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化创新

文化创新

时间:2022-01-31 15:4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化创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化创新

第1篇

“懂得”才能创新——创新文化系列

记得几年前看过一个电视节目,讲的是香港和大陆的两位大厨精益求精做菜的故事,他们都做了很多菜品的创新,香港大厨讲的一句话铭记犹新:“懂得才可以创新”。这句话对于知识产权从业者是值得深思的。

创新是技术活,要懂得才可以创新,这个道理不是所有人都明白。我经常看央视的《我爱发明》节目,对于农民发明潜水艇、飞机的做法很不赞同,潜水艇和飞机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根本谈不上发明创造。潜水艇和飞机是个复杂的技术系统,涉及到很多的学科,不是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农民可以掌握的。因此潜水艇一下水就沉,飞机没有飞起来就摔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潜水艇和飞机与农民的日常生活需求没有关联,他们也不能从一个消费者的角度去进行改进创新。笔者接触很多的发明人对发明创新几乎陷入痴迷状态,他们在不同的技术领域进行着发明创造,尽管也取得了一些专利证书,但是这些专利根本谈不上有转化的价值。靠着一种愚公移山和铁棒磨成针的执着精神进行发明创造,我实在不愿意去恭维这种精神,不懂得如何创新?

说懂得才能创新,很多人要批评我了,爱迪生没有上过多少学不是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大发明家么?大家还可以举出无数的实例证明不懂技术的人同样可以做出好的发明创造。爱迪生的故事我当然知道,关键是大家对“懂得”两字的理解,“懂得”是懂什么?苏联的根里奇-阿奇疏勒分析了200多万件专利,从中总结出了 “萃智”理论,阿奇疏勒发现95%以上的发明都属于改进性发明,这些发明非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做出来,对于改进发明而言“懂得”其实对技术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大家不知道的是爱迪生技术懂得不多,但是他很懂得市场,很懂得经营,说他是发明家,倒不如说他是企业家更确切一些。

根据阿奇疏勒的“萃智理论”创新懂得技术并不是特别重要,“懂得”更关键的是要懂得市场。创新一般目的是为了制造出新产品,产品能否畅销市场说了算,而不是发明人的孤芳自赏,这个道理中国人自古就明白,并且留下了“闭门造车”这个成语告诫后人创新不要自我封闭。现实中很多非职务发明是出于发明者个人需求而做出的,发明者一再强调自己认为多么的好,问到是否做过市场调研却一脸茫然,犯了闭门造车的错误,不考虑市场的需求是很多专利技术不能转化的原因之一。谁“懂得”市场呢?美国研究者发现,很多有市场价值的发明创造不是来自技术人员的创新,而是来自销售人员的公文包,是他们收集了消费者的抱怨,改进了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是他们听取了消费者的建议创新出普遍受欢迎的新产品。因此在美国搭建的技术创新团队小而精,一个由7到8人组成的研发团队只配备一个技术人员,技术创新的核心由技术转向了市场。

明末的李笠翁是一位深谙生活艺术的人,集戏剧家、音乐家、服装设计师、美容家、发明家等于一身,他一生发明创造众多,他发明的“扇面窗”至今还在园林建造中普遍使用,他还发明一种多功能的“暖椅”。李笠翁不朽的发明是因为他能够细致入微地体察人体的感知和需要,懂得消费者最原始的需求。苹果手机受到全球的追捧,是因为他们重视用户的体验,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而小米手机干脆就直接按照消费者的建议进行设计,因此有拥趸的粉丝。手机行业曾经的龙头老大摩托罗拉、诺基亚他们的技术不可谓不精,诺基亚即便是倒下其专利仍然卖出天价,但被做电脑出身的苹果公司打败,只懂得技术的败给了懂得消费者的。

在这个创新的时代,创新文化及理念也是日新月异,创新只对技术的痴迷早已不合潮流,创新不仅要懂得技术还要懂得市场,更要懂得消费者。

作者:王瑜

2014年10月作于北京

第2篇

了解通宇

通宇文化公司主要承接舞(展)台搭建及设计策划、灯光音响,礼仪服务、模特表演(走秀)、保利布喷绘、会议服务、模特培训、促销、演唱会、歌手主持人、舞蹈表演、相声、乐队 (吉他,键盘,鼓,贝斯)小提琴、大型演出、影视拍摄、影视后期制作、明星、传统杂技、变脸、演出策划、展示策划及展览展示和演出等一条龙服务,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会展服务商。

该公司下设企划部、音乐制作部、演出部、市场部、人事部和模特部等,并曾成功策划组织中国埃及文化周――埃及之夜大型演出,多次策划组织残疾青少年艺术团,综艺新干线,襄城春节文艺演出等大型娱乐节目活动。

据刘韩介绍,从市场潜力和条件上讲,公司从事的文化传播业还属于相对年轻的产业,近些年,相关公司陆续成立,竞争日趋激烈。由于这个市场还很年轻,存在不足与缺陷是必然的,并且相关的法律条款不够充分,使得文化传播市场秩序混乱。因而难免有少数人投机取巧、竞相压价,这种现象成为了管理上的一大难点,对本行业一些正规公司造成了不良冲击,并对行业的发展构成负面影响。虽然市场还存在诸多不利因素,但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申奥的成功和2010年世博会的到来,展览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制度与管理日益规范化,因此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可寻。

企业创新迫在眉睫

刘经理说,我们的员工绝大的多数为业内科班出身的专业人士,在广告策划、营销策划、影视拍摄、演出策划及后期制作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及强大的专业媒体优势。我们坚持以“诚信”为经营理念,以“人尽其才”为管理思想为客户提供一流的服务。

如今在各个行业,品牌战略都将是重要的竞争手段。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通宇坚持通过实施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等措施,认真实施有效的品牌竞争,精心打造优秀企业品牌,塑造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刘韩强调说:“没有创新,一个企业就无法得到长远发展。”由于礼仪、模特、演出、走秀、展览展示等等都涉及到“文化”这两个字,所以文化的发展就是要靠创新,有了创新才能有新文化。刘韩说,当前国内的文化市场与国际上其他发达国家相比还没有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我们的技术很棒,我们也很努力,但我们的作品仍然不能超越国外的作品。原因何在呢?那就是我们在设计和策划上缺乏创新意识。例如三星集团为了能在上海的通信展上得到好的展台搭建和设计效果,不惜代价万里迢迢请来了韩国的设计师,三星集团应该知道怎样去节约成本,也知道要入乡随俗,但他们对中国的展台策划和设计风格不认同造成了宁肯提高成本也要另请设计师。俗话说要入流,跟上世界这个大潮流,但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没跟上世界的发展潮流,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创新。用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这个市场,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发挥自己的特长。

中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我们很乐观的认为,随着文化传播体制的改革,管理制度的深化完善与相关法律的出台,今后的市场规模将会不断扩大。面对这样的市场,我们很自信地去应对挑战。通过创新,我们就不难做到与众不同、独具一格。

人才是企业宝贵的资源

刘韩表示,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一个公司的成功与否在于如何做好“以人为本”的工作,有效激励和约束每一位在职员工是至关重要的。现代化的企业管理要以人为中心,严明的纪律,赏罚分明的管理必然重要,我们更要重视对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利与责任,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己是公司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要尽力满足员工的各种合理需求,并对每位员工指定相应的约束条件,使他们更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责。

第3篇

关键词:文化内因 发展层次 文化创新 地域性 多样性

中图分类号:J026 文献标示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4)09―0180―02

(一)背景与现状

自从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朝着工业化和量产化的方向不断前进,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在这样现代化的洪流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短时间内被外来文化大面积冲击一一在机械、理性、崭新的量产设计中,以传统手工技艺为导向的作坊式经营模式基本已经没有生存空间,以地方特产和区域市场为主的地方轻工业由于受到发达地区密集型制造业的冲击已经基本被摧毁,中国传统的“旧”设计被民众慢慢质疑、放弃;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对国外优秀设计的照搬成为了普遍现象,而“中国设计精神”则逐渐被搁浅了。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多元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文化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部分。而文化创新设计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形式,被各业界重新定义与思考。但短时间内,在充斥着外来文化的大环境中,面对我们的设计精神断层,要对数千年的文化进行整理和继承,是件极不容易的事情。而我们的传统文化在创新发展过程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基于需求,急于投放市场,找不到任何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粗糙设计,使消费者对于文化创新设计失去信心;重点体现在近年来的旅游纪念品市场,无设计、无品牌的相似的旅游纪念品充斥各个旅游景点,导致游客消费掉新鲜感后,对地区文化没有任何沉淀,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没有起到正面的传播作用,等等问题;在文化创新设计方面,日本设计作为亚洲文化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已基本发展成熟,以其独特的气质在世界设计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发展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参考。

(二)定义“文化创新”

现代与传统,处于两个相对矛盾的范畴;而文化创新,则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文化在交流的过程中传播,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一方面,不能离开文化传统,空谈文化创新;另―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着眼于文化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

(三)文化内因与设计的关系

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提倡发扬中国的传统,“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注入当代设计中”也时常出现在各大品牌设计论坛的话题中,但传统文化元素究竟是应该如何恰如其分地体现到具体设计中呢?

在《我的古典》―文中,田中一光曾经阐述过,不管在亚马逊热带雨林中,还是纽约现代都市中,他接收到的信息都会被血液中日式的“花鸟风月”的因子所影响,他拍出来的照片或者设计出的作品很容易被打上“日本设计师”的标签,大概是因为“那深深栖息在身体某处的灵魂”,即文化内因。黑川雅之也曾结合自身的经验讲到:“一些日本设计师,他们体现了一种对传统的记挂,所以才可能自然而然地表现出这样一种文化特质。我们刚开始去学习别人的作品,去看别人的著作,同时就要建立起自己独特的视角,在这样的一种观点和视角下,我们看待周围的人群和社会才会产生不同的思维方式。”

设计评论家厄尔认为,日本设计可以总结为两大类,即:1、色彩丰富的、装饰的、华贵的、创造性的;2、单色的、直线的、修饰的、单纯与俭朴的。日本人独特的审美情绪和美学观念,自始至终渗透着日本民族固有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深植于日本设计师审美与思维方式中的文化内因一一日本的美学传统,重视细节,重视自然,讲究简单、朴素,讲究美学精神含义,这些构成了日本设计的精神支柱。日本的现代设计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其现代的设计以特有的民族性格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设计界取得一席之地,在现代高科技工业冲击中,其“古典”系统依然在无意识地运作着,传统文化并没有消亡,反而与现代设计融为一体,作为精神支柱植根于日本现代设计理念中,使日本设计表现出独特的气质,成为别国无法取代的重大特征。

而这种文化内因,并不是刻意去建立起的一种想法或者观点,而是在自己的自然而然的奋斗和实践过程当中,自然而然形成的一种意识。黑川雅之说,在中国很多地区会体现一种“刻意性”,比如刻意追求自我隐忍和刻意追求中国元素,“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刻意,因为作为中国人,你的想法、你的行为,本身就是中国元素。”所以,我们的文化内因早就已经存在在我们的审美与思维当中,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沉下心去做优秀设计,中国味道就会慢慢渗透出来,这样的设计就是“中国设计”。

(四)文化创新的发晨层次

中日两国同属东亚儒教文化圈,由于历史的渊源,在传统上会有诸多相似之处;而在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问题上,日本确有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在工业产品技术、设计师等方面,日本对待传统文化,是更多地从精神上、思想上以及功能上来考虑,而不仅局限于形式,经过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集体主义工作方式到二十一世纪初对设计个性化的标榜周本成功完成了从对形式的模仿到注重对“日本”精神的塑造的转化:总结起来可以发现,外来文化对日本本土设计文化的影响的层次是三步渐进式的:模仿、转化、成熟的“日本设计制造”。

