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钱的故事

金钱的故事

时间:2023-05-30 10:27: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钱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钱的故事

第1篇

1972年春节前夕,一个寒风凄凄的日子。在上海市蔬菜公司某部做临时工的李阿姨突然接到外地来的电报:丈夫死于车祸。

那年她刚38岁,身边带着一个8岁的女儿晓萍和出生才15个月的儿子。没有了丈夫,维持这个家的经济来源只有她的每月36元工资再加上补贴两个孩子的26元,那边乡下还有一个外婆需要贴济。

单位里将李阿姨的临时工转为正式职工。并且逢年过节给予补助。这使斗大字不识一个又老实巴交的李阿姨常常暗自落泪。她想她这辈子只有靠单位、靠组织了,她能做的便是拼命的干活,来报答组织对她的关心。

生活的煎熬使晓萍早早失却了童年的天真烂漫,你感觉得出来,老师喜欢班里长得漂亮,衣服穿得好的学生。这天,学校检查卫生,有老师对她说,你以后穿得干净点。她当时差点忍不住落要下泪来,这衣服是母亲刚洗过,昨晚缝补好,她今早才换上的,怎么会不干净,只是因为上面有了补丁。她的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

夜晚,她迷迷糊糊的一觉醒来,见母亲还在灯下替他们缝补衣服。她突然想起了老师批评她衣服不整洁的事来。她轻轻的爬起来走到母亲身后:“妈,这么晚了你还不睡。”灯光下,她见母亲不知何时愁白了的头发,在一颤一颤的抖动。母亲手里正在缝补她的裤子。她突然冒出了一句话:“妈,以后我的衣服你再也别把补丁缝在外面,把它补在里面吧。”母亲听到女儿说这句话,猛然抬起了头,她用有点陌生的眼光看女儿,她突然觉得女儿长大了,她觉得自己真对不起女儿,一阵深深的歉疚感涌了上来,泪水又糊模了她的眼睛,她对女儿说:“等妈再去加几个夜班给你做件新衣服。”

这一夜,她怎么也睡不着,母亲愁白的头发和泪水模糊的眼睛总在她眼前晃动。母亲用自己的双手挣来的钱抚养他们,那么操劳,那么艰辛,她深知母亲含辛茹苦,是为了把他们养大,这就是她的处境。从此她再不去想别人的花衣服,学期考试结束,她回来告诉母亲:我得了第一名。每天为生活奔波着的母亲,只是报以微微的一笑,就为母亲这一笑,她更深知了母亲的这一片苦心。

77年初夏,晓萍小学即将毕业。她对母亲说:“我想将来去考高中。”母亲犹豫片刻,说:“弟弟也要读书了,你要是去考中专技校,我的负担也好轻一点。”

她背过脸去,没有看母亲忧愁的眼睛。她的内心又是多么的喜欢读书啊。

母亲看到她眼中闪动着的泪水。十分内疚,这样过早的要求她与自己共挑生活的艰辛,她真是于心不忍,再苦,也由她自己一个人来承受吧。

那一年,她考进了闸北区某重点中学。

83年来临的时候晓萍就要高中毕业,她的弟弟也将念完小学。这时上海交大来人到闸北区重点中学,希望校方能推荐优秀学生。学校推荐了一名学生,就是晓萍。她在中学里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且在上海市物理竞赛中获三等奖,是所有获奖者中唯一的女性。

她真想把这个惊人的消息马上告诉母亲,她总是在这种时候要想到那一晚在灯下看见母亲颤动着的白发,她常在心里暗暗的说:妈,就是为了你,我也要把书读好呀。

李阿姨已经在等女儿了,这6年里,她为了两只书包,竟然也熬过来了。女儿高中就要毕业,这在她们弄堂里也不多见,她想,她是对得起女儿的。眼下儿子就要升初中,而丈夫那里抚养费只付到孩子高中毕业。她们这个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之严峻,较以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李阿姨见女儿不吭声,内心犹如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全都涌了上来。知儿不如母,她问女儿:“你心里是不是还想着读书?”女儿流着眼泪点了点头。

她这辈子没有读过书,可儿女们却这么爱读书,弄堂里谁家不夸她的两个孩子好,她想她不应该去违抗儿女们的意愿,纵有再多的苦处,就让她这个做母亲的来承担吧。

中学里的袁老师听说她不准备读大学,赶来对她母亲说:“有什么困难大家来帮忙,我自己有一套她这个专业需要用的绘画仪器,让她拿去用好了。”这套仪器当时也需几十元钱才能买下,这对有钱人来说,不足挂齿,可对她们来说,却是雪中送炭。四年大学毕业后,她将老师给她的这套仪器完好无损地交还到袁老师手中。

83年的初秋,她踏进了上海交大,弟弟也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上海交大附中。

大学生,天之骄子,大学生活,浪漫绚丽,可她却远远避开这些。每个星期一,她带着满满一瓶妈妈为她炒的甜面酱上学去,中午她买一点白饭,甜面酱能吃三天,就省下了菜金。她在学校享受甲等助学金21.5元,母亲每月贴她5至10元,她要除去伙食费,四个星期来回的车费,学习上所需要添补的用具费,以及女孩子家的特殊费用,所剩无几,她每个月都要买书,于是她从来不买吃的东西。她看见学校礼堂张贴着周末舞会广告,里面传出轻柔的乐曲和透出悠悠的灯光,青春的心怦然跳动,她也向往美好的生活呀,可她突然想到母亲正在寒风中加班,她便快步离开这迷人的地方。

86年的下半年,交大准备在本校毕业班中推荐80名学生参加读研究生的考试。遂又选出前二十名有资格参加直升研究生的考试。主考一门外语,一门是结构力学,其中的前6名将可直升研究生,她便是6人中的1个。

希望的命运之神又一次叩击她的幸运之门。

她打听到读研究生有工资,加上书报费也有70多元。她想,我拿这70元维持自己的生活,母亲这点工资照顾弟弟。她急急的奔回家去,与母亲商量这件事。

李阿姨呆呆的坐在那里望着女儿,她已55岁,刚办完退休手续,单位里照顾她,让她做门卫再干几年。她对女儿说:“研究生这点钱你又要吃饭又要买书,还要添衣服,还得要妈妈撑你。弟再要读大学,我怎么供得起。”

学校管学生教务的陈老师和赵老师说:“你妈妈不同意,我们去找她说。”这回她把家里的情况全对两位老师说了。

老师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他们转过身来望着她说:“我们对不起你,你为什么不早些把家里的情况告诉我们,这样学校里应该可以补助你。”她噙着泪珠说:“拿了学校的钱会读不好书的,我只有靠自己好好读书,争取奖学金。”

弟弟对她说:“姐,你读吧,我不上大学了。”

“这怎么行呢,我已接受高等教育,你还没读到大学呢。”

母亲走进房间,早晨的阳光勾勒出她微驼的脊背和苍老的身影。

就在这一刹那间,她突然做出了决定,她不读研究生了!就为她任劳任怨的母亲;为她那没有知识、却比有知识的人更加开朗、豁达的伟大母爱。

第2篇

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你肯定知道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开始简单识字,背诵诗歌,认识英文字母,做简单加法。对了,就从这里开始:让孩子数钱,用真钱做简单加法。去银行换一些一元的新硬币,然后在地毯上与孩子一起摆着玩,一边玩一边数数,通过实物加减法让孩子开始认钱,知道钱是可以用来加加减减的,然后再开始跟孩子玩简单的买卖游戏,让孩子了解钱的作用。这时候的晚间故事,就可以是:“小熊帮斑马叔叔打扫卫生,赚了2元钱,妈妈说他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于是他用1元钱买了一块蜂蜜糖,回家后,他把另外1元钱放进了存钱罐,想攒起来,因为等攒到10元钱的时候,他就可以买一个漂亮的皮球了。”让孩子了解到靠自己的劳动可以赚钱,有了钱之后,钱可以用来买东西,也可以存起来……

谈钱,最关键

要让孩子懂什么?

