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5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母亲节素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描写母亲的好词
贤惠 文静 善良 慈祥 温柔 平和 贤淑 宽容 大度 谦和 实在 俭朴 敦厚 忠厚 仁厚 慈悲 仁爱 高尚 热情 贤明 和气忘我 贤德 亲切 十全十美 与人为善 寸草春晖 无微不至年高德昭 德高望重 温柔敦厚 豁达大度 知情达理 仪态大方 不遗余力 鞠躬尽瘁 慈眉善目 交口赞誉
有口皆碑 众望所归 表里如一 节衣缩食 栉风沐雨 起早贪黑 饱经沧桑 寸草春晖 无私奉献 母爱无言 细致入微 关怀备至 劳心劳力 暖人心扉
默默无闻 无怨无悔 如沐春风 含辛茹苦 任劳任怨 勤勤恳恳 秀外慧中 恩深情重 曾母投杼 恩逾慈母 父母恩勤 孟母三迁 衣食父母 再生父母 天伦之乐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恩同父母 寸草春晖 忘我贡献 母爱无言
二、赞美母亲的比喻句
1. 母亲像温暖的阳光,让我满怀期望。
2. 母亲像明亮的太阳,让我看到了光明。
3. 母亲像鼓起航帆,让我顺利的到达彼岸。
4. 母亲像点燃的蜡烛,让我看到光明。
5. 母亲像参天的大树,让我感觉凉爽。
6. 母亲是遮风挡雨的纸伞,呵护着我幼小的生命。
7. 母亲是御寒的冬衣,时刻给我温暖。
8. 母亲是心酸时的一句问候,让我得到一丝丝的慰藉。
9. 母亲是我的闹钟,天天准时把我唤醒。
10. 母亲是天边的启明星,总是早早地起来忙碌。
11. 母亲是使人复苏的动力,是力量的源泉,是前进的风帆。
12 .母亲是疲惫中的一杯龙井,当你软弱无力时,只消几口就是你神清气爽。
13. 母亲是默默的老黄牛,忍辱负重,从不叫苦。
14.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助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
15.母亲是快乐时的缕缕阳光,让我增添一份微笑。
16.母亲是金色的灯塔,时刻指明我前进的方向。
17.母亲是黄集中的一朵鲜花,当你落寞惆怅时,看一眼满目青翠,闻一下香沁心脾,心里得到恬适不会孤单。
18.母亲是烦恼中的一曲古筝,当你义气消沉时,优雅的旋律一飘荡,眼前立即一片青翠。
19.母亲是挫折中的阵阵清风,当你惊惶伤心时,为你拭去焦躁的汗水,梳理好零乱的思绪。
20.母亲是避风的港湾,让归航的我不再漂泊。
21.母亲是悲伤时的一份快乐,让我露出笑脸。
22.母亲啊,你是泥土,我是你输出乳汁让我汲取的一朵花儿
23.母爱像一叶小船,载着我驶向人生的彼岸。
24.母爱像泉水一样滋润我们幼小的心田。
25.母爱像春风一样抚摸着我们的脸庞
26.母爱就像一座大山,蕴藏着万物,哺育我们成长。
27.母爱就像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28.母爱就像一艘大船,载着我们驶向大海,去追寻生命的奥秘。
29.母爱就像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30.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31.母爱就像一颗永远亮在心底的美丽星星。
32.母爱就像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33.母爱就像一把扇子,在烈日炎炎下为儿女扇起一阵凉爽的清风。
34.母爱就像一把大伞,在急风骤雨中为儿女撑起一个温馨的港湾。
35.母爱就像温暖的阳光,像那重重夜幕里一盏温柔的灯光,远远的为我亮着,轻唤我迟疑的脚步。
36.母爱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
37.母爱就象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轻吟浅唱。
38.母爱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
39.母爱就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母爱就是漂泊天涯的缕缕思念,母爱就是儿女病榻前的关切焦灼,母爱就是儿女成长的殷殷期盼。
40.母爱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铅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
三、母爱优美段落
1.爱之花开放的地方,生命便能欣欣向荣。有人说:"母爱是闪耀着生命之光的一株灵芝草,让痛苦顿失消融";有人说:"母爱是一阵清风,吹走了我心中的阴影";有人说:"母爱是一本闪烁着智慧之光的一本书物,教导我们如何做人"。在母爱的沐浴中行走,我从不感到无助,因为有一种力量始终支持着我,那就是那永不褪色的母爱。现在的日子里,我享受着母亲的爱,在以后的日子里,我要学会爱母亲。
2.母爱是人间最圣洁、最崇高、最无私的爱,她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文字赋予她太多的诠释,也赋予她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诗歌的撼人心魄,没有惊卷大海的风波逆转,母爱就像一场春雨,润物无声,绵长深远。母爱是润泽儿女心灵的一眼清泉,是一生相伴的盈盈笑语,伴随着儿女的一饮一啜,丝丝缕缕,绵绵不绝,于是,在儿女的笑声泪眼中就融入了母爱的缠绵。母爱是灿烂的阳光,炽热而光明。她能融化冰川、净化心灵、蓬勃生机。她以博大的襟怀哺育生命、呵护万物。
3.时光如水,年华易逝,似水流年淡去我们多少回忆,却始终不改我们对母亲的绵绵思念。莺归燕去,春去秋来,容颜渐老,白发似雪。儿女在一天天长大,母亲却在一天天衰老。母爱是慷慨的,她送走了春露,送走了秋霜;留给了晨曦,留给了暮霭;而惟独忘了她自己。母爱无言,任我用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这份沉甸甸的爱的感激。母亲为我们默默付出,耗费了青春,耗尽了生命,却没有丝毫的怨言,也没有得到丝毫的回报,岁月的沧桑却在她面孔和头发上留下了灰白的印记,使我更加感叹于无情岁月的流逝、爱的伟大!
4.妈妈,多么亲切的称呼,被奉上这个称呼的人是多么的伟大!然而,又有谁曾经真心诚意地喊一声“妈妈”呢?谁试过每天见到母亲都对她说一句“我爱你,妈妈!”呢?哪怕是多么肉麻,只要是她疼爱的儿女对她说的,她都高兴。
5.母爱是如此深厚、纯净,如越久越纯的美酒,让我们陶醉其中,却浑然不知这是千年的佳酿。如果父母的恩情今生今世是无以为报的话,如果冥冥中注定父母必须要为儿女倾尽一生的爱,那么在来世的轮回中,请一定成为我的儿女,请让我来做那个还债的母亲吧,请让我用来世的情,来回报你们今生的爱。
6.母爱是深沉的,母爱是细腻的,母爱是无私、伟大的。我用心去体会,去感觉才能有资格接受这份爱,这份无价的爱。而今年的母亲节,我又想起一位哲人说的花:母亲,是一本读不完的书。是啊,母亲给予的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7.母亲,我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才能表达你对我的爱,该用什么样的情感,才能表达我对你的感激之情,我该怎样才能来回报你?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护花。母爱如海,母爱如山!母爱是无私的,是伟大的!因为它是人类最纯真,最挚朴的情感,是一份只求付出,不求回报的爱。让我们一起来好好珍惜这份最平常而又最神圣的母爱,让我们一起来感谢我们伟大的母亲吧!
