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阿尔弗雷德·伯纳德·诺贝尔(1833.10.21~1896.12.10),生于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是杰出的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企业家。曾被人们认为是“科学疯子”。他一生共获得技术发明专利355项,其中以硝化甘油制作炸药的发明最为闻名,他不仅从事研究发明,而且进行工业实践,兴办实业,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在少年时代深受英国诗人雪莱的影响,并因此做过想当诗人的“雪莱梦”。成年之后,尽管由于技术发明与商务发展两方面的事务极为繁忙,业余时间很少,但诺贝尔对文学的爱好与他对科学的爱好一样始终如一。可以说,文学与科学是诺贝尔的两大精神支柱。
并非任何人都有资格作为诺贝尔奖提名人,团体提名和自我申请不被接受。文学奖的提名人资格是:①瑞典文学院院士和各国相当于文学院士资格的人士;②高等院校文学教授和语言学教授;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④各国作家协会主席。
从1901年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至今,在这个以西方作家为主的得奖者行列中,除了刚刚获奖的中国作家莫言,还有几位亚洲其他国家作家的身影,他们是印度诗人泰戈尔、以色列作家阿格农、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和大江健三郎。
也许因为从来没有得到,所以我们才格外渴望。诺贝尔文学奖设立了百年,在莫言之前,中国作家却无一获奖。鲁迅、老舍、林语堂、沈从文、巴金、李敖几人都曾与诺贝尔文学奖擦肩而过。
莫言(1955年2月17日-),原名管谟业,生于山东高密县,中国当代著名文学家、剧作家。2011年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首位获此奖项的中国籍作家。诺贝尔委员会给其的颁奖词为:莫言“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莫言是其笔名,据说是因为儿时的莫言话特别多,总是因此而惹恼父母。于是为了提醒自己,他给自己改名为“莫言”,时刻告诫自己不要乱说话。
诺贝尔奖之最
诺贝尔奖已经走过了100多年的岁月,成为全球当之无愧的最著名的学术大奖,深受世界各国关注。不过,人们或许不知道,在诺贝尔奖漫长的历史上,也有形形、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1927年10月召开的第五次索尔维会议。参加会议的二十九人中有十七人获得或后来获得诺贝尔奖。与会者中著名学者有:保罗·埃伦费斯特、薛定谔、泡利、海森堡、德拜、布里渊、康普顿、福勒、W.L.布拉格、爱因斯坦、狄拉克、M.玻恩、尼尔斯·玻尔、德布罗意、居里夫人、洛伦兹、努森等。
威廉·劳伦斯·布拉格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1915年(与其父威廉·亨利·布拉格一起)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时只有25岁。
里奥尼德·赫维克兹获2007年瑞典银行经济学奖时已有90岁。为至今最年长的诺贝尔奖得主。
居里夫人和丈夫曾经获得诺贝尔奖,后来居里夫人又再次获奖,而20多年后,他们的长女也和丈夫约里奥一起发现人工放射性物质共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继承了居里夫妇的科学事业。一个家庭有两对夫妇获得诺贝尔奖,其中一人还获奖两次,真可谓当之无愧的诺贝尔家庭。
我为教育而来——读雷夫感想演讲稿
雷夫《第56号教室的故事》给了我许多教学和方法的指导,我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实践这些可贵的方法。真的很感谢,这样一位时代的教育者给老师们带来如此多的帮助和思考。方法有太多,而态度却只有一个,我最为敬佩的是雷夫老师工作的态度,他说:“我最艰难的时候是在1992年刚被评为迪士尼全美年度教师的时候。人们把我描写成救世主,但我不是。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名誉让我非常不自在,直到现在我仍然如此。”我看到了他是一个实实在在做教育的人,没有功利心。这在浮躁的,不善良的社会里显得那么难能可贵。好莱坞想要斥巨资找他拍一部反映教育生活的电影,他不假思索地就拒接了,这在旁人眼中是那么的诱人,而他却说:“拍电影对我的教育没有任何用。”这不禁让我想到他的成功就是源于脚踏实地。曾经读过这样一个小故事:日本有一位剑术高手叫宫本武藏,有个叫柳生又寿郎的人想跟他学习剑术,柳生问:“我想成为一流的剑手,我每天都会刻苦练习,用多长时间可以成为剑术高手?”宫本答:“一生的时间!”柳生表示无法等那么久的时间:“假如我愿意用尽一切努力,甚至当你的仆人跟随伺候你,需要用多长的时间?”师傅答道:“10年的时间。”柳生说:“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蹉跎,我必须在父亲的有生之年成为剑术高手,我会不惜任何代价,夜以继日地练剑,多长时间可以成为剑术高手?”“可能需要七十年,或者你一生也不可能成为剑术高手!”柳生不解:“为什么我越努力,需要的时间却越长呢?”师傅说:“因为你的两只眼睛都盯在第一流的剑手上了,没有留一只眼睛看你自己!”这个小故事给我的印象极其深刻,如同雷夫这个人,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摒除功利心,没有空大的虚妄,脚踏实地才会有所得。
网络上提问,问了一个许多中国人都非常关注的问题:中国少有获得诺贝尔奖的人,细究起原因,在怀疑中国的教育是不是出了问题,培养不出获得诺奖的人?雷夫的回答出乎意料,他说:诺贝尔奖和艺术无法比较,二者有天壤之别。看似答非所问,细想立刻心照不宣,这不跟柳生盯在一流的剑术高手上是一样的吗?没有用心去关注和经营自己,只把眼光放在荣誉上。说起诺奖,不能不提今年中国挺热闹的一件事,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也很诱人,750万人民币呢!中国追逐诺奖一路来很是辛苦,但跟诺贝尔文学奖关联的有些有趣的故事:早在鲁迅那个时代,瑞典文学院的一位行探学家联系刘半农想征求鲁迅的同意,推荐他入围当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可是鲁迅却说:“梁启超不能,我也不能。”他认为自己不配,就婉言谢绝了。鲁迅在中国文学界够大师了吧,但是不在乎荣誉,他在乎的是民生。不少人说曾经离诺贝尔文学奖最近的中国作家是沈从文,一位充满湘西风情的文学巨匠,只可惜,在1988年10月揭晓的时刻,沈从文不幸在当年5月去世,沈从文是瑞典文学院士马悦然极其推崇的一位东方作家,据他透露,他和当是大多数的院士都极力推选沈为当年的诺奖文学的获得者,但是很不幸诺奖不能颁发给已故世的作家,不禁感慨沈从文再多活5个月该多好哇。
然而,当马悦然致电中国驻斯德哥尔摩大使馆询问沈从文是否在世的消息时,中国的文化参赞却不知道中国有沈从文这个人!更加有趣的是被许多中国人喜欢赞赏的学者兼作家钱钟书直接就说,对诺贝尔奖不屑一顾。法国的哲学家萨特直接拒接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和那一笔高额的奖金,他同样认为荣誉不代表艺术,诺贝尔文学奖没什么意思。这一个个诺奖的小故事无疑也是在说,我们应追求的是艺术本身,而不是对某个奖项趋之若鹜。选择不切实际的,最终会失望而无所得。在影视圈,似乎人人都疯狂地追捧“奥斯卡”,似乎这就是影视一个最高级,很多人都抨击处于风口浪尖上的张艺谋,把他与奥斯卡失之交臂的种种作为谈资,其实不然哪!张导何等的脚踏实地呢!我们都知道,剧本对一个导演来说何其重要,张导为了选择一个好的文学剧本,订阅了当年在邮局里能订到的所有的文学杂志,成夜成夜地不睡觉认真地读浩如烟海的作品,从中选取最好的作品改编拍摄,所以他才会拍出像《红高粱》《活着》等这样的好作品。对艺术的执着源自脚踏实地,雷夫也好,张导也好,都是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态度诠释他们对职业的热爱,而并非一颗功利心。
雷夫是实在的,实在地告诉大家,他工作20多年都在不断经历着失败,一个优秀的老师的职业之路就是一部失败史,我终于从一名老师身上看到了,教育家不见得非得是孔子,陶行知这些早已故去的希圣希贤,教育家终于从云端走向了大地,雷夫就是活生生的教育家和我们老师的榜样。庄子的《逍遥游》中展翅冯虚御风的大鹏在天澄地净中尽情展示自我而无所凭借,而我,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是有所凭借,凭借的是自己的努力,自己的脚踏实地,我为教育而来,用心一点一点地去为孩子经营,雷夫和雷夫的故事,我们因为渴望,所以阅读;老师和老师的职业,我们因为热爱,所以执着!
你们好!
在今天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我很荣幸代表大班的家长们发言。
回想三年前,在爸爸妈妈忐忑的牵领下,在爷爷奶奶不安的陪伴下,你们踏入了xx幼儿园的校门,那时的你们,是多么的稚嫩,来到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环境,你们有的不知所措,有的哭哭啼啼,有的整天食不下咽…但很快地,家长们欣喜地看到,漂亮的校园,认真负责的老师,丰富多采用的课程,让你们慢慢喜欢上了这里,你们在这里开心地学习、玩耍、进步、成长……一天又一天,一年复一年,你们慢慢地长大了,今天,你们将要结束在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即将成为一名让人羡慕的小学生了。
此时此刻,作为家长,兴奋激动之余,确实有很多话要说。
首先,我们要对全体老师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三年的风风雨雨,三年的寒来暑往,你们与孩子们一起走过,勤勤恳恳,尽职尽责。是你们,对孩子们付出了全部的爱,教他们生活自理,教他们各种知识,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更是你们,教给孩子们勇敢与自信,责任与担当。我们都不会忘记,你们教给孩子们的每一个汉字,每一个单词,每一首儿歌,每一段舞蹈,鼓励孩子们的每一句话,与孩子们一起的经历的最好的时光。今年的六一演出,我们更是看到了你们的辛勤付出和孩子们的巨大进步。我们不会忘记这三年中你们陪伴孩子们的点点滴滴,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老师,谢谢您!