在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跟孩子谈钱,能让孩子收获的内容不一样。孩子两岁半时,跟孩子谈钱,是让他先从实物上认识钱,知道钱可以用来买东西,建立算术和钱之间的关系,不要小看十以内的买卖游戏,它可以为孩子将来数学思维的形成打下扎实的基础。当孩子三岁左右,我们要告诉孩子不同数量的钱可以买不同的东西,钱是需要好好保管的。孩子五岁左右时,我们要告诉孩子钱是需要通过劳动和智慧赚取的,小孩子表现好也可以得到物质奖励,这些物质奖励就是父母或老师拿钱买到的。这时候,要开始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了,要让孩子懂得钱与生活的关系,养成正确的消费观:比如量入而出、购买非日常必需品要有计划有控制、财富是需要积累的、要有储蓄的概念。这个阶段一定要逐渐帮助孩子不断增长财商,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当家,给孩子充分提供跟钱和财富有关的各种社会实践。从和孩子谈钱开始,我们就要明确的是: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帮助孩子树立属于他自己的正确的、积极的金钱观。

什么是积极的金钱观?

对于孩子来说,仅仅拥有正确的金钱观还不够,还要拥有积极的金钱观,因为无论是整天忙于工作赚钱的父母,还是越富越抠门的财富人群,大多数孩子接触到的成人的财富观,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负面因素。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孩子不断提升财商,做自己人生的财富的料理大师,另一方面,我们又要引导孩子让他认识到金钱不是万能的,不必把钱财看得过于重要。我们要教孩子“只做金钱的主人,不做金钱的奴仆”,过简单生活,不奢靡浪费,钱不在多,知足常乐;告诉孩子人活着除了赚钱、花钱,还有更多的乐趣,比如读书、听音乐、看电影、享受烹饪和品尝美食的过程、弹琴、跳舞等文学艺术体验。钱没了可以再赚,但如果良心和信誉没了,就无法立足。金钱总是跟你的付出相关,目前社会发展趋势是,智慧结晶比体力付出得到的财富回报更多,所以说知识和能力决定财富。

属于他自己的金钱观,意味着什么?

很多妈妈唠唠叨叨,孩子越大,越觉得孩子不听话,尤其是在花钱方面。希望孩子什么都顺从自己,其实这样并不好。因为孩子所有对金钱的体验都是一个过程,不能以年龄作为衡量孩子财商成熟度的唯一标准。在孩子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金钱观之前,他所有的行为都是在摸索,只有放开孩子的手脚和心灵,让他自己去想去做,在不断的小错误中修正自己,才能真正建立起属于他自己的金钱观。但凡这个时期妈妈们介入过多,孩子很可能就会顺水推舟地依照妈妈的意愿行事,这样反而无法锻炼孩子自己独立思考、选择、解决钱财问题的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属于孩子自己的金钱观意味着在您的正确引导下,孩子对金钱和财富有着自己独特的积极看法,并且擅于运用他自己的智慧,结合他所处时代的特点,进行有效的财富积累及合理的消费规划。

10 种让孩子受益终身的财商好思维

告诉他,钱并不是万能的

孩子的金钱观和世界观是互相影响的。从开始就告诉他,钱虽然可以买到玩具买到零食,但是有一些东西是买不来的,比如亲情和友情,信任和善良。要让孩子明白,在自身欲望与责任面前,永远是责任第一,欲望第二,钱并不能解决一切烦恼。如果他真能把这种思维变成自己的行事原则,那他一定是一个懂得理财重要性的人,而且你永远都不必担心将来孩子会学坏。

不要把扣发零用钱作为惩罚

零用钱给了孩子发展财经方面责任感的机会。父母应该定下零用钱的数额,给付的时间和孩子为获得零用钱应做的事。父母还得订下每隔多久才能讨论增加零用钱的规矩,让孩子明了,有了零用钱以后哪些开支父母将不再提供。就像一个有责任感的雇主对待雇员那样,零用钱必须准时支付,但是要拒绝任何预支的请求,也不要把扣发零用钱作为惩罚。

尝试让他当家吧

四岁开始,就可以让孩子自己有一个小账本,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六岁的时候,孩子应该可以自己规划自己的零花钱。七岁左右可以尝试着让孩子自己当家。让孩子明白,生活中哪些钱是一定要花的,哪些是可花可不花的。

从和金钱有关的故事入手

可以给孩子讲诸如《金钱岛》《所罗门王的宝藏》《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等故事激发宝宝对金钱的兴趣;也可以通过《苏秦列传》等故事告诉孩子金钱就像一面镜子,可以照出世间的人情冷暖;还可以讲述宝宝身边的故事,不失时机地对宝宝进行金钱教育。

让他管好自己的小金库

让孩子建立自己的小金库,每次爸妈给的零花钱、老人给的压岁钱都记录在入账栏,所有花费都记在出账栏,自己做加减法,像玩游戏一样,让孩子看看自己怎样规划,才能让小金库不至于亏空。

有些财富是看不到的,比如知识

告诉孩子他自己也可以创造财富。擅于投资,可以将来收获更多。而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的学习。让他明白,知识和智慧也是无形的财富,是金钱购买不到的。这样的思维养成会伴随他的一生,在物质和精神上都能收获颇丰。

要培养孩子储蓄记账的习惯

明确告诉他,零用钱绝不会预支,所以他必须对自己的月度消费进行规划。只有孩子学会了储蓄,他才会有节约的意识。看着存折上数字的增加,孩子会有成就感。储蓄记账看似琐碎,但是却可以培养他的金钱意识和对抽象思维的理解能力,也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

把钱拟人化,尊重它才能获得它

要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都不要浪费钱财。钱是我们的朋友,只有尊重它才能获得它。告诉他,无论家境如何都需要勤奋节俭。让他从生活中随手关灯这样的小事做起,不铺张浪费,懂得善待钱这样才能和钱一辈子做朋友。

适当让他感到缺钱的痛苦

太多的“啃老族”就是因为从小就没有养成独立自主的好习惯,大多是独生子女的孩子很容易就会形成依赖心理。让孩子独立自主的最好办法是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当家,如果零用钱提前用完,一定不能心软,要让他品尝到缺钱的痛苦,这样才能开始真正独立。

从小拒绝投机心态

在给孩子讲那些不要贪小便宜以免吃大亏、防止上当受骗的故事时,顺便再多给孩子讲一句:永远要脚踏实地,不要有投机心态。当然,这首先得从父母做起,如果你当着孩子的面每天买彩票,为了大减价经常买些不实用的东西回家,却要让孩子学会拒绝诱惑,实在挺难的。

可以帮助孩子提升财商的好时机

妈妈,我想吃棒棒糖

宝宝知道棒棒糖多少钱一支吗?

