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改的价值追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实施新课改的巨大阻力: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和当代教育大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价值观、学习思想和学习方法影响根深蒂固
1.传统教育价值观的负面影响
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培养人才的共同理念、价值目标和价值实现的方式和道路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源泉和动力。然而,无须讳言,传统教育思想也具有反面性和消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干扰着新课改的品质和进程。而这种思想由古至今,自上而下,一直影响并规范着人们的教育和学习行为。比如,在学习价值的认知方面,功利主义色彩浓厚,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金榜题名”,将来混个一官半职,以光宗耀祖;能解决生计问题,衣食无忧,家庭生活美满。在学习精神和学习态度的认知方面,崇尚坚韧和近乎“残酷”的学习精神,赞美“头悬梁、锥刺股”。在学习方式的定位上,提倡读死书、死读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在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过分的“尊师重道”,使专制的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学生养成内向、被动、恭顺的性格,一切唯老师是从,不敢有丝毫的逾越和背离。师生之间根本不会产生高品质的双向交流。这些传统教育思想,通过社会、家庭等教育环境,渗透、弥漫开来,对当代学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的学生家长经常这样教育学生,“在学校不要贪玩,听老师的话,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个大学,我们就心满意足了!”“考不上大学就没出路,将来穷困潦倒,拉棍要饭!“一定要好好听老师的话,不要和老师顶嘴,要做个好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成绩关心备至,每次考试都要过问成绩状况,进步了物质奖励,退步了严厉批评甚至体罚。家长还不厌其烦地在学生面前絮絮叨叨:看人家的孩子多争气,一下子考了个名牌大学;千万不要学×××,整天贪玩,结果没考上大学,你看,多丢人呢!不仅如此,亲戚朋友见了学生,关心最多的也是学生的学习问题。试想,学生在这样一个环境中成长起来,传统学习思想已深刻印记在灵魂深处。不改变这一思想现状,要推进课改谈何容易。这也是部分教师在新课改中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而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2.学前教育及初始阶段的传统教育为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方法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就目前来看,各地实施新课改一般从小学、初中或高中的一年级开始,而参与新课改的学生自进入幼儿园开始,大多都接受过传统教育的熏陶和“洗礼”,非常熟悉并认可教师的传统教法,再加上社会、家长传统思想的影响、铺垫和渗透,学生在短时间内深得传统教育的“精髓”。在此情况下,教师进行新课改,用的是新课程,实施的是新教法,而学生在传统思想的奠基下,很难理解教师的新思想和教学行为。于是,只有在不很情愿、不理解的情况下,糊糊涂涂地随着老师的“新奇”的“表演”而被动跟进;老师“跳独竿舞”,学生是“盲目应付”,机械跟随。这样做,引发的严重后果是,新课改中学生学习主体的再次缺失:学习活动中自主性迷失,师生关系状况“涛声依旧”。在此情况下,不少学生对教师实施的新课改出现不适应症,更有甚者还产生抵触情绪,师生关系也可能因此而紧张起来,学生学习质量出现明显下滑的态势,并由此引发了家长、社会对新课改的怀疑乃至反对。我们曾经对某市2005年下半年开始新课改的几所中小学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我们调查的学生中,不理解新课改、不适应或反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模式的占52.4%,而完全理解并适应新课改的仅占26.1%。学生不理解新课改,不支持新课改的严峻事实,已成为实施新课改的巨大阻力,对学生进行新课改的启蒙教育已迫在眉睫。
二、对学生进行新课改的启蒙教育是课改初始阶段教师必须认真做好的重要工作
笔者认为,教师课改之初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新课改的启蒙教育。
1.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价值观,树立新课程的生命价值观和人才观
教师要立足于新世纪国内外对人才需求的高度,剖析传统教育中学生学习价值观定位的弊端和对生命成长所产生的严重的消极影响,引导学生逐步认识新课改高品位的价值定位和丰富的生命内涵;让学生明白,新课改的目的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趋向的过于狭隘的价值定位,转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实施真正的素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环境意识等。只有具备这样高素质的人,才能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当然,学生观念的更新有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反复地进行启蒙教育。笔者相信,课改的新理念最终会深入人心,从而转化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精神源泉。
2.启发学生正确定位师生角色,使师生关系逐步由传统向原生状态转换
不少学生非常习惯甚至“迷恋”传统的以“教师中心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师讲,我听;师问,我答;师写,我抄;师给,我接;师说是,我尊从;师这样讲,我不能“旁逸斜出”,等等。现在,新课标给师生地位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做出了全新的界定: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促进者,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有独立个性、独立意义的人;教师和学生是朋友,是对话式的伙伴关系,二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生成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互相尊重、相互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师生地位及其关系的变化使不少学生产生矛盾、困惑、迷茫。所以,教师要不断教育学生审视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和师生关系状态及其弊端,引导学生逐步接受新的师生关系理
念,并在新理念的指引下重新构建原生状态的师生关系。不仅如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并帮助学生实现师生关系本原性的转换。(1)指导学生树立民主思想,追求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和尊严,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敢于张扬自己的个性,努力追求人生理想和幸福。(2)指导学生提高法制意识,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3)无论课上或课下,教师都要放下师长的身份和架子,以朋友的身份,在完全平等的背景下,和学生尽情地沟通交流,融入学生的群体中。(4)对学生要多表扬和赞赏,“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每一位个体生命,绝不伤害学生的自尊等等。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逐步实现从传统向本原性的转换。
3 改造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逐步构建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学生由于受传统学习方式的熏陶,已习惯教师的“满堂灌”教学方式和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以及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这种建立在学生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基础上的学习方式最终导致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的隐退和消失。新课程力图通过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还原学习的本质,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的过程。然而,突然让学生改换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自觉主动地学习,肯定无所适从。因此,教师对学生进行新课标下新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构建的启蒙教育任务是很艰巨的,笔者建议:(1)教育学生重新认识学习的本质,树立科学的学习观,让学生懂得学习不是由一种异己的外在控制力量驱使,而是一种发自内在需求的精神解放运动,高品位的学习活动应该是以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为基本特征的自主学习。(2)教师宜加强对学生进行具体的关于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知识的传授和引导,使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加强自主学习的针对性,提高学习效率。(3)要特别重视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根据各自的特点和需要,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4)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策略和教学手段,诸如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表演戏剧、诗歌朗诵、法庭辩论等形式,充分调动学习主体的主动性,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之敢于表现自我,张扬个性,突破定论,追求真知。(5)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包容和沟通,学会协作和分享。总之,教师要不断摸索总结出丰富的经验和科学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指导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从而使之在自主、合作的背景下进行高质量的学习探究活动。
4 改变学生传统的课堂学习观,逐步构建新课程的课堂学习观
关键词:理念;自主;合作;探究;驾驭
云冈中学的课改已经三年多了,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有幸赶上了新课改的大潮,并亲自经历了从观摩学习到实践操作的历练,伴随着新课改共同成长。我深知这是一次新的挑战,这更是一次光荣的使命。回顾这几年的课改历程,不仅有艰辛与挫折,更有欢笑与成功。时间虽短,但我确实在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自我成长。
新课标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陈地。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实施,初中语文教师将与新课改同行,将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而重新建立自己的教学方式。因此,每位初中语文教师要加深对新课改的理解,提高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使自己尽快走向新课改。现就初中语文教师怎样搞好新课改下的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体会:
一、 感悟新课改,形成新理念
语文新旧课程课堂的最大区别在于:旧课程课堂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教师要将语文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分解,学生通过倾听、练习和背诵,再现老师传授的知识,以应付大大小小考试。而新课堂则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让学生真正掌握终身有用的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那么,什么样的初中语文课堂才符合“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在实际的语文教学得以落实并达到预期的目标呢?
