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时间:2023-05-30 10:27: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一课

第1篇

谁都知道,语文教学需要语文味儿,语文课堂要教“语文”。然而,目前很多教师却在教“课文”。在他们的意识中,课文就是语文。其实,“课文”与“语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课文也就是教材中二十几篇而已,而语文的内涵与外延则更为丰富,从课内到课外,从课文到生活,从阅读到文化等。凡是用语言概括的,用文字书写的,简而言之,都是语文。其实,编者也试图让教材立体化、课文语文化。然而,大多一线教师却无法做到这一点。他们毕竟受知识、地域以及理念等方面的限制,只能围绕课文而教,结果自然把语文越教越窄,导致学生语文素养难以提高。对一线教师来说,要让教课文真正成为教成语文,最重要的是方向、思路。简单地说,就是三方面的拓展:拓展生活、拓展文化、拓展阅读,从而丰富课文的内涵,拓宽课文的外延,从而让课文与语文对接,实现教材语文化的最终目的。

一、拓展生活,拓宽课文的外延

课文只是语文的一部分,生活才是语文的全部。其实,编者也注意到了这点。比如,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一课《老师,您好!》对应的时间点就是9月10日教师节,第二课《但愿人长久》对应的是中秋节。然而,教材由于容量有限,再加上地区有别,沟通生活往往只能点到为止,根本不可能包含所有内容。因而,这需要教师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搭建课文与生活的桥梁。请看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朵杏花》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几朵杏花开与第一朵杏花开有什么区别?

生1:数量上不同。几朵杏花是几朵,而第一朵杏花只有一朵。

生2:时间上可能有区别,几朵杏花开与第一朵杏花开可能误差一到两天。

师:对!这很好!时间上可能有误差,但是就这一两天时间,竺可桢都不肯记载,宁愿第二年重新去观察。从这可以看出竺可桢什么精神呢?

生:严谨认真。

师:是的,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竺可桢能在科学上取得成就,就在于他平时认真观察生活。而我们平时没有话写,不是没有生活,而是不会观察生活……

生活就是教材。我们不但要学有字的教材,更需要学习无字的教材。在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把学生从教材引向生活,这才是教材编者真正的意图。

二、拓展文化,丰富课文内涵

从严格意义上讲,语文也属于文化的范畴。然而,现在很多教师往往停留在字词句的教学上,忽略了语文的文化内涵。这样让语文失去韵味,更重要的是削弱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教材编者也想到了文化的熏陶,因而在教材中适当安排了与文化有关的课文。比如,《但愿人长久》涉及的就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元日》写的是春节。因此,教师需要有拓展的意识,以课文为点,延伸到文化,让课文成为文化,搭建平台。比如,在《元日》这一课中,笔者这样教学:

师:这一首诗是写什么节日呀?

生:春节。

师:那诗中写了哪些风俗呢?

生:饮酒、换桃符、放鞭炮。

……

师:是呀,在宋朝过新年,就有这么多的风俗。那现在呢,各位好好想想:我们现在春节做什么呢。

生:穿新衣服、贴春联、大人给小孩压岁钱。

……

围绕文化这一命题,由点到面,由课文到文化,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另一方面则传承了优秀的文化,这很关键。这需要教师要有文化意识,把自己当作是文化的布道者,而不仅仅是一个教书匠。

三、拓展阅读,增加文本的厚度

语文离开了阅读,在某种意义上讲,就相当于鱼离开了水一样。虽然,很多教师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把课外阅读当作课内阅读的附属品。这种把课内与课外阅读对立起来,很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而要把课文真正教成语文,最为根本的就是寻找课文的支点,把课内与课外沟通起来。比如,《三顾茅庐》这一课,有位教师这样教学:

师:同学们,学了《三顾茅庐》这一课,我们了解到刘备的诚心诚意与诸葛亮的雄才大略。除此之外,你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1:我想知道,刘备没有得到诸葛亮之前,是怎么样的。

生2:刘备说: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我想问:在这以后,诸葛亮究竟做了那些事?是不是言过其实了?

