来吸引、感染和影响学生,激起他们读的兴趣,并在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想、想象,品味文章的妙处。我还告诉学生,读书一定要口诵心动,眼睛能看到画面,耳朵能听到声音,鼻子能嗅到气味,舌头还要能品出滋味。调动多种感官,驰骋想象,读书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比如,读朱自清的《春》,我先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在脑海中想象作者所描写的那五幅美丽的图景,再让学生借助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多种感官去感受生机勃勃的春草,姹紫嫣红的春花,和煦温柔的春风,细密绵长的春雨和珍惜春天大好时光,乐观积极的人们。至此,文章的旨趣、意境,也尽在琅琅读书声中了。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心领神会,并能读出感情的时候,读书便成为乐趣。
二、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教师若能精心设计导语,一开始就能紧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进而积极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
如教学《乡愁》时,我这样导入:“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往今来,多少漂泊在外的游子把他们对祖国、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融入作品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在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中,有哪些写乡愁的诗句,哪位同学能说说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优美的诗句如涓涓细流从学生口中流出。“那么,在现代诗中,以乡愁为主题的也不少,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所写的《乡愁》。下面,就让我们在优美的歌声中走进余光中先生那浓情似水的乡愁世界。”伴随着一曲深情的《乡愁》,学生们如痴如醉,被深深地感染了,情感上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学习兴趣也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
三、营造和谐氛围,激发学生兴趣
在教学中,只有师生不断地进行情感交流,特别是教师要以情激情,为学生营造一种安全、宽松、愉悦、和谐的氛围,学生的学习状态才会松弛,兴趣才会激发,思维才会敏捷,课堂效率才会提高。十几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懂得:教师只有在生活中、学习上真正地关心学生,真心地爱学生,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爱戴。学生喜欢你,才会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你的课堂中。同时,还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学生哪怕只有一点点细微的进步,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并给予鼓励和赞赏的微笑。时间一长,我惊奇地发现,绝大部分学生都对我的语文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他们聚精会神,踊跃发言,学习信心十足,成绩自然也越来越好。
四、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语文学习过程是一个形象思维过程。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彩的画面和美妙的声音去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把学生带入形象直观的世界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丰富的情感体验中愉快学习。
如古诗词内涵丰富,意境深远,时间跨度大,学生理解起来较困难,若能借助多媒体演示,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天净沙・秋思》时,我就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凄美的秋郊夕照图:枯萎的藤蔓缠绕着垂老的古树,黄昏回家的乌鸦栖息在枝头。夕阳西下,一个在外漂泊的游子牵着一匹消瘦的老马,站在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的秋风吹动着他的头发和衣襟……再配上优美的《思乡曲》,学生兴致盎然,如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了天涯游子那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创设表演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说
在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口语交际的内容。老师们也在努力地尝试着上好每一节口语交际课,以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和水平。但是,仅仅靠每个单元中那一次训练是很难提高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的。我认为,口语交际课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进行有效口语交际训练的范例,并非是口语交际训练的唯一途径。新大纲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语文课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它本身就承载着培养学生倾听、表达、交流等多种能力,是训练学生语言的重要渠道。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就要充分利用教材,根据低年级学生对图片、故事、游戏感兴趣的特点,利用图片、故事、游戏激发学生说的欲望。如教一年级《四季》一课时,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四幅插图,发挥其作用,引导学生说话。教学一开始,我就出示图让学生观察:是什么季节?图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兴趣浓厚,争先恐后地说着,接着让学生通过"找朋友"的游戏,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课文中的插图选择适合与插图中季节有关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这样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进行说话训练。
2.续编课文激发学生说
孩子们的想像力极为丰富,特别是表现在编故事方面,教师千万不要设置框框,限制他们的创造力。例如:在教完《狐狸和乌鸦》一文后,老师问学生:"假如有一天乌鸦又找来一片肉,站在树上正准备喂孩子,这时,狐狸闻到了肉香又到树下,你们猜结果会是怎么样?"学生的思路打开了:有的说,这次不管狐狸用多美妙动听的语言,乌鸦都没有受骗上当,狐狸只好流着口水走了;还有的说,狐狸又用好话来骗乌鸦,乌鸦一直不理它,连看都没看它一眼,狐狸见了,就破口大骂:"乌鸦,你还真以为你的嗓子很动听,其实,世界上再也找不到比你更难听的声音啦!你一身乌黑的羽毛,是世界上最难看的,你简直是个笨蛋,!说你几句好话,你就被我轻易地给骗了。"乌鸦听到这里,再也忍不住了,它刚想骂:"滚开!你这个骗子!"没想到,刚一张嘴,肉又掉了下去,狐狸叼起肉得意地跑回洞里去了。像这类素材在低年级还有很多如:《我要的是葫芦》一文中,要的是葫芦的那个人第二年又种葫芦了,他会怎么做呢?还如《坐井观天》一课,让学生说说青蛙跳出井之后会说些什么?等等这些素材都能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的想象和思维,从而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3.借助课文内容让学生表演说
