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两种不同的爱

两种不同的爱

时间:2023-05-30 10:27:22

第1篇

爱,我们没个人都需要。爱大都来自父母。但是我来自父母的爱,是两种不同的爱。爸爸的爱是严肃的,妈妈的爱是鼓励的。我就是在这两种爱中慢慢成长的。

几年前,我考试得了100分。我回家一冲进门就搂着妈妈,大喊:“妈妈,我考试得了100分。”妈妈高兴得两眼眯成一条缝,合不拢嘴。我便问妈妈:“爸爸呢?”妈妈告诉我爸爸在房间。我想:爸爸知道后一定会表扬我,替我高兴的。我一个箭步冲进房间,爸爸正在写东西。我爸爸是一个体育教师。我立刻把试卷递给爸爸看,爸爸拿起试卷。我迫不及待想听到爸爸夸奖我的话。我的手放在背后,不停地在动。我非常紧张,我甚至在磨牙。爸爸大慨只看了两分钟,但是我却觉得爸爸已经看了整整一个小时。终于,爸爸说话了:“这只是试卷太容易了,才考到100分。你只是好运,要能每一次都拿高分,才证明你不是靠运气。”我听了这番话,我的心都寒了。爸爸怎么能这样说呢?我不是靠运气的,我是靠我平时的努力学习才能考到高分的。我顿时两眼泪花,豆大的泪水从我的脸上滚落下来。我哭着走出房间,扑向妈妈的怀里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我就没有把试卷给爸爸看,因为我觉得爸爸已经不喜欢我了。直至过了几个月后,我又鼓起勇气把分数不理想的试卷递给爸爸。但是爸爸并没有骂我,而我的心却比被人骂更加难受。

其实,父母每一种不同的爱,都是为了我们,所以我们要了解他们,也要虚心接受。

第2篇

不久前,我考试得了九十一分。我回家一冲进家门就对妈妈喊:“妈妈,我考试考了九十一分。”妈妈说考的还不错,满脸微笑。我便问妈妈:“爸爸呢?”妈妈说:  “ 爸爸在房里。”我想:“爸爸看了我的卷子后一定会表扬我的。”我迅速地跑进了爸爸的房间,爸爸正在看电视。我立刻把试卷递给爸爸看,爸爸拿起卷子认真的读着。我迫不及待想听爸爸鼓励我的话。我的手放在后面,不停的动,我紧张极了。爸爸大概看了两分钟,可我却觉的爸爸读了两个小时。终于爸爸说话了:“这张卷子这么简单居然只考了九十一分,而且我发现被扣掉的九分全是因为粗心大意,如果你认真进行了检查肯定会得满分!”我听了这番话我的心都酸了,爸爸怎么能这么说呢?应该要鼓励我才对啊!我顿时两眼泪花的跑出房间,豆大的泪水从我的脸上落了下来。我跑进了我的房间,跳上了自己的床大哭起来。从那以后,我就没有在把卷子给爸爸看了,因为我觉的爸爸已经不喜欢我了。但是从那以后我的学习更专心更仔细了,考试成绩也在不断地提高。

其实,父母对我们的爱虽然表达方式各有不同,但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我们一定要多和父母沟通,理解他(她)们。

第3篇

被告:德化县人民政府 法定代表人:林宝浙,县长。

第三人:德化县赤水镇铭爱村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周成赞,主任。

德化县的小铭、铭爱村同属一自然村的两个角落,属赤水镇管辖。土改期间,德化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土地房产所有证》载明小铭村拥有耕地365.06亩,铭爱村拥有耕地1278.96亩。1955年两村合为一个高级农业社,1957年拆分小铭、铭爱两个高级农业社。当时 ,小铭社包括铭爱周姓村民13户的耕地119.97亩在内,共有耕地482.20亩;铭爱社的耕地1073.97亩。1958年公社化时,小铭、铭爱合为小铭大队。1961年间,恢复为两个大队。“四固定”期间,小铭大队的耕地过拨给铭爱大队128.64亩(含原在小铭 大队13户周姓村民带回的119.97亩),实有耕地361.26亩,铭爱大队实有耕地1348.64亩。1964年至1965年间,在“四固定”基础上进行“查田造册”,小铭3个生产队共有耕地379.84亩,铭爱大队10个生产队共有耕地1251.17亩。1966 年两村合为“团结大队”,期间,生产队的结构未变动,各生产队仍按“四固定”确定的土地范围耕作。1981年,经晋江地区专员公署批准,将“团结大队”调整恢复为小铭、铭爱大队建制,小铭仍辖3个生产队71户,369人,耕地379.98亩;铭爱仍辖10个生产队,20 7户,1049人,耕地1217.44亩。1984年大队改名为村,至1990年底,小铭村拥有耕地为379.98亩,铭爱村拥有耕地为1217.44亩。1991开始,两村因耕种土地多次发生纠纷。

德化县人民政府在调解未能达成协议的情况下,于1994年3月25日以 德政(1994)49号作出《关于小铭、铭爱两村耕地争议的处理决定》(以下简称《处理决定》):一、小铭、铭爱两村的耕地应以“四固定”基础上的“查田造册”和长期经营管理的情况作为事实依据,即按原管辖范围确权,小铭村耕地379.88亩,铭爱村耕地为1217.4 4亩。二、原小铭村郑满的耕地1.39亩,现耕地在铭爱村耕种,“查田造册”未办理过拨手续,鉴于1990年小铭村修公路、建学校占用铭爱村的小部分耕地,且至今没有给予调整或补偿,现以此作为互补,数量上的误差不再作调整变动。

小铭村村民委员会不服县政府的处理决定, 向德化县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原告诉称:被告作出的处理决定认定事实不清,处理原则不当和显失公平,主要理由:1.自1957年成立高级农业社以来,所有的耕地、财产均由高级农业社统一经营管理,在涂姓三个生产队中,尚有周姓13户,当时小铭村管辖耕地579.31亩;1960年“四固定”期间 ,小铭村拥有耕地616.64亩。以上事实有当时的基本情况调查表和“四固定”土地清册及县财政局的土地变动情况统计表为据。2.小铭、铭爱两村,虽经历了分合过程,耕地从未明确划分,是两村共同管理、共同耕作、共同分配,两村的耕地及其他财产应属于共同共有财产,对共 有财产在调整为两个村时,应按照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原则处理。两村的纠纷,属于一个大队调整为两个大队,对财产分配的争议,而不是两村耕地权属不清的争议。被告以权属争议处理共有财产是处理原则不当。3.由于被告对事实认定失误,处理原则不当,所以导致小铭村现有人口5 70余人,仅分得耕地379.98亩,人均0.67亩,而铭爱村现有人口1300余人,分配耕地1300亩,人均1亩,可见处理显失公平。

被告辩称:自农业集体化以来,两村的经济组织体制虽经历了数次变动,但两村的耕地基本上是按历史耕作习惯,在各自的管辖范围内经营管理。1961年至1965年间,进行了“四固定”和“查田造册”期间,小铭大队3个生产队共有耕地379.84亩,铭爱大队10个生产 队共有耕地1251.17亩。在1966年至1981年合并为“团结大队”期间,以及1981年重新恢复为小铭、铭爱两个大队至1990年,两村村民仍是在各自生产队的耕地上耕作,两村的耕地基本上是稳定的,经查农业税计算清册,1990年小铭村耕地为379.98亩, 铭爱村耕地为1217.44亩。其耕地的争议,是1991年小铭村与铭爱村因耕种责任田才发生双方争议的。

第三人诉称:1.原告认为“四固定”时小铭村的耕地是616.64亩,但实际上其中应扣除划归铭爱村的周姓13户的耕地128.64亩和核销原“清灼农业社”重复计真的耕地126.52亩,扣除后只有361.26亩。当时,两村人均占有耕地是基本相当的。2.两村虽 经历了三次合分过程,但土地的耕作情况基本没有改变,两村的农业税也是按耕种土地亩数进行负担,不存在共同管理、共同耕作、共同分配的情况,因而不能以共同共有财产分割来处理。3.小铭村的耕地比较肥沃,亩产值和人均粮食产量均比铭爱村高。据查档案材料,1965年,小 铭村人均耕地1.31亩,产量339.2斤,铭爱村人均耕地1.69亩,产量297.5斤;1981年分队时,小铭村人均耕地1.01亩,产量216.5斤,铭爱村人均耕地1.13亩,产量198.1斤;1988年,小铭村人均耕地0.89亩,产量230.5斤,铭爱村 人均耕地0.97亩,产量170.7斤。根据上述事实和理由,请求人民法院判决维持政府的处理决定。

「审判

德化县人民法院审理后认为:原告小铭村与第三人铭爱村在农业集体化以后,两村的经济组织体制虽有多次变动,但其耕地仍按各自权属范围耕种和管理,基本稳定。德化县政府对该两村的耕地争纷,以权属争议根据“四固定”基础上的“查田造册”和长期经营管理情况作为确权根据 并无不当,于法有据,该处理决定所认定的事实清楚,证据充分,适用政策法律正确,程序合法,应予维持;原告对被告认定的事实提出异议,在审理期间未能提出新的事实根据;要求对耕地作为共同共有财产按人口重新分配的主张,理由不能成立,且缺乏法律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 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项之规定,该院于1994年8月26日作出判决: 维持德化县人民政府1994年3月25日德政(1994)49号《关于小铭、铭爱两村耕地争议的处理决定》。

一审判决后,原告不服向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称:一、处理决定对拆队两村耕地的处理原则不当,对待两村耕地争议应以分割共同共有财产的原则,而不应作为权属争议处理。二、《处理决定》认定的两村管辖范围的历史事实不清。请求撤销德化县人民政府的《处理决定》和 原审判决。德化县人民政府辩称:县政府的《处理决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一审法院判决予以维持是正确的,请求依法驳回上诉,维持原持。 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土地改革后,小铭村与铭爱村的经济组织体制虽经多次变动,但两村所属生产队集体土地所有权未因管理体制的变化引起土地所有权变更,各生产队实际使用集体的土地是基本稳定的。原审认定德化县政府根据“四固定”为基础的“查田造册”和长期经营管 理情况,确定小铭、铭爱两村的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并无不当,于法有据,判决维持(1994)49号处理决定是正确的。上诉人诉称对待两村耕地争议应以分割集体公有财产的原则处理等理由,缺乏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不予采纳。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 第(一)项的规定,该院于1995年5月10日作出的终审判决。 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本案是一宗涉及久远历史和群众性纠纷的案件,审理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问题:

一、关于如何认定两村土地争议的性质问题 准确认定案件争议的性质,关系则如何根据案件的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法规,依法正确地进行裁判。它涉及到案件的处理结果。本案对于小铭、铭爱两个行政村土地争议的性质,在县人民政府调查处理和人民法院审理裁判过程中,都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耕地作为农村 集体所有的主要财产,在两村分队之前,没有明确地划分,都是共同管理、共同使用(耕作)、共同分配的,是统一存在于一个经济组织的共同共有的财产。因此,应当根据这样的事实,来确定争议的性质,进而依法正确处理。另一种意见认为,经查土地改革以来各个历史时期的土地籍册 材料,充分证实小铭、铭爱两村行政区域虽经数次分合,但两村村民均在各自生产队的土地上耕作,而作为生产分配基本核算单位的生产队,其结构都是基本稳定不变的。特别是两村在1961年至1966年分为两个大队期间,经“四固定”和“查田造册”,将土地固定到了生产队。因 此,1966年两村由两个大队合并为“团结大队”时,没有因大队的合并而引起生产队结构的重新调整;1981年两村的行政体制又分为两个大队,也是恢复原来建制,而不是重新划分管理区域调整生产队结构。1981年分队时,晋江地区专员公署的批文也明确批复:调整恢复为原 来的两个大队。因此,两级两审人民法院肯定县政府对两村土地争议性质的认定,是正确的。

第4篇

关键词:《呼啸山庄》;不一整一;主题思想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唯一的一部小说,它于1848年出版时。评论家的一些人斥之为一部骇人听闻荒谬绝伦毫无意义的作品,小说充满阴森恐怖病态心理和异教思想。尽管这部小说给人晦涩、阴暗,压抑和死亡恐怖的感觉,但在这压抑和恐怖气息后,我们却可窥见闪烁其间的爱的光芒。是爱让两个异质的世界,两种相互排斥的爱,爱与恨,和相互冲突的“我”与“另一个我”这四对矛盾奇特地统一起来,构出了一个“整一”的艺术世界和主题思想:爱是不可征服的,爱最终会战胜一切,达成和谐。

一、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两个世界的不一与整一

维多利亚时代的现实主义小说多以人口密集的城市为背景,而《呼啸山庄》别开生面已封闭的英格兰北部的高地为特定的环境。这是一个自足的小世界,而这个小世界又由两个截然不同的微观世界一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构成。作者用她丰富的想象力和诗一般的语言描

绘了两个微观世界。呼啸山庄终年狂风大作,正如“呼啸”一词所表明的,它形容在大自然逞威的日子里,这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山庄的住户是农民,他们和山庄一样都是“风暴”的产物。他们常常遭遇强烈情感的撕扯,暴力是其主要的性格特征和情感方式。然而。这看似荒凉的山庄。却充满这勃勃生机和顽强的生命力,尽管这种生命力是原始的,野性的和具有异教精神的。而画眉山庄却处于相对背缝的园林地带,其房屋结构好内部摆设都美丽优雅的多。田庄的人也不是农民,而是乡绅,他们有佃户,因而享有相当的社会和政治地位他们和田庄一样是“宁静”的产物。但这样的宁静中缺乏生气,让人感到压抑。