二战结束后,西方工业产品刚刚进入日本的时候,日本人从技术到造型对其进行完全的照搬和模仿;那段时间,日本设计师将欧洲几乎所有的产品的功能和造型都拿到了日本,日本人似乎失去了自我;但事实上,这种模仿仅仅是物质层面的,因为日本政府非常警惕日本民族性的丧失,害怕这种西方化逐渐发展到精神领域,所以再三强调“和魂洋才”,只吸收西方的科学技术和产业部门中对自己有用的部分;逐渐地,日本设计师开始尝试在欧美设计的外型上加入日本化的元素,虽然这被看做是嫁接行为,但是通过几十年时间的努力探索,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前的廉价劣质的“日本制造”终于转变为“优秀的产品”。通过自觉的反思,设计师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思考逐渐反映到他们物质层面的再创作,使产品中更多的包含了日本的民族气质;而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迅速发展,针对日本普遍的过剩消费等社会现象,日本设计再次发力,将日本文化中“直线、单纯、简朴”的基因灌输到“合适就好、资源循环再利用”等新生活理念的设计中,以无印良品为代表的新一代优秀日本设计中承载了时代对日本文化的诠释,使得全球化趋势下的日本产品还可以鲜明的标有“日本制造”的文化标签。

这三个层次的变化与文化结构的三个层面恰好是契合的,外来的物质层面的东西经过日本民族特有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使其转变为日本特有的文化。日本设计经历过的这三个层次的变化,也正是中国设计正在经历的,需要承认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落后的可能不仅仅是产品设计的实体,还包括设计思想、设计研究以及与设计生产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技术的各个层面。意识到落后才有可能赶上和超越,我们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对外来文化物质层面的简单模仿的第一阶段,到90年代时期去尝试以我们的组织方式与结构方式将外来的优秀文化融入我们的民族文化的第二阶段,我们已经走了很远一一政治方面我们有“中国特色”的旗帜的指引;经济方面,企业的生产模式也从开始的“OEM”、“ODM”到现在的“OBM”和“OSM”的各种转型尝试:社会方面,各大高校也从很早之前开始大力开展文化创新相关的课题、课程、工作坊和夏令营,一边整理保护我们丰富珍贵的地区传统文化,一边将设计研究作为高端平台服务于地区产品而结构的改变,并输出相关文化创新人才到社会的各个行业中……虽然慢速,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坚定探索的脚步。

相信几十年后,回头再看,“中国设计”在全球化进程中,在经历过艰辛的相遇、错误的尝试,还有各种奇怪的体验之后,最后达到了“融合自在”的第三阶段;而且我认为,正如《与设计向前行》一书中说的那样:相比较并没有接触到很多东方文化碰撞的西方人,体验过这种复合型冲击的我们,在文化上应该会更先进些!

(五)以地域为单位的传统文化创新

说到传统文化,首先想到的中国主流传统文化,应该是以儒家文化为主的礼仪文化,对理想设计我们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敦厚稳重,端庄气派”的感觉,这算是一种正统的设计风格;“潇洒飘逸,含蓄优雅”的气质,则属于文人雅士的品位;最后是“纯朴古拙”的味道,这种返璞归真的设计可以感觉出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真谛,这三种设计风格,都是中国主流传统文化表现出的不同形态。但除了主流传统文化之外,我们还有丰富、有趣、鲜明的地域文化。

中国疆土有960万平方公里,其上居住着56个民族,由于自然环境和演变历史的不同,不同地域有着自己特有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不同民族还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和艺术色彩。其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绵延五千年的历史中发展至今的各地域、各民族文化,也一直在交流、创新、融合中;学习和吸收其他地域、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以发展各自的文化;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借鉴,以“取长补短”,在各种“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交叉冲击之后,发展成为现如今的文化形态,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一部分。所以,我们从来不缺乏外来文化冲击下的传统文化的继承并发展的经验,多民族形态下的广袤而丰富的地域文化不仅是我们的文化财富,也是我们传统文化继承并创新的经验教科书。当然,如上文所说,由于短时间内受到了与我们本土文化有着巨大差异的西方外来文化的大面积强烈冲击,使得各地域文化在文化创新方面都处在一个同样的起点上,这是挑战,也是机遇!在世界统一化的洪流中,设计师们不仅要考虑我们的主流传统文化的情感追求,还需要关注我们我们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通过对地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大胆创新,使丰富的地域文化不被湮没到统一化中,而是能够逆流而上繁荣发展成为被世界欣赏、被众人追逐消费的新文化。

基于地域文化的设计战略,即运用地域文化中最具魅力的部分,为人们展示未来世界的可能性,使其成为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途径。在对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基础上,将传统地域文化元素融入现代科技含量的文化创意产品,进行传统文化要素向数字化文化内容的创新和转型,实现传统文化产业从选材、创意、设计、生产和输出、传播的现代文化产业链整合。以地域为单位,以人为根基,以产业为引领,实现文化资本和产业的相互融合,然后激发文化的活力。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结合我国各地域文化和文化产品的发展现状,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分,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来进行产业创新发展,从而达到地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第4篇

中国古老的优秀文化,凭借其深根于民的强大生命力得以世代流传和继承。例如我国的本草文化,虽经数千年岁月洗礼,但至今保留着自己的文化秉性。不仅如此,而且历久弥新,还在催生着一个个新兴的商业品类,依然表现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代经济发展的推动力。

品类,因文化而强大

品类来源于文化。品类存在于消费者固有的、已有的认知中,品类反映的是同一文化领域的群体对待事物的集体认识。中式卷烟是一个品类,中国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种植的特殊味道的烟叶,加上中国人特殊消费文化以及各地消费群不同的饮食习惯与地理口味,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式卷烟这一大品类。

“本草香”特色卷烟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子品类,因为千百年来,本草文化生生不息,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具有强大的文化感召力。以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中国五千年的本草文化为背景,造就了这同一文化领域的群体对待“本草香”特色卷烟的集体认识。

文化衍生品类。国外有本草中药牙膏吗?肯定没有,为什么?因为他们没有中医治牙痛的文化。外国人信牙医,中国人信中医,没有文化的根基,是不可能催生出相应的品类来的。品类脱胎于人的心智,根源于文化,也必将根植于文化。只要文化足够强大并能符合群体

的某些需要和利益时,必然催生出强势的品类。讲求效率的快餐文化催生了美式快餐连锁品类,而讲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文化催生了中华美食品类。

品类因文化而强大。没有文化的品类是单薄的,根基不牢。文化的普遍性和深入性,直接决定了品类的适应能力和生命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糖烟酒领域,基于“本草文化”的品类创新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并不断走强,归根结底源于消费者对本草文化的广泛认同。以下笔者将通过对糖烟酒行业各主要品类的观察,与读者共同探寻品类背后本草文化的强大力量。

糖果业:“本草润喉”新兴品类领导消费潮流

糖果市场近20 年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过去由硬糖、奶糖一统天下的市场已经得到细分,形成了传统糖、凝胶糖、功能糖、巧克力四大主要品类,功能糖、巧克力发展尤为迅速,两者已占据糖果市场总销售额的50%以上。

在功能糖品类中,含有本草原料的子品类具有先天的优势,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功能糖果是在营养健康风潮下诞生的新宠,它借助中药保健之功一跃而起,尽领市场潮流。据新生代CMMS 的数据显示,尽管各品牌的产品渗透率都有消有长,但总体上看,本草润喉糖的消费者集中度仍然呈逐年递增趋势,其行业集中程度已增至30% 左右。

作为“本草润喉糖”品类的开创者,金嗓子喉宝的故事很耐人寻味。

金嗓子的生产厂家过去是生产糖果的,当时叫柳州市糖果二厂。80 年代初,糖果行业不景气,大部分厂家面临困境。这时,糖果二厂有意转向制药行业。到了90 年代中期,制药行业中的咽喉含片市场,已被草珊瑚、西瓜霜、健民咽喉片等知名品牌占据了大部分份额,新产品虽层出不穷却未能撼动它们的统治地位,只好一个个悄悄退出。惟有一个“金嗓子”却是逆流直上,短短四五年时间便从市场脱颖而出,到目前年销售额已近6 亿元,位居咽喉含片的市场前列。

金嗓子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它采用本草原料与创立独特品类。厂家从市场调研中发现:市面上的咽喉含片均为药粉压制而成,一含即溶,很难在咽喉部位较长时间保持施药,含片又小且药量不足,因此见效甚慢,而市面上的润喉糖则没有直接快速的治疗效用。在药物性的咽喉含片和糖果类的润喉糖之间显然存在一类的产品空缺,即功能性保健品。同时,由于环境污染加剧,吸烟嗜酒者增多,以及因卡拉OK 流行所带来的普遍性用嗓过度,市场对适用于咽喉不适症状的保健品的需求量日渐增加。金嗓子的研发人员精选了青果、金银花、薄荷脑、罗汉果、桔红、八角茴、桉叶油及香油等10多种本草原料,从中提炼出有效润喉成分,终于研制出了介于咽喉含片和润喉糖之间的本草化产品―金嗓子喉宝。这是一种利用本草润喉的特色咽喉含片,它在很短时间内即能对咽喉炎症产生较强的药效。

金嗓子喉宝利用本草文化创立起一个独特的品类,它不但从咽喉含片类市场攫取到了可观的份额,也在原有的糖果市场继续拥有着自己的份额。具有高附加值的金嗓子,最终使自己成为咽喉含片市场的龙头品牌。

烟草业:“本草减害”创造大不同的特色品类

“中式卷烟”的品类概念,是国家烟草专卖局2003年4 月提出来的,随后将它正式确定为中国烟草行业发展方向,要求中式卷烟的研发必须把握“高香气、低焦油、低危害”原则。中式卷烟只是中国卷烟各种小品类集于一体的总称,是有别于美式、英式、日式混合型卷烟的大品类,其下多个子品类的不同风格特征构成了中式卷烟大品类的整体风格特征。

由于生态条件和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生产的烟叶原本就表现出不同的质量风格类型,再加上历史原因、人文因素、技术因素的影响,中式卷烟迄今已形成四大主要香型品类:以原料为核心的清香型,以历史传统为核心的浓香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淡雅香型,以本草技术为核心的本草香型。

在“清浓雅草”四大香型品类中,以五千年本草文化为根基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就是本草香型的代表品牌“金圣”。金圣是江西烟草工业的支柱品牌,也是我国特色卷烟的代表品牌。金圣之特,就特在坚持自主创新,深度发掘本草文化遗产,并与现代制烟技术进行紧密结合。金圣正是因此而迅速崛起。

烟草行业一直以来就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吸烟有害健康”的舆论压力。如果能在保持产品吸味的同时,实现烟草产品的有效减害,那无疑是造福社会的创举。90 年代初,通过反复调研和思考,金圣寻找到了自己应有的独特舞台:开发中式低害特色卷烟。

于是从1992 年开始,金圣就联合江西中医学院等研究机构,成立了“金圣混合卷烟研究课题组”,建立起一支以中医和生物专家为核心的强有力的本草研发团队。他们的研发方向,是利用本草的功能特点和起效机理实现本草香与烟草香的协调融合,提升卷烟品质,同时有效降低危害。

两年发力攻关过后,金圣课题组取得重大突破,从五味本草植物中超纯萃取出精华浸膏,融之于烟,令香气自生而飘逸透发。中国毒理学会等权威机构,对此科研技术进行了严格的鉴定。鉴定结果表明,这项技术能有效降低卷烟危害,达到降焦减害的目的。因其对人体肺肾两脏都有一定的调理功能,课题组据此将它起名为“金圣香”(“金”依中医为肺,“圣”取谐音寓肾)。“金圣香”作为“本草香”的一个具体产品,是中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本草复方而生成的独特香型。其减害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此长则彼消、此消则彼长”的辩证观。正如专家评委所作评价那样:“金圣本草减害技术就是通过增益的途径和增益的手段,以增加有益的东西来对抗有害的东西。一旦有益的超过了有害的,体现出来的就是有益的。金圣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

1994 年10 月,与众不同的金圣香烟即亮相人民大会堂。1996 年“金圣香”荣获第24 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和新技术展览会金奖,同年“金圣”卷烟被国家烟草专卖局评定为“全国名优卷烟”,获得中国专利局发明专利( 专利号ZL94116600.7;国际专利主分类号A24B/15/18),并经国家经贸委组织专家评审认定为国家级新产品。“金圣香”不但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利用本草文化对烟草行业的一次价值创新。迄今为止,金圣累计销售突破80 万箱,实现利税150 余亿元,在低害特色领域占有一定优势。

