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鸟的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童年——横看成岭侧成峰
学生们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生活方式,这注定了他们的童年也是不同的。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实际出发,选择学生熟悉的题材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1.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命题。作文需要占有真实、丰富的材料,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抓取素材,使作文命题能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的思想认识由书本走向生活,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我的舞台》把“我”学戏的故事写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让学生写一写自己学习某种技艺的过程和感受。
2.从学生的生活之源命题。“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社会热点是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如在2012年,泗阳县的左臣用他拾金不昧的高尚情操拨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弦,并入选了“全国好人榜”,全县掀起了学习左臣精神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结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让学生写一写《向左臣学习》、《左臣,我心中的英雄》等作文。
3.结合学生的生活诉求命题。学生在生活中会有不少需要用到写作的地方,如在表彰会上发言,在国旗下讲话等。如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要求是针对社会存在的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如果教师把作文命题为《关于禁止浪费资源的建议》,学生往往不知所云,如果具体成《关于节约校园的每一滴水的建议》,学生写的时候会更容易。
4.从学生的文化需求命题。学生学习语文,也在学习文化。在命题时,教师要基于儿童文化视野下的对文化的感性认知和初步思考。如《泗阳的土话》、《跑旱船》、《奶奶家的膘鸡》等命题,学生容易写出具有浓浓泗阳味的民俗文化作文。如果我们不加思考,简单地命题为《家乡的春节》、《闹元宵》等,学生是写不出具有地域特色的作文的。
二、童心——小荷才露尖尖角
冯骥才在《表白的快意》中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己:一个是外在的、社会性的、变了形的;一个是内在的、本质的、真实的自己,就是心灵。童心,正是作文写作的原动力。
1.基于儿童的认知能力命题。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是在学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六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已经初步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过渡。针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习作,如果教师命题为《关于治理泗阳洋河酒厂异味的建议》,学生会觉得这样的命题很宏大,不知从何下手。如果教师能够从儿童的认知能力入手,将作文命题改为《关于去除泗阳洋河酒厂异味的建议》,学生就能够从“去除”的角度入手 ,写出合情合理的作文。
2.基于儿童的情感体验能力命题。命题如果超越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往往无法表达真实的情感,无从下笔。如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看图作文讲的是一只跌入下水道的小鸭得到巡警救助的故事。学生基本上都能抓住鸭妈妈、小鸭、巡警这三个关键角色,但是这个单元的作文想表达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睦相处,这要求我们围绕“情感”这根主线来命题,既有鸭妈妈对子女的关爱之情,也有人和动物之间的感人事例。
3.基于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命题。在小学阶段,教师不宜采用隐喻的方式命题,题目过于隐晦,可能会误导学生。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作文主题是“学会生存”,指的是要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如果教师拔高要求,挖掘题目背后的意义,在命题时把“生存”和“追求”、“坚强”、“超越”、“奉献”等联系起来,就偏离了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
三、童梦——春江水暖鸭先知
1.梦想:把握学生的个人体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其中,“个人的独特感受”是学生生活中的一些精彩而难忘的镜头: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学骑自行车、第一次游泳……它的本质是让人在语言与事实之间寻找到一个契合点。我们在命题时,要关注学生的体验,避免假、大、空。
要不是因为写关于鸟的作文让我去观察小鸟,我还没有注意到在我们住家的院子的花园里,邻居们居然喂了这么多鸟!
这些小鸟都关在一个个笼子里。有长着象老虎花纹般的虎皮鹦鹉;有羽毛雪白的白尾鸟;有嘴巴又红又尖的红嘴玉;有长着一条长长白眉毛的画眉……
在另一个笼子里,孤孤单单地关着一只个头比其它鸟小得多的鸟,我看着它觉得眼熟——它的颜色很鲜艳,全身的羽毛翠绿晶亮,头部是橄榄色,腹部却又是赤褐色,长着一张又长又尖的嘴。我问养鸟的爷爷,他告诉我这鸟叫翠鸟。我一听,既惊讶又兴奋,我们不是刚刚学过《翠鸟》这一课么?
我带着一种特殊的感情再来观察这只鸟——只见它非常不安分,总在笼子里上下翻飞,不停地跳来跳去,似乎是想撞开笼子飞出去。想起我刚学过的课文,我突然对它产生了怜悯之情。我想它也许正渴望回到它那陡峭石壁上的洞穴;也许它正想贴着水面疾飞;也许它想停在苇杆上,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望着在笼子里窜来窜去的翠鸟,再看看关在其它笼子里的鸟,我突然感到一种忿忿的不平——人们为什么要把他们关起来?它们是属于大自然的,它们不应当被囚禁在这笼子里!人啊,应当给小鸟以自由!
一幅漫画引发的深思
厦门松柏小学六年四班李见初
今天,我看到了一幅关于环境保护的漫画。
漫画讲的是一个人嘴上叼着烟,手里拿着一柄大斧头,正要把一棵大树砍倒。画面上,这人的脑袋就像一段木头,后脑勺上还站着一只啄木鸟,当这人奋力举起砍刀时,啄木鸟愤怒地说:“这段木头脑袋里一定有虫……。。”
起先,我没有完全看懂,琢磨了一会,我恍然大悟:原来啄木鸟是说这个人的脑子里有“虫”!
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沉思中:当今社会,人人都在呼吁着“保护地球”的口号,可又有几个人真正做到了呢?大家依然我行我素,浪费的浪费,污染的污染,全然不顾我们所面临的巨大灾难和大地母亲的感受。人们随意开采资源,浪费资源,正如图中那个人一样,真是脑袋里有“虫”!
那这“虫”又是什么呢?那就是人们无尽的贪婪与自私。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让大地上的资源加快枯竭,这种不顾全大局的做法是可耻的。
我想,人们觉得砍一棵树不算什么,可是假如全球有61亿有这种想法的人,每人砍一棵树,那还有多少资源能让我们折腾,浪费?