小说中的“风暴”和“宁静”分别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生存状态的两极。当这两极遭遇时必然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和冲突,冲突的过程也是不断地交汇和融合的过程,双方逐渐向相反的方向转化,使原来失衡状态得以恢复,最后达到新的平衡和统一。《呼啸山庄》反应的就是这一由失衡走向平衡,从而使这两个世界得以“整一”的过程。凯瑟琳可以说是这两个世界假设桥梁的第一人,她和埃德加的婚姻使得粗狂阴沉的呼啸山庄和优美安逸的画眉山庄有了联系,但是埃德加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凯瑟琳对狂野激情生活的追求使得他们无法成功地把这两个世界统一起来,于是这一艰巨的任务落到了第二代人小凯蒂身上。

小凯蒂既有埃德加的恻隐之心也有她母亲桀骜不驯,活泼好动的性格,这就使山庄和田庄的最后的统一成为可能。她的激情的性格和慈悲的心被希思克里夫利用使得她陷入悲剧的婚姻和困境,但同样是这些性格吸引了和滋润了她的野蛮但心地善良的表兄哈里顿。Yocum称赞她“不仅改造了制造出苦涩果实的恶劣环境,也驯服了被野化的哈里顿,是他开始回归文明并茁壮成长。”在33章中,他们拔掉了呼啸山庄的黑醋栗树,并开辟了一块新地种上了从田庄移来的花草,这标志这两个世界的融合。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呈现出新的气象,闪烁着地狱之火的山庄被鲜花和小凯蒂的清新柔情所融化。

最终,小凯蒂和哈里顿用爱的力量战胜了有恨构织的层层障碍,用人世间真挚的爱使暴君的木杖上开满了玫瑰,使爱重回人间。他们幸福的结合是这两个世界终于统一起来,也雄辩地证明了:爱能融化一切隔阂和差异,爱是不可征服的。是爱最终使这两个异质的世界化为了“整一”、“有机的一体”。

二、因爱生怨,以怨示爱一爱与怨的“不一”和“整一”

整部小说是围绕着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的故事展开的。这部小说有四层。第一层介绍了他们小时候在同辛德雷共同斗争中相互支持,关怀。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继而萌发了至死不渝的爱情。第二层描述了凯瑟琳的背叛,直至在爱与恨中死去。第三部分讲述了希思克里夫的复仇。最后一层叙述了希思克里夫的在达到复仇后却日渐空虚,在渴望与凯瑟琳在另一个世界结合的愿望中死去。可以说,从始至终他们的关系始终弥漫这爱与恨的火焰。开始的爱是美好。真挚的,凯瑟琳把希思克里夫看作是自己的存在,而希思克里夫把她看作是自己的生命和灵魂。但是现实和阶级的差异使凯瑟琳背叛了他们的爱情,从此双方陷入无尽的痛苦和怨恨之中。爱愈深,恨愈切。最真的快乐和最深的痛都源自爱。希思克里夫的恨和报复都源于对凯瑟琳的爱,而凯瑟琳的恨源于对希思克里夫的爱的无法结合和不被理解。面对相爱却不能爱的绝境,他们共同选择了荒蛮而原始的方式一折磨自己也折磨对方一来表达他们强烈的爱。在第15章他们临别时。强调彼此不可分离,另一方面有发誓要折磨对方直至能在死亡中永远相聚。但是,怨恨和争吵只是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之间表达苦难爱情的特殊方式。尽管他们分属两个不同的物质世界,他们之间存在着难以逾越的鸿沟,但他们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他们相互以对方为自己的存在。他们因爱生怨,以怨示爱,但最终是爱战胜了怨,是爱的力量把“爱与怨”这一对矛盾奇特地在他们身上统一起来,从而达到了爱与怨的整一。

三、世俗之爱和超人世之爱-两种爱情模式的不一与整一

“爱情既合乎理性不合乎理性,即使出于本能又受到思想的鼓舞,既有生物性又有社会性。它把人的许多方面结合起来。”这说明爱情的动机是复杂的。在复杂的动机驱使下爱情就会呈现出色彩缤纷的样式。而艾米丽为我们呈现了两种不同的爱情模式一家常之爱和超人世之爱。

开始时,小时候的希思克里夫和凯瑟琳的爱是不受社会世俗所毒深的,他们的爱是基于很深的理解和共同的相似性的。她爱他“可不是因为他长的俊俏,而是因为他比我更是自个儿。不管咱们的灵魂是用什么料子做成的,他和我是同一个料子。”而希思克里夫对凯瑟琳的爱更是强烈,持久不变,即使受到凯瑟琳的鄙视,三年后回来依然渴望占有凯瑟琳的爱,他们为了得到彼此的爱,相互折磨,渴望能在另一个世界合为一体。Cecil称他们的爱为“无性差别的,他们的爱就像月亮对潮汐、磁铁对铁的吸引是一种自然吸引力,但是其中爱恨交织”这是一种超越了社会地位,道德,伦理,肉体等任何世俗观念的爱。它成了对自我和灵魂的追寻,是一种超人世的爱。

然而,在19世纪的英国,爱情和婚姻是以金钱和地位为基础的,等级观念特别严重。尽管凯瑟琳粗野狂放,对希思克里夫的爱很执着,也还是逃脱不了她所在的阶级的世俗观念。在虚荣心的驱使下。被画眉山庄舒适的生活和埃德加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风度强烈的吸引着,成了画眉山庄的女主人。她爱他是因为“…我会成为这儿这一带最尊贵的女人,嫁给这样的一个丈夫,我会感到得意的。”而埃德加娶凯瑟琳是因为她是这一带最美的姑娘,娶了她,会让他感到骄傲的。他对她的爱是平静的。带有责任的爱,家常之爱。而因爱是自私的,排他的,所以这三人之间的两种爱在现实是不能共存的。他们因爱而相继步入黄泉。最后艾米莉以三个坟墓紧挨着收尾,是不是向我们传达世俗之爱和超人世之爱是可以并存的呢?

然而,艾米莉不刻画了凯瑟琳与希思克里夫之间超自然激情的爱和凯瑟琳和埃德加的世俗之爱,还探讨了“爱与人性”的关系,强调了其必然性,既两种自然力冲突后达到的平静和谐,就像自然界中所有的循环过程一样。小凯蒂与哈里顿的相爱,像一道灿烂的阳光照耀大地。原始的本性演化为宽容的社会,早期的无差别的,毫不妥协的激情转变为成年人的爱与婚姻。这也暗示人们,生命是一个周而复始,循环不已的过程,生命最终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局。在《呼啸山庄》中,爱情模式的不一使世界充满痛苦、折磨,而后因爱的整一回归,使世界充满阳光希望,我们可以说,小凯蒂与哈里顿之间的爱情是凯瑟琳与埃德加世俗之爱和凯瑟琳与希思克里夫超人世之爱融合与延续,这爱的延续,象征着人类美好的希望和前景。

四、“我”与“另一个我”-双重人格的不一与整一

小说中爱与怨的不一,不同爱情模式的不一归根到底是由人物的不一的双重人格所决定的。性格美的和谐,

并不是性格的单一化,而是性格的变化、差异、丰富性、复杂性的对立统一”具有这种丰富复杂、复杂性格的人物才是完整的有机生命体。而凯瑟琳和希思克里夫的这种双重性格尤其明显。

凯瑟琳任性、彪悍,同山庄一样有一种粗犷美。但从画眉山庄归来后却过起双重生活,在山庄的家中,她还是原来的样子,不讲礼节,而她一到田庄或埃德加到来时,她又尽量作出优雅淑女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呢?Mackay曾说“维多利亚时期的自我意识常受固于社会和其期望值的评价。对维多利亚是的人来说,身份是关乎道德和社会的,知道和发现一个人在道德一社会体系中的正确位置,是每个维多利亚时的人所追究的目标。”作为社会的一个成员,自我是脱离不开它的影响的,凯瑟琳也不例外。受身边人和世俗的影响,她从一个野性的女孩长为外表端庄的女士,以期能得到别人的敬重。随着这种转变,她也越来越来远离她真实的自我。当希思克里夫三年后神秘回来时,她那被压抑的野性重新被激醒。两种性格的激撞,最终把她送人了坟墓。

而希思克里夫性格倔强。行为粗野,手段残忍,是一种恶魔式的人物。神秘消失三年后。当在出现时显得成熟起来,“但是在深陷的眼窝里和充满黑色火焰的双眼里隐藏着驯化一半的凶残,但是被抑制住了。他的举止甚至可以说是庄重,安全没有了过去的粗野。”然而这只是一种表面。其真正的天性并没有变,并随时准备撕下这文明的伪装。在开始的一系列报复中,他的内心世界充满着,但同时也备受着人格的分裂。一方面,他为了报复,不停地扭曲自己的灵魂,以让自己不忘复仇计划。另一方面,他对凯瑟琳的爱让他忠于自己。同时又备受对凯瑟琳的思念的折磨。复仇成功的他感到的是莫大的空虚,他从小凯蒂和哈里顿身上似乎看到了他和凯瑟琳的影子,在凯瑟琳的召唤下,他以绝食的方式实现了他和自我的统一。

爱最终以死亡的方式把两个自我分裂的双重人格的一对合为了一体,对他们来说,拥抱死亡,也就同时拥抱了爱,在那个世界他们会找到属于他们自己的给养一以彼此为给养,从而达到了双重人格的“整一”。

第5篇

一.新闻事件

如果您留意最近的报纸新闻,也许会发现,“恋爱合同”这个对爱的最新尝试,似乎正被恋爱中的青年男女试行着。订立“恋爱合同”,这种过去只在电影上见到的情形,如今在现实生活中也出现了――

2005年8月16日《兰州晨报》报道:王先生5月份认识了李女士,两人一直相处得很融洽。7月中旬,他向李女士表明自己的爱意,可李女士却表示,要恋爱需先签订一份“恋爱合同”,他立即表示同意。7月31日,两人正式签署“恋爱合同”,8月11日是“中国情人节”,两人约好一起过节,当天他忘记了和女友约会的时间。女友遂搬出“合同”,指着违约处罚条款,要求他在媒体上刊发声明以表真心,如果做不到就拒绝再见面。

2005年9月7日的《武汉晨报》报道:在校大二学生李某称,他与女朋友有个约定:双方按比例支付恋爱开销,如3次约会中,男方买单2次,女生买单1次;同时,毕业后如两人不在同一城市,则和平分手。另一院校大三学生黄某与女友也签有类似合同。他说,身边不少大学生情侣都把合同当作“恋爱潜规则”。

这两则报道引来无数的好奇、赞许,或是指责和鄙夷。其个中滋味可能只有“当局者”最清楚了,下面的四个故事就写出了“恋爱合同”签订者们的心声……

二.记者直击

争吵中,我撕毁了“恋爱合同”

雅子,22岁,大三年级学生

恋爱就是很偶然,我认为这种遇见也是一种缘分。

那天,我在寝室里听歌,并且大声地跟唱着,可能是太专注于唱歌,塞着耳机的我并没有发现门口站着一个男孩。门是开着的,可他还是努力地敲门,直到第一首歌和第二首歌交替短暂的间隙,我才听见敲门声。我张大着嘴,尴尬地问,你找谁啊。他笑着回答:“我找陈艳。你的声音很好听,可惜被我打断了。”

“喔,陈艳出去了,你坐着等会儿,她马上回来。”我为了遮掩自己的窘迫,连忙起身让座,他客气了几句便坐下,还随和地和我聊起了音乐。正说着,陈艳回来了,我才知道他是陈艳班上的学习委员,也是她老乡,他笑着邀请我和陈艳一起去吃饭。

两个月后,我们的恋爱关系日渐明朗,虽然他并不是我预期的那样,但是我想我能慢慢塑造他,我开始实施我的“野蛮”政策,我拟定了一系列的爱情条款,比如“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逛街的时候要以我为中心”,“在学校里不准多看别的女孩一眼。”他都笑着应允了,我还专门拟成了书面文字,逼着他签字,到他犯错的时候,我就拿出这份“恋爱合同”实施我的爱策略。

这份“恋爱合同”起初很有效,可说他说得多了,他烦了,我也烦了。无数次地争吵,让我们的爱越来越淡。转眼,到了大四的毕业紧张期,我们都为工作而忙碌着,毕业时的工作选择又成了我们争吵的导火索,我希望他能陪我在这个城市一起工作,可他却坚持着要回老家做一番事业,这次争吵让我生气地撕毁了恋爱合同,我们的爱情也因为合同的销毁而中断……

记者建议:爱情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的,他们之间的感情并不是因为有爱合同而继续,也并不是因为爱合同而解散,只是因为年轻的男女年轻好胜,总是要求对方能成为自己打造的那样。可是时间长了,爱情就会在争吵中不自觉慢慢流失,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能更多地理解对方,才能让爱情保鲜,“恋爱合同”只是一个爱的附属物,可存在也可不存在,它并不能制约爱情。

恋爱合同,一张无效合同

扬萍,25岁,律师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会经常接触到合同。可藏在箱底的那张“恋爱合同”却是我永远的痛。

那是大学毕业,我和男友去同一家公司应聘,结果下来,我被单位录用了,而他却……我努力安慰他:“要不,你不找工作了,准备考研吧。我的工资足够我们两个人花了。”男友并不赞成我的做法,说他不忍心让我一个人吃苦,我感动着,更加坚持,终于让他被迫答应考研。