8.我有一个好妈妈。她整天忙里忙外,每件家务都要她来做。清早,妈妈早早的起床,给我准备早餐;还要去开店,中午妈妈从店里赶来,给我做午饭、洗碗;晚上,妈妈还要给我洗澡、做晚饭……一年365天,你为我,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汗水和心血啊!天冷了,妈妈亲手给我做棉衣,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9.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羁旅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一、创设活动情境,丰富写作素材
喜欢活动,这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加之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将“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情境作文教学把活动视作儿童主体的活动,突出儿童在情境作文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能动作用。在优化的特定情境中进行,既有教师的意图,又有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角色,使儿童投入再现教学内容的角色、体验角色和评价角色的心理活动中,产生进入情境角色的感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引导学生披情入境,进入“情动辞发”的状态,学生习作就变得主动、形象、充满情趣。所以我们教师应多创设活动情境。
1.组织生活活动
作文源于生活,丰富的生活资源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习作材料。生活在日常的教学工作当中,我们要有意识、有计划地为学生组织一些活动,并指导他们留心观察、体验,这样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从而也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比如我们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贴近自然,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活动:参观学生有兴趣的地方,组织学生到大自然中去领略自然风光,举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竞赛等,让学生在缤纷的大千世界中观察生活,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生活活动中捕捉感性信息,丰富写作素材。
2.参加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也是学生所喜爱的活动形式,它不但培养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还让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感知、体验中丰富了作文素材,如科学实验、养小动物、栽花种草、制作小玩意等。也可以引导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如我们当地一对年轻的夫妇为了救邻居双双毁容,我们班级组织了“爱心跳蚤”活动,孩子们将自己的东西搬到学校义卖,将所卖得的钱捐给那对夫妻。事后,我请他们将这活动记下来,不管从哪方面切入都可以。孩子们从不同的角度对这次活动进行了记录,扬扬洒洒,写得非常好。再如,我们班级假日小队同学在情人节、母亲节里卖花赚钱,然后写下的心里体验都非常的形象生动。
二、抓住偶然情境,激发写作灵感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活泼流个不息。”学生若是缺失了感悟生活和捕捉偶然精彩的能力,他们创作的灵感和源泉也将一点点枯竭。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有很多偶然的情境,需要我们教师敏锐的双眼去观察,需要我们教师敏锐的心灵去捕捉。
培养学生抓住生活中的偶然情境,使学生养成把观察的触角伸到了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扩大了学生的生活视野,偶然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家庭生活的喜怒哀乐,课余活动的紧张快乐,童年生活的爱恨情愁等等,每一次偶然的情感体验都能成为孩子们笔下倾诉的内容,这样的作文训练对于孩子们“养成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及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具有水到渠成的作用。
三、善用节日情境,抒发心中真情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书信似乎渐被冷落遗忘,人和人哪怕父母和子女之间沟通谈话都很少了,相信彼此心里肯定也有很多无法口头表达的东西,所以“通信作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作文本身。”一次母亲节,我请孩子们每人给母亲写一封信,要求情感真挚,表达自己对母亲真实的情感,结合具体事例。下面是范例:
在生命的记忆里,母爱是温暖的,是我最值得回忆的,让我难以忘怀的。关于母亲节的作文如何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感恩母亲的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我爱我的妈妈母亲是平凡的,也是伟大的,她们在人生的路途上需要社会的关注和理解,因为她们所承担的事务太多,精力是不可允许的.世上只有妈妈的情和爱是最纯最真最长久的.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要爱自己的妈妈和身边所有的老妈妈。
小时候,妈妈每时每刻生怕孩子饿到了,冷到了,伤到了……无一不担心,孩子们喜欢吃的东西,妈妈再饿也舍不得吃,都要留着给孩子吃,只要能让孩子开心,再累再苦妈妈都不怕也从不埋怨,孩子的成功让她的皱纹舒展,她默默地无私地将人生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管他孩子的爸在还是不在,有丈夫还是没有丈夫,她都一样把孩子的一切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每时每刻都心系着孩子的安危和快乐,从没指望孩子给她多大的回报。
过年过节了,妈妈希望孩子们能回到她的身边,吃她做的饭和菜,喝她烧的水,她想看看孩子们是不是过得快乐和充实。收获了还是付出了,她想给孩子们建建议,多几番嘱咐和关照。她没希望孩子们给她带多少她没有吃过的或用过的东西她用她吃,她根本没想要孩子把她所付出的收回来,作为儿女应该抽空多与妈妈谈谈心,多一个电话或多一次见面,就多一番安慰和亲情,少一份牵挂和思念,让她放心、开心、宽心,不要让她的白发白得那样快,不要让她的期盼变成无终的等待或失望。
农村里,好多老妈妈带着他们的孙子,口朝黄土背朝天,满手的死茧从没个歇息,全身的汗水没个干,背负着没文化没技术没温饱的苦日子,他们好想儿孙们不再重复她那样的路,她们从没埋怨过谁,也从没奢望过什么美女人生,她们眼里只有,能劳动、庄稼有收获、孩子们听话、争气就是她们的光荣,就是女人的骄傲,什么胭脂粉末从没希求过、也没稀罕过,满身的汗味,蜡黄的、黑瘦的皮肤,驼背身子,什么苗条之类的言语她们不曾追求,也不奢望。她们的心都很纯朴、思想都很淳厚,她们的身上明显标志着劳动人民的本色。她们是最值得敬佩的,一些年轻人看不惯她们,认为她们太古板,太原始,那样的作法和看法,错了。造成老妈妈们的命运的,不是她们自己,而是社会历史和生活环境以及自然条件,应该多关心她们才是!
每个人都会老的,一但老了就会力不从心的,特别是女同志,有的失去了老伴,有的身体不行,作为儿女应该无时不刻地关心她们,当然也有的老妈妈没有子女,作为身边的人也应该把她们当作自己的母亲看待,多给她们一点温暖和爱,让她们感受人间余温,因为她们也曾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她们的贡献,即使不出色,但还是焕发了她们的光,在她们生命之光快要结束的时候,不能就把她们抛弃,不能把她们的功劳完全忘记了……
我爱很我的妈妈,也很爱我身边的所有老妈妈,母亲节我祝天下所有母亲幸福快乐!
感恩母亲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为了我,她牺牲了自己的一切时间。在放学的路上下雨了,是谁把皮大衣脱下来,披在我身上,而自己却被大雨淋湿了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我考试成绩不好,是谁用和蔼的语气鼓励我,让我充满了信心,向前走去是我那慈爱的母亲。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我解决了困难是我那慈爱的母亲。在我得了奖状之后,是谁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微笑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到了寒冷的冬天,又是谁一针一线地为我织了一件漂亮,舒适又温暖的新毛衣是我那慈爱的母亲。
记得有一天早晨,母亲刚刚把我送到学校,就下起了大雨,这时我到是平平安安地到了学校,可是母亲还得顶着大雨回家,我看着母亲在雨中的背影,心想:如果我是母亲头顶上的一把小花伞,为母亲遮雨,那该多好啊!可我只能看着母亲在雨中独行,我大声对妈妈喊:“妈妈,您快点回家,别被大雨淋感冒了!”我急急忙忙的跑进了教室,带着沉重的心情上课。到了放学的时候,我看见妈妈平安无事,没有生病,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才放了下来,这时,我情不自禁的把小脸蛋藏进了母亲的怀里,感觉母亲的心可真温暖。
还有一次学校开运动会,老师让同学们告诉家长在校服上缝一块白布,在上面写上自己的号码。我回家后,立刻让妈妈给我缝白布,妈妈找来两块洁净的布,认认真真地缝起来,一不小心,尖锐的针把妈妈的手给划破了,我赶紧找来了创可贴,小心翼翼的为妈妈贴上,这时,妈妈的眼眶湿润了,说道:“儿子,你可真孝顺。”这时我想到了孟郊写的《游子吟》一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母亲常对我说:“对别人要常怀感恩之心,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啊,妈妈,您为我付出了这么多,却毫无怨言,我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一定会孝敬您的。感谢您这么多年给我的爱。
感恩生育我的母亲,感恩祖国我的母亲,感恩地球我的母亲。您们的孩子,要用智慧,科学,勤奋,勇敢来报答母亲,让您们的微笑更甜蜜,山河更壮丽,环境更美好。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没错,天下的母亲有谁不爱自己的儿女呢?如果有,那就是天下最无知的母亲了。
伟大的母爱世上有一种爱,伟大而平凡,这种爱是无私而伟大的爱,它的纯真与甜美滋养着我。
母爱神圣而博大,母爱如春雨般滋养着我,默默地付出。母爱如生命长河里的泥沙,不断地接受内那无情的河水冲刷,不断的积淀。在生命的记忆里,母爱是温暖的,是我最值得回忆的,让我难以忘怀啊!
