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志向的诗句

关于志向的诗句

时间:2023-05-30 10:27: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志向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志向的诗句

第1篇

一、母亲节活动主题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母亲节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母亲节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母亲节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启梦文学社

六、母亲节活动日期:

年4月20号——年6月13号

七、母亲节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7日—5月13日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母亲节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

宣传海报:等宣传部人员

现场协调: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母亲节经费预算:

海报:1*2=2元

征文奖品:70元

资料打印:0·1*200=20元

第2篇

社团文化艺术节之——母爱无疆

二、活动背景:

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些都是孟郊的诗句,表达了儿女们对母亲的感恩之心,歌颂了人间最伟大的爱母爱。母爱是人类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我们赋予它太多的诠释,赋予它太多的内涵。没有历史史诗的撼人心魄,没有风卷大海的惊涛骇浪,母爱就像一首深情的歌,婉转悠扬,浅唱低吟……想起了母亲,志向消沉就会化为意气风发;想起了母亲,虚度年华就会化为豪情万丈;想起了母亲,漂泊的游子就会萌发起回家的心愿;想起了母亲,彷徨无依的心灵就找到了栖息的家园!提起你手中的笔,在母亲节,为亲爱的母亲写点什么或做点什么吧。让我们来叙写成长,来描画我们心中的母亲;让我们一起来关注女性,关注我们伟大的母亲。

三、活动内容:

1、主题征文:关于成长,关于母爱

(1)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故事

(2)妈妈的故事

(3)我与妈妈的故事

2、“为妈妈许愿”校园公益活动

四、活动目的:

通过系列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关注女性,重温成长过程,感恩伟大母爱。让文学氛围重新回到校园,让大学生学会感恩,学会用心灵关怀。

五、主办: xx外语外贸职业学院团体联合会

承办: 启梦文学社

六、活动日期:

七、活动安排

前期准备:

4月16—19日确定活动方案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联系其他院校争取对整个瑶湖院校进行活动;

4月20—25日 联系征文活动的评委老师;寻求活动经费的支持,

4月25—27日 着手宣传工作

中期工作:

4月29日—5月6日动员各系参与本次征文比赛,号召各系同学踊跃参加。

5月6日—5月10日 在校园内进行宣传,由启梦文学社制作宣传板及宣传海报。

5月11日 举办“为妈妈许个愿”校园公益活动,加大活动影响力。

5月12日—5月13日 整理活动收集的愿望,在社团博客群上如果可能的话联系广播站进行部分广播。

5月14日—5月30日 收集各院各系征文稿件

6月1日—6月10日 文学社组织初评,评委老师终审来稿,评出优秀文章

后期工作:

6月11日 公布征文结果

6月13日 优秀文章整理成册,只要参与征文活动的班级即可免费获得一份。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二名 三等奖三名优等奖若干

颁发相应的证书及奖品

九、人员安排:

活动策划:xx

宣传海报:xx等宣传部人员

现场协调:xx以及纪检部人员

十、经费预算:

征文奖品:70元

第3篇

一、情读:无情岂能动人?

不带感情不读诗歌,无情岂能动人?

尽管古典诗歌历时久远,今人阅读起来不易理解,但还没到完全不知所云的地步。初读诗歌我们还是能领会其中的情感的。比如在教授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时,学生结合注解已经感受到诗人的伤感。我提醒学生带着这种感情去涵咏诗句,让学生在读时逐渐与诗人产生共鸣。

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气变化让学生更为亲切、真实地体会到作者彼时彼地的真情实感,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艺术的感染和哲理的启迪,由此达到“入境”的状态。对于古典诗歌我们应让学生少齐读,多个体品读,浅吟低唱,细细涵咏。不是所有的诗歌都适合齐读,齐整的朗读就象一支部队齐步前进,士兵无暇欣赏路边的风景一样,这就是“复恐匆匆说不尽” 。更为有益的尝试是师生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配乐朗诵,如有空闲组织诗歌朗诵会更易激发学生走近古诗的兴趣。

二、意读:涵咏工夫兴味长

初读把握诗人情感,我们依然处在“浅草才能没马蹄”的状态,尚需较多的时间细品诗意诗境:涵咏工夫兴味长。

每个人在童年时都是读过背过几首古诗的,但令人人尴尬的是我们不见得能讲出深刻的含义来,我们的理解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因为古典诗歌的凝练性、跳跃性很大,而今人又习惯用繁复的现代汉语去思维,所以得读出古诗中省略的内容,字斟句酌,看出诗句背后的文字,方能充分感受字里行间丰富厚重的内容情感。

当然,这个过程包括对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时代环境的了解。我觉得每首诗都有一个故事,我们应“上穷碧落下黄泉”去还原。比如辛词《水龙吟》,我们看到了诗人报国无门、英雄失路的悲情故事。读到这种程度,学生不仅品出诗人的伤感更能进一步理解他“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的怨愤。

三、想象: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意读古诗很重要的一种本领是想象。

古典诗歌常常借助景物形象来传情达意,所以说诗贵含蓄,言有尽而意无穷。我们得静下心来在想象中还原彼时彼景,去感受诗人无我之境的超然或有我之境的浓烈。正是“物微意不浅 感动一沉吟”。

品读辛弃疾的《水龙吟》,我们会随作者同登高台,在我们眼前浮动着南宋清秋时节的万里江天,却是山含愁,水含忧,水天茫茫愁无尽,落日悲情,昏昏惨惨,孤雁哀鸣,惨惨戚戚。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的情感也随诗人黯然。 转贴于

如果缺乏这种整体性的联想想象,我们何以跟诗人感同身受,同饮一杯寂寞?

四、美读:转益多师是吾师

《论语》里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指出艺术手法对于表情达意的重要意义。

杰出的诗人们能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不着痕迹地妙用艺术技巧,形象真切,细腻传神得表情达意,对此我们怎能视而不见?李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杜甫“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古人创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可见一斑。

我们需要从诗歌鉴赏的低阶段,上升到研究美的艺术的高阶段,明了诗歌的艺术技巧,更有效的品读其他诗歌。比如辛弃疾《水龙吟》上阕的借景抒情,下阕的化用典故,对比之中表明心志。没有这些技巧,也许我们今天只能在史书中看到辛弃疾的大名,而无缘与他在诗词的世界中同喜同悲。

另外我们还得善于联系归纳,如哪些诗人有相似的情感志向,类似的诗句。如由《水龙吟》我们想到:宋玉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贺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刘概的“读书误我四十年,几回醉把栏杆拍?”岳飞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这样我们眼前就不只是一位诗人,而是诸多诗人,不是一首诗,而是一组诗,转益多师是吾师,我们的眼界顿然开阔。

古典诗歌是美的艺术,我们有责任传承艺术的美。

五、自读:江山留胜地,我辈复登临

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关于诗歌主旨思想, 少明确统一,多个体感悟。

诗歌是一定时代生活的反映,也是作家思想、人格的写照。理解诗歌不能忽略时代和诗人本身的特征,但是绝不能用时代和诗人的特征局限了对诗歌的理解。我们应该提倡和尊重学生的个体理解。只要学生们对这首诗的主题及艺术手法的分析能够自圆其说,就应该充分的肯定。学生会学得主动,学得活跃,学得积极,学得有效,迸发出了强烈的探求精神,让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直现出来,充分显示主体参与的内蕴力和创造力。

江山自留胜地,当我辈复登临之时,我们的感慨会比古人更丰富。

六、泛读:不薄今人爱古人,每寻诗卷似情亲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阳春一曲和皆难”。很多人怯于或懒于阅读,对古典诗或望而却步或束之高阁或浅尝辄止,这无助于我们赏析古诗,更不是我们文化的幸事。

第4篇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关于“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明确要求考生“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包括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思考探究三个能力层级。命题点主要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等方面。尽管现代诗歌在“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中并不多见,但其作为文学作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成就,值得考生注意。

【命题走向】

2000年以前,现代诗歌鉴赏是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的一种命题形式,多以客观题形式出现。近年来,除部分试卷出现以现代诗歌作为写作材料或语用部分的仿写题材料加以考查外,独立考查现代诗歌鉴赏的试题基本没有再出现。在经历了十多年的轮空后,尤其是随着新课标的贯彻实施,《现代诗歌选读》已成为不少学校的选修教材。在这种情况下,对现代诗歌的考查试题再次登场是极有可能的。在这种趋势下,该类文本的命题形式将会呈现多样化趋势。

【解题钥匙】

一、品味意象,体会现代诗歌的意境

所谓意象,就是寄托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只有抓住诗歌的意象特征,才能较好地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所谓意境,就是作者调动生活积累,运用艺术表现手法,整合各种意象,使主观的思想感情与客观的物象相互融合而创造出来的境界。鉴赏现代诗歌的意境时,首先要对诗歌的直观形象和画面进行联想和想象;其次要从品味诗歌的语言入手,感悟到诗歌的意韵之美。

一般来说,意境都是由现代诗歌所选用的意象创设出来的。因此,考生在鉴赏现代诗歌时要善于品味意象,从而拓展诗歌的意境。如果不能体会其意境,自然也就不可能真正进入诗歌所创设的审美世界。如我们所熟悉的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作者面对康桥的自然风光,选取了“云彩”“金柳”“夕阳”“清荇”“柔波”“清潭”“青草”“星辉”“夏虫”等意象。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在诗歌中被作者赋予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这些典型的意象勾画出了康河的妩媚动人。

现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解题技巧:(1)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概括景物的氛围;(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抓住意象,把握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

许多现代诗歌在感情表达上秉承了古典诗歌“贵含蓄,忌直露”的特点,作者往往是有话不直说,有情不直抒,而是通过具体意象进行委婉曲折的表达。而现代诗歌的主旨就是诗中所表达的作者的理想志向,所阐述的人生哲理,所蕴涵的美好情操,或对社会、对人生、对历史的总结等。无论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含蓄还是直露,都与诗歌的意象有密切关系,所以领会现代诗歌的情感和主旨要立足诗歌的意象。如艾青的《礁石》就是借“巍然挺立”的礁石形象,表达诗人对被压迫人民抗击旧世界暴力的那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颂。

现代诗歌思想感情解题技巧:(1)指出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结合诗歌内容加以分析。

三、立足意象,分析现代诗歌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诗歌表情达意的载体。现代诗歌的语言精练,形象,富有音乐美;在诗歌鉴赏中,品味语言是基础。考生应该联系全诗主旨,反复咀嚼,领略诗歌的深刻含义,品味隽永的字词语句。

下面是现代诗歌关于语言分析的几种题型的解题步骤,供考生答这类题型时借鉴:

现代诗歌鉴赏词语解题步骤:(1)解释词语的意思;(2)阐述该词在诗中的作用。

现代诗歌语言风格解题步骤:(1)指明何种语言风格;(2)说出有什么作用。

现代诗歌修辞手法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修辞手法;(2)分析其表达作用。

现代诗歌表现手法解题步骤:(1)指出何种表现手法;(2)阐述其表达作用。

现代诗歌篇章结构解题步骤:(1)指出诗歌结构如何;(2)结合诗歌内容作具体阐述。

【针对训练】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牵 手

邱彩云

清明节那天

所有的女友

都被一双双大手牵走

只留下我

还有一片哀愁

我也要走

带上九百九十九朵丁香

放在你的坟头

陪你到天长地久

因为你曾说

你最喜欢丁香般的姑娘

而你那双

曾托起溺水女童的双手

却再也不来牵我

等待千年颤抖的手

(选自《文学报》2000年11月)

1.诗中的“我”“你”分别是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从表达技巧方面,简要分析这首诗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3题。

黄河的桨

马冬生

是从我的父亲的父亲的父亲的身体里

取出的一节骨骼。引领我不卑不亢

在混沌的光晕中滚动内心的响雷

奔流,奔流,逆风的花朵盛开在最向往的位置

泥沙流动。漫天水色为弦的颤动而颤动

一个旋涡是一声悠远而苍凉的传唤

黄河的根须在我身体内部汹涌

活着的水啊,我能否淘洗出比金子更可贵的东西

历代的人和事都在奔流,仿佛血在吹

高高低低的命运集结了生的秘密

不是谁都能用黎明的水涤清黄昏的水

强劲的风口,我紧紧握住了什么不愿放开

两岸猿声是听不见了,万重山挡住岁月的轻舟

我也不知道我将流落到黄河的哪道湾

苍茫尘世,只剩下一节骨骼气壮山河

我的儿子的儿子的儿子你听见了没有

(选自《北京文学》2009年第2期)

1.这首诗歌以“黄河的桨”为题,其象征意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理解“强劲的风口,我紧紧握住了什么不愿放开”这一诗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篇与结尾两句有什么关系?其寓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3题。

采莲曲

朱 湘

小船呀轻飘,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荷花呀人样娇娆。

日落,微波,金丝闪动过小河;

左行,右撑,莲舟上扬起歌声。

菡萏呀半开,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采莲,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拍轻,桨声应答着歌声。