我建议,组成一个“啄木鸟小分队”,把这些人脑袋里的“虫”除去,让人们树立起“真正保护环境,从自我做起,用行动来证明”的思想。
这样,我们的生活中就会多一片绿树,少一些黄土,让我们行动起来,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
这是六年级上第四单元考场看图作文四十分,本文获得满分
唐代诗人贾岛咏得佳句,却拿不准“鸟栖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与“鸟栖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哪个更强。他正在“推敲”之际,神思恍惚,竟冲撞了大文豪韩愈的车驾。后者不仅不加怪罪,还为他定稿为“鸟栖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空灵、静谧和神秘都齐全了。
五代诗人郑谷为诗僧齐己改《早梅》诗,将“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这道减法题做得妙,“一枝”抢先,可见其早。中国古人的逻辑训练通常都是不及格的,郑谷却让事理逻辑派上了用场,因此难能可贵。
北宋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于宋仁宗明道年间被贬谪至睦州,他为东汉隐士严子陵建造祠堂,并作《严先生祠堂记》,深致敬意。文中有四言歌词:“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他写成此文,慎重起见,请好友李泰伯把关。李泰伯学问精深,为人诚悫②,他对《严先生祠堂记》的立意和行文都很欣赏,唯一提出的商榷之处就是“先生之德”的“德”字,他认为略嫌直白浅狭,不如将它改为“风”字,“风”有风范、风采、风流之意蕴,有飘逸、隐逸、闲逸之韵味,更切合严子陵的身份和作为。范仲淹读完李泰伯的回书,对这一字之易极为认可和佩服。
明朝才子张岱在《夜航船》中也记载了一个改诗的故事。萧楚读到张咏诗句“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当面直言“恨”字不妥,应改为“幸”字才恰当。天下太平,家国祥和,这是幸事才对,又何恨之有?萧楚的言外之意是:你老兄厌倦天下太平而希望人间多事,这种英雄情结并不可取。张咏是个明白人,对萧楚的委婉批评深为感激,立刻拜他为“一字师”。
晚清封疆大吏沈葆桢是林则徐的外甥和女婿,年轻时,即长于书法,善于吟咏。有一次,他作《咏月诗》,得妙句“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颇为自得。林则徐也欣赏这两句诗,但他品咂再三,总觉得诗境受到了局限,美中不足,于是他提笔改易一字,变为“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况清辉满十分”,诗境顿显开阔,意味也更加深长了。中国读书人重诗教,因为诗可以言志,林则徐借机教诲沈葆桢,这岳父大人当得好,“一字师”也当得好。
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这就是说,无分地位高低,年龄大小,只要谁所言得当,即可为师。臧克家将的词句“原驰腊象”改为“原驰蜡象”,是一个范例。大教育家陶行知认一位小学女生为“一字师”,则更加有趣。陶行知写过一首赞扬某小学的打油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校在。”一位八九岁的女生读了这首诗,对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不以为然,她认为大孩能教小孩,小孩也能教大孩,何况大孩、小孩在长辈眼里一律是小孩,没有区别,所以这句诗应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才算妥当。陶行知听完她的批评,觉得很有道理,当即夸赞这位聪明的小女生是他的“一字师”。
“一字师”之所以可贵,是因为一字之易使诗文的才思、意义、神韵、境界都有了欢快的交集,有时要将佳作提升为精品,省此一举还真不行。
刘勰在《文心雕龙・炼字》中有个明确的说法:“故善为文者,富于万篇,贫于一字。”这就说明,最传神的某个字似乎具有隐身功能,即使是范仲淹那样的高才,也需要“一字师”从旁提点,何况才智远不如他的作者呢?
(选自《燕赵都市报》)
注释:
① 郢(yǐng)人斫垩(è):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
② 诚悫(què):诚实。
就是通过人的感官(眼、耳、鼻、舌口、手等)充分接受外界的信息表达方式(触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等)及对物体的多重感知。
如朱自清《春》一文中“春花图”: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视觉)。花里带着甜味儿(味觉);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听觉)。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视觉)。”
仿写:风儿拂过树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了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空中传来一声鸟的鸣叫声,抬头望时,鸟已飞过,没留下一丝痕迹。
五、画面法,真实地还原场景
写作时可以凭借图画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鲜活起来,然后根据内容与意境将图画分解开来,最后再写下来。生活中的一些引人入胜的小瞬间让人怦然心动,如果能像拍照一样真实地还原场景,就一定是能感染读者的好文章。
写景应注意:1.仔细观察,找出景物独有的特点;2.注意描写方式,使景物活灵活现;3.必须真实,达到写景抒情的境界。
刘涛同学是个理科尖子生,一次在考试中,作文竟破天荒地拿到了全班的最高分。当我问他有何秘诀时,他说:“好像是突然开窍似的,写作文时脑海中浮现出爸爸拎着拖鞋,赤着脚在客厅行走的画面。这样写起作文来就一呵而成,很容易了。”
看来他是掌握了用画面法写作文的技巧了!那次作文题目是《无声的爱》,而刘涛同学描写的这一面画正好扣题,这样的文章能拿到高分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娄底2016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中,第15小题如下: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标准答案为:黄沙莽莽,无边无际。昂首看天,天空没有一丝云影。不见草木,断绝行旅。极目远眺,但天尽头有一缕孤烟在升腾。傍晚,落日低垂河面,河水闪着粼粼的波光。
本题既考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能力,又考学生景物描写的能力。解答时,学生应抓住诗句中的各个意象,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加以描述,并抓住题目中的“大漠”“孤烟”“长河”“落日”这几个关键词进行构图,并通过描写这些景物营造出雄奇、苍凉的意境。
描写景物要注意以下几点:1.认真观察;2.抓住景物特征;3.运用描写方法。
老师播放一段《高山流水》的曲子或《二泉映月》,然后让学生分组写,限时五分钟。
评点要点:1.描写了哪些景物?2.怎样描写的?3.用词恰当吗?如何修改?
