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风险管控的方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企业 风险管控 监控点 措施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慢慢的做大做强,也在向着国外的市场发展,进而可以获得更大的发展,使得企业可以获得更大的市场,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经营的风险也在加大,这个严峻的事实无时无刻的不再提醒我们的企业管理层需要加强对于风险的控制的相关的能力。本文就如何为企业设计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开展讨论。
1.风险控制体系的目标与具体措施
想要为企业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就需要我们可以在这个体系的建立之初就要从以下的几个方面来出发:运用现代科学的财务风险管理的理念,使用现代化的监控手段,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来确定企业的风险监管体系,提高相应的风险监控的效率和能力。只有以上这些方面都可以做到的情况下才可以真正的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相应的力量。
1.1确定需要监管的风险的监控点
每一个企业的实际情况都有着各种各样的不同,这就需要我们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业务的需要来深入的进行分析,进而找到其中的关键点,找到这些来确定需要管控风险的关键点,以便可以最准确的确定具体的管控的范围。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就需要我们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即通过对于公司的业务以及管理的流程梳理来找到适合本企业的风险识别的方法,以便可以系统的来分析企业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中潜在的风险因素,通过对于以往的发生过的财务风险事故的分析来找出可能会引发财务风险的行为来,相应的来确定可能发生问题的主体,进而来进行科学的分类。
1.2确定相应的基本风险的监控指标和管控的模型
企业的风险来源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可以从多个维度来进行分析,比如可以从资源的配置、职位的权限、对于具体的执行者的相关能力的要求、对于过程的监控和风险意识等方面来面对具体的风险的事项而来进行客观地评估。然后再根据发现的风险的重要的监控点、风险监控的业务范围继而结合具体的风险的类型还有相应的成因的分析,来进一步的对监控的目标进行细化,进而来建立起监控的指标体系和相应的管理控制的模型。
1.3纳税风险管理
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是指纳税企业对纳税筹划风险予以识别和评估,通过运用适当的处理办法,并以最小经济代价用确定的管理成本替代不确定的风险成本,从而获得纳税筹划利益的活动。对纳税筹划风险的管理实质上是如何以有效的手段控制纳税筹划风险,保障纳税筹划取得相应的收益。在纳税筹划中,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从企业整体利益出发,企业各部门间配合协作。在遵循这些原则的基础上,制定适合本企业的纳税筹划风险管理方案。
2.制定相应的管控方案和实施方案
2.1制定管控方案
企业的风险大致分为内部风险以及外部风险这两大类,这两方面的风险也都需要区别的来进行对待。对于企业的内部风险,就需要我们可以来结合相应的风险监控的模型,进而来建立有效地风险考评的相关制度,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来对各个部门的风险管控的情况还有相应的内部执行的情况,和制度的制定和相应的执行的情况来做出相关的专项的评价来,找出其中的薄弱的环节。通过对于风险考评工作的开展,来相应的加强一些约束的机制的建设,推动风险的监督管理。在这个基础上再来从风险解决的具体目标,所涉及到的具体的各种的流程,需要的条件和手段等等,在风险发生的各个阶段采取不同的应对的措施来提出风险管控的方案。对于企业的外部的风险,就需要我们可以相应的来结合企业管控的模型,继而来建立起科学高效地决策的相关的制度,通过使用科学的决策的办法来制定有效地外部管控的风险来,继而降低相应的风险的控制成本,加强对于风险的过程的监控。
2.2实施方案的关键点
方案的完美实施也都是需要可以注意更多的细节,才可以做到最好。第一就是要确定需要监控风险的关键点,这就需要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联合到相关的专业的顾问,对于公司的业务和管理上的流程来进行深入的分析,找到相关的专业的节点,继而来对需要风险管控的范围进行全面的确定,利用对于风险的识别的办法来对企业的内外部的潜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再对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类,找到风险发生的原因。第二就需要来建立相关的模型,把上一步找到的信息,结合到风险的类型的不同还有不同的成因,再进一步的细化那些需要监控的业务指标,建立起监控的指标体系和模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来制定相应的财务风险的管控的方案,通过风险的监控模型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出有效地风险考评的制度来,通过对于风险进行考评的工作来相应的加强约束奖励的机制,推动相关的财务风险的监督与管理。通过对于风险评估模型的使用来相应的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决策的制度来,进而制定出有效地风险管控的方案。第三就是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使用,来对相关的过程进行监控,定期的从风险的管控的范围、管控的指标和管控的方案来开展相应的经验的总结,对于方案的执行力度进行规范、考核与评价制度的落实,滚动完善风险全面控制体系,逐步提升企业整体管控水平厂
3.对于风险管控体系的实际运用
风险管控体系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可以更好的来帮助企业应对经营过程中的一些未知的和已知的风险,每一个企业的实际状况的不同都会使得执行的过程有些区别,下面就一些实际中比较好的做法来进行介绍。
3.1组织企业的管理层来召开风险管理的研讨会,交流相关的经验,让各家的企业都可以来介绍财务风险的预警和定性,定量的目标的制定的方法。企业对于重大的风险评估的方法,这种会议的举办对于大家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有着非常好的效果,也为公司的做好风险评估相关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聘请外部的一些专家来就企业如何开展相应的风险识别、分析和评价,如何相应的制定应对的策略和解决的方案等进行较为详细的培训,以此来为企业以后科学有效地进行风险评估打下相应的基础。
3.2对原有的风险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把企业的相关审计全面的纳入到风险管理的范围内,出台相应的审计的办法,也把审计结果的好坏与企业领导的年度考核相互结合起来;加大相关的审计的力度,对于事后的追究制度进行明确的规定,进一步的明确了企业的财务总监的相关责任,通过这些措施来进一步的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的意识,把审计整改与风险管理相应的结合到一起,帮助企业制定切实有效地风险管理的解决的方案,以便可以应对各种风险。
3.3加大风险管理的覆盖的范围,把公司的风险管理工作与理事会、财务总监的监督工作相互结合起来,进而来全面的全方位的监督公司的治理。在公司的审计与风险管理部门来设立监事派驻组,由他们来负责企业的相关监督的工作,并且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的体系进行监督。这个做法在实际上极大地扩大了风险管理的覆盖面,形成了企业的监察,审计和财务总监之间联合起来对企业实行全方位的大监督,加强上下级之间的指导,这种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地来提升监督工作的质量与效果,帮助公司克服各种的风险而得到较好的治理。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相关企业要想加大自身的企业竞争力,争取可以与国际上的其他企业进行竞争,就很有必要来完善自身的企业的风险管控体系,当然这个体系本身由于涵盖的范围较广,所涉及到的细节较多,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考虑到风险的管控对于企业带来的重大的利好,在以后的工作中还是需要可以把风险的管理和内部控制机构有效地结合起来,做到以风险为导向、流程为纽带、控制为手段、制度为保障来为企业做大做强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近年来,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安全风险管控,国家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若干行业规章制度与相关标准规范,相关企业陆续探索有效开展安全风险管控的相关制度、办法以及技术手段,整体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重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控制。
广州地铁新一轮线网建设中,有11条线(段)工程同步建设,累计同期在建360多个工点,遍及全市各区。在如此大规模、高强度的建设形势下,加上技术与管理力量的不足,加剧了安全风险管理的难度。
针对以上现状,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地铁”)建立了安全风险分析与评审制度,通过施工单位自身排查、分析风险,并组织风险评审,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实施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实现工程建设风险的及时辨识、分析、处置与消除,减少工程建设风险的发生,避免或降低事故、险情事件的发生。
风险分级
按技术风险等级划分,风险等级从危险性大小依次为Ⅰ、Ⅱ、Ⅲ、Ⅳ级。Ⅰ级表示是极其危险的、不可控的、不能继续作业的;Ⅱ级表示是高度危险的;Ⅲ级表示是中度危险的;Ⅳ级表示是一般危险的。风险等级可通过制定有效的针对性安全防范措施进行降级。