对了!宝宝真细心,妈妈给宝宝多买一支棒棒糖,作为奖励!

那今天去超市的时候,咱们看看棒棒糖的价签,价签上写着价钱呢!

(买完棒棒糖,再带宝宝去买饼干,让宝宝自己算算,一盒饼干可以买几个棒棒糖。)

妈妈,我的橡皮丢了

宝宝明天上学还要用吧?那妈妈现在去商店再给宝宝买一块新的橡皮吧?

宝宝要跟妈妈一起去吗?但如果宝宝和妈妈一起去买橡皮,宝宝就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了,晚饭前完不成作业,就不能看电视了。所以宝宝现在了解了吧?买东西不仅仅要花钱,还要花时间。

妈妈,能给我10元钱吗?

你想用这10元钱做什么用呢?在申请妈妈的赞助之前,如果你能告诉妈妈为什么要赞助你,妈妈就会更加心甘情愿地给你钱,如果你想从别人那里获得,首先要想想,你的索取能给别人带来哪些好处呀?

妈妈,我们能每天都住豪华酒店吗?

如果你有这样的梦想,就好好努力吧。现在努力学习,以后就可以实现每天住豪华酒店的梦想了。豪华酒店是一种享受,享受就像人生中的蜜糖,每个人都爱吃,但吃多了对身体却没好处。而且如果一个人一生下来就每天都是蜜糖,他就会觉得蜜糖没什么意思,也不会珍惜。所以,在得到蜜糖之前吃些苦,通过努力得到的果实,你会觉得更甜美,奋斗的过程也会让你感觉很有意思,每天都有目标,特别充实!

妈妈,我可以把我的玩具都送人,然后你再给我买新的吗?

买新的玩具需要钱,妈妈要等赚到钱,才能去花钱买新玩具。你看到这堆苹果了吗?数一数,是可以知道有几个的。妈妈每个月就赚这么多钱,是有数的,如果用一个苹果去买了玩具,那么可以带宝宝去游乐园的钱就没有了。如果你愿意少去游乐园玩的话,那么我们可以买新玩具。

妈妈,为什么我们不坐飞机头等舱?

头等舱的机票很贵,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经济舱的票价更实惠,我们就属于大多数人。你看头等舱的座位数量比经济舱的座位要少很多,是不是啊?就像在你们班里学习特别好的就是那几个前五名的孩子一样,在大人的世界里,能坐头等舱的也只是少数人。另外,也并不是坐在经济舱的人都买不起头等舱,因为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也有人会把买头等舱机票的钱省下来去做他认为更有意义的事。

他们都怎么和孩子开口谈钱?

《富爸爸・穷爸爸》的作者罗伯特・清崎所说:“如果父母不愿意在晚餐时与孩子谈论金钱话题,那么孩子长大后,绝对不会明白如何管理金钱。”在这个星球上,不同国家的父母和孩子谈钱的方式也大不相同。

德国人这么干:用童话打开理财之门

一向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面对孩子却有生动的一面。向孩子讲述理财童话故事的《小狗钱钱》风靡一时。这些生动有趣的话语,相信孩子们在树立金钱观念外,还会学到更多的人生道理。

日本人这么干:从小学习管好压岁钱

日本人教育孩子有一句名言:除了阳光和空气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他一切都要通过劳动获得。日本孩子的压岁钱是主要的零花钱来源,通过对自己压岁钱的管理和统筹,孩子被迫学会节约和克制消费欲望。

第3篇

自从金钱诞生的那刻起,人们就对它评说纷纭,褒贬不一。从古至今,围绕着金钱,又上演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仇杀伐的悲喜剧啊。因此,对于这样的话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也是有话可说的。

但是,要想写好这一话题,而且要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就非下一番工夫不可。从题目的材料和导语来看,话题的范围是非常宽泛而深刻的。材料中所引用的老百姓和哲人的论述,分别从两个极端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的金钱意义、作用以及弊端,而“无论”所领起的总括句,更是简洁深刻地阐明了金钱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不仅如此,材料和导语还联系人们的平常生活,让人们从历史的高度以及现实的层面去冷静思考、认真审视金钱的缘起、意义和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们常常把“农”与“商”、“义”和“利”对立起来,古人把农比作“本”,把商比作“末”,意思是农业象树的根,商业像树的梢。狭隘地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利国利民,而搞商业则是不务正业,有失根本。好像说农有理,谈商有罪。一谈到金钱,人们常常把“权”与“名”、“义”与“利”联系,认为一旦有权就必然谋利,一旦出名就一定重利。钱中没有“义”的成分,不含“义”的高贵,似乎有了钱就失了“义”。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金钱的力量,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金钱对于人们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切不可忽略了新时代所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与金钱有关高尚行动,如希望工程、爱心赞助、慈善捐款等等。我们要正确认识金钱的“品性”,切不能片面地认为“为富”就会“不仁”。要懂得金钱是物质,它不是人类的唯一需求,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让金钱为我们所用,为人类造福。要了解金钱的历史,善于去发现、赞颂由金钱上演的感人故事。

自从金钱诞生的那刻起,人们就对它评说纷纭,褒贬不一。从古至今,围绕着金钱,又上演了多少震撼人心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情仇杀伐的悲喜剧啊。因此,对于这样的话题,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十分熟悉的,也是有话可说的。

但是,要想写好这一话题,而且要能够获得阅卷老师的青睐,那就非下一番工夫不可。从题目的材料和导语来看,话题的范围是非常宽泛而深刻的。材料中所引用的老百姓和哲人的论述,分别从两个极端形象生动地阐明了的金钱意义、作用以及弊端,而“无论”所领起的总括句,更是简洁深刻地阐明了金钱的历史作用和意义。不仅如此,材料和导语还联系人们的平常生活,让人们从历史的高度以及现实的层面去冷静思考、认真审视金钱的缘起、意义和作用。

我们都知道,在古代,人们常常把“农”与“商”、“义”和“利”对立起来,古人把农比作“本”,把商比作“末”,意思是农业象树的根,商业像树的梢。狭隘地认为只有农业才能利国利民,而搞商业则是不务正业,有失根本。好像说农有理,谈商有罪。一谈到金钱,人们常常把“权”与“名”、“义”与“利”联系,认为一旦有权就必然谋利,一旦出名就一定重利。钱中没有“义”的成分,不含“义”的高贵,似乎有了钱就失了“义”。