同学们分组推选一名同学示范朗读,大家听后点评。
下面是同学们运用学过的描写景物的方法写的描写景物的片段。
范文一:
“巍巍乎志在高山,洋洋乎志在流水。”听着耳旁流淌的音乐,仿佛回到了那个有着葱郁高山,流水在山涧空谷回音不绝的年代;回到了有着“欲将心事付瑶琴”,弦断有人听,也有人懂得关于知音的千古传说的时代……
在古筝曲《高山流水》的欣赏中,我想象着知音相遇、相知的所有可能。在第一段的引子部分,旋律响起来了,宛若悠荡山谷中不知从哪飘来的一阵绝奏,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飘忽不定。不知当年的樵夫钟子期是不是就是在这高山深谷樵作时,被这段音乐所吸引,循着乐声,来觅这操琴之人。
范文二:
锡惠公园位于锡山与惠山山麓,映山湖连接其中,这里树木茂密,风景明媚。山上的一泓清泉经唐朝“茶神”陆羽品尝,被评为“天下第二泉”,泉水至今不曾干涸。泉边茶亭可供游人品茗,但水质想必已与唐时相去甚远了。不远处,有一低小茅亭和竹炉山房独坐其中,十分清静。
据说阿炳失明前后常常在这里独坐,想来,在那些月白风清的深夜,阿炳便是坐在这里,将幽幽的琴声和着淡淡的月色,回荡在第二泉上。侧耳聆听,果有琴声从茶亭那边袅袅传来,如泣如诉,如怨如诉,为第二泉平添了一道凄美的风景。
面对那月光虽明,世道却暗;泉水虽甜,人世却苦;水面虽平,人间不平的现实,他心中倍感凄凉。也许眼盲的人于声响格外敏感,看不见光怪陆离的人间幻象,唯有用心灵的声音来哭诉生命的悲凉。于是,阿炳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倾诉辛酸,遂将此曲取名为《二泉映月》。
景物描写能勾勒出典型的环境,创造出人物活动的氛围,有助于表现中心。教师应指导学生选择与中心有关的典型景物,然后运用多种方法,适当加入修辞描写,最后连串成段。
在作文中,景物描写的运用范围很广泛。如开头段写景,烘托文章某种特定氛围,交代时间、季节等;中间穿插写景,推动情节的发展;结尾写景,增添文章优美的韵味,烘托人物心情等。总之,学会写景是写好作文的秘诀之一。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山水的海洋,与风景神交,思想会丰富深邃;描写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无不让我们沉醉,流连。
师生对对碰
丁老师:同学们,本篇文章主要就是讲述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了雷暴的秘密,可是文章开头却花了大量笔墨来描写人们对于雷暴的害怕,这是什么原因呢?
陈 曦:文章越是描写雷暴的可怕,越是能够反衬出富兰克林的勇敢坚强,别人都害怕的东西,富兰克林却要去研究个明白,这个在写作中叫……(想不起来了)
丁老师:老师认为了不起的除了富兰克林还有你,这种手法在写作中我们把它称作“烘托”。
郭胜铭:我读到课文第4小节,发现作者在描写富兰克林做“风筝实验”这件事情时,还描写了当时的天气,比如说“乌云密布”“雷电交加”“倾盆而下”等,这是不是一种烘托呢?我感觉当时的环境越恶劣就越是能反衬出富兰克林的勇敢、坚强!
丁老师:真聪明!烘托手法不仅可以用于写事,还可以用于写景,作者在文中大量运用了这种手法,让我们对于富兰克林勇于探索、实验的精神有了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你们也会运用这种手法来写作文的。
烘托的仿写
随 笔
清晨,路边的小草绿油油的,迎春花金灿灿的。河边的柳树也穿上了新衣,它们随着春风在河边晃动着它们长长的辫子,翩翩起舞。柳树叶子翠绿翠绿的,还有路边五颜六色的小花,漂亮极了。
站在香樟树下,我惊喜地发现这棵树上有一个精致的鸟窝,窝里有一只鸟妈妈和两只可爱的鸟宝宝。仔细一看,鸟妈妈在喂鸟宝宝吃东西呢,我马上拿起相机,拍下了这母爱动人的一刻。
(徐嘉镁)
老师点评:第1小节关于环境的描写是正面的烘托手法,突显出母爱的美好!景美,情更美,情景交融,让人久久回味!
蚂蚁“逃难”记
那只落水的蚂蚁六脚朝天,在水里不停地挣扎着,小弟弟轻轻提起它的一只脚,高高举起在空中荡来荡去,又往下一扔,让它来了个自由落体。小弟弟又拿出一颗糖果,引诱来三只蚂蚁,将它们粘在糖果上。蚂蚁们在糖果上努力地挣扎了好一段时间。过了一会儿,当我再去看它们时,糖果上已没有了它们的踪影。
这就是蚂蚁“逃难”记,它们的遭遇却是小弟弟一场小小的恶作剧。蚂蚁的生命脆弱得不堪一击,但它们却依然顽强地生存着。
元宵节的优秀作文通用2022
“卖汤圆,卖汤圆……”每当大家听到这首《卖汤圆》的歌,都会想到元宵节到了。
元宵节到了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吃元宵、放烟花、看花灯……这不,妈妈带我看了一次花灯。我们首先看的是荷花灯,看到荷花灯时,我和妈妈情不自禁地感叹道:“啊,好漂亮啊!”荷花灯中间好像站立着一位花仙子,驾着七彩荷花千里迢迢地来陪着我们过元宵节呢!然后,我和妈妈又去看了天鹅灯。画面是这样的,两只天鹅互相看着自己的小宝宝,好像在玩耍呢!
妈妈还给我讲了关于元宵节的传说故事呢!很久以前,经常有猛兽出没,天上的玉皇大帝看不下去了,就派出了一只神鸟去帮助人间。可是,神鸟不幸被猎人射死了,玉皇大帝特别生气,就派天兵天将在农历正月十五时放火烧毁人间。玉皇大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她不忍心人间就这么被毁灭,于是就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人们想啊想啊,终于,一位老人家想到了办法,他说:“到了正月十五,咱们一起放烟花、放花灯。玉皇大帝一看,就会以为人们被烧死了。”人们为了庆祝这一天,家家户户都看花灯、放烟花、吃元宵。
元宵节是春节的尾声,包含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我太喜欢元宵节了!