工作刚开始,我很累,可一看到他认真学习的模样,我就打心眼里高兴,觉得我辛苦工作是值得的。

那年三月,通知书下来了,他并没有被录取,英语差两分,我们抱着流泪了。流完眼泪后,我劝他第二年继续再考,他却垂头丧气地对我说,算了,没信心了。让你这样工作为我,我不想。我因为他的放弃而有些懊恼,赌气了好长时间没理他。他拗不过我,只得再次同意继续考研。泪眼婆娑中,他还草拟了一份协议,协议中,他注明他每天的作息时间,例如:早上7点10分,为萍儿挤牙膏,7点30分,煮萍儿最爱喝的皮蛋瘦肉粥,11点20,做萍儿最爱吃的蛋炒饭……每天的生活琐碎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我除了工作之外的事都是他做。拟完合约,他签上名,还郑重其事地让我也签上了名字,表示合同立即生效,如果我不答应,他也不考研了。经不住他的软硬兼施我不得不拿起笔签了。看着纸上两个纠缠在一起的名字,我一脸的幸福。

可幸福的短暂让我也始料不及。一年后,他如约考上了研究生,为了减少开支,我去了单位宿舍,他也搬去了学校。随着日后工作的忙碌,这种聚少离多的生活慢慢疏远了我们的爱情,他又找到他生命中的另一个萍儿。

两年后,那段维持了五年的感情只能以悲剧收场……他曾经信誓旦旦拟定的“恋爱合同”也成了一纸无效合同。现在这张合同还被我收在箱底,我总是很想念那段艰苦日子里的爱情最真。

记者建议:很明显,这张合同的拟定期为恋爱最易动情期,双方爱得死去活来,那一脸的幸福就是最好的证明,可爱情过了动情期,就应该分开吗?不是。距离才是他们爱情淡化的关键,男友的背叛最终让感情划上了终止符,合同上那些爱的蜜语也成了空文。其实,合同并不能锁住心,就像承诺一样,爱需要两个人的执守。

我的真心,一天天被“恋爱合同”消磨殆尽

路云涛,28岁,教师

那年暑假,我告诉朋友们我恋爱了,在很辛苦地追求一个叫何薇的女孩。朋友们都很好奇,不知道何薇会有怎样的特殊魅力让我沉迷……怎么说呢?其实她跟其他女孩子不一样的。她是残疾人,右腿是瘸的,还有先天性心脏病。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从见到何薇的第一眼起,就对她产生了一种说不出来的怜惜。我频频约她见面,确定自己已经爱上她以后,就向她表白了心意。“你不介意我的身体缺陷吗?你不在乎我只是一个普通打工妹吗?”她的语气里全是忐忑和疑虑,眼里泛起了泪光,看得我心疼不已。我微笑着回答她:“我不介意,我不在乎……”

第二天,何薇把我约到了一家咖啡馆,她说:“云涛,我也是喜欢你的……可是你得答应我,我们要签一份‘恋爱合同’。”我听得糊涂,她已经拿出了两份打印好的合同,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不少条款。我大致浏览了一遍,合同内容包括5章共19条,涉及了恋爱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详细列明了约会形式、约会内容、恋爱费用支出、保密、违约责任等要求。

我忍不住要笑,但看到何薇严肃的表情,那一刻我理解了她。她的身体缺陷和疾病,让她变得很敏感,之前经历的几次失败恋爱,也让她对感情越来越没有把握,缺乏安全感。我毫不犹豫地在“恋爱合同”上签了字,并对她发誓,要用一生来好好呵护她。何薇幸福地笑了。

第二天,我一上班就开始忙工作,直到晚上才忙完。我给何薇打手机想约她吃饭,通了,却没人接听,到最后是一接通就挂断。我担心何薇,继续不停打,终于她接了电话,只说了一句话:“回去看合同的第2章第5条。”我很是纳闷,回到家,找出昨天根本没有留意的“恋爱合同”,只见第2章第5条上面写着:每天早中晚通电话5分钟,巩固感情……我呆了。没办法,我已经不小心违反了“恋爱合同”的规定,既然何薇那么坚持,我也只好配合她了。

我没有想到,这只是开始。更让我没有想到的是,何薇在我们签了“恋爱合同”后才告诉我,其实她不是一个打工妹,身为富豪的父亲给她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她现在有自己的公司。听了这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因为前段时间,我母亲因为急病住院,需要一大笔钱做手术。我四处筹钱的焦灼,何薇是看在眼里的,但只因为我们在“恋爱合同”里规定了“互不干涉经济”,她竟然真的对我的困境置之不理。

渐渐的,我对何薇的“恋爱合同”越来越反感。我忍无可忍地提出了分手,签了“恋爱合同”,我们之间的爱情却最终破产了。

记者建议:单纯地为了执行“恋爱合同”,而忽略了两个人的爱情,何薇的做法的确让人费解,恋爱合同的履行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如果一方父母生病中急需用钱的关键时刻,另一方还死抓着经济利益不放,那这样爱还不如做回普通的朋友。

羡慕吧,我们是最甜蜜的恋爱搭档

姜虹,26岁,部门经理

在报纸上看过一些关于“恋爱合同”的报道,好像都是一些失败伤感的故事。不过,我和丈夫陈斐却是一个例外,我们之间的“恋爱合同”,让我们的感情更加融洽甜蜜。

我和范诚第一次见面就是签合同,我代表我们公司,他则是另一家公司的副总经理。谈判桌上,范诚的冷静、睿智、机敏让我有一种棋逢对手的感觉,最终,我们达成了双方都比较满意的合约。之后的庆祝晚宴上,范诚从头至尾只陪着我一个人跳舞……我们的爱情,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也许是因为范诚和我都身在商界,对于“恋爱合同”,我们俩都很认同。那个周末的晚上,我们俩挤在一张沙发上,你一言我一语,嘻嘻哈哈地共同拟出了一份内容详细的“恋爱合同”,当然,也包括经济问题。我们两人都曾经留学国外,对于共同生活中的消费“AA制”,是再赞成不过了。

合同大致拟好后,我让范诚温习那张《河东狮吼》的影碟,当男主人公对女主人公说出下面这样一段话时,我让范诚跟着学。“从现在开始,我只疼你一个。宠你,不会骗你。答应你的每一件事情,我都会做到。对你讲的每一句话都是真话。不欺负你,不骂你,相信你。有人欺侮你,我会第一时间出来帮你……”我嘿嘿笑着说:“这就是我们‘恋爱合同’的总纲领。”范诚故意苦着一张脸,唉声叹气说不公平。

这之后,我们的爱情因为“恋爱合同”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合同里规定范诚平时要少抽烟,跟我约会时则不允许抽。那天范诚犯规了,乖乖按照条款交出了200元的违约金。我用这钱给他买了一大罐花花绿绿的糖果,让他想抽烟了就吃一颗,边吃边想我。

合同里规定了我不许偷懒,每天要跟着喜欢运动的范诚一起早早起床去跑步。我不想落个犯规的名声,每天咬着牙从床上爬起来。渐渐的,我竟然也爱上了早晨那清新的空气……

我觉得,“恋爱合同”不是一件坏事情,重要的是你如何处理、如何对待它。签那样一份“恋爱合同”,是为了爱得更好更快乐,如果不能做到,还不如不签。怎么能让它凌驾于你们的爱情之上,去指挥你们的感情,扭曲你们的幸福呢?

记者建议:他们爱情的顺利进展,“恋爱合同”确实起了不少作用,但这份“恋爱合同”里更多的参照物都是心甘情愿为对方去做的事情,片刻的不情愿都被爱化解了,有爱的时候,“恋爱合同”就成了甜蜜的产物。只是没有爱了,再多的规定也只是空谈。

三.声音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这种“签约式”爱情早已引起不少年轻人的关注。我们随机采访了二十个年轻人,却发现在这20张选票中,投给“恋爱合同”的赞成票只有2张――

赞成者:

春秋妙手:对于“恋爱合同”的做法,我是赞成的。一份真诚的爱情,不会因为一份“恋爱合同”而变虚假,而一份虚伪的爱情,也不会因为“合同”而变真诚。我认为这样的爱情更有生命力。“恋爱合同”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错爱也是爱: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我自己表示赞同,但是事实上真的能做到那样潇潇洒洒,在一个人的心里来去自如吗?

反对方:

耿雪忠:当然不好。恋爱是感性的,人在其中是为了快乐,开心就在一起,不开心就一拍两散,这并不是什么合同可以约束的。合同只能约束行为,对人心就无能为力了。

珞珈:恋爱应该是建立在双方共同倾慕的基础上呀,这样的合同反而会让当局者难堪。

水果沙拉:我只能说荒唐和幼稚,感情如果真能用一纸合同来开始、延续或终止,那这种感情要不要,已经无足轻重了。

爱过不伤心:“恋爱合同”维系爱情?有人很相爱,可说分就要分,何况是大学爱情,未来对于他们来说是那样的渺茫,光一个“恋爱合同”又能怎样呢?

北雁北飞: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在开始之时就已经预约结束的爱情。我不知道,他们用“恋爱合同”维系的究竟是一份怎样的感情,而在这样的感情中,他们又能演绎出怎样的真情故事。

刘亚龙:这年头就流行签合同,上厕所要不要也和守门的大爷签个合同,有什么不痛快就找他赔,还可以和他打个官司,那倒是成了笑话了。

冷箭热血:爱情应该是超脱于一切私心杂念的信任!所谓的“恋爱合同”,真使我怀疑他们彼此之间是否有真情存在!

雪地蓝狐:不爱你一天,也不爱你一百年,爱情一旦预约,就变得有点像扯淡。我想,如此给爱情“保鲜”的做法只能加速真情的腐烂。

陈贝贝:我觉得太不可理喻了。“恋爱合同”就是明明知道了付出没有前景,还要继续在沼泽地里跳一曲最后的华尔兹。如果签了合同再恋爱,不知道这是爱,还是两个在冬夜里相互拥抱的刺猬,相守只是为了取暖。

小鸟凶猛:这和“天亮之后说分手”是一脉同传。这种“恋爱合同”发展到某种程度,很容易向另一个方向发展,甚至走向极端。

李军:签“恋爱合同”,这种恋爱,不是一种交流,更像一种交易。

占金菊:一纸“恋爱合同”,使热恋中的人不再用内心深处的浪漫情感和彼些之间的爱恋来维系,而是以条条框框看似理智的条文来约束彼此的行为,看似双方的责任感在加强,实质上是一种情感责任的缺失,以及对恋爱中的另一方不信任的表现。

纳兰若仪:我反对“恋爱合同”,因为我个人觉得一旦这样,爱情就像一种买卖关系,其中有多少的真实成分,以及真的到时候能够像买卖一样快速脱手吗?

持保留意见的

茶茶~~~:开始的想法总是好的,因为对自己前面事物没有足够的信心,没有强烈的责任感,才要签署合同。

朝党:这种现象大多会发生在新新人类身上,不过很难成为当今社会爱情婚姻关系发展的主流。因为两个人之间的真诚信赖与全心付出仍然会是主流,而绝非裸的白纸黑字。

关爱:我想现在的恋人更现实,更能够接受人生可能经受多次选择,爱情不只有一次。

仙鹤草:“恋爱合同”,你说它是合同,它便是,你说它不是,它便不是,“恋爱合同”本身就如同恋爱一样,热恋时两人是情侣,没关系也是有关系,失恋时,不管是什么原因,有关系也是没关系。

纤小眠:不支持不反对。恋爱是双方的事。有的人选择坚持,有的人选择随缘。好好珍惜现在,用真心换真心,边走边唱就好。

四.专家建议

如何看待“恋爱合同”,“恋爱合同”能否像当初婚前财产公证、夫妻财产约定那样合法地走进我们的生活?下面请听听专家们的分析:

合同合法取证较难

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董律师称:这个合同从法律上来讲是不违法的,合同条款中的各项规定只要男女双方平等、不违背其它法律法规就是合法的。但随着恋爱双方交往的深入,男女双方可能对一些条款没有很好地执行,一旦出现纠纷,双方都为争取自己的利益,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争执的事项很可能没有第三人在场见证,如何取证便成了一个大难题。

“恋爱合同”站不住脚

在出版社从事法律工作的张先生认为,虽然恋爱是两个人的私事,虽然合同也只对缔约人发生约束力,但是,将恋爱中的两个人的行为纳入到合同的权利义务当中,将恋爱中的金钱和感情付出用契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与社会道德和公共价值观念却是相冲突的。对一个人的评价,法律的标准是“不违法犯罪的人”,道德的标准是“好人”,而恋爱的标准则是“我爱并爱我的好人”。因此,“用法律的最低标准来约束恋爱中双方期许的高标准的行为,显然是缘木求鱼、是一个把法律观念用错了地方的例子。

“恋爱合同”不具有法律效力

法学院的尹教授也认为,“恋爱合同”中有关人身关系或者人身权利的约定,一般应属无效。因为依照法定原则,人格权只能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且不得转让、放弃和非法限制。人格权遭受侵犯后的救济,也只能由法律明文规定;对人格权遭受损害而产生的索赔权利,也只能由法律规定,而不能由当事人事先约定的原则,故不具有法律效力。

五.幸福观点

恋爱中的青年男女,签订“恋爱合同”时,无疑是对一种浪漫情感或是对长久情感的追求,而合同的签订本身却又是一件非常理智的事情,一纸格式化的“恋爱合同”能够包罗得下恋爱吗?最感性的东西和最理性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二者注定是一对矛盾体,因此,要想使“恋爱合同”有一个理想的结果,完美的结局,除了爱情喜剧片里导演的精心安排外,现实中做到可能会有些难度。