1.课堂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既要注意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的培养,以及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各种技能的训练,同时也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2.课堂要有开放意识
只有开放的中学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中学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3.语文课堂要重视学生良好方式的形成
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在语文课堂中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的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4.课堂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地实践着我们学校的“QPT”教学模式,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方面,曾尝试了多种手段,也曾为设计了自以为是的全方位体现课改理念的课堂“精品”而沾沾自喜,事后总觉得是重了形式而丢了神髓,有东施效颦之嫌。课堂讨论的形式化,小组合作的表面化,学生展示的浮浅化等等,一切都为了标新立异,而并没有真正地贯彻课改精神,实施因材施教。
经过学导处领导的不定期“进门听课”指导,我感觉自己“稳下来了”,我的导学方案设计注重了实用性,我的模拟预设全面了、具体了,学生展示的问题“精”了,老师点拨到位了。
二、 加强新课改课程教学探究,驾驭新课改标准下的新课堂
1.要有民主的氛围
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勇于创新精神的基本前提。在课堂中,教师必须采取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师生不但在人格地位上是平等的,而且在心理、情感等方面也是平等的。
2.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定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的重要任务之一。新课改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
3.要有自由的表达
“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课堂不是老师单一表演的舞台,也不是学生被动静听的场所。在课堂中师生应有充分的交流,学生应有自由表达的权利和机会。”
4.改变课堂结构,化教师的讲授为学生学习的活动
新课改理念认为,课堂是经验。课程是人类已有经验和教师、学生个人生活经验的结合。因而新课标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间、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的过程,在交流互动中生成新的知识,求得新的发展。
5.要有客观的评价
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评价的地位越来越高,评价的方法越来越活,评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在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学习的反馈评价。通过课堂评价,可以起到如下三个方面的作用: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学习中的优缺点;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激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只要教师的评价是客观合理的,而且体现了一种师爱、一种民主的话,即使是指出学生的缺点的评价,学生也是会乐意接受的,并且更能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探索的兴趣。
6.要有热烈的讨论
讨论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参与式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体现了新课程中“自主DD合作DD探究”学习的理念。在语文课堂中凡是可以由学生讨论解决的问题尽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千万不要担心“浪费”了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
虽然在课改中,我遇到过困惑和迷茫,但是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让我感到了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每当学生在课堂上露出会心的微笑、愉悦的神情时,我真真切切的体验到:是课改为学生提供了历练、成长的舞台,让他们犹如一棵棵处于最佳生长期的植物,吸收着充足的阳光和雨露,恣意而幸福地成长着。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探索;新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08-0179-02
一、新课改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及教学模式概况
新课程标准当中更加注重整个教学过程,它指出要通过实践体验来获得新的知识,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们都知道思想政治学科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交往互动过程。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主要是“从核心价值观来看,思想政治课是一门进行基本观点教学的课程;从基本内容来看,它是一门提高认识,参与当代社会生活能力的课题;从培养目标来看,它是一门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课题”[1]。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结合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和特点,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思想政治课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教学内容需要相应的教学形式来实现,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课堂教学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由于各种教学因素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又构成了不同的具体形式[2]。采用适当的教学形式(教学模式),是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任务的重要前提。然而教学模式只是一种传播媒介,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模式是在相应的政治课理论基础上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而建构的在政治课堂中比较稳定的教学结构或程序。
二、新课改下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辨析
(一)新课改下政治课教学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新课改的课程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由此可见,新课程标准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强调和注重了在探索和实践中去发现知识以及获取知识的能力,更加强调学生在课堂的教学中的主动参与性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性以及师生之间的互动性来提高学习效率,使得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中学政治课堂上,要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和生成性地学习,并要求师生之间,师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文本及社会之间进行有效的互动。学生和老师可以在政治课堂上展现自己对政治知识的喜爱与渴求。在这种环境下,学生会很快融入教学过程之中并且进行有效的学习。
新课改不仅改变了以往传统教学中枯燥乏味单一的教学状态,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学生只是一味地听老师在讲的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而且更加注重传统模式与现代模式的结合与统一。
教师不仅要掌握多种教育技术,而且要合理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把教材中难以理解的知识转化为视频、音频、图文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能够更加直观地再现当时的政治。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更加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这就更加强调环境的人文性、理解性和教育性,强调对学生融入和促进与知识的默会,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突出教学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改革力图合情合理的把学生的经验和所学的知识关联起来,帮助他们选择适宜的方法,去认识“不是我该知道多少”而是“知道怎样知道”的道理,使得课堂也具有社会交流的功能[3]。
新课改不仅追求学生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作为政治课教师,我们应该转变以往传统的教学观念,从注重学生知识量的积累转变到注重学生知识质的突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改政治课教学模式所出现的问题
1.首先是新课改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活动过多
新课改要求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参与性,因此学校更应加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但是,很多教师将这一理念理解片面化了,许多教师认为课堂中的活动越多越好,其上课的模式基本上是“活动-讨论-发言”这种模式的循环。而这种课堂的实质就是由几个案例构成的,完完全全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闹,获得的只是形式上的热,而没有更深层次地触及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刺激学生的思维,最终导致课堂效果不明显。
2.许多新课改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内容减少甚至不讲
我们知道新课改要求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参与性,加强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教学的有效互动,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所以有的教师在课堂中尽量减少教学内容,甚至用具体的时间作为衡量自己所上的这堂课质量的标准,更甚者有的教师认为在教学中不讲才是教学的最高境界。但是新课改才刚刚开始,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而且还是有很多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够采用新旧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将传统教学与新课改相结合,便于他们的理解和掌握。
3.过分地追求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性和课堂活动的多样性,缺少内涵
新课改下的政治课堂要求我们政治课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与此同时也要求政治课教师要提高创新意识。但这绝对不是为了片面的追求课堂华丽的形式反而忽视课堂本身的内容需求。但是令人惋惜的是我们不少政治课教师没有清楚地理解这一新课改的精神,反而是过分地追求了课堂教学形式的新颖,还有过分地强调学生们课堂活动的多样化,甚至有的老师一节课就只用自己所设计的课件来上课所有内容都照着多媒体课件来读,使整个课堂变得一点内涵都没有,这些教师只是把书本上的知识重新搬到了电子屏幕上,没有进行任何修改以及创新,仍然是照本宣科,结果导致课堂学习效果不明显甚至学习效果不好。
4.教师“满堂问”的课堂提问
所有人都知道有效的课堂提问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它主要是通过师生在课堂上的提问与回答的互动的形式,让学生获得普遍进步,实现个体的充分发展。这种有效的提问不仅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还可以深化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认识,从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课堂中遇到的问题。课堂提问要讲究艺术,不是随随便便的提问,也不是提问越多就说明你这个教师就讲得好。更可笑的是还有不少教师将学生是否处于主体地位与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多少画上了等号,他们用提问题的多少来衡量学生是否处于课堂的主体地位。以致在课堂上教师不断地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他们这么不断的提问的反效果却是相当明显的,整个课堂就变成了提问的课堂,教师提问的每一个问题都要亲自对此进行解答,这就要耗费整个课堂大部分的时间,不利于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学生也会产生厌烦心理。
三、建议
笔者认为,首先作为政治课教师要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还要准确把握新课程的目标,多多地搜集与此相关的教学资料,教师要及时地更新和完善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信息,做好知识的储备工作。与此同时教师应设计好自己的教学活动,并选择为实现教学目标所要进行的教学活动。要想更好地进行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师就要在学生对原有教材知识的学习掌握的基础上,开展一些适当的有效的课外活动,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