元宵节的优秀作文通用2022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今年我度过了一个特殊而热闹的无宵夜。
说特殊,因为这是我第一次不在家过节。以前,每年正月十五,我们全家早早就准备好了去看花灯,每年,我都能欣赏到漂亮新颖、五彩缤纷的花灯,还会看到美丽迷人、五颜六色的焰火。听妈妈说,张掖的灯展比临泽更清亮,所以,我征得爸妈同意,到张掖姨姨家过元宵。
姨姨早早就煮好了汤圆,圆圆的,从口甜到心,但我和哥哥只吃了几个就缠着姨姨带我们去观灯。
到了广场,啊,真是人山人海,四周挂满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花灯,让人目不暇接。有火红的金鱼灯,象征奥运的福娃灯,开屏的孔雀灯……今年是牛年,牛当然是主角了。有金牛闹春灯,牧童戏牛灯,斗牛灯,一排排闪亮的花牛灯祝福人们今年身体牛,事业牛,生活越来越牛。
远处,一闪一闪的灯塔吸引了我,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到前面,高高的灯塔上镶着漂亮的霓虹灯,红的,蓝的,黄的,绿的,五彩纷呈,耸立在广场中央,美丽极了。
过了一会,我们又来到了甘泉公园,这里也挂了许多灯,特别是闪烁在柳树丛中的,有可爱娃娃灯,美丽的孔雀灯,金灿灿的元宝灯,真叫人留恋忘返。
这时,随着轰轰的声响,广场的天空一下子亮了起来,噢,原来是开始放焰火了,这可是我最期待的了,只见焰火像一朵朵漂亮的花在空中绽放,又缓缓消失,有的像美丽的流星一样划过天际,有的像天女散花一般,从远处的天空慢慢飘落,美丽极了。
正月十五的张掖多么热闹,元宵节的夜景多么迷人啊!
元宵节的优秀作文通用2022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终于到了,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而且吃饭之前还要放鞭炮,当然,晚饭也和以前不一样,要吃元宵。
纳米
纳米从没告诉我过他的真实名称,只对我讲过:“我叫纳米。”于是我理所当然的管他叫纳米,他的爸爸妈妈、老师都这样叫他,我甚至怀疑他的大名就是纳米。
我认识他的那天,是被他的琴声吸引过去的。那天,我独自走在一条小路上,路过一个小区。我走了进去。在第一栋楼那里,一阵优美的琴声吸引住了我。我也不知道我到底怎么想的,二话没说就顺着琴声进了那栋楼。“你是谁呀?”他问道,后面跟着的是他的钢琴老师。“我,我喜欢听你弹琴。”我有点语无伦次。“真的吗?你进来吧!我叫纳米,我管你叫什么好呢?”纳米热情极了。“我嘛,你管我叫柠檬吧!我喜欢柠檬,也喜欢别人叫我柠檬。”我回答道。他家的客厅很大,摆着一架雪白的钢琴,他请我坐下。然后又开始弹奏起来。我很喜欢听别人弹琴,可到了自己,什么也不会。因为我没学过琴。
我看到纳米愁眉苦脸的弹着琴。他的老师不时批评这:“这里不对,那里不对。”好像我根本没存在。后来,钢琴课上完了,纳米兴奋的坐过来:“你知道吗?今天是我唯一只有一节课的一天!我还没有什么朋友呢!因为他们想和我玩,但不愿听我弹琴,于是都疏远我了。”就这样,我们两个就成了好朋友。就这么简单。后来我渐渐发现,他的课外班好多呀!奥数班、钢琴班、舞蹈班、作文班……他的妈妈告诉我,纳米将来要考重点大学,不可以总玩的。每次和纳米在一起,有些老人会指指点点:“咦,这两个小姑娘左边那个是新搬来的吗?”老人指的是纳米。
其实纳米喜欢画画,他和我一样。他很欣赏我画的素描,我很喜欢他画的小动物们,都像真的一样。但是,纳米的爸爸妈妈很反对他画画,他的爸爸妈妈比较喜欢我写作的时候,他们会对纳米讲:“看柠檬写作时多专注!你要向他学!”纳米曾经嘻嘻哈哈的告诉我:“你写作的时候和玩的时候特别不一样!写作的时候就像个小淑女!”当看见我惊讶的张大嘴巴问:“是真的吗?”他会嬉笑着说:“当然!”
纳米的家里有很多鸟,都被纳米用挤出来的时间训的特别听话,他还送过我一只黄色的鸟呢!那鸟可以呆在我后面飞,出去的时候别提多自豪了!
关于纳米还有很多哩!你们还想听吗?那就到我家或者以后我再给你们写吧!
