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7: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小学数学课件,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一般有以下几点制作原则:
(1)应力求构思新颖,趣味性强,充分利用变体文本、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课件元素,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利于培养和保护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2)多媒体课件能够体现其形象性、交互性、资料性等特点。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如果课件只是搬抄课本标题、内容要点、习题,耗费时力制作的课件便起不到拓宽、交互等作用,学生也就只是看个热闹,时间一长甚至连热闹也没兴趣看了。
(3)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是辅助教学的配角。这符合新课程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课件只起到辅助、协助教师教学的作用,学生活动仍然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严禁出现满堂的文本、图片,满堂的动画、视频,变相的满堂灌只会使学生高疲劳,低效率。
(4)多媒体课件具有实用性、科学性、艺术性、简约性等特点。尤其小学生的注意力具有不稳定、不持久,正处于无意注意占优势向有意注意占主导的变化中等特点,我们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用、简约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如何有效利用多媒体课件,更好的服务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中,我总结了一下几点体会:
(1)合理利用网络资源,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教学效果。我通过丰富网络资源的学习,努力掌握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课件制作软件,同时学习图片(photoshop)、音频和视频(绘声绘影)编辑软件,这对增强教学效果很有帮助。目前我已建立了包括大量图片、视频、音乐、动画等的素材资料库。实践证明,熟练地掌握计算机操作和强大素材资料库的建立,便于我们快速、高效的制作课件,服务教学。
(2)在日常教学中,合理巧妙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挖掘各类电教器材的教学潜力。例如:在备课中,我经常使用手机、数码相机,照下一组静物或录下一段视频,输入微机后,再使用平面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或视频剪辑软件绘声绘影进行简单的处理。使现实生活中的物像快捷的转化为形象化的教学资料,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真实的物像涌现在每一个学生的头脑中。这种教学手段的使用,便于采集生活中实物、场景,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地思维,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
(3)数学课件的艺术性。艺术性是课件应当具备的基本原则,首先要构建艺术气氛。注重课件的艺术性易于让人感觉到课件的精美与细致,便于增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与想像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件的展示是通过微机、投影仪、大屏幕和展示台实现的,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是视觉刺激,因此画面应符合学生的视觉心理。另外,艺术性的体现还要注意:一方面,课件起辅助教学的作用,尤其在日教学中运用上课件,内容与形式不宜过于复杂。
另一方面,艺术性还要符合所教年级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心理特点,低年级盒高年级就有很大的差别。例如低年级的学生,爱听故事,爱做游戏,我们的数学课件设计时也要力求故事化、游戏化,这样学生们才会学而不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自1964年第一台计算机延生,特别是1977年第一台微型计算机问世,标志着人类从此进入了一个比19世纪工业革命更为伟大的时代――信息时代。在此之前,电子革命对教学的影响大多局限于科研领域。到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教育相结合,出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学习(CAL)、计算机管理教学(CMI)、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CAEM)、教育信息处理、教育信息数据库等,使计算机在教育中的各种应用蓬勃发展。而在这些应用之中,又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教育中的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而且发展最为成熟。这一发展,不可避免的给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育方法以及教师的职能与素质带来了新的要求与变革。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课件制作显得格外重要。为了获取这方面的情况,笔者对永兴县三所中学的数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调查的学校都对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比较重视,都有较好的硬件设备;三所中学有一定的层次性,包括一所省重点中学(永兴一中)和一所普通中学(永兴二中)和一所私立中学(文昌中学);调查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包括初一到高三共112名数学教师。发出问卷共112份,收回问卷111份,其中有效问卷110份。通过调查,对数学教师自制课件这一问题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自制数学课件的调查结果及思考
1、教师对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大体上持肯定的态度
在回答“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你在课堂上想用电脑来上课吗”的问题中,选“A.非常想用”的占16.4%,选“B.想用”的占33.6%,选“C.无所谓”的占40.0%,选“D.不想用”的只占10.0%。这表明大多数的数学教师肯定电脑教学,只有少数数学教师不想用。出现数学教师对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态度不一的情况,既有教学任务重、时间紧的原因,也有传统教学习惯的等因素影响。在回答“在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中您会自制课件吗?”时,20.0%选“A.会”,42.7%选“B.会一些”,27.3%选“C.只会几个”,10.0%选“D.几乎不会”,这表明少数教师因受计算机水平的局限,虽有自制课件的设计理念,但不能付诸实施。
2、选用简单、实用的数学课件制作的软件
现在常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很多,在众多的软件中,那些适合一名普通高中数学教师来制作课件呢?在回答“在下列课件制作软件中: A. FrontPage,B. PowerPoint,C.Flash,D. Director,E. Authorware,F. 课件大师,G方正奥思.,H.几何画板,您是利用其中的哪种或哪几种制作数学课件的?”这一问题时,选择“PowerPoint+几何画板+ Flash”的占80%。结合现在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本着简单实用的原则,笔者认为这种选择是切实可行的。
⑴、利用PowerPoint的使用易于掌握,因为PowerPoint与Word同属于微软Office系列软件,二者界面类似,许多操作命令相同,只要会用Word软件(现在大多数老师都能够掌握Word软件的使用),就能很容易的掌握基于PowerPoint的多媒体课件制作方法;第二、PowerPoint能够将各种多媒体素材组合起来,而且有一定的交互性;第三、利用PowerPoint特别有利于处理复杂的数学符号、公式和图形;第四、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打包,能够独立的运行于Windows下。
⑵、《几何画板》被称为21世纪的动态几何,是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向全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推荐的教学辅助软件,它能够准确地绘制几何图形,能在运动中保持给定的几何关系,并且占用内存资源少,真正具有“学习容易,操作简单,功能强大”的特点,特别对于几何中画图,函数中画曲线及一些动态曲线变换具有独到之处。
⑶、Flash是一个矢量图形和交互式动画的制作软件,对于数学中一些图像、图形的动态变换很容易实现,而且利用它还可以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的动画,对于提高数学课的趣味性、直观性大有帮助。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数学;课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066-02