按管理层级划分,将风险等级为Ⅰ级、Ⅱ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总公司级;风险稍小的Ⅱ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总部级;Ⅲ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中心级,重大的Ⅲ级风险点可为总部级;Ⅳ级对应的风险点划分为项目部级。
总公司级风险点:重大风险源、过江隧道掘进开挖、穿越既有线路、超深基坑开挖、周边环境很复杂等工程。
总部级风险点:较大风险源、爆破工程、深基坑开挖、穿越复杂地质条件等工程。
中心级风险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盾构始发、到达、开仓作业,高大模板支撑,起重吊装,隧道开挖,轨行区安全等。
项目部级风险点:日常施工风险源,周边环境风险源,盾构掘进等。
风险分析与过程管控
新线新建工点(含车辆段工程)在开展风险分析与评审前,必须做好“四个报告”(地质补勘、房屋调查鉴定、管线调查评估、周边环境调查报告),作为风险分析与评审的基础。项目开工之前,施工项目部按照住建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周边环境调查指南》(建质[2012]56号),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工程地质补勘、房屋调查鉴定与调查、管线调查评估和周边环境调查,形成“四个报告”,作为开工的必备条件,并纳入开工前安全交底及安全验收范畴。
各施工标段,由法人单位组织开展工程重大风险分析与评审工作,编写风险分析评审报告,并组织专家评估咨询后,作为工程风险防控的重要指导意见。为落实施工企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发挥施工单位各层级(集团、分公司、项目部)管理与技术优势,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风险的特点,要求由施工企业法人单位牵头,对本企业中标广州地铁的所有工程项目逐个标段进行工程风险分析,从项目部、分公司、集团公司三层次制定相应防控措施,分级落实防控责任人,组织内部或外部专家进行评审,形成《重大安全风险分析与评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送建设单位;由建设单位组织业内专家对《报告》进行咨询与检查,提出意见或建议;再由企业法人单位组织修改、完善,编制专项方案和责任人,严格组织落实实施。
每月,各施工项目点组织进行安全风险源的辨识、动态更新,由总监理工程师主持召开评审会,全面分析与评审。
每季度,各工程中心组织所辖工点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动态更新评审工作,并对其进行初步评审后报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组织总部季度安全风险排查动态更新评审工作,并将结果上报总公司安全监察部。
每年年初,各工程中心组织所辖工点开展本年度工程安全风险排查评审工作,并对其进行初步评审后报质量安全部。质量安全部组织总部年度安全风险排查评审工作,并将结果上报总公司安全监察部。
监督与考核
广州地铁建设事业总部将安全风险管控情况纳入各工程中心、各部(室)年度安全责任目标考核。通过安全会议、安全检查等形式不定期通报安全风险管控情况。对现场单位制定安全奖罚制度,按照奖优罚劣,奖罚平衡原则,对现场违章行为、不安全状态进行经济处罚,将每季度所处罚款项,全部用于奖励各条线路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排名前列的单位。针对问题隐患重复出现的标段,采取约谈单位负责人、通报批评等形式督促落实,纳入企业诚信综合评分。
安全风险管控责任人(单位)未履行管控职责,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质量安全部将根据总公司、总部相关规定,采取约谈、通报等形式督促整改。
建立了安全生产联动工作机制,一年组织两次约见施工企业上级单位(如中国中铁股份、中国铁建股份、广东省建工集团、广州市建筑集团),两家单位高层领导,面对面沟通,做到信息互通,形成上级单位、法人单位、项目部三个层级齐抓共管局面。
应用案例分析
以广州市轨道交通八号线北延线施工2标为例,介绍风险分析与评审的实施情况。
风险分析
八号线北延段施工2标按陈家祠站、陈家祠站前暗挖段、陈家祠站―彩区间、彩虹桥站(含连接通道)、彩虹桥站换乘节点、彩虹桥站―西村站区间共6个工点分别进行了风险辨识、分析和评估。(见图1、2)
本标段共计辨识出Ⅲ级以上安全风险点15个,其中:Ⅰ级风险0个,Ⅱ级风险9个,Ⅲ级风险6个。
以陈家祠站的Ⅱ级以上风险及保护措施为例:八号线陈家祠站前暗挖隧道施工对运营中的一号线陈家祠站的影响主要是,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超前支护措施不强、工法选择不当、隧顶失水固结引发地层沉降变形和土体扰动偏大,会导致一号线陈家祠站轨面沉降、地铁一号线的停运或结构破坏,造成施工安全风险。
风险预防预控措施
鉴于陈家祠站前暗挖隧道上方所处的特殊环境条件,直接的保护措施难以实施。因此对于地铁一号线陈家祠站的保护,主要通过控制陈家祠站前暗挖隧道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土体扰动和沉降变形来实现。根据以往经验和陈家祠站及其周边环境状况,通过采取以下措施可以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
1.管理措施。与相关单位沟通协调并建立联动机制;编制暗挖隧道的专项施工方案并严格履行审查批准程序;建立并实施领导带班制度;编制专项应急预案并做好各项演练;数字化管理平台软件切实运用到各项管理制度、风险管控措施和专项方案中;做好各项方案、预案的交底工作,并对作业层人员进行作业前风险管控交底和培训。
2.技术措施。暗挖隧道下穿一号线陈家祠车站,范围内施做大管棚超前支护,首先施做不受既有围护结构影响的部分,待开挖至既有围护结构并拆除后,再施做剩余的拱部超前大管棚。暗挖隧道采用非爆破开挖以减小对围岩的扰动。暗挖隧道施工严格遵守“管超前、严注浆、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的方针。在完成对一号线陈家祠站主体段穿越后,及时施做二次衬砌。制定专项监测方案,设置自动监测系统对运营的地铁一号线受影响段实施全过程动态监测,确保一号线运营安全。
风险过程化管控的若干举措
鉴于该工程具有施工风险点多、等级高,工程规模大、结构形式多,技术难度高、工程地质复杂的特点,广州地铁将其列为公司级重点工程项目,要求施工单位和项目部按公司重点工程管理要求,每周按时向广州地铁报告项目相关情况,进一步加强对该项目的管理,并做好以下工作:
1.将该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列为一级,由广州地铁总工程师组织相关专家审批。
2.专项方案必须严格按广州地铁和中铁二局的专项方案管理办法和规定履行编制、报批、交底、实施、变更修改程序。 提出了7个一级专项方案。
3.施工单位成立风险管理和技术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全过程的帮助和指导,施工单位及项目部应定期向“中铁二局广州地铁土建工程管理和技术专家组”报告工作情况。关键环节和重大专项方案实施前,两级专家组必须共同赴现场进行交底和指导。
4.部署实施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数字化管理平台,对各关键工序和环节进行有效卡控,使各项管理制度、风险管控措施和专项方案能够得到切实的贯彻和落实。
5.按规定编制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演练,确保紧急情况下响应及时、处置得当。
应用成效
地铁施工安全风险分析与过程控制制度,在广州地铁工程建设中得到全面应用。通过制度的应用与实施,突出了施工单位是安全风险管理的主体责任单位,强化了施工单位自身排查风险、分析风险与防控风险的能力,并通过加强监理单位与建设单位监督管理,实现了全过程动态跟踪管理,使得工程建设风险能够及时辨识、分析、处置与消除,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
改革开放30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30年,也是中国崛起的30年。中国的崛起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也是中国企业的崛起。我国集团型企业正处于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是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集团转型升级
企业集团发展过程中,会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通常有三个发展方向。即全球化、行业化、平台化。如下方三维图所示:横向。表示企业的经营范围从区域内经营到跨区域经营,最后发展为跨境经营纵向,表示集团型企业逐渐由单一行业经营向跨行业经营发展;同时,集团型企业的发展要面向客户及产业链。如何界定服务的平台及架构,是企业管理者需要深入考虑并决策的。
一、全球化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同的发展阶段其业绩管理的侧重方向不同。首先,规模约束。成立之初,企业通常关注生存,着重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其次,盈利约束。这一阶段企业已经解决了生存问题,开始更多地关注发展规模和速度,致力于提高盈利能力和盈利水平。企业继续发展,进入风险约束阶段。开始关注风险与收益的均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规模、盈利与风险的管控至关重要。集团型企业往往处于第三阶段,更加需要注重风险管理。
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或者进行资本运作,要在充分理解当地法律及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强化企业的全面管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 在强化人、财、物集中管控的基础上,加强内控、风险及全面业绩管理;2 注重对业务过程的管理和控制;3 关注企业间及整个供应链间的协同。
二、行业化
专业化决定企业深化发展的可能,也是集团型企业转型升级的基础。单一行业为主的集团型企业,需要促进产品持续研发和创新:努力形成科研、生产、销售及服务一体化,对客户市场需求快速反应,建立个性化生产服务模式;要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全面成本控制水平;深化发展,关注产业链上下游的状况及整合。