金圣工业科技园是金圣特色卷烟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基地,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德国E & E( 易恩) 公司提供的天然植物提取线,采用最新现代中药提取技术- 低温动态逆流提取技术及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来提取“金圣香”,保证活性成分不受破坏、提取完全,利用多元溶剂精制技术,提高金圣本草香型卷烟的特色香气。同时利用不同极性溶剂,膜分离技术、大孔树脂吸附技术、絮凝沉降技术、高速离心分离技术等浓缩精制“金圣香”,提高和纯化金圣本草香型卷烟的特色香型。应用现代制剂技术,如:微型包囊技术或β-环糊精的包合技术稳定本草香型卷烟的特色香气。

此外,金圣还拥有大量世界领先的技术分析设备,确保了“金圣香”的稳定性。GC-MS、HPLC-MS 等高级精密分析仪器,可以独立系统地开展本草技术的研究。系统建立了本草原材料,中间提取物质及卷烟产品的质量标准;开展了“金圣香”中活性成分的指纹图谱的跟踪研究;进行了卷烟烟气中有效成分的鉴别和转移率的检测研究。

实验证明,金圣所提取的本草活性成分能在主流烟气中有效转移,“金圣香”本身经毒理学评价是安全的,并具有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免疫和抗氧化能力、减轻吸烟所致动物损伤效应等多种生理生化功能。

最近,江西中烟申报的“卷烟用中草药添加剂应用规范标准”研究项目,正式获得国家烟草专卖局批准立项。标准的主要内容为卷烟用中草药添加剂的生产技术要求与应用规则。规范之后的标准,将在全行业予以推广。这意味着金圣“本草香”品类的技术标准将有可能成为行业的标准。

白酒业:“本草养生”引发保健酒品类异军突起

白酒行业是我国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重要税源之一。近几年,虽然总体规模有所缩小,但产量、产值、销售收入、企业数量和税收仍在持续增长。2007 年1 ~ 8 月,中国白酒行业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770.77 亿元,同比增长了32.44%;销售收入734.45 亿元,同比增长了33.63%;利润总额92.75 亿元,同比增长了59.43%。

白酒业是我国发展相对成熟和稳定的行业,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后来的不断创新发展,现已形成四大香型品类为主体的品类结构:以杏花村汾酒为代表的清香型,以泸州老窖、五粮液为代表的浓香型,以茅台为代表的酱香型,还有以劲酒为代表的药香型。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一书中预言,保健产业将成为全球下一个超兆亿美元的产业。在我国,保健酒的市场从2003 年开始就以高达30% 的速度增长,至2006 年年销售额已接近70 亿元。目前,中国保健酒生产企业为5000 家左右,每年约新增200 家。专注于这一市场的领导品牌是劲酒、椰岛鹿龟酒、致中和,它们与希冀从中分取一杯羹的茅台、五粮液等传统白酒巨头一起,构成了这一高速发展市场的主力军。

药香型白酒的代表―劲酒,从湖北大冶的一个区域品牌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行业领导品牌,创造了每年十数亿元的销售业绩。根据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公布的数据,在全国保健酒品牌中,劲酒的认知度和提及率长期占据着第一。劲酒创新保健酒品类而异军突起,它所依托的是“本草养生”文化。劲酒将传统本草创新与现代酿造科技予以结合,通过中药本草的现代化平台,严格“按做药的标准生产保健酒”,并采用本草指纹图谱技术有效控制产品的质量。

一手抓好中草药技术平台,一手抓好“本草养生”知识营销,使劲酒牢牢占据了保健酒行业的领军地位。中国的饮酒文化中历来讲一个“伤身也不伤感情”,这显然与保健酒所倡导的“健康”是背道而驰的。为此,劲酒创建了独特的知识营销模式,制定了以“健康饮酒”

为核心的整合传播体系。一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口号,从消费者的立场来审视饮酒文化,既有人情味,也顺应了人们追求健康的心理需求。劲酒所倡导的健康饮酒养生理念,为中国的饮酒文化注入了新内容,更为自身品牌带来了美誉度。

自1981 年劲酒率先提出“保健酒”的品类概念以来,至今已有25 年之久,在不断强大的保健酒企业的群体努力下,保健酒的年销售额已达50 亿之巨。保健酒可以说是保健品与白酒两大行业的交集产物。当这两个行业的企业面临行业的发展瓶颈和营销困境时,向保健酒发力就成为它们不谋而合的共识。2008 年初,保健品巨人史玉柱与中国白酒龙头五粮液集团正式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保健酒,这足以证明本草文化的巨大商业价值和潜力。

第5篇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积极进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步入协调快速发展的良性轨道,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与此同时,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破解文化发展中的难题,提高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在科学发展观统领下,以文化创新推动文化发展。

为大力推动文化领域的理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我国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文化部于2009年开始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具体工作由文化科技司负责。

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是以国家力量推进的系统工程,以文化创新项目为对象,以文化创新体系为基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目的,涵盖观念和理念创新、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创新、文化内容创新、民族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创新、文化创作形式创新、文化生产形式创新、文化传播手段创新、文化管理创新、文化市场培育模式创新、文化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等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实施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培育资助和优化推广一批具有前景的创意设想和创新项目,增强各界人士参与文化创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营造有利于创新项目成长的文化氛围,加快构建有利于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体制机制。

二、国家文化创新工程2009年度立项内容

2009年度,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遴选了七个项目作为试点,包括“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研究”、“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自助图书馆的研制与实施”、“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项目”、“区域文化联动项目”。(文化科技司)

(一)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

项目承担单位:

苏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项目背景和意义:

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苏州市在认真研究昆曲艺术历史发展规律和总结昆曲保护既有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五位一体”的保护思路,即:以节(中国昆曲艺术节和虎丘曲会)、馆(中国昆曲博物馆)、所(苏州昆曲传习所)、院(苏州昆剧院)、场(一批固定的演出场所)五位为一体;中心(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学校(苏州昆曲学校)、曲社、媒体传播(昆曲电视专场和昆曲网站)及中介(海外交流中介机构)、法规五位为一体,形成了《苏州市保护、继承、弘扬昆曲遗产工作十年规划》。两个“五位一体”的实施,使苏州逐步形成了在昆曲遗产保护与继承、普及与提高,以及加快昆曲传统剧目抢救与人才培育传承等方面的整体资源优势。“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曾以整体保护的创新理念和实践,获首届文化部创新奖特等奖。

项目内容和目标:

纳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之后,该工程将进一步发挥苏州在昆曲遗产保护与继承、弘扬等方面的整体资源优势,使昆曲艺术和昆曲保护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融入苏州古城保护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力争把苏州建设成为海内外有影响的中国昆曲遗产的保护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使昆曲遗产在新世纪的生存状态与其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相匹配。

“苏州市昆曲遗产保护、继承、弘扬工程”,拟总结苏州昆曲遗产保护十多年来的经验,在先前工作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的研究与实践,探讨如何发挥苏州在昆曲遗产保护中的“三原”特色与优势,如何在遵循昆曲艺术规律的同时,结合时代特点,走出更适合昆曲保护与传承的道路,从而使“五位一体”的保护格局更为完善,优化昆曲遗产保护的生态环境。自2009年起,按照构筑两个“五位一体”的保护格局稳步推进:

一是继续承办中国昆剧艺术节与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不断扩大规模与影响,使苏州成为海内外昆曲保护工作者、演艺人员、研究人员的交流中心。期间将每年举办中国昆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举办第5届中国昆剧艺术节。

二是深入实施昆曲为在校学生公益演出普及工程,培养观众与发现后备人才。采取动、静、送、传四方面的传播方法,扩大昆曲在青少年中的影响。“动”是在昆曲沁兰厅每周一至周五下午一小时演出昆曲传统折子片断,并配合通俗易懂、有问有答的讲解,使普及活动上下互动,气氛活跃、生动活泼。“静”是组织学生观看昆曲博物馆陈列的平面展览知识。“送”是送戏进校。“传”是加强已建立小昆班的中小学的教育、传授工作,使这些已接触昆曲艺术表演的中小学生能活跃在舞台上,为成为专业昆曲人才打下基础。

三是深入开展昆曲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出版工作。

四是复排传统折子戏,通过5至10年的努力,形成大部分传统折子戏的音像资料。

五是培养昆曲演艺的后继人才。加强对2006年以年苏州昆曲学校招收的三届昆曲表演专业大专班150名学生的培养。采取与苏州昆剧院院校合作的方式,通过5年的教学实践,从中选拔一批拔尖人才,使之成为苏州昆曲演出的后继人才。

六是整修苏州昆曲传习所原址,恢复有关活动,使之成为复排传承昆剧传统折子戏的中心。

七是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继续打造青春版《牡丹亭》、《长生殿》及《玉簪记》等经典名剧,继续推动青春版《牡丹亭》名校行与《长生殿》名城行的巡演活动,提高与境外演出机构的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开展全球范围内的商业演出,扩大经典名剧在海内外的影响。

八是通过开展特色文化建设,继续打造周庄等昆曲传承基地,使昆曲在苏州的基础更为坚实。

(二)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研究

项目承担单位:

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科院、《中国文化报》深圳记者站

项目背景和意义:

近年来,以深圳为代表的新兴城市,在文化建设中探索出文化与科技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克服了文化建设基础薄弱的不足,整体发展水平迅速提高,在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管理等领域异军突起,大有后来居上之势。“文化+科技”的发展模式已经逐渐成为推动这些新兴城市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研究深圳这种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发展模式,对于推动其他城市,特别是新兴城市文化建设走向跨越式发展,推动全国文化建设走向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项目内容和目标:

“新兴城市文化建设中的科技自觉研究”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科技自觉的定义与分类。主要包括:科技自觉的概念与特征、文化与科技的结合路径、科技自觉的表现形式和分类,以及深圳文化科技结合的典型机构。

二是深圳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发展现状。主要包括:深圳文化建设和高新技术的发展现状、文化管理中的科技发展现状、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科技的发展现状、文化产业中文化科技新兴业态的发展现状等。

三是重点领域新兴科技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文化领域的科技应用趋势特点,以及与文化建设密切相关的下一代的移动通信技术、数字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无线射频技术和CMMB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是促进文化科技发展的思考。主要包括:深圳目前遇到的一些问题和政府在文化科技结合领域的工作建议。

五是深圳的经验和对其他城市的借鉴。主要包括:深圳经验的总结和对其他城市的启示。

通过上述内容的研究,明确文化与科技结合的门类、路径,揭示科技自觉对文化建设的作用,分析文化主管部门对文化科技结合领域的管理重点,以及促进文化科技结合发展的思路对策,从而为文化科技结合的发展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实证依据和案例支持。

(三)图书馆服务模式创新――自助图书馆的研制与实施

项目承担单位:

深圳图书馆、东莞图书馆

项目背景和意义:

面对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我国图书馆的整体布局不尽合理,辐射范围依然有限,服务配套和运营管理后劲不足,影响了图书馆及其文献资源的有效利用,更影响了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便利化、人性化服务目标的实现。为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决图书馆领域存在的问题,深圳图书馆和东莞图书馆分别开始研制自助图书馆的尝试。

深圳图书馆2004年确定在新馆引进RFID技术,全面推行自助服务,新馆开放时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2006年10月提出“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构想;2007年6月被列为文化部科研项目;2008年4月研制出首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样机;2008年7月,10台自助图书馆服务机首次走进社区为市民提供服务;2009年4月,40台自助图书馆构成的网络遍布城市街区,全面提供服务;2009年6月,通过文化部组织的项目验收。

东莞图书馆2004年底初步形成以自助服务方式实现图书馆无间断服务的构思;2005年9月底,24小时服务的自助图书馆正式开放;2005年底,初步形成研发“图书馆ATM”的构思;2007年8月研制出首台图书馆ATM样机,12月正式与读者见面;2008年获美国图书馆协会(ALA)颁发的“国际创新奖”。

上述两个项目以读者需求为目标,以理念创新为引导,充分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来改造传统文化生产经营和传播模式,不仅拓展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渠道,丰富了文化产品的传播手段,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而且引发了图书馆建设、运营模式的大变革。由于效益显著,由东莞图书馆实施的“区域图书馆集群管理与协同发展模式”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由深圳图书馆实施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获第三届文化部创新奖。

