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与微信的故事

我与微信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27:12

我与微信的故事

第1篇

关键词:动车事故;微博;网络舆情

在全民微博时代的到来进程中,7.23动车追尾事故的发生成为了微博力量最突出的典型代表。7.23动车追尾事件发生后,网民在微博上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强大舆论力量。微博上全民直播使得事故发生后第一时间,网民们在网上开展了及时有效的救援直播和爱心传递。同时,在网民的监督推动下,铁道部收敛了处理事故时掩盖或弱化事件的一贯作风,事发24小时后,铁道部及时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公布了人员伤亡数字及救援进展情况。对比三年前的4.28胶济铁路特大事故,前者死伤亡人数远远超过此次7.23动车追尾事故,但是从新闻传播的角度来看,前者影响和传播面要远远小于3年后的这次事故,这主要归功于微博力量的介入。

一、微博 先声夺人

微博,以其时效性为优势,成为动车追尾事故最早的信息源,发出了最快最及时的求助信号。“在事故发生四分钟后,新浪网友“袁小芫”发出了第一条微博:“D301在温州出事了,突然紧急停车了,有很强烈的撞击。还撞了两次!全部停电了!!!我在最后一节车厢。”这条微博,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发布的第一条关于“列车脱轨”的报道早了两个多小时,令数万网民在第一时间得知了动车出事的信息”[1]。“事故发生13分钟后,网友“羊圈圈羊”在出事车厢内发出了第一条求助微博:“动车D301现在脱轨,在距离温州南站不远处!快点救我们!”这条微博在短时间内转发突破10万次,当消息经微博等方式传开后,温州成千上万素不相识的人们从四面八方汇拢来,向事故受害者施以援手,展开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接力。ID为“Sam是我”的网友则是D3115上的乘客,他在21时01分发出的微博是:“童鞋们快救救偶吧!!!偶所乘坐的D3115次动车出轨叻!!!偶被困在近温州南的半路上叻!!!”21时18分,他和其余几位博友在微博上透露出如下信息:他身在2号车厢,听车上的乘客说16号车厢出轨,伤亡严重。同时,他还在微博上发了一张手机拍的图片:车厢内灯光微黄,厢体倾斜,乘客在位子上或站或坐,神态焦急”[2]。7月23日当晚,身在事故现场的一些微博用户不断更新关于现场的种种图片、文字信息,短时间内,7.23动车事故迅速以图文并茂的全透明方式在全国民众面前得以展现。

众所周知,突发新闻的信息来源非常重要。新闻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获取信息并追求真相,但是这个过程在过去的传统媒体上是有缺陷的。以往的主流媒体通常是依赖通讯社通稿,其次是记者在现场采访报道,但是记者在现场的采访非常有限,所获知信息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也值得商榷。在对此次7.23动车突发事件的传播中,首先,微博作为一种个人媒体,在新闻发布的时效性上便先声夺人。第一时间发布的源自新闻现场的新闻信息,及时有效地传达了事故信息,微博不仅成为舆论传播的中心和渠道,同时也参与了舆论的形成、发展与引导的过程。其次,微博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来说,它是分享信息和信息求证并存的过程。数千万草根网民不断贡献信息,传统媒体根据新闻线索,现场采访,多方求证,通过文字图片上的再加工,让真实的信息表现得更加充分,让受众得到更完整的事实。

二、微博 调动力量

在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微博成为了最能发动广泛力量救援的网络平台。事故发生仅2小时后,微博上就出现献血号召贴。“网友‘洛丽主子’最先发布了号召献血的信息,其微博被转发近万次,评论约1500条。网络救急令的发布与传递,使温州市中心血站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沸腾,数百人在排着长队。7月23日晚22时,温州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麻醉科主任吴艳琴发现情况严重,经过院方同意,想招募一百名志愿者,陪护照顾伤员。吴主任请她的女儿吴方恬在微博上‘诚招志愿者’。没想到,仅2个小时,100名志愿者名额就被挤爆。还有不少志愿者在事故当晚连夜就赶来帮忙,来不及登记姓名”[2]。这样的事例很多,随着一条条求助微博的发出,温州在行动,无数的爱心在涌现。消防战士、医护人员、刚刚幸免的乘客、桥下乘凉的居民、在温州旅游的游客、出租车司机……网民们通过微博等传播媒介,奔走相告,互相呼应,迅速点亮了这场灾难救援的生命之光。

团结就是力量。微博网友在及时发布信息的同时,线下也与民众积极行动,共同展开了一场多渠道的生命救援接力赛。而民众的爱心救助行动又被上传微博,在这线上线下的互动传递中,微博凝聚了人们的爱心浪潮。“微博网友‘心一海’贴出了两幅温州网友拍摄的照片并配以文字说明——‘几名在附近打工的安徽人、四川人、湖北人,在事发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救援!这些默默无闻的打工者用最快速度救出了几十人’。‘感动!默默无闻的中国脊梁。’他在微博中这么写到。这条微博被数万次地转发。微博上,无数的转发者对这些救援者竖起了大拇指,也激发出更多网友的救助力量”[3]。在现场救助下,大多数被困乘客得到了及时转移,但仍有部分乘客与家人失去联系。微博再次发挥了其强大的传播作用,成为了寻找亲人的网络平台。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迅速开辟了“微博寻亲”专栏,有很多伤员就是通过微博与家人成功取得联系。“点滴汇聚江河”,7.23动车追尾事故中,网民个人微小之力共同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推动了救援行动的进展。微博力量诠释了人们强大的爱心,为这个时下了温暖注脚。

三、微博 传递民心

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网友在通过微博传递信息与传播爱心的同时,对事故现场、事故原因、事故处理方式等话题的讨论也如火如荼,各大微博的相关话题数量猛涨。从7月23日晚8时34分发生动车追尾事故后,12小时内新浪微博上的相关话题即达到110万左右,24小时内新浪微博上的相关话题即达到400万左右。另外,其他微博如腾讯、搜狐、网易、凤凰等也紧紧跟上,产生了大量的相关话题。

网络时代是全民记者时代,微博时代是自媒体时代。在这样的自媒体时代中,网民的基本诉求是信息的公开、公证、公平,即信息的对称。网民要求的是真实的信息,而新闻报道中往往离我们最近的是“事实”,最远的是真相。全民微博全民记者的时代塑造出了网民这支独特而强大的队伍。他们第一时间将事件的文字信息、图片及个人判断分析的原因发布到网络上,并迅速形成一股寻求事实真相的力量。一瞬间,千万网民的热情像火山一样的喷发,千万双群众的眼睛盯着政府官员,使得政府在发布信息时必须要考虑信息可能在网民中所产生的影响,在这点上,可以说微博恢复了媒体本应有的特点,即报道事实,传播真相。这股监督力量给予了当局部门释放事件真相的压力,迫使铁道部对于动车追尾事故必须作出及时有效的处理及对事故原因给予合理解释,职能部门企图逃避或掩盖事实的处理态度必将遭到强烈谴责和质问。

微博是一个网络公开平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宣泄感情的公共场所。微博“开放式讨论”的独特优势,给予人们充分的话语权,使得它成为人们讨论事故原因、思考经验教训的良好平台。然而微博在充当突发事件公开的助推器、突发事件的社会监督者和突发事件的救援平台的同时,由于缺乏引导和监管,又容易成为谣言滋生的工具和不满情绪的导火索。7.23动车追尾事故发生后,网络民意中也体现了些许纷繁复杂的东西。在大多数正面的民意呼声下,总有一些负面的消极的煽动情绪存在,有些虚假信息以讹传讹,在微博上形成了不小的传播范围,甚至越传越真,利用假新闻激起民愤,怒骂政府。微博作为一个传播信息的渠道和开放平台,对各种信息都理应包容、接受。而鉴别信息的真假,在需要网民睁大双眼,理智思索,提高鉴别能力的同时,本质上还是需要政府部门及时有效的给予民众了解真相的权利。只有正视微博这种新媒体带来的双面效应,才能真正发挥微博作为媒体的正面力量。

微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在7.23动车事故面前,微博给人们带来了更广阔的平台,更多元化的思索空间。其所展示的传播信息的潜力,传达民生的力量,必将随着时代的前行产生更深远的影响。我们坚信,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它必将在新的历史进程中,大放光彩,引领中国社会的网络舆情在健康轨道上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张鑫.动车追尾事故之后的民间力量[OL].中国网络电视台,2011-07-26.

第2篇

微电影营销中到底是应该强调广告植入,还是应该注重内容?阿里巴巴出口通微电影《因为所以》或许多少能给我们一点提示。

“一位自闭症少年,无法与正常人沟通,无法读书写字,可是十八年来,身为商人的父亲一直对他充满呵护与坚持,一边工作,一边支持儿子,最终帮助儿子走上音乐道路,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这是微电影《因为所以》的情节,通篇充满了人本主义的关怀。可能有人会问,这是哪家影视制作机构的公益微电影?它是公益微电影,可它却出自阿里巴巴,是阿里巴巴专门为自己旗下出口通产品拍摄的微电影。出口通是阿里巴巴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针对海外买家市场为国内中小企业专门开发的一种会员服务,目前在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海外买家数超过了2300万,相对金融危机前,增长了100%,这个平台上的中小企业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成熟。

“自2011年初,我们就开始计划尝试以一种更‘人性化’的模式,对产品和品牌进行传播。首先,我们希望以这种尝试,改变一直以来公司的平台类产品在传播上偏效果化、教条化的模式;同时,也希望通过微电影引发关注,激发讨论,从而起到品牌传播的目的”,阿里巴巴创意营销部相关负责人钟晨这样解释。事实上,那些发生在小企业主们身上的故事,如同千万个小人物的故事一样,构成了这个时代的主音。在此部微电影中,阿里巴巴正是将一个客户的真实故事和一个孤独症家庭的故事做了结合,完成了最终的剧本。

《因为所以》不简单追求“抓眼球”带来的一时热度,而是希望通过真诚的沟通让客户感受到出口通的品牌精神。出口通是一个小众产品,阿里巴巴提供的服务也不是针对所有人的,微电影这种形式更重要的是向大众和客户传递一种情感信息。对企业类客户而言,他们更加理性,更加愿意去感受和解读,同时更愿意在微电影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钟晨介绍,此部微电影主要是想为出口通打造一种“相信和坚持”的品牌力。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今天,通过一些微小的点去扶植和鼓励阿里巴巴的小企业主,让他们依然选择坚持,选择相信明天会更好。“相信与坚持”不仅是此部微电影埋藏在深处的主题,也是阿里巴巴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更是阿里巴巴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阿里巴巴在选择故事的伊始,就确定了以“人本”为故事的核心,而最终选定这个故事,是因为“孤独症”、“父”与“子”这些元素是人们关注的恒久不变的话题;同时,这些元素和故事的主线、最终想传递的主题也很契合。

微电影自从2010年底被凯迪拉克带火后就―发不可收拾,引来众多企业的参与。可是真正能让观众记得的微电影却不是很多,原因就是大多微电影过于强调广告的植入效果,而忽视了其内容,俨然只是一部加长广告片。为了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如何在广告植入与内容之间寻求平衡成为了企业不得不考虑的问题。对此,钟晨谈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尽可能‘单纯’地先去讲好一个故事,通过大众对故事的解读去发现埋藏在故事背后的品牌文化。这是我们的第一次尝试。未来,我们希望能做得更加‘单纯’,在公司的整体品牌策略框架内,在纯品牌传播的范畴内,首先将故事讲到极致,让更多的大众看到和喜欢这个故事,这才是我们所能想到的最大的‘植入’。”

第3篇

关键词:微博;公民新闻;假新闻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2

2012年初,百度网站评选出百度新闻2011年热搜榜十大假新闻,它们包括了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限港台艺人参与内地电视节目和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不得超过35人等数十条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广泛关注和轰动效应的假新闻。大部分假新闻发源地就是网络交流互动平台,比如论坛、社区、还有微博,其中的一些虚假新闻,如年终奖计税方法调整的虚假新闻,甚至蒙骗过关,以税务总局名义对外发文公布信息,而许多传统媒体的新闻“把关人”也对此信以为真,在媒体上公布虚假的“《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修订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公告》(2011年47号文件)”并作出解读,严重误导了纳税人,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极为不良的影响。

虚假新闻的造假者,是隐藏在众多网友中不被人注意的普通网民或媒体从业人员,而虚假新闻的传播者,则是广大不明真相,通过网络了解信息的人民大众,随着WEB2.0时代的不断发展并逐渐步入WEB3.0时代,广大网民和传播新闻的水平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即公民新闻传播引起重视,本文将针对公民新闻传播中的虚假新闻现象进行探析。

一、何谓公民新闻

目前的新闻学界对公民新闻还没有一个统一、权威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公民通过个人的记录和通信工具(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网络等),通过特定的传播平台(如微博、手机短信、网络社区、网络论坛、聊天工具等)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二、公民新闻中的虚假新闻现象

公民新闻中的虚假新闻有几大特点:微博推动、蓄意造假、随意推断。

(一)微博推动

互联网从Web1.0时展到逐渐进入到Web3.0时代只用了短短几十年时间。Web1.0时代,互联网与传统媒体信息的方式雷同,只是单纯的由网络工作者运用网络平台信息,信息采取“推”的方式,受众也只是单纯的接受网络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1.0时代迅速被Web2.0时代取代,Web2.0时代中,受众不再是简单的接受互联网信息,他们参与到互联网的创造当中,特别是对内容的创造,这个时候,网民们开始通过论坛、社区创造和信息,受众对信息的创造和有了更深的体验,但论坛和社区都有管理者,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网民们的创造和传播活动是受限制的;随着博客的兴起,Web3.0时代到来,网络由虚拟逐渐走向现实,与现实生活越来越密不可分,在网络传播模式上必然得在用户体验上继续创新,既要形式丰富,又要低廉便捷,而且更要有效,在注重受众个人差异化的同时还能促成大规模的定制。

2009年8月,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网站。2010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更是迅猛。最近刚评选出的“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中,“微博”一词赫然榜上有名。微博“集合了即时通讯工具、短信、社交网站的优势,这种天然的杂交优势使其使用人数激增。当越来越多的人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时,这些内容已为公民新闻提供了庞大的新闻源。”[1]

