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理想的文章

关于理想的文章

时间:2023-05-30 10:26: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理想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理想的文章

第1篇

说《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是因为《论语》作为基础教育教材具有很高的价值。《论语》作为基础教育教材的价值,在于有三个体系。

1、《论语》是知识体系

《论语》包含丰富的、密集的、精练的、非常纯粹的文化知识,文化含量非常高。举例说,一本《论语》五百则,一万六千字,有一百多个成语,成语是最原始的出处,最原始的本意,不是成语字典里的教条。

《论语》里几百则终生可以引用的格言,包含了大量的人生智慧。这种知识体系,跟今天的教材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2、《论语》是价值体系

《论语》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社会是理想的社会?什么样的政治是理想的政治?什么样的人是理想的人?概括起来,一句话:什么样的人生是理想的人生。第二个体系,教会孩子做价值的判断,比第一个知识体系更重要。

《论语》,是一部关于理想的书,是一部帮助我们建立信仰的书。前面谈到,信是对不确定的东西信,基本的价值观不需要验证,需要认同。那么,什么叫仰?是相信一个比你高的东西,相信一个引你向上提升的东西。它不叫信服,它叫信仰,要往上看。所以,信,就是相信一个不确定的东西;但是这个不确定的东西,必须是让你想向上走的。不是什么不确定的东西都能信。让人堕落的东西不能信。信一个不确定的但引领你往上走的,才叫信仰。

3、《论语》是文化体系

有人说,既然读《圣经》也可以成为好人,为什么一定要读《论语》;读《论语》读《圣经》都可以让人成为一个好人,区别在于,学《论语》认同的是中国文化。所以说《论语》是经典中的经典。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18—02

一、引言

理想是个体关于未来的、同实际相联系的、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并有实现可能的想象、追求及奋斗目标。高职院校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理想状况、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将直接决定着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进行研究,不仅有助于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结构,深化理想教育的理论探讨,而且还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从而有助于提高人们对高校理想教育工作的认识,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素质、德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使他们坚定政治方向,树立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是,多数研究都是从理论角度进行探讨,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针对性不强。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我们反思目前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提供现实意义的指导。

二、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高职院校的1—3年级的学生分批进行集体测试。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4份(回收率89.5%),其中男生460份,女生524份。

(二)工具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问卷由研究者自行编制。问卷共包括生活理想、职业理想、道德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以及发展理想6个因子。问卷的α系数是0.8665,内容效度及结构效度良好。本问卷为5点计分,从问卷采用Likert5点法记分,从“完全不符”到“完全符合”5个等级,分别记为1到5分,反向题以相反的方式记分。被试得分越高,说明其理想越成熟;得分越低则表示理想越不成熟。分维度得分越高,说明其理想内容越倾向于该内容。问卷得分采用终得分,终得分的计算公式:终得分=维度实际粗得分/组成某一维度的理论最高粗得分×100。

(三)程序

在辅导员的协助下,由经过培训的人员主持测验,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测验,并在20分钟内完成。将收集的数据输入SPSS11.5进行统计分析。整个测验过程以及对数据的处理严格按照测验的实施程序规则以及统计学原理进行。

三、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及诸因素总体状况

表1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得分最高的是社会理想,得分最低的是职业理想。

表1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总体状况分析表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年级差异状况

表2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职业理想因子、政治理想因子以及发展理想因子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表2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年级差异状况分析表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性别差异状况

表3的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政治理想因子上,高职院校大学生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表3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性别差异分析表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影响因素状况

表4及表5数据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影响因素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个人因素、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个人因素中排在第1位的个体的性格;社会因素中排在第1位的是国家的经济水平;家庭因素中排在第1位的是个体家庭和睦程度。

表4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影响因素一览表

表5 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具体影响因素一览表

四、讨论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总体状况分析

本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说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是积极的,健康的。这与其它研究是一致的。[1]在理想各因子中,社会理想因子得分最高,这说明高职院校大学生共同奋斗的目标是积极的。职业理想因子得分最低,这说明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对未来职业的工作岗位、工作部门、工作种类及事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有所调整。换句话说,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一定影响。这与其它研究是不一致的。[2][3]同时,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理想内容是有层次的,并不是单一的,这与黄希庭等的研究是一致的。[4][5]因此,在进行理想教育的时候,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年级差异状况分析

本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高年级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因子及政治理想因子得分显著低于低年级大学生,其发展理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低年级学生。总体而言,各年级大学生都有自身的追求及奋斗目标。然而,对于低年级大学生来说,他们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对于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等等方面抱有过高的期望。随着年级的升高,自身知识结构不断完善,对于自身未来的发展状况越来越明确。因此,高年级大学生的发展理想因子得分较高。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性别差异状况分析

本研究表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政治理想因子上,高职院校女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趋向于男女平等。换句话说,在许多方面,人们的性别差异意识逐渐淡化。某些方面,女性的重要性远远高于男性。教育方面是男女平等的典型表现。然而,由于历史等众因素的影响,目前绝大多数领导岗位都是男性居多,女性所占的比例极少。随着男女平等观念的不断深化,女性占据领导岗位的意愿逐渐加强。因此,女大学生政治理想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男大学生。

(四)高职院校大学生理想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理想的影响因素中,51.6%大学生认为个人因素所起的作用最大,其次是社会因素及家庭因素。这说明他们已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对个体的影响力逐渐减小,社会的影响力逐渐增加。在各因素中,排在第1位的分别是性格因素、经济水平因素以及家庭和睦程度因素。这说明大学生的理想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得到社会及家庭的大力支持。

五、结论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理想内容是有层次的,并不是单一的。

(二)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体现出一定的差异。同时,众因素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的影响是不同的,要分清主次。另外,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理想教育应该取得社会以及家庭的大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杨其其.关于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7,(3):31.

[2]杨其其.大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J].教育与职业,2009,(8):45.

[3]仇志海,王生雨.高职院校学生理想信念状况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07,(17):73—74.