1995年高考语文试卷总体框架稳定,测试内容比较科学地反映了学科的内容联系和基本规律,题型结构、赋分比例、试卷长度、最低书写量等项指标都有很好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全卷题量适中,除作文题外的31道试题中,难易题比例适当,从而保证了试卷总体难度的适宜和稳定。
1995年高考语文试题以其测试目标明确,注重应用性,突出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为特色,较好地处理了考查基础知识和考查各种能力——识记、理解、分析、应用、综合——的关系,考查语言和考查文学的关系,考查低层次能力和考查高层次能力的关系;并且创意设问角度新颖,表述平实、准确。干扰项设置巧妙、隐蔽,使多数题目拥有理想的区分度。应该说是一份较好的选拔性考试试题。
一、语基试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语基试题包括第一大题和第五大题,主要考查掌握和运用语文基础知识的能力,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和现代汉语句子的表达能力。两题共42分,占总分的28%。在400份抽样试卷中,两题得分率分别为52.69%、45.62%,及格率为34.33%、31.5%。
1.紧扣《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语文科考试说明》,兼顾语文教学的各项目标,着眼于应用,突出对能力的考查,是第一大题的显著特点。11个小题,既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又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分析、应用能力。
从考生答卷情况来看,有几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忽视字词基本技能训练的倾向亟待改变。第1小题考查内容包括容易混淆的多音多义字,如“拓”、“殷”、“屏”等;容易读错的字,如“畸形”的“畸”;容易写错的字,如“重叠”的“叠”。这类考题实际上是考查学生对汉字音、形、义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的。此题得分率低,为19%。再如考查成语使用的第4小题,虽然选项中的四个成语“无所不为”、“半斤八两”、“首当其冲”、“想入非非”,常见常用,学生并不陌生,但由于未能结合语境把握它们的确切含义和感彩,相当多的考生还是误选了错项。此题得分率极低,仅有4.33%。
第二,辨析病句的能力亟待提高。第7小题是辨析句子正误的。A、B项错在动宾搭配不当,不合逻辑,如“安排……问题”、“研制开发……新技术”。D项错在“演奏”、“演唱”之前缺少主语。应在“既无演奏,也无演唱”之前加主语“现代人”,使句意明确。上述错误,只要考生运用学过的语法知识对选项逐一加以分析并不难发现。然而,遗憾的是此题得分率不高,仅33%。看来识别句子正误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第三,学生阅读视野亟须扩大。
第8、9、10各题考查学生古代文化常识和中外作家、作品知识的掌握情况;第11小题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这些题目虽然难度不大,但还是有部分考生不能得分。这反映了学生知识面狭窄。建议有条件的学校,举办文学讲座或开设“名著介绍”、“古诗词鉴赏”等选修课,以开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
2.第五大题的特点是实用性强。无论是需要填出的名句,还是需要修改的便条,抑或需要依据资料续写的句子,都有着极强的实用性。考生按照要求完成了,且完成的好,说明他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强;反之,则说明他运用现代汉语的能力差。
选填名句,五句中有三句[[1]、[2]、[5]]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出现过,对大多数考生来说,考题不难、因此得分率高达78.5%,但也有少数考生该得的分得不到。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对名句识记不牢,或对句意理解有误,因而随意填写,如把“不以乐乎”写成“不亦乐乎”、“不亦说乎”;把“不以规矩”写成“不依规矩”、“没有规矩”等。二是错别字造成失分。如写错“灵犀”的“犀”,把“规矩”写成“规距”,把“满招损”写成“满遭损”等。看来,中学的背诵训练要坚决反对不求甚解的学风,不懈地减少和消灭错别字,仍是中学阅读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30和31题是以写作角度考查改错和造句能力的。第30题要求考生修改一张用词不得体的便条。此题创意新颖,要求提高。过去同类型题目只要求识别用词的正误,现在则不但要求识别,而且要求改正。有的考生因不能准确辨析,误将得体的词语反而改得不得体,如把“约”改为“请”,把“谈”改为“商议”;有的虽能找出不得体之处,却改得欠妥,如把“磋商”改为“告知”、“共商”;有的则不按照题意要求修改词语,而是改动句子,如把“现决定改期”改为“现不能去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反映了考生按要求修改不得体用词的能力较差。第31题的问题,以第2处续写居多。此处须按年份分段写清男性和女性职工的增长率,用比较的方法说明“妇女就业的增长率越来越高于男性”;而近70%的考生因审不清题意要求而不能得分。他们或只用百分率表述女性就业增长情况,而忽略男性,未作比较;或看不出年份分段的规律,概括不出“前七年”、“后七年”这样精炼的词语,所以只好照抄资料原文,内容表述虽然正确,却因字数大大超过而失分;也有的不是就女职工的增长率,用作比较的方法续写句子,而是就这种情况反映什么加以说明,结果与下文语意重复,不相连贯。当然,也有因数字的表述与书写不正确、不规范而失分的。凡此种种,都说明考生的现代汉语表达能力还有较大缺陷,这方面的训练亟待改善和加强。
二、现代文试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三、第四大题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选材料既有科技短文,又有人文类读物。与往年不同的是,结构上有所调整。考查阅读科普类读物能力的第三大题,全部采用选择题形式,放在第Ⅰ卷中;考查阅读人文类读物能力的第四大题,则仍归属于第Ⅱ卷。
现代文试题着重考查了学生理解词语、把握文中关键语句、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和材料、划分段内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分析文章中心等能力。从选材内容和设题来看,科技短文难度与去年持平,人文类读物难度则有所下降。但考试成绩并不理想。在400份抽样试卷中,第三大题得分率为62.53%,及格率为56.33%;第四大题得分率为21.1%,及格率则为零。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缺乏整体把握文意、概括全文主旨的能力。
第三大题第23题让考生选择标题的正误,实际上是考查学生提炼概括主题的能力。标题是文章内容的提炼和概括,体现文章的主要观点和思想。通观全文,使用的大多是“可能”、“如果”这样一些带有推测、假设性的词语,最后的结论也是未知的,不明确的。那么,制作标题时,就只能采用未肯定语气,而不宜采用肯定语气。此题难度并不大,但得分率仅有34.6%。这说明学生还缺乏总结文章大意的能力,应引起今后教学的注意。