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集团型企业需要加强每个行业的专业化、深化发展,与此同时,整体实现行业板块间协同、资源共享及平衡风险,进而关注行业业务板块间的管控;构建集团与各行业板块的绩效管理、内部交易的处理及内部转移价格体系,并加强对总体拥有成本(Total CostofOwnership,TCO)的管理。
三、平台化
平台化即要面向产业链和客户体系,支持跨国交易、多币种、多国汇率及多会计准则、多语言。同时,基于互联网平台,实现集团各业务板块流程拆分、重组和协同。
作为集团企业,应不断优化业务流程,总结和提升企业个性化的竞争优势。以客户为中心,面向客户服务体系及产业链的协同,应对产业链间竞争。通过流程平台,支持企业业务流程的快速优化,有效整合资源。集团型企业建立企业的门户体系,需要建立电子商务的平台,以快速响应市场。
驱动转型升级的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
集团型企业风险、盈利和增长管控的均衡发展,需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架构支撑。在集团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和机遇的今天,信息化无疑是驱动企业集团转型升级、构建新竞争力的有力工具。制定一体化、平台化、全面的企业集团管控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集团层面、业务层面、客户层面三个层面。
集团层面,包括战略管控、财务管控、运营管控三层模式。建立集团层面管控模式及体系,要能够实现管控与业务的一体化。
业务层面,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型企业的业务板块由不同的业务子板块构成,如制造业、流通业、建筑业、金融业等等。多业务板块如何布局,怎样建立支持深化行业的解决方案,采取何种方式控制集团企业之间、业务板块之间交易的风险和成本等问题,是行业化解决方案需涵盖和解决的问题。
客户层面,集团型企业面向客户和产业链,需要建立一个平台。现在较流行的是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平台。通过统一的平台,为电子商务提供很好的支持,实现面向供应链的合作伙伴及面向全球客户的服务。
关键词:供电企业;风险管控;管控方法
1 概述
供电企业生产作业具有作业环境复杂,作业现场点多、面广,高空作业、交叉作业、焊接作业等高危作业频繁,作业任务量大、繁重等特点,因此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较多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而这些危险因素一旦暴露在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就形成了风险,一旦风险失控就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人身伤亡。2007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相继推出颁布《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和《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推进方案》,希望通过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预警等手段,指导作业人员的现场作业,推动安全生产从“事中监督”向“事前管理”转变,避免由于设备、环境及违章所引发的人身安全事故。
2 供电企业风险管控具体执行过程的问题
供电企业在具体执行过程存在以下问题:
(1)安全风险管理辨识不规范、流程不清晰、动态控制手段缺乏等问题,难以将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预警融入到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风险管控成果难以应用到现场作业。(2)风险辨识、风险评估缺乏可量化、科学的标准,风险辨识、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存在不足。(3)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难以充分利用生产计划、设备台帐、缺陷等安全生产运行数据及人员安全信息,实现智能化风险管控。(4)风险管控牵涉到众多流程、众多部门及安全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工作量大,难以跟踪和统计分析。
3 供电企业风险管控方法具体方案
主要包括多维风险评估标准和一键向导式智能风险评估模型、实时风险事件库和PR评估模型、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控制模型和智能化支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的多维风险评估标准模型和一键向导式智能风险评估模型是基于电网、设备、作业特点、作业环境、人员因素、现场风险源等维度,建立可量化的多维风险评估标准模型,编制了完善的《电网运行风险评估标准》、《变电检修作业风险评估标准》、《倒闸操作风险评估标准》、《输电线路作业风险评估标准》、《配电检修作业风险评估标准》、《电缆线路作业风险评估标准》,并基于包括生产计划、设备台帐、设备缺陷、风险事件在内的安全生产运行数据和典型作业评估库,实现一键向导式智能风险评估,并结合风险评估过程,实现控制措施卡智能动态生成。
进一步地,所述的实时风险事件库和PR评估模型,实现设备、环境风险事件库的实时动态管理,并基于PR评估模型,实现动态风险的科学准确辨识,进而形成全面、完善的风险辨识范本。
进一步地,所述的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控制模型和智能化支持模块,包括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与作业班组人员素质、生产装备、施工能力匹配控制模型,编制了可量化的各专业《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标准》,并结合安全人员信息库、生产装备库,为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控制提供智能化辅助支持。
基于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流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专业、多维的现场作业全景风险管控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全员: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流程在流程环节设置上,涵盖参与作业项目的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地市供电企业、县级供电企业、管理部门、生产班组等。
(2)全专业: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流程在流程环节设置上,涵盖参与作业项目的所有专业,包括变电检修、输电检修、配电运检、变电运行、电网调度等,并且在风险辨识、风险评估、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控制、风险控制各个阶段结合各专业的特点建立针对性的模型和智能化辅助支持。
(3)全过程:现场作业风险管控流程实现与安全生产过程的紧密结合,实现作业前风险辨识、风险评估、、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控制,作业过程中风险控制和作业后总结和反馈的全过程风险管控。
(4)多维:本发明平台建立了多维的风险评估和作业班组风险匹配模型,实现更为科学、准确的风险管控。
4 应用意义
提供一个实现供电企业现场作业全员、全过程、全专业、多维的风险管控智能化平台,实现全员(地市供电企业、县级供电企业、管理部门、生产班组)、全过程(作业前、作业中、作业后)、全专业(变电检修、输电检修、配电运检、变电运行、电网调度)、多维(电网、设备、作业特点、作业环境、人员因素、现场风险源等)的现场作业风险管控,真正将风险管控融合到实际的安全生产,为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的贯彻找到切实的落脚点。
建立完善的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模型,实现智能化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提高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建立作业项目风险等级与作业班组人员素质、生产装备、施工能力匹配控制,发现班组的薄弱环节,并进行改进,实现对生产风险的事前监测、事中监控和事后监察,使生产管控更加规范和精细化,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
5 结束语
一个实现供电企业现场作业全员、全过程、全专业、多维的风险管控方法,基于电网、设备、作业特点、作业环境、人员因素、现场风险源等多维度实现一键向导式智能风险评估,实现智能动态控制卡生成,实现设备、环境风险事件库的实时动态库管理,基于PR评估模型实现动态风险的辨识并形成全面、完善的风险辨识范本数据库,实现作业班组风险智能化匹配控制,从而为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实施指导意见》的落实提供新的手段和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杨莹.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关键词】 运营商 稽核系统 改进方案
一、引言
目前,某运营商业务稽核系统主要依靠提取IT系统数据和手工稽核,以及人工分析、人工派单、二次稽核的方式来完成,存在如下问题:
(1)工单合规性校验工作量巨大,无规范的稽核数据作为依据,仅能通过经分、CRM、账务的相关数据、报表作为稽核依据;
(2)营销政策的合规性稽核较为困难,由于政策设计复杂、变化快、风险高,人工稽核需建立复杂的数据关系表;
(3)稽核工作相对滞后,人工稽核效率较低导致稽核工作相对滞后,不能及时高效的稽核差错,存在收入跑冒滴漏的风险;
(4)稽核错单等问题的闭环管控,无法自动完成复查,需大量人力进行二次稽核,导致无法有效管控;
(5)稽核结果的应用分析,缺乏系统的稽核结果分析,不能及时佣金回退,漏洞封堵等;
(6)无法进行系统的对比分析,缺乏监控营销政策的健康推广及支撑营销政策的分析推广。
为了进一步提升业务管理水平、防范企业收入的跑冒滴漏,提升业务风险管控水平,强化业务管理与稽核工作,现针对该运营商业务稽核系统现状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
二、改进目标
