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余稍为修葺

余稍为修葺

时间:2023-05-30 10:27:24

第1篇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 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项脊生曰:“蜀清守丹穴,利甲天下,其后秦皇帝筑女怀清台;刘玄德与曹操争天下,诸葛孔明起陇中。方二人之昧昧于一隅也,世何足以知之,余区区处败屋中,方扬眉、瞬目,谓有奇景。人知之者,其谓与坎井之蛙何异?”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

译文

项脊轩,就是原来的南阁子。室内面积仅一丈见方,可容一人居住。由于是一间有百年历史的老房子,灰尘与泥土常从屋顶上漏下来,特别是下雨时,雨水往下直灌;每次移动桌子,看来看去没有可安置的地方。又加上屋门朝北开,不能直接受到阳光的照射,一过中午,太阳偏了,屋里就暗了下来。我稍微给它加以修补,使上面不再漏雨、落灰。室前新开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经日光反照,屋子里才明亮起来。在庭前我又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庭前、阶下却异常寂静,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面前也不离开。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在墙上。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疏疏密密,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

可是我在这里居住,喜悦的感受多,悲怆的感受也很多。在这以前,院子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以后,室内外小门多了,隔墙到处都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客人得越过邻居厨房去吃饭,鸡在厅堂内栖宿。庭中开始用篱笆隔开,后来又用墙隔离,总共变动了两次。家里有一个老婆婆,曾经在这里居住过。这位老婆婆,是侍候我死去的祖母的仆人,在我家曾做过两代人的乳母,母亲在世时待她很好。轩的西边和内室相连,母亲曾经到轩中来。老婆婆时常对我说:“这地方,你母亲曾经站在这儿。”老婆婆还说:“你姐姐小时候,我抱在怀中,她呱呱地哭着;你母亲听见了就用手指轻敲着房门说:孩子冷吗?想吃东西了么?我在门外—一向你母亲作回答。”老婆婆的话没有说完,我感动得哭了,老婆婆也流下激动的眼泪。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一天,祖母来看我,她说:“我的孩子,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影子。为什么整天默默地在这里,真像个女孩子了?”临走时,她用手轻轻地掩上轩门,自言自语地说:“我家的人长期以来读书没有得到功名,这孩子取得成就,就可以等待了呀!”不一会儿,又拿了一个象笏到轩里来,说:“这是我祖父太常公在宣德年间拿着去朝见皇帝用的,日后你应当用到它!”回忆旧日的这些事,好像昨天刚发生,真叫人长声悲号不已啊!

项脊轩的东边以前曾经做过厨房,人们到厨房去,必须从轩前经过。我关着窗子住在里面,时间长了,能根据外面人们走路的脚步声辨别是谁。项脊轩共遭过四次火灾,竟然没有焚毁,大概是有神保护的缘故吧……

第2篇

或许是旧时思想的余孽,但有钱有闲,就总想弄个别墅住住,而且不愿意住开发商照着一个模子复刻出来的样板房,自己的生活想自己做回主――这足许多人的理想,现在,则成了陆启水的现实

“首先,要有院子,而且起码要有3个院子,前院,后院和内院。其次,入口要有玄关,要有天井。第三,要种竹子。第四,要中式,要含蓄,要内敛。第五,要每个房间都有南北窗户。第六,要有养鱼池。第七,大卫生间要有大浴缸和独立淋浴房,第八,要……”

这是陆启水心目中的理想住宅的必备条件。作为宁波设计院的高级建筑师,曾经主持设计了多家五星级酒店、高级别墅区。设汁一座别墅对他来说,既信手拈来,又无趣无味。

“直到我开始想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别墅。”陆启水说,“没计变得有趣起来,灵感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活跃。”

如今,一座名为“稻语间”的坐落在浙江宁波的私人别墅,虽然是陆启水为别人“操刀”,但对他来说却也拥有非凡意义。而且,他还用“汽水”(陆启水的网名)的名义,将整栋别墅从没想、设计,到施工、建成的过程放在互联网上分享,竟然引来了意想不到的狂热追捧,以至于海峡对岸的《中央日报》都转载了关于这栋小楼的故事。一时间,这座低成本建筑瞬即变成了一个“大事件”,许多人跟贴立誓“35岁前的奋斗目标就是拥有‘稻语间’一样的小别墅”。是的,跟那些沉迷于设计地标建筑的设计师不同,年轻的“汽水”显然更愿意帮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居住理想。

一波三折的自建房

3年前,陆启水本打算在奉化老家买一块地,并建造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他甚至已经兴致勃勃地做好设计图,设想了一切有可能遇到的困难和解决办法,只等一座休闲别墅出现,填充他的美好生活。但就在这时,当地建水库的计划彻底破坏了他的美梦,让他回到现实――他的休闲别墅只能是一座占地面积仅有40平方米的二层小楼。

“真没办法,只能算天灾……”陆启水回忆起当年建房的情节,开玩笑说。这时,朋友雁子夫妇的一个建房邀请――在宁波郊区的某块土地上设计一栋私人别墅――给了陆启水另一种选择。“既然自己的房子建得不满意,那就帮朋友把房子建出来,同时实现自己的梦想。”陆启水接到邀请时,便决定这个项目分文不取,但是设计构架则由他全权决定。这么做,只为实现他的“居住理想”。

好事总是多磨。

当设计图完全成型、平面设计和室内景观设计也已经跟进到位时,陆启水怎么也想不到自己在这一天上了《奉化日报》的头版。“你猜怎么着?我成反面典型了,周围一些农户把我们投诉了,说我们乱拆乱建,影响到他们正常生活。”陆启水被突如其来的投诉搞晕了,在自家土地上合理施工影响到他人生活吗?再加上第一次建房失败的经历,他心想这栋别墅也很有可能因为某个意想不到的原因而就此夭折。但是这一次,他坚决不能让自己的理想再次化为泡影。“接下来,我花了比出设计图更久的时间到处沟通、游说,终于把这栋楼保住了。”正式解决问题的那天,陆启水看着雏形初现的“稻语间”长长地舒了口气。

学会因地制宜

即便是身为专业建筑师的陆启水,在建造私人别墅的时候仍然困难重生,不过幸好陆启水总是以苦为乐:“建筑设计不仅仅是艺术创作,更是克服种种困难的过程,想出办法克服这些困难是一种乐趣,要是点困难都没有,那和搭积木有什么区别?”

房子终于可以建了,但下一个问题接踵而来:谁来盖?这么小的项目,建筑公司瞧不上,只能去请民间施工队。

“一开始施工队以为是普通农村住宅,只派了两个工人过来,结果深入下去之后发现结构相当复杂。”

有一次,陆启水去施工现场,看到工人们把很多模板都做错了,他生气地问那些工人有没有看图纸,不想干就走人。结果工人们很无辜地告诉他没有图纸,每一项都是项目经理口述的。“我当时都傻了,这么复杂的结构图,项目经理居然用口述下达任务,还能做出来这么个雏形,虽然很多模板都做错了,我还是很惊讶,人民群众的力量真是伟大……”这个落后的民间施工队,居然就这么依葫芦画瓢地把房子建起来了,只有比较小的偏差。“最后施工工艺有些粗糙,而且墙面上的一些色线都是施工队自作主张弄的,不过这些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事后,我也检讨了自己。我的图纸不是给专业施工队看的,而是给普通泥瓦匠看的,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我居然事前没料到。”他拿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举例。“竹屋”的设计师隈研吾是日本人,日本建筑都要求精致到极致,但是隈研吾考虑到中国的施工水准,设计出来的“竹屋”并没有过高的施工水平要求,即使如此,也没有妨碍“竹屋”成为一个优秀建筑。“所以说,一个好的建筑师应该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做设计,这是我在‘稻语间‘建成后总结的经验教训。”

无偿设计师

“雁子的父亲,每次见到我去,都准备一大堆土特产给我,特别是上好的柴鸡蛋。”陆启水在设计“稻语间”之前就和它未来的主人雁子夫妇商量好分文不取,只为实现自己的设计愿望,“拿到这些鸡蛋,比拿到支票还让我高兴。签合同、一手交设计一手交钱,这样的方式我经历了十几年,但从没有一个客户用这种方法对我表达过感谢!”当然,柴鸡蛋并不是陆启水设计“稻语间”的唯一收获。在他把“稻语间”的照片和设计图贴到论坛上的几周内,陆陆续续有几十个网友电邮来了详细的建房计划,邀请他实地考察,为自己设计别墅。

“我平时设计的都是酒店、办公楼、别墅区,其实认真设计一座300平方米的私人别墅,和设计一栋3万平方米的办公大楼,或者一个大型别墅区,耗费的时间、精力是差不多的,如果我天天为朋友设计别墅,签了合同的五星级酒店投资方估计要上门来砍我了。”陆启水笑言实现理想也只能适可而止。

第3篇

黄埔军校位于广州市东南珠江中黄埔长洲岛上,全岛面积6平方公里,山峦起伏、四面环水、筑有炮台多处、隔江与鱼珠、沙路炮台相望。当年阗桂军阀盘踞广州,长洲岛位于珠江中,易于控制江面,易守难攻。又则当时长洲岛上尚有清末陆军小学堂校舍,稍加修葺即可使用,也可节省当时紧张的人力和资金,故选择此地作为军校所在。

时至今日。80多年过去了,黄埔军校大门依旧保持着原貌。大门中央上方的横匾上书“陆军军官学校”几个大字,为内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谭延闯所书。“陆军军官学校”是军校早期的名称,后来随着形势的发展。曾几次易名,其实从未真正挂过“黄埔军校”的门匾。只因多次改名,校址未变,都在广州黄埔区长洲岛上,所以人们也惯称“黄埔军校”。军校大门彩楼两旁原挂有一副对联:“升官发财。请住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横额为“革命都来”。孙中山逝世后改为总理遗嘱中的“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进入黄埔军校的二门,抬头可望见门口挂着一副对联:“杀尽敌人方罢手,完成革命始回头”。80多年后的今天。参观者依旧能从当年的这副对联中感受到黄埔军人的革命气概。

军校校本部是一座四进二层走马楼,简洁的色彩和线条,天井的一池荷花开得正好。二楼有校长室以及各部领导的办公室,后进主要是学生宿舍。1938年,日军飞机轰炸长洲岛,校本部被夷为平地。几十年来,这里曾经过反复重修与战乱摧毁,军校原址早已湮没于战火之中。直到上世纪90年代,广州市政府开始重建黄埔军校,1996年底校本部才正式落成。从一楼陈列室中的资料可以看出,为重建军校本部,在挖掘地面时找到了当时军校旧址的地基、柱子,从而准确地确定了当时的规模和结构。校内的配置也是根据许多军校学生的回忆而设立的,力图真实地再现当时的情景。

军校大门西侧有一幢2层砖木结构楼房,原是教职员宿舍,1917年孙中山曾在此憩宿。孙中山逝世后,此楼改建为“总理纪念室”。1984年又改为黄埔军校纪念馆,陈列黄埔军校校史和孙中山在广东革命活动的照片。

在军校西南的平冈,有座于1925年由广东革命政府为纪念讨伐陈炯明等叛军阵亡将士修建的东征烈士墓园,安葬着国共两党516位烈士。1928年在墓园前方,修建了一座凯旋门式建筑,名为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坊高约10米、宽约47米,全部以长方形花岗石砌成,正面开有3个大石拱门,中门较大,坊上石额的篆文“东征阵亡烈士纪念坊”,周围镌刻棕色陶瓷花边,上铺棕色琉璃瓦顶。进入纪念坊。是依山势用花岗石铺成的宽敞墓道。墓道两侧,遍植常绿乔木,东征烈士墓冢呈正方形,高约1.85米。四边各有宽约31米,面积为1000余平方米的园区。周侧的碑亭在正中建有高约3.4米的石碑,中刻“东征阵亡烈士墓”7个大字。墓后有城楼式纪功坊,全为花岗石砌成,高约10米、宽14.3米。坊上刻有“东江阵亡纪功坊”,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张仁杰敬题”。坊内两侧分别有楼梯可拾级而登,坊内的石壁上镶嵌有《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纪念碑》、《陆军中将刘君墓碑》和《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东征阵亡将士题名碑》。烈士墓园的两侧还有墓冢,东侧为东征敢死队队长蔡光举烈士墓,面积约42平方米,墓四周有钢筋水泥栏杆、并以铁链环绕。石碑高约4米,正面刻楷书“蔡光举烈士墓”,款署“民国十五年八月谭延敬题”。西侧为军校出身的17位少将合葬墓。“”期间,东征烈士墓园遭到损毁,后于1984年、1988年两度修葺,并于1991年建成“东征史遗陈列室”。

北伐纪念碑矗立在长洲岛仑头山,是一座高约10米的花岗石碑,为纪念北伐阵亡的军校生而建。由军校代校务何遂撰写的碑文“平冈之石齿齿兮,黄埔之水淙淙:屹丰碑以万世兮,将以垂纪于无穷”,读来令人感怀。碑的正面刻“国民革命军军官学校学生出身北伐阵亡纪念碑”。碑座的东、西、北三面刻有北伐阵亡的叶挺独立团第一营营长曹渊等353位军校学生的名字。但由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大部分共产党员阵亡者的名字未能被刻记。