(二)蓄意造假

蓄意造假指的是网络媒体或个人出于政治、商业或个人目的蓄意制造内容虚假或内容失实的新闻。2011年7月23日发生的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温州动车追尾事故中,网络上许多的虚假新闻被。

温州动车追尾事故发生之后,一开始,很多事故信息通过网络特别是微博开始,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正面善意的信息,很多网友求助信息,一时间,了解到情况的百姓自发的赶来并加入抢救队伍,各地人民群众开始献血、捐款、捐物,在信息传播飞速发展的今天,人民群众的自发反应机制得到突出的表现。事故发生之后的抢救工作和事故原因是当时广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一时间,一些个人或网络媒体,为了提高媒体的关注度和点击率,或满足自我的臆断和猜想,开始对事故信息进行蓄意造假,如名列百度新闻热搜榜十大假新闻第三位的“重大事故死亡人数上限为35人,否则领导撤职”虚假信息,就是网友在微博上出来的,而后的一些信息如“列车事故后当场掩埋活人”、“遗体未经家属同意被集体火化”、“高铁司机培训只有10天时间”、“坚持救人特警支队长被处分”、“铁道调度系统拘留两无证程序员”、“港人举旗上街哀悼动车追尾事故遇难者”、“吊下动车车厢时有遇难者遗体掉出”等,都是有网友错误推断和臆测出来的,而一些网络媒体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履行好新闻“把关者”的职责,对虚假新闻不加核实,只关注新闻的独特性,只要是能吸引网民眼球的新闻信息就,这进一步扩大的虚假新闻的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

(三)随意推断

俗话有说“谣言止于智者”,但在一些爆炸性的虚假信息面前,我们的部分人民群众和网络媒体不愿做“智者”,而选择相信这些虚假信息,并对这些虚假信息进行更深一步的推断,推动的虚假信息的传播。毕竟,广大网民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在新闻信息的传播中,他们不会像专业的编辑记者那样,尽量公正、客观的再现新闻事实,并再三核实信息源,保证传播信息的真实,他们一般只会按照自己的心理需要,把虚假信息当做真实信息和他们希望的信息,对不真实的新闻信息进行随意推断和扩散。

三、公民新闻传播中假新闻的预防与应对策略探索

在杜绝虚假新闻方面,网民往往具有一定程度的自我纠错能力,温州列车追尾事故发生后,微博上流传着“列车事故后当场掩埋活人”,经过网友自发查证对比,谣言不攻自破。但识清谣言,杜绝虚假新闻,单靠网络的自我纠错能力是远远不够,还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努力。

(一)政府的响应机制和信息制度

“非典”事件发生之后,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得以运用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新闻发言的时效性还需要加强,的信息还需更加详细。政府机关在新闻事件,特别是负面的新闻事件发生的时候,应迅速介入并官方信息,学者卡普费雷有个经典观点:“当公众对一切都无法相信的时候,那么他们就会相信一切”,信息公开得越快越透明,人们越相信政府诚意,对官方信息真实性的认可度就越强。实践证明,让人们及时了解事实真相,是消除虚假新闻的最好“良药”。

同时,微博、论坛等这些广大网友活跃的平台是对外的、是公开的,不仅普通民众能在上面发出声音,我们的政府机关同样也可以加入,政府需要以更积极、更主动的姿态进入这些公共空间,参与到其中进行交流、争论,也可以有意识的进行引导,直至达成共识。如“限港台艺人参与内地电视节目”这条名列百度新闻2011年热搜榜十大假新闻第二位的虚假新闻被之后,广电总局迅速介入,不仅立刻召开新闻会公布信息,而且通过官方微博真实信息,在一些讨论热烈的论坛上,也以普通网民的身份信息、参与讨论。经过一系列的努力,人民群众及时了解了真相,此条虚假新闻没有进一步扩散和造成更坏的影响。

(二)主流媒体的把关者角色与社会责任

媒介融合是现在媒体运营和发展的趋势,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正在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媒介融合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信息的交互利用,特别是传统媒体,往往把网络信息作为自己的信息渠道之一,各个网络媒体之间也在互相转载网络信息。但众所周知,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分,在这样的现实情况下,主流媒体的新闻工作者更要做好新闻“把关者”的工作,要多方面多角度核实信息,不片面的相信单方信息,在筛选信息的时候,最好能找到两个以上的信息源进行对比,重要的新闻细节要亲自向相关部门了解。有的主流媒体,为了追求发行量、点击率、关注度等商业指标,为了经济利益,在进行新闻编辑和策划的时候,不着眼于关注受害者,甚至为了追求眼球而把关弱化,这是主流媒体的失职之处。

(三)运营者的纠错与监控责任

这里所说的运营者主要是指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提供者,比如微博、论坛、博客、社区等,网络的快速传播特性,使得新闻信息无论真假都能够在这些新闻平台上得到广泛扩散,特别是目前最火爆最具影响力的微博。微博是目前最容易发生虚假新闻的沃土,一是微博内容的容量。140个字的容量根本没有办法客观、真实、详细的事件真相,大多数微博者的只是局部和片面的信息;二是微博字数少,容易传播和扩散,而且微博不需要实名认证,多数虚假新闻都是有微博匿名者发出;三是微博的影响力巨大。微博被称为“一个人的媒体”, “在微博时代,如果你有100个粉丝,就相当于办了一份时尚小报,可以在朋友圈子里享受被尊重、被阅读的乐趣;如果有1000个粉丝,相当于一份海报;如果有1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家杂志;如果你有10万个粉丝,相当于创办了一份地方性报纸;当粉丝数增加到100万,你的声音会像全国性报纸上的头条新闻那样有影响力;如果有1000万个粉丝,你就像电视播音员一样,可以很容易地让全国人民听到自己的声音。”这是李开复在其新书《微博改变一切》中的被众人广泛引用热门观点。

这个时候,微博运营商就必须对微博里面虚假的内容,采取必要的审核限制。第一,运营者可以尝试建立官方微博,吸引民众注意,当出现虚假信息或者是谣言的时候,以官方的身份在微博上辟谣;第二,运营者可以尝试策划和组织一些活动或比赛,以倡导网络文明,杜绝虚假新闻为主题,倡导网友们加强自律精神和责任感;第三,出台一些惩罚措施,对虚假信息和谣言的博主限制权限、封锁账号、公布信息,情节严重的,报送公安机关;第四微博系统可以尝试随时监测关键字在新微博中出现情况,在监测到传播内容包含相关关键字的时候,运营者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回复/跟随发博等方式主动提醒用户。

如何制止微博虚假信息传播呢?新浪微博相关人员在接受《重庆商报》采访时表示,“他们专门开设了一个官方微博账号,对已经认定的虚假信息进行辟谣。另外,还采取举报机制,发动网友来曝光虚假信息。因为微博信息太多,不可能做到对每条微博都逐一进行核实,只能采取官方辟谣和民间举报相结合的机制。”[2]

(四)信息个人的素质

对于温州动车事故中出现“列车事故后当场掩埋活人”虚假新闻,不少网友认为,这条信息的者,很大程度上市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气、转发率和关注度。虚假信息往往是为了迎合普通民众的猎奇心理而制造的,借助虚假的信息来吸引人,让网络互动交流平台乌烟瘴气,作为微博的者,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和地位,一定要自律,要想自己能够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一定要独立思考,要增加自己作为公民记者的能力和素质,站在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在信息的时候要进行实地查证,确定新闻源,而对信息的接受者,也要学会精神,不要随意转发信息。

参考文献:

第4篇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发展更新了原有互联网“圈层”建立的信息模式与传播结构,增加了内聚信息建构、多层联动传播等特色,从而影响到了全社会信息的组织模式。此次天津“8.12”爆炸事故中双微圈层立体式的建构、外媒圈层多维度的报道、组织圈层自上而下的传播、社区圈层理性与情绪的并和,呈现出与以往任何风险事故都不同的互联网传播图景,并在爆炸72小时中展现了对媒体的质疑、悲情美学的爆发,谣言的扩散、会的举行等响应机制,其复杂多变的舆情张力启示着政府应注重思维转变及情感话语的运用,媒体应注重监督质疑中的风险预判与自净功能,才能在协调中更好的重塑公共与社会的轮廓。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3-0024-07

Dissemination Circle and Response Path of the Tianjin “8・12” Accident

JIANG Hai1, LIU Cong2

(1.Institute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5, China; 2.School of Journalism,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44, China)

Key words: Tianjin Explosion; circle dissemination; risk society; media landscape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development of new media has updated the information pattern and propagating structures of the traditional circle dissemination on the internet,and it has some new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formulation of cohesive information, multilayer linkage propagation and so on, thus impacting the organizational model of the whole society of information. News reports of Tianjin 8.12 Accident presented some landscapes propagation of the internet unlike any previous accidents, and the dissemination was based on the formul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information in WeChat and Weibo circle, multidimensional reports in foreign media circle, topdown propagation in organization circle and the coexistence of rationality and emotions in community circle. Within 72 hours after the explosion, those circles showed the response mechanism including doubts of the media, outbreak of sadness aesthetics, diffusion of rumors and the press conference and so on. Those complex public opinion tension implications of the government should focus on shift in thinking and emotional discourse, and media should focus on risk anticipation and selfpurification function in supervision so as to reshape the contour of the public and society.

自互联网以新的传播方式改变了传播路径以来,其建构的公共领域以个人身份叠加组织机构的形式加以演变。结构化的转变使得日常生活体验的个人世界开始与外界链接形成一个个多重的网络圈层。它“不断分化和衍生出一系列、相互重叠的国际的、国家的、地区的、本土的和亚文化的领域”〔1〕,信息传播的图景也随之变更。近年来,在甬温动车、马航事故、外滩踩踏等大型的突发风险性事件中,互联网以“圈层”促使着碎片化信息的聚拢,产生了多元生产与定向扩散的流通特征,强化了线上信息的流通趋势,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与方式。此次天津“8・12”爆炸事件亦不例外。

一、传播图景:多圈层联动扩散的突发“信息流”1.“双微”圈层:舆论场域中立体式的信息建构

在风险事件的传播中,新闻从来都不是狭义的信息提供,它是通过叙述行为对于有关价值与集体身份的对话贡献〔2〕,其涉及的结构关系源于其环境的转化。社会网络分析则认为,结构性关系要比年龄、性别、价值和意识形态等个体特征更加重要〔3〕。在此次天津“8.12”爆炸中,“双微”(微博、微信)建构的结构关系圈层已经不仅仅是传统舆论场域的补充和推动信息流动的助推剂了,而是以首发性、活跃性、创作性成为了链接事故现场与公民身份的主流舆论平台。本文统计了新浪微博12日晚第一条微博(23:26分)发出后4小时内的信息递增情况,发现微博圈层以信息传播的方式建构和组成了主要的爆炸信息内容的场域,这是以往任何一次大型突发性事故都未有的现象,其爆炸信息变量如表1所示。

从表1我们发现,此次爆炸中微博个人用户首先信息,再被官方微博(爆炸后41分钟)关注并转发,传统媒体直到爆炸发生近2个小时后才第一次报送相关信息,而事件推进的关键性信息如官兵失联、确认单位、遇难人员递增(次日6:34的央视新闻微博报道遇难人数增至14人,14:36人民日报官微确认造成44人死亡)、有毒物处理等均由微博圈层传递而出。而且,微博圈层中又以官微的活跃程度最高,在信息得到确认的6小时后几乎形成了多元信息生产(爆炸影响、输血抢救、市民疏散、企业情况、物资救援、交通管制等),传播了诸多关键性信息。同时,一些诸如“爆炸急需HR阴性血”、“天津启动空气污染预警”等谣言也开始在微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17卷第3期姜海天津“8・12”事故的传播圈层与响应路径研究表14小时内新浪微博爆炸信息统计①

记者火势减小228分钟13日3:42官微人民日报7人遇难256分钟13日3:53电视

媒体央视市长现场救援267分钟博圈层流传,而兼顾信息传播的微信圈层则开始出现“你爸是我爸”“最帅逆行”等悲情宣泄式信息,从而推动了下一阶段舆情的发展。

按照孔德“根据社会行动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来考察社会”的思想,从总体上看,此次事件不仅再次表明媒体是居于主导型权力机构的中介力量,更改变了原有影响研究的传统和“媒体起点,受众终点”的线性影响模式〔1〕。比起以往的突发性事件,此次“双微”圈层不再是简单补充性、宣泄性的社交场域,成为了信息传播与舆论场域建构的主要阵地――在推进事件发展、受众获取信息、舆论风暴形成、意见领袖传达、灾后寻人救灾、谣言滋生蔓延、网民悲情宣泄等功能的表现上,“双微”圈层成为了核心,并以此辐射入其他圈层,引起了全社会的信息波动。同时,相比于9.11事件、汶川地震、马航失联等以往突发性事件,此次的信息主导性建构形成了由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媒体(互联网)――新媒体+自媒体(双微)的场域变化,互联网线上圈层(微博)以链接现实社会关系的线下圈层(微信)的传播模式,打破时空间隔以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的形式来突破了信息传播的边界,构成了信息传播强链点、无盲点、多聚点的社群图。正如西美尔曾经指出的:“社会是一些关系的总和,由于那些关系,正好是由个人变成为第一种意义上的社会。”〔4〕这个社群图对于今天风险事件下的受众认知传播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2.外媒圈层:多维度报道内容呈现的客观与质疑

比起双微圈层,此次外媒圈层以快反应、连续性、多角度的方式呈现了爆炸全景,虽偶有质疑与反华等的过激言论,但整体而言较为客观全面,恪守了新闻的基本准则。表2为爆炸48小时后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情况。

此次境外媒体的关注点除了集中在伤亡人数、报道救援等传统新闻点以外,赫芬顿邮报关注了中国消防队员的救援并讴歌了其牺牲精神,而美联社则高度关注中国领导人态度并报道了中国对此事的信息管控。此外,我们发现外媒对此事件的信息传递与新闻报道是高度依赖Twitter、Facebook、Instagram等社交媒体的。截至14日14时,Twitter话题标签#Tianjin#按每30分钟60~80条的速度递增,#PrayForTianjin#、#TianjinExplosion#两个热门话题数量也在持续性增加;YouTube上关于天津爆炸的视频量突破1万个,其中由“Weibo Video”的视频播放量最多,超过490万,获点赞1万多个。而且4个爆炸现场视频播放量突破100万②。有趣的是,Twitter等的信息来源主要来自国内的网络平台,如新浪微博、国内媒体海外账户等。可以说,双微圈层建构的信息场域客观的辐射到了外媒圈层,并以信息“意见领袖”与“议程设置”的方式促使了外媒圈层的客观报道。表2主流外媒的报道统计

