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

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

时间:2023-05-30 10:27: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会计从业资格证试题

第1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会计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23198(2013)13013802

会计行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而我国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强调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为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能否在毕业后顺利找到会计岗位工作,首要条件必须在校期间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然而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规定第十条和第十一条规定,2013年7月1日起会计从业资格各考试科目在全国范围内均实行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三科连考且应当一次性通过的考试模式带给广大考生很大的冲击与难题。肇庆市财政局率先在2013年4月份第一次实行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式。根据统计考证通过率比较低,考生普遍反映考试题量大时间不够,考试范围广,考试难度大。因此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面对新考试模式会计教师应该研究其变化情况,进而积极探索适合的会计教学模式。

1 新考试模式下的变化情况

1.1 考试模式的两次变革

近几年随着国务院财政部门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中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政策的修订及颁布实施,自2010年1月1日起至2003年1月1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模式发生了两次变革,《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门考试科目由以往的有纸化考试模式—2010年起两门考试科目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广采用无纸化考试模式—2013年7月1日起三门考试科目在全国范围内均实行无纸化考试,三科连考且应当一次性通过的考试模式。这种新考试模式不仅采用随机抽题,而且三科连考且应当一次性通过,难度大大增加。

1.2 考试内容的变化

以往《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采用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的第三版教材,《初级会计电化》采用的软件版本是“会计电算化通用教学软件10.0”。现在改为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的《2012年广东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系列书籍,共四本:《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内附考试环境演示光盘)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习题集》。考试教材的变化引起考试内容的变化:变化最大的是《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新增考点比较多,增加了“现金管理”、“主要税种”、“第四章财政法律制度”等考点;《初级会计电算化》改用新软件版本“用友畅捷通T3”。

1.3 考试题型的变化

与2010年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相比,《会计基础》考试题型未变,依旧是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但各大题的分值变化较大,前面三道客观题由以前的45分增加为80分,计算分析题由55分调整为20分,这种考法考生复习的侧重点应该适当调整。《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的题型增加了案例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这种考法虽然增加了难度,却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初级会计电算化》的题型变革最大,以前考试题型是先考操作题,操作题60分以上才可以考理论题,操作题和理论题同时达60分以上方为合格。现在是理论题和操作题同在一份考卷,考试顺序先做理论题(40分)再做操作题(60分),两部分合计算分,此考法注重实操技能。

1.4 考试题量与考试时长对比分析

《会计基础》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题量合计为70小题,《初级会计电算化》理论题40小题,操作题15题。而每科考试时长均为60分钟,三科连考合计180分钟,中途不设置休息时间。考试题量与考试时长对比分析可知题量大而考试时间紧迫,所以导致很多学生考后抱怨不够时间完成题目。

2 新考试模式下的会计教学改革

2.1 调整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当考虑,配合学生相关的职业资格考试,提高考试通过率。结合目前无纸化考试变化情况,高职会计专业应该在大一第一学期开设《会计基础》(每周6节课),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会计基础知识时,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由于本课程新增考点比较多,课时安排由每周2节调为每周3节。《会计电算化》不仅是考证科目,而且是提升学生专业技能的核心课程,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如果在校期间过分看重考证而忽略了专业综合技能的提高,满足不了职业技能的需求,因此为了协调好职业资格证书与职业技能之间关系,会计电算化这门课程应该使用“双教材双学期”上课,在大一第二学期学习《初级会计电算化T3版》(每周2或3节课),这样可以及时赶上当年6月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二第二学期学习《会计信息系统实验教程-用友ERP-U8.72版》(每周4节课),这样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提高会计电算化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争取在大三第一学期获得全国信息化工程师ERP应用资格证书,而且方便学院选拔优秀人才去参加全国大学生用友杯比赛。除此之外,每学期可由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开设会计上岗证选修课,进一步提高考证通过率。

2.2 建立有效的考核体系

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应该根据自身生源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教学考核体系。对于生源质量比较好的高职院校,可以采用严格的考核制度,推行“双证书”制度,学生在校期间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而且在职业资格证书上起码要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顺利毕业。这样做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职业资格证书的重视,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对于生源较差的高职院校可以建立激励的考核制度,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课程考核接轨,直接将职业资格证书考核的成绩作为课程考核的成绩;或者对于部分成大学生在中职学校已经获得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可以免休相关课程,把精力放在冲刺全国初级会计师考试上。而对于普通高职学生,如果在大一第二学期顺利通过了考证,可以免考《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与《初级会计电算化》两门科目,并且期末考试成绩为100分,获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优先获得奖学金的资格。这种激励的考核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斗志,激发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学习动力。

2.3 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1)紧扣考试大纲制作优质的课件。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大纲,紧扣考试大纲进行精心备课,制作优质实用的课件,方便采用多媒体教学。其中制作实用而又精美的课件适用于《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两门课程的教学。以《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为例,教材整本书都是文字,枯躁乏味,倘若教师采用以往“黑板+教材”传统模式,迅速划完重点然后完事,学生不仅记不住该记的知识点,而且会增加学生厌学的情绪,为了激发学生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教师应该精心制作课件,课件内容做到以考试大纲为主线,重点突出,课堂练习具有针对性典型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演示课件可以做到精讲多练、加快课堂节奏,提高学生训练的速度和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2)巧用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运用得恰当,不仅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会计基础》是入门课程,是学好其他专业课程的基础,担任该课程的科任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学习专业兴趣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引路人。在课堂教学在避免满堂灌理论知识,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运用生动鲜活的实例去由浅入深讲解抽象的专业术语,讲完建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期末处理—财务会计报告每一个知识点后,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实训,通过实训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纯理论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且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对所学的理论知识的巩固。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要注重与考试大纲相联系的知识点讲解透彻,多联系生活实例去讲解重点知识,运用“对比式”“迁移”方法去找出类似知识的异同点,为准确答题做好铺垫,精做习题以巩固课本知识。在《初级会计电算化》教学中,采用理论够用为度,重在实操。由于《初级会计电算化T3版》教材缺少实验操作指导,教师在演示操作步骤时节奏不能太快,提醒学生要对关键步骤做好笔记,多练多思考。另外,课堂教学并不只要求学生听懂所讲知识,更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提高学习能力,掌握学习方法。当学生懂得了如何去学习,才能适应三科连考的无纸化考试模式,在考试中做到灵活应变,获取好成绩。

(3)以赛促学。

在教学过程中,围绕无纸化考试的考试大纲内容组织有针对性的会计基础知识大奖赛、会计基本技能大奖赛等各种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加深学生对会计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以赛促训,以训强技,最终能让学生理论知识与操作训练全面提高,为顺利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做好充分准备。

2.4 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考试资源

面对学生在备考中的盲目性,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考试资源。优质的考试资源包括从市场择优购买实用的考试资料和在网上建立习题、试题数据库,自动生成电子试卷,学生可以在线进行自我练习和测试的方法。但要建立这样的试题题库,需要投入相应的设备、技术支持以及会计系教师的共同努力。教师应该有效积累相关教学资源,在广泛涉取知识的基础上,提炼出知识的精华展示给学生。学校可先从会计从业资格考证课程开始着手建立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题库,参照考试题型、各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对课程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将要求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涵盖在题库中,通过练习让学生对知识点各个击破。网上测试平台的建立不仅能很好地与会计从业无纸化考试接轨,而且可以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第2篇

财政部近日对2005年颁布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26号)(以下简称“原办法”)进行了修订,形成了《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办法”),从10月24日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原办法相比,新办法将原来的“申请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适用本办法”修订为“会计从业资格的取得和管理适用本办法”,将会计从业资格的管理也纳入新办法的适用范围。

(一)持证人员范围新增兜底条款 随着经济和企业管理的发展,企业衍生出很多新的会计岗位。为适应这一情况,新办法在原来的十类持证人员范围的基础上,新增了“其他会计工作”这一兜底条款,以更好地适应目前以及未来的会计管理工作发展。新办法第三条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下统称单位)从事下列会计工作的人员应当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出纳;稽核;资本、基金核算;收入、支出、债权债务核算;职工薪酬、成本费用、财务成果核算;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总账;财务会计报告编制;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其他会计工作。

(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有多项调整 和过去的规定相比,新办法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相关事项作了多项调整。新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报名条件增加了“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条款,明确了会计从业资格各考试科目应当一次性通过。同时规定在考试结束后及时公布考试结果,考试通过人员在考试结果公布之日起6个月内,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逾期未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视同自动放弃。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可以委托人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新办法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修订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明确取消了过去可以以“珠算五级”代替“会计电算化”的规定。同时取消了过去允许具备中专以上(含中专,下同)会计类专业学历(或学位)的,自毕业之日起2年内(含2年),免试会计基础、初级会计电算化(或者珠算五级)这一规定。此外,新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全国将执行统一的考试合格标准。同时,无纸化考试题库将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

(三)增加从业资格证撤销和注销管理 为加强会计人员管理,规范会计从业人员行为,新办法细化了会计从业资格证撤销和注销管理。新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撤销持证人员的会计从业资格: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超越法定职权,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违反法定程序,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对不具备资格或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人员,作出给予持证人员会计从业资格决定的;持证人员以欺骗、贿赂、舞弊等不正当手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的。

持证人员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当注销其会计从业资格: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会计从业资格超过有效期的;会计从业资格被依法吊销的。

(文/程彩清)

(转载自《中国税务报》)

《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信息化调转暂行办法》若干问题的解答

根据《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信息化调转暂行办法》(财会[2011]11号),全国自2011年6月1日起实行会计从业资格跨省级行政区划、部门网上调转。各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积极行动,及时调整工作部署,升级信息管理系统,制定实施细则,有效确保了调转工作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部分地区、部门和个人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希望能得到解答。

一、持证人员申请办理调入手续,但其电子信息未上传至财政部调转平台的,应如何处理?