军校南面的八桂山上,于1930年建成的孙中山纪念碑造型独具匠心。利用两边交叉而上的阶梯及铜像,构成“文”字。暗含了孙文的意思。碑座正面刻7级,上层5级,中间隔有较长的平级将其截然分开。7级代表军校在此办了7期。5级则代表军校师生共参加了5次战役。纪念碑身正面刻有“孙总理纪念碑”6个隶体大字。为元老胡汉民的笔迹。东面刻有孙中山弥留之际呼唤的“和平、奋斗、救中国”7个大字:碑身背面刻有总理像赞,是孙中山一生的写照:西面则刻有总理训词。碑上的孙中山铜像身穿西服、左手叉腰、右手前伸、面向大众、神采奕奕,高2.6米,重逾2000斤,为当年孙中山在日本的好友梅屋庄吉出资铸造。在中国,一般的纪念碑多是坐北朝南,但该纪念碑却坐南朝北,据说也隐含着孙中山北定中原、统一中国的遗愿。

第4篇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管理

云浮市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代称为新、泷二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现存的古建筑,从建筑规模、建筑工艺水平、建筑特点等各方面均能充分表现出各个时期的经济形态、政治与文化的水平。特别是明清建筑物既有岭南建筑风格与特点,也具有西江南岸地区的地域特色。在岭南(珠江)区域文化圈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1.明清建筑——占主导地位

云浮有两大主要水系,分别为南江(古称泷江,现称罗定江)和新兴江,两江相邻,都是从南向北汇入西江,但却有不同的风格与特点,两江之间的地方正好又包容了两个不同的建筑形式。

明清建筑以新兴布乾、枫洞、良洞、水湄村和云安南盛铁场村为代表,普遍门与天井较小,开间狭窄,瓦面低矮,空间不大,又不开窗户,采光不足,有些甚至不开正门,仅开侧门,但墙基大部分采用夯土或白砂岩砌筑,砖块体大、厚重,瓦块宽长、特厚,上盖筒瓦。外部装饰古拙,内部简陋,少装饰,整座建筑牢固实用,明代的建筑风火山墙用筒瓦砌成龙脊状小镬耳,清代稍有变化,形式多见为官帽样。近现代岭南所见的“竹筒屋”就是从这种建筑演变而来的。村落的布局整齐划一,一般都纵横布置,成列成行,早棋盘状,道路、排水均统一规划,建筑形式也相当统一。以新兴六祖镇水湄村为例,这是一个叶姓村落,房屋一列横排6座,共有近20排,100多座房屋,基本一个式样,纵横巷道路与排水系统统一,横巷两侧设有小门,整座村落对外封闭,对内开放、平等。该村又称将军村,曾任广州警备区司令叶肇和原我国外贸部部长叶季壮都出自该村,除了叶肇故居曾作改动外(式样略有改变,增置了洋式阳台和花坛,但高度不超越相邻房屋),其余均统一格式,包括门、瓦面和脊饰等,并无例外。枫洞村、布乾村、铁场村都有成排成列,排列有序,10多间古建筑组成充满古韵味的古村落。

新兴江流域的建筑工艺以夯土筑成,如云安县南盛北村的炮楼七屋高墙都是由夯土到顶。铁场村的古民居的40个镬耳全部由夯土筑成,天井沿及地面也是灰砂土夯实筑成,独具特色。

南江水系的古建筑以郁南连滩、大湾、罗定双东大同和冲表等地村落为代表。乡村聚落以散点布局,除了部分豪宅整齐排列外,大都各自散开,因为讲风水,重视相地学,追求依山傍水,所以房屋随地势升高级抬高,层层叠叠,方向基本上是朝向乡村的中心,这个中心并不统一,或道路、或池塘、或宗祠、或牌坊、或书房,以村落地形特点而定。居屋普遍厅堂开间阔,大门高大宽敞(豪宅多置屏风,中公神楼),天井大,采光充足。每个村落都以宗祠、祖屋或者豪宅为村中的标志建筑。大宅多为合院式布局,从三座到十二座相组合,如常见的九座屋,分为横三排,纵三排,中间以通巷纵横相连,大门外有地坪、围墙,围墙外有池塘,屋后有小园,加上两侧厢房,前院桥厅、花厅,瓦脊层叠结磊,勾心斗角,有“一木成林”的感觉。门屏、窗户、梁脊、檐口各种木石雕刻、灰塑、壁画,式样千万化,色彩鲜艳夺目,画面造型千姿百态,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其中又以灰塑和壁画的艺术价值最高,建筑工艺以使用红砂岩雕石最具特色。水磨青砖和凹型青砖的使用,青砖包泥砖的“金包铁”砌法也别具地方特色。每座大宅都是一个对外封闭、对内开放的小天地,屋内门窗多达100多个,而且每个厅房都有天井相连,通风透气、采光和排水性能好。风火山墙(俗称镬耳)也从实用性转变为装饰性,很多镬耳的灰塑都十分精美而且高大,最高的可比墙体一倍,玲珑浮凸。因此,镬耳往往成为村中的建筑精华,加上地基逐级升高,远看时景观尤为华丽精美,这些大宅与村中的牌坊、社坛、古祠、书院、古井、古树等相互呼应,构成一幅明清乡村民族风情画。如郁南县大湾镇大湾古寨。罗定滨梁家庄园与古墟相邻,并建有码头、粮仓、炮楼和石板小路,更有规模,其中的“九座层”最为突出、显眼,主次分明,布局合理,为古村落的佼佼者。

2.历史与现状——亟待保护与抢救

云浮现存的古代建筑,最早可以推至明中期。能够完整保留明代架构的有新兴豪头村镬耳屋、枫洞村与布乾古村落、云安县南盛铁场镬耳屋和罗定素龙黄氏宗祠、冲表十镬耳屋等。象枫洞村、布乾村、铁场村等明代的古村落,在岭南已屈指可数。明末清初的,或者保留明代风格的,清代重个时增加了新的建筑内容、具有明末清初特点的建筑有罗定楼脚民居、谭御史祠、刺史祠、新城欧屋、云城吴屋等。清中期的建筑有新兴大稳村民居、云安陈公祠、郁南光仪大屋、大夫第、冷水中宪第、余公祠等。清末建筑有罗定梁家庄园九座屋、双东大同倒流榜民居、新兴良洞村、水湄村落民居、云安富林民居、耀德书院、云城凤岐里民居、郁南大湾民居、连滩天花塘、竹围村民居等。这些建筑的分布说明了明代新兴的经济文化以南江流域的进步而并进,是历史文明的见证。当时南江流域仍处于瑶族社会为主体的社会形态,未形成规模村落,新兴江流域中虽然形成几个大的村落,但社会形态仍不够稳定,村落的建筑带有防御性、建筑牢固、门小窗少特点,建筑集中,居住环境和条件较差。到了明末,罗定州的建立,使南江流域的经济文化崛起,逐步趱文明定州实行“募民占籍”的做法,大量吸收移民,使得各地的建筑风格与特点在罗定州融汇与交流,逐步形成自己的特点和风格 ,正由于这种文化交往与文化的包容性,使得清代南江民居文化大放异彩,建筑形式多样化,建筑工艺水平和建筑艺术日臻成熟完美,成为岭南具有独特风格的南江建筑,文化的包容性与社会的开放性成为这些建筑的最大特色。

云浮市古建筑的现状和处境令人甚忧。越是年代久远的古建筑,问题尤为突出,亟待保护和抢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种状况:无人管理,任其自然损坏,而且随时有湮灭危险。很多明代建筑基本无人居住。如新兴布乾明代古村,几乎全部人去楼空,仅留下一座座房屋空壳。云安南盛铁场明代村落,只见整齐排列40个镬耳,但夯土墙体已风化,屋内全部用来堆放柴草,曾因失火而烧掉了三间,幸得村民扑救及时,才幸免于被全部焚毁。罗定冲表十镬耳屋也是塞满一屋稻草一失火则全屋会被化为灰尘;随意拆除或改建。有些古建筑虽然有人居住,但无能力维修,一有损毁便随意改建,使原有古建筑改变原貌。如罗定双东倒流榜民居和郁南连滩竹围村都有拆低镬耳,改建水泥阁楼现象。像罗定楼民居、新兴大稳民居,都有倒塌后无人管理现象,破烂的居室往往成为吸毒者藏身之所;产权不清,只使用不维修保养。如罗定梁家庄园,分属于黎少中学和粮所,现已不使用,亦不再承担维修责任。有些大屋原为地主产业,时分给农户,不再使用时也不再修葺,或者把部分物件拆走,造成整座大屋支离破碎,断壁残墙,十分难看;违反《文物法》规定,乱改乱建,在修葺过程中破坏文物原状。如罗定黄氏宗祠、郁南连滩张公庙、新兴国恩寺和九屋岩等都非常突出。

3.建筑价值——历史、艺术、科学研究

云浮目前存在的古建筑,主要的建筑价值表现出在三大方面:(1)历史价值,我市古建筑大多是明清建筑,能全面反映我市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形态,是我市历史发展的文物证据,对研究我市明清时期的历史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艺术价值。我市古建筑是全市劳动人民的重要文化遗产,特别是明清两代能工巧匠所创造的建筑文化,包括建筑工艺、木石雕刻、灰塑与壁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其艺术水平代表了该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特色,特别是一些灰塑与壁画,近代人也难达到如此的艺术造诣,这是前人留给我市的一份文化财富,值得很好的继承与弘扬;(3)科学研究价值。我市古建筑,特别是明清村落的聚落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我们可以从中探讨乡村的布局、居住环境的合理利用、建筑的选址、地理学(建筑地形与座向)房屋的布局、生活习惯等,以保证我们居住环境的优化与持续发展。同时,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建筑工艺的应用、建筑物的安全性能等各方面很值得研究与探讨。

4.保护利用——合理利用强化管理

云浮的古建筑是反映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又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我市人文精神的载体,有加强保护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古建筑与其他文物一样,是不可再生的,一经损坏便难以恢复。我市古建筑作为一种文化遗产,首先要按原貌进行保护,其保护工作的方针是“保护利用,加强管理”,利用是有效的保护,只有分级加强管理,才能合理利用好。

为此,要深入开展全面文物普查,重点对古建筑的近现代纪念性建筑物进行普查,进行丈量与登记,摄影及测绘,将我市的明清古建筑登记备案;实行分级管理,经普查确定,选择符合条件的逐级申报为国家、省文物保护单位,各市自行公布一批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及尚未核定公布的古建筑,由市县文化文物部门予以登记公布,或者作为文物点,由镇级文化站协助管理;选择一批重要的文物建筑进行重点扶持修葺,将其纳入我市的经济发展计划和城乡发展规划,并报人大审查备案,每年维修三五处,用5—10年时间,将一批市计划重点扶持的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修葺;文化建筑属于政府的三大建设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中的一项。

第5篇

魏文帝曹丕在他的名篇《典论·论文》中留下名句:“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因为年寿再长也有尽头,荣乐止于其身,不如文章可传之无穷。且不论以现代人思维,宇宙的生命也有限,根本不存在永垂不朽的物事;就曹文本身看,他只讲了文章对于个人名垂后世的重要性,并没有论述文章何以是“经国之大业”。晚年欲以“文章”来“经国”,让人们读《红楼梦》、批《水浒》,留下失败的案例,这当然不能否认他的《论持久战》,林肯的《在葛底斯堡的演讲》这些“文章”对于经国大业的巨大影响力,但它们是以政治观念与政策策略而取胜,并非靠文采焕然来打动人心。

纯以文章名垂后世者,自然不少。在中国,李杜文章如“不废江河万古流”;在外国,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剧本,也都是人类社会宝贵的精神遗产。然而,不说“经国之大业”,“文章”不如“文教”(即文化教育,即以文明感化人、以教学培育人),单说个人名垂后世、影响后人而论,“文章”也不如“文教”。这是我今年参观了两处书院的一点感悟。

今年5月,我参加支教活动到贵阳,有幸与朋友到修文县拜谒了“阳明洞”。我研究明代异端思想家李贽的师承关系时,知道他是阳明学派的再传弟子,也知道阳明学对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思想界的巨大感召力,但亲履“阳明洞”才有了切身感受。洞中有明治时代学者的刻石纪行,山上“王文成公祠”有日本学者捐铸的王阳明铜像。“大日本国东宫侍讲文字博士”三岛毅的《龙冈观月》碑刻,上书:“忆昔阳明讲学堂,震天动地活机藏。龙冈山上一轮月,仰见良知千古光。”

想当年,明代王阳明(本名守仁)以上疏直谏获罪于权奸刘瑾,被贬“贵州西北万山丛棘中,蛇虺魍魉,虫毒瘴疠”的龙场充驿丞,九死一生之余,消除忠而见弃、有家难归的悲愤,潜心悟道;“却喜官卑得自由”,在阳明洞开辟书院,教授远近闻名而来求学的诸生。原本蛮荒僻陋之地,有了“玩易窝”、“何陋轩”、“迎宾堂”、“君子亭”……龙冈山到处是其乐融融的讲学传道场所。先后任贵州提学副使的毛科与席书,慕名请他到省会的文明书院去讲学。一时间,贵州习文讲学之风大盛,而龙场驿和龙冈山所在的修文县更是因之闻名遐迩,才士辈出。

到如今,造访阳明洞和龙冈风景区的人们,有多少懂得阳明心学?如我之流也不过知道一点“致良知”与“知行合一”论的皮毛。但是,诚如孔夫子所言,君子之德如风,风吹草偃。任何一个身临其境、能够想象王阳明当年的艰难处境和传道盛况的人,都不能不怦然心动,体味到阳明先生人格的坚强及精神支柱于人生的意义。精神文化有那么一种“气场”,即无形地征服人心的力量,虽百代之下而不稍减。

今年五一节前,我三到潮州,参谒了韩文公祠和韩山书院。潮州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凭什么?从唐代韩愈因上书谏阻皇上佞佛,被贬潮阳,在这远离长安“路八千”的“瘴江边”倾俸办学,潮州就兴起了“崇文重教”之风,代代相传,成就了“海滨邹鲁”、“岭海名邦”、“粤东首邑”的美誉。潮州人不仅历代修葺韩山书院和韩文公祠,而且,虽然韩愈在此地任职才8个月,潮人念其倡学育才之德泽,将山易名为“韩山”,水易名为“韩江”。——曹丕所谓“不朽之盛事”,有过于此乎?