我听过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一个年轻的母亲在看到一只狼叼走了在襁褓中的婴儿时,她以惊人的速度追上了这只狼,情急之下她跳到了狼的背上,狼受了惊吓后狂奔数百里,而那母亲依然在狼的身上,这位母亲疯狂的殴打着狼,直到救下这婴儿。”一位普通的母亲,在释放母爱时,显示了超人的力量,正可谓:母性的力量胜过自然界的法则。”
和大家一样,我也有一个疼爱我的母亲,小时侯的我总是体弱多病的,而母亲背着我到诊所去打针、吊水,然而,母亲却从来不抱怨什么,也不会认为我是个累赘。在这期间,母亲让我补充营养,来提高身体,并加强运动,此后,我的身体变的很健壮,在母亲的关爱下。我快乐的成长着。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那就是母亲给予我的,是母亲,我学会了在成长中感恩,我在这爱的呵护下成长,我也明白了许多道理,因此,在离开母亲后,我变得独立自主的生活,一个人学习,让我体会到了那份难以割舍的母爱,在我的心头涌起。因为母亲,我学会了感恩,在快乐中成长。
感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没有什么好报答你的,就让我唱首《母亲》吧!我感谢您——母亲。这个耳熟能详的字样,在感恩中,我成长着,并且快乐的生活着。其实,我们要感恩的有很多,让我们用简单的方式去感谢母亲。住母亲节快乐啊!愿所有天下的母亲一生平安、健康。
在感恩中,我们的母亲为我们付出了许多,我们也在快乐的成长着,让我在母亲的怀抱下生活,母爱是伟大而无私的,也正因为如此,母亲的臂膀成了我的温暖幸福的港湾。在感恩中,我学会了许多,明白了人生该干什么,怎样去干?
让我们在感恩中成长吧!我们的一生中,感恩的人有很多,感谢的人也有很多,熟轻熟重,都靠自己抉择?我们的心是滚烫的,用它温暖母亲,因为,母亲是我们的亲人,我们可以诉说心事的人,在感恩中,我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感恩的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的感恩古训在中国一直得到传颂和褒扬。可是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现今的孩子衣必名牌,食必酒楼,住必宾馆,行必打的,将一切视为应得应份,享受得心安理得,眼里只有自己,没有别人,不知道如何感恩他人、回馈社会。对此,许多家长表示深深的忧虑。许多教育部门也逐渐意识到:在学校进行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我校及时洞察到社会感恩教育的缺失,并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活动,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一、每年定期举行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每年学校都会定期开展感恩教育主题班会,主题有: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朋友、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等。班主任广泛搜集感恩教育素材,精心准备班会内容,并邀请部分学生的家长或亲人参加。学生在与家长和老师的互动中,理解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有的学生朗诵了诗歌《母亲》、《父爱》,有的学生演唱了歌曲《烛光里的妈妈》,有的学生表演了小品献给在座的父母,有的老师接受了学生一句发自肺腑的:“老师,您辛苦了”,顿时热泪盈眶。许多学生感触颇深,唏嘘不已。学校还安排专人录制了班会现场,并对一些优秀的主题班会在全校推广,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感恩意识。
二、利用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感恩教育。每年寒暑假期间,我校都要安排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并借机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今年寒假期间,我校举办了“制作生日树,感恩成长每一步”活动。引导学生回忆成长的每一步,感念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学生每人绘制一幅生日树作品,开学后张挂在教室外进行展览。并评选出优秀作品,给所在班级加分鼓励。
学校还组织学生进行了“我为父母下厨房”的感恩实践活动,要求学生假期中至少为父母做六天饭,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并通过对学生上交材料的评比,选拔出最佳厨星。给每名厨星所在班级加分鼓励。
三、利用每年“母亲节”之机,引导学生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在今年的“母亲节”当日,我校利用节日契机,引导学生用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谢与祝福,用行动来表达对母亲的关爱,用自己的知识才华为家人带来笑声与快乐。
通过上述一系列感恩活动的开展,学校希望能在每一位学生的心中播下感恩的种子,让学生懂得知恩、学会感恩,学会感谢一切应该感谢的人和事,将中国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关键词]劣构问题 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情境
[作者简介]袁宇翔(1978- ),男,江苏徐州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0年度重点课题“基于B/S架构网络存储软件开发与应用”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0-R-15307)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05-0086-02
知识经济的到来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世界,培养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工作的重心不再强调知识的灌输和学生掌握知识的数量,而是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分析、判断、选择和创造性地运用。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也发生了变化,即从让学习者学会知识到让学习者学会学习、从让学习者学会记忆到让学习者学会选择、从关注“解决问题”到关注“问题解决”、从让学习者独立学习到让学习者协作学习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寻找一种能培养学生高阶认知能力的教学模式就显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为重要。
一、问题与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
“思起于疑”,疑问是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没有问题就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问题也就没有创造。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能够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并能够使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知识。
1.问题的概念与分类。对于问题的概念,纽威尔和西蒙认为,问题是一种情境,它具由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状态、目标状态、从当前状态向目标状态的一系列操作。乔纳森(Jonassen)认为,问题有两个关键特征:问题是某种环境下的一个未知实体(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存在差异);所寻找的或解决的那些未知的东西有一定的社会的、文化的或技术的价值,如果没人觉察到某种未知或没有确定某种需要,也就没了问题。由此可见,问题是议题,是需要解决的难题,是存在于某种情境之中,在这种情境中,有机体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预期目的,且达到目的的方式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
问题可以分成谜问题、良构问题和劣构问题三类。良构问题是指具备如下特点的问题:问题的条件比较确定;涉及某一知识领域中常规的、良构的概念和规则;有正确的、统一的答案,即标准答案;有可知的、可理解的解决方法;决策的选择与所有问题状态之间的关系是已知的或盖然性的;有一个最佳的、特定的求解过程。而劣构问题往往具备如下特点:问题的构成存在未知或某种程度的不可知部分,可操控的参数很少;具有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没有原型的案例可供参考;不能确定哪些概念、规则和原理对形成解决方案来说是必需的;需要学习者表达个人对问题的观点或信念,问题解决的过程是一种独特的人机互动过程。
2.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定义。基于问题的教学是把教学活动置于复杂、有意义、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学生探究、合作解决真实的问题来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要求课堂的教学和学习围绕着一个核心的问题(必须是劣构的)进行展开,通过问题的解决学习到隐藏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同时通过与同学的合作,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合作精神等。
3.问题的教学模式的三要素及其关系。该教学模式有三个基本的要素,分别是问题情境、学生和教师。
第一,问题情境。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要求围绕真实的、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是劣构的,问题的界限并不要求很明确,能够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解决而且没有原型可供参考;同时问题具有广阔的思考空间,以一定的问题为中心,跨学科的讨论、合作交流是学习的真正目标。