该业务稽核系统改进方案旨在建设以收入管控为核心,功能涵盖业务工单稽核、政策风险分析、高风险操作预警、发展质量管控、调帐管控,业财差异、佣金管控、业务管控预警以及营收资金等的全面稽核系统,实现自动、智能、开放、交互的稽核工作流程,满足对业务经营的全面审视、查漏补缺、强化执行、自动化管理的管控要求,从而达到防范经营风险、提升客户感知和运营效率的目标。
三、系统改进方案
3.1技术架构
稽核系统采用分层结构开发和设计,将采集、数据、处理、服务和展现层分离,实现系统内部的松耦合,以灵活、快速地响应业务变化对系统的需求。稽核系统技术架构如下图1所示。
技术架构层次的职责和要求描述如下:
(1)采集层。采集层通过FTP、webservice、socket等技术实时或准实时采用源数据。如果已通过EDA等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及存贮,可不进行此功能部署。
(2)数据层。数据层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对数据的封装,并把封装后的数据转换成有价值的业务与系统信息,向业务服务层、数据处理层以及其它相关外部系统提供一致的数据访问服务。数据层包括数据的物理存储以及数据的封装。
(3)处理层。处理层是由业务组件组成的服务载体,负责实现具体的业务逻辑的重要环节。按功能不同可划分为:工作流组件、消息组件、表单组件、缓存管理组件、规则引擎组件、ETL组件、数据处理组件等。业务组件的开发通常采用基于容器的技术。
(4)应用层。应用层是以面向服务的方式对一个或者多个业务组件的功能进行封装,它具有明确的接口描述,可以被其它业务服务调用,也可以被界面展现层调用。业务服务的功能由业务组件来实现,某个服务也可调用其它服务来完成更复杂的业务功能。
(5)展现层。展现层是业务稽核系统与用户进行信息交互的界面,用户通过用户界面组件调用业务服务来实现业务功能。展现组件由一组基本并紧密相关的界面展现单元组成,并通过这些界面单元调用与之有较强内聚性的业务服务实现一个独立的、带有人机交互界面的业务功能。
3.2功能架构
稽核系统分为三层架构,分为接口层、应用管理层和功能管理层,功能架构图如下图2所示。
稽核系统主要功能包括:工单管理、应用管理、接口管理、报表管理以及系统管理等功能。
(1)接口层:采取实时或准实时方式以文件或数据形式从各个接口系统采集数据,并ETL到指标池。
(2)应用管理层:包括ETL接口管理、稽核配置管理、稽核监控管理等。
(3)功能管理层:工单管理、统计分析、角色管理、门户管理、统一视图等。
3.3系统边界
业务稽核系统原则上通过ODS系统、CRM系统获取数据,若有ODS系统及CRM系统不具备的数据可以从综合结算、渠道视图、网络、ITSM系统、自注册数据、终端数据等建立数据互动关系,并生成稽核结果或者工单后,提供给CRM系统、划小支撑系统、客户经理门户系统、客服系统、ITSM系统等。
四、结束语
随着运营商各项业务的不断增多,业务稽核已成为运营商日常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加强业务稽核,保障收入完整,是企业完善治理结构的内在需求。本文针对某运营商业务稽核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系统改进方案。该改进方案不仅可以提高系统间资料的一致性,提升数据准确性及客户满意度;同时能够降低公司内部协调成本,提高网络运行、生产效率[2]。
参 考 文 献
关键词: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
随着国家房地产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在我国的GPD中所占比重已经非常大,这在带动国家企业发展方面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当时房地产企业因项目投入资金较大,且经营过程较为复杂,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在税收方面,如果房地产企业无法根据自身的企业运营发展进行有效的税收风险内部管控,将会给企业发展带来比较严重的障碍,所以。房地产企业应该加强自身内外部税收风险的综合因素分析,以努力探寻房地产企业税收内部管控方式为手段,通过有效的税收控制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不断地实现税收风险的化解。
1房地产当前的税收风险分析
从当前房地产企业税收出现的风险因素分析来看,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由于房地产企业没有对内部的税收风险管控加以重视。房地产企业的税控管理重点往往在税务申报工作和单个环节的税费避让,普遍缺乏对国家当前税控政策的彻底分析和了解,没有形成与之对应的税务管控方案。同时很多房地产企业的税务专岗都是兼职,在专业知识和行业经验方面都比较欠缺。从房地产所面临的税收风险来看,其主要有政策、财务、企业经营及法律等方面的风险。房地产企业对这些税收风险缺乏连续性的总体方案规划,特别是当前变化较快的税收政策也提升了税控风险。基于这些情况,房地产企业要想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合法提升,就应该结合税收政策进行税收筹划和内控体系的完善。
2房地产企业当前的税收风险内控现状
2.1企业普遍缺乏税收筹划管理理念
房地产企业的税后筹划基本定位在如何有效地降低纳税方面。实际上,企业的税收筹划是税收工作的重要指导依据,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税后风险的内部管控除了关系到纳税金额之外,还涉及企业营销,发展及财务,法律等多个环节。为此,在房地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方面,如何能够将其有效地贯穿到整个企业发展运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就成为比较关键的问题。在这方面,很多房地产企业还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缺乏针对性的管理规划,这就导致了企业成本管控不合理,税负得不到有效降低等问题的出现。
2.2房地产企业针对税收风险的内部管控机制不健全
要想实现房地产企业的税收风险合理管控,就必须有完善的税收风险管控机制来加以约束。随着国家税收政策的不断升级和发展,多数房地产企业都已经能够形成针对自身税收风险管控的相关约束机制。但从机制的管控来看,普遍存在税控与经营脱节,税收让步于服务的现象。而且很多税收风险管控机制在日常公司运营中,因为缺乏执行监管,也很难得到有效的落实。同时加上缺乏针对税收风险管控的考核和评价,使得很多已经沉稳的税收风险管控制度很难得到真正地实施。
2.3普遍缺乏对税务政策的研究而出现税控不到位的情况
(1)国家的税收政策也是变化比较快的,在房地产企业还没对一个政策进行完全吃透的基础上,新的政策一出台,使得企业财务对新旧政策难以进行很好的理解和贯彻。(2)企业管理层对税收风险管控思路有问题,他们普遍认为延迟缴税、偷税漏税是好事,其实这其中可能会导致很多会计角度的核算问题出现。再加上房地产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清算比较困难,施工过程较长且立项手续复杂,使得财务税收经常出现跨年的问题,这对企业保税及内部管控来说就困难重重。(3)企业普遍认为税控问题是财务专业角度问题。在实际的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方面,其他部门很难主动地去配合财务部门进行税控考虑。这就使得土地增值税和所得税清算工作难度较大。
3优化房地产企业内部税后风险管控的相关策略
3.1成立专门的风险识别体系
针对房地产行业涉及税种较多,缴算繁杂的情况,应该以公司角度来形成风险识别体系,对事前及事中进行风险警示。提升管理层及税收专业的税控管理意识,清楚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及制度建设,在不违背税收政策的基础上实现税收风险因素的合理识别和管控。
3.2进行有效的税收风险评估
企业要根据不同的税收风险进行等级分类。这样就可以结合等级评估来进行税收事件的具体分析,然后可以指定合理的解决方案。同时有利于税收风险的纵向比较和税控风险经验积累。
3.3不断完善风险应对体系
面对房地产税收方面的各种风险,虽然无法通过单一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但是我们可以在总结风险等级及结果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对应方案的规划。常用的风险应对主要遵循:结合以往风险规避经验进行针对性措施制定;以降低诱发风险的不确定因素来降低税收风险带来的损失;进行高风险的有效业务转嫁,比如,可以以外购商品房的形式来处理安置房的复杂税务问题。
3.4完善关于税收风险的内控管理机制
很多房地产企业的内部管控机制存在漏洞,同时缺乏执行监督。针对这种情况,建议房地产企业实行税收风险内部管控机制的执行监督常态化,让税收的合理规划和依法纳税成为一种内控正确观念。并构建与之对应的考核监督机制,实现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机制的全面落实监督。
3.5形成税收规划与风控两相呼应的局势
税收规划主要是进行事前的税务安排,而税收风控则是一种预警,两者之间存在交叉,所以,企业税务管理部门应该实现对两者的呼应统筹。以实现对房地产税收政策的合理了解为原则,及时进行与税法相对应的税收筹划。同时监理会计核算制度,确保税收筹划能够统筹大局。
3.6针对土地增值税的风险控制
房地产企业日常运营中涉及的主要税种之一就是土地增值税。在土地增值税的风险控制方面,首先应该结合当前的税收减免政策进行灵活的纳税规划。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主要目的是及时盈利,而缴纳的土地增值税金额又与企业的盈利额成正比。所以项目初期的增值税纳税筹划就显得非常重要。这时还应该考虑如何通过将一些费用转移到房地产开发成本费用里,来适度实现行业内部产业链的延伸,增强跨行业的利润转化,来实现对房地产缴纳土地增值税的有效降低。
3.7针对企业所得税的有效管控
房地产企业所得税的控制,首先应该避免违法税控导致的税务风险,在纳税之前先进行内部申报信息的稽核。另外还应该通过税后的总体筹划,以利润转移法的综合利用和收入调节,来最大可能地降低企业所得税缴纳压力。
4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的内部税收风险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效益把控方式,它可以帮助企业有效地进行风险规避,提升企业经济效益。如果内部税控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房地产企业将会给自身带来比较高额的税收压力。所以,房地产企业必须能够紧紧抓住当前的国家的各项税后政策,并进行深入的分析解读,以正确税收观念的树立,来优化企业资金结构管理和成本运营机制,并加强差异化风险策略的应用,有效提升企业税收内部管理水平,促进房地产企业能够获得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王勇.浅论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内控管理方法[J].新经济,2014(29).