多媒体技术以其直观、动态、方便快捷等特点,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在教学工作中也是如此,多媒体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辅助教师进行教学。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而如何设计出满足学生需要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课件,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师应该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1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软件介绍
在进行课件制作过程中利用一些软件进行课件的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件的质量,让课件更有吸引力。一般而言,制作课件常用的软件有Microsoft PowerPoint、Easy Save Flash以及几何画板等。
Microsoft PowerPoint是使用较多的软件,它操作简单,精美大方,适合于小学教师的课件设计。在Microsoft PowerPoint中,教师可以选择不同的版式以及背景,将一张张PPT呈现在学生面前,每张PPT可以是独立的,也可以设置超链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它可以充当一个平台[1]。
几何画板具有动态性、形象性以及操作简单等基本特征,用鼠标拖动图形上的任何一个元素,而其他的事先给定的几何关系都会保持一种不变的状态。同时,小学生通过教师绘制的图形,可以更加直观和生动地了解图形的特征以及性质,吸引学生的兴趣。而且几何画板的一切操作都只需要在工具栏和菜单就可以完成,也不需要任何的编程等复杂的技术,制作课件最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几何关系的把握,而这正是小学数学教师所擅长的,所以这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也是极易掌握和熟练运用的。
Easy Save Flash可以保障在浏览网页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就下载当前浏览内容的图片以及音频等资料,这个软件可以说是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课件制作的素材。
通过对这些软件的运用,教师的课件设计会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善于利用软件来制作课件[2]。
2 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兴趣,激活课堂
只有小学生对数学存在好奇心理,具有求知欲,才能够去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因此要抓住教材中的创造性因素,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引导学生去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进行“加法运算”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小视频,视频中的数字都是一个个的卡通形象,不同的卡通形象加在一起就是一个计算结果:7+3=10,7+1+1+1=10,7+1+2=10。虽然组合不同,但结果是相同的。
视频看完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数字,在自己的衣服上贴上标签,然后教师报出结果,让学生自行组合,只要是最终的结果对就可以,学生在游戏中对加法的运算更加熟练。同时,在这样一种愉快、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学习效率也更高。
多媒体课件生动、直观,操作简单,适合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认为数学太复杂、太难学而产生一种畏难心理和抵触心理。教师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多彩的课件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帮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 利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热衷于新鲜事物,所以教师要善于利用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进行数学课件的设计,用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思考,让他们把握机会、勇于探究、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创新能力。如在进行认识事物的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一下实物是什么样子的,通过观察和触摸有一个初步的了解;然后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抽象出实物图形。单纯地让学生想象是很困难的,但是借助多媒体设备就简单多了。
如在进行长方体的绘图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长方体,并讨论说出长方体的特征,最后可以将学生说出的特征利用多媒体技术将相对的两条边和面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伴随着声音,让学生在动态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在课件上绘画完成之后,再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再一次总结长方体的特征,学生的猜测得到验证,并且补充了一些学生之前没有想到的内容。
教师对数学课件的设计也应该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如在进行时间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利用课间展示太阳、月球以及地球三者运行的规律: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月球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而地球自转一周为一日。这样配合动态的演示过程以及讲解,学生对年月日的概念会有更深的理解。
4 利用多媒体课件突破难点、掌握规律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够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来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想象的空间,又可以随着图像的变化来带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并通过多媒体技术来突破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规律。如在教授分数时,学生可能会感觉转不过弯来,感到学起来有些困难。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将问题中的文字表现为可视化的图形,通过切割、变色、移动等手段,帮助学生理解分数。
如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先展示一个西瓜,而展示四分之一时就将西瓜切开,分为四份,其中的一份即为四分之一。三分之二的展示可以通过线段的长短来展示:一条三米长的线段,三分之二就是它的两米长。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或粗细来向学生表明三分之二的概念。在这样一种生动的环境中,学生通过对课件的观看,会觉得以前很难的部分可能并没有那么的难。
同时,数学知识相对来说比较抽象、枯燥,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将静态的内容动态化,让学生深入观察事物发展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多媒体课件对于小学数学的教学来说具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和促进作用,教师应该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课件和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并善于观察和思考,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解决教学难点,锻炼学生的探索能力,帮助学生掌握规律。
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媒体课件来细心观察学生的兴趣,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相关的软件来进行课件的设计,运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激活数学课堂,运用多媒体课件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突破难点重点,帮助学生掌握规律[3],从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让学生产生积极性和求知欲,更好地学习数学。
参考文献
[1]李慧.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信息呈现方式设计研究: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为例[D].河北:河北大学,2014.