第3篇

纪伯伦说让你的理想高于你的才干,你的今天有可能超过最昨天,你的明天才有可能超过今天。

泰戈尔说天地万物都在追求自身的独一无二的完美。

班廷说人生最大的快乐不在于占有什么,而在于追求什么的过程。

苏轼说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

王守仁说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飘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

荷马说一个最困苦、最微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可无所畏惧。

不要以为我在搜集、堆砌名言警句,这是我读了流沙河的诗歌《理想》,以前看过的关于理想的名言,顿时如纷纷扬扬的雪花在我脑际飞旋。

提到流沙河,我们知道他原名余勋坦,四川金堂人。我读过他写的Y先生语录,幽默之中含着令人心痛的记忆。他娴熟于正话反说直话曲说庄话谐说,因此文章之中总是弥散着一股不同凡俗的怪异之趣。但这首《理想》是一首哲理诗,却读来庄重深沉,只是一以贯之仍然钟情于传统诗的形式节奏之美与音韵平仄之谐,讲求诗句的流畅易懂朗朗上口。

全诗主要赞扬理想的意义,从历史意义到人格意义、人生意义,强调人生一定要有理想:“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对于理想作者作了独到而深刻的思考。如理想有时代性有层次性,“饥寒的年代里理想是温饱;温饱的年代里理想是文明;离乱的年代里理想是安定;安定的年代里理想是繁荣。”社会不断进步,理想也不断提高;而又正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诗人所推崇的是崇高的社会理想,绝不是什么黄金梦,所以“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所获得是为理想而奋斗的幸福感,是理想实现后的喜悦,牺牲的是种种个人利益。尤其理想就是要改变现状,而尚未觉悟的人,总认为现状是天经地义的,要改变现状的就是大逆不道是疯子是狂人,躲避他反对他,于是理想“更多的是带来未被理解的寂寥”。

诗人认为“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使平凡的人变得伟大,即使是罪人,一旦树立了理想,也可“获得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但是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躺在功劳簿上争名夺利,就令人生厌;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还一味诅咒眼前的环境怨天尤人,更是可笑之极。

第4篇

1、“和谐”,字祥义丰,意味深远,寄托着中华民族的美好愿望。

2、和谐是一种具体的、被看得到摸得着的事物所唤起的情绪。

3、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最佳组合,和谐是众多因素的统一。

4、琴瑟和鸣,黄钟大吕,这是艺术的和谐;和风细雨,桃红柳绿,这是自然的和谐。

5、和谐是一道风景。

6、和谐的音乐妙不可言,和谐的山水使人心旷神怡,和谐的社会才是理想的社会。

7、和谐是一种默契。

8、和谐是歌,高亢而激昂,但需要你的欣赏。

9、和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观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状态,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点。

第5篇

关键词:维特 精神特质 性格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205-01

1772年的一个冬天。午夜十二点,一位年仅二十出头的德国青年饮弹自尽。他身着青衣黄裤,为爱殉身。这就是青年时代歌德的名作《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人公——维特。此书一出,得到了社会上各界人士的热捧,恩格斯也称歌德为“最伟大的德国人”、“伟大的德国诗人”、“真正的奥林帕斯山上的宙斯”。同时《维特》也遭到了封建教会的封禁。当时甚至有很多青年选择以维特的方式自杀。维特之死成为了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一个符号。那么,到底是谁杀死了维特?维特之死与当时的社会思潮有何关系?

我认为,维特之死,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独特的精神特质,而理想的受阻和恋爱的失败只是其自杀的诱因。

很多人认为维特的自杀原因在于当时社会的黑暗,维特并不是因为失恋而死,而是因为社会理想不能实现,因为德国社会的腐朽压抑窒息而死。这种说法有其根据。维特生活在怎样的时代呢?恩格斯曾生动地描述过当时的德国社会,“这是一堆正在腐朽和解体的讨厌的东西。没有一个人感到舒服。一切都很糟糕,不满情绪笼罩了全国。甚至连德国最优秀最坚强的思想家都对自己祖国的前途不抱任何希望。”[1]在这样的社会制度下,维特受到了极大的压抑。“他看到“为了追逐等级地位,他们互相警觉,彼此提防,人人都想捷足先登”。与善良淳朴的下层劳动人民相比,“表面的光彩掩盖着他们的精神贫乏和空虚无聊!”[2]在这种社会现实中,饱受压抑的维特觉得理想不能实现,人生已无意义,于是选择了自杀。

我不能苟同这一看法。尽管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马克思认为,“小说家们在自己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治家和道德家加在一起所提示的还要多。”[3]恩格斯也说:“建立在革命广场上的断头台,无非是维特的手枪之可怜的摹制品罢了。”但我认为这部小说并非歌德为了鞭笞黑暗的社会现实而作,至少社会意义只是这本小说的一个引申义。因为这本小说实际上是歌德年轻时的生活的写照。歌德在谈到自己这部作品时曾说:“使我感受到切肤之痛的、迫使我进行创作的,导致产生《维特》的那种心情,无宁是一些直接关系到个人的情况。”可见,这部小说的创作原动机是表现青年作者的感情苦闷而已,而正是这种情绪导致了当时大众的感情共鸣。当然从文学史角度讲,《维特》的揭示社会现实的作用是不能磨灭的。

但很明显,受到社会不公的打击就会选择死亡的情况,只在维特的身上出现了。当时的青年基本上都面临着同样的现实问题,但选择自杀者寥寥无几。难道与维特同时代的歌德不是同样遭受着理想爱情双重的打击吗?可是与自己的镜像维特不同,歌德选择了坚强的活下去,因为他有着坚毅的性格和坚定的理想,这在他后来的生活中也得到了印证。之所以维特在面对社会的黑暗和理想的破灭时会感到绝望,显然有其更为深刻的原因。何况,维特之所以会投身于社会工作,只不过是为了逃离瓦尔海姆的感情纠葛。因此认为,社会理想破灭导致自杀之说实不可取。

那么既然维特的死因并不是理想的破灭,那么从小说文本中能找到的另一个原因就只有为爱情而死了。这是不假的,我觉得维特的确是殉情而死,而非其他什么原因。殉情而死这条原因更为直接,更为合理,也更接近作者的创作意图。可是我认为,维特的爱情并未失败。他其实得到了绿蒂的爱情,而并非单相思。但维特所渴望的是单独占有绿蒂的爱情,并永远与绿蒂相爱。这与他的精神特质有关。而阿尔伯特和绿蒂的婚姻关系与绿蒂的拒绝严重破坏了他的“理想”。他因此殉情而死,而实际上是他自己把自己逼上了死路。因此,可以说维特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自己爱情理想的破灭,更深维度上来看则是他单纯的性格与自恋自欺的心理特质造成的恶果。

维特的精神特质是什么?可以说,维特是一个天性单纯,热爱自然,追求完美,却又多愁善感,自恋自欺,愤世嫉俗的年轻人。而最致命的就是他不能很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思想过于单纯和理想化,就像一个孩子,总是希望世界能够按照他的想法来改造。而这是不可能的。他行为极端,在和阿尔伯特关于自杀问题的讨论中说:“在这混乱的,互相矛盾的力的迷津中,大自然也找不到出路,人就唯有一死。”面对和自己处境相似的杀人犯,他竟精神失常的说:“你没有救了,不幸的朋友!我明白,咱们都没有救了!”可见他对自杀早已做好准备。维特还带有一点病态(感伤主义作祟)。“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刚到瓦尔海姆时.他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把人生当作可厌恶的负担。”[4]他觉得,“在这个世界中.没有一个人能很容易地理解另一个人。”自己把自己孤立了起来。