今天,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了金钱的力量,也更进一步认识了金钱对于人们的负面影响。但是,我们切不可忽略了新时代所涌现出的数不胜数的与金钱有关高尚行动,如希望工程、爱心赞助、慈善捐款等等。我们要正确认识金钱的“品性”,切不能片面地认为“为富”就会“不仁”。要懂得金钱是物质,它不是人类的唯一需求,只有精神的东西才是人类永远追求的最高境界,要让金钱为我们所用,为人类造福。要了解金钱的历史,善于去发现、赞颂由金钱上演的感人故事。

第4篇

你不会这样回答,因为你害怕在临终之时还留下一个葛朗台式的“恶名”,因为你并不觉得自己热爱金钱。然而,在这一生中,你不能不热爱金钱。

深刻的哀伤还是平庸的富足

金钱是一个天平,你可以在上面称出一个人的成功、一个企业和品牌的价值、一个国家的国力。换而言之,人生的、社会的乃至国家的价值,至少有一半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而它们的“金钱价值”,又都是相对的、辩证的。

好几年前,一部叫《一个都不能少》的电影曾感动了无数中国百姓。那天,我又在网上搜出来重看。我突然发现,在这部关于教育的电影中,导演张艺谋讲的其实是一个关于金钱的故事。

魏敏芝先是追着喊着找村主任,想要那50元的代课费;后来她阻拦一个学生到县少体校去集训,所担心的,也是怕少了一个学生就拿不到50元钱;再然后,她到县城去找张慧科,也是怕那50元黄了。高老师连手指头都拿不住的粉笔头也舍不得丢掉,而是用指甲夹住了继续在黑板上写字;20多个从来没有看到过可口可乐的学生轮流喝一罐“很贵”的可乐……

如果有了很多很多的50元、很多很多根粉笔、很多很多罐可口可乐,也许就没有魏敏芝和她的学生们的窘迫了。当然,可能便也没有了张艺谋式的温情和淡淡的哀伤了。可是,在现实生活中,你愿意要那份深刻的哀伤还是平庸的富足?

李嘉诚70岁大寿那天,有宾客问他:“你平生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李嘉诚小声地对宾客说:“开一间小饭馆,忙碌一整天,到晚上打烊后,与老婆躲在被窝里数钱。”宾客大笑,李嘉诚亦大笑。笑声两重天,这中间的“误读”似乎很难被完全弥合。前些天,马云的公司在美国上市,他貌似也说过类似的话,其实,读懂的人也没有几个。

没有得到过金钱的人,的确无法真正体会金钱的美妙与邪恶。如果曹雪芹不是落魄贵族子弟,他到哪里去寻觅奢侈而堂皇的大观园?“钱袋越满的人,灵魂越空虚”的说法,显然散发着一阵酸溜溜的做作之气。

金钱让人丧失的,无非是他原本就没有真正拥有的;而金钱让人拥有的,却是人并非与生俱来的从容。金钱会让深刻的人更深刻,让浅薄的人更浅薄。金钱可以改变人的一生,同样,人也可以改变金钱的“颜色”。把金钱当对手和敌人的人,将一生为金钱而烦恼;而把金钱当朋友的人,将获得金钱给予的欢乐和平和。

金钱用来赚取,也用来付出

金钱可以交换安逸、交换保健、交换服务,从而便也间接地交换到了时间。有记者问法国女设计师香奈尔对金钱的看法,香奈尔说:“它使我获得的独立性是很有价值的。”

金钱可不可以交换到爱情,我没有绝对的把握。可是,金钱至少可以让全天下的有情人过上有饭有床的平静生活。

至于思想,似乎与金钱无关,可是没有金钱的思想会是怎样的?很小的时候,家里有一本线装的泛黄的《论语》,那是我读到的第一本古书,其中的一段文字影响了几千年来的中国文人:“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安贫乐道,文人情怀。可是据说爱提问的、孤傲的颜回最后是饿死的。颜回之乐,与贫困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吗?如果有钱,颜回不也就不用“忧”而只需“乐”了吗?

黑格尔在自己的著作中曾经论述说:“在人的本性中有一种精神,它以牺牲狭隘的生理利益去追求一种超越其生理利益的目标和原则为满足。”因此黑格尔把人理解成一种“精神的载体”,人特有的尊严与其内心的挣扎受到生理或自然限定的自由的程度紧紧地连在一起。他的理论完全可以用来解释,在商业社会里,人与金钱的伦理关系。

金钱是用来赚取的,同时,金钱也是用来付出的。随着一个人的金钱越来越多,他在得到中获取的快乐――无论是心理上的还是生理上的,都将逐渐递减终而归付于零,而因付出获得的快乐和成就感将越来越大。这也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投身于慈善等公共事业的原因所在。

金钱的伦理就本质而言,是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认同的提升过程。现代人的一生,就是一个与金钱抗衡、妥协乃至平等共处,最终彼此取悦的历程。

第5篇

素材:以下有一副迷宫图,下面我们就来做个心理测试,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的路径走出来?不必思考,仅凭第一感觉。

参考答案:

A、终点A的人适合职业:警察、教练、作家。

B、终点B的人适合职业:漫画家、会计、导演、设计师。

C、终点C的人适合职业:领导、律师、指挥。

D、终点D的人适合职业:医生、教师、歌手、记者、工人。

E、终点E的人适合职业:演员、司机、商人、基层管理人员。

测试你在生活中最在意什么?

素材:一男人M要与未婚妻F相会结婚,但两人一河相隔,M必须要借船过河才能见到F,于是他开始四处找船。

这时见一个女子L刚好有船,M跟L借,L遇到M后爱上了他,就说:我爱上你了,你爱我吗?M比较诚实,说:对不起,我有未婚妻,我不能爱你。这么一来,L死活是不把船借给M,她的理由是:我爱你,你不爱我,这不公平,我不会借船给你的!

M很沮丧,继续找船,刚好见一位叫S的女子,就向她借船,S说:我借给你没问题,但有个条件,我很喜欢你,你是不是喜欢我无所谓,但你必须留下陪我一晚,不然我不借你。M很为难,L不借他船,S如果再不借他的话就过不去河与F相见了,据说这个地方只有这两条船。为了彼岸的未婚妻,他不得不同意了S的要求,与S有了。次日,S遵守承诺把船借给了M。

见到未婚妻F后,M一直心里有事,考虑了很久,终于决定把向L和S借船的故事跟F说了。可惜,F听了非常伤心,一气之下与M分了手,她觉得M不忠,不能原谅。F失恋了,很受打击。

这时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一位女子E,两人很快恋爱了,但之前的故事一直让他耿耿于坏,E问M是不是有什么话要跟她说,于是,M一五一十地把他和L、S、F之间的故事讲了一遍。E听了后,说,我不会介意的,这些跟我没关系。

问题:你觉得这五个人怎么样?请你对M、L、S、F、E以认可度从高到低进行先后排序,看看你在生活中最在意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

M——金钱(Money)