同时,我们还要对孩子们说: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到来让爸爸妈妈更加懂得了做人的责任与真谛,是你们稚嫩的脸庞与水晶般的童心更加润泽了爸爸妈妈的生命,是你们的欢声笑语让爸爸妈妈忘记了一切烦恼,是你们的进步与成长更加激励了爸爸妈妈奋发向上!
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儿童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儿童是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培养得宜,方能发芽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说的都是幼儿期教育的重要性。我还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198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就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期间,有人问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获奖者回答:“是在幼儿园。”提问者愣住了,又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什么呢?”科学家耐心地笑着回答:“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全部东西也就是这些。”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既道出了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也说明,我们是从幼儿园学到了的受用一生的最可贵的东西。
三年的时光,你们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你们学会了自理与自立,学会了迎接困难与挑战,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由衷地为你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愿意陪伴你们迎接新的学习与生活,希望你们记住老师和家长的叮嘱,做一名勇敢、自信、自立、不怕挫折,爱学习、爱运动的优秀小学生!爸爸妈妈始终相信:你是最棒的!
最后,请允许我代表大班的家长,祝xx幼儿园明天更美好!祝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祝全体小朋友们茁壮成长,不断进步!
们有什么读书体会吧!
1 我们为什么要上学?
付笑萱:最让我好奇又一直困扰我的问题就是“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我的心里曾经这么想过:我们为什么必须上学呢?上学又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在家里玩多好!而且有许多人不上学就成了成功人士。比如爱迪生,他一生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最后经过母亲的耐心指导,成为了人人皆知的伟大人物!可看到《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中,大江健三郎用自己的两个亲身经历为我们解答后,我知道自己的想法其实是错误的:我们的知识是一天一天积累,收集在自己的脑子里,慢慢去回忆的,并不是敷衍了事地去“学”。如果每次上课都不听讲,那对于自己又有什么用?我也知道了,那些成功人士并不是一生下来就什么都会,他们跟我们一样,也是慢慢去学,慢慢地去领悟学习的快乐。我慢慢领悟了,这个困扰我的问题也就随风“飘”走了。
2 为什么会有男孩和女孩?
张施燮妤:《诺贝尔奖获得者与儿童对话》这本书很有趣味,也很科学。书中提了很多问题,最吸引我的是“为什么会有男孩和女孩”。这个问题是由尼斯莱因・福尔哈德回答的。关于这个问题,有三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为了繁衍后代,因为只有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才能生小孩;第二是为了使两个人不一样,但单卵双胞胎除外;第三是因为要有美好的生活和爱情。
3 爸爸妈妈为什么必须上班?
刘向阳:读完“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我懂得了生活的不容易。想得到一件东西,就必须付出钱或者相等价值的东西。我对“天上不会掉馅饼”这句话有了真正的理解。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我们想要得到的多,就必须多付出。
刘子杉:我在读“妈妈和爸爸为什么必须上班”的时候想到,如果爸爸妈妈不上班,那岂不是没钱花了吗?那么生活不就支持不下去了吗?爸爸妈妈上班那么辛苦,是为了挣更多钱给我们花。我以后一定不要让爸爸妈妈更辛苦了。
4 空气是什么?
刘念:在我读“空气是什么”这个问题之前,我想过许多有关空气的问题。比如空气是由什么构成的?为什么我们看不见空气呢?人类如果没有了空气,会灭亡吗?书中,科学家保尔・克鲁岑回答了我的问题:空气是由各种气体组成的,里面有一种气体叫作氧气,人类没有了氧气就会死亡,但植物可以释放氧气。所以我们才可以生存。
高瑞涛:当我知道人的生存必须要空气时,我不禁忧心忡忡起来:现在的地球空气混浊,到处都是汽车尾气、工厂废气以及化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扩散到大气中,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层出现空洞,环境遭到破坏。我们要环保,多种一些花草树木,让它们利用光合作用为人类生产氧气。我们还要低碳出行,多骑自行车,少开汽车,工厂废气不要乱排,要妥善处理,让我们一起创造地球美好的未来。
5 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
迟博睿:“为什么会有贫穷和富裕”这个话题让我联想到了很多。为什么有的人住豪宅,开宝马,而有的人却上街乞讨?为什么有的人家财万贯,而有的人却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人与人是不公平的,如果人人都拥有相同的东西,都家财万贯,那人们为什么还要奋斗?我想,这也许是人们奋斗的目标吧。
马少琛:在这本书里我最感兴趣的问题是“为什么有贫穷和富裕”。有人认为钱是万能的,有钱能干成任何事情,有些有钱的人自认为很富有就看不起别人。其实物质上的富有不是真的富有,心灵上的富有才是真的富有。比如一个穷人,他很善良,他就是很富有的;再比如一个富人心灵很肮脏,他的富有就是假的。
6 印第安人为什么不知道疼痛?
曹嘉奕:当我读到“印第安人为什么不知道疼痛”的原因是印第安人会抑制疼痛时,我在想,如果我们都会抑制疼痛,那该多好啊!战士们能在抑制疼痛后就勇往直前地拼杀,需要做手术的病人就不用打麻药,小孩子就不会因为磕磕碰碰而钻进长辈怀里失声痛哭……但我刚想到这里就不再往下想了,因为抑制疼痛是很困难的(我试过,掐一下自己然后不停地对大脑说“我不疼我不疼……”)。
7 为什么会有战争?
崔浏潇:读完“为什么会有战争”,我知道了,战争意味着苦难,战争意味着破坏、绝望和死亡,让无数的孩子都没有了家庭。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平,爱护和平,歌颂和平。最后,我还知道了一个道理:谁杀人,就是杀他兄弟。
8 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
鲍通有:我读了“为什么布丁是软的,石头是硬的”,才知道所有东西都是由原子组成。原子越疏松,所造成的东西就越软,越紧密就越硬。
推荐星星榜
贺米兰:这本书告诉了我很多我还不知道的事情,还有一些我们想问的问题。这本书教会了我们怎样度过自己的生活,怎样做好每一件事……原来大自然都是有规律的,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物质共同演变成一个大的物质,每样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一个一个循环下去,这样就会有现在的我们,然后我们也要按规律循环下去。
勇于追梦是获得成功的基础。——题记
这个寒假,我读了好几本书,其中一本叫做《影响世界的人——海明威》的书让我明白了勇于追梦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这个道理。
拿破仑,法国的总统,他就是一个勇于追梦的人。他的一生并不是一帆风顺,而是跌宕起伏的。他一直有个梦想,那就是让科西嘉岛独立。如果他没有勇敢地去追梦,那么他能够当上总统吗?他能实现他的梦想——让科西嘉岛独立吗?
居里夫人的成就在物理学界称得上是“伟大”二字,但人们都只知道她提取出了纯镭,谁又知道,她在提取纯镭的过程中付出了多少努力呢?为了提取出纯镭,她不分昼夜地工作,常常使自己腰酸背痛。她不正是一个勇于追梦的人吗?如果她没有勇于追梦,那么当她腰酸背痛时,她又怎能够将实验继续下去呢?如果她没有将实验继续下去,她又怎能够提取出纯镭呢?如果她没有提取出纯镭,她又怎能够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呢?这样看来,居里夫人所获得的所有荣誉全部都是来自于她勇于追梦的高尚品质。
外国有勇于追梦的人,我们中国也有这样的典范。丁肇中——诺贝尔奖获得者,也是一个勇于追梦的典范。当时,物理学界一直认为组成生物组织的最小结构只有三种,但丁肇中却不相信,他通过长期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第四种最小结构,并给这种结构命名为“J粒子”。在这长期的艰苦探索中,他的梦想就是发现第四种最小结构。如果他没有勇于追梦,当他遇到一些困难挫折时,他能坚持做这个实验吗?如果他没有坚持做这个实验,他能发现“J粒子”吗?如果他没有发现“J粒子”,他能获得诺贝尔奖吗?