第6篇

所谓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此园增添了皇家宫殿、皇家园林诸多亭台楼榭、廊桥塔阁、寺庙宫观,一派皇城景象。故人莅其中,已置北宋年间之汴京矣。

其地汴河,蜿曲如蛇。之侧有门外广场,地上地下泊车二百有多。门内巍立张择端塑像,高大伟岸。昔时宫廷画家之风范跃然空中。之后有他曩日笔下之《清明上河图》巨制浮雕于石。由宋都广场右出为九龙桥,左出则为虹桥。虹桥采用钢架木铺,人众团聚,其景象宛若画卷之铺陈耳。桥端之侧,置有民俗街一条,茶楼酒肆,煎饼炊馍,坐卖流贩,一应齐全。店门招示,均以匾牌、幌、幡、灯笼饰之。厨娘老板、伙计及店小二等,不分男女老少,皆着北宋之衣饰。乌纱帽冠,攒笄布佩。开襟大衫,斜襟短褂;系带筒裤,无不返祖归宋焉!最为奇者,园中幻术杂耍,演艺当垆,一应人等,均饰宋服,果真人步园中,返祖于千年之汴京者焉。

过登鸳鸯桥,穷极梁山好汉劫囚处,即到东京夜市。白日之夜市,灯笼垂悬,茶幌摇戈,酒幡拂檐,店小二出出进进,当垆女郎挽发微笑。其夜景即可想见也。

跻身上善门,四面眺望,水车园、王员外府第、赵太丞府第、战舰商船、驿栈码头,尽收眼底。直的一道者,王员外府第也。宋时的青瓦土色墙,朱红大柱,栌斗平檐,宋式举架之制,跃人眼前。

健步拂云阁,向上瞻之:阁体四层,王字脊飞檐,两山歇山挂檐,逐层腰檐。金黄琉璃瓦,朱红大柱,窗棂门脸,朱紫镂刻,戏文草虫,拟于宋风。可谓伟岸拂云也哉!环视四野,斗鸡叫卖,马球蹴鞠,游船马帮、博拳秋千诸游乐之声盈耳。悦乎其心,何以言表!

经大宋科举四方院,已届酉时。祥云布天,金乌偶露半脸,我等倦然。有怠而欲止者。俄而举目,一座庑殿式楼宇跃入眼帘。金碧辉煌,仙人异兽骑檐之上,紫墙石栏,龙壁望柱,王者之象,油然于目。众君兴致又生,箭步于前,但见宣和殿、宣德殿两块大匾悬挂于檐眉之下。众君蚁登于上。一睹大宋皇帝龙椅宝座。昔日文武官弁慈笏请奏,皇帝面南,勤理朝政之景象,足可想见也已。忽闻钟声抑扬,琴音缭缭,迷迷之音诱余而入,是为编钟乐舞表演馆者焉。

我等择几而坐,店小二业已热茶侍候。一边吮品香茗,洗耳揉目;一面屏心观看石琴编钟之演奏。工、商、角、徽、羽之音再现,宋舞复出,何其悠哉。迷迷之音,何其闲也。

于是余有叹焉。其政府当局下此恨心,当是顶住上级之压力,社会之舆论,方成此佳作也。何况当下尚有人偏执一词砭之者。足见开封市政府当时之胆识与卓见。若无此决心,焉有今日之国家五A级景区乎?安有中国旅游之胜地者欤!故非有胆魄者,不能至也。有其胆魄者,无其历史遗迹,亦不能成也。

于是乎余又有叹焉,古滇之地,虽未遗朝留都,但我辈之祖先留有古邑村镇,稍事修葺,勿用仿建,即可供人游瞻。拥有此资源之当局,当以此为效,举其胆识魄力,修缮古邑村镇,为云南旅游经济出力,不亦悦乎!

我等一行从九龙桥出。同行领衔者苏建华,随行者有何耀华、高美华等同团诸君。时在公元贰零壹壹年十一月二日下午。

诗二首

晋北晋中采风记

云南文史馆于辛卯岁组织采风,不才得以参加豫晋线。一路人文景点、自然风光颇丰,以游记形式记不胜记,故应景拈诗,以记其迹。现录两首,未计工拙,但求平仄相叶,祈请诸方家赐教尔!

昔时三晋地,

一度领中华。

应县全木陪,

云岗石窟崖。

平遥古衙署,

祁县顶乔家。

何以九龙地,

旅游又着花。

炎黄二帝祭坛即兴

黄河之水古今流,

英主数朝淹且留。

大禹炎黄一华夏,

偃师殿宇二里头。

汴梁大宋开封府,

商代安阳殷墟周。

世界称雄何以借,

摇篮文化有中州。

链接:

官网:省略/

咨询电话:0378-5663819

交通:清明上河园位于开封市区,乘1、15、20路公交车可达

门票:门票:80元

美食:东京食街汇集了各种开封传统风味小吃

购物:园内集中了以宋文化为主题的各式旅游纪念品

第7篇

芫荽俗称香菜,营养丰富,在这个时令的大小餐桌上倍受青睐,爱之者甚多。无论是清火小炒,凉拌生吃,还是涮烫火锅,其口感皆鲜嫩滑爽,足令齿颊生香,真不愧为是绝佳的提味菜蔬。

此外,仅每每视及那一簇簇苍翠欲滴、纯粹地道的葱绿,便常可清新眼眸而熨暖于心。

芫荽性温味甘,能健胃消食,发汗透疹,利尿通便,驱风解毒。《本草纲目》有云:“胡荽辛温香窜,内通心脾,外达四肢。”而最初,有些人对芫荽那种强烈的香味颇为排斥,这往往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亦如,某些人从喜吃芫荽而爱上种植芫荽,期间多少总会经历一些事情,或催生感悟,或净化思虑,甚或淡泊心志。

我在结婚之前的饮食规律毫无章法可言,年少轻狂的所谓血气方刚似与芫荽的异香格格不入。走过不少的弯路,肠胃自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这是大多数男人的通病。遂想到,纵使婚姻不算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脚注,但至少是一个坚实的门槛,门里门外的风景自然大相径庭。

在婚姻的门内看风景,风花雪月与柴米油盐、锅碗瓢勺不时交相辉映。一个为了理想或生计在外顽强打拼的男人,当他心力交瘁地回到属于自己的家时,他会感到自己抵达了那座坚不可摧的城堡,每一砖一瓦,一饭一茶都是如此的温馨而亲切。

于滚烫的火锅内,心爱的人择三两把色泽青绿的芫荽浸入其间,烟气氤氲中,尝一口热菜,品到的是满嘴的清香,再细细咀嚼,缓缓升腾的便是一颗暖融融的心;倘若心灵手巧的爱人端出的是一碟拌了辣子、葱花、芝麻之类的生菜屑,则另有一番极佳的秀色可餐。

芫荽的吃法很多,一把小小的青蔬,让心爱的人从淳朴的日子中煮出了醇香,此番风味,怎一个情字了得?

常常,有七年之痒之说,个中滋味实难描摹。设若从一个人对待芫荽的态度,即由拒吃到偶食,终到极喜时迫不及待的心路历程,或许可窥见一斑。婚姻需要用心经营,爱情转入亲情的过程宛如和风细雨,往往了无痕迹。说同样的话,买同样的菜,把爱放进平素的日子里,做成了一道道可口的家常菜,七年光阴到最后已然打上了别致而深刻的烙印,此爱貌似朴实无华,却入木三分,深入骨髓。

在乡下,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场面:男人荷锄在前,女人提篮在后,步履轻盈而怡然自乐。选一畦菜地,稍事修葺,浇水施肥,再将芫荽的种子播入其内,不久,新的希望便在沃土之中悄然孕育,恰似爱的结晶。

幸福就像家常菜,平淡才是真生活。有时候,在某个层面上,芫荽的素心昭示着一种真正的强大。

步履从容

时光如水流泻。此刻,幸福已然漫溢在新年的门槛。临窗而立,有凌厉的风掠过脸庞,也有阳光斜照在身上。季节里的风景流转至今已近萧索,所幸新居的东南隅有哪家新辟的一畦菜地,那一簇簇初绽的青蔬郁郁葱葱,犹在提醒着人们更多的希望正在沉睡的沃土中孕育。

岁月静好,于寒冬的冷峻里,温暖在琐碎中肆意蔓延。伫立在岁末的憧憬中聆听着新年清晰而绵长的钟声,心境斑驳又明朗,一年中经历过的那些人与事,一时间次第浮现,仿似倚着柔软的时光羽翼轻舞飞扬……

家是爱的坚实城堡,房子是家的温情面纱,这是一串熨贴人心的词眼。年岁增长,站在三十五岁的左边,深感购房、装修、宴客是一段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历程。眼下,房产证仍在银行押着,遥想十余载的还贷生涯遂像一排排突兀而出的栏杆,等待我去飞身跨越,所谓痛并快乐着。

爱的期望与生俱来,爱的疼痛铭心刻骨。孩子的书包越来越重,小小的人儿也会因考不好而揪心难过。于是,在心生怜惜的同时,总禁不住地觉得自己肩头的责任感日益沉重,但始终不会改变的是那一份历久弥坚的神圣。

爱人的心朴素而淡雅,在这大城小厨的日子里,恁是从一道道家常菜中煮出了岁月的馨香。幸福无定式,一条围脖,一件自织的毛衣,抑或一双绣花鞋垫皆是一个个寻常却无与伦比的感动。时光如旧,日子静静流淌,我们终究也会被其洗白华发,慢慢老去。情爱的渗透俨如春风化雨,或许,如此渐渐淡下来的,才是我们所想要的真正的生活。

第8篇

李鸿章是晚清政坛奇人,他一生忠贞事清,又敢做敢为,无论是皇胄掣肘,还是清流物议,他都不在乎,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领域干了许多大事,是一位非常务实的朝廷干将。他性格复杂,总处在矛盾的漩涡中,长期处于内忧外患的夹缝中,处于既不能得罪洋人又要忠于朝廷的夹缝中,处于实际上是“弱国外交”的尴尬境地,虽小心翼翼,东补西贴,如履薄冰,然终未能挽救晚清大厦于将倾。他生逢大清国最黑暗、最动荡的年代,他的每次“出场”无不是在国家存亡危急之时,大清国要他承担的无不是“人情所最难堪”之事。赞他者说他是中兴名臣,谤他者说他是千古罪人,可以说他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有争议的人。

李鸿章一生共签下30多个条约,其中大多数为不平等条约。近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史料出现,对这位清末重臣的评价也逐渐多元化。他与曾国藩等人主导洋务运动是其进步的表现。他也有外交上维护中国的事迹,如在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独自前往谈判,最终以义和团叛乱挟持清廷为外交借口,不割地而平息事件。

1823年2月15日(道光三年正月初五),李鸿章出生于安徽合肥市肥东,其父李文安系道光甲午科江南乡试第九名举人,戊戌科会试第一百十二名进士,殿试三甲,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使李氏家族成为当地名门望族。他的六个儿子:瀚章、鸿章、鹤章、蕴章、风章、昭庆,均走的是读书做官的道路。

李鸿章24岁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初年,他在原籍办团练,抵抗太平军,并去江西、湖南投靠了曾国藩,又奉其命回乡招兵买马,编练成7000名淮军,由部将刘铭传、周盛波、张树声、吴长庆等分带,沿江而下,到上海镇压太平军。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1899年至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又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的文华殿大学士是当时内阁最高职衔,他实际掌管清廷外交、军事、经济大权,可谓“两人(慈禧、光绪)之下,万人之上”。

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史上许许多多的第一。李鸿章曾先后创办江南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天津电报局、津榆铁路、上海机器织布局,还建立同文馆,选派留学生出洋。他办洋务的初始动机是办军工企业,造出枪炮、弹药、机器、舰船和水雷,主要用来对付捻军(太平天国时期北方的农民起义军)。但由于直接改善了淮军的武器装备,使淮军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军事力量,后期的淮军实际上成了国防军。

李鸿章在与列强的交往中意识到富国才能强兵,故积极推进官办、商办军工企业的发展。他长期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事务大臣,坐镇北方最大的通商口岸天津,既积极筹划北方防务,戍卫京级,又进一步拓展洋务,以增加财赋收人。他还苦心孤诣,编练成一支当时堪称亚洲一流的海军,并在山东的刘公岛安营扎寨,这支北洋舰队拥有各种军舰25艘,42000吨位,以大沽港、旅顺港、威海卫港形成三角,拱卫京城的海上门户。后因朝廷的腐败与各方面的掣肘,海军长期没有军费没钱买炮弹,导致在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空余历史的一声浩叹。

前后,李鸿章已意识到“穷则变,变则通,但端在人心相通”但他却曾举棋不定。当光绪帝下诏“明定国是”时,他曾向管学大臣孙家熏推荐康有为为京师大学堂总教习。1898年戊戌,慈禧太后重训朝政,光绪被囚,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海外,朝廷大批清查维新人士。在这样的严峻时刻,李鸿章却暗中保护一些维新人士,并和康有为、梁启超暗通款曲。有人告他是维新派,慈禧因此询问:有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答:臣实是康党,废立之事,臣不与闻;六部诚可废,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慈禧听后默然不语。