选择金钱的人说明你是一个为了金钱可以放弃一切的人。在你眼里,没有什么比金钱更重要了,你认为金钱是权力是财富的象征,没有爱情没有事业你都可以忍受,但是就是不能忍受没有金钱。因此,对于你来讲,金钱就是你活下去的动力。因此,你可能会很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

L——爱情(Love)

选择爱情的人说明你是一个爱情至上的人,你对爱情很专一很固执,甚至于有点死心塌地。爱情是你生活的全部,你愿意为了爱情牺牲自己的原则,甚至于你的世界只有他一个人的存在你也会在所不辞。你对爱情可能有点偏执,但仍然期待自己会拥有一段无与伦比的完美爱情。

S——性(Sex)

选择性的人说明你是一个很注重感觉的人。你向往自由,你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甚至于有很多新奇的想法,你渴望得到很多人的关注,希望有更多人赞同你的想法。同时你也是一个很有欲望的人,在你的世界里你以自己的感觉为重点,更希望大家都以你的感觉为准则。

F——家庭(Family)

选择家庭的人说明你是一个顾家,有责任心的人。你的生活重心全部都在家庭上,对于你来讲,家庭就是你的全部。你也希望另一半和你一样,把重心放在家庭里。如果你是单身的人,说明你现在迫切想要自己组建一个家庭,如果你是有家庭的人,则说明你对现在的状态非常满意。

第6篇

渐渐地,我长大了,我依然很爱钱――特爱。爱闻新钞票的油墨味,爱听储蓄罐里的小硬币被摇动相互撞击时发出的清脆的声响――那简直是一种享受。我更乐意的是可以拿它到小书亭买到我喜欢的作文选或者故事书。

后来,我逐渐认识到了有关金钱的是是非非。

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金钱的魅力远比我想象的要大得多。金钱成了财富的象征。“有钱能使鬼推磨”“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这些话已成为人们的经典语录。有了钱,就意味着拥有了荣华富贵,就可以更潇洒、更得意、更舒适、更自由。金钱,能满足人的多种欲望,这就难怪金钱的诱惑如此之大。于是,一些人为获得更多的金钱而不择手段,坑蒙拐骗,偷盗抢劫,甚而图财害命,因金钱而发生的一幕幕悲剧不断上演。

因此,又有人说,金钱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它兴风作浪,作恶多端,诱使人贪婪成性,丧失了良知和道德;还有人说,那一张张钞票,就是一副副冰冷的手铐,是束人自由的罗网。于是,不少人骂金钱是祸水,是祸源……

其实,金钱本身并不丑恶。它只是被动地供人驱使而已,何罪之有?君子爱钱,是一种权利和自由,无论怎么讲也不能算是过错,只要取之有道。拥有财富,终归是人生一大幸事,只要你用理智去降伏它,支配它,去改善你的生活,去发展你的事业,去从事于慈善事业,利人利己,一举多得,难道不是好事吗?但是,一旦过分地看重金钱,沉迷于金钱,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赚钱的工具,只让金钱来满足私欲,过分地为金钱劳碌,为金钱奔波,就难以得到什么快乐。

是的,金钱能买到床铺,却买不到睡眠;金钱能买到补药,却买不到健康;金钱能买到食物,却买不到胃口;金钱能买到书籍,却买不到知识;金钱能买到钟表,却买不到时间。人生的追求是丰富多彩的,物质生活的满足固然重要,而崇高的理想、真挚的友谊、无私的亲情、美满的家庭等等,这些人生的追求,是金钱买不到的。

人生在世,物质生活是我们的生活基础,而精神生活则是支配人生的路标,比物质生活更重要。

理智地面对金钱,是人生的一大智慧,你说呢?

点评

第7篇

读《别逗了时间不是金钱》有感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一个问题,你就能得到许多与众不同的答案。《别逗了,时间不是金钱》这本书引领我走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感悟到人生真谛。

《别逗了,时间不是金钱》这本书充满了正能量,故事内容幽默,情节有趣,语言生动形象,不拘泥于以往枯燥的结构,颠倒了以往的一些“真理”,每一则小故事都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像“时间不是金钱”、“无规矩才成方圆”、“弄拙成巧”……这些只是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小故事,又告诉了我们一个又一个道理,让人受益匪浅。每篇文章下方的“微能量”既幽默又富含哲理,记得一段:“在我们成长的岁月里,总会遇见优秀得耀眼的人。我们不停追赶却总是匍匐在他们的影子里。自卑和敏感让我们学会努力,当我们也渐渐优秀时,才发现是他们指引了我们成长。”一则小道理,温暖又真挚,感动着每个人,小小的细节就能看出了一本书的益处。

道理与简朴的故事穿插交错,是本书的一大亮点。我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看书,翻动着的书页停止在一则感人至深的小故事当中——坏孩子成长最快。这篇小故事叙述了一个“问题男孩”成长的历程。被戴上“问题少年”帽子的他,孤僻独行,在一次作文课上,把自己的同桌写成了李逵,气哭了女同桌,被全班同学孤立;甚至为了一个外号,对同班同学大打出手;面对老师的教导,不理不睬……一向骄傲自满的他在体育课上失手滑落,从双杠上掉了下来,全班同学,竟无一人肯出手相助,曾骄傲自满的他顿时从山崖跌到了谷底。最后,一双手紧紧搀住了他,这双手的主人竟是被他羞辱过的女生,内疚与懊悔占据了他的心。以后的岁月,他改变了,没有辜负这双手对他的期望。

我瞬间悟道:成长的痛与乐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青春是一树的花开,我们要开出最娇嫩欲滴的花儿,让花儿梦绽盛夏,为青春添上最亮丽的一笔。

第8篇

有这样一个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游玩,来到一条大河旁边,看到这河面的船只来来往往,热闹非凡,于是就问身边的大学者纪晓岚说:“这些船在忙些什么?”纪晓岚回答主子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故事属于野史,也就是这故事是后人编造的可能性非常大。而这句“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成语却是出自司马迁所著《史记》中(货殖列传)有记载。原文是(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於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夷狄益甚。谚曰:“千金之子,不死于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人们为什么每天起早贪黑去为工作而劳累?还不是为了那点维持生活的工资与薪水而以。如果没有工资发,看谁还会去工作?如果没有钱,连政府都会关大门,何况老百姓呢?此文中心思想,并不主张金钱至上与拜金主义,只是要读者明白,什么是驱动人去工作的激励因素。企业就是靠给员工发工资,而组织员工们为了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而辛勤工作的。爱金钱很正常,因为人们要靠钱去解决衣食住行等生理与心理需要的东西。所以,不要给爱钱的人戴上道德的紧箍咒。没有钱吃饭,人就会饿死,只是人不能沦为金钱的奴隶。但是可以非常肯定的是,这世上大部分人都重利。当然也有人,不重利的,但重名。