读了他们的故事,我又不禁联想到了我自己。曾经,想要学习自行车的我,无数次地摔在地上,很疼。但是,正因为我勇于追梦的特点,我坚持了下去,终于学会了骑自行车。
言归正传,书中的海明威也是一个勇于追梦的人。在他小时,他就常常梦想着要为国家效力,他也在不断追求这个梦想的过程中做到了这点。在年轻时,他上过战场,救过战友,腿里留下了数百块无法取出的小碎片;在年老时,他获得政府的批准,用自己的船——“比拉号”在海上进行一些间谍工事,定期将收集到的情报汇报给政府,因此,政府部门成了他每月必去的地方。他所做的这些全都是想为国家效力,他正在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我说他除了热爱生活、才华横溢等特点,他更是一个勇于追梦的人。
人生必须要学会勇于追梦,只有学会了勇于追梦,我们才可能去追求新的事业,取得事业上的突破与成功。但是,要想做到这些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勇于追梦。永远记住,勇于追梦是获得成功的基础。
我国自解放以来一直用“科技”一词来涵盖科学与技术两个方面,包括在国务院下属部门中专管科学与技术的“科技部”以及许多单位中的“科技处”等等。毫无疑问,自然科学与技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是,也必须指出科学与技术虽然关系密切却又区别明显,在许多问题上还真不能混为一谈。几乎在所有情况下使用“科技”一词把科学和技术合二为一,也许是我国的创造。邹承鲁在1999年应《Science》编辑部邀请而写的“ScienceinChina”一文中,谈到了我国当前有把科学与技术混为一谈的倾向,而“科技”一词就是混同科学与技术所创造的专用术语。李醒民同志在“科学无禁区”一文中(见《科学时报》2002年7月19日B3版)提到,这个词是有“中国特色”的。我们同意李醒民同志的意见,在我们多年国际科学活动中,也许除前苏联外,还很少见过别的国家有类似的提法。
科学与技术密切相关
科学仅指自然科学。科学和技术同样以自然界为对象,但严格的说,自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认识自然,包括认识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剖析自然界存在的所有物质,揭示主宰自然现象的内在规律和相互联系。大至宇宙中的日月星辰,小至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科学认识的对象。不仅要认识其宏观和外观,还要认识其内部各个层次上的精细结构,运动特点及运动规律。而技术侧重将我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去利用自然,向自然索取,改造自然以适应人类越来越复杂、越来越高标准的生活的需要。李醒民同志指出: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比科学的历史久远得多,某些技术即使在今天也完全可以脱离科学自主发展。但是时至今日,技术上的进步,总体来说基于科学的发展,科学上的每一个重大突破,不仅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技术的出现,还必定极大地丰富我们进一步认识自然的技术手段;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
在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发现中,原子核结构和DNA结构的阐明无疑都是名列前茅的。19世纪末放射性元素的发现,表明元素是可变的。20世纪初,用重粒子轰击破碎原子核弄清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这些方面的突破,影响了整个物理科学的发展。生命科学领域也同样如此。生物学不仅研究自然界里所有的生物体,还要研究生命活动的各种表现形式,构成生物体的所有物质,以及这些物质在生命活动中所起的作用,揭示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构成生物体的物质,最重要的是蛋白质和核酸。生命活动主要由蛋白质承担,而生物体的遗传则以核酸为基础,或者说遗传信息的世代相传是依靠DNA分子的自我复制。1953年DNA分子双股螺旋结构的发现和阐明从根本上说明了这个问题。由于构成DNA分子的四种核苷酸之间有严格的两两配对关系,根据双股螺旋DNA分子的一个单股为模板合成另一个单股必然形成另一个和原来的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双股DNA分子,生物体的遗传就是这样实现的。这一发现改变了整个生物学的面貌,使生物学进入了崭新的分子生物学时代。
无论是原子核结构还是DNA分子的双股螺旋结构的阐明,都是科学家研究自然所得到的重大认识,属于科学研究的范畴。而且在一段历史时间内,并没有与技术有直接的关系。但是这两件在科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划时代突破作用的发现,很快激发技术上的突飞猛进。正因为对于原子内部结构有了深入的科学认识,才有可能利用原子核分裂所释放的巨大能量为人类活动服务,发展成为今天的核能工业。而根据对DNA作为遗传物质基础的认识,在农牧业上培育和改良物种,在医学上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大量疑难疾病,在工业上建立全新的基因工程产业。以上这些在技术上的发展,已经对人类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际上我们今天所享用的改变了人类生活方式的所有重要技术成果,几乎无一例外,全部都来源于科学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
如果把技术分为实验技术和生产技术两个方面,上面说的是科学发展对生产技术产生的巨大影响。在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不看到实验技术对科学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没有加速器的技术,就不能进行许多重要核物理研究的实验。没有X-射线衍射技术,就无法测得DNA的双股螺旋结构。这两项属于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突破,就无法实现。如果我们纵观一个世纪以来的诺贝尔奖的历史就可以看到,以实验技术上的成果而得奖的,特别是在物理奖和化学奖方面,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包括2002年得奖的在质谱和核磁共振方面的贡献。 转贴于 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差异
虽然科学和技术如此密切相关,但二者毕竟有所不同,而且有本质的差异。科学以认识自然、探索未知为目的。虽然自然科学的发展有其内在的规律,但是却有它的不可预见性。具体的发展途径,哪一项突破在什么时间在哪个实验室出现,一般来说是不可预见的。科学发展史上的许多重大突破,以百年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为例,相当大的一部分是获奖者从本人的兴趣出发而进行工作的,有的甚至是工作中偶然的发现,是原先完全没有预料的事情。而按照预定的计划,组织安排而最终获得突破的反而只是极少数。好像还没有哪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是通过有目的的预先组织,精心安排、刻意培养而产生的。而技术是以对自然界的认识为根据,利用得到的认识来改造自然为人类服务。由于它有了科学的根据,就可以树立目标,因此总体来说是可预见的,也是可以根据人们的需要和现实的可能,包括人力、资金和技术条件进行规划的。
建国初期所进行的“科学规划”(实际上是否应该说是“技术规划”)得到了巨大的成功。原子弹爆炸了,火箭上天了,半导体工业建立起来了。但是这些技术成就,毕竟都是国际上已经实现了的,因此也是可以规划的,可以指日实现的。然而当时在科学方面的学科规划呢,由于不像技术方面那样有硬指标可供检查,就有些说不清楚了。当然我国的科学在解放以后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但是国际上的科学家也不是在原地踏步,与建国初期相比,我们现在和国际上科学先进国家的差距是缩小了,还是扩大了,这可能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这一事实至少从一个方面说明了科学是难以进行规划的。20世纪50年代的学科规划只不过是规划了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工作。回想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发展的现实,有许多重要发展是当时没有预见到的,例如这几十年来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分支学科。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些新发展而完全按照当时的学科规划进行工作,我们就会蒙受很大的损失,就不会有今天的局面。1978年DNA双螺旋结构建立25周年之际,英国《自然》杂志记者采访克里克教授,要他预测到20世纪末生物学可能取得的成就。克里克回答说科学发展是不可预测的,过去的预言家大多是以失败而告终。他只是说,“我们现在见到的生物学问题,到20世纪末都可以解决,但是那时又会有新的问题出现。”现在看来他的预言也没有完全实现,例如癌症问题,当时在美国还是属于有一定程度组织安排并限期解决的问题,到现在仍然没有解决。克里克教授也是一位失败的预言家。
技术上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预见的,也完全是可以规划的。特别是国际上已经实现的技术,我们做一个具体的规划,安排一定的力量,经过努力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是可以做到的。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所制定的科学规划中有关技术部分,都属于这种情况。80年代在四位院士倡议下制定的发展高技术规划,也属于同样性质,在总体上也同样顺利实现了。但是要实现国际上还从未实现过的技术,特别是那些包含科学上尚未解决的问题的技术,就很难预见何时可以实现了,例如核聚变能量利用问题。虽然时见全世界媒体的炒作,迄今也无法断言何时可以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说,科学发展难以预见,因此也难以规划。我们可以做的也无非是和半个世纪以前一样,勾划出各个学科中的主攻方向而已。但是如前所说,科学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我们现在看见的主攻方向是根据当前的科学发展态势所认定的重要方向,若干年后整个科学发生变化,重要方向也会随之变化。如果我们硬性规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必然失去机会。我们认定的主攻方向也必须随时修正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试想20世纪90年代初,人类基因组全序列的测定还没有提上日程时,我们如果在当时制定规划,在生物学领域内我们能够预见到蛋白质组学,能够预见到生物信息学吗?
以认识自然为目标的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由于探索性强,结果一般难以事先预见,原创性强的技术研究也是如此。因此除可以明确总体研究方向外,常常难以事先设定具体的研究目标,难以事先规定进度,或强求完成的日期。毋庸置疑,自然科学史中众多重大突破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从物理学上牛顿力学的建立,电的发现和电学基本定律的建立;化学上门捷列夫周期律的建立;生物学上细胞的发现,孟得尔遗传定律的建立等,都是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都已经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众所周知的巨大影响。类似的例子实在是举不胜举。在20世纪内所有诺贝尔奖获奖人中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的自由探索而获奖的。20世纪一百项重大事件中名列前茅的,像青霉素、半导体和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曾分别获1945年、1956年和1962年诺贝尔奖,这些也都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而它们在实际应用上的巨大影响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近年来获诺贝尔奖的基础研究成果,如超导现象和新高温超导体的发现,胆固醇代谢调节,癌基因的发现等,仍然是少数科学家自由探索的结果,这些发现必将对21世纪人类文明产生巨大影响。