表演也是低年级的孩子十分喜爱的一种学习方法,孩子们喜爱小动物,也爱听童话故事。在低年级的教材中就有不少描写小动物的课文,我于是利用教材的特点,在教完课文后,引导学生借助插图进行表演,然后让他们用自己的话将这个故事讲一讲、演一演,这样让学生在听故事、讲故事、表演故事的过程中不断加浓说话的兴趣。例如教《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小壁虎借尾巴》等课文,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我给孩子们准备好头饰,请有兴趣的孩子上讲台来表演,孩子们表演得很投入,再加上惟妙惟肖的动作,把小壁虎借不到尾巴的那种伤心难过的表情和小鸭子、小鹰一次比一次进步的喜悦表现的淋漓尽致。通过表演不但温习了课文内容,更重要的是学生在组织演出的过程中,台词的对话也对学生进行了口语交际的训练。
4.家庭作业促进学生说
低年级课文很多都适合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于是我就抓住教材的这一特点,布置一些口语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庭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如:"当学了《两只小狮子》、《守株待兔》、《爱迪生救妈妈》等课文后要求学生回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这样的作业学生觉得像是在玩游戏,轻松、感兴趣于是就乐于完成,,在玩中口语交际能力又得到了锻炼。
5.课程整合,诱发学生说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意识习惯。”在实施新课标的今天,只有面向全体学生,给学生创设快乐的课堂学习氛围,学生才能自主学习,从而参与教学互助活动,让“快乐语文”的理念渗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快乐语文”就是要求语文教学中的一切活动都要以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为宗旨;针对不同的具体问题能发表多种不同有个性的见解;有大胆丰富想象的能力;有独特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有一定的人文思想文化品位。只有把准了这个舵,语文教学才能实现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真正实现“快乐语文”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营造快乐氛围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因此,一方面营造开放的课堂环境,教师振奋的精神面貌,妙趣横生的导语设计,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等都能使师生和谐,教学融洽。另一方面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将微笑送给学生,将信任鼓励的眼光投向学生。多一些人文关怀,让教学在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一句话,学生能面带阳光,微笑着听你讲课,那么快乐的氛围就基本形成了。
二、培养快乐思维
法国思想家卢梭说:“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如何让你的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关键在于教学的创新。训练学生多角度质疑思辨的思维技巧,让学生拥有快乐思维,使课堂展现生命的精彩。“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亦是如此。首先,要开好头,将学生尽快带入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并把学生喜闻乐见的东西融入课堂教学,适当制造沸点,使课堂焕发青春与活力,营造快乐课堂。另外,还可讲究课堂结束技巧,如设置悬念,或设计结束语等,将快乐延伸。
三、创造快乐教学
开展语文活动课 ,促使学生快乐学习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学要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需要锻炼教学智慧更新教学观念,充满快乐的语文课应该通过相应的活动课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比如:开展模仿记者采访课,事先设计好采访话题,让采访双方围绕课题精心准备,面对面交流,以此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四、进行快乐评价
古人云“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对学生的评价,往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情感。新课标之处,对学生应该以“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只有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才会越学越有劲。一个赞许的微笑,一根竖起的大拇指,一阵鼓励的掌声等,都会让学生成分享受到人文关怀。另外,适当的奖励措施也会刺激学生的求职欲望,让学生融入到你的教学活动中。
时代呼唤改革,教育需要创新。让我们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幸福地生活,真正享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快乐起来
要实现快乐教学,首先要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快乐的气氛,造成学生快乐的心态,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会采用分角色朗读课文、穿插笑话等方式,当然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那毕竟是外在的。而课堂气氛的真正活跃,则来自于学生内在思维的生动展开。
学生充满学习语文的快乐期望,我们要尽可能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中有许多“朋友”可交,有许多活动可玩、有许多知识可学,语文学习生活丰富而多彩;要少一点考试的渲染,多一点快乐的语文学习生活的宣传;教师要多一点灿烂的微笑,多一点诚挚的关爱,让学生充满语文学习的快乐期望。
(一)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
让语文学习“快乐”起来,首先教师要扮演重要角色,以自己的机智幽默、小组的互动、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让语文课堂“快乐”起来;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通过课本剧表演、辩论等活动,让学生“快乐”起来;最后要创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通过队报、黑板报、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体验成功的快乐
语文学习不是触手可及,不可能都是简单易行,有时要付出努力,付出耐心,付出时间,有时甚至付出许多“牺牲”。失败是成功之母,成功更是成功之母。老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不经意的表扬,一个赞赏的动作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成功中享受学习,享受快乐。有了快乐,学生才会产生更大的语文学习兴趣,这样的语文教学无疑是成功的、有效的、快乐的。