教师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严格地遵守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但不是为了华丽的形式,而是要兼顾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内容。不仅要处理好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掌握好适度的提问,还要建立起更加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另外,新课改要求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性学习,课堂上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的体现,而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这个角色的影响比以前要小很多,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特殊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并且尽可能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
除了以上几点以外,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应该根据本班学生实际的政治学习现状,有选择性地进行课件的制作,在教材的基础之上丰富教学的内容,以新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且给予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真实感。而且教师也可以向学生家集意见,组织学生组成小组进行合作探究的学习,并且给教师出谋划策,以此来提高教师课件的质量和课堂教学的效果。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是适应我们社会大发展和时代的要求,它是一项非常系统的工程,然而中学思想政治课的改革只是其冰山一角。现如今的家长对教学质量更加重视,有效教学已经成为今天每位教师都熟悉的词语,也是教师们经常为此尝试、改进和研究的重要议题。细细品味我们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始终与现代学校教学改革与实践活动相伴随,直接指向对教学本质和教学价值的追寻[4]。作为一名中学政治教师,这是我们在现在这样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何保证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确立什么样的目标、选择什么样的内容、采用什么样的信息传播方式和方法、如何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行为、如何评价和改进教学等,都需要我们教师精心的认真的准备、思考和设计。我们应该积极地追求、在开放互动的教学过程中以及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与合作。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
[2]胡田庚.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13.
一、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指教学的目标是为了增进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指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活动。新课改的一个最明显的指向,可以说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关注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衡量新课改是否成功的标准之一。
在新课改中,我们老师也意识到,学生应该是学习语文的主体,并且努力落实到教学当中。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却往往存在着偏差。究其根源,主要是在教师的潜意识里,还没有真正转变教学观念,还没有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的意识,更没有落实“以人为本”“师生平等”的意识。因此,要真正做到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我认为,必须走好三步:
第一步,在认识层面上,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语文教学是在观念指导下的活动,只有心中装着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有行动上的投入和冲刺。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是为了学生的“会学”,是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按照学生发展的需要的前提下进行我们的语文教学,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全面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
第二步,在环境营造上,要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对学生主体的一种尊重,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要从过去的那种“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多元互动的教学境界。
第三步,在实际操作上,要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这种模式应该是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型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灵活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改前,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流程是比较单一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在语文的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灵活多变,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
二、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改,我们已深深地认识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论,转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语文课改的主旋律。但是,在高奏主旋律的同时,我们要进行一些冷静思考,不要陷入与新课改精神相违背的怪圈,使课改变成一种形式,而达不到课改的目的。
1.全盘否定、抛弃传统教学
在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不管教学内容如何,尽量地减少“讲”的机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答”,老师变成了主持人。其实,这完全是对新课改的误解,我们不能因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把课堂变得面目全非,学生和主体性不是简简单单的“满堂问”“满堂答”。况且,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任务和目标,如传统教学中的启发诱导的讲述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丰富广博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讲述方法,创设情境以声传情,将教师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感染、传递给学生,以引起共鸣与认同,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吗?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讲述法,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该学生活动的时候就由学生活动。教师的讲,关键是怎样讲的问题。如果说教师的讲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应该采纳的。因此,我们在摒弃教师中心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陷入不必要的误区。
2.忽略基础知识的传授
语文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这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不应当忽视某一个方面。但在新课改的今天,有一些教师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却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接受就显得不够,更无从谈起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拥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对知识的探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着眼于如何组织教学,如何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多动脑而不是单纯动嘴,使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语文进行认识,不要单纯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而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最后落得“无法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结局。
3.忽视“听、说、读、写”全面发展
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必然要归结落实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三、答案的标准化是新课改的“死穴”
上课形式老师可以根据内容实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现实对问题的认识也可以各抒己见,可评价体系如何?目前流行的还是考试,考试的答案也多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这跟课堂上的“真知灼见”有一定的出入,怎么办?如果评卷老师大笔一挥——没分,那老师和同学不都成了“杨白劳”了吗?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果评价体系不完善,我们将很难继续多种尝试,新课改的精神也很难落实。
提高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的适应性或胜任力,主要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提高农村教师对教育变革的心理承受力
第一,要减少导致教师心理压力过重的外部压力源。例如,应尽快完善与新课改相配套的制度保障体系,如新的考试制度、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等。
第二,教师自身应自我调适,形成对课程改革的积极心态。教师应调整认知偏差,努力在真正领会的基础上认同新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不可逆转性,以理智宽容的心态看待新课改进程中暂时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正确对待自身素质的缺失,以主动积极的态度适应新课改。
二、教师应主动提高专业素养
首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农村教师应通过对课程理论的深入学习,摆脱对旧教育模式的思维定势和情感惯性,同时应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及时的、经常性的反思,全方位领会和把握新课程的理念,完成角色的转变。
其次,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应不断完善知识体系,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除了要有专业知识外,还应涉猎其他学科领域的知识,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
再次,强化自我发展意识。教师应有较强的自我发展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审视、批判与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需要指出的是,教师自身的发展意识必须仰仗外界的各种支持。
三、提高新课程培训的效果
第一,在培训模式上,要坚持学历教育与新课程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短期面授与长期跟踪指导相结合。
第二,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专家讲座、课改研讨、经验交流、专题研究、参与式培训等多样的培训方式。
第三,在培训内容上,力求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新课程倡导的教学技术与技能培训已时不我待,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培训一批熟悉广大劣势学校实际的课改骨干,到基层学校去借班借学生示范操作,这样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四,培训者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力求提高培训的效率和效果。培训者要经常深入中学教学第一线,了解新课程实施的状况,了解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同一线教师进行现场讨论和交流,及时解决问题,使培训真正服务于新课程的实施。
四、改革升学考试制度与方式
访谈中有教师反映,新课改的理念固然美好,但有哪位校长敢无视社会及家长对分数的追求而无所畏惧地全力改革?又有哪位教师敢漠视中考、高考而不去全身心指导学生反复训练备考?可见,升学考试改革的滞后已成为制约新课程顺利实施的瓶颈,升学考试制度与方式的改革是多么必要。新课改必须与考试体制改革同行,尽快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升学考试制度与方式。
五、改革农村学校管理体制