科学与技术的不可预见性
我们不是完全否定规划的重要性,而只是指出科学和部分含有原始性创新的技术都有相当程度的不可预见性。我们在制定规划时务必充分认识这一特征,规划可以一方面指出方向,而在另一方面也必须同时鼓励自由探索,不要在科学上设立禁区,并且在规划中留有充分的余地,以便在形势发展时可以随时修订。
当前在我国科学界流行的追赶国际科学发展热点,体现在对设定项目的高强度支持,这对我国科学努力追踪和赶上世界发展潮流是重要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设定热点项目的多数已经是全世界科学家辛勤工作了多年,有的项目年数已在万篇以上,超过我国全年发表全部SCI论文总数,要在这些国际上已经充分开放的领域中有所突破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当然这决不是说我们不应该进入热点领域,热点领域的研究往往对科学发展有重要作用,进入热点领域,在热点领域内进行工作以积蓄力量,对发展我国科学还是有重要作用的,我只是想强调在热点领域内取得突破的艰巨性可能更大一些。我还想强调的是我们必须看到自然科学的发展有一定的不可预见性,因此既要重视热点领域,又要鼓励在那些目前虽还不是热点却有广阔发展前景的基础研究领域中去进行自由探索,对自由探索中已经取得有意义进展的项目,不仅不能予以限制,还要给以鼓励和支持。二者的关键都在于有自己创新的学术思想,这样才能在根本上有所创新和取得重大突破。没有自己原创性的学术思想,不仅进行自由探索寸步难行,进入热点领域也只能永远模仿或重复前人的工作,最多也不过为前人成果锦上添花而已。
科学和原创性技术的发展需要长期积累。自然科学的发展经常是波浪式前进的。在一段平稳发展的时期之后,会出现一件重大突破性贡献而给有关领域带来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引起大量在有关领域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并涌入这一领域工作,造成一哄而起的局面,形成科学中的热点,这在国际上也是常有的事。当然我们应该看到,一些热点领域对于科学长远发展有其内在的重要性。因此,对于一个国家的科学发展而言,从全面布局考虑,安排适当力量去追踪热点是必要的。但是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在一件突破性贡献发表之后,一些较为重要的后继性工作,往往已经在同一研究集体,或有密切关系的研究集体中酝酿已久或者已经在积极进行,并且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就会陆续发表。外来者,即使急起紧跟,也已经落后了一个位相,在多数情况下,只能拾取一些残羹剩饭而已。
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看到,突破性进展常常不是一个偶然事件,而是经过长期艰苦努力,大量工作积累的结果。不用说佩鲁兹和肯特鲁关于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工作是经过长期努力才开花结果的,就是沃森和克里克关于DNA双螺旋结构的重大突破,看似突然,实际上如果没有剑桥关于X-射线衍射研究几十年的积累和威尔金森等人长期关于DNA衍射数据的收集,这一突破也不可能从天而降。
迪克西特为什么还没获得诺贝尔奖?最近接触长尾理论后,对这位印度经济学家产生了浓厚兴趣。
迪克西特最主要的贡献,是通过迪克西特―斯蒂格里茨模型(D-S模型),建立了一个通过“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分析经济问题的理论框架。迪克西特从没谈过长尾理论,但由于长尾理论的内核框架也是“数量―品种”关系。因此可以视迪克西特的理论为长尾理论的基础理论。
许多新经济理论,如罗默的新增长理论、克鲁格曼的空间经济学等,都是在迪克西特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增长理论是D-S模型的时间动态版本,新经济地理模型是D-S模型的空间动态版本。虽然由于斯蒂格里茨获得诺贝尔奖,迪克西特重复获奖的可能性降低了。但在我心目中,迪克西特具有不输于任何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实力。
迪克西特理论与新经济的内在联系
在互联网业,人们经常提到水泥加鼠标。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远没有水泥加鼠标外在结合这么简单。我认为,新经济是旧经济内部矛盾的产物,具体说是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矛盾运动的产物,强调多品种的范围经济是旧经济中产生新因素的萌芽。研究多品种的经济性,就成为研究新经济发生学的重要问题。
循着这个线索,应该特别注意传统理论中那些包含新经济思想因素的理论。像安德森长尾理论这种典型的新经济理论,背后是钱德勒“古老的”范围经济理论。但钱德勒是研究经济史的,只谈经验,没有建立数学模型。迪克西特正好提供了钱德勒背后的数学支撑,将品种这个维度,第一次数学化地引入经济学内核。钱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正在形成一个新经济理论轴心。
不懂经济学的人,只要了解托夫勒关于“单一品种大规模生产转向小批量多品种”这一说法,就会明白钱德勒―迪克西特―安德森这个理论轴心在说什么。托夫勒的说法,内在隐含的正是一个“数量―品种”框架:以数量为竖轴,品种为横轴,传统工业化特征,品种上是少,数量上是大(合起来就是短头);新经济的特征,品种上是多,数量上是少(合起来就是长尾)。D-S模型就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上的函数解析;长尾理论讲的则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上的统计分布(长尾理论名称来源于“长尾分布”这个统计学术语)。钱德勒讲的则是“产品数量―产品品种”二维坐标系中的利润选择。区别在于,安德森通过统计讲故事,听众是普罗大众;钱德勒通过历史讲管理,听众是管理学家;迪克西特通过数学讲经济,听众是经济学家。迪克西特可以算半个新经济学家。
迪克西特讲的是什么故事
迪克西特的思想可以概括为:一方面规模经济要求生产产品的种类越少、每种产品的产量越大,经济性越好;另一方面消费的多样化偏好又要求较多的产品种类数。市场会折衷这一两难冲突形成一种垄断竞争的均衡,内生地决定市场上的产品种类数。
代表过时的工业化的西方经济学主流中,基本框架是数量和价格关系,迟迟没有把品种这个维度作为内生变量,纳入体系内核。表面原因是一直没有找到表述品种的数学方法(这一点被迪克西特于1970年代中解决后,情况有所改变),深层原因是理论上的不兼容。
传统经济学理论中所有具有新经济萌芽因素的理论,如范围经济理论、新增长理论、罗默理论、区域经济学、产业集群思想、空间经济学、都与范围经济有关,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们共同都涉及到多品种协调问题。杨格指出:“产业的不断分工和专业化是报酬递增得以实现过程中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必须把产业经营看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汪丁丁解释知识经济说,知识互补性的经济学含义是:知识甲和知识乙单独运用于经济活动时各自获得的收益的加总必定小于它们联合运用于经济活动时的收益。这是钱德勒范围经济定义的知识版。
深层的背景可以这样理解:互联网的特长在于协调,它的经济作用是降低多品种的协调成本。如果多品种的经济性得不到经济学论证,互联网的价值就始终进入不了经济学视野。由此引伸出来的差异化、个性化、定制等一系列新经济问题,就更找不到理论根据。而品种多样化、或者说多品种的经济性,是经济学家能听懂的新经济问题的表述方式。
迪克西特的局限
迪克西特本人并没有使用范围经济这个术语,它把范围经济表述为另一种规模经济。他沿着马歇尔的传统,用规模经济表述范围经济,区别只在外部规模经济与内部规模经济的不同。说迪克西特是半个新经济学家,是因为他的理论是一种准新经济理论。这点不同于钱德勒和安德森。
真正的新经济理论与传统经济中的包含新经济因素的理论(准新经济理论)之间的区别表现为:第一,准新经济理论把少品种与多品种的矛盾,理解为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即专业化生产与多样化消费矛盾;新经济理论进一步认为属于生产内部(如少品种生产与多品种生产)和消费内部的矛盾。在这点上,钱德勒与安德森虽然数学上不如迪克西特,但认识比他彻底。第二,同样强调产品多样化现象,准新经济理论认为证明的是专业化分工的作用,新经济理论认为证明的是关联化协调的作用。杨小凯大大发挥了迪克西特理论中传统的那一面,把新经济融合解释成了旧经济分工,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第三,同样强调一加一大于二(Superadditivity)的报酬递增现象,准新经济理论把它归功于专业化,新经济理论把它归功于打破专业化。第四,准新经济理论依赖垄断竞争框架,新经济理论可以推广到完全竞争框架。第五,对生产可能性边界与无差异曲线的凹凸性的理解不同。
本来,分工离不开协调,协调离不开分工,争论分工创造财富与融合创造财富,似乎会陷入鸡生蛋、蛋生鸡式的诡辩。但我认为,有一个判据,可以把谁为主导的意义显示出来。这就是追问: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还是品种越多,成本越低?这是钱德勒思考的问题,他比迪克西特与杨小凯站得更高。迪克西特的局限在于固化了“品种越少,成本越低”这个规模经济假设,而没有将互联网现实中越来越常见的“品种越多,成本越低”内生于模型之中。这点远不如不懂高级经济学的安德森。
文明校园学生演讲稿供大家参阅!
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开学一个月以来,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培才学校良好的校风学风初显端倪:师生间、生生间和谐共处;课堂上积极发言;自修、自习课井然有序;文明舍日渐增多;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蔚然成风;这一切得到了家长和社会的认同。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团队中仍然还有人没有改掉以往的陋习,甚至恶习:教学楼三楼后面的阳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成了垃圾场;开学第二周,我们当中的一位男同学将装满水的塑料瓶子从宿舍阳台往后面的车棚砸,车棚被砸开了个大窟窿;也就在放假前一周晚修后在同一地点一只塞满垃圾的玻璃瓶子砸到了校园围墙外马路上,我们的老师目睹了这一幕。以上总总,触目惊心!
在此,我们不得不提习惯,我想先给大家讲个故事。1998年1月18日至21日,全球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相聚在法国首都巴黎,为人类所面临的重大科技问题进行研讨。会议期间,有人向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请教:“您是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获得最重要的知识的?”出人意料的是,这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却说:“我是在幼儿园。”提问者一下子愣住了,接着问:“您在幼儿园学到了哪些最重要的东西呢?”这位科学家耐心地回答说:“学会了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能拿,用过的东西摆放整齐,吃饭要洗手,饭后要休息,做错了事要表示自己的歉意,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谁也没想到在我平时看来最平常的行为习惯,却成就这位科学家最辉煌的事业,这位获奖者的一席话是多么地耐人寻味啊!