按照名利两个维度,可以把世人分为四类名利观的人。第一类是即爱名又爱利的人,名利者。第二类是不爱名,却非常爱利的人,重利者。第三类是爱名的,但不爱利的,爱名者。第四类是既不爱名,又不爱利的人,超俗者。按这世界上人们对名利的态度,划分出这四大类人群。利并仅仅是指金钱,而且还指可以用金钱购买到的物质。这利还包括经济利益、政治利益、文化利益。也就是利涉及的利益范畴比较广泛。对企业员工而言,利包括工资、奖金、各种福利、晋升、办公环境、用车方面的优惠,奖房奖车、旅游、奖各种生活用品、奖电脑与手机等等。那么,对企业员工而言,名包括荣誉称号、荣誉证书、奖状、奖杯、杂志与报纸的封面人物与文章、为员工搞个表彰大会或者举办个晚会、在企业宣传栏里讲述员工的故事、在企业内刊里讲述员工的事迹、在电视与广播里讲述员工的故事或者表扬他、晋升到高管的职位、享受VIP员工待遇、给予员工培训与出国深造的机会、让员工参加只有高管可参加的会议、在公众场合(表扬、夸奖、赞美)员工、为员工的突出贡献建立个人雕像等等。

名与利都能激励员工勤奋工作。但是每个人对名利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例如,如果奖励员工,员工有喜欢笔记本电脑的,有喜欢智能手机的,有喜欢智能电视的,如果都一样奖励笔记本电脑,那么只有喜欢笔记本电脑的员工受到了激励,而其他人没有。这是利的需求不同的例子。再例如,如果举办场晚会奖励员工,但员工有喜欢荣誉证书与奖杯的,还有员工喜欢宣传他的,最后,只有喜欢晚会的员工受到了激励,其他人没有。这是名的需求不同的例子。但凡一个人不喜欢利,必会喜欢名。那些拾金不昧的人,就非常喜欢名。历史上清官海瑞,穷得叮当响,他不重利,但却喜欢名。名与利,是大多数人的所好。不喜名与利的人,那是圣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是一般的人,这样的人是极少数。外国研究者,发现金钱的激励作用有限,这是因为每个人的名利需求不同,名利也有个性化的需求。名与利双管齐下的作用很好。诺贝尔奖为什么受到全世界的尊崇?因为诺贝尔奖的名声大,美誉度非常高,而且奖励的是巨额奖金。名与利,只要企业掌握员工们的内心需求,并且满足他们的需求,用名利的手段,就能有效激励员工,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企业奉献聪明才智。

第9篇

现在大多数中国家庭的独生子女,从小没有体会过生活拮据的滋味,只知道缺什么就让父母给买什么,父母往往也会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甚至孩子并没有开口,父母就已经给买好了。在他们的概念里,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西方发达国家,父母从小就鼓励孩子赚钱,孩子18岁成年时就要离开家庭自谋生路。在被美国父母称之为“从3岁开始实现的幸福人生计划”中则明确要求孩子达到以下理财目标:3岁能够辨认硬币和美元纸币;5岁时知道钱是怎么来的;6岁开始学习攒钱:8岁知道可以通过做额外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存到储蓄账户里。他们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这样的教育对孩子非常有益。因此,每当我们看到在世界亿万富翁排行榜上美国人不仅位居前列,而且占去总数的一半多,以及在世界经济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和影响的美国著名企业家越来越多时,应该不足为奇,因为,这是他们长期坚持儿童理财教育的必然回报。

目前,我们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儿童理财教育方面的确存在着很大差距,可以说,中国儿童理财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中国传统家族式理财观念,打破人与人之间耻于谈金钱、待遇、报酬的羞怯状态,应该大胆地与孩子谈金钱、谈赚钱,目的是从小就培养孩子理财的意识和能力。教幼儿学赚钱可以从学龄前幼儿开始。

1 让孩子明白工作与金钱之间的关系。尽管我们不希望孩子期待做家务会得到报酬,但当他们还太小不可能外出工作时可以付钱请他们做额外的工作,例如,确定周末的双休日为“幼儿工作日”。在这两天里,幼儿帮助父母做家务时可以按劳付酬,报酬以1元为单位,不能过多;给幼儿安排的“工作”也应该适当,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周一到周五幼儿做家务是“义务劳动”,因为这时父母正在为孩子和全家的生活工作挣钱,让孩子体会一下劳动的辛苦和挣钱的不易,这对孩子是很积极的教育。这么做可以帮他们感觉不依赖他人,提高他们对自我能力的信心,以及开始了解工作与钱的关系。当你的孩子工作完成时,不要急着付钱,因为付钱并不是你真正的目的,应仔细检查孩子工作完成情况,再提出不足和建议,待孩子接受并补做后方可付钱。当然,工作做得很好,别吝啬你的赞赏,你的鼓励会比你付的钱更有分量!

2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认识钱的作用和建立起一定的价值观。在幼儿园中,区角游戏是一种比较形象的培养幼儿金钱意识的游戏。幼儿通过平时的观察,将大人的行为活动转化为游戏。游戏可分为“电影院”、“幼儿园”、“旅游团”、“医院”、“理发店”、“商店”等区域。这其中最关键的一个区域便是“银行”,是它把各个区域联系到了一起,幼儿只有从银行提了“钱”才能开始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幼儿可使用赚到的“钱”去别的区域“消费”,也可以把“钱”存入“银行”。通过这种货币流通的方式,使整个游戏有序的开展起来,从中也使幼儿建立了一定的物物交换,货币转换等初步的价值观念。

3 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朋友和老师。故事可把抽象的、复杂的概念转化成幼儿能懂的情节。因此,在故事中让幼儿去认识金钱,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式。如“神笔马良”、“金银岛”、“小神探捉贼记”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故事,家长或教师在向幼儿讲述故事时,不妨告诉幼儿,金钱虽然宝贵,但应取之有道,用之有理,不应该过分沉迷于金钱。

4 生活是最好的社会学校,买卖的过程更是幼儿认识钱的最佳机会。带着幼儿一起去购物,你可以告诉孩子商店为大家提供了每种商品的价格比较,让幼儿通过比较告诉父母,哪种鱼罐头的价格最合适。同样重要的是,父母还要解释为什么尽管一种罐头要便宜一些,但父母仍选择购买较贵的那种,告诉幼儿首先是鱼的质量决定了罐头的价格。父母可以买回罐头以便父母能在家中比较并告诉孩子它们的不同。回来时让孩子付款点钱并计算找零从而获得一些实际的交易经验。

5 指导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家长应该关心幼儿零用钱的使用,但是不要事事都管。放部分“财权”给孩子,不仅可备急用,同时通过恰当引导,也能培养出孩子的金融与节俭意识。孩子刚开始用钱时很可能掌握不好,会随心所欲地购买一些小零食、小玩具,发生“财政亏空”,这只是“付学费”。家长可以适当给予提醒,但不必过于紧张。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短暂的追求者,父母给多少孩子花多少,花完了再找大人要。所以零用钱使用的计划性很重要,这个计划最好是在给钱的时候制定,家长不要直接干预,但要监督、检查。另外家长可引导孩子怎样把省下来的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引导孩子有意义地把钱捐给灾区或给奶奶买生日礼物等等。

