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白雪送武判官

白雪送武判官

时间:2023-05-30 10:27:23

第1篇

一提到唐代诗人岑参,人们就会想到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尤其会对其中脍炙人口的咏雪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津津乐道。然而,我却更喜欢诗中的依依别情,被它深深地打动。细读全诗,你会发现,诗人对友人的一片深情在“送别”部分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这句描述的是为友人设宴饯别,席间演奏各种乐器以助酒兴的情景。“胡琴”“琵琶”“羌笛”,这些西域乐器出现在这送行的酒宴上,让就要回归京城长安的友人心中平添了几分留恋之情,也让远离亲人、仍留在西域任职的岑参心中的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这句写宴饮后送行的情景。常人送行通常会让离人早行,而诗人送别友人,为何要等到日暮时分?你可以想象,酒宴上气氛热烈,诗人和友人情谊浓浓,频频举杯对饮却意犹未尽,因而忘记了时间。可以想象,室内,以热酒暖身,仍觉寒冷(由“狐裘不暖锦衾薄”“都护铁衣冷难着”可知);室外,风狂雪骤,更让人颤粟。诗人让友人等待风停雪驻再上路,足见其关怀备至,情意绵绵。可这一等竟一直等到了日暮时分。此时,风雪依然狂猛,而同僚归京之期不得延误,只好在这傍晚飞雪时分忍痛送别。这“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带给人们多少缤纷的想象啊!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由此句足见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诗人送别友人,送了一程又一程,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两人边走边谈,不忍言别,依恋之情何其深厚!“去时雪满天山路”,更传达出诗人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担忧。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在我们的眼前,好似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山回路转,友人渐行渐远,马背上的身影已经消失了,可诗人仍旧伫立在风雪之中,远望友人离去的方向,只见雪地上留下了一串深深的马蹄印。面对此情此景,岑参此时在想些什么呢?可能是:朋友啊,轮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路上一定十分辛苦,你可要好好保重!这一分手我们不知要到何时才能再相见!今日我送君去,明日何人送我?……这样的结尾余音袅袅,言已尽而意无穷。

综观全诗,并不见“情谊深厚”“依依不舍”等字眼,但那纷纷扬扬的雪花与难舍的情谊早已融化在一起,这正得益于这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独特的表现力。

第2篇

主题:全诗从塞外冰天雪地的绮丽风光着笔,通过特殊的环境背景描绘,抒发了雪中送友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作者简介:岑参,唐江陵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孙。天宝三年进士。八年至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后又随封常清至北庭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后出任嘉州刺史,大历五年卒於成都。工诗,长于七言歌行。现存者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岑高。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2、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三首》

3、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適《别董大二首》

4、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唐寅《画鸡》

5、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6、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7、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毛泽东《沁园春·雪》

8、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毛泽东《沁园春·雪》

9、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王冕《白梅》

10、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11、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祖咏《终南望馀雪》

12、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苏轼《赠刘景文》

1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1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沁园春·雪》

16、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韩愈《春雪》

17、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18、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毛泽东《沁园春·雪》

19、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20、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杜甫《野望》

21、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纳兰性德《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

2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23、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陆游《卜算子·咏梅》

24、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王安石《梅》

25、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2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27、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柳永《望海潮·东南形胜》

28、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29、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谢灵运《岁暮》

30、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31、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杨万里《最爱东山晴后雪》

3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

33、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张孝祥《水调歌头·和庞佑父》

34、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35、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青松》

36、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王冕《白梅》

37、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38、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3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40、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陆游《卜算子·咏梅》

41、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42、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3、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杜甫《小至》

4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4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6、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47、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崔道融《梅花》

48、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张九龄《感遇·江南有丹橘》

49、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崔道融《梅花》

50、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1、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52、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5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宋之问《苑中遇雪应制》

54、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55、相思一夜梅花发。——房舜卿《忆秦娥·与君别》

56、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7、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58、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59、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60、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6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2、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

6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4、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65、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

66、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67、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王冕《墨梅》