环视清朝历史,汉人中只有李鸿章敢和满清最高统治者如此对话。而且接下来他还有一次更惊世骇俗的“抗上”的举动。

1900年6月,外国联军攻陷了中国北方的海岸门户大沽炮台,3天之后,京城门户天津陷落,以保护使馆为名登陆的联军向通州进发,而通州距都城北京仅20公里。21日,大清国宣布与各国进入战争状态。然后朝廷的电报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各省封疆大臣率兵北上共同灭洋。而李鸿章深知国家忧患日深,军力积弱日久,“若不量力而轻于一试,恐数千年文物之邦,从此已矣”。李鸿章给朝廷发去一封电报――这位大清国两广总督对朝廷“北上勤王”的圣旨的回答竟然是:“此乱命也,粤不奉诏。”

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闽浙总督许应、四川总督奎俊等在获悉了李鸿章的电文后,确定了共同抗旨以求东南互保的原则。他们的道理很简单:如果大清国的南方也发生了动乱,那么乱了敌人的同时肯定也要乱了自己。虽然在以后很长时期内这些人无不被国人痛斥为一群“出卖民族利益的之徒”,但在1900年的庚子巨祸中究竟是他们确保了大清国南方半壁江山的稳定。

八国军攻进北京,帝、后西逃西安。朝廷的电报再一次一封接一封地到达南方,要求李鸿章北上与正在攻打这个国家的洋人议和。朝廷为此将李鸿章由两广总督重新调任为大清国封疆大臣中的最高职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而慈禧的最后一纸任命是:“着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每当满清政府把这个巨大的帝国带到毁灭的边缘,他们唯一必须启用的人就是李鸿章。由两广总督回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又为清廷这所“破屋”充当起“糖糊匠”之责。由于大清长期积贫积弱,李鸿章纵然有三头六臂亦回天无力。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代表大清国与11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的李鸿章,在签字回来后再一次大口地吐血史载其吐血中“紫黑色,有大块”,“痰咳不支,饮食不进”。医生诊断为:胃血管破裂。

李鸿章在病榻上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每有一次构衅,必多一次吃亏。上年事变之来尤为仓促,创深痛巨,薄海惊心。今议和已成,大局稍定,仍希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

1901年11月7日,这位大清重臣已处在油尽灯枯之际,他“久经患难,今当垂暮,复遭此变,忧郁成疾,已乖常度”。站在他床头逼迫他签字的俄国公使走了之后,身边的人大哭:“还有话要对中堂说,不能就这么走了!”李鸿章的眼睛又睁开了,身边的人对他说:“俄国人说了,中堂走了以后,绝不与中国为难!还有,两宫不久就能抵京了!”李鸿章两目炯炯不瞑,张着口似乎想说什么。身边的人再说:“未了之事,我辈可了,请公放心!”李鸿章“目乃瞑”,享年78岁。

李鸿章有一首临终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诸君莫作等闲看。”

李鸿章去世后,两宫“哭失声”,慈禧太后称赞他是“再造玄黄”之人。赠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赐白五千两治丧。原籍和立功省建祠10处。京师祠由地方官员定期祭祀。清代汉族官员京师建祠仅此一人。李鸿章生前还有一项汉人最高殊荣: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之日,破格赏予李鸿章汉人唯一的“三眼花翎”(原只有满族贝子或以上贵族独有,曾国藩亦只获授双眼花翎)。

在当时的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的自传中,李鸿章被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刘继兴考证,李鸿章青年时代所作的诗句“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曾使异国的伊藤博文在从政前竟深受其影响。

时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称李鸿章为当时世界上四大伟人之首,与当时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法国总理甘必大、德国首相俾斯麦齐名。

关于身后荣辱,李鸿章心里很明白,他曾说,中日甲午战争“至一生事来,扫地无余,如欧阳公所言,‘半生名节,被后生辈描画都尽。’环境所迫,无可如何”。

梁启超曾著有《李鸿章》一书,书中为李鸿章大抱不平:“西报有论者曰:日本非与中国战,实与李鸿章一人战耳。其言虽稍过,然亦近之。不见乎各省大吏,徒知画疆自守,视此事若专为直隶满洲之私事者然,其有筹一饷出一旅以相急难者乎?即有之,亦空言而己。乃至最可笑者,刘公岛降舰之役,当事者致书日军,求放还广丙一船,书中谓此舰系属广东,此次战役,与广东无涉云云。各国闻者,莫不笑之,而不知此语实代表各省疆臣之思想者也。若是乎,日本果真与李鸿章一人战也。以一人而战一国,合肥合肥,虽败亦豪哉!”“中国俗儒骂李鸿章为秦桧者最多焉。法越中日两役间,此论极盛矣。出于市井野人之口,犹可言也,士君子而为此言,吾无以名之,名之曰狂吠而已。”

英国及美国对李鸿章最为著名的评价:不仅是中国在当代所孕育的最伟大的人物,而且综合各方面的才能来说,他是全世界在上一世纪中最为独特的人物。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做出了有价值的服务;以从政三十年的政治家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的人口最繁盛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其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

《清史稿•李鸿章传》评价说:“中兴名臣,与兵事相终始,其勋业往往为武功所掩。鸿章既平大难,独主国事数十年,内政外交,常以一身当其冲,国家倚为重轻,名满全球,中外震仰,近世所未有也。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惟才气自喜,好以利禄驱众,志节之士多不乐为用,缓急莫恃,卒致败误。疑谤之起,抑岂无因哉?”

梁启超《李鸿章传》对其评价是:“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吾欲以两言论之,曰:不学无术、不敢破格,是其所短也;不避劳苦、不畏谤言,是其所长也。”

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时,这样说李鸿章:“我中堂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难险阻,尤所不辞。如筹海军、铁路之难,尚毅然而成立,况于农桑之大政,为民生命脉之所关,且无行之难,又有行之人,岂尚有不为者乎?”

近代史学家唐德刚认为其“内悦昏君,外御列强”,是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的其中一个,(另外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

李鸿章对自己作为尝作出以下的总结:“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间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对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第9篇

晋祠古为唐地,是为纪念西周初年晋国的开国诸侯唐叔虞而修建的祠堂,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西周时期。司马迁在《史记・晋世家》中用一段“剪桐封弟”的故事,详细地记载了周成王的胞弟叔虞被封为唐国诸侯的事。叔虞来到唐国后,励精图治,利用晋水兴修水利,发展农业,使唐国百姓生活富足安康。叔虞死后,其子燮因境内有晋水而改国号“唐”为“晋”。后人立祠祀叔虞于晋水之源,故称晋祠。

晋祠创建年代久远,最早见著于郦道元的《水经注》:“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由此可见,在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这里的风景文物就已具有一定的规模了。

晋祠自创建以来,曾经过多次修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观。南北朝时期,高洋了东魏政权,建立北齐,把晋阳定为别都,于天保年间(550~559年)在晋祠“大起楼观,穿筑池塘”。隋朝开皇年间(581~600年),在祠区西南增建舍利塔。唐时又进行扩建。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皇帝李世民游历晋祠,遥想当年发迹神祠、起兵晋阳,亲撰《晋祠之铭并序》大碑一通,以“金阙九层”“玉楼千仞”的词句来赞美当时的晋祠。

宋以前祠区的建筑布局是以唐叔虞祠为主体,宋以后这种情况有了改变。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在晋祠大兴土木,历时5年。太平兴国九年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后重建了鱼沼飞梁。此后祠区布局大为改观。元祜二年(1087年),太原府吕吉等人在殿前廊柱上雕造木盘龙后,留墨书题记于圣母座椅之背,迄今清晰可辨。政和元年(1111年),重建了苗裔堂,俗称奶奶庙。宋绍圣年间(1094~1098年)铸铁人而“壮神仪”。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在飞梁之东增建献殿,专为圣母贡献祭品。宋元时期晋祠已经是以东向的圣母殿为主体了。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高汝行出资增建了台骀庙,祀汾水之神。嘉靖四十二年增建了水母楼,祀晋源水神。嘉靖年间还重建了难老泉、善利泉亭。万历年间(1573~1620年),在献殿前增建了对越坊和钟鼓二楼,接着又在会仙桥的东面重修了华丽的水镜台供演戏之用。

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扩建唐叔虞祠、贞观宝翰亭。三十八年扩建文昌宫(祀文昌帝君)、七贤祠(祀豫让、李白、白居易、范仲淹、欧阳修、于谦、王琼)。六十年扩建昊天神祠,为玉皇阁、三清洞和关帝庙的总称。

历代不同时期出于不同的需要,相继在晋祠维修增建,于是晋祠成为以祖先、山川崇拜为主,儒、释、道及民间诸神为辅的完善的祭祀场所,并逐渐形成了一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这些建筑虽建于不同时期,却好像都服从于一个精巧的总体设计,布局紧凑,规模宏伟,并且自东向西,形成一条中轴线,贯穿着全祠区的景物。

中部从大门起,经水镜台、会仙桥、金人台、对越坊、钟鼓楼、献殿至鱼沼飞梁和圣母殿,成为晋祠的主体。这组建筑布局合理,造型宏伟,历史艺术价值极高。

南部从胜瀛楼起,经白鹤亭、傅山纪念馆、同乐亭、三圣祠、真趣亭、难老泉、水母楼、台骀庙至公输子祠。这组建筑,既有楼塔耸峙,又有亭桥点缀,池塘影映,泉水环绕,诗情画意,以风景宜人而驰名。

北部从文昌宫起,经东岳祠、关帝庙、三清洞、唐叔虞祠、苗裔堂、朝阳洞、老君洞、云陶洞、财神洞、待风轩、三台阁,到读书台、吕祖阁。这一组建筑依自然地形起伏,错综排列,殿宇接踵,以崇楼高阁取胜。

祠的南区恢复的十方奉圣禅寺、舍利生生塔、留山园与翰香馆构成一组古建群,这里环境清幽,殿宇辉煌,佛塔摩天,蜚声三晋。

晋祠以其独具匠心的总体布局,使建筑伴之以山川流泉、古树名木,将建筑空间和自然景色融为一体,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天人合一,物我相融”的理念。晋祠中,上百座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在林翳掩映中时隐时现,清澈见底的泉水湍流不息,犹如一条碧绿的玉带把一颗颗熠熠发光的明珠串联起来。在古树婆娑、池流映带之间,贯穿着千年宗祠与园林文脉,和谐自然。

春秋代序,日月替嬗。古老的晋祠,虽历经沧桑,几度变迁,但仍给我们保留下许多珍贵的文物遗迹。其中宋代圣母殿、十字形古桥鱼沼飞梁、金代建筑献殿被国家文化部鉴定为晋祠三大国宝建筑,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献殿是供奉圣母邑姜的享堂。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大殿梁架很有特点,只在四椽袱上架起一层平梁,梁身简单轻巧,不弱不费,故能经久不坏。殿的四周均无墙壁,中间前后辟门,其余各间在坚厚的槛墙上安直棂栅栏,形如一座凉亭,灵巧而稳定。1955年用原料按原式样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筑特点,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瑰宝。

鱼沼飞梁位于圣母殿与献殿之间,它们是一组不可分割的整体。鱼沼是晋水三泉之一。古人以方形为沼,圆形为池,因池是方形,池中又多鱼,故名鱼沼。其上立架十字形桥,古人本有“架虚为桥,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的说法,故曰“飞梁”。东西桥面宽阔,为通往圣母殿的要道,而南北桥面下斜如鸟之两翼翩翩欲飞。沼中还立有34根小八角石柱,桥边缀勾栏。这种形制奇特、造型优美的十字形桥梁,实为罕见。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此式石柱桥,在古画(敦煌壁画)中偶见,实物则仅此一孤例,洵为可贵。”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利用特定环境成功营造的杰作。

飞梁以西就是宏伟壮观的圣母殿。它背靠悬瓮山,前临鱼沼飞梁,左右善利、难老二泉呼应,坐西朝东,在全祠处于中居的位置。它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九年,崇宁元年(1102年)重修,是晋祠现存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庄严古朴,气势宏伟,是我国宋代建筑中的典范。

圣母殿重檐歇山顶,殿高19米,面阔七间,进深六间。殿周围廊,前廊深两间,廊下异常宽阔。大殿“副阶周箍”的做法是我国现存古建中最早的实例。

殿堂梁架采用“乳袱对六椽笥萌柱”的结构形式,是现存古代建筑中符合《营造法式》殿堂式构架形式的孤例。更有创造性的处理是,圣母殿将前廊放宽,门窗设于前内柱轴线上,使得殿内无柱。这种布局不但增大了祭神的空间,并为殿内设置神龛和塑像创造了无遮挡的空间。殿周柱子均向内倾,形成侧角,平柱至角柱逐渐升高,致使屋檐曲线弧度显著,打破建筑轮廓僵直的格调,增强了建筑造型的艺术美和稳固性。

圣母殿在两层檐下均施斗拱,上层为六铺作单抄双下昂,下层为五铺作单抄双下昂,承托着深远翼出的屋檐。斗拱与柱高的比例适当。斗拱配置十分疏朗,前檐各间设补间斗拱一攒,山面及后檐除稍间施补间铺作外,其余皆用扶壁拱。斗拱形制多样,柱头与补间相异,上檐与下檐不同,昂嘴有的平出,有的下斜。在转角铺作上,各层下昂及由昂均水平伸出,由下面望去,颇有高爽之势。一座殿宇上如此繁复的斗拱变换形式,充分显示了宋代匠师们在追求受力的合理性方面的智慧和创造才能。檐之下以挑檐枋取代替木,柱头上用普柏枋左右联构以保持铺作的前后稳定,这都是北宋建筑上的新手法。殿内无柱,内部装修简化,没有天花,即《营造法式》所记载的“彻上露明造”。