……

师:你们这些想法都很好!读书须生疑。你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最好的办法不是问老师,而是认认真真地看一下《三国演义》。真的,等你们看过后,我们再交流,也许你们理解会更加深刻。

这一环节的教学,从课文《三顾茅庐》到名著《三国演义》,有目的地引导学生阅读原著。其实,这也是编者的意图。教师需要做的是无限放大这种意图,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如果教师再进一步跟进,采取一些后续的措施,比如,组织读书交流会,讲故事等,那学生的这种兴趣就会持续,把“课文”教成“语文”的目标也进了一步。

第2篇

一、创设情境导入式

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教师在导课时应该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让他们置身其中,积累情感,从而形成学习的动力。

比如教师上三年级下册第一课《春的消息》,首先让学生听多媒体课件中《春天在哪里》的曲子。优美的旋律使学生的兴趣马上提了起来,教师在此基础上立即激情导入:“同学们听了刚才的歌曲,一定会联想到春回大地、百花盛开,到处是一片勃勃生机的景象。古往今来,春天一直是文人墨客歌颂的对象,如“春眠不觉晓”、“春色满园关不住”、“春来江水绿如蓝”、“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等。春天,充满了生命活力;春天,孕育关希望的种子。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课《春的消息》,在作者金波的笔下,春姑娘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好消息呢?这样一渲染,学生的情绪立刻高涨起来,他们纷纷迫不及待地去寻找课文中春天带来了什么样的好消息。

再如:教师教《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时,将长安街两旁人们胸前佩白花、手臂缠着黑纱悼念和送别总理灵车的录像与背景音乐巧妙地融合在一块,创设了悼念送别总理的特定环境,学生在舒缓、哀婉的朗读声(录音)中,静静观察录像的每一个镜头,再加上音乐的烘托,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共鸣,许多学生黯然泪下。这种未入其文,先动以情的导入方式,生动地再现了总理的光辉形象,唤起了学生无尽的思念,成功地引导学生进入到课文的情境中。

二、设置悬念导入式

苏霍姆林斯基说:“思维是从吃惊开始的。”悬念在心理学上是指人们急切期待的心理状态,它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探究知识的愿望,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

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网上呼救》,老师开篇就布疑阵:“同学们,当你生命遇到危险时用哪些方法帮自己逃脱险境?”学生纷纷回答:“遇上坏人就打ll0,着火了打119,生病了打120。遇上地震快速往外跑,躲在结实的桌子底下、柜子下面……”教师首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是正确的,接下来话题一转:“可是美国登顿市有个男孩,却通过互联网成功地救出了一位远在芬兰一个小城市里因为急病发作差点瘫痪的小女孩。他们两个远在不同的国家,这位男孩是怎么把她救出来的呢?大家仔细阅读课文,就一定可以找到答案。”这个悬念驱使学生主动、认真地去读书思考。

三、激趣导入式

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愉快教学成功与否的标志,又是获取知识的动力。“趣”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心境充满愉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把学习当成一种乐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激趣方式有很多,如游戏、儿歌、故事、猜谜等。下面笔者讲一例故事导入式,教师教三年级上册《神州五号游太空》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电视上《西游记》里一个筋斗云就可以翻十万八千里的孙悟空吗?他神通广大,能够在天空里来往自如,能入大海中去捞针,还会七十二变,众多神仙都对他无可奈何。如今,我国却有这样一位飞天英雄,他在2003年10月15日乘坐‘神州五号’飞船在浩瀚的太空中飞行了21小时,绕地球飞行l4圈,巡天60多万公里。多么神奇,多么自豪!亿万中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为之激动得热泪盈眶。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他在飞船上看到我们的家园――地球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吧!”顿时,学生们兴奋不已,都不约而同地翻开课本,满怀神奇地读起了课文,一节课就在良好的氛围中展开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激趣方式,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激情导入式

第3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6A-0093-02

当前,教师在制定品德课教学目标的过程中,由于对课程标准研读、教材体系梳理及学生实际了解不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1)教师对品德课程标准的认识不足,导致出现“管中规豹”的现象,使品德课失去了“品德味”,甚至变异为语文课、地理课、历史课等。(2)教师缺乏整体教材观,目标制定出现低效重复现象,循环往复,只知螺旋不顾上升。(3)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一成不变,所制定的教学目标没有随着时间、地区和学生等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那么,教师应该如果制定品德课教学目标呢?