[2]赵玲.浅议我国房地产企业税收风险的管理[J].科技促进发展,2011(02).
[3]刘蓉.企业税务风险及其管理理论的研究兴起与理论框架构建[J].光华财税年刊,2013(00).
摘要:经济管理风险的科学管控,在优化工程施工质量、促进工程早日竣工、处理工程施工突发问题等方面体现出很大价值。因此,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加强对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迫在眉睫。对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经济管理风险进行探究与分析,提出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对策,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有效参考,以确保公路养护工程的顺利施工。
关键词:公路养护;经济管理风险;管控对策
公路养护工程不仅为人们正常、安全出行提供了必要的条件,而且为保证地方和国家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对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能力,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公路养护工程的正常、有序、顺利开展。
1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出现的经济管理风险
公路工程经济管理风险涉及多个方面,对工程经费的分配和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工程工期都有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即招标投标引起的风险;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体制不完善引起的风险;公路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风险。每种风险对应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1.1公路养护工程招投标风险。招投标风险是公路养护工程中最常见的一种经济风险形式,它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招投标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施工清单内容书写不全面、不严谨,导致出现一系列施工问题;②一些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施工成本,出现偷工减料现象,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导致公路养护施工出现豆腐渣工程;③投标施工图设计不合理,导致施工中存在一系列技术和安全问题。1.2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签订风险。施工企业在对公路养护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面临的经济管理风险除了招投标风险外,还有合同签订风险。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由于合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导致施工合同的内容缺乏一定的公平性和合理性,由此造成施工纠纷,给合同双方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最终造成招投标双方的权益难以维护。除此之外,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没有有效地明确合同负责人,出现施工问题,其相关责任的承担和履行将难以得到落实,给施工企业带来一系列经济风险。1.3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风险。施工企业在对公路养护工程进行施工过程中,经常面临的施工成本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因缺乏专业财务人员而导致的施工成本风险。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将会导致施工成本核算不合理,从而造成施工企业出现预算成本过低或过高现象,进而不利于施工企业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最终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②因施工材料价格不稳定而造成的施工成本风险。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做好关于施工材料的调研工作,施工材料价格出现大幅度的波动,将会极大地降低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2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对策
为了从根本上回避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风险,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现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管控对策,以实现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高。2.1制定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制度。为了有效控制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需要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制度。譹訛公路养护施工企业要充分认识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开展公路养护工程的财务成本核算工作;譺訛施工人员还要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制定相关经济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实施质量。同时,施工人员还要将制定的经济管理方案落实到实践中,有效检验该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如果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发现经济管理方案存在不合理的地方,需要根据公路养护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对方案进行修改,最大程度满足该工程施工的需要;譻訛施工人员还要根据该方案的实践效果,针对该工程实际的施工情况,通过构建合理、全面的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体系,为公路养护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积极影响;譼訛施工人员还要根据该经济管理体系的内容,高效快捷地开展施工,从而对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总之,通过制定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解决公路养护工程面临的经济管理风险,还能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将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对策应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可提高相关风险的管控水平,促进公路养护施工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2.2加强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工作。通常情况下,加强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是施工企业开展公路养护工程施工中最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施工企业对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能力,因此,关于这一环节的落实一定要引起施工企业的高度重视。①公路养护施工企业要重视对养护工程设计合同的投标工作,同时还要确保招聘设计合同单位的公开性和公正性;②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的规范和标准,对设计合同文件进行科学合理的编辑,以实现对施工人员规范操作能力的提高,从而最大限度降低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风险;③招投标双方针对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合同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公平性和合理性;④合同签订完毕之后,一旦出现实际施工与合同要求不符的情况,双方要根据施工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并针对合同条款进行合理地协商和解决;如果出现了施工问题无法协商解决的现象,可以借助法律手段进行解决,从而有效地保证公路养护工程企业的合法权益。与此同时,相关施工人员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变更合同的情况,在变更合同前,要做好责任划分工作;如果是自身原因造成的经济损失,要分析造成损失的根本原因,以保证公路养护施工企业规避相应的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样一来,一方面对维护招投标双方的合法利益产生了潜移默化地影响;另一方面还提高了投标双方的工作热情,从而为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3重视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对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主要从以下3方面考虑:①在公路养护工程施工前,公路养护施工企业要根据施工材料、施工设备和施工人员等信息,对施工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预估,并形成规范合理的预算报告,节约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成本;②相关施工人员还要针对公路养护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有效的保存,从而避免因保存不当造成的经济成本浪费;③根据预算报告,通过对施工过程中具体细节的分析,并结合市场关于这些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价格的最新动态变化,对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和设备进行科学评估,提高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成本管理水平。2.4提高规避经济管理风险的能力。规避风险的能力是经济管理风险防范的核心内容,有效地规避风险管理的能力能够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提高规避经济管理风险的能力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保障。在公路工程经济管理中,规避风险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全面分析、综合考虑和精确的风险判断等3方面。规避风险的能力要贯穿于公路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将各个环节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分类,根据风险的轻重缓急来合理处理,从而在根本上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进而降低经济损失。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需要相关的经济管理工作者既要具备扎实的经济管理知识,又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卓越的分析能力和总揽全局的意识。
3结语
随着我国对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管控工作的不断关注和重视,公路养护工程的经济管理风险管控工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为了将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的管控对策落实到实践中,施工人员一方面要制定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强公路养护工程合同管理工作,此外还要重视公路养护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将公路养护工程经济管理风险管控对策的应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为公路养护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贡献。
关键词: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管理
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除了需要面对更多的风险因素以外,工期较长以及投资较大等项目特征也是增加项目风险以及提高项目协调难度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公司对海外项目各个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详实的分析,制定出妥善、可行的应对和管控方案,并建立系统、完善的项目风险管控体系,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发现和处理海洋项目风险隐患,另一方面,还有助于加快公司国际发展战略的实现。
1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特点
1.1地质以及海洋环境方面的风险
地质以及海洋环境风险是海洋石油工程难以回避的重要风险因素,潮汐、大风以及高盐分等复杂气象以及环境条件,都会对海洋石油工程的正常进行以及建设成本带来极大影响,而地质方面的风险因素,主要是指海洋石油工程的开展前夕,对整个海上施工地质环境了解不充分,导致后续施工过程中原方案不可行,施工成本增加[1]。
1.2项目所处区域政治环境风险
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政治风险主要是指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社会状态存在差异,部分国家的社会稳定性较差,甚至还有部分地区正处于战乱状态,这些情况会对海洋石油工程相关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及工程正常开展带来极大影响。
1.3项目东道国经济政策风险
