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2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抑扬顿挫,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重音也叫重说,说话人根据表达语意和感情的需要,故意把某句话、某个词组、某个词或某个字说得重一些。表现为发音时扩大音域和延续时间上,同时增加强度,即表现为“音量”的加强和“音长”的延长。
重音在口语表达中是第三大要素,有人称它为口语表达的第三张“王牌”。恰当准确地运用重音,对于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具体有词的音节重音、句中逻辑重音、感情重音。
而轻声是一种发音时对声音的弱化。在语流中,一个词或一句话里有的音节因音节弱化而失去原有的声调,成为一种又轻又短又弱的声调,这种声调就是轻声。
抑扬顿挫训练方法有:
加强音量法。即把重音读得重一些,响亮一些。
拖长音节法。即把重音音节拖长,给以强调。
一字顿歇法。即在要强调的字词前后都作必要的顿歇,使其语言更加清晰有力,真挚感人。
重音轻读法。即把要强调的字、词或句子减小音量,拖长音节,同时加重气息。这种读法,常用来渲染意境,表达深沉凝重、含蓄内向的感情,听起来语轻音弱,而产生的效果犹如沉雷从心底滚出。
轻音训练法:如“云彩”、“吩咐”、“亮堂”、“走吧”、“去吧”、“去过”、“桌子”、“回来”、“奶奶”、“尝尝”等词语的第二个音节都要轻读。
部首笔画: 3。
总笔画: 7。
组词:抑扬顿挫。
抑扬:指音调高低。顿挫:指音调有停顿转折。形容语调、音乐、舞蹈、诗文、书画等回旋转折,节奏分明,富于变化。也指政法、教育等有轻重缓急。
例句:刘老师用富有感情的声调,抑扬顿挫地读着这个故事,全班同学的心都随着她的声音起伏跳跃。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语言艺术;抑扬顿挫;生动评价;博学多闻
语文是关于语言的艺术,语文教学离不开语言艺术的展现。中学语文课堂要注重语言艺术,展现出语言文字特有的生命力。语文教师要掌握语言的艺术,离不开专业的语言训练,离不开语言知识的积累,离不开教学中语言运用的思考和良好的教学心态。教师需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积累,总结出大量的语言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展现语言的魅力,训练自身运用语言的艺术性。笔者深知语言的艺术对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非常注重语言的锤炼,尝试运用语言在课堂中寻找新的突破口。例如,笔者关注赵本山小品的语言特点发现,赵本山通过其独特的语言艺术表达在人们心中塑造了一个“憨厚而略带狡黠、木讷而有爆发式的灵敏、土俚而窥悉时尚、愿意向人申诉又乐于略作自嘲性格的形象”,给观众带来了快乐。由此,笔者想到了以语言为主的语文课堂,是不是也应该发挥语言的魅力,让语言点燃课堂,让语文课堂在语言艺术中如沐春风。
一、用抑扬顿挫的语言感染学生的心灵
教师在讲课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语言,在语音、音量、声调、语速、停顿时间等方面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可利用昂扬顿挫的语言创设独特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执教«安塞腰鼓»一课时,教师就可以把作者描述的我国西北的腰鼓声转化为课堂语言。文中的腰鼓声有时是“铿锵的节奏,心灵的激荡”,有时是“慷慨激昂”,有时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在变化中彰显魅力,与语言的艺术如出一辙。教师不妨思考,如何运用这种抑扬顿挫,在语文课堂上创设充满心灵震撼的语言环境,洗涤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享受学习获取知识的快乐,这种快乐不是稍瞬即逝的,而是深层次的内在收获。
二、用巧妙生动的评价语言激励
学生精妙的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起到很大的激励作用,教师的一句评语会对学生的心境产生不同的影响,他们或因教师的评价更加积极学习,或因教师的评价消极应付,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例如,在执教九年级上册«雨说»这篇抒情诗时,一位学生把诗读得很平淡,笔者在反馈中并没有简单地指出他朗读时的缺点,而是针对他的朗读进行了细致的点评:“听了你的朗读,老师觉得这首诗对儿童的叮咛还不够,作者希望中国儿童能够快乐幸福、充满朝气的愿望表达还欠缺一些,如果你在朗读时语气再缓和、温柔一些就更好了,你能再尝试吗?”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明白了该如何读这首诗,朗读的积极性也被调动了起来。当他第二遍朗读时,笔者感觉到了他感情的运用。教学中,评价无处不在,教师不能忽略哪怕是很简短的评价语。当学生回答完教师的提问后,如果学生答得好,教师要及时表扬,可以用“见解独到”“对了,你很会看文章”“说得很有道理”等语言进行评价;如果学生发言不太好,说不到要点,品味不到位时,为了不使学生感到挫败,教师可以竖起拇指说:“你这样回答已经很棒了”“多好的问题,会读,会思考,你真行”“再努力一下你就成功了”“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好吗”“你说得太好了,我怎么没想到呢”等等。实践证明,教师运用语言艺术进行生动巧妙的评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课堂也因此变得更加生动活泼。