68、雪里已知春信至。——李清照《渔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69、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张谓《早梅》

70、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71、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卓文君《白头吟》

7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陆游《卜算子·咏梅》

73、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74、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道源《早梅》

75、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76、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77、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8、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王冕《墨梅》

79、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白居易《梦微之》

8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8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2、城雪初消荠菜生,角门深巷少人行。——杨载《到京师》

8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宋之问《渡汉江》

84、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祖咏《终南望馀雪》

85、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8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毛泽东《沁园春·雪》

87、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88、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8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90、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

91、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92、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3、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94、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卢梅坡《雪梅·其一》

95、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96、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97、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98、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陆游《梅花绝句》

99、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李商隐《忆梅》

10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0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02、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103、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104、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05、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第4篇

1.草枯鹰眼急,雪尽马蹄轻。(王维:《观猎》)

2.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塞下曲》)

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7.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8.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

9.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0.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1.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 - 谢安 (东晋) - 《咏雪联句》

12. 瀚海百重波,阴山千里雪 - 李世民 (唐) - 《饮马长城窟行》

13.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 李白 (唐) - 《嘲王历阳不肯饮酒》

14.蝴蝶初翻帘绣,万玉女,齐回舞袖 - 毛滂 (宋) - 《上林春令》

15.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 - 张孜 (唐) - 《雪诗》

16.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 - 唐代 - 《南秦雪》

17.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岑参 (唐)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 - 向子諲 (宋) - 《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19.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 卢纶 (唐) - 《塞下曲·其三》

20.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 韩愈 (唐) - 《春雪》

2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23.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2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2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

26.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北风行》

27.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从军行》

28.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转应曲》

29.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别董大》

30.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南秦雪》

40.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除夜有怀》

41.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银《南秦雪》

4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江雪》

43.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开《苑中遇雪》

44.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咏雪联句》

45.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北风行》

46.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

47.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对雪》

48.白雪却嫌春*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春雪》

第5篇

A. 王昌龄 B.王维 C.李白 D.李商隐

2、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是(C )

A.岑参 B.白居易 C.韩愈 D.柳宗元

3、主张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的文学家是 ( A )

A.韩愈 B.柳宗元 C.欧阳修 D.王安石

4、 下列诗歌中属于绝句的是 ( D )

A.陶渊明《饮酒》 B.李白《行路难》

C.王维《山居秋暝》 D.杜牧《泊秦淮》

5、杜牧是唐朝哪个时期的诗人( B )

A.初唐 B.晚唐 C.中唐 D.盛唐

6.《将进酒》的作者是( C )

11、《行路难》中,以自然景象象征人世现实的是( C )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1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反诘与比拟 B.设问与比拟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比喻

1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B )

A. 欧阳修 B. 苏拭 C 陆游 D、辛弃疾

14、“满地黄花堆积,惟淬损,如今有谁堪摘”诗句的作者是 ( A )

A、李清照 B.李白 C.李煜 D.李商隐

15、“中原干戈古亦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用典 B.比拟 C.暗喻 D.借代

16、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 .杜甫

17、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D )

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杜甫《登高》

18、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19、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 A )

A.《泊秦淮》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短歌行》(对酒当歌)

20、《蜀相》一诗是一首 ( B )

A、乐府旧题 B、律诗 C、古风 D绝句

A白居易 B.杜甫 C.李白 D.李商隐

7、杜甫《蜀相》“两朝开济老臣心”中“老臣”是指( C )

A.曹操 B.李斯 C.诸葛亮 D.王安石

8、《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属于( D )

A.山水诗 B.乐府诗 C.田园诗 D.边塞诗

9、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 C )

A.李白 B.李贺 C.白居易 D.杜牧

10、《前赤壁赋》行文内在情感变化的线索是( C )

第6篇

《行路难》(重点课文)

作家作品:

李白盛唐伟大诗人,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其诗歌感情奔放,想象丰富奇特,形成飘逸,奔放,雄奇,壮丽的风格。