藕心呀丝长,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丝多呀蛹裹中央。

溪头,采藕,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

莲蓬呀子多,两岸呀榴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采蓬,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风生,风荡漾着歌声。

升了呀月钩,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衣香,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时闻,虚空里袅着歌声。

(选自《草莽集》)

1.该诗形象鲜明,意境优美。作者是怎样表现少女的采莲景象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诗在每一节的最后都写到“歌声”,“歌声”在诗中有怎样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这首诗的主题是歌颂愉快的劳动生活,有人说是表现爱情生活,你赞同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三片叶子

梅绍静

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儿,

骄傲地站在树桩上。

树桩只发出这一条绿茎,

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

多可爱的小东西啊,

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歌唱。

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

让人们永远憧憬那被剥夺的满树春光。

(选自《梅绍静诗集》)

1.简要说明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对这首诗的比拟和象征手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渔 暮

熊召政

这暮色,又被觅草的孤鹭剪乱

慵困的舞翅抹暗了放倒的青山

借与晚风作韵的莲花

一支支,斜斜地簪出水面

朦胧,亦如湖空冰盘的姣美啊

清香与暮色揉成的江南

小舟从山浦中荡出了

桨影铺成的长廊,绿荷正自盈栏

栏外,视线停落的地方

曲曲屏山已不见浮动

船底下,游鱼戏逐的浮萍

却在将波浪的方向交换

(选自《熊召政二十年诗作精选》)

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山乡图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题为“渔暮”,是怎样展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1~2题。

阳光在远处

艾 青

光在沙漠的远处,

船在暗云遮着的河上驰去,

暗的风,

暗的沙土,

暗的

旅客的心啊。

――阳光嬉笑地,

射在沙漠的远处。

一九三二年二月三日苏伊士河上

(选自《艾青诗选》)

1.这首诗写于作者远离祖国,去异国他乡的路途中。从诗中可看出作者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连用几个“暗”字有什么用意?请对该诗最突出的表达方式作简要分析。

第5篇

关键词:诗歌 《思修》课 教学 探索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思修》)课作为运用的社会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大学生的重要阵地,是一门充满理性和思辨色彩的学科,在《思修》课教学中,思政教师可以运用充满了美感的诗歌去丰富课程内涵,将诗歌融入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情境,使课堂成为诗情洋溢的课堂、情感的课堂、生命的课堂,让学生在诗情画意中奠定精神基础,找到精神追求,完善人格操行。

1 《思修》课运用诗歌教学的可能性

1.1 充满了美感的诗歌能丰富课程内涵 古今中外的诗歌,尤其我国的诗歌,是人类传统精神文化的载体,具有先进、丰富的文化内涵、鲜明的道德指向和丰富的人文精神,诗歌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人文和科学两方面的教育功能。正值青春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充满了诗情画意,在某种意义上,诗歌就是青春的象征,“诗”的年龄,需要诗的滋养。人们的情感是相通的,《思修》课教学过程中适时结合诗歌,能有效丰富课程内涵。利用诗歌中所蕴含的情感激发大学生,把诗人的情感和大学生的自身情感相结合,让大学生在想象中体味千载之下的诗人情感,激发起学生的诗情和激情,再引导学生运用辨证分析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感悟并陶冶自身的性情就水到渠成了。如此,教学事半功倍。

1.2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诗教 《论语・阳货》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古往今来,人们以诗言志、以诗抒情,运用诗歌这种鲜明的语言艺术生动地表现对社会、人生的深刻体验,表达对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抒发对自然和他人的真挚情感,反映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塑造健全人格的理想等等。我国有运用诗歌教学的传统,大教育家孔子利用《诗经》宣行教化,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是说到一个地方,看这个地方的人民在礼教方面的表现,如果人民温柔诚实淳朴,那肯定是《诗经》教化的结果。即是说诗教具有改变人的性情,使人走上正确人生道路的作用。以往人们注重运用诗歌来进行人文修养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立身处事、济时应变的能力,如今,诗歌在《思修》课教学中的运用是对中国传统教育方法的继承和发扬。

1.3 有助于实现《思修》课教学目的 《思修》是一门特殊的课程,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艺术,不但要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观点之理,还要将其转化为学生自身的思想信念,完成感人、化人、育人的任务。其教学效果同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个性密切相连,讲究情感和感悟,必需架起情感的桥梁,才能使大学生与教材内容产生共鸣,继而升华他们的灵魂。青年大学生坚定信念的形成源于情感,源于内心的感动。《思修》课堂上,适时引入美好诗歌,触动学生的动情点,把握他们在接触诗歌时的那些感动,将它逐步升华为一种深刻的理解,一种情感的熏陶,一种心灵的共鸣,就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并使其从中得到人生的受用,发展成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大学生通过优秀诗歌这股“清泉”的浸染,更容易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继而坚定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信念。

2 《思修》课中引入诗歌的具体做法

2.1 运用诗歌的智慧,唤醒灵魂 “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在今天这个浮躁的社会里,大学生难免会急功近利、感情淡漠,甚至价值沦丧。唤醒大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刻不容缓。诗歌美妙的意境,能吸引大学生积极、灵动地参与《思修》课课堂,诗歌凝练的语言,能触发他们的诗情;诗歌高深的内蕴能唤醒他们的灵魂,进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责任感,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使他们获得富有个性的发展。在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节的教学中,我引入著名现代诗人于沙和流沙河关于理想的诗,用隽永的诗句引导学生认识理想,告诉他们,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船,人生要是没有了理想,就像失去船桨的小船,在人生的大海中随波逐流,随时面临沉没的危险。激励他们顺应时代进步潮流,追求远大理想,激发他们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自身成才而发奋学习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把个人的奋斗志向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仅仅联系在一起,把个人今天的学习进步同祖国明天的繁荣昌盛紧紧联系在一起,努力掌握建设祖国、服务社会的本领。使理想之花结出成才之果。

2.2 运用诗歌的哲理,启发感悟 思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灵魂。许多青年大学生因为成长环境优越,经历尚浅,所以不懂生活也不会生活,甚至很少去思考生活、生命这样的命题。在讲解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 创造人生价值”的第一节时,我引用圣哲苏格拉底的箴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警醒学生珍惜生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导他们,作为人,必须有思想,有思维,要去思考生活,反思自己的人生,感悟自己的人生。在感悟中走过最美丽的人生风景,到达最美好的终点。上完第三章的第二节,我在进行小结时提问: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并把臧克家先生的那首为纪念鲁迅先生而作的诗――《有的人》作为回答,让学生在隽永的诗意中领会人生的意义――个人只有与时代同步、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进,才能实现有意义的人生。为了启发学生深刻思考人生,我在课堂上布置了一个小作业――思考人生及人生价值并以此为主题写一首小诗,题目自拟。学生们认真积极地思考着、写作着,当作业交上来时,呈现在我面前的是许多美丽的思想火花,这些学生个人情感的真实、自然流露,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思考和成长的痕迹。这种诗意的课堂交流不仅满足了青年大学生追求新意、渴求交流的需求,更能使我们思政教师深入学生内心,深度互动,进而更好地完善与改进教学工作。

2.3 运用诗歌的情感,激感 “情感这东西,可以说是人类一切的原动力。”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一节时,我为学生朗诵著名诗人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为导入,讲述这首诗歌的创作背景,启发学生体会诗人对自己祖国的感情,体会作为中国人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荣誉感,理解爱国主义;通过南宋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让学生领会了民族英雄心系天下、造福万民的浩气丹心;通过岳飞在《满江红》中面对备受欺凌的半壁江山,“怒发冲冠”,发出的“还我河山”的呐喊,和爱国诗人陆游病危之际,仍盼望“王师北定中原日”,使学生体会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通过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启发学生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在讲授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节时,我通常领唱一首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以歌曲那诗意、雄壮的歌词,震撼学生们的心田,澎湃起学生们胸中赤诚的爱国情怀,抒发我们对祖国锦绣山河的深情赞美和无限热爱。我适时叮嘱他们要时刻铭记我们是中国人,都有着同样的中国心,我们要以身为中国人而自豪,要为祖国的不断强盛共同奋斗。

2.4 运用诗意的至理名言,升华境界 至理名言富有哲理,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给人启迪,是陪伴大学生成人、成才、成功的良师益友。我经常鼓励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作为座右铭,或者摘抄下来,将其作为自己成长的终身伴侣。在讲授绪论“珍惜大学生活 开拓新的境界”的第一节时,我适时设问:几年后,当同学们离开校园时,希望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再引入爱因斯坦的名言:“青年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富有创造能力,而且思想、心理、人格和谐发展的人才。”“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作为回答,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确立成才目标。引用“莫等闲,白了少年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以及《弟子规》中的“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等诗句,启发学生珍惜少年时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授课中有机运用古今中外的思想巨人、科技伟人和文学名人的至理名言,能有效激励大学生奋发进取,刻苦成才,修炼人格,提升境界。

参考文献:

[1]万勇华.“思政课”中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实现方式探究

――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为例[J].探索,2013(1):144.

[2]侯晓华.以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进行孝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1(7):7.

第6篇

关键词:济水;人格化;古代文坛

通观古今,会发现历代文坛上活跃着一种奇特的“济水现象”。有众多文人墨客都曾写下歌咏济水的诗文,其中固然不乏称赞济水作为一条自然河流造福百姓的内容,而更多的则是在诗文中将济水抽象化、拟人化,比作一位具有完美品格的谦谦君子进行热情歌咏。

一、历代歌咏

南北朝时期,曾经写下著名散文《与朱元思书》的吴均,在其《酬别江主簿屯骑》一诗中这样写道:

泛舟当泛济,结交当结桂。

济水有清源,桂树多芳根。

诗意是:要荡舟就应在济水上荡舟,结交朋友应结交具有桂树气质的朋友。为什么呢?因为济水有着清澈的源泉,桂树具有芳香的根茎。作者在诗文中把济水之清与桂树之香等同起来,一起作为文人士子们追求、向往的美好事物,进行热情的赞颂,从中不难看出济水在文人心目中的地位。

进入唐代,东都洛阳发达繁华,云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济源与洛阳隔河相望,风光秀丽,文人们常常渡河北上,在饱览济源秀美的山川景致之余,往往吟诗作曲,畅叙情怀。风光优美的济水源头更是文人们流连忘返,热情呕歌的对象。诗人李颀的《与诸公游济渎泛舟》:

济水出王屋,其源来不穷。

泉数眼沸,平地流清通。

皇帝崇祀典,诏书视三公。

分官祷灵庙,奠壁沉河宫。

神应每如答,松篁气葱茏。

诗人与朋友在济水之上荡舟游玩,尽情欣赏济水两岸的美妙景色。诗中体现了文人对济水的无限偏爱。

历代吟唱济水的诗文最有名的要数白居易的《题济水》:

盈科不数尺,岩柳难通舟。

胡为来自古,列渎守诸侯?

兹水异乎众,顾我知所由。

至清远外浊,有本其何修。

朝宗未到海,千里不能休。

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

山川自改色,湛湛澄霜秋。

岂徒宅神物,亦足容虾鳅。

我思古之人,洁志为身谋。

衣冠坐涂炭,恶恶心忧幽。

不但听渔父,扬波自贻羞。

自今称一字,高洁与谁求?