三、用博学多闻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语言文库
良好的语言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无论教育方式多么的现代化,都替代不了教师的“讲”。“讲”的艺术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锤炼。掌握娴熟的语言艺术需要有强大的语言文库作为支撑。更新、丰富自己的语言文库是现代语文教师必须做的。现代的语文教师要通晓电脑、科技、网络、哲学等,更要集百家之所长,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更新自己的语言文库。只有才华横溢、博学多闻的语文教师,才能以个人的才学“征服”学生,才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教师不仅仅要学习经典,还要跟得上时代,不断更新自己的语言文库,学习网络用语。一方面,我们生活在网络时代,网络用语应用广泛,教师要学习网络用语,便于使用网络;另一方面,学生往往喜欢网络化的语言,在生活中他们也经常使用,教师要懂得学生就要懂得学生的语言。网络是现代教师要不断学习的方向,也是这个时代教师应具有的一个重要能力。一个才华横溢和博学多闻的教师引经据典、睿智幽默,必能在课堂上让学生如沐春风。四、适当采用幽默的语言人每天都要说话,但要把“话”说好,说得精彩,却不容易。教师每天授课,要做到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语言幽默诙谐,课堂气氛就会轻松愉快,学生就会兴趣倍增,学习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幽默的课堂语言,能彰显语文课堂的魅力,它可以使泪水盈眶的人眉开眼笑,心思凝重的人心情舒畅。魏书生老师的课能够如此吸引学生,就是因为他适当地采用了幽默的语言,营造了一种欢乐向上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例如,笔者在执教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一课时,在导入部分借用了小品«钟点工»中赵本山的开场白:“睡得腰生疼,吃得直反胃,脑袋直迷糊,瞅啥啥不对。追求了一辈子幸福,追到手明白了,幸福是什么?答,幸福就是遭罪。”在笔者模仿了小品中的这一情节后,学生都笑了,并开始思考幸福的含义。这样类似的引用往往能让学生开怀大笑,起到了妙趣横生的幽默效果,不仅能烘托课堂气氛,还能提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笔者发现,课堂内容与小品相结合,更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合情合理地把小品中的流行俏皮话穿插在教学中,学生会感到兴奋,对教师而言,这也是对语言艺术的一种追求。如何借用当下的流行语、网络语言、影视小品作品中的幽默语,是教师需要思考的运用语言的艺术。
总之,语文教师只有博学多闻,运用抑扬顿挫、机智幽默的语言,巧妙生动的评价,才能使教育成为一门艺术,而不是一种技术。教师面对的是人的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因此,课可以不完美,但一定要有生命。只有运用语言的艺术,语文课才能焕发生机。语文教师用语应该在规范化的同时具有艺术性,就像综艺节目的主持人一样,让丰富的语言艺术给语文课堂注入一股股春风,让学生在轻松、幽默的语言氛围中如沐春风,这也是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长久工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孙绍振.幽默答辨50法[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3]郭启明.教师语言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
和谐是一支旋律,一支华美的性灵独抒,它明快而又流畅,低回而又隽永,在人们的心里唱着恒久纯真的音符。
——题记
高亢激昂的旋律
进行曲是高亢激昂的旋律,那轰轰烈烈的气势,高昂的音符如黑云压城般向心头压去。心中便有了持久不去的激情。和谐正如进行曲,行进在人与社会之中,人对于社会是要奉献爱心与力量,而爱与力量又源自心中持久不去的激情,和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给予了人们以环境,一个安定和平的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因素,而身居其中的人们更应用自己的双手奉献爱与力量,携手共建美好安定的社会。人类的爱与力量是那点点的音符,谱在高亢激昂的旋律中,使和谐如进行曲,在人与社会之间穿梭行进。
婉转低回的旋律
圆舞曲是婉转低回的旋律,无需像山石滚动般的轰轰烈烈,也不需如树动山摇般的震撼心灵,它似行云流水,温文而雅,低回的音符如潺潺溪水声跳动在人与人之间。和谐的旋律便在人与人之间跃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正如圆舞曲一般圆滑自如,不需有功名利禄也无需有嫉妒,但它圆滑地跃动在人与人的心中,敲开心灵之间的隔阂,将纯洁与真诚伴圆舞曲将人们心中的暗灯点明,此时,和谐如低回的音符在婉转低回的旋律中谱写,温和莞尔。
抑扬顿挫的旋律
交响曲是抑扬顿挫的旋律,音质雄厚气势磅礴却又低回盘旋。忽而行云流水;忽而一泻千里;忽而崇山纳壤;忽而宛转悠扬。它如丝绸般萦绕在人与自然的和谐中。在过去,人们总是想去征服自然,可越是野心不去,自然越是回报以人类惩罚,人类总想让高调的音符谱写在人与自然的乐谱上。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自然给予人类阴霾,人类保护自然,自然给予人类以阳光。最终,那抑扬顿挫的旋律,高调低回的交响曲,使人与自然有了和谐与统一。