在维特的精神特质的引导下,维特自己堵死了每一条退路,最后他所能做的只有痛苦赴死。这正是维特的性格悲剧所在。所谓“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他自视甚高, 认为“我这颗心是我唯一的骄傲,只有它才是一切的源泉,一切力量,一切福佑,一切灾难的源泉。”愤世嫉俗的维特在事业上只见识了社会工作的无聊和琐碎,自己社会地位的低下(甚至不能参加道貌岸然的贵族的沙龙),却并未怀有一种崇高的社会理想,或去通过改变什么获得这种理想。他只是感到了自己的无能和无事可做,人生的无聊。而参与社会工作本就是为了逃避感情的折磨而已。而他的爱情,正如他的事业和理想,完全违背了他自己的想法,导致了他的感伤。什么是感伤主义呢?“感伤主义是十八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的时代潮流,是当时流行的“时代病”。当时的青年感情细腻,带有一点病态,把人生当作是可厌恶的负担,以此来作为对社会的抨击和反抗。”[5]他渴望单纯而完美的爱情,同时又不愿放弃自己所痴迷的绿蒂,而这就更增添了他的感伤情怀。维特多愁善感,甚至连时序的变化也能影响到他的内心。维特追求完美,他无法面对命运的不公,无法理智的面对现实,而现实在他看来是没有出路的。维特固执己见,钻牛角尖,最后只剩下了死路一条。这是一场绝对意义上的人格悲剧。

维特之死是因为其独特的精神特质导致的,而他的殉情则具有更为广阔的人生意义。恩格斯说:“《维特》决不象那些从人的观点来读歌德的人们所认为的只是一本平凡的感伤的恋爱小说。维特的自杀,不是为了他的恋爱,而是因为他不能认清自己和世界的相互关系。”这正验证了维特殉情而死的真正原因。理想和爱情的失败仅是诱因,是他自己的性格迫使其走上自杀之路。如果他能够正确认识这个世界,这个悲剧也许不会发生。因此我才说,维特之死,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他自己的精神特质。人生的旅途中,爱情或事业的挫折随处可见。而只有正确认识人生,坚强的面对每一次挫折,才能继续生活下去。郭沫若译的《维特》的卷首诗说:“可爱的读者呦、你哭他,你爱他、请从非毁之前救起他的名闻、你看呀,他出穴的精魂正在向你目语、请做个堂堂男子吧,不要步我后尘!”[6]也许这就是歌德想要告诉世人的道理。

参考文献

[1]李芬芬 《透过维特式的爱情看维特之烦恼》.

[2]刘娟 《试论少年维特的人生追求:自然、纯真和自由平等》.

[3]马克思 《英国资产阶级》.

[4]邓楠,杨华 《维特的自我救赎---关于维特之死的一种解读》.

第6篇

1.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及依据。《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能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思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新词汇和新句型,培养学生应用英语谈论将来计划,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等能力.(2)过程与方法: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人生理想的讨论,让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下决心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爱心、乐奉献的良好品格。

3.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用一般将来时谈论未来自己与他人理想的职业及原因,为实现理想所做出的打算和安排,以及制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学习计划。本课的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过多媒体资源及现场, 设计10年后的情景场面,提供学生学习新词汇及新句型“be going to”语言情景,使学生在贴近生活的真实语境中运用语言;第二部分是使用一般将来时谈论未来职业理想及为实现理想所做出的打算和安排开展的系列训练活动,提高学生的听说读的语言技能;第三部分是通过阅读与写作的训练,利用知识的迁移,拓展本课知识,提高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4.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新词汇,学生会运用“be going to”这一语言结构进行交谈。(2)教学难点:把新的语言结构融入到阅读、写作、听力训练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5.教学媒介: 本课使用服装道具、多媒体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视的贴近生活的语言环境,提供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平台。

二、教学过程

Step 1Warm up

Get the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hoto of Yao Ming with a basketball in his hand.(学生通过观看篮球明星姚明的照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为领进学生本节课的主题做好铺垫)

Step 2Leading in

Show some pictures about different kinds of jobs .

T: As we all know in ten years we’re going to grow up . And we’re going to have jobs (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出示各种职业的图片) .Of all the jobs,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 (学生依照个人的意愿畅谈自己的理想)

S1: I’m going to be a teacher.

S2: I’m going to be an actor.….

T: Great. I hope your dreams will come true. Let’s learn Unit 10 I’m going to be a basketball player Section A (导入新课中选用的职业图片应具有典型性,如使用比尔盖茨、姚明等人物的照片,目的是潜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

Step 3Presentation

.Some students act different jobs. to create a context to present the new words .(让几名学生利用服装、动作、表情表达自己长大后梦想的职业,通过这一真实的情境创设,帮助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会关于职业的新词汇。)

T:What are your classmates going to be when they grow up? Can you guess by their actions, clothes or gestures.

S1:sb is going to be a professional basketball player.

S2:sb is going to be a computer programmer.

S3:sb is going to be a pilot . …

T:Yes , you’re right.(教师领读新单词)

T: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向S1提问)

S1: I’m going to practice basketball every day .

T: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向S2提问)

S2: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 …

Step 4 Practice

(1)show a lot of pictures of others’ jobs to create a context for the students to use English. Get the to communicate in class about the dream jobs.

(2)The students discuss in groups and talk about the dream jobs

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How are you going to do that?

Where are you going to work?

Step 5 Reading

Show a diary about Tian Tian’s dream job in some pictures .where the students can learn new expressions

Tian Tian is a good student.

She is going to move somewhere interesting. Paris sounds like a great city.

She is going to find a part-time job for a year or two and save some money.

She wants to travel all over the world

Next, she is going to hold art exhibitions.

One day, She is going to retire somewhere quiet and beautiful.

(教师把一个短篇阅读设计成富有情境的画面展示,可以帮助学生在感性认识中掌握新知,同时,整体输入文章信息,师生共同理解较难的词、词汇与语言结构,扫清阅读障碍,帮助学生顺利进行阅读)

Step 6 Writin::Get the students to write an article about their dream jobs. Then read it to your class.

Step 7 Homework:Make a survey of your friend and write a diary about your friend’s dream job .