《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被迫离开长安时的矛盾心理。一方面,长安的生活,使他看到朝廷的黑暗和仕途的艰难;他对现实满怀激愤,却又无可奈何;另方面,积极用世的愿望,对自己才能的坚信不疑,又使他能自我勉励,振作精神,充满希望,向前奋进。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五层。

第一层,1—4句。描写自己面对美酒佳肴,不能进食,表现出内心极度的愤懑。

第二层,5—6句。以自然景物的艰险,比喻自己仕途的艰难。

第三层,7—8句。以古代人的典故,激励自己终究会有实现理想之日。

第四层,9句,四个三字句。再次感到人生的艰难。

第五层,10—11句,自信有朝一日,可以宏图大展。

三、词语解释

1、忽复乘舟梦日边。忽复:忽然又;

2、直挂云帆济沧海。直:毫不犹豫;济: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盛唐边塞派诗人;与高适并称“岑高”。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作者自拟乐府诗题;送别诗。

课文讲解:

一、本文主旨

这是一首白雪诗,也是一首送别诗。描绘西北边陲的风雪奇寒,抒发了与朋友分离时的真挚别情。属于七言歌行。

二、课文串讲

全诗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北风卷地白草折——愁云惨淡万里凝。”描写大风中的雪景及难耐的寒冷;

第一小层:1—2句。描写大风;

第二小层:3—4句。描写大雪。

第三小层:5—6句。描写转折句,从大雪转为严寒,从自然转为人物。

第四小层:7—8句。描写寒冷。

第五小层:9—10句。与开头呼应,描写冰,愁云。

第二层次:“中军置酒饮归客——”描写送别友人的情景。

第一小层:11—12句。描写营中送别情景。

第二小层:13—16句。描写送别诗的时间,环境,心情。

第三小层:17—18句。描写友人远去,作者凝视雪上的马行的足迹。

三、词语解释

1、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沙漠;阑干:纵横;

2、中军置酒饮归客。饮归客:为归客设宴;

3、雪上空留马行处。空:白白;马行处:马蹄印迹;

学习要点:

1、分析的写景部分的特点。

诗歌的一二句,写北风之大,不写别的景物,只写折断的白草,使“卷地”两字更加传神;在一年大雪之中,只选用八月之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十分形象的比喻,同时在严寒之中又出现春光明媚的景色,反衬了严寒之冷:“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写出了只有大西北才有的严寒景色,“愁云”两字又渲染了下文的送别之情:“风掣红旗冻不翻”既写风,又写寒。

2、重点掌握诗歌最后两句借景抒情的特点。

“峰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景,景中有情。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怅然若失伤感之情,对友人一路平安的祝福。意味丰富深永。

3、重点掌握诗中的夸张句,比喻句。

夸张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地写出了大西北严寒景象。(注意:“风掣红旗冻不翻”不是夸张句)

第7篇

A.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B.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C.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D.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反诘与比拟 B.设问与比拟 C.反诘与比喻 D.设问与比喻

3、宋代作家中,在诗词文赋以及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的是 ( B )

A. 欧阳修 B. 苏拭 C 陆游 D、辛弃疾

4、“满地黄花堆积,惟淬损,如今有谁堪摘”诗句的作者是 ( A )

A、李清照 B.李白 C.李煜 D.李商隐

5、“中原干戈古亦闻”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D )

A.用典 B.比拟 C.暗喻 D.借代

6、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B )

A、王昌龄 B.王维 C.岑参 D .杜甫

7、下列诗歌作品属于七言律诗的有( D )

A、陶渊明《饮酒》(其五)B、王昌龄《从军行》(其四)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杜甫《登高》

8、被誉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 )

A、韩愈 B、柳宗元 C、苏轼 D、欧阳修

9、下列诗歌中,属于格律诗的是 ( A )

A.《泊秦淮》 B.《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C.《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D.《短歌行》(对酒当歌)