深度调查外资企业损失;化学专家派出;质疑中国风险管理3.组织圈层:自上而下传统式路径的传播与仲裁

媒体呈现的研究表明,媒体正在勾勒社会的“地图”,在提供概念类别和参考框架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正如霍尔(Stuart Hall)所说,媒体能够产生“意识形态上的影响”〔1〕。而不同符码、不同圈层的解释性语境以及关系链会把信息特权赋予某些社会关系圈,从而营造出不同的意识形态影响。此次事故以媒介网络所建立,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分工明确的共同活动群体的组织圈层(如新浪网、腾讯网等四大门户网站以及中国政府各地级的官方网站等)依然沿用了自上而下的传统的传播路径,目的明确、规范的传递着相关的事故信息。在事故12小时后,四大门户网站及凤凰网、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政府网等主流网在网页头版均开辟了报道专题,派出了专业记者进行实地采访或连线现场,凸显了其专业性,各自客户端也以滚动新闻、及时播报、信息推送等方式不间断地对事故各类信息进行传播,做到了组织圈层的全方位覆盖。

按照群体动力学的观点,团体的结构特征是由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的,而不是由单个成员本身性质决定的〔5〕。应该说,组织圈层相对而言是一个具有清晰轮廓的相对范畴,被社会权利视为主导型的中介组织,并认定其首要功能是维护现存话语秩序的合法性的。因此,组织圈层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告知信息,还要在信息建构性的双微圈层、质疑性的外媒圈层以及宣泄性的社区圈层中进行互联网话语框架的仲裁。这一点在此次风险事故中表现得十分明显,因为它直接以辟谣、解释、普及、告知等方式展示了官方的态度及主体性群众的观点,并间接影响了后期信息资源的分流与传播机会的再造。

4.社区圈层:理性怀疑的凸显与情绪宣泄的并和

诸多研究表明,计算机媒介传播(CMC)足以维持有意义的长期关系,使在远距离上维持文化联系成为可能,并基于互联网的新通信技术促成一种“外在互动”(outeraction)效应,从而提供了超越信息交流、更高层次的个人连通〔6〕。比起以往突发事件的大量谣言滋生以及无端的谩骂,此次作为以网络相邻的社会群体或相邻机构而形成的网民共同体――社区圈层(如天涯、猫扑社区、百度贴吧以及各大BBS论坛)发现的却是大量诸如“天津事件究竟如何避免”“信息为何公开”“先别着急感动”“天津如何问责”等网民理性的质疑与诸如“牺牲消防员最小才18岁”“人性光辉在爆炸中”等情绪宣泄内容。应该说,此次社区圈层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网民趋于理性并探求真相的舆论表达,而夹杂的情绪宣泄也是自媒体时代的标志之一。

罗家德认为,社会学理论如果总停留在大型理论阶段,则实证研究很难衔接,必须由大型理论到中层理论,再发展奥可验证的、制定清楚的因果模型,环环相扣〔7〕。图1为此次事件的互联网传播圈层的立体式展现。

图1天津“8.12”事故传播圈层的结构组织我们可以看到“双微”圈层建构了此次事故的大部分信息。社区圈层与“双微圈层”重合的部分承担了网民质疑与宣泄的功能,而四个箭头表明其信息向的扩散,被外媒圈层所多维度报道。组织圈层立体式的居于图层上方,表明其经过提纯与组织性的选择,呈现出最为明显的结构化信息表达,从而展现了整体信息流的传播路径与图景。

二、响应路径:多维度舆论生成的转合“响应潮”哈贝马斯把公共领域定义为“传播信息和视角的网络”。按照这种模式,媒体应把人民所关注的事务由边缘向中心传输,应当引发公共讨论并使之成为“有特定主题的公共舆论”〔1〕。就天津爆炸引发的诸如人员抢救、爆炸善后、市民疏散、企业情况、物资救援等特定主题的公众舆论,互联网及新媒体所代表的民间响应比起主流媒体所建构的场域,呈现出了更大的话语合意空间,在多维度呈现出了不同的“响应潮”,推动着舆论场域的张力变更。

1.0~24小时:舆论批评――质疑媒体不作为与悲情美学的爆发

截至8月13日16:00时(爆炸发生后16小时),微话题#天津塘沽大爆炸#相关阅读量已超过11亿,相关报道及转载共计7010篇,微博主贴共计119万条。在此阶段舆论的整体响应③如图2所示。图216小时内舆情响应内容的分布从图2可见,此阶段舆情呈现特点为“批评潮”――主要是批评与质疑天津本地媒体未能及时报道事故消息,舆论指责“天津是一座没有新闻的城市”。“头条新闻”“财经网”“凤凰卫视”等20多家认证微博纷纷谴责天津卫视在事故发生后播出韩剧的行为与方式。而且,天津卫视、天津、天津消防等本地官微的“祈求伤亡数字可以停止”“众志成城”等非信息性消息引发公众反感,指责事故发生时媒体应报道的是事实性新闻而非大打悲情牌。与此同时,对于政府救援水平的质疑以及消防职业化、追问事故细节、讨论城市建构等舆情响应也纷纷凸显。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爆炸发生的24小时内,舆论批评夹杂着大量的悲情宣泄及不明确信息,这些信息在网络多个圈层传递,如“逆火而行,最帅的人”“如果回不来,你爸是我爸”等悲情信息;“爆炸原因系乙醇罐爆炸”“空气污染影响北京”“现场消防员全部牺牲”“CNN记者采访被阻”等不实谣言的大量传播,使得本该在突发事件后提供大量真实信息、把握传播方向、引导社会正确舆论的新闻媒体及传播平台变成了谣言与悲情滋生之地,使媒体成为了众矢之的,变成了舆论攻击的对象,让媒体形象及公信力再次受到质疑。

2.24~72小时:舆论转弯――质疑企业、谣言扩散与新闻会

第一阶段情绪宣泄后,在随后的3天内舆论开始多维度的逐渐转合,信息传播从“爆炸式”扩散开始向深度性转合。人们开始从专业角度来质疑与探索有害气体、预防灾难、危险品储存等事故的延伸性领域。这一阶段最大的关注点来自涉事企业瑞海公司,人们对瑞海公司的负责人、运营资质、经营范围、消防安全等进行了质疑,其负责人“只峰”更因与天津市原副市长只升华同姓而遭到舆情质疑。而其他谣言在此阶段持续性发酵并扩散,如“九个中队无一人生还”“氰化物雨水成剧毒”等谣言在自媒体平台被刻意的放大,更有甚者以科普的名义进行诈骗行为。可以说,此阶段舆论响应转为多元化声音,但“众声喧哗”下未有权威的信息来源进行合理化的解释与疏导,言论感性化、情绪化依然较强,因而官方第一次正面回答的新闻会却再次激发起了群体极化效应。官方在72小时内举行了5次会,具体内容见表3。表3官方会信息及舆情爆点统计

从这5次会可以看出,官方就死亡人数、安置人员、救援情况、污染物处理、水与空气安全等公共议题进行了说明与解释,一定程度上缓解与释疑了第一阶段群众所关心的问题,但由于缺乏传播技巧与应对技能,其大量模棱两可的回答如“暂时说不清楚”、“还是蛮远的”、“这个情况还不了解”以及记者提问被中断、家属冲击现场等情况持续性的刺激了舆情的爆点,本应该解释真相、疏导情绪、引导舆论的新闻会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3.72小时后:舆论高位――复杂多元的突发信息舆情爆点不断

从表3可见,本应带有强制纠正与匡扶作用的官方会,却因为语境与信息的不明确使得现场仪式化作用降低,即使是72小时后后续的会,也造成了舆论再次的爆点,并长时期的处于高位。应该说,线性单向度传播的官方新闻会的理性效果是在风险事件后期舆论主导中起到“自我修正”的作用,是匡扶实践、响应谣言的最佳节点之一。然而,此次系列会直播几乎每场断层,且充斥着“官谣”以及非形式逻辑的自我判断,降低了整体传播的信息含量,表现出了强制性信息错置以及公众单向度的忽略心理,从而导致了后续更多舆情质疑的兴起。

应该说,此次舆论响应路径符合突发事件通过信息链接来进行逻辑论证的传统模式,既有为驳舆论场中松散信息而存在的强制性说服(官方会、官方微博、订阅公众号等),又有着以论辩或质疑形式存在的商讨性劝服(大量存在于微博、微信、社区等场域的个人意见)。但此次舆论响应长时期保持着高位,既有着一定的事件功能效应,却也凸显了在响应机制节点上的认知断层、把控失误以及风险预判的缺失。这些都会导致舆论的“不怀好意”以及主流与民间场域话语合意空间的变更。

4.响应反思:双立场传播疏导中的思考与预判

通过对传播圈层的梳理以及响应路径的内容分析,我们清晰的发现虽然互联网的一些结构可能会妨碍传播路径,但信息流的实际格局却显示出一个完全互联的系统,这使得一个匀质普遍信念体系的趋同存在可能〔6〕。在此次风险事件后,舆论的响应机制给予了我们新的传播启示,有利于我们反思在政府立场与媒介立场之间如何完善与把控这一信念体系。

就政府立场来说,应注重思维转变下的信息公开与情感话语的使用。在互联网传播圈层中已不存有新闻的绝对盲点,强制遮掩、任其发展、忽视反馈、逃避信息等方式都会错过信息公开的最佳时机,也会给予谣言噪音污染与遮蔽正常传播渠道与场域的机会。从传播后果看,一味对于信息的遮掩、瞒报,甚至延后都会使得尚未呈现自身倾向性观点与效能的政府承担相应的责任风险,从而降低自身的信誉度,让政府公信力为某一事故“背书”,无异于将其公权错置。因此,事故发生后政府应尽快全面了解信息的真实性,并以其主管的大众传播工具对舆论场域进行主动的议程设置,因政府力量的介入既可以帮助事情的解决,又可防范事故连锁反应的发生。同时,在新闻会这类重构信息式的节点中,应特别注意情感话语的运用。情感话语应包括明确与隐含情感的描述、转述、评论性语言,它是在行动反应之后最能够引起舆论情绪量变及质变的关键因素之一。在甬温动车事故中,发言人王勇平的“不管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以及此次事故中“不是我的职责”等太过于冷漠的“官腔”“套话”凸显了相关处理人人文关怀的缺失,从而再次促使次生舆情。

就媒介立场来说,应注重监督质疑中的风险预判与自净功能。监督质疑乃媒介本质责任,但此次事件表明媒介还应担有风险预判之责,即当舆情进行到某一阶段时,媒体应收集场域时间段内的中外媒体的核心议题进行相应的分析,从而得出下一阶段可能产生的舆情转合及应对措施。如当爆炸离居民区较近发生时,媒体就应敏锐的意识到“邻避运动”讨论的升级;当爆炸事故确定系人为时,其追责与问责之声也将凸显;当死伤人员公布之时,情绪安抚及后续赔偿将会成为关键……可以说,风险预判将成为媒介未来主导舆论的关键所在。不仅如此,此次传播圈层的描绘表明了信息流的传播路径,也暗示了媒体“信息自净”的圈层范畴。不同于传统辟谣的外力论证模式,在互联网视域下,媒体应自觉加强不同圈层相对互动的自净功能,让其以粗放式的传播转向更为清晰化、精细化的传播结构模式。

三、结语“社会化媒体不仅改变着营销的模式,也改变着整个传播模式与传播格局”〔8〕。天津“8.12”滨海爆炸事故已经表明在现有的媒介图景及传播格局中,互联网的传播圈层模式已经呈现出一种雏形或趋势,在风险性事件中其促生的“碎片化”信息凝聚、响应机制的局部调整以及社会媒介场域的重构,这些都会被放大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信息传播系统。因此,梳理其传播路径,通过相关信息在圈层中的扩散寻找到一条可持续建构的主流价值信(下转107页)息链,便成为了在互联网场域下引导舆论、建立响应机制的核心,也是促使其在媒介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响应风险事件的信息建构、升级、传播、认知,甚至转向更为多元的公众领域服务的必由之路。

注释:

①13日4:00以后传统媒体介入逐步加深,微博场域开始增加对其他亚文化领域(献血救人,物资救援,粉尘影响等)的关注,信源从普通用户和官V转变成为用户、大V,认证微博(企事业单位)为主的信息建构。信源增多,内容量大,信息建构愈加丰富,同时也开始滋生谣言与悲情宣泄。

②数据统计来源北京艾利艾智库/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2015年8月14日舆情分析报告。

③微博因开放性大,平台广而容易产生舆论自净力,但封闭的微信平台及社区圈层则相对较弱。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卡伦.媒介与权利(第一版)〔M〕.史安斌,董关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275,190,130,275.

〔2〕詹姆斯・库兰,米切尔・古尔维奇.大众媒介与社会〔M〕.杨击,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6:220.

〔3〕戴维・诺克.社会网络分析〔M〕.杨松,李兰,译.上海:格致出版社,2012:9.

〔4〕西美尔.社会学:关于社会化形式的研究〔M〕.林荣远,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7.

〔5〕申荷永.充满张力的生活空间:勒温的动力心理学〔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64.

〔6〕叶海亚・R・伽摩利珀.全球传播〔M〕.尹宏毅,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31,129.