第6篇

关键词:呼啸山庄;画眉山庄;对比手法

《呼啸山庄》是十九世纪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人们把它称为“全世界最奇特的爱情小说”。的确,故事讲述的是发生在远离尘世喧嚣的两个山庄中男女主人公希克历和凯瑟琳之间简单的爱情故事,却让读者深深的感叹于男主人公希克历那痛苦和残忍和复仇。人们实在不明白,这是一部关于“爱”的小说,女作家为什么让“恨”占据了小说的主要位置?然而,正是这爱与恨的强烈对比,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使我们深刻体会了书中那饱含激情又令人窒息的爱情。对比是把两种相反的事物并列起来,互相衬托,使之黑白分明;或者把一事物的正反两面并列起来,更加鲜明、全面地表现事物的本质。女作家在描述故事的自然社会环境、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爱情时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它强烈刺激了读者的双目,震撼了读者的心灵,使读者更加深刻的了解书中人物,也更好地认识《呼啸山庄》的文学价值。

一、自然社会环境的对比

《呼》中的故事发生在两个典型的自然社会环境: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让我们来看一下女作家对这两个山庄的对比描写。石楠丛生的荒地中矗立着呼啸山庄。“‘呼啸’描绘了一种喧嚣纷乱的气氛,那就是山庄完全暴露在狂风暴雨之下。”你能猜到那呼啸而过的北风的威猛,它扫过房头的几株矮小的枞树,然后再沿着一片枯瘦的荆棘刮过去。那荆棘的枝丫全都倒向一边,好像是在乞求太阳的恩赐一般。…窄窄的窗户深嵌在墙中,墙角都用凸出的巨石防护起来。”“…门面上方比比皆是的许多奇形怪状的雕刻,…在残缺不全的半狮半鹫怪兽和不知羞为何物的光屁股小天使之间…”①凄凉中透着粗矿。“画眉山庄为青翠的、广阔的苑林所环绕,附近吉牟屯山谷下,从洼地里淌出的淙淙细流,正好接上随山谷弯曲的小溪。”“田庄内花木繁盛,屋子里金碧辉煌。”②高雅而又富贵。呼啸山庄野性的美与画眉山庄文明的美,不仅仅代表着大自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女作家的心里,它们更是人类社会在某一阶段的缩影。这两处自然风景不仅作为背景存在的,也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呼啸山庄象征着一个原始自然世界,它代表了原始暴风雨般的生活原则;而画眉山庄则象征着一个典型的文明世界,代表着平静文明的生活原则。作者想通过这两处山庄的描写来刻画两类生活原则完全相反的人物。正如费吉尼娅・伍尔夫所说:“她们(艾米丽和夏洛蒂)笔下的荒原,都不是用来点缀一页沉闷乏味的文字,或卖弄作者观察力的装饰品-它们饱含着情绪,显示了全书的主旨。”③

二、人物性格的对比

两种不同的自然社会环境造就两种不同的人。呼啸山庄生活的人们疯狂、冷酷、粗暴;而画眉山庄生活的人们却是温顺、善良、文雅。书中一开始我们就可以从拜访者洛克伍德的遭遇感受到这一点。漆黑寒冷的夜晚,雪花铺天盖地,山庄主人既不肯为拜访者指路也不肯留宿,何等的冷酷!由于拜访者的愤怒,主人不得不留下他时,仆人却将他带进了一个任何人的进入都足以激怒主人的房间,何等的险恶!而当他回到画眉山庄后,先是看到仆人的担心,接着则是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两者的对比使读者直接清晰地感受到处在两个山庄中的人物品性。更重要的是,它让读者急切地想要知道,到底在这个原始的山庄里发生了什么事,使它的主人竟如此冷酷粗暴?于是,好心的纳莉开始了她的讲述,也为读者拉开了故事的序幕。随后出现的恩肖和林顿两家人,即呼啸山庄和画眉山庄最初的主人,都使我们感受到了人物性格的巨大不同。老恩肖的暴躁,凯瑟琳的顽皮,亨德莱的专横,甚至连那时得宠的希克历也颇有心计(以告状为威胁得到亨的马);而老林顿夫妇的涵养,伊丽莎白的温顺,林顿的文雅于前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展示了希克历、凯瑟琳和林顿的生活背景,暗示了他们所处社会的世俗观念和道德标准,为后来凯瑟琳的背叛和希克历的仇恨埋下了伏笔,预示了他们爱情悲剧的必然性。

在这部小说中,读者见到的最突出的两个人物对比就是林顿和希克历。希克历是自然的孩子,他以一个野小子的身份出场,虽然后来生活在一个有钱的家庭,也得到老恩肖的宠爱,但这一切仍无法改变他天生的执著与狂野。而林顿则是文明的产儿。任何时候都是温文尔雅,当他第一次看到凯瑟琳因撒谎被拆穿暴躁时,他感到非常震惊并为她感到羞耻。他的思想忠实地反应了文明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这种观念决定了林顿必须有一个门当户对的伴侣,而凯瑟琳就是最理想的人选。

当然,林顿的现代文明观念也影响了凯瑟琳。她从画眉山庄养伤回来,就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从前那个披头撒发,一进屋就抱的我们透不过气的野丫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从一匹漂亮小黑马上下来的气派非凡的贵人儿,……需用双手拢起衣裙,才能大摇大摆地步入家门。”④这个变化,正说明文明在凯瑟琳身上起了作用。后来,林顿频频的拜访,使她清楚地意识到希克历与林顿的差别。正如书中所描述的,“那鲜明的对比就像是满目凄凉、荒山野岭的产煤区一下子换成了美丽富饶的山谷。”⑤自此,凯瑟琳彻底被文明征服,她的地位和尊严使她放弃希克历,最终决定嫁给林顿。

凯瑟琳对希克历忠贞不渝爱情的背叛,是希克历转爱为恨的根本原因。为了这份爱,希克历忍受亨德莱的权威,约瑟夫的教条,甚至是林顿的蔑视,可以说是受尽了屈辱。而在受尽屈辱的背后,是寄望于凯瑟琳能够不屈世俗,忠于他们之间的爱情。但当这唯一的精神支柱垮掉的时候,剩下的就只有爱的煎熬。这种煎熬强烈地折磨着他的灵魂,造就了他强悍的意志,不畏艰难和痛苦,在奋发了三年以后终于可以衣襟还乡;同时也锻造了他病态的心理,使他由一个绝望痛苦的恋人变成了一个憎恨一切的反叛者和复仇者。即使是他深爱的凯瑟琳,也因无法阻止他的统鸲深深地自责当初错误的选择,最终导致神经分裂而死。凯瑟琳的死加剧了希克历的仇恨,使他的报复更加疯狂。对比希克历最初的为爱牺牲与后来歇斯底里的报复,女作家有意将“爱”与“恨”的对立冲突。小说中,“爱”与“恨”即互不相容,又密不可分。最后希克历的突然转变,正是他为“爱”找到了除“恨”以外的另一个出口。这就暗示了“爱”与“恨”的转化到统一。就像是助万物生长的太阳即可造福人间,温暖大地;也可以施展,将大地变成千里荒旱的焦土。

三、人物爱情的对比

《呼》中描绘了许多人的爱情,但这些爱情无外乎两种类型:自然之爱和文明之爱。最典型的自然之爱是凯瑟琳与希克历之间的爱情,他们的爱情是在共同反抗亨德莱的暴虐时产生的。老恩肖死后,亨德莱成为了呼啸山庄的主人,于是他将希克历夺取父爱的仇恨通通地演变成对他的虐待。这种虐待的疯狂还涉及到了他亲妹妹凯瑟琳的身上。纵容牧师毁掉小姐的“手工制作”,甚至还可以打小姐耳光。P瑟琳在日记中写的“我和希准备反抗”⑥说明了当时亨德莱报复的疯狂。当希克历被赶去做粗活的时候,凯瑟琳第一次意识到她与他精神上的一致,一个是要通过反抗争取做人的权力,另一个则是要通过反抗争取自由的空间。两人在共同的反抗斗争中建立了真正的爱情。可以说,凯与希之间的爱情是以他们的性格和兴趣完全认同为基础的,是精神上一致而非外貌上的相互吸引,是心灵的契合而非欲望上的需求,是彼此灵魂的结合与统一。他们的爱热烈、深沉、永恒,任时光流逝,万物轮换,都不能改变。正如凯所说:“我对林顿的爱就像是林中的一簇树叶,时光将会其改变,我很清楚就像冬季改变森林一样。而我对希克历的爱却像脚下永恒的磐石――其中的欢乐虽然不多,却是必不可少的。”⑦这样的爱情是原始的自然世界的产物,也只有这样的爱情才能使人疯狂。

在爱情的表达方式上,凯与希也非比寻常。他们之间没有甜言蜜语,有的只是希的蛮横和凯的狂野。他们之间也不存在爱人之间应有的互相体谅和宽慰。得知凯的死讯,希不是伤心欲绝,而是跺着脚到“凯瑟琳・肖恩,只要我活着,你就永远得不到安宁!”⑧相反地,凯终日在荒野上游荡的孤魂也呼唤了希十几年,折磨了他十几年。希死后与凯埋在一起暗示了他们总算达成了夙愿,两人的灵魂终于可以在荒原上自由遨游。他们之间的爱虽超出常理,但却是无数人追求的理想的爱情,因为它具有震撼一切的力量,尽管这种力量有时是毁灭性的。

相比之下,凯瑟琳与林顿之间的爱则显得苍白无力。他们之间的爱属于文明之爱、理性之爱。凯选择嫁给林是经过理智地思考的。因为从世俗的角度来讲,林年轻、富有、温柔敦厚,是一个很好的婚配对象。更重要的是,和他结婚可以摆脱当时的困境。凯甚至还错误的认为,她可以借助于林的婚姻帮助希走出困境。然而她错了,他们的结合只是让林享受了甜蜜幸福的婚姻,却无法满足她的“野性”。因此这种爱无法经得住考验。但是,这毕竟是现实生活中人人羡慕的人间之爱。在现实中,文明之爱必然战胜自然之爱,因为它符合社会规范,得到社会法则以及道德、习俗的捍卫。小说结束时旷野中矗立着三块墓碑,凯居中,林与希相伴左右。正是女作家为文明之爱和自然之爱都争得了一席之地。人性既然有两个不同的侧面,他们的爱情自然就该有两种不同的模式。

可以说,呼啸山庄的希克历与画眉山庄的林顿是一个人完整人性的两个对立面,是人性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这两个人物无须扬此抑彼。而两种不同模式爱情的存在,正是女作家用象征和暗示手法表现了她对人性两个对立面的认识和探究。而对比手法的运用,则使读者更深刻地体会到人性中互相矛盾、互不相容的两个侧面的对抗。而自然之爱对比文明之爱则更触动人的灵魂,更让人震撼。英国当代著名小说家及创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1985)这样评价这部作品。“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执著,曾经被如此令人吃惊的描述出来。”⑨也许,《呼啸山庄》非凡的价值正在于此,它那充满了激情和力量的爱情震撼了无数读者的心。

【注释】

①②④⑤⑥⑦⑧⑨艾米莉・布朗特.呼啸山庄[M].杨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1.

③李小江.勃朗特的创作背景[J].河南大学学报,1983(02):109-114.

【参考文献】

第7篇

关键词:《爱玛》;《心之死》;女性人物对比;女性意识;身份追寻

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十九世纪英国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是英国文学女性意识的先驱,也是公认的经典作家之一。在《爱玛》中,主人公爱玛是位美丽聪明的千金小姐,喜欢为他人做媒。一次,她在无聊之中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埃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臆想地安排她的恋爱,哈丽埃特很随和地一次次“爱”上了爱玛给她选择的“求婚者”。在种种麻烦与误会中,爱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并逐渐改变了自身的爱情观和婚姻观;而哈丽埃特因过去由无主见引起的在情感上的挫败经历,学会审视自己的内心,发现自己心中所爱,最后两位年轻女性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

伊莉莎白・鲍恩(Elizabeth Bowen,1899-1973)是二十世纪一位著作颇丰的英国爱尔兰女作家,《心之死》被公认为她的一部最优秀的小说,并于1998年被选为美国兰登书屋的“二十世纪百大英文小说”之一,后又被美国《时代》列入1923年至今的“百部最佳英文小说”名单中。在《心之死》中,16岁少女鲍西亚在同父异母的兄长家寄居的过程中,嫂嫂安娜充当了鲍西亚最主要的监护人,让她在物质方面有保障,却在亲情与内心交流方面冷落与疏远她。通过安娜,鲍西亚认识了花花公子埃迪,退役老兵梅杰・布鲁特,小说家圣・昆丁,并与这三位男士有了故事交集,最后遭遇了情感上的背叛。作为监护人的安娜以鲍西亚为镜,自己的往昔历历在目。在小说精彩处,鲍恩没有像奥斯汀那样给读者一个明确的喜剧结局,《心之死》最后是开放式的结局,其中主人公们会有一个怎样的全新未来,这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在有关鲍恩的传记与鲍恩自己写的文章中,读者可以发现,鲍恩对奥斯汀的人物塑造能力和其对人性切实精准的刻画等方面甚是肯定与赞扬,比如在她撰写的“Jane Austen:Artist On Ivory”一文中,鲍恩对奥斯汀的评价是:“Jane Austen …brought the English novel to a point nearer perfection than it has reached since…her novels are novels in the most classic sense.”很多评论家将鲍恩与奥斯汀作比较,特别是在女性主体性意识方面。通过细读可知,这两部小说虽相隔一个多世纪,故事结局安排不同,但是两位作者对各自小说中两位女性人物的刻画手法,决定了两部小说之间的可比较因素。