惟独是清济,万古同悠悠。

此诗为白居易游览济源时而作,收录于《济源县志・卷九》,作者先对济水的景象做了一番描绘,济水清浅,夹岸垂柳拂于水面,似乎连小船也不易通过,然后奇笔突起,用自问自答式的语句,叙述济水看似平凡而实不平凡的历史地位。作者故作惊讶地发问:平凡的济水为什么自古以来被列为四渎之一,受到历代帝王的尊崇祭祀呢?自答曰:这“异乎众”的缘由我很清楚。以下的诗句集中叙述了“缘由”:济水“至清”,远远有别于其他浊流,济水源远流长,扬波千里,直奔东海,不至不休;济水神奇,贯黄河而出于荥,不肯随浊波东流;济水富有灌溉之利,她流经的地方山川改色,变得更加秀美,连气候也因之变得湛湛清明;济水大度能容,水中不仅有“神物”大蛟,连小虾、泥鳅在水里也显得那么逍遥自由。诗的第二层是即景抒情:古代的人一生谋求的是高洁的志向,如果朝衣朝冠坐于污浊的地方,那令人厌烦的心情也是很难受的。如果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只能贻羞于后世。从古至今,人们称赞济水的就是一个字:清。但除了济水之外,我们哪里还能找到济水这样高洁的节操呢?没有,只有这条清济!只有它能永葆高洁,亘古不变。在白居易这里,济水成了具有高洁、顽强品性的完美君子的化身。

唐以后,宋、元、明、清历代诗人都有关于济水的佳作。其中北宋名相文彦博的《题济水》诗曰:

导W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

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

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O蘩。

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

这首诗通俗易懂,满怀深情,高度赞美了济水的善与美――她不但从未发生过水患,甚至连小的波涛也没有。它带给两岸人民的是稻菽千重浪,五谷丰登年。诗中“远朝沧海殊无碍”赞美了济水之顽强,“横贯黄河自不浑”赞美济水之高洁。

从这些诗文中不难看出,济水在诗人们的眼中,不是一条简单的河流,而是一位洁身自好,坚韧不屈的君子,具有文人们无限向往的美好品性。

二、济水人格化品质分析

济水被看作高高在上的神灵,被看作高风亮节的君子,主要是由于其高洁、顽强的品性使然。

为什么济水会具备顽强与高洁的品质呢?笔者认为这是与济水的历史变迁及其独特的流向密不可分的。

首先,济水流量巨大,独流入海主要是在秦汉以前,进入封建社会,济水便开始呈现弱水趋势,流量下降。唐太宗李世民曾发出疑问“天下洪流巨谷不载祀典,济甚细,而在四渎,何也?”白居易也曾在《题济水》中写到“盈蝌不数尺,岸柳难通舟,胡为来自古,列渎宗诸候。”由此可知,济水在这一时期内流量是极其微小的。就流量而言,无法与江、河同日而语,而这一时期又正是我国封建文化高度发达的时期,在人们眼中,弱小的济水能够位列四渎,独流入海,其精神是极其顽强的,同时,济水时断时续,人们就认为济水可以伏地潜行,唐代大臣许敬宗在回答唐太宗疑问时便说:“渎之为言独也,不因馀水独能赴海也,济潜流屡绝,状虽微细,独而尊也。”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济水自王屋山东流,有时隐伏地下,至济南冒出地面而成诸泉。”学者郑樵亦曰“济水多涸竭,自今观之,济水劲疾,能穴地伏流,隐见无常,乃其本性,非真涸竭也。济水既伏流地中,则发地皆泉,不特历下清处为然。是故一见为济源,再见为荥水,三见为山东诸泉水,而溢为大小清河,其实皆济水,又何尝见枯竭耶!”清代学者蒋作锦《济水考》亦称“济性澄清刚劲,脉多伏流,时逾太行,时贯浊河,时潜荥泽以东,时涌陶丘以北,断续出没具有天然络。”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济水在古人心目中是被这样看待的:它状虽微细,潜流屡绝,却能曲折千里,独流赴海,这表现出其不屈不挠,坚韧不拔、不达于海,誓不罢休的顽强拼搏精神,这种精神自然就受到了历史文人的热情歌颂。

济水高洁的品性本于其独特的流向,济水流向不同于一般河流,其河道曾在今天的荥阳附近与黄河发生了交叉,这一点在史料中多有提及:如《尚书 禹贡》所记“入于河,溢为荥”;白居易《题济水》“一道截中贯,肯随浊河流”;文彦博《题济渎》“横贯黄河自不浑”;蒋作锦《济水考》“至温县东南入于河逾河百余里,轶出平地,汇为荥泽。”

第7篇

语文教学 德育教育 德育渗透

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全民族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工作者绝不能忽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语文教师更应该在教书的同时充分实施德育渗透,真正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责任,为祖国培养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主席曾经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优秀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就说明我们的教学不仅仅是教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品,最终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

面对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与商品经济带来的冲击,培养德才兼备人才是教育战线的首要任务。所以,我们在教书的同时应务必把育人视为重中之重,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育,使其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继承前人的优良传统,养成克己为人、与人为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习惯,奠定爱国爱民的思想基础,树立为国为民自强不息、勇于奉献的高远志向。

一、在介绍作家作品时进行德育渗透

如在刚接触《史记》中的文章时,通过高度赞扬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辱,立志完成一部规模宏伟的纪传体文学巨著,为后人留下不可多得的记载3000多年历史的重要文献的崇高品德,从而渗透为人要有远大理想、坚强意志的思想,不论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都要为实现自己的远大志向而不懈努力。在学习《屈原列传》时,就以屈原的所处背景和“怀瑾握瑜”的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质与“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的伟大人格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评价来渗透是非、美丑观念与出污泥而不染的美德,进而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与爱国主义思想。在学习词《沁园春?长沙》时,结合作品中“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词句,分析作者立志拯救中华民族的宽广胸怀和远大理想,潜移默化地渗透为人要树雄心、立大志、争取成为国家的栋染之材的思想,从而激励学生自信、自强、勇于为中华再度崛起,更加振兴而专心读书、勇敢拼搏。

二、在分析文章中重要情节时进行德育渗透

如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句的分析,赞扬作者与当时腐朽的恶势力势不两立,决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从而渗透做人要有“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人气节,激励学生要具备善于明辨是非,勇于同恶势力进行斗争的道德情操。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就分析“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充分体现作者推己及人、忧国忧民、救世济人高贵品质的诗句时,剖析作者的伟怀,逐步渗透人处世间,要心存众生,胸有国民的思想,使学生具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胸怀。在对《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将相和”部分进行分析时,通过褒扬蔺相如顾大局、识整体,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高尚品德和廉颇勇于认错达到精诚团结的优良品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公平竞争与精诚合作,自信自强与见贤思齐,追求功名与奉献进取等问题,结合现实,进一步理解众志成城对战胜困难的重要作用,从而加强凝聚力,巩固爱国主义思想意识。

三、在总结作品中人物形象时进行德育渗透

如学习《指南录》后序,抓住文天祥九死一生而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进行分析总结其形象,热情歌颂文天祥为国家、为民族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不畏艰险,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报效国家、报效民族的高贵品质,激发学生加深爱国爱民的思想,从内心深处奠定为国家、为民族不畏艰险、勇闯难关的思想基础。学习《梅花岭记》一文,总结史可法形象时,突出对史可法史义不屈与城共存亡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的赞扬与对民族败类洪承畴丑恶行为的批判,并引出岳飞等为国为民名垂青史,秦桧等卖国求荣遗臭万年的史实,进一步激励学生牢固爱国主义情怀,使其在内心深处扎根为国为民随时准备贡献自己一切的思想意识。

四、在作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要有计划地通过作文教学渗透德育思想,逐步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思想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如在指导学生习作写景状物散文时,可通过对《雨中登泰山》《长江三峡》等描绘、赞扬祖国大好河山和悠久文化的优秀作品的介绍分析,指导学生描写可爱家乡的壮丽景色,赞叹优美的建筑、精妙的工艺。再通过讲评潜移默化地培养同学们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珍视文物、敬重劳动人民的思想,使其从内心产生能生活在我们这花园般的国家里的自豪感,从而激发其酷爱生活的热情与努力进取的勇气。在指导学生习作理想前途的文章时,引导学生了解些关于立志而成材的人物事例。如就鲁迅、等立志拯救中华的思想与行为加以引导,就童第周、徐悲鸿等立志为祖国争光的民族傲骨加以点拨,指导学生写出爱国立志成材的文章,并通过讲评渗透:作为一个新时代的青年一定要有远大抱负,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意识,要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步伐蓄积力量,随时准备为人类的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五、在指导课外阅读中进行德育渗透

结合现实情况与学生的思想动态,选取积极向上,对学生有一定德育教育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学习。如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部分学生产生向钱看、看眼前,对学习没兴趣,凡事从个人利益出发的思想。这时可选取“三个代表”和“八荣八耻”的基本内容指导学生学习,领会精神实质,使同学们认识到个人利益离不开富国强民,而国富民强又取决于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生产力,只有国富民强,广大人民群众才能得到共同利益,从而激起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端正学习态度,潜心钻研、克服各种困难,为富国强民而努力拼搏。在学生学习成绩下降、失意而缺乏自信时,可选些关于自强不息、勇克难关、逆境成材的人物事迹进行启发教育。如华罗庚、张海迪、保尔、史铁生等的成长过程,培养学生自信自强、拼搏进取的思想意识,使他们振作精神,不畏艰险,从低谷崛起,勇往直前。

六、用自身操行进行德育教育

第8篇

关键词:意象;中西比较;文学研究

一、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意象概念

作为审美表现成果的意象,其概念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萌生于汉代;第二阶段,发展于晋代;第三阶段,完备于六朝;第四阶段,认同于唐代“而概念的术语产生于唐代”。

(一)意象概念的内涵萌生于汉代学者解经释骚的比兴。《毛诗序》运用了“诗六义”这一术语,汉儒解《诗经》,总结出赋比兴的三种表现手法。王逸指出《离骚》的“香草美人”是一种新的比兴寄托手法,应视为对意象内涵的扩充。

(二)陆机《文赋》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意象内涵的发展。他对意象概念内涵的发展有两点贡献:1、提出了“隐”“曲”“喻巧”说。2、《文赋》开篇曰:“余每观才士之所作,窃有以得其用心。”《文赋》对“比兴”一词避而不谈,不论其用意如何,客观上却昭示了隐含寄托手法不仅为诗骚所独有。陆机的“隐”“曲”“喻巧”说,是对汉代《诗经》、《楚辞》研究的比兴说的继续和发展,与意象概念的内涵是同质的。

(三)意象概念的内涵在《文心雕龙》的《隐秀》篇中得以完备。刘勰将“隐”“秀”并举为最优秀的表现手法。“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秀”就是篇中的名句。而“隐”就是意象。

(四)意象的内涵认同于唐代诗人和诗评家。在诗学领域,皎然率先将意与象的寄托关系作了明确地揭示。“象下之意”,即客观外物的描写中寄托隐含的诗人的主观情致,它的出现标志着意象概念术语的出现。意象的内涵完备于刘勰,至此,意象概念正式诞生。唐人论及意象使用的另一术语是“内意”“外意”。“外意”指客观象的意义,“内意”指作者的主观情致。

意象概念内涵可以作如下归纳:

1、象指一切具有物理形态的客观存在物,包括视觉不可见的物质和人自身的一切外在表现,如声音、风和人的情态行为等。意指诗人主观的一切意识活动,如感情、志向、认识、幻觉等。

2、意象的本质是寄托隐含,委婉不露,不直接言意而将意寄托隐含于象中,因而意象具有双重意义,即外意和内意,也称字面意义和隐意。不具有双重意义的词语、诗句或诗,不是意象。

3、意是主,象是宾;意是目的,象是手段;意是内容,象是载体。

4、象和意必须具有某种联系,才能构成意象。

5、意象是诗人独特的审美创造成果,同一个象,对于不同的作家和同一作家的不同时空,可以寄托不同的意。

二、西方理论话语中的意象概念

在西方,image作为一个理论术语,首先出现于认识论和心理学领域。西方哲学《英汉对照辞典》对image的解释是:一个表象(representation),一个据称是表征外部客体的心的图画(mentalpicture)。在西方哲学传统中,意象被认为与知觉、思维等认识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即我们在感知、认识外界事物时伴随着一种心理意象的产生。这一观点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他认为感觉和思想都是外部模压的意象造成的,没有这种意象,它们都不会发生。亚里士多德也认为,“没有心灵图画(意象)的伴随,便不可能去思维”。此后,这一思想在西方近代哲学尤其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中获得了继承和发展。洛克和休谟都认为观念和意象是同一个东西,因此,思维活动和具有心理意象是等同的。

显然,西方哲学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中国传统美学意象概念相去甚远。这种差异,对于我们从中国传统美学来研究审美意象恰恰是一种补充。现象学的诞生,导致对意象的研究获得了一种质的推进。在这方面,现象学的重要意义首先在于一种方法论的突破,即超越了西方传统哲学的主、客对立的认识论视野,从而揭示了意象作为一种意向性建构的产物所具有的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同时性的本质关联在一起的整体结构。

胡塞尔关于知觉、想像之意识活动以及时间意识结构等的分析,以及梅洛·庞蒂的知觉现象学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意象的构造问题。在此,我们仅就萨特的理论作一分析,因为在西方当代哲学家中,对意象进行了较系统研究的,当首推萨特。

萨特对意象的初步定义是:“意象”这个词只能指意识同对象的关系。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更确切说,是一种想像性意识,一种完整的综合组织的意识。既然意象本身就是一种意识,根据胡塞尔“意识总是关于某物的意识”,那么作为意象的对象的某物就不可能是意象本身。因此,意象的对象本身并非意象。在此,萨特关于意象和意象的对象之区分是通过与知觉活动的区别而进行的。萨特认为意象活动即想像性意识与知觉是两种有本质区别的意识形式。他说:“在知觉中,认识是缓慢形成的;而在意象中,认识是瞬间性的。”因此,知觉的对象不断地充实着意识;而意象的对象则不过是人对它所具有的意识。从意象中可以得知的不过就是已经知道的东西。意象是作为一整件东西展示给直觉的,它也是在瞬间就展示出它是什么的。知觉与意象的区别,更本质地表现在它们对象的不同。但是,在这里,萨特似乎有某种混乱。这种对象的含混表现于下面的这段话中:“我对彼得所具有的想像性意识并不是关于彼得的意象的意识,彼得是直接地被接触到的;我所注意的,并不在意象上,而是在对象上。”