要使新课程在农村学校顺利实施,必须打破农村学校传统的管理制度,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为此,首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农村学校领导应在生活中给予教师关心、爱护和帮助;在教学中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和自由度,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在工作中正确对待教师的缺点和错误,允许教师有自己的新见解,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与动力。在这种民主、和谐的氛围中生活与工作,教师便会产生主动积极适应新课程、实施新课程的愿望。
其次,应构建发展性教师考评体系。具体来说,在考评中应重视过程评价,对教师的教学、科研过程进行经常性的评估,在评估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督促教师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在考评内容上,应多角度、全方位进行,学生的考试成绩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学生学习方式的改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及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应予以考虑。
六、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
首先,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增加新课改信息在媒体上出现的频率,“暗示”或引导公众了解课改、支持课改、参与课改,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施的社会氛围。
化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通过学习,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否得到了发展?是主动发展还是被动发展?是全面发展,还是只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得到了提高?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是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发展情况做出判断,是化学新课程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也是化学新课程价值的重要体现。化学教学应将有效地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各个方面获得主动、全面的发展,做为评价的最高追求。不仅仅要对学生化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而且应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情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情况做出评价;还要关注学生在这三个方面的发展过程中的表现,使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有机结合。在诸多评价方面中,对学生的评价是重心所在,其评价内容和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我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应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
一、注重评价的全面性
化学教学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大方面,多元化的教学目标需要全面的评价方式以确保目标的实现。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由于长期以来只重视认知目标的评价,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怎么教,把难以量化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排除在被评价之外,从而导致教学评价和教学目标脱节。这种现象是与新课程改革的思想不适应的,新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在目标上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是和其教学目标相吻合的,即中学化学新课程对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创新能力、科学探究等能力的发展状况以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对学习化学的兴趣等情感状况做出全面的客观的评价。
二、注重评价方法的多样性
新课程标准要求多样化的评价方法与之相对应,只有如此才能使教学评价落到实处。一般说来化学教学常用的评价方法有以下几种:
1.考试。在诸多教学评价方法中考试仍然是极其重要的一种。好的考试完全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服务,会有效地为新课改服务。但我们必须对考试从以下方面进行改革:(1)增大主观题的比重。(2)开发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的新题型。在化学考试中尝试开发“开放性和情景性”试题。这种试题可以有效地提供给学生自由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能够充分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增强化学学科教学中的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科学探究精神很有好处。
2.档案袋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是根据新课改对教学评价提出的新要求而采用的一种新的评价方法,它是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化学档案袋,内容是与学生化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有关材料。包括一些化学学习策略、化学小论文、课外小制作、小实验尤其是家庭实验和微型化学实验以及一个很好的化学解题思路等等。
3.观察、调查及谈话法。对于化学教学目标中难以量化的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如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创新意识、爱国主义情感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等方面可以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及谈话法等一些定性的方法进行评价。
三、注重评价标准的科学化
教学评价从评价的标准来分通常可以分为绝对评价、相对评价和个体差异评价三种形式。绝对评价法是在被评价对象之外确定一个标准,然后将评价对象与之相比较而进行的评价,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教育性,被评价者通过评价后看到自己的进步会激发其继续前进的斗志;相对评价法是以某一集合的平均状况为基准,再把被评价对象与之相比较来评价每个被评对象在该集合中的相对位置,它往往容易造成学生之间的激烈的竞争,但对后进生的发展不利;个体差异评价是以评价对象自身为参照点进行的评价,由于是跟自我相比较,充分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个人差异,所以较绝对评价法更能体现出它的激励性,它的这一特点对化学创新教学尤其重要,因为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三种评价标准的不同优缺点可以看出,在开展教学评价时,应该是灵活运用绝对评价法,允许不同的学生按不同的速度达到化学教学的目标,慎重运用相对评价法,大力提倡以往化学教学评价中常常缺少的个体差异评价。
四、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
新课程评价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化为主动参与评价,成为评价的主体,自我评价不仅能够让学生发现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在进行教学评价时不仅要做好他人为主的外部评价,更要注重学生自己的自我评价,使二者达到完美的有机结合。
五、采用多维的评价标准
新课程倡导教学中要采用多维的评价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三维目标来评价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树立“学校里没有所谓的‘差生’存在,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也是出色的。对每一位学生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要从多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着重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开发学生的潜能。
总之,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化学教学评价在化学教学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同时还要认识到当今化学教学评价中学生评价方面的弊端及其对新课改的阻碍作用,从而增强我们对化学教学评价中学生评价方面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评价的功能真真得以发挥。
[关键词]新课改 语文德育 思考 实践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1-0252-01
现阶段,我国新课程标准都各个学科教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语文学科的要求就是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在教学过程中,利用语文学科特有的语言等优势,教导学生,使其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再是用极端的手段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一、新课改下的语文德育的思考
现阶段,国家对语文学科进行了课改,新课改中要求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德育的教育。德育即包括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同时也包括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将德育作为语文教学之内的内容,而不是附加任务,这一点宇文教职员工有清楚的认识。
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标准,笔者认为,所谓的语文德育应该指的就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相关标准中规定语文教师在教学期间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情感态度为重点,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为设计目标。这里涉及的情感态度,即包括学生对学习的态度,同时也包括学生对人生的态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树立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德育实现的主要目标。现阶段,伴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的却是精神的极度匮乏,家长的过分溺爱,教师不正确的教法,使得学生往往不能正确的看待挫折,面对困难往往采取极端的解决方式,有些方式甚至毁终生。再加之,现代学生越来越不看重学习,逃学、早恋等已属正常,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产生的厌烦的心理,面对这种情况,更多的认为这是学生自身心理出现了问题,但是实质上,更应该是道德方面出现了问题。语文教学中,应该呈现给学生多姿多彩的世界,教导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目前课改中,就有以此为主体的单元,这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德育具有突出的作用。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很大一部分与教师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传达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感性的东西,几乎每一个章节都能够涉及到价值观的问题,如果教师进行了错误的指导,很有可能学生就以此为准形成为价值观,这对学生十分不利,所以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语文教师更多的注意自己的言行,培养学生的德育。
语文教师应该侧重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的人生价值观: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实际就是“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还是索取,是我为人人还是人人为我”的问题。当前青少年学生在人生目标的价值取向上,越来越注重自我。爱因斯坦说:“一个人的真正价值首先决定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什么意义上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语文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勇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价值取向,学生对理想的价值取向,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同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有着实现可能的信念。理想和幻想、空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建立在自己的决心和信念之上,是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二、新课改下语文教学与语文德育之间的关系
1、语文教学是语文德育的载体
语文教学与语文德育之间息息相关,没有语文教学也就无从谈及语文德育,前者是后者的载体,没有语文教学,德育教育将会变得枯燥无力,只会强行的灌输,副作用可想而知。语文教学之所以能够成为语文德育的载体,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