二、沟通师生情感,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协调是以情感为纽带的,教师以丰富的情感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学生会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并有所感悟,潜能和创造性因此得以充分发挥。教师的情感包括对教学倾注的热情,对教学内容的体验,对学生的热爱和尊重,以及教师心情的愉悦、兴奋等。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但有智力因素的参与,还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就会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就会如一潭死水。这就必然影响学习的效果。“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就需要调动自身情绪,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氛围中,仿佛身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角色之中。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的最高境界是“乐”。在语文教学中,把语文课堂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为满足学生求知欲的苗圃,变成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性情、净化学生思想的乐园,是语文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要让每一位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学习是一种劳动,学习是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学习,并不能满足于课堂教学形式的活泼多样,应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认真、努力的学习,变“苦”为“乐”,体验到成功的欢乐。尤其对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教师要充分肯定他们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感到,经过自己的努力是会获得成功的。
三、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学生获得知识,一是从被动接受中获得,二是从主动学习中获得。我们应提倡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主动地获取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注意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改变重视“教”而忽略“学”的现状,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从不知到知,从知之较少到知之较多,并在学会语文知识的同时学会学习的方法。
摘 要:快乐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但现在语文课堂教学很多时候还停留在概念上。快乐的精神状态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顶峰。在快乐教学的氛围下,学生会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怎样在语文课堂上实施快乐教学呢?首先需要教师放下“师道尊严”,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其次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最后,要开放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做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快乐教学;学习兴趣;平等;轻松;开放
我们经常在语文课堂上见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学生不愿听课,还有一些学生虽然认真上课,表情却很痛苦。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语文课堂沉闷,提不起兴趣。怎么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对语文课堂充满兴趣呢?答案就是要让快乐教学真正走进课堂。
几千年前,孔子就有对快乐教学的认识,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北宋的张载在《经学理窟》中也说:“学至于乐,则自不已,故进也。”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教师要和善地、快乐地教育儿童,以便在没有殴打,没有号泣,没有厌恶的气氛中,喝下科学的饮料。”同时期的英国教育家洛克说:“当学生正在用心学习的时候,他们应该高高兴兴,一切事情都应该使他们感到容易,充分感到快乐。”快乐教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它能促进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但是现在在应试教育指挥棒下,语文教师担心学生学习跟不上,便有意无意地倾向于灌输教育,使学生疲于奔命,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早就淹没殆尽了。让快乐教学重回语文课堂,是解决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因为快乐教学有它独特的优点。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快乐的精神状态能使学生的智力活动达到顶峰。因为轻松快乐的良好心境可以激发脑肽的释放,而脑肽是记忆与学习的关键性动力。教育心理学也表明:人在快乐的时候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才能形成兴奋中心,神经细胞间传递信息的通道才能畅通无阻,感觉、观察变得敏锐,思维也变得迅速敏捷,注意力集中,想象丰富,记忆效果好,这样就加速了知识的接收、加工和组合的过程,知识迅速得到巩固并转化为能力。而人在压抑沮丧时,这一切都将受阻。当代国外学习观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将人的学习与情绪的变化和影响紧密联系起来,注意把情感因素引入学习之中,意识到作为学习主体的人,其学习活动离不开快乐等积极情感的激发、维持、强化和调控。无数的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学效果与学习愉悦情绪呈明显的正相关。笔者就有这样的体验,如有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打瞌睡了,我故意调侃说:“学习要善于思考,某某同学以手撑头,做思考状,但不要持续太久哦,不然会变成思想者的。”学生都笑起来,情绪调动起来了,打瞌睡的学生也受到气氛的感染,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在检验学习效果的时候,我也会采取灵活多变的措施。如在检验文言文翻译效果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写上考查的句子,随机抽取几名学生当场翻译,但不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任务的,这时这名学生可以请求其他同学帮助完成任务,也可以由其他学生主动帮助完成任务。措施看似简单,实际上减轻了学生紧张的情绪。
在快乐教学的氛围下,学生会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快乐教学可以凭借其特有的魅力在使学生感到快乐的同时激起他们浓厚的兴趣。那么,怎样在语文课堂中实施快乐教学呢?
