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我与微信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十年后数量已经超过了60亿。
它让你沟通无碍也让你无处躲藏,
它延伸了你的感官也让你因此迷失,
它逐渐成为身体上的编外器官,
让你须臾难离。
但你愈依赖它就愈被它绑架,
你的生活被它切成了无数的碎片。
敢不敢关掉手机24个小时?
逃脱它的绑架,
看看因为它到底得到了多少,失去了多少。
它是必备的玩具
张同学
高二学生
年龄16
《八小时以外》:用手机做什么?
张同学:通讯、玩游戏、看电子书。
《八小时以外》:平均每天使用时间?
张同学:8个小时。
《八小时以外》:手机是否方便了生活?
张同学:必须啊。
《八小时以外》:手机带来的最方便之处?
张同学:很多啊,智能手机可以替你做很多事情,比人脑记忆强多了。
《八小时以外》:不便之处?
张同学:一直要充电,如果忘带了就很惨。
《八小时以外》:同龄人也在用手机吗?
张同学:是的。学校里规定上课不让用,我已经被老师没收俩手机了。
《八小时以外》:没有手机你能活吗?
张同学:不能吧……那不就和在孤岛上活着一样吗。
张同学:我们班有一个老师建的qq群,用来布置作业和家长沟通等等,我们叫官方联络通道,同学们自己建了一个微信群,没有老师,真正拿来沟通感情的,可以尽情吐槽,班里的所有八卦和信息都是靠微信传播的。上课的时候我们会拿微信接下茬,所以老师是不明白我们到底在笑什么的,哈哈。曾经有一次有个女生犯了众怒被我们踢出微信群,结果她基本就被隔绝在班级之外了,就是什么消息也不知道的那种,只能让朋友转发群里的消息给她。那次我就发现即使有的人每天生活在一起,但如果没有在一个信息圈子里的话是无法交流的。不过如果群很多,每天刷信息也挺费劲的,绝对耗时间。现在有一个叫AppDetox的应用,可以限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可以是几天也可以是几分钟,我们觉得好玩就试用了一下,其实没啥用,因为想设置多少时间还是你自己说了算,对于像我们这种重度患者,它也就只能帮到这儿了,哈哈。
新闻链接:小学生也变“低头族”(北京晨报2013.7.2)
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医师武雅学在深入北京市中小学校调研过程中了解到,老师和家长普遍反映,大人们对孩子玩手机有些“无能为力”。
一名戴着眼镜的小学六年级男生被妈妈带来进行心理咨询。这位母亲向医生坦言,自己的孩子似乎已经深深陷入了手机游戏无法自拔。“上课心不在焉,一下课整天就是手机不离身,有时候不让他带手机,他翻着大人的手机打开就玩。吃饭、走路都低着头,眼睛就从手机那三寸屏幕上挪不开!”说起儿子的“病症”,这位妈妈显得异常头痛。自从买了手机,儿子就着了手机的“魔”,在家时经常能看到他不时把手机翻来覆去地摆弄。“每天起床,儿子第一件事是拿起手机;每天睡前,儿子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机;平时若一段时间手机没有动静,一定能看到他不时地查看手机。更让人看着心烦的是,他就连上卫生间也把手机带在身边。那天我们一家人自驾车去玩儿,路上两三个小时,车上虽然颠簸不断,但这孩子不是在盯着手机屏幕玩游戏,就是在用手机刷微博。有时他的同学来家里玩,他们谈论的好像也都是手机里的什么游戏。当医生试图与孩子沟通时,小男孩却反驳:全班男生都在玩,不玩就out了,聊天都插不进话!
比恋人还亲密
郭小姐
某银行客户代表
年龄24
《八小时以外》:用手机做什么?
郭小姐:通讯、听音乐、看视频、看电子书、淘宝、导航、自拍、刷微博、刷微信……
《八小时以外》:平均每天使用时间?
郭小姐:睁眼手机,闭眼前手机,大概14小时。
《八小时以外》:手机是否方便了生活?
郭小姐:很方便。
《八小时以外》:手机带来的最方便之处?
郭小姐:备忘录、手机银行、朋友圈、随手拍……多功能于一身,出门只要带着手机就行。
《八小时以外》:不便之处?
郭小姐:要是忘带了或者丢了就大麻烦了,因为平时什么东西都放在手机里。
《八小时以外》:同龄人也在用手机吗?
郭小姐:是的。平均半年换一个。
《八小时以外》:没有手机你能活吗?
郭小姐:不能。手机里面有我所有生活必需的东西,离开手机就跟机器人断电一样的。
《八小时以外》:我与手机不得不说的故事。
郭小姐:仔细想想,我觉得手机就是我最亲密的伙伴,或者恋人?反正我男朋友陪我的时间肯定没有手机长,而且我俩一个星期见不到几次面,平时都靠打电话和发短信联络,所以对着手机的感觉就像对着男朋友……我大概还属于比较念旧的人,我同事的手机都换第三个了,我还在用毕业时买的这个,用久了真的有感情的。不过现在手机的内存不够了,而且版本太低有些应用装不上去,所以也在考虑换一个新的了。现在的手机更新换代太快了,上学那阵四年用一个手机完全不会被淘汰,现在两个月就有新的型号出来,真心不适应。
新闻链接:同学聚会成“无言的结局”(北京晨报2013.7.2)
国企职员小刘参加了大学毕业五周年同学聚会,这也是毕业后的首次大规模同学聚会。本来小刘满怀憧憬,希望能和很久不见的同学畅谈一番,“我们宿舍的几个女孩儿每天晚上都开‘卧谈会’,无话不谈,毕业以后就各奔东西了,再也没有过八个人聚齐了的时候。”她本以为这次聚会能再回到昔日亲密无间的大学时代。
的确,聚会刚一开始,老友相见,气氛很不错。但是热闹劲没有维持多一会儿,就开始有人低头戳手机屏幕。“这样的人还不是少数。”小刘回忆说,将近三十人参加的聚会,大概有一半人都在拿着手机拍照,“有人拍菜,有人拍人,也有人拍餐厅,拍完了就马上发到微博上。”过了一会儿,餐厅里响起各种微博评论的提示音,拍照环节告一段落,大家开始低着头用手机回复各种微博评论,也有几个工作狂人正在用手机发邮件。眼见着说话的人越来越少,低头刷微博的、聊QQ的、玩游戏的人越来越多,小刘也越来越失望。“就算有人肯说话,也要不时看一眼手机,像得了强迫症一样,或者嘴里说着‘你说你说’,仿佛是在听我说话,其实他的注意力全在手机上,根本就是心不在焉。”本该热热闹闹的聚会最终成了“无言的结局”。
响个不停就像停不下来的人生
杨先生
某外企销售主管
年龄43
《八小时以外》:用手机做什么?
杨先生:通讯、联系业务、办公、看股票……
《八小时以外》:平均每天使用时间?
杨先生:除了睡觉,怎么也有18个小时。
《八小时以外》:手机是否方便了生活?
杨先生:方便是方便,但是没有手机的话大家就都过着简单的生活,也挺好。
《八小时以外》:手机带来的最方便之处?
杨先生:随时随地联络啊,不分时空地联系,要找一个人很容易。
《八小时以外》:不便之处?
杨先生:无时无刻都得看手机,有没有电话和消息。
《八小时以外》:同龄人也在用手机吗?
杨先生:用啊,这年头谁不都有好几个手机,好几个号码。
《八小时以外》:没有手机你能活吗?
杨先生:……没手机那得断绝业务,没法工作了。退休的话就可以不要手机,过退隐山林的生活。
《八小时以外》:我与手机不得不说的故事
杨先生:从大哥大、BP机那会儿我就感觉移动通讯这个东西不得了,那会儿就有同学辞职去搞手机了,现在早就成大款了。现代人根本离不开手机,就现在的智能手机、商务手机,比秘书还称职,拿着手机想干什么都可以。我们家反正是人手好几部,孩子肯定最离不开,天天抱着手机,躺床上也玩。我对这个东西是又爱又恨,离了它过不了,可是你不知道业务忙的时候那个烦啊,电话接不完,邮件回不完,手机24小时都在响,弄得我一听手机铃声就心颤,老婆最烦我晚上回家之后手机响个不停接个不停,可是不接不行啊。对了,还有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什么卖保险的推销的还有诈骗的,不过孩子说现在有防骚扰的功能了,所以还是技术进步好,总体来说还是有手机比没有手机好,至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了嘛。
新闻链接:花80多元打车取手机(重庆日报2013.2.18)
手机离开身体,这一天就没法过了。在随机采访中,家住南岸区融侨云满庭的张雯雯就是其中一人,因为忘记带手机,她专门从汽博打车回家取手机。
那天她到单位时发现手机忘记带了。“整个上午我做任何事情都感觉心不在焉,总觉得身边少了什么东西。上午下班后我实在忍不住了,决定打车回家取手机。”坐公交车时间来不及,她只好打车,往返用了80多元。拿到手机,她发现手机上除了她自己拨打的3个电话外,并没有其他任何来电和短信息,“但手机不在身边总觉得少点啥。”
跟时代交流的敲门砖
颜女士
某大学退休教授
年龄75
《八小时以外》:用手机做什么?
颜女士:跟子女打电话,给孙子发短信。
《八小时以外》:平均每天使用时间?
颜女士:1小时。
《八小时以外》:手机是否方便了生活?
颜女士:没太大感觉,还不太会用。
《八小时以外》:手机带来最方便之处?
颜女士:子女联络方便了。
《八小时以外》:不便之处?
颜女士:不会用。
《八小时以外》:同龄人也在用手机吗?
颜女士:多数人都有,但都很少用。
《八小时以外》:没有手机你能活吗?
颜女士:这话说的,我之前那些年都白活了?
