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2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论文摘要:发展和应用教育技术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需要,而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则是促进教育技术应用的重要条件。基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结合实际分析了培训的过程,提出了4个方面的培训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实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是推进教育信息化,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是实现教育均衡化发展,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最有效的途径,对于加快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为此,天门市教育局积极创设条件,认真实施项目计划,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具体实施策略有以下4个方面。
1完善设施,构建“三个平台”
1.1完善基地建设平台
近年来,该市已累计投人4 001)多万元,在26个乡镇装备了60个电脑教室和多媒体教室。在此基础上,2010年又对部分培训基地和培训点的硬件设施进行了升级改造。如,投人50万元新建市电教馆培训基地,投人巧。万元更新巧个乡镇培训点的300多台电脑设备,投人100万元为各培训基地和培训点装备电子白板教室90个。形成了以市教师进修学校和市电化教育馆培训基地为龙头,各乡镇培训点为依托的,功能齐全、设施完备、覆盖全面的培训体系,为深人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1.2开通培训管理平台
在中央电化教育馆和湖北省电化教育馆的强力支持下,该市教育局专门设置了高性能服务器,安装完善了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平台,实现了全市联网、资源共享、整体开发、综合应用。配备了专职管理员,建有培训资源馆,建立健全各培训批次和班次编排、教师分配及综合管理体系,全面掌握每一位辅导教师和每一名学员的学习培训情况,实现动态监督、严格管理。目前,在该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管理平台上,教师在线辅导和学员在线学习每天均在1 500人次。
1.3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为增进广大教师的学习交流,天门市教育局抽调技术骨干,开通了全市教育系统技能培训互动交流平台。通过该互动平台,教师们可交流学习心得、探讨教学方法,平台学习内容丰富、气氛活跃。同时,该市电化教育馆设立了专班人员坚持在线互动,保持信息互通,对教师提出的疑难问题第一时间分析答复,设备故障第一时间指导排除,切实保障了全市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
2精心组织,实施“三级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以省、市、校互为支撑,上下联动的“三级培训”。
2.1省级培训育种子
参加省级培训的教师肩负着培训全市教师的重任,是三级培训的种子选手。2010年该市被确定为全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试点市之后,该市教育局通过教师申请及学校推荐、专家审核等方式,精心挑选了60名具有一定信息技术基础、具备较强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省级培训。5月初,60名教师全部以优异成绩结业。
2.2市级培训壮骨千
根据省级培训成绩和学科特点,通过选拔,确定了市级培训“讲师团”组成人员,从7月8日开始,“讲师团”分成27个培训小组分赴各地对全市1500名学科教师进行30课时的集中培训。
2.3校本培训重实效
市级培训结束后,全市中小学校本培训分学校组织实施。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教研员、年级组长、科任教师全员参与培训,确保人人通过考评。
3规范管理,突出“三个强化”
严格培训管理是保证培训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在实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的过程中,应坚持细节管理、强化过程监督、确保培训质量。
3.1强化授课管理
设立管理平台,给市级培训“讲师团”的每位主讲教师分配账号和密码,确定了各模块的讲授重点及作业。所有主讲教师集中备课,形成统一的教案和讲义,并将培训教案、讲义、课件、教材及作业布置内容,全部纳人管理平台中的“资源馆”,为全面开展集中培训和校本培训提供资源及下载服务。
3:2强化培训监督
除举办集中的现场讲学之外,该市教育局还通过在线监督主讲教师每天是否按时登陆管理平台,查看学员上线学习情况,及时布置和批改学员作业,适时安排小组讨论、小组汇报和小组成果展示等活动,引导学员开展各种形式的自主探究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和师生互动学习,促使学员相互帮助、共同提高。平台管理员每天统计各培训点教师和学员在线人数,监测培训进程,定期下发培训通报,促进培训工作。
3:3强化过程评价
为确保学员认真参与、学有所获,建立和完善了以学员培训过程评价为主导的形成性评价体系,并把形成性评价作为学员教育技术能力整体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最终的教师专业化考核中占有重要位置·各主讲教师对学贯拳与培训的活动情况,分内容·分类别·分时段实施阶段性的3成性评价,不仅起到了激励学员的作用,而且成为教师诊断学员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
4注重成效,狠抓“三项落实”
4.1领导责任落实
该市教育局成立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禾能力建设计划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负责人、学校校长和主讲教师职责,分解了培训工作任务。各学校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指定了专人负责,确保了责任落实。
4.2督促检查落实
在培训过程中,采取局党组成员包片、机关干部蹲点的方式,向各培训点派出督导检查组,指导培训工作。各培训点严格过程管理,做到活动有记载、备课有课件、学习有笔记、课后有反思,做到了培训活动生动活泼,培训内容充实丰富。
关键词:教师 专业发展 重要性 对策