殿身拱眼壁彩画原是《营造法式》中“五彩遍装”图案,现存上檐几块原有的拱眼壁画图案是十分珍贵的宋代遗物。斗拱彩画与《营造法式》图样中所绘“五彩遍装”做法相似,虽经后世重装,但仍保存了宋时的风韵。殿顶覆盖黄绿色琉璃剪边,脊上饰各种动物走兽。廊下高悬的楹联匾额,古香四溢,远看飞阁流丹,气势十分雄伟。此外,大殿前廊柱上雕饰有八条蜿蜒欲动的木龙,豪放健美,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龙柱雕于宋元v二年,八条龙各抱一根大柱,怒目利爪,虽历千年,仍须发根根,鳞片层层,不能不叫人叹服其木质之好,工艺之精。

圣母殿建成于宋初,修葺于《营造法式》颁行之际,无论从大殿的平面布局、梁架结构、斗拱配置,还是翼角处理、彩画制作等,都为《营造法式》作为行业规范所采纳。圣母殿的建筑实践经验为《营造法式》的编撰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圣母殿结构奇巧,犹显雄劲,是我国五代以后南北两地建筑风格的结合,反映了宋代建筑科学和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

第10篇

那么碧霞元君是谁, 她有什么神通让信众争相膜拜,是谁将她从一尊普通的玉女石像推上了至高神坛,如今位于奥运主场馆区内的北顶娘娘庙又和水立方有怎样的地盘之争呢?笔者在此一一道来。

琼台女神碧霞元君的由来

碧霞元君声名显赫,明清两代席卷整个北方地区,几乎所有原本百姓供奉的女神,都被碧霞元君所取代。声势之盛,无出其右者。如此声名赫赫的女神,来历也是众说纷纭。最主要的有以下四种:一为东岳泰山神东岳大帝的女儿说,这一说法见于晋代干宝所撰《搜神记》、北宋《太平御览》。二为碧霞元君是黄帝派遣去泰山迎接西昆真人的七位玉女之一,这一说法见于明代王之钢《玉女传》、李谔《瑶池记》。三是华山玉女说,这一说法见于明代王嘉言《重修圣母元君祠记》、明末清初方以智《通雅》。四是民间凡女得仙说,也就是说碧霞元君并非生来就是仙人,而是由民间凡人女子修炼成仙的,这一说法流传最广,也得到了信众的广泛认可。对碧霞元君深有研究的罗香林先生,也是认可这一说法的。

从历史的角度看碧霞元君信仰的由来与发展

抛开凡人修仙、传说故事不谈,如果按无神论的观点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碧霞元君是从何而来呢?学界普遍认为碧霞元君信仰肇始于宋真宗封禅泰山时发现的玉女石像。元代马端临的《文献通考》卷九十“郊社考”记述,泰山太平顶上有玉女池,池侧有石像。当时泉水浑浊淤塞,当宋真宗封禅泰山的先头部队到达此处的时候,泉眼突然涌出大量清泠而甘美的泉水,经度制置使王钦若奏请对玉女池进行修缮,真宗得知池边玉女像残破不堪,命令皇城使刘承用玉石重塑玉女石像,石像安置好后,真宗在近臣的陪同下去观看,又命人砻石为龛,令人致祭。这便是碧霞元君能够开始享受香火的缘由。当然,也有的学者认为玉女之名古已有之,由此认为宋之前就有玉女信仰,但宋以前准确记载玉女受到供奉的内容已不可考,笔者认为这次宋真宗的行为就是泰山玉女得享香火的缘起。

泰山玉女与这位宋朝第三位皇帝――宋真宗赵恒(公元968-1022)的缘分也不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赵恒是宋太宗第三子,在位二十六年。宋代诸帝对道教的提倡, 以宋真宗和宋徽宗为最。宋代时, 泰山神已被纳入道教体系之中, 宋真宗封禅泰山, 除了夸示四方,多少也有神道设教的意味,而他在泰山上的行为无疑是间接认可了玉女的地位。

吴龙安先生在论文中提到过两条北宋末至金明昌年间, 两处奉命礼岱岳、次谒玉女祠的刻石资料。这两条刻石题记收录在清人阮元的《山左金石志》中, 其一为宋人刘衮的题名: “兖海守刘衮奉诏祈雪, 次谒玉女祠, 率巡山刘孟、邑令林会登二绝顶, 临四观, 遍览胜概。元丁卯孟春三日。”其二是金时题名:“皇姑濮国大长公主奉命同驸马州防御蒲察敬诣岱岳, 焚香礼毕。明日, 遂登绝顶, 拜于玉仙祠下。时明昌元年三月十二日。”元为北宋哲宗年号, 丁卯年为公元1087年。明昌是金章宗年号, 明昌元年为公元1190年。可见自宋元始碧霞元君便开始享受各阶层的膜拜祭祀。这便是碧霞元君信仰真正的由来。那么我们不禁又要问,当初的泰山玉女,为何如今被称为碧霞元君呢?

碧霞元君这一封号的由来

碧霞元君的称呼具有浓重的道教色彩。“元君”之称, 明代人认为是道教对女仙的称呼: “男高仙曰真人, 女曰元君。”但在明代之前元君之称并不只用于女仙。晋人葛洪在道书 《抱朴子・金丹》中说:“元君者, 老子之师也。”、“元君者,大神仙之人也, 能调和阴阳, 役使鬼神风雨, 骖驾九龙十二白虎, 天下众仙皆隶焉。”这里所说的元君, 不是碧霞元君, 而是太乙元君, 是元始天尊的雏形。总之,元君是神通广大仙人的称号。

而从玉女到碧霞元君的过程,我们从泰山上供奉碧霞元君庙宇名称的变化就可以了解。根据明朝查志隆编撰《岱史》一书中记载和邓东先生的研究,笔者归纳,在泰山上供奉碧霞元君的殿宇,始建于宋哲宗元二年(公元1086年),名为“玉女祠”,到蒙古中统五年(公元1264年),道士张志纯重修泰山玉女祠之后,玉女祠被改名为“昭真观”。明代洪武年间重修,名为“碧霞元君祠”。到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宪宗赐额“碧霞灵应宫”。随后弘治、嘉靖年间不断拓建,易名为“碧霞灵佑宫”。 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重修后改称“碧霞祠”。此名沿用至今。

从碧霞祠的名称的不断变化,我们会发现从泰山玉女向碧霞元君的转变是有一个过程的。宋真宗对泰山玉女的推崇,自然让玉女被纳入到道教体系之中。但在泰山玉女信仰的发展中,在宋代,在道教谱系里还没有泰山玉女或碧霞元君的地位。碧霞元君这一称号的封赐,在明末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中被归功于宋真宗。但在《宋史》和《文献通考》以及宋代公私著作中, 均对宋真宗的封禅记述甚详, 并没有提及他给泰山女神加封之事。而明代各类典籍中 “碧霞元君”或“天仙玉女碧霞元君”不断出现, 但都没有说明何时加的封号, 可见这个封号也不是明代皇帝加封的。那碧霞元君的称呼到底由何而来呢?

叶涛先生对此有这样的判断。根据对泰山玉女和碧霞元君称号的历史考察, 我们可以比较肯定地说, 元代末期, 道教信徒开始把泰山玉女纳入道教神灵体系; 到明代, 皇帝和后妃们崇奉泰山女神, 道教信徒趋炎附势而给泰山女神加上了封号, 泰山女神有“天仙玉女碧霞元君”的封号, 时间应该在明代前期。到明中期的弘治、正德年间, 碧霞元君的封号已经非常普及, 并通过民间宗教利用宝卷的形式广为传播, 而为广大民众所熟知。

这一判断应当是符合历史原貌的,但无论是谁赐予了碧霞元君这一封号,她能够享用这一封号也是众望所归,当之无愧的。笔者之所以着重提及这一封号的由来,便是碧霞元君这一封号所代表的含义,这说明泰山玉女已经被纳入了道教真仙的谱系,这是殊为不易的。

北京城的碧霞元君庙宇

从洪武三年罢去泰山神的封号,到弘治十六年皇帝派员致祭碧霞元君, 在这一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碧霞元君已经从默默无闻而发展为声名显赫,她的职司也从最初的生育神发展为功能涵盖面十分广阔的神灵。尤其到了嘉靖、万历年间,碧霞元君信仰深入民间,在民众心中牢牢地扎下了根基,北京城中也开始陆续修建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这种繁盛景象一直持续到清代的康熙、乾隆时代,余波至于光绪年间, 时间长达400余年。

信众广泛庙宇众多

碧霞元君是泰山之上的神灵。泰山在山东。那么碧霞元君在北京城为什么会拥有如此众多的庙宇与信众呢?其实从元代开始泰山信仰在京城就有了根基。自元代延六年深受元廷倚重的玄教大宗师张留孙买地齐化门外,修建北京东岳庙开始,东岳泰山信仰就开始逐渐在京城盛行。

碧霞元君是泰山信仰的组成部分。碧霞元君信仰发展到明代,不但得到民众的崇奉,而且得到了皇室的支持,因此碧霞元君虽非正祀,但庙宇却是不断修建,逐渐遍布京城。到了清代,由于清朝统治者本身就信奉萨满教女神,对碧霞元君这一女神接受得尤为自然,皇家也对碧霞元君庙宇有所关注并积极修缮。当然,由于碧霞元君信仰的广泛性,很难统计历史上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的确切数字,但根据1928年北平庙宇调查资料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北京地区存留的颇具规模的碧霞元君庙宇还有55座之多,其昔时盛景可见一斑。

护佑京城的五顶娘娘庙

供奉碧霞元君的庙宇虽多,但其中有五座却是与众不同。当时称呼这五座庙宇为“五顶”。庙为何称“顶”?清末震钧 《天咫偶闻》解释说:“盖北方多山,庙必在山极顶,因连类而及,谓庙亦曰顶,此土语也。”听起来是有一定道理。但庙不一定“必在山极顶”,有很多庙就建在山脚下和半山腰。按明代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说:“ 碧霞元君祠在北京者,称泰山顶上天仙圣母。”这透露出北京人称碧霞元君庙为“顶”的缘由。笔者理解所谓“顶”就是指供奉在此犹如供奉在泰山顶上,同样灵验。五顶始建于明代,在清代更得到了皇室的格外重视。除东顶没有明确记载外,其余四顶都得到了清代皇室出资修缮或扩建。

皇室之所以修缮五顶,除了信奉碧霞元君,也因为五顶从五个方位环绕京城,是中国汉族世界观中五岳、五行观念的表现。这种五个方位的设计是人们心中宇宙模式的小的结构样板,提供了一个稳定结构,用以保佑这个“小宇宙”的中心――北京城。

笔者在2008年时曾经寻访过五顶旧址。据记载东顶碧霞元君庙在东直门外小关,建于明代。解放后,庙宇尚残存,后为太阳宫公社生产队所用。其址约在今华都饭店处。现已不存。西顶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蓝靛厂长春桥畔,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重修,改名“广仁宫”。现存山门、大殿、配殿及古柏。山门处依旧有居民占用。大殿往后都由附近楼盘开发商出资进行了修缮。南顶位于丰台区大红门外南顶村。建于明正德五年(1510年),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发帑重修。据《老北京旅行指南》,宣统二年,当局曾一度开放南顶庙会。民国时期,庙会未再开,“一因庙已圮倒,并无人重修,二因受市面之不景气影响,恐游人无多,商贩徒劳往返。”如今南顶只有道路名称和学校名称中可以见到,庙也已不存了。中顶在右安门外今丰台区南苑乡草桥北中顶村。唐代此处建有万福寺,后寺废。明天启七年在其址稍北建碧霞元君庙。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发帑重修。中顶原存山门及山门前两座石狮和前殿,后经村里集资修缮,恢复旧有格局。正殿前有一石碑完好,名为“中顶普济宫百子胜会碑记”,是康熙三十五年夏,由“正阳门外珠市口百子老会众等诚立”。百子会,即祈求元君赐子之会。北顶位于朝阳区大屯北顶村。建于明代,清乾隆时奉敕重修,庙宇三重大殿,钟鼓楼各一。如今修缮一新。北顶娘娘庙本是五顶中不算兴盛也离城较远的一座,但如今却是五顶中规模最大、位置最佳、知名度最高的一座。

碧霞元君与生育习俗

当然,要想理解碧霞元君信仰兴盛的缘由,还是要从碧霞元君本身的职能去分析,否则即使皇室再重视再推崇,如果对百姓的诉求无实际作用,那么香火也是不会兴旺的。我们来看一下明代道教经卷中对碧霞元君职能的描述。

《碧霞元君护国庇民普济保生妙经》谓其原为上界天仙,已证太一青玄之位,见众生遭遇沉沦,乃分身化气,陟降泰山,先为玉女之身。后“行满十方,功周亿劫”,被玉帝册封碧霞之号,统岳府之神兵,掌人间之善恶,寻声赴感,护国安民。民间传说碧霞元君神通广大,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疗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我们知道在旧时医疗条件较差,妇女从受孕生子,到顺利产子,到孩子顺利成长没有疾病,都想要求得神灵保佑,而碧霞元君的职能正是最符合妇女重要祈求的。

从这些天仙送子长命锁就可以看出,当时无论是只能戴石锁的贫民百姓,还是能戴精美银锁的富贵人家,都是求天仙得子的。他们会制作这样带有天仙送子字样的银锁给孩子佩戴,意思就是这是天仙赐予的孩子,请天仙保佑孩子健康成长,让各种邪魔不敢侵犯。