首先,教师需要放下“师道尊严”,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学生。随着新课改的普及深入,传统的师生关系早已黯然转身,师生的主从、主客关系渐趋式微,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能高高在上,而要与学生平等相处,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密切合作。
其次,教师要善于营造轻松快乐的课堂氛围。课堂本质上是学习新知的地方,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有如沐春风的感觉。而这一切都跟课堂的组织者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教师本身要带着快乐的心情走进课堂,学生就容易放下压力。
最后,教师要开放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做课堂的主人。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很多时候是主动性得不到重视。笔者曾经做过这样的尝试,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可以拥有语文教学参考资料,而且比赛看谁找的相关信息更多,一举打破教师怕学生有了语文参考资料不听课的担忧,结果学生的求知兴趣更浓,学习效果更好。
快乐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尊重学生学习主体的教学行为,它既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又能很好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希望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能真正实施起来。
(作者单位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外海中学)
快乐语文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诗意,思维的灵动,情感的交融,个性的张扬。其内涵是引领学生亲身体验语文的内在美,让语文进入内心世界,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品位。
一、快乐课堂――让课堂充满激情
把语文课堂教学看作一门艺术,让语文课堂像诗一样激情飞扬,像诗一样蕴涵丰富,像诗一样意境优美,像诗一样充满想象和创造。语文课应当呼唤诗情和激情。真情洋溢,激情荡漾,语文课堂才会令人感动万分,魅力无穷。
1.语文用真情去点燃激情
语文教育,说到底是情感的教育。教师富有激情的导入,营造了一种浓厚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徜徉在一种浓浓的氛围中,使得他们激情澎湃,真情洋溢,感受生活美好和幸福。倘若教师的语言干巴巴,冷冰冰,枯燥乏味,课堂也就会像一潭死水,沉闷无聊。语文教师要用深切的真情去引导学生,启发学生,感染学生,熏陶学生,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用真情去点燃学生心中埋藏的激情,激发他们求知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上了语文课,难道还会学不好语文吗?
2.语文因激情而感动而美丽
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更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个体。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教语文,实际是教育学生做人。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然后才学会求知。教材中,有的教会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周围一切的人,有的教会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好,感受环境熏陶,有的教会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点点滴滴,无不渗透着作者的深厚感情。教师激情澎湃的讲解,热情洋溢的分析,小桥流水般的浅吟,如泣如诉的叙说,或者高亢激昂,或者悲哀伤心,无不像雨打芭蕉深入学生的灵魂深处,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学会怎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语文课,因有教师的激情才令人感动而魅力十分,令人向往。
二、音乐绘画表演――让课堂充满生机
1.音乐萦绕课堂
“音乐”是最美妙的语言,可以陶冶孩子们的情操,可以发展人的思维,能给人以最大限度的联想,并且给人无限的美感,让人尽情想象、思索,潜移默化地发展思维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他们对音乐兴趣要比学语文的兴趣浓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音乐走进课堂。如,教学片段《草原的早晨》时,我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让学生一边听着歌曲一边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适时地添加些音乐,或配乐朗诵,或让学生唱一些与课文有关的歌曲,学生可以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朗读、感悟、体验,情感得到升华,在自然而然中将文中的形象之美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中。真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何乐不为呢?
2.绘画美化课堂
“绘画”是对美丽事物的直接感受,进而把握美、领悟美。孩子们喜欢绘画,喜欢用手中的笔来描绘自己的七彩粝搿P翁各异、色彩鲜艳的图案虽然透露着稚嫩,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愉快的体验,无不刺激着他们的创作欲望。根据孩子这一特点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绘画,让他们用手中的笔画出自己眼中、心中课文的美景。这样,不仅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如《世界多美呀》一课:
师:小鸡看到了蓝湛湛的天空,绿茵茵的树木,碧澄澄的小河。它还会看到哪些景物呢?
生1:它会看到红彤彤的柿子。
生2:金灿灿的野花。
生3:还会看到美丽的小鸟。
……
此时,学生兴趣盎然地在充满情趣的氛围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课文中抽象的文字转化为直观的绘画作品,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词语和课文的理解――热爱大自然。“绘画”的巧设岂不给语文课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实,一堂语文课就像一出戏,要时而迭起。教师要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把信心和快乐送给学生,让课堂充满天真童趣,让孩子们沉浸在欢乐的语文课堂中。在快乐中学习,在健康中成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才会心情快乐。培养学生的兴趣多种多样,不论什么方法,殊途同归都是要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全力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怕语文、恨语文为爱语文、盼语文。只有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自主学习,发现生活,感受生活,描绘生活,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