一.爱玛和安娜

1.爱玛和安娜的相似之处

成长环境:《爱玛》中的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安娜都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母亲,并由各自的女家庭教师陪伴长大。在某种程度上,女家庭教师在她们的生活中充当了母亲的角色,但却是以敬畏兼溺爱之心待她们。后来,在两位少主人成年时(爱玛二十一岁,安娜十九岁),这两位不惑之年的女家庭教师都嫁给了中年鳏夫。爱玛和安娜在性格上都比较任性,习惯按照她们自己的方式行事,这不仅是因为两位女家庭教师没有对她们进行真正的管束,而且她们的父亲也给了她们完全的自由,或者是放任式的教育。爱玛的父亲伍德豪斯先生固守在自己的小社交圈子里,处处表现出对于变化和新事物的恐惧,并太过关注与担心自己的健康;对于爱玛,他只有一味溺爱和习惯性依赖,完全起不到训导和指引的作用;同样,安娜的父亲也觉得不要过于担心女儿的行为而倍感放松。爱玛和安娜在结婚之前,都是家中的女主人,负责管理家中日常事务,她们可以做任何她们想要做的事情。因此,《爱玛》中的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安娜在成长的过程中,既没有来自父权的压迫,也没有来自女性的谆谆教导,她们成长于自由自在的环境之中,女性的自由意识从小就在她们心中萌芽。

“监护人”角色:在两部小说中,爱玛和安娜各自担当着一位少女的“监护人”,而这两位少女的身世都不怎么光彩。爱玛和安娜都想着要改变她们身边的那位年轻女孩,爱玛说“她要关怀她,使她变得更好;她要把她从那些坏朋友那里拉过来,把她带进上层社会;她要重塑她的见解和她的仪态。”[1]而安娜藐视鲍西亚与其下层阶级母亲和行为不光彩的父亲一起度过的流浪生活,因此当鲍西亚来到她家的时候,安娜马上就带鲍西亚去购物,替她换装扮,然后送鲍西亚去波林女校接受教育。爱玛对自己判断力的过度自信使得她去干涉哈丽埃特的爱情历程,而且她没有将这种对他人的干涉当作独断专行的行为,而是相信自己在帮助他人。在鲍西亚寄居的一年中,安娜观察着鲍西亚的言行,甚至偷看鲍西亚的日记,然后和自己的朋友讨论日记中的内容。她并未把偷看日记当作侵犯他人隐私的事情,而是觉得她作为保护人,有权了解住在自己屋檐下的被保护人的一言一行。爱玛和安娜的成长环境促成了她们随心所欲、独断专行的性格,她们的这种任性的性格也为后来审视自我,不得不做出相应改变进行了铺垫。

情感经历:爱玛和安娜在各自的女家庭教师离开之后,与一位年轻的男子有了情感上的牵连。爱玛认识了弗兰克・丘吉尔,安娜认识了罗伯特・碧瑾。弗兰克・丘吉尔在男女关系问题上轻浮而不严肃,为了掩饰他与简・费尔法克斯的秘密婚约,他经常给爱玛暧昧性的暗示,但却并非真正喜欢爱玛;出游博克斯山时,他和爱玛当众调情,扰乱爱玛的心绪,同时也给简・费尔法克斯造成了一定的伤害。经历了种种事件后,爱玛开始了对自己的反思,检讨了自己为了满足虚荣心而接受弗兰克的殷勤,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真正爱的人是奈特利先生,爱玛最后与奈特利先生有情人终成眷属。在《心之死》中,尽管小说一开始,安娜已为人妻八年,但在此之前,安娜经历过一段不愉快的恋情。通过安娜本人,其前恋人的朋友梅杰・布鲁特,以及安娜的女家庭教师之口,读者可以对其前恋人罗伯特・碧瑾有所了解:他是一位八面玲珑的人,能和任何人相处得很好,但却不会深信他人也无法让他人信任。他很享受与安娜之间的调情,却并不爱安娜。最终安娜与罗伯特因拒绝信任彼此,未能走到一起。安娜经过几年的空等与情感上的挫折,最后选择嫁给了来自上层社会的托马斯。《爱玛》中的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安娜,都是在认识过一个不靠谱的人、经历了一段挫败的恋情之后,迅速成长,懂得了反省自我并选择了符合自己心意与要求的人生伴侣。

2.爱玛和安娜的不同之处

对待过往经历的态度:奥斯汀在爱玛每一个犯了错误的段落之后,都安排了一个描写她内心自责的段落。通过这种方法,我们不仅看到爱玛的主观臆断、自作聪明,也看到了她的自我反省,看到她觉得愧疚、自责,并检讨自己的过失和加以改正,这些表现了爱玛强烈的认知自我的能力,也让她在以后的生活中过得越来越顺心顺意。而在《心之死》中,安娜经历了前段恋情的失败,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上的半途而废,以及在婚后的两次流产,这种种的累积事件都让安娜觉得生活很苦涩,她同样有过反省与总结过往经验,但她不容许自己流露出失望之情,选择了封闭自己的内心,对生活越来越麻木,不对他人甚至自己的丈夫交付真心与信任。正如《心之死》这部小说的标题暗含的,在安娜所生活的世界里,精神荒芜,情感匮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心“死了”或休眠了。

对婚姻的态度:爱玛从一开始表示不愿意结婚,因为自己有财产、社会地位和在家里当家作主的自由,她不希望这些在婚后都会随之改变。她也非常看重身份和地位,觉得贫穷是件可怕的事情。她不仅多次公开阻止哈丽埃特与下层阶级的人认识交往,还引导她回绝了农夫马丁的求婚。经历了种种麻烦与误会,爱玛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并发现自己心中所爱,最终与自己门当户对且是自己深爱的奈特利先生喜结良缘。而安娜因经历了第一次恋爱的欺骗与空等之后,再也不相信爱情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她选择与托马斯结婚,并非出于爱情的缘故,而是因为托马斯的社会地位与优裕的物质基础能给她一个有保障与体面的未来,托马斯也因为想要不需要付出情感的婚姻而娶安娜为妻。由此可以看出,爱玛对婚姻的态度是以爱情为基础的门当户对,而安娜对婚姻的态度是只要有经济基础与社会地位,能让她过上骄傲而体面的生活,爱情对她而言已不重要。

二.哈丽埃特和鲍西亚

1.哈丽埃特和鲍西亚的相似之处

出身背景:《爱玛》中的哈丽埃特・史密斯与《心之死》中的鲍西亚・奎恩在小说中出场时,不仅年龄相仿(哈丽埃特十七岁,鲍西亚十六岁),而且两人的出身也非常相似。哈丽埃特・史密斯是某位商人与一名女子未婚先育的私生女

,由于哈丽埃特私生女的身份,她父亲无法把她引进当时的主流社会,但还是希望让哈丽埃特接受良好的教育并提升自我,他提前为哈丽埃特支付了一切需要的费用,让她衣食无忧,使她成为海伯利高达德太太学校里的一名寄宿学生。在《心之死》中,鲍西亚则是托马斯同父异母的妹妹。托马斯的父亲奎恩先生在57岁时因婚外恋,而不得不与托马斯的母亲离婚,最后净身出户,带着鲍西亚母女去往国外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同样的情况,鲍西亚也由于自己的出身,她父亲无法光明正大地把她引进上流社会,但是他的遗言是让托马斯和安娜先收留鲍西亚一年,他希望鲍西亚能够在兄嫂的家中“体验一种正常快乐的家庭生活”[2]。哈丽埃特和鲍西亚从出身开始,就缺乏一种正常家庭的归属感与身份上的认同感,而在当时的英国社会,阶级意识和门第观念依旧特别强烈,私生女饱受歧视,处于主流社会之外,是当时主流社会的边缘人,这为哈丽埃特和鲍西亚后来迫切地想要得到他人的认同,寻求与他人建立情感上的关系埋下了伏笔。

情感经历:哈丽埃特和鲍西亚通过她们各自的“监护人”爱玛和安娜认识了品德不正的年轻男子。爱玛长篇大论使哈丽埃特相信,那位华而不实、自私自利的牧师埃尔顿想要娶她为妻。而在《心之死》中,因为安娜的缘故,鲍西亚认识了同样是花言巧语并自私自利的埃迪。埃尔顿傲慢、自负、只关心自己的得失,而不顾他人的感受;埃迪同样如此,他只关心自己,一心想要往上层社会攀爬,到哪儿都不忘推销自己,却很少在乎他人的感受。这两位男子在情感上给哈丽埃特和鲍西亚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埃尔顿对“媒人”爱玛表示他根本没有想过要娶哈丽埃特,“我可不是没有希望攀门当户对的亲事而只好去向史密斯小姐求爱!”[3],不久后,他便娶了一位继承了一万英镑财产的女人为妻。鲍西亚在安娜以前的家庭教师家度假的时候,邀请埃迪去看望她,结果在一次电影观看中,鲍西亚发现埃迪偷偷地牵了另外一位姑娘的手,这位姑娘正是安娜前家庭教师的继女达芙妮。在这两种情况中,哈丽埃特和鲍西亚因自己的年少天真,不暗世事,无法看清这两名男子的本性,也因她们内心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与接纳,迫切寻找心灵的归属,而盲目的幻想能与身边的那位男子喜结连理,最后却遭到了背叛,受到了伤害。

2.哈丽埃特和鲍西亚的不同之处

叙述与视角:在《心之死》中,有“他者”对鲍西亚的叙述,不仅是有叙述者、主要人物讲述鲍西亚的情况,还有鲍西亚自己通过写日记来剖析自己的内心世界以及记录周围的情况。安娜在偷看鲍西亚的日记时,发现这个她嘲笑或轻视的小女孩居然会对她进行评价,曾经被她凝视的人现在反过来成为了凝视她的人,安娜发现自己成了这个小女孩的凝视对象,感到非常的不自在。鲍恩在小说中安排了鲍西亚的叙述与视角,是想要安娜意识到,鲍西亚在逐渐成长为一位有自我意识,有思想的人。《爱玛》这部小说是站在爱玛的角度进行讲述,里面没有细致地描写哈丽埃特的内心世界,而是运用间接的表现形式让读者通过哈丽埃特本身率真的性格与行为,并通过主要人物的交流和叙述,来分析哈丽埃特内心的想法并对其为人有所了解。假若哈丽埃特在小说中能自己叙述,故事情节又会有怎样的不同?她对爱玛或奈特利先生又有什么样的评价?这些问题都是鲍恩小说中的基本思想,也是《心之死》与《爱玛》的又一个不同点。

结局安排:在《爱玛》这部小说结尾,哈丽埃特即将要与马丁结婚,爱玛怀着自责与愧疚的心情去探望她,哈丽埃特既没有闭门不见,也没有因为爱玛对自己的误导而记恨爱玛,没有表现出对爱玛的丝毫反感。透过爱玛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哈丽埃特豁达宽容的心胸与率真善良的性情,她一如既往视爱玛为值得信任的朋友。作者简・奥斯汀为哈丽埃特安排了这样一个美好的结局,让她友情与爱情兼得,在社会中寻求身份认同的愿望得以实现,让她从此过上了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在《心之死》中,鲍西亚的结局截然不同,其嫂嫂安娜侵犯她的隐私,偷看了她的日记,并且还把鲍西亚写的日记当作“话柄”或者是“笑柄”,与朋友们去分享,这令鲍西亚无法忍受,她觉得隐私被侵犯,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一种背叛感和羞辱感油然而生,她选择了离家出走。在她最脆弱和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其恋人埃迪选择的是背弃并与她翻脸;朋友梅杰・布鲁特却因担心要担负责任以及名声受损,也给了她冰冷的回复。这使得鲍西亚在亲情、爱情和友情上没有得到她所期望的认同与回应。作者鲍恩一反常态,拒绝给小说一个具体的结局,她认为没有统一而完美的传统婚姻,生活中充满了现实与残酷,她为小说设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结语

通过上文对《爱玛》和《心之死》中的女性人物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部作品虽然写于不同的时代,但是有着不少相似之处,同时又各具特色。两部作品的作者都表达了对女性意识与女性身份问题的关注,通过对女性人物的塑造,体现出了她们自身的女性价值观与女性意识。爱玛和安娜无论是在家庭、经济还是爱情、婚姻方面都具备自由意识,独立自主意识;哈丽埃特和鲍西亚在追寻身份认同和成长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话语权与抉择权,这种女性人物的刻画与女性意识的表达在当时的社会女性意识觉醒方面发挥了推动作用以及在当前社会中的现实意义是非常宝贵的。(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3]简・奥斯汀.爱玛[M],祝庆英、祝文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第22页,第134页。

第8篇

一、爱情的专一性

古往今来,人们把追求完美的爱情视为一生中最崇高的使命之一。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爱情的基本特性就是专一性。这一点在金庸的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强调。

《射雕英雄传》中男女主人公郭靖和黄蓉的爱情一直为人们所推崇。首先,郭黄的爱情虽遭受来自双方长辈的巨大阻力却不曾动摇。郭靖的师父江南七怪与黄药师的徒弟梅超风有不共戴天之仇,然而郭靖在众师父和邱处机的逼迫下仍然不改初衷:“用不着说。我不能没有她,蓉儿也不能没有我。我们两个心里都知道的。”[金庸.射雕英雄传(贰).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8.3.385 ]“我死也不跟你分开,师父,你们什么话我都听从,但我决不跟蓉儿分开。”[金庸.射雕英雄传(贰).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8.3.387]黄蓉则对郭靖承诺:“靖哥哥,我永远听你话。咱俩死也不分开。爹爹也分不开咱两个。”[金庸.射雕英雄传(贰).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8.3.387 ]两人用行动践行了对彼此的承诺:黄蓉密室替郭靖疗伤,暗助郭靖三斗欧阳锋;郭靖力排众难背着受伤的黄蓉向一灯大师求助;郭黄共赴国难,镇守襄阳。两人一路走来,相互扶持,不离不弃,虽历经磨难,依旧矢志不渝。结为伉俪之后,更是恩爱日浓,终身相依。《神雕侠侣》中的杨过和小龙女应该是金庸小说中知名度最高的一对情侣,他们的爱情故事荡气回肠,感人至深:从活死人墓中的相依为命,到绝情幽谷里的矢志不渝,从断肠崖处的无奈诀别,到十六年后的再续前缘。无数生离,几多死别,历经沧桑,受尽折磨,抵住了美色的诱惑,挣脱了世俗的羁绊,最终携手归隐,共谱佳缘。《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和任盈盈的经历亦相仿,两人在厌倦了刀光剑影尔虞我诈的生活之后,最终归隐山林,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里的侠之大者萧峰,对于阿朱的专一,也无不折射出理想爱情的光芒:专一性。