和谐是一支旋律,一首华美的性灵独抒,高调的序幕,唱响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赞歌。
住工人宿舍,吃食堂饭菜,生病了自己扛,想家了,仰望天空,这里没有你温馨的小窝,没有你父母做的可口饭菜,没有了关切的目光,只剩下繁重的体力活,进了工厂就是工人,没有特殊待遇,没人当你小,上班第一天,你加班加到11点,你说你不累。不小心铁架倒了,弄了你一身伤痕,你说你不痛,身体不好叫你请假,你说你不用,食堂的饭菜难吃,叫你出去吃,你说你没事,我看到你红肿的双眼是那么疲倦,我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是那么触目惊心,我看到你病中的身体是那么虚弱,我看到你微皱的眉头是那么另人心痛。
我去过你工作的车间,呆了30分钟,然后出来,泪流满面。是被里面的异味?的,那种味道,我再不想闻第二次,你告诫我说:“以后别来了”。我说:“你能忍受吗?”你说:“没什么,习惯了!”那样轻描淡写,那样刻骨铭心。
我想,这样的一个你应该是忧郁的,就像丁香一样散着淡淡的忧愁,而无论何时看到你,你脸上总是荡漾着春风般的笑容,不见一丝忧伤,只有阳光灿烂,爽朗的笑声总是带着无限蓬勃朝气,飘荡在城市上空。你也喜欢唱歌,无论哪首歌你都唱得喜庆洋洋,无论那首歌有多么阴霾,无论那首歌有多么伤感,你的歌声里,总是带着一种力量,还记得那首《水手》被你唱得抑扬顿挫,“他-说-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我听了总是抱怨你:“姑娘,你还让人活不?”你听了,不但不停,还唱得更加抑扬顿挫,让我不由得感觉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这年夏天,你由一个未谙世事的中学生,蜕变到一个懂得为人处事,世事沧桑的打工妹,其中艰辛,由我见证。你于是嘲笑我说:“小屁孩。”我无力反驳,和你相比,我真的还小,小到无法一个人坚强。尽管漂泊这个字眼这么伤感,你还是将它念得豪情万丈。而我一看到漂泊,我就想流泪,我没你坚强。
在这个夏天快结束时,我离开了你,我要回家了,坐到宽旷明亮的教室,继续我的学业。驶向家的方向,手中握着你交给我的钞票,带给你妈妈!明明手中握着,又感觉压在胸口上,很沉很沉。
我想人生就像列车,一节节驶向生命终结的地方,而只记得那场中考,来得轰轰烈烈,去得悄悄然然,有的人考上了高中,有的人选择了技校,而你,却乘上了南去的火车,义无反顾的去了那个没有父母,没有家的世界漂泊。我和你同去东莞,那个不相信眼泪的地方。除了我,陪伴你的只剩下青春与坚强!
住工人宿舍,吃食堂饭菜,生病了自己扛,想家了,仰望天空,这里没有你温馨的小窝,没有你父母做的可口饭菜,没有了关切的目光,只剩下繁重的体力活,进了工厂就是工人,没有特殊待遇,没人当你小,上班第一天,你加班加到11点,你说你不累。不小心铁架倒了,弄了你一身伤痕,你说你不痛,身体不好叫你请假,你说你不用,食堂的饭菜难吃,叫你出去吃,你说你没事,我看到你红肿的双眼是那么疲倦,我看到你身上的伤痕是那么触目惊心,我看到你病中的身体是那么虚弱,我看到你微皱的眉头是那么另人心痛。
我去过你工作的车间,呆了30分钟,然后出来,泪流满面。是被里面的异味?的,那种味道,我再不想闻第二次,你告诫我说:“以后别来了”。我说:“你能忍受吗?”你说:“没什么,习惯了!”那样轻描淡写,那样刻骨铭心。
我想,这样的一个你应该是忧郁的,就像丁香一样散着淡淡的忧愁,而无论何时看到你,你脸上总是荡漾着春风般的笑容,不见一丝忧伤,只有阳光灿烂,爽朗的笑声总是带着无限蓬勃朝气,飘荡在城市上空。你也喜欢唱歌,无论哪首歌你都唱得喜庆洋洋,无论那首歌有多么阴霾,无论那首歌有多么伤感,你的歌声里,总是带着一种力量,还记得那首《水手》被你唱得抑扬顿挫,“他-说-风-雨-中-,那-点-痛-算-什-么-,擦-干-泪----”我听了总是抱怨你:“姑娘,你还让人活不?”你听了,不但不停,还唱得更加抑扬顿挫,让我不由得感觉中国汉字的博大精深。
这年夏天,你由一个未谙世事的中学生,蜕变到一个懂得为人处事,世事沧桑的打工妹,其中艰辛,由我见证。你于是嘲笑我说:“小屁孩。”我无力反驳,和你相比,我真的还小,小到无法一个人坚强。尽管漂泊这个字眼这么伤感,你还是将它念得豪情万丈。而我一看到漂泊,我就想流泪,我没你坚强。
在这个夏天快结束时,我离开了你,我要回家了,坐到宽旷明亮的教室,继续我的学业。驶向家的方向,手中握着你交给我的钞票,带给你妈妈!明明手中握着,又感觉压在胸口上,很沉很沉。
你多半会大吃一惊,“我听上去是这样的吗?”也许你们对自己的声音会感到沮丧,在心里可能会说:“这不可能是我!我觉得我的嗓音更深沉(更响亮、更圆润……)。”
记住:对自己声音的怀疑会使最自信的演讲者都变得有些拘谨。
其实一些著名的演说家和演员的嗓音也不是很理想。……但我们现在没有时间去接受几年的演讲培训。所以就让我们花一点时间帮你克服嗓音上的一些困难,让你能在演讲时给听众留下最好的印象。
我们将从嗓音的几个因素开始:
音质
你的嗓音首先为人们所注意的就是音质,是刺耳带鼻音、单薄还是洪亮。
如果要与他人沟通思想与感情,你的嗓音一定要符合两点要求:
容易听懂
有抑扬顿挫
我们也没有必要让你的音质摧毁你的自尊,因为我们不必学得像电视里的新闻播音员那样。
记住:重要的是沟通你的思想。
音量
很可能,别人理解你演讲的最重要因素就是你的音量了。
距离的因素:听众离得越远,你的声音就该越高。当你把声音传向远处时,你会自然的调高音量。就像你在楼底冲着你楼上的朋友喊一样。但是,我们也千万不要忘记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短距离。对你自己而言,你的声音总是要比你的听众所听到的响,
试试你的音量:把右手置于胳上,就在你的肋骨下面,不要顶着。吸一口气,感到你的膈膨胀了吗?现在闭气一秒钟然后在呼气时大喊一声:“嘿”。发现自己的嗓门有多大了吗——还没有扯开嗓子吼呢!