第二,学生。为了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每个学生所需要的外在学习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基于问题的教学为学生个性的发挥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学生不仅是猎取知识的主人,还要能够积极地和其他同学进行合作和交流,在讨论中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学会捍卫自己的见解。
第三,教师。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工作量表面上比传统教师的工作量少很多,实质上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需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背景知识,引领学生积极思考和反思。
二、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修正
1.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基于问题的教学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影响的是钟志贤提出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流程。该流程教学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创设情境并提出问题;界定与分析问题、组织分工,对问题进行方案设定,列出已知信息以及需要做的事情;探究和解决问题,查找资料收集信息并相互交流;结果和成果的展示;评价与反馈活动。
上述模式虽然能够反映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全貌,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时间划分比较紧张,知识不系统。因为基于问题的教学的核心是对问题的解决,重心放在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培养上,但明显不足之处是时间划分比较紧张,学习的知识不够系统。所以课堂中要解决问题的数量不宜多,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确立目标之后应直接进入分析问题的环节。如果换成学习模式,学习者在课后自学时可以进行双向执行。二是在判断问题完成与否之后,选择进入到确立问题的环节。笔者认为应该导入到分析问题的环节,因为问题没有解决并不是不能够确立问题是什么,而是对问题缺乏分析。如果问题完成了,在新情境中应用之后,有必要的话可以重复所有的步骤,去发现新的问题。三是该模式忽视了反思学习过程。笔者认为反思应该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进行,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形成与发展有一个直观的体验,所以及时地引导学生对学习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加深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的培养,也易于学生对所探索知识的保持和提取。
2.问题的教学模式的改进。针对以上的模式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并不是所有的环节都需要执行,并试着选择和重组相关要素,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第一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在明了学习目标的基础上,要精心设计问题创设真实、挑战性的情境。问题可由教师预先准备也可由学生和老师共同探讨确定。在明了基本问题之后是设计单元问题,单元问题是一些比较容易理解和操作的问题。基本问题构成了一个学科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性质,单元问题是为基本问题服务的,通过单元问题的解决掌握学科的基本问题。
第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生们在分组合作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分析问题的实质形成假设。找出自己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并搜索要解决问题需要学习的相关知识。然后验证假设,推理证明。
第三,展示成果。如果问题已经解决,让各个小组展示最后的成果,成果可以使用多种多媒体方式比如网页制作、幻灯片、调查报告等。没有解决就应该继续对问题进行深度的剖析。
第四,评价、反思。各个小组的解决方案各不相同,需要对每个解决方案进行评价。同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回顾与思索,可以选择几个小组进行出声思维,这对于知识的保持和再提取有很好的效果。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评价方法应该多样化,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教师点评、测试等。评价方式包括书面考试、动手实践操作、书面报告、多媒体作品等。评价的内容则是针对学习目标来定,包括知识的获取情况、合作情况、最终作品、能力提升情况(如问题意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等)以及学习态度的转变。
第五,迁移练习。用同样性质的问题形成练习给学生完成,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学生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对问题会有质的发现。这个环节在课堂中也可以省去,留到课后。
三、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案例设计
为了进一步阐释上述教学模式,笔者用一个教学案例《图像再创作——Photoshop制作母亲节贺卡》来说明执行步骤,案例设计的主要环节如下:
1.问题的确定。在高中的信息技术课堂中有专门关于图像处理的章节,教学重点是对Photoshop工具的了解。Photoshop中有许多基本的工具需要学生学习,在学会如何使用工具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就一个主题“母亲节贺卡”进行制作,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使用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很恰当。
2.确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层面的目标是学会应用Photoshop图像处理软件,学会对基本工具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对图像进行艺术加工的兴趣,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3.情境创设。用一些精美的节日卡片展示在大屏幕上(比如新年贺卡等)。通过卡片的展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抛出问题,在即将到来的母亲节你可以为母亲做一张电子贺卡。
4.提出问题。本案例由教师直接抛出问题,拿出一些关于母亲节的图片素材,供同学们选用,自由地组合和创设母亲节贺卡。
5.分析问题。学生们分组讨论应该如何来处理这些素材,教师引导学生对先前知识的回忆,并简单地示范在Photoshop中各个工具应该如何使用。比如文字工具、拖拉工具、选取工具等。此时提供学生们使用wiki平台,wiki网站中针对各种工具的使用进行专题的讲解。
6.解决问题。依据刚刚学习的知识,大家使用Photoshop工具进行图像的处理。分析并解决问题大概需要20分钟的时间,使学生能够保持注意力和积极性。
7.展示成果。在解决问题之后,停止同学们手中的活动,每一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发言。讲解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以及展示小组的制作成果。
8.评价、反思、概括。最终的评价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采取小组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点以及其他信息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其他信息教师的评价留到课后完成。在每个小组对自己小组的作品和其他小组的作品评价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们对问题的解决过程进行复述,将思维过程用语言表述出来。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图片创作时的相关技巧。
9.练习迁移。留下课后作业,让学生们课后独立完成,围绕母亲节将图片制作的更加完美。课后可以自己搜集素材,比如母亲的照片还有自己的照片。在图片创作的同时将这样创作的原因、图片要表达什么感情都记录下来。在下节课教师挑选部分作品进行评析,表扬并鼓励。
四、结束语
基于问题的教学是一种以发展学习者高阶认知能力为宗旨的教学模式,不仅在于其理论基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教育理论新思潮,而且它确实能够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合作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的好坏需要用实践去证明,本研究通过实验研究验证其有效性,对现有模式进行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邵志芳.思维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施艳军.基于问题的高中物理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文理导航(中旬),2011(12).
初中生600字记叙文素材一
爱,无处不在。班里,有同学的爱;校里,有老师的爱;外面,有朋友的爱;家里,还有父母的爱。而父母的爱是无私的,是永恒的。
记得那次天黑了,妈妈炒着菜,我便帮着她打理一些小事。爸爸突然说:“程程,你好像长高了许多,都跟你妈妈差不多了,”我便骄傲地站到妈妈身边,站直了身子比了比,“妈妈,你要加油吃饭,否则快被我追到了,”我笑着说。无意间,一条白白的,细细的发丝从我眼前掠过,我转眼一看。顿时,脸上的笑容变淡了。那是妈妈的白发。
这时,刚下班的爸爸正蹲在门口饥饿地吃着苹果。我转过头去,他头上也镶着丝丝银发。
我想,这丝丝白发,缕缕白发中,蕴涵着什么?