答:遇有持证人员的电子信息未上传至财政部调转平台的,调入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根据《暂行办法》的生效日,分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一)持证人员调出日期在2011年5月31日之前的,应按传统纸质材料调转模式办理调入手续。(二)持证人员调出日期在2011年6月1日之后的,应通过调转平台办理调入手续。可待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补充上传持证人员电子信息后,再为其办理调入手续;或将持证人员的纸质调转材料予以退回,由其在调出地重新申请通过调转平台办理调转手续。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及时将退回的持证人员信息重新纳入本地管理系统。

二、持证人员在办理调出手续时无法将拟调入地确定到县级行政区域的,应如何办理?

答:鉴于此种现象较为普遍,财政部已对调转平台作出相应调整,在电子信息中仅填明拟转入省级地区的,也可正常办理调转手续。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定期维护本地管理系统中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代码,保证与财政部调转平台的代码保持一致。

三、持证人员电子信息中部分信息项或信息项之间存在逻辑错误的,应如何处理?

答:如持证人员电子信息中的姓名、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码、有效身份证件号码项内容无误的,调入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在审核其他材料通过的情况下为其办理调入手续,并对错误信息及时办理更正或变更。涉及更正或变更的,持证人员应提交有效证明材料。如持证人员电子信息中的姓名、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号码、有效身份证件号码项内容有误的,调转申请予以退回,并由原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进行处理。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在办理调出手续时应加强对持证人员基础信息的审核,及时发现并更正导出电子信息中存在的错漏,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完整。

第3篇

关键词:双证融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合格率

为贯彻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升全省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推进我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不断增强为南京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现针对我校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与监测中的“双证融通”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研究。

一、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界定

“双证融通”即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相互融合与衔接,它是指以学历证书为标志的学历教育与以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志的职业技能培训之间的一种互认和沟通。其实质是职业学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国家职业标准要求相符合。

“双证书”制体现了职业教育突出职业能力的特点,符合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学校以会计品牌专业建设为背景,以会计优秀教学团队建设为契机,对“双证融通”进行研究与实践,探索其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二、会计专业“双证融通”的必要性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会计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由财政部门统一组织考试、认证并管理着后续教育。

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具备会计从业资格的证明文件,是指进入会计职业、从事会计工作的一种法定资质,是进入会计职业的“门槛”。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才能上岗工作,否则不能从事会计工作,不得参加会计专业技术等级资格考试或评审、会计专业职务的聘任、不得申请取得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这是保证会计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

会计专业“双证融通”使学生学习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该专业在生产实际中的要求相一致。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使毕业生更加符合用人单位的实际需要,提高了学生就业的对口率与就业率。

三、“双证融通”的基本途径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我校连续三年的合格率在逐步提高,而且都超过全省平均合格率。原因是我校调整会计专业了实施性教学计划。2003级、2004级会计专业学生的考证课程教学辅导安排在第8学期,考试在第期进行,这样安排的不妥之处在于,学生一边毕业实习一边复习迎考,效果欠佳。于是我们将2005级及以后的学生考证课程教学辅导提前至第6学期,考试在第7学期进行,若考试未合格还可利用在校机会再考一次。学校组织专门教师对第一次未取得合格证书的学生进行专项辅导,学生通过在校的第二次会计证考试,总合格率将会上升。我校2005级会计专业学生第一次考证合格率为53%,第二次考证合格率为59%,累计合格率为81% 。

但是2010年我校及全省的平均合格率却大幅下降,究其原因主要是2010年全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部实行了机考。机考的题目量大、知识点多,考生有些不适应,导致合格率大幅降低。

针对上述不利因素,我校采取以下措施,突破“双证融通”的瓶颈制约。

(一)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开展校本专题教研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由江苏省财政厅组织,采用的是行业标准,涉及专业内容面广量大。因此我校组建了优秀指导教师团队,将富有教学经验并且责任心强的会计专业教师定位在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课程的教学岗位上,明确教学任务和考试通过率目标。学校制订相关制度,明确会计基础课和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两门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学校专门成立会计证教学研究活动小组,及时开展“五课”教研活动,即上课、说课、议课、听课、评课活动。每门考证课程均建有集体备课小组,制订授课计划、研究课堂教学、探究单元测试、做好学习评价。

(二)收集考试信息,整合教学资源

会计从业资格实行机考以后,每门课程的题库量大约为4000道题左右,试题容量大范围广,涉及的知识点繁多,所以学校应多渠道收集各方面的考试信息,有针对性地复习迎考教学资源。可从以下三个方面作些研究:一是分析剖解考证教材内容,将知识点习题化,对每一章节内容通过单选、多选、判断和不定项选择予以覆盖,不留死角;二是将配套的习题集中题目融入日常考试题库中;三是不断收集往年考试中出现的偏题、怪题,予以剖析。将以上三方面的题目进行整合,做成20~30套模拟试卷,每套试卷的题目尽量不重复,达到考前复习模拟冲刺的效果。

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辅导资源库的建设,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的提升,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达到提高全体会计专业学生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合格率的目的。

(三)合理安排上课时间,确保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在第六学期开始将考证课程排进实施性教学计划,具体课时安排为:《会计基础》6课时,《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6课时,《会计电算化》3课时。每两周测验一次,每月月考一次,成绩及时反馈家长。第七学期安排《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每周周考一次,并且安排两节试题评讲课。对于第一次考试未能取得合格证书的同学,将在第八学期利用选修课的形式进行专项辅导,确保大部分同学经过两次考试,能够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四)集中学生参考时间,做好考前模拟

南京市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时间分散在9月至11月,期间跨度有3个月,每天均有考生参加考试,既影响日常的教学,又影响了学校组织学生考前模拟和冲刺。随着时间推移,应考人数会越来越少,于是我们学校与当地财政部门协商,尽可能将考生考试时间相对集中,目前我校学生考试时间相对集中在11月,这样就有利于我们利用9、10两个月的时间充分准备,进行6次考前模拟测试,提高了学生的第一次考证合格率。

(五)优先考虑推荐就业,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校毕业推荐工作采取用人单位挑选和学校择优推荐、用人单位和学生双向选择相结合原则,其中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将优先被推荐到用人单位,此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学生考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制订会计证教学团队奖励方案,加大奖励幅度

首先,以整个年级为整体,在会计证初次考试中年级平均合格率超过市平均合格率12个百分点的方可奖励。然后,再在各班级分配,将年级奖金总数除以各班级合格率累加数×某班的合格率即为该班的奖金数。以学校整个年级的考证为整体,既强调团队协作,又强调教师互相竞争。

有了上述卓有成效的几项措施后,2011年和2012年我校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通过率迭创新高,2011年超市平均合格率近20个百分点,2012年超市平均合格率超32个百分点。

第4篇

关键词:高职;会计专业;会计从业资格证

近年来,由于会计行业各类证书含金量高吸引了很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加入会计类证书的考试浪潮,作为会计行业的“敲门砖”――会计上岗证的考试尤其激烈,这给会计专业学生特别是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同时财政部将上岗证的纸质考试改为无纸化考试,提高了考试难度,高职会计学生的上岗证通过率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一、提高高职会计上岗证通过率的必要性

会计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即上岗证)是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是从事会计工作必须具备的基本最低要求和前提条件。自从财政部实施无纸化考试以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普遍较低,例如,浙江省是19.8%,江苏省是19%。考试通过率低下无疑对学校、学生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其与本科院校学生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动手能力较强,毕业后能够马上上岗。如果学生毕业时还未取得从业资格证,就没有资格从事会计方面工作,这无疑会降低高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因此如何应对考试方式、考试内容的变化,提高学生从业资格证的通过率是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二、近年上岗证通过率下降的原因