良好的行为习惯会影响人的一生,有了好习惯,失败不容易,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造就健康人格的基础。我想上述同学所为不仅仅是习惯问题而是道德修养问题。
在此,我们有必要重温《中庸》中提到的“慎独”。慎独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早在两千多年前孔伋就提出了“君子慎其独”。一个人越是在无人监督的时候,越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谨慎从事,不做违德背理之事,就越能接近自我完善的思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常有这样的现象:在众人面前讲究卫生,独自一人时就随地吐痰,乱扔废弃物;有警察时遵守交通法规,一旦路口无人值守就闯红灯;在自己熟悉的集体中谦恭有礼,一旦置身于陌生的环境就不再遵守公德。我想上面发生在我们身边有往楼下抛掷水瓶恶习的同学也许同出一辙。由此可见,一个人在没有外在监督而独处的情况下,严于律己,遵守公德,恪守“慎独”是十分必要的。可见,“慎独”是自我完善的必修课, “慎独”还是道德品质的“试金石”。
慎独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赐,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无一不是慎独自律、道德完善的体现。这些慎独的故事不老。慎独虽然是古人提出来的,但并没有因时代的更迭变迁而失去现实意义,是因为它是悬挂在你心头的警钟,是阻止你陷进深渊的一道屏障,是提升你自身修养走向完美的一座殿堂。
一个人的不良行为如果被外地人看到甚至对别人造成伤害,会严重影响我们培才学校的声誉,我们作为一中培才人,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要从维护培才学校的整体形象出发,要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树立崭新的个人形象。我们每个学生都是活动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一份重要的责任。况且,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现代文明生活的需要,也是树立现代培才人形象的需要。我们要展示一中培才全新的精神风貌,必须自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当然,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需要长期的培养和坚持,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耐心。培才是我们大家的培才,培才的荣辱就是我们大家的荣辱,反过来,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也都代表着培才,影响着培才的对外形象。不论是为了培才的整体形象还是为了我们的个体形象,我们都应该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此,我们呼吁,同学远离陋习,把不文明的行为赶出菁菁校园。
去年应中国驻瑞典大使馆邀请,我参加了斯德歌尔摩使馆举办的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见面会。莫言在瑞典学院回忆母亲的演说让我领略了这位母亲的伟大和智慧,不由得心生敬佩。
故事一莫言小时候由于饥饿无力不小心将家里唯一的热水瓶打烂了。在那个收音机,缝纫机,热水瓶都算是高档用品的年代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于是他吓得躲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傍晚,听到母亲焦急的呼唤,莫言才敢爬出来。见到惶恐和害怕的莫言,母亲什么也没说,只是摸着他的头长叹了几声。由此可见,他的母亲是一位慈爱,宽容的女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才有可能懂得理解与宽容他人的错误,言教不如身教,而身教不如境教。
故事二让莫言人生当中最痛苦的一件事是小时候母亲领他在集体地里捡麦穗,看守人来了,所有人都仓遑逃窜,但他母亲是一位小脚跑不快,被看守人赶上来扇了一耳光,摇晃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那绝望的神情让莫言终生难忘。多年之后在集市上,他与母亲看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当年那个看守人,莫言想冲上去报仇,但母亲平静地拉住他的手说:“孩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不是同一个人。” 这是一位睿智和极其善良的母亲,否则可能没有今天的诺贝尔奖得主莫言先生了。
故事三在一个中秋节的中午,莫言家难得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几个。正吃着,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他家,小莫言拿出半碗红薯干打发他。老人说:“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在吃饺子,却给我红薯干?”小莫言生气地说:“我们一年只包一两次饺子,每次只能吃个半饱,你要就要,不要就滚!”莫言的母亲听到这样的话训斥了他,将自己碗里的饺子倒给了乞讨的老人。母亲以身作则教会了莫言善良,仁慈地去对待他人。
故事四莫言十几岁时,母亲患肺病,饥饿、病痛、劳累、困境缠绕着她,看不到光明和希望。小莫言常有不祥之感,唯恐母亲自寻短见,每次劳动归来就喊母亲,如果听不到回应,就心惊胆颤。一次莫言放学回家,找遍家里四处不见母亲,小莫言大哭。这时母亲正背着一捆柴草回来,看到这一幕,母亲说:“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一点乐趣也没有,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母亲用自己的言行告诉孩子:无论遇到何种困境、何样难事,我们都要选择坚强,生命不休,信念不止。这种精神对莫言的写作之路影响巨大,让他懂得在成为一名大多数人认可的作家之前除了写出好的作品,更需要在没成名前耐得住寂寞,拥有一般人不俱备的信念。
故事五每逢集市,小莫言都喜欢听说书人说故事,有时听入迷了就会忘记母亲分配的活。有一次当母亲在小油灯下赶制家人的棉衣时,小莫言忍不住将白天听说书人说的故事复述了一遍。起初母亲批评他不务正业,但看到小莫言如此执着时,就开始支持他,每逢集市便不安排活儿给儿子,让他尽情地听书。很快小莫言已经不满足复述故事,而是将听到的故事另编故事情节,甚至改变故事结局。如果说这些说书人是莫言的启蒙老师的话,那么母亲便是他的第一位忠实的粉丝与伯乐,是母亲发现了小莫言身上对文学感兴趣的特质并予以鼓励与支持。
故事六 1976年莫言应征入伍,母亲卖掉结婚时的首饰为他买了四本《中国通史简编》,带着这珍贵的礼物莫言从此走出了山东高密东北乡。这位拥有远见的母亲懂得最值得的投资是把钱花在孩子学习上的道理。
这些故事教会了莫言正义与真理,而这两种价值观正是时下许多中国人最缺失的。莫言在瑞典用故事告诉我们仍需坚守这两种做人最基本的底线,同事也让我们认识了这些故事的主角—— 一位朴素的、睿智的母亲。
责编:陈金华
诺贝尔文学奖的表彰对象是“创造出理想倾向的最佳作品的人”。
我认为,《红楼梦》这部作品满足这一标准。不说其中美的境界,不说那“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作艰辛,单从“理想倾向”的角度评价,曹雪芹当得这一称号。曹雪芹的理想正是人类共同的倾向:乐。应当知道物质享受不能带来思想的快乐,所有快乐都是心灵超脱了物欲枷锁的一瞬所产生的感受。而在这个尘世中,这一种超脱也是不可达到的,所以人类的理想就在于对于超脱多种方面的倾向与追求――正如一块落人凡俗的补天石对灵性的不断追求。这就是理想倾向,而作品中人物无一例外的悲剧命运反映了理想的不可得。
曹公和《红楼梦》 杭玉婷
“开卷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作为我国古典白话文小说的里程碑,它巧妙的布局、华丽的语言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将中国古典白话文小说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曹雪芹不但代表了《红楼梦》,更代表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时代。《红楼梦》浓缩了中国那个时代的背影。它将那个时代人的喜怒哀乐表达得淋漓尽致。不再单纯写事,曹老书写了其中几百号人的命运。
曹雪芹代表着一个社会。他解释了封建统治必然衰败的不争事实。他的《红楼梦》,寓意深刻、光芒万丈。
曹雪芹,一个看到新社会黎明曙光的人。从独特的视角观察,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洞悉整个社会,望穿封建社会的残骸。他嗅到了新社会即将到来,看见了第一缕曙光。他与但丁相似,力争改变社会性质,期盼人们自由、平等。他将一腔热血化为“激昂”的文字,使人民清醒,不再沉沦。
我不知该怎么形容《红楼梦》,它占据着我心中首要的位置;我不知该怎样形容曹雪芹,他让我感知了每一次心跳。
这个奖我一定颁给曹雪芹 杨禧妍
一看到这个话题,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要把这个奖项颁发给曹雪芹。
大多数人对他的了解就是《红楼梦》。可他还是一位诗人,他的诗,蕴藏深刻的涵义,久久难摸透,给人一种高尚的境界,“爱君诗笔有奇气,直追昌谷破篱樊。”这是曹雪芹的酒友敦诚对他的称赞。同时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他笔下的石头可是出了名的,有不少人会纳闷:“为什么曹雪芹这么喜欢画石头呢?”我也曾这样疑惑过,我想只有真正读懂曹雪芹的书面诗的人才知道吧。当然,曹雪芹一生最大的贡献还在于《红楼梦》。它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创造,我想他这一生最后悔的就是没能将《红楼梦》写完,后四十回是别人写的,虽说写得精彩但总感到有些不对劲儿,情感思想多多少少有差别,也不知曹老先生是否满意。不能否认《红楼梦》这部巨作是曹雪芹一生的骄傲和自豪,可以说,《红楼梦》因曹雪芹而生,曹雪芹因《红楼梦》而活。
人性超越文化的障碍 吴苇航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想到一个人――路遥。
在中国走过青少年时代的人们都知道《平凡的世界》。少安少平两兄弟,在出身于贫苦的命运中,保持着农民的质朴善良,甘于冒险追求更远大的梦想,走出自己的人生。《平凡的世界》影响了二十多年来的青少年。路遥的作品描绘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从我的父母到我,不同时代的青少年,受到的激励是永恒的。能够给人们,尤其是少年们未来的希望,带来积极的思考,这是获得诺贝尔奖的基础。
路遥被评价为“用生命写作的作家”。不拘于条件,不拘于短暂的成功,不是为了生活而写作,是为了写作而生活,这样的精神才是最高境界。
诺贝尔文学奖是要得到世界认可的。在路遥的作品中,无论是《人生》的高加林还是《平凡的世界》的孙少平,体现最多的都是积极进取的人性美。人性的美可以超越种族、抛开政治,引起人类灵魂深处的共鸣。文化有吸引人之处亦有难以理解之处,国与国之间难免会不了解。诺贝尔奖需要突破文化的差异、价值观的隔膜。如果路遥在世,他无疑是具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条件的。他与许多文豪一样“被世界埋没”。或许以诺贝尔奖来衡量一个作家的能力太功利,但是这也反映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沟通的障碍。莫言获奖,很大程度上因为他的作品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能够走向世界。如果中国文学能够敞开大门,避开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将更多的著作主动分享给世界,相信人类的认知将会迈出一大步。
假如我来颁奖 韩林峰
我会把这个奖颁给鲁迅先生。