项目东道国经济政策是海洋石油工程海洋项目必须面对的挑战,也是会对海外项目带来极大影响的关键因素,会导致项目东道国经济政策发生变动的要素较多,除了东道国自身经济状况、市场发展规划等内部因素,还包括东道国国际地位、国际话语权甚至其他大国的干扰等外部因素,如果项目东道国外汇管理以及石油税率等方面突然出现一定的变动,会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效益甚至工程正常进行带来极大影响。
1.4国际油价方面的风险
国际石油价格处于不断波动的势态,就近几年而言,国际石油价格长期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而海工作为中国唯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炼化工程为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国际石油价格的高低会对海洋石油工程数量以及项目利润带来极大影响。
1.5海洋石油工程自身风险因素
海洋石油工程自身存在的风险因素,也是影响工程正常开展以及项目效益的关键要素之一,其中主要包括项目合同风险、工程财务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施工作业风险以及技术工艺风险等,由于海洋石油工程普遍存在投资金额更大、涉及到的专业领域更多以及质量标准更高等特点,再加上新技术、新设备以及新材料在工程建设当中的应用,无形中提升了海洋石油工程技术、设备、材料、资金以及人员等风险的发生几率[2]。
2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管理存在的问题
2.1项目风险识别意识较为匮乏
海洋石油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意识,关系到是否能够把控好工程建设进度,是否能够及时发现工程施工质量问题,以及是否能够提前发觉风险隐患,这对海洋石油工程风险管控工作水平以及项目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目前我们对风险识别意识存在或多或少的不足,在国际市场风险因素识别方面的实效性、全面性以及详实程度也较差,通常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项目回报率的研究方面,对工程项目相关风险因素的定性分析、科学判断以及理性预防等工作不到位,不仅会对海外项目正常进行留下了巨大的威胁,也不利于持续推动企业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3]。
2.2项目风险管控体系以及专业风险管控机构方面的不足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对国际海洋石油工程的重视和支持力度在不断提升,公司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技术工艺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的风险评估以及管控工作也逐渐向着更加专业、系统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起步时间较晚、发展时间也较短,导致项目风险管控体系以及专业风险管控机构等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与不足,比如,受项目实践经验较少等因素的影响,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评估和管控机构大多存在工作模式较为粗放的现象,除此之外,相关领域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存在较大缺口,也是制约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管控体系以及专业风险管控机构快速发展的要素之一。
3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各阶段风险管理措施
3.1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投标阶段风险管控工作
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管控工作,可以划分为投标前的风险评估、投标期间的风险管理以及投标结束后的风险总结等环节。首先,投标前的项目风险评估工作,主要是着眼于整体层面对工程相关方面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估,这需要组建由各个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组成的项目风险评估委员会,从项目外部风险以及内部风险两个层面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其中,项目外部风险主要包括工程区域地质和海洋环境特点,东道国社会环境稳定性、经济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宗教习俗等,而项目内部风险因素则需要根据自身资金、技术水平等综合实力,对工程施工风险、人力资源风险以及合作方风险等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分析,然后汇总各方面风险因素分析和评估结果,遵循集体探讨、民主决策的方式决定是否参与该工程的投标。其次,投标期间的风险管理是关系到工程投标结果以及项目效益的重要环节,其风险管控工作主要涉及到投标决策风险、投标文件编制风险以及合同谈判风险等几个方面。投标决策风险一方面需要对项目业主方信誉以及竞争对手相关信息进行全面、详实的收集和分析,另一方面还需要对招标文件中的技术文件以及投标规则进行深入研究;投标文件编制风险主要指是否能够根据项目特点编制高质量的技术方案,以及在尽量保证企业自身项目利润的基础上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报价,这是关系到工程企业是否能够中标的关键环节;合同谈判风险主要是指企业谈判人员需要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将合同中的不合理条款以及风险因素进行排除或转移,另一方面还需要对合同中相关方的职责以及索赔条款进行明确,这对合同谈判人员的综合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合同谈判人员具备工程项目实际参与经验,更需要谈判人员对东道国的相关法律法规有着全面、深入地了解。第三,投标结束后总结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由项目投标小组以及风险评估小组对投标期间的各项工作及其风险因素进行汇总、整理,并将最终形成的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投标风险数据库交由工程执行部门,一方面可以为工程项目后续执行阶段提供更加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另一方面还有助于提高工程项目风险管控工作质量。
3.2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执行阶段的风险管控工作
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执行阶段风险管控工作成效,对工程整体建设进度、建设质量、项目投入成本以及项目利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需要企业在保证项目风险管理实效性的基础上,提高项目风险管理效率,从而为海油石油工程的正常、有序开展以及企业项目效益提供更加全面、可靠的保障。海油石油工程海外项目执行阶段风险管控工作需要企业建立专职、专业的风险管控体系,主要是由风险预警监控、风险识别、风险分析评估以及风险应对等环节组成的项目风险管理闭环。首先,需要提前建立健全的项目风险评估程序、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缓解计划以及风险应急方案,一方面为项目执行阶段风险管控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还可以保证项目执行阶段风险管控工作的高效开展。其次,规划合理、有效的项目风险识别流程,是海洋石油工程项目执行阶段风险管控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项目风险的识别,可以召集项目各环节的负责人以及各领域的专业人员,通过头脑风暴等方式对工程项目各个环节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和汇总,并编制出项目风险识别登记表,以便为后续的项目风险分析工作以及跟踪管控工作提供必要的信息资料。第三,项目风险分析工作主要是通过矩阵分析法等手段,对项目风险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主要是从风险因素发生概率、风险因素对项目成本和建设进度产生的影响程度等几个方面,对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各个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类型、危害级别以及处理优先级等方面的划分,并针对危险等级以及影响程度较高的风险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对项目风险因素登记表进行调整和完善,最后按照提前制定好的项目风险管理预案,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妥善、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第四,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监控工作,一方面是根据项目风险因素登记表,针对未发生的潜在风险因素进行监控,以便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和妥善处理相应风险,进一步降低项目风险对工程项目正常开展以及项目效益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对已出现风险的处理过程以及最终处理成效进行跟踪监控和分析,确保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管控工作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执行,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原有项目风险发生的新变化以及新出现的项目风险,最后将项目风险监控分析相关数据信息更新到项目风险数据库当中。
3.3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完工收尾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
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完工收尾阶段的风险管理工作,主要是组织项目投标团队以及项目管理团队相关人员开展风险管理交流讨论活动,并对项目风险管理过程以及管控成效进行分析和总结,一方面需要对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的优秀经验和有效措施进行总结和归纳,另一方面还需要深入挖掘和改进项目风险管理工作中的失败和不足之处。除此之外,公司还应加大项目风险管控体系建设力度和资源投入力度,比如,积极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建立更加科学、健全的项目风险管理模块以及防范预案,提高对项目风险的反应速度以及处理质量,推动项目风险管理工作的专职化、专业化以及规范化发展,以便能够不断完善海洋石油工程海外项目风险管控体系,促进公司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风险管控工作作为海洋石油工程项目的重要环节之一,无论是在保证工程正常、顺利开展方面,还是在保证海洋石油工程企业项目效益以及企业持续发展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要求我们对海洋石油工程项目风险管控工作给予更多的关注与重视,除了应加强项目风险管控体系以及风险管控模式的改革完善以外,更应立足于国际发展层面,加强相关领域专业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快专业项目风险管控机构发展步伐,从而为公司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更多的助力与保障。
参考文献:
[1]郭放,段梦兰,张龙.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海洋油气项目集风险管理[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9(03):6.
[2]高晓东.风险管理在海洋石油工程项目的应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13):2.
关键词:海外;电力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海外电力投资是一种跨区域、跨体制、跨文化的投资行为,具有投资金额大、投资周期长、利益相关方多等特点,这使得海外电力投资项目不确定因素多,投资企业面临的风险纷繁复杂。中国企业在开展海外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控中,需充分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紧抓核心领域和重大风险,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提高风险管控的成效。作为国有海外电力投资公司,必须不断探索适合自身需要的风险管理手段,加强自身风险管控能力建设,才能确保不发生颠覆性风险。既要避免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风险管理,又要避免一味的害怕风险而放弃商业机会,在风险管理和投资收益之间找到自己的盈亏平衡点,才能实现长期的稳健经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HT公司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一)HT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1)全面覆盖。开展投资风险管理要按照“全类型,全周期,全要素”的原则。以投资流程为主线,做到事前预防、过程控制、结果可控。(2)突出重点。海外项目涉及的风险点众多且复杂。因此,应当抓住海外项目风险特点,在全面覆盖的基础上,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领域。(3)持续推进。体系执行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及存在的不足,不断完善和健全管理体系的建设。
(二)HT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组织结构为保障海外电力项目投资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地,HT公司建立了“两级机构,统一归口,多类专项”的风险管控组织结构。两级机构是指,在公司总部和项目子公司,两个层面分别设立风险管理机构;统一归口是指,由公司法律风险部作为海外投资项目风险管控归口管理机构;多类专项是指,针对项目重大风险,由风险管理委员会批准,组建专项应对小组,一个小组对应负责一项重大风险。