1.考试方式变化导致考试无重点。无纸化考试是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为依据、以优化的题库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通过随机组卷生成无纸化考试试卷进行考试,并及时生成考试成绩,是新型的会计从业考试模式。由于试题从题库随机抽取,而题库里包含考试大纲的所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内容,学生要想考试通过只能进行地毯式的全面复习,这大大加大了复习难度和考试难度。

2.专业相关课程与考证是分离的。上岗证考试的考试科目有《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三门,《会计基础》所考的内容包含学校开设的《基础会计》的全部内容和《中级财务会计》中的部分内容;《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所要考的内容包含在《经济法》《税法》和《基础会计》课程中。由此可见,考试所需要的信息分散在多门课程中,给学生的复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另外,这些课程有的是在大一开设,有些是在大二开设,如果在学完所有课程再报名考试,那就只能在大二下学期报名考试,这也降低了学生毕业之前报名考试的次数。

3.高职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差。曾经在某职业技术学院做过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中有40%经过努力也不能通过考试,有30%的学生坚持不下来,这说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三、提高会计上岗证通过率的建议

1.专业教师和班主任齐抓共管,推进学生上岗证考试

首先全体专业教师应定期开专题教研会,每位专业教师必须掌握考证的政策,包括考证大纲的变化,考证内容的变化、考证时间的规定,教材、教辅资料的选择等,以便随时向学生提醒和引导。其次,召开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会议,加强对会计证考试的重视,认识考证的重要性。掌握考证的一般政策,并把考证作为班级一项常规工作,常抓不懈。会计证考试是密集且繁重的工作,如果没有班主任的配合与推动,只有会计专业任课教师的辅导,考试就不能达到既定的成效。

2.调整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采用课征融合教学模式

高职学生与普通高校学生的最大区别是学习时间短而实践能力更强,所以让高职学生早日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才能赢得就业先机。学校应根据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首先把考出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作为毕业必备条件,增加学生考取从业资格证的动力。其次是调整教学进程安排表的编排,在第一学期安排《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并且这三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结合考证课程的考试大纲进行教学,这样学生能够在学完这三门课程后掌握考证所要求的所有知识点。三门课程齐头并进,达到课证完全融合。

3.期末考试采用无纸化考试,考试内容实行考教分离

一直以来,各大高校的《会计基础》《财务会计》等专业课程的期末考试都是以纸笔为介质的传统考试方式。这与社会上的无纸化考试方式严重背离,如果将考试模拟系统应用到学生的期末考试中,不仅会减少阅卷老师的工作量,也会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批阅错误。建议《基础会计》《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期末考试采取考教分离的应试教学模式。课程考核上,60%以考教分离的知识性考试为主,由会计专业教师团队统一命题,采用上机考试的模式;40%技能操作考试由任课教师自行组织测试,从而实现期末考试多样化。

课程教学上,采取讲练结合,坚持每章都进行单元测验,并且对测验成绩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多做模拟卷,使学生充分熟悉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提高科目考试的合格率。尽量做到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

4.灵活教材征订

允许征订两套教材,一是考证指定教材和配套的教辅资料。如,采用“财政部题库”编写的会计无纸化考试的“课证融通”教材。二是技能练习的实训教材。以满足知识性考试教学需要,又能实现技能考核需要的教学目标。

5.学校给予经费支持,购买无纸化考试练习平台

为了让学生能够尽快适应无纸化考试的形式和及时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好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进行仿真考试,学院应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购买无纸化考试练习平台。同时学院应提供课余时间上机练习的场所,即开放电算化实训室,让学生能够随时进行自我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知识的掌握程度。

参考文献:

[1]颜玉华.论会计从业资格证无纸化考试模式下的会计专业教学[J].财会研究,2011(04).

第5篇

一、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现象客观存在及其原因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这门课程内容更新的滞后尤为突出。

《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中职会计专业的基础课、专业课、骨干课,更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必考课程。以我校会计专业目前使用的《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材为例(注:该教材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编写,2014年8月版,2015年3月印刷),它是根据财政部颁布的2014年4月1日起实施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编写的,对以往旧版本进行了 “删”、“改”、“增”。比如,第一章第五节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引入201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2013年8月27日财政部印发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规定》的内容;第一章第六节会计法律责任中的刑事责任,已经采用2011年刑法修正案(八)的法条;第二章结算法律制度修改了商业银行向办理银行卡收单业务的特约商户的收费标准等内容;第三章税收法律制度更新了营改增等内容。

二、新法与教材旧内容的碰撞,引发教师教学过程的困惑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从新抑或从旧?是任课教师授课过程中面临的两难选择。因为《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资格的必考科目。从业资格考试无纸化改革后,由题库随机出题,机上作答。但题库的更新迟缓,其中不乏一些令人哭笑不得的题目。例如2013年上半年的题库,竟然出现下例中的题目:

我国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实行的是( )级超额累进税率。

A、三 B、五 C、八 D、九

众所周知,我国2011年9月1日起施行的新《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的税率已由九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七级超额累进税率。但因为题库没有更新,考生只能按已经失效的2007年旧法的规定做出选择才被视为正确。

如此看来,教授课只能按题库的要求、按旧内容讲授,才有助于学生通过从业资格考试。但是新法施行,旧法废止,如果教师仍按教材的旧内容讲授,学生花时间学到的是过时的无用的知识,达不到教学教育的目标。若新旧法都讲,紧缺的课堂授课时间就更难合理分配了。

三、解决教材更新滞后的对策

如何把教材滞后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本文从如下三个层面提出解决对策:

(一)定期或不定期更新会计证考试题库对教材更新起关键作用

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推行学生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是中职会计专业学生的一个重要目标。财政部制定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考试合格标准由财政部统一制定和公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科目实行无纸化考试,无纸化考试题库由财政部统一组织建设。”省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二)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是改善教材滞后的直接利器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源泉,教师通过阐释教材向学生传授知识。在《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教学中,照本宣科,书上怎么写,老师就怎么念,是不足取的。南宋袁采在《袁氏世范》中写道:“己之才学为人所尊, 乃可诲人以进修之要”,因此,教师应广泛地阅读、认真学习、虚心求教,掌握最新的政策法律动态,在新旧知识中自由切换,才能更好地驾驭教材、驾驭课堂。所以说,教师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是改善教材滞后的最直接利器。

(三)学校教学服务为减轻教材滞后创造有利条件

“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学校不仅担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的使命,也是培养教师、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学校不仅是教学教育活动的组织管理者,更是服务者。

第6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从业资格

中图分类号:F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970(2016)01-0074-03

会计行业实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明文规定: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013年7月1日起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科连考且应当一次性通过的会计从业资格无纸化考试新模式带给广大考生很大的冲击和困扰。因此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作为培养会计人才的摇篮,面对新试模式会计教师应该研究其变化情况,进而积极探索适合的会计教学模式。

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与从业资格考试脱节现状

(一)教学内容设计的脱节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聚焦于实践操作,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填制与审核凭证、账簿登记等实践活动的教学上。电算化会计课程则单纯关注相关电算软件的实际练习,却往往不重视理论的讲解与梳理,学生得不到健全的理论支持。总的来说,高职院校过分强调职业人才的培养,单纯重视实践教学,忽视了会计学科理论知识的传授。然而,当前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却属于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同步展开的项目,其中的选择题、判断题等都离不开会计学科理论知识,而且考题的大部分内容都属于当前的法规政策、法律制度等,这样就为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带来了困难和挑战,无力应对考试。

(二)教学课程脱离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常是以考试大纲为蓝本展开的,然而,高职院校的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无论从目标、计划、标准,还是教学设计方面都没能根据考试大纲来设计,而是由学校自身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制定,远远脱离了考试大纲的要求。国家财政部为了进一步完善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促进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知识结构科学合理,充分发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在会计市场准入中的作用,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内容进行了科学地调整,但是60%以上的高职院校却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没能围绕考试大纲做出相应调整。

(三)教学评价脱离从业资格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是否通过一次考试三科,需要达到规定的及格分数,需要根据要求来上交相关材料,就此才可以获得证书,而且整个评分、评价过程量化评价较多,相对客观、公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学科成绩评价却包含多个项目,平时出勤、时间操作、日常测试等,其中却忽视了理论测试,期末考试多采用锁定范围、抽题考试等方式进行,一些学生靠临时突击来应付考试,未真正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导致从业资格考试无法应对。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当前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之间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二者之间无法有效对接,因此,出现了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较低,学生无法有效应对考试,无法获得资格认证。