一、研读标准,整体把握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是教学的源头,所以,研读课程标准是品德教师整体把握教材、准确定位目标的首要条件。领悟品德课程标准,以引导学生做“人”为核心,是品德学科之本。《品德与社会》把课程目标定位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参与、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总目标的统领下,以促进儿童的发展为核心,又分“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三个维度设立分目标,每个维度又包含若干目标因子。总目标、分目标及其目标因子组成了品德课程目标体系,各个维度的目标相互联系、相互依托。品德教师只有细心研读课程标准,才能整体把握课程目标,进一步理解编者在教材呈现上的意图,才能更好地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如教学三年级上册的《我的家庭》单元的第一课《我来画棵家庭树》。如果教师制定目标时重“知”失“情”,仅仅考虑知识目标(知道亲属的称谓,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能力目标(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能正确绘制“家庭树”),就容易使品德课变异为一堂常识课。只有加上情感目标(感受长辈的养育之恩,知道家庭和睦、幸福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时,才能使原本一堂常识味很浓的课变成有滋有味、“品德味”浓厚的课。可见,整体把握课程目标是上好品德课的前提条件。

二、梳理教材,合理定位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采用的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课程设计思路来编排的。笔者认为,教师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梳理教材,合理定位。

1.俯瞰整套教材。纵向把握目标

品德教材的同一主题在不同年级循环出现,各有侧重,逐步提高。教师只有站在整套教材的高度俯瞰每册教材的具体要求,把握整体单元目标,才能恰当制定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以“我和家庭”的内容为例,三年级上册有“我的家庭”单元,四年级上册有“温馨一家人”单元,五年级上册有“亲情树下我成长”单元,亲情贯穿其中。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把握年段,各有侧重,体现螺旋上升的思想。(见表1)

基于以上的理解,笔者在执教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单元中第三课《家人关爱我成长》时,制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对父母的感激之情。(2)懂得只有拥有家人无私的爱,自己才能健康成长,理解家人为自己的成长所付出的劳动。(3)学会关心体贴家人,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同样的主题,到了四年级上册“温馨一家人”单元中第二课《谢谢你们,我的父母》的教学中,可制定教学目标:(1)懂得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辛勤养育和教导,理解父母对自己的成长倾注了无数的心血。(2)学会感谢父母,培养家庭责任感。(3)培养从生活中去关心父母、热爱父母的意识。这样,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体现出了螺旋上升的过程。笔者认为,只有从整体人手,准确找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才能使教学成为一个有系统、有计划的发展过程。

2.细阅单主题,横向切准目标

教材以学生社会性发展为“线”,以学生家庭、学校、世界等生活领域为“面”,构建了由“单元主题一活动主题一主要内容”组成的三级体系结构。螺旋上升的理念同样体现在一个单元各课的教学中。教师制定目标时,整体认知单元目标,在脉络交错的单元目标中,横向切准核心目标是研读教材时需要选择的。

教材中的单元导语和标题,体现着教学目标。螺旋上升的设计理念同样体现在一个单元各课教学安排中。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整体认知教学单元目标,了解其中的异同,也是十分重要的。如《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温馨一家人”由4篇课文组成,紧紧围绕家庭展开,既互相联系,又有所侧重,螺旋上升,层层递进。(见表2)

从导语中可知,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与“尊老、责任”有关。再看标题《孝心献老人》、《谢谢你们,我的父母》、《家庭收支知多少》、《我也会当家》,可发现这几篇课文的不同点——有亲情培育、服务家庭意识的养成,也有消费观念、勤俭持家的教育。如果在执教“温馨一家人”时不说“服务意识,奉献精神”,而光说“亲情”,那么单元目标的达成是不丰满的。每个单元可以落实的目标很多,教师只有全面了解主题,分析各课的侧重点,横向比较,切准核心目标,才能使目标更明确,教学才更有实效。

3.精研篇章范例,三维呈现目标

教材中每个范例呈现的内容十分丰富,有提示语、关键词、插图(照片)等。而实践操作部分形式多样,有提供信息的“聪明谷”,有强化活动感受的“童心岛”、“小剧场”,有强化道德判断的“小诊所”,有强化体悟与表达的“回音壁”,有突出过程与方法的“小实验”、“小调查”等。精研范例,有利于三维目标的具体呈现。