《八小时以外》:我与手机不得不说的故事。
颜女士:手机就是子女给配的,我们老两口就两个用处,一是出去散步的时候带着,防止子女打电话找不到我们担心,二是给孙子发短信,他不爱打电话听我们唠叨,我们就学学现在的新东西,过节过生日的发个短信。但是这东西真的太复杂了,我们俩把步骤写在本子上,一步一步跟着做,经常还是发错,而且根本记不住,下次还得重头再学一遍。这个手机吧,字又小,屏幕也小,还特别灵敏,我俩手粗总按错,输入还得用汉语拼音,我们一辈子都没区分过前鼻音后鼻音,打句话太费劲了。所以手机基本是个摆设,一年用不了几回,但是你要是完全不会用也不行,前几年老年大学开电脑课,现在我看就要教用手机了。唉,手机虽说是年轻人的专利,可咱要是不学,就彻底被时代淘汰了。为了跟子女儿孙辈的交流,还是得学会用手机。
新闻链接:子女都埋头玩手机(重庆日报2013.2.18)
高中求学路上的三年宝贵时间,我愿成为他们成长的陪伴者,在他们有苦有乐时、迷茫温暖时、梦想努力时,为青春的青涩时光留下成长的足迹和难得的印痕,让这场自己与自己赛跑的历程成为生命过往中最值得回忆的期许。在与他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每一次点滴的记录都能成为生命的震颤,这条路注定充满劳苦,重复中亦能收获简单的快乐,于是,我每天充满力量,践行我的教育理念,述说我的教育故事。
这是一个故事的结局(学生回执):老师,正如您所说,认准死理,坚持自己的观点,也许从一开始就是种错误。每一次讲课如果是新授课,我能接受老师们的观点,但之后课下做题时的知识运用,再到老师讲题,就开始严重质疑老师的答案,甚至不相信老师,往往到考试,知识点的疑惑还没有消除。想想个中原因,一定是当时理解模糊没有深入,还有就是自己的自以为是,时间的匆忙也没有带走我的疑惑,而是像雪球般越滚越大。我将大量的时间用来理清我与老师知识点的分歧,用所剩不多的时间赶写作业,写不完的时候只能熬夜,通常是夜里一两点,第二天听课效率很低,以上是我学业的困惑。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不能处理一些情绪问题,有时会莫名的疲乏,提不起心劲,还特别不想开口说话,常常是早读或晚修时思绪乱飘,有时作业多知识点难,就会抓狂的暴躁,然后是更加凌乱,而这种状态也会带到正课上甚至差不多一半的时间都不在节奏上,加上打瞌睡、写作业慢,形成学习的恶性循环。在这一年里,我会提高写作业的速度,还要改掉自以为是的坏习惯,多跟老师、同学探讨我的疑惑,一切为高考服务,克服不良情绪。也许改起来会很慢,但我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
这是一个故事的由来与过程(师生交流):
第一,“正如您所说”的来之不易,这是我与这个孩子数次谈话后,她最终认可我关于她问题分析的结果。这个孩子高一月考1后由普通班选拔至我们班(重点班),成绩非常优秀,但是到高二第二学期成绩一点点滑落以致到了全班倒数第三,我很惊诧并数次与她沟通,可她总以为我分析的原因有点言过其实,很多次上课我看到她对老师所讲内容的质疑以及眼神中流露出的不屑,她已然不再相信老师每天传授的知识,而一味地沉浸于自己固执的理解中,无法自拔,也从来不与老师、同学争论和探讨,任由问题如雪球般越滚越大,陷入问题的泥淖,无可控制。
第二,我看到了她的困惑与痛苦,但有些时候我更加无助,因为我知道简单的说教于她而言所起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我在试图寻找帮助她的方法。于是,我翻开了心理学书籍,知道了更为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个性的独立与要强。这个孩子家里有四个女孩,排行老二,姐姐就读宁夏医科大学医药学专业,妈妈高中毕业,爸爸只读过几年书,妈妈对女儿们的要求非常严格,姐姐妹妹们非常懂事听话,是村里出了名的乖巧优秀的孩子,所以她对自己有时也有近乎严苛的要求,要强、独立,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靠一己之力去解决,不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你去主动帮助她的时候,她往往会连你分析的问题都不认可,更谈不上问题的原因,而你的方法她也会一同否认。当然她的情绪问题与困扰多半是由学业的困难导致的,所以我在积极心理暗示的同时不断地告诉她,有时候你的独立和过分要强会妨碍学习甚至是成长,凡事告诉自己尽力就好。
第三,幸好最后我看到了她没有一味地自我否认,一直不断地在自我鼓励,不会任由问题发展,而在试图按照我给她的指导去修正自我。这一点,让我觉得我对她的努力没有白费,对她的坚持没有东流,这一点,对于大多数的班主任来说是最欣慰和幸福的,因为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能够帮学生解决成长路上的困惑和茫然,才是最有意义的。而这次月考后这个学生主动来到我的办公室高兴地告诉我:老师,这次考试我不再是倒数第三,提升了5个名次。这5个名次对她来说真的是勇敢解决自身问题迈出的最坚实的一步,而这一步也是她人生关键时期最重要的,因为,我在她高兴的言语中看到的更多的是背后的努力和用心,最后她喜极而泣。真的,那一刻,我也读懂了我作为她的班主任的意义,甚或是有点小小的成就,终于,我知道我确实帮到了她。这也是我今天最想和大家分享的,那就是做学生成长的导师是一件艰辛而又幸福的事情。因为在这艰辛幸福的过程中,我体味着为师的快乐以及育人的成就。
这就是我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故事,最后我想说的是也许我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因为我不是学者;我不能用优美的言辞讴歌我的职业,因为我不是诗人。但我可以用朴实和细心、踏实和肯干、努力和有为,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那就是,让绿叶的事业更加熠熠生辉,充满力量,砥砺前行,实现我的教育梦想。
[关键词]阅读推广;高校图书馆;网站调查;微博;微信
[DOI]10.13939/ki.zgsc.2016.38.107
1 引 言
我国2014年、2015年和2016年连续三年的国家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倡导全民阅读”,推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而当前大学生在外界的诸多诱惑下,阅读时间少,心态浮躁,阅读充满了功利性、娱乐性和快餐性。高校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责任和义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营造良好阅读氛围,激发大学生阅读热情,培养大学生阅读习惯,提高大学生整体阅读水平,从而带动社会阅读风气。因此,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研究值得关注。“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和服务上整体领先国内其他高校图书馆,研究其阅读推广情况对其他高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 对“985工程”高校图书馆官网阅读推广的调查
对39所高校图书馆官方网站上有关阅读推广的信息进行调查,以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为时间段。
调查中,除厦门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8所高校,其他31所高校图书馆的主页上均查到了有关阅读推广活动的信息。具体情况如下:
从活动主题看,大多数高校阅读推广活动具有新颖、明确的活动主题,如北京大学的“读书最宜燕春园”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东北大学的“翰墨飘香全民阅读活动”;华东师范大学的“家学・国学――2015华东师范大学书香嘉年华”;北京理工大学的 “欣阅读 新常态”――图书馆2015“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兰州大学的“书香兰大”阅读节;复旦大学的“我与中华古籍”系列活动;湖南大学的“品味书香,感悟分享”系列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哈工大第二届“四月芳菲”读书节系列活动等都展现了各高校图书馆的文化风采。
从活动内容看,高校图书馆开展的阅读推广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项目有好书推荐、专题讲座、读书征文、(微)书评、专题书架、真人图书馆、图书漂流等。一些高校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如武汉大学的珞珈文献搜索;西北工业大学的国外原版图书展;南京大学的晒书会、“书籍之美”主题展览;兰州大学的“汉唐风韵”书画展;等等。有些活动注重读者感受,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参与兴趣,而且大学生在参与过程中能受到感悟并深层次爱上阅读,如复旦大学的古籍摄影大赛;电子科技大学的仲春品读游园会、图书保卫战;北京理工大学的“北理工最爱图书”网络评选;湖南大学的“分享与图书馆、与阅读的故事”;四川大学的将“我最喜欢的阅读”拍摄微电影;吉林大学的看图猜名著;大连理工大学的“阅读丰富人生”朗诵会;等等。有些活动的名称新颖别致,能吸引大学生,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南开大学的图书爱心漂流;东北大学的“读书观影”“书光溢彩”征文; 西北工业大学的“西瓜子书海寻宝”大赛;东北大学的“书海拾贝”书单分享;等等。
从活动时间看,各校多选择“4.23世界读书日”为时间点开展系列活动,仅有极少数图书馆,如四川大学的“光影阅读,微拍电子书”、复旦大学的“我与中华古籍”系列活动、湖南大学的2015年“一校一书”阅读系列活动等在读书月活动以外又增加了其他时间阅读推广。
从组织部门看,有20所高校图书馆依靠自身力量单独开展阅读推广系列活动,另有11所与其他部门合作完成,如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与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管理会共同组织了读书节活动;复旦大学图书馆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图书馆协会组织了“我与中华古籍”系列活动;西北工业大学图书馆与读书协会组织了“毓灵读书沙龙”茶话会;天津大学图书馆与天津市图书馆、天津大学校图书馆组织了“2015书香天津”系列活动等。
从宣传途径看,大多数宣传展现在“公告信息栏”“新闻公告栏”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主题活动栏”、华东师范大学在“文化活动栏”、南京大学设置专门的“读书节板块栏”。
从活动数量看,最少的为6项,最多的为28项,20项以上有7所高校,分别为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可见各高校对阅读推广都非常重视。
3 对“985工程”高校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调查
3.1 微博
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中,除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外,38所高校开通了新浪微博并进行了阅读推广活动(日期截至2016年2月1日)。从推广内容看,武汉大学图书馆微博对每一特定内容进行相关话题标出,如“2015武汉大学读书节”“珞珈阅读广场”等,关注者可以一眼获取到相关信息。
从推广比重看,大多数所占比重不大,最高者为南京大学图书馆,其总博文数为1279篇,阅读推广博文数为95篇,阅读推广博文占总博文比例仅为7.43%;最低者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东北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图书馆,阅读推广博文为0篇;31所高校平均阅读推广博文数占总博文数的3.5%,可见各高校并没有利用微博对阅读进行有效推广。
3.2 微信
39所“985工程”高校图书馆中,30所高校正式开通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账号并进行了阅读推广活动(日期截至2016年3月1日)。南开大学、东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8所高校未开通,中央民族大学虽已开通但无任何消息记录。
从推广内容看,多数高校图书馆都集中推送 “新书推荐”“美文共赏”“名家讲座”等,只是起到消息通知的作用,没有形成微信阅读推广的特色。少数图书馆如山东大学图书馆,每期阅读推广都有固定的模板,为关注者查阅阅读推广信息提供了方便。
从推广时间看,23所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进行阅读推广的时间频率小,而华中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6所图书馆时间频率大于等于10天,其中哈尔滨工业大学图书馆微信最后更新时间为2015年5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微信最后更新为2015年12月16日,时间间隔过长,微信阅读推广效率低。
4 建 议
4.1 加强活动的长效性
大多数高校以“4.23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开展阅读推广系列活动,活动时间基本维持在一个月左右,追求短期“读书热”氛围,造成长时间的空窗期。阅读不是一阵风,图书馆应建立长期阅读推广机制,使推广成为一项持久性的活动[1]。
4.2 加强联盟的合作
大多数高校阅读推广活动的开展凭借图书馆自身的力量,号召力、影响力有限,无法完全调动大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因此图书馆组织活动时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共同建设校园文化。高校之间也可合作,一定区域内的高校可通过便捷的地理优势,共同举办大型阅读推广活动[2]。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面向社会,使社会人士参与进来,让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互融,真正实现“全民阅读”。
4.3 加强新媒体的宣传
大多数高校利用微博、微信新媒体平台进行了阅读推广,但是推广机制还不成熟,仍需进一步完善。图书馆应加强对微博、微信等的宣传,重视平台推广,规范平台管理,扩大大学生对图书馆官方新媒体平台的关注度,加强与粉丝互动,重视推广形式和推广内容创新。
参考文献:
上
个月,我退休了。得知我从优越的岗位退下来,一下子成了“无名卒”,亲戚朋友担心起来我的适应能力,纷纷打电话过来,劝我“想开一点”。
其实,退休有什么想不开的呢?