事实上,根据萨特在该书后面的说法,他所要强调的是,意象的对象是一种虚无的、非存在。

意象对象的这种非存在性,从意象的形成或构造来看,就在于想像性意识是一种“意向性的综合”意识。对某物对知觉,只是某物当下呈现的这一具体存在形态。尽管意象对象是一种非存在,但意象的意向同时又指向现实的存在,即关于彼得的意象是指向现实存在的彼得这个人的意象。但同时意象的对象又不是现实存在的对象。意象对象与现实对象的这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关系,萨特叫做“近似代表物”。在进行了所谓的必然性考察后,萨特作出一个结论:意象(想像)活动,所针对的是一种作为物体不在现场或非存在的对象,它所借助的是一种只是作为所针对对象的“近似代表物。”存在的物理或心理的内涵。意象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意象本身是一种意识;2.这种意识从认识的角度讲,呈现的是一种近似观察的现象;3.这种意识假定其对象不存在;4.具有自发性,而意象的基本功能是“象征”。总之,意象这种意识可以被称作是断面性的,它是无对象的。它无所假定,无所涉及,也并非是一种认识。它是意识本身所释放出的一种散射的光;它具有一种产生并把握意象对象的自发性。因此,意象是一种意识类型,这种意识绝无可能成为一种较广义的意识的一部分,除了思想、符号、情感与感觉之外,在包含它的意识之中并无意象。意象意识是一种综合的形式,其出现有如时间性综合的某一刻,而且也将自身同前后的其他形式的意识组织起来,从而形成一个连续的整体。

显然,在萨特的意象研究中,他的问题意识仍然是西方传统哲学认识论领域中的意象问题。因此,意象在萨特那里是一个指称一般的意识活动的概念,而不仅仅是指称审美意象的。但同时,萨特又把审美对象-艺术作品看作是一种意象性的存在物,这使他的意象概念把西方传统认识论领域中的意象概念与美学领域的意象概念勾连为一个整体的东西,并因此而使得西方的意象(image)概念通于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概念。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萨特关于意象的一般性研究,为审美意象的研究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哲学视野。

在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领域,意象成为一个醒目的概念首先来自作为现代诗歌流派之一的“意象派”(imagist)的诗论。意象派的创始者庞德,他给意象下的定义是:一个意象是在瞬间呈现出的一个理性和情感的复合体,并提出意象可以有两种:它可以产生于人的头脑中,这时它是主观的;其次,意象可以是客观的。

从以上可见,庞德的意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意象是一种心理表象;2.意象是一种瞬间的呈现;3.意象不是观念,而是理性与情感的复合体;4.意象虽然是瞬间的呈现物,但不同于直接的知觉表象,而是经诗人对知觉表象的融合、传导、冲洗等加工后产生的一种质变;5.意象的瞬间呈现给人一种自由的解放感;6.(客观的)意象可以表现事物的本来面目。

显然,庞德对意象的论述,与中国美学中的意象概念是相通的,或者说,它在本质上同于中国美学中的意象概念。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庞德的意象概念无论在广度或深度方面,都没有超过中国传统美学。庞德关于意象之主观和客观的区分,在某种意义上,与王国维之以我观物和以物观物的区分有相似之处。但两者又有本质的区别:前者明显地带有西方传统主客二分的认识论视野的背景,因此这种区分实质上是对意象的统一性的一种错误的割裂;而后者的区分则是一种涉及生存论的区分。

在西方当代美学中,真正把意象视为其理论整体中的重要概念甚至是核心概念的是苏珊·朗格。苏珊·朗格认为,艺术作品创造出来的真正对象亦即艺术作品的本体是一个意象。但是,在苏珊·朗格的使用中,意象(image)是一个与幻象(illusiom),尤其是与西方传统美学中的核心概念形式(form)相等同的可以互换的概念。因此,她的代表作的书名叫“情感与形式”而不是“情感与意象”。因此,可以说,她的意象概念无论是在深度还是广度上都没超出萨特,而且也不具备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象概念所拥有的植根于本体论层面的力量。但尽管如此,她的关于艺术意象的某些具体分析,对于我们来说,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除苏珊·朗格以外,西方当代美学家如贡布利希、阿恩海姆等关于审美知觉中的幻象的研究,实际上也触及意象问题,对我们的研究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但同样,他们的研究主要是在心理学层面进行的,而没有深入到生存论的层面。

以上我们对西方理论语境中的意象(image)概念的梳理,目的在于立足于现代汉语语境中完成对传统美学中的意象概念的现代重构。通过以上的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出自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象概念与出自西方传统文化的意象(image)概念既有相同、相通之处,亦有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在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构成一种文化的互补,向我们揭示出重铸意象概念所可能具有的内涵张力和解释学空间,为在一种统一的现代学术视野中建构一个能包容中西传统意象(image)概念内涵的一个现代的审美意象概念,奠定了基本的跨文化视域。

参考文献:

[1]陆机《文赋》.

[2]钟嵘《诗品·序》.

[3]皎然《诗式》.

第9篇

第一部作品是舞剧音乐《深圳故事》组曲Op.29。出自1998年应深圳市歌舞团委约而创作的舞剧《深圳故事》,选编为组曲后,它包括有《当代都市》《民工进城》《打工妹上班》《白领丽人》《同学》《夸父与憧憬》《建设者》等七个标题。音乐语言清晰、旋律优美俏丽、乐队音响色彩斑斓,其写法均颇具叶氏风格特点。由欢乐的小快板开始,经抒情、渐慢,而后又回升至快板的七段音乐,在速度布局上大体呈U字型。它热情生动地描绘了改革开放的深圳城市建设者们的精神风貌,也很自然地流露着作曲家创作时轻松愉快的心情和乐思敏捷、灵气飞扬的神态。我想,这样精美的舞剧音乐组曲足以与世界经典芭蕾舞音乐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等相媲美,它不仅可以提供给国内外普通民众欣赏,也为专业音乐工作者所喜爱。

《深圳故事》组曲代表了作曲家广泛涉足于舞剧和影视音乐等综合艺术领域的丰硕成果,也为广大音乐工作者积累了一些表现现代生活的音乐创作经验。其中,最令我感到兴趣的是,关于如何表现我国现代化时代的工人形象问题。因为这种音乐似乎不如表现“乡里乡亲”的农民音乐好写,又不能再拘泥于过去主要表现“咱们工人有力量”的体力型工人形象、或“举起了铁锤响叮当”等劳动号子式的歌唱。那么,叶小纲在组曲音乐中采用了一些什么办法呢?首先,乐曲配器的基调是明快的,旋律是抒情的。它可以使人联想到清洁明亮的现代化厂房,也可以联想到年轻美丽的打工妹,更长于抒发这些年轻的建设者们对未来所寄予的美好希望。另外,音乐采用了极其轻快的节奏率动,它既反映着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也画龙点睛地概括了舞蹈中打工妹们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环境中从事生产的节奏率动,并且着意对那些有趣的节奏或固定音型进行变形加工,其写法简明有效。第二个使我感到兴趣的是作曲家对作品整体风格的把握。作为一部现代中国音乐作品,当然应该具备中国风格。具体到《深圳故事》组曲这样一部由西方管弦乐队主奏、并由西方组曲体裁结构的音乐作品,可以说是“亦中亦西”――它虽然始终似有若无地带着某种广东音乐韵味,但你却无法确切地寻找到它的出处。我们只是从弦乐组和木管乐组灵活转换的十六分音符旋法中,在那些大幅度的音程跳动中或某些铜管乐参与的切分性节奏中,隐约感受到它。这也许正是表现深圳这个新兴城市的最好方法。因为,深圳一方面位于广东,但另一方面,由于它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城市,云集有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受着八面来风和现代化生活、观念的影响,已不再是原来那个落后的“土老广”地区了。为此,即便某人从音乐的个别细节中感到有点美国音乐味道,也都变成了可以理解的事。

处于音乐会中间部位的大提琴与乐队《我遥远的南京》,由刚从国外归来的年青大提琴演奏家朱亦兵与乐队合作演出。这是与其前后曲目写法完全不同的另一类作品。作曲家为了0纪念胜利和人类战胜法西斯60周年,为了祭奠和表达他对历史上这次空前规模的战争的反思以及对和平的向往、祈祷,采用了大提琴醇厚深情的音色作主奏乐器,与之协奏的管弦乐队也一改前面的配器格调,织体写法干净利落,音响肃穆冷峻,有些技法使人联想到肖斯塔科维奇。其情绪也比较压抑。该曲的体裁大体上属于大提琴协奏曲,但没有采用经典协奏曲的程式,只有一个主题贯穿。大提琴的三次拨弦将乐曲的进程分成了心潮起伏的不同段落,音乐的陈述带有比较自由的随想性风格特点。这种侧重于艺术家个人内心独白和强调对那场历史性灾难进行反思的作品,在我国轰轰烈烈的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音乐创作中为数并不算多;同时,考虑到在叶小纲的音乐创作中这类风格的作品也较少见,而它可能恰恰预示着叶氏风格潜在的另一方面,随着叶小纲思想和艺术创作的日益成熟,以这部作品为契机,叶小纲完全有开拓出另一创作风格领域的能力,所以我希望作曲家能抽出空来对该作品做进一步的整理和精加工。

音乐会最令人瞩目的节目当数叶小纲的《大地之歌》。承担这部作品独唱部分任务的是近年来一直活跃在国内舞台的女高音歌唱家路琦和曾在国际舞台上获奖的男中音歌唱家杨小勇。这部由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余隆提议,由中国爱乐乐团委约的“歌曲―交响曲”代表了叶小纲迄今为止创作的最高成就。他的第一版《大地之歌》含四个乐章,2005年3月由中国爱乐乐团在北京首演,之后中国爱乐乐团又将这部作品先后带到旧金山和纽约林肯中心等美国近十个城市的主要音乐厅上演,反映强烈。继而,柏林的“青年、古典、欧洲夏季音乐节”和“上海城市音乐公司”共同委约叶小纲继续完成剩下的两个乐章,并在柏林进行这两个乐章的世界首演。至此,叶小纲一部完整的中国版《大地之歌》诞生了。

叶小纲在《大地之歌》前面标上“中国版”三个字,是因为早在1908年,奥地利作曲家古斯塔夫•从汉斯•贝特格(Hans Betge)参照英、德、法文译本编纂的诗集《中国之笛》中的七首唐诗,早已写过一部六个乐章的《大地之歌》。那是一部《为男高音和女低音(或男中音)独唱和管弦乐队而写的交响曲》。叶小纲的《大地之歌》虽然选择了与同样的七首唐诗,并同样由六个乐章结构,一气呵成,但两部作品却具有完全不同的艺术价值。

的《大地之歌》反映了欧洲晚期浪漫主义音乐发展的辉煌成就,特别因为作曲家天才地将欧洲音乐写作技术创造性地与古老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结合在一起,并以其真挚的感情、丰富的表现手段,赢得了世界音乐爱好者的广泛赞扬。其中,一些激越情趣的即兴发挥、富于幻想的意味、对中国五声性调式风格的暗示、新颖的配器以及丰富的色彩变换等,无疑地都表现出作曲家力图表达一种中国式审美趣味的意图。但从另一个角度看,由于作曲家主要是从他个人对人生的感受来选择诗篇和进行创作的,或者说,是按照他对李白等中国诗人诗作的理解来进行创作的,加上几经转译的德文唐诗,已远不及原诗的意境悠远,且诗句结构的变长等,也直接影响到作曲家对原诗的把握。所以他的《大地之歌》规模庞大,虽然其间也不乏对青春、欢乐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但从总体上看,作为晚年最后一部作品的《大地之歌》,却更多地流露出一种悲观和与大地、生活告别的浓重悲剧性情绪。这种情绪,作为欧洲晚期浪漫主义的一种文艺思潮,也具有代表性。

叶小纲的中国版《大地之歌》对唐诗的理解,却选择了另外一种角度。首先,作曲家注意到了从历史的宏观方面去理解唐代和唐诗。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的鼎盛时期。所以叶小纲在设计这部音乐创作时,采用了超大型的乐队编制,即在常规交响乐队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钢琴和中国的大小竹笛以及打击乐等,所以该作品的乐队音色和基调,比起前面两部作品就更显富丽堂皇,色彩缤纷。在对中国文人和中国诗词的本质把握方面,我想可以谈两个例子。如,乐曲的第一乐章,采用了李白的《悲歌行》(对应《大地之歌》的第一乐章《大地苦难的饮酒歌》)。考虑到李白豪爽的性格和他慷慨激昂、常显遗世独立、傲视人寰的神态,和他主要生活在盛唐时期的基本事实,当中国人读到“悲来乎”等诗句时,会注意到他所谓的“天下无人知我心”这种怀才不遇的“悲”情,并非真的感到孤独与悲哀,倒更多地流露出一种自恃才高八斗和难以自弃的高昂情绪。至于诗中“富贵百年能几何,生死一度人皆有”等感叹人生苦短的句子,中国人也会有自己的理解。因为,从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到李白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等及时行乐的诗句,都是酒歌或宴歌上常用的一种起兴。而从主句来看,这些诗都是踌躇满志,志向高远的,而绝非真的苦不堪言,乃至消极厌世。为此,叶小纲的中国版《大地之歌》的整体情绪从开篇始,就要比积极的多。他把音乐的表现,更多挥洒在表现诗人狂放的神态、慷慨激昂和夸张的浪漫主义诗风方面,而并没有着意在“悲”字上作足文章。