提示语和关键词,不仅起着导向目标的作用,还表明重点教学目标,需要教师认真研读。如三年级上册“我的家庭”板块第4课《欢迎来我家》中的关键词是“礼仪”,教师就大致能确定该课的重点目标是“懂得怎样接待小客人”等。

三、关注学生。凸显主体

学生是教师组织教学活动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的发展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最终目标。学生个体的心理、家庭状况各不相同,因此,教学目标仅仅依据对课程标准的研读和教材的梳理来确定是不够的。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对本班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水平、教育需要和存在问题做出具体的分析,找准学生实际与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的“契合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制定出对学生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目标。

1.基于学生的原有认知

如教学《父母——我特别的朋友》一课前,通过与学生交流,笔者了解到学生与父母沟通时普遍缺乏正确的方法,经常与父母发生冲突,特别是在上网、看电视等方面。五年级的学生自主意识开始凸显,不喜欢受拘束,而当今的家长又普遍望子成龙、冀女成风,这是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将课时目标定为:(1)了解时代不同家庭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2)反思自己与父母发生的小摩擦,懂得相互理解的重要。(3)学会一些与父母沟通的方法。

2.高于学生的原有认知

如教学《我家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发现,如今的学生由于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总觉得父母给予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呢?笔者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获得更多真切的感受,从而由衷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增加对长辈的理解。

第4篇

[摘 要]所谓“学辩式”课堂,就是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通过自学、小组合作等形式学习课堂内容,形成问题,并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分析、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然后展开辩论,并在教师的适时点拨和总结下,获得真知。这种模式的建立让课堂出现了新的变化,真正体现了语文味,同时张扬了学生的个性。

[关键词]课堂改革 学辩式 辩论 角色转变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4-060

在课程改革浪潮的推动下,我校率先构建了“学辩式”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多次的实践,我们逐步探索出一种常态下的“学辩式”课堂教学模式:预习汇报,亮出辩题——初读文本,寻找辩据——合作交流,展开讨论——当堂反馈、巩固辩果。这种模式的建立让课堂出现了新的变化。

一、先学后辩,辩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学辩式”的教学彻底将学生从传统的教学束缚中解脱出来,使得学生主体由自觉的能动性转变成自觉的探究性和创造性。采用先学后辩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准备辩论的过程中,先通过自己课前主动积极的预习,去收集整理有关资料,萌发出许多新的观点、想法,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学辩式”课堂教学有其突出的优越性,就是注重课前的预习,学生也只有课前预习得充分,课中才能辩得有理有据。如教学《二泉映月》第一课时,课前可布置学生预习以下内容。

1.自学文中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了解生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搜集关于阿炳的相关资料。

4.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初步体会乐曲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5.在预习中有哪些疑惑?

一系列的逐层深入的预习题让学生初步了解了课文,感知了课文,为学习课文《二泉映月》做了一定的铺垫,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预习的能力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新观点、新想法通过口头或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还树立了学生的合作的意识。充满个性化的教育思想以及建构主义学习观在“学辩式”的课堂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二、疑中生辩,辩中引领学生走进文本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因此,对于辩题的选择一般要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适的辩题。教师通过归纳学生质疑的内容,得出一个总辩题,下设分辩题。然后通过辩论来阐明道理,让学生受到教育,并在不断的辨析中,使学生理解文本的内涵。

1.辩题要有可辩性。辩论,辩论,如果没有可辩性,问题一边倒,就没有了话头,辩论自然展不开,辩题要切合教学内容,要和所学内容挂起钩来。如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辩题可以设置为:天游峰的老人每天上山扫九百多级,下山扫九百多级,到底他“累”还是“不累”?说“累”,是因为老人工作量大,很辛苦;说“不累”,是因为老人走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轻轻松松,自在悠闲。在不断的辩论中,学生更深入、更详尽地了解了老人以苦为乐、豁达开朗、甘于奉献的精神。这样做,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2.辩题也可以针对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阐述,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例如,在执教苏教版六年级《莫泊桑拜师》一课时,学生质疑:福楼拜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莫泊桑是一个怎样的学生?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结合这两条明线,学生进行了小组辩论。