2.缺乏清晰周严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准确简炼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大题从总体来看,不偏不怪,难度适宜,但成绩偏低,第25、26、27、28各题得分率分别为14.96%、18%、4.17%、16.92%。
第25题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分条简要概括”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并且规定每条超出8个字,该条不给分。大部分考生都能从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旧式教育的三种弊端,但有的不全用自己的话去加以概括,而是照抄原文,答成“把内容装进头脑”、“意在模仿程式腔调”、“守着利禄主义”;有的虽然用的是自己的话,但概括的内容不准确、不全面,如答成“死记硬背不讲效果”、“一味模仿不讲实用”、“追求功名无益社会”;有的则概括的内容不具体,含糊不清,意思不明,如“读书不管有用没用”、“学古文不管有无效果”、“目标狭隘无益社会”等等,从而造成该题严重的失分。
第26题要求考生参照第二点错误认识的表述方式(因果句式),概括说明第一点错误认识是什么。考生答题首先要分清两种错误的不同范畴。第一点错误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第二点错误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的认识,有的考生对二者认识模糊、混淆在一起,答成“把语文课看成传授知识,不把语文当成学习工具”;有的考生虽然知道第一点错误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但对错误的具体内容却不了然,答成“没有清楚认识语文的性质,以为语文教学便是承袭旧式教育那一套”。还有的考生意识不到第一种错误认识中包含着因果关系,因而回答时或者只有因、没有果;或者只有果,没有因。更为普遍的是,在表达“语文是工具”的判断时,认识不周严,丢掉了“人生日用”和“不可缺少”两个限制性短语,表达自然不准确不全面了。
第27题得分率特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对“前提”的实质认识不清所致。许多考生根本不清楚“前提”实际上说的是关于语文教学任务方面的错误认识,却把由于这种错误认识而带来的后果和表现形态(“认为一讲一听之间事情就完成了”)当成错误认识本身来回答,自然不能得分;还有少数考生到第二自然段中去胡乱寻找答案,所答更是牛头不对马嘴了。
第28题选择属于“不教”的项,许多考生习惯于从提供的阅读材料中去找答案,而第四自然段又没有对此作具体说明,因而便从教师作用的角度去思考,误把“不教”理解为教师主要不是教知识而是教方法,从而选择了六项中的"A、C",而未选择正确项"B、E",结果造成严重的失分。
上述情况表明,相当多的考生尚缺乏应有的清晰、周严的理性思辨能力和准确、简炼的语言表达能力。有鉴于此,今后的阅读教学和现代文复习,必须有针对性地设计精要的练习并进行严格的训练。只有这样,阅读能力方可逐步养成,测试成绩方能有望提高。
三、文言文试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二大题主要考查文言文阅读能力。试题材料节选自唐代魏征等撰写的《隋书·列女传·郑善果母》一文。测试内容涵盖了辨析字义词义,判断句意正确与否,区别文言实词、虚词,归纳同一内容的句组,总结全文基本思想等各个方面,达到了命题者全面考查学生阅读文言文总体水平的设计意图。没有偏题、怪题和难度过大的题。试题所选材料难易程度更加切近高中毕业生的实际水平,思想内容也更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从测试结果来看,在400份抽样试卷中,得分率为47.98%,及格率为29.67%,区分度较好。这些都是应予肯定的。
但是,第二大题也存在某些失误,这就是对所选材料的版本依据没有进行合理的分析比较,取舍个别字词时缺乏斟酌。如“吾为汝家妇,获奉洒扫。如汝先君,忠勤之士也”中的“如”,《北史》作“知”。显然,《北史》是正确的。这句话表达了一种因果关系:正因为我是“汝家妇”,才“知汝先君”乃“忠勤之士”。而《隋书》作“如”,则造成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脱节,使语意不能贯通。由此推断,“如”当为“知”之传抄笔误。
第二大题从考查内容来看,可分三个方面。
第一方面(包括12、13、14小题)考查学生根据上下文辨析常用实词词义的能力。
第12小题要求学生分辨多义字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正确含义。“致”字虽有多种含义,但在“岂汝身致之邪”这句话中,它的正确含义是“达到”、“求得”而非“导致”。第13小题还是考查学生理解多义字的能力,同时兼及考查对通假字的掌握情况。两个“勤”字的意思都是“尽力”“出力”,虽然“尽力”的对象不同,一是为国、一是为己。两个“徇”字都是“殉”的通假字,意思都是“献身”“牺牲”。“以身徇国,继之以死”中的“徇”,是说把一生献给国家,尚未死亡;“乃是天子报尔先人之徇命也”中的“徇”,是说已经为国捐躯了。两者虽然表达的时间不同,但字的含义却是相同的。考生如果理解不了这点,就会做出错误的选择。此题的得分率只有8.67%,说明考生把两个“徇”字理解成了不同含义。第14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夜分”一词在初中教材《三峡》一文中出现(“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且有注释,却有半数以上的考生作了错误的选择。这说明考生复习时看注释少,有的甚至甩开课本,干脆以“资料”代替课本,陷入题海,误入歧途。
第二方面(包括15、16、17、18小题)考查学生能否正确理解句意的能力。考生只有基本读懂全文,明确这段古文的主旨,才能分别理解各小题语句的含义,进行正确的选项。
第15、17题既考查古代汉语的基本句型,又考查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第15题的难点是“故”的正确含义。“故”在此句中是“仍旧”、“依然”的意思,与“犹”相同,而非“所以”。这种用法在高中文言文教材中曾经出现,如:“……乘犊车,从吏卒,交游士林,累官故不失州郡也。”(《赤壁之战》)第17题的关键在于能否正确区分“若”是假设连词还是人称代词。这两题的得分率分别为60%和35%。第16题难度较大,既考查学生能否分辨多义词在句中的具体含义,又考查学生是否了解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妄”有“狂妄”、“胡乱”多种意思,但结合语境来看,只有释为“胡乱”才更切合文意。“何由”是介宾结构,宾语前置。考生只有明了上述两点,才能作出正确选择。第18题实际上为多项选择题。考生只有从总体上把握这段古文的思想,才能作出正确的归类、选择。此题难度不大,得分率为75%。
第三方面(19小题)考查学生对全文文意的整体理解,属于较高层次的能力测试。与去年同题相比,难度大大降低。考生只要进行合理的逻辑推断,就能进行正确的选项。郑母教子时,儿子并非“年幼的孤儿”;郑母教子的目的也并非要其“继之以死”或“散赡六姻”。依此,可先后排除ABD三项,那么正确地叙述文意非C莫属。因为只有C项才符合郑母教子的初衷、要求和目的。但此题得分率并不高,为41%,表明考生整体理解文意的能力还较差。
这个大题占全卷总分的13.3%,在400份抽样试卷中,得分率为47.98%,及格率为29.67%。这启示我们,中学的文言文教学一定要引导学生认真读课文,看注释,并注意通过课文这个“例子”,积累和掌握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用法,古汉语特殊句式以及有关的文化常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与转化,达到运用课内知识解决课外问题的目的。