退休第一天早上醒来,我从容地起床、仔细地洗漱,然后细嚼慢咽地吃饭,而且还一直穿着睡袍,仿佛我就在“休年假”,甚至找到儿时放寒暑假的感觉。饭后,我提篮小买,不用再系领带、穿西装,随便扯上一件运动服,就不紧不慢地出了门。菜市场里,我可以不慌不忙地挑选,我有的是时间,因为我退休了。退休后,工作压力自然消失。压力越小,生活就越轻松,感觉就更年轻。
拎着菜回家的路上,手机响了。这不是谈生意的电话,而是老朋友的约会:下午,我们一起去打球。
打球好啊。退休后,打球只是为了寻找运动乐趣,不再有上下班的忙碌,工作上的压力,不再有跟客户谈生意等烦恼。为了玩而玩,更有助于放松身心。短暂的午觉之后,我与老朋友相约骑车去球场。退休前,我常常坐小车上下班,路上的风景总是匆匆掠过,无暇去欣赏。退休后,与老朋友一起骑车郊游、锻炼,一路上有赏不尽的美丽景色,有聊不完的共同话题,让人感觉回到中学时代。
有时候,我会和老朋友去看日场电影,找回儿时暑假生活的美好记忆;会和老朋友一起去垂钓,回忆年轻岁月下河抓鱼摸蟹的快乐故事;会和老朋友去练歌房吼上几嗓子,常常点唱最多的还是儿歌,《我爱北京天安门》、《让我们荡起双桨》、《闪闪的红星》,唱着唱着,我们就忘记了自己的实际年龄。
孩子般地疯玩了一天,晚上回家,尝着老伴做的可口饭菜,再品上一杯小酒,美在心头。一边泡着脚,一边看看电视,玩玩微信,上上社交网,一切都可以无拘无束、漫不经心,看自己想看的,玩自己想玩的,没有一丝的功利性。像孩子一样,倒腾累了,我上床便睡,不用闹钟定时,不必手机叫醒,也不会担心单位有什么事情夜半敲门,退休后,我终于尽可以像孩提时代那样,一觉睡到自然醒。
第二天天亮了,我的退休生活又会“重复昨天的故事”。吃呀,喝呀,玩呀,乐呀,睡呀,退休后,不再有工作消耗我的能量,因此,我感觉像年轻时一样有活力,有享受不尽的快乐。
退休,其实就是年轻的开始,没有什么“想不开”。我和老朋友共勉:珍惜退休后的宝贵时光,抛开失落的念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加入到“乐活一族”,坦然地迎接向我们走来的金秋岁月。编辑/吕毅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提出来的目标往往会由于太过平常以至于被人忽略。你是否尝试过坐在听众中间问自己何时讲演才能谈到主题上?或者是否听过始终围绕着听众绕圈子的演讲?也许他们的主题非常夺目,甚至讲演者本身也是魅力非凡,然而由于缺乏一个确定的明确目标,讲演者无法引导听众渐入佳境。
误区一:目标不明确
误区二:缺乏明确的组织和计划
误区三:太过庞杂的信息
误区四:观点、概念和信息缺乏语言支撑
误区五:单调的声音和心不在焉的语调
误区六:不了解听众的真实需求
微博经典时评调侃
时评调侃
评论最讲究短小精悍,而现在热火的微博则让评论家们找到了发挥的场地。一句话,字字珠玑,让你不得不佩服他们的口才。
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
来自网友五百五百写给作家连岳的信。在信中,五百五百向连岳叙说自己的情感变迁史,孤绝伤怀:“现在我离开那个场合……只是我再也回不去了。再次看千与千寻。我哭了,或许我从来没有打算找到回去的路。眼泪是假的,悲哀是真的。”
连师回复五百五百,体贴周到,阳光明媚:“生而不幸不是我们的罪,生而幸运也不是别人的罪……既然一生下来就落后了,就更没时间纠缠于情绪了,快去寻找机会。五百五百,你无论做什么,至少要善于保护自己,健康不要垮掉。孤独的家伙,你要挺住。”连师回信收尾处插入的“五百五百”和“孤独的家伙”在现汉里属同位复指,好亲切。
绿豆为什么这样红
“张悟本的疑点,与巧舌如簧有关,与观众心理有关,与媒体造势更有关,或许还跟绿豆涨价有点牵扯不清,可就是与医学无关。”……武师为《新京报》的张悟本漫画,配上这样的短评标题。
美容脸
来自作家庄雅婷本周微博,上为标题。庄师说,美容脸有一种近似的美学效果:“看起来都差不多,有美好的脸型,有做过双眼皮的眼睛。至于鼻子和下巴是不是动过那就见仁见智了,但并不影响大局……远远望去,你会觉得周彦宏蹦蹦跳跳地走了过来。”不过,“各种高科技整容手段,其实也不过就是改头换面的‘稀硫酸’而已,过度的去角质和面部磨砂也会造成同样的效果。就好像有人吃辣椒来保持嘴唇的红润和丰盈一样,这都是通过刺激的方式使皮肤呈现出一种病态的青春之感。最后,你只会觉得这个人面目模糊,年轻得僵硬而可疑,丝毫不会觉得有什么美丽的感觉。”
仿古诗两首
石大为
口才需训练,能巧言模仿也是一种技能哦!借用大师的语气,说出自己的故事,咱们也都可以成诗人、作家哦!投稿邮箱:
之一:浪淘沙・神游画中
我至友家做客,幸睹壁佳画,神游其中,有感而填此词。
看大海怒颜,
波涛涌现,
海燕击浪入云天。
风雨狂劲打船沿,
航向不偏。
惜金色华年,
莫畏艰险,
放飞青春天地间。
自由驾驭人生犏,
乐比神仙。
之二:月夜山间溪亭宴
月落轻飘秋月升,月照溪面现云层。
祥云如若水里游,清泉犹似空中生。
启封陈酒八九坛,摆开新荤六七镫。
溪亭煮酒气腾腾,烛照瓷杯亮铮铮。
我与佳宾共幽宴,对酒当歌话前程:
壮志凌云展翅飞,发愤图强好事成。
不畏人生多艰苦,志气豪迈抵高峰。
坐观南山月映蓬,照看北斗星点灯。
鄙人尽兴歌一曲,嘉宾演奏鼓瑟笙。
箫声悠扬飘千里,笛音清脆荡九天。
柳琴铮铮笛声声,溪水悠悠月蒙蒙。
月落西山天将旦,曲终人散各登程。
今宵清风同人醉,还来就寝已五更。
枫叶枯黄风吹动,桂花馨香飘如梦。
梦里春风无限好,吹开学子锁心门。
魂荡东天苍龙宿,魄闯西方白虎艨。
放学后,我与父亲一起回家(父亲当时是民办教师)。时值春夏交替时节,发黄的小路被枝叶覆盖住了大半,碧绿的叶子间露出点点生气。我手持一根小棍子,在前面蹦蹦跳跳。
父亲拎着我的书包在后面,微笑着说:“慢点儿,慢点儿。”
调皮捣蛋的我从不在乎父亲的话。只管用自己手中的木棍狠狠地抽打路边的枝叶。被抽断的枝叶无力地躺在路边,现出被蹂躏的惨状。抽断了一些,还有一些,年少轻狂的自己不想放过一丁点,就像战场上的将军绝不留下一个敌人一样,拥有着赶尽杀绝的野陛。
这时,父亲便催促道:快点儿,天快黑了,不然,又要走黑路了。
父亲任教的学校离家非常远。我们父子俩“跑夜路”是经常的事。常常是母亲做好了饭菜在等待我们父子俩回家。夜行赶路时,父亲便让我在后面走,他在前面开路,让我跟着他的脚印一步步走,还不时回头叮嘱我“小心点儿”,后面的我一想到老人们常讲的“鬼故事”,便胆战心惊,但每每听到父亲的催促声,我便要加快速度,跳一下,打一下;打一下,跳一下。有一次,正当赶路时我突然听到身后有“吱吱”的叫声,便回头一看,大叫“爸爸,爸爸”。原来是一条蛇正吐着信子向我奔来,我吓呆了,站在那里不敢动弹。父亲闻声而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逮住蛇的尾巴,迅疾在空中舞了几圈,扔向草丛。那一刻,我觉得父亲是英雄,好伟大!