三. 教学反思

第7篇

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饮余马于咸池兮,总余辔乎扶桑。折若木以拂日兮,聊逍遥以相羊。前望舒使先驱兮,后飞廉使奔属。译为:早晨从南方的苍梧出发,傍晚就到达了昆仑山上。我本想在灵琐稍事逗留,夕阳西下已经暮色苍茫。我命令羲和停鞭慢行啊,莫叫太阳迫近崦嵫山旁。前面的道路啊又远又长,我将上上下下追求理想。让我的马在咸池里饮水,把马缰绳拴在扶桑树上。折下若木枝来挡住太阳,我可以暂且从容地徜徉。叫前面的望舒作为先驱,让后面的飞廉紧紧跟上。

赏析:《离骚》作为长篇巨著,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关于它的内容层次,诗的前面部分是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自己辅佐楚王所进行的改革弊政的斗争及受谗被疏的遭遇,表明了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是借女劝告、陈词重华,总结历史上兴亡盛衰的经验教训,阐述了“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从而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现了对理想的执著追求,最后部分是在追求不得之后,转而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询问出路,从中反映了去国自疏和怀恋故土的思想矛盾

(来源:文章屋网 )

第8篇

1、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华罗庚

2、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淘渊明

3、聪明在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4、如果你颇有天赋,勤勉会使其更加完美;如果你能力平平,勤勉会补之不足。——雷诺兹

5、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见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罗兰

6、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蘅(励志名言 )

7、在日常生活中靠天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同样能做到;靠天才不能做到的事情,靠勤奋也能做到。——亨沃比彻

8、时间是伟大的作者,她能写出未来的结局。——卓别林

9、富人如果把金钱放到你手中,你不要对这点恩惠太看重;因为圣人曾经这样教诲;勤劳远比黄金可贵。——萨迪

10、要工作,要勤劳,劳作是最可靠的财富。——拉封丹

11、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

12、社会犹如一条船,每个人都要有掌舵的准备。——易卜生

13、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

14、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爱因斯坦

15、在所有的批评家中,最伟大的,最正确的,最天才的是时间。——别林斯基

第9篇

关键词:理想;理想失落;理想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5-0060-02

德育过程中的理想失落是创新性的课题研究,首先需要了解理想失落的内涵,并结合时代特点分析大学生的特点,总结哪些方面对当代大学生产生理想方面的影响,并根据大学生自身的时代背景、家庭社会的影响以及学校德育过程找出应对之策。一直以来,对于理想都没有能做出一个科学的全面的定义。笔者认为,理想应该作为人的一种生活方式、精神目标来引导人的,是人在生活中的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一种精神的不断生成与体现。虽然理想的具体内涵并没有统一的尺度,但是不管它如何变化,都不能改变理想作为对未来期望的这种品质。

一、正确理解理想失落内涵

理想作为人生的精神力量,它将促使每一个青年群体和个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自觉地改造主观世界,使人的思想道德在实践中逐步升华,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发展自我。理想决定人思想道德修养的方向,是人思想道德修养的动力。理想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客观要求,展示了现实走向未来的发展前景。没有崇高的理想,把个人的名利、享乐作为人生目标,必定是胸无大志、无所作为、迷失人生的方向。理想失落意指理想信念的缺失,及对理想的理解带有明显的主观偏激意识。树立正确的、崇高的理想,我们才能摆脱个人的狭小天地,逐步树立起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因此,提高人的思想道德境界,必须要确定远大崇高的理想追求,正确解决理想失落问题。

二、当代大学生理想失落的主要表现

(一)理想知识匮乏,行为举止失范

一些学生对理想知识缺乏科学的认识,认为理想是虚无缥缈、可有可无的东西。大多数学生对理想信念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而且,在关于理想内容的选择上,大多数学生更加倾向于“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追求“赚钱、发财”。有些学生即使在课堂上学习理想信念的相关知识,但在实际生活中却表现出知行不一、道德败坏的现象。更有甚者,部分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多少带着功利性色彩,讲好处、有回报的做法在同学间盛行,与所学理论知识极为不符。

(二)理想信念动摇,物质意识增强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用一切方法手段来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企图破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壁垒,这些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都具有重大影响。目前,大学生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自由主义思想严重,觉得读政治理论书无用,并且部分学生出现思想政治觉悟不高、道德素质欠缺、理想与信念发生偏差等问题。

(三)理想目标模糊,精神动力不足

当前的“90后”大学生偏重于对个人需求的追求,缺乏明确的理想目标,认为在激烈的竞争机制下,拥有足够的职业技能和较强的工作能力,找到体面的工作就行,而自身道德修养方面只要没有违纪违法就可以了。从近期社会中出现的一系列道德滑坡的现象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道德理想追求的热忱不高,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

三、当代大学生理想失落的原因

(一)从大学生自身的原因来说

部分大学生理想信念扭曲,崇尚金钱至上,追求享乐主义,功利性思想日趋显著,以及大学生之间相互攀比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是价值取向扭曲的表现。同时,大学生往往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的引导,以至于在面对理想和现实两者时,更倾向于以现实为准则,缺乏现实与自我教育的结合,他们的理想伴有浓烈的现实色彩。

(二)从家庭原因来说

家庭是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对学生的理想具有隐性教育作用。家庭结构以及家庭成员关系也是理想信念缺失的重要因素。同时,父母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理想目标和内容。有的父母不要孩子做家务、劳动,习惯铺张浪费,这些负面生活习性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树立。

(三)从学校原因来说

以往我们对理想的认识大都停留在思想政治教育层面。学生从内心厌恶思想政治课,认为是“洗脑课”。这一认识上的偏颇,往往导致理想教育的强迫性和盲目性。并且,从当前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看,还远远没有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水平保持一致。因此,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上都要与时俱进,并更有效地解决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理想失落等新情况、新问题。因此,理想教育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建立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使个体在面对现实世界的同时,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四)从社会原因来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期带来了各种思想的交流和碰撞。西方国家企图通过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利用一切方法手段来宣扬西方资本主义的社会思想,中西方思想文化的大融合,对当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其价值观念和价值选择的混乱,直接导致中国社会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这些都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五)教育合力不足

高校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是教育合力的整合过程,是社会、学校、家庭合力共同作用下重塑个人理想的过程。社会、学校、家庭对当前理想信念的教育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认知,但是全社会合力的教育局面还未真正成型。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三者往往相互脱节,忽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以至于教育效果相互抵消的现象比较严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仍然在孤军奋战,学校的德育教学依然是大学生理想信念形成的决定性环节,而高校辅导员和教师队伍则仍承担着教学育人的艰巨任务。在教育合力中,社会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学校教育具有主导作用,家庭教育具有隐性教育力量。不能忽视学校教育的领导核心地位,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也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家庭环境的熏陶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和塑造理想信念的关键,而社会环境的烘托是塑造大学生良好信念的里程碑。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失落的对策

(一)大学生自身方面

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大学生在思想上保持与时俱进的先进性,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理论付诸实践,提高自我完善程度,在社会活动中勇于锻炼自我,认识自身的不足,并谦虚地接受批评,做到言行一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信念。

(二)家庭方面

增强家庭软环境的协调性。家庭是社会成员情感与经济最基本的承载体。在当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家长的指引是当代大学生形成和塑造思想的关键。家庭成员间的情感交流对大学生的道德修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庭成员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将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修养在日常行为中,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大学生,自觉地发挥家庭的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

(三)学校方面

加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基础的教育。通过课堂教学是大学生解决理想失落问题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为指导,并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创新当代大学生理想教育的方法。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步完善,在理想教育过程中,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满足广大学生与时俱进学习的需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为教学手段的更新开辟广阔的前景。同时,在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做到三个结合:即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相结合、“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相结合、理想信念践履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不能回避现实问题,要善于用疏导的方法,引导学生独立自觉的思考,主动的确立、修正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四)社会方面