第5篇

先来看一下《张小龙首次公开演讲》里面的一些内容

可能会有一些朋友觉得比较突然,我也是比较突然进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碰面。平时我很少参加会议,可能很多人都搞不懂,其实我们同事都知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在一个移动互联网非常发达的时代,参加会议是挺浪费时间的。

以前我们都知道有一个效应叫“蝴蝶效应”,说一只蝴蝶在一个地方煽动翅膀,可能在纽约引起一场风暴。以前我们觉得很难在身边发生的一个事情,昨天晚上大概短短一两个小时它就真的发生了,并且出乎我们做这个活动同事的预料。所以刚刚我们跟公关部门的同事在讨论说,他们是不是开完这个会就解散了,我说,不用那么快。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为什么我们在很多的规则,很多的平台接口或者系统方面会很严格,是因为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可能就会在这个平台里面被放大很多很多次,这个量级是很可怕的。只是晒一下朋友圈这样一个“微信公开课”活动,却导致了一连串事情的发生。我们昨晚看到这样一个活动页面被人在朋友圈里晒出来,这个活动其实它的意图只是说在活动现场大家来签一下到,现场的人可以访问这样一个数据,去晒到朋友圈。

这个链接访问太高,几乎是挂掉了。几乎挂掉以后就会带来第二个问题:就有人开始造谣了,打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了。很多人就信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再点进去发现打不开了。这个时候又发生了再后面的一件事情:我们支付的同事就发现很多的用户,甚至开始解绑自己的银行卡了。

一、事件拆解

1、《我和微信的故事》并非微信的年终盘点;而是微信公开课Pro的预热活动;

微信没有公开推送这个链接,用户想参与只能向晒图的微信好友获取参与链接;

微信并无更新且产品中也没有相应的活动入口

没有分享结果的功能,所有人晒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是个人截图,如果全站推,增加分享到朋友圈的功能无疑会增加传播;

以微信的技术积累,如果正式推出,不至于加载缓慢,并演变成后续的谣言;

官方帐号辟谣文章也表明本应该是第二天上线的;

张小龙的演讲里也提到过,这个活动其实它的意图只是说在活动现场大家来签一下到,现场的人可以访问这样一个数据,去晒到朋友圈。

2、为什么这个活动是失败的活动

《我和微信的故事》作为一个微信公开课Pro的预热活动并不成功;一个预热活动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增加活动的参与人数;

增加活动的关注度、知名度

增加参与用户的听课体验,便于理解公开课想传递的价值;

基于微信的用户及品牌,这些目标轻易达到。但仔细推敲,未经用户授权就直接展示数据忽略了用户隐私,通过微信登陆的一些功能,基本都是需要用户授权,这个却没有,给后来的谣言制造了一个坑。紧接着因为链接提前外泄而引发了一个信任危机。

失误:链接提前外泄

本应在第二天仅在微信公开课上面上线的活动链接提前外泄,并在微信平台上瞬间引爆,链接访问太高,几乎挂掉。几乎挂掉以后就会带来第二个问题:就有人开始造谣了,打开这个链接就会把你支付宝的钱给偷了。很多人就信了,为什么呢?因为很多人再点进去发现打不开了。紧接着,微信有大量的用户解绑并提现,这个量级不在少数。

3、解决方法

微信公开课之前的活动预告来中,之前09:30-12:30的安排是

连接无处不在系统诠释“微信连接一切”的真正含义,重磅发布微信开放生态指南

进化万物生长微信公众平台优化升级,微信支付全行业解决方案及跨境支付全球布局

未来触手可及打造智能化应用的行业新标准、微信知识产品及专利体系最新进展;

只字未提张小龙会来分享

其次,张小龙在演讲中,也提到过,“我也是比较突然进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而且之前张小龙从未出现过任何会议的现场,对张小龙来说,参加会议完全浪费时间,时间要用在更有价值的地方,即为17亿微信用户创造更不好的体验。

而微信公开课的用户群是谁?

看看微信公开课主推的课程和平时出的书你会发现,微信公开课主要是讲微信与传统行业融合,面对的用户是传统企业主,想解决的问题也是让传统企业利用微信来实现互联网+、为用户提有价值的服务等。微信公开课的嘉宾的层次跟张小龙完全不在一个级别,即使张小龙愿意分享,也不会把首秀放在微信公开课这样的平台上。

为什么张小在还要参加这个会议呢?

答案张小龙已经说过:

微信作为一个平台,其实有一点小小的疏漏可能就会在这个平台里面被放大很多很多次,这个量级是很可怕的。尤其是微信支付被提到一个非常高的战略之后,因为《我和微信的故事》出了纰漏,导致谣言四起。以至于用户开始解绑自己的银行卡了。

大部分普通用户对谣言是毫无抵抗能力的,尤其是涉及到他们自己的利益“钱”的时候,这种恐慌迅速蔓延,而微信有4亿的支付用户,这种量级乘以任何解绑率,都是微信承受不起的。

而这种危机只有张小龙登台才能化解!

这种损失足以让不参加任何会议的张小龙为了挽救微信支付遭遇的危机,并须出面。在如今的互联网圈,带有张小龙三个字的任何文章,尤其是首次登台分享,这个料太足了,基本足以可以刷频朋友圈并登陆各大媒体的头条,弥补昨天谣言造成的损失。

其次,公关各种媒体进行辟谣,微信红包及转账的页面,也有辟谣内容。

二、从运营的角度来讲为什么《我和微信的故事》会刷爆朋友圈

1.产品

不提产品提任何传播都是耍流氓!

而谈到微信,微信不仅有17用户,而且是用户在手机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应用,基于这种量级的产品,任何推广活动跟其它产品都已经有本质的区别了,也许你的营销策划比《我和微信的故事》有意思的多,但是仍旧没法刷爆朋友圈,因为你的产品及用户忠诚度跟微信差了半个Facebook这个远。

而《我和微信的故事》之所有刷爆朋友圈,是因为你和微信的故事,换你跟微博的故事,看看……

2、用户为什么会分享

Facebook全球品牌设计负责人Paul Adams提出人们分享行为背后的四个主要原因:让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建立关系,帮助他人,确立自我身份。

1、建立关系

截图分享中,能显示你在微信上面结交的第一个朋友。

如果好交没有联系的人,正好借助这样的契机再度取得联系,而第一个好友一直是至爱、好友、上下级,这样的关系无疑会让彼此间的感情升华。

建立关系会让微信用户直接截图发给好友,形成一对一的传播;或者至少会在发朋友圈的时候@一下;

2、确立自我身份

确立自我身份。确立自我身份即标榜自我,用户通过分享特定的内容来标榜自己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让别人觉得ta是个有趣的/热心的/沉稳的....的人,并以此为目标,有目的的分享某些类型的信息.比如通过在好友圈里晒自己新买的iPhone 6s的开箱照,标榜自己是个走在时尚科技前沿的人;通过分享旅游攻略,标榜自己是个积极生活的人;通过分享美食的贴子,标榜自己是个美食家。用户在微信分享文章,是希望这些文章能彰显自己的品味。比如足记,How-Old的刷屏分享,就是因为此种原因。

而在《我与微信的故事》中

“加入微信的时间”尤其是前10000用户,可以标榜自己与张小龙的关注,前100万用户至少还能说明自己是“创新型用户”;

“认识的好友数”可以说明自己的人脉;

“获得的赞同”受欢迎程度;

“多少个马拉松”运营达人;

“多少个城市”旅游达人

而且获取这个信息的途径也是大部分用户不知道的,传播活动链接也能产生优越感!

3、认同

Kurt Lewin说人的行为是受其个性和环境共同影响的函数决定的。当整个朋友圈都被《我和微信的故事》,出于社会认同,你会也不自主的参与到这次传播中去;

第6篇

美前国务卿鲍威尔的成功秘诀是,生活和领导的艺术就在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科林・鲍威尔出生于美国一个黑人贫民区,他从一个普通士兵晋升至四星上将,在美国里根、老布什、克林顿3届领导班子中均担任过高级职务,一度成为美国史上第一位黑人国务卿。任国务卿期间,鲍威尔在美国国务院组织开办了中高级领导艺术培训班,卸任后主要为美国跨国企业如沃尔玛等提供管理培训,40年经验心得加上20年酝酿整理,终使《我赢定了》成形出版。

鲍威尔在《我赢定了》序言中写道:“书中讲到的这些故事大多数是我在军人生涯中的事……另外一些是我在美国国务卿和国家安全顾问任上的,还有一些则是我在生活中遇到的。在这本书中,我精选了一些伴我多年的故事和经历与大家分享”,“这些故事尽管大多数源于我的军旅和外交生涯,但其中给人的经验和启发是通用的。但愿我的感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大家也能回顾和反思我们该怎么面对人生中的机遇与挑战。”

该书核心内容是鲍威尔的“13条守则”,这13条守则20年前发表在《美国大观》上之后就广为流传,现已作为鲍威尔领导艺术的精华传遍全世界。其中,像“发一通脾气,过去就算了”和“荣誉共享”等都从个人经历开始,最终生发出有效的领导艺术:坚定的信念,忘我的工作,和最为重要的一条――对他人的尊重。

鲍威尔天生是个会讲故事的人,他总能用温馨的故事和恰当的比喻提供在职场内外获取成功的建议。“用人不疑”一章记述了鲍威尔如何让美国国务院里两位年轻的办事员向总统作简报的故事;“尽力尽责,因为有人看在眼里”则循循善诱,用他自己早年暑期曾在苏打水装瓶车间拖地板的经历激励初入职场的人们。

这部书可以说是鲍威尔的人生总结。这里有他作为军队最高级指挥的经验,有他在四任总统班子中供职的体会,有他从移民家族获得的祖训和言传身教,有他在纽约布朗克斯成长的经历,有他在预备役军官训练营接受的教导,还有他在军队里摸爬滚打的足迹。这一切汇集在一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伟大领导人的肖像:深思熟虑,忘我投入,对所有与之共事的人知恩图报。区别于传统的论领导力书籍,鲍威尔丰富的实战经验赋予了《我赢定了》这本书少说教、多故事的显著特点,生动的表述方式受到了美国各个年龄层读者的喜爱。“这些故事尽管大多数源于我的军旅和外交生涯,但其中给人的经验和启发是通用的。”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营销革命

如果说微信对现有的大量互联网产品、服务及其商业模式有颠覆性作用,那么微信营销则是营销历史上的一次变革,它的营销本质和核心方法与现存的所有媒介都不相同。

《微信营销解密》由资深微信营销专家亲自撰写,根据机构、企业和个人做微信营销的需求,从理论层面对微信营销的本质、要义、核心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系统总结了微信营销的原则、方法、步骤、技巧,以及营销效果的量化与评估方法;从实操层面对10余个行业的微信营销前景进行了全面的解读并给出了解决方案。

第7篇

关键词:李人;历史;虚构;真实

李人三部曲――《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大波》,作者历史的自觉性和独具一格的“编年史”写作方式吸引了无数读者。李人以长篇小说的形式表现历史的波荡起伏,寓历史真实于虚构的小说之中。“《死水微澜》的时代为一八九四年到一九0一年,即甲午年中国和日本第一次战争以后,到辛丑条约订定时的这一段时间。内容以成都城外一个小乡镇为主要背景,具体写出那时内地社会上两种恶势力(教民与袍哥)的相激相荡。这两种恶势力的消长,又系于国际形势的变化,而帝国主义侵略的手段是那样厉害。”[1]p2《死水微澜》并没有选取重大的历史事件,李人写的只是四川回天镇上袍哥会的罗歪嘴与信奉洋教的土粮户顾天成之间的斗争,但是作者却巧妙地把十九世纪风云变幻的历史与小镇里的“微澜”相结合,大的历史环境无时无刻不牵动小镇上各方势力的波动。十九世纪末真实的历史事实使原本虚构的小说产生了史实性的效果,李人正是通过全知视角中插入限知叙述,以“我”的身份证实小说的真实性;同时以摆龙门摆的方式让叙述者对接受者进行潜移默化的引导;冷静客观的人物刻画、力求真实的环境描写更使虚构的小说散发出真实的气息。

一、全知视野中的限知

中国古代小说对叙事视角缺乏足够的重视,小说创作多以全知全能为主,极少使用限知视角,在视角的转换方面更少尝视。随着西方小说理论的传入与接受,中国小说创作开始重新审视小说叙述视角问题,李人小说的创作在全知叙述中巧妙穿插限知叙述,在全知与限知之间灵活转换,是叙述视角方面创新的成功尝试。作品的叙述者首先采用第一称叙述方式给人造成一种作者亲历的假相,同时也拉近了叙述者与读者的距离,让读者走近作者本人的真实生活,倍感亲切。《死水微澜》中的绝大部份叙述是全知全能的视角,叙述者是无所不知、无处不在的上帝。小说写的是宏大的历史事件,线索复杂、人物众多,宏阔场景的描写决定了作者必须使用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知全能型视角。19世纪末动荡的历史环境,邓幺姑的真情与野心,顾天成的受骗与报复,罗歪嘴的起伏荣辱等等都是通过全知全能的观察与感知,由叙述者有条有理地与故事接受者“摆龙门阵”,这是由小说选材所决定的。但是作者并不满足于仅仅把故事叙述清楚,而是让小说可以真实的反映辛亥革命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使读者透过回天镇的“微澜”感受辛亥革命的悲壮与伟大。在《死水微澜》中,作者创造了一个虚拟的“我”作为叙述者来叙述邓幺姑的故事,故事是由“我”说出,是我摆的龙门阵,是我的亲历之事,那么读者很自然地相信“我”的话,认可“我”摆的龙门阵。

小说以农家女邓幺姑的命运为主线,然而小说的第一部分“序幕”却以一个与故事没有任何联系的孩童――“我”为叙述者,在《死水微澜》的序曲中,叙述者说:“至今四十多年了,这幅画景,犹然清清楚楚的摆在脑际。”[2]p1由此我们可知,小说是从“我”的视角去观察故事主人公邓幺姑,是“我”在追忆四十年前发生的真人真事,是现在的“我”在与邻里乡亲摆龙门阵时回想起一个亲戚四十多年前的不凡经历。这样一来,读者就很容易接受邓幺姑,相信在她身上发生的故事了。与此同时,叙述者又在现在的“我”与童年时的“我”之间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当时“我”爹爹对邓幺姑的评价是“品行太差”,而童年的我是无法理解这一评价的,“一直到后来若干年,集合各方传闻,才悄然明白爹爹批评的那句话,乃是有这么一段平庸而极普遍的故事。”[2]p5当时的叙述者“我”对很多事情都不明了,而现在的我却“集各方传闻”弄清楚了故事的来龙去脉。故事叙述者与人物“我”的合一容易感染读者,达到真实的目的。