十四岁
这一年,我有幸考入县城中学。
然而,也就在这一年,父亲不知为什么再也不能教书了。父亲便夜以继日地看书,当起了医生。
进人县城中学后,我斯斯文文,学得乖巧多了,再不像小学时一样撒野。
记得临近期末的时候,天气特别冷。虽然是农村孩子,但还是经不起刺骨寒风,我患了重感冒。
一天下午,父亲背了一大包药来看我。他头发零乱,进寝室时仍气喘吁吁。我猜想,父亲是下车后就直奔这里来的,几个月不见,我感觉父亲现在憔悴多了,原来挺直的脊梁或许因为生活的重压开始微倾。父亲给我输液时,我第一次认真读着父亲,他弓着背,手背上是如蚯蚓爬行的静脉和粗糙的皮肤,前额深深的皱纹不知折叠着多少沧桑。我再也忍不住了,紧紧地抱住了父亲,父亲也紧紧地抱住我,任泪水在父亲与我之间缓缓流淌。
今天
我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慢慢咀嚼着人世间最深沉的爱。父亲把笔直的背给予了我,可他却承受着生活的重压。父亲把浓浓的黑发给予了我,可他却任凭白发落地、生根。父亲把光明的日子给予了我,可他却享受着黑夜的孤独。
——《我与父辈》读后感
张冬烨
不知道有多久没有读过纸质的图书了,长时间快节奏的工作与生活,让我在精神食粮的获取上也开始依赖"快餐":网络图书、QQ空间、微信朋友圈……近日,孩子的语文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家长与孩子共读阎连科的《我与父辈》,并写出读后感。当儿子拿回这个通知时,我甚感困惑。
其实我和作者是同乡,作者描写的嵩县这个地方,离我并不遥远。我的家乡在洛阳,是离作者家乡最近的大城市,也是书中描绘"父亲和周围的农民们去一趟就像生命中的远足一样"的地方。儿子也去洛阳玩过几次,但在读这本书之前,他无法想像,距离这个繁华都市百里开外,曾有过那样贫困的生活。我问儿子,假如我们家也在田湖,过着那样的生活会怎样?他竟有些兴奋地回答:"那好啊!我天天生活在大山里,你跟爸爸忙于生计,就没时间管我了。我可以肆无忌惮地玩游戏了。"我有些愕然,也觉得好笑:"难道没人管你,你就可以无所顾忌地玩游戏吗?就是有手机,也不一定有信号啊。"这回轮到儿子愣住了,做出了沉思状。
对本书的作者阎连科,我也并不陌生。九年前,他还是原第二炮兵部队的作家,我是中央电视事节目的记者。有一天我去采访阎连科,当时,他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和严重的颈椎强直正在接受治疗,已经无法端坐了,只能半倚着斜靠在床上跟我们交谈。采访的很多内容我已经记不清了,而他的一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他说:"能坐着写东西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现在这样子每天只能写两千字。"
当年阎连科在国内已是知名作家,却仍笔耕不辍,并为每天只能写两千字而惋惜,真的令我震撼。但是,我对他的这席话并没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就如同这次我不理解语文老师的做法一样。
然而,当这本书捧在手里时,我便深深被吸引了。作者文风质朴,把对父辈的怀念、对故乡的情感娓娓道来,仿佛一气呵成,却又发人深思。它一下子把我带入到20世纪那个到处是贫穷的年代,也让我认识了生活在穷乡僻壤里的父亲、大伯和四叔,了解了他们平淡而艰辛的一生。文章中多次讲到了父辈对子女那深深的爱和情感寄托:"他们自做了父亲那一日、那一时的开始,就刻骨铭心地懂得,他们最大、最庄严的职责,就是要给儿子准备盖几间房子,要给女儿准备一套陪嫁,要目睹着儿女们婚配成家,有志立业。这就是父亲的事业,是父亲活着的主要人生目的之一,也是他觉得必须尽力活在人世的一种实在。"
这是作者对中国式父辈的精辟归纳与总结。不仅千千万万的农民如此,城市里又何尝不是呢?因为有等待子女上大学、工作、娶妻生子这些希冀和梦想支撑着,父母穷尽了一生,为子女付出了一切。
然而,又有多少孩子能理解父母的这份情感与坚守呢?
看到儿子也开始读这本书,而且说老师要求与家长沟通,于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我榨了两杯新鲜果汁,拉儿子盘坐在舒适的沙发上,跟他聊起今天的幸福生活,聊起《我与父辈》,聊起我们当年的日子。尽管我家住在令阎连科全村人都艳羡的大城市,但家境并不富裕,那时家里唯一的电器只有灯泡。记得当时我一直梦想家里能有台电视机,而妈妈正计划买洗衣机。看着她满面愁容地算来数去,刚上小学五年级的我哀求说:"买电视吧,我来当咱家的洗衣机!"妈妈先是一愣,继而湿润了眼眶。第二天放学,当我和妹妹看到家中添置的黑白电视机时,不禁欢呼雀跃。后来,妈妈并没舍得让我当洗衣机,她依然常常为我们洗衣服到深夜。而电视机带来的收获和乐趣,让我和妹妹至今难以忘怀。
孩子的父亲家在农村,上初中时,因为交不起五块钱的学费辍学了。开学的前几天,他每天趴在窗台上,默默地看着同学们背着书包走进学校。后来,是老师拿出当月工资给他交上学费,他才有机会重返校园,聆听那久违的上课铃声。为了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他发奋读书,终于考上了军校,成长为共和国的一名军官。
以前,跟儿子说这些时,他总是一脸不屑,然而今天,他不仅认真地听了下去,还跟我探讨:阎连科从小就喜欢看书,是不是从那时起,就树立了自己当作家的梦想呢?
儿子的话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这些时日,我正因为跟青春期的儿子无法沟通而烦恼着,手边还放了一本刚刚网购的《如何说,孩子才肯学》。我常常训斥儿子:为什么现在家庭条件这么优越,各种学习工具应有尽有,你却更愿意把大把的时间留给游戏。不知道成为作家的阎连科是否有过青春期的叛逆,但我知道他的父亲,是断然没有听说过"判逆"这个词汇的。他的一生,都在用无声的话语和行动,教会孩子怎么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父亲的勤劳和忍耐,给他的子女们树立着人生的榜样;母亲的节俭、贤能和终日不停歇的忙碌,让我们兄弟姐妹过早地感受到了一种人生的艰辛和生命的世俗而美好。这成了我一生的巨大财富,也是我写作时用之不竭的情感的库房。"
我把这段话摘抄了下来。因为它让我读懂了作为父母,身教更胜于言传。只有在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中,给子女做好榜样,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指引他人生前进的方向。正如在阎连科身上,传承了父辈的品质:感恩、进取,为梦想奋斗不息。我想,这或许就是他取书名为《我与父辈》而不是《我的父辈》的缘由吧?
此时,我才懂得了几年前采访阎连科时他为一天只能写两千字而苦恼的那番话,也才理解了老师布置这次特殊作业的良苦用心。
感谢老师,让我在匆匆地过日子中,又找回了读书的乐趣:随主人公穿越中原大地,为他们的命运跌宕起伏而喜怒哀乐;
感谢老师,让我改变了以往强势的说教式教育,学会了用一种新的方式跟儿子沟通与交流;
感谢老师,让我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精神的传承。
我不知道若干年后,儿子会不会也拉着他儿子盘坐在沙发上,因为孩子贪玩不爱学习的事情跟他说起这本书。但我会保存好《我与父辈》,继续给孙子讲述里面的故事,不管爱听不爱听,我都会告诉他:苦难是人生最大的精神财富,父母是孩子永远的老师。
自从踏上文艺之路,才发现人生充满了那么多的可能性。至少在我刚进铁一时,我绝对不相信整天把电脑整死机的我,能进入以技术闻名的柳铁一中校园电视台。
以电视台指导老师老吴的话来说,它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学生电视台,而非学校电视台——通俗地概括,就是“学生自治”。铁一就像自豪于近百分之六十的一本率一样,为有这电视台而骄傲。
其实高一招新的时候,我压根就没报这个最热门的社团。那时候我眼中的电视台,应该是白T恤理科男的世界,我一个没技术的文青去那儿应该会相当痛苦。等到我进入电视台并真正认识它以后,才发现自己是多么幸运。
这个不算机会的机会,其实还得感谢我的班主任老卢,或者说感谢我心存感恩之心。当时,我与几个同学机缘巧合地发现了老卢的生日将近,决定给他个惊喜。本来打算办个班会,大家唱唱歌跳跳舞,没想到正好赶上老卢去香港出差,计划全部打乱。我灵机一动,提议说,既然班里有电视台的成员,不如利用这优势资源,给老卢拍个生日视频。
利用视频给老师庆生,一来不造成经济负担,二来能充分表达我们的祝福,在铁一也算是前无古人的创意了。
我不得不感谢,当时工作的伙伴是如此合拍。一夕策划,一日拍摄,一夜剪辑,上百人挥汗如雨,我们只用了两天的课余时间就完成了这个视频。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电视台的工作,瘦小的女生扛起笨重的标清150P摄像机一扛就是一整天,高度近视的妹子打开Vegas剪辑工具,一帧一帧地排列一排就是几个小时,导演在烈日下跑来跑去地招呼与指挥从来不说一声累,所有老卢的在校学生都聚在镜头前,大声齐喊:“老卢,生日快乐!”喊声响彻全校。
当老卢风尘仆仆地从香港回来时,我们迫不及待地在大屏幕上播放了这个不长却内容丰富的生日视频。一众同学坐在位置上目不转睛地看着,作为编剧与策划的我即便已经看过上百遍了,也站在一边和大家一样望着屏幕。放映结束时,教室里掌声雷动,参与工作的同学们都泪如雨下。
老卢慌忙不迭地宣布继续上课,然后赶决走了出去。同伴用手捅捅我说:“看到没有,老卢眼晴红了!”
这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感受到了那些力量——真心的力量,团队的力量,影像的力量。与《采薇》不同,这是一种更为紧密的团队关系,让我心驰神往,没有什么比与朋友们一起工作更愉快的了!
三流编剧与不靠谱导演
拍完给老卢的生日视频后,我们又一拍即合地决定再制作一部“微剧”参加第八届中小学生校园电视节。
虽然说是中小学生电视节,实际上参赛的大多是老师或专业的摄影师。尤其是微剧这一类,对编剧的要求最高,导演、编剧、剪辑、摄像的合作也就要求更紧密。而我们只是一群十六七岁的高二学生,没有完备的专业器械,无化妆无舞美无场记,刚开始我还打算现场帮帮忙打个光什么的,结果光都打到了别人肚子上,我只好默默放弃了。
既然是“故事片”,一切还是要以剧本为基础。看书与写作是我小学开始便坚持的爱好,我因此信心满满。等到实际开写,才发现写剧本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平时看电视或看电影,总爱趾高气扬地发表意见并狠狠吐槽,说一些“我写都比这编剧写得好”之类的自大话,等到自己真正“当编剧”了,才知道以前的我多么浅薄无知。
我并没有编剧的专业功底,我不得不思索,我们剧组能赢在哪儿呢?比画面比后期还是比演员?思前想后,忍痛放弃了我最钟爱的文艺题材,开始写一个完全不像是自己写的同桌间的故事,简单直白,轻松愉快。我给导演看剧本的时候,我说:“至少它很真实。”我想,真实地贴近高中生的故事,表演起来才会更动人。而全部由高中生自己独立创作的微剧,哪怕画面不那么美,但它一定充满着青春的真实气味。
为了拍这部作品,我们“真实得”很辛苦。拍摄的时候正是暑假,我完成自己的工作后本来已经前往外地的亲戚家消暑,没想到刚到两天就接到了导演的电话:“老吴看了成片后指出了好多问题,你能回来和我们一起处理一下么?”接到电话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九点了,我立刻打电话回家告诉父母我必须回来。
暑假从来都是睡到中午才醒的我,早上4点钟就被亲戚叫醒了前往长途汽车站。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一个人坐长途汽车,还差一点坐错了车,晕晕乎平上车后我又困又饿,却一直撑着不敢睡着,迷迷蒙蒙地看着远方的红日一点一点升起来。
即使很辛苦,我也一点不为这次父母眼中“冲动的选择”后悔,我只想着同伴们需要我,只想着下车后我要去哪里为他们带一份早餐。
感谢我们的努力!几个月后,当我和导演奔赴北京,从一大群专业摄影师中脱颖而出拿到“金犊奖”最佳导演奖的时候,评委们语气肯定地告诉我们:“胜在真实!”我看着手里的奖杯,小小的牛犊,沉甸甸的,并不多么闪耀,然而这却很是所有校园电视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它是中国校园电视界的奥斯卡小金人。
站在舞台上,舞台格外宽阔,台下是上千的观众,台上是闪闪发光的巨大的LED大屏幕,面前是浪花一般闪耀着的镁光灯与浪花声一般涌动的掌声。发表获奖感言的时候,我说:“唐玄宗曾有诗云,‘彼此当年少,莫负好时光’。我们所做的这一切的一切,不过是为了不辜负这五个字——‘莫负好时光’。”
从北京回来后,我又有了新的团队“J计划小组”。之前我一直只是做编剧,在新的团队里,我尝试着做导演。做了“导演”,才知道这是一个有多么苦却说不出来的“职业”。以前当老吴指出我们拍摄的不足时,我可以摊开双手说:“我是编剧,别的要问导演。”等到自己做了导演,才知道脚本、剧本、摄像、配音、剪辑,任何一个细节出了问题,我都必须负责地说:“对不起,这是我的问题!”