练习:深吸一口气,然后用吹起的方式把它呼出来,就像吹蜡烛一样。反复练习这两个动作,帮助自己在不扯开嗓门的情况下也能提高嗓音。
确定音量:有一些机械装置用起来很方便,但是你要把它们带来带去,多麻烦!所以,一般应从听众的反应判断音量是否合适。在说话的时候,看看后排的人,看他们是否表现出听清楚的样子,如果你不太确信,那就问他们。
语速
你知道自己说话有多快?自己计时算一下,在一段的开头做个记号,大声朗读一分钟,然后数数你读过的字数。一般应该是每分钟150字左右。
在一般的演讲中,语速和演讲的思绪是密切相关的。对演讲内容很熟的演讲者在说不同内容时语速也会不一样。例如,它们在说主要思想和难点时的语速要比说笑话和总结是慢。
记住:演讲不是体育比赛。演讲的目的在于沟通,而不是比谁说得多。
音调和抑扬顿挫
没有什么比变换音调更能改进你的演讲的整体效果了。但是刚开始学演讲的人往往不会充分利用他们的最好音调和抑扬顿挫。相反,他们总是用一种音调演讲。即使他们说得很容易理解,但这样的演讲就太无聊了。更严重的是,这会使演讲者无法表达他(她)的思想,通常发生演讲者的声音变化不够多,没法表达意思的细微差别的情况,而真正的沟通却正是建立在这一点上的。
让我们做一个简单的练习:
我们来试试看一个简单的“噢”字能表示多少种意思。我们可以用10种不同的方式来说这个词。自己试一试,用不同的音调和抑扬顿挫说“噢”,表示下列的意思:
现在我懂了。
我不能等了。
我很失望。
你想让我相信这个吗?
太棒了!
这很精明,但不够光明正大。
小心!
真疼啊!
真讨厌!
可怜的小东西。
小窍门:
有经验的演讲者会在稿子的关键处做上记号,帮助他们确保每个词都念得很准,强调重点部分,且为强调放慢语速。做记号的方法并不神秘,每个演讲者都有一套适合自己演讲风格的记号体系,自己创造一套简单的记号体系(这里的记号,或者是关键词一定要是很简单的)来帮助自己在稿子里易出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
节奏
停顿起到断句的作用。正如标点符号逗号、句号分隔开书面的东西一样,长短不同的停顿把话分成一个个的意群。随意的停顿会把听众弄糊涂且严重影响你的演讲。确保停顿在一群之间而不是在其中。此外,记住书面演讲和口头演讲是不同的,不是每个逗号都需要停顿——也不是没有标点就一定不要停顿。
你还可以通过停顿来强调。例如,当你在说完一句很重要的话之后停顿,你其实是在告诉听众,这是重点。请注意,在某些情况下,恰到好处的停顿比什么话都更有效地传递你的意思。记住:大多数情况下,停顿对发言者而言总比对听众显得要长一些,所以能够表明你很好地驾驭局势。
思想品德课内容枯燥,“大道理”较多,对学生来讲似乎缺少一种天然的吸引力,而思品课的学习又不能死记硬背。马卡连柯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这充分说明了课堂语言的魅力。要使教学具有美的魅力,使课堂形成对学生具有强大引力的磁场,就必须精心追求别具一格的教学语言。
一、语言内容贴近学生
思想品德教学设计的道理、案例、必须在保持原汁原味的情况下进行丰富、取舍、转换、替代,把知识原理用最新流行歌词、最古老动人传说典故、发人深思的名言警句、带有新鲜和乡土气息的新闻资讯和时事、在身边而常见却视而不见的生活事例、让人在笑声中感悟的诙谐、幽默、恰当的比喻……作为载体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种教学资源能够在一瞬间打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的思想产生震撼的效果,能够一下子让学生进入我愿学习的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参与课堂,融入课堂,达到教育优化的效果。
二、语言要“精”“准”
语言 “精”指语言要少而精。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时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恰到好处地说,一语中的,详略得体。多一句则嫌多,少一句则嫌弱,方能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练习,从而有利于学生发展智力,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语言要“准”是指具有科学性和逻辑性。思想品德课堂语言必须准确无误,绝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使课堂语言苍白无力;语言逻辑准确,能够准确地体现教学内容的来龙去脉。语言“精”“准”让思想品德课具有吸引力。
三、语言刚柔相济,抑扬顿挫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变换语调,或高昂,或低沉,适当运用停顿,使语言节奏抑扬顿挫,从而大大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增加吸引力。开放的课堂能对学生的情绪产生强烈的感染力;绮美绚丽的语言给学生以错落有致、轻松谐趣、色彩斑斓的优美感受,能增强对教学内容的形象描述和抒情感。语调的高亢是“扬”,语调的低沉是“抑”。为了表达一种内容就必须带一种一气呵成的语势;有时为了表达另一种内容,语言宜平缓清晰,一字一句,字正腔圆,犹如溪流滴水,叮当有声。语言刚柔相济,抑扬顿挫让思想品德课具有吸引力 。