首先,语文德育应该依靠语言,依赖于语文实践,语文教学中应该顾及到德育的教育,但是这并不是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德育中,专门进行语文实践,而忽略基础知识,这只会让语文教学陷入华而不实的境地中,语文德育要依靠教师循循善诱的语言,在适当的时机中进行语文实践,否则只会产生过犹不及的情况,语文德育注重的是以理养德。
其次,语文德育需要师生共同努力,相互互动才能完成,现阶段某些教师过度强调学生中心论,这让教师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有些教师出现了不会教的情况,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这对于语文德育教育非常不利,实际上,语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师生相互互动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语文德育也无法真正实现,从一定意义来说,语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教书与学生内心相互交流沟通的过程。
2、语文德育是紧紧和语文美育密切联系
《标准》特别注重两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新教材也大大增加了文学作品的分量(多达60%)。在语文教育中,许多老师注意了“不因德害美”,但却易犯“唯美而缺德”“唯异而求德”的毛病。于是,在玛蒂尔德身上看不到虚荣的人性弱点,取而代之的是守信用、能吃苦的光环,愚公不再是被歌颂的英雄,而是遭嘲弄的老朽……康德曾说“美是德的象征”,不以“德”作为内容的“美”是不存在的。因此在我们的语文美育中,要通过背景的介绍、人物的分析、语言的推敲、美丑的对比等审美方法来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基于语文实践的语文德育应注意的问题
1、洞察实践内容
从大语文教育的角度说,语文教育实践的内容是包罗万象的,其中必定良莠并存、优劣同在。特别是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信息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学生,从网络文学到课桌文学、地摊文学,不一而足,作为指导者的语文教师和作为实践者的学生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明辨是非,才能让德育的效果事半功倍。
2、了解实践主体
指导者要洞察实践主体的德育变化,适时抑扬褒贬,及时调整批纠。作为实践主体的学生也要洞察、反省自己,做到“日三省乎己”。语文教师了解学生的德育情况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如调查法、观察法、书面材料分析法等。
3、丰富实践形式
语文实践可以在课内进行,也可以在课外进行;可以师生合作,也可以学生合作;可以集体,也可以个人……总之,语文实践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通过多种多样的语文实践进行语文德育工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语文德育的实践已经在全国各个学校展开,但是在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比如教师实践内容准备不充分,没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实践形式过于单一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语文德育的开展效果,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是笔者多年时间经验的总结,仅供参考使用。
参考文献
[1] 李炜.浅谈中学语文教学当中的德育渗透[J].网络财富.2009(03).
[2] 刘大伟.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J].法制与社会.2008(33).
[3] 段晓先.现代语文教学如何以德为先[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0).
本文作者:郭仕凤 单位: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逸夫学校(第三中学)
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配合,创造一种自由的、宽松的、民主的、和谐的气氛,利用融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的心理气氛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对学生主体的一种尊重,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表现。作为教师,我们要对自己的角色重新定位,要从过去的那种“讲台上的圣人”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达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谐、多元互动的教学境界。第三步,在实际操作上,要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构建适合学生主体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关键。这种模式应该是开放型的,而不是封闭型的;是多元的而不是单一的;是灵活变化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新课改前,语文课堂的组织形式流程是比较单一的,新课改要求我们在语文的组织形式上,综合运用集体授课与活动、分组讨论和交流、自学与辅导、收集资料与研究等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在教学流程上,灵活多变,按教学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安排。
避免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化
通过学习语文新课改,我们已深深地认识到: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论,转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是语文课改的主旋律。但是,在高奏主旋律的同时,我们要进行一些冷静思考,不要陷入与新课改精神相违背的怪圈,使课改变成一种形式,而达不到课改的目的。在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中,一些老师往往不管教学内容如何,尽量地减少“讲”的机会,由原来的“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满堂答”,老师变成了主持人。其实,这完全是对新课改的误解,我们不能因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就把课堂变得面目全非,学生和主体性不是简简单单的“满堂问”“满堂答”。况且,语文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任务和目标,如传统教学中的启发诱导的讲述法,在很多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利用丰富广博的语文基础知识,运用讲述方法,创设情境以声传情,将教师的思想认识、价值观念感染、传递给学生,以引起共鸣与认同,这不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法吗?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全盘否定讲述法,该讲的时候还是要讲,该学生活动的时候就由学生活动。教师的讲,关键是怎样讲的问题。如果说教师的讲有利于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是我们应该采纳的。因此,我们在摒弃教师中心论的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陷入不必要的误区。
语文教学的任务包括很多方面,这在新的课程标准中表述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不应当忽视某一个方面。但在新课改的今天,有一些教师注重了让学生参与,却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传授。这样一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接受就显得不够,更无从谈起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养成。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是指学生在拥有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参与对知识的探究。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运用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着眼于如何组织教学,如何通过多种教学因素的优化组合,引导学生、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要让学生多动脑而不是单纯动嘴,使学生在了解语文知识的同时对语文进行认识,不要单纯地追求课堂的“热闹”气氛而忽略了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最后落得“无法完成语文教学任务”的结局。
就语文教学而言,“听、说、读、写”既是形式又是内容。语文教学不管怎么改,运用什么样的方法,最终都必然要归结落实在“听、说、读、写”这四项最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上,语文教育教学的成效也只有在学生的“听、说、读、写”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体现。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语文能力就是学生的“听、说、读、写”的水平与能力,“听、说、读、写”既是整个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追求。语文教学改革的根本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实现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形成过程中的“多、快、好、省”,最大限度的消除以往语文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着的“少、慢、差、费”的现象。
答案的标准化是新课改的“死穴”
上课形式老师可以根据内容实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当然现实对问题的认识也可以各抒己见,可评价体系如何?目前流行的还是考试,考试的答案也多是唯一的标准答案,这跟课堂上的“真知灼见”有一定的出入,怎么办?如果评卷老师大笔一挥———没分,那老师和同学不都成了“杨白劳”了吗?这一矛盾的解决需要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如果评价体系不完善,我们将很难继续多种尝试,新课改的精神也很难落实。总而言之,在语文新课改中,我们一定要转变观念,树立起全新的教学理念,真正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组织上,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任务的关系,避免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成分致使课改的目标无法实现。今后,课改的路还很长,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投身到课改的行列,为语文教育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关键词】新课改 教师困惑 对策
现代教育已进入了一个以追求质量为特征的时代。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等推进素质教育的理念,凸现了教育要尊重多元和个性差异,尊重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为主等基本价值取向。新课改十分强调课程目标,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不做硬性规定,这就增大了教师在课程执行中的自,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中,提出了好课标准的五个“实”,即有意义的课(扎实的课)、有效率的课(充实的课),有生成性的课(丰实的课),常态下的课(平实的课),有待充实的课(真实的课)。优质课堂首先是符合当前课程标准要求的,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
优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较多地使用小组讨论法。课堂提问法,师生交流法等方法组织课堂教学,这就彻底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出现了生动、活泼的探究型学习的场面。
课改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但在新课改推行的过程中又无可避免地为我们留下了很多困惑与思考。
一、几种困惑
困惑一,新课程开发中的标准制定问题。
新的课程标准具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虽然包含知识、技能,却极力淡化知识在教材编制和课程实施中的作用,希望更多地加入主观、非理性因素。如有很多诸如此类的话语:我国的课程概念应该走向“课程即体验”的动态课程观;课堂教学将从“人(教师)――人(学生)系统”转变为“人(学生)――应答性环境系统”;开放经验要求开放学科、开放课堂、开放学校,与现实的社会生活打成一片。这些带有强烈主观色彩的教育观念使得课程标准词义模糊,没有明确指向,缺乏确定性,最终陷入种随意论说的境地。众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也因此茫然失措,无法具体操作。
困惑二,教学方法如何体现课改理念和培养目标?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传道、授业、解惑”,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模式的合理性在于课堂结构的严谨性,知识传授的系统性,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而理性的思维方式。但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新课改后传统教学模式的优点该如何继承还值得我们去思考。
困惑三,教学评价进展迟缓。考核课程改革的效果如何,评价非常重要。但目前的评价理论与技术、制度严重滞后,“旧瓶装新酒”,根本适应不了新课程发展的需要。
困惑四,如何处理教材与课标的关系?现在的教材中有许多内容超出了新课标的要求,如果不讲,可能会给今后的教学评价留下诸多不确定因素。而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的许多内容教材中又没有体现,不补充内容,就无法到达课标要求。
困惑五,活动课的内容和次数如何设计?