生1:我认为福楼拜是一个严厉的老师,文中“不,不不!”既有对莫泊桑的批评,又含有轻微的责备。

生2:我认为福楼拜是一个和蔼的老师,当他看到莫泊桑带着写好的一些作品给他看时,脸上露出了微笑。一个小小的“微笑”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平易近人的老师。

生3:从“微笑”我还可以看出福楼拜对莫泊桑的作品很满意,是对莫泊桑的鼓励,我觉得他是一个会提携后辈的老师。

生4:我认为福楼拜是一个循循善诱的老师,从文中连续的“九个问”中可以看出。

生5:从文中连续的“九个问”中我还看出福楼拜知识渊博,对莫泊桑的指导十分详细。

……

在学生们不断的辩论中,福楼拜、莫泊桑的人物形象越来越丰满,越来越高大。学生针对一个辩点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争辩,从而全方位地了解了人物的性格特点,走进了文本。

三、导辩探究,自主合作中得出辩果

通常的辩论,正反两方处在平等的位置,各自准备各自的材料。而在“学辩式”的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没有改变。无论是从开始的辩题的选择,还是辩论的准备过程,还是后期的辩果的处理,教师始终发挥着主导作用。

1.当辩题确定后,教师切不可不管不问。首先,应根据学生对辩题的态度确立正反两方,一般来讲,应把有利于学生收集资料的一方交给学生,教师担任不利一方。如教学六年级上册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时,以“知识与实践哪个更重要”为辩题,“实践比知识更重要”作为正方有利,因为有很多唾手可得的资料,如成语故事“纸上谈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大量史料。于是,我就让学生小组合作去准备正方资料。其次,还要指点学生如何去准备。教师可以先收集好有关材料的条目索引,编成预习提纲印发给学生,让他们课前预习时按图索骥,这样效果才会好。

2.教师要善于向学生“踢皮球”,适当调控课堂的辩论方向。在辩论中,教师要善于捕捉时机,在阐明事理的同时,根据论辩的内容,适时地向学生进行引导性或启发性的提问,引导他们向更深处思考。如苏教版四年级《爱因斯坦和小女孩》一课中,辩点可设计为:爱因斯坦在小女孩的眼里是一个平凡的人。可在小女孩爸爸的眼中,是一个伟大的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围绕辩点展开辩论。

生1:我认为爱因斯坦很平凡,因为他衣着不整洁。

生2:我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因为他发明了许多东西。是一个科学家。

生3:我认为爱因斯坦很平凡,因为他房间不整理,桌子上的东西乱得一塌糊涂。

生4:我认为爱因斯坦很伟大,因为他提出了相对论。

……

(双方辩论争执不下)

师:爱因斯坦不讲究穿着,那么他把时间用到哪儿去了?

生5:爱因斯坦把时间全部用于科学研究上了,所以没时间收拾房间,没时间讲究穿着。这说明他不拘小节。

生6:爱因斯坦把时间全部用于科学研究上了,说明他潜心研究科学。

教师一句适时的引导拨开了学生眼前的迷雾,爱因斯坦的伟人形象越来越清晰地彰显出来,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课堂中的辩论不是不讲是非的辩论,所以一定要有个肯定的答案,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每次辩论结束后,教师都要有个总结陈词,小结辩果,指出双方在辩论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综合双方的独到之处,形成较全面、合理、科学的观点。

四、当堂达标,检测反馈中巩固辩果

课堂结束时,应当堂检测,选择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布置书面作业,让学生根据辩论的内容在课堂中完成。如第一课时的语文教学可安排字词检测,课文内容的概述,重点语段的练习等。例如,苏教版五年级《谈礼貌》一课安排的当堂检测如下。

1.听写文中生字新词。

岳飞 嫌弃 纠纷 师傅 和谐、彬彬有礼

2.填空。

(1)君子不失色于人,____。礼到人心暖,____。

(2)作者表达的观点是____。

通过____、____、____来证明自己的论点。

而第二课时的语文课可安排对文中所表现的人物特点的分析、事物现象的启示、辩点的归纳等,还可以结合文中的写作特点进行小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