二、摆龙门阵――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的潜在对话

李人是四川人,从小受巴蜀文化的熏陶,对巴蜀文化十分熟悉。四川人将聊天、讲故事称之为“摆龙门阵”。秦弓认为:“川人摆龙门阵( 聊天、讲故事) 有三个特点,一是讲究故事的来龙去脉,二是不时相关插曲,三是众人对同一主题或氛围的参与。”[3]186李怡也说:“从总体上看,龙门阵艺术的显著特征就是以故事讲述为主,在不破坏叙述脉络、整体清晰可辨、有条有理的前提下,同时又包含了若干自由穿插的叙述手段,将故事向着前后左右的方向扩宽开来,以丰富我们的见闻,它以‘说书’的表述方式颇为相似,却又不局限于‘说书’的独白模式”。[3]187李人接受了摆龙门阵的叙述方式,摆龙门阵的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李人《死水微澜》的创作。摆龙门阵的叙述方式有利于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对话与交流,叙述者对接受者有意的引导以及大量非叙事性话语的插入,形成了叙述者与叙述接受者潜在的交流,在不知不觉中把接受者拉入文本之中,让作为局外人的接受者参与到故事的发展中来,切实感受辛亥革命的波澜壮阔、故事情节的跌宕起伏。

(一)直接对话――非叙事性话语的大量存在

作者采用了客观叙述者的角度,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亦即外部世界作了客观的叙述,但是在叙述过程中也能看到叙述者有意识的对故事接受者进行干预。摆龙门阵的叙述方式要求叙述者与听众达到双向的互动,虽然《死水微澜》呈现出来的只是书面化的文字,但叙述者却时时不忘故事的接受者,时不时地跳出故事情节和接受者做一番讨论。

对天回镇情况的介绍,叙述者从不是自说自话,而是扮演着导游的角色,带领着“你”、“你们”去细细观察:“路是如此重要,所以每时每刻,无论晴雨,你都可以看见有成群的驼畜,载着各种货物……”[2]p20“天色平明,你就看得见满担的米,从糙的到精的,由两头场口源源而来,将火神庙戏台下空坝内塞满……”[2]p61叙述者领着“你”、“你们”尽情的游览天回镇,为“你”、“你们”解说着川西坝特殊的情风俗,“你不是这一行中的人,是全听不懂的。”[2]p63由于回天镇位于中国西南腹地,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相对较少,这里依然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处面的风风雨雨并没有掀起涛天大波,只不过令小镇泛起了微澜。而这一切又是叙述者带领“你”、“你们”自己观察得来的,跟“你”“你们”讲道理,由不得“你”“你们”不信。原本虚构的小说,在“你”“你们”自己的观察、参与下便真实可信了。

(二)间接引导――干预叙述者的解释与价值评判

李人的小说遵循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力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写作小说,叙述者不对故事人物与事件做过多的评价,只客观的描述故事的发展。然而,作者的主观情感却不可能完全隐没在故事之外,李人运用问号、感叹号等带有情感的标点符号间接引导读者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情感。当叙述者叙述回天镇上物产的丰富以及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之时,叙述者忍不住感叹道:“就是活猪市上的买卖,也不菲呀!”说到赶场时的热闹场面,叙述者又不禁感叹:“你们尽可想象到齐场时,是如何的挤!”[2]p62叙述者把自己所认知的天回镇仔仔细细地与接受者摆龙门,由于被天回镇丰富的物品、纯朴的民风所触动,叙述者连连发出感叹。

小说的创作讲究通俗性,力求让大众普遍接受与理解,但是,当我们翻开李人的《死水微澜》时,我们会被里面的一些词所困惑:打流(流荡)、跑滩(漂流各处,以跑滩为职业的,叫作跑滩匠)、对识(介绍)、通皮(和袍哥会门中人有交往,甚至就是会门中的人)……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只有熟悉川西文化的人才能明白,这就给接受者带来了很大的麻烦。李人非常熟悉巴蜀文化,四川方言从小伴随着他,他的小说创作融入了很多巴蜀民俗文化的因子,四川老哥会术语、四川方言中的习语的运用就是其中的最大特色。作者在小说创作之时就为这些我们会发现这本小说包含有大量的注释,这些注释在一定程度上排解了接受者的困扰,也是叙述者与接受者对川西文化的一种交流。四川老哥会术语、四川方言中的习语的运用使小说赋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接受者沉浸在叙述者富含巴蜀气息的叙述之中,让人倍感真实,注释的存在又让接受者很容易理解词句的意思。

三、自然主义写作手法的运用

法国文坛19世纪中后期出现的自然主义对我国现代作家影响很大,李人是最先接受并尝试自然主义写作手法的作家之一。1919年8月至1924年8月,李人赴法勤工俭学,期望在文学上有更高的造诣。留法期间,他认真研究法国古典文学,深受法国十九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的影响。李人对法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择取注重的是其“真实的观察”、“客观的描写”的现实主义精神。在他看来,这种现实主义精神在自然主义、写实主义领袖左拉那里表现得十分集中、突出,左拉“真实的观察”、“如实描写,并不讳饰”的科学精神令他折服,赞叹“左拉学派的长处是能用实验科学的方法,不顾阅者的心理,不怕社会的非难,敢于把那黑暗的底面,裸的揭示出来,”[5]453。李人把自然主义理论化为自己的创作理念并贯穿于创作始终。他在《死水微澜》中践行自然主义创作原则,反复考证、精准而细致的社会风俗画勾画,冷静客观的典型人物塑造都使虚构的小说变得真实可信。

(一)社会风俗画

小说中,随着聚焦点的转移,叙述者充当了地理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建筑家、故事家等多种角色,真实地描绘了自己亲眼看到的景物。这种静态景物的叙述为动态的故事的演绎做出了真实的铺垫。

1、故事发生时间、地点的精确性

叙述者把时间地点清楚地写出来,实践自然主义强调的“精确的观察”“科学的分析”的创作主张。1894 -1901 年共七年多,邓幺姑四年少女生活,1894 - 1897 蔡大嫂两年半妇人生活,1897 -1899 一年半和罗德生相爱,养伤约半年,嫁顾天成。开头“序幕”已是六年以后和蔡兴顺所生儿子金娃已经八岁,念书了。所有时间点叙述者都清晰点出。在介绍事件发生地点时,叙述者也尽可能精准,“由四川省省会成都,出北门到成都府属的新都县,一般人都说有四十里,其实只有三十多里。”[4]p47叙述者对天回镇街道的布局,四川省城的热闹场景等都做了仔细的描述。这一连串精确的时间、地点的记录使故事接受者毫不怀疑故事是叙述者随意捏造的。

2、地方风俗风土细致入微的描写

关于天回镇的由来,叙述者引用了一段精彩的“地方志”:“志书上,说它得名的由来远在盛唐。因为唐玄宗李隆基躲避安禄山之乱,由长安来南京――成都在唐朝时称南京,以其在长安之南的原故――刚到这里,便‘天旋地转回龙驭’了。皇帝在昔自以为是天之子,天子由此回銮,所以得了这个带点封建臭味的名字。”[4]p21叙述者就像一位历史学家,对历史志书有深入的研究,把天回镇的来历说得真实可靠,由此也可看出作者从忠于生活真实的美学观念出发,以其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广博的知识,真实地反映了自己所熟悉的成都风貌,做到了取信于当时而传信于后世。第三部分:交流,叙述者对川西坝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实录:“川西坝生产的黑毛肥猪,起码在四川全省,可算是头等好猪。而成都西北道的猪,在川西坝中又要算头等中的头等。它的肉,比任何地方的猪肉都要来得嫩些,香些,脆些,假如你将它白煮到刚好,你就察得出它带有一种胡桃仁的滋味,因此,你才懂得成都的白片肉何以是独步。”[4]p60对天回镇的赶场日的大市、小市、衣食住行、红白民事、过年过节、公园茶馆、交通工具、生活用品等各方面大小事的描写,叙述者就如一位民俗学家,对川西的民风民情了如指掌,以对家乡无限热爱的激情,在作品中触及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生动地展现了四川成都的人际情态。将千奇百怪的人生世相全部描绘在了这幅民俗画卷中。而正是这种“人化的自然”的描写使得作品既有神奇色彩又兼具地方志、风俗志的韵味,因此深深地吸引着读者。李人在这里所提供的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风俗画面,深刻地揭示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个侧面,使我们对历史的演进既有一种生活的整体感,又能深深地体察到历史长河的细微的喘息。可以说,这是他熔铸了十九世纪法国现实主义作家的长处和中国文学优秀传统而创造的属于他个人的风格。

(二)典型人物塑造

李人践行自然主义的创作方法,力求真实的再现辛亥革命。他的老友张秀熟在《李人选集》序言中说:“辛亥革命虽然是他的亲身经历,又有直接的闻见,但他为了资料真实,仍尽力搜集档案、公牍、报章杂志、府州县志、笔记小说、墓志碑刻和私人诗文。并访问过许多人,请客送礼,不吝金钱。每修改一次,又要搜集一次,相互核实。”[6]

《死水微澜》塑造了蔡大嫂、罗歪嘴等一系列典型、丰满、独特的艺术形象,这与作者对法国自然主义精神和创造方法的吸收与创新分不开。自然主义力求人物绝对真实,这便要求作家写自己熟悉的人与事,写身边、生活中实有的故事。李人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严格遵守这种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为了使作品中的人物真实可靠,使蔡大嫂得到读者的接受与肯定,李人仔细观察身边的人物,把各类人物特征进行合理拼接,使蔡大嫂这一人物形象更丰满更典型,李人指出,蔡大嫂等人物虽然是虚构的,“但类似这样的人很多,如蔡幺嫂这样的典型,我看的很多,很亲切,她们的生活、理想、内心、境遇,我都熟悉。我从很多蔡幺嫂身上取出一些东西,加一点东西,这样捏成一个面人,而不是甲蔡幺嫂加乙蔡幺嫂加丙蔡幺嫂,等于书中的蔡幺嫂”[7]。

结语:

李人在《死水微澜》的前记中明白地指也了自己小说创作的动机与目的:“把几十年来所生活过,所切感过,所体验过,在我看来意义非常重大,当得起历史转捩点的这一段社会现象,用几部有联续性的长篇小说,一段落一段落地把它反映出来。”[1]1小说允许虚构也必须虚构,然而历史却是真实的存在,李人用小说表现真实存在过的历史事件就必须让小说接受者相信叙述者所叙述故事的真实性,“虽然有案有据,但也加了工,艺术化了的。”[1]2李人虚构出一个叙述者“我”,由“我”用摆龙门阵的方式来讲述故事,同时,“我”尽可能的对故事做冷静的、客观化的描述并与故事接受者保持联系,引导接受者思考,让接受者参与其中。叙述巧妙,接受者便很容易认可故事。

参考文献:

[1] 李人.死水微澜・前记[M]. 武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2] 李人.死水微澜[M]. 武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

[3]李怡.现代四川文学的巴蜀文化阐释[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

[4] 张秀熟.李人选集( 第一卷)序[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

[5] 张秀熟.李人选集( 第五卷) [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80.

[6]李人作品的思想与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9.

第8篇

关键词:中央事故 音响信号回路 改造方案

1 中央事故信号存在的问题

动力厂电气车间主控室目前使用的中央事故信号回路是1997年岳阳电业局设计并安装的。接线方式采用的是广泛用于变电站的可重复动作的开关事故跳闸音响监视回路。见附图1。

其动作情况如下:按下试验按钮1YA,或运行中的断路器发生事故跳闸后,小母线-XM和SYM之间经过一个电阻突然接通,1XMJ动作,其常闭接点闭合,使1ZJ励磁。1ZJ一对接点闭合接通电笛DD发声回路,另一对接点启动时间继电器1SJ,经一定延时后,将-XM负电源引至1XMJ的②,使1XMJ返回,使1ZJ断开,从而自动解除电笛发声。

该中央事故音响信号回路必须能重复动作。第一台断路器事故跳闸后,运行人员在处理事故过程中,断路器控制开关KK一直维持在合闸后位置,从而保留绿灯闪光,以利于事故处理。此时-XM和SYM之间一直经一电阻相连,使1XMJ一次线圈有一个稳定的电流通过,稳定电流不会在脉冲变压器副边产生互感电势,故1XMJ不会动作。若再一台断路器事故跳闸,-XM和SYM之间再并联一个电阻,1XMJ一次线圈电流发生突变,1XMJ将再次动作,发出音响信号,这就是所谓的重复动作。

然而,自1997年我厂的电力系统采用南自院的ISA-1H型变电站微机保护成套装置以来,该微机保护中的中央信号开出与原有的中央事故信号回路相互之间不兼容,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ISA-1H微机保护装置中的中央信号开出如图1所示(以为电抗器例):由此可见,所有中央信号开出均为有源接点,共用一个信号正电源。而且无论是在外部端子还是从内部端子上,均无法分开。这与中央事故音响信号回路需要无源接点将-XM与SYM母线接通的要求不相符合。

2 曾经采取的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曾经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对中央事故音响回路进行了一定的改动。

(1)用保护回路开出的TXJ接点直接启动中央事故信号回路的1ZJ,从而接通电笛发声回路。但是该方案不久就充分暴露出它的缺陷:

a. 甩开了冲击继电器,无法实现可重复动作报警。

b. 中央事故信号屏上的复归按钮无法复归音响。因为TWJ经保护开出后,其常开接点一直闭合,必须按保护屏上的保护复归按钮才能复归事故音响。

c. 开关偷跳或人为在现场误打跳开关,不启动保护,故无法发出事故音响报警。

这种方案很快便被取消。

(2)采用控制回路开出的跳位继电器的常开接点TWJ直接启动1ZJ,这种方案虽然解决了开关偷跳或人为打跳开关时事故音响不报警的问题,但仍然甩开了冲击继电器,无法实现可重复动作。而且还引入一个新问题,就是当断路器正常断开时,事故音响也会报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在TWJ常开接点后串一块压板,强制规定运行人员在断路器合闸操作完成后才能投入,而在断路器断开之前必须退出压板。这样无形当中给运行人员增加了无谓的操作风险。目前我厂所有6KV馈线的事故音响回路就是采用的这种方案。

(3)考虑到我厂的厂用电抗器与厂用变压器的断路器比较重要,而且数量不多,可以采用引入断路器本身的无源辅助开关常开接点串电阻的方式并在SYM(708)和-XM(702)之间。靠启动冲击继电器来启动电笛发声回路。这样就可以满足可重复动作的要求。但这样仍然存在必须增加压板进行投退操作的缺陷。