有人说他的文章有太多的冷峻,少了些饱满的温情。我认为,他以理性与智慧面对一个民族的种种问题,那是忧国忧民的深沉。他看到国民素质的低下,看到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下的中国人,看到革命的艰难,为此忧虑。他选择了以笔为武器,引领、探索“新希望之路”。他的那些经典文章,便是革命历程中的累累果实。他的文章揭示旧中国社会问题的根源,反映一个时代里不同人的不同生存形态,体现出社会的晦明两面,富于理智。他以他的力量,推动着革命的进程,引领着新文化的发展。
他花自己的钱印书让青年人阅读,并且夜以继日地工作,写文章,回青年的信。他对新青年的影响是巨大的,是不容忽视的。
他献身文学与革命,他用文学,用他精神的力量,影响了无数后辈,引领他们向前,无所畏惧地向前。他对文学的诠释是深刻的。若他在世,我会把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他,我心目中伟大的鲁迅先生。
选鲁迅的理由 孙兴
1.鲁迅一生作品丰富,包括杂文、白话小说、评论、散文、翻译作品。
2.他对“”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3.主席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4.他是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作品完美地结合了白话文与文言文。
5.他通过杂文,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
6.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网上查的资料)
7.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8.他的作品很多被收入在中学课本中,中学里把他的作品与写作文和文言文一同提名,显现出他的作品在中学学生及老师眼中十分重要。
应该给罗贯中 潘政焘
我想把它颁发给罗贯中,他的著作《三国演义》语言连贯,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我非常喜欢他的书籍,从书中,我看出了罗贯中超人的智慧和丰富的实践,他主张国家统一,痛恨奸诈邪恶,他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所以我推荐罗贯中。
为鲁迅颁奖,对不起,办不到 郑凌风
如果我是诺奖评委,鲁迅,你很优秀,但是对不起,我不会给你颁奖。
我认为,鲁迅的文章很多时候都包含着强烈的感彩,多半是尖锐的,对社会黑暗的愤慨,是直面刺向人心的利刃,他的文章往往革命性强过文学性,他的文章是做T精美的利器,是用于鞭挞的,是用痛在唤醒麻木的国民――无论再怎么精美,最终都是利刃。后代人在评论鲁迅时大多看到了其中的文学价值,而教育侧重的也是鲁迅文章的文学价值,忽略了鲁迅因何而写文章,忽略了鲁迅拿起笔杆当武器的目的――救国。
相比之下,莫言的文章是文学,没有锋利的刀锋,也无严厉的措辞,就如诺奖评委会主席所说:“莫言的作品定义为魔幻现实主义,会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南美大文豪马尔克斯,联想到他是在模仿马尔克斯的作品。但实际上,莫言不是模仿马尔克斯,莫言对发生在中国的故事有自己的表现形式,在结合幻想和现实方面他甚至超越了马尔克斯。”莫言的作品是真正的文学,他的作品不像鲁迅的文章那样让人痛心,他在隐喻着新的时代的黑暗,给人更多的是无奈与叹息。
所以,鲁迅的文章是武器,莫言的文章是文学作品。这是我为何不给鲁迅颁奖的理由。
最终的投票 汪佳茵
相比鲁迅,老舍的文字显得更通俗所以更受大众欢迎。早在上世纪就已经被翻译成英文,而且保留住了神韵,这突破了中国文学与世界交流的一大瓶颈。各国读者都被语言中包含的情感所打动。浪漫之都的姑娘们以前想不到,她们竟能从这质朴的文字中看到祥子对虎妞之死的悲痛,这比直白的心理活动更真实。早期被外国人认同的“俄式抒情”渐渐被更为含蓄的大段人物神态、动作描写取代了。后起之辈纷纷效仿中国作家,全球掀起一股中国热。虽然许多当代的作家已经与国外接轨,但他们笔下的现代都市并不能吸引大众。随着高楼大厦、钢筋水泥占领全球,对古朴悠久的文化的怀念占据了人们的心。老舍先生真实生动地描绘了现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民情心理,他取材于北京胡同里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老北京的胡同、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这些都在现代人的生活中消失了。
然而,大众的取向并不能影响到委员会的成员,他们自有一把严厉的标尺。他们的眼睛最犀利,他们看重的是“文学”“思想”,而不是瑞宣的矛盾和王掌柜的无奈。一些新生之辈并不能理解战争带来的,自然就不会明白老舍对整个民族未来命运的担忧,也不会欣赏他的作品。白天会议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舍予的作品中的人物是很生动,京味十足,为现代文写作做出了贡献。贵国的写作特点和手法我们也认同,但是缺乏艺术震撼力,对人性的认识和刻画,从文学艺术角度评价的话,显得有些单纯。”大家心知肚明,作为左翼作家的文章风格,并不符合传统的文学审美观点。但是他们不知道,那一段历史给中国人留下太多的烙印,捧起他的作品,我们能感受到老舍先生对国家的热爱和忧虑。
老舍若能活到今天 陈季寅
老舍先生更打动我们的还是他作品背后的“平民情怀”。祥子,晓荷,瑞宣,王利发……最鲜活的人物交织出最动感、最动人的社会现实。旧社会的中国的确显出的尽是弊端,可老舍却同样找到了社会最底层氤氲的“人情味儿”。这人情味儿或许就在你、在我、在全世界读者面前徘徊已久。莫言的超现实魔幻,写的是乡土、历史与当代那样跳跃性的内容;而老舍先生的作品既有民生,民情,又有世间百态,还关乎国家命运。这些作品在内容上有着极强的艺术性与逻辑性,同时也彰显出一个中国作家的社会责任感。舍予有幸长存,则必开中国诺贝尔奖之先河!
日已落,光无尽 白鸽 冯欣
他思绪飞扬;挥毫泼墨,笔锋处流露坚定。他的作品有很强的说服力,长篇作品论证严密,短文则一针见血。在最要害的地方揭示本质,表现出鲜明、肯定、无可反驳的逻辑力量。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寓言故事》之类的,因为他的作品不好理解。长大以后,我喜欢上了《野草》,里面的景色描绘十分优美,把雪、树、花等一些常见的事物,描绘得让我感到陌生了,原来,这些平凡的事物里也有未被发现的美,美得让你可以嗅到它们特有的芳香。
现在,我理解了《彷徨》中的沉博绝丽;体会了《呐喊》中的匕首投枪;看透了《朝花夕拾》中的笔底烟花;了解了《故事新编》里的笔酣墨饱。对他的作品,我不仅仅赞赏,而是升华到由衷的敬佩。
苏轼是不可超越的 陆欣雨 颁奖词:
他,披荆斩棘,开辟了宋词豪放派的必经发展之路。他,持一支秃笔,轻描淡写几笔,在文学长空上引出了几颗亮丽的明星。他就是苏轼。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中,他的文学作品,是一座丰碑――不可超越的丰碑。
他就是苏轼,在华夏无数文人墨客中,他的豪情,是一种力量,推动着时代前进。
他的《水调歌头》带给远在他乡的游子们心灵的慰藉。
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让三国时的尘封历史再次熠熠生辉。
庄子 吴禧辰
也许你会问,庄子不是思想家吗?在我看来,庄子可以说是中国最特别的作家了。他想象奇特怪诞,洋溢着浪漫色彩,追求顺其自然无所依,最终获得无穷的自在自由。庄子的《逍遥游》,可谓是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而且加入了庄子本身的思想――否认一切事物是绝对的,反对是非之争,反对人为约束。虽然看起来艰涩难懂,但其实思想深邃玄远,文章奇诡玄幻。读了庄子的著作,你会真的懂得什么叫追求自然,超脱功利和名声、逍遥与自由,也就是“无己”“无功”“无名”“无我”的最高境界。
庄子不仅仅是文学家,其实更是个杰出的哲学家,这正是我想把奖颁给他的原因。
我一定会选李白 吴菲凡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从小大家就阅读他的名篇,他被誉为“诗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歌行体和七绝都达到了后人无法企及的高度。他是一个很有内涵的人,不管是诗歌创作还是个人生活,都很有新意,所以他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将唐诗文化带向了新的繁荣局面。
《将进酒》、《行路难》等都是他的代表作,足以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精髓。他的文风没有人能与之相媲美,当这些磅礴之作站在诺贝尔文学奖的顶峰之时,所有中华同胞一定会为之鼓掌。
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会选李白,因为他的浪漫主义格调、与众不同的文风需要让更多的人知晓并传承。
烟雨中的红颜――李清照 陈惠敏
我会将奖项颁给她――李清照。
小学课本里早就有李清照的诗和词,我至今仍能背诵,因为她的词深入我心。
最近读了一本书,书名叫《宋词是一朵情花》。书里提及李清照,让我对这位女词人的了解更多,感受也更深。她的一生坎坷多变,也曾有过令人惊羡的爱情,可最后弦断曲终。她是坚强的女人,虽然她会为国亡而悲,也会为夫走而痛。
李清照独特的经历造就了她独特的诗词。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论名气、文笔,苏轼、辛弃疾都在她之上。但人生有不少伤痛,借词托怨,美丽精致。李清照将词的雅致发挥到了极高的境界,无人能及。
她,是烟雨中的红颜,烟雨中的才人。
世界如水一般――张晓风 吴颖铭
通过那篇课文――《行道树》,我认识了她,这位美丽的女作家――张晓风。
与莫言的魔幻主义、乡村风情不同,张晓风的散文更贴近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张晓风善于从平凡的琐碎小事中看出深隐其中的含义。在她的眼中,世界如水一般,表面上平如镜,水下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东西。她的散文作品都如水一般,平如镜,清澈见底,又令人想深入水底,寻找张晓风深藏在水底的“宝藏”。
张晓风的作品总是那么耐人寻味。对于我来说,她的作品好像被一层白雾围绕,缥缥缈缈,虚虚实实。每次读她的作品,朦朦胧胧,好像探到了中心,却无法言语。张晓风看透了水底下的东西,在作品中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这些隐藏其中的哲理,让读者慢慢挖掘,细细品味。这便是我推荐张晓风的原因。
张晓风说过:“水,永远是第一张书笺。”
流浪,只是流浪 李思洁
迅哥儿是自愿放弃,自是不能再选;从文和老舍,都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那么就让它保留遗憾吧。杨绛和刘震云曾是我心中首选,直到我想起了流浪。
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官方产物,它能在世界上获得如此高的地位,大概因为它需要放荡不羁的灵魂吧。我想起了在撒哈拉大沙漠里拳着腿,坐在台阶上,仰望夕阳的三毛。
她的确长得不甚好看,大眼睛,大嘴,但她让全世界都沉迷于她的不虚假,沉迷于她率真的个性,沉迷在她那散发出无尽魅力的散文之中。
她建起一座矗立在撒哈拉的小屋。凡是读过《撒哈拉的故事》的人,不由得都想去瞧瞧三毛笔下那座美丽的小房子。
她的文字带着点儿可爱的小俏皮,带着质朴、干净,却有一股使人沉陷的力量。她是最尽兴的歌者,是夕阳下最辉煌的舞者。她笔下的荷西,让我们对爱情有了向往和期盼。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然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梁羽生评论三毛:“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头衔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地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丰富,但是我们深知:她没有逃避命运,勇敢面对人生。尽管最后她还是选择了自杀。
诺贝尔文学奖给三毛的颁奖词应该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女作家,用生命照亮了遥远的撒哈拉大沙漠,用中国式的叙述给世界留下一道倩影,俏皮的文字从现实中开辟了一方桃源……”
跟着她一起去流浪,流浪,去撒哈拉沙漠,拳着腿,看夕阳。
我心目中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冰心 郑紫薇 翁惠佳
若问谁是我心中的一代文豪,那就是冰心。
“四时缓缓的过去――
百花互相耳语说
‘我们都只是弱者!’