四、语言风趣幽默
当代的中学生可谓见多识广,对精神生活要求较高,他们讨厌呆板枯燥的理论灌输,渴望倾听联系实际、生动活泼的思想品德课。从平淡中揭示崇高,从随意的描述中揭示知识的联系,风趣幽默的语言能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调节情绪,愉悦精神,使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开启心智,活跃思维,理解知识。语言风趣幽默让思想品德课具有吸引力。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人入胜,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如何让学生愿意学,愿意被你的课吸引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关键是形成自己的风格,走出属于自己的一条路。
(作者单位系山东省乳山市大孤山初中)
关键词:歌词;情感表达;汉语;俄语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8-0220-02
一、歌词与音乐的关系
自古以来,歌词在音乐中与音律、节奏、起伏的结合都有关系,歌词具有形象塑造、心灵交流的特点。所以,无论是在乐曲,还是歌词,我们在创作音乐语言时都要遵循其表达规则。中、俄两国的语言都极富音乐性,无论是中文的声调、韵律,还是俄罗斯语言中的轻音节、重音节,都是表现音乐性的重要基础元素。其实有许多中俄的音乐家都认为,音乐和语言是有机统一的,歌曲和语言是分不开的。
第一,音乐与歌词具有融合性。众所周知,歌词就像是一首诗,它自身的艺术价值,自身的美是可以独立存在的,并不是音乐的附属品,在谱曲之前和离开音乐后都能够自成一派。歌词是歌曲的基础,而一首歌曲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歌曲和歌词的一体化整合的过程,而“依词谱曲”是最为常见的。首先,歌词的形式、结构、节奏等因素对音乐的呈现影响都很大,歌词自身的文学性会影响整体音乐的表现;其次,歌词自身的段落、节、行会直接影响到作品的乐段、乐句以及整个作品的表达结构形式;再次,歌词的用字、语言的轻重缓急变化也会影响到作品的节奏形式和节拍类型。另外,声乐作品旋律的基础是建立在歌词的韵律和情感的变化之上的。第二,音乐与歌词的独立性。创作歌曲的过程也是歌词、音乐整合的过程。词曲之间的关系往往是对立的,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都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双方都有对艺术表现的要求,都有自己的规律。完美的歌唱都是优美的声音和清晰的语言的高度结合,当然也要经过人的声音的美化。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作曲家赵元任曾指出:“歌词是音乐的配偶。”这句话形象地说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可见,音乐和语言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其中一方脱离另一方就无法存在。
二、俄语歌词的情感表达
(一)俄语歌词中语音重复法的应用及情感色彩表达
在早期苏联的诗歌语言里,有种理论叫做音响表现法,就是某些音节能够造成某种音响,从而达到加强表现力目的的方法。由于诗歌和歌词有许多共同点,所以我们可以用这个理论研究俄语歌词里面的元音和福音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俄语歌词中,语音重复法、音的统一法、限制某些音、流音福音集聚法和汇集短词等都是常用的表现手法,最常用的就是语音重复法。在俄语的诗歌或者俄语的歌词中可以通过对不同类型元音、福音交错搭配表示含义,也能够聚集某一类元音或辅音来暗示某种意义,烘托意境。作为加强语意的协助手段,它既能够产生很独特的效果,还能够构成某种风格的音韵美,比如辅音重复、元音重复、首音重复、尾音重复等。例如,辅音重复(аллитерация),同中国的汉语及其他语言一样,俄语的辅音也占语音的很大部分(辅音36个,而元音只有6个)。想要获得独特的效果,就要恰当地运用相近的辅音。例如在歌曲《噢,寒冬,寒冬》中:
(二)隐喻的运用
隐喻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自身是一种特殊的心里反射。语言作为人类思想和认知的工具,除了传承文化的功能还有反映文化的功能。同时,它还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其鲜明的艺术表现力很容易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隐喻的大量运用也是俄罗斯歌词的一大特色。
三、中文歌曲歌词的情感表达
声调作为汉语的重要特征,是俄语以及其他语言所不具有的,其中阴平调和收音调都是经常运用的。字音平稳,不升不降,易于延长如“心”、“中”、“声”、“音”等字音;像“平”、“前”、“盛”、“和”这些阳平字发音是由不低不高上升到高的;而如“友”、“好”、“旺”、“繁”这些字先降后升,开始是半低然后降到最低,再然后升到半高。还有就是去声字,去声字开始都是最高,然后降到最低,“胜”、“利”、“跃”、“进”就是这样的。不同的组合生成的语言有不同的效果,比如抑扬顿挫、起伏高低都可以表达音乐情感。