又如,乐曲的第二乐章,选用李白的《宴陶家亭子》(对应《大地之歌》的第三乐章《青春颂》,原名《玻璃瓦凉亭》)。诗中曰:“曲巷幽人宅,高门大士家,池开照胆镜,林吐破颜花。绿水藏春日,青轩秘晚霞。若闻弦管妙,金谷不能夸”。在的作品中,这首诗是作为一首谐谑性乐章创作的。乐曲比较强调青春的活力。而叶小纲在第二乐章的音乐中,则更强调了中国古代文人风流倜傥的方面。请看,诗的开始是写一伙风华正茂的少年正在高门大士家赏景、饮酒,而最后的“点睛之笔”在写到似有若无的弦管之声(来自青楼?或来自某深闺之中?诗没有很具体的交代),此时引发有关妙龄少女的遐想是显而易见的。但鉴于中国历史的道德规范和相聚少年的身份、地位的束缚,这些感受也只能半遮半掩,以至全诗以“不能夸”三字作结(联想到《聊斋》也是由于“不能夸”,才演化出那么多的狐怪故事)。李白诗中所流露的这种中国文人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意境和心态,很难为外国人所理解、所把握,而叶小纲的音乐恰恰是在这些方面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他在第二乐章乐队渲染诗情画意的景致同时,更用笔于俏丽二字,让歌声把诗中人物的心情表达得惟妙惟肖,甚至连同藏在诗后抚琴弄箫的妙龄女子神态也一并描绘出来了。虽然,中国作曲家近百年来在唐诗的音乐创作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对叶小纲的音乐创作,也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影响,但,类似该曲第二乐章的写法,在我已往听过的曲目中还不曾见过,所以,此举为我们又推开了一扇中国式的浪漫主义窗子。

由于只是听过一次现场演出,所以我很难将这部作品的每一乐章做出评论,但从整体看,中国版的《大地之歌》内容程序虽然与不尽相同,但由于叶小纲有他自己对诗的理解和音乐设计,所以该作品的整体结构布局也很合理。此外,叶小纲还将原来的男高音换成了女高音,所以在音色布局方面,也形成了新的特点。以下是我对该作整体音乐布局的理解:

1.第一至第三乐章为一个音色组,都采用了女高音独唱:

其中,第三乐章选用的诗是钱起的《效古秋夜长》(对应《大地之歌》中第二章的《寒孤秋影》)。

2.第四至第五乐章为对比音色组,都换为男中音独唱:

其中,第四乐章选用的是李白的《采莲曲》(对应《大地之歌》中的第四乐章《咏美人》第三乐章的《青春颂》)。

3.第五至六乐章为女高音独唱音色组的再现:

其中,第五乐章采用了李白的《春日醉起言志》,(对应《大地之歌》第五乐章的《春日醉客》),第六乐章则分别采用了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和王维的《送别》两首(对应《大地之歌》中的第六乐章《告别》)。

4,另一值得注意之处还在于:第五至第六乐章不仅是有音色再现,而且由于两首诗的特定内容,也促使音乐逐步趋于开始的戏剧性音乐语言和情绪表述方式。

如,开始的第一乐章,歌者通过“且唱且吟”和“散吟慢唱”等中国特有的吟诗、咏叹方式来实现戏剧性表述;第六乐章开始虽然歌者在演唱孟浩然的《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结束句“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后,又特别加了几声颇具自嘲和宿命论色彩的仰天狂笑――乐队也由此也掀起了一个新的戏剧。类似这样的戏剧性表情的前后呼应,也体现出了某种再现的意图。

作为一部“歌曲一交响曲”作品,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叶小纲的《大地之歌》较好地发挥了声乐与器乐两个不同方面的特点和各自的表现作用,并做到了乐队表现与声乐表现的平衡和统一。甚至有人认为:是否由于乐队音响过分“音色绚丽”和强调了“诗情画意”,而影响到了内容的深刻性,或由于过分注重每个乐章的“独立性”和“画面性”而影响到了这部大作品结构的整体统一。我的看法比较简单,我以为诗与哲学不同,所以听这部作品时,我更注重诗所提供的意境和诗人的基本情绪。同时,我以为中国文人音乐的陈述,原本就是比较自由、即兴和放浪形骸的。在篇幅较长的音乐中,它们或者因为情绪起伏跌宕而使音乐的陈述呈“一波三折”的结构形态,或干脆就采用不同诗词的“曲牌连缀”结构乐曲。鉴于这样的传统,又鉴于该作是由七首各自独立的诗篇串联起来的“歌曲一交响乐”,我想叶小纲也无需一定要按照西方交响套曲那样,先设定一个或几个明确的主题,并围绕着不同主题或主导动机的发展来组织乐思,又通过主题或主导动机的贯穿和再现来获得乐曲整体的严谨结构。至于配器,我觉得它不仅长于在情绪和意境的渲染,还长于抒情和造型。以下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几段:

开始乐章的配器:在独唱演员“且吟且唱”和“散吟慢唱”的长气息咏叹背景上,乐队采用了连续快速流动的木管乐和弦乐演奏背景,形成一股色彩绚丽的器乐音流,并以它“川流不息”的音乐进行,烘托着前景颇具自由和即兴风格的人声演唱,这种“一快一慢、一紧一松”的节奏和结构对应关系,使作品刚一亮相,即给人以一种自由、洒脱和色彩缤纷的深刻印象。可以说,其写法与斯美塔那的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二乐章的配器,强调了抒情中的俏丽因素。音乐一开始即用小锣、小镲等轻快的小件中国打击乐器,在小快板的速度中,演奏类似“闪板”的节奏音型。中国笛子与西方长笛飘在上面,用不同调性演奏一条中国风格的旋律,形象地描写了一伙风华正茂的少年在“高门大士家”赏景、饮酒和“若闻弦管声,金谷不能夸”的微妙感受与情态。

第四乐章《采莲曲》的器乐部分也很具有造型性和写意性。根据该诗提供的意境,一边是“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供人语”等,另一边是“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和“紫骝嘶入落花去”等男性形象。为此,器乐开始便描绘了风和日丽的景象和马的嘶鸣、奔腾之声。此外,在歌声的间歇和结尾之处,这些具有形象性意义的器乐描绘又作为背景一再贯穿,而将抒情的主要任务,更多地留给了男中音独唱。男声在此处不仅在音色和气质上形成了与前面三个乐章的鲜明对比,同时,用以抒发路人对“日照新装水底明,风飘香袂空中举”等采莲女美丽动人神态的感叹、痴迷和流连也很自然。

第五乐章的诗以“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为起始,所以配器以定音鼓从很慢速度开始,之后也使用了比较多的中低音乐器,曲终时,又以大锣低音散出,所以这个乐章的基调是以低沉而浓重的音色为主,与前面乐章形成了对比。这正合“醉客”“终日醉”和“颓然卧前楹”神态。随后,间或出现有小竹笛悠长的下行旋律划过,那是“觉来盼庭前,一鸟花间语”等偶然醒来的感受,音乐中流露出文人特有的飘逸和超脱之气。乐曲的是以渐快和歌唱家“忘形”的吟诵声实现的。但一声低沉的大锣,又将这掀起的抛回了低谷。

叶小纲不仅会在配器中“做加法”,也很会“做减法”。如:在第六乐章,开始音响很浓,钢琴持续性的低音敲击与滑奏,在弦乐等其他乐组大幅度滑奏的参与下更具特色。同时,它们也明确了该乐章在套曲中的终曲位置。可是当乐曲即将结束时,作者非但没有继续使用浓重的交响乐音响做结尾,反而换用了一组中国打击乐“独奏”。这组打击乐音色虽然立刻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由于类似的中国小件锣鼓音色早在第二乐章就出现过,所以它的再次出现,并不令人感到唐突。更有趣之处还在于:当成组的打击乐演奏之后,乐队竟只留下了一只中国川锣和一只大鼓。就在这一只大鼓的轻轻滚奏声中,在一只川锣声不紧不慢的击声中(可能是一小节一声),作曲家将已经呈现过的“盛唐景象”,又“更行更远”地退回到了历史的隧道中去。我无法确定那川锣的声声音响是为了与第一、三、六乐章中所“贯穿”使用过的管钟音响形成某种变化“回应”,还是为了模拟中国古诗中描绘的“暮鼓晨钟”之声,总之,选这样单个乐器演奏做尾声,也堪称一绝。

第10篇

1、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文后问题。(6分)

一个月前,同学们已经正式成为初中生了,对于老师们的训诫,同学们一丝不gǒu( )地执行着,都想在最初的日子里,给老师们留下良好的印象。偶尔,伫立在教学楼上,看操场上,同学们的xuān( )腾,凝望着他们活泼好动的身影,真是让人忍俊不禁,他们是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啊!像开在四月的花儿,时时迸溅出生命的活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一丝不gǒu( ); xuān( )腾

2、给加点的字注音: 伫( )立; 迸( )溅

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训诫:

忍俊不禁:

二、默写。(8分,1-4题每空一分,共6分,第5题每句一分共2分。)

1.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

(孟浩然《过故人庄》)

2.曲径通幽处,  。     ,潭影空人心。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4.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曹操的《龟虽寿》中,表达自己志向远大的诗句是,。

,。

三、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改正过来。(4分)

生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①尽管我们很渺小,但应该必须让自己知道“我很重要”。对父母,我们是他们安事晚年的保障;②对朋友,我们是他们倾诉衷肠。任何时候都不要看轻自己,要敢于说“我很重要”,③这样,你的人生才会走进新的一页。让我们昂起头,④对着我们这颗无数的美丽星球上的生灵,响亮地宣布——我很重要!

(1)第①处词语赘余,应删去的词语是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四、走进名著。(4分)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次极乐的应许,

我要至诚地求着:

“我在母亲怀里,

母亲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这首小诗是出自冰心的诗集《 》《 》,将 、 、和 融为一体。

五、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3分)

星期天,小林想要到XX公园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到XX公园怎么走啊,还有多远?”老大爷看了看小林说:“顺马路走,有一千丈;走小路,只有六百丈就到了。”小林听了迷惑不解地说:“你这人怎么讲丈不讲里?”老大爷笑着说:“小同学,原来你也知道讲‘里’啊!”

① 老大爷的言外之意是什么?(1分)

② 如果是你,你打算怎么向老大爷问路?(2分)

二、 阅读理解(阅读下面的1-12题,按要求答题,共35分)

(一)课内文段阅读(12分)

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忽然记起十多年前家门外也曾有过一大株紫藤萝,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后来索性连那稀零的花串也没有了。园中别的紫藤花架也都拆掉,改种了果树。那时的说法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关系。我曾遗憾地想:这里再也看不见藤萝花了。?

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我抚摸了一下那小小的紫色的花舱,那里满装生命的酒酿,它张满了帆,在这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它是万花中的一朵,也正是一个一朵花,组成了万花灿烂的流动的瀑布。?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1、 作者插入对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的回忆,有什么作用?(3分)

2、 文中划线的句子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分)

3、文末“ 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应该如何理解?(3分)

4、 文中对紫藤萝花的描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体会。(4分)

(二)课外语段阅读(11分)

没钓到的大鱼

(1) 他家在岛上有所美丽的小房子。

(2) 在鲈鱼钓猎开禁前一天傍晚,他和妈妈早早又来钓鱼。安好诱饵后,他将鱼线一次次甩向湖心,在落日的余辉下泛起一圈圈色彩斑斓的涟漪。当月升中天的时候,那波纹又变成了银白色的,景象十分美丽动人。

(3) 忽然,钓杆的另一头倍感沉重起来。他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钓,急忙收到鱼线。母亲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儿子熟练的操作,十分惬意欣慰。

(4) 终于,孩子小心翼翼地把一条竭力挣扎的大鱼拉出水面。好大的鱼啊!在此之前他还见过这么大的鱼呢!它是一条鲈鱼。

(5) 母亲和儿子紧盯着这条漂亮的大鱼看呆了。月光下,美丽的鱼鳃一吐一纳的翕动着。妈妈揿亮小电筒看看表,已是晚上10点--但距允许钓猎鲈鱼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

(6)“ ”母亲说。

(7)“不!妈妈!”孩子哭了。

(8)“还会有别的鱼的。”母亲安慰他。

(9)“再没有这样大的鱼了。”孩子仍然伤感不已。

(10) 他环视了湖的四周,月光下,也看不到一个鱼艇或钓鱼人。他又看看母亲。虽然没人看见他们,也没有人知道这事,但他从母亲那平时温和慈祥而现在却十分坚决的脸色中知道决定是不可更改的。只好慢慢解开大鱼嘴上的鱼钓,把它放了生。

(11)暗夜中,那鲈鱼抖动笨大的身躯慢慢扎向黑色的湖水深处,渐渐消失。

(12)孩子回想刚才钓大鱼时兴高采烈的情景,就像做了一场梦。

(13) 这是34年前的事了。今天那孩子已经是纽约市一个很有成就的建筑师了。母亲的小房子还在那个湖心小岛上,他还是常到那里钓鱼。

(14) 他说得对,他再也没有能钓到很久前那一夜晚钓上的那样漂亮的大鱼。但他却为此终身感谢母亲。以后的生活中他碰到过许多类似于那一夜晚的问题,但从未因无人知道而放松自律,有损公德。他通过自己的诚实,勤奋,守法,仍然能猎取到生活中的大鱼--事业上成绩斐然。他至今仍怀念母亲那一夜对他的教诲,并常常对的儿子和女儿讲述起这件平常而又动人的小事。

5.鲈鱼钓猎还没有开禁,他和他妈妈为什么还到湖上钓鱼?(2分)

答:

6.他依据什么知道一定有大家伙上钩的?(2分)

答:

7.下面两句话中选出最恰当的一句放在原文上,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①孩子,你得把它放回去.