目前,自助图书馆还存在着一些需要克服的问题,如布点太少、管理软件不够完善等等,需要进一步培育和完善。

项目内容和目标:

项目主要内容:

一是完善自助图书馆设备。自助图书馆的核心设备集成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自动控制系统,配备了图书展示架、还书箱、读卡装置、发卡装置、身份证识别装置、收钞装置、打印装置、图书定位与传送装置、图书分拣装置、图书口等。自助图书馆设备具备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与中心系统实时数据交互,采取全自助模式,提供365天、24小时服务。

二是完善计算机网络。自助图书馆不是一台孤立的设备,而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中心相连,实时传递数据,联机处理各项业务;通过网络,中心掌控着自助图书馆网的运行状况,合理调配资源,组织自助图书馆的服务,并实施远程管理,提供技术保障。

三是完善管理中心。管理中心是自助图书馆网技术核心、运营管理中心和服务中心,承担着自助图书馆网的布点规划和实施、资源调配、运营管理、物流管理、服务管理及服务效果分析评估等工作。

四是建立物流中心。使图书馆的资源流动起来是自助图书馆的一个重要特征,也应该是图书馆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重要举措。而资源流动的关键是科学、及时的物流配送,包括图书馆、自助图书馆、物流中心之间的资源配送。

项目预期目标:

一是在深圳和东莞分别建成一定规模的自助图书馆网络。在现有实践、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经验,通过充分调研制定出本地区自助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规划,形成辐射广泛、布局合理、协调统一的自助图书馆服务网络,扩大服务范围,优化服务组织,降低服务成本。

二是探索包括自助图书馆在内的全市公共图书馆统一服务模式。作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助图书馆将与基层图书馆功能互补,通过其灵活的部署进一步完善城市图书馆服务体系,使自助图书馆与已建成的市、区、街道、社区图书馆一起构建成虚实结合、网络互联的“图书馆之城”,为读者提供无层级、无差别、无障碍的统一服务。

三是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整合、流动与共享。图书馆服务最重要的基础是资源,而资源的归属性是影响图书馆利用率的极大障碍。自助图书馆不是一台台孤立的机器,而是一个个资源流动的服务站。图书馆资源可随自助图书馆配送到城市的各个街区,实现图书馆文献资源的整合、延伸、流动和共享。通过自助图书馆融入城市公共图书馆服务网,促进文献采购的统一规划、文献统一调配,减轻政府投入的压力。

四是推进区域自助图书馆建设与服务协作。借鉴自助图书馆在深圳市和东莞的经验及取得的良好服务效果和社会影响,在深莞惠地区、珠三角地区乃至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推广,与相邻地区图书馆在资源、服务、网络、数据传输等方面进行协作和系统对接,加强区域图书馆之间的合作与沟通,提高区域性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四)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优化建设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上海外高桥国际动漫游戏发展中心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和意义:

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关系的核心,是各类资源配置的依据和出发点。为搭建文化产业与资本市场间的桥梁,2007年6月,国家动漫游戏产业振兴基地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联合成立了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这是国内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首个产权交易服务平台,是资本市场与动漫游戏产业的首度联姻,是通过产权市场推动动漫游戏产业乃至整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一次有益探索,开创了多个业界先河。相比较传统领域的产权交易监管机构而言,产权交易中心内的可交易品种更为灵活多样,进入门槛更低,更加适合于动漫游戏产权交易的需要。截止2009年7月15日,据不完全统计,通过中心实现的各类动漫游戏成交项目总额达10.887亿人民币及2000万美金。

在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国家动漫游戏产权交易中心也面临不少挑战。比如,由于动漫游戏行业的特殊性,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一般的社会中介机构很难就此类项目出具符合客观实际的专业意见;目前国家尚无系统的专门的法律、法规规定动漫游戏行业的资产、项目转让应当遵循何种规则,接受哪个单位的监管等等。

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后,国家动漫游戏产业产权交易中心将更加自觉地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律,整合配置全国范围内各类与动漫产业发展相关联的资源,以规范、完善产业链为突破口,通过信息、产权转让、并购重组、产业链整合、产权评估等服务,进一步整合国内有关动画和漫画创意、制作、传播和发行等资源,逐步形成产业配套,强化产业功能。中心将有力推动我国动漫游戏产业的产权化、资本化。

项目内容和目标:

国家动漫游戏产权交易中心拟在未来3年内对现有服务平台进行逐步优化。具体优化系统包括:开设交易项目网络申报系统,完善扩充动漫游戏交易项目信息库,增设第三方项目评估中心等方面。通过上述努力,使得产品内容的审核、交易信息的统计、版权的保护都在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交易平台上体现。

一、增设项目评估中心,培育第三方中介。交易中心将培养一批具有动漫行业相关经验的中介、咨询服务机构,对这些机构的人员给予适当的培训和管理,使之能够真正为文化产业、动漫产业提供各种审计、评估、法律、经纪类服务。交易中心可以参照上海联交所的成熟做法,吸纳这些中介机构成为动漫产权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交易中心所有场内交易涉及到的评估、审计、法律、咨询等事项均需由这些经过认定的会员单位出具,会员单位从事动漫产权中介服务的工作人员也应当经过交易中心认定备案。

创建时段拟为:2010年至2011年;2010年集中开展市场调研,人才吸纳试运作,2011年起试营业。

二、开设交易项目网络申报系统,加强监管力度。目前国内尚无一部系统全面的监管动漫游戏生产、交易、企业资质认定、外资或外国产品引进方面的法律规范。而事实上,以地方性法规或部门规章的形式规范动漫类交易、审查的流程,规定进场企业交易门槛,便可实现初步监管。如将其与动漫企业认定及税收优惠等条件挂钩联动,则会有助于加大管控力度。对于外资投资国内动漫产业或外国动漫产品引进中国时,这种监管显得尤为必要。中心可向国家有关部门申请内容审核,引导其在中心挂牌,进一步提供项目推广、合作方引荐等服务。

建设时段拟为:2009年至2010年。2009年搭建网络后台,2010年上线试运作。

三、完善产业数据库功能。随着交易中心交易量的扩大,覆盖面的延伸,可以预见其在未来产业信息统计方面的巨大潜力和便利。通过线上交易平台和网络数据库可以轻松地对从业单位、内容分类、项目种类、转化率、市场需求、市场价格等产业主要指标进行系统的采集,汇总,统计,分析。利用交易中心的平台建立国家级的动漫游戏交易数据库,将有效辅助统计机构的工作,更加有利于主管部门的产业监管及决策参考。动漫游戏产业信息库直接服务于决策层,对于产业总体状况进行正确把握,为行政决策的计划、立项提供基础信息。通过提供统计信息,将在产业政策执行过程中进行有效反馈,便于掌握信息,预见趋势,从而及时调整策略。

建设时段拟为:2009年至2011年。于2010年完成数据库构建和测试,之后通过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落地活动推广,丰富采集数据。

(五)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

项目承担单位:

贵州省文化厅、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贵州省文物局

项目背景和意义:

贵州是一个民族众多,文化资源丰厚、文化多样性丰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西部省份。为进一步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民族地区文化建设的精神,探索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方式,贵州省文化厅、贵州省文物局、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经过充分的沟通和研究,共同设立“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2006年,该项目开始前期的酝酿。2007年部分项目开始实施。2009年项目全面启动。

该项目选取贵州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类型、不同发展方式和发展水平的若干村寨,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结合文化遗产保护和农村文化建设等有关工作,以“政府扶持、学术指导、科技应用、村民主导”的方式,推动村寨的全面发展,探索在多民族、欠发达地区文化保护与农村发展的手段和模式。

项目所选村寨均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涵盖了苗族、水族、侗族和汉族等民族。这些村寨都拥有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在村寨发展类型上,既有传统稻作农业村寨,也有手工艺村落,还有与清水江木材贸易紧密联系的商业村寨。在发展水平上,既有人均GDP不足1500元的村寨,也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它们都面临着民族村寨保护和发展的难题: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状态堪忧;村寨公共文化活动逐渐萎缩;文化设施缺乏;村寨发展动力不足等。

“多民族地区村寨文化建设与社会发展示范项目”从理念到实施,都有别于一般文化建设或文化保护项目,而是一次将文化建设作为切入点和支撑力量来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在多次的沟通后,各项目点的官员、参与的学者和民众对项目理念高度认同,并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工作之中,形成了良好的项目实施氛围。在执行过程中,该项目在村一级上将各类文化建设项目有效整合,通盘考虑,尝试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一条新的道路。项目也实现了产学研的结合,强调学校、企业、科研的结合,既提出适度商业化的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目标,又创造了社科研究的平台和对象。此外,项目强调保护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科技的良性结合。

项目内容和目标:

项目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六类。不同项目点的项目内容有一定的不同,同时各类项目之间有一定的交集,互相影响,协同进行。

一是村寨自然文化景观的整治:民居的修缮和替代性建筑的开发、道路整修、自然文化景观恢复和保护等。

二是村寨文化传承中心的建设:集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研究基地和接待站的功能于一体,整合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馆站建设的相关资源。

三是村寨自然文化遗产名录的制作:采取自下而上式的方法,制作村寨自然文化遗产名录。

四是村寨自然文化资源数据库及展示网站建设:运用数据库、网络等方式,对村寨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管理、展示和传播。

五是村民能力培训:以提高村民发展能力为重点,通过建立村民合作组织,制定村寨发展规划,主导和管理项目在村寨的运行。

六是研究类:结合实践类项目的开展,进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方法等一系列的前沿课题研究。

具体到各分项目点,将在二到三年内,在各项目点开展以下工作:

1、锦屏县文斗村:以对文斗村所藏的锦屏文书和优质的自然人文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切入点,发掘传统资源(锦屏文书、传统契约等)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提升村寨的发展能力和社会影响。主要包括:文斗村锦屏文书数据库;文斗村自然文化景观保护;文化传承与社区发展中心;文斗村网站;村寨基础设施建设。

2、荔波县水利大寨:依托水利大寨的自然人文资源,开展社区主导的乡村旅游,是水利大寨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项目的核心,是保护文化遗产,促进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本项目将人类发展、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结合,旨在通过“三位一体”的方式,推动社区的发展。主要包括:(1)村寨遗产名录: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通过与村民的互动,以自下而上的方式,推出村寨的自然文化遗产名录,使名录体制与社区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提升保护的自觉性。(2)水族文化传承中心:在村落中,以新的产权制度、管理模式、分配方式建设水族文化传承中心,使其成为村民所有的文化传承空间、学术研究平台和旅游接待中心,成为具备自身造血能力的农村“文化馆站”。(3)村寨环境整治与景观保护:村寨传统自然文化空间的整理,农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替代性建筑的应用等。(4)村民主导的乡村旅游:培养村民旅游组织,进行村民发展能力的培训,旅游产品的设计开发,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帮助,构建村民管理、村民受益的旅游发展模式。

3、雷山县控拜村:雷山县控拜村是著名的苗族银匠村。本项目将以保护银匠诞生的文化土壤――控拜村落文化景观为重点,通过调查研究、社区扶助、村落文化景观建设和手工艺的保护等工作的开展,激活控拜村的传统文化记忆,探讨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控拜苗族银饰传承展示中心;苗族民居营造技艺延续与现代化适居性改造研究、实践;村落文化景观保护;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村寨网站。

4、遵义:黔北地区是贵州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地区。黔北地区的富、学、乐、美“四在农家”的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显著成效。本项目将在此基础上,从文化保护和文化重建的角度,丰富和提升这一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探索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出文化的力量。主要包括:黔北民居现代化研究与实践;新农村建设社区发展模式探索;新农村建设多方参与模式探索;新农村旅游发展模式探索。

5、从江县银潭村:从江县银潭村是一个典型的侗族村寨,侗族文化资源丰富,以稻作为核心的农业文化富有特色,自然风光秀丽。本项目将充分挖掘村落的自然文化资源,开展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展示的实践。主要包括:银潭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侗族文化传承中心;农业文化遗产登录与保护;村寨网站;侗族民居现代化适居性改造研究及实践。