声调的运用上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经常用平、提两个声调用来表达奔放、激情、快乐的情感的,我们叫高扬组合。例如:《太阳出来喜洋洋》中的首段歌词:“太阳出来(儿),喜洋洋欧郎,挑起扁担(郎郎扯光扯),上山岗欧!”在声调表现上,以高扬起伏的音调为主调,使歌曲充满了欢快情绪。用拐和降的两个声调的,表达的情感是沉重和压抑的,我们常称为低抑组合。降声反复出现可以表达感叹、自信的情感色彩。如:“这样的苦罪没有个头……”(《白毛女・秋收》)声调表现为:降降、拐、降提、拐、降降。歌词以降调为主,辅以拐调,在低抑的声调里满含着沉重压抑的心声。又如:“大地母亲,把我紧紧拥抱。”(《小草》)声调表现为:降降、拐平、拐拐拐平拐降。为了营造一种压抑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歌词的结尾多用低抑的组合,以拐甲降的形式出现。
汉字的响亮度也与歌词中的情感色彩表达关系密切。一般来说,从“抑”和“扬”角度可将汉字的响亮程度分为两大类别:平声声调,它的声调高、响亮,属于扬的一类。而仄声声调不响亮,属于抑的一类(见下表)。
歌词的情感表现程度如何与汉字声音的响亮程度有着很大关系,发音响亮的字多是用来表达高兴、欢乐、热情的感情,表达郁闷和沉痛的感情就用响亮程度低的字。比如塑造快速奔跑的音乐形象,就用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字词;描述小河流淌、细雨绵绵,多用舒服、温柔的字音。美学大家朱光潜曾经说,选择恰到好处的富于暗示性的调质是音律的技巧所在。阴暗低沉的语调多用于表达哀伤,响亮清脆的语调宜用来表示欢快,要想获得音韵美的效果,就必须讲究声音的高低强弱。
四、中俄歌曲歌词的音韵美
(一)汉语歌词的音韵美是歌词诗化后的抑扬顿挫的表现
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有着独特的语言规律,汉语歌词在诗化的过程中的平仄音是展现汉语歌词抑扬顿挫音韵美的主要元素,当然我们也不能忽视节奏、回旋产生的作用。汉语的四声调、汉字的音响除了具有彰显情感色彩的作用,还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以及突出歌词抑扬顿挫音韵美的作用。比如我们大家都熟习的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着)鞭儿向四方,百鸟儿齐歌唱
平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
这首蒙古族经典歌曲朗朗上口,我们可以看到平仄音在歌词中韵律美的作用。除此之外,歌词的押韵会形成抑扬顿挫的声律美;韵脚通常是与平仄相对的,这就使音响和节奏产生呼应,使抑扬顿挫的音响强弱与韵律节奏整齐匀称协同孕育出歌词独特的音韵美。当然,现代的歌词中已经没有在十分严格的整齐的平仄发音特点,大多数只是要求上下句式和字数相等或相近,节奏基础相同,客观上讲,这是符合流行歌曲和音乐的发展要求的。歌词的演变和时代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和主流文化的发展相一致的,上面这首歌词在这一点上表现得就比较显著。
(二)俄语歌词的轻重错落美
汉语和俄语在语音上有许多不同,声调和轻重音节就是其中之一。俄语歌词为了形成音响上的轻重和错落,常常将非重读和重读音节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行。比如发音短而且轻的元音就要和发音长且重的元音相对,不仅如此,长短辅音也是要上下相对的。这样的分布再结合歌词内部的音节轻重,就可以展现出歌词轻重错落的美感。《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正好是元音长短和强弱相对,开头是е-ё-е-о,句尾是и-а-и-а,而且分别位于上下相对的重读音节和非重读音节上,句尾的辅音也是符合长短相对的分布规律。
(三)中俄歌词的不同点
其实在很多俄罗斯歌词中,除了开头结尾,大部分的内容的分布是符合这样的规律的。而中国的歌词不是一切的音节排列都是左右相隔的,上下句同位置的音节轻重、字的响亮程度也不是相对的,这与俄语歌词中上下对称和轻重错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单从抑扬顿挫的音韵上而言,汉语是更有节奏感与美感的。汉语歌词更加整齐,更加对称;而俄语的这种特点并不明显,它的轻重错落美是在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中俄的歌词既有相同点也有区别,但歌词本身都不失音韵美、诗化性。
歌词和歌曲作为歌唱艺术的两个组成部分,都有着鲜明的地域、民族特征,这就像不同国家、民族有不同文化一样。然而,正是这种不同,才使世界音乐五彩斑斓,各具特色。同时,世界不同民族的歌曲又具有很多相似性,这是由人类文化的共同特点决定的。
参考文献:
〔1〕顾蕴璞.俄罗斯诗歌艺术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何以.歌词美学风韵[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3.