3 改造方案

目前我厂整个电力系统的保护基本上采用的均是南瑞(以前的南自院)的设备,特别是南瑞继保的RCS微机监控系统投运后,为了通信的方便,以后的保护均需优先采用南瑞的保护。所以必须针对南瑞保护装置的特点,对我厂的中央事故音响回路进行改造。

具体的改造方案如下:

(1)110KV所有开关和主6KV几个电源开关因为现有的操作把手不取消,故仍然采用把手接点串电阻和断路器常闭辅助接点相配合,并在702和708之间的方式。

(2)对于厂抗与厂变的断路器,采用合后继电器常开接点HHJ与跳位继电器常开接点TWJ相配合的方式。我们知道,HHJ是一个磁保持继电器,(双位置继电器),只有在操作人员正常操作时才能启动或复归,它能有效的区分断路器是否是正常分合。我们查看了所有ISA-1H的保护装置接线图,恰好每个断路器的保护控制回路中均有我们所需的接点。即使是明年我们即将改造的6KV馈线RCS-9611B微机保护测控综合装置中也有。如图1,我们可以将D33公共端不接线,D34和D35看成首尾,正好是HHJ与TWJ的常开接点串联。

改造图纸如下(图2、图3):

由于每个断路器控制装置中只有一对HHJ和TWJ常开接点的组合,所以增加一个中间继电器ZJ,安装在断路器保护控制屏内。为了节省空间,便于安装,采用江阴市新长江继电有限公司的GZ-L002型端子式中间继电器(含2个常开接点)。

将中央事故信号中的两个冲击继电器进行分工。1XMJ及其SYM(708)小母线接线方式不变,用于采用控制把手的断路器的监视。2XMJ及其3SYM(808)小母线原本是遥信用,目前处于闲置状态,正好可以经过改造后,用于南瑞保护控制装置的事故音响回路。

在3SYM(808)前串入一个时间继电器SJ的延时闭合常开接点。该实际继电器由安装在各断路器保护控制装置内的ZJi来启动。引入时间继电器SJ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断路器正常合闸时,由于断路器存在的固有机械传动时间和电气传动时间,HHJ必然先早于TWJ动作,导致事故音响误动作。所以SJ的时间整定必须长于断路器的合闸时间。为了便于整定,可将其整定为1S。

时间继电器SJ安装在中央信号屏内,图3虚线内的均安装各断路器的保护控制屏内。这需要将事故音响小母线3SYM(808)和新加设的事故音响辅助小母线SYFM从中央信号屏引自各保护控制屏的屏顶。

这种接线方式不仅可以重复报警,还免去了不必要的音响压板。在断路器偷跳或检修人员检修时不慎将断路器误打跳,主控室均会来事故音响报警。

(3)我厂的馈线保护控制部分明年将更新,采用南瑞继保的RCS-9611B型保护测控综合装置,并且在老主6KV保护室集中组屏。但我们可以先将其事故信号部分的改造方案提前做好。改造方案有两种:

a. 方案一与厂抗厂变的相同,将事故音响小母线3SYM(808)和新加设的事故音响辅助小母线SYFM引到主6KV老保护室,每个断路器增加一个ZJ,将-XM的负电源引自3SYM(808),来启动冲击继电器。

第9篇

关键词:《阅微草堂笔记》 纪昀 新疆 鬼神故事

《阅微草堂笔记》是清代鸿儒纪昀晚年创作的笔记小说,全书包括《滦阳消夏录》《如是我闻》《槐西杂志》《姑妄听之》《滦阳续录》五种共二十四卷,收录文言笔记一千余则。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阅微草堂笔记》时写道:“惟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借名高望重以传者矣。”[1]由此可见,《阅微草堂笔记》的文学成就是极高的,其中很大程度就在于书中对鬼神形象的刻画。由于纪昀曾因“漏言”被发配至乌鲁木齐两年有余,故《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的与新疆相关故事甚多,包括鬼神故事、怪物故事、风俗故事以及奇特现象等,对研究十八世纪新疆风物、信仰与习俗具有很重要的价值。

通过辑录统计,笔者共在《阅微草堂笔记》全文中发现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34条,其中《滦阳消夏录》中11条,《如是我闻》中10条,《槐西杂志》中4条,《姑妄听之》中6条,《滦阳续录》中3条。出于严谨考虑,一些议者以为鬼神的巧合(如《槐西杂志三》记载一人梦醒巧救他人之妇,或以鬼神使之)和纪昀明确提出了科学依据的相关故事(如《槐西杂志四》记载索尔逊在野外枕人首入睡时感觉到有异动,开始以为是鬼,后来纪昀认为是颅内热气蒸腾导致)等不记录在内。

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新疆鬼神故事分类

通过辑录与阅读,笔者将《阅微草堂笔记》中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分为三大类,分别为鬼神显灵故事、鬼神现身故事和鬼神入梦故事。据辑录,其中鬼神显灵故事11条,鬼神现身故事17条,鬼神入梦故事6条。

(一)鬼神显灵故事

笔者以为,鬼神显灵故事一般为经过祈祷或某种活动后鬼神通过作法等手段产生一定影响的故事,故事发生期间鬼神并未真正露面。如《滦阳消夏录一》中记载纪昀在乌鲁木齐时,军吏捧文牒请判,并说“凡客死于此者,其棺归籍,例给牒。否则魂不得入关。”同时“以行于冥司,故不用朱判,其印亦以墨。”纪昀开始是不信的,后来夜晚逐渐有鬼哭之声自城外临近,最后“越数日,声至窗外”,但“时月明如昼,自起寻视,实无一人。”后来纪昀在官吏的劝说下试着判了文牒,“勉从其议,是夜寂然。”[2]依据纪昀的记载,这则故事中鬼并未F身,但“鬼哭”之声却是对其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故可认为是鬼神显灵故事。

又如《滦阳续录二》中记载昌吉守备刘德与十几人在征回部时迷路,后来“见崖下有人马骨数具,虽风雪剥蚀,衣械并朽,察其形别,似是我兵。因对之慨叹曰:‘再两日不晴,与君辈在此为侣矣。’”随后“顷之,旋风起林外,忽来忽去,似若相招”,便“试纵马随之,风即前导;试暂憩息,风亦不行。晓然知为斯骨之灵。随之返行三四十里,又度岭两重,始得旧路,风亦H然息矣。众哭拜之而去”。[3]在这则故事中鬼神也并未现身,而是以旋风的形式为将士们引路,故笔者以为也可看作是鬼神显灵故事。

(二)鬼神现身故事

笔者以为,鬼神现身故事一般为故事中的人物亲身见到了鬼神真身的故事。如《滦阳消夏录六》中记载乌什回部将要叛乱时,城西回部始祖坟墓上“每日将暮,辄见巨人立墓上,面阔逾一尺,翘首向东,若有所望”,后来“叛党殄灭后,乃不复见。”人们对此众说纷纭,纪昀也认为“其为乌什将灭之妖孽,则无疑也。”[4]这则故事中以回部祖坟上的“巨人”形象现身的神灵被人们亲眼所见,故可认为是鬼神现身故事。

又如《如是我闻二》记载有商人夜行至呼图壁,“暗中见树下有人影,疑为鬼,呼问之。”树下之物请求同行,后来问商人去做什么,商人言“吾夙负一友钱四千,闻其夫妇俱病,饮食药饵恐不给,故往送还。”谁知“是人却立树背曰:‘本欲祟公,求小祭祀。今闻公言,乃真长者,吾不敢犯公,愿为公前导,可乎?’”商人不得已便跟从他,该物“凡道路险阻,皆预告。”后来“俄缺月微升,稍能辨物,谛视乃一无首人,栗然却立,鬼亦奄然而灭。”[5]根据记载,这则故事中商人也是真真切切地在夜晚见到了现身的鬼的,故笔者以为也可归为鬼神现身故事。

(三)鬼神入梦故事

笔者以为,鬼神入梦故事一般为鬼神进入故事主人公的梦境并对其进行一系列讲述或发生一些行为的故事,有时这些行为还会对随后故事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如《如是我闻二》记载吉昌遣犯彭杞在其女患重病将死之时不得已打算将她抛在林间听天由命,然而同时遣犯的杨缛衔这样太残忍,便提出“我愿舁归疗治,死则我葬,生则为我妻。”后来彭女的病最终没有治好,在临死之时和杨缢怠懊删高义,感沁心脾。缘伉俪之盟,老亲慷诺,故饮食寝处,不畏嫌疑;搔仰抚摩,都无避忌。然病骸憔悴,迄未能一荐枕衾,实多愧负。若殁而无鬼,夫复何言;若魂魄有知,当必有以奉报。”后来“葬后,夜夜梦女来,狎昵欢好,一若生人”。[6]这则故事中彭女的魂魄为报恩夜夜入杨缑尾⒂胫亲昵,可看作是鬼神入梦故事的代表作。

又如《姑妄听之四》记载乌鲁木齐提督巴彦弼征乌什时,有一人奋力杀敌,并未注意到正向他射来的箭,这时旁边有人看到,便“急举刀代格,反自贯颅死”,这使杀敌之人很悲伤。后来,该人的魂魄托梦给他说“尔我前世为同官,凡任劳任怨之事,吾皆卸尔,凡见功见长之事,则抑尔不得前,以是因缘,冥司注今生代尔死。自今以往,两无恩仇。我自有赏恤,毋庸尔祭也。”[7]这也是典型的鬼神入梦的故事。

二、《阅微草堂笔记》中新疆鬼神故事的内涵探究

(一)寄托封建传统道德教化

纪昀作为传统的儒家知识分子,自然会偏执于伦理道德的教化,从某种程度上来看,《阅微草堂笔记》更多的是为道德劝惩而作,充满了忠孝节义的说教。正如纪昀门人盛时彦在为《阅微草堂笔记》作的序中写道“而大旨要归于醇正,欲使人知所劝诫”[8]。纪昀把道德教化当作自己的社会责任,极力宣传儒家伦理道德,他笔下的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封建传统道德教化的成分,如宣扬孝悌、忠义等,都是为了统治阶层的利益而服务的。

如《如是我闻四》记载乌鲁木齐的军政指挥官巴彦弼昔从征乌什时曾做过一个梦,梦至一处山麓,遇到了牺牲的护军统领某公,握手相互问候。某公曰“吾以平生拙直,得受冥官。今随军籍记战没者也。”见其册上有黄色、红色、紫色、黑色数种旗。某公曰“赤心为国,奋不顾身者,登黄册。恪遵军令,宁死不挠者,登红册。随众驱驰,转辗而损者,登紫册。仓皇奔溃,无路求生,蹂践裂尸,追歼断腹者,登黑册。”这种次序的最上等,阴曹地府要列入神明级,列入紫色的也要列入善道,至于列入黑色册子的,阴曹地府也要褒扬他的忠义,但在阴间,却以平常的鬼魂对待。巴公常以之告部下曰“吾临阵每忆斯语,便觉捐身锋镝,轻若鸿毛。”[9]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阵亡战士到了阴间后会得到较高的地位,这在那个时代自然会激励将士们奋不顾身为君主而战,在如今看来这便是一种超越死亡的忠义的说教,为的是让臣子能更好地为君主尽忠。

又如《滦阳消夏录三》中记载,一位名叫乌鲁木齐的官员梦到在战场上牺牲的厨师巴拉,巴拉在冥间为博克达山神部将。乌鲁木齐问何以得官,巴拉说“忠孝节义,上帝所重。凡为国捐生者,虽下至仆隶,生前苟无过恶,幽冥必与一职事,原有过恶者,亦消除前罪,向人道转生。”[10]这里借巴拉之口说出的“忠孝节义,上帝所重”也正是作者想要宣扬教化的意思,人们只有在人间做了忠孝之事,才可在死后有好的结果。

再如上文所引《滦阳续录二》中的友军魂魄化旋风引路的故事,纪昀在这则故事后感叹说“嗟乎!生既捐躯,魂犹报国;精灵长在,而名氏翳如。是亦可悲也已。”[11]这是对报国之魂的嘉许,同时也无不包含着对报国行为的赞许与宣扬。

(二)表达对统治集团政策的颂扬

从一个方面来看,作为备受乾隆帝青睐的重臣,纪昀对朝廷可谓是尽职尽责,对于事情本质一些有争议的事情,纪昀大多时会站在清廷的立场上维护统治集团政策,这一点在《阅微草堂笔记》里的新疆鬼神故事中广有体现。对清廷统一西域、整顿边疆而发起的这几次征战,纪昀均持肯定态度,其立场非常鲜明,并借神灵以抒己见。

如《槐西杂志四》记载,称号为“小李陵”的一兵士自述,在“平准”大兵将至前,其夜栖山谷,乃见七八十侍从列队分立,一巨人“端拱向东拜,意甚虔肃”,知为山灵。此兵士“归正后乃悟天声震叠,为遥祝万寿云。”又如《如是我闻》记述了翰林院笔帖式伊实从征伊犁时血战突围、身负重伤、魂魄逸出随后死而蜕的经历,纪昀在文末写道:“然则忠臣烈士,正复易为,人何惮而不为也!”然而实际上,作为贬谪官吏的纪昀立场鲜明地维护着清统治者的利益。如乌什事件本是由于该城阿奇木伯克阿卜杜拉的横征暴敛以及朝廷派驻大臣素诚的腐败所引起的维吾尔族群众的一次抗暴行动,纪昀却将起事者斥为“妖孽”“贼”,认为“叛徒逆党,法本应诛,即不剥肤,亦即断”[12],显然是有失公允的。

不过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也并不全是记载了对清廷的颂扬,《阅微草堂笔记》也揭露了官场黑暗,记录了昏官庸吏、贪官污吏等的言行,但这些在本文所论的新疆鬼神故事外,故本处暂且不议。

(三)表达对东归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之情

众所周知,古代主动前往西域的文人和官员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是被贬谪至此,而西域贬谪官员人数则以清朝为最。西域遥遥,文人至此自然会产生对东归的向往和对故土的思念,这一点也在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新疆鬼神故事中有所体现。