甜香的梦
轮流着做罢
憔悴的杯
也轮流着饮罢
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
这是她的诗,也许算不上诗,只是一些“零碎的思想”!这首诗,处处都是悲伤!冰心就是一个看着时间渐渐逝去,自己只能惋惜不已的人。为何要“憔悴”?又为何有“甜香”?为什么“上帝原是这样安排的呵”?先甜后苦,苦是“憔悴”,甜是“甜香”,从“轮流着做罢”“也轮流着饮罢”,我看懂了她细腻的心思。
都说她母爱纯真,可是,又有谁能了解她的苦痛,还有她的憔悴。谁又会真正知道她的想法?可能无人可知,但是,她毕竟给我们留下了多少能够回味她那半生的幸福,半生的坎坷的篇章。
“冰雪里的梅花呵!
你占了春先了
看遍地的小花
随着你零星开放!”
我想,冰心就是那朵冰雪里的梅花,占了先,使零星的小花,随她一同开放,可见,她是不服输的。若是一个服输的人,又岂会自比寒梅?
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有爱她的丈夫和子女们。她毕业于好的学校,得过国际大奖。可是,在她自己的心中,又有谁真正懂得她?
冰心写过一首宝塔诗:“马/香丁/羽毛纱/性样都差,傻姑爷进家脱起真是笑话/教育原来在清华”。这其中有几个小典故:吴文藻(冰心的丈夫)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儿把“萨其马”叫成“马”,进了点心店就向售货员买“马”。有一次,冰心与婆婆等人在院子里赏花,被从书房里叫出来的吴先生应酬似的问:“这是什么花?”冰心看着丁香说:“这是香丁。”他竞点点头说:“啊,香丁。”周围的人忍不住笑起来。为送父亲一件双丝葛夹袍,吴文藻受命去东升祥,居然要买一丈“习习毛纱”。幸亏售货员与冰心熟悉,打电话问过才弄明白。冰心父亲说:“姑爷可不是我替你挑的。”父女相视而笑。
可见冰心是多么调皮、多么活泼啊!这是她的另一面。这样的一面,也只有亲人才知道吧!
诺贝尔文学奖,非她莫属!
我心中的诺奖人选――李清照 游心钰 李炎
李清照,一朵出类拔萃的女儿花。她用女性独有的细腻与不输于男儿的智慧给词坛带来别样的风情。如果我是诺贝尔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将文学奖颁给这位“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里有儿女情长,更有爱国情操。她的词里有真切的情,无论是对早期生活的喜爱之情,与丈夫赵明诚的相爱之情,丈夫死后的怀念之情,还是背井离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国家沦陷后的爱国之情,都是浓浓的、令人动容的真情。
李清照是爱国女性的典范,她在诗词的造诣不容忽视。她是我心中最佳的诺贝尔文学奖人选。
我最欣赏季羡林 陈依 王丽明
我最欣赏季羡林。
小学时我曾读过季羡林的《留德十年》、《我的小学和中学》、《季羡林读书与做人》以及《季羡林自传》。从这几部书中,我深深地体会到他的文字散发出的深厚的文学涵养和底蕴。
季羡林说过:“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从儿时的困苦生活到长大后到德国留学,季羡林的人生历程可谓曲折又丰富多彩。
他曾选择梵文。他认为“中国文化受印度文化的影响太大了,我要对中印文化关系彻底研究一下,或许能有所发现”。因此,“非读梵文不行”。最终在学术界取得了巨大成就。他在文学界的贡献和成就很少有人能超越,所以成千上万的人尊敬他。假如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重要评委,我一定将这个奖颁发给学界泰斗――季羡林。
我推荐安妮宝贝 邱丽蓉
安妮宝贝(励婕)是曾被流言蜚语击中的写作者。
“下半身写作”这样的诋毁、诬蔑,只能说是曲解本意与找替罪羊。而“荼毒青少年心灵”更是生硬不堪,胡扯一通。那段时间口诛笔伐,但她从不回应。后来《莲花》获大奖了,所有的罪状顿时消失了,彼时的侮辱谩骂,一朝化乌有。甚至许多小资的口头禅是:“安妮宝贝说……”但她依然宠辱不惊。
父亲去世前,她的写作主旨是阐述女童不可消解的幻觉,情爱是素材,风格颓废悲观。那时的安妮宝贝,和《八月未央》里的大多数女子一样,挤一个小时公交车,上班,加班,因为不想煮饭就在外面吃快餐,回家,写作到凌晨,再睡去,很早又醒来,再去挤公交……心底有幻觉,执著地握着这病态的意象写作。频繁跳槽又忙碌无为的生活让她很不开心。这不开心,是她早期的魂。
父亲去世后,风格转变,显著体现在《蔷薇岛屿》上。她开始创作关于一个女子的真实生活,而不是幻觉。文风倾向简洁与清醒,逐渐收放自如。这时候,安妮宝贝已经辞职,专职写作。从夜晚到次日黄昏。写,写,写。方块字已经占领了她的生活和头脑。
后期开始描写洁净,譬如《莲花》、《月棠记》,不再只是描述过分的爱情与扭曲的亲情,而是尝试男女之间纯净的友情与干净的成人世界的童话。而《春宴》是最近的一本书,笔锋重新指向人性阴暗。但始终有几缕单纯贯彻全文,语言更加简练独特,树立了自己的风格。
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使异国人难以品鉴唯美的汉字。但作品中洋溢的情感、思想、希冀,是跨越种族的。
最具魔力的文笔 王文君 李炎
她的文字自然而不造作,道尽人间复杂的情感。她善于勾起你的回忆,让你回忆起你最想留住却留不下,最想忘记却深深埋在心里的往事。她,就是林海音。
如果你读过《城南旧事》,你会为她生动的叙述倾倒,发生在北京城南那一桩桩普通却深入人心的事如旧电影镜头从眼前一一闪过,留下的,只有深深的眷恋。古老的小巷,幽静的庭院,热闹的大街,各色人物,都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惊叹,这是一段摄人心魄、富有魔力的故事。不得不对作者的童年充,满好奇,对作者的善良与坚强的品格感到敬佩。
林海音,一位伟大的作家,以富有魔力的文笔,征服了所有人。她恢复了旧中国的面貌,让绚丽多彩的画卷铺展开来。我愿意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她。
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 陈晓璇
我第一眼看到她的笔名――安意如,就坠入了她编织的一张网,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意,意如,安意如,如意安康,对于这个笔名的含义,我是这样想的。它可能是一种对于自身的祈祷,可能是对生活的期盼,或是自己心灵的诠释,对那些淹没于历史长河中的人的真诚祝福。
翻看她的书,我有种将其吞入腹中,或制成芯片植入大脑的冲动,她的文字美到令我窒息!如果我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我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代表世界文学最高成就的奖项颁给她,因为她独树一帜的写作风格,充满古韵的感性的文字,惟妙惟肖的人物刻画,都是当代文学的一大创新。
安意如的《思无邪》是我的挚爱,这是一本似散文随笔的《诗经》赏析。而对于诗经,我向来是头疼的,读起来都“举步维艰”,更何况理解意思。然而安的这本书使我对《诗经》产生了兴趣。安说:“《诗经》只是民歌,没有想象中那么疏远、不可亲近,它也许是我们在一起唱过的歌谣,《诗三百》,不过是前生无邪的记忆。”听她这般亲切地比喻《诗经》,我仿佛听到她在我面前一边翻阅一边诉说的声音。安在《思无邪》里解释内容的同时还阐述了内心感受,使拗口的四字诗句不再遥远。
安意如的才华惊人。既有古典韵味,又不乏现代气息,像穿越千年而来的诗人,又像身边知己,与每位喜爱古诗词的读者分享自己的点点体会。她的书既似古籍校注,又似随意的散文,陶冶人们的情操,安抚躁动的情绪,洗濯着布满尘埃的心灵,传达着先人或悲或喜的缕缕情思。
爱因斯坦的后代不聪明
国外曾用诺贝尔奖得主进行孕育后代的实验,其根据是对优势基因的认可和利用。美国人搞了一个复制天才的实验。为了保密,这个计划只限于有限的一些人知道,但由于结果并不美妙,人们才知道了这一试验。80年代末,美国一个遗传学小组找到了一位愿意做试验的男性物理学家(已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和一位女性音乐家,通过人工生殖技术结合他们的和卵子,形成一个受精卵,再植入女音乐家的腹内孕育。十月怀胎后产下一名男孩。
孩子得到了精心的哺育和照料。从早期教育到学前教育,从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这名孩子甚至得到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照顾和开小灶。然而直到小学毕业,这名孩子也没有表现出让人感到有一丝一毫天才的地方,学习成绩一般,性格也一般,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对音乐比较感兴趣。但就目前的情况看,这名孩子并非是人们想像中的音乐天才。
另一个故事则更有说服力。根据1987年出版的爱因斯坦书信和手稿,科学天才、诺贝尔奖得主爱因斯坦在读大学时曾与一名塞尔维亚裔女同学马里奇坠入情网,后来同居。不久,他们迎来了爱情的结晶,马里奇产下了一名女儿。两人高兴万分,把他们的孩子取名为利泽尔。然而愉快的日子没有过多久,医生就告诉爱因斯坦和马里奇,他们的孩子可能有严重问题,如果不是严重弱智,就是先天愚型(即唐氏综合征)。
果然,爱因斯坦和马里奇观察到了孩子的严重智力问题。孩子都6个月了,还不会笑,连微笑都不会。而正常孩子是两个月就会微笑,4个月就会大笑。还有孩子哭声小,受刺激后也不会马上就哭,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不感兴趣。更重要的是利泽尔出现了先天愚型孩子特有的面部特征,两眼之间距离过大,两眼外侧上斜,口半张,不断地流口水,鼻梁低等。爱因斯坦和马里奇心情沉痛,而马里奇则终日以泪洗面。她觉得她和爱因斯坦显然没有办法处理这个痴呆孩子,但是母爱又不允许她随便就放弃孩子。
爱因斯坦是一名大男子主义者,而且这一女儿又是他们的非婚生孩子,因而爱因斯坦没有过多照管孩子。迫于学习和生活的压力,母亲马里奇将孩子交给自己在塞尔维亚老家的父母照顾。当然马里奇将孩子交给父母照看还有一个难以言说的原因,孩子是一名痴呆儿。尽管当时爱因斯坦还未成名,但爱因斯坦和马里奇两人都是大学生,按流行的说法,他们也算是高智商的人,如果让人知道他们这样高智商的人还生下痴呆儿,也是一件很难堪的事。
基因的奥秘
为什么一位举世公认的天才和一位并不笨的母亲会生下一名弱智孩子?谁也不知道其中的原因。后来利泽尔在21个月时患猩红热死去,因此也没有人再提这段往事了。