(六)数字文化家园: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

项目承担单位:

上海市社区文化服务中心、上海市社区文化信息化综合服务工程联席会议办公室、上海东方数字社区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背景和意义:

东方社区信息苑是在全国构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及数字化时代背景下立项并全力推进的一项民生工程,是直接建在社区、面向普通群众的新型互联网公共文化设施和服务平台,是上海市人民政府完善社区服务,促进社区建设的重要支撑。

东方社区信息苑以个性化和丰富化相结合的服务平台,集成包括文化部全国文化信息化资源共享工程、上海图书馆讲座、社区电子阅览室信息、上海东方宣传教育服务中心宣教资源,以及社区档案服务中心、社区青年中心、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中心、市民(青少年)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服务点、社区网络青年宫、社区校外数字课堂等全国众多社会团体资源。

东方社区信息苑突破传统手段,坚持技术创新。首先,东方社区信息苑拥有宽带内容专网平台,实现海量文化内容向社区服务终端推送;其次,拥有终端营业管理系统,支持门店终端管理的基本功能(包括用户认证、上机、下机、重启、关机、警告等),同时支持多种用户管理,并记录其身份信息与照片、上网行为等;再次,拥有运营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所有运营网点的运营流程和运营数据进行统一管理,主要有进销存、资产、人力资源等三个管理模块。该系统可以实现门店终端计算机设备的配置信息采集与汇总,门店资产管理、报修管理与汇总分析,以及区域、门店人力资源管理及考勤管理等功能;最后,拥有信息苑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可对机房核心设备进行更新升级,对网络安全管理功能进行优化扩充,通过技术过滤确保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安全、绿色的互联网内容服务。

该项目获第二届文化部创新奖。

项目的内容和目标:

入选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后,东方社区信息苑将在项目建设及内容服务上实现“三个延伸”,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更好、更多、更新的文化信息服务。

一是向农村延伸,实现农村全覆盖。根据相关文件精神,根据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发展和普惠大众的原则,今后将继续全力推进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点、国家数字电影放映工程点、公共上网服务、有线电视“村村通”于一体的东方农村信息苑建设。将于2009年完成东方农村信息苑建设1600家,基本完成行政村全覆盖。同时,在服务拓展上,进一步加强农村信息化网络操作技能培训力度,扫清农民上网技术障碍,真正使网络公共文化服务惠及农村、惠及农民。2010年前,全面完成信息苑在上海的全境布局联网连锁,进一步释放互联网公共文化服务的规模效应和普惠效应。

二是向家庭延伸,实现服务进家庭。随着电脑上网条件的日益普及,一部分社区居民对互联网公共文化信息服务的家庭依赖程度加强,与此同时社区居民也会有进一步的内容依赖和期待。因此,东方社区信息苑宽带专网内容集成平台,将计划以实名用户和公益原则为基础,向拥有信息苑公益卡的居民,提供进入家庭的专网文化信息服务,积极推进与东方网、东方有线网络在数字网络电视方面的资源整合,挖掘信息苑在社区的集成推送优势,探索向家庭推送网络视音频的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丰富内容,放大和提升信息苑的互联网文化服务覆盖、辐射和能级。

三是向纵横延伸,实现资源互动共享。东方社区信息苑本身就是互联网文化服务资源整合互动、共建共享的成果,今后,将进一步增强和完善信息苑渠道和平台的可互动性和可扩展性,推进与东方网系统的网络资源互动共享;与上海其他宣传文化资源互动共享;与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图书馆、社区学校等场地资源互动共享;与教委、科委、体委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等社会资源互动共享;与面向社区便民服务的互联网文化事业企业商业资源互动共享,尤其是不断推进与全国文化信息化资源共享工程和长三角及包括中西部地区在内的全国其他地区的资源形成互动共享,使东方社区信息苑成为最有互动价值的共建共享的互联网公共文化信息的服务渠道、便民平台和精神家园。

(七)区域文化联动

项目承担单位:

江苏省吴江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 吴江市文化馆

项目背景和意义:

江苏省吴江市地处江苏的最南端,位于江、浙、沪交汇处,人口78万,面积1176平方公里。近年来,吴江经济成就日新月异,综合发展实力位列百强县第九名(2006年)。随着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多,吴江市首先呈现出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需求总量激增,对公共文化服务产品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的趋势,这迫使城市必须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大和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和水平。其次江、浙、沪周边地区同属于吴语地区,同质同根的渊源却又产生出不同的流派,形成差异的风格,各地群众在观看其他两地的艺术作品时,既熟悉又陌生,交流互补极为有利。三地的联动恰好达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目的,符合群众的艺术欣赏心理。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吴江市提出了以广场文艺演出为主要载体,旨在建立区域内文化交流、互动、共建、共创、共荣的机制和格局,以提升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服务力,促进区域内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目的的“区域文化联动”理念,并于2003年在全国同行中率先实施“区域文化联动”项目。

纳入国家文化创新工程的“区域文化联动”项目,将在方法和手段上也有所创新,在政府文化投入力不足的情况下,集聚政府职能部门的公共服务资源,丰富文化联动的内容和形式,扩大文化联动的范围,实现区域文化的共建、共创、共荣,大大降低和节约群众文化活动的运作成本;在机制和体制也有所创新,项目的实施采用了市场运作、财政扶持等多元化方式,逐步将公共文化服务由单纯“喂养式”转变为“自给式”。

项目的内容和目标:

一是通过联合其他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联合江浙沪周边区域同质文化资源,有效地对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加以整合、利用,不断突破群众文化繁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最大程度地提升群众文化的创造力、文艺节目的内容和表现力。二是通过区域文化联动,打破在现有体制下政府文化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的“瓶颈”,通过优势互补,降低公共文化服务成本,最大程度体现群众文化的市场化价值,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两个效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三是通过联动,创新载体,创设活动,创优作品,提升吴江乃至江浙沪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质量,加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彰显吴地文化的独特品格,体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市场价值,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群众文化繁荣提高探索一条很好的借鉴途径。

进度计划:

一是组建机构。2010年建立由江苏吴江、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湖州、嘉兴南湖5地市委宣传部、文化管理部门牵头的,各地文化馆(群艺馆)、站参与组成的“长三角区域文化联动战略合作体”,旨在组织开展江浙沪区域间的各类文化活动的联动交流,丰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和措施。各地文化馆为“战略合作体”的活动具体执行者,每年度轮流具体组织安排联动活动,制订互动的方案,实施联动区域的协调工作。

第6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扩散;创新文化;博弈论;技术创新扩散动力结构图

技术创新扩散作为技术创新成果效应逐步放大的过程,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对于促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提高科技投入的经济效益,有效地将技术创新渗透到各行业、部门或其他领域,从而改善地区、行业间的不均衡,对于加速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T.W.Scholtz)在他的著作《人力资本投资》中将技术创新扩散定义为“通过市场和非市场渠道的传播”,并指出“没有扩散,创新便不可能有经济影响”技术扩散(Technological Diffusion)也被称为创新扩散(InnovaTion Diffusion),是“一项技术从首次商业化应用,经过大力推广、普遍采用阶段,直至最后因落后而被淘汰的过程”,并将技术创新扩散理解为由R&D扩散、创新观点扩散和技术创新实施扩散三个部分组成。影响技术创新扩散的要素从采用企业角度来分析主要有:技术创新特性、信息的传播渠道、企业外部环境及采用企业的自身条件等方面。迄今为止,运用博弈论分析和研究技术创新扩散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技术创新扩散的择时分析、技术创新扩散的溢出效应研究、技术创新扩散中企业规模作用的研究、技术创新扩散中新产品的价格研究等。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泰伦斯·狄尔和麦肯锡咨询公司顾问艾伦·肯尼迪共同著作的《企业文化》一书中首次明确提出“企业文化”一词。认为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由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凝聚而成。这种价值观、神话、英雄和象征对公司的员工有重大意义。”可见企业文化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包括价值观、道德规范、基本信念、行为方式等在内的精神文化合体。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通的文化现象。文化是企业的灵魂,不同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不同表现,归根到底是企业间的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应立足于企业的企业文化。

企业创新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企业在创新及创新管理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以及创新物质形态的综合,包括创新价值观、创新准则、创新制度和规范、创新物质文化环境等。创新文化是一种培育创新的文化,这种文化能够唤起一种不可估计的能量、热情、主动性和责任感,来帮助组织达到一种非常高的目标。因此,研究企业技术创新扩散问题,更适应从企业创新文化的角度来分析。

一、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企业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

(一)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扩散的影响

企业内部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是指从某企业第一次使用新技术开始直到该新技术在企业的使用达到饱和为止的整个时间进程。这些企业往往是指大型的企业集团或跨国公司,它们有许多家分厂、分公司和子公司,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扩散没有发生知识产权的企业间转让,只是扩大了知识产权的使用范围,具体包括两种形式:一是让其所属的国内外分厂,分公司或子公司直接使用技术创新成果;二是通过并购扩大企业规模,然后让并购进来的企业采用其技术创新成果。内部扩散模式的扩散过程如图1。

该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创新成果扩散有明确的边界,将创新成果控制在企业内部,使企业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保持其在本行业的技术垄断优势;降低了甚至没有技术创新扩散费用,提高了技术转移速度与收益。针对上述两种企业内部扩散形式,可能阻碍技术创新顺利扩散的原因可能有:一是企业内部团队合作和沟通问题,不同部门创新意识强度不一样,创新在部门之间的扩散受到一定的阻碍;二是并购企业文化差异,导致员工价值观不一样,对创新的认识不同。而创新文化是企业具有向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挑战、团队合作、打破各种阻碍创新的陈旧体系的精神,组织学习吸收能力强。因此,在一个具备创新文化的企业中,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扩散的阻力会减少很多,从而能保证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顺利扩散,实现创新技术的最大价值,给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在采用企业间扩散的影响

技术创新在企业外部扩散有个推动力和牵引力的影响因素,扩散动力结构图如下:

由图2可知,一个行业中企业为了面对市场竞争压力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目标,每个企业都会尽力采用创新产品,只是采用时间的早晚而已。Reinganum指出:垄断博弈均衡会导致潜在采用者在不同时期采用新产品,随着已采用新产品用户数目的增加,采用新产品越晚,采用成本也越低,但采用新产品的利益将下降。哪种企业能更早地采用新产品,获得较好的市场竞争地位?