〔3〕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4〕薛范.重访俄罗斯音乐故乡――俄罗斯名歌100首[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1.
1、悠扬的;
2、清狂幽柔的;
3、令人陶醉的;
4、动人心弦的;
5、旋律优美的;
6、清越的;
7、清脆的;
8、婉转的;
9、流畅的;
10、委婉连绵的;
11、断断续续的;
12、动听的;
抑扬顿挫: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形容音乐悦耳动听或文章或诗文可读性强,音调铿锵有力。
吟哦:写作诗词、推敲诗句、有节奏地诵读。
吟诵:泛指读书、谓有节奏地诵读诗文。
吟咏:有节奏有韵调地诵读。
朗朗上口:指诵读诗文时的声音响亮而顺口。
(来源:文章屋网 )
教学语言是重要的教学工具,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教学行为,对触发学生的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影响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更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学过程中的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更要通过流畅自然的语言,准确规范的发音,清晰的吐字,精准的选词以及风趣幽默、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无形中展示语文艺术的美妙之处,从而不断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享受愉悦的心理体验。唯有我们不断优化自己的语言艺术,提升自己驾驭课堂语言的技巧,才能为语文课堂注入新鲜的活力,同时,丰富学生的语言水平,升华自己驾驭语言的能力。实践证明,高效的语文课堂必然是与教师高超的语言艺术相伴而行的。
一、教学语言规范准确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最基本的就是语言要规范准确,在录用小学语文教师时,也是有一定的标准,普通话水平必须达到二级甲等及以上。那么,小学语文课堂上什么样的语言才算是标准呢?主要由三方面组成,教师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楚,用词要恰当。如果教师说话都糊里糊涂的,那么孩子们也会一头雾水,这样一来,就没有任何教学质量而言。当然,教师在课堂中使用的语言要尽量的精炼简洁,用最少的话来清楚的表达所要讲解的内容。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在课堂中不停的给孩子们灌输知识,不间断的讲解,孩子们会学到更多的知识,他们忽略的是所讲内容的必要性和准确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克服自己的口头禅,不要给孩子们造成误解。小学语文教师要清楚语文课堂中准确规范的语言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语言生动形象
一堂好的语文课堂,就像在感受一场优美的音乐会,会让人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在苏教版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讲好这堂课,要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要尽量避免使用那些僵化呆板的语言,要尽量使用有感情的语言,情景交融,教师的思维要保持高速运转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尽可能的引经据典,使用各种修辞手法,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在刻画人物的过程中,要形象生动,让学生有未见其人,便知谁人的深刻理解。在讲解景物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什么才是生动形象的语言呢?言简意赅,就是教师用自己的语言,自身的教学特点,将文本内容进行再现,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学习生字的教学过程中,在讲解木、林、森这几个字时可以进行对比教学,让学生明白两个木头是树林,多个木头就是深林。这样的讲解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知识。所以,小学语文课堂中生动形象的语言占有重要比重。
三、教学语言幽默风趣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的幽默风趣,幽默风趣的语言也是一种教学艺术,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在语文课堂中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能使教学课堂更加轻松愉悦,同样使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学习状态,有助于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幽默风趣的语言不论在生活中,还是课堂上,都能很好的调节各方面的关系。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能有效的调节师生之间的关系,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合。例如,有的小学生对标点符号还没有准确的把握,在写作过程中,他们很可能只会使用逗号这个标点。所以,教师在讲评作文的时候就可以以此为例,教师故意的一口气念文章,过程中教师肯定会特别累。这时候,有的学生会让老师停会再念,教师这时候就可以幽默的说,可是这篇文章没有标点啊!这时候学生就会理解老师的意思,在下次写作的时候就会得到提升。教师在没有直接批评学生的情况下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好的小学语文教师能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能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从而选取适合孩子的教学手段。小学语文教师还要明白幽默风趣不是单纯的让孩子们一笑而过,要明白幽默的根源是要让孩子们有所收获。小学语文教师幽默风趣的出发点应该是善良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嘲笑某个孩子。教师只有各方面权衡利弊,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幽默风趣。
四、教学语言音韵和谐