我一直叫自己“BB女金刚”,因为永远充满了正能量。我总相信,只要想做的,放开手去拼,一定能做到。我只希望一切的努力,能真的做到“莫负好时光”!
关键词:生命 死亡 残缺 感悟
史铁生在当代文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作协副主席何建明曾经这样评价史铁生:“中国作家中像史铁生这样坚持写实写作的人不多了,他不是用心血,而是用生命创作。”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是“用生命创作”的代表作,这一作品荟萃了作者基于人生体验的生命思考;作者离开我们已近六年,但至今人们尚未悟透这一名作所蕴涵的人生感悟与哲学思考。本文尝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体味这一作品蕴涵的生命思考。
一.以达观的态度对待死亡
众所周知,史铁生在活得“最狂妄的年龄上”[1]多种疾病接踵而至,最后瘫痪。《我与地坛》记载了史铁生当时的精神状态与理性思考: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想以简短的方式结束自己苦难的人生;然而,他想到了与他相依为命的母亲,还有自己对人生的留恋,陷入了痛苦的两难思考中。
1.战胜死亡
史铁生选择地坛,是因为痛苦,因为逃避,还因为自杀的诱惑。他在作品中写道:“两条腿残废后的最初几年,我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了,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哪儿去,仅为着哪儿是一个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他逃向地坛,但地坛挽救了他。
荒弃的地坛,是喧嚣尘世中的一方净土,为他思考人生或死亡提供了条件。地坛是明清皇帝祭祀的地方,昔日的繁华鼎盛可想而知,但时过境迁,当下的地坛“变得荒芜的如同一片野地,成了一座废弃的故园”。地坛由盛到衰,史铁生在青春韶华之际残废了双腿,一个由繁华鼎盛沦落到门庭冷落,一个由青春健康到双腿残废,他与地坛产生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鸣。于是,他的委屈、怨恨开始淡化。他人格化了地坛,开始仔细的观察地坛、体味地坛,向地坛敞开了心扉。
地坛虽然受人冷落,荒芜但并不衰败,这里的一切依然是生机勃勃,这里的生命以自己的存在演绎着生活的精彩。他注意到停在半空的蜂儿,摇头晃脑的蚂蚁,忽悠升空的瓢虫――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生命,并不因其生命的卑微而失去存在的意义,它们虽然卑微渺小,但他们以特有的生存方式,默无声息地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世界。园子里的动植物,引发他细致入微的观察及潜沉的思考:既然这些卑微的生物都能兴致勃勃的活着,为何作为高级动物的我不能活下去呢?他开始领悟人生,自杀的念头开始动摇。进而,他发现了院中的四季以及与季节对应的应景之物:那摇荡的串串杨花是春,爬满青苔的石阶是夏,青铜的大钟是秋,林地上几只羽毛蓬松的老麻雀是冬。园子里的声响也有了相应的四季:春天,是祭坛上空漂浮着的鸽哨;夏天,是蝉歌与杨树叶子哗啦啦的取笑;秋是古殿檐头的风铃,冬是啄木鸟随意而空旷的“笃笃”声。万物演奏着生命的和弦,原来生命是这般美丽!他体味到了生命的精彩,开始寻找人生的美好。
在进入地坛初期,史铁生的情绪是偏执和激愤的。他抱怨上帝为难他,打破他对美好生活的幻想,让他活得狼狈不堪。地坛中的沉思、发现、体味使他安静下来,开始理性地看待自己的病痛与残废,最后决定“延迟”死亡,“活下去试试”,不再“急于求成”。他在作品里写道:“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延迟”死亡及“活下去试试”,只是作者生命感悟的第一步。对于病残的史铁生而言,只有解决了怎样活着这一问题,才能最后战胜了死亡。《我与地坛》展示了作家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起初,史铁生认为自己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写作是自己活着的支撑及活下去的理由。他在《我与地坛》中陈述了自己写作的初衷:“为了让那个躲在园子深处坐轮椅的人,有朝一日在别人眼里也稍微有点光彩,在众人眼里也能有个位置,哪怕那时再去死也就多少说得过去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作品发表了,得奖了,且“作家”的桂冠在众人眼里是那样灿烂。于是,他受到了巨大精神鼓舞,从此仿佛中了魔似的,“整天都在想哪一件事可以写,哪一个人可以写成小说”。这时的史铁生完全是为了写作而活着。就在这时,他产生了新的忧虑:万一哪天自己文思枯竭、像一条再也拧不出水来的干毛巾,我还能活下去吗?他又开始思考人生与死亡。随之,他发现写作仅仅是自己为了活下去而寻找的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是活下去的欲望促使自己孜孜不倦地写作,事实上,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写作,而写作是为了活着”。由此,他对人生有了新的发现:“人为什么活着?因为人想活着,说到底是这么回事,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因此,作者“竟然不那么恐慌了”,获得了“看穿了死之后所得的那份轻松”。至此,史铁生对自己的写作进行了正确定位,同时也坚定了活下去信心,彻底战胜了死亡。
战胜死亡,对于一身病痛、坐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而言,意味着他得承受苦难,以惊人的毅力继续活着。然而,蚌病生珠,他与死神的精神搏斗具有重要意义。事实上,史铁生在哲学层面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病残苦痛的人生是否应该延续,自杀是否是必然的选择?《我与地坛》给出的答案是:生命有一个必然的、设定的过程,不可“急于求成”,任何生命都有存在的价值。第二个问题是人为什么活着。作者给出了更具哲理性的答案:人真正的名字叫作“欲望”,欲望是生命个体延续的根本支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对于今天的人们而言,有着不可忽略的正向引导作用。
2.参悟死亡
《我与地坛》是一部生命之书,它展示了作者对人生归宿的哲学之思。
苦痛促使史铁生在更高层面观照生命的过程。他认为,人生是一次人世间的旅游或游玩,因而任何人都不可能“跑到这世界上来,玩得太久”,他最后必须“回去”,“回去”是每个人最后的归宿。他毫不掩饰地指出:人一出生便走向了死亡,不管多么漫长的时光也是稍纵即逝,人生的每一步,其实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牵牛花初开的时节,葬礼的号角就已吹响”。因此,他体会到了人生的悲壮。他以飘荡在地坛上空缠绵而苍凉的唢呐声隐喻人生的悲凉:“我清清醒醒地听出它响在过去,响在现在,响在未来,回旋飘转亘古不散。”史铁生形象地展示了世人对待人生旅途及最后归宿的不同态度:
那时您可以想象―个孩子,他玩累了可他还没玩够呢。心里好些新奇的念头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个老人,无可质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劳任怨。还可以想象一对热恋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说“我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又互相一次次说“时间已经不早了”,时间不早了可我―刻也不想离开你,一刻也不想离开你可时间毕竟是不早了。
作者在此展示了三种态度:像孩子贪玩那样贪恋人生,害怕走向生命的终点;像老人那样睿智,坦然地走向人生的“安息地”;像恋人缠绵对方那样留恋人生,但最终理智地走向人生终点。作者通过感性的表述,阐释了一个抽象的哲理:死亡是生命的必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而人们要坦然面对。显然,这种感性的表述中蕴含着深层次的感悟。
史铁生还引导人们以乐观的态度对待死亡。他认为死亡是安息,是完成疲惫人生旅途之后的假期。他以一个充满诗意的比喻来描绘生命的归宿:“比如你起早熬夜准备考试的时候,忽然想起有一个长长的假期在前面等待你,你会不会觉得轻松一点?并且庆幸和感激有这样的安排?”显然,史铁生的参悟早已超越死亡的恐惧,他对人生归宿的调侃中透露出一种释然的超脱。
总之,史铁生对死亡的参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深沉。因为他对死亡的参悟不是基于某些被当下奉为圭臬的价值观,也不是任何一种宗教教义,而是基于他残缺人生的独特生命体验,参悟的结果是经历肉体与精神的双重苦难之后的大彻大悟。
二.理性地对待人生残缺
恶疾与残废给史铁生带来生命的残缺,但他最终接受了生命残缺这一事实,残缺如同苦难一般,人的出生一样,都是偶然的、无法克服的、无法自我把握的[2],而多舛的命运使他更加透彻的感悟人生,理性地对待人生的残缺。
1.勇敢地接受残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故事。多年前,他看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姑娘与一个比他稍大的男孩在地坛公园中玩耍,小姑娘漂亮、活泼,嗓音“很圆润甚或是厚重”。然而在十五年之后,“我竟发现那个漂亮的小姑娘原来是个弱智的孩子”:几个大男孩戏弄她恐吓她,她大惑不解,不知所措,双眸迟滞没有光彩,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幸好女孩的哥哥赶来了,他驱散男孩们之后默默地带女孩回家。原来“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史铁生在心中“哀号”,为小姑娘的不幸而痛心,同时也开始思考生命的残缺。他得出两个答案:第一,人生的幸福或不幸是由上帝决定的,生命个体不能选择,“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第二,既然生命个体的幸福与否不存在公平,那么“只好听凭偶然,是没有道理好讲的”,只能接受上帝的安排;因此,他认为男孩只能默默地把弱智的妹妹带回家去――“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从表面上看,史铁生在评说别人的不幸,是站在小姑娘的角度消极地看待人生,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史铁生从小姑娘的不幸出发,观照包括自己在内的所有身体残缺者的命运,这种观照体现了史铁生对不幸的坦然,同时也展示了他内心的强大与精神的坚韧。其次,坦然接受命运的不公,认为上帝的安排“又一次对了”,直面人生的不幸,这是史铁生超越苦痛之后大彻大悟,折射出他的智慧与理性。史铁生略带调侃的指出,“人类的全部剧目”包括苦难,残缺或不幸是生命的一种自在形态,必定有人“去充任那些苦难的角色”,因而抱怨上帝或怨恨命运不公是毫无意义的,不幸的人需要赶紧的事情是怎样承担苦难。