那里藏有你们的期望,有你们的辛劳,也有你们的爱。母亲天天为我洗衣烧菜,父亲成天辛勤工作供我上学,你们为我付出了这么多。
而我,我给了你们什么?我只是给你们增添了无穷的烦恼,无数的劳累。你们对我的爱,带给了我无穷的快乐,无穷的温馨,无穷的阳光,但也有无穷的愧疚,那种愧疚是一生都抹不去的,也是谁都无法带来的。
说是时光可以带走一切,是的,它是带走了我许多童年的回忆,带走了我许多以前的烦恼,可它却带不走父母的爱,更不用说我内心的愧疚,那份阳光和阴影已在我的内心深处扎下了根。
饭、菜好了,开饭了,我发现这菜里有一丝丝的甜,也有一丝丝的酸。
初中生600字记叙文素材二
读了《我们的节日》这本书,合上眼睛,那春节一幕幕喜闻乐见的欢乐气氛又浮现在了我的脑海里。那震耳欲聋的爆竹之声,那喷放的眼花缭乱的烟花,那孩子们接着长辈的压岁钱时兴高采烈的情景,那美味可口又意蕴深刻而赋有哲理的饺子、年糕、杏仁儿……
想着想着,我不经想起自己在大年夜之际是何等得喜悦、兴奋,嘴角边也不知不觉地笑了起来。我笑得是那样的甜,那样的甜……
那大年夜的傍晚,我们早早地将年货搬了出来:花生儿、瓜子儿、水果、山核桃,还有柿子饼、蜜枣、杏仁儿……数不胜数。从鸭舌头到蒸鸡,又从牛肉干到印度麦杆棒,还从旺仔牛奶到五粮液,真是可以去开一个小型的百货店了!
当然,贴春联和“福”字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需上街精心挑选一幅称心如意的春联,还要寻找几张满的“福”字。将“福”字倒贴,表示“福”已到,讨人家说句“福到了”的吉祥话。嘿,真是有意思呀!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是啊,春节之际怎么会没有爆竹呢?你听,那远方劈劈啪啪的鞭炮;你瞧,那布满银光的星空,哦,不!那不是星空,而是远处孩子们在玩火树银花的烟花筒,多而多之,形成了满天星空的壮观景象,谁看了不感叹,谁看了又不赞叹呢?迎着年初的杨柳风,用杏花雨洗了把脸,向空中仰望,“啊,真美!”也许,这一个“美”字已经无法来形容这万紫千红的星空了。
热闹非凡的天际闪动着无数颗“流星”,这是人们在播撒新年的希望。
初中生600字记叙文素材三
感谢您,给了我生命;感谢您,给了我一个家;感谢您,给了我一份爱。
您给了我许多,当那次我为您梳头时,看见因操心而蹦出的几丝白发时,它深深地刺入我的内心,我愣住了,回想起许多许多事情……
您为心实在是太多了,记得下雨天,您冒着大雨给我送伞,记得大寒天,你给我送衣服,记得我睡着是,你给我盖被子……您对我的爱我永铭在心,您又希求什么回报呢?只要看着我高兴,您也就开心了,可是那一根根白发,想针一样刺向我的心,您老了……
记得那一次,那是我的生日,我约好了同学去外面过生日,这是您养我十几年以来,我首次出家门去过生日,您说要和我一起去,我却说不用了,可您却没有拦我,您允许我的叛逆,独自在家里过,在寂寞中过我的生日,可我又何曾知道您的感受呢,您说的没关系,但我知道,您心中必然会有寂寞,毕竟,这是您儿子的生日……我想说声:“对不起!”
那次母亲节,我为了给你一个惊喜,特意瞒着你,去附近的一家蛋糕店,给您定了一个小蛋糕,那天晚上,当我蒙住你的眼睛,把你带到蛋糕面前时,您落下了眼泪,我知道,那是那是您感动的泪水……
感谢您,母亲,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给小草的恩情一样,我永远也报答不了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母爱!
初中生600字记叙文素材相关文章:
1.初中作文600字素材大全
2.初中作文600字素材摘抄大全
3.初中生600字作文素材
4.初中600字叙事作文素材
摘 要: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其次是知识储备问题,学生的知识储备怎样,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
关键词:小学作文 策略 素材 知识储备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是运用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思想的“外衣”,文章的“肌肤”,表情达意的“工具”。只有语言鲜亮,文章才会让人爱读。
目前,我们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确实不少,高耗低效这一现象一直困扰着教师和学生。孩子们阅读不多,视野狭窄,语言怎能丰富呢?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改变学生难写的作文教学现状呢?在此谈谈我的见解。
鲁迅先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学生的知识储备怎样,直接关系到作文的质量。
1 从阅读中吸取营养
品读课本。现行教材插图美,语言文字更美。课文中出现了许多名言警句、人生格言、成语等好词佳句,是丰富学生语言的好资源。如《孔子游春》学完后,可引导学生积累以下好词:温文尔雅、深思熟虑、司空见惯、奔流不息、手舞足蹈、情不自禁……佳句: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时常耳濡目染着这样的词句,何愁我们的孩子语言贫乏呢?
阅读课外书。在教学中,我总是向学生推荐好书,让学生及时把优美的富有哲理性的语句摘录在采蜜集上并写下自己的感悟。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短短二十个字,却有人物、有环境、有情节,经过几问几答,诗人想找到“隐者”的迫切心情和童子自然之至的答话神态毕现于读者眼前,而那位与青松、白云为伴,以采药为乐的隐者形象令人遐想不已,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又如积累王安石的《泊船瓜洲》让学生学习字词的推敲。而这些,将最终内化为学生脑中的“储存”,用时自然“呼之欲出”,孩子的语言也自然变得厚重鲜活起来。
二、从生活中吸取营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让学生的作文有内容、有个性、有灵性,充满真情实感,必须丰富学生的生活,给学生创造认识自然,接触社会的机会,并在活动前有指导,活动后有回忆,使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得到更多的感性材料。
走进自然,培养观察习惯。象牙宝塔”式的作文教学使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重复别人的思想。走进大自然的学生则不然。我引领他们去观察第一场春雨,捕捉它给自然界带来的细微变化;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我带领他们观察蚂蚁搬家的过程,了解搬家初与搬家时蚂蚁的活动特点;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整体性,我让学生观察湖边垂柳、九曲连廊的巧妙搭配给人带来的美感;为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我带领他们观察桃花、梨花,比较它们花色、花期、花形的异同。如此多角度、多侧面地进行训练,学生写起作文来思维活跃。
感受学校生活,激发作文积极性。在学校里,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或亲身经历一些事,心中会产生独特的感受,这些均可成为习作的素材。例如一年一度的运动会、一次次精彩的比赛、科学课里的“小实验”、综合课上的“小制作”、语文课上的“课本剧表演”等等,我们都要注意引导学生感受。事实证明,孩子的语言在教师用心引导的“关注”下异彩纷呈,韵味十足。
感受家庭生活,撷取习作好素材。教师应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家庭生活,撷取习作素材。如 “母亲节”的心意、“端午节”的包粽子、家庭联欢会、“我和家长换角色”的感受等等。
怎样写“好”这些素材,需要老师精心地指导。例如在以“母亲”为话题的习作训练中,我们首先让孩子回家细细地观察母亲的举止言行,外貌性格,记下一天中母亲与自己交流的每一句话……孩子们发现,严厉的母亲与慈爱的母亲关心自己的一句话会有不同的说法,性格开朗的母亲与默默无言的母亲所说的话又有所不同,不同的母亲关心子女的方式也不同……有了这些,孩子们笔下的“母亲”自然个个与众不同,人物形象在孩子个性独特的语言中栩栩如生。
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储量。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学生都乐意参与,它是学生积累语言素材的主要渠道。如通过平时春游、秋游,千姿百态的大自然引发学生的奇思怪想;通过观察乡村、街道的重大建设激发学生对未来家乡建设的热情……这些实践活动学生印象特别深刻,无形中充实了学生习作语言的内容,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奔向“十字街头”,关注社会生活,扩大信息接受量,让生活的源头活水滋润作文田园。只要教师善加利用,学生的语言定会文采斐然。在教学中我经常教导鼓励学生要切实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金口常开。
“眼”要多看。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第二起跑线》等电视节目,看《小学生优秀作文》《儿童文学》《少年文艺》等书刊,看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看街市上和校园内的广告与海报、通知与启事、墙报与板报、公约与制度。星期天走出户外,看球赛、搞调查、观菊展、赏花灯……
“耳”要勤听。听广播节目,听报告讲座,听课文朗读带,听老师对时事的点评,听民谣、谚语、笑话、听相声、快板、评书,听商贩巧舌如簧地推销商品,听导游娓娓动听地讲解名胜……
“口”要常开。评名作,议时政,谈得失,析美丑;吟唐诗宋词,背现代名篇;尝试即兴采访,练习口头作文……