汉字不仅有形式美,最主要的还体现出抑扬顿挫之美,说到底,汉语言还具有音乐之美。之所以汉语言具有一定的音乐性,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塑造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要流露出真情实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真正的做到以声传情。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抑扬顿挫,动听悦耳。这样,小学生才会有美的感受,才能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讲到《黄果树瀑布》时,教师可以将文章中排比、对照的优美语言进行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表达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在课堂中渲染一种美的氛围,文章不论是形式美,还是内容美,对师生来说都是一种享受。在和谐动听的阅读声中,会有一种吸引力,牢牢抓住学生的思绪。完美的小学语文课堂,不仅要有精炼的诗歌般的语言,还要加入生动形象的小说描写,当然,最不能缺少的是散文的抑扬顿挫,以及小品、相声语言的朗朗上口。这样严格、苛刻的要求只为寻求完美的小学语文课堂。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要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使用各种语言技巧,给人以美的感受,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口语要有形式美、内容美、语音美以及语境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机智的使用教学语言,在导入课堂时,要新鲜、有趣。面对小学生时,教师的面部表情要尽量的丰富,可以加入一系列的肢体语言。
作者:洪玉春 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盐河镇中心学校
文学是语言艺术,即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人类情感的语言艺术。语言是文学创作的工具,“是文学作品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唯一媒介。”它具有“形象性、精炼性、情感性和音乐性”的特点。因而,鲁迅说在《汉文学史纲要·自文学至文章》中说,文章的语言文字用得好,能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美的感受,可以达到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下面从形式美的角度谈谈对这“三美”的认识。
1、音美以感耳
语言的音美就是音乐美,而音乐美主要体现在节奏、押韵等方面。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古代近体诗中的格律诗等。节奏是诗歌的一个主要的特点,也是诗歌音乐美的体现。由于中国古代诗歌的平仄规律等音乐因素,使得诗歌可以吟诵、可以歌唱,体现出自身的语音特点。如叶嘉莹先生说过:“吟诵重视的是声调跟韵律,而讲解所要注意的只是文法跟意义。”平仄的交替出现,使诗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押韵它本身也是节奏化的因素之一,反复出现,把不同的诗行粘成整体,加强诗歌整体节奏感。除此之外,诸如长短句的适当配合,也能形成抑扬顿挫的节奏美,在整体上形成感人的音乐效果。所以,马雅可夫斯基说的:“节奏是诗的基本力量所在。”然而,在诗歌中,节奏蕴含着人的情感的发展变化,这样诗的音乐美也就得以体现。因此,在语文教学中,特别是对文学作品的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美,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感受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如,李白的《蜀道难》一诗,全诗象雄伟,感情炽烈,想象丰富,语言夸张,句式长短错落,抑扬顿挫,那沉郁高亢的韵律美更有效地表达出蜀道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不但感受到诗歌的气势雄壮,而且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对友人入蜀的关切以及自己对唐王朝政治前途的忧患。
2、形美以感目
汉语文字源于象形文字,从甲骨文到金文,图画性表现得十分明显,虽然后来有些符号化,成为视觉符号,但表意性还是汉语文字的一大特点。《现代汉语》指出:“从内部结构看,汉字有其理据。”理据,就是汉字构成的道理、依据。我们都知道,在汉语的文字中,除了形象文字外,就是占大多数的会意、形声字,其字形的表意性也是明显的。因此,在语言上借助汉字形式和表意的特点,构成了语言的形式美。从古到今,文人都十分注重语言的运用方式,并形成美的形式。比如,叠词句、对偶句、排比句等。在此,我认为,鲁迅的“形美以感目”就是不但在词语(字)的选用上给人以形象感,而且在句子的运用上也给人以形象感。在文学作品中,句子要形成形象感就在符合形式美法则或规律的前提下,借助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以及词语的反常规的排列形式(如李白的诗句“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所产生的诗歌语言的“陌生化”效果,虽不可理喻,但富有审美趣味)等。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一文中,“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大着朵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羞涩”)修辞手法给予星星以动态感,而且富于情韵,产生形象美。又如,北朝民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者通过对偶手法,形成对称美,产生一种均衡的视觉美感,而且提高了诗歌的意境美。这样不但使读者感悟出木兰在漫长的岁月里,经过了无数次作战,立下了赫赫的战功而凯旋,而且感受到这样的语言形式匀称、简洁,内容丰富,音韵和谐。
3、意美以感心
在文学中,相同的形式表现出不同的思想情感,不同的形式也可以表现出相同的思想情感。美的语言形式就有美的意义。这如古人所说:“言欢则字与笑并,论戚则声与泣共。”这就是说,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情感性,富有意蕴美。“意美以感心”,在这里,意美是指美的语言塑造出美的形象而表现出美的意义。在文学中,意义主要有情感义、道德义、政治义、社会义、历史义、人生义、人性义、哲理义、审美义等,它们广泛表现出人类的思想情感。而审美意义是一种最高的意义,各种意义包含在审美意义之中,通过审美意义来体现。而这些意义总是包含在审美意象中,审美意象必须通过语言文字来加以描述。当读者在感知语言文字时,头脑中形成一个个文学意象。在这些意象中,感悟出意象所蕴含的审美意蕴,从而情感受到激发和感染,产生情感共鸣。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诗歌在语言运用上就助于想象,虚写了与亲人团聚时的美好情境。诗人用“却”字引进“话”题:“话”的是“巴山夜雨”时的颠沛流离的生活,“话”的是寂寞、悲凉处境,“话”的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从审美的角度来说,“以美显悲”,更易于激发读者的情感,读者被作者的情感打动,无不感受到这种“团聚”中所蕴含的喜中含悲的凄楚与无奈。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在语言运用上,名词中心语加上冷涩的修饰语形成了凄冷的意象。密集的意象与意象的组合后再与“断肠人”组合,营造出凄美的意境。在这凄冷的意境中透露出游子漂泊天涯内心凄楚之情:或仕途坎坷、人生寂寞、思念亲人等。读者在阅读中感受诗人对世情险恶的愤怒,感受到诗人那种与其这样漂泊不如归隐的思想等等,情感受到感染,认识得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