二、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与从业资格考试对接的现实策略

(一)资格考试引导,树立教学目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根本目标就是立足社会需求,基础会计课程教学首先要服从这一整体的大目标”[1],在此基础上把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融入其中,培养学生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大目标,并围绕该目标展开教学。第一,重点培养学生会计核算的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关技能,从而为以后的课程学习打好基础,理论知识、概念等的教学要紧密围绕资格考试展开。第二,目标引导,反复训练。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自己学习的目标,了解当前的会计岗位从业资格需求,使其更加明确会计专业基础知识学习的重要性,从而调动其学习探究的积极性。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后,还需要教师的反复训练,教师要有计划、有规划地展开对学生的训练。

(二)围绕从业资格考试,编制教学计划

要想实现以从业资格考试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就需要一套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计划的辅助与支持,高职院校必须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来编制教学计划,或者对目前的教学计划加以适度地调整与更新,确保教学能够依照资格考试有规律、有秩序地展开,从而满足学生考试的需要。第一,参考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分析大纲中的方向、规定等来调整教学计划,并对应科学地安排教学内容,其中的重点、难点等。第二,优化调整原有的教学思路。在分析资格考试大纲的基础上,结合过去的考试试卷、实训试题等来形成全新的教学方案和思路,对应合理安排课时,课堂教学围绕理论传授与实践教学,其中理论教学就是把会计基础课堂的授课内容、思路、顺序等加以调整,实践教学则应该将考试大纲同电算化考试有效配合起来,以此打造出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一套新的教学计划。

(三)优化调整教学方法

教师要围绕职业资格考试调整教学方法,增设实物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法,使课堂教学同会计从业考试直接对接。在会计凭证、账簿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一个真实性、实效性的效果,教师完全可以将真实的会计岗位中的各种凭证、账单等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如原始凭证、明细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使学生收获更为真实的感受。在账务业务处理方面,则应该选择案例教学模式,围绕一个较为常见的生活案例,通过分析该经济案例来训练学生的账务处理技能,深化学生对账务、经济业务等处理技能的培养,间接明确会计处理理论。在支付结算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实物教学同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先为学生列举一个教学案例,然后,再将支付结算所用的相关票据、凭证等分发给学生,例如,支票、汇票等,真实的实物摆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动机。同时,“教师要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的教师全包全揽式的教学方法,转向以学生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试着采用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2]。

三、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与从业资格考试对接的具体实施

高职院校应该积极顺应客观形势,放眼当前经济的发展情况,产业、技术等的发展趋势,创建一套符合客观市场需要的资格考试培训制度。

(一)教材与从业资格考试的对接

高职教材编撰部门必须积极转变教材编撰理念,加大教材开发、完善与监管力度,重视高职会计教材内容的更新、教材内部课程结构的遴选,并根据从业资格考试形势来评选教材,根据从业资格考试大纲来编写教材,加大教材整合力度,以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为目标,结合教材为学生配备一系列的资格考试训练辅导书目,为学生推荐应试指导书、配备习题集,围绕这些资料和书目开设专门的辅导课程,这样才能让高职院校学生实际的学习中有所依靠、有目标,能够更好地为考试服务,学生会充分利用教材与辅导资料来深入学习,有目标地接受训练,为从业资格考试做好准备。

(二)课程教学内容同从业资格考试的对接

教学内容是教学的关键,只有当教学内容同从业资格考试内容间建立联系,形成教学内容为考试服务的形势,才能体现教学的价值。因此,应该先深入分析资格考试内容,分析几年内会计资格从业考试中常见的知识项目、常考知识点、常见的题型等,围绕这些题目来改革教学内容,将考试知识点融入教学课堂,使其成为教学内容重点,集中力量训练学生的基础知识,使他们具备坚实的基础,对于考试难点要进行精讲、细讲,并且在课堂设置相类似题目反复训练,为学生接受考试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考试技能,达到课程教学内容同从业资格考试之间的有效对接。

(三)日常测试与资格考试的对接

目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多数已经走向信息化、自动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考试,在这样的客观形势下,高职院校也要顺应考试形势,改变自身的考评系统,调整最初的考试形式,打造出电子信息化考试系统,实现日常测试与正式资格考试之间的全盘对接,为学生创造一个日常真实的考试环境,学生能够身在其中提前感受考试气氛,进入状态,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考试难点题目,学生失分率较高的题目,将其进行统一的归纳、整理,在日常强化训练的基础上,将其纳入考试系统,让学生接受考试训练,使其达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同日常测试间的有效对接,学生根据日常测试成绩,试卷中的错误问题,再自行总结原因。

(四)教学资料和从业资格考试的链接

教学资料既包括学生课程学习的教材资料,又包括课下的辅学习资料,在职业资格认证体制下,高职院校要认清形势,细致、深入地分析考试,确保教学资料、教学文件等有效地服务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现二者的融合与对接,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会计职业资格考试所考核的知识列入日常教学任务中,参照考试大纲、以往的考试内容来制订教学目标、编制教学计划、设置考试标准,这样才能实现教学资料同资格考试之间的有效对接,才能最大程度地拓展教学范围,确保一切考点都能够在教学课堂中呈现。

(五)实行双证书制度

高职院校必须顺应客观形势发展,积极改革完善自身的考试制度,实行“双证书”制度,这不仅是配合国家在职业教育方面规定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对接的需要。高职院校在做好最基本会计专业教学的同时,还要积极加强同职业技能鉴定部门、企业之间的交流、互动、配合,实行双证书制度,“通过校企合作,来明确会计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素质等”[3],从而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与专业教学联系起来,融为一体,确保课堂理论教学与未来的职业就业联系起来,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首楠.社会需求视角下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研究[J].财会通讯,2012(3):44.

[2]马燕.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会计课程改革创新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4(6):404.

第7篇

关键词: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电算化;教学;对策

会计电算化课程为财会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三门课程之一,即承担着会计专业信息化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任,又承担着财会类专业学子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艰巨任务,所以会计电算化课程讲授内容、教材选取和软件使用的选取有着重要的意义。新大纲与就大纲相比,很多章节内容和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考试软件也采取了全新的版本,这样的变化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带来了一些影响和冲击,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当前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带来了一系列的影响。

一、从业新大纲与旧大纲的差异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中的会计电算化科目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章节内容、电算化软件和考试形式等方面。

1.章节内容方面。从业新大纲与就大纲相比,会计电算化考试科目的考试大纲在教学内容方面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知识体系进行了更新和调整,考试软件进行了更换,增加了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内容。具体的变动如下:第一章绝大部分内容都进行了更新;第二章主要是整合和删减,并在具体细节上进行了调整修改;第三章内容大部分删除,小部分内容调整到了第一章;原第四章更改为第三章,主要在会计软件的各个模块的应用上进行了细化讲解,更加整体,新增报表管理模块;新增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的相关内容。

2.电算化软件方面。新大纲从业资格考试采用了财政部统一的会计电算化科目考试软件,即会计电算化科目考试软件没有选用以前沿用的用友、金蝶等通用财务软件。财政部提供的会计从业会计电算化科目考试软件为模拟考试软件,即无法在正常的教学和工作中使用,也无具体的可以在计算机上运行的单机版软件。

3.考试形式方面。新大纲考试的形式由财政部进行了统一的规定,摒除了的以前各省各自为政的情况。会计电算化科目的考试题型分为客观题和实务操作题,具体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和实务操作题,每个部分对应的分值分别为10%、20%、10%和60%。客观题考查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计算机基础知识和excel的操作知识,实务题主要考查学生采用会计软件进行财务处理的能力。实务题一共12题,每题5分,这些操作题目相互之间没有勾稽关系,即前一题的结果正确与否不会对下一题产生影响。

二、从业新大纲对会计电算化教学的影响

原有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普遍使用老大纲的教学内容,教材的内容体系也参照了老大纲,软件一般选取了原来的会计从业考试软件。新大纲的颁布,与现有的教学产生了一些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会计从业新大纲对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电算化课程大纲一般以财会类专业岗位对应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出发点进行编制,主要涵盖课程介绍、教学目标、课程组织形式、课程教学内容、考核方式等内容。相比旧大纲,新大纲的考查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很多内容进行了重新编写,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要求也有所提高,这与现行的会计电算化课程大纲产生了不一致,迫切需要对现行的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修订。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的不一致。传统的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一般会选取用友或金蝶财务软件的财务处理为线索,按章节或模块进行编制,包含初始化设置、总账、固定资产、薪资管理、应收应付和财务报表等模块,一般能够自成体系。新大纲的内容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新大纲的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在会计中的应用,一般的教材中不会涵盖,通常会在excel在会计中的应用课程中进行教学。选取以新大纲为主还是沿用老教材成为大家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