作文与一个人的社会生活阅历和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如此多看、勤听、常说,并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何愁写起作文来不言如波涛、风行水上?写出的作文又何愁不视野开阔、力透纸背、别具风格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生;感恩意识;初探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12-
1感恩教育势在必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做人最起码的社会公德,是培养年轻一代健全人格的基本要求。然而在社会不断进步的今天,许多小学生感恩意识却出现缺失:在享受别人给予自己快乐时,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在处理人际关系中以“我”为中心,人情味淡薄,不能与人为善,只知被爱,不知回报,感恩意识淡漠。因此,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培养已经刻不容缓。笔者结合工作实际,作一些初浅的探讨。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感恩意识
课堂教学是感恩意识培养的主渠道,教育者可以通过品德与社会、语文等学科,挖掘教材中的感恩素材,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感恩意识培养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的唤醒。如小学教材《品德与生活》中《我从哪里来》、《在爸爸妈妈关心下成长》,可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情景再现,感知父母的养育之恩。如小学教材《语文》中朱自清的《背影》演绎了父慈子爱式的天然感情,通过学习,让“父亲拿着橘子,迈着蹒跚的步伐爬上月台”的情景在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激起涟漪,心灵的触动揭开了他们内心对父亲隐隐的疼爱,唤醒对父亲的感激。“孟母三迁”的故事经过了几千年的涤荡传承下来,只因被伟大的母爱所震撼。当今社会,父母陪读的现象十分普遍,“孟母三迁”是给学生感恩意识的最好激发和唤醒。《赵州桥》、《卢沟桥的狮子》、《秋天的怀念》、《钓鱼的启示》等文章都是极好的感恩文章,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渗透,教育学生爱社会,爱人类,培养学生博大的胸怀,从而感恩教师、同学,感恩祖国、社会和自然。
3 利用校园文化培养感恩意识
以往学校的德育教育常常是以一些学生摸不着、看不到的大人物、大事迹为榜样开展教育活动,给学生养成的是茫远的英雄主义和理想主义。对身边的生活与小事情缺乏感受,体验不到感恩的情绪与快慰,而校园文化恰恰能填补这一空白。校园文化是把学生、教师、家长调动起来,使大家参与在特色活动中,使大家都能体验到其中的价值,形成彼此共识的一种文化,学生能参与之中,有切身体会。因此,我们要利用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感恩意识培养。例如母亲节、父亲节、端午节、重阳节、教师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感恩教育的主题活动。如,在母亲节、父亲节,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卡片,在卡片上写上一句祝福语,一句感激话,感恩父母给予的生命,感恩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在端午节、重阳节,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感恩”为主题的节目,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小品、相声、歌舞等,将文化艺术融入“感
恩”活动中,让学生身临其境,从中感悟人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节、国庆节,可创办“感恩”板报,让无声的墙壁显生机,展魅力,使学生直观感受感恩教育的魅力以及感恩带来的快乐,增加对父母、老师、祖国、社会、自然深深的热爱之情。
4 利用家庭氛围培养感恩意识
培养感恩意识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结合,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家长要言传身教,要从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开始。首先,大人要做到孝敬父母、尊重老人,父母应成为孩子孝敬长辈的表率,家长要用自己的言行打动孩子的心,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其次,要不断地给孩子创造孝敬父母的机会,让孩子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过生日,为长辈献上一首歌,说一名祝福的话,强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意识。再次,父母要经常与孩子沟通,让孩子知道父母的苦与乐,父母要平等地与孩子谈话,把自己的真实感受告诉孩子,例如,当父母劳动一天,辛苦了,可以让孩子帮倒杯水,甚至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参加家务劳动,体会父母的辛苦。
5 利用社会实践培养感恩意识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日及节日开展系列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带领小学生,走出校门,走进农村、街道,走进机关、走向敬老院。如:在每年的清明节带领小学生祭扫烈士墓,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感恩教育。在社会实践中进行感恩社会,感恩自然、感恩他人的教育,使学生能正视个人价值的同时,也能学会关心照顾别人,学会感恩、懂得感恩,使人更豁达,心胸更开阔,不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而生仇。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让小学生在活动中体会感恩信息,用感恩之心,融化自私心、冷漠心和自卑心,培养与人为善、与人为乐、助人为乐的品质;通过活动让小学生切实体会到集体生活,只有互相关心,才是幸福的,在给别人带来幸福的同时,也给自己带来快乐。
6 注意教育策略,提升教育效果
6.1 充分挖掘感恩教育资源
6.1.1 利用有特殊意义的重大节日,集中开展感恩教育,如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清明节等。
6.1.2 用先进典型和身边可亲可学的楷模,广泛深入开展活动。
6.1.3 发挥教师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让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感恩的榜样。
6.1.4 重视学校与家庭的统一协调,及时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教育合力。
6.1.5 以少队部为龙头,以课堂、校园互动中体验到尊严感和幸福感,从而会从心底感激父母、老师、社会,树立起感恩情怀,这样感恩教育便收到实质性的效果。
6.2 开展感恩实践活动
一是开展亲情观察、体验、回报活动,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父母对自己的爱,体验父母的良苦用心,组织学生进行“今天我当家”、“我和父母换角色”等活动,从说一句令父母感动的话,做一件令父母感动的事做起,并在班会上汇报,老师对孩子们的做法予以及时肯定;二是开展“我为社会出份力”活动,组织学生定期打扫街道卫生,清除小广告,组织学生为灾区小朋友捐款、写信,学生从中体会到自己对社会、对他人的帮助,不但锻炼自己的能力,也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他人的关爱;也可带领学生为革命老前辈扫墓,让孩子体会到幸为主阵地,以班主任、家长为主力军,以科任老师为同盟军,以上题班队会等为主要形式,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抓感恩教育一要有针对性,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逐步展开;二要注意持久性,坚持长期抓、抓长期,并与学校礼仪教育等结合起来,使感恩教育成为学校的常规教育。
感恩教育的方法要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力争行之有效并有活力。
总之,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感恩意识是一种由内而外的教育新模式,是一种寻求道德观念、促进人性回归的有效途径,使人最终成为“人”,达到以人为本、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人的效果。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了三方面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和育人环境,促进学生认知与情感态度的和谐发展,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形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学会学习知识,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在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我有点滴体会。