活动课是新课改的特点之一,它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规划能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但课时的有限性严重制约了活动课的设计。好的方案无法实施。致使师生双方都感到很无奈。
困惑六,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展开?
学生自主学习需要一定的基础和条件,如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习惯,学习材料搜集的客观可能性。学生对课余时间调控能力的大小等等。但学生一般都不具备这些基础和条件。如果在基础和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全面展开自主学习,就容易流于形式并导致不良的学习习惯。
困惑七,班级规模。
新课程改革的宗旨是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小班化教学是比较理想的教学组织形式,只有这样教师才有足够的精力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很多学校,特别是名校都人满为患,每个班级都有50至100位学生。虽然小班化教学已在很多学校展开试验,但中国现在的国情总的来说还没有条件都进行小班化教学。所以。新课程改革在实施的过程中肯定会因为学生的人数众多、教师的精力有限而大打折扣。
二、几种对策
对策一,改变原有的评价机制,探索建立与新课改相适应的评价体制。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开创了一种能够包容多元文化的教育氛围,但传统的对教师对学生。唯分数”论的评价制度,已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发展,不符合我们“让每一位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让每一位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挥”的办学理念,因此改革评价体系,要使评价起到推进新课改、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的作用,必须建立多元、动态的评价体系,这直接关系到新课改的顺利实施与否,是实施新课改的关键所在。
对策二,探索整合与新课改相吻合的教学内容。
新课改要求既要减少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确保教学质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实施,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成了当务之急。尤其是选修课的开设,使学校面临着教师资源的重组、教学设备和场地器材等的合理使用、校内外资源共享等等新问题的挑战。所以,要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参照各种版本教材的内容设计,合理取舍教材内容。使教学目标更明确。同时适当地补充课外教学材料,为学生的思维发展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更大的空间。
对策三。探寻摸索与新课改相配套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
按照新课改要求调整教学方法,把学生自主学习真正落到实处。如根据学科特点编排学习小组,提倡学生多途径、多渠道获取相关知识;倡导学生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和探究性的学习;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对学习内容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主解决存在的疑虑和遇到的学习障碍、自我评价等等。
对策四,探寻摸索与新课改相匹配的辅导方式。
新课改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参与性。但是如果不能恰当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手段,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如有的教师为了营造一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把自主学习变成了学生的自由学习;把合作学习变成了学生的合伙学习;任凭学生在课堂上热烈地讨论,自己则在旁边当看客,还冠以分组式教学、合作学习、民主教学之名。实际上,活跃课堂气氛并不是单纯地放松对秩序的控制,更重要的是放松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束缚和羁绊,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到赖以拓展的良好空间。教师应注重启发、诱导和点拨,在设问回答和互动交流中,善于发现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并及时进行激发和正确的引导,以饱满的激情和学生一起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个性追求得到最大限度的展示和发挥。
对策五,探求建立与新课改相关联的交流渠道。
关键词:新课改;教师焦虑;对策
一、教师对新课改消极抵制的表现
1.焦虑
社会的发展使教育变革的速度越来越快,本次课改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模糊性,以及教师个体因为经验和能力上的差异使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产生焦虑。焦虑是那种或多或少由于情绪低落并因而产生对新情况和新变化的明显的怀疑和可能的抵制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状态[1]。焦虑情况通常包括个人不能确定能否达到外来要求或对完成一项任务所需要的精确条件感觉模糊。它反映了个人感觉缺乏必要的能力来进行有效的教育活动,这种焦虑直接影响到了教育改革的有效性和教育改革的进程。
2.能力不足,意识淡薄
新课改中新的理论铺天盖地,“自主合作探究”、“平等中的首席”、“动态生成”、“自主建构”等话语时髦了起来,教师陷入理论的大泽无法自拔。面对庞杂的理论,他们无所适从。同时,教师普遍缺乏教育理论素养,加之工作紧张,时间有限,很少读教参和教材以外的书,难以更新急需学科和教育理论知识;教师普遍缺乏跨学科的知识,对新课程提出的研究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难以胜任;也普遍缺乏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只能亦步亦趋地使用教材。面对轰轰烈烈的课改浪潮,教师仍习惯于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去套用和改造一切理论形态,在他们的观念世界里我们所提倡的课程理念,不过是原有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新名词而已,本质并无多大改变,而无从理解与体验其中蕴涵的价值。
3.负担加重,态度消极
大面积推广的课程改革必然加重教师的工作负担,迫使他们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回应,这样就难免在教师当中产生抵触、对抗的情绪。Tyack & Tobin指出,课程改革增加了教师许多认知和情绪上的压力:(1)教师们必须改变一些过去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2)在负担已经沉重的教学工作上增加了一些新的任务;(3)除了要说服自己,新的做法会为自己的教学带来良好的效果,更要面对家长和同事的质疑[2]。无论是课程内容的增删或调整,或是教学方式的改变,都会为教师带来挑战与压力。增加的课程使得原有的教学知识和能力不适应,而必须花费心力重新学习;删除的课程使其原有的教学知识和能力,由有用变为无用。而改变教学方式如同改变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不少教师一时难以适应,也难怪教师会群起抗拒。同时,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教师的热情受挫,因此难免会以一种抵制、消极的态度来对待新课改。
二、引起教师消极抵制新课改的原因
1.改革引起了焦虑
(1)课程改革自身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是产生焦虑的客观因素。由于改革突破了原先的制度框架、组织结构、资源组合方式以及利益分配的格局,造成政策环境的动荡。这种动荡的政策环境,不能向教师提供权利与义务、任务和责任有关的清楚连续的信息,使教师在许多方面处于信息缺失状态,导致教师对自己在某个时段的行动结果无法预测和把握,教学目标变得模糊不清。
(2)从改革的动力源上划分,教育改革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内源型的,即改革的动力主要源于学校内部特别是教师群体;另一种是外生型的,即改革的动力主要源于政府或其他社会力量[3]。本次课改是外生型的,其推进的主体不是学校和教师,有把上层的教育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强加给教师的倾向。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价值标准和选择发生了冲突。这种情况决定了教师不可能固守原来的教学传统,冲突、焦虑由此产生。
2.社会环境的制约