3.会计从业软件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软件的冲突。会计电算化课程一般选取市场上占有率比较高的财务软件为教学工具开展课堂教学,以保证学生学以致用,能够在未来就业时尽快适应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新大纲采用财政部版本的模拟考试软件,该软件无法完成账务处理,无法在企业中正常使用,所以仅仅是一个模拟的考试软件,而不是财务软件。这样,在教学中就不太适合采用财政部版本的软件。

三、应对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对策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实施一年以来,各省财政部门相继采用新大纲开展了会计从业资格的考试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是大势所趋。针对新大纲与课程教学之间的不适应,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改进,以尽可能的在做好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开展好考证课程的开展工作。

1.将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内容融入会计电算化课程大纲。课程教学以课程大纲为基准,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必须参展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大纲。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颁布之后,在保证教学环节完整的前提下,可以在原有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进行一些修订和补充,以满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需求。对于无法在课程大纲中体现的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和电子表格部分的内容,可以在教学大纲中进行说明,作为前导课程或后续学习课程的内容,并同时对对于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对应内容进行修改或提出修改建议。这样,就保持了原有课程大纲的适用性,又兼顾了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

2.以会计电算化课程教材为主,兼顾从业考试需求。课程教材是教学环节中重要的载体和媒介,连接着教师和学生,是学生学习和复习的主要工具。教材选取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课程的教学效果,选取的不好,教师讲授时就不顺手,学生学起来也很吃力。会计电算化教材选取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指导,尽可能满足课堂教学任务的需求,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了兼顾学生从业资格考试的需求,可以选取从业资格考试教材作为补充,作为课外拓展学习的参考资料。在有余力的情况下,还可以编写既涵盖了会计电算化岗位需求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又融合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色教材或校本教材。

3.以“互联网+”为手段,缩小教学软件与考试软件的差距。在选取课程教学软件时,往往以中小企业中普遍采用的、占有率较高的或教育部大赛官方指定的软件为参考依据,兼顾学生就业和教学的需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采用的是财政部的模拟考试软件,与当前市场的软件差异较大,在不可能选作教学软件的前提下,可以采用当前流行的MOOC、微课、云技术为手段,制作新大纲考试软件的教学视频,指导和辅导学生进行课外学习,以帮助学生达到通过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目的。总之,会计从业资格考试新大纲的颁布和实行,是基于当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会计职业发展的需求,也是基于会计电算化岗位工作能力的要求,也必然会促进新一轮的会计电算化课程调整和改革。

参考文献:

[1]高峰.新《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大纲》下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2014(06).

[2]王梦婕.基础课程教学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对接初探——以宁波教育学院成教学院会计专业为例.宁波教育学院学报[J].2015(02).

第8篇

 

如何结合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实现教育教学创新是每一位普通教师、每一位教育专家都在苦苦思考的问题。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一门最先实现与现代电脑技术接轨的课程,让会计核算过程通过电子计算机实现了手工到电算化的智能飞跃。随着时展,人们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将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发展成为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灵活性的网络教学。

 

而《会计电算化》课程除了要运用电脑作为操作的手段,更是要依赖形形的财务软件开发才能实现电算化操作,那么如何解决学生只有可以上网的电脑,没有财务软件也能练习实务操作呢?这将是本课程网络开发过程中要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借鉴前人网络课程开发的经验,结合《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设计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过程和内容,实现人机交流的良好界面,加强老师和学生的网络沟通,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一、《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研究背景

 

《会计电算化》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和应用性很强、多门学科交叉的课程,是为会计和经济管理类各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本项目的研究是出于会计电算化逐步代替手工账、课堂教学逐步网络化、学生适应财务软件多样化以及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等四方面的需要而诞生的。

 

1.会计电算化逐步代替手工账的需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会计手工操作已逐步被计算机取代,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能力,使学生熟悉会计电算化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财务软件的主要功能及其使用方法等实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财务软件对企业业务进行会计处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为学生今后从事会计工作和大型应用软件的使用与维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堂教学逐步网络化的需要。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调查报告称,由于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以及在各行业的渗透和应用,网络教育将成为我国一种速度更快、传播空间更大的新型教育形式,它与课堂教育、广播教育、电视教育一同构成多元的教育体系。因此,设计与开发具有应用价值的网络课程对于满足当前网络教育的迫切的需求,和整个现代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网络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络在校园已经相当普及而且发展迅速。

 

3.学生适应财务软件多样化的需要。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和技术性很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所以紧紧围绕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是本课程最大的特点。但是,在实际的课程教学中,往往由于经费有限,学生无法购买所有财务软件用于学习,学校也只能购买有代表性的一两个品牌的教学版软件。

 

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在实训机房才能接触和使用这些软件,学生学习财务软件的局限性很大。通过网络课程的建设,运用录播及模拟测试软件制作模拟练习,从而可以打破以上局限,让学生在有网络条件的地方都能接触和学习多种财务软件的操作应用,并能够根据特定的业务练习题进行反复的练习和巩固。无论将来的就业单位使用何种财务软件,学生都能熟练操作,胜任工作。

 

4.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需要。会计是一个特殊的行业,需要持证才能上岗,而《会计电算化》课程是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必考的一门专业课。广西区会计从业资格证未实现无纸化考试前,本学院会计专业考试通过率达90%以上,但是自从实行无纸化考试后,通过率最高的时候也仅仅为20%左右。据有关资料显示,整个广西区的通过率也不尽人意。

 

二、《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网站结构图

 

三、搭建《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

 

为了方便学生学习,课题组将教学资源整合后搭建了《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让学生离开课堂也能学习。

 

1.调整和完善了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案和教学PPT。通过市场调查,调整和完善了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也完成了《会计电算化》课程的课程标准、教学安排、教案和教学PPT的修改工作。

 

2.完成了金蝶、用友、速达财务软件实操录像。案例演示视频的录制要分软件、分任务、分段进行录制和剪辑。每个片段能独立表述所演示的操作技能点,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学习的需要去选择要观看的演示片段。

 

运用金蝶、用友、速达,管家婆和降龙五种财务软件教学,课题组屏通过幕录像专家V7.5 Build20080428完成了金蝶、用友和速达三种常用财务软件的实务操作屏幕录像,管家婆和降龙财务软件借助现在发达的网络资源下载学习。

 

3.根据实操录像整理编写了实操案例库。根据屏幕录像软件所录制的金蝶、用友和速达三种财务软件的操作过程,课题组整理出三种软件的操作资料,形成实操案例库,既有文字的操作案例库,又有操作过程录像,便于学生对比学习。

 

4.完成会计电算化实训教材的编写。编写了《会计电算化》实训教程,从账套管理、系统初始化、财务管理、业务管理直至应收应付管理,让学生完成一个从理论到实际的完整操作过程。

 

5.完成行业真账实训教材的编写。课题组根据学生毕业后就业单位特点,以及所属系部的绿信会计记账公司的业务,收集整理了农业和服务业的真实单据编写成行业真账实训教材。

 

6.完成习题库、试题库的编写。《会计电算化》课程虽然主要是注重实务操作能力,但是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而且在会计从业资格证的考试中,理论知识部分分值占40%,因此课题组编写了理论知识部分的习题库和试题库。

 

7.实现了在线模拟实操测试。课题组利用开发工具平台ASP.net和数据库平台SQL Server 2008等相关软件,通过录制、整理、编辑后制作出模拟测试环境,实现了让学生在真实的软件界面进行测试,帮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相关的技能。

 

8.友情链接。会计是时效性很强的一门学科,紧跟国家经济的发展,依法进行相关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因此课题组链接了国家财政部会计司、广西财政厅和广西财政会计网,以便学生对及时了解和查阅国家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账务处理。

 

四、《会计电算化》网络课程的主要特色

 

1.网络课程设计体现科学性、交互性和实践性。网络课程内容设计全面,各模块内容涵盖了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课程标准、教学安排、课程教学资源、在线测试等课程的方方面面,而且既有理论讲授又有实践操作,学生既能在线观看老师演示的实务操作录像又能自己在线进行实务操作测试,这充分体现了网络课程设计的科学性、交互性和实践性。

 

2.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网络课程拥有用友、金蝶、速达、管家婆和降龙等五种财务软件的教学实操录像,打破目前各院校只教授用友、金蝶等一两个大型财务软件的传统,将速达、管家婆、降龙等中小企业普遍使用的软件吸纳进来,对学生进行更全面的教学,并且将用友、金蝶、速达三种软件实操录像整理出来形成文字案例库,便于学生结合录像和案例库对自己学习中遇到的难点反复观看,让学生能够拥有学习和掌握更多种财务软件的网络平台。

 