因此,史铁生开始思考不幸者的救赎之路。
2.一分为二地看待生命的残缺
一分为二的看待生命的残缺或展示残缺的“价值”,也许是史铁生最终找到的救赎之路。史铁生认为,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相辅相成的。《我与地坛》中有这样一段具有哲理性的陈述:
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么?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就算我们连丑陋,连愚昧和卑鄙和一切我们所不喜欢的事物和行为,也都可以统统消灭掉,所有的人都一样健康、漂亮、聪慧、高尚,结果会怎样呢?怕是人间的剧目就全要收场了,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这段话至少蕴含这样几种哲理:1、残缺与完美是相对的,二者只有通过互相映照或对比才能彰显二者自身的特性。2、完美因为残缺而显现出自身的价值:愚钝凸显了机智的“光荣”,漂亮因为丑陋的存在而“维系自己的幸运”,恶劣和卑下使善良与高尚“成为美德”。因此,作者在后面指出:“我常以为是丑女造就了美人。我常以为是愚氓举出了智者。我常以为是懦夫衬照了英雄。我常以为是众生度化了佛祖。”3、残缺与完美构成差别,而差别构成了世界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作者认为,“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条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毋庸赘言,这段陈述内涵丰富,充满睿智与哲理。
值得人们特别注意的是,史铁生认为带给残缺者的并非完全是灾难,因为在某种情况下,残缺对残缺者而言可能是一种财富。他在《我与地坛》中告诉人们:人世就是一个上演各种“人间的剧目”的舞台,人们都是这个舞台上的演员,同时也是观众,因为他们每天都在观看人生舞台上的种种人间剧目。但令人遗憾的演员与观众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身份或角色,也没有参透人生;主要原因是:演员都认为自己只是在表演,在演绎别人的人生,“老以为这戏剧与自己无关”,而“倒霉的观众”坐得离舞台太近,“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使他无法看到人生的全景。因此,史铁生庆幸自己的残缺:残缺使他在地坛中体味生命,感悟人生,“旁观”人世,使他得以突破“身在此山中”的屏蔽,最终成为“懂得欣赏”的幸运观众。也因此,他听到了地坛“园神”对他残缺人生的看法:“孩子,这不是别的,这是你的罪孽和福祉。”很明显,“园神”的看法就是史铁生参悟残缺人生的结果,在史铁生看来,人生残缺既是“罪孽”又是“福祉”。
勇敢地接受残缺,一分为二地看待残缺,使史铁生自信而顺畅地行进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而更关键的是使他窥见人生真谛,发现人生独特的风景,能发人所未发,道人所未道。
三.睿智地思考生命过程
人生残缺促使史铁生去沉潜地、深邃地思考生命的过程。在《我与地坛》中,他给出了两个思考答案。
1.生命或人生是一个过程
史铁生在散文《好运设计》中从健全人的角度“设计”种种人生,但种种“好运”带给人们的都是绝境或绝望,因此,他倡导人们放弃“目的”,转向人生的“过程”。他这样强调“过程”的重要性:“对,过程,只剩了过程。对付绝境的办法只剩它了。不信你可以慢慢想一想,什么光荣呀,伟大呀,天才呀,壮烈呀,博学呀,这个那个呀,都不行,都不是绝境的对手,只要你最最关心的是目的而不是过程你无论怎样都得落入绝境,只要你仍然不从目的转向过程你就别想走出绝境。”在《我与地坛》中,史铁生通过讲述一组小故事更集中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过程论”这些发生在荒园中的小故事隐含着两种具有哲学意味的寓意。
第一,生命的意义并不在于你是否实现了目的,而在与你怎样经历了生命过程。“最有天赋的长跑家”因为“”而坐牢,出狱后他利用业余时间在地坛公园里勤奋地练习长跑,跑了十几年,但直到三十八岁时才被一位专业教练发现,最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他平静地向我讲述了他的故事,随后带着妻儿去了遥远的地方。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意欲告诉读者的是:“长跑家”最终能否实现梦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消弭了怨恨与懊恼,度过了人生危机,有了完整的家庭,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不断刷新的长跑记录。正如作者在《设计命运》中所说:“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够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
第二,漫长的人生旅途事实上是短暂的一瞬,人们都是人生舞台上的过客。作者通过地坛十五年中的“人化”演绎了这一寓意。在过去的十五年中,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不修边幅的饮者、文静的女知识分子、等候一种鸟的到来的捕鸟人、胸怀梦想的长跑人等各色人等先后出现在地坛公园中,随后又悄然无声地消失,最后只剩下一对夫妇,而这对“令人羡慕的中年情侣”在不知不觉中“成了两个老人”。作者在此并非消极地感叹人世沧桑,而是向读者呈示自己独特的人生发现,惋惜地陈诉生命过程的短暂。很明显,地坛中的过客与亘古不变的地坛是作者表达寓意的喻体。
2.人类生命是永恒的
《我与地坛》的最后一章归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
史铁生毫不掩饰生命个体走向死亡的悲剧性,他在作品中乐观写道:“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夕阳也都是旭日。当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辉之时。”在此,作者不仅仅是引导人们变换角度观察事物,更关键的是他用类比和隐喻的手法,呈示了人类新陈代谢、生生不息这一客观事实。接下来,他用诗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哲思:
那一天,我也将沉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他的玩具。当然,那不是我。但是,那不是我吗?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是:如同太阳下山一样,有一天我会平静地走向我生命的终点,但像太阳升起一样,会有新的生命诞生,任何一个新生命都可能是已经逝去的旧我,是再生的我,至于这个人是否名叫“史铁生”,是完全可以忽略不计的。显然,作者超越自身恶疾与残疾所致的死亡恐惧,进而超越所有生命个体对于生命终极死亡的绝望,展示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哲思与悟透生命之后的豁达、达观。
命运同时把残缺与智慧给了史铁生,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残缺使他成为智者与哲人。他的散文集《病隙碎笔》获2002“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其颁奖词是:“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笔者认为,这一评语更适合于单篇散文《我与地坛》,因为《我与地坛》荟萃了《病隙碎笔》及《好运设计》、《命若琴弦》、《务虚笔记》等一系列作品的精髓,是一部蘸着苦痛写成、记录了作者心灵历程和生命感悟的大书,是史铁生以残疾的生命去体验人本的困境、在宿命的挣扎中不断突破个人的局限和命运的无常的华章![3]从作品中,我们能体味到作者超越苦痛、超越死亡之后的宁静、豁达、明净,我们能感知作者战胜“大得不可消灭大得不可动摇”的痛苦之后所到达的“审美的境地”,[4]但我们暂时还无法把握作品的全部内涵与意蕴,因为作者把自己毕生的、基于苦痛与绝望的沉思与感悟溶进了作品,而沉思与感悟所凝结而成的思想又是如此深邃、精深、博大!因此,本文的探索仅仅是继前人的探索之后,在史铁生的精神领地中又朝前走了一小步。
参考文献
[1]史铁生.《我与地坛》[J].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版。
[2]温江斌.从《我与地坛》看史铁生对生命的沉思[J].江西: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7(2):90.
[3]李弈诗.残疾、宿命、死亡――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的挣扎与超越[J].山东:现代企业教育,2007(10):113.
她说:“你比以前好多了。”
尽管那过去最真实的存在已经深藏于记忆,甚至如果没有这些过去的风景和故人的触发,这些记忆几乎会永远沉埋于深渊之底,不见天日。记忆被激活,当时的情感也复活了。不过,当下的内心升发出新的情愫。当一个新的自我存在重新嵌入到过去的人事风物中,那种对于人事流变的最真实的慨叹就油然而生。时间的流逝在这故地重游的具有某种仪式性的活动中,获得了最具体的显现,真切地席卷了自己身上的每一个毛孔。
前两个晚上,我与曾深爱过的一个女孩子在校园里散步。她就住在这个城市,且是我的同学。夏天就要过去,晚风袭来,从我的脖颈上,从我的手边掠过,也从她的发梢,从她的裙边掠过。她依旧穿着高跟鞋,一如一年半前我回来时看到她一样。我们走着,聊谈的恰恰不是过去。其实,我们共有的过去的记忆是那么的少,我们一起经历的故事几乎没有,我们的情感在过去从未有过共鸣。所以,那样的时刻,走在我们待过四年的校园路上,彼此情感各异,自然没有最亲切的贴合。我请她吃了饭,我们聊得很愉快,她似乎变了很多,变得明朗了。我也变了很多。过去的一年,我生活在欧洲,做汉语教师。见面时,我送了她一瓶从保加利亚带回来的玫瑰香水。第一个晚上,我们聊了两个小时。我回到朋友家,又和她用微信聊了起来。她问我到没到,我感受到一种被她关心的温暖,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就着一个比较暧昧的谈话,她说可以给我一个机会,说她这些年还是有所触动的。的确,毕业之后的这些年,我们保持着某些联系,我在欧洲的时候,她还主动用微信找我聊过天,希望和我谈论学问,我感到很惊讶。因为,在我们的大学时代,她从未表现过对我所做的事情的关心,整个四年她就进过我的qq空间两次。此刻,她说要给我一个机会,说可以和我在一起。我内心颤动不已。正当我开始怀想我们在一起之后的美好画面,她忽然说,如果我们在一起后何时才能买上房子?我从微信上看到这句话,手机差点从手上滑落。我一下子不知道该对她说什么,我从没有想到她会问起这样的问题。她说,希望两三年内能够结婚。我的脑海当时只有疑问:这还是我大学迷恋了两年半的她吗?这还是我甚至在大学毕业后还念念不忘了两年的她吗?我回了一条微信说,我们第二天晚上当面再好好谈论这些事情。我最后问:“你喜欢我吗?”她说:“你比以前好多了。”
我是否能够继续爱她?