6 有意识地带着孩子一起去银行。当孩子6―8岁时,你就可以试着让孩子有个“银行初体验”。家长带着孩子去银行存钱,用孩子自己的名字开户。在这过程中,将步骤、有初步的了解,这对他将来理财有很大的帮助。

最后,也不要忽视孩子做家庭以外的工作。在征求孩子同意后,可帮孩子找一份小志愿者的工作,让孩子参加一些公益服务工作。也可帮孩子先找到个工作的地点让孩子自己去应聘,比如少儿图书馆的小小管理员等。

伴随着世界范围内市场经济的繁荣和发展,我们有必要将儿童理财教育纳入到与智商、情商教育并列的同心圆中,使理财教育逐渐进入到学校和家庭素质教育的视野中,以弥补我国在儿童理财教育方面的缺失,促进我国的儿童理财教育从“给钱”向“赚钱”的观念转变。

第10篇

我宿舍的不远处就有这么一对夫妻,他们没什么文化,日子也过得极为清贫,但是他们每天都生活得很充实快乐!站在宿舍的楼上就能看见他们家的整个院子,院子还算宽敞,除了一辆旧排车以外就是一些零碎的生活用品了,放置得整齐有序。勤快的丈夫是一位自行车修理工,每天很早就起床,他并不是去晨炼,而是把家门口这条大街打扫的干干净净,然后才拉着排车出去工作。

妻子没有工作,每天早晨天刚蒙蒙亮就出去捡一些垃圾,卖掉后作为生活的补贴。偶尔出去买早餐的时候也能看见她那矮小的身影,背着一大袋纸盒、饮料瓶什么的,哼着喜悦的歌迈着收获的步伐往家走。

他们虽然家境不好,但是经常有一位小伙子开着一辆豪华轿车到他们家去,每次都带很多礼物。听邻居们说,几年前妻子在捡垃圾的时候捡到了一个破皮包,里面有一些很贵重的手饰,善良的妻子怕失主着急所以在垃圾桶前坐了一天,连饭都没有吃,直到天黑的时候失主也就是那个小伙子才满头大汗地来翻垃圾桶,妻子经过详细询问后把物品归还了小伙子,并拒绝了小伙子给她的酬劳。小伙子很感动,从那以后便经常来看望这对善良的夫妇。

每当我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时候,眼前时常浮现出这对夫妇共同劳作时的身影:丈夫在前面拉着排车,妻子在后面帮忙推着,步伐虽然走得艰难而缓慢,但他们脸上始终挂着知足的笑容。从他们身上,我深深地体会到,快乐和金钱并无必然的关联,只要我们始终怀有一颗感恩的心,热爱生活、珍惜拥有,快乐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掌握之中。就像那对夫妻,他们也许永远不可能成为富豪,但他们那颗简单、随意、平常的心,让他们拥有了即使万贯家财也换不来的东西——快乐。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说是某国的一位富翁经过一片沙滩时,看到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正哼着小曲躺在上面晒太阳,便批评他说:你这么懒,难怪穷。乞丐反问:我勤快了又能怎么样?富翁说:你勤快一点,找点活干,就可以慢慢地攒下钱来,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过你想过的日子了。乞丐又反问:你现在很有钱,你想过的是什么日子呢?富翁回答:躺在沙滩上无忧无虑地晒太阳。乞丐又问:那你看我现在在干什么呢?……

是的,当你在追逐金钱时,很多简单而平常的快乐也就随之失去了。快乐与否,关键在于一个人的心境。故事只是故事,我们无法达到那个乞丐那种穷且快乐的洒脱,但可以降低对金钱、权利的欲望,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感受、体会一下简单的快乐,那时,你就会真正感觉到生命的充实根本不在于金钱的多寡、权力的大小,而仅仅在于沙滩上那一小片温暖的阳光。

第11篇

今天在思想品德课上,李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有一个年轻人跋山涉水在漫长的人生路上,到了一个渡口的时候,他已经拥有了七个背囊:分别是“健康”、“美貌”、“诚信”、“机敏”、“才学”、“金钱”和“荣誉”。渡船刚开始还风平浪静,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不久便风起浪涌,小船不停地上下颠簸,险象环生。撑船人说道:“船小负载重,客观必须丢弃一个背囊,方可渡过难关。”这个年轻人看着七个背囊思来想去,最后把“诚信”扔进了水里……

读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我觉得那人把诚信扔进水里是非常错误的。大仲马说过:“没有了信用,肉体就没有了生命。”就是说,没有了诚信,就好像一个人,只有躯体,而没有灵魂,和死人没什么两样。孔子曾经曰:“人无信不立。”古今中外的人为什么这么注重诚信?因为没有了诚信,你尽管有智慧、金钱等等,都会把你所拥有的用在不正当的地方,你就会是一个骗子,在世界上就没有立足之地。可见诚信是多么的重要!

如果是我,我会丢掉“荣誉”,如果还要依次丢掉五个背囊,我会依次丢掉“美貌”、“金钱”、“机敏”、“才学”、“健康”,最终,我会留下“诚信”。也许你会说:“笨蛋,那么多好东西不要,选择留下‘诚信’。”可是我认为我是正确的,因为“荣誉”、“美貌”、“金钱”、“机敏”、“才学”失去了,通过自己讲信用、不欺骗,照样可以挣回来嘛。但我为什么最后在“健康”与“诚信”之间丢弃“健康”呢?当时,我在选择的时候也踌躇不前,两者都重要,留下谁呢?经过仔细掂量后,我选择了“诚信”,因为有健康的身体而没有灵魂,就是一个死人。有了诚信,尽管没有健康,你的诚实的精神也将永存在人们心中,得到世界的认可。

亲爱的读者,如果是你,你会丢弃什么呢?

第12篇

契诃夫创作了多篇名作,如《变色龙》、《套中人》、《一个文官的死》、《胖子和瘦子》、《苦恼》、《万卡》等等,文艺理论家也对契诃夫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从现在的文献看来,对于契诃夫的小说《打赌》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将从叙事手法,文本意义等方面来浅谈《打赌》的艺术特色。

一、叙事手法:使用外聚焦式叙事视角,淡化戏剧性

法国叙事学家热拉尔?热奈特立足于观察点,把叙述者划分为零聚焦、内聚焦和外聚焦三种类型。零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无所不知的眼光讲述故事。视点不受任何限制,可以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从一个场景转向另一个场景。可以深入到人的内心,更可以随意作主观评价。内聚焦是指叙述者以故事中人物的眼光叙述故事,视点被限制在一个或几个人物身上,叙述者只叙述这一个或几个人物所感觉到的事情。外聚焦是指叙述者从故事外部对人物和场景聚焦,仅仅向读者展示人物的话语和行动,而不进入人物内心,不作主观评价。①