3.提供自主学习环境。在学生自主学习环节,网站“理论测试”模块提供五套理论测试题,题目内容不仅结合各学习任务,而且也充分考虑了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考试大纲的要求,设计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和判断题等三种题型,并配有标准答案,便于学生边自学边自我检测学习效果。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操环境,支持学生在线实操测试。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搭建实操环境,摆脱了传统学习中学生必须要购买和安装相关的财务软件才能进行实务操作练习,而学生又无经济能力购买财务软件的尴尬局面。学生只要有一台可以上网的电脑,打开网络课程中“实操测试”模块就能对财务软件中的基础设置、初始化、账务处理、期末处理、固定资产日常处理、工资核算日常处理、报表处理、应收应付日常处理等八个模块进行实操练习、测试,且学生上一步骤操作错误将不能进行下一步骤操作,从而迫使学生对前面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温故而知新,增强学生财务软件的操作能力,提升他们今后工作的适应性。

 

5.支持随时随地学习,师生交流及互动。只要有电脑和网络,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互动平台”模块开启了师生之间讨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信息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得到老师及时、正确的指导,而且围绕某一问题展开的讨论在本模块中积累下来,问题和解答结果是一个动态的学习资源累积过程,这一过程的累积对后面的学习者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

第9篇

目前国内的会计证考试分为三个级别。第―是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第二是会计职称证书考试;第三是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

即《会计证》,根据国家规定,在我国所有要从事会计行业的从业者,必须持有该证书。考试科目包括: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实务、初级会计电算化。报考人员要符合《会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采取自主报名参加考试的方式。依据国家财政部规定:凡在两年内参加四门考试成绩合格者,考试结束3个月后可领取《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单科合格成绩可保留一年。

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职称考试)

考试分为初级资格考试和中级资格考试,通过前者可获得助理会计师证书,通过后者获得中级会计师证书。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并从事会计职业2年的从业人员,可申请初级资格考试。初级资格考试科目包括: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考生必须一次性通过2个科目,才可以取得助理会计师证书。

中级资格考试科目有:《财务管理》、《经济法》、《中级会计实务(一)》、《中级会计实务(二)》,考生须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通过,可取得证书。

另外,目前,我国对已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采用评审制来认证其高级会计师职称。

注册会计师考试(CPA)

凡有高等专科以上学校毕业的学历、已取得会计或者相关专业(指审计、统计、经济)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中国公民都有资格报考。

自1991年以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共举办16次考试,经过不断的改革完善,建立健全了考试基本制度体系、质量保证体系和组织管理体系,已经累计近14万人取得了全科合格证书。CPA考试已成为国内认可度高的执业资格考试之一,享有很高的“含金量”。 2009年开始,注会考试改革为两个层级的专业考试。第一层级为专业阶段设6科,即在延续原有考试的5科基础上,增设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并在有关科目中相应增加测试考生应当具备的包括企业、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的组织、筹划、管理及其运营环境的知识,信息技术应用与评价、职业道德等基本知识。主要测试考生是否具备会计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所应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具备注册会计师执业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是否掌握基本应用技能和基本职业道德要求。

第二层级为高级阶段,主要是对考生综合知识的考核和综合能力的测试,包括测试考生是否具备在注册会计师职业环境中能够合理、有效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法律知识的能力,并测试考生“保持职业价值观、道德与态度”等综合能力。

考生只有通过第一层级专业阶段的考试科目,才能参加第二层级高级阶段的考试。两个阶段的考试,每年各举行1次。

专业阶段单科成绩5年内有效,高级阶段考试科目3年内有效;取得全科合格证考生,如5年内申请成为中注协会员,并满足继续教育要求,全科合格证长期有效。否则5年内有效。

注册税务师

注册税务师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帮助别人做税收筹划,也就是帮助企业节省开支。这项工作在国外非常普遍。在欧洲,税务咨询业的产值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近一个百分点,注册税务师是一个吃香的行当;在美国,税收咨询业年产值在1000亿美元左右;在日本,注册税务师的数量达7万多人。

专家说,加入WTO之后,我国的现有税收体制将作出调整,个人所得税的地位将更加突出。由于外国驻华公司的增多和国内民营企业数量的激增,高收入行业和高收入人群将选择税务来帮他们打理税收业务,因此注册税务师的生意将会火起来。据悉,从前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举办一次注册税务师考试。

注册税务师考试是取得注册税务师资格的准入考试,我国开办此类考试历史虽短,但发展很快,它是随我国税务制的产生与发展而发展起来的。自1998年,年轻注税考试。

国内流行的“洋证”

目前,可在国内参加考试、国外认证的会计师资格证书主要有五种:ACCA(英国特许公会会计师认证)、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CG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MA(美国管理会计师协会)、ASCP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每张证书所对应的国家、地区、教学制度、考试内容都有―定区别,用以适应不同国家的会计制度。

ACCA(英国特许公会会计师认证)

作为国际上最权威的会计师组织之一,ACCA被称为“会计师界的金饭碗”。其会员资格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英国立法许可ACCA会员从事审计、投资顾问和破产执行的工作,有资格直接在欧盟国家执业。目前,该考试每年2次,分别在6月和12月。

参加ACCA的考试,首先要注册,注册时间的早晚决定第一次参加考试的时间。比如,当年6月1日至12月15日注册报名,最早可以参加第二年6月的考试。具有教育部承认的大专以上学历或教育部认可的高等院校在校生(顺利通过第一年所有课程的考试)即有注册资格。

ACCA考试科目有十四门分为三部分,学员必须按科目的先后次序报考,每次最多报考四门。第一、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选择课程每科成绩在合格后可予以保留。第三部分最后三门核心课程须同时报考并同时通过。三门中若只有一门通过,则通过的此门成绩不能保留,三门课均需重考;若三门中有两门通过,且另一门在30分~49分之间,则未通过的那门课程有两次补考机会,在随后的两次考试之内通过,三门课程亦可视为全部通过;否则,三门课程还须重考。所有十四门考试必须在学员报名注册后十年内完成。所有考试的费用在2万元人民币以内。ACCA规定,免试科目也需要交考试费;若参加培训,每科培训费用约为1200元―1400元。

AIA(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

AIA是以英国为基础的国际会计师公会所授予的国际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AIA是五个受到英国法令承认的专业资格认证实体之一,并且AIA会计专业资格还被认可为公司审计师的专业资格认证。国际会计师公会设立免考制度。学员依据规则可申请免考部分科目。

AIA考试共十六门课程分为四个阶段。必须在十年内全部通过,每个阶段都有相应的阶段认证书。前十二门每年可考四次,报考不分先后顺序,分别在1、6、7和12月。最后四门考试时间为每年6、12月必须在前两个阶段全部通过后,才可报考。AIA对报考者没有特殊的学历要求,由于整个AIA的培训和考试都是纯英文的。因此报考者必须具有一定水平的英语能力,是顺利通过考试的前提。

目前培训费用为1200元/门,另外每门课还需要180元的教材费,考试费每门25英镑(只有通过了考试后缴纳),完成全部课程的培训和考试共需3万元人民币左右。

CMA(美国管理会计师认证考试)

由美国管理会计学会建立的专业证照制度。在许多国家和著名的跨国公司都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参加CMA考试必须先加入IMA会员。在取得会员号后便可申请报名参加cMA考试。考试内容分四科,考试期限为四年。若有任何一科目未通过,可申请重考(无需时间间隔)。但一年内重考同一科的次数不可多于三次。每年需要一定的会费。考试费用为120美元/门。考生若希望重新参加某一门考试,至少要在上一次考试之后90天。

ASCPA(澳大利亚注册会计师协会)

ASCPA是澳大利亚最大的会计师组织,在国际上具有相当的知名度,会员享有审计报告签字权。该资格考试共有十六门,对于通过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的学员可以免考四门,每门课只允许一次补考,每年7月和12月考试两次。报名条件是大学本科毕业,IELTS成绩6分以上。学员可以选择全日制或在职培训两种学习方式,在职培训每门课4200元人民币,总价在7万元左右,补考等费用另计。该项培训目前只能在北京考试。

CFA注册金融分析师

CFA是美国以及全世界公认金融证券业最高认证书,也是全美重量级财务金融机构的分析从业人员必备证书。它是证券投资与管理界的一种职业资格称号,由美国“投资管理与研究协会(简称AIMR)”,主办。

CFA考试分三个水平等级,各个水平分别出题,每一水平试题又分为上午和下午各三小时。应考人员每次只能选其中某一水平的等级考试。候选人要想通过资格考试需要三年,虽然考试内容具有较高难度,但同时也保证了考试的质量以及证书的被认可度。

CFA着重于金融市场知识,包括股票债券分析,财务报表研究,期货期权,投资组合分析和资产评估等等。某种程度上,由于其涉及知识面广而深,讲究分析能力,甚至比MBA更具有专业性。在金融投资这个行业里,CFA证书的权威性和公认性是独一无二的。