(三)HT公司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海外项目风险管理的具体步骤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决策、实施决策和评估改进五个方面。其中风险识别是最重要的第一步,可以通过尽职调查、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多种方法,建立自己的风险库,再通过定期向海外项目收集风险月报,不断更新已有的风险库。然后通过发生概率和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评估,不同参与人赋予不同权重,汇总结果形成风险地图,必要时也可聘请外部机构进行专项风险的分析,内外充分结合,互相补充。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各部门分工合作,结合各自的专业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策略,并细化落实为具体的风险应对措施。针对重大风险也可组建跨部门的风险专项治理小组,定期研究风险的最新变化,实时跟进风险的化解。最终在实施风险应对的过程中,定期进行风险排查,发现现有措施的不足,持续评估改进,实现风险的闭环管理。
三、HT公司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成果
(一)建立总部全面风险管理流程公司年度全面风险评估工作由风险管理牵头部门牵头,公司领导、中层及全体员工全员参与。首先对公司风险清单进行补充、更新,并对各级风险逐一进行评估。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根据公司风险评估标准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高低、影响程度大小两个维度对风险进行评估,评估出公司下一年度面临的前十大风险。最后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组织各部门合理选择风险管理策略,并针对重大风险制定专项应对方案,细化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业务流程中去,建立健全重大风险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控机制。
(二)建设PRP项目风险管理信息平台为实现项目风险的及时监控,HT公司搭建了PRP风险管理电子平台,以替代传统的以层报物理表单、人工统计为主要特征的风险信息收集处理模式。该平台集风险识别、风险评估、过程监控、各级领导按权限实时查询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利用电子信息化手段及时掌握、集成处理、实时跟踪风险事项,公司项目风险管控的效率与效果明显增强。
(三)搭建海外项目风险管理体系公司将海外电力项目投资的全过程,分为“开发、融资、建设、运营”四个阶段,总结各阶段的规律和特点,提炼出“6655”核心管控要素,通过“要素管控”抓住项目投资风险管控的关键,构建了在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领导下,开展“阶段管控、要素管控、措施管控、制度管控”的“四维管控”体系,自上而下、层层细化,确保海外电力项目投资全过程风险可控、受控。
四、HT公司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维护全镇铁路沿线外部环境安全作为维护全镇社会大局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谋划实施,以保障铁路沿线安全稳定为重点,着力发挥村、社区基层社会治理功能,切实解决因烧荒影响铁路安全的外部环境风险问题,有效防范危及铁路安全的案(事)件发生。
二、工作任务
1.针对铁路沿线春季放火烧荒问题,镇做好有关部门和相关单位的协调工作。向各村、社区通报辽宁省烧荒警情,加强我镇春季农耕期间铁路沿线放火烧荒风险问题管控,防止烧荒引发铁路行车安全事故。
2.进一步落实责任。各铁路沿线村、社区责任区段情况,逐段落实村干部、护路联防队员职责、任务,对可能发生因烧荒引起影响铁路行车安全的案(事)件重点部位切实加强防范措施,确保线路巡查无空挡,管控区域无盲区。
3.进一步加强值班巡线。铁路沿线村、社区全体护路队员以确保辖区内铁路安全稳定为中心任务,认真落实巡线制度,重点区域反复巡查,重点设施严防死守,确保巡线时间到位、措施到位。对正在焚火烧荒的及时制止,对近线堆放的秸秆等杂物及时协助清理,严禁任何人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焚烧农作物秸秆,确保铁路沿线两侧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4.进一步做好护路宣传。一是工作过程中,要加大宣传力度,向沿线居民散发有关秸秆焚烧法律、法规及铁路安全常识宣传单,同时利用现有的村广播、板报、村民会议等资源进行宣传,使铁路安全教育入心、入脑,并动员群众互相监督,禁止任何人在铁路沿线焚烧秸秆,增强沿线群众的禁烧意识和爱路护路意识;二是发动沿线周边义务护路员、信息员积极报告危行信息,对已登记的沿线周边用地住户通过电话、微信等有效方式进行回访警示,确保不因烧荒引发人员聚集和公共资源浪费。
三、工作要求
1.各铁路沿线村、社区要高度重视,认真安排部署、迅速组织力量对铁路沿线种植户进行细致的排查,通过签定安全协议、监护协议等形式,严格落实监管责任,严密防范近线堆放和焚烧秸秆行为的发生。
2.铁路沿线禁止烧荒治安管控期间,实行每日层层报告制度,各铁路沿线村、社区报告镇护路办,乡镇护路办每日报县护路办,确保信息畅通和涉铁路治安信息及时掌握。
一、总体要求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治理,扎实推进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民爆行业安全生产水平,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确保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底,民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体系建成率100%,力争力争全县民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二级,民用爆炸物品生产本质安全水平明显提升,有效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到2020年底前)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民爆企业应依法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管理部门、储存库房和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管理部门、各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所有从业人员应与企业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安全责任书内容应与管理部门、岗位作业人员的工作职责、安全特点相一致。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奖惩机制,推动各个岗位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位。
2.落实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民爆企业法定代表人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企业安全生产负全面责任,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严格履行《安全生产法》规定的职责,要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管理,按照《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五落实五到位规定》做到安全责任到位、安全管理到位、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在安全生产关键时间节点应在岗在位、盯守现场,确保安全。
3.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结合民爆企业自身实际,明确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要严格落实以师带徒制度,确保新招员工安全作业。企业安全管理人员、重点岗位和一线作业人员要严格履行自身安全生产职责,严格遵守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建立“层层负责、人人有责、各负其责”的安全生产工作体系,确保安全生产。
(二)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1.建立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应依法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公司应配备专职或兼职安全员。
2.健全安全生产投入管理制度(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要保证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建立生产安全投入管理制度,并严格按照安全费用提取比例要求提取,建立使用台账,规范记录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确保足额提取、使用到位,对由于安全生产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企业要为员工缴纳足额的工伤保险费、购买安全生产责任险,配齐并督促作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符合民爆行业标准的安全防护用品。
3.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要严格按照《民用爆炸物品生产和销售企业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制定年度教育培训计划,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岗位技术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掌握岗位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置措施,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和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民爆企业关键岗位或重点岗位作业人员应具有中技(中专)以上学历,危险作业岗位人员应通过政审,无身体不适应等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不得从事民用爆炸物品销售作业。
4.持续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要按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2016)和《民用爆炸物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细则》(WJ/T9092-2018)要求自主建设,从目标职责、制度化管理、教育培训、现场管理、安全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事故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八个方面,建立与企业日常安全管理相适应、以安全生产标准化为重点的企业自主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实现安全生产现场管理、操作行为、设备设施和作业环境规范化,持续改进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到2021年底前,力争全县民爆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到二级。
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到2022年底前)。民爆企业要依据《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AQ/T9004)和《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000)要求,实施企业文化建设,基本形成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人生观的企业安全文化体系,以积极上进的安全文化理念为指导,制定较具体的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实施计划,体现出良好的安全环境和文化氛围。到2022年底前,民爆企业实施绿化工程,打造园林库区。
(三)健全完善企业安全风险防控机制
1.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制度(到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要建立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风险评估管理制度,建立风险查找机制,全面排查风险点,采用合适的风险评价方法,对各类潜在的风险点危险因素进行辨识,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性进行评估,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民爆企业应建立危险源档案,列出清单,全面反映企业风险点的部位、状态等,清楚描述每个风险点的产生条件、表现特征,初步判定风险类型和等级,以及在风险一旦失控的情况下可能导致的后果等。到2020年底前,全县民爆行业持续推进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制度化规范化,开展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点查找和辨识,修订企业危险源台账,制定有针对性风险管控措施。
2.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民爆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安全风险分级、分类进行管理,逐一落实企业、库区和岗位的管控责任,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综合考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以及事故发生后果的严重性,对查找出的风险点按其风险大小由高到低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个等级,对四个等级风险点要专门建档管理,并依据风险点自身、环境、管理形式、行业标准规范等发生变化情况实施动态管理,实时调险等级。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要建立起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和风险点管控档案,每3年要组织第三方对查找的风险点进行1次全面分析评估。
3.建立安全风险警示报告制度。民爆行业主管部门要严格依据《安全生产法》《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省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对民爆企业危险源实施重点监管,建立辖区民爆行业危险源空间分布图,根据需要在各自信息化平台上适时公告。民爆企业要在醒目位置和重点区域分别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确保每名员工都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企业要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明确风险管控和报告流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报告制度,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风险管控和报告工作全面负责,要按照安全风险管控制度的要求,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定期向县民爆行业主管部门报送危险源和风险清单。