准确来讲,我能理解她对于一个稳定的家的期待,这与她童年时期的经历有关。她小时候没有一个稳定的家,因为有几个哥哥,她从初中就寄养在姑姑家。后来姑姑有了自己的孩子,生活压力变大了,就希望她回到亲生父母那里,或者至少应该向亲生父母要生活费。也许她太骄傲,并不愿意这样做。后来经姑姑介绍,她认了干爹干妈,现在就一直住在干爹干妈家。她的这个要求或者说对一个稳定的家的向往一点也没错,只是她如此急切地对我说了出来,让我于心不安。
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她不该是这样的。她可以晚一点再去表达这个意思。我们的谈情说爱还没开始,就要谈婚论嫁,而且还有那么明确而具体的时间上的安排。那晚,我一点也不知道第二个晚上我能和她谈些什么。她终于能答应我的求爱,在我预料之中,然而她提出这样的要求,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我真的还是那么爱她吗?她真的爱我吗?或者就算她此刻对我有些好感,这些好感又是从何而来呢?一句“你比以前好多了”,一句“我可以给你机会”,深切地让我觉得这样的爱情是她施舍给我的。而我对她应有回报就是,我们在一起后要尽快有一个家。可是,这对我意味着什么呢?我关于自己未来的想象并不是完全没有和她的期待有重叠的地方。只是她这么明确的期待和要求,让我一时间手足无措,这从没有纳入我对于未来的考量之中。
目前,我们都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学业。其实,我深知,最首要的问题在于我到底还爱不爱她。如果,我依然深爱不已,那么她就值得我为她做一切事情,我将是携着真挚的爱前行,并乐于承担我为她做出的一切选择。但是,我是否还爱着她,似乎又与她是否和能不能爱上我有关。就算她此刻还并没有爱上我,我们可以相处,在相处中建立情感。但我需要质问的是,在我逐渐了解她的性格之后,我是否能够继续爱她?她此刻所展现给我的思想和性格特质,似乎并不与我所期待的相契合。更重要的是,她是否能最终理解我并爱上我呢?我对此怀着一种巨大的不确定感。
她一直缺乏一种不安全感,似乎一栋属于她自己的房子可以给她带来安全感。但是我也缺乏一种安全感,一种爱的不安全感。我是否会越来越爱她,她是否能最终爱上我,我是极度怀疑的。我不希望到时候,我会伤害到她,她真的再经不起任何爱的伤害了。她已经经受了太多,这种伤害都是来自她曾一度极其信任的亲人。所以,我不能给予她任何承诺,如果没有爱作为基础。我们必须是紧紧而牢靠地站在爱的基石上,才能牵挽起彼此的手,给出对彼此一生的承诺。没有爱这个看似虚空的事物作为基石,人世间一切坚实的事物反而不可以仰仗和依赖。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我想,经过努力,完全可以买一个属于我们的房子,可是没有爱作为我们之间的纽带,我们将永远得不到家。谈婚论嫁,应该是谈情说爱的水到渠成。我从不惮于去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我只是害怕自己没有了那份理想的爱。我们的结合如果不是出于爱,而是爱之外的任何一种心理或者现实的考量,这样的结合都将是不坚固的。仅仅是一所房子,而不是家,根本无法安放我们的灵魂。
第二天晚上,我又去找她了,说出了我的上述想法。她表示能理解我所说的。她说,中学时住在姑姑家,她对姑姑是百分百的相信。到了大学,姑姑由于生活压力大,开始把她往她的亲生父母那里推。她大学时谈过一场恋爱,后来分手了。我记得曾见过那个男生和另一个女孩子在校园里经常走在一起。我以为,她是知道他们之间感情的破裂正是由于这一点的。然而,她这次告诉我,直到今年七月她才无意中知道,当初是男生移情别恋才跟她分手的。和那个男生在一起的女生,正是她刚上大学时玩得特别要好的朋友,她们曾一起在学生会共事。
大二下学期和那个男生分手后,这三四年,她一直在自己身上寻找分手的理由,总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这些年,她一直单身,虽然身边不乏追求她的男生。所以,我能明白她所说的,她需要一个最实在的东西去信赖。因为感情是最虚缈的,变化是那么的大,她多次从中建立的信赖感,都被击得粉碎。我试着去理解她的内心感受,理解她此时此刻的状态。我们聊了很多,把该说的都说得很明白。但,谁也没有给谁一个承诺。忽然起风了,似乎要下雨,我们就告别了。
情之所钟,无所回应
我回到朋友家,和朋友聊起这事。朋友说,她的要求并没有错,完全可以理解,这主要取决于我要什么。朋友认为这个女生的爱是一种消耗型的爱,她需要比一般女生更多的呵护和爱。虽然,我的爱是一种给予型的或者说流溢型的爱,但是我需要衡量,她所需要的是否是我能够给予的。因为就算我的爱是一种流溢型的,但是人都有脆弱的时候,我同样需要关怀和爱,不可能一生一世只是无条件地爱另外一个人。如果她的心灵里不安全感太多,她就很难学会给予别人关怀和爱。这时候,爱就会不对称,而不对称的爱很难说是一种创造性的爱。朋友接着说,她所渴望的爱是两个都懂得自我完善的人,都懂得用艺术和美来促进各自进步的人,恰好走到了一块。这样他们的爱就是一种创造性的爱,能够使彼此得到成长,而不单纯是一方在给予而另一方在消耗。
朋友的话让我受益匪浅。这个朋友是个很独立的女生,在这个城市工作,以给旗袍绣画图来养活自己。她自学古筝,养了一只白色的猫。她的男朋友比她小四五岁,她说他太消耗她了,她决定不和他结婚。朋友的话很鼓舞我,我想,她说出了我的那种怪怪的感觉。
本来,第三天晚上,我好想约见她。她在微信里说她要陪干妈去串门,不知道何时回来,所以不见我了。我忽然想到前天她在聊天中提到她的生日,我就问她生日过农历还是阳历。她说年纪大了,不过生日了。我说,我问这个不是想要做什么事来给她庆祝生日,只是想过段时间借机去她读研究生的城市看看她。她让我不要去,因为也许过生日那天,她会回来,和她的干妈一块过。我忽然感到非常受挫,她的话前后矛盾太大,但是我不会指出来。我知道,她是在拒绝我的关怀。这种感觉在大学时代就有。她似乎是那种不愿意轻易接受一份爱的女孩子,她也许是害怕接受,因为她总有种有一天会失去这种关怀的感觉。所以,她宁愿一开始就拒绝,不致于因为日后不可预料的变化,而失去了她觉得可以依赖的关怀和爱。我想,她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爱的关怀,太需要弥补生活曾亏欠给她的东西。但是另一方面,她又害怕去接受,因为她的不安全感太深,她不想再去品尝那种得到却又失去的苦痛。这些想法,得益于和朋友的聊天,我有所启发。
那天晚上,我在微信告诉她,我第二天上午九点离开这个城市。说实话,我深深期待着她能送我一程,可是她什么也没说。第二天,我很早到了火车站,在路上我竟还期待着她会忽然出现在火车站。我坐上了火车,靠着窗,看着火车两旁不断流逝的风景,出了神。我没有收到任何短信或微信,没有她的只言片语。在我回来后的几天,她也没有任何问候。是的,也许我们都不懂得爱。
相忘于江湖
回到北京,我的好哥们告诉我:“结束吧,你那浪漫的青春该结束了。”他说,我其实爱的并不是她,而是爱着我当年深深爱着她的那种青春的美好的感觉。因为我曾把我在青春时期关于生活最纯真的期待,关于美最浪漫的憧憬投射到了这个女孩子身上。我爱上的是我当时想象出来的那个她。扪心自问,我对她到底了解多少呢?四年里,我们单独在一块相处的时间估计不会超过十个小时。
当代青年以80后、90后为主体,思想观念多元,喜欢新鲜事物,成长历程与互联网的发展轨迹高度重合。互联网+时代,新媒体高度发达,从休闲娱乐到学习工作,从人际交往到意见表达,网络已融入了青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青年的思想观念、人格养成产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当前的青年思想教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巧妙地运用互联网+思维,突出社交化、娱乐化和大数据特征,坚持与青年同频共振,才不会与青年产生距离,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用互联网+思维强化青年思想教育,
要善用社交化媒体
社交化是互联网的显著特点,也是互联网的魅力所在。当今社会,青年对新媒体有着浓厚兴趣,加强青年思想教育要积极把新媒体作为沟通桥梁,重塑组织与青年之间的互动关系,拓宽信息传播通道,扩大教育覆盖面。
要关注潮流型媒体。社交化媒体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发展,从社区论坛到各类贴吧,再到现在比较盛行的QQ、微博、微信等,越来越贴近人们生活,而青年对这些新媒体尤为热衷。新媒体是科技创造的新的思想教育阵地,我们要积极适应这种变化,让党团组织在其中发出应有的声音,用先进的思想去占领,在青年中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目前,大庆油田公司团委已经开通了“七彩青春―演绎辉煌”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吸引青年粉丝及手机用户达81749人,基层团组织开通微博近1100个,这些新媒体对广大青年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青年思想教育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要突出互动性特点。内容即广告,互动即传播,这是社交化媒体的突出特点。青年对社交化媒体的热衷,让我们有更多的方式与他们交流。有些问题,我们不用长篇累牍解释,只要把问题抛出来,让青年在平和的心态下进行互动讨论,并适当进行引导纠偏,就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在大庆油田,各级团组织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开展“续写雷锋日记”、“我身边的生产故事”、“我与铁人零距离”等微话题活动,引导青年围绕这些话题,持续传播身边的好人好事,唱响好声音,传递正能量,达到了“内容即广告”的效果,实现了“传播即教育”的目的。
要满足数字化需求。企业办报、办电视台是一种传统的宣传方式,在思想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报纸和电视有固定的传播渠道,并非所有员工都能接触,且形式也相对保守、正式,青年的接受程度不一。目前,很多企业已把宣传教育的战场拓展到了门户网站,青年思想教育的载体也在向数字化方向发展,成为传统新闻载体的一种有效补充。大庆油田第八采油厂团委创办的电子团刊《青春印记》,利用电子杂志的形式,把一群有兴趣的青年组织起来,自己编制属于自己的电子刊物,数字化的表现形式和贴近实际的内容吸引了大量青年参与投稿,青年在教育他人的过程中也实现了自我教育。
二、用互联网+思维强化青年思想教育,
要借助娱乐化模式
娱乐化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而让有意义的得有意思是新形势下加强青年思想教育的方向。要大胆借助娱乐化模式,取其“博眼球”的形式,去其纯娱乐的内容,加入我们需要的信息,增强思想教育的吸引力。