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经历了变革、调整、充实之后,已进入了攻坚阶段,教师的水平与质量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凸显出来,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已成为当务之急,这就迫切要求转换教师角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加强教师专业培训。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研究和探讨,下面,本人就自己的认识,发表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成效。
一、 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个体在其整个职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不断增长专业能力的过程,或者说是教师“个人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这个过程是教师个体通过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的历程,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增长专业能力,从而达到专业成熟的过程。
具体说来,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含义是:
第一,教师专业既包括学科专业性,也包括教育专业性,教师专业发展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也不仅仅是技能的纯熟,而是包括一切与教学活动相关的知识、技能、能力以及情意特质在内的综合素质的提升。国家对教师任职既有规定的学历标准,也有必要的教育知识、教育能力和职业道德的要求;
第二,国家有教师教育的专门机构、专门教育内容和措施;
第三,国家有对教师资格和教师教育机构的认定制度和管理制度;
第四,教师专业发是教师成长结果,也指教师成长的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专业化也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既是一种状态,又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教师是教育实践的直接承担者和教育变革的实施者,一切教育变革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参与,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又直接决定了教育改革的成败。
(一)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广泛关注的热点之一。国
家基础教育课程纲要的颁布集中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对教师专业化提出的要求。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不断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水平也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现实需要。在这一背景下,明确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以“专业化”为核心理念和策略的改革,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是国内最大的一个专业团体,承担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中小学教育。尽管我国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专业化标准的要求,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教师专业化尚有不少差距。我国小学和初中教师的合格学历起点偏低,部分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广大教师中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不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识面狭窄等都是不能忽视的重要问题。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改革与发展教师教育,推进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
(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在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教育改革的成败在于教师,只有教师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才能造就高质量的教育水平。随着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师质量与全国实施素质要求的差距明显表现出来。教师迫切需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适应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观念;提高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新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育和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增强理解学生和促进学生道德、学识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综合水平。因此80年代后,人们对过去忽视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技能提高的做法给予了强烈的批评,教师专业化目标的重心开始转向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新的课程结构改革增加了活动课程、综合课程、选修课程和研究型课程,这些课程要求教师全面更新自身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宽广的专业知识背景和专业能力。
(三)影响学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教会学生知识”到“教会学生学习”的转变,要求教师必须从“教书匠”转为“创造者”。教师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化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达成学生发展的最大化;只有教师专业化,才能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学生。正如叶澜教授所说:“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四)提升教师社会地位的需要