②孩子,你把它放回去好吗?

答:应选( ),理由是:

8.文中"没有钓到大鱼"和"依然能钓到生活中的大鱼"中的"大鱼"各指什么?(4分)

答:

(三)文言文阅读(12分)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蚁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故时有物外之趣( )2)、项为之强( )

3)、徐喷以烟( ) 4)、鞭数十( )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 、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11、全文共写了我童年时的几件物外之趣?(2分)

12、一位哲人说:“童年的趣,是梦中的真”请结合本文说说,看似琐碎的事物在“我”的眼里为什么会变得趣味盎然?(2分)

三、作文(40分,其中卷面分5分)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我尝到了 的滋味。

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可供选择的词语如“成功”、“失败”、“快乐”、“忧愁”、“冒险”等,也可不受以上词语限制,自选词语填补。600字左右。

(2)《现代汉语词典》中“新”字的义项有:①刚出现的或刚经历到的;②性质上改变得更好;③没有用过的;④新近,刚等。

作为初一的学生,你来到新学校、新班级、认识新老师、新同学、参与新学习、新生活,已经有一个多月了,从上面的一项中选择一个写写你的“新”的体验。可以用两三个故事来表现。题目自拟,字数600字左右。

要求:1.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2.字迹清楚,书写工整。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和老师名。

4.写记叙文。

芜湖市第三中学语文答案

一、 基础知识

1、 苟 喧

2、 zhù bèng

3、 教导、告诫;忍不住笑。

二、 略

三、 1)应删去“必须”或者“应该”。

2)添加“的对象”。

3)将“走进”改为“翻开”。

4)对着我们这颗美丽星球上的无数生灵。

四、 《繁星》《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五、①言外之意是小林不懂礼貌。

②老大爷,请问到XX公园怎么走,还有多远?

二、阅读理解

(一)

1、与下文写眼前繁盛的紫藤萝形成对比,交代了历史发展的轨迹,为下好了铺垫,也突出了全文主旨。

2、用了通感的手法,营造出了安静祥和的氛围,突出了花开的繁盛,使得全段笼罩上了朦胧、神秘的色彩。

3、我被紫藤萝顽强的生命力所触动,“加快脚步”是要奋发进取,有所作为。

4、生命是美好顽强的,作为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我们应该珍爱生命,珍惜大好时光,努力学生,奋发进取,珍惜这美好的生命,让自己的未来更加精彩。

(二)

5.湖里还有其他的鱼可以钓。

6.钓杆的另一头沉了下去。

7.①这句话中的“得”字表明母亲的语气十分坚决,没有丝毫可以商量的余地。

8.前者指的是从湖里钓出的大鲈鱼,后者指的是事业上的成功。

(三)

9、

1)超出事物本身

2)通“僵”僵硬

3)用

4)鞭打

10、

1)心里这么想着,那成百上千的蚊子,果然都变成了白鹤。

2)把草丛当作树林,把虫子蚂蚁当作野兽。

第11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给您们带来最真挚的演讲。生活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和无限高贵的礼品,这就是青春。它可以是桃红柳绿中的温馨漫步或者是时尚的泡吧蹦迪;也可以是充满了期待,志愿求知和斗争的志向,更可以是充满了希望的信心。

师德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一种精神体现,是一种深厚的知识内涵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培养,需要教育更需要的是——每位教师的自我修养!在工作生活中,大事少,小事多,而这看似平常的点点滴滴的小事彰显着我们的师德修养。在时代、人群中,伟人少,凡人多,而这看似平凡的忙忙碌碌的我们在演奏着温暖、和谐的乐章。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以天下为己任,怀揣一腔热血,齐心协力让民族腾飞。”应该是每位有志青年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但是,要把平凡的工作变成卓越的事业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甚至现在有的人,在缤纷的经济大潮面前显的坐卧不安,蠢蠢欲动,他们开始嫌弃,君子固穷,淡泊名利的思想。开始艳羡“宝马雕车香满路”的气派与享受。在物质诱惑面前,他们似乎忘记了“真水无香,大爱无言”是一种崇高。甚至觉得红烛、园丁、春蚕、铺路石、是一种伤感悲壮的比喻。所以今天我们倡导: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辛勤劳动,是自我牺牲,是服务人民。“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我们人民教师。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必须用新时期的“八荣”来武装自己,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和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

在教育战线上,我只是一名新兵,刚踏上工作岗位时,我也曾经疑惑于自己的选择,这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吗?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让我有一丝的退却。但是短短一年半来,我却目睹了太多太多敬业与奉献的忙碌身影,聆听了太多太多不畏艰苦,孜孜不倦的感人事迹:曾有一名普普通通的教师,不幸患上了脊髓炎,脖子不能动,腰不能弯,腿不能曲,但凭着对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他依然顽强的坚守在讲台上,学生看着他忍着剧痛,冒着冷汗在那里讲课,无不感动着,感动我们有这样的好老师……

每个教师的师德就如同这里的“榜样”和“阳光”。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我们教师若不是路标,你讲的道理再透,教育的形式再好,艺术性再强,都是无根之树、无源之水、无雨之云、无光之灯!每个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态,都清晰而准确地印在学生的视网膜里、心光屏上,都有意或无意地进行着现场的观摩表演,这就是无声路标的示范性,这种示范性将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内化力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的本身!

教师让生命的光和热长久不息,让人间的真情在不断的演绎,让博爱之心不停的传递,这种基因的内涵和社会文明的进步深深地震撼着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也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曾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我是一缕阳光,我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我是一颗螺丝钉,我是否固守着我的岗位?点点滴滴,丝丝缕缕,汇聚起来,灌溉的是良田万倾,照亮的是锦绣中华,哺育的是新的生命,撑起的是伟大的祖国。

奉献是一首美妙的诗,奉献是一曲动人的歌,在默默无闻的奉献中,我体会到了工作的乐趣,生活的多彩,青春的亮丽,事业的辉煌;伟大的祖国需要我们奉献,火热的生活需要我们奉献,可亲可爱的孩子们需要我们奉献。奉献我们的青春,奉献我们的智慧,奉献我们的汗水。在奉献中完善自己的生命,在奉献中实现人生的价值,在奉献中获得真诚和坦荡。我愿把青春无私的奉献,献给我伟大的教育事业。

体育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二)

我是一名体育教师,xxxx年8月28日我来到岳麓小学,我的教学生涯将伴随着岳麓小学一起成长。虽然我没有工作经验,但我有一颗对教育事业热爱、真诚、执着的心。

我来到岳麓小学正赶上学校教学楼重建,看到学校的几位领导为工程建设东奔西跑,为保证教学质量不受影响早来晚归。我看见教师们在冬冷夏热的板房里兢兢业业像辛勤的农夫,为同一块土地精心耕作、无私奉献着。在这里,青年教师们把青春年华扎根于三尺讲台而无怨无悔,中年教师们将家庭搁置一旁而全身心地扑在教学工作上。当我看到即将完工的教学楼,最先想到的就是牺牲了不知多少休息时间,坚守在学校校园建设工地上的刘副校长和宛主任。当我看到学校有着良好的社会效应、丰硕的教学成果和健康快乐的孩子,足以看到赵主任和全体教师为学校付出多少时间,精力和爱心。当我看到一个个孩子立正站好,在老师面前微笑的说:“老师您好?”时,不难看出刘老师和各班班主任工作的细微和用心。总之,在岳麓小学这一年多的时间里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深刻含义,我在每位老师身上都学到了不少知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教会了我,使我深深的懂得了什么是奉献、什么是为人师表、我也在不断的像那些优秀的教师学习,努力使自己尽快的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教学实践使我懂得了爱心在教学的作用,懂得了该怎样用爱去教我的学生。

微笑是友好的象征,是师生情感的剂,微笑其实很廉价,想要做到真的很容易,但能真正从心底发出的微笑,并把这种微笑传递给学生,对学生而言是友好的象征,也是珍贵的收藏,更是师生之间情感的剂。在我所教的一年级中,每当学生见到我都会送我一个友好与甜美的微笑,而我也会回敬一个赞美与欣慰的微笑。这是我和学生之间的默契。因为当我第一天给他们上课时,我就时时的培养他们这种传递友好情感的方式——微笑。

例如:在课中,当我想让学生注意听讲时,我会对学生说:“请你们把微笑送给老师”。随之我也会回敬学生一个微笑,并用弯弯的眼睛和上翘的嘴角来环视一下所有学生,然后欣慰地向学生轻轻的点头示意。尽管只有几秒钟的时间,但这种信号会迅速传递到每个学生心中,让师生的情感急速升温。

当某个学生在活动中,不小心跌倒时,迅速走过去的我在学生撇着小嘴,眼含委屈的泪水时,会及时的面带微笑对学生说:“你是勇敢的,来,送老师一个微笑好吗?”。教师淡淡地微笑和温切的话语,给了学生战胜自我的勇气。他们会很牵强地带着挂满泪水的微笑看着我。我会替学生揉揉伤,然后对着他(她)悄悄地说:“你真了不起,我为你的勇敢而骄傲”。此时我们的微笑就是那种默契微笑了。微笑带给我和学生的是信任和关爱!每次只要我在操场上,就会跑来各年级的孩子围在我身边,老师我学会跳绳了,老师我数学考了一百分,老师我昨天在妈妈不高兴地时候给他微笑了……听到这些我感到些许的自豪并竖起大拇指说“你们真棒”!

今年参加区运会,在运动员们最后一次训练课结束后我给每一个人,发放了一个大小、形状相同的纸条,上面写着他所报的项目、时间、比赛地点、这个项目的技术要点当然最关键的是针对他平时训练的表现给予他的鼓励和激励的语言!记得我给周铁木的纸条上写的:“你很有潜力,训练也很认真,也多次代表学校参加运动会,希望这次能够杀进前八,为学校赢得荣誉!在晚上我上网的时候就看到他的QQ状态写着:“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们做不到,我会努力的,争取不让您失望!再就是李浩,由于他在学校组织纪律性很差,再选他入队的时候学校很多老师就劝我,他自己也知道,但是这个孩子对于参加的渴望让我难以拒绝!所以我给他写的是:“出去成绩是次要的一定听老师的话,遵守纪律,要向别人证明你也是好样的,这样下次我还带着你!”在整个比赛过程中,他像变了个人似的,不说话,不乱跑,在他参加的比赛中从刚开始的后几名,不断地往前赶,一个一个有一个,最终他以第九的成绩冲过终点,跑完了他接着跑到我面前说:“孟老师再给我十米我就第八就可以拿分了!我把这几天的劲都攒着但是还是不行,下次我还能参加吗?”孩子们的表现让我满足,让我欣慰,让我明白给孩子一次机会,就等于给自己一份惊喜!

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知识的补充、更新才是教育的延续!利用课余时间我不断地学习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优秀同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完善自己,争取自己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学习自己进步很多,改变很多,但是我身上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对于教育教学方面,还缺乏科学系统地学习,工作的创新力度还不够。我今后要好好借鉴各位老师的经验,向大家学习。谢谢大家!

体育师德师风演讲稿范文(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师德的颂歌》!

在大学求学时,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接受师德的训诫。懵懂中似乎明白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后来,走上了工作岗位,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坛,开始了自己的执教生涯,周遭的人给了我更多的关于师德的诠释和教诲,我便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

领导告诉我,师德就是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同事告诉我,师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帮互助;

一届一届的亲若朋友、宛若亲人的学生告诉我,师德就是真诚相待,公平视之,用爱心、细心、耐心拉近距离,指引方向,召唤迷途的羔羊,唤醒沉睡的幼芽。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我,一个体育教师,从不厌其烦的教授学生一个简单的齐步走动作开始埋下“师爱”的种子,到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创造性的开展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和保护帮助,培养学生正确的体育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是快乐的,让他们在运动中快乐成长,这也就是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对学生最简单、最真挚的爱。由此,我感受到了快乐!