四、作文试题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今年的作文试题采用了提供材料、一村两用、大小搭配的命题样式。考生只有读懂提供的寓言诗《鸟的评说》,了解寓言诗言浅意深、言近旨远的文体特点,准确理解与正确把握该诗的深刻寓意,才能完成好32、33两题,写出切合题意要求的对话片断和议论文章。
1.今年的写作试题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目的明确,考查全面。
今年的作文分大小两个题目,目的在于全面考查学生的记叙描写能力和说理议论能力。考生要完成好这样的题目,除表达能力之外,尚需具备诸多方面的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同时还要了解寓言的一般特点,把握对话方式的基本要求。这和去年的命题相对强调考查记叙能力相比,更显示出综合考查的特点。
第二,设计精巧,限而不死。
如前所述,今年的作文试题采用了提供同一材料,大小两题搭配的形式。这样的好处是:减少阅读量,避免完全“另起炉灶”;两文有一定联系,思维转换不太突然。它的限制性,使考生事先准备的范文失去“用武之地”,增加了作文测试的信度,它的灵活性,又为考生提供了较为广阔的想象、思考的余地,可使他们一展自己的写作才华。这样的设计意图和命题意向是完全应该予以肯定并受到广大教师欢迎的。
第三,切合实际,有利教学。
第32题要求中涉及的对话、想象和寓言知识,都是考生熟悉的。初中阶段学过童话寓言单元,学过有关寓言的文体知识以及王梓坤的《想象的作用》;高中阶段又学过属于写作专项训练内容的知识短文《联想和想象》。另外,考题提供的材料中涉及的麻雀、燕子等鸟类,也应是学生所常见和熟悉的。写自己了解和熟悉的东西,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第33题要求写的议论文,是高中阶段反复学习并经常强化训练的一种文体;而对事物作辩证而全面的分析更是政治课哲学观点的一个基本内容和高中生应该具备的起码的思维品质。这样的作文命题是切合学生实际的,也是有利于中学教师依据教材进行稳定而有序的教学的。
2.考生答卷优秀率降低,区分度不大。
第六大题共60分,集中在36-41分的占55%,而达到48-60和42-47分数段的试卷,分别占0.5%和15.75%。这反映出今年的写作考查优秀率降低,区分度不大。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四方面的因素。
(1)考生应该具有的写作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欠缺。前文谈到,考生要写好这两篇作文,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如果某一方面欠缺,则可能使整篇文章逊色。比如第32题要求考生任选寓言诗中的两种鸟,运用对话方式叙写一个片断。有的考生由于阅读能力差,写出的对话片断背离原材料,专写鸟互相褒扬;由于缺乏想象力,有的考生只能简单照搬原文拼凑一番了事。完成第33题,若缺少阅读理解能力,则把握不住材料的主旨;若欠缺表述能力,虽能把握原材料主旨也难以尽如人意。大部分考生由于不同程度地欠缺某一方面的能力,因而造成今年作文一类卷比例只有0.5%的缺憾。
(2)考生生活面狭窄,远离自然,缺乏应有的观察力。原材料所提供的七种飞禽,应该是学生所了解和熟悉的,而从抽样的100份试卷来看,就大多数考生选的麻雀和燕子而言,也有一些不符合鸟的特性的描写。如把燕子“怕冷”的原因归为“衔柴”做窝;写麻雀在地上觅食,不说“跳来跳去”,而说“走来走去”,等等。由于缺乏观察,对鸟的描写,确切生动传神的极少,多数考生只能以“漂亮的羽毛”、“悦耳的歌喉”等概括性的词语来代替,失之于雷同、呆板。
(3)考生学习带有程式化倾向。第33题中,约有半数以上的考生总要主观任意拔高作文的思想高度。如论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总要牵强附会地和改革开放、反腐倡廉、张鸣歧、孔繁森等联系起来,似乎只有这样写才能增强文章的思想意义,才算联系生活实际。这些情况说明,考生错误地认为文章所写内容只有和重大事件或当前宣传工作的中心、重点联系起来,才符合作文要求。至于文意流畅与否、行文有无枝蔓,则全然不顾。
“三维一体”理念的提出,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下面我就作文教学如何体现这个理念,谈一谈自己的做法和认识。
一、在作文教学中,情感、态度同样重要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有一位四年级的老师执教“说照片,写照片”。立意很好,选材也不错。开始,学生说的热情很高,争先恐后。可是老师嫌“乱”,于是提出了要求:请同学们先说时间,最后说这张照片谁拍的。这下学生没有一个说的了。可见,要求不能多,更不能高。写作也是如此。要求多了,高了,学生就望而生畏,不知从哪下笔了。我在作文教学中,开始一般不提什么要求。学生写描景的,写叙事的,写人物的,常常头上一句,脚上一句,我也“放过”。我认为先让他写起来,敢写了,乐意写了,再指出来也不迟。一棵幼苗,才长出,二个杈,就急于剪枝,说不定会使他枯萎。
关于写作范围,一般情况下也不限制。譬如写人,爱写谁写谁,爱写什么内容写什么内容。现实生活中没有合适的,就写想象的。《喜洋洋与灰太狼》中有个喜洋洋、灰太狼,你可以想象出个超级喜洋洋,笨蛋灰太狼。《机器猫》你也可以改成机器鸟、机器猪。
有些要求一定要提,比如把句子写通顺,写好后腰大声读几遍,把不通顺的地方改过来,还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写真人讲真话,想象中的人和物可以随意写等。
有些要求可以在评讲中提出来,这时提出来,学生往往听得进,接受得了。这时提出来,对学生来讲不再是约束,而且规范。有些要求的提出还要因人,因年级而异。
要求少了,实际上是限制少了。少了些限制,学生就多了些自主,多了些创造的空间;少了些“统一”就多了些个性。总之,要求少了,自由更多了,胆子更大了,信心便足了。
早在古代就倡写“放胆文”。主张“先放后收”。即第一步“放”鼓励学生大胆想,大胆写,驰想象,放开思路,不受约束;第二步“收”到了一定阶段,学生写作有了一定基础,才要求精炼严谨。唐代李白,宋代苏轼对比都有生动的论述。
二、作文教学更重视过程和方法
作文从起草到誉写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我特重视修改文章的过程。无论写什么作文,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个别完成不了的也没有关系。不要怕学生碰“钉子”。碰到钉子才会去想办法,才会去讨教。草稿写好之后,再根据草稿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必要指导,然后让学生去修改。有时我批阅学生作文只批不改――指出问题,让学生自己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学生修改的过程,就是获得方法的过程就是提高能力的过程。
我还是十分重视读写联系,学用结合。这是作文的一个更大的“过程”,也可以说是一生的过程。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好读书,读与写结合起来。平常我也重视阅读教学的“小练笔”,学生有所凭借写起来也容易,能树立信心,也能积少成多,为“大作”打下基础。
我也特别重视让学生进行以写作文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我为学生出了一些探究性的作文。如:《寻找春天的颜色》、《今天,我当市长》、《话说国庆节》等。学生要查资料,要咨询,搜到有关资料后,还要会加工,整理。学生参与这样一个过程,方法也就有了,情感体验也有了,能力也有了。这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将一生受用。
1、A merry heart goes all the way.