1、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赋教学内容予鲜活的生命力:
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与价值观,并把自己内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教学内容中,摒弃以往只重知识传授和技能培养的观念和做法,赋予教学内容鲜活的生命力,这个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进行,而要有机地融合到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中。比如:在学习Photoshop图像处理的知识时,我给出一个总任务--每人制作一套家庭电子相册,来贯穿整章的学习,利用所学的图像裁剪修补,图像合成,图像的色彩调整等知识来对学生童年的老照片进行修复、加工、润色,学生在学习与操作过程中,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童年,在重温童年的快乐点滴之时体验长辈的关爱之情,让美好的情感渗透于学习、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作用和影响。又比如在学习Flas制作软件中的文字渐变动画时,我提前布置学生收集或自行创作若干爱心标语或励志格言,如:“只要朝着阳光,便不会看见阴影!”又如:“志高山峰矮,路从脚下伸。”“多一个微笑,多一点爱心,让世界更温暖”等等,上课时就用学生自己采集的标语作为素材来进行文字动画的学习与制作。接下来的课堂的就具备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情感情境,不少学生在学习中被这些语句的意境所感染,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在完成Flash这一章的综合任务时,我要求学生制作一套公益动画广告,内容可以涉及爱国、环保、教育、敬老、爱心、助人为乐、励志等题材。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广义的道德感,包括责任感、义务感、自豪感、尊严感、同情感、友谊感以及人道感等等,通过综合广告的制作,使学生又一次经受了一种健康、温馨、崇高的情感冼礼,从而促进了知识的掌握。
人的情感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在教学时创造良好的情感氛围与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并引起心灵的触动则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的知识时,我收集了大量有关于东莞近十年来的经济,文化,人口,教育各项领域的发展数据和图表作为教学素材,这些数据贴近生活使学生觉得很亲切,在学习数据处理的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东莞改革开放以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受到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充满了自豪感,他们更加热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同时又激发了学生们报效家乡的志向,增强了学生建设强大中国的信心和决心。
在学习文字处理软件Word时,刚好经历了劳动节,母亲节两个节日,学生制作节日贺卡的兴趣高涨,劳动节贺卡让他们重新理解了劳动的崇高和乐趣,母亲节贺卡将他们酝酿以久的对母爱的感激之情抒发和表现出来,当设计新颖、版面精致的贺卡在手下产生时,同学们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经历了一次艺术和美学的熏陶。在学习制作电子小报时,我让学生发挥主人翁精神,实实在在地先做一些调查,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市场菜价,中学生心理现状,中学生课余生活等,同学们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去收集小报的素材,与此同时,他们的内心涌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种责任感贯穿了整个小报的学习制作过程,最后学生制作出来的作品的确让人感到中学生的成熟的一面。在讲到互联网这一部分时,我精心收集了不少具有趣味性、艺术性、科学性的优秀网站网址提供给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让学生开阔视野,补充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又如在讲述病毒、黑客等内容时,我举例讲到计算机病毒给我们造成的危害和带来的巨大损失。如电脑病毒“CIH”,98年4月26日造成全球6000万台计算机被毁,此后每年的4月26日定期发作,继续造成更大破坏。触目惊心的事实让学生感到了痛惜与愤怒。从而更容易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建立了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
总之,花心思研究教材,将教学内容与情感目标有机结合,用真情包围学生,激起学生以积极情感投入到学习实践活动中。则能不断提升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在课堂中加强师生情感互动:
教育过程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更是一个师生情感的交流和心灵的双向撞击过程、在以往的技术类学科的教育中,侧重于追求教育的效率、追求教育过程的程序化、技术化,导致情感陶冶弱化,师生情感交流减少,学生本是有血有肉的人,却几乎要被培养成学习机器,导致知识与能力脱节,道理与行为分离。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在重视建构知识的同时,重视师生人际关系的建构。要有强烈的教学激情,让课堂成为富有情感的课堂。
古语说的好:“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以爱换爱,以情激情是培养师生融洽关系的根本途径。师生间融洽的情感,是推动学生不断进步的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具有吸引力。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爱与期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作积极的“倾听者”,时时以高兴、满意、慈爱、鼓励的态度欣赏学生个性化的表现,关注学生每一个微小的进步。用诸如“这个步骤的操作你掌握得非常好,还有其它方法吗?”“真棒!”“错了没关系,再试试看,好戏在后头呢”等语言来引导、激励学生积极探究,思索,并起到控制学生的教学活动中的情绪,使之处于最佳状态的作用。总之,教师用自身的激情,亲切的面容,期待鼓励的目光,生动的手势,使学生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而愉快地接受教师这种热情的感染,转化为对学习的热爱。
新课程改革正实施得热火朝天,我们不再只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学生获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过程,应当重视人的情感、价值、态度体系在学习中的作用和发展,将人文精神融入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带着情感去学习和探索,让健康美好的情感伴随在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不断得到精神上的充实,用人文精神去构建学生的精神家园吧!
一、链接生活,激发习作兴趣
“兴趣”是孩子们习作的内动力,激发孩子们写作成就感,增加孩子们写作自信心,一旦孩子们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由“怕”习作转为“爱”习作,并产生表达内心感受的欲望。记得有一次让孩子们《写一个熟悉的人》。习作要求写出人物的特点,做到叙事真实,过程清楚按照过去的做法,是重在写作技巧和方法的指导,为写而写,为任务而写,孩子们没有兴趣,没有习作欲望,写出的丈章不外乎写这个人“学习认真”、“乐于助人”、“工作负责”等,老生常谈,没有新意。在教学中我联系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个性化与生活化的再加工,将《写一个熟悉的人》改为《巧取绰号》,让习作更贴近生活。课堂上,孩子们确实有话可说,说了“绰号”评“绰号”,说了“理由”评“理由”,孩子们变得灵动活泼起来。“土豆”、“故事大王”、“功夫小子”、“小百灵”、“大忙人”、“小博士”、“淘气包”、“火舰炮”……一个个绰号跃然纸上。此时的孩子们都不认为自己是在写作文,而是在完成一项有趣的活动。习作成了他们自然的需要,这正是孩子们积极习作的动力所在。
二、链接生活,积累习作素材
孩子们习作光靠激情还远远不够,他们写出的习作还是比较陈旧,单调,无味。这主要是孩子们习作还缺乏习作素材以及对素材的加工,如何把习作的触角伸向孩子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孩子们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呢?