《灵应泰山娘娘宝卷》中对碧霞元君娘娘这一职能更有明确的记载, 卷中称她为民众送子送药, 劝人行善, 并具有护国佑民的神格。卷中还讲述了北京董氏夫妇在家供养泰山娘娘和眼光娘娘、送子娘娘, 刊印施放《十王卷》 即《泰山东岳十王宝卷》 和《伏魔卷》 即《护国佑民伏魔宝卷》, 又发愿作此宝卷, 舍财刊版施放, 祈子求福。卷中说他们“夫妇共一心, 施财留经文。娘娘来加护, 准定得子孙”。由此可见碧霞元君娘娘可以护佑生育才是这一信仰得以兴盛的根源,而且从碧霞元君配祀的眼光娘娘和保生娘娘也可以印证碧霞元君的主要职能。

北顶娘娘庙、北顶村与2008奥运会

人类文明社会几千年的岁月流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是人类社会发展却是阶段性、跳跃式、里程碑式的进程。举办奥运这一伟大梦想在中国酝酿了一百年,终于圆梦北京。古都北京有文物古迹3500余处,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选址都尽力避让了北京文物古迹较集中的地区。奥运会主场馆区内的北顶娘娘庙,历经五百年风雨,见证了世间沧桑变幻,兴起与消逝,庆幸的是这座庙宇不仅被保留下来,还被修葺一新。

北顶娘娘庙与北顶村

北顶村因娘娘庙而发展,娘娘庙因北顶村而繁荣,在村民们眼中,庙与村是一体共存的。娘娘庙与北顶村的密切关系才是维系村落发展的精神所在。明代北顶娘娘庙建成,随着时间推移,在这座庙宇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自然村――北顶村。北顶村随着庙宇的不断修葺而发展壮大。

据1928年统计资料载,北顶娘娘庙内供奉神像112尊。不仅有碧霞元君娘娘,还有关帝、药王、马王等等神灵。所供神都与村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当时的妇女坚信娘娘的灵验,庙会期间来庙里许愿的民众摩肩接踵。北顶娘娘庙直到1956年前都有盛大的庙会,庙会于每年的四月十五到十八日举办,当年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都来北顶赶庙会,让北顶村村民引以为荣。

在当时北顶村的村民不仅仅是庙会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庙会的服务者。北顶村内有专门为娘娘庙服务的一档善会,称为“攒香老会”,这档会由北顶村村民组成,是为娘娘庙提供无偿服务的。村民也会自愿来庙里帮善,做一些扫地、清理香炉的工作。民国三十一年(1943年)攒香老会在娘娘庙内立碑记述:“于十七日夜间本庙诚立吉祥道场,十八日恭谒眼光、天仙圣母、子孙懿,虔诚献攒香、云马钱粮、香烛供品、吉祥表文一应焚化等仪。”

到二十世纪末时,北顶村已经发展为村东、西、南、北分别与亚运村国际会议中心、安翔南里、大豁子、老虎庙为邻的村落。聚落呈梯形。全村面积3万平方米,耕地265亩,共136户,651人。

北顶村与2008奥运会

如果没有2008年的奥运会,北顶村的村民们也许依旧住在自己祖辈传承的老屋里,依旧耕作着村里一片片的土地。但历史没有也许。2002年8月,村民们得到通知,由于北顶村所在地将成为奥运会主场馆所在地,因此全村必须搬迁。政府各相关部门紧密协调,与村民们全力沟通,三个月后,全村四百余户村民全部搬迁完毕,没有一个钉子户。在那个拆迁还不完善,到处都频繁遇到钉子户的时期,这不得不说是北顶村人对中国这一举世瞩目的盛事的一大贡献。

2007年笔者有幸随叶涛先生共同走访了北顶村的一些老居民,他们许多居民祖祖辈辈十几代都是在村中居住,也因此让笔者对北顶村及北顶娘娘庙多了那么一份感情与了解。通过笔者的调查资料也许能让读者了解当年北顶村的情境。

北顶村搬迁前,村落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村北有纵向、横向各两条灌渠。有林地40亩,各种林木1.4万余株。村内有小学、幼儿园各1所,建有青年之家活动站,设有图书阅览室、电视室,定期组织文体活动。乡敬老院位于该村。村民吴先生为笔者手绘了一张北顶村的地图。

北顶村的老村民

说起北顶村,只谈村或只说庙都不能完全让北顶村呈现在读者眼前。那就让我们来认识几位祖祖辈辈生活在北顶村的村民。看看他们的生活,看看他们那魂牵梦绕的北顶村。

郑姓是北顶村里的大姓之一。郑老先生13岁时开始当劳工,回家后学做寿材。1950年参加了清河工会当木匠。1960年农民公社成立,加入公社修建队。家里祖祖辈辈都生活在北顶村,是北顶村的老村民。整个家族已经在北顶村生活了至少300年了。

这间房子就在鸟巢西边的位置,知道这是为了奥运而搬迁,老人是愿意的,但离开了居住多年的老屋毕竟还是有些伤感的,记得搬走的时候还掉了眼泪。

王姓是北顶村的大户,有同姓不同宗的两个王家,用从事的行当来分,一个是棚王家,一个是碾子王家,这是指他们从事的不同的两种行业。这位老人便是碾子王家的。家里传到他这里已经不再从事碾子房的工作,他们从1956年开始一直都在北顶村里务农,搬迁之前家里有五口人常住村里。

王先生的父亲以前是跑口外的皮货商人,他们祖祖辈辈已经在北顶村生活了两百多年了,一直都是北顶村的村民。王先生自己是地道的农民,一直在北顶村务农,家里有五口人,耕种7亩地。

王先生2002年9月17日开始搬迁,一直到9月30日完全搬走。老人搬到了一间带有小院的一层楼房里,院里养鸟种花,生机盎然。

吴老先生全家在北顶村生活了三代了,他并不是祖祖辈辈生活在北顶村的村民,但依旧对北顶村很有感情。

北顶娘娘庙与2008奥运

从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后,北顶娘娘庙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维护与修葺,其间又被各种单位占用,历经磨难,殿宇损毁、破败不堪。值得庆幸的是,早在1997年朝阳区文委就开始关注北顶娘娘庙。最初由于文物部门的资金缺乏,庙宇仅是得以原址保护。之后努力争取了部分资金对山门及钟鼓楼进行了修缮。直到2003年北顶娘娘庙成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国家的专项资金,在朝阳区文委努力下才得以启动全面修缮。在修缮过程中发生了一段插曲。

第11篇

王阳明即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明正德元年(1506年)冬,宦官刘瑾为排斥异已,逮南京给事中御史戴铣等20余人下狱。时任兵部主事的王守仁抗章救援,被廷杖四十,谪龙场驿丞。明正德三年(1508年)三月,王阳明赴龙场驿,写有《因雨和杜韵-赴龙场作》:“晚堂疏雨暗柴门,忽入残荷泻石盆。万里沧江生白发,几人灯火坐黄昏。客途最觉秋先到,荒径谁怜菊尚存。却忆故园耕钓处,短蓑长笛下江村。”在此期间,王阳明不仅创立“知行合一”学说,亦命名住在地名、题咏贵阳乃至贵州山水风光,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王阳明将到贵州后的第一个住处命名为玩易窝,自此成为地名。王阳明所到龙场驿系明代奢香夫人在洪武十七年(1384年)建“龙场九驿”之第一驿,所在地名职恿场,位于现今修文县城南龙场镇新春村。民国《贵州通志・建置志》记载,龙场驿仅有“驿丞一名,吏一名,马二十三匹,铺陈二十三副。”龙场是水西土司辖地,故驿站经费亦由土司设馆田36亩供给,杂役则由其属下田户自备走供。王阳明到任后因驿站无法住宿,便蜗居在不远处小山的一个天然溶洞里,随后又在洞旁荆棘丛中搭建一间极简陋的草棚,并作《初至龙场无所止结草庵居之》诗文为记:“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开棘自成篱,土阶漫无级。迎风亦潇疏,漏雨易补缉。灵濑响朝湍,深林凝暮色。群僚环聚讯,语庞意颇质。鹿豕且同游,兹类犹人属。污樽映瓦豆,尽醉不知夕。缅怀黄唐化,略称茅茨迹。”王阳明由于在洞里研究《易经》有所得,因此命名这个山洞为玩易窝,并撰《玩易窝记》曰:“阳明子之居夷也,穴山麓之窝而读易其间,”无名山洞自此得名。岁月沧桑,物是人非,如今仅洞口昔日王阳明讲学处石马遗迹尚存。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玩易窝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阳明更东洞地名为阳明洞,并作《始得东洞遂改为阳明小洞天》诗三首:“其一、古洞r荒僻,虚设疑相待。披莱历风磴,移居喜幽垲。营炊就岩窦,放榻依石垒。穹窒旋薰塞,阿坎仍扫洒。卷帙漫堆列,樽壶动光彩。夷居信何陋,恬淡意方在。岂不桑梓怀,素位聊无悔。其二、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虽无り荣,且远尘嚣?。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其三、我闻莞尔笑,周虑愧尔言。上古处巢窟,杯饮皆污樽。Z极阳内伏,石穴多冬暄。豹隐文始泽,龙蛰身乃存。岂无数尺榱,轻裘吾不温。邈矣箪瓢子,此心期与论。”1508年秋季,王阳明在当地老百姓的帮助下移居至龙场驿东北约三里远东山的东洞。东洞洞中有洞,前后三通,虽周围“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但相对玩易窝而言宽敞明亮。王阳明在洞内垒石为床,抓紧时间学习、思考,在洞中写作《五经臆说》等篇章。在龙冈居住三载,王阳明忆历代儒家之道,参悟古今之理、世道人心,终于悟出“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思想学术精髓,为后来的王学体系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这就是中华思想史和文化史上著名的“龙场悟道”。由于在这里思有所得,王阳明又改东洞名为“阳明小洞天”,阳明洞从此成为地名。康熙《贵州通志》记阳明洞:“在修文县北三里,王文成谪居龙场时游息其中,旧名东洞,改名阳明小洞天,题有碑记。”《黔记》载:“洞有明御史合江冯晋卿崇祯己卯(1639年)所立碑文,颇简直,而字迹多患灭。”自明朝至今,阳明洞题有:“刚日读经,柔日读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等43幅摩崖和大量碑刻,为咏记此地风景、歌颂王阳明的内容,阳明洞天下闻名。

王阳明在当地少数民族的帮助下,在阳明洞旁修建了一间作为居室和书斋的茅屋,起名何陋轩,并专门作《何陋轩记》说明:“始予至,无室以止,居于丛棘之间,则郁也;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龙场之民老稚,日不视予,喜不予陋,益予比。予尝圃于丛棘之右,民谓予之乐之也,相与伐木阁之材,就其地为轩以居予。予因而翳之以桧竹,莳之以卉药,列堂阶,办室奥,琴编图史,讲诵游适之道略具,学士之来游者,亦稍稍而集。于是人之及吾轩者,若观于通都焉,而予亦忘予之居夷也。因名之曰 ‘何陋’,以信孔子之言。”题何陋轩联:“何陋辟仙居,山水有情皆入赏;其文延圣位,烟霞无恙任追思。”此外,王阳明亦作《龙冈新构》二首:“其一、谪居聊假息,荒秽亦须治。凿脑恿痔酰小构自成趣。开窗入远峰,架扉出深树。墟寨俯逶迤,竹木互蒙翳。畦蔬稍溉锄,花药颇S莳。宴适岂专予,来者得同憩。轮奂匪致美,毋令易倾敝。其二、营茅乘田隙,洽旬称苟完。初心待风雨,落成还美观。锄荒既开径,拓樊亦理园。低檐避松偃,疏土行竹根。勿剪墙下棘,束列因可藩。莫撷林间萝,蒙茏覆云轩素昧农圃学,因兹得深论。毋为轻鄙事,吾道固斯存。”《黔南识略》载:“洞中爽朗轩豁,可坐百余人,旁有何陋轩、君子亭旧址。”