改善社会环境,不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加强角色责任和公民责任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文化水平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教育要回归生活,对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也不例外。理想来源于现实,高于现实,最终理想又将归于现实。理想的树立和实现都离不开具体的生活实践,所以当代大学生的理想教育不仅要帮助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更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实践中去实现理想。

(五)教育合力方面

优化理想信念教育的环境。理想信念教育环境的优化对于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性的作用。环境是决定理想信念教育成效的决定性因素,良好的教育环境可以激励学生的意志,在情景交融的环境下,通过情景的熏陶感染更容易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大学生更有效的获取知识,辩证的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环境相结合,并且有针对性地创建一种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想信念的环境,使学生融入到这种环境中,进而达到解决理想失落、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预期目的。

德育对大学生的教化在其人格培养中,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理想失落,严重影响我国德育的发展水平。大学生理想失落的解决,有利于大学生净化心灵,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于提高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道德水平,改善青少年德育有效性,对于青少年德育的改革与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意义、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教育和实现中国梦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第10篇

[关键词]旅游吸引物;社会建构;符号化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9)03―0069―06

1 引言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活动中的一个核心要素。正如皮格拉莫(Pigram,1983)所言,没有吸引物,旅游将不存在。对于旅游吸引物的研究,国外相对成熟,而国内则相对缺乏。这主要表现在国内学术界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认识仍存在分歧,国内往往使用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等概念与之相对应,常常发生混淆。其次是研究视角比较单一,对于旅游吸引物的分析大多是从地理学的角度、从资源的物理属性的角度来进行的;对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及其社会建构过程分析则相对欠缺。

本文首先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内涵和内在属性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本文对旅游吸引物的概念理解,然后从社会建构的角度对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以及旅游吸引物的形成和动态发展过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及其变化的动态概念模型。本文认为,旅游吸引物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也就是说,某物之所以对游客具有吸引力,除了它自身所具有的特殊的物理特性以外,还因为它符合了社会的价值与理想,并成为了承载某种价值与理想的符号。而旅游吸引物建构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同时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的选择事实上代表了其在一定社会条件下对某一旅游吸引物所代表的符号意义的价值认同。随着社会主流价值与理想的变化,旅游吸引物也随之发生更替或循环。

2 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内涵及其内在属性

2.1 旅游吸引物的概念内涵

早期旅游吸引物的概念相对比较宽泛,它强调的是旅游吸引物之所以吸引旅游者的所有“吸引力”要素总和。保继刚、楚义芳(1999)将旅游吸引物定义为“促进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所有因素的总和,它包括了旅游资源、适宜的接待设施和优良的服务,甚至还包括了快速舒适的旅游交通条件”。而卢(Lew,1987)也认为,从本质上看,旅游吸引物就是指“吸引旅游者离开家去其他,‘非家’(non-home)的地方旅游的所有要素,它包括景观、活动以及经历”。

在随后西方的旅游研究中,学者们开始强调旅游吸引物不仅是一个客观的具有“吸引力”的要素总和,它更是一个吸引物系统,它是从属于整个旅游系统之下的一个子系统(Getz,1986;Leiper,1990)。这个系统由几个部分组成并相互联系和作用。比如,雷珀(Leiper,1990)认为旅游者并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旅游吸引物”的消费者或使用者,他还是旅游吸引物系统的一部分;而皮尔斯(Pearee,1991)和罗顿(Lawton,2005)也认为,在旅游吸引物的定义中,不可忽略的还有旅游经营者的作用,因此他们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吸引管理者和旅游者注意的,有特殊的人类或自然界特征的知名事件、遗址、区域或相关现象”(转引自胡抚生,2008)。

在吸引物的系统观点下不难看出,旅游吸引物之所以成为吸引物,不仅因为其某种特殊的客观属性,而且因为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感知和认同。因此,社会学家麦肯耐尔(MaeCannell,1976)早期便提出,旅游吸引物应该包括3个部分:旅游者、旅游景点以及旅游景点的标识物或形象(marker/image)。冈恩(Gunn,1972)的定义也与麦肯耐尔相似,他用“核心吸引物”(nucleus)的概念代替了“旅游景点”,冈恩认为旅游吸引物是由3个因素组成的系统,其中包括:旅游者(人的因素)、核心吸引物(核心的物的因素)和标识物或标志(信息的因素)。而另一旅游学者雷珀(Leiper,1990)同样继承了旅游吸引物系统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即旅游者、核心吸引物和标识物是如何相互关联而作用于吸引物系统的,其模型如图1所示。

可以看出,在雷珀(Leiper)的模型中,对于一个旅游吸引物而言,3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雷珀举例所说的,假如没有旅游者去参观伦敦塔的话,那么伦敦塔就不会被看成一个旅游吸引物;而另一方面,标识物也是旅游吸引物不可缺少的信息系统,也就是代表某种吸引物的符号,旅游者正是因为这些信息才产生了对旅游吸引物的需求。

西方的研究表明:旅游吸引物不仅是天生的或历史的遗产,也不仅仅是指旅游吸引物本身,它更是一个建构的系统,这个系统包括旅游者、核心吸引物和标识物。其中,旅游者的要素说明,旅游吸引物的建构必须放在与旅游者相对的位置上;而标识物的要素则表明,旅游吸引物不仅包括吸引物本身(即它的某种特殊客观属性),同时还包括人为建构的信息和符号。

2.2 旅游吸引物的双重属性

旅游吸引物之所以能够吸引人,不是因为人们见到它之后才被吸引,而是在没有见到它之前就对其产生了渴望。可见,旅游吸引物的吸引力,不能仅仅从其客观属性来判定,而必须同时从其符号属性来分析。吸引物之所以成为吸引物,首先离不开其独特的客观属性(如黄山的险峻挺拔),但这种客观属性仅仅是某物成为吸引物的前提或潜在条件。只有当人们形成了有关某个客体的形象,这个客体才在现实的意义上成为吸引物。

事实上,从以上旅游吸引物的系统观点可以看出,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者之间并非简单的直接对应关系。旅游吸引物的标识物往往是拉动旅游者前去旅行的重要动力。在这个意义上说,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就显得非常重要。麦肯耐尔(MacCannell,1976)早在20世纪70年代便提到了吸引物的符号生产过程。他将这一过程称为景观的“神圣化”过程。麦肯耐尔认为,“景观的神圣化”与“旅游朝圣者”的“仪式化心理”是吸引物建构和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他指出,景观的神圣化过程一般包括给景观命名(naming)、确定范围和提升(framing andelevation)、装饰(enshrinem―ent)、机械化再生产(mechan。ical reproduction)和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等5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旅游吸引物不仅仅是简单的、 随意的物质的呈现,而是经过加工、被赋予意义和某种价值感的景观。