如上文所述《滦阳消夏录一》中的遣犯之鬼哭求通关文牒的故事,“为此俾仰沿路把守关隘鬼卒,即将该魂验实放行,毋得勒索留滞,致干未便。”同时明确提出遣犯“无牒不能归故也”。[13]这则故事正是表现和延续了他们活着时对东归的向往以及渴望得到正式批准和认同的心理,同时这些幽魂历经困难要魂归故里,可见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即使客死关外最后也要魂归故里,这是中国人普遍的一种渴望落叶归根的乡土观念。这也正是纪昀《乌鲁木齐杂诗》中“白草飕飕接冷云,关山疆界是谁分,幽魂来往随官牒,原鬼昌黎竟未闻。”[14]一首的含义。

当然,用我们现在的科学角度来看这样的故事未免有些荒诞,但纪昀在那个年代以亲身经历的形式写出如此故事,也正是表达了对东归与故土的切切思念。

三、《阅微草堂笔记》中新疆鬼神故事的产生原因探究

(一)自古以来鬼神故事的影响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说:“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15]自古魏晋始,志怪小说与传奇颇为兴盛,后来又出现叙异笔记小说如段成式《酉阳杂俎》等,前者至明清又有蒲松龄《聊斋志异》等传世之作。纪昀以“超传奇追晋宋”为己任,在创作《阅微草堂笔记》沿袭历代叙异笔记小说笔法,同时采志怪小说记叙鬼神传统之长,终究完成了一部奇谲瑰丽的不朽著作。

(二)新疆具有异域风情和神秘色彩

在发配至新疆的中原人看来,由于民族众多等因素,新疆具有浓郁的异域风情,再加上山川雄奇瑰丽如鬼斧神工且与中原不尽相同,自然会给人以神秘色彩。如前文所记载的山神、巨人形象在新疆出现,又如《如是我闻二》记载“呼图”意为鬼,“呼图壁”意为有鬼,再如《姑妄听之一》所记载的征乌什时出现的山精,无不是和新疆相关的当地特有的鬼神故事。新疆这些异域鬼神和人们寻常写到的中原鬼神相比更具有神秘色彩,对人们更有吸引力,也使得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关于新疆鬼神故事的叙述更加生动传神。同时,新疆本土的鬼神也更能增强故事的说服力与可信度。

(三)借物抒情,表达对现实的映射

虽说前文提到《阅微草堂笔记》对统治阶级政策的维护,但另一方面还是影射了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尽管在新疆鬼神故事中并未有体现,但也可作为鬼神故事类的诱因加以分析。正如鲁迅先生所言“其材料大抵自造,多借狐鬼的话,以攻击社会。”[16]用鬼怪世界影射人世,对官场和吏界的弊端颇多感慨和嘲讽,使得鬼神文学固有的讽谕性、象征性得到延续和发展。盛时彦在为《阅微草堂笔记》作的序中也写道:“河间先生以学问文章负天下之重望……乃采掇异闻,时作笔记,以寄所欲言”。[17]至于对清代新疆官场的描述,如在《滦阳续录二》中记载昌吉事件时,纪昀写到通判赫尔喜所言“屯官激变,其反未必本心”,比较客观地反映出昌吉遣犯的迫不得已,并通过描述“屯官之残骸归,无焚一陌纸钱者”来表现自己对此事件的态度,显然批判的矛头更多的指向屯官。[18]虽说此事无关鬼神,但反映出了当时新疆官吏的与民相违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使得纪昀不满,而他作为清廷官员不便明言,这便也促成了《阅微草堂笔记》中新疆鬼神故事的诱因之一。

(四)文字狱和文人的猎奇心理的影响

自顺治起,清朝文字狱愈演愈烈,到了康乾盛世之时更是到达了顶峰。文化专制的极度压迫使得一部分文人成为了龚自珍笔下“著书都为稻粱谋”的庸人,另一部分文人则不问世事专心治学,于是产生了以埋头考据为主的乾嘉朴学,也产生了以《聊斋志异》和《阅微草堂笔记》为代表的猎奇述异鬼神文学。正如盛时彦在序中所说“m诡奇谲,无所不载;惭箜肆,无所不言”[19],不得言政事的纪昀便将精力注入到猎奇鬼神故事之中,这才有了《阅微草堂笔记》这部不朽奇书。

四、Y语

在纪昀所处的时代,他可能会相信真的存在鬼神,也可能是借鬼神故事来加以讽喻,虽说如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把鬼神故事看作是文化糟粕,但我们也不能完全否定鬼神故事的价值所在,它同样是我们进行文学研究的宝贵素材。总之,作为清朝志怪笔记小说的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为我们能够了解更为丰富的历史社会风情提供了有血有肉的纪闻资料。其中的与新疆相关的鬼神故事也是种类繁多、意蕴深远,具有很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对我们学习古代文学并了解当时的新疆社会风俗及信仰有很重要的意义。

注释:

[1][15][16]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版。

[2][3][4][5][6][7][8][9][10][11][12][13][17][18][19][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版。

[14][清]纪昀,郝浚等注:《乌鲁木齐杂诗注》,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参考文献:

[1][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北京:中华书局,2010.

[3]纪昀.纪晓岚文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1.

[4]姚晓菲.试论《阅微草堂笔记》对新疆的描写及其史料价值[J].昌吉学院学报,2013,(04):1-6.

[5]韩希明.《阅微草堂笔记》关于新疆描写述评[J].民族论坛,2009,(06):55-57.

[6]张思莉.论纪昀笔下的民俗[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7]易琼.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狐世界的构建[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8]杨亮.纪晓岚因果轮回观念之危机――以《阅微草堂笔记》为视角[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2):9-12.

[9]张伟丽.《阅微草堂笔记》之宗教文化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

[10]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11]左红英.试论《阅微草堂笔记》狐鬼题材的描写[D].保定: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2]岳永.略论《阅微草堂笔记》中的西域见闻[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42-46.

[13]张晏.《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乌鲁木齐[J].黑龙江史志,2013,(23):299.

[14]张笔君.《阅微草堂笔记》的社会意义评析[J].青年文学家,2012,(12):29.

[15]孙岩.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新疆内容的写作过程及动机[J].兰台世界,2016,(05):132-135.

[16]张晏.《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乌鲁木齐[J].黑龙江史志,2013,(23):299.

[17]吴波.纪昀的西域谪戍生涯及《阅微草堂笔记》反映西域风土人情的特点[J].广西师院学报,2002,(02):62-65.

[18]宋世勇.《阅微草堂笔记》鬼神形象刍议[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9]吴波.彰显圣人“神道设教”的创作动机与矛盾的鬼神观天命论――《阅微草堂笔记》思想文化意蕴研究之一[J].船山学刊,2005,(04):89-91.

第10篇

【关键词】智能高速公路;微波车辆检测器;原理分析;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的通车里程不断增加,截止到2011年底,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8.5万公里。然而随着路网规模不断扩大,其通行能力却满足不了交通量增长的需求,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智能交通系统(ITS)是缓解日益恶化的交通状况的有效途径。通过车辆检测器实现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和交通事故检测是ITS的重要内容。

目前高速公路常用的车辆检测器有线圈车辆检测器、视频车辆检测器和微波车辆检测器等。线圈检测是单车道设备,只能检测一条车道的交通信息,且安装或修理时需要中断交通,埋置线圈的切缝容易使路面受损,缩短路面及检测线圈的使用寿命。视频车辆检测器容易受到光线变化的影响,其检测精度和效率都受到限制。微波车辆检测器以其安装维护的方便,可检测多车道以及全天候工作的特点很好地满足了高速公路的应用要求。

1.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工作原理与硬件结构

1.1工作原理

微波车检器对车辆的检测基于多普勒效应。微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反射波的频率会因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当物体固定不动时,反射波的频率保持不变;当物体向靠近波源的方向移动时,微波反射波被压缩,导致频率增高;当物体向远离波源的方向移动时,微波反射波被拉伸,导致频率降低。

1.2硬件结构

微波车检器大致由天线、半导体收发开关、隔离器、振荡器、混频器、中频放大器、带通滤波器、A/D转换器、微处理器和通信接口等部件组成(图2)。

图1 微波车检器硬件结构图

图2 某一断面的车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功能

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功能可分为主要功能和辅助功能两方面。

2.1主要功能

2.1.1单点交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检测器通过发射调频微波,反射波发生偏移来判断车辆的有无,识别路上的车辆。主要采集的信息包括:

(1)经过某一断面的车流量(需要体现自然车流量和折算车流量)。通过采集这些数据,可以统计出在不同的时间段内经过某一断面的车流量,进而得到关于时间的流量变化曲线(图3),分析得到在一天、一个月以及一个季度等的高峰车流量,便于交通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人员更好的掌握所辖高速公路的车流量规律。

(2)经过某一断面的平均速度。在单位时间内测得通过道路某断面各车辆的地点车速,这些地点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断面的平均车速。

(3)按照小型车、中型车和大型车进行车辆分类,并按照车辆类型来分别统计车流量和速度等信息。进而可得到关于各类车型的统计报表和曲线图,便于管理者更清楚的掌握所辖路段的车流量信息。

图3 某一断面不同时间段内的各类车流量分布图

图4 某一断面各类车型随时间的车流量变化曲线

2.1.2路段交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通过路段上安装有多个微波车辆检测器,可以不断获取大量连续的动态交通数据,这些数据为研究高速公路交通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奠定了重要基础。

(1)确定路段的交通量。通过布设在道路沿线的微波车检器可以确定该路段在一定时间段内的交通量。但由于车检器或传输线路发生故障时,采集到的路段交通量通常是错误的,这就需要对路段交通量进行校准。

(2)确定路段的交通拥挤程度。在某一路段发生交通事故时,对采集的交通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对道路交通流状态进行分析研究,以便确定瓶颈位置并得到瓶颈处拥挤的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拥挤的持续时间。及时准确的预测道路交通流的状态,进而掌握路段瓶颈处交通拥挤的规律。

根据路段不同断面时间平均速度的均值和断面交通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并分为不同等级。路段不同断面时间平均速度的均值越高,表示拥挤程度越低。结合交通运输部的《公路网运行监测与服务暂行技术要求》中的“高速公路路段拥挤度等级划分标准”来判断所辖路段的拥挤度。

2.1.3路网交通信息的采集与处理

多个路段车辆检测器所采集的信息可以反映整个路网的交通状况。

通过对采集得到的路网历史动态交通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可以得到高速路网交通状态的时空变化规律;通过分析历史交通事故,对当时所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交通事故对交通状态的影响规律。通过建立符合本地区路网特点的交通变化预测模型和事故影响预测模型,使之能根据高速路网历史数据预测得到准确的交通状态变化趋势,并估计实时交通事故的时空影响。

2.2辅助功能

2.2.1数据存储功能

车辆检测器可设置参数安全存储,意外的断电事故不会损失数据;如果通信中断,检测器可以将交通信息保存在设备中,等通信恢复后,将历史数据通过通信端口上传到监控中心,保证检测数据的完整性。

2.2.2故障检测功能

当微波车辆检测器发生故障时,其能上传故障信息,所存储的信息能在检测器或检测器相连的外部设备(该设备可检索并显示存储信息)上显示、查阅。以代码或文本形式记录下故障类型与细节、故障发生的时间与日期和故障清除的时间与日期,以便于设备的后续维护。

2.2.3通讯功能

微波车辆检测器可采用传统的有线传输,还可采用无线传输。配合放大器和天线,最远传输距离可达50公里。解决了野外布线不方便,通信困难的问题;作为数据采集终端,可以支持许多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讯方式,实现GPRS、CDMA的通讯方式。

3.结语

文章介绍了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原理与构成,主要从断面、路段和路网三个方面阐述了微波车辆检测器的基本功能和应用。微波车辆检测器作为一种道路通行状况检测的手段,在高速公路交通参数采集方面具有较多的优势,是对传统的高速公路监控系统的升级与完善。随着微波车辆检测器技术日趋成熟和完善,其将成为数据采集的主流技术。在高速公路由数字化进入智能化的重要时期,微波车辆检测器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科]

【参考文献】

[1]2012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N].人民日报,2011.12.

[2]杨兆升.基础交通信息融合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

[3]王笑京,沈鸿飞,汪林.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发展战略研究[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2006,Vol.6,No.4,9~12.

[4]EI-Geneidy A M,AhrnedM,Bertini R L.Toward validation of freeway loop detector speed measurements using Transit probe data[C].7th International IEEE Conference Proceedings o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2004.

第11篇

微博袭来,人人都是记者

微博是一个伟大的发明,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厉害的一种信息传播渠道。虽然在篇幅上它只有140个字,但是它所带来的冲击力、影响力和传播力,远远不是140个字所能限制的。微博已经证明了它在社会变革中所起到的伟大力量。由于微博的存在,一个社会的串联能力和鼓动的力量也是成倍的增长。埃及、伦敦、华尔街等一系列事件,都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

自从2007年中国第一家带有微博色彩的饭否网开张,到2009年,微博这个全新的名词,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世界,打败奥巴马、甲流等等名词,成为全世界最流行的词汇。

伴随而来的,是一场微博世界人气的争夺战,大批量的名人被各大网站招揽,各路名人也以微博为平台,在网络世界里聚集人气,同样,新的传播工具也造就了无数的草根英雄,从默默无闻到新的话语传播者,往往只在一夜之间、寥寥数语。

2009年7月中旬开始,国内大批老牌微博产品(饭否、腾讯滔滔等)停止运营,一些新产品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像1月份开放的大围脖,6月份开放的Follow5,7月份开放的贫嘴,8月份开放的新浪微博,其中Follow5在2009年7月19日孙楠大连演唱会上的亮相,是国内第一次将微博引人大型演艺活动,与twitter当年的发展颇有几分神似。

2010年国内微博迎来春天,微博像雨后春笋般崛起。四大门户网站均开设微博。根据相关公开数据,截至2010年1月份,该产品在全球已经拥有7500万注册用户。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1年上半年,中国微博用户从6331万增至1.95亿,增长约2倍。该《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的普及率增至36.2%,较2010年增加1.9%。

2011年上半年,我国微博用户数量从6331万增至1.95亿,半年增幅高达208.9%。微博在网民中的普及率从13.8%增至40.2%。从2010年底至今,手机微博在网民中的使用率比例从15.5%上升到34%。

至今,新浪微博用户数超过1亿,得益于抢占了先机,而且在整体的战略执行上也比较彻底到位,所以获得了现在的地位。仅仅两年时间,新浪微博就为新浪生下了一个价值几十亿美金的“金蛋”。

可以说,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势如破竹,各种不同的声音来自四面八方,“主流媒体”的声音逐渐变弱,人们不再接受被一个“统一的声音”告知对或错,每一个人都在从独立获得的资讯中,对事物做出判断,一个真正的人人都是记者的时代来临。

利弊双刃剑,繁荣背后存隐患

微博确实为每一个老百姓都提供了一个信息的平台,但是这种渠道,同时也是认识平台,它实际上大大降低了新闻行当的门槛。人人都可以当记者当编辑,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写大字报。微博使广大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有了更好的渠道和平台,这是好的一面。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其另一面,社会中的人素质有高低,认识社会、判断社会的能力也有高低,不同阶层的人、不同素质修养的人,都会利用微博做事情,而做出来的事情就会有着不同的效果,这就使得微博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前不久,在网上流传的一条微博对微博消息的真实性提出了很大的质疑。这条微博是这样写的:“湖南长沙一名小学生捡到3万元巨款后,原地坐等失主,但却被人冒领。小孩回学校告知老师后得到表扬,此事亦在附近传颂。不久,真失主听说小孩拾金不昧的事后找上门索钱,未得,就将小学生其父母告上法庭。法庭最终判小孩家长赔偿失主6000元。”在微博的结尾,博主还不忘提醒网友,请大家以此为鉴,教育小孩拾金不昧要慎重。

这条微博给人传达出的信息不亚于2006年“彭宇案”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儿童拾金不昧被冒领失主索赔,法官判决再次击垮道德底线。这条微博被转发后,迅速引发冈民关注。网友“DJ小敏宛豆粉”发出疑问:更多的时候我们的法律只考虑财产损失,却不考虑心灵的伤害!