长期以来“优胜劣汰”、“学而优则仕”的社会价值观令考试文化演变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主宰,因此学生的考试表现仍然最受关注。家长关注考试的结果,因为这关系着子女的未来;学校关心考试的结果,因为这关系到学校能否获取更多的社会资源,赢得更好的发展等等,这就造成了过分地注重课程的功利价值,追求速度与效率,注重读、写、算等技能的培养,忽视了课程对人本身的价值和意义。显然,这同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从而成为制约教师参与新课程的根本性症结所在。
3.崇尚权威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
(1)师道尊严。中国师生关系历来都是竭力推崇教师权威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学高为师”等古训都要求学生服从和尊敬教师。新课改中,学生从属于教师、教师说一不二的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一些教师依然习惯于“满堂灌”,不习惯于师生双方的共同讨论;只习惯于按预先准备好的提纲组织教学,不习惯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安排教学过程;只习惯于向学生提问,不习惯于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反问教师。教师权威的压制容易使学生失去对知识的质疑和反思;由于依赖教师的权威,则容易失去自己的独立意识,表现为缺少个性的服从和依赖。
(2)教师服从权威。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使教师处于权力结构的底层,扮演着执行者的角色。他们认为,课程决策、设计与评价是政府与课程专家的事情,他们的职责就是服从并尽可能地把教材所反映的知识原原本本地传承给学生,丧失了参与课程决策、设计与评价的主动性,导致他们对课程改革持一种漠然的态度。
4.教师保守性分析
教师对于何种知识最有价值有着根深蒂固的看法,这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土壤之中。文化背景对教师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说,组织文化的保守性是导致教师保守性的一大根源。作为一个组织,大到民族小到学校,它总是或强或弱地建立自己的组织文化。它通过一系列共有的假设、习俗和价值观的维护,以保障对某种意义的持久信奉和占有。文化的这种保守性决定了他们面对改革的态度和行为。长期关注学校变革的撒拉逊(S.Sarason)指出,学校,同大多数组织一样,总是选择以最少量的变化,甚至以保持不变为行事原则,因为现状有着巨大的力量(如对什么是最有用的知识的信念的维持和理解,权力关系的具体操作模式以及对变革的正确性、自然性、适当性的看法和理解等),总是将变革的可能性筛选出去[4]。
三、消除教师消极抵制新课改的对策
1.减少教师的焦虑
(1)明确目标,减少不确定性。如前所述,教师焦虑的客观因素在于改革的不确定性和目标的不清晰性。因此,要减少改革的不确定性,明确目标,使教师对自己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以及采取某种行为有可能产生的结果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减少教师的焦虑。
(2)为教师提供支持。不仅为教师提供一些新的观念和教学方法和手段,更要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创造条件。要更新教学设备,增加新技术手段在教学领域中的应用,这既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又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进而提高教师的自我效能,从而减少教师的焦虑。同时应通过建立各种学习型组织,加强教师个体与同伴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协作,共同讨论和解决教育改革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在学校管理中要更加体现民主精神和人本化的需求,让教师多参与有关学校的各种决策,营造强烈的集体意识,培养团队精神,降低教师在改革中因身份和归属问题而产生的焦虑。
(3)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任何一项改革都不能回避利益分配的问题。教师对改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给其所带来的损失和利益的权衡。教师因改革利益的分配而产生的焦虑在教师焦虑的内容中占相当大的比重。改革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因此要让教师获得相应的利益回报,给予教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补偿。 (4)持续关注教师。本次改革属于外生型的改革,主要依靠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的推动,这就引起教师内心对改革的理解与外部的一系列改革政策间的冲突,从而导致了教师的焦虑。减少这种焦虑的产生就需要赋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允许他们根据自身不同的经验,对相关改革政策以及具体的改革策略做适当的调整,同时,还要关注不同教师的能力差异,对那些能力欠缺、焦虑程度较高的教师要采取特殊的补救政策。
2.创造条件,改善社会环境
加强学校、家庭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共同参与课程改革,形成合力。加强学校与其他教育机构的联系,取得最广泛的社会力量的支持。同时要积极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争取政府及全社会的支持。政府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使课改新理念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
3.加强对话,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
(1)“没有了对话,就没有了交流;没有了交流,也就没有了真正的教育”[6]。“对话的实质不仅仅是双方在对话意义层面上进行交流,而且是对话各方通过互动进行意义的重构”[7]。1)加强师生间的对话。我们现实中的学校教育,学生变成了知识的“容器”,变成了任由教师灌输的“存储器”,师生关系处于“反对话关系”。2)加强教师间的对话。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一味强调竞争,忽视合作,教师间形成一种“反对话关系”。3)加强教师与政府、专家间的平等对话。倡导教师摆脱自卑心理和盲目迷信权威意识的束缚,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寻求与决策者平等的对话。
(2)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我们应该以多元开放的心态,以审慎负责和开拓创新的精神,重新审视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清除其与现代生活不相宜的部分,挖掘继承其与现代化相适应、有益于新课程文化建设的某些价值观念与思维方式。
4.将教师作为改革的动力
有些学者指出,教师可以在未认同新课改理念的情况下根据新的要求进行教学实践,当实践达到预期目的时,教师将会认同并支持课改,从而在观念上最终内化课改理念并使之成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反之,若实际实施状况不尽人意,教师则倾向于在观念和行为上反对改革[8]。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反思教师在其中的角色,除了将教师当做被改革对象,要求他们在知识、能力、态度方面做出变革以适应课改需要外,更需要将教师作为课改的动力,因为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参与到课改之中,内化课改理念。具体而言,就是为教师创造一定的情境,让他们自己发觉变革的必要性,自己参与计划的规划、实施和评估,从而主动和自觉地改变自身的观念和行为。
参考文献
[1]Van den Berg R.Teachers' meanings regarding educational practice[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4).
[2]Tyack,D.,& Cuban,L.(1995).Tinkering toward utopia:A century of public school refor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478.
[3]Gitlin A,Margonis F.The political aspect of reform:Teacher resistance as good sense[J].American journal of Education,1995(103).
[4]Hergreaves,The paradoxical profession:teaching at the turn of the century[M].2000:167~168.
[5]卢乃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国内地和香港教师的挑战[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6]弗莱雷.被压迫者教育学[M].顾建新,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4.
[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383.