采用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创作而成的文学作品往往带有创作者强烈的主观情绪,作者在文学作品中直抒胸臆,直接表达对作品中人物的喜恶,进而很大程度上指引了读者的思考和判断。这种叙事视角的使用能够让读者很轻易的了解作者的创作目的和意义,但是文本本身可以让读者思考的空白空间较少。而内聚焦和外聚焦两种叙事视角,克制了作者主观情绪的抒发,尽可能的还原生活现实事件的本身面貌,减少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而是期望读者能够从人物的话语和举止行为上来解读其精神世界,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正是德国著名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伊瑟尔所提出的“召唤结构”。

契诃夫在《打赌》中使用了外聚焦式的叙事视角,只对银行家和律师的打赌以及律师十五年的监禁进行客观的描述,而不带有自身的观感。但是从这些客观性的对于人物话语,形象,行动的描述中,读者能够对小说故事的整体事件有清晰的认识,并且小说的人物塑造也颇为立体深刻。如“桌子后面一动不动坐着一个没有人样的人。这是一具皮包骨头的骷髅,一头长长的女人那样的鬈发,胡子乱蓬蓬的。他的脸呈土黄色,脸颊凹陷,背部狭长,胳膊又细又瘦,一只手托着长发蓬乱的头,那模样看上去真叫吓人。他的头发早已灰白,瞧他那张像老人般枯瘦的脸,谁也不会相信他只有四十岁。”这一段落是对经历了十五年监禁的律师在解禁前一天晚上的形象容貌的整体描述,在对律师模样客观而又详尽的描述中,读者感受到的是一具失去十五年自由和阳光的病态身躯,感受到其失去与人交谈机会的孤独寂寞,而在后文中,在读到律师留给银行家的那一封信时,信中律师所表露的在读万卷书后所获得的丰裕的精神世界,徜徉书海后对人生的参悟,对金钱的唾弃与其枯瘦骷髅似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契诃夫并没有主观的来谈对生命,自由,金钱的态度,也没有对律师这个人物进行评判,冷静的看待自己所写的人物,仿佛一个传话人,只是传递作品中人物的观感行为,但是从中隐含了自己的零聚焦式叙事视角和自身的写作态度,使读者努力填补作品中的空白,进而挖掘出作品的内在意义。契诃夫本人也说过:“我觉得不该由小说家来解决像上帝、悲观主义等问题。小说家的任务只在于描写怎样的人,在怎样的情形下,怎样说到或想到上帝或者悲观主义。艺术家不应当做自己的人物和他们所说的话的审判官,而只应当做它们的不偏不倚的见证人。” ② “人可以为自己的小说哭泣,,可以跟自己的主人公一块儿痛苦,可是我认为这应该做得让读者看不出来才对。态度越是客观,所产生的印象就越有力。” ③

契诃夫在进行小说创作时,对于小说的戏剧性都采取尽量控制的态度,以其日常生活事件的原有本色出发来挖掘事件的内在含义。而从情节上看,《打赌》属于其创作的戏剧性较强的作品,但是契诃夫仍坚持采用淡化其戏剧性的手法。银行家和律师的打赌,银行家对律师十五年的暗无天日的监禁,律师最后对人生、金钱与自由所做的透彻剖析,是构成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这些情节本身属于戏剧性较强的内容,但是契诃夫并没有将重点放在小说戏剧性的创造方面,而是尽量控制淡化情节的戏剧性,不注重故事戏剧化氛围的营造,以一种平和的口吻来叙述整个故事,看似平淡却内含玄机,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探求文本背后的深意。

二、文本意义:自由、希望与金钱的博弈

契诃夫的《打赌》讲述的是一位银行家和一名律师对于死刑和无期徒刑哪个刑法更为痛苦所展开的一场辩论,但是辩论没有结果,于是二人打赌,赌注为银行家的二百万财富和律师的十五年光阴,律师自愿被银行家监禁十五年。如果律师被银行家监禁满十五年,银行家的二百万元财富就规律师所有;如果律师没有坐满十五年,哪怕提前几分钟出狱,银行家就可以不支付二百万。律师在十五年的监禁岁月中,读万卷书,其自身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生命,自由,金钱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十五年后律师即将出狱,银行家穷困潦倒,他打算将律师杀掉以免除二百万的赌注,这是他看到了律师留给他的一封信,里面表达了他对人类生存基础的质疑,以及其人生观的重塑。律师最后提前出狱,放弃了即将得手的赌金,以证明他对金钱的蔑视。

整篇小说具有超现实主义的风格特点,故事匪夷所思,夸张离奇,律师最后的自白剖析诗意化风格强烈,与契诃夫创作的大量现实主义的作品截然不同。小说对于律师十五年监禁生活中所读的书有具体的叙述,第一年伴随律师的是“钢琴声和内容轻松的读物”,表明其还并没有完全感受到监禁所带来的孤单寂寞;以后的五年,律师逐渐不再读太多书,而是“只顾吃饭,喝酒,有时忘我的写东西,在清晨又将其撕毁并嚎啕大哭”,律师此时已经逐渐品尝到了难忍的孤独的滋味,在彷徨无助时只得以酒精,哭泣来麻痹自我;从第六年开始,律师开始如饥似渴的研究“哲学,语言和历史”,并终有所成就;十年之后,“律师开始不加选择的读很多书籍”,在这一阶段,律师已经逐渐适应了孤独寂寞不见天日的生活,并且在书海中寻求到了生命的意义,重新思考金钱所带给人们的价值之所在,认识到自由和希望才是生命目标的终极意义,而不是只停留在人生生存物质基础积累的浅层面上。

律师最后留给银行家的自白剖析信件,可以看做是律师十五年监禁读书生涯的总结和精华,至此小说达到。开始律师对于书中世界的描述充满了诗意化的想象,“我站在那里,看到在我的上空雷电如何劈开乌云,像人蛇般游弋;我看到绿色的森林、原野、河流、湖泊、城市,听到塞王的歌唱和牧笛的吹奏;我甚至触摸过美丽的魔鬼的翅膀,它们飞来居然跟我谈论上帝……在你们的书里我也坠入过无底的深渊,我创造奇迹,行凶杀人,烧毁城市,宣扬新的宗教,征服了无数王国……”让读者仿佛也跟随律师的脚步,在书中痛快淋漓的驰骋。但是笔锋一转,律师开始思考读书后对于金钱,生命,死亡,自由的思考,抨击人们因物质追求所拥有的幸福感的渺小,抨击人们美丑不辨,是非不分,“宁愿舍弃天国来换取人世”。在读书中得道的律师蔑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蔑视金钱财富,并且以实际行动放弃赌金,去追求更高价值意义的生命。

小说的结局耐人寻味,具有多重意义,模糊性强,可以给人以不同层面的读解。结局律师放弃赌金,而银行家看过律师的自白信之后,对于自己为了金钱想要杀害律师的想法感到愧疚,但是结尾“为了杜绝无谓的流言,他取走桌上那份放弃权利的声明,回到房间,把它锁进保险柜里。”银行家依旧在意舆论和流言,在意自己的名誉,对于人生的金钱和浮名仍旧不可舍弃。这样的结尾使其作品意义呈现出一种模糊性和不确定性,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在最后陷入一种沉思或是迷惘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