事实证明,当爱情与两个要素发生关系时会变得荡气回肠,一样是死亡,一样是时间。而这两个要素恰是检验爱情专一性的最好途径。世间真正完美的爱情,无不具有突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强大力量。而这股力量的精神内核,即为爱情的专一性。

二、爱情的平等性

与古往今来人们在择偶标准上过多地考虑感情之外的物质因素不同,金庸小说中的爱情故事,告诉我们爱情的本真状态永远是精神层面的依恋。金庸通过对男女平等这一理想的性别秩序的构建,直接进入纯粹的爱情的核心领域,真实地刻划了主人公们的爱情信念。他的小说在对爱情对象的选择方面和对相爱双方相处过程的描写方面常常表现出如下特征:

1.对伴侣身份的选择性忽视。这里的身份有着相对丰富的含义,即指对方的外貌、年龄、地位、家庭背景等综合因素。严家炎先生分析指出:“金庸书中的至情,很少掺杂门第权势的因素,主要是真诚喜欢对方,敬重人品才华。情到深处,可以置名分、得失、生死于不顾,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严家炎.金庸小说论稿(增订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45 ] 《射雕英雄传》中黄蓉刚出场时并非以美貌吸引人,而是把自己打扮成一个小脏孩儿,又黑、又丑、又脏。她之所以喜欢郭靖是因为郭靖爱她不是因为垂涎她的美貌,她和郭靖的情谊起源于她做小叫化的时候,这是人和人之间真诚的情感。可见,最本真的爱情可以忽略出身外貌等因素,只剩下平等的心灵交融与契合。又如杨过和小龙女极具传奇色彩的爱情故事曾经触动了无数人的心灵。这个爱情故事首先充满了反叛性,杨过与小龙女的爱情不被绝大多数人理解,因为在名分上他们是师徒,而封建礼教特别讲究名分罔顾人性,所以他们的爱情为礼教所不容,为世人所不齿,然而他们不管各种流言诽谤,坚定的走了下去,着实让人钦佩。当然,他们爱情的可贵之处不仅仅在于它的反叛性,还因为他们对伴侣缺陷的选择性忽视。杨过的断臂与小龙女的失贞并没有成为他们爱情路上的羁绊,恰恰正是这种缺陷的存在,更加烘托了两人感天动地的真挚爱情。他们之间绝不是那种罗曼蒂克式的一见钟情,而是经过重重考验自然形成的感情。它排除了种种偶然性,克服了种种困难,因此特别能打动人心。再如《倚天屠龙记》中杨不悔和殷梨亭的忘年恋也忽略了对方的年龄及出身,放下了过往的仇恨与心结,只剩下最美好的依恋与相伴。这些爱情故事均表现出作者的核心爱情价值观,即真正的爱情是可以忽略伴侣的外貌、年龄、地位、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而只剩下彼此之间真挚的心灵沟通。

2.相爱双方的人格平等。金庸小说中的大部分女性不是作为男性的依附而存在,她们往往具有独立鲜明的个性,与伴侣在人格上处于平等地位。《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就不是简单地作为男性的一个审美对象而存在,而是主动地表现出自己的主体性特征。在爱情方面,黄蓉并没有像封建时代的大多数女子一样囿于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是追随内心的感受,勇敢而坚定地作出自己的选择。在恋爱期间,她也并未像多数封建女子一样对伴侣惟命是从,而是主导这段感情,不卑不亢,敢爱敢恨,绝不拖泥带水,并且,时刻为郭靖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很好地扮演了亦师亦友亦妻的角色。但同时,作者也不刻意将女性形象男性化、符号化。如果将女性形象男性化、符号化,无疑是对女性生命特征的一种剥夺,对女性特有美质的一种蔑视。所以,金庸写的女性是本真的,不是扭曲的。作者所表达的不仅是女人的社会需要和自然需要应当被尊重,更重要的是作者对一种理想和谐的两性文化的展望。从《射雕英雄传》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充分保证两性人格平等的爱情,才会有长久维系的可能性。郭靖和黄蓉,两个性情截然相反的人,因为对彼此的尊重,因为对彼此人格平等性的充分认同,最终肝胆相照,一生相依。孔庆东先生分析指出:“我们不能说《射雕英雄传》是弘扬女性主义的作品,但是他的确写出了理想中的一种男女爱情,我们大多数人做不到,也找不到这样的爱情,但是它可能存在,它永远吸引着人们去找,所以这一组爱情受到了最广大的欢迎和羡慕。”[孔庆东.孔庆东看金庸小说的情爱世界..2011.1.1 ]

三.爱情的现实性

虽然,爱情就其实质而言属于精神层面,但在现实世界中,纯粹精神层面的爱情也只能是人们的一种美好理想。在现实社会里,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有成长路上的朋友和师长,有自己的爱好与个性,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干扰纯洁的爱情。要完全忽略这些因素而进行所谓的精神恋爱,显然是不现实的。事实上金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虽然他在小说中浓墨书写爱情的平等性、理想性,然而,在一些具体情节的描写上,他还是流露出对于爱情复杂性的无奈喟叹,对于现实性所导致的爱情结局的无尽悲叹。

《飞狐外传》中袁紫衣与胡斐情投意合、彼此相爱,但胡斐一路追杀的坏人却是袁紫衣的亲生父亲,情与理的激烈冲突使相爱的人不能携手。袁紫衣无法取舍,只能出家为尼以逃避选择。小说结尾处,袁紫衣已经出家,改名为圆性,来和胡斐告别。胡斐本想和她重叙旧情,但是圆性双手合十,轻念佛偈:“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金庸.飞狐外传(下).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2008.3.659

]这是饱含着佛家思想的一首短偈,它的意思是,我们的一切畏惧、一切忧愁、一切恐怖都是源于爱,因为爱是一种欲望,有了欲望就会有得不到或失去的担忧与恐惧。如何才能消除这些担忧和恐惧呢?只有放弃。于是袁紫衣最终选择了出家。其实世界上没有纯粹的两人世界的爱情,任何爱情都与外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相爱的人不一定能够在一起。而且光有爱情还不够,要维系一份长久的爱情,还需要拥有过人的勇气和足够的运气。对袁紫衣与胡斐爱情关系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于命运的无奈慨叹,对于人生无常的悲剧性的无力感。爱情如此,人生亦如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与阿朱,因为奸佞之人的陷害和命运的捉弄,最终天人永隔,于是,塞外牛羊的绮梦只能化作萧峰心头永恒的伤痛。可叹大侠行走江湖十余载,江湖风云早已堪破,每每忆此,却仍不免悲绪填膺,仰天长啸。

对于爱情的这种无奈感或许源自金庸自身的一些经历和感悟。金庸的第一段婚姻也同样因现实的残酷而苦涩收尾。其实,爱情并不简单,其实,爱情也很简单,只须多一分运气。然而,恰是这分运气,却与多数痴男怨女无缘,令他们只能独自于回忆的长河里怅然落泪,唏嘘喟叹。

四.对男权思想的隐性认同

现代社会已经从法律上扫除了“三从四德”等禁锢妇女、阻碍社会进步的封建传统,妇女的地位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但是,站在男性立场的传统男权思想仍然没有完全消失,它或多或少还潜在地影响着多数男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金庸小说的情爱模式虽强调男女双方平等专一,但在不经意间还是流露出一些男权思想痕迹。

第9篇

关键词: 《汤姆・琼斯》 《红楼梦》 父权制 爱情

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两部同时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的伟大作品代表了当时英中两国小说的最高成就。在整体结构、人物塑造和反映社会生活等方面,这两部作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十八世纪的英国和中国都是典型的父权制社会,这样的价值体系自然构成了《汤姆・琼斯》与《红楼梦》这两部现实主义小说的社会背景。本文试将两部小说进行对比,以探讨父权制价值体系在不同历史背景中对爱情与婚姻这两个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的影响力。

一、父权制价值体系下的婚姻

罗伯特・菲尔莫在《父权制》中肯定“父亲的权威来自于上帝,父亲是家庭的头领,他的妻子、孩子和奴仆必须屈从于他是上帝的意愿”[1]。女性是父权制社会文化在肯定男性的优越性和社会主导地位的前提下,以女性对男性的相关性为出发点,完全以男性的价值标准定义和生成的。因此,埃莱娜・西苏认为在男权中心社会中,“女性只是被排除在中心之外的他者”[2],即排除在社会价值之外的他者。这种对于女性社会性别的定义不仅具有强制性,而且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内化为妇女自身的价值取向。这种父权制价值体系成为当时英国社会婚姻制度构建的土壤。

小说《汤姆・琼斯》中的乡绅魏斯顿是传统婚姻观的捍卫者,他对女儿婚姻的权威性来自于等级社会对他是苏菲亚家长合法性的认可。对父权制文化的内化使他不能看清自己的婚姻是一个悲剧,在他的婚姻中,他的妻子实际上扮演了忠实仆人的角色。在他的潜意识中,他对婚姻的认识只限于对自己婚姻的认同,认为婚姻本身就是这样子,妻子就应该扮演这样的角色,夫妻关系也应该遵循这样的模式,因此他竭力将他自己的婚姻复制到女儿身上。同样的例子在小说中还有别样的版本,费兹帕特利夫妇没有爱情的婚姻最终导致了婚外恋;而巴特里奇充满猜忌和暴力的婚姻则引发了一方早逝和另一方精神流放。

而在十八世纪的中国,男尊女卑是父权制典型的传统思想意识特征:三从四德、三纲五常、女子无才便是德等坚不可摧的男权观念是中国女性生存境况的真实写照。贾宝玉所生活的“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也逃脱不了这样一种现实,显现出强势的男权文化对弱者女性的合法吞噬和扼杀。这种“合法”性可以从《红楼梦》中贾迎春和贾探春这两位侯门千金的婚姻悲剧中看出,前者最终成为贾孙两家利益的交换物,而后者更是成为国家统治者之间利益较量的殉道者。而贯穿全书的“金玉良缘”与“木石前盟”之争,实际上也就是家族利益与纯真爱情的权衡较量。在父权制社会中,处于贾氏家族中统治地位的家长们的态度的倾斜早已为小说主人公们的爱情结局埋下了伏笔。而贾府中的女强人、贾母面前的大红人王熙凤,在发现丈夫在她生日当天与下人而醋劲大发、不依不饶之后,却也只能接受贾母的“什么要紧的事!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劝说,最终还是向丈夫贾琏妥协。与苏菲亚对汤姆・琼斯婚前种种不端行为的妥协一样,这实际上是两位女性向父权制社会下的婚姻制度的一种妥协,向社会道德生活中对男性和女性的双重标准的一种妥协。从客观上看这是一种妥协,但对于生活在那个时代的王熙凤和苏菲亚来说,这种双重标准却早已被内化为一种正常的生活方式。

二、共同的爱情主题

北京大学乐黛云教授在谈到比较文学时曾说过:“多元文化中对不同文学的欣赏和辨析,可以提供我们多种多样的欣赏的快乐和在对照中对不同文学进行深入理解。如果将不同文化中写同样题材的文学作品放在一起来欣赏,就会得到不止是看一种作品的乐趣。”[3]《汤姆・琼斯》与《红楼梦》正是这样的两部来自不同文化的相同题材的小说,这两部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都执着地追求纯真美好的爱情。

《汤姆・琼斯》中的男女主人公琼斯和苏菲亚两人相互欣赏,彼此倾心,为争取爱情、婚姻自由而经历了许多波折和不幸。温柔、贤淑的苏菲亚在当自己的幸福受到阻碍时,心灵深处立刻会迸发出反抗专横和暴力的巨大勇气,她毫不屈服,宁可自杀也不嫁给布立非。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恋爱和婚姻自由的正确立场,在紧要关头毅然离家出走,以逃婚的实际行动来抗议父权制社会中父亲的绝对权威,以争取婚姻的幸福。在写给汤姆的信中她直接地表达了自己为了爱情和婚姻幸福,誓将反抗到底的决心:“请您相信:我决心抵抗到最后一刻,决不把我的手或心交给您所不愿意我交给的那个人。”[4]

《红楼梦》中的男主人公贾宝玉的性格对于当时的封建社会具有深刻的叛逆倾向,他的这种性格集中表现在他与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爱情、婚姻上。贾宝玉在爱情上舍弃了出身豪富而又谨守礼教的薛宝钗,而选择了门庭单薄的林黛玉。林黛玉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在声势显赫而又势力恶劣的贾府里,处处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用她的直率和锋芒抵御欺凌和压迫。她的这种叛逆精神恰好与贾宝玉相共鸣。两人的爱情也逐渐变得执着而成熟。在《红楼梦》第五回中的《终身误》这首曲子中这样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5]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四个字,却字字见血,声声是泪。这既是主人公对当时父权制价值体系下封建婚姻制度的声讨和控诉,又体现了主人公追求爱情自由、婚姻幸福的决心和坚定信念。