第10篇

最近,《注册会计师职业判断指南》由“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并鼓励两岸四地会计师组织自愿借鉴采用或作为本组织制订相关指南的参考基础。该《指南》的制订和,是两岸四地会计师行业的又一务实性合作成果,《指南》对职业判断的概念和必要性,职业判断与专业胜任能力、职业标准的关系,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的主要领域,职业判断的决策过程,影响职业判断质量的因素等进行了阐述和讨论,对如何做好职业判断、提高职业判断能力向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提供指导建议。

会计从业资格信息化

调转事项新规出台

为进一步规范跨省级行政区划、部门网上调转工作,确保《全国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信息化调转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实施,财政部出台了《会计从业资格信息化调转有关事项的说明》。《说明》强调,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二维码信息是调转事项的重要环节。《说明》要求,办理调出手续会计人员持有按新版证书样式要求印制的新版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调出地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应在其电子信息中完整填列二维码信息事项,否则不应办理调出手续。

通过CICPA“6+1”考试学员

可免试ACCA基础阶段9科

最近,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ACCA)对中国注册会计师(CICPA)“6+1”制度下的考试大纲和试题进行了重新评估,决定给予在2009年CICPA“6+1”新制度实行之后获得CICPA全科通过的人员(即获得新版CICPA全科合格证者)ACCA基础阶段F1-F9所有科目的免试。ACCA学员如果在学习ACCA基础阶段科目的过程中获得了CICPA全科合格证(须为2009年“6+1”制度实行后的新版证书),可以自行决定是否申请追加免试。对于在2009年至2013年期间通过CICPA全科考试的ACCA学员,如果决定申请追加免试的,请务必在2015年2月28日之前向ACCA总部申请追加免试。

《报告费率监管的财务影响》

面向全球征求意见

最近,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了《报告费率监管的财务影响》讨论文件,面向全球征求意见。该文件以某种包含成本补偿和激励措施的费率监管为例,询问是否IASB确认的良好费率监管的特性真正体现了该类费率监管。但该文件不包含任何会计建议,而是探讨哪些关于费率监管的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最有益处,并列明可供IASB决定如何更好地报告费率监管财务影响的方法。

PCAOB强调关于收入审计准则的要求

最近,美国公众公司会计监督委员会(PCAOB)了《审计实务提示第12号:财务报告审计中关于收入审计存在的问题》。该文件针对其历次检查中发现的重大收入审计缺陷,讨论了合约协议收入确认、评估收入报告、总收入及净收入、检查收入是否属于正确时间段、评估财务报告是否包含收入披露要求等问题,强调了PCAOB关于收入审计准则的要求。

固定资产加速折旧

优惠政策明确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5号)。《通知》规定,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6个行业的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同时,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专门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单位价值超过100万元的,可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通知》明确,企业按《通知》规定缩短折旧年限的,最低折旧年限不得低于《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条规定折旧年限的60%;采取加速折旧方法的,可采取双倍余额递减法或者年数总和法。此外,对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 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通知》自2014年1月1日起执行。

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

有关问题明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小微企业免征增值税和营业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7号)。《公告》明确,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含3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其中,以1个季度为纳税期限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和营业税纳税人,季度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或营业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兼营营业税应税项目的,应当分别核算增值税应税项目的销售额和营业税应税项目的营业额,月销售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增值税;月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按季纳税9万元)的,免征营业税。《公告》自2014年10月1日起施行。

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

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的通知》(财税[2014]78号)。《通知》明确,为鼓励金融机构对小型、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支持,进一步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自2014年1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对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小型、微型企业的认定,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的有关规定执行。

证券交易印花税完税凭证

有关问题明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证券交易印花税完税凭证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0号)。《公告》明确,证券交易场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扣缴证券交易印花税,应当在证券公司给参与集中交易的投资者开具的“成交过户交割凭单”、证券登记结算机构或证券公司给办理非集中交易过户登记的投资者开具的“过户登记确认书”中注明应予扣收税款的计税金额、税率和扣收税款的金额,交割单、确认书应加盖开具单位的相关业务章戳。已注明扣收税款信息的交割单、确认书可以作为纳税人已完税的证明。《公告》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

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调整

最近,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关于调整原油、天然气资源税有关政策的通知》(财税[2014]73号)。《通知》明确,原油、天然气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相应将资源税适用税率由5%提高至6%。同时,对油田范围内运输稠油过程中用于加热的原油、天然气免征资源税;对稠油、高凝油和高含硫天然气资源税减征40%;对三次采油资源税减征30%;对低丰度油气田资源税暂减征20%;对深水油气田资源税减征30%。《通知》自2014年12月1日起执行。

出口集装箱退(免)税政策明确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了《关于企业出口集装箱有关退(免)税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59号)。《公告》明确,企业出口给外商的新造集装箱,交付到境内指定堆场,并取得出口货物报关单(出口退税专用),同时符合其他出口退(免)税规定的,准予按照现行规定办理出口退(免)税。《公告》适用于2014年及以后年度出口给外商的新造集装箱。

证监会修订并购重组法规

最近,中国证监会了修订后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和《关于修改〈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决定》。修订包括:取消对不构成借壳上市的上市公司重大购买、出售、置换资产行为的审批;取消要约收购事前审批及两项要约收购豁免情形的审批;对发行股份的定价增加了定价弹性和调价机制规定;明确对借壳上市执行与IPO审核等同的要求,明确创业板上市公司不允许借壳上市;进一步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工具,为上市公司发行优先股、定向发行可转换债券、定向权证作为并购重组支付方式预留制度空间;取消向非关联第三方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门槛限制和盈利预测补偿强制性规定要求;丰富要约收购履约保证制度,降低要约收购成本,强化财务顾问责任;明确分道制审核,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督促有关主体归位尽责。

《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

最近,中国证监会正式了《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并自之日起实施。《办法》明确了期货公司的业务划分层次,为期货公司未来牌照管理和混业经营预留空间。《办法》主要从股权激励、分支机构的审批主体、资管业务核准和交易所范围等方面作出修改:删除了股东条件中关于持续经营时间和盈利的要求,进一步降低持有期货公司5%以上股权股东的准入门槛,将范围由中国法人扩大到单位和自然人;取消了期货资管业务的核准;扩大期货公司可参与的范围,允许其依法进入证券交易所等合法交易场所开展衍生品及相关业务。

财政部出新规:

第11篇

摘 要 《基础会计》是工商管理类、经济类专业的基础课,更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这门课程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有直接影响。本文从《基础会计》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入手进行分析,结合实际教学经验,重点介绍突破传统、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职 基础会计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基础会计》课程是会计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如何让刚跨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基础会计》课程感兴趣,一直保持学习会计的热情,是我们每一位《基础会计》授课教师的重要责任。

一、《基础会计》教学存在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

《基础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许多老师认为基础课程内容简单,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方法讲解基础会计知识,学生也可以掌握,导致基础会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学生学习兴趣低下。会计不算难只是有点烦,基础会计知识虽然简单,但对于刚跨进高职学校从未接触过会计知识的学生来说,单一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取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重理论,轻实践,教学效果不理想

由于《基础会计》是专业基础课,很多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甚至不安排实践教学环节。因而学生学完《基础会计》课程后,空有理论而不知实际,缺乏对会计技能的整体掌握。

(三)课程考核不规范

在高职院校《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中,大多采用传统的闭卷方式。闭卷考试的试题大多以客观题为主,会计实务题为辅的方式进行考核。而该课程考核难度一般都低于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要求不相应。

针对《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采用恰当的考核办法合理的反映学生学习情况,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二、多种教学方法,优化《基础会计》教学效果

(一)上好《基础会计》第一堂课

每一门课程的第一堂课上得好坏直接影响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基础会计》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如果授课教师在第一堂课能激发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学习兴趣,那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建议教师备第一堂课时,先“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学生的情况,研究一下学生的特点,上第一堂课时,先不着急讲授基础会计知识,可以先跟学生讲讲你了解到他们的故事,让学生明白老师很关注他们,自然而然学生也会关注你。接着可以从他们的故事巧妙的引出会计一些概念,比如成本,收入,支出,进而引出《基础会计》这门课程。

(二)合理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进行《基础会计》理论教学

首先,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发挥实物作用进行教学。

在《基础会计》课程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优势,结合图像、动画等多种手段进行讲授,有利于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同时发挥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等实物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印象,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其次,应用案例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讲到会计报表这个内容时,教师可以结合某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来分析他们的资产、负债等情况,甚至可以更详细的介绍他们的银行存款、固定资产等信息,学生可以从案例中不仅学到会计报表的知识,也能够认识到财务报表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增强课堂的活力。