数学教育者必须对自己的教育对象作更全面的了解。对教育过程和数学学科特点作更深入的分析,才有利于调动教学中不同方面的积极因素,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能力。新课改对课程的性质、功能、内容、初稿以及评价都进行了重新定位,一线教师作为新课改的具体实施者和最终实施者,应尽快领悟到订报课改的精髓,把新课改的理念付诸到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创建出优质课堂。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及教学行为的转变
新课程改变了教师仅把课程当作教科书或科目的观念,教师不再是课本知识的可怜的解释者,课程的忠实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等一起构建新课程的合作者。新课程的民主性、开放性、科学性,让教师找到了课程的感觉,形成了课程的意识,以教材为平台和依据,充分地挖掘、开放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教学不再只是忠实的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注重追求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在知识教学的,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突出表现在:①把过程方法视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探索、思考、观察、操作、想像、质疑和创新等丰富多彩的认识过程来获得知识,使结论和过程有机事融合起来,知识和能力和谐发展;②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努力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新课程的课堂较之传统的课堂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活”起来了,课堂充满了生命活力,呈现出了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思维空气浓厚,情理交融,师生互动,兴趣盎然。老师要适应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就必须通过学习课改理论,参与课改培训,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建设的参与者,样本课程的开发者。
二、基于新课改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在新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学习的全程给予方法上的指导,使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新课改背景下还要实现学生从回答问题向提出问题的转变,问题是学生心理需要与知识水平之间产生的困惑,科学创造发明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教学生会问,多层次,全方位地设问,提问,从而激发思维,启迪智慧,培养创新意识。这在数学课堂中尤为显得重要,数学内容比较枯燥,所以要多创设问题情景,多把知识与学生熟悉的东西联系起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举,新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实践环节,高中数学中的应用问题就是要引导组织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学习方法,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课改以后,学生的变化和进步是明显的,用新理念教学,学生明显地爱学习了,自信心增强了,能自己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办法了,有自己的见解了,学习的渠道和空间拓宽了,表达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多了,尝试探索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增强了,等等。
三、创建优质课堂的探索
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学生对问题的举和对问题解决的追求”。课堂教学要营造民主、交流的氛围,师生在平等基础上对话、交流,师生情感上的交融能不断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优质课堂的创建首先要有科学创新的教学设计,恍如隔世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巧妙构思,全面达成三维目标,把师生之间的定位在平等对话上,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其次要实现优质课堂的创建就要创建优质教学同,即高质高效、高水平高境界的教学,优质教学当然是有效教学,但有效教学末尾是优质教学。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老师我们的追求目标。优质教学要深刻。深刻意味着不是把教材看懂,而是看穿,看透,从而挖掘出教材的精髓内涵。教师把教材钻得深,悟出来的道理就透彻,这样讲起课来就简单,也即能够讲在点子上。一个科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的秘密就在于把复杂的东西演变若干简单的东西去做。教师把课上得简单,实在是一训能耐,一种智慧,一种艺术;优质教学要广博,广博者,知识广阔博大也。教师所知道的东西要比他所教的要多十倍,只有饱揽群书的饱学之士才有可能口含灵珠,游刃有余,讲起课来纵横捭阖,左右逢源,随手拾来,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见地别具,吐语不凡,从而给学生带来一路春风,使其如图进入一个辽阔、纯净甚至可以嗅到芬芳的知识王国,令学生流连忘返,全身心的陶醉;优质课堂要启发,启发是有条件的,就事论事,照本宣科,是谈不上启发性的。只有当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独到的见解,并对自己要讲的一切都烂熟于心,确信无疑,在课堂上才拥有可供发挥能动性的自由度,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指点有方、循循善诱,从而使课堂教学散发出磁性和魅力。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
课改对我们是机遇,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课改发展中的新矛盾、新问题,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我们要用先进的课改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在新课程的实践中,勇于探索,不断进取,推动大批优质课堂的涌现。
关键字:初中数学 新课改 问题
新课改强调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对不同个性、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要从根本上改变以前传统教育留给我们的种种弊端,要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根本目的。对于初中数学科目而言,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对初中数学基础性和发展性的根本要求。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的教学目标也应该有所转变,要从强调获取知识和技能为目的逐渐转变成以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数学能力的挖掘,从追求特定时限来实现学习目标转化成着眼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的养成。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新课改推行的这段时间,初中数学教学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在新课改的过程中,初中数学教学中依旧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笔者下面就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同行们多多指教。
一、本末倒置,重“学”轻“教”,变自主为自由
在新课改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学必需的数学”,这强调的是教与学互动中所体现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地位。新课改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这要求教学中实现一种平衡,我们必须学会改变在教学中的角色。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了做课堂教学的主宰者,由我们来控制课堂的教学进度,那么今天我们就必须学会放手。在重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教师要把自己充分定位在教学的辅助角色上,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他们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负责教学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只有在必要的时候,需要我们参与学习以达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提高学习效率的时候我们才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部分教师理解片面,认为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给予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所以他们在实际教学中不敢发挥本来应当发挥的作用,该“主导”的不“主导”,任由学生“自主探究”,所以,这就过分夸大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应地减弱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外,新课改的又一显著特征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本来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学习完应有的课程之后的一种拓展性学习,但自主学习绝对不是自由学习,它不能离开教师的引导,因为初中生的自学能力还不够强,认知程度有限,如果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那么这部分时间往往就被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浪费了,学生真正通过这部分时间学到知识的情况很少。而实际教学中,有的班级甚至存在让学生整节课看书、讨论、互相提问,认为这就是自主学习,教师过少讲授和参与讨论的现象,导致学生真正思考、探究的不多,变自主为自由,曲解了自主学习的内涵。
二、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无疑是教学方法上的一大改进,跟传统的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而且初中生也喜欢上多媒体的课程。此外,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它还可以加快课堂的节奏,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但是归根结底,多媒体教学也好,传统的板书教学也好,最终目的都是把该教的都教给学生,让学生该学的都学会,多媒体的引入也不能改变我们老师的根本任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很多教师在使用多媒体的过程中,片面地加大在多媒体课程设计上的时间,有时候准备一节课竟然要花费几天的时间来制作课件,却对如何将知识梳理好,如何讲解能够让学生把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轻松理解、学透倒没有去认真思考。有的教师确实利用多媒体增加了课容量,但是却不管学生有没有理解透彻,在课堂教学中也不做任何的提问,不了解课堂实际的教学效果。这种缺乏互动的课堂教学,往往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靠,而且课堂教学安排过于紧凑,学生参与思考的时间也相对变得比较有限。所以,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的这种错误做法,应当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任何教学方法都不是完美的,传统板书教学虽然会减慢教学中的讲课速度,但对师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的思考确实有很大帮助的,教师可以随时掌握到学生对本堂课的内容的掌握程度。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那么我们就必须考虑到课程的设计要够科学,够合理,把自己当做是听课的学生,换位思考,看看能否真正获得教学的效果。同时,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进行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不能客观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在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中需要我们和学生之间进行更多的互动,在这种互动教学中我们也要给学生适当的评价,评价的最主要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激励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我们的课程学习,我们还要全面了解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笔者认为,应该多站在鼓励和肯定的角度进行点评,对于学生的考察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考试的分数。在新课改的今天,分数也只是占据很小的一部分而已。一些教师教学中,对于学习成绩稍差的学生,不能正面指出其不足之处,片面地赞扬其某些优点,不客观评价学生的问题,由此,导致学生问题最终不能得到有效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