三、不同的爱情结局

追求爱情和婚姻的自由是《汤姆・琼斯》与《红楼梦》这两部小说的共同主题,但是两部小说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却有着截然相反的结局。前者中的男女主人公汤姆和苏菲亚冲破了社会和家庭施加给他们的重重压力,在爱情力量的驱使下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而后者中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却没能冲破父权制体系下的婚姻藩篱,最终成为了“水中月,镜中花”,让世人永远为之叹息。深入探究,可以发现,这正是两部伟大的现实主义小说对当时同是父权制社会却处于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中英两国社会的真实反映。

根据劳伦斯・斯通的权威之作《1500到1800英格兰的家庭,性和婚姻》,十六世纪盛行的权威式家庭关系在十七世纪后期和十八世纪逐渐衰落,以反省、对个体个性的兴趣和个体自的争取为特征的个人主义逐渐兴起。虽然它没有动摇以等级制和谦卑为原则的父权制社会的基石,但促使社会中形成两种价值体系的冲突,一种是个体对以政府和官方教会为代言人的集体意愿的完全顺从;另一种则坚持个体有一定的行为和信仰自由。而对愉悦的追求成为后一种价值体系的文化导言,逐渐占据上风[6]。兴起于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的一些观点也开始在社会文化土壤中扎根,家庭关系受到追求个人幸福是一条最基本的自然法则的概念的巨大影响,对婚姻是两个家庭经济的、社会的或政治的联盟,以及子女的婚姻完全由家长决定的具体操作机制发起了挑战。新的婚姻观认为,爱情是婚姻生活幸福的唯一基础,婚姻双方应互相爱恋,互相陪伴。所以对汤姆・琼斯的婚姻具有决定性作用的收养人奥尔华绥,最终毫不犹豫地接受了新价值体系中“爱情是婚姻的基础”这一观点,从而最终促成了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小说所提倡的这种婚姻观在当时的社会中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当然,小说在结尾赋予汤姆高贵的出身和对奥尔华绥的继承权,使之成为汤姆和苏菲亚结合的重要基石,甚至汤姆和苏菲亚也“从未质疑过他们所必须注意的父权制标准”,这也反映出作者亨利・菲尔丁的历史局限性。

而十八世纪中叶的中国,清帝国依旧是君主大权独揽,虽处于封建制度后期下降阶段,盛行了上千年的父权制的根基却依然坚固。虽然《红楼梦》中的男女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的个人意识已开始觉醒,反对将财富和社会地位看成是婚姻的砝码,但却逃脱不了父权制价值体系对婚姻的桎梏。在贾氏家族家长们的反对之下,不相信“金玉良缘”的纯真爱情在家族利益和等级观念面前显得是如此的脆弱和无力。

通过对《汤姆・琼斯》与《红楼梦》两部伟大小说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十八世纪中叶,在英中两国的社会生活中,父权制对婚姻制度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两部作品中男女主人公截然相反的爱情结局,也正是两位作家对当时两国社会历史背景的真实写照,这也正体现了两部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

参考文献:

[1]Robert Filmer.Patriarcha and Other Writings.Ed.Johann P.Sommerville.Beijing:China University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Press,2003.

[2]西蒙・德・波伏娃著.桑竹影等译.第二性――女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6.

[3]邹建军.文本、文学与文化:中国比较文学发展的动力――乐黛云教授访谈录[J].外国文学研究,2008,(1).

[4]亨利・菲尔丁著.萧乾译.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M].西安:太白文艺出版社,2008.

[5]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第10篇

这世间有太多丰富的物种,他们的爱情,更有着勃勃的生命力。小人物的爱情其实更丰富好看,决不逊色

我不太相信世间有长长久久的爱情。命运遭际、悲欢离合之外,人性本身,就和恒远的爱,有天生的排斥性。有情人若不能终成眷属,当然是一种深深的遗憾。但相爱的两个人所成就的婚姻,在长长的岁月里,也大半稀释为平淡、冗长和乏味。

世事大半如此。但,有两种爱情,却能够例外。一种,仿佛公司合并,两个有着同样野心和才华的人,因为某种事业走到一起,在谋算和挣扎中结成联盟,爱情也因此变得立体起来,不再脆弱和单薄。

一种,是遥遥两个世界的人,因缘际会,走到一起,在精神世界里,慢慢探索对方,一路收获无穷的惊喜。但命运,却让这种探索和相互靠近的过程,在某个点戛然而止,于是,这个点,能够在记忆中永恒,因为逝去的无奈和迅速,所以能永远保鲜,永久美丽。

《红楼梦》里的贾芸和小红,是前一种。我的一个朋友说他们是“两个职场精英的风云际会”。两个人,都是起点很低,但有野心也有头脑有手段的人,碰到一起,算是棋逢对手。他们也算是一见钟情。贾芸对小红印象深刻,除了容貌之外,小红的谈吐,才是让贾芸念念不忘的原因。小红说话“简便俏丽”,这让他深以为然。

对于曹雪芹,我有太多的敬佩与赞赏,其中很重要的一条是,他肯花很多的笔墨在文人常常忽略的那些人身上。

王德威评价陈森假凤虚凰的小说《品花宝鉴》时认为:陈森让他笔下的两个男人杜琴言和梅子玉,在互表爱情的经过中,显示出三种美德:情(爱情或感情能力)、才(文学才华)、愁(感伤能力)。“没有这三种美德的人,不配谈爱”――这实在是很多文人的通病。在他们眼中,一个不多愁善感、不敏感细腻、不才华出众的人,根本不配花太多笔墨,何况是详细描摹他们的爱和被爱。

当然,你不能因此而责怪小说家们,这是职业病之一,以文字为生的人,自然把与文字和情绪有关的东西看得无比隆重。但作为凡人,我们知道,在所谓具有三种美德的人之外,还有太多丰富的物种,他们的爱情,亦有着勃勃的生命力。

小红和贾芸的爱情,后来并没有很细致的下文,我们只能隐约知道,两人都在事业上有了新起点:小红成了当家人凤姐身边的得力助手,而贾芸,也谋得了贾府的诸多工程。在凤姐这个掌舵人周边,小红和贾芸必定会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但即便如此,两人的情路也绝不庸俗顺畅,也有“遗帕惹相思”的烦恼,有“求之不得,夜不能寐”的惆怅。小红为了贾芸的手帕害相思病的那份缠绵,并不比林黛玉逊色。

但小红与黛玉不同的地方在于,黛玉对于爱情的困扰大多化为自我伤害,婉转低回,愁肠百结。而小红,却懂得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去争取,不自伤,不气馁――所以黛玉是诗意伤感的物种,泪尽而亡。而小红,在粗糙的现实里,能抓到一份也许不算美满,但却结实温暖的姻缘。

第11篇

爱的哲学根据

从哲学角度讲,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任何一种爱都在这个民族的观念和思维方式里都有着纵深性的原因。在中国,人与自然、人与他人的同质关系,是中国哲学世间之爱的根据,当然也是中国美学世间之爱的根据。这个同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是中国道家哲学讲的“万物皆有道性”。虽然老子、庄子都讲道,但是两者讲的道是有差异的。老子的道论是讲道体,即道在本质上是什么;庄子的道论更多讲的是道性,即道在万物中的呈现。在庄子看来,道不是一个形而上的实体,而是浸于万物之中的道性。他讲万物皆有道性,意味着道并不仅仅为人间的一些高贵者拥有,一般贫民也可以分享道。当然进一步来讲,不但人分享道,自然界中任何一个微弱的生命都可以实现对道的分享。在《庄子・知北游》中曾讲,道无所不在,它存在于蝼蚁卑微的生命中,存在于杂草中,存在于瓦罐中,乃至存在于更污秽的事物中。这就是道不远人,道不远物。按照后人的讲法就是目击道存,触目皆真;眼之所见,就是真实。进而言之,万物皆有道性,意味着万物通过对道的分享而表现出同质性,因为本质一致而相互平等,因为道的整体贯通而成为一个无差别的共同体。这种共同体关系就是爱得以实现的哲学基础。按照这种观点,不但人与人相爱是正常的,人与自然相爱也是正常的,我们没必要歧视自然。甚至反而言之,在人与自然之间,人只不过是其中微末的生命组成,自然是人的来处,也是人的归处,所以爱自然的重要性要大于爱人自身。

第二个方面是自然的可知性。在人与自然之间,中国道家强调万物皆有道性,人和自然同质,这为他们建立顺畅的相互理解关系提供了可能性。关于这一点,《庄子・秋水》讲:有一天,庄子与他的好朋友惠施游于濠梁之上,庄子看到桥下一条细细的小鱼在水中自由游动,非常感动,于是感慨道:“水中的游鱼是多么快乐啊!”惠子反驳道:“您又不是鱼,怎么会知道鱼的快乐呢?”这里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即人到底是否能够感知到鱼的快乐,或者人与自然之间是否能够实现真正的情感沟通。在这个问题上,庄子是一个自然可知论者,惠施是一个自然不可知论者。显然,中国道家如果没有体认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内在同质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不可通约的本质差异,那么人和鱼之间就是不可理解、不可以相互沟通的。但是庄子认为人和万物共同秉承道性,具有本质的无差别性,这就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个顺畅的相互理解的通道。由于这个通道的存在,人不但可以爱自然,而且这种爱被建立在了双方同质、同情、同喜、同悲的基础之上。

爱的类别

中国哲学以爱作为面对自然、人生的普遍态度,但不同哲学流派对爱的认识存在重大差异。具体可分为自爱、兼爱、差等之爱、泛爱自然四类。

自爱。这是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爱,来自于中国战国时期的道家左派,或者称为道家激进派。其代表人物是战国时期的杨朱,以哲学主张上的极端利己主义著称。《孟子・尽心上》曾讲:“杨子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也就是说,如果拔掉自己的一根汗毛可以对天下有利,他是坚决不干的。在战国时期,杨朱对爱的纯粹自私的理解在当时影响极大。在《孟子・滕文公下》篇,孟子曾经对他所处时代的思想状况做过如下描述:“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从中不难看出,一种极端利己主义的、只讲自爱的哲学,曾是中国历史中的显学。

兼爱。在中国战国时期,影响第二大的流派是墨家。杨朱和墨家的观点完全相反,前者极端的利己,后者极端的利他。墨子认为,人不仅要爱自己的父母兄弟,更要将天下人都当作父母兄弟。为了实现这种无差别的爱,他日复一日为天下人奔走,“腓无_,胫无毛,栉疾风,置万国”;自己则“食藜藿之羹”“以裘褐为衣,以屐F为服”,俭朴到了极点。为了推行自己的哲学和政治主张,他的追随者们成立了军事集团,但这个集团只帮助受难的弱国进行军事防御,从来不搞侵略,是中国后世行侠仗义者的典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墨家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有献身精神的一个学术流派。

差等之爱。在中国哲学史上,儒家思想以讲求中庸著称,试图在人所应当承担的社会道义和私人情感之间建立平衡。在爱的问题上,它舍弃了杨朱的极端利己主义和墨子的极端利他主义,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妥协,从而走出爱的第三条道路。儒家所讲的爱,是从血缘、亲族关系出发不断向外放大、拓展的爱。按照这一学派设定的爱的序列,最合乎人的自然本性的爱是对父母的爱。所以“百善孝为先”。但是只爱父母是不够的,要把爱扩张到自己的兄弟姐妹,即从“孝”走向“悌”。以此为背景,要将爱进一步要扩张到邻里。孔子讲“里仁为美”,所谓“里仁”就是邻里之间互亲互爱。从父母、兄弟扩张到邻里之爱,再进一步扩张到“社群之爱”,就是孟子所讲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儒家认为,爱扩及到社群还不够,要进一步放大为国家天下之爱,即“四海之内皆兄弟”。但是在孟子之后,儒家进一步认为,爱扩展到“四海之内皆兄弟”仍然不够,应该从人扩及到自然。如汉儒董仲舒讲:“仁者爱人,至于草木鸟兽无不爱。不爱,奚足谓仁?”在这里,董仲舒显然将人类之爱的问题进一步扩及到了自然之爱。爱最终冲出了人的限制,成为一种面向一切存在物的普遍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儒学长期占据着官方哲学的地位。这种哲学对爱的普遍性的强调,为中华民族形成一个稳固的共同体做出了贡献。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儒家的爱从血缘出发不断放大,爱被放大的过程,也是爱的浓度不断被稀释的过程。也就是说爱父母的浓度要远远大于爱自然界草木鸟兽的浓度。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说儒家的爱是一种有差等的爱,是沿着差等序列不断放大、也不断被稀释的爱。这种差等的存在,意味着儒家的爱有亲疏远近之别。它以爱的不断放大获得了普遍性,但这仍然是一种有局限的普遍性。

泛爱自然。和儒家不同,中国道家中的自由派主张泛爱自然,其代表人物是庄子。为了达到对自然的普遍性的爱,庄子首先消解了人的自爱、人与人互爱,甚至消解了人的神圣价值。据《庄子・列御寇》所记:庄子将要去世,他的弟子们想要给他举办一个盛大的葬礼。庄子说:天地就是我的棺椁,日月就是我陪葬的璧玉,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宝,世间万物都我的送葬者。还有比这更豪华盛大的葬礼吗?弟子质疑道:您虽然说的那么神圣,其实不就是把自己随意扔到野地里去吗?庄子回答,把我扔到野地里被天上的鸟吃掉,和把我埋在地下最终让地下的蝼蚁吃掉,两者并没有区别。现在,你们非要把我以厚葬的方式埋在地下让蝼蚁吃,而不让天上的飞鸟吃,为什么要那么偏心呢?庄子的回答是理性主义的,但其中也表现了一种更博大的爱的深情。在他看来,他的死亡既是个体生命的终结,也是对众生进行无差别给予的一个契机。在这种给予中,不要厚此薄彼。这个使庄子的自然之爱显现出一种无法企及的崇高性和神圣性。