再次,运用角色体验法进行理论教学。

会计不算难,只是有点烦。《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内容抽象枯燥,学生有时会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需要教师适时引导。在基础会计理论教学中,角色体验法是一个很有效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销售过程的教学中.让学生扮演销售人员为各自公司推销产品,推销产品成功的可以确认收入,同时引导学生去思考销售产品的多种结算方式,进而完成销售过程各种情况的账务处理。角色体验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始终保持学习热情。

(三)采用仿真教学法进行《基础会计》实训教学

由于《基础会计》课程是基础课程,很多教师往往忽视它的实训教学。其实在《基础会计》实践性较强的章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模拟真实企业的财务资料和仿真原始凭证,要求学生根据仿真资料完成设置账簿、填制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编制报表的全部操作,同时可利用网络技术,将会计教学软件放在网络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性的实训练习,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

三、三重考核,全面评定

《基础会计》课程的考核中,建议采用三重考核,第一重考核体现在考勤、课堂表现以及模拟实训当中;第二重考核采用理论知识闭卷考试方式进行;第三重考核技能操作方面进行开卷考试方式进行。理论考核按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要求,侧重考核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技能考核可以按高于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标准进行设置题目,在规定时间,学生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完成相应考核任务。多重考核方式,既可以保证日常学习的积极性,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在讲授《基础会计》这门课程必将成为一种趋势,教师应发挥会计实物的作用,充分发挥现代教学设备的优势,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完成理论和实训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注重多重考核方式,使教与学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朱翠瑜.浅谈怎样上好第一堂基础会计课.商情.2010(6).

第12篇

【关键词】 会计; 人才培养; 队伍建设

近年来,西安市(以下简称“我市”)会计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整体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经济发达城市相比,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会计队伍、会计人才的需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会计人员知识更新较慢、知识结构不够合理,整体业务素质不高、能力不强,特别是复合型高端人才太少。据统计:截至2012年8月底,我市在岗会计人员57 543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占30.9%,具有中级以上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的占12.2%。我市会计队伍中,绝大多数会计人员目前还只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的初始状态,许多人甚至连这些最基本的会计工作还做不好或做不到位,更不要说从事公司治理、资本运营、风险管理等高层次的会计工作。这与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很不适应。因此,如何采取更加有力、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强我市会计队伍建设,促进会计人才健康成长,尽快改变我市会计队伍的现状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而迫切的艰巨任务。为此,笔者谈一下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提高会计行业的准入“门槛”

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活动殊的从业人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者,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有力维护者。会计人员既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又要有较强的政策观念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时时处处经受法律制度和道德纪律的约束。我国《会计法》和《注册会计师法》都对从业人员的资格作出了规定,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不得从事相应的会计工作。为了保证我市会计队伍的基本质量和基本素质要求,针对会计队伍目前的现状,建议财政部、省财政厅修订现行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和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管理办法,增加报考会计从业资格人员的学历要求,加大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试题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实施严格的会计从业资格准入制度,适当提高会计准入的门槛,把好会计职业的“入门关”。要加强会计从业资格的年审年检制度,不断完善会计从业人员基础信息管理和诚信档案建设,全面记载会计人员教育培训、资格晋级、职务晋级、表彰奖励、惩戒处罚等信息资料,为逐步建立会计人员有序流动机制提供信息保障和支持。同时要把好注册会计师队伍的“入门关”,严格注册会计师考试制度,促进注册会计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建立“能进能出”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机制

在把好会计队伍“入门关”的同时,积极引导更多有志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进入会计队伍,积极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接收大学毕业生从事会计工作,为会计队伍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增添新的生力军,以促进我市会计队伍整体结构的调整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引导和鼓励更多会计人员积极参加各类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不断取得更高层次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不断探索会计人才评价体系,推动会计人员知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搭建用人单位与会计人员交流的平台,为会计人员健康有序的流动提供帮助和支持;配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建立“能进能出”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机制。特别是要建立退出和淘汰机制,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淘汰一批观念陈旧、知识落后,跟不上时展要求的会计人员。充实一批思想活跃、知识更新较快、有发展潜力和后劲、年富力强的会计人员,以尽快改善我市会计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等结构。笔者认为,没有一定的奖励和淘汰机制,就不会产生一定的压力,就难以激发会计人员的斗志、激情和活力。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没有对少数人的无情淘汰,就没有对多数人的鞭策和激励。总之,只有打开会计人员的“进、出”通道,促使会计人员健康有序地流动,才能使原来的“一潭死水”变成波涛汹涌、奔流不息的江河之水,才能使所有会计人员有压力、有动力、有活力,才能促使整个会计队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

三、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

要保持我市会计队伍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必须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会计人员管理制度,并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制度得以贯彻落实。一是切实健全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重点,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会计人员选拔、评价、任用机制,建立健全科学规范的会计人员考评体系。二是努力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社会环境。形成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会计人员学习、实践和创新的激情和活力。三是积极尝试将会计人才的收入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对企业及社会的贡献直接挂钩,让一流的人才创一流的业绩,获得一流的薪酬。四是强化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考核,结合单位年度考核评比,将会计人员执行财经制度、职业道德、执业技能和水平、服务质量及效果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测评,真正实行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有效机制。五是把忠于职守、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各方面都普遍认可的会计人才选,推荐上去,并委以重任,给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和条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

四、激活、盘活和充分开发现有的会计人力资源

应该看到,目前在我市的会计队伍中,仍然蕴藏着许许多多的会计人才,但由于体制、机制等原因,他们的才能还没有被发现和很好地利用,他们的潜能还没有得到充分挖掘,他们的作用还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他们可能还处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尴尬困境,这些人才是我市会计行业的宝贵财富。如何发挥这些人才的作用,如何盘活、开发现有的会计人力资源,发挥现有会计人员的最大潜能,是摆在我们面前十分重要的课题。一是在单位内部要充分挖掘现有会计人员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实现单位内部、系统内部人员的调整和人力资源的整合,要根据不同会计人员的具体情况和特点调整工作岗位,将合适的人安排在合适的岗位,让其干合适的工作;三是要打破单位、部门体制的束缚,调整、盘活现有的会计人力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会计人员的有序流动,使更多有能力、有水平的会计人员到大中型骨干企业、规模以上事业单位去,到更能发挥他们作用的部门、单位去。促进会计人员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会计人员在我市经济管理和社会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五、积极探索我市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

会计领军人才是我市会计队伍的领头雁,对我市会计队伍建设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该积极探索我市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路径。一是充分利用财政部搭建的全国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平台和省财政厅将要搭建的全省会计领军人才培养平台,做好组织发动、资格审查、考试选拔、推荐上报等工作,积极向省财政厅和财政部输送更多的会计人才。借助这两个平台,把我市的会计人才推向全省和全国,使他们逐步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有较高知名度的会计专家。二是根据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培养计划,积极搭建我市会计领军人才的培养平台,采取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把那些诚实守信、年富力强、知识面宽、精通业务、善于理财、具有发展潜力和战略思维观念、工作实绩突出的会计人才选;与我省大专院校合作,建立学习、实践培训基地;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求,按照贴近实际、结合案例、突出前沿、体现创新的原则,设计科学、实用的课程体系;实行系统集中培训和实践跟踪培养相结合、课题研究与学术交流相结合等方式,对我市会计领军人才进行为期两到三年的跟踪培养,使他们成为专业知识丰富、业务熟练、理财能力较强、起骨干带头作用、业绩突出、知名度较高的会计行家,成为高级管理型会计人才,成为复合型会计专家的主要后备人选。三是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加强指导,并督促单位用好会计领军人才,充分发挥会计领军人才的创造力、带动力、辐射力和影响力,推动我市整个会计行业和会计队伍再上新台阶。四是要健全会计人才培养机制,拓展会计人才培养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大专院校、各种培训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会计人才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力争通过三到五年的努力,为我市每一个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事业单位培养一至两名层次高、知识面广的会计人才,以带动我市会计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全市会计人员的学习,共同推进我市会计工作水平的提高,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会计事业发展的需求。

六、充分发挥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引领和带动作用

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是单位会计工作的直接管理者和带头人,对加强单位的会计工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领导和带动作用。一是要认真贯彻《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和《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积极与有关部门沟通联系,大力推进我市大中型企业和规模以上事业单位总会计师的配备工作,积极落实总会计师的职责、权限以及待遇等问题,努力改变目前在总会计师设置方面的“没有位”“不到位”“放错位”和“排末位”等实际问题。充分发挥总会计师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二是要做好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配备工作,落实《会计法》和《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对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配备要求,努力发挥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带动整个会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三是要将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的配备作为我市每年《会计法》执法检查和会计基础规范化考核的重点内容,督促被检查单位贯彻落实《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和《陕西省会计管理条例》,积极推进总会计师的配备工作,推进单位配备合格的会计机构负责人和会计主管人员。四是要有针对性地搞好总会计师、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七、不断提高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