心情愉快,办事痛快。
2、An honest man's word is as good as his bond.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3、All roads lead to Rome.
处处有路通长安。
4、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天一个苹果,医生不来找我。
5、A man is never too old to learn.
活到老,学到老。
6、A little labour, much health.
常常走动,无病无痛。
7、A bad custom is like a good cake, better broken than kept.
蛋糕莫保留,坏习气要除掉。
8、A life without a friend is a life without a sun.
人生没有朋友,犹如生活没有阳光。
9、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
浅学寡识是件危险的事。
10、Act fairly by all men.
一视同仁。
11、A man can die but once.
人生只有一次死。
12、A match will set fire to a large building.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3、A miss is as good as a mile.
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14、A bad beginning makes a bad ending.
开头不好,结尾必糟。
15、A man can not spin and reel at the same time.
一心不能二用。
16、Adversity makes a man wise, not rich.
困难和不幸不能使人富有,却能使人聪明。
17、A word to the wise is enough.
聪明人不用细说。
18、A good beginning makes a good ending.
欲善其终 , 必先善其始。
19、After rain comes fair weather.
否极泰来。
20、A body without knowledge is like a house without a foundation.
人无知犹如房屋无基。
22、A door must be either shut or open.
门不关就得开,二者必居其一。 / 非此即彼。
23、A little body often harbors a great soul.
浓缩的都是精品。
24、A man can do no more than he can.
凡事只能量力而行。
25、A little of everything, and nothing at all.
样样皆通,样样稀松。
26、A picture is a poem without words.
画为无言诗。
27、A word spoken cannot be recalled.
一言说出,难以收回。
28、A little is better than none.
有一点总比没有好。
29、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
30、A little help is worth a deal of pity.
一次行动胜过一筐空话。
31、All beginnings are hard.
万事开头难。
32、A book is like a garden carried in the pocket.
书是随时携带的花园。
33、A friend is a second self.
朋友是第二个自我。
34、A candle lights others and consumes itself.
蜡烛照亮了别人,燃尽了自己。
35、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
只工作而无娱乐会使人愚钝。
36、A good conscience is a continual feast.
白日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
37、A good name is better than riches.
好名誉胜过有财富
38、A bad workman always blames his tools.
劣工咎器。
39、A snow year, a good year.
瑞雪兆丰年。
40、An evil lesson is soon learned.
学坏容易。
41、A lazy youth, a lousy age.
少年懒惰,老来贫苦。
42、A work ill done must be twice done.
工作未干好,只得重返工。
43、After supper walk a mile.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44、An empty bag cannot stand upright.
空袋子放不真。
45、A tree is known by its fruit.
观其行而知其人。
46、All things are difficult before they are easy.
万事开头难。
47、A good medicine tastes bitter.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9、All men can't be first.
并非所有的都能获第一。
50、A thousand mile trip begins with one step.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51、A thing of beauty is a joy for ever.
美好的事物永远是一种快乐。
52、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事实胜于雄辩。
53、A little knowledge is a dangerous thing.
一知半解,害已误人。
54、A man is known by his friends.
什么人交什么朋友。
55、A bird in the hand is worth two in the bush.
两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
56、A good conscience is a soft pillow.
问心无愧,高枕无忧。
哈哈,通知贴了没多久,曹同学的作文就“快马杀到”。我们一起来看看,同时“七嘴八舌”点评一下吧。
春天来了。春姑娘迈着欢快的步伐来到人间,带来浓浓的春意。春姑娘决定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举行一场盛大的“Party”!她用绿色点装了大地,用蓝色涂满了天空……
(开头直接点明主题,透出欢快清新的气氛。)
柳树、杨树、桃花……个个都被叫醒了。他们不甘示弱,你追我赶。柳姐姐扎满发卡的头发在微风的吹拂下左右摆动,好似一位仙女在翩翩起舞;杨哥哥也站了起来,那架势一点儿也不比柳姐姐差,笔直地挺起胸脯,“英姿飒爽”;桃花妹妹自豪地舒展开她那美丽又可爱的花瓣,红似火、白似云、黄似金、粉似霞,一层盖过一层,一层掩过一层,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找到春天最有代表性的景象,向读者传递春的信息。)
“Party”开始了!燕子在空中的飞舞,像一群春天的“舞者”;小鸟在树上“唧唧喳喳”地放声歌唱;柳姐姐边听边贪婪地吮吸了一小口带有泥土芬芳的“鸡尾酒”;小草跟着节拍左右扭动;小溪“哗哗啦啦”地弹奏着这水流制成的琴……
(用各景物最有代表性的特点对春天进行描述,生动活泼。)
春风再也按耐不住“寂寞”,轻轻柔柔地来啦!她顺便带来的阵阵花香和浓浓暖意拂着白云,飞扬着;拂着绿树,挥洒着;拂着红花,斗艳着。春风又蹦又跳,观赏着她吹美的风景:吹灿了阳光,映着湖水五颜六色;吹醒了花苞,大地五颜六色;吹起了风筝,天空五颜六色……就这样,风柔柔地吹,草轻轻地摆,鸟欢快地唱……
(本段描写很精彩,句式整齐并有新意,尤其是“飞扬着”,“挥洒着”,“斗艳着”等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
这个“Party”是春天里最大的“Party”!
啊!春天呀,春天呀,让我们在你的怀抱里尽情欢唱吧!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开一个永不散的“Party”,让它永远在这春天里……
(人人都希望美好的景象能常在人间,小作者代我们说出了心声。)
我很想试着写一些平时人们关注不到的春的景象,但是感觉有些困难。
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