第8篇

—、从朗读、关注诗歌语言本身进行鉴赏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还有杜甫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对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积淀诗歌精髓是何等的重要!学生只有在大量的反复的含英咀华中才能感悟到诗歌的音韵及蕴含的文化特质,从而提高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能力。诗歌的语言简洁凝练,富于音乐美。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节奏和韵律中通过不断的诵读,才会逐渐唤起自己的审美敏感,并把注意力集中到诗歌的语言上,这样会使学生更好地把握诗歌语言的内涵,逐步达到意到情浓的境界,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也会随时日递增。如“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就是“诗眼”,“涨”字有一种不息上涨的动态感,不仅暗示了夜雨之倾盆,而且和诗人动荡不安的内心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如果不反复朗读,不关注诗歌语言,诗人情感的深度和内在性是很难把握的。

二、从捕捉情感信息入手进行鉴赏

“诗言志”,“歌咏怀”。对诗歌进行鉴赏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中的人、事、物、景、情,予以仔细推敲,这样才会抓住诗歌的情感脉络。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送别之人是武判官;事件是诗人在边塞给其饯行;所牵扯的物有:“白草”“飞雪”“珠帘”“罗幕”“狐裘”“锦衾”“角弓”“铁衣”“百丈冰”“愁云”“胡琴”“琵琶”“羌笛”“辕门”“红旗”“天山”“路”“马蹄印”等;描写的景有:“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以及“雪满天山”和“山回路转”。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把这些人、事、物、景联系起来,就不难看出本诗蕴藉的情感脉络:在风雪肆虐的边塞,诗人和将士们演奏着异乡的乐器为朋友饯行,他要回去了,自己能不思乡吗?山回路转,诗人仍伫立风雪中,看到一行长长的马蹄印,他内心的情感能不挣扎吗?结尾之处诗人为读者留下了开阔的艺术空白,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因此,只要抓住诗歌当中的人、事、物、景这四个要素,诗歌的第五个要素———“情”也会呼之欲出。

三、从形象美入手进行鉴赏

诗歌往往也会以形象感染读者。尽管诗歌语言简练,但如果仔细捕捉,有些诗歌描绘的人物形象也会帮助读者理解诗歌内容。如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寥寥数字就把一个踽踽独行在废弃的古道上,迎着吹来的凛冽西风,骑着一匹因长途跋涉而累瘦的马的游子推到了我们读者的面前,这样的铺垫不难让读者领悟此诗的主旨:“断肠人在天涯”。所以,诗歌或三言两语,或点滴之笔都能让其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从而达到鉴赏诗歌内涵的目的。

四、插上想象的翅膀进行鉴赏

诗歌需要想象,否则囿于其表象,诗味会支离破碎。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我们应利用诗人为我们创造的生动形象、感人的意境去展开想象,这样会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如果我们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一夜大风雪造出来的本来是个冰雪世界,可诗人却说这不是北风而好像是春风吹了一夜,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那么边塞雪花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我们就会不难理解,同时诗人想要营造的塞外奇寒瑰丽的景象我们也会感同身受,因此展开合理的想象是鉴赏诗歌的最高境界。总之,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课堂上积累的鉴赏知识往往只是一鳞半爪,当其和具体诗歌相遇时学生仍然会力不从心,只有不断尝试着去品鉴赏析,学生的鉴赏能力才会形成自己的体系,也会在日积月累中得以提高。老师还应指导学生经常动笔写一些诗歌鉴赏类的文章,在不断练笔的过程中其鉴赏水平也会日见功力。另外,积极鼓励学生去图书室、电脑上查找有关诗歌鉴赏的资料,多看诗、谈诗、用诗,在提高自身文学修养的同时,其对诗歌鉴赏的能力才会真正提升。

作者:许格丽 张高社 单位:陕西杨陵第二初级中学 陕西杨陵第四初级中学

第9篇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唐·高适《别董大二首》

译文:不要担心前方的路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唐·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译文:老朋友向我频频挥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柳絮如烟、繁花似锦的阳春三月去扬州远游。

3、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译文:山路迂回曲折已看不见你,雪上只留下一行马蹄印迹。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2、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齐己《早梅》