“下节课咱们班上体育喽!”“噢,上体育课喽……”。这一刻,我的内心会为之一震,一股热流涌上心头,是啊,孩子们是如此的在乎我的体育课,如此喜欢我跟他们一起上体育课,享受着体育给大家带来的快乐。此时此刻,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我享受教育的快乐呀?于是在体育课堂上,我极力捕捉着教育信息,学会了更多的观察与思考,学会了感动,也学会了享受教育的幸福。

当同学上前顺利完成示范,被表扬后露出胜利者微笑的那一刻;当看到孩子们微微出汗而露出甜蜜微笑的那一刻;当因我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而使落后学生改变了他的学习态度及行为习惯的那一刻;当学生顽强拼搏,取得运动胜利的那一刻;

当看到孩子取得进步,脸上露出自豪微笑的那一刻,我便有了幸福的满足感。

在课堂上,与天真活泼的孩子在快乐的课堂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我被幸福包围着。虽然,在教育中也有着很多的累和苦,有着一些委屈和无奈,但所有这些与它相比,又能算得了什么呢?我,享受着这份快乐!

人们常说:

教师是红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教师是春蚕,春蚕到死丝方尽。

教师是铺路石,让学生从自己的身上踩过。

而我想说:

教师是燃烧自我后的幸福的眼泪。

教师是孩子破茧而出后的灿烂的阳光。

教师是花儿微笑下的一片绿荫。

我爱孩子,爱我的工作,我愿意为她付出,为她奉献。

在平凡而充实的工作中,我以自己的满腔热情,注释着教师的职责,呵护着孩子的成长,书写教育事业的辉煌。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

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第12篇

“神秘观念的内容很广泛,包括万物有灵、神仙崇拜、神话、鬼神妖怪、世俗迷信、宗教思想、奥秘知识、预测思想、灵感奇谈等”[1],但稍加分析,则不难发现,其中所例举的种种神秘观念内容基本上是闪忽在神话、传说意象左右,或者与之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事实上,众所周知,神、神话正是派生于先人对宇宙人生感到莫名其妙、不可思议,“神”从“示”从“申”,“申”与“电”相形,即“闪电”就是难解的、神秘的符码。因此,谈及与神话、传说相关的文化现象与诗学思想,神秘主义诗学自是题中之义,难以规避。在我们看来,神秘主义诗学从美学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表现一种难以言传、无法捉摸的感受以及主客体的灵魂颤栗。20世纪中国文学是中西文艺思潮的大汇聚、大碰撞的结果,神秘主义也是被裹挟其中的,但其命运是坎坷多舛的。从整体而言,“五四”时期高举“科学”思想,标示的是解构和魅;建国后,朴素的现实主义更是插遍文学的山头,所以,种种“神秘”体验与想象是难有容身之地。但是,“神秘是宇宙存在的本真方式”“诗:把握世界的神秘方式”[2],新诗与神秘主义之间的关联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中国引进象征主义、新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文艺思潮时就注定了神秘主义诗学是不能不登堂入室、一展身姿的。而这里面正如上文所述神秘观念的原始土壤是神话、传说,因此这就存在民族神话、传说促使神秘主义诗学本土化的倾向。中国神话和传说虽然不枝繁叶茂、不成谱系,但谁也无法否认它们的存在,更主要的是神话、传说本身作为文化的原初形态和思维方式会无形而恒久地潜注在一个民族的心魂之中和一种文化的根蒂里。所以,讨论中国新文学或新诗的神秘主义诗学不能忽视、无视它的本土化现象。就我看来,这种本土化的最为突显之处就是始终难以摆脱祖先崇拜的影子,因为包含在中国的神话和传说之中的一个价值向度就祖先崇拜。西周铭文最早有关“神”的记载便是“惟有绥神怀唬前文人”[3](铭辞大意说:这件祭祀用簋以祈求于神的福估,效法前代有文德的祖先),也即人们崇拜“神”,一方面是震慑大自然的威力,另一方面则终归于崇敬祖先之中,以德行的推化为矢的。由于中国原始文化形态又是以农耕文明为基石的,而农耕文明所推崇生产经验和生活阅历,这必然倚重老者与祖先。文化创始人的“炎”、“黄”不为别的,单被人们尊为民族祖先,也是其中最为直观的表现之一。“愚公,年且九十”还矢志不移地去“移山”,以其心志向“子又有孙,孙又有子”做出表率,岂非“祖先崇拜”又一表征?更重要的还在于,死后化为山川河流,女娲化为肠人,女娃溺亡后以精卫的方式继续活在世间,“杜宇”亦终成杜鹃让生命衍生……这种“生生”的思维模式所折射出国人的生命崇拜意识,从根本上是以祖宗崇拜为轴心的,因为生命从源头上就是祖宗所给予的。因此,“祖先”便是“神”的“造神”观念必然导致神话中的神秘主义烙下祖先崇拜的印痕。而西方则是有所不同的。德国人恩斯特认为,“神秘主义就是超越本已的自我中心性,或者使其相对化,这种自我中心性是其他不会说‘我’的动物所不具有的”[4]。不难看出,像恩斯特这些受到基督文化洗礼的学者在研究神秘主义时,明显地架带着基督神学的眼镜,以心灵净化、心灵归宿所产生的体验为核心意向,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迷狂”说等。恩斯特等国内外学者在探讨神秘主义时往往都站在哲学视域上来立论的。落实到西方的神话、传说来看,《圣经》中相关神话在神秘观念中所标示出鲜明的宗教情结自不待言,而希腊神话、传说在表达神秘主义思想时也是浸染着宗教色彩的,譬如相关神话中所呈现出的“命运”敬畏主题,“命运”是从人到神都难以逃脱的,它的魔力无限,这本身便是神秘主义思想的直白阐释之一,但这种“命运”背后似乎都隐含着对人的灵魂的规训、启示和提升,进而引申到对人、人类的形而上思考中去,而非简单停留在一般社会秩序的维护或重构上,如宙斯的“好色”和“”、俄狄浦斯王的“”等即是,他们最终都无法遁逃“命运”这让人无从把握的东西。而希腊神话中的“弑父”现象比比皆是,与中国神话中所倡导的“孝道”、“仁德”迥然不同,这正可谓是对祖宗崇拜的绝大离弃。这些大约便是中西神话谱系本身所包孕的神秘主义存在的部分区别。

二、祖宗崇拜与“从前从前”的时空叙述框架

杨义先生研究“汉魏六朝志怪中的神秘主义”时曾敏锐地意识到“时空的遥远和变幻,使幻想的真虚无从究诘,共同造成审美上的陌生感、神秘感和惊奇感。”[5]他将“志怪”的如是而为归咎为缘于对自由的“冲动”。这种动辄喜欢从远古时代、模糊地带中开启神秘主义大门的操作方法在根本上就是反映深层次的祖先崇拜,“祖先”一词在字面上所赋予的意义便是时间上的久远,而正如前文中所讲到过崇拜时间便是国人与西人在思维范式上的重大区别,中国式的神秘从来都难以离开时间这个背景。中国民间故事总会以“从前某个地方有某个人”套语展开,一开场白总会给听众以心魂的紧张感和敬畏性。这点书面文化可作互文印证,奇书《山海经》之所以能被人和神秘主义牵连在一起,也就在于它字里行间蒸腾“从前的某时某山”的意蕴,《红楼梦》的开篇部分也是如此,所以神秘主义与之也是暧昧不明、纠缠不断。因此,这种时空框架作为一种积淀融入了国人的精神结构之中,也融入了新诗的写作之中。《女神之再生》其旨当然不是藉助神秘主义氛围的烘托以期实现某种宗教教义的传布,但这不妨碍“自从炼就五色彩石/曾把天空补全”“不知道月儿圆了多少回,/照着生命底音波吹送”在叙述节奏上多了几分神秘意味。闻一多的《南海之神》中,“百尺的朱门关闭了五千年”“百尺的朱门依然没有人来开启”“忽然来了一个愁容满面的巨人”,这个出场情景同样与“从前从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冯至的《吹箫人的故事》其下笔就是“在古代西方的高山,/有一座洞宇森森;/一个健壮的青年在洞中隐居。/不知是何年何月”,这完全就是杨义先生所指出的“洞穴”传达着“对地底世界的遐思和神秘的好奇感”[6]冯至在这里是承袭了中古人的叙述技艺,跃动、渐现的正是国人颇具特质的思维意识。

这种“从前从前”的时空构架在当代“寻根诗歌”那里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北岛虽然不能划归为“寻根诗歌”一派,但是他的《古寺》:“消失的钟声/结成蛛网,在裂缝的柱子里/扩散成一圈圈年轮/没有记忆,石头/空蒙的山谷里传播回声的/石头,没有记忆/当小路绕开这里的时候/龙和怪鸟也飞走了/从房檐上带走喑哑的铃铛/荒草一年一度”,同样以时空的幽远传达了神秘意绪,编译了一个时代的共同迹象。在“寻根诗歌”中,杨炼的《半坡组诗》、《敦煌组诗》《<易经>、你及其他》等诗歌中所营造出的神秘意境,无不都以沧海桑田、时空坐标的悠远渺茫为底色。昌耀的边地诗歌正是以“古原”为生长土壤的,如在《盘陀:未闻的故事》中首句就是“盘陀原野如同周鼎剥蚀的夔龙/为敬畏祖先们地后裔们觳觫礼拜”,“盘陀”的沧桑古旧正让神秘感油然而生,诗人甚至从学理的角度道出了“古旧”与神秘感之间的关系。《踏着蚀洞斑驳的岩原》、《这是赭黄色的土地》、《荒甸》、《凶年逸稿》、《莽原》、《河西走廊古意》、《旷原之野》、《河床》、《江湖远人》等都是描述了属于西部高原特有的,令人感到广袤无限、荒凉萧索而又神秘意识顿生的精神境象。这片土地人烟稀少,但是曾经行吟过先人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史诗,绘就过祖辈解悟天人关系的生动画卷。但这一切似乎已经随着历史的脚步声已经逝远、在这空旷之下留下更多的只是一种精神的回响让你去追缅,一种无法拒绝的神秘讲述着那些天人交感。所以,不少人在探询昌耀诗歌所蕴含的神秘色彩以及产生的原因时几乎条件反射式地归咎为西部佛教文化甚至伊斯兰文化,这不免有些偏W。在我看来,因昌耀所明言的“祖宗崇拜”所带来时空邃远才是其中的主因。海子、骆一禾等人长诗与神秘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们的关注焦点之一,这些长诗将叙述时间、故事情节、意境氛围等都设置在遥迢的时空之中,整体艺术构架都因之笼罩着一层浓醇的怪异而“难以理喻”甚至“不可言喻”的神秘色彩。

