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6: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奇妙的对联,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体裁特殊,艺术独特之奇妙
对联是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是“诗中之诗”,讲究对仗工整、遣词典雅,有诗词歌赋的韵律,又有散文的自由,兼各种体裁之长,内容涉及面广,有天文、地理、宗教、历史、风土人情等,包罗万象。
“天对地,雨对风,大地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渔翁。”这是李渔在《笠翁对韵》中的一段文字,它道出了对联的基本要求,即字数相等,词性句法相同或相似,句意相反或相关。《红楼梦》第48回“香菱学诗”中林黛玉有这样一番话:“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也说明对联讲求平仄相对、虚实相对。对联在声律上要有如波似峦的起伏变化,读起来抑扬顿挫,让人有如见丝绸舞动的曼妙感,有如闻黄钟大吕演奏的厚实感,美不胜收。
它可长可短,一个字词、一个句子、抑或一段。可以客观概括,也可以评说议论。可以自对,亦可他对;可以正对,也可反对。比如:“山水”“黑暗光明”“孙行者祖冲之”“一身正气两袖清风”“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风景这边独好,江山如此多娇”“闭门推出窗前月,投石冲开水底天”等,这种看似自由、又时时受一定限制的语言形式,就像戴着镣铐跳舞,具有极强的美感,让人回味无穷,真是奇妙。
二、方寸间。意味无穷之奇妙
当代著名学者周汝昌先生说过:“对联有极大的概括能力,能以最简练的形式唤起人们最浓郁的美感,给人以最丰富的启迪,或使人深思,熟味,受到很大的教益。”可以说,对联是一种凝缩了的、精致的艺术,于方寸尺幅间尽显无穷魅力。
“冷月葬花魂”对“寒塘渡鹤影”,林黛玉片刻而成,让史湘云拍手称赞“果然好极,非此不能对”,也让读者再次领略到了林黛玉的智慧才情。“独角兽”巧对“比目鱼”,让鲁迅备受老师的夸赞。可以说,这小小对联能让智者才力尽显,可谓奇绝。在教授《滕王阁序》时,有学生拟了这样几副对联:1.“文不加点,何人腾蛟起凤?倚马可待,才子绣口锦心。”2.“滕王初建,阎公重修,王勃登临作赋,可谓格高千古;胜友如云,高朋满座,雄州俊采星驰,实乃才美一人。”3.“兴废总关情,看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幸此湖山无恙;古今才一瞬,问江上才人阁中帝子,比当年风景如何?”学生能以寥寥数语,概括并表明文章的内容,谁又能说学生此时的情怀不及当年王勃的雅兴?又如在教授《祝福》时,有学生这样写道:“中年丧子,两度失夫,祥林嫂命运多舛,惨、惨、惨;鲁镇遭歧,一朝惨死,旧社会礼教如磐,难、难、难。”凝练的语言、极强的概括性,也体现了学生的思考与创新,很难得。再如“狱外大雪纷飞深情追思保姆,桌上酱碗乌黑无私关爱乳儿”“家徒四壁母爱却深如沧海,身陷囹圄思念尤厚似黄钟”(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学生学习的激情全被这简洁的文字、丰厚的意味点燃了。对联在其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三、炼意,追求至美之奇妙
对联讲究炼字,但更讲究炼意。无论是喜庆哀挽,还是揶揄谐讽,也不管是祈福祝愿,还是释义明理,对联都体现了人们的才情雅怀与独特的审美情趣。它构思精巧、意境深远,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提高人的审美能力。
“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把它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来表明自己奋发的态度,同时也激励了无数有追求的人奋勇前行。
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把对联当成自己明志的载体,将自己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乃至满腔热忱的追求,全部展示出来,使其成为不朽的杰作,流芳百世。“苍茫四顾,俯吴楚剩山残水,今古战争场,只合吹铁笛一声,唤醒沧桑世界;凭吊千秋,问湖湘骚人词客,后先忧乐事,果谁抱布衣独任。”残山剩水,铁笛一声,后先忧乐事,何等气度,何等责任!
李渔的《渔翁对韵》那段文字,再读,你会感到它不仅仅是对联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至上的美学理念。似乎也看到了李渔的精神世界里,无论是寒霜戍旅,还是朔雪渔翁,都已没有了天寒地冻的沧桑,有的只是空蒙清润、无限美好的和谐。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对每位一线教师都是一次机遇与挑战,如何解读新课改新教材,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反思与总结。一节《奇妙的对联》课的三个环节的设计践行了新课改的理念给了我一些启示与感悟,即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要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高中新课程培训进行了20天。可当手中拿着高一新课程教材,脑中装着新课程的观点和理念,真正面对高一新生的时候,却又不知道这新课改的课堂该怎么组织,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怎么完成。在跌跌撞撞、似是而非的状态中,上了一个多月的课,困惑挣扎了这一段时间后,没想到《奇妙的对联》这一节课却给了我一些启示,让我看到了新课改的曙光和影子。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形式的了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楹联、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以前课堂教师只是一味的理论讲解,学生似懂非懂,动手能力很差。那么新课改如何组织课堂,让学生自己在课堂上动手是备课必定要深思的一个问题。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什么收获。于是,整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同学自己看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就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一个首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要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理论知识解决了,第二个环节就需要考查一下学生的文学修养。