1.模型建立。下面我们用博弈论模型来分析具备创新文化的企业A和不具备创新文化的企业B在T时刻选择采用新技术的可能性大小,来直观观察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在采用企业间扩散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技术创新主要分为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这里主要从产品创新来分析。假设此时市场上只存在一个供应商,两个采用商A与B。企业A与企业B企业规模相当,采用价格p已经确定。博弈模型的假设建立参考张维迎编写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这本书相关模型假设建立。由于企业A具备创新文化,除了利润驱使外,能主动地捕捉到这个行业未来技术发展趋势,能更快更准地评价一个新产品的未来价值并更快更全面的消化吸收引进的新产品,使其成功推向市场的可能性更大。设企业A单位产品评价成本为a1,单位新产品引入后消化吸收成本为a2,单位新产品经企业A消化吸收,成功推向市场获利为a3。企业B内部由于缺乏一种创新文化,对新产品的采用主要由新产品目前所能带来的经济效益来衡量,采用有滞后倾向,且采用成本较之A偏高。假设企业B在T时刻对单位新产品的评价成本为b1,单位新产品引入后消化吸收成本为b2,单位新产品经企业B消化吸收,成功推向市场获利为b3。如果一家企业采用,而另一家企业没有采用,没有采用新产品的企业会有一定的经济损失v。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得出企业A和企业B在不同策略组合下的博弈支付矩阵如下:

2.模型结论分析。对上述博弈矩阵进行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结论:(1)a3-a2-p>0时,不论企业B采用还是不采用新产品,企业A都会在T时刻采用新产品;(2)b3-b2-p>0时,不论企业

A采用还是不采用新产品,企业B都会在T时刻采用新产品;(3)由(1)、(2)的分析可知,当-v

由上述博弈分析可知,采用企业具备创新文化,能帮助采用企业主动发现市场上新出现的技术,更准确地评价新技术的市场前景及价值,增大采用企业的牵引力。并能及时作出采用与否的决策,较早地采用市场出现的新技术,且能更好地吸收、消化已经引进的创新技术,让其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效益的可能性更大,从而推动新技术更快地扩散,实现新技术的经济影响。

(三)从产学研角度来分析创新文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源头的影响

在技术创新中,尤其在高科技创新中:很多创新不是发生在企业内、行业内,而是发生在一些科研机构内。但是科研机构进行技术创新,往往会和市场脱节,没有立足在顾客的需求上,研究的高新技术不能及时产生经济效果,且他们不能及时准确地预测出他们所做出的技术创新的未来市场前景。要实现这些创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实现其扩散,就需要有企业的引导和推广。产学研是实现这一技术创新扩散的有效途径。高校具有人才优势,技术创新的科技力量雄厚,是技术创新重要来源之一。这使得高校的技术创新成果在企业技术创新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实情况是:科学技术与企业经济发展严重脱节,一方面科技成果积压,另一方面企业科技水平低下,高等院校科技成功转化率不足总数的三分之一。出现这种困境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企业与高校信息不对称,企业不能及时估算出高校的技术创新是否具有市场潜力,转化的成果是否能顺利推向市场;高校由于缺乏企业的市场引导,与市场脱节,闭门造车,导致高校技术创新专利虽多,但能成功转化产生成果的却不多;二是有些企业自主创新的意识不强,过多地专注于能立马带来经济效益的产品上,对技术创新没有设立适合的制度和薪酬体系,导致与高校合作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倾向于从国外直接引入创新成果,自主专利数匮乏,在市场上很难占据领导者地位。

企业创新文化就是指能够激发和促进企业内创新思想、创新行为和创新活动产生,有利于创新实施的一种组织内在精神和外在表现相统一的综合体,主要包括有利于创新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制度等。具备创新文化的企业能为企业创新提供一个有利的环境:一是鼓励各种向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创新活动;二是努力创建一个团队文化;三是敢于打破各种阻碍创新的陈旧体系;四是全面理解创新的价值实现,更多地尊重顾客的价值观;五是能是企业具备识别创新的眼光,对科研机构的创新成果及时发现、评价、引入、推广。

拥有这种创新文化的企业,不会仅仅从利润的角度引进创新产品,会主动地学习吸收技术创新扩散的创新观点扩散、R&D技术扩散,以引进、模仿技术为手段,自主创新为目的;会积极主动利用高校的人才和研发优势,结合企业自身把握市场信息和驾驭市场能力的优势,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同推进新技术在高校研发,加快技术创新的速度,并由企业推动高校研发技术成果成功推向市场。

由上,具备创新文化的企业能从从技术创新源头上加快技术创新的扩散、缩短创新周期、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二、结论

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企业创新文化,能使得技术创新在企业内部顺利、高效地扩散;(2)企业创新文化,能使具备这种文化的采用企业较早地引入技术创新,从而在市场上占有较优的市场竞争地位,成功吸收及获益的可能性较高。具备这种文化的企业对市场上创新技术吸收的牵引力较大,且吸收更全面,更主动,能促进技术创新扩散更快、更全面地进行;(3)企业创新文化,能使具备这种文化的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强,评价创新技术准确性高;更愿意利用高校的技术研发优势,与高校合作创新;并以引入技术为手段,以自主创新为目的,推动产学研合作顺利发展;从技术创新源头上推动技术创新扩散,缩短创新周期,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由以上结论可知,企业创新文化能促进技术创新扩散,使得进入市场的新技术能及时地被具有创新文化的企业采用,促使新技术更快产生经济效益。

参 考 文 献

[1]董景荣.技术创新扩散的理论、方法与实践[M].科学出版社,2009:103~104

[2]Scholtz T W.人力资本投资[M].商务印书馆.1990

[3]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65~366

[4]水常青,许庆瑞.企业创新文化理论研究述评[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

[5]http:///view/4347648.htm

[6]李文博,郑文哲.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及其博弈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5(下)

[7]冯海虹.我国企业创新文化及其建构[J].企业导报.2010(7):186

[8]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057~067

[9]N Levin,JZahavi.A game-theoretic approach for cost allocation in

第7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艺术;科技;创新建议

1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关系

1.1科技提升了文化艺术的社会价值

文化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根源,只有发展国民文化,才能有效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是先进的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起着一定的决定性作用,科技的创新和发展是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通过电脑、网络等科技产品,可以有效传播文化艺术,提升文化艺术的社会影响力,使越来越多的人受惠于文化艺术,从整体上促进国民文化水平的提升。电影是新型的文化产业,是文化艺术的传承者,一些文化内涵往往通过电影表现出来。例如,电影《红高粱》是根据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改编而成的,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和认可,[1]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作品。

1.2文化艺术可以使科技更加人文化

在文化艺术的融合与影响下,科技被赋予了人文气息,文化内涵和意义更加深刻。对于广告行业来说,广告的宣传更加注重广告的审美特点。现在的广告考虑更多的就是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这也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成果。由于文化的加入,也出现了电视和摄像机等科技产品,将文化艺术推到全新的高度,使科技更加深入人心。深圳的文博会就是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的最好融合,更是全国文化产业的“桥头堡”。

2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融合的限制性因素

2.1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体现

(1)技术集成能力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环节之一,但相应作用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挥。基础研发对技术集成的带动作用有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产、学、研的结合力度不够大,文化科技创新成果与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脱节,很难构建完善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文化科技创新产业项目并不多,地域文化与高新技术尚未紧密结合起来,造成历史文化内涵与现代表现形式兼具的产品形态比较单一化。(2)文化产业科技创新水平有待提升。文化企业科技创新观念较为薄弱,新兴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一些动漫游戏、创意设计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核心技术和产品竞争力没有得到提升。

2.2缺少构建文化科技融合政策的保障机制

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促进政策缺乏衔接,缺少构建更为完善的文化科技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一些地区已经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规划,其中有些内容能够推动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然而,科技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存在较多不完善的地方。从城市层面来说,缺少构建能够扶持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专项规划和政策体系。此外,现行政策的条块分解特点比较明显,在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税收扶持以及科技创新专项资金等方面,文化企业与能够享受到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待遇有一定的差距。

3文化产业语境下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建议

以四川省成都市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为例,成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城市整体经济实力有所提升,文化产业已经具备一定的基础。然而,与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仍然有些许差距,文化产业行业结构、市场结构较不完善。基于此,成都积极进行了文化和科技的融合,不断增强科技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构建了以企业为导向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了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值得相关地区加以借鉴,已经获得了“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性基地”的光荣称号。

3.1加强科技对文化产业的支撑能力

要构建以企业为主、市场为辅的文化创新体系,将产、学、研等紧密结合在一起,掌握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构建配套产业体系,给予文化产业发展强大的支撑动力。首先,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保证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稳步增强。其次,要将现代科技与文化创作结合在一起,赋予演艺产品表现力。此外,还要完善文化市场中介机构建设,将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3.2科学规划,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要制定出与文化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划,要发挥出本土的特色文化资源优势,并且正确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不断提升文化传播力。结合高新技术园区和文化产业集聚地,构建具有特色的文化科技创新园区。同时,要对产业转型、产品创新以及政策环境等进行理论研究,以便于发挥科技创新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3.3完善政策扶持,巩固文化科技创新地位

文化科技创新的产业发展是联动的,是整体联动和衔接的产业链、产业体系的整体发展。结合产业核心企业培育文化科技创新主体,构建完善的服务平台和服务体系,形成创新型的产业集群。[2]要对非公有资本、境外资本投资文化科技企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简化相关审批手续。给予文化科技企业优惠扶持,尤其要在土地使用、财税政策以及融资服务等方面予以扶持。除此之外,要进一步强化文化科技管理制度的实施,加强文化科技基础建设,财政投入模式要进行适度创新与优化,创建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3.4利用科技手段,拓展文化产业链

(1)现阶段,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方向往往在数字文化产业的新模式中得以体现,数字内容可以有效延伸传统文化产业链,如图书到电视剧、电影以及动画等。简言之,所有传统产业被附带上了一种数字化色彩,通过数字化,可以促进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提升,如利用3D技术改编而成的经典电影。同时,可以实现文化科技在技术方面的融合。通过科技手段的应用,成都市加快建设“光网城市”和“无线城市”,大大提升了宽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水平,构建了文化信息产品生产、传播的技术环境。这一点上,深圳尤为突出,特别是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化拓展融合的道路上不断尝试,知名艺术区、文化产业创新园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迅猛发展。(2)基于文化产业语境下,要打造区域性文化科技创新研究平台,构建人才智库载体,构建围绕社会服务、项目开发以及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文化科技创新的学术研究中心、人才培养中心。密切关注世界文化发展趋势,抓住信息化深入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完善网络保护的过滤技术,为了避免黑客的攻击,要加强使用防范黑客攻击的技术手段。

4结语

文化产业语境下,加强文化艺术与科技的融合创新势在必行,顺应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浪潮,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实现科技与文化艺术的同步发展,相互促进、共同进步,推动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顾海兵.文化创意产业的产业融合功能[J].群言,2017(09):34-37.

第8篇

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行动将发挥导向、激励、凝聚和辐射等方面的功能,但如果要是自主创新和企业文化之间的关系处理不当,就可能严重地妨碍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因此,准确地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2企业学习型文化内涵

企业学习型文化是隶属于企业文化大家庭当中的一种子文化,了解企业学习型文化先要熟悉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建设、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理念、群体意识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核心是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它是指导企业员工行为的高级规则,具有明确员工的组织地位、增强员工对组织的认同、规范员工行为、激发员工积极性的功能。

企业学习型文化,就是在企业文化发展过程中导入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引领和支撑企业成长为学习型企业的一种组织文化。所谓学习型组织,就是任何一个组织内,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创造能力,努力形成一种弥漫于群体与组织的学习气氛,凭借着学习,个体价值得到体现,组织绩效得以大幅度提高。

企业学习型文化是对企业文化的创新性延伸和拓展,体现为人本管理的最高层次。企业学习型文化高度重视人的因素,高度重视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高度重视企业和员工的协调发展。希望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挖掘团队智慧、激励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培养系统思考能力,以学习力提升创新力进而增强员工和组织的竞争力,最终使企业登上学习型组织的高峰。企业学习型文化是一种鼓励个人学习和自我超越的企业文化,是促进建立共同愿景和团队学习的企业文化,是强调开放、创新、应变的企业文化。

3企业学习型文化对自主创新作用的机制探讨

现代企业的竞争与发展取决于三个关键性的因素,这就是文化力、学习力、创新力,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

3.1相关概念

所谓文化力,就是企业整合存量资源和增量资源的能力,使之发挥出最大效用,以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构成文化力的基础是企业的精神力和制度力,而企业的精神力与制度力又必须通过企业的学习力、创新力来实现。

学习力是把知识资源转化为知识资本,以获取和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状态和过程。一般认为,企业的学习力是指企业能够通过一些特定的管理模式,以创造新意,并能跨越多重组织边界,找出并克服组织学习障碍而将具有实质影响的新意予以推广应用的能力。

创新力,就是企业创造新资源的能力。这里所谓的新资源,必须是市场化的符合用户需要的资源。创造是创新的前提,创新是创造的最终目的。

3.2相互关系

企业文化力、学习力和创新力,三力有机合成,构成企业的竞争力。在竞争力内部,企业文化力铸成了学习力与创新力的环境和基础;学习力位于文化力和创新力之间,是它们的桥梁与纽带,更是创新力的直接动力源,它使企业获得知识的积累,为创新力提供知识储备和理论基础;强盛的创新力能使企业形成核心专长,使企业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

文化是基,为学习提供物质、制度乃至价值观保障;学习是源,积累知识,为创新夯实理论基础;创新为本,创新市场需要的产品及服务方式,加强核心能力,获得持续竞争优势,让企业不断实现超越。保持和增强企业的核心能力,既不能无本、无源,更不能无基。文化促进学习,学习促进创新,创新促进竞争,竞争再促进文化,如此动态循环,企业的软实力不断跃迁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与壮大。