3、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孟郊《洛桥晚望》

4、残雪压枝犹有桔,冻雷惊笋欲抽芽。——欧阳修《戏答元珍》

5、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6、残雪楼台,迟日园林。——韩疁《高阳台·除夜》

7、问弄雪飘枝,无双亭上,何日重游。——郑觉齐《扬州慢·琼花》

8、江南江北雪漫漫。遥知易水寒。——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9、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层冰积雪。——辛弃疾《贺新郎·用前韵送杜叔高》

10、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1、雪花全似梅花萼。细看不是雪无香,天风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1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3、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范成大《霜天晓角·梅》

14、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15、溪谷少人民,雪落何霏霏!——曹操《苦寒行》

16、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罗邺《早发》

第11篇

孙岳(1878-1928)字禹行,高阳县西庄村人,明末抗清英雄孙承宗第十世孙。1904年考入保定武备学堂,毕业后任北洋军陆军第三镇中校参谋官,辛亥革命后任苏、淞、宁、扬、镇五路总司令,1913年讨伐袁世凯的二次革命时任讨袁军第一路总司令。1917年在保定创办漕河军官教导团,后创立直隶保卫团,不久改为直隶义勇军,自任司令。1924年任京畿卫戍司令,为“北京”主要领导人之一,授陆军上将衔,同年冬任直隶督军兼省长。冯玉祥出国后任国民军对奉军作战总指挥,后任西北军高级顾问。1928年5月27日病逝于上海,葬于北京西郊温泉显龙山。

邓宝珊(1894-1968)字瑜,甘肃省天水人。1924年10月随同冯玉祥、孙岳、胡景翼发动“北京”,任国民第二军第七师师长。1933年3月任甘肃省主席,11月任国民政府新编第一军军长。1936年授陆军中将衔。1937年抗战开始时升任第二十一军团军团长,后改任晋、陕、绥边区总司令,驻陕西榆林与红军为邻,一直与延安保持友好关系。1949年协助傅作义与进行和平谈判,促成了北京和平解放。解放后出任甘肃省省长、全国政协常委、国防委员会委员、民革中央副主席等。1968年11月27日病逝于北京。

孙、邓联姻

孙岳早年致力反清活动,加入“同盟会”。1911年响应武昌起义,领导了滦州起义,起义失败被袁世凯通缉。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又遭袁追杀,遂隐避陕西华山。在华山跟邓宝珊结识,并与“同盟会”会员胡景翼、续桐溪、何遂、续范亭、井勿幕、刘守中等人组成“共学团”,以讲学为名继续从事革命活动,以后被称为“华山聚义”。

邓宝珊十六岁就参加了“同盟会”,1912年响应武昌起义,随同革命军在伊犁与清军作战,可以说是甘肃志士参与革命大业的领先者。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后,邓宝珊又积极参与倒袁活动。1913年伊犁革命党人遭捕杀,邓宝珊遂赴陕西寻找“同盟会”同志准备继续反袁。

1917年4月邓宝珊任胡景翼部三营营长,因反对上司陆军第三旅旅长陈树藩投靠段祺瑞,遭到陈的忌恨。邓宝珊得知陈树藩欲诱杀自己的消息,便到时任大名镇守使、十五混成旅旅长的孙岳处躲避。邓宝珊的到来孙岳非常高兴,于是喜而接纳并与之朝夕相处。孙岳夫人崔雪琴对邓宝珊也怀有好感,遂将22岁的妹妹崔锦琴介绍给他,订为秦晋之好。不久邓宝珊领导“反段(祺瑞)倒陈(树藩)”、“三元起义”等护法运动, 直到1922年才和崔锦琴正式完婚。婚后生活美满幸福,邓宝珊胸有韬略,腹有文墨,崔锦琴知书达理,善解人意,互为匹配,珠联璧合。

邓、崔联姻,孙岳与邓宝珊的交往更为密切。1924年10月24日孙岳与冯玉祥、胡景翼、邓宝珊发动“北京”,了贿选总统曹锟政权,有力制止了第二次军阀混战,前夕崔雪琴以总统夫人孙菊仙义妹的身份,深入总统府与曹锟打牌,麻痹、监视曹锟并传递消息。