英国的理查德・罗伯茨和美国的菲利普・夏普因为发现断裂基因而获199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他们发现基因中的遗传信息是以不连续的方式排列的。在生物的一些基因的不对等交换中,染色体并不完全对齐进行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而是进行非同源染色体的互换,而且通过尚未明确的DNA重组过程,进行比较完全彻底的DNA重排。而断裂基因的来源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多数为同样或相似的祖先基因的独立重复,二是通过外显子的随机组合而装配起来。
这提示,与卵子结合时并不是将所有好的基因都复制下来,而且好的基因片断也不一定能表达出来并传递给后代,无论是名人的还是普通人的概莫能外。换句话说,有性生殖的基因遗传不仅受时间、环境的影响,而且取决于男女双方复杂而庞大的基因组的随机组配。后代只能随机获得父母的部分基因而不是全部基因,而且这种获得有时是随意的不稳定的,基因的某些节段、某些信息极有可能自由随机地移动组合,即所谓的“断裂基因”,这样每个个体的遗传是不会一样的,即使是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后代也不一定能全部继承父辈的全部优秀基因,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同一父母所生的兄弟姊妹会有极大的差异甚至迥然不同,也才会有龙生九种,种种各别。
此外,即使后代都全部继承了上一代的全部优秀基因,在后天的环境中能否全部体现出来并转化成才能和创造力,也是一个未知数,因为人和生物个体的成长环境对他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起着重要作用,甚至有决定性的作用。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在1995年进行了“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重大课题研究,想要通过研究弄清青少年成才的因素和主要因素有那些。尽管该调查并不是主要研究遗传与成才的关系,但这项研究结果却从某种侧面说明了两者之间的关系,遗传在某些方面是靠不住的。
后天环境更重要
这个研究调查了400人,全部是杰出青年。杰出青年的定义是:近几年以来省级以上的模范人物或在某专业领域内贡献突出被社会公认者,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他们是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全国杰出青年企业家、全国岗位能手、全国青年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获得者等。这项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些人才的家庭和遗传情况,真正从所谓“龙生龙、凤生凤”而成的人才只占极少比例。
首先是这些人才的父母的文化程度都较低。对杰出青年父亲文化程度的调查表明,不识字占9%,小学文化程度占38%,初中占21%;高中、中专占13%,大专大学以上占19%。如果以大专划线,绝大多数人的父亲(81%)只有初等文化,甚至几近一半是文盲和小学文化(47%)。这说明文化和智力这样的遗传因素在这些杰出青年成长和成才的过程中并不是主要的因素,而是次要的,只占极少的比例。
从杰出青年的母亲的文化程度来看,不识字占40%,小学占30%,初中占10%,高中、中专占12%,大专、大学以上占8%。如果也以大专划线,绝大部分人(92%)不具备智力和文化的遗传优势。而且文盲与小学程度相加,杰出青年的母亲达70%,这更是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但这样的家庭却培养出了人才。这个结果再次弱化了遗传的作用。
但是这项调查的结果与国外的同类研究有较大差别。国外的调查表明,如果父母尤其是母亲的文化程度高,对孩子的学习和品德具有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而且作用较大,一般这样家庭的孩子都学习成绩好,性格的社会认同高;有礼貌,品德好等等。
尽管这些杰出青年的父母文化程度低,自身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但是他们内心都有一种强烈的愿望,不满意自己的社会地位,希望通过子女受教育来摆脱父辈的命运,因此他们对孩子的教育和成长更为关心并舍得投资。而且这些家长虽然文化程度低,但他们的人格因素较好,尤其是诚实、进取、勤奋、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子女的影响较大,使下一代在性格和人格因素上终生受用。从这些结果和解释来看,遗传也是起作用的,比如父母的性格和优良的品质对孩子的遗传,但更重要的是孩子在后天环境中受到的教育和熏陶。显然这些杰出青年的成长环境是最重要的,而并非智力遗传因素。
和去年一样,我在给新生的邀请信中希望大家独自来报到。昨天上午,我在迎新现场,看到很多同学都是自己带着行李来的。新疆的再木然・乌斯曼同学一个人坐了40多个小时的火车;广西柳州也有四个同学,说服父母,结伴而行。在这里,我要向你们开始学会走向独立表示赞赏和敬意。
你们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此时此刻,你们或许仍沉浸在旅途的兴奋和成功的喜悦之中,或许还在为终于摆脱应试教育的文山题海而如释重负;当然,你们更多充满了对大学生活的忐忑和期盼。今天,我想告诉你们,大学迎接你们的不仅有梦想、荣誉、激情和浪漫,大学生活更重要的是经历挫折、经历失败。第一次班会,你会发现自己思想不深、视野不宽,不再是群体的唯一中心;第一堂课,你会感到节奏太快、难以适应,不再是老师目光的焦点;第一次考试,你可能成绩靠后、大失所望,不再是熟悉的第一。于是,你们可能会开始怀疑以往的读书方式、学习习惯,甚至怀疑自己的专业选择和能力潜质。同学们,挫败感是走向虚空沉沦或者迎接成功希望的分水岭。经历挫败,从挫败中学习,是一个人成长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学的必修环节。
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懂得反思、学会坚守。长期以来,你们接受的大多是中规中矩、有标准答案的教育,你们习惯于做“听话”的好孩子。作为知识的倾听者和接受者,你们无疑是优秀的。但大学是什么?大学是要为你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基础,为你们走向成熟、走向社会做好准备。大学培养的不仅是已有知识的接受者,还是未知世界的创造者和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大学教给你的不再是唯一的答案,而是教你懂得多样性和不确定性,懂得甚至有了答案也不意味着成功。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选择和没有预设答案的探索,你们难免会在前行中跌跌撞撞。懂得反思,就是在挫败中重新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会,重新定义什么是成功、什么是荣誉、什么是价值,不断追问生命的意义。学会坚守,就是在挫败中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在内心深处始终保持对未知的好奇、对真理的渴望,在风险挑战面前始终坚持做人的原则、崇高的信念和远大的目标。同学们,只有懂得反思、学会坚守,你才能在挫败中把握自我、拥抱青春、走向成熟。
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寻找自信、挑战自我。挫败会让人迷茫。很多人会在挫败中丧失自信、迷失自我,来清华之前还是“梦想家”,来清华后,可能会“梦”没了,只剩“想家”了。特别是看到各种知识、信息、机遇迎面而来,身边的“学霸”、“神人”、“大牛”比比皆是,你会更加迷茫和纠结,看不清自己要走的路。大学生活就是一个寻找和发现的过程,只有在挫败中发现自己的目标、找到自己的定位,才能建立起自己的人生自信。搜狐CEO张朝阳当初在清华念书时,也对自己和别人的差距很有挫败感,考试不拿第一心情就很糟糕,开始“虐待”自己:冬天在寒冷的水池里游泳,或者每天绕圆明园跑上几公里。正是经历了这种挫败,让他逐步增强了自信,敢于直面各种挑战,不断开拓自己的事业。同学们,清华园紧张充实的生活会让你慢慢认识到,成功不取决于你过去的成绩和基础,也不依赖偶然的机缘巧合,而是来自对自我的挑战,来自挑战中的成长和成熟。面对挫败,只有那些不断壮大自己内心的人,才能战胜自我、找到自信,从生活的自主走向人生的自立。
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
从挫败中学习,就是要挑战权威、塑造人格。在中学里,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你们难免养成依赖课本、相信权威、听从安排的习惯,努力在既定的路线上比别人走得更快、做得更好。到了大学,你们可以听到很多精彩的讲座报告,接触到很多学术大师。权威值得我们尊重,但尊重不是迷信和盲从。去年,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来我校演讲,介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五个实验。演讲的最后,在谈到自己不断取得新成果的体会时,他说:科学就是多数服从少数,只有少数人把多数人的观念之后,科学才能向前发展。今年5月,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校长本萨森来访,我们说起犹太民族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虽然没有什么著名的宫殿建筑,却在思想、文学、科学等很多领域创造了不朽的辉煌。犹太人口占世界的0.2%,却获得了20%多的诺贝尔奖。交流过程中,谈到犹太民族和当今中国教育的区别,我说,在中国流传这样一个故事:中国学生回家后,家长一般会问“今天老师问了你什么问题”;而犹太学生回家后,家长会问“今天你问了老师什么问题”。我问他,是不是这样?本萨森校长说,不仅如此,犹太家长还会问“你问了什么问题老师没答上来?”敢于质疑、善于质疑,是犹太文化的一个秘密,也是犹太民族保持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的最重要因素。
同学们,你们是未来的创造者,只有勇于质疑,敢于发现前人的局限,才能养成批判性思维的习惯,形成对世界本质的认知和判断,拓展理性的精神、塑造独立的人格;只有打破传统,敢于挑战权威的思想和理论,也才能激发新的思想、创造新的范式、建立新的理论,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摘编自清华大学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