三、祖宗崇拜与“万物有灵”的精神底蕴

中国新诗常常藉“万物有灵”的精神底蕴传达玄思幻想或主体内部的隐秘世界。祖宗崇拜是“万物有灵”思想的体现,这是人们的一个基本看法,并似乎包含了一个逻辑序列DD前后者是因果关系。其实,我们也可以认为,后者是对前者的一个实践巩固和学理积累,因为祖宗崇拜以其灵魂不死、转世托存的方式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周遭,而且祖宗崇拜以其多元、多神的精神面孔出现在世人的面前,这完全就是另一种方式转述或保留、发展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与之同时,人们通常所认为的祖宗崇拜由图腾崇拜生衍而来的看法,也可以作如是观,祖宗崇拜是对图腾崇拜的持守和延伸,因为图腾崇拜中许多部落氏族就是自认为是那些动植物的后代,以它们为先祖供奉。所以,后世中国所倡导的“慎终追远,认宗归祖”的伦理礼制是强而有力地对原始思维、先民心理的衔接。祖宗崇拜最终被一种政治体制强化起来,因而使得原本属于初民心理更能接受历史长河的洗礼,安躺某个时段的河床中间,候机时机,能重见天日,而散发出那些熠熠生辉的诗性光芒来。因此,“万物有灵”的这种原始思维在现当代文学中国里绽放出它固有的迷魅实属某种必然。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学特别是诗歌告别了“五四”时期的青春飞扬、激情四射,创作主体从理想跌入现实,从主要信奉情绪开始步入对思想的迷恋,在本体上不再是一副与传统势不两立的架势,开始内敛、沉淀下来,并展开对自我的调整和反思。大致在这个一个文学背景之下,何其芳、卞之琳、戴望舒、施蛰存、于赓虞等一干青年走向历史的前台,但已表现出不同于上辈诗人的丰容神采。他们的创作从肌理上就是现代主义意识纹路比较明晰,而在精髓上就是更多表现出内心的玄思诡想和主体某些不可名状的、复杂多方的精神感受。正如前文中已经论析到何其芳《预言》等诗歌写到了“年轻女神”,使得该诗与神性之间多了几分关联。实际上,诗中的“麋鹿”、“春风”、“燕子”、“森林”等意象无不在某种程度上都是充满了灵性,给人感觉就是一个个活的生命体,或者说就是一个个琴键,有了他们才能演绎出作者内心那些或凄清或哀婉的心曲,从而呈现出一个现代主义诗人所独有的心路历程。在《月下》,何其芳写道:“如白鸽展开沐浴的双翅,/如素莲从水影里坠下的花瓣”,其中修辞与意象几乎就是取源于基督与佛家,显然作者于此不是要基督与佛家扯上关系,爱情、理想、人生的失望与诘疑等诸般情绪“剪不断、理不乱”的生命之思才是终点,作者怀揣这些人生之思亟需与宇宙有着心灵对话的契机与平台,“万物有灵”的底层结构便浮出意识地表。到了《圆月夜》中:“圆月散下银色的平静,/浸着青草的根如寒冷的水。/睡莲从梦里展开它处女的心,/羞涩的花瓣尖如被吻而红了。/夏夜的花蚊是不寐的,/它的双翅如粘满花蜜的黄蜂的足/窃带我们的私语去告诉芦苇”,这些诗句在表面上采用只是一种拟人和通感手法,但是诗歌在通篇上如此,并与后文的“你的眼如含苞未放的并蒂二月兰,/蕴藏着神秘的夜之香麝。”呼应对照起来,显然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手法层面,普列汉诺夫说过,原始人“知识非常可怜,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情形下判断’,把自然现象归结为有意识的力量的预定的行动”[7],所以,《圆月夜》的整体艺术情境就归化到了“万物有灵”的精神界面之上。戴望舒作为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坐标系上又一高标,在诗风上更加深邃、悠远,诗人“向内转”的风貌成就时代的徽标,所以学界不少将他与晚唐五代李商隐等人予以比对。关于戴望舒诗歌中的神秘主义因子,其实并不用铁屐寻觅。人们已经认知到中国现代神秘主义诗学的兴起,其中一个重要资源就是西方象征主义的引入。而戴望舒恰是西方象征主义的积极拥趸者和居功至伟的引介者、践行者。事实上,且不说西方象征主义与神秘主义之间的血缘亲近,中国晚唐五代李商隐等人的诗质也是力避直白之风,极尽绰约含蕴之能事,神秘化之气渗透其间。这一点也为人们所感知。回到戴望舒的具体创作来看,《流浪人的夜歌》中有诗句:“残月是已死的美人,/在山头哭泣嘤嘤,/哭她细弱的魂灵。//怪枭在幽谷悲鸣,/饥狼在嘲笑声声/在那残碑断碣的荒坟。//此地是黑暗底占领,/恐怖在统治人群,/幽夜茫茫地不明”,这几句诗是充分地揭示了“万物有灵”思想与神秘主义之间的奥秘关系,当然也呈现了戴望舒诗歌在神秘主义内质上的一般性特点,“残月”有“魂灵”,“幽夜茫茫地不明”便是其中的“诗眼”。这点正如我们曾经谈及到“生命共感”意识与“通感”之间存在精神血缘,而“生命共感”的精神母基就是“万物有灵”。所以,在现代派、象征主义诗歌里对“通感”艺术的偏好,也就是对“万物有灵”的潜在认同。因此,戴望舒诗歌里的那种“万物有灵”意识浮出创作地表完全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事情。诸如在《夕阳下》中的“我瘦长的影子飘在地上,/像山间古树底寂寞的幽灵”,也是比较直白地道出了“古树”与“幽灵”之间的对应关系,而整体上也是营构了一种人物同感的氛围:“远山哭啼得紫了,/哀悼着白日底的长终;/落叶却飞舞欢迎/幽夜底衣角,那一片清风”,整体也自然渲染出一片神秘的境界,这种神秘的境界其意义、其效果就是“在这寂寞的心间,我是/消隐了忧愁,消隐了欢快。”“消隐了忧愁,消隐了欢快。”表面上无阻无滞、无形无色,“我”在无形之中完成了对自我的超越,实现了与“道”、“大全”“上帝”的“同一”,这正是西方现代宗教神秘主义最为突出的精神内核之一。但是,在西方,这种宗教神秘主义产生有一个前提条件,不管是主体是为宗教使徒与否,一定要在这种体验之中表示出对宇宙人生的某种领悟或参通。在这点上,《夕阳下》似乎与之无涉,而且它将前文所描述的情境归结为“在这寂寞的心间”,这是直接将宇宙万物纳诸主体的内心,更是充分表明了作者的创作激情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思维的根祗之影响,其创作的动机也正通过“万物有灵”来表达内心的寂寞无序、“徘徊”无助。这种通过“万物有灵”的方式来敞开内心世界,以达到传布隐秘情绪在戴望舒的诗歌中还表现为一种与“你”对话的结构模式。“你”的意象密布在《寒风中闻雀声》、《生涯》、《静夜》、《山行》、《残花的泪》、《十四行》、《路上的小语》、《林下的小语》、《夜是》等等可谓是几乎囊括了戴望舒前期全部的诗歌之中。在这种临水自照、茕茕孓立而又期待心灵能得以理解、获得慰藉的人格写照,一方面大约不出有待知己佳人现身的臆想;另一方面,通观戴望舒前期诗歌,女性的口吻可谓盈盈漫卷,因此,这种与“你”对话的形式就是一种“泛神”潜意识,事实上在具体文本之中的“你”绝大部分是指代自然界的生命之体。“你”一词就赋予了这些生命之体与“我”同等的灵性、情感与思想,它们分享着“我”的“爱与愁”、“悲与喜”。于赓虞有“魔鬼诗人”之谓,其作品之中所表现出的自然万物充满了“魔性”,这是“万物有灵”的另种表征,限于篇幅,就不拟展开。

四、祖宗崇拜与“生死互通”的诗性生命

中国新诗亦常在“生死互通”中展现诗性生命的神秘色彩。祖宗崇拜的一个重要心理依据还在于能起到沟通生死。这里面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是祖宗崇拜是持信“灵魂不死”,也正因为如此,才能确保祖宗崇拜本身才有生存的“合法”。“灵魂不死”也就顺应地链接和阐释了“生死”上的奥秘大方,从中就生发出人们对相应问题的不同看法,但不管如何用一种理性主义来把握生命似乎已经失之简单,生命不再是“死去元知万事空”,所以才会有“但悲不见九州同”,否定了生命是一种物质产品的同时,属于灵性、神性的;第二就是祖宗崇拜本身就是一种生命崇拜。有人将祖宗崇拜直接归为男根崇拜、生殖崇拜。这在某种意义也是很有道理的,确乎祖宗崇拜之中就包含了对祖宗给予后代生命的恩报。说到底,后代在感恩祖宗、感恩神圣就是在感恩生命,换言之生命本身就是神圣之物。因此,祖宗崇拜、生死问题、生命神圣主题三者之间是构成了“熵平衡”或者就是三位一体的。所以,谈及“生死互通”问题是离不开对其中的神秘主义予以相关考察的。实际上,人们一直有个困惑就是儒家祖师孔子一方面是“不语怪力乱神”,另一方面又宣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吾不与祭,如不祭。’”[8],对于这种抵牾在常理上是难以解释的。在我们看来,这种矛盾在神性生命之中就得以了化解,获得了意义的勰和。孔子对“祭神如神在”就是祭祀生命、尊重生命,这与人们习惯上将孔子扣上民本主义、实用理性的衣冠也就顺理成章了。总而言之,祖宗崇拜就崇拜生命,将生命视为神圣之物,“生死互通”便是其中的释放渠道之一。这种“生死互通”也符合列维 布留尔《原始思维》中所说的“互渗律”。

既然谈及的是“生死互通”,问题的枢纽还应是在于“死亡”。没有“死亡”,首先也不可能是“生存”、“生活”,其次,没有“死亡”,似乎谈论“生存”也没有太多的意义。生命的意义正是在死亡中获得。关于这一论题,西哲海德格尔等人的思考至今依然是隆然耸立一高度。生死问题据为人生大计,与“生”俱来,所以死亡主题在中国文学中早已露脸,且在几千年的时空中几成荦荦大端,甚至在相关的体验与思索中所获得深度也是后世作家难以企及的,在文学表达上也按照“生死互通”的精神原型外化出了“阴阳相通”或“冥府世间化”的小说结构模式。但是,这不妨碍中国被拖入了现代性的轨道之上时,对“死亡”书写成为了现代中国更为昭显的一个文学主题,因为所谓现代转型似乎是一场“死去活来”的深度象征,因为由西方近代文化史上的叔本华、尼采等人对极端体验情绪的煽情鼓吹,因为现代中国的“灾重难深”。“生死互通”也就带入了新诗的写作之中。在我们看来,对丰盈中国现代的神秘主义诗学,进而确保神秘主义诗学的民族化有着不可小觑的意义和价值。闻一多曾经痛殇爱女,期间的精神状态也应该一度极致化,“也许”正因为如此才能做出《也许(葬歌)》这样的作品来。在这首诗歌中,或许出于“五四”时期的“科学”思想影响,作者以地下的生物诸如“蚯蚓”、“根须”及地上的“夜莺”、“蝙蝠”等所构造出的“非人”世界来代替阴曹地府,但是这个“阴曹地府”又不是“非人”的,而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你”不过是“真是哭得太累,/也许,也许你要睡一睡”,地下世界与地上世界全然位处同一平面。生命于此就不再等同于一堆碳水化合物了,在神圣之中赋予了自身的出入自由。正如有论者激情洋溢地礼赞到:“那是生命!比死亡、比人世间貌似强大的一切更强大、更悠久、更深邃、更完美。那是神!”[9]与闻一多的写作图式极为相似的是朱湘的《葬我》,诗中写道:“葬我在荷花池内,/耳边有水蚯蚓声,/在绿荷叶的灯上/萤火虫时暗时明DD//葬我在马樱花下,/水作着芬芳的梦DD/葬我在泰山之巅,/风声响咽过孤松”,给人感觉是人死后依然活在鲜活的世界之内,“死”与“生”不曾二样,生命不曾离去,以另外一种姿态活得更加自我、自由。整个字里行间毫无哀哀欲绝之气,一切都是那么的恬淡岑静、安详自如。与闻、朱以“生死互通”来传达生命不息的美好寄寓有所不同的是,“七月”诗人彭燕郊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殡仪》的诗歌。诗歌在真实的基础之上虚构了一个让人感慨万千、悲愤交集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的叙述逻辑基础就是“生死互通”。“农夫”死后“今天晚上,他将化成一阵阴风/回到乍别了的熟识的故居”,他的游魂将是带着最大的不舍眷恋着家里的一切,他是带着丈夫和父亲的一颗滚烫的心来应尽着生前未竟的义务和责任,他的一举一动、一念一言都是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诗中作者是肩负着批判农民劣根性的历史责任的,入木三分地刻画了农民自私和幻想通过一些苟且手段DD“掘藏”来改变自我的同时,同时更在对现实社会表示严重的不满,对农民的生存状态表示深切的悲悯。在这里,作者是同样持认着生命是不灭的过程,因为有了责任、爱当然更还有一些私我、复杂的情绪。也正是有了这些主观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生命变得不再简单,有些莫测起来。

结语

通过上文的分析与总结,不难看出因祖宗崇拜而来的神秘主义诗学,是与西方现代的神秘主义有着很大不同,充分地表现在它不以一种灵魂的洗礼、净化为基质。中国古典诗学中的神秘主义也是与此一脉相承、同质同形。虽然儒、释、道等都在神秘主义诗学中宣称同于大道,臻于境界,但是它们绝不是让人以获得天启、彻悟教义为宗纲,更多的是展示生命的多方、复杂、不息等特质,不以“去我”为主导,而回到天国,回到上帝身边,所以中国诗学是“有我诗学”为干流,在这里也是能得到很好的解释。因此,通过对民族神话、传说意象与中国新诗的神秘主义诗学之间的关系予以梳理,我们可以比较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新诗的神秘主义诗学所存在的一些特质的。民族神话、传说虽然只是一个窗口或一个侧面,但正如本文前面就说到过它们是民族文化的原初形态,是与民族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因而这些梳理便是对“管中窥豹”的忠实践行,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新文学的神秘主义诗学和中国新诗的民族性提供了敦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1]转引王玉德:《神秘主义与近代中国社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5页。

[2]毛峰:《 神秘主义诗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37页D第39页。

[3]参见刘翔:《中国传统价值观诠释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6年版,第1页。

[4]恩斯特・图根德哈特:《自我中心性与神秘主义D一项人类学研究》,郑辟瑞译,译文出版社,第1页D第2页。

[5]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7页。

[6]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119页。

[7]见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编:《苏联民间文学论文集》,作家出版社 1958年版,第38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