要采用网络媒体的语境。网络新媒体的语言和传统的新闻媒体有着很大区别,在新媒体上要采用新媒体的语境。第八采油厂“微八厂”微信平台开办之初,由于思想保守和缺少经验,全盘使用传统的新闻语言,青年不愿接受,关注量一度提升缓慢,成了一个微信版的“厂报”。经过工作人员的反思改进后,适度运用了一些新媒体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如报道机关干部基层实践锻炼这个消息就采用了“八厂机关干部被‘下放’,你猜他们都在干点啥”的题目,还有“这群坐不住‘板凳’的机关‘宅男女’”、“两分钟看懂机关干部下基层”等,这些充满新媒体语境的题目更能吸引青年的眼球,使“微八厂”的关注量短时间内得到了快速增长。
要借用综艺节目的形式。综艺节目紧紧抓住观众的娱乐需求,在为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传播率,为我们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提供了参考。我们可以借用这些综艺节目的形式,为教育内容服务,让青年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接受传递的思想主张。大庆油田公司团委开展的“答人来了”电视答题争霸赛,借助“达人来了”这一娱乐名称,采用“一站到底”的电视答题、对决淘汰方式,吸引了大量青年参与,引发了一轮青年学习文化知识和大庆优良传统的热潮,而节目的播放也让观众对题目涉及内容有了深刻了解,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形式借用。
要引入挑战竞争的机制。竞争是娱乐化的重要机制,它通过激发获胜欲望来调动人的参与热情。我们可以把这种机制引入青年思想教育,利用青年对公开竞赛的兴趣,引发青年对竞赛内容的重视,潜移默化地实现青年的自我教育。大庆油田团委举办的“技冠群雄”青工技能PK赛,就是引入了竞争机制,把理论知识测试与实际操作比拼结合在每一道关卡中,由参赛选手比拼闯关速度,通过公众媒体公开展示,吸引了青年的广泛参与。通过相互比拼,青年学技成才的意识自然就增强了,不用花大力气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这种方式比开多少次会都管用。
三、用互联网思维+强化青年思想教育,
要参考大数据方法
“每走过,必留下痕迹”,这是互联网时代的特点。通过运用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人的行为、习惯、规律,从而为各种活动的决策、预测和评估提供依据。企业的数据虽达不到大数据水平,但同样可学数据的思维方式,推动青年思想教育向务实高效提档升级。
要推进数字建设。信息化是未来的趋势,政治思想教育也必将走上信息技术的高速路。随着员工培训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速,青年思想教育的信息化也需纳入日程,在日常思想教育的基础上,把政治思想教育资料作为培训资料的一部分,让青年自主选择学习和浏览,后台记录学习轨迹,这些数据可帮助我们分析研究青年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意向。比如,通过微信平台每篇文章的阅读量,就可直观判断出青年喜爱的文章,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我们的内容选择。目前,大庆油田正在进行党建信息平台建设的探索,这些先进的信息技术将为我们加强青年思想教育提供更多的决策参考和依据。
要加强前期预测。青年思想教育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会从自己的工作实际出发设计活动,部门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叠,是一种资源浪费。杜绝这种浪费,就要在数据分析中做好前期预测,从顶层加强设计,统筹考虑各部门的情况,实现方案的最优化、范围的最大化。要在分工上进行细化,各部门不能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要充分考虑活动方案的可行性、部门之间的配合和资源的有效整合。要在效果上做好预测,从方案设计开始就要明确活动须达到的效果,不断调整设计思路和形式载体,确保完成既定目标。加强活动的前期预测能帮助我们实现有限资源的充分利用,减少重复性工作,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
要做好后期评估。青年思想教育目前很难直观看到效果,即使再“虚功实做”,也难以进行真实评判。因此,我们需要参考大数据方法,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估机制,对重大的思想教育活动进行阶段性或总结性评估,通过一定的量化方式来评判工作取得的收益,对于效果好的继续坚持,对于效果一般的认真查找原因并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对于效果不好的及时叫停。目前,后评估工作已在第八采油厂党群部门试行,通过对活动的形式、内容、组织、保障和效果等多个方面要素进行群众参评及主创自评,以评分的方式反映活动取得的效果,为今后的决策、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青年思想教育的提档升级。
纪茉最近有点抑郁。因为她频繁地做着一个梦。在梦里,纪茉对沈耀耀很认真地说了当年为何突然消失了,沈耀耀如当年那般看着她坏笑,听着她讲,不说话。最后,彼此以一个kiss goodbye来结束。
每次醒后纪茉都怅然若失。一切应该从重遇沈耀耀算起。
人们都说,人生是故事,故事就是人生。本来纪茉从来不相信所谓的戏剧,但事实真真切切地发生了。如果没有那场三天两夜的销售会,纪茉不会来到广州。如果没有心血来潮地想念拔丝地瓜的味道,纪茉不会回到大学后门那排低矮的小餐馆。那个午后寒蝉傲啼,小餐馆仍如多年前般闷热;纪茉只记得看着从邻桌走过来的男人,仿佛要热晕了;纪茉只记得他的坏笑,一如多年前。
你倒真是消失了七年。
你还记得我?我以为我这么低调的人不会引起任何人注意,何况我消失了那么多年。
七十年都记得。
小餐馆的热浪如雾霭突然散去,两个人最后看着彼此的笑容,恍若隔世。
回忆里的冰淇淋
从广州回来后,纪茉忽然觉得她的人生有点被打乱了。沈耀耀似乎更容易出现在她身边的每一个细节里。
新闻里说白云机场新近改造完成,纪茉会想起在旧机场关闭之前,2004年8月3日,曾经和沈耀耀去逛了一整天。报道说天气热人体应多补充蔬菜瓜果,纪茉会记起那天和沈耀耀各捧着半个西瓜站在路边吃,吃完就把西瓜皮往对方头上扣。电视剧里一对恋人爱得要生要死,纪茉会想起那天他们回校之前在路边手拉着手等车,沈耀耀在纪茉转过头的时候突然轻吻了她的额头。
沈耀耀在阳光里的球场奔跑,白衣少年,似掠过光阴。累了的他躺在长凳上喘气,一抹影朝他靠近。睁开眼睛,看见一个短发女子俏皮地向他喷呼出的冬日的白气。一瞬,她把一个吃剩的薯片袋塞到他面前的草地上,飞快离开,留下懵然的他,被走过来的校工戳头痛骂。沈耀耀一边被校工敲着脑袋,一边看着她躲在足球门架旁张望的身影,那种春暖花开的感觉,可以被任何人理解为一见钟情。
她叫纪茉。在沈耀耀眼中,她像冰淇淋一样冷,但也像冰淇淋一样甜,还像冰淇淋那样柔软。他们在雨天听音乐,在路边的电话亭里喝冰红茶,一起把书包扔进湖里,两人相视而笑,日子简单而快乐。
大学时的记忆似乎活色生香起来。纪茉忽然觉得仿佛当年的小暧昧都化成一个个七彩的泡泡,萦绕在他与她之间的空气里,漂浮在她的心里。可是,当年你一步我一步,你进我退,我退你进,似跳一场圆舞,相对却从不曾牵手。只有一次例外,沈耀耀曾充当了纪茉一天的男友,一起去逛过一天白云机场。
暧昧是午后黄昏的雾气,你可以把它发展成夜晚的幽深,也可以让它随着最后一抹余晖蒸发掉。很明显,纪茉与沈耀耀属于后者。
2006年,纪茉回了柔山软水的Z城,湮灭于人群里;沈耀耀回了水秀山青的S城,披着光鲜的花环。
苏醒的水杉林
可是,暧昧本身就是一个花骨朵呀。它是沉睡了多年,可是你朝它微微呼气,它就一咯吱地慢慢撑开了每片花瓣。
这个周末纪茉去了水杉林。水静木幽,很适合一个人的想念。微信的方便就是无处不在。
她发了一张水杉的照片给沈耀耀,然后问,如果七年来一直保持着联系,我们的结局会不会不一样?
沈耀耀说,肯定会不一样,我会设想一个共同可以实现的将来,然后就顺其自然地过下去。
沈耀耀说,我还记得我们一起去看白云机场,当了一天的情侣,还吃了路边的西瓜。那天你穿什么我都还记得。
纪茉说,其实我们现在也没有什么不好。各自回到各自的地方,尘归尘,土归土,不必明日又天涯。我想,这就是最好的结局。
沈耀耀发来一个笑脸,说,我们之间连纠葛都算不上,但是一直都很合拍,起码你和我在一起的时候基本上都在笑。有时我也期待你会想起来,嘿,当年那个不辞辛苦陪我逛机场的男人现在怎么样了。
纪茉突然想哭。
2004年如果不是纪茉网恋多年的男友忽然说他要结婚了,沈耀耀不会颇有义气地充当纪茉一天的情人,陪纪茉去飞机场缅怀这一段旧情。2005年如果不是沈耀耀的女友还没把他甩掉,纪茉就会成为沈耀耀的女朋友了。2006年如果不是匆匆毕业,如果不是纪茉忽然消失了,纪茉与沈耀耀的暧昧也许就会有个结局,或许你我就是一对互相倾轧互相取暖的贼公贼婆了。
2006年沈耀耀曾对纪茉说,若你此生流离,你我便于古城相依。2006年的纪茉看着他依旧似笑非笑的小眼睛,扁扁嘴巴,抓一大把薯片塞进他嘴里。
时间不待人。时间本身没有错,错的只是人。
如果可以,我希望你不要回答,如果可以,我宁可你不知道我爱你。
期许的模样
在小餐馆重遇后的第七个月,沈耀耀突然出差来到Z城。
赴约之前,纪茉拿着裙子看着镜中的自己,手有些微微颤抖。今晚可能会发生一些故事,纪茉心里似乎有些许期待,却又眉心淡锁。
美酒交杯,灯影绰绰,一切前奏几乎可以忽略掉。沈耀耀突然走过来抱紧她,把嘴唇印在她的唇上。这一切突如其来,却又是顺其自然,或者说,顺理成章。
纪茉看着他,眼泪一点一点冒出来。她说,我不知我在想什么,干什么。沈耀耀,我也许爱过你,也许很爱很爱,但我的人生已经不允许了。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当朝夕盼望的事终于出现在你面前,而那种感觉竟然不是你一直所想象的。就如沈耀耀当年未完成的吻,纪茉也许曾经思念,也曾经遗憾,也曾经想念。你是否会问自己,到底过去一直执著的是什么?是一个人,还是一种埋藏在心里的思念?你到底是被这种思念缠绕着,还是你自己根本不愿意自己放手,很想继续沉溺在这种感觉中,用它来麻醉自己?
人生其实就像一个故事,有起承转合,怎样的情节,有多好看,都要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不到最后,会有什么样的结局,真的没有人知道。纪茉再一次深刻地体会到,青春里那些恣意过的情感如今已不复当年美好的模样,那份期许的心情变成了如今的落荒而逃。
若你此生流离,你我便于古城相依
2013年,午后阳光晴好,纪茉看着窗外,淡淡地想,如果七年来,我和沈耀耀始终保持着联系,你我会怎样爱一场,恨一场,留一堆关于笑的回忆呢?
纪茉想,这也许不算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爱情故事。因为我想我与沈耀耀不曾深深相爱过。不然,为什么就会像那些无聊的言情小说那样,没有战乱,没有天灾,却那么轻易就蹉跎掉一个人最美好的光景?而重逢,或许可以了却心中的某种遗憾,可是,一切已经不一样。
2006年毕业那年,纪茉考公务员,一切似乎顺理成章之际,体检突然查出她携带着地贫基因。幸福是不能预期的,就如不幸也是不能预期的。纪茉忽然消失了。
七年可以发生很多事情,譬如:纪茉嫁了人,沈耀耀娶了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