4学习型文化对自主创新互动关系研究

4.1企业学习型文化与自主创新作用主体相同

企业学习型文化是人本文化,以人为本就是高度重视人的因素,要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的重要资源,做到尊重人、推崇人、激励人、调动人,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实现人企合一,使企业与员工同生共长,共同发展。

国家自主创新战略的主体是企业,而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主体则是企业中拥有高素质的人。只有拥有了高素质的人,企业的自主创新战略才能得以详细制定并且稳步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得以逐渐提升,从而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力。

企业学习型文化是一种人本管理,强调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而企业的自主创新的载体是拥有高水平知识的企业人,两者作用主体一致,由此可见,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互作用。

4.2企业学习型文化对自主创新的推进作用

(1)学习型文化强调自我超越是自主创新的动力源。

学习型文化重视员工的创新和挑战,激励员工持续不断地创新和变革。在学习型文化氛围下,企业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形成共同价值观,用系统思考的思维方式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在环境变化来临之前就及早行动,通过组织成员的自我超越,不断提高能力素质,来提高工作绩效。在学习型文化氛围下,员工们认为自我超越、敢于挑战、富于创造是价值取向,倾向通过自主创新来实现自我超越。所以,学习型文化所确立的愿景、使命、目标,是企业确立正确的发展方向、不断进行自主创新的动力源。

(2)学习型文化强调共同愿景是自主创新的催化剂。

学习型文化通过建立共同愿景和挖掘团队智慧,用员工们真心拥护的共同愿景凝聚全体员工,使员工们全心奉献于共同愿景。这样,员工之间就会彼此坦诚沟通、团结互助,紧密地联结成一个整体,表现出极强烈的向心力。在企业学习型文化的氛围中,员工们从整体上考虑问题,集体主义观念浓烈,员工们具有极高的归属感、认同感,而且每个员工都有权参与决策和管理,有利于员工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进而激发员工个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企业每选择一个创新项目,所有的员工都会很快地凝聚在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攻关,从而降低组织资源转化的成本和时间,提高组织资源柔性,减少创新失败的可能,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实现。因此,学习型文化是结出自主创新硕果的催化剂。

(3)学习型文化强调团队学习是自主创新的孵化器。

团队学习和组织交流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组织学习和交流可以直接地影响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Kivimaki甚至认为组织内部交流情况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创新绩效。首先,组织内部学习交流的基本目的就是突破现有资源(能力)的限制,实现协同效应,达到1+1>2的目的。其次,企业外部沟通学习使企业与外部保持更近的距离,有利于企业与消费者及其他组织之间不断地进行交流,及时了解用户的需求与其他外界信息,很好地获取自主创新所需要的信息和技术,有效地降低自主创新的风险。所以,学习型文化为企业的自主创新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是企业自主创新的孵化器。

4.3企业自主创新对学习型文化的促进作用

(1)自主创新对学习型文化建设具有导向功能。

自主创新是一个高效学习和知识综合、转化的过程。企业的自主创新为企业员工的学习目的指明了方向,员工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是为了取得自主创新成果而学习。这种有的放矢的再学习,与许多企业所强调的泛泛学习习惯不同,员工对学习的价值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对学习有强烈的需求和紧迫感,员工常常处在一种自发的紧张状态下,自觉并有针对性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大幅度地提升企业学习型文化的建设效果。

(2)自主创新实践对学习型文化建设的载体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管理制度、企业精神以及企业形象等的总和。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必须通过企业实践活动才能表现出来,这些企业实践活动就是企业文化的载体。良好的企业文化,需要有良好的企业实践载体,那些试图通过虚假形式创建企业文化的往往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企业自主创新过程是一个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锻炼企业精神的过程,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实践对知识和“再学习”具有格外需求的特性,使它成为企业学习型文化的良好载体。

第9篇

文化与技术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如有学者所言:“技术与文化从来就是相互联系,彼此促进的。一方面,技术是文化发展与体现的手段和工具;另一方面,文化是技术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与源泉。”现代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深刻地改变了人与技术的关系,使人与技术日益纠缠在一起,而“这种人与技术的纠缠其实就是文化与技术的纠缠”。参考以上观点,笔者认为,文化与技术之间的密不可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依据马克思的“文化即人化”的观点,亦即从广义的文化界定来看,技术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换言之,技术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二,基于狭义的文化界定以及技术与文化关系的视角,一方面,技术是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手段和途径;另一方面,文化是促进技术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软环境,甚而言之,根据“技术的社会形成论”(SST),社会文化实际上在“规约”和“形塑”着技术。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用以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的技术称为“文化技术”。关于文化技术的分类,有学者根据所涉及的领域之不同,将文化技术划分为文化物品制造技术、文化信息传播技术和文化服务技术。文化物品制造技术是指生产物质文化产品所采用的技术,如制作、雕刻、打磨、印刷,等等;文化信息传播技术是指将各种文化信息如图像、文字、符号、声音等在不同主体和地域之间进行扩散的各种技术和手段,如广播、电视、电影、广告、出版印刷、网络等技术和媒体;文化服务技术是指为人们提供文化领域的服务所采用的各种技术和手段,如饮食文化服务技术、文化导游服务技术,等等。从技术对于文化的功能的角度,笔者认为,文化技术包括文化创作技术、文化表现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但因文化创作的过程往往又是一个文化表现的过程,即是说,文化创作技术与文化表现技术常常交融在一起,无法清楚地加以区分,由此,可以将文化创作技术与文化表现技术合二为一,称为“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这样一来,文化技术可划分为“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和“文化传播技术”。文化技术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现代技术广泛地渗透到文化领域,形成了“现代文化技术”。作为人类文化技术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文化技术与其他文化技术一样,具有所有文化技术所共有的特征,如属人性、时代性、进化性,等等,但现代文化技术作为文化技术系统中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又有它自身的一些特征。

(1)现代文化技术具有跨时空性特征。传统文化技术多是以手工技艺(有时辅以简单的机械技术)的形式体现,基于此种技术的文化的传播速度相当缓慢,传播的范围也极为有限。而现代文化技术中融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由于此类技术自身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因而也使得文化的传播和共享不会受到时空的限制,也就是说,现代文化技术能够使文化在较短的时间内甚至瞬间就可以实现跨区域的传播和共享,文化意义上的“地球村”正在变为现实。

(2)现代文化技术具有超民族性特征。由于政治、经济、历史、地理、宗教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传统文化技术打上了鲜明的民族特色之烙印,相反,现代技术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和广泛的可共享性,因此,基于现代技术的现代文化技术在各民族之间也呈现出趋同性趋势,即各民族都在利用现代技术来展现、传播和创新自身的文化,换言之,在现代社会,各民族采用越来越相同的手段、方式和方法来展现、传播和创新本民族的文化。

(3)现代文化技术具有高融合性特征。文化技术融合是指将不同的文化技术有机地整合、集成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技术。如机械技术、电器技术和电子技术融合在一起形成“机电技术”。与传统文化技术在形式上的简单性和单一性相比,现代文化技术形式复杂多样,且不少是融合了声、光、机、电等多个领域的多种技术的复合型技术,这种高度融合的技术能以更快捷、更生动、更形象、更多样化的形式和手段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

(4)现代文化技术具有泛共享性特征。如前所述,传统文化技术彰显了技术主体的个性,多以手工技艺(有时辅以简单的机械技术)的形式体现,因此,很多技术知识是隐性的,只有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加以学习、传承,共享性差;而绝大部分现代文化技术是多种现代技术的有机融合,多以声、光、机、电等领域的技术形式体现,因此,技术知识多是以显性的形式存在,可以通过进入公共图书馆、数据库以及现场考察、专业学习等手段和形式实现广泛共享。

2现代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

在当代,要更好地展现、传播和创新民族文化,就要大力推动展现、传播和创新文化的方式、手段和途径———现代文化技术的创新发展。基于现代文化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笔者认为,现代文化技术创新的主要领域有以下几个。

(1)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包括的种类非常之多,但从现代技术的角度看,主要的有机械加工创作与表现技术、电子信息创作与表现技术、化学刻染创作与表现技术等。机械加工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包括机械制作、机械雕刻、机械铸造、机械打磨、机械印刷、机械编织,等等。例如,现代许多精美的木雕和石雕就是利用先进的现代机械技术加工而成的,而不少刺绣和竹编工艺品则是通过机械编织完成的。机械技术与电器技术、电子技术、光电技术等日益融合在一起,形成创作与表现人类文化的机电技术或自动化技术,开发和完善这类技术是机械加工创作与表现技术的主要创新领域。电子信息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主要包括软件设计技术、二维(2D)显示技术、三维(3D)显示技术,等等。例如,美国电影《阿凡达》、《泰坦尼克号》等就采用了三维(3D)显示技术,使电影中的人物形象更具立体感、生动感。由于立体影像最符合人们视觉审美的自然特性,因此,完善3D技术是电子信息创作与表现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向。化学刻染创作与表现技术。该类技术包括化学蚀刻、化学电镀、化学染色,等等。例如,在当前不少复杂而精细的以金属为材质的文化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就使用了化学蚀刻技术。由于市场对精细文化艺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扩大,因此,在化学蚀刻技术中,化学微刻技术将具有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总的来看,文化创作与表现技术的创新趋势是将机械、化学、光学、电子信息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应用于文化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文化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将这些领域的相关技术有机地融合集成,形成文化作品的创作、表现和文化产品生产的复合型技术,是未来文化创新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但值得我们警惕的是,现代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文化的创作与表现过程,可能导致文化作(产)品的个性化的缺失,正如有学者所提到的:“文化产品的生产同先进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使原有的个性化创造纳入到标准化、模式化生产程序中来,形成了批量的生产与复制,文化不再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和灵性的活动,而成为大批量生产的工业。”因此,将提高文化作(产)品创作和生产的效率,与突出其个性化统一起来,是文化领域的创意者和生产者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2)文化传播技术。文化传播技术是文化扩散和传播的主要技术手段,其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举不胜举,但在现代文化传播技术体系中,主要有网络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电影技术、电子广告技术、出版印刷技术,等等。网络技术。语意网、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移动网络、在线视频/网络电视等是网络技术发展的几大趋势。同时,互联网、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三网融合”也是大势所趋。这些技术的出现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将为文化的传播提供十分便捷的手段,使人们在瞬间就可以欣赏到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文化。卫星电视广播技术。研发大功率直播卫星系统、IP广播、Ka①卫星电视广播等是当前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发展的一个新方向。这些技术被应用到文化传播领域,无疑会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共享,拓展和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电影技术。自19世纪末电影诞生以来,它就成为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当前,3D技术已广泛地应用于电影制作,4D电影②也开始步入人们的生活。完善数字电影技术和3D电影技术,发展4D电影技术是现代电影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电子广告技术。电子广告技术成为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越来越常见的手段。从文化传播的角度看,其发展方向是将3D技术应用于文化广告的展示,大屏幕显示、节能、省电、非平面墙面布置等越来越成为文化传播市场所追求的新一代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出版印刷技术。它将向网络在线出版、数字复合出版的方向发展。网络在线出版已渐成气候。数字复合出版是指新闻出版单位以结构化内容加工和管理为核心,支持多重产品和服务形态的全流程、数字化、自动化的按需出版方式。它包括不同出版形式的复合、不同媒介的复合、不同产品和服务形态的复合、不同信息利用方式的复合等,也是当前的一个发展趋势[7]。现代化的出版印刷技术将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为重要的基本手段之一。总而言之,由于在全球化的日益广泛的文化交流中,人们对于现代文化的传播将更加注重传播手段的快捷、新颖、生动、形象、低成本,因此,现代文化传播技术的创新发展必须综合考虑这些因素,而上述的创新领域基本上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本文来自于《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科技管理研究》杂志简介详见)

3促进现代文化技术创新的对策

(1)加强政府引导,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在国家和地区层面的文化发展规划的指导下,政府出台相关的政策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如财政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人才政策,等等,引导现代文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或鼓励现代技术向文化领域的扩散和渗透;但文化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仍要以市场机制为主,充分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即在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由创新主体按照市场需求来研发技术,而鼓励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实现创新成果向文化领域的企业转移仍然离不开相应的政策激励。