在龙场担任驿丞期间, 王阳明以所居为龙场驿旁山冈为名,在东山上创建龙冈书院,招收“诸夷子弟”,以“知行合一”学说、《五经忆说》开导启发。王阳明创立的“心性”之学独树一帜,名声不胫而走,甚至有人从中原远道而来追随。随着学生日益增加,何陋轩显得狭小难容。于是,乡民又帮王阳明建了一栋更为宽敞的房子,也就是龙岗书院。阳明书院门口题联:“池边小屋低于艇;江上青山峭似诗。”《教条示龙场诸生》等篇章就是王阳明在书院写成的。书院内建有一堂,王阳明取《尧典》“寅宾出日”之意起名为宾阳堂,明、清时期多次维修、改建。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贵州粮储道孙起端录王阳明《宾阳堂记》石碑和明对联“朝南服文饰,居驿而起;有西园胜慨,此堂增辉。”“天为西南兴绝学;道从洙泗得真传。”可惜宾阳堂在1991年1月毁于火灾。王阳明离开龙场后,当地苗彝诸乡民把东山奉为圣地,大家相约从此不在山上放牧采樵,东山因此至今郁郁葱葱,风景独好。日久天长,龙岗书院逐渐废圮。至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知县秦睿复建于察院山顶。乾隆五十三年知县宋铎与邑人喻彦圣于原址捐修阳明祠16间及围墙甬壁。道光八年(1828年)知县觉罗崇兴补修书院,知府色卜星拨寺田收谷十石、银八十余两以增束修资。咸、同间频遭战火,半就倾圮。同治十年(1871年)知县刘侣鹤变卖绝产修葺,借作公署。光绪元年(1875年)恢复书院,光绪十一年(1885年)学政杨文莹题匾“读书立志”,光绪二十年(1894年)知县李崇峻题“阳明学舍”匾于讲堂。龙岗书院影响深远,后人题咏甚多。清代同知余则春题:“何地无才,愿诸君努力纯修,须造到母敛儒林,山湘忠烈;此邦不陋,惟及时扫除旧俗,直上规武乡经济,新建勋猷。”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举人,曾任贵州按察使的易佩绅题:“榛莽忆初开,曾经偃武修文,非犹八万军民府;菁莪欣再造,自此升堂入室,勉侧三千弟子班。”李崇峻题:“书院此开先,合全黔学校如林,仰溯龙冈崇正脉;贤关今在望,看四壁云山结彩,旧题鸿笔振斯文。”“修邑曾来大理学;文坛定有飞将军。”清代袁杏村题:“旧典纪咸平,讲席曾传朴长史;新疆仗经略,登台重见武乡侯。”清代杨佩芬题:“地号符南阳,学舍宏开,但愿育才追葛相;版图入北宋,史书多漏,谁知阐教始杨公。”此外,在龙岗书院还有许多题联:“居近识远处今知古;研经赏理敷文奏怀。”“蓄得奇书且勤读;忽逢佳士喜同游。”“清坐使人无俗气;读书何计策新功。”“能令水石常在眼;任有闲忙不负诗。”“楼台四望云烟合;草木一溪文字香。”“有威可畏,有仪可象;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画桥碧阴,明漪绝底;绿杉野屋,好风相从。”“句里江山随指顾;城南钟鼓斗清新。”“文能换骨余无法;学到寻源自不疑。”

王阳明昔日在龙冈山顶建有一亭,是其观景、言道、抒情的去处。当时,亭周围竹影摇曳,王阳明以竹有君子的“德、操、时、容”四德,取名君子亭。君子亭题联有:“别开小径连松路;忽有朱栏出竹间。”“聊开禊席临流水;又与风光作主人。”现今君子亭为清光绪年间所建,为底层回廊、二重檐六角攒尖顶木构建筑。亭左竖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贺长龄书录王阳明《君子亭记》。曾于1935、1943、1946年三游阳明洞,最后一次在君子亭下石壁手书留下“知行合一”摩崖;亭南岩壁有张学良幽居于阳明洞时题“静静纯一”刻石。

王阳明在担任龙场驿丞期间,行走于贵州山水之间,记、题多处黔域风光。因龙场属水西土司辖地,土司首领安贵荣屡赠财物,而王阳明只收驿丞应得部分,并表示感谢。后二人相知熟悉,王阳明便应安贵荣之请,为水西的象祠撰写《象祠记》并亲笔草书。西园为臬署花园,风景独好,王阳明游览后作《西园》诗咏:“方园不盈亩,蔬卉颇成列。分溪免瓮灌,补篱防豕。芜草稍焚S,清雨夜来歇。濯濯新叶敷,荧荧夜花发。放锄息重阴,旧书漫披阅。倦枕竹下石,醒望松间月。起来步闲谣,晚酌檐间设。酣时藉草眠,忘与邻翁别。”西园在民国时期建成中山公园,现在是恒峰步行街,西园已是昔园;正德三年(1508年),王阳明至兴隆卫(即今黄平县),于《兴隆卫书壁》:“山城高下见楼台,野戍参差暮角催。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莺花夹道惊春老,雉堞连云向晚开。尺素屡题还屡掷,衡阳那有雁飞回。”王阳明游黄平飞云崖,亦作《月潭寺公馆记》碑刻于圣果亭,言其胜概:“天下之山萃于云贵,连亘万里,极天无际,往来之人,日攀援于重岩绝壑之间,虽素有泉石之癖者,一陟云贵之途,皆踣困烦厌,非复夙好,至此,即蛸彼茁滤薏恢有山水之观者,亦徘徊顾盼,相与延恋而不忍去。”市府路原市政府驻地,明代是文明书院,庭院风景怡人,王阳明1509年在此讲学时作有《书书院四亭蕉》:“檐前蕉叶绿成林,长夏全无暑气侵。但得雨声连夜静,不妨月色半床阴。新诗旧叶题将满,老芰疏梧涔采睢D笑郑人谈讼鹿,至今醒梦两难寻。”市政府搬迁后,这里建成住宅小区,昔日景致成为过去。王阳明游览贵阳小车河,作《太子桥》诗曰:“乍寒乍暧早春天,随意寻芳到水边,树里芳亭藏小景,竹间石溜引清泉,汀花照日犹含雨,岸柳垂阴渐满川,欲把桥名寻野老,凄凉空说建文年。”王阳明到贵阳仙人洞游览,作《来仙洞》诗:“古洞生寒客到稀,绿苔荒径草菲菲。书悬绝壁留僧偈,花发层萝绣佛衣。壶口远从童冠集,枝藜随处宦情微。石门遥锁阳明鹤,应笑山入久不归。”此外,王阳明还作《游来仙洞早发道中》“霜风清木叶,秋意生萧疏。冲星策晓骑,幽事将有徂。股虫乱飞掷,道狭草露濡。倾暑特晨发,征夫已先途。淅米石间溜,炊火岩中庐。烟峰上初日,林鸟相嘤呼。意欣物情适,战胜癯色腴。行乐信宇宙,富贵非吾图。”王阳明也曾去过修文天生桥,作有《过天生桥》诗记:“水光如练落长松,云际天桥隐白虹。辽鹤不来华表烂,仙人一去石桥空。徒闻鹊架横秋夕,漫说秦鞭到海东。移放长江还济险,可怜虚却万山中。”王阳明出行经六广河,作《陆广晓发》诗记:“初日铀葡霞,雨痕新霁渡头沙。溪深几曲云藏峡,树老千年雪作花。白鸟去边回驿路,青崖缺处见人家。遍行奇胜才经此,江上无劳羡九华。”王阳明经过修文县与白云区交界处的木阁箐,作《木阁道中雪》:“瘦马支离缘绝壁,连峰i入层云。山村树暝惊鸦阵,涧道雪深逢鹿群。冻合衡茅炊火断,望迷孤戍暮笳闻。正思讲席诸贤在,绎蜡清醅坐夜分。”《元夕木阁山火》:“荒村灯夕偶逢晴,野烧峰头处处明。内苑但知鳌作岭,九门空说火为城。天应为我开奇观,地有兹山不世情。却恐炎威被松柏,休教玉石遂同d。”王阳明游筑城南霁云祠,作《忠烈庙》诗:“死矣中丞莫漫疑,孤此援绝久知危。贺兰未灭空遗恨,南八如生定有为。风雨长廊嘶铁马,松杉阴雾卷灵旗。英魂千载知何处,岁岁边翁赛旅祠。”王阳明游南明河畔南庵(即现今翠微阁)时,作《南庵次韵》二首:“其一、隔水渔樵亦几家,缘冈石路入溪斜。松林晚映千峰雨,枫叶秋连万树霞。渐觉形骸逃物外,未妨游乐在天涯。频来不用劳僧榻,已借汀鸥一席沙。其二、斜日江波动客衣,水南深竹见岩扉。渔人收网舟初集,野老忘机坐未归。渐觉云间栖翼乱,愁看天北暮云飞。年年岁晚长为客,闲杀西湖旧钓矶。”王阳明在南明河览景有伴,亦作《徐都宪同游南庵次韵》:“岩寺藏春长不夏,江花映日艳于桃。山阴入户川光暮,林影浮空暑气高。树老岂能知岁月,溪清真可鉴秋毫。但逢佳景须行乐,莫遣风霜着鬓毛。”离开贵州前,王阳明还行书作《镇远旅邸书札》。正德五年(1510年)春,王阳明结束贬谪,离别贵州,行至镇远时写给弟子《镇远旅邸书札》:“别时不胜凄惘,梦寐中尚在西麓,醒来却在数百里外也。相见未期,努力进修,以俟后会。即日已抵镇远,须臾舟行矣。相去益远,言之惨然。”难舍之情,跃然纸上。

寓黔3年后,王阳明调任江西吉安府卢陵县知县离开龙场驿,时任贵州宣慰使安国亨在阳明洞口亲笔题“阳明先生遗爱处”刻于崖壁;明中后期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诗人,泰州学派的代表人物罗汝芳也在洞壁题“阳明别洞”。在王阳明去世23年之后的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巡抚贵州监察御史赵锦将龙岗书院改建为“王文成公祠”,俗称阳明祠。明隆庆六年(1572年)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吴国伦作《谒阳明祠》:“想象居夷日,蛮王半执经。泽宫虚俎豆,麟阁俨丹青。终古悲长夜,遗书炳列星。残碑堪堕泪,风雨过群灵。”清雍正八年(1730年)担任贵州提督学政的晏斯盛题《王文成公祠》:“孟氏学有源,龙门观禹迹;公独得径途,良知自开辟。当年谪龙场,真几兹勃发;讲学来贵阳,知君无歧陌。时复重一言,大方消虺蝎。经济遽峥嵘,有明资干擘。煌煌著事功,的的原心宅;中稍异程朱,亦自沛津筏。夜来读要书,钱王未窥摘。至善在人心,此知奚假易?夏游思念庵,记言在细绎。安得祈滥觞,相与存余泽?世世事春秋,庸敢漫骚屑。”阳明祠题联:“考古证今致用要关天下事;先忧后乐存心先在秀才时。”《贵阳府志》记载:“洞之巅有阳明祠,乾隆十年(1745年),布政使陈家言、学政邹一桂、知县王肯毂建。乾隆三十年(1765年),知县张凤池重修。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巡抚乔用迁令知县许大纶刻文成公著作于石,嵌之祠内。”

作为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军事家、书法家,王阳明在贵州时间不长,但是,他在地名文化、旅游文化方面的成就亦十分显著,为多彩贵州书写了大量绚丽篇章。

第12篇

自汉武帝实施“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统治政策以后的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尊孔”成为社会的潮流。而“尊孔”一方面的表现是以儒家经典为开科取士的科考内容,另一方面则是修建文庙以祭祀孔子。现在,全国文庙建筑大多依照山东曲阜孔庙的建筑格局而建,太原地区文庙建筑也不例外。 太原文庙大成殿

文庙建筑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的文庙建筑首推山东曲阜孔庙。曲阜孔庙是在孔子逝世后的第二年(前478年),由当时孔子的弟子将其故居立庙祭祀。自汉朝至魏晋南北朝时期,虽有修葺但仍以宅为庙,形制没有变化。只是到了隋唐时期,孔庙格局才发生改变。自唐高宗时期对孔庙开展了史上第一次的大规模改建以始,至唐末孔庙已初具规模。有宋一朝是以崇儒重道治世的,为此,给孔子以极高的礼遇:宋真宗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宋徽宗时期将正殿更名为“大成殿”,以褒扬孔子集圣人之大成,对孔子的推崇达到了极致。随着尊孔活动的逐步升级,对孔庙的扩建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形成前后四进院落,东、中、西三路并行的格局,成为一座国家级的礼制建筑。这时,已完全突破了原来因宅立庙的旧有框线,为孔庙建筑群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到金国统一北方后,认识到崇儒、依靠儒家思想进行统治是立足中原的根本,多次拨款修缮孔庙,并提高孔庙建筑规格,使其规模进一步扩大,形成以大成殿所处的院落为核心的规模宏大的建筑群落。元、明两朝,孔庙修建达数十次之多,清代对孔庙的修缮有14次,现存的建筑群中绝大部分建筑是明、清两代完成的。经过历代的修缮与增建,孔庙规模至今达到占地14万平方米,南北长0.7公里,平面呈长方形的九进院落布局,成为全国最大的孔庙。

在文庙建筑中,不论其规格高低,规模大小,均严格按照“中轴线贯穿以统领全局”的建筑理念建造。曲阜孔庙因是国家级文庙,其规模在全国是最大的,庙内共有九进院落,在中轴线上依次设有棂星门、圣时门、壁水桥、大中门、奎文阁、十三碑亭、大成门、杏坛、大成殿、寝殿、圣迹殿。其它级别的文庙虽然规模或有大小,但基本是以中轴线上设棂星门、泮池、大成门、献殿、大成殿、明伦堂等为主要建筑格局。其中轴贯穿、左右对称的布局,充分体现出儒家的“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的中庸思想。而中庸思想在我国其它古建筑布局中也有体现。

除山东曲阜孔庙外,现今全国还有规模较大的文庙三座。即:南京夫子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它们与曲阜孔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

太原地区文庙建筑的分布

太原市范围现存太原文庙、晋源文庙、清源文庙和徐沟文庙共四座文庙,其分属迎泽区、晋源区和清徐县,其它县(市)区均无发现。

(一)太原文庙

太原文庙位于迎泽区文庙巷西,始建于金天会年间(1123―1137年),明代重修并扩建。据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原址位于太原城西水西关,清光绪七年(1881年)毁于汾河决堤造成的大水中,次年迁至现址。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变化,原建筑基址已荡然无存,其规模现已无从考证。现址原为明代崇善寺所在,清同治三年(1864年)遇火焚毁后一直荒废。文庙迁于此后,原崇善寺部分残存建筑便成为文庙建筑的一部分。文庙占地3.1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坐北向南,以文庙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为核心,沿中轴线形成四进院落式布局。文庙内各院均有东、西厢房。棂星门正南照壁和东、西六角亭(井亭)为崇善寺遗构。其前木牌坊原位于文庙最南端,现迁至西偏院院外。木牌坊为四柱三楼式,琉璃屋面,明楼匾上书“文庙”二字。