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却越来越高。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个简单的问题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整堂课的还在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离开了座位,围着讲台,思考着,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十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鹰城二高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不愿离开,还围着讲台讨论着……
课下交流,业务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一节课,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二、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柳如是如柳;华来土来华。
据说此联是一副绝对,上联是明代人所撰,向天下人征求下联,无人能对。到了清代,有西洋人华来士大夫前来大清国传教,有联家想到了上联,才对出下联,时隔二三百年。相传柳如是是明代京城名妓,相貌、才气惊人,才得联家撰写了上联而征对。下联的“华来士”对上联的“柳如是”,人名相对,男女相对,而且,上下联都是回文,倒过来读意思仍不变。
青牛西渡;紫气东来。
此联是庐山仙人洞老君殿联。传说道家鼻祖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当为“青牛西渡”了。又传说令尹喜见有紫气从东而来,知道必有圣人过关,便云浮迎候,果然,老子骑青牛从函谷关而来。喜顶礼膜拜并请老子写下了《道德经》。后来,人们便把“紫气东来”比喻祥瑞,直至如今。
独角兽:比目鱼。
当年小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老师出了个三字的上联,要学生们对下联,有对“九头鸟”的,有对“八足虫”的,老师摇头表示不妥。小鲁迅想了想,对出“比目鱼”下联,老师立即表扬了他并讲解道:“独”不是数目,但有单、一之意;“比”也不是数目,却有双、对之意;“比”对“独”对得好,对得妙,对得最为贴切。
孙行者:之。
上联是清华大学陈寅恪教授在某年的招生考试国文试卷上出的一道对联试题,要求考生对出下联。有考生周祖谟以“之”相对,获得这道题的满分,对仗十分工整,姓氏相对,还假借“猢狲”,真是妙手拈来一样,而且妙趣横生。
岳峻;水清。
二个字的对联不多见。此联镌刻在湖南长沙城南书院。上联说的是南岳衡山高雄险峻,下联说的是湘江清流涌玉明,山水相对,美景相对,极为工整严谨。
匾额最早见于南朝宋羊欣《笔阵图》,具有文学形象的匾额始于中唐,宋后题额多撷历代诗文名句而成。园林中的匾额主要被用作题刻园名、景名,陶情写情咏景或颂人写事,典雅含蓄,立意深邃,融辞、赋、诗、文意境于一炉,系诗情画意于一词,成为一种独立的文艺小品。
匾额使物景获得“象外之境、境外之景、弦外之音”,获得灵魂和生气,人们得以涵咏乎其中,神游于境外。如留园楠木厅悬有清代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篆书匾额“五峰仙馆”,将人们的注意力投向厅南的湖石峰峦上,“庐山东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主人仿效的正是李白“巢云松”的风流。
匾额为游人点出景观的美学特点,可“使游者入其地,览景而生情文”,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蕴。如避暑山庄“锤峰落照”、“西岭晨霞”,观朝晖夕影;避暑山庄“月色江声”,赏月色波粼;拙政园“倒影楼”,看池中倒影;颐和园“玉琴峡”、耦园“听橹楼”,听水声淙淙;避暑山庄“曲水荷香”、狮子林“双香仙馆”、沧浪亭的“闻妙香室”闻鲜花馨香,等等。
写意式的抽象题咏更催人遐思:拥翠山庄的“月驾轩”、沧浪亭的“陆舟水屋”、避暑山庄的“云帆月舫”,驰舫游之思;耦园的“宛虹舡”、拙政园的“小飞虹”、“依虹亭”,骋彩虹之想。点出了虚实相济的园林欣赏空间主题,为风景传神写意。
匾额升华了创作情感,耐人品味、涵咏,给人以种种美感:
哲理美。留园书房额“汲古得绠处”,短绳难以汲取深井之水,汲取古人深遂的学问,也必须找一根长绳子。网师园“集虚斋”,“惟道集虚,虚者,心斋也”,出《庄子。人间世》,只有修持真道,才能至虚静空明的境界,才能使自己成为完全保持自然性的人。圆明园“坦坦荡荡”,撷《易经》“履道坦白”和《尚书》“王道荡荡”之意,表达帝王愉悦坦荡的心态。圆明园“鱼跃鸢飞”、留园“活泼泼地”,都是讲天机活泼,怡然自得的心理。哲理盎然。
理想美。有政治理想:帝王希望“天乐人和”(颐和园)、“万方安和”、“九洲清宴”(圆明园)、“四海承平”(颐和园);有社会理想:士大夫愿意在“小桃坞”(留园)、“人境庐”中,采菊东篱,“悠然见南山”(拙政园、狮子林的“见山楼”),登东皋舒啸(留园“舒啸亭”),惬意地成为桃源子民;有宗教理想:或入“别有洞天”(拙政园半亭额)、“小蓬莱”(留园)、“方壶胜境”(圆明园),成方外仙客;或在佛国胜境“月地云居”(圆明园)、“四大部洲”(颐和园),大做梦中佛事;或在“参禅处”(留园)“面壁”(怡园)修行,参悟“亦不仁”(留园)法门;或夫妇“枕波双隐”(耦园),眠云卧石(退思园“眠云亭”),与清风明月为伍(拙政园“与谁同坐轩”),扁舟一叶,江海寄余生(“不系舟”、“网师园”等),象庄子般濠梁观鱼、濮水钓鱼(留园“濠濮亭”、北海“濠濮间想”)。
人格美。帝王追求“淡泊宁静”(圆明园),注意“澡身浴德”(圆明园),景仰严子陵之风范如“山高水长”(圆明园),要学习三代有道明君,“山仍太古留,心在羲皇上”(承德山庄“静含太古山房”),选贤任能,君臣和谐,如周代召、成卷阿之游(东宫“卷阿胜境”),常念创业之艰,感到热去凉来(颐和园“无暑清凉”);文人追求人格完善,怀冰握玉(拙政园“玉壶冰”)。
人伦美。娱亲的“豫园”、爱侣的“耦园”、兄弟怡怡的“怡园”,以及“敦宗”、“睦族”、“宜家受福”(狮子林)等。与朋友“诗酒联欢”(耦园“载酒堂”)、聚饮于南雪亭梅花下(怡园“南雪”)等。
朴野美。颐和园如意的“乐农轩”、“豳风桥”、延赏斋、蚕神庙、织染局、水村居等,圆明园的“多稼如云”,一片田园风光;承德山庄有占地58公顷的天然草原、“万树园”,占地440公顷的山区,深山密林,一派天然野趣。私家园林中也有反映田园野趣的题名,如拙政园有“劝耕亭”、“菜花楼”,芦荻、苇叶,棚架、花径,一派田园风光。明祁彪佳的寓山园建有山村“丰庄”、“豳圃”,种有桑树、梨、橘、桃、杏、李等果树。展现了优美的耕乐图。