在麦肯耐尔看来,旅游吸引物就是由一个个符号组成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景观或景点都是由一系列的象征性的标识物所标志出来的。“符号是将某种事物呈现给某人的信息总和”(MacCannell,1976)。在很多情况下,旅游吸引物值得去看,往往不是因为景观或景物本身,而是因为关于这一景观或景物的信息(符号意义)让人们觉得值得一看。麦肯耐尔(MacCannell,1976)给出了一个来自纽约的典型例子:“当一小块月球上的石头被放在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展出的时候,一天中就有42195人到博物馆来参观,这个游客数是博物馆单日接待的最多人数。在参观中,有一个13岁的男孩评论道,‘这石头看上去就是那种你能在中央公园随意捡到的东西;但它很酷,因为它来自月球’。”

这个例子很好地说明了在旅游游览中,最重要的因素也许并非景观,物本身,而是与景观,物相关的信息,也就是代表景观/物的符号。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著名的景点之所以成为大众欢迎的旅游吸引物,不仅是因为其本身的景观,而是因为它的符号意义。比如说,美国的自由女神像(美国的象征),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巴黎的象征),中国的长城(中国的标志)等。

当然,不同的旅游者对于同一旅游吸引物的符号意义的认同往往是不同的,因而对同一旅游吸引物的认知和评价也是不同的。我们在实践中可以看到,一些对某些游客有吸引力的景点对另一些游客来说却毫无兴趣。比如旧金山的金门大桥,它目前已成为旧金山的标志性景点和符号之一。有些游客认为到了旧金山,就必须游金门大桥,但另一些游客则抱怨,“这里有什么可看的?维朗扎罗(Verrazzano Narrows)桥比这里大得多了”(MacCannell,1976)。

在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到,那些喜欢游览金门大桥的游客接受的是这座桥作为旧金山标志的符号属性和意义,尤其对于那些喜欢在“标志性建筑”前拍照表示“到此一游”的游客而言,金门大桥是旧金山一个必游的景点;而那些抱怨的游客否定的则是这座桥的客观属性――也就是认为它的独特性不够,与其他桥相比不够壮观。

因此,由上分析可以看出,旅游吸引物具有双重属性,一方面,它具有某种独特的客观属性;另一方面,它具有符号属性。如果说,旅游吸引物的客观属性是人们难以干预的,那么,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则是社会建构的产物和结果。社会建构往往会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依据某种社会与理想的需要,去建构某一旅游客体,使之成为承载某种社会价值与理想的符号。

在此意义上,笔者认为,旅游吸引物的内涵可以理解为:“旅游吸引物是相对于游客而言的吸引力客体,其吸引力可以分为绝对吸引力和相对吸引力。绝对吸引力来源于旅游吸引物的某种特殊的客观属性;而相对吸引力则来源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即该客体成为旅游者价值认同的符号”。下面将对旅游吸引物符号化的社会建构过程进行详述。

3 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和社会建构过程

社会对吸引物的建构作用的体现之一,就在于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属性往往代表着社会的价值理想和选择。借助于大众媒体和市场营销手段,旅游客体成为某种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的符号。从社会建构的角度看,关于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一般而言它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与大众媒体、大众传播和教育等知识传播过程相联系,社会分别赋予不同的客体以某种价值与意义,从而使得这些客体成为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的承载符号,并成为社会中的神圣客体;第二,在旅游开发过程中,旅游开发者借助市场营销手段而树立某一旅游客体的形象,提升其旅游价值,赋予其神圣意义。

而对于旅游客体(吸引物)的意义向旅游消费者的转移,贝尔克、瓦伦多夫和谢丽(Belk,Wallendorf&Sherry,1989)从消费者行为的角度提出,人们可以通过消费赋予其购买的物品或活动以意义并使其神圣化。他们指出,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神圣化;神圣化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投资的过程。他们分析了在物品的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可以通过仪式、朝圣的旅程、特质赋予、礼物馈赠、收藏、继承以及权威认可等方式赋予物品神圣的意义。

可见,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和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的消费,事实上是社会价值理想的建构和意义转移过程。一方面,在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中,来自社会世界的某种神圣价值与理想被转移到旅游客体中;另一方面,旅游者通过消费和体验代表着某种神圣价值与理想的旅游客体,获得了非凡的体验并表达了对符号化的社会价值的认同。

麦克拉肯(McCracken,1988)的“意义转移模式”(图2)有助于说明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建构和意义转移过程。根据麦克拉肯的观点,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过程,不但是对商品性能的使用过程,而且是对商品的符号意义的消费过程。而商品的意义的来源,麦克拉肯认为,它是从文化世界里“转移”过来的。商品生产者通过两种手段来进行这种意义转移,一是广告,二是时尚。正是由于商品成为文化意义的符号,因此,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过程同时也是对商品的意义的消费过程,也就是说,通过商品消费,将商品的意义转移到消费者身上。其中,消费者一般是通过4种仪式来进行意义转移的:交换仪式、占有仪式、修饰仪式、剥夺仪式(NcCraeken,1988)。

受到麦克拉肯的“意义转移模式”的启发,笔者认为,旅游客体的符号化过程同样涉及“意义的双重转移”。第一重意义转移是人们将社会世界中的神圣价值与理想转移到旅游客体上,使这一旅游客体成为承载某种神圣价值与理想(意义)的符号与象征,从而成为旅游吸引物。第二重意义转移是旅游消费者在体验旅游吸引物过程中,将旅游吸引物所代表的神圣价值与理想(意义)转移到消费者身上。第一重意义转移过程涉及社会对旅游吸引物的意义的集体建构过程,第二重意义转移涉及旅游者个体对旅游吸引物的意义的消费过程。而每一次旅游消费,都是对旅游吸引物的意义的再生产过程(图2)。

从图3可以看出,在吸引物的意义建构和价值转移中有两个过程:一个是旅游吸引物的文化生产过程,这个过程主要是由旅游产品开发者,生产者完成的,它是将社会,文化世界的意义价值转移到旅游吸引物,并赋予其某种消费价值和符号价值的商品化过程;而另一个过程则是旅游吸引物的消费过程,这个过程是由旅游消费者完成的,在这一过程中,旅游者通过对旅游吸引物的朝拜仪式、凝视仪式、摄影仪式、购物仪式(如购买纪念品)等,将吸引物主观化、情感化,旅游者与旅游吸引物进行无言的对话与交流,并在旅游者内心产生移情(empathy)作用。而作为吸引物替代品的旅游纪念品,也成为个人的价值收藏。旅游纪念品和摄影图片是旅游吸引物的意义向旅游者转移的见证 物,并可在日后不断重温。