第一进院落以棂星门为核心。棂星门峙立北部中央,一对井亭和“义路”“礼门”两座门楼分列左右。照壁嵌入南墙,石质束腰基座,砖砌壁身,硬山顶。檐下为五踩斗恚垂莲柱分为五间四柱,中间镶绿琉璃团龙。井亭为小平顶六角形,俗称“六角亭”,创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系崇善寺遗构。棂星门为六柱三间牌坊式门楼,琉璃团龙照壁。明、次楼均为悬山顶,檐下斗砻骷湮十一踩,两次间斗砦九踩,明间楼匾上书“棂星门”三字,柱前后设夹杆石及戗柱支撑。棂星门是文庙正大门,建于石阶高台上,为四壁夹三门坊式砖木结构。中门较两侧门高大宽阔,三门结构相同,均为冲天双柱式歇山琉璃瓦顶,设栅栏门。冲天柱前后有石鼓夹抱,戗柱斜撑,柱顶有琉璃筒帽。与三门相间有四组琉璃照壁,每壁正中浮雕盘龙,上有琉璃顶,下设须弥座。正中门檐下蓝底金字匾额楷书“棂星门”。 第二进院落以大成门为核心。大成门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琉璃瓦覆盖,檐下斗砣踩,耍头制成龙头样式。大成门东西两侧各有一座耳房,面宽三间,前后有廊。

第三进院落是以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为核心的中心院区。大成殿石砌台基,殿前青石丹墀出三陛,殿甬道宽大。殿身面宽七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前廊式构架。屋面蓝琉璃瓦剪边,正中有三个琉璃方心,脊和吻兽为黄琉璃烧制。檐下斗砦宀戎匕海平身科每间二攒。斗怼⒐把郾凇㈤荛荨⒍铊示施彩画。殿内采用移柱、减柱造,顶设天花。院内东西各有二十一开间的厢房(简称东、西二十一间),是祭祀孔子弟子和历代儒家先贤的场所。

第四进院落以崇圣祠为核心。崇圣祠是供祭孔子祖先的场所。祠门为木构三门坊式结构,祠内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五椽,单檐琉璃硬山顶。六檩前廊式构架。平面呈倒凹形,明、次间前设廊,稍间无廊。

太原文庙是府学级文庙,由于文庙规制已成定式,只是其规格大小有所区别。虽其规模远不及中国四大文庙,但在清末当时国家处于内忧外患、财力不济的状况下,通过集资,没有动用公款而建成现今规模的建筑已实属不易。可见虽然西风东渐已在中华大地上吹开,但儒家思想在太原民众,特别是缙绅学士心中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太原文庙木牌坊

(二)晋源文庙

晋源文庙位于晋源区晋源东街村东大街。据明万历三十年《太原府志》载,始建于明洪武六年(1373年),后屡有增建、修葺。该庙坐北朝南,原中轴线上依次排列有琉璃照壁、棂星门、泮池、献殿、大成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以及各院东西两庑,另有崇圣寺等建筑。现存文庙建筑格局已不完整,仅剩南北长104米,东西宽98米,占地面积10192平方米的二进院落。中轴线依次有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两侧为各院东西庑及乡贤祠。

前院中央为泮池,四周筑有石雕栏杆,中架状元桥。一般泮池的形状是半圆形,该处却呈元宝状,形制较为少见。戟门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七檩无廊式构架,斗砣踩单昂,明间为菱形隔扇门,次间为菱形隔扇窗。

大成殿建筑面积510平方米,砖石砌台明高0.6米,周设石雕栏杆,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绿琉璃瓦剪边。七檩无廊式构架,明次间为菱形隔扇门,稍间为菱形隔扇窗,殿内顶设天花,檐下斗砥卟鹊デ趟昂。明、次间施平身科三朵,稍间施平身科两朵。殿内采用减柱造和移柱造。前设月台,宽23米,深9米,周围设石雕栏杆围护,三面踏跺。

为了给晋源文庙完整布局提供翔实的考古依据,以佐证史书上的记载,2013年,我们对文庙大成殿北部建筑基址开展建筑基址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600平方米。出露的建筑基址布局为:自南而北为明伦堂、敬一亭、尊经阁基址以及各院东西厢房基础。与史书记载相符。

晋源文庙是太原县的县学文庙,其规格比太原文庙小,但建成年代略早于后者,而其大成殿建于明代早期,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为研究明代建筑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

(三)清源文庙

清源文庙位于清徐县迎宪村赵家街。据清光绪《清源乡志》载,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元延v年间重修,明洪武、万历年间曾多次修缮,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扩建、增建,现存建筑除大成殿为金代遗构外,余皆为明清建筑。院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布局,东西36.79米,南北111.36米,占地面积4097平方米。中轴线上有状元桥、泮池、戟门、大成殿,轴线两侧为厢房、配殿。

戟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三踩单昂斗怼

大成殿前设月台,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剪边,顶部饰三个孔雀蓝琉璃瓦方心。殿内梁架为六架椽单檐厦两头造,檐下斗碇头施单抄五铺作,补间各二朵,角柱升起明显,硗肪砩捕辔三瓣,梁架之上施驼峰,檐部撩檐枋依宋制。大成殿建筑造型古朴庄重,四角飞翘,斗泶肿称邮担疏密得当,构件制作古朴大方,为金代建筑遗构,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清源文庙为太原市域范围内少有的几处元代以前木结构建筑,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四)徐沟文庙

徐沟文庙位于清徐县徐沟镇西北坊村。据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徐沟文庙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73年),明洪武三年(1370年)重修,另据清光绪《徐沟县志》载,清康熙十一年重建(1672年)。徐沟文庙现存主体结构为明清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南北长105米,东西宽39.7米,占地面积4177.6平方米。中轴线有影壁、棂星门、戟门、大成殿,两侧为官厅、名宦祠、乡贤祠,东、西庑,东、西廊。

影壁长9.1米、宽0.86米、高5.75米,硬山顶绿琉璃瓦剪边,三踩砖制仿木斗恚枋心为琉璃团龙图案。

棂星门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三踩斗恚单檐悬山顶,黄琉璃瓦剪边。

戟门,台基高0.45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构架,三踩斗恚单檐悬山顶,孔蓝琉璃瓦屋面。

大成殿为明代建筑,台明高0.38米,月台长13.4米,宽13.82米,面宽五间,进深六椽,悬山顶素瓦屋面,绿琉璃瓦剪边,七檩前廊式构架。梁架为彻上露明造。檐柱柱头均依开间方向设置平板枋、额枋。额枋与平板枋呈丁字形。前檐平板枋上置五踩斗怼<归菹律枰欢啡升斗怼

徐沟文庙是按照文庙建筑规制建造的,从大成殿屋顶形制来看,其规格较前三者为低。但就其建筑布局和形式上讲,不失为地方文庙发展史的一个见证,也是研究古代建筑史和儒学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

太原地区的这四座文庙,太原文庙为府级文庙,其规模最大,是以其所处地理位置和行政级别决定的。而其它三座文庙同为县级文庙,除徐沟文庙规格较低外,晋源、清源两座文庙不论从规模还是从建筑规格来比较,都是相近的。这可能与当地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及财力有关。另外,据明万历《太原府志》记载,太原市区还有一座县级文庙,原址位于太原城西水西关,与原府级太原文庙毗邻,但已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同原太原文庙一同毁于汾河决堤造成的大水中,后没再重建。

由太原地区文庙建筑反映出的古代建筑规制

太原地区的府、县两级文庙,虽然从功用上没有太大的区分,但就其规模、建筑形制却充分反映出中国古代建筑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等级,是以开间、屋顶形制、覆瓦颜色等进行区分的。从开间来看,最高级别面阔十一间,之下以单数递减;从屋顶形制来看,最高级别为重檐庑殿顶,其下为重檐歇山顶,再下依次为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等;从屋面覆瓦来看,最高级别为黄琉璃瓦,其次为青绿色琉璃瓦,最低等为素陶瓦。通过以上的不同组合,进而形成各级别的建筑。而各级别的建筑在使用中是要严格遵守规定的,否则就会因规制僭越而受到处分。就目前所存古代建筑中,最高等级应为北京故宫太和殿,其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覆黄琉璃瓦。

我们从文庙中主要建筑――大成殿比较各级别的文庙建筑等级。

山东曲阜孔庙为国家级文庙。其大成殿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歇山顶,覆黄琉璃瓦;太原文庙是府级文庙,大成殿面宽七间,进深五间,单檐歇山顶,屋面蓝琉璃瓦剪边,正中有三个黄琉璃方心,脊和吻兽为黄琉璃;清源文庙是县级文庙,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孔雀蓝琉璃剪边。

通过三个不同级别文庙大成殿比较,可以看出国家级、府级、县级建筑等级的区别。这也反映出在各级建筑中完全遵从儒家思想中“礼”的精神,以封建纲常为基本理论的等级秩序是不可逾越的。

太原建置规定了太原地区文庙的等级

太原地区十县(市)、区为什么只有这四座文庙,而且只集中在迎泽区、晋源区和清徐县?而其它七个县(市)、区均不建文庙?这要从太原地区历史上建置沿革方面分析和探究其中的原由。

太原,古称晋阳,又称并州。自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前497年),由晋定公时期执政的晋国正卿赵鞅(简子)家臣董安于建造晋阳城,至今已历2500余年。晋阳城以其在军政方面特殊历史地位,曾作为赵国初都、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太原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论是宋以前的晋阳城还是宋以后的太原城,一直是郡、府的治所。在太原设立府级学校和府级文庙是必然的,太原文庙的规格必然要高,成为府级文庙。现今太原市城区范围大多为旧时的阳曲县,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将州治从榆次迁至唐明镇,并迁县治于太原城西郭外。金天会年间,实行路、府(州)、县三级地方行政。太原为府,阳曲县治移入府城内。因此,县学与县级文庙就设在府城。但县级文庙已在清光绪七年(1881年)毁于汾河决堤的洪水中。

晋源文庙所在地晋源区,隋开皇十年(590年)改晋阳县为太原县,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废。政和中年复置平晋县,属太原府,金贞v四年(1216年)废,兴定初年复置,仍曰平晋,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治晋阳故城南,即今晋源镇。洪武八年(1375年)复称太原县,属太原府,清沿用不改。因其为县治所在地,故设有县级文庙。

清源文庙所在地清徐县,古称梗阳,隋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清源县。因其为县治所在地,故设有县级文庙。

徐沟文庙所在地徐沟镇,原为徐沟县,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置徐沟县。因其为县治所在地,故设有县级文庙。

1952年7月,清源、徐沟两县合并,取两县县名首字,称为清徐县。因此,现清徐县有两座县级文庙。 娄烦县在唐代为牧马监地。隋大业四年(608年)复置楼烦郡,郡治在今宁武县宁化乡。因其治所不在现今娄烦县境内,故不设文庙。

从以上可看出,府、县级文庙均设在府、县治所所在地,儒学也应围绕这些地方兴盛着。

以太原地区文庙为载体的功能外延

宋崇宁三年(1104年),宋徽宗下诏天下州县皆立文宣王庙,形成了全国性的修建文庙建筑的活动,进入文庙建筑发展的兴盛期,也成为中国历史上尊孔活动的高潮时期,中国儒学的发展在这个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太原作为北方重镇,虽在宋初遭到毁灭性破坏,晋阳城已不复存在,太原建置也被降为州级第四等,但其军事战略地位依然重要。到北宋中期,太原级别又重新升格,成为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中国儒学的兴盛与发展,必然波及到太原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自金代统治者灭掉北宋,统治黄河流域大片土地后,逐渐认识到儒家思想对其统治的重要性。在金开国20多年后,便开展了修缮和修建孔庙的活动。而太原现存的四座文庙有三座为金代创建,据金明昌二年《太原府学文庙碑》所载:“今之太原,遂为内地,府旧有学,离兵革之后,荡毁无余……”可以推断,其早期文庙建筑已毁于兵火,至金代政局稳定后重新修建。从太原三座金代文庙始建年代来看:太原文庙始建于金天会年间(1123―1137年),徐沟文庙始建于金大定年间(1161―1173年),清源文庙始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其历金太宗、熙宗、海陵王、世宗、章宗。从中可以得知,金国统治者取得北方疆域以后,对如何稳定其政权有清醒的认识。金太宗完颜晟就已“留意儒术,建学养士”,到了金章宗完颜Z时,进一步认识到儒学对于统治的重要性。“文明之治,以为兴化致理,必本于尊师重道”,以儒家思想为治国方略。太原的三座金代文庙就是这个时期建造的。

随着宋、金时代尊孔高潮迭起,以儒家学说作为治国理政的根本,儒学教育就成为整个国家机器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府、县设立学校的同时,必然同时也建立文庙使其成为儒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文庙是儒学的载体和象征。中国地方文庙建筑一般是与府、县学相毗邻,布局大至为前庙后学或左庙右学等形制,是依地势环境所定,没有一定之规。

太原的文庙建筑规格虽大小不等,但在文庙建筑群前一般均设有棂星门。“棂星”又名“文曲星”,是将孔子比喻为天庭上主管文化的星宿,可见其地位之高,后人对其的敬仰之盛。

棂星门内外一般设置有形状为外圆内直的半圆形泮池,池上架设石桥,为文庙的特有型制,是地方官学的标志。寓意为不盈不亏,以象征中庸之道。

大成殿为文庙的主殿,整个建筑群落是以它为中心开展布局的。殿内供奉孔子塑像或牌位。其建筑规格在整个建筑群中最高,也是重大祭孔活动的主要场所。其它建筑还有大成门、献殿、明伦堂、敬一亭、藏经阁等,功能各一,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