园林许多门洞砖刻题名,大多是四字分刻两首,或刻在门宕的正反门楣上,也有三字、四字的,文采飞扬,内涵丰富:点景、引景:如“入胜”、“通幽”;点出厅堂方位特色:如“迎旭”(东)、“延爽”(西):“东甾”、“西爽”。抒情写志的:如“可以栖迟”:“岩扉”、“松径”:“缘溪”、“开径”等,大多典故出自古诗文名句,耐人咀嚼玩咏。当然建筑物本身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符合这种取之象外的艺术氛围,诗境和物境相通,才能使审美意境溶为一体,从而获得绵绵无穷的深永意境。
中国寺庙园林匾额,带有题撰者主观认识与情感的题额,也都颇富文学色彩。如四川云阳张飞庙壁匾“江上清风”,刻画了寺庙临江坐落的别致布局,醒人耳目。有的题额巧妙地包容了许多内容,如杭州灵隐寺“灵鹫飞来”匾,兼佛教盛事和寺前飞来峰,言简意赅,催人遐思。其他如“养心若鱼”、“即景遐思”(四川成都武侯祠水榍、爱树山房匾额)、“香国庄严”(云南晋宁盘龙寺)、“风流天下闻”(云南通海秀山武侯祠殿匾)等,或刻画情感,或描写环境,或蕴涵哲理,也足令人回味。
悬挂在厅馆楹柱上的叫楹联。它是随着骈文和律诗成熟起来的一种独立的文学形式,融散文气势与韵文节奏于一炉,浅貌深衷,蓄意深远,既具工整、对仗、平仄、整齐对称的形式美,又具抑扬顿挫的韵律美、写景状物的意境美和抒怀吟志的哲理美,是具有民族传统性的一种文学样式。
人文景观的联对,评说历史人物,数语关情,使人感发怀古幽思。如苏州沧浪亭原有清。齐彦槐的一幅对联:
四万青钱,明月清风今有价;
一双白璧,诗人名将古无俦。
出句化用宋。欧阳修《沧浪亭》诗句,咏沧浪胜景及苏舜钦当年买园本事。对句歌颂了先后成为沧浪亭园主的诗人苏舜钦和抗金名将韩世忠。名人名园,相得益彰。
园林中的风景联对,写景状物,可“使游者入其地,揽景而生情文”,成为美育辅导的生动指南。如颐和园南湖岛月波楼对联:
一径竹阴云满地,
半帘花影月笼沙。
上联特写云影徘徊的园林竹径,那丛丛幽篁、朵朵行云,幽雅、清朗、静谧。下联则将视线移往楼内:门帘半卷,可纳天地清旷,花影月色嵌入窗框,恰成一幅朦胧清冷的图画。全联写景聚焦在虚景“影”上:竹影、云影、花影、月影,天地之“影”浑融,形象超妙,给人以无尽美感。
写景的对联妙在切景,移他处不得,方称佳构,如网师园“小山丛桂轩”北窗对联:
山势盘陀真是画,
泉流宛委遂成书。
对联悬挂在“小山丛桂轩”北面正中一扇正方形大窗的两侧。窗外假山一角恰如镶嵌在窗上的一幅天然画图:但见山势盘旋曲折,乔木丛生,画意横生。东侧引静石拱微形小桥下有一狭长沟壑,水流蜿蜒远去。“宛委”一词又恰为传说中夏禹得金简玉字之书的山名,寓变化于工稳之中,想象丰富而奇妙。
有的对联紧扣园名内涵,也颇耐咀嚼,如避暑山庄有条对联:
六月无暑,九夏生风;
峰回路转,曲径通幽。
上联扣“避暑”之意:六月徐徐清风,毫无暑热,清爽可人;下联切“山庄”之景:山峰重峦起伏,峰回路转,曲径通幽,花木深邃,一片清凉世界!读之顿觉遍体生凉。
园林对联大量的是古代知识分子揽景抒情之作,可以使今人洞见古人的情感世界;如网师园琴室对联:
山前倚杖看云起,
松下横琴待鹤归。
联语将言志、抒情、状景交融为一,充满佛理禅机,表现出一派高人逸士那种脱离尘世、浮游于万物之表的心境和隐适情调,意境淡远怡美。上联与唐。王维《终南别业》诗中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同一韵致;下联则有宋。坡《放鹤亭记》的神采:“鹤归来兮,东山之阴。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汝饱,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人在大自然中,任意停留观赏那山光、松影、飞鹤、白云,清闲惬意,悠然自得。倚杖、横琴,风神超迈。
有些园主自撰联,或抒情,或叙事,或写景,或写景抒情结合,别有一种人文的美感。坐落在广东梅州市杨桃墩小溪边的“人境庐”是清著名诗人黄遵宪私园,自撰对联一幅,悬于庭:
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上联写园中山水、植物以及自然风月,下联写园内的建筑及远借长江之景色。联语巧用基数字连接,虚实之景相互映衬,“七分明月”、“百步长江”,给人以境域浩淼联广宇的开阔之感,同时感受到主人欣喜自得的心情和开朗的襟怀。
名人名园,对联往往映照出名主人的影子,如南京袁枚的随园,有这样一条对联: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上联用王羲之《兰亭序》中句描写随园园景美色,下联写在这样的园林美景中可以尽情饱揽中国古代的经典著作,全联并未一字实写园景,而是以虚补实;以古人名句相衬、以园主的饱学相映,既突出了名园幽雅宜人的环境,又令人相见著名文人袁枚的风采。
园林中有些对联在技巧上颇下功夫。有采用双关、象声、叠字,或者嵌字、拆字、回文等形式和修辞手法,含蓄又俊逸,既成为一种清新奇巧的文化娱乐,人们又不禁为它的新颖构思和深远意趣所折服。
如怡园石听琴室一幅嵌字联:
素壁写归来,画舫行斋,细雨斜风时候;
瑶琴才听彻,钧天广乐,高山流水知音。
联语为园主顾文彬从辛弃疾词中集出。上联写隐逸之趣,跌宕潇洒;下联以琴为中心,室内主人弹琴,窗外二石听琴,高山流水得知音,且嵌进“听琴”二字。既表达了园主的造景意图,又显得典雅、宛转,韵味澄淡。
上海豫园对联:
莺莺燕燕,翠翠红红,处处融融洽洽;
风风雨雨,花花草草,年年暮暮朝朝。
这是一幅回环联,仿杭州西湖花神庙联,顺读、倒读都合韵律,自然流丽。全联用十四对叠字组成,节奏鲜明,如美玉双叩声声入耳,极富音乐感。联文把形、色、声、情集于一体,以状艳冶之景;由于联中语词来自人们熟悉的诗文,这些诗文意境也增加了联语的韵味和涵量。
拙政园荷风四面亭抱柱联:
四壁荷花三面柳,
半潭秋水一房山。
此联出句仿济南大明湖历下亭刘凤诰所撰名联,对句化用唐。李洞《山居喜故人见访》诗名句,有移花接木之妙;巧蕴“一、二、三、四”之数;描绘了四季之景;且切合此亭之景。
著名的温州江心寺联以同音假借的手法,写出了妙趣:
云朝朝,朝朝朝,朝朝朝散;
潮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奇妙的对联》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形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对联对学生来讲是司空见惯的东西,如春联、贺联、挽联等。但是真正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对对子,好像又没那么容易。我想,枯燥的理论讲解不可能使学生有太大的收获,于是,备课时我设计了以三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学生分析理论知识。