“北京”成功后组建国民军,冯玉祥任国民军总司令兼第一军军长,胡景翼为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孙岳为副总司令兼第三军军长,邓宝珊任国民第二军第七师师长。1925年8月直奉、直鲁联军进逼国民军,国民二、三军联合抵御。这时兼任陕西军务督办的孙岳,命令邓宝珊担任前敌总指挥,抗击敌军进攻。

国民军的举措得到了共产党的支持,发文痛斥军阀穷兵黩武、祸国殃民,并号召全民进行抵制。1925年12月,在邓宝珊的指挥下赶走了奉军,接着天津之役又击败直系军阀李景林,邓宝珊在战斗中负伤。攻下天津后孙岳任直隶军务督办兼省长,邓宝珊为直隶军务帮办。这一阶段邓宝珊受孙岳影响,对共产党有了初步认识和接触,从而奠定了他以后北伐中与共产党积极合作,抗战时期与延安保持友好关系的基础。

1926年9月,国民军在绥远举行誓师大会(史称“五原誓师”),组成国民联军,通电全国,拥护南方国民革命继续北伐。孙岳与邓宝珊参加了五原誓师,12月,孙岳因病将第三军军权交与参谋长徐永昌,随后赴上海医病。邓宝珊担任革命联军援陕前敌副总指挥,继续与军阀斗争。

1928年5月27日,国民政府陆军上将、国务委员孙岳不幸去世,邓宝珊亲自赴上海迎接孙岳灵柩归返北京。由冯玉祥、、于右任、邓宝珊、何遂、徐永昌等人发起,原国民军将领数十人捐资,国民政府出面在北京西山温泉显龙山下修建了孙岳将军陵园,陵园内的墓地、纪念堂、匾额碑碣等均由当时的党政要员书文题字。

两家世交持久

孙岳逝世后,邓宝珊与孙家遗族的友谊与交往,对孙氏的关心体恤并未因此中断。

1937年,“七七事变”大片国土沦丧,东北、江苏、山东、河北等地许多流亡学生辗转到西北。中央军校在西安成立了第七分校,对流亡学生予以收留、训练,为抗日所用,孙岳之子孙白琳被任命为兰州分校十五期学生队第三总队队长。

一次,邓宝珊到军校考察,被学生团的训练项目和学生团的军训表演吸引,对教官的训教方法也很满意。当得知军训教案皆出自孙白琳之手时,顿时对自己的这个内甥有了偏爱之心。当时邓宝珊是新编第一军军长,新一军许多下级军官出身行伍,迫切需要受到正规军事训练。黄埔军校出身的孙白琳自然得到邓宝珊的青睐,邓宝珊邀请孙白琳担任了新一军的军事教官。在黄埔系与杂牌矛盾尖锐的新一军里,孙白琳的工作并不如意,曾多次向姨父邓宝珊诉说心中苦闷。孙白琳的处境与心情,邓宝珊十分理解,为使孙白琳安心工作,派人将其妻与一岁多的女儿孙华崇从北京接到身边,此后孙白琳夫妇定居兰州,相继又生下六男一女,生生不息,遂有了高阳孙氏在兰州的一支脉系。

1941年6月23日,三十多架日机又对兰州进行了野蛮轰炸,崔锦琴和三子女的不幸罹难,一时轰动全城,万民为此震惊,孙白琳更是椎心泣血。当时长女团子正在北平读书,与她的姨妈崔雪琴住在一起,幸而躲过此劫。团子孤苦,深为姨妈怜惜,此后不离姨妈左右,直到1946年夏,团子才随父亲来兰州为母亲祭扫。

第12篇

2、梅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卢梅坡《雪梅·其一》

3、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6、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7、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舒亶《虞美人·寄公度》

8、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崔涂《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9、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卢梅坡《雪梅·其二》

10、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毛泽东《沁园春·雪》

11、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____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12、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欧阳修《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

13、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14、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高适《别董大二首》

15、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