也有网友对这个案例提出怀疑,网友“风雨小P”表示:“希望有人能出来辟谣,希望不是真的,否则天理不容”;网友“seasidedrifter”分析称:“1.怀疑故事的真实性――如果属实,那么标题似乎改为‘孩子拾得巨款之后’更加合适一些;2.如果属实,那么背后多半会有更多的‘真相’……”

微博认证为“律师”的网友“项宏峰”则从专业角度对判决作出点评:案件这样判决是错误的。对小孩子实施了诈骗行为,且得逞既遂,属于在审理民事案件中发现的刑事案件线索,应该由法院裁定移交给相关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民事案件中止审理。此案应去申诉。

然而此事在经过众多网友参与引起强烈反响之后,新浪、腾讯微博出来辟谣,爆出是南方电视台《真实故事》栏目9月1日播出的节目《巨款丢失之后》,而这个节目居然是栏目组炮制出来的情景剧,相关内容完全是个人杜撰的,并非是新闻事件。

新浪、腾讯微博辟谣成功之后,原以为此事会告一段落,然而,人们又将矛头纷纷指向了南方电视台《真实故事》栏目组。网友们纷纷对“瞎编‘真实故事’予以谴责。

网友“徐宥箴”说:“电视台应该反省及向公众道歉,《真实故事》弄虚假内容,那不是欺骗大众么?这不是细节虚假,是整个事情都假了!强烈谴责”!

网友“丁丁大小姐”评论称:“不用道歉,把栏目名改成《忽悠故事》不就结了”!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广东天旗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区政飚发帖:真实故事不真实啊!

此次事件也引起媒体人的反思,《中国周刊》总编朱学东表示:惭愧,我还转了,检讨。

南方电视台主持人王世军在微博上写道:还是要说明情况的,即使是普通网友误解了,但是也要反思,这是个剧,为何会让大家误解成新闻,虽然编剧希望反映当下的道德困境,但是在具体操作上是否少了更明确的标示避免误会。这个悲催的时代,让大家更珍惜自己的爱心和正义,做媒体也要更珍惜大家的关注,作为南方电视的一员,我自己也在这里致歉。

《真实故事》栏目组也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致歉申明:《真实故事》是广东本土第一档栏目剧,启用群众演员,演绎身边故事。9月

1日播出的《巨款丢失之后》,有网友误将剧情当做新闻事件转帖传播,从而导致广大网友产生误解,对此,栏目组表示诚挚的歉意,并将在今后的节目预告、播出、互动中加强标识,避免此类误会再度发生,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并指正。

此事件在经历一波三折,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参与关注之后终于尘埃落定。可是,当我们回过头来看整件事情的时候,是否会发现,这样的事情自始至终都不应该发生?咱们先不考虑那位微博博主发这条微博的动机,单从整个事件来看,众多微博博主不分事情的可靠性,真实性便一味的转发,如果无人出来辟谣,无人出来打假,那么事情会朝怎样的结果发展?我想势必会如“南京彭宇案“一样,在公众心里留下不可预计的负面影响,让公众因对社会公信力更加失望、质疑而造成误导的后果。

再如“8毛钱治10万元病”事件一经报出,媒体和网上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对医院和医生进行口诛笔伐。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微博的出现,使得对一件个体事件的集中扫描,将产生迅速放大的悲情意识,从而否定一切,怀疑一切,产生对医院和医生的整体不信任,并借着笔头上狂放恣肆的“诛心”之语,进行一种情绪上的发泄,而这种情绪又在不停复制给别的人。

这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会让一件个体事件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我想,最重要的是公众与医院之间信任问题缺失已久,昂贵的药价已经让医院的公信力丧失,而此刻一旦有什么医院负面报道,必然会引起轩然大波,再加上微博的推波助澜,其事态的扩大程度必然难以控制。更有甚的是,这条消息爆出后,几名患儿家长拒绝采用医生建议,而导致患儿病危。

不过,出人意料的事,这一事件再次让众多微博网民们汗颜。这个医患纠纷没有在我们一厢情愿的假想中发展为剑拔弩张,家长道了歉,医院也大度一笑并给患儿送上祝福,在温情中结束。在一个人情渐薄的“生人社会”;信任是维持整个社会运转的剂,而当前的一个事实却是这种不信任感趋强。正当大家在这种不信任感的支配下已经习惯看医院的笑话时,患儿父亲的一声道歉让我们冷静下来,重新思考医患关系是否有我们臆想中的那么不堪。这一声道歉有助于我们变得理性一些,也有助于医患关系在一个信任重塑的平台上渐次修补起来。

这一事件的最终结果可以说是圆满的。然而。我们是否能从中吸取教训,让不该发生的事情避免发生,微博时代“微风微雨”泛滥成灾,有人甚至不无讥讽地说,在微博上面,“被抢劫也可以被传成被!”,“微博时代是谣言的时代”,“微博是信息时代的垃圾桶”等等评价,而微博究竟是时代的垃圾桶还是重塑公信力的基石,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外媒:微博自由需要法律规制

英国《世界新闻报》发生的“窃听丑闻”事件暴露出西方媒体过度倾向表达自由所产生的弊端。自由没有了界限,就可能转化成对他人权利的侵害。同样,微博领域中网民在行使自己表达自由权利之时,也不得侵害他人相关权利,否则就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如果过分强调法律对微博表达自由的限制,会不会影响微博对社会阴暗面的曝光作用?法律在言论自由领域涉及到公共利益事件的曝光,即便是涉及到了相关人员的隐私、肖像等权利,但是因为其言论与公共利益有关,所以大多可以豁免侵权责任。

从微博长远发展来看,在法律规制下的微博将更具有生命力和影响力。微博具有“自媒体”的特点,每个人都有扮演信息者角色的可能,但是这些微博信息的可信程度,或者说新闻来源的真实性却越来越遭到怀疑。一些用户为了增加自身微博的“知名度”,不惜编造耸人听闻的虚假消息骗取点击量。前不久,北京因暴雨造成部分地段积水,几张在微博中广为转发的“积水”新闻图片,事后被证明都是经过PS的虚假图片。如果在微博上地震、海啸、爆炸等可能会影响到社会安定的谣言,很可能会造成社会群体性恐慌,并引发连锁反应。

如果大量虚假新闻充斥着微博,只能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信任源自微博的消息,未来的微博很可能会沦落成为互联网信息的“垃圾堆”,对微博进行必要的法律规制势在必行,因为没有法律的自由是畸形的自由。

新华网:专家称,社会要有正气,微博要健康发展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尹韵公称,对于微博今后的道路,首先是在观念上让每一个网民树立一种正确的观念,就是要使我们的微博健康、文明、理性、和谐。这样人人努力,才能使微博真正做到有序发展、健康发展。

其次,要使微博法制化。对于微博的弱点、谣言、公关公司的所作所为,我们一定要用法制的手段来管制他们。对于网上有些人利用微博来诽谤侮辱他人的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打击一起、严惩一起,这样有利于净化网上和微博上的不良风气。微博的法制化不仅是中国的问题,恐怕也是全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第三点,社会需要有正气,需要有自己的主流意识形态。这就要求主流思想、主流媒体在微博当中发挥出积极和负责任的作用。对微博上不好的东西要积极引导,该驳斥的驳斥,该批评的批评。

IT资深人士曲晓东称,一个追求民主的社会,它肯定会有各种不同的声音。只要它不触犯法律,不违背公共秩序,不损害他人,那么就应该让信息出来,然后让大众去选择,这就是所谓的自治。对于微博这种传播方式,肯定是需要有所约束的。比如说有些违反国家法律的东西、造成危害的东西,肯定是要去管理的。但是在违反法律之外,还有很多的东西是所谓的灰色地带,这时候我们要相信民众用户是有自制自律,自我纠偏的功能的。这很像我们的社会,人们不会对所有的信息不加辩驳的一概都相信,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认可的、信任的人和机构的信息。做博也同样,随着大家使用微博的不断深入,虚假信息不会泛滥的不可收拾,要相信微博具有自净化功能。

媒体研究者易涤非称,微博140个字的有限容量,决定了它在当代社会的舆论塑造过程中只能扮演配角、而很难成为主角。一些看似由微博启动、轰动一时的传播事件,并不是由于微博传播能力无坚不摧,而是随着微博点燃了最初的“导火索”,更多的大众媒介开始介入对同一事件的传播,从而大大增强了信息传播干预社会生活的能力,最终产生了具有强台风式的舆论效果。这就要求专业的新闻机构和媒体从业人员,既要认识到微博信息是相当迅速直接的新闻线索,可能包含挖掘重大新闻的潜力;又要认识到此类信息中包含了大量似是而非的“噪音”。专业机构和人员对于微博信息的续传播,应保持与现实中新闻报料人大体相当的重视程度,既不漏报重大信息,也不因轻信而被人利用。

北京族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超称,世界上没有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东西,也没有能把坏处全管住只留下好处的东西,其实主要是看这个东西利弊的平衡。关于谣言,我相信系统本身是有一个自修正机制的。总是会有一些知情者存在的,如果信息流通的够充分,那么几轮下来,基本就能够把真相给筛选出来。当然一些做得特别过分的事情是需要警告和监督的,但是大部分问题系统都是能自修复的。

华艺传媒首席顾问杜子建称,对于微博上的谣言和谎言,我认为当大家都是微博的用户的时候谣言就会消失。因为谣言一定要有人物和事件基础。当事人也是用户并与之对质的时候,谣言和谎言马上就会消失了。举例金庸死亡事件,他的朋友发微博说昨天还和他吃饭就证明了消息的虚假。微博前期会有一些泥沙俱下的现象,但再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正本清源。

至于微博的健康发展,我个人认为,玩微博的人首先要慎独,其次是慎言,自己不瞎说八道,遇见事情的时候先不去掺和。

另外,我感觉微博还将会有单独的立法出来,大家也将会变得更有自我约束。当然管理和约束必须要有这样一个前提共识:民众的言论自由是不应该被约束的,而言论责任则是应该要有约束的。

第12篇

“七夕夜晚,七年土豆,今晚正式退休。谢谢路上每个经过的人在故事里留下的一笔色彩……下一个有趣的梦里再见。”2012年8月24日凌晨,王微在微博上写下这样一段话,宣布离开自己一手创立的土豆网。

中国的“皮克斯”

告别土豆的大半年后,王微和另外两位创始人于洲、袁野携手新创立的追光动画重新回归公众视线。这家新生的动画公司因为王微而异常受人瞩目,被媒体描述为“中国的皮克斯”。

选择动画电影,对“热爱创造新东西”的王微来说,是自然的选择,电影是唯一让他感觉到既是大众又是精雕细琢出来的作品。他说,没有什么东西能像电影一样,让几千万人在一起做梦。

在追光动画,动画制作的流程分为三块:故事、技术和管理,在王微看来,电影最重要的还是故事。他相信,好的动画电影,带给我们的感动从来不是渲染做得有多美,而是让我们相信这个虚拟的、不存在的动画人物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这是创作人赋予他的,也是最重要的。

所以,王微把电影故事的剧本视为重中之重,他推崇皮克斯首席创意官约翰 ・ 拉塞特的观点:在皮克斯,我们拥有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动画制作技术,但我们始终在提醒自己,故事仍然是一部电影中最重要的部分。

《小门神》的追光之路

随着这几年国内电影票房的持续增长,动画电影作为一种门类,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发展空间,但王微觉得,国产动画电影和好莱坞相比,还是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大圣归来》前不久取得了9.56亿的票房,但从整个市场的反馈来看,大家普遍觉得《大圣归来》是一个意外。

虽然大众对于动画电影的理解还停留在这是给小孩子看的阶段,但追光动画还是希望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出高质量的作品,让中国的观众像好莱坞一样,一家人“大手拉小手”走进电影院。他们的使命就像追光动画铭牌上刻的一句话: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力量,不断创造出卓越的动画电影。王微说,卓越的作品就是创新,他希望做出来的作品都是前所未有的,而不是重复之前的电影题材。

2016年的1月1日,王微和他的团队历经三年打造的《小门神》即将上映,我们期待他能给大家带来一个好故事。

不论是倡导认真、理性、专业问答社区的知乎,还是将创新作为一种信仰来打造私人化专车服务的周航,或是在商业运作与人文理想之间找到完美平衡的理想国,抑或融合科技与艺术的力量创造卓越动画电影的王微,这些都属于“新中国人”的故事。虽然他们来自各行各业,但在他们身上,都能看见创新的光在闪。或许正如洪晃所言:“新中国人讲的是正在进入社会主流的一代艺术家,他们的理想是中国梦;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是时尚;他们就是未来的中国。”而这也是福特中国携手OPENPAGE希望倡导的未来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