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提出《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化的方向和主题。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提高教师专业地位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才能使教学工作成为受人尊敬的一种专业,成为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一种专业。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化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顾明远教授也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业化才有社会地位,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如果一种职业是人人可以担任的,则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教师如果没有社会地位,教师的职业不被社会尊重,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大厦就会倒塌,这个社会也不会进步。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对策
加强教师专业发展既是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的内在需要,也是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重要措施之一。教师专业的发展,一方面有赖于教师本人的努力,而另一方面有赖于我们的培训机制是否完善和健全。
(一) 更新教师自身观念
顾明远教授在《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一文中提出了教师的六大观念:“要在教育理论上创新,树立现代教育观念;要树立培养个性的观念;要树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树立教育国际化观念;要树立网络教育观念;要不断提高师德修养”。这些观念正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必须大力提倡的观念,这些观念为我们提高教师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导。我们应该将这些观念细化在学校教育、课堂教学等各个层面,才能真正使“观念成为行动的先导”。 当前的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每个人都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而教师首先应当成为终身学习者,然后成为研究者,促进教师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
(二) 鼓励教师进行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既是实践者又是研究者,他在参与行动中开展反思性研究。教师要改善和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边教边学,接受校本培训,开展校本教研,不断反思提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及其背景以及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反思性分析,能够对教学情境做出评估并对自己下一步的行动承担起责任,即不盲从未经批判反思的实践经验或原则。《学记》提倡教师进行反思性教学,在实践中去学习提高。“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返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要求教师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边教边学,实践反思,通过对自己教育教学生活的抽身反省与自我观察,探索发现,教学相长,追求新知,不断提高。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阐述了反思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提出教师是反思教学的实践者,是课程建设和教育改革中的专业人员,只有不断的反思总结经验,教师才会在工作中有所创造,并不断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使教育教学更能落实到实际中,在不断地反省、批判和改进中,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得以提高。
(三)变革教师培训和培养模式
1、重视职前教育,实行教师专门化训练
唐代著名教育家韩愈不顾流俗,抗颜为师,作《师说》以倡行古道,提出教师必须“术业有专攻”。在他的教师思想中,与“道”相对的“术业”,绝非指一般的普通文化知识技能,而是指教师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专攻”即指专门训练。在他看来,教师必须是接受专门训练、掌握了教师职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因此,教师在“出炉”前,既要重视学科专业知识的学习,又要重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争取成为一个合格“产品”。现在各县市教育机构都有新教师上岗前的培训,初任班主任教师的培训和在职教师的培训等项目,是一种很好的培养模式。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规定: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时数。这样的培训,将极大完善教师的专业发展。
2、重视职后培训,实现教师多元化培养
把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模式有机结合起来。
(1)“校本培训”是最为有效的,其内容是各个学校根据各自情况,自主设计培训内容,自行开发符合本校实际的教材进行培训。校本教研要以教师为主体,以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为对象,强调实践反思、伙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行动研究,倡导教学实践、教学研究、教师进修相结合,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善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效果。“教师至关重要,改革落实在课堂”,校本教研工作应以“课例”为抓手,“为有意义的教学而努力。”以学科教学为突破口,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制度保障。