走上讲台,我问了一个问题:1932年清华大学入学考试有这样一道试题,上联:孙行者;下联:——。有以下几个答案:之,韩退之,祖冲之,王引之等。阅卷的老师认为非常好,为什么?同学们看到是清华入学考试的题目,来了兴趣,又看到如此简单的上联,更有兴趣,看到只是评价答案而不需要对,更是兴趣大增,你一言我一语地发言开了。一些同学回答“者(zhě)”是仄音,“之(zhī)”是平音,平仄相对。我说好。什么是平仄,教材的知识短文中有讲解,能回答上来,说明这些学生自己已经看过并理解了,一些同学回答上联中间字是“行”,下联中间字是“适、退、冲、引”,都与行动有关,相互对仗,我说好,这就是对偶。接着,我又问,谁能从内容上评价一下?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最终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了一句“之是第一个提倡白话文的作家”,我及时地捕捉到了这个信息,便让他再重复一遍。同学们愣了一下,突然都鼓起掌来。我想有戏,我问为什么鼓掌,不知哪位同学说了一句:“那还用说,都是敢做第一的。”然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孙悟空斗天斗地,敢于反抗;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冲之的圆周率……一个小问题引发了学生各方面的思考。看来,设计问题要巧妙,有趣味。
第二个环节需要考查学生的文学修养。
我把几副与一些名人有关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一代文章推——,毕生心血似——。(茅盾的两部作品,查资料填写)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涉及到哪几个作家)
同学们在一番紧张的翻阅资料、讨论之后,答案准确地写了出来。我又不失时机地进一步提问:《子夜》、《春蚕》写了什么内容?你还了解作者哪些作品?唐宋家是哪几个人物?他们的代表作是什么?连续的问题,不但没有让学生感到厌倦,相反,他们的兴趣越来越高。简单的问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调动了学生的文学储备,真令人惊喜、欣慰。
第三个环节上,学生当堂对对联。
开始我只要求每组写两句上联,相邻组对下联。一会儿,情况就失控了,上联一出,学生就争着抢着对下联,一个上联甚至有好几个下联,学生也不由自主地互相评论着,争抢着,没有了平时回答问题的羞涩,没有了课堂上的挺身端坐,取而代之的是不断展现自我的身影。看到好的下联,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便骤然响起。黑板的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学生稚嫩的对联,如:
中国字四四方方,方方正正;西洋文弯弯曲曲,曲曲折折。
平顶山顶平;青草地草青。
东升旭日山河秀;西落残阳星空奇。
高一一班小组擂台热火朝天;宣化十中运动盛会硝烟四起。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继续讨论着……
课下交流,李校长说,这节课,上得很好,如果买来红纸与毛笔,当时让学生来写对联,岂不是锦上添花?一语道破天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怎么完成?怎样在课堂上落实素质教育……回忆一下参观所见,资料所看,我恍然大悟。新课改的课堂就应该是这个样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使他们动脑、动手、动口,做学习的主人。
反思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1.设计课堂问题一定要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不是传统的分层、背景、写作意图与思想,让学生局限在这样的框框中而厌倦。形形的资料给了学生偷懒的机会,人云亦云的表述扼杀了学生的思维。备课切记要远离现成的教案,给自己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更是给学生一个创新思维的机会,也就是说,备课一定要把“备学生”放在首位。
2.切实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只是停留在口号上。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就让他们担当当家作主的责任,行使权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集体的智慧是不可估量的,每一个个体的才能是不可小视的,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就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权利,智慧的火花就会开遍课堂的每一个角落。
3.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的积累和个体的见解与感悟,不能用统一的模式去规范和强化,因此,需要拓展课堂的容量。只有让个体去表达切身的体会、独到的见解,才是语文教学的本质。字、词、句的积累贯穿到课堂的每一部分,学生才有真正的收获,在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上,乘胜追击,拓展容量,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开放课堂,自主探讨,不仅学生收获很大,教师也会学到很多,而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和大纲。
4.新课改倡导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能力。“学习语文不是学习一套知识,而是学习一种技能”,要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发散性思考力和深刻的理解力,要让学生在已有认识和思维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辩识能动性。
精彩瞬间
生活,是多么丰富,又是多么快乐呀。而在那一次作文课上的一个小小的精彩的瞬间,至今令我难以忘怀……那就让我们回忆一下那精彩的一瞬间吧!
又是一个星期天,又是一堂作文课,我们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的到来。过了一会儿,老师风尘仆仆地走了进来,这次老师很例外,他既没有向我们打招呼,也没告诉我们今天讲的是什么,而是笑眯眯地在黑板上写了三个大字:对对子~这时我想:老师要做什么呢?同学们也议论纷纷,有的说:“老师的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的说:“对的是什么对子呢?”……
这时,老师开口了:“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对对子。对对子又叫对联。对联起源于南北朝时期,是用两组格式相同的句子来搭配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看看谁能当一次关公!”