需要提出的是,旅游吸引物的意义转移过程包含了双重匹配过程(图4)。第一重匹配是旅游吸引物与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类型的匹配过程。不同类型的价值与理想,需要与不同类型的旅游客体(吸引物)匹配。比如,有关本真性的价值与理想,一般与经济不发达的社区、淳朴的民风、传统的民俗或历史比较悠久的文物等旅游客体相匹配;有关崇尚自然的价值,一般与自然景观相匹配;而有关想象与幻想的价值,则往往与迪斯尼乐园、环球影城等主题公园相匹配等等。第二重匹配是旅游吸引物与旅游者类型的匹配。不同的旅游者,寻求不同类型的旅游吸引物,并体验不同类型的旅游价值。旅游的过程,正是通过对旅游吸引物的崇拜,而获得某种价值体验和精神力量,并进而将自我提升到一个理想的境界。可以说,旅游吸引物的价值向旅游者转移的过程,就是旅游者的“精神充电”的过程。正如从麦加朝圣归来的信徒获得了精神力量一样,旅游者从旅游归来也体验了一种超越日常状态的精神境界。在此意义上,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的体验,是人生中一种周期性的赋予生活以意义的制度(Graburn,1989)。

上述意义的双重转移过程说明了旅游吸引物的动态变化与循环过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社会的价值与理想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相应地,随着社会的价值与理想的变化,主流旅游者所热捧的旅游吸引物类型也在变化、更替与循环。例如,由于18世纪的理智主义(intellectualism)和19世纪工业革命的盛行,英国出现了浪漫主义的价值与理想。在这种价值的支配下,昔日被认为是恶魔和盗匪藏身的森林,被当作充满魅力的吸引物;而昔日被看作险恶的大海,也被当作充满浪漫情调的吸引物。同样是在英国,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海水浴被当时的医疗界认为具有治疗和健身的效果,因此,布来克普尔(Blackpool)和斯卡布罗(Scarborough)这两个海边胜地成为当时著名的旅游吸引物,但是,随着与海水浴相关的医疗神话的破产,这两个景点便逐渐走向衰落(Wang,2000)。由此可见,旅游吸引物是具有生命周期的,之所以如此,并非仅仅因为人们在感官上厌倦了某种类型的吸引物,而主要是因为社会的价值与理想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价值与理想的变化,人们需要寻找新的旅游客体作为这种变化了的价值与理想的符号。而价值与理想恰恰是随着社会与文化的变迁而变化的。

4 结语

本文从社会学的视角。分析了旅游吸引物的双重属性尤其是其符号属性,并提出了旅游吸引物不仅是一种独立的、静态的客观存在,它更是一种社会建构的产物,是随着社会变迁而不断变化的。正如英国社会学家夏普雷(Sharpley,1994)曾说,吸引物的变化反映了社会发展与旅游之间的关系的变化。旅游吸引物的社会建构过程实质上是社会意义和价值建构的过程,也是旅游吸引物的符号化过程。不同的旅游吸引物往往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发展条件下的意义和价值认同。时代不同,社会背景不同,社会的主流价值与理想也不相同,与之相对应,社会所热衷的旅游吸引物类型也不同。可见,旅游吸引物不但具有“物理寿命”,而且具有“社会寿命”(王宁,2001),后者源于社会所赋予的吸引物的价值与理想(即符号化过程)。随着这些价值与理想的变化,原来的吸引物就会被抛弃,人们会选择新的吸引物来代表新的价值与理想。旅游吸引物于是呈现出不断更替与循环的动态特征。

第11篇

【关键词】赫布迪;文化;研究

一、前言

“从文化到霸权”这篇文章出自迪克.赫布迪的《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的第一章。这篇文章分为四个部分:文化的定义;巴特:神话与符号;意识形态: 一种活化的关系;霸权:动态的平衡。本文主要探讨它的文化的定义。

赫布迪首先从文化的定义着手,把牛津英语辞典中对“文化”一词的解释列举出来,说明这个词本身有着许多不同的含义。经过世代的应用,这个词语被赋予了种种差异很大甚至大相径庭的含义。自18世纪末以后,Culture作为文化的意义还被英国学者与文人广为应用,他们的批评注意力集中在一系列相关的论争中:“生活的质量”、机械化于人性的影响、劳动分工以及民众社会的形成等,这些问题都被统摄于雷蒙德?威廉斯称之为“文化与社会”(Culture and Society)的议题之下。正是通过这种争议与批评的传统,“有机社会”(‘Organic Society’)(即作为一个一体化的、有意义的整体而存在的社会)的梦想才得以大致上保持下来。这一“有机社会”梦想有两重基本指向:一重指向过去的等级秩序社会中的封建理想,在这一向度中,文化被赋予一种近乎神圣的功能并以其“和谐完美”来反衬当代社会的“荒原”。文化的另一重向度不及前者权威,它指向了未来,指向了消除劳动与享乐差异的社会主义乌托邦。尽管未必完全契合,我们还是可以从上述两种向度的传统中发现文化的两个基本定义:其一恐怕是最为读者所熟识的,其本质保守且经典――它将文化视为审美上的完善,是“思想与语言的臻于完美”。而这种文化只能源自于对“经典”审美形式(歌剧、芭蕾、戏剧、文学、艺术)的鉴赏;其二则植根于人类学并曾被威廉斯溯源至赫德与18世纪,在这里,“文化”一词指的是:

表达特定意义与价值的特别的生活方式,它不仅存在于艺术与学识中,还存在于制度与日常行为中。就此而言,对于文化的分析便是对于特别的生活方式也即特别的文化中隐含在内与彰显于外的意义与价值的阐明。(威廉斯,1958) 比起第一个关于文化的定义,此定义的涵盖明显要大得多。简言之,这两个定义也就是文化是审美的完善或文化是全部生活。

二、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

伯明翰学派的亚文化研究有它自己关于文化的定义。威廉斯给文化分出了3种定义:首先是“理想的’,文化定义.其次是“文献式的”文化定义.最后是文化的“社会”定义。威廉斯是个很注重调和的人一方面.他的这个文化分析模式包含了当时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分析方式,即当时学院中的利维斯式的分析方式.它们基于“理想的”或“文献式”的文化定义之上,用“细绎”的方法对经典著作进行研究,从中发掘人类智慧和文明的结晶,这是自阿诺德以来英国精英主义者的传统;另一方面.这个文化分析模式也包含了当时较为激进和创新的观点.那就是文化的“社会”定义.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和谐的完美”状态.它也是人类日常的生活状态。这个概念为后来的亚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伯明翰学派的主要代表雷蒙德・威廉斯从单纯社会性角度对文化进行的描述称为“理想的’文化定义。他说,根据这个定义,就某些绝对或普遍的价值而言,文化是人类完善的状态或过程。如此,文化分析在本质上就是对在生活或作品中体现的人类生存的永恒秩序和永恒价值的发现和描写。 伯明翰学派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同时涵括了这三个角度所指向的三个事实领域,所以,其既可以概括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文化意涵,又可以描绘具体时代和地域的文化的具体特点,同时也可以包含文化的物化形态,因此,它可以作为一种成熟的文化的定义。威廉斯解释说,区别不同的文化就是区别不同的“整体的生活方式”。