(一)链接家庭生活,让孩子们在家庭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例如,习作《第一次买菜》,我布置孩子们利用休息日,在家长的带领下去菜市场自己买一次菜。孩子们分别从看菜、选菜、买菜、算账等方面详细叙述了买菜的经过,有的述学会了讨价还价,增强了生活体验。又如,利用“三·八”妇女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让他们亲自为妈妈做一件事,给老师写一封信,体验妈妈的辛苦,对妈妈、老师产生感恩之心。通过各种活动,同学们丰富了生活经验,提高了对生活的认识,从而为习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孩子们们有了素材,但他们不会对素材进行深加工,于是我在班内开展了“厨师大赛”活动。首先,我让孩子们认识各种“佐料”,让他们知道动作、语音、神态、心理活动等的描述在一道“习作大餐”中的作用,让孩子们明白了成语、歇后语、名言在习作中的“点缀效果”,让孩子们掌握细节描写、比喻、拟人等在习作中的“滋补功能”。接着抛出小练习,请各位“厨师’’为小菜添加“佐料”,结果真是各具风格,做出了色、香、味一流的“大餐”。就这样,孩子们的习作激情和积累的素材得到了高质量的提升,习作练习也得到了创新。
(二)链接社会生活,让孩子们在社会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
习作是有字的生活,生活是无字的习作,给孩子们注入“源头活水”,让孩子们做“有米之炊”,丰富孩子们的社会生活,是解决习作素材的有效途径。如学校举办运动会,利用纪念日开展各种比赛,为他们提供习作素材。我们组织孩子们到污水处理厂、造纸厂、化工厂等企业进行社会调查;到博物馆、烈士陵园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孩子们参观高速公路和城市变化,把家乡的变化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组织孩子们游览景色秀丽的焉支山和马场大草原,挖掘、了解家乡丰富深厚的文化底蕴,来激活孩子们的创作灵感。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孩子们投入生活、感受生活,积·累了情感,储备了素材,为孩子们的作注入了活水。
三、链接生活,确定习作的立意
一、挖掘教材文本,提高感恩认识
感恩教育的前提是让学生知“恩”懂“恩”,小学语文教材中“恩”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首先是父母之恩,俗话说“百善孝为先”,感恩教育首先提倡感恩父母,在小学语文教材里感恩父母的例子有许多,如《探母》、《母亲的恩情》、《第一次抱母亲》、《月光启蒙》等等,这些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佳作。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苏教版语文教材中也有许多体现师长之恩的范例,如《孔子游春》、《理想的风筝》、《师恩难忘》、《莫泊桑拜师》等等。感恩父母师长是立德之本,另外,我们还要感恩祖国,如苏教版语文教材中的《钱学森》、《徐悲鸿立志学画》、《大禹治水》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感恩祖国教育的典型之作。除了这几种“恩”之外,还有手足之恩、朋友之恩、自然之恩、社会之恩等等,教师要精研文本,挖掘有效资源,使学生从小就识恩、知恩、感恩、报恩,做一个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
二、激感体验,提升感恩之心
在朗读中感悟。语文教材里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恩之心。如在教学《母亲的恩情》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自读课文,画出能表现出母亲恩情的句子,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深刻理解“夜深了,母亲还在缝补衣服……把儿子送到郊外……你可要早点回来啊!”由此看出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牵挂,因此,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就孟母的话“郊儿,你可要……”进行反复品读,读出牵挂,读出情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朗读中体会到母亲的恩情,从而增强感恩之心,在朗读中受到感恩教育。在想象中体验。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而合理想象则可以使文学形象更为饱满,使美感直抵学生的心灵。如教学《木兰从军》一课,由于课文描写的时代距离现实生活较远,学生很难有深切的体会,因此,在教学时,首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向学生呈现古代战争时征兵的画面,激发学生的直观体验感受,然后再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是你,遇到父亲年迈、弟弟年幼的情境,可朝廷颁发的征兵令又不能违抗,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怎样做?通过结合自己想象体验,学生更容易体会到花木兰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优秀品质。在听说中渗透。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适当挖掘教材中的感恩资源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感恩教育效果。如在教学《探母》一课时,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的事迹,使学生对有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然后结合课文,让学生说一说回到家里以后给母亲做了哪些事?(盖被子,唠家常,洗衣服)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通过说说环节,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和母亲之间的浓浓情意。在这种教学情境下,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平时生活中为父母做过哪些事,教育学生学会感恩,从心里懂得要向那样孝敬长辈,尊敬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结合生活实践,营造感恩文化
“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在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除了挖掘教材文本对学生进行感恩渗透以外,还可以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感恩素材来丰富感恩教育的内涵,因此,在教学中,可以以语文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感恩文化氛围。如在每年的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结合节日特点,抓住这个感恩教育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感恩事情,比如帮助父母做家务,给父母洗一次脚,或者参加一些志愿者活动,如利用周末或者节假日走进社区,为孤寡老人献爱心等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个微小的细节,一个感人的场景,一个真诚的微笑,都会成为“感恩”行动中最美妙的音符。
四、结语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切实把“感恩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部分,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及其资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从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知恩,在感恩中成长,懂得报恩和施恩,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作者:梁冲单位:江苏省海门市王浩小学
作文可谓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小学生语文乃至人文素养的体现,小学高年级语文的作文基础和语文素养将影响学生一辈子的学习、工作与生活。可以说,几乎所有高年级的语文教师都很重视作文教学,而现实情况却是不尽如人意:小学生写作文不是享受,简直就是受罪,教师怕教,学生怕写。学生一听“作文”两字就眉头紧锁,但为了完成任务,就随便找《小学生优秀作文》参考抄袭,或者随意胡编乱造,作文充斥着假话、空话、套话,都是陈词滥调,让人读来无味,纯属应付。究其关键原因,小学生的作文与生活隔离,缺少生活气息,那只能言之无物,言不由衷。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因此,教师要让小学作文回归生活,叙述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表达他们的真情实感,而不拘泥于写作技巧与模式,努力让小学生用作文表达生活,用生活实践作文,从而使小学生热爱作文,更热爱生活。
二、小学生活化作文的内涵解析
小学生活化作文,是指小学生写作要紧密围绕小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用生活化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主要包括作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生活化,即作文内容来源于生活,作文教学过程与生活相融,使得小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从而提升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
三、小学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
思考其实作文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作文不仅仅是一种教学活动,更是小学生全身心投入的生活。作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小学生感知生活、体验生活、实践生活的过程,作文是小学生表达生活的一种方式,也是用文字与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更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我将从作文内容生活化、作文过程生活化和作文评价生活三部分加以阐述关于生活化作文的教学策略思考。
(一)源于生活,作文内容生活化
现在的小学作文教学多数是在课堂上,限制了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拓展,使学生没有生活内容可写,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作文是生活的延续,平时没有对生活素材的积累。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生活素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以来自大自然,可以来自校园生活,可以来自家庭生活,可以来自社会生活。大自然是美丽奇妙的百科全书,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生活素材,我们不能让小学生的思维受限于教室,而应鼓励他们走近大自然、融入大自然,用心去感悟大自然,用笔去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校园生活同样多姿多彩,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读书活动、唱歌比赛、各种社会实践等等,使学生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示,从而提升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把参与校园生活的真情实感写出来,便是佳作。如过完儿童节,有学生就写了《儿童节———我们自己的节日》;运动会结束后,有学生就写了《同学,加油!》;春游过后,有学生就写《今天真开心!》等等。我们还可以引导小学生从家庭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体验家庭生活中温馨快乐,表达孩子的真情实感。例如,母亲节那天,我会让学生亲自为母亲做一件事,然后写下来,第二天到学校交流。《我为妈妈洗脚》《我帮妈妈洗碗》等等,充分表达了孩子善良天真的童真,各个真情流露,体会母亲的辛苦,并决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学生懂得了生活。我们都是社会的成员,社会生活中有着无穷无尽的作文素材,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比如周末可组织小学生走上社会,走进社区;可以到敬老院打扫卫生,给爷爷奶奶们表演节目;可以去公共场所打扫卫生;也可以去和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小学生结交朋友,互帮互助,参与社会生活,热爱生活,并把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写出来,这些都是美文。因此,作文内容源于大自然、源于学校生活,源于家庭生活,源于社会生活,我们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用心观察,用心体验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感知,有体验,会表达,小学生的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丰满有味。
(二)融入生活,作文过程生活化
小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程度与教学的过程有关,如果作文教学的过程与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小学生便会积极参与。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兴趣爱好,并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能力,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所以,在每次写作前,我都要创设与生活相关的作文情境,给学生以思考和启示。例如,针对现在小学生生日请客吃饭盛行的现状,我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让学生进行辩论,分正方反方两队,让学生充分准备后进行辩论,双方学生积极参与、激烈争辩,热情高涨。辩论结束,我就让学生以《过生日要不要请同学吃饭?》为题作文,学生可谓思路清晰,论据充分有力,且真情实感流露。因此,通过学生的生活经历,让学生自由发挥,展现自我。喜欢什么,就表达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有没了束缚,才能让学生流露真情实感,写出对现实生活的认识与感悟,这样的作文可谓内容真实可靠,语言生动形象。
(三)回归生活,作文评价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