顿时,全班沸腾起来,同学们太兴奋了。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了第一关的上联:山间明月。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海上日出。”我心想,第一关也太简单了。可是,老师摇了摇头。这时,刚才活跃的气氛变得很紧张。突然,在角落里传出了声音:“雾里清风。”你们看,山间对雾里,明月对清风,多么奇妙的对联啊!这时再看黑板上,又出现了上联:黑猫警长。我们都高兴地笑了,老师怎么会出这样的上联呢?接着有人说“白马王子”、“白雪公主”,老师又补充了一个“葫芦兄弟”,这一关就开开心心地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下一关,上联是“黄河多泥沙泥多河黄”看来这个有点难度了。想了半天,一个同学说:“海上产生鱼生产上海。”大家为他鼓起掌来。我突然想起看到过这样的句子,就站起来说:“长春好地方地好春长”、“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老师赞许地点了点头。我们就斗志昂扬地冲向下一关。黑板上写着“钢琴之王—贝多芬”。这下坏了 教室里鸦雀无声,虽然我们会弹钢琴,可是也对不上啊。老师笑着说:“小品之王—赵本山”。顿时大家笑得前仰后合的。
一堂有趣的作文课就这样结束了。
生活,就是这样美好,只要你仔细观察生活,就会发现许多精彩瞬间。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导入;技巧
【中图分类号】G235 【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53-01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上课时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上语文课,而一个好的导语设计往往会起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它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又能使整个教学活动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课堂导入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综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及这段时间的听课所得,略列举如下:
一、利用歌曲导入
音乐自古以来就有教化作用,能熏陶人的性情,能抒发人的情感。现在中学生很爱听歌曲,许多人也都有MP3等,利用课余时间在听歌曲,甚至两人合用一个在听。所以我在上课时就利用学生爱音乐的特性,让他们先熟悉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音乐,提起对课文的兴趣。如在上《别了,不列颠尼亚》时,这则新闻是写于1997年时,通过独特的视角写出来的优秀新闻,我就从歌曲《东方之珠》导入。教学必修二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就从学生喜爱歌星周杰伦的《兰亭序》入手,再加上作者有关的传说,学生一下子就对课文感兴趣了。教《孔雀东南飞》时,又让学生去找歌曲《孔雀东南飞》,学生提前对课文相关内容有了解,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课 文的兴趣。其实,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有相当多的课文都有相对应的歌曲,如上李清照的词时,就有“月满西楼”、“一剪梅”等歌曲,李煜的《虞美人》,苏轼的
二、利用影视导入
学生对影视还是很喜爱的,对于一些影视剧,多少也有接触过。所以我在教课文时,尽量把这些资源利用在教学上。
如在教《荆轲刺秦王》时,让学生先去看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学生一下子就能就说出了许多相关的知识,也更容易理解荆轲在易水送别时“风萧 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那种悲怆感情。在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前,我先让学生去查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有关资料,在课堂上我可利用徐志摩一生与三个女子的爱情故事导入,学生会更好地理解诗歌中那种情感。用影视来导入,利用其中的片段、细节、画面,学生有感性认识,较直观,可以更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
三、利用对联导入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所以我就考虑让学生在课堂上怎样才能真正动起来,其中就是让学生要自己走进课文,而写对联就是让学生动笔 的最好方法。
对联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文化,学生从小就熟悉,但却不理解,认为这是很难的。但教过“梳理探究”中的“奇妙的对联”后,又明确对联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加上前几年高考福建卷有考过,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了,很想自己来对对子。当我教到《孔雀东南飞》时,就提前布置了预习,让学生去读课文,我写了上联“纫如蒲苇,勇兰芝抗婚赴清池;”让学生对学生对出很多内容,甚至对到现代革命追求精神。我就从内容相 对、意义相关、句式、平仄等角度进行分析,并让学生修改,挑出对得工整的对子。
“少长成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这一下,就让发现原来对联也可以这样写的,于是 兴趣就来了,很快从文章中摘出了对仗的句子,自己整合一下就成了对联了。通过这些对联的练习,促进学生去理解课文,概括内容,用对联来提高仿写的能力。
四、利用高考作文导入
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市招”,所谓“市招”实质就是医药广告,且颇具情趣及行业特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广告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中。然而你是否知道,医药广告在我国古代早已有之。那时的诊所和药店十分讲究“市招”,所谓“市招”实质就是医药广告,且颇具情趣及行业特色。