(2)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努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要逐步把文化投入的重点转到技术装备上来,提高文化产品生产和文化服务手段的技术含量。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将现代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起来,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在这些国家,文化产业已成为支柱性产业。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我们要有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大力借鉴文化发达国家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或较好做法,通过各种形式引进发展文化产业所需的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引进国外先进文化技术和装备的基础上,要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包括品牌创新能力、营销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等。在增强文化技术创新能力方面,重点要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努力打造一批文化精品,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3)构建完善的制度环境,为文化技术发展提供制度激励。制度创新激励或制约着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反过来,进一步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又将对制度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有效的制度供给将极大地促进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此,在特定的历史时期,较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就显得更为根本。笔者认为,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一方面,要大力提升文化技术创新能力,这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另一方面,要构建有利于提升文化技术创新能力的制度环境,尤其要尽快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侵犯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的行为,为文化产业的发展筑路搭桥、保驾护航。

第10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创新能力;探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生产力水平也得到不断的提高,并且与逐步与国际接轨。因此,企业文化俨然成了企业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支柱。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根据市场的变化趋势进行探讨分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通过企业文化来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它能够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战略创新能力、产品创新能力、组织创新能力等得到全面的提升,通过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企业树立新的价值取向,为企业提供更大的创新空间,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与改革。

一、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探讨

创新是一个企业不接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通过企业文化的铸造并不断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创新的性质是企业的积极主动型和企业文化的体现。通常情况下,企业的自主创新主要包括理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因而,企业的创新往往涉及到是企业的发展战略、技术、组织、产品等各个方面的综合体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质上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和组织能力。作为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对于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企业持续创新能力的提升和企业不断发展的看最直接、最持久的因素。一个良好的、成功的企业文化氛围建立后,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新鲜的活力、协作的精神,为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同时自主创新之源泉离不开创新文化这一源头。

二、企业文化提升创新能力的机制

(1)协调机制。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协调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依靠企业全体员工创新进行组织、协调战略、制度、管理、技术以及市场等创新要素;企业文化建设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员工,提升企业的整体能力。因此,通过协调机制建设企业文化,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并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例如,在日常生产中,技术人员首先要基于技术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进行相关产品设计,而管理人员关注于财务稳健以及企业的成长。这就要求不同职能部门、不同职业之间必须形成创新合力,并以创新能力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观,才能使企业的日常工作顺利、有效进行。(2)激励机制。调查显示,企业文化是企业全体员工共享的价值观与行为模式,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中的创新型,意味着企业全体员工将创新视作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员工的文化导向,并且员工的行为和企业的日常运作都必需围绕创新而展开。这样,企业员工都将创新导向作为其工作动力,能够有效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为企业最终实现创新目标而奋斗。此外,企业还要在制度上构建创新激励体系,充分发挥制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作用,尽可能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强化员工的创新取向。因此,企业文化是员工创新的精神动力,推动员工成功进行创新,从而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3)保障机制。企业文化是隐性的,往往不能从表面上直接看得出来,只能通过亲身感知企业的日常氛围才能够真正发掘企业文化。因而,不同的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感知一般都会不一样,这就要求企业必须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和企业的发展方向,在战略明确公司的发展方向与价值取向,以便以更好地统一员工对于企业文化的认知。因此,企业必须合理设计企业的结构与流程,并一切以有利于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为前提,保障企业文化对企业创新起推动作用,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制度在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感知作用,强化员工的创新取向,确保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战略、制度、组织等协同发展,才能更有力地提升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而企业文化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只有充分努力建设企业文化,才能切实地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实质上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发展潜力,是一个不断更新的、动态的、企业全体员工共享的知识体系。它不仅要具有活动能力、投入能力、产出能力等“硬”实力,更要具有创新的理念、环境、价值观,机制、文化等“软”实力。因此,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并形成持续、良好的自主创新氛围,并将企业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有机结合起来,持续推动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升企业的创新水平,并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空间。

参考文献

[1]马丹,郭锋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J].科学之友.2010(2)

[2]倪杰.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文化创新[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0(7)

[3]赵廉.浅析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企业文化创新[J].企业导报.2009(4):185

第11篇

[关键词]作家编剧;文化发展;文化创新

文化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而文化的生生不息,则离不开继承与创新。文化创新,是时代赋予艺术家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是艺术家个人的深刻自省。这一“自省”,其内涵不仅包括自省、自觉,更重要的是一种个人对时代现实与自我责任的清醒思考。

创新是时代对于文化工作者的要求。特别是作家,他们更应该对时代的发展变迁保持高度的敏感性,准确把握时代的步伐,努力做到既不重复他人也不重复自己,因为他们肩负着反映时代、引领文化的重任。

在这样一个全新的时代,我们需要有一个新的精神支柱,于是,以文化创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文化工作者面临的课程。我们文化工作者要时刻牢记的“铁肩担道义”和的“文化自觉”,为祖国文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真正的文化创新要在对社会、对人生、对人类生存现状的表达上进行新的开掘。创新的作品是塑造时代新人物的具有震撼力的作品,这是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捕获思考得出的。单纯的形式创新是一个误区,虽说形式创新也是创新,但创新不是单纯孤立的形式创新,而一定要伴随着思想、内容、意绪的创新。要创新但不能放弃传统,要思考今天人民的生活向什么样的明天走去。在关注今天现实的前提下才能出现新的文化。作家的使命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与今天的历史壮举,离此就无从谈及作品的创新内涵与生命力,离开民众就根本谈不上文化的影响。

塑造新的人物典型,给人以生活的新发现以及心灵的撞击是作品生命所在。陆天明编剧的《苍天在上》播出时,取得了39%的高收视率,当时就有人想让他写续集,但是他不愿意重复自己,而是选择在五年的沉默中对生命进行寻访思考对照,写出了具有新特征新变化的作品《大雪无痕》,再一次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

目前,我国的改编剧热度不减,对此现象,有的人说这是原创力匮乏的表现。如今我们的文化多元发展,正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有珠峰才能形成群峰并立的局面。红色经典改编长盛不衰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我们处在一个向上的时代,一个太平盛世的开端,群众希望在影视剧中得到相应的印证,但是目前的影视剧对现实反映得不够真实丰富,于是红色经典因其底色清楚、光亮,态度鲜明,其精气神与当今时代暗合深受大众欢迎,由此长出了第二个生命。之所以反映现实的原创作品质量不高数量较少,一是因为作家在写现实时会瞻前顾后、前怕狼后怕虎;二是现实变化太快,作家摄取生活不够,感到无从下手。虽说我们现在的原创剧匮乏,但并不能因此说我们的原创力匮乏,只能说是原创力用力分散,突破的方向不对,力没用在恰当的点上。虽然红色经典文学总体成就不如近20年的小说成就,但是它们都被改编完了,而近20年来的长篇小说改编成影视剧,这正是相关工作者可以突围的地方。总结出近20年来长篇小说的主要精神品格,还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作家要创新 就要保持对时代新变的敏感,当新的艺术门类成熟时,作家要与时俱进,及时吸收发展;柳建伟认为影视作为新兴门类,其传播效果高于纸面传媒,如果作家固守小说将会错过这一大好机缘。1995年,他开始研究电视编剧。之后写出了第一部电视剧《突出重围》。1997年,他开始研究电影编剧,之后写出了他的第一部电影剧本《惊涛骇浪》,两者都取得了成功。他总结说:“我的每一个‘第一个’的成功都得益于创新。”他还说,创新的基础是继承,其根本点在内容,这练的是作家的“内功”;创新也要有限度,要找到其“黄金分割点”;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研究中国的现实。

对创新应持宽容态度。任何新事物一开始出现的时候要让人们接受都需要有一个过程。在市场化的今天,我们要做好文化生产单位的分类,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因为一般来说,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相对于追逐大众口味的产业单位来说,能够给文化创新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比较适合文化创新的产生。

文化创新需要艺术工作者切实深入地思考个人与当下现实的关系。作家要保持原创性就要甘于寂寞。当人类面对世界的宏大、宽广与急速多变时,需要有一种信仰的力量来支撑。创新是对现实的思考、阅读与感悟,这与技术创新是根本不同的。有独立人格、自觉意识的艺术家之创、新可能一开始与大众的通俗文化无法契合。但是,这样的艺术家是社会的良心,他们是不会随波逐流的。艺术家要保持个人的清醒,就必须与大众保持距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们的作品与主流大众相抵触,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通过独立清醒的思考以后,艺术家会得到一种形式上的创新。这种形式上的创新其实质是艺术家对内容深入独立思考后得出的结果,这与一些单纯追求形式上“炫”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单纯形式上的“炫”,只会显示内容的平庸与空洞。然而,对形式的思考也是对内容思考的一种方式,因为形式就是内容的表达方式。我们传统的说法是,要给内容寻找一个合适的形式。但是,换个思考角度来说,内容是形式逼出来的。好的永远是少的。文化的原创性需要时间来让其与大众、与主流相融洽。

第12篇

第一、文化价值观念创新。文化价值是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交往方式等各方面的评价标准和理想取向,是维系民族的协调性和统一性的深层的无声的力量。文化价值是文化精神的体现,同时又是文化制度或体制的根据,是人的精神观念客体化以及客体世界主体化的纽带和桥梁。中国一百多年来的现代化进程表明,民族文化价值体系的转型和更新,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和标志。从社会的横向来说,是在既定的传统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和整合,使新文化建构形式在保持时代性的同时也保持了民族性和连续性。

第二、文化知识体系创新。作为一种理性认识的形式,知识的本质是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把握,包括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信息技术等高新科技发动的知识革命,引领着人类社会从工业文明时代跨进知识经济文明时代的门槛。知识化与全球化相互作用,猛烈地冲击着民族文化的根基,能否追赶知识革命的大潮,创新知识体系,建立起与现代化相适应的科学知识体系和人文知识体系,能否为现代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是对民族文化生命力和持续力的严峻考验。

文化理论创新的必然性

文化理论创新是文化的生命之源,是先进文化的特质

一部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就是文化不断地从创新中汲取力量、开拓进取的历史。无数事实一再向人们确证: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及时而有效地赋予文化以新的内容和新的时代精神,使其不断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与活力,并由此获得新的价值和意义。自"五四"以来,特别是从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使我们更加清晰地看到,作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文化,其生命的灵魂和前进的动力始终都在于坚持不懈地进行创新。对于蕴涵和作用于智慧、道德、思想与精神的文化来说,任何形式的守旧和停滞都意味着对社会进步的扼制和对民族精神的消解。创新,就是文化的源头活水,就是体现自身特质和实现自身功能的必由之路。

文化理论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

文化作为观念形态,其本身无疑是对经济社会的反映,社会物质生活是其赖以存在的基础。但是,文化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它对经济基础有着能动的反作用。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前进,随着文化功能的不断强化,其作用越来越巨大,它不仅体现和反映着人们的精神风貌,同时还以其特有的性质和功能引领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充当时代前进的号角与旗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世界文化形态的新变化,文化地位和作用的新提升,势必更为紧迫地要求加大文化理论创新的力度。

文化理论创新是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它充分体现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物质需求和文化需求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两大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因素,物质和文化条件越充分,就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加大文化理论创新的力度,才能生产出深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促进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理论创新的途径与要求

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实践

树立问题意识,加强实践,拓宽当代文化视野,是文化理论创新的根本道路。任何一种文化观念和文化思想,归根结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实践和文学实践的产物。为了增强文化学的当代性,理应加强对文化创作、文化批评和文化思潮的跟踪研究,不断对中国当代的文学现象,对与文学相关的文化现象,对具有文学性的社会精神现象,对当代作家的创作体验、文学经验和文学实践进行学术概括和理论提升,努力创构富有时代感和当代性的文化学的新质态。

对重要的基础理论和文化观念进行梳理、综合与创新

坚持和发展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实践,推进文化理论创新,是一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诸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作为中国特色的发展形态的新时代的,理应成为中国化文化科学发展和理论创新的指导思想。为了增强文化理论的建设意识和创新意识,应当把基础理论作为主攻方向,进行总体性的梳理和解析。

承接和弘扬一切有价值的文论资源和文论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