(2)“远程网络培训”是凭借信息技术特别是全球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进行的培训,现在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和绍兴市一级继续教育都有“远程网络培训”这一模式,极大地丰富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拓宽了教师的教学视野,完善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3)“研训结合”是把教育科研与培训一体化,以科研活动来促进教师素质提高的培训方式,“科研型学校” “科研型教师”就是这个培训方式下的产物。
(4)“自修──反思”模式是教师自修教程,在专家及培训者的指导下,根据自己实际制定的目标,对自己已往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深刻反思,用教育科研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受训者的自我觉察水平,从而促进能力发展的一种培训模式。
(5)浙江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更是一种好的模式。主要是提供给我省的广大中小学教师及所在学校、各级教育局及所辖培训机构四类用户使用的,在此平台上主要完成以下工作:培训机构的培训项目申报、报名复核、录入培训成绩;中小学教师自主选 报培训科目、评价教学质量;各级教育局审核培训项目,查看报名情况,统计分析年度培训完成情况、分析教学质量等工作。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在职中小学教师,周期内参加专业发展培训时间应累计不少于360学时,其中校本培训时间的计算不超过总学时的三分之一。教师周期内培训时间,可以集中使用,也可分散使用,但每年参加培训时间一般不低于24学时,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不少于90学时的集中培训。
实践证明,扬长避短地运用校本培训、远程网络培训、继续教育、研训结合培训与“自修──反思”培训等多种模式结合,是实现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途径。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师的职业特点与教师专业化[J]教师教育研究,2004(6)
[2]叶澜等.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一、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要求
教师在5年(2011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一个周期内,共需获得360学分,其中校本培训学分至多计120学分。每个教师一个周期内至少参加一次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参加远程方式的培训学分至多计50学分;参加本科及以上学历提升,且周期内完成学历教育(取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培训学时至多计180学分。学历提升学分不可冲抵90及以上学时的集中培训。以后每五年为一周期。教师培训学时是否合格直接影响教师职称晋升评审、教师资格注册能否顺利进行。
1.对象:所有专任教师(含行政领导)
2.五年一周期学分构成: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每5年为一个周期,要求完成360学分的继续教育任务。学分的来源构成:
l 校本培训:最多120学时(每年24学时×5年)
l 远程培训:最多50学时(超出不计)
l外出集中培训:90学时(5年中参加一次外出集中培训)
l 师德培训:50学时(每年10学时×5年)
l 其他短期培训:100学时
3.新录用的、教龄在一年以内的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须参加不少于180学时的培训,其中实践培训不少于60学时。新任教师在试用期内接受规定培训的时数,不列入教师周期内专业发展培训学时数。
二、培训类别与选课方法
1.培训类别
教师培训分为校本培训、指令性培训、自主选课培训三类。
校本培训每年最多24学时,由学校教科室作出校本培训计划(含校本教研活动、读书活动、教科研活动、各类培训活动等),经考勤评价,进行学时认定。
指令性培训指由省、市教育行政部门按指标下达要求学校推荐的各类"名师培训"、"专项培训"、"教研组长培训"等,参加培训名单由学校进行推荐确定,再由教师上网选课确认的培训。
自主选课培训指由教师自主报名,学校根据规划及工作安排有计划地进行审核(通过或不通过)后,再经培训部门审核开展的培训。
2.自主选课方法
每年上半年2月份和下半年8月份各有一次自主选课,可直接登录"XX省中小学教师培训管理平台(网-数字服务-教师培训登录,账号构成规则:姓名首拼字母+身份证后六位,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后六位。
三、自主选课培训的审核原则
教师自主选课培训需由学校进行审核,学校将根据每学年的总体培训比例安排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给出"通过"和"拒绝"的审批意见。审核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1.90学时集中培训根据文件规定学校有计划地每年批准20%左右教师参加。每位教师5年内只审批一次(指令性培训除外);以周末或假期开展培训的项目优先,学校安排有正常教学工作时间的实行严控;赴外县、市的培训项目严控,本县、市举行的培训项目优先;本学科专业培训项目优先,非本学科专业培训不予审批。
2.九年级段任课教师在教学工作期间的中长期集中培训(32学时以上)不予审批,短期培训给予严控。
3.见习期教师教学工作期间已有教师发展中心大量培训任务,自主选课培训一律不予审批。
4.5年内已达360学时的老师,即意味自主选课培训已经完成,其自主选课培训一般不予审批,如果有特殊需要,需向学校提出申请,经批准每学期可以选不超过32学时的培训1次。
5.远程教育根据有关文件要求,须参加浙江省教育技术能力培训(50学时),严控其它的远程教育培训。
6.同一学科备课组教师培训、不同学科组同年级教师培训学校将均衡审批,以避免集中外出培训严重影响教学工作。
7.考虑到工学矛盾,学校会审慎审批正常教学工作期间的培训报名,且上半年审批通过率比例会略高于下半年。
四、参加培训注意事项
各类指令性培训、自主选课培训等审批通过后,教师应按时参加培训,提前做好工作安排按手续向相关科室和分管校长申请公假。
1.无法按计划参加培训的处理流程
确实因事无法参加培训的,应首先通过网上选课平台向培训单位发起"请假"操作,并告知教科室处,由教科室在网上选课平台执行"同意请假"操作,最后由培训单位网上审核执行"同意请假"操作,方完成请假流程。请假时间不能超过总培训课时的1/5.
未按规定流程完成请假而缺席培训者,将被教师发展中心在年底进行书面通报,产生的培训费不予报销。
2.培训换人流程
确实因事无法参加培训的,如需换人需通过网上平台发起"换人申请",审核后相关学时方能计入实际参加培训者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