(四)完善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1.健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要建立健全以风险辨识管控为基础的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制定符合企业实际的隐患排查治理清单,完善隐患排查、治理、记录、通报、报告等重点环节的程序、方法和标准,推动全员参与自主排查隐患,尤其要强化对存在重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的隐患排查。
2.严密开展隐患排查(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隐患排查分为基础管理和现场管理两类,基础管理类内容每半年至少排查一次,现场管理类内容应按照岗位一班三查、安全员日排查、库区主任周排查、分公司月排查、总公司季排查一次的频率进行。
3.及时实施隐患治理(2020年底前)。民爆企业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制定并实施隐患治理方案,落实责任、分类管理,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实现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
4.严格执行“双报告”制度(2021年底前)。民爆企业应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民爆行业主管部门和职工大会双报告制度。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治理整改资料,每季度应分别向市、县级民爆行业主管部门报告,定期向职工大会报告,定期公示,接受工会组织和广大员工监督。
(五)推动企业安全生产社会治理
1.建立完善企业安全承诺制度。民爆企业主要负责人要结合企业实际,在进行全面安全风险评估研判的基础上,通过职工大会、企业宣传媒介等方式途径向全体员工,通过微信公众号、报纸、主管部门门户网站等方式途径向社会公开企业许可资质、落实主体责任、健全管理体系、加大安全投入、严格风险管控、强化隐患治理以及企业标准化达标等级等情况。企业要建立内部投诉举报方式,完善落实奖励制度,加强企业内部监督,督促企业严守承诺、执行到位。
2.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诚信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失信行为联合惩戒制度,对存在以隐蔽、欺骗或阻碍等方式逃避、对抗安全生产监管,违章指挥、违章作业产生重大安全隐患,破坏监测监控设施,以及发生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迟报事故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主观故意行为的单位及主要负责人,依法依规将其纳入信用记录,加强失信惩戒,从严监管。
3.充分发挥安责险参与风险评估和事故预防功能。民爆行业主管部门督促企业积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投入,强化安全风险预防,提升安全风险评估水平。
(六)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2022年底前)
针对安全设备设施不完善、定量定员不符合规定、现场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开展拉网式排查治理,通过推进两化融合和智能制造等措施,到2022年底,重大危险源监测监控率达到100%,全面提升民爆企业本质安全水平,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2020年底前重点整治以下几方面的具体问题:
1.综合性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总仓库区内外部距离不符合要求的;
(2)储存设施现场与总平面布置图、区域位置图及安全评价报告不一致的;
(3)库房建筑、结构形式不符合GB50089的;
(4)监控监视不符合GB50089等相关要求的;
(5)总库区内有对外服务非民爆储存设施,且不符合内外部距离要求的;
2.民用爆炸物品储存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危险品生产区内库房、储罐、中转站台最大计算药量不符合GB50089的;
(2)危险品总仓库区内仓库最大计算药量不符合GB50089的;
(3)不同品种危险品同库存放不符合GB50089要求的;
(4)库房、仓库内有废品、过期产品、试验品、收缴产品与合格产品混存的;
(5)在雷管库内拆箱、分发作业的。
四、时间安排
从2020年6月至2022年12月,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2020年6月)。我局结合县民爆企业实际,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广泛宣传发动,制定针对性专项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积极推动工作落实。
(二)组织实施(2020年6月至2022年底)。我局对企业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分析,研判企业存在的工作机制、管理制度等问题,督促企业紧盯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等重点工作任务,有序推进,确保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排查整治(2020年7月至2022年底)。我局督促民爆企业按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要求,认真开展自查自改。对自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企业应逐一登记、建档,并上报备案,自行整改落实,实现闭环管理。
(四)督促整改(2022年底前)。实时开展督查检查,对于违反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企业,要重点督办,督促按时整改;对拒不整改、情节严重的,则以行政处罚上限给予罚款或吊销许可资质。在企业自查自改基础上,每年对辖区内民爆企业开展全覆盖检查,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到位。
(五)巩固提升(2022年底)。深入分析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共性问题,健全完善民爆行业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加强工作要求,梳理总结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的企业,推动工作落实。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民爆行业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工作,加强监管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落实。要力戒形式主义、,紧密结合实际,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督促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有效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断提升企业自主管理安全生产能力水平。
《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意见》文件的颁布,为区域证券融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而随着社会各界对公共设施建设需求的不断提升, PPP模式应运而生,其有效地避免了社会资本与政府资本之间的冲突,为社会资本收益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发挥提供了保障,因此结合相关机构的管理特性,对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优化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问题
(一)管理目标不明确
一般来说,企业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进行的一系列财务管理活动就是企业财务管理。而相关目的则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其与项目企业财务管理活动息息相关。但是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的融入促使项目财务管理有了公益性特征,即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需摒弃以往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将公益理念纳入财务管理方案中。这种情况下,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而项目企业的短期发展特性也导致了项目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不稳定,制约了项目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风险因素突出
一般情况下,项目企业管理方案的制定需主要管理人员就现阶段资金需要进行有效协商,然后由项目企业财务机构细化落实,充分满足企业股东的要求。但是PPP模式下,政府主要采用对外经营模式,以社会资本为主要的业务开展对象,项目企业则负责相关项目的建设实施、项目质量维护等工作。在相关项目开展过程中,社会资本企业需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审计核对,如运营绩效、投资决算等。[1]以第三方为主的项目运营模式,直接导致项目运行决策权隶属当地政府部门,项目企业决策权的丧失及社会资本投资决策机制的运行导致项目企业运行关联交易的复杂性,阻碍项目开展过程中各项决策的有效开展,股东、政府、供应商等多方利益的冲突,也增加了项目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因素。
三、PPP模式下项目财务优化措施
(一)强化成本管控力度
投资时间长、资金利润率低、投资金额大等是PPP模式下项目资金投资的主要特点。同时,PPP模式中当地政府机构的参与投资,导致PPP模式项目管理具备市政项目的主要特征,即工期要求紧、质量要求高、运行维护期长。现阶段,PPP模式下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流动率不重影响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项目企业应加强投入资金管理控制力度,依据当地市场变动情况进行财务资金估算,然后在当地财务政策法规的指导下科学制定资金控制方案,保证投入资金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2]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细化投入资金管理标准,明确相关管理机构成本管控责任,如折旧年限、销售费用、成本费用、建设费用等,依照相关流程逐步强化成本管控。
在进行项目财务管理时,为了减少违规操作、成本损耗等现象导致的资金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政府部门可结合项目运行情况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推动PPP融资立法进程。针对PPP融资模式应用情况,政府部门可进一步明确其应用范围,即PPP模式下审批权限、管理程度及融资流程等,建立合同框架风险分担体制、纠纷处理、退出体制及财政会计标准,充分发挥政府监管职能,在公众参与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为PPP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同时,项目企业可综合考虑??地资源、政策环境、市场模式等相关因素,建立总承包机构管控、项目企业管控等双向管控成本机制,在相关机制的实施过程中,项目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项目成本监管制度,针对整体成本、总生产费用、业务开展支出等资金利用情况进行成本管控。通过项目总承包机构、项目企业两级项目成本监管机制对项目投资成本的合理规划,也可进行投资成本、营业利润、销售收入的预先对比分析,从而为项目资金投入与工程建设支出的有效对应提供依据,进一步明确项目资金应用比例,降低非生产资金利用比例,保证资金的合理、高效使用,为项目资金预算监管的科学规范性提供保障。
(二)拓宽融资渠道
为了保证PPP模式的顺利开展,可通过PPP项目担保资金的建立、保险资金范围的拓展等方法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可引入信托资金、产业投资基金等私有资本,通过其在公共投资领域的融合,结合资产证券等方式盘活基础设备存量,并通过适应性缺口补偿基金的建立降低短期资金缺口障碍,从而降低政府债务负担。其次可放宽社保基金、保险基金等规模较大的PPP项目的资金投资限额。保险、社会等基金限额的调整可缓解金融风险导致的PPP项目经验压力,促使PPP项目投资回报率稳定提升。为了充分提升银行等项目资金发放机构对项目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兴趣,可通过建立PPP项目担保基金提高公信力,降低不良贷款或投资行为对项目的冲击。此外,还可建立市场准入机制,为私有资本进入PPP项目管理提供保障,政府部门可根据当地企业投资情况建立完善的前置审批、投资登记政策,如特许经营权等,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三)建立风险共担体系
项目财务管理风险不可避免,而PPP模式下项目多方长期管理的特点也加剧了财务管理风险的恶化。同时,随着项目进行阶段的变化,财务管理风险也呈现出不同的特征。这种情况下,当地政府投资机构不仅需要承担政治风险,随着项目企业建设、投资回报、资金使用、运营风险的增加,其项目管控风险及资金回收风险也逐步增加,再加上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安全、效率等风险,导致PPP模式下项目财务管理企业呈现出多种风险并存的局面。[3]针对上述情况,在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项目管理机构可在项目进行阶段,结合各机构资金投入及管理特点,进行项目风险共担体系的科学规划,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恶化因素,有效规避项目财务管理风险。在PPP模式下,项目企业与当地政府具有紧密的联系,其不仅承担了部分政府监管职责,而且执行了政府财务管理措施。因此在项目财务管理过程中,为了实现项目企业的规范管理,保证项目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可运用多方互查的财务管理方式找出项目风险因素,根据资产总量及项目阶段的变化不断优化调整,定期开展项目风险核查工作,如项目预算实施、项目资产评估、项目融资等,保证各项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风险共担体系并不适用于短期高额收益体制。在运用风险共担体系的过程中,应明确各方风险责任分担比例,并加强各机构协调管理意识,采用更加有效的措施降低项目财务管理风险。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