爱的超越

中国哲学讲到泛爱自然,在对爱的认识上具备了必要的哲学高度。但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人的爱都是有局限性的,或者说爱虽然在构建一个美好的社会、包括构建人与自然关系方面具有崇高的价值,爱在世俗层面是一个团结的力量,但是爱不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这就牵扯到庄子哲学对爱的超越。

庄子哲学对爱的超越,是以他对于爱的局限性的反省为前提的。在他看来,爱虽然是人间最为宝贵的情感,但它却是以人的匮乏或者非自足为前提。也就是说,爱的价值的彰显,在于他人或他物需要爱,爱建立在被爱对象出现匮乏的基础之上。在这种背景下,一个重要的推论是:我们宁愿不要爱,也不愿意自己出现物质或精神的匮乏。对此,庄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来解释这种爱与匮乏的关系,他说:“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橐允,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庄子・大宗师》)泉水枯竭了,两条小鱼在干涸的河床上,嘴对嘴相互吹湿气、吐泡泡,来湿润对方的嘴唇。世界中最伟大的爱情也不过如此!但是庄子认为,两只小鱼与其陷入这种充满悲情的爱,倒不如在江海之中彼此忘记、各自逍遥更好。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看到形形让人感动的爱的故事,比如贫贱夫妻对爱的坚守,或者受到各种磨难仍然相依相恋,其实也就是这种小鱼之间“相橐允”的场景。它充满温情,但是又充满哀伤。在庄子看来,人与人之间与其需要这种让人为之眼圈发红、泪光点点的爱,还不如让人摆脱匮乏,获得一种有尊严的自由生活。同样的道理,就像现在每年都要举办的各种捐助活动,我们认为这是表达爱心的机会,同时也证明自己作为一个公民是非常有奉献精神的。但大家应该反省的是,与其让这个社会给了我们许多表达爱心的机会,还不如这个国家好好搞好它的福利制度,让所有的儿童、穷困人口都能够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如果所有儿童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我们宁愿放弃这个献爱心的机会。这意味着社会更完美、更进步。这就是所谓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在一个更高的层面超越爱。

除了爱的局限性,庄子也认为爱具有专制性。人往往会以爱的名义,导致对他人或他物自由的剥夺。在《庄子・至乐》篇中,庄子曾讲到一个鲁国国君爱鸟的故事。这个国君得到了一只从东方飞来的海鸟。为了表达对这只鸟的爱,他将鸟供奉在了自家的祖庙里,天天给他演奏伟大的《九韶》之乐,天天让它喝酒吃肉,结果没过三天时间,这只鸟就在他高规格的“爱”中丢了性命。据此庄子认为,这种爱是建立在对自然生命的本性缺乏尊重的基础之上的,是将个人的喜好以专断的方式强加在外物之上。事实上,鸟从来不需要人类的爱,它需要的只是人给它飞翔的自由。就此而言,在爱和自由之间,爱的放弃等于给对象实现自由的空间。我们生活中很多行为,都是以爱的名义,为一些非常专断的行为找合理性、找借口。比如说我们爱孩子,就以爱的名义给他报各种各样的课外班;爱一只宠物,就是以爱的名义对它进行种种的行为训练。结果,儿童可爱的天性、宠物的自然本性,就是在这种压抑和强制之中越来越少。这就是所谓的爱的专制性。

由此大家可以看到,对中国的道家来讲,爱不是哲学的最高目标。超越爱是爱的最高实现,自由境界是爱的最高境界。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最终从爱讲到自由,并不是对爱的价值的否定,只不过是在爱完成之后,形成对爱的超越。也就是说,我们不要把它理解为非此即彼,而是要理解成一个连续体的关系,理解成一个连续上升的过程,爱虽重要但它不是终极性的,在爱之上还有一个自由命题。爱到极处就是用“自然”“自由”等更高的价值实现对它的超越。道家哲学之所以在理论层面,代表着中国哲学最博大的一种境界,原因也在于它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哲学的无限敞开的境界,也是一种审美境界。

爱与未来

中华民族没有统一的宗教,是以爱为基础实现文化认同,可以说这个民族在根本意义上就是一个情感共同体,也是审美共同体。根据儒家的血缘论述,中华民族长期将自己想象成有共同血缘的族群,即炎黄子孙。这种论述影响了中国人的自然之爱和人与人之间情感的表达。除了情感共同体外,日常生活也在爱中审美化。我们中国人理解的自然是合乎人性、合乎人情的自然,我们给予自然一种同情的理解,这样自然往往也和人的需要相互应合。

这样一种中国美学观和艺术观,提醒我们要对世界保持一种一往深情的态度。也就是说,只有一往深情才能够铸就我们的艺术人生,或者说才能够使我们的人生艺术化、审美化。艺术人生是什么?我认为应该包括三点:第一是“与己为乐”,即要让自己快乐。不要整天陷入一种抑郁的状态,不要因为一些生活中的不顺利的事情,或者坎坷败坏自己的心情,要坚决地让自己快乐。第二是“与人为善”,要善待他人。第三是“与物为春”,对自然要像春天般的温暖。我们可以持一种非常美好的态度,持一种欣赏的态度,持一种尊重的态度,不去伤害自然的生命,要善待自然。

那么,快乐的人生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古代给我们提供的逻辑,就是儒与道的互补或两者的结合。按照林语堂的讲法,儒家的人格理想是君子,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做“社会的绅士”。道家铸就的是热爱自然的人,我们可以把他称为“自然的绅士”。两者的结合也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过于偏重其中的一种,人生就是不完满的。人生存于滚滚红尘之中,只有与大家合作才能够做事情,才能够给这个世界有贡献,但是同时也要想办法让自己的心灵松弛。既要廊庙,又要山林;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居尘而出尘,人间现天堂”。在居尘与出尘之间进退自如,在廊庙与山岭之间进退自如,让我们的心灵保持弹性,保持一种游移的状态,防止过于偏执。也就是说,要以出世的心态入世,以审美境界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

第12篇

爱一个人,是一件简单的事。就好像用杯子装满一杯水,清清凉凉地喝下去。你的身体需要它,感觉自己健康和愉悦。以此认定它是一个好习惯。所以愿意日日夜夜重复。爱一个人,没有成为一件简单的事,那一定是因为感情深度不够。若要怀疑,从价值观直到皮肤的毛孔,都会存在分歧。一条一条地揪出来,彼此挑剔和要求。恨不能让对方高举双手臣服。但或许臣服也并没有用。

爱有三种层面,其中之一是倚赖,大部分人经验到的都是这一种。丈夫倚赖着他的太太,太太倚赖着他的丈夫,他们相互利用,相互控制,相互占有对方,将对方贬为日常生活用品。世上所发生的爱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这个状况,这正足以说明为什么原本能够打开天堂之门的爱,却变成只打开了地狱之门。另一个可能是发生在两个独立的人之间的爱,这种爱偶尔才出现一次,但仍有痛苦,因为总有冲突在其间,没有弹性的空间,两个人都是那样地独立,没有人准备要妥协,没有人愿意为另一个人做调整。诗人、艺术家、思想家、科学家这些人,他们有着独立的灵魂,至少从他们心理的这部分来看,要和他们一起生活就是不可能的,他们算是古怪的一群人。他们让别人自由,然而那个自由看上去更像是漠不关心,一副满不在乎、好象凡事都无所谓的样子。他们让别人有独处的空间,关系对他们来说似乎只是很肤浅的东西,他们害怕与别人走得太深,因为他们爱他们的自由更甚于爱,并且他们不打算做任何妥协。第三种可能的层面是互赖,这种发生非常罕有,可是当它发生的时候,凡间就变成了天堂。两个人既不独立也不倚赖,而是在一种高度的同步状态之中,仿佛是为对方在呼吸,仿佛是住在两个身体里的同一个灵魂。当这样的情形发生时,爱就发生了。这才是叫爱,另外两者并不是真爱,它们充其量是一种安排,不管是社会的、心理上的、生理上的,怎么说都只是一种安排,第三种层面是心灵的。

许多人一辈子都表现得幼稚,他们永远长不大,年龄上变大,但心智却没跟着长大。他们的心态也依旧是不成熟的,总是在索求爱,就好象是对食物的需求一般。当一个人开始爱,而且不是出于需求的时候,他就是成熟的人。他开始流动、分享和给予,两者所著力的点不同,前者是在于怎么得到更多,后者在于如何给予,如何能给得更多,而且是无条件的给予,这正是他长大、成熟的体现。一个成熟的人是能够付出的人,也只有成熟的人才能付出,因为只有成熟的人才拥有,当爱不是出于倚赖的时候,不管有没有别人在你都能爱,这样的爱就不是一种关系,那是一种存在的状况。

有倚赖就会有痛苦,每当你倚赖别人的时候,你会觉得难受,因为你自己变成了奴隶,然后你就会以一些微妙的方式来报复对方,因为他施加了力量在你身上,但你却不得不倚赖他。没有人喜欢别人强施力量在自己身上,也没有人喜欢倚赖别人,因为倚赖会扼杀自由。爱无法在倚赖之中流动,因为爱是一种自由的在,她需要空间,需要绝对的空间,别人不能侵犯这个空间,因为她非常的纤细脆弱。当你倚赖的时候,别人就一定会控制你,你也会试图去控制别人,这就是发生在所谓情侣之间的冲突,他们是亲密的敌人,总是处在冲突之中。先生与太太,你看他们在做什么?能够爱是很稀有的事:冲突是一种惯例,而爱则是例外中的例外,但他们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在控制,甚至用爱来控制。做先生的被太太要求做某件事,他会拒绝,却不是拒绝得理直气壮,她身处在悲伤的深渊:心不甘情不愿地付出,只是为了要你围着他摇尾巴打转。女士也是同样的情形,当丈夫有所求于她时,女士会说她累了,说她公司里有太多事要处理,她工作量太重,必须睡觉去了。要操纵他人有两种方式,其中之一是让另一个人得不到你,令他愈来愈渴求你,所以他会愈来愈倚赖你。通常女人比男人更常使用这个手腕,因为男人本来就居于权力的优势了,他不必用一些似有若无的方式来让他显得有力量,他本来就是了。他是赚钱的人,那便是他的力量:就体力来说,他也比较强壮。

当两个成熟的人在爱之中时,生命中最大的奥秘、生命中最美丽的现象之一就发生了:他们在一起,却又无比的单独。他们是如此紧密地在一起,使得他们几乎变成是一体的,但是在一体中却又不失他们的单独性。事实上,他们的单独性反而因此更加明显,他们变得更单独。两个成熟的人在爱之中帮助彼此更加自由,他们不玩政治游戏、不玩弄手腕,没有想去操纵另一个人。你怎么能够去控制你所爱的人?想想看,控制是一种憎恨、愤怒与敌意,你怎么能够去控制你所爱的人?你会希望他完全地自由与独立,你会赋予他更多属于他的单独性。所以我才会说它是最大的奥秘;他们如此亲密地在一起,使他们几乎成为一体,但仍旧在一体中不失他们各自的单独,他们的单独性并不受影响——而且被强化了,就他们的自由来说,他们的单独性因为彼此而更加丰盈。不成熟的人陷入爱时会摧毁彼此的自由,为彼此制造包袱与囚禁;成熟的人在爱中帮助对方更自由,他们帮助彼此摧毁各式的包袱。

爱并不会被婚姻所破坏,爱是被不懂得如何爱的人所破坏,爱会被搞砸是因为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爱,是你一直活在梦里,否则,爱是恒久的,爱是永恒的一部分。当你成熟,当你明了这门艺术,而且接受关于爱的生活实际面,于是爱本身就会滋长,婚姻变成一个绝佳的机会让你在爱中成长。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摧毁爱,如是它在那里的话,它会不断滋长,除非爱一开始就不在那里。

爱允许你成为自己的自由,它并不占有。观照!永远别把性当成爱,否则你就上当了。要警觉,看你开始感觉某个人时,就只是去感觉他的存在,纯粹的存在,除此之外没别的,其它都不需要,你不要求别的,只要他的存在,只是他原原本本的样子就足以令你快乐……

你里面某个部分开始开花,绽放出一千零一朵莲花,那时你便是在爱之中,那时你可以通过所有现实的困难。许许多多的痛苦,许许多多的焦虑,你将能够通过考验,你的爱将更加绽放,因为所有的那些状况都将成为挑战,你的爱,借着克服了那些挑战,将更加茁壮。爱是永恒的,当爱在的时候,会不断地成长。爱只知道开始,不知道结束。

我想,每个人在开往人生的地铁上,终点站都是往幸福方面疾驰过去,可为什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留在最后一站。一个幸福的家庭,它的组合通常要有好的男人以及好的女人。

好的男人,能够帮助一个女人提升自己。带她摸索灵魂的另一个层面,替她打开一扇门,看到别处的天地。她因此而更喜欢那个新的被发掘的自己。被一双聪慧的手雕琢,有了高贵的线条。她获得改造。

而好的女人,同样能够提升身边的那个男人。为他设置一种不同俗世的判断标准,让他立于崇拜与赞美之中,如置鲜花丛中,久而久之,他的身体与精神自然香气扑鼻。被一种聪明的女人所崇拜,有了一种洁净的英雄气质。他获得力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