我国古代的医药广告兴起颇早,其中以宋代最为突出。如《清明上河图》中描绘的赵太丞家,治病兼售生熟药,门前竖起高出屋檐的布制大路牌广告,突出介绍各种中药丸散膏丹治病的神奇作用,广而告之。南宋御医王继先,祖上传一灵验丹方,名为“黑虎”,王氏以“黑虎王家”作为市招,名闻遐迩。汴京城中有一专售疝气药的李家药肆,因为病人少,便请名匠刻制了一头木牛作为市招,结果求药者络绎不绝。宋饶州高姓,世售风药,其商标为一大力士手执叉钩,牵一黑漆木猪,人称“高屠”,自树商标后,求购风药的病人不断增多。文字市招甚至影响到近代,例如旧时北京的爱德堂药房,置有一个写有“爱德堂沈家祖传七代小儿珍丹只此一家别无二处”的21个字的冲天招牌。
有趣的是,古时一些药店就已善用名人效应。如南宋临安的严某,坐堂行医兼开小药铺,专治痢疾,病人不多。一次恰好碰上宋孝宗患痢疾久治不愈,入宫。严某治愈了皇帝的痢疾后,皇帝大喜,授其官为防御,又赐以金杵臼。于是严家打出“金杵臼严防御”的市招,从此药铺名声大振。还有一位妇科医生陈沂,因为治好了康王赵构王妃的病,康王赏赐御前罗扇。陈氏子孙后来散布浙江各地,传家宝物御前罗扇自然没法分家,于是后世就在各自门前竖起一把木制的大罗扇以为市招,“大扇陈”在浙江绵延数百年而不衰。与此类似的还有“金钟李氏”,因治愈皇子肠疡,皇帝赐官不做,却接受了所赐的金钟,悬在门上,从此,“金钟李氏”名噪数百年。
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品――对联,更被药店广泛采用。过去有个医师叫程道周,他在自家的药店题了一副对联“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从联语中人们就能体会到程先生的济民之心。此与另一联“但愿世间人无病,何妨架上药生尘”有异曲同工之妙,顿时便缩短了药家与顾客的感情距离。又如“借他万国九州药,救我痛苦人”等均寓意深刻。而“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等药名联,不仅体现了经营特色,还让人置身于妙语连珠的诗词氛围之中。
善用实物模型也是古代医药广告中又一奇妙之处。如“悬壶(壶是古代盛药的葫芦)”便是药店、诊所的标志。一些走江湖的郎中也身背葫芦,作为行医的“招幌”。有的药店还悬挂“鱼符(用石片或木头雕刻的鱼形幌子)”作为象征,因为鱼不分昼夜,总是睁着双眼,悬挂鱼符就意味着这家药铺不分昼夜为病人服务。元代熊梦祥《析津志》中描述“医小儿者,门首以木刻板作小儿”,“又有稳婆收生家,门首以大红纸糊篾筐大鞋一双为记”。又如某眼药铺所绘药品“眼药酸”的商标是“一头戴皂色高冠,身穿橙色大袖长袍者,此人身前身后挂有成串的眼睛球,冠两侧亦各嵌一眼睛球,所戴冠前尚挑一个眼晴球,身挎一长方形袋囊,上面也绘一大眼睛球”。直到明清时期的北京眼药铺,悬挂的白木板上还是绘着几只人眼睛。
还有一些串铃卖药的江湖郎中,一手持串铃摇动,一手持招牌,在民间流动行医,或设地摊卖药兼为人治病。为求人来买,有的郎中常持竹板敲打,并用嘴宣传,江淮地区称此为“卖嘴郎中”。
朝游驼山
闪闪烁烁的晨星,清清凉凉的山风,和那美轮美奂的晨曦,我们四位结为了好友,约好了去驼山游玩,今天,便是我来驼山赴约的日子。
站在山脚下,望着那连绵起伏的驼山,心里充满了好奇,我一定要亲眼睹一睹驼山的风采!
刚刚在山脚下冻得直发抖,越往上爬反而越不觉得冷了。轻轻漫步在山中,低头问着山中的野花,我品味到了那种自然清新的芳香;停住脚步,侧耳聆听那小虫的鸣叫,那一股股奇妙的韵律流入我的心田,整个人都清爽起来。
默默地踏在林间,细细体会着大自然中的无限乐趣。我们一边走,一边谈笑着这山中的美景,林中充满了欢声笑语。渐渐的,我们越来越接近山顶。隐隐约约中,我仿佛看到了山顶的天池和古色古香的天桥。
“青蔼柳枝含玉露,风翻贝叶惹慈云。”好美的对联!我在心里感叹着,一只脚已经他进了山顶的“昊天宫”。
我第一眼看到的是那口“天泉”。站在其旁边,让人感觉到好像下一刻就会有巨大水流把人卷入其中。
我绕到大殿后的七宝阁,俯身鸟瞰着山下的美景:巍巍青山,云雾缭绕,如入仙境。天渐渐的放明了,远处,一轮橙红的太阳冉冉升起,就像一个火球。过了一会儿,颜色变淡了,逐渐变成了鸡蛋黄色,映的空中万道霞光……
天亮了,我也该走了,我的朋友晨星和晨曦已相继离去,只有山风大哥还伴我左右。我挥手向他告别,向山中的一切一切告别。然后,踏着愉快的步子,下山去……
内容提要:用好导课艺术,运用新的导课方法,激活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打好新课改这一仗。
关键词:导课艺术导课方法新课标激活语文课堂
新学期就要开始了,如何用好新课标,激活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巩固和发展第一年新课改的教学成果,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不能不考虑的问题。笔者认为,用好导课艺术,运用新的导课方法,激活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如何用好导课艺术,激活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利用课文题目导课。有的课文题目本身就是很好的导课材料,利用课文题目就能将课导入地生动有趣。刚参加工作时,是从都德的《最后一课》开始教起的,当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这是我给大家上的第一节课,也是我给大家上的‘最后一课’。”同学们以为我是临时代课教师,上完这节课就走了,所以注意力就特别集中,当我要求他们打开《最后一课》的课文时,更是感到新奇,全部精力都投入了对课文的学习当中。
二、激趣导课。高中生对对联并不陌生,有不少同学还能写出一部分来,但大多数同学对它不感兴趣。在复习高考考点“对联”时,我先给学生出了一个“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级级直上”的上联,马上就有学生对出了“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生生有我”的下联,虽不太合音韵,但非常符合上联的意境。这一出一对,立即激发了学生对对联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整个课堂,老师上得轻松愉快,学生学得意兴盎然,收益很大。在教新课标教科书的第一册“梳理探究”模块的“奇妙的对联”一块时,就可采用这种方法。
三、利用曲折的动人故事导课。爱听故事是所有人的共同心理,在教学中用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动人故事导入新课,使故事成为学生理解阅读内容的一个有机部分,也是一个有效的方法。许多课型都可以运用这种导课法。如:必修课新课标教科书第一册课文《荆轲刺秦王》可以用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导课;在讲授辛弃疾的诗词时,可以用辛弃疾的传奇人生导入新课;在讲授必修课教科书第二册课文《再别康桥》时,可用徐志摩浪漫的人生故事导入新课。在引导学生学习选修课时,也可采用这种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选修内容。许多小说、剧本的故事情节都非常动人,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导课,激起学生对选修课的兴趣,如介绍《百年孤独》、《基督山伯爵》的故事梗概。