在《文化与社会》中,威廉斯追溯 “文化”一词的内涵从工业革命直至当代所发牛的变化,他对利维斯关于全部文化遗产都是由语言和文学承载的观点提出批评。威廉斯认为,利维斯的文化定义忽略其它的知识形式、制度、风俗、习惯等,夸大文学的作用,实际上,“文化”一词含义的发展,记录人类对社会、经济、以及政治生活中诸多变迁所引起的一系列重要持续的反应,囚此,“对于文化这个概念,我们必须小断扩展它的内涵,使之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同义语。”

三、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

当文化研究(Cultrural Studies)这一学科最初在大学中确立的时候,它在文化的双重定义的藩篱中无所适从:文化是审美的完善/文化是“全部生活”,何者代表着更有成效的探求方向?理查德・霍加特与雷蒙德・威廉斯对工人阶级文化的叙述充满了同情,他们以怀恋的笔触描写了未受教育的少年(利兹,霍加特,1957)和威尔士的矿村(威廉斯,1958),但同时他们的著述中又流露出对于文学与道德风气的强烈偏好。霍加特痛惜世风口下,传统的工人阶级社区尽管前景阴郁但至少仍保持着那些历经磨炼的价值,但它们最终被毁坏并且为刺激的“棉花糖世界”与乏味、低劣的廉价小说所取代。威廉斯勉强赞同新的大众传媒,但他关注的仍是构建美学与道德规范以便区别精华与“垃圾”:比如将“一种真正的音乐形式”爵士乐、“一种绝佳运动”足球与“小说、周末漫画出版物、无聊的最新流行曲”区别开来(威廉斯,1961)。

霍加特制定了文化研究的基本前提:

首先,离开了对于高雅文学的鉴赏,人们便不能真正理解社会的实质。其次,文学批评的分析手法不仅应用于有学术地位的高雅文学,还可以应用于其他一些社会现象(如流行艺术、大众传媒)以便阐发它们对于个体与社会的意义。(霍加特,1966)

上述论断中隐含了这样的两个假定①人们还是要以必不可少的微妙的文学感觉去“读解”社会;②文化的两重界定终将得以整合。

四、文化是“对斗争诸方式关系的研究”

E. P.托普逊对文化作为整个生活方式的定义提出了批评。他认为这样的概念经常忽视平等、剥削和权力关系.没有充分地表达冲突和过程。换句话说.它缺乏历史意识。对托普逊来说.文化不是生活的整个方式.而是斗争的整个方式。它是整体性和阶级斗争理论的结合。托普逊批评了威廉斯和霍加特著作中流露出来的对当代工人阶级生活的悲观情绪。他认为这种情绪来源于对阶级斗争和工人阶级经验的错误认识:“许多文化研究著作中的悲观分析来源于他们对工人阶级在创造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斗争中所处位置的不了解。以及他们对工人阶级目前“创造性潜能,的不充分认识。”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建立在阶级的基础之上、强调工人阶级被压迫经验和阶级斗争的文化解读方式,是后来伯明翰文化研究的主要特征。

在迪克赫布迪的这篇文章中,赫布迪也提到了托普逊。他说E.P.托普逊试图以他更严格的阐释来取代威廉斯对于文化理论的界定,即以“对斗争诸方式间关系的研究”取代“研究全部生活要素间关系的理论”。这种阐释需要更具分析力的构架和一整套新的术语;而作为这一理论化过程的一部分,“意识形态”一词亦将获得较从前远为宽广的含义。

【参考文献】

[1]Dick Hebdige, Subculture: The Meaning of Style, London: Methuen, 1979.

第12篇

关键词:“轻负高效”教学;特级教师;特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6-0138-03

中小学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别指出要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以推进这一问题的解决。有力的制度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要有效解决问题,根本还需要从课堂教学效率,从教师的专业素质入手。本文以三位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的教学为例,探讨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轻负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三位特级教师的“轻负高效”教学

文中的三位教师十多年来从不布置课外作业,真正做到了“轻负”甚至是“无负”;而对于“高效”,需要结合具体的教育情境来理解。当前对于“有效教学”的判断标准有很多研究成果,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标准应该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主,在此我们根据三位教师十多年来历届学生的整体成绩、学生的数学能力、学生获得的良好的数学学习情感来进行判定。之所以称他们的教学为“高效教学”,是因为他们扎根本土,在学生人数偏多、教师工作负担重,学生基础弱的条件下,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但没有课外作业负担,而且整体成绩十分优秀,同时教师还践行了新课程理念,从这个意义来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高效教学”的典范。三位特级教师分别是:

浙江东阳吴宁第五小学数学特级教师李成良,2009年被评为“浙江教育年度影响人物”,很少甚至不布置课外作业,从教30余年,他的学生参加过10次学段过关检测,合格率都在98%以上,其中有6次达到了100%,优秀率也不低。

江苏扬州小学数学特级教师翟裕康,他发明了“四了(le)三不”数学教学法,“四了”即课堂教学要做到“该讲的要讲了,该练的要练了,练后要评了,下课前要把学生的作业本收了”;“三不”即“不上课表以外的课,不让学生下课时间做作业,不布置回家作业”。在他的引领下,全校1-6年级20多年不留数学家庭作业,但数学成绩却在扬州名列前茅,为他所在的梅岭小学赢得了“负担轻,学得好”的社会声誉。

四川眉山师范附小数学特级教师李志军。1995年起,在班额都在80人之上的情况下,连续16年不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但学生平均成绩一直名列前茅。他“一没二少三多”(没家庭作业;教师讲得少,书面批改作业少;学生练得多,学生讲得多,学生尝试多)的教学风格和尝试教学法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他的学生被公认为“快乐轻松,后劲十足”。

这里关于三位教师资料的获取途径主要是通过《人民教育》杂志、报刊和网络上介绍三位特级教师的相关文章以及他们的个人经验描述、教学录像、课堂实录、李志军老师的个人博客,另外还有对李志军老师进行的个人访谈。将上述三位小学数学特级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考虑到不同学段的学生特点和不同学科的课程特点,教学会有所不同。事实上有“轻负高效”教学特色的教师还有其他案例,如武汉市外国语学校的物理特级教师何文浩等,也是本文作为参照的“隐身教师”。

二、实现“轻负高效”教学,教师需具备的特质

那么,怎样才能实现“轻负高效”的教学呢?对三位教师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在他们的教学行为、课堂结构、教学方法这些方面,这些 “形” 虽然可以模仿,但其“神”是模仿不来的,正如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说:名师是不可以模仿的。由于教学环境、条件、学生的具体情况不同,教材处理、教学方法、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途径就会有区别。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最根本因素,还是在于教师内在的专业素质。有人概括名师应该具有“九力”,即理想力、思想力、创新力、学习力、精进力、艺术力、表达力、发展力、影响力。这也是文中三位特级教师共有的特征,这里笔者想从更具体的层面分析三位特级教师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