四、空白导课法。文学作品的美,往往美在它的空白,令人遐想无限,游思无疆。如,高中第六册课文《黛玉之死》,写黛玉临终时,“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这里的“你好”后边的空白,是高、程所续《红楼梦》部分最为闪耀光芒的地方之一,给读者无限的遐思空间,运用此处空白,让学生试着填充空白,看谁填的最好,定能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给课堂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朗读、演讲法导课。很多语文教师都有很好的朗诵、演讲功底,很高的朗诵、演讲才能,语文教师如能运用自己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富有磁性的声音,朗读、演讲导入新课,定能使全班同学大受感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讲授新课标教科书第一册诗歌《雨巷》《再别康桥》时,就可用朗诵法导入新课;在讲授新课标教科书第二册课文----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辞《我有一个梦想》时,老师就可用选择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进行模拟演讲导入新课。
六、设问法导课。老师提出一连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层层设问,让学生围绕老师提出的问题,探究学习,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必修内容新课标教科书第二册“梳理探究”模块的“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一块时,就可以设置一连串的设问。“我姓张,我和我的先人为什么姓张?张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姓张的人这么多?俗话说,五百年前是一家,姓张的人是不是一个祖先?是不是都有血缘关系?张姓的人到底经历过哪些磨难?有过哪些辉煌?出过哪些名人?有过哪些败类?我的家乡经过哪些变迁?我的族人都分布在世界的何方?他姓,为什么全校只有他一个人姓这个姓?为什么他的姓字典里也查不到?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单姓,还有少部分人是复姓?姓大姓的人会不会越来越多,小姓会不会消亡?中国人都自称是炎黄子孙,每年都有海外华人到祖国大陆寻根祭祖,各个姓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到底和炎黄二帝有什么关系?姓氏是不是完全相同?”一连串的问题定能引起学生探究“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的兴趣,探究出他们丰硕的成果。
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导课的方法还有很多,其中不少早已被同仁们正在探索或将要探索,仅提供以上六种与大家共勉。愿与大家一道乘着新课改的东风,更新教育理念,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莲子心中苦,梨儿腹内酸
这是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在狱中所作,“莲”谐音“怜”,“梨”谐音“离”,含蓄委婉地表达了父子隔离的凄苦、酸楚之情。这是典型的谐音双关联,这类对联要结合情景,才能体会其中滋味。又如: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这是明代状元杨升庵应对武状元联。杨升庵点元之后回乡,在水路上巧遇同期武状元,武状元故意将船横在河头,要求杨接对,随即唱了上联。联中“橹速”、“帆快”分别谐“鲁肃”与“樊哙”,前者是吴国文臣,后者为汉高祖刘邦的武将,暗含文官不如武将之意。杨听了自然会意,但一时语塞,竟对答不上,给人留下笑柄。事隔多年,杨的儿子办理婚事,鼓乐齐鸣。杨触景生情,忆起当年憾事,当即吟了下联,联中“笛清”、“箫和”分别谐北宋名将“狄青”和汉高祖刘邦的名臣“萧何”,意即武将不如文臣,可惜时过境迁,面子已无法挽回了。联语巧使谐音,含蓄隐晦,妙不可言。
有的双关联巧用语义双关,一石二鸟,含蓄雅致,令人回味。如:
人间处处有真情,无论生地熟地;
春风来时尽著花,但闻霍香木香。
这是药店门联。“生地熟地”字面理解为生疏之地和熟悉之地,实指中药生地、熟地;“霍香木香”亦为两味中药。药店是用双关联向顾客表达了热情诚信的服务宗旨。全联表里合一,配合默契,既明行业特点,又表服务态度,一箭双雕,是上乘的行业广告联。
下面这幅广告联更为奇妙,撰联人凭杰出才华将语言的幽默诙谐推向了极至。
泥捏火烧,闷不得饭,炖不得汤,屁用:
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位居金牌榜榜首。伦敦奥运会,将于7月27日至8月12日举行,中国将派最优秀的运动员参赛,力争取得更好的成绩。为激励中国代表团,某网站征集对联,请根据上联写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试题)
【解题点拨】
上述例题属于“对对联”类典型试题——所给对联的上联已完成,要求我们对出下联。解答此题,我们首先必须全方位审视、解剖上联的内容表意和语法结构特征:从内容角度看,上联系对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辉煌成绩的回顾;从语法结构角度看,“忆往昔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可一分为二,“忆往昔”系由动词、名词组成的动宾短语,表示时间;“中华健儿北京奏华章”则是一个主谓结构的短语。有了这样的审视与解剖,我们根据命题者所限定的“伦敦奥运会”这一情境要求,紧扣“激励中国代表团”这一主题,对出下联即可。
参考答案:示例:看今朝炎黄骄子伦敦谱新篇
【技法导航】
对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样式,也是最具有汉语内涵和神韵的一种文体。对联具有思想性强、艺术性高、知识性广、趣味性浓等特点。
应对“对联拟写题”,我们须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把握对联形式与特征
1.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
2.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3.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4.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二)注意对联拟写要求
1.注重构思。就是要讲究新巧。一般要从所写的对象本身出发,考虑采取适当的表现手法,或正反相对,或虚实相衬,或俗中见雅,以期更好地表现客观对象,抒发主观情感。
2.把握特点。就是要有针对性。从情调上讲,春联应激情满怀,喜联须喜气洋洋,挽联应情谊深深,讽喻联应战斗性强,山水寺庙联应文学色彩较浓。
3.讲究格调。对联要有健康的思想内容,奋发向上的精神,充实而真挚的感情,雄放而高昂的格调。要体现出时代特色,万不可陈词滥调。
4.锤炼语言。对联的语言要精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要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具有直观形象感;还要富于音乐美,即要求写作对联讲究平仄格律,注意节奏。
【实战演练】
1.思乡怀土,是人之常情。下面是一副叙写“游子”“旅人”离乡之苦、思乡之情和回乡之难的对联的上联,请你帮助对出下联。
上联:更鼓易惊游子梦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咬文嚼字》是国内一本专门给出版物文字“挑刺”、纠正语法错误的刊物,该刊打算用一副对联作为他们杂志的宣传广告,请帮他们对出下联。
上联:咬书咬报咬刊,咬天下该咬之错。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对联拟写题”应试指津》
1.示例:轻舟难载旅人愁。
2.示例:嚼字嚼词嚼句,嚼世上耐嚼之文。
妙语采撷
心弦上的另一片风景
湖南 罗小军
【名家佳段】
大海上一片静寂。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朦胧欲睡似的。在平静的深暗的海面上,月光辟开了一款狭长的明亮的云汀,闪闪地颤动着,银鳞一般。远处灯塔上的红光镶在黑暗的空间,像是一颗红玉。它和那海面的银光在我们面前揭开了海的神秘——那不是狂暴的、不测的、可怕的神秘,而是幽静的、和平的、愉悦的神秘。我们的脚下仿佛轻松起来,平静地,宽阔地,带着欣幸与希望,走上了那洒满银光的路,朝向红玉的琼台走了去。
(节选自鲁彦《听潮》)
就站在海边,向往这铺天接海的云霞吧。大面积的、扇面形的云霞,从白棉花球的堆积,变成了金色的菠萝。然后出现了一抹玫瑰红,一抹暗紫,像是远方的花圃,雪青色,灰黑色,褐色和淡黄色时隐时现,掺和在一起。整个的天空和海洋也随着这云霞的色彩而渐渐暗下来了,陡地一亮,落日终于从云霞的怀抱里落到了海上,好像吐出了一个大鸭蛋黄,由橙黄、橙红,变得鲜红,由大圆变成了扁圆,最后被汹涌的海潮吞没了。
(节选自王蒙《海的梦》)
五月的维也纳,到处花团锦簇,春意正浓。我到城市远郊的山顶上游玩,当晚被山上热情的朋友留下,住在一间朴素的乡村木屋里,窗子也是厚厚的木板。睡觉前我故意不关严窗子,好闻到外边森林的气味,这样一整夜就像睡在大森林里。转天醒来时,屋内竟大亮,谁打开的窗子?正诧异着,忽见窗前一束艳红艳红的玫瑰。谁放在那里的?走过去一看,呀,我怔住了。原来夜间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趁我睡熟时,一点点将窗子顶开,伸进屋来!它沾满露水,喷溢浓香,光彩照人;它怕吵醒我,竟然悄无声息地又如此辉煌地进来了!你说,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
(节选自冯骥才《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
【借鉴点】
再美的景物,如果缺少了灵动的笔墨,也会黯然失色;相反,若能调动精美的文字,即使寻常的风景,也能光彩照人。尤其是在叙事或抒情之时,若能恰当地加点景物描写,情感会更为充沛动人。三位作家的这些写景片段,至少可以教给我们以下几种技巧:
技巧一:详略有致,景物生辉。描写景物,不在乎长短。详细时,你可以泼墨如云;简洁时,你可以惜墨如金。像鲁彦的《听潮》,通篇是写景,也正是描写细腻,才让潮来潮去的景象宛若眼前。王蒙先生的《海的梦》笔墨细腻,将海边日落之景描绘得极为逼真。冯骥才先生笔下的春景,则是用“窗外新的一支缀满花朵的红玫瑰”营造出了“一枝红杏出墙来”的奇妙效果。文字不多,景物却犹如画龙点睛,令文章光彩夺目。
技巧二:活用修辞,景物出彩。写景的文章,总是离不开精美的修辞手法。用比喻,景物会形象逼真;用拟人,景物会平添情感;用排比,景物会美如画卷;作比较,景物会特点鲜明。在鲁彦笔下,波浪像在“轻轻吻着岩石”,又“朦胧欲睡似的”,就连远处的灯塔也变成了“一颗红玉”,其温柔、美丽的特点真是活灵活现。如果缺少了这些修辞,景物还会有这种动人的风采吗?
技巧三:寓情于景,景物含情。照片上的景物再美,却总是难以让人动情,这是为什么?因为它们往往只是一种客观的拍摄。要知道,景物如果离开了情感,会大为失色。以上三个片段,均是饱含深情的描写。相比之下,《维也纳春天的三个画面》表达情感更为直接。文章透过“顶”“沾”“喷”“吵”等一连串动词,以及“世界上还有哪一个春天的画面能如此震撼人心”这一抒情语句,将作家对维也纳春天的喜爱之情,状写得淋漓尽致。
【仿写示例】
一阵秋风吹过,山坡红了。那是火红的枫叶,如晚霞似秋云。山开了,无数道丝状的花瓣,打着卷儿,使劲从花蕊中抽出来,恰如一位披着金发的小姑娘。它是那样绚丽,那样娇艳。秋风吹来了,那清澈见底、宛如明镜的湖水在这时也荡出一圈圈涟漪。草滩上的草儿都变黄了,好像给天地铺上了一块块金色的地毯。
(吴芳《秋色》)
冬,持着轻柔的舞姿姗姗而来。萧萧寒风,呼啸于枝头,急驰于旷野。北风卷地,衰草连天,鸿雁早已不见了踪影,寒空中只留一声孤雁长长的哀鸣,雪花不知何时翩翩而起。漫天飞舞的雪花,是隆冬最好的代言。大雪包裹的世界,生命早已入梦。蓝天蒙上了灰色的幕布,那淡淡的浅灰之后,隐藏着的是一片纯洁的湛蓝。轻灵的白鸽也懒于在高空中飞行,没有了白云碧霄的陪衬,它打算放弃长途旅行,静默在高高的屋顶上,注视着这万籁俱寂的世界。
(陈华《生命的四季》)
碎雪团团,随阳光而流转;晶珠粒粒,含霞光而滚动;星光点点,坠寒露而闪烁。百米来长的峭壁上,跃动着数十条瀑布,细如银蛇,长如蛟龙,扭动着,狂舞着,呼啸着,在日光下闪烁出耀眼的银白的光,从苍黑的山石间奔腾而过,仿若无穷白皙润泽的珍珠飞滚落下,熠熠生辉,光彩照人!飞溅的水珠在山石之间轻快、欢乐地跃着,密密地打在水面上,奏着雄壮而又多彩的乐章!这是何等壮观的一片滩流啊!
(林菁菁《流连九寨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