关键词:数学课堂,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热点。,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学是一种现代的教学手段,它是利用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媒体向学生传递信息,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能刺激学生的感官,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等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当代数学教师如果能够熟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理论和操作机能,并能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遵循着素质教育的方向,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数学课堂。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课堂。在教学中如何设计好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的欲望,对学生学习和巩固新知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多媒体的图形、图像、动画、声音等媒体优势,制作出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课件,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
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课,导入新课部分,利用多媒体选取了“玩具的动画片”为素材,整个动画片都配有轻快、活泼的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当动画片播放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图片时,教者有意识地为学生引导,让学生产生学习欲望,把学生轻松的带进学习氛围中,为学生探究新知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在教学“搭配”一课中,让学生观看一段短片,然后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学生很容易接受是春季。继续提问“那你最想做什么事情呢?学生回答什么的都有,这样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接着导入课题。“ 是啊,在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人们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去旅游了,我们淮安也有许多的旅游景点,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好吗?“(多媒体展示淮安的风景图片)。”这么美丽的淮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小华和他的爸爸妈妈也想来淮安玩。为了这次旅游,妈妈为小华准备了2件上衣和3条裤子(多媒体展示) 现在要将上衣和裤子进行搭配(板书课题:搭配)。这样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运用多媒体进行导入教学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学生会对本节课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善于用色彩鲜明适度的画面吸引学生、点燃学生的好奇之火,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分散难点。只要点击鼠标,就可以进行大量演示,在课堂中无论一个老师是多么善于表达、比划,也难以表现一些抽象和具有共性的知识内容,而这些知识内容又往往是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多媒体教学,便可以轻松解决问题,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数学课堂。
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往往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多媒体则能将静态的理论知识动态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动画制作在小学数学课件中经常出现,将有关的教学内容通过动画的形式出现是比较容易做到的。但动画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却不一般。,数学课堂。动画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而且能引发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讲述一些小学生比较难懂的重难点时,对其中的重难点要动起来,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很容易把握住重要的内容,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例如在“纳税问题”的教学中,学生感到枯燥,学生理解起来非常费劲,就运用FLAH动画将这些知识设计以动画的情景形式进行展现,并配以理论讲解,这样学生就可以将动画和理论知识进行有机地结合。这样动态的画面与学生的思维活动紧密相联,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得到发展。
三、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精心设计练习,提高巩固效果。
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练习的过程是进一步深化理解、巩固、运用所学知识,形成熟练的技能过程,又是学生认知活动不断调整、丰富和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数学课堂。借助多媒体的灵活性、生动性、交互性、高效性等特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培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为学生的创新活动提供丰富的“原料”,激发他们创新探究的意识。如在教学《三角形的特征》时,利用课件,学生巩固的快。其做法是:在讲完《三角形的特征》新课后,反馈练习时,依次出示一组组练习,学生通过直观的演示反馈,很快掌握了三角形特征。这种非常直观的演示,为学生积极思维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是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学生根据观察,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巩固新知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力,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实践表明,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它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多媒体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学教师应努力学习课件制作,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为多媒体课件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整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主编:赵呈领杨琳刘清堂北京大学出版社。
2.《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典型案例—小学数学》。
3.《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实例剖析》主编:孙江宏清华大学出版社。
4.《现代多媒体技术》主编:丁香荣电子科技出版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以形象具体的“图、文、声、像”来创造教学的文体化情景,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清晰化,使学生的思维活跃,兴趣盎然地参与教学活动,使其重视实践操作,科学地记忆知识,并且有助于创设愉悦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由厌学、苦学变为喜学、乐学,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数学教师灵活地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融入到小数学科教学中――就像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使课堂教学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方向发展。
一、精心设计教学课件,丰富课堂内涵
首先,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自己动手制作数学课件,也是一个重新备课的过程。一般要综合考虑很多因素,审核重点、难点,设定应用课件的范围、怎样使课堂更生动……因而需重新整理知识结构,使各个教学环节有机的联系。知识体系更清楚,掌握知识更准确,几乎相当于一次知识的再学习,能有效地提高和丰富自己。其次,通过多媒体课件使那些原来死板的数学知识活生生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促进学生爆发出强烈的求知欲,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兴趣,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能力。
二、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激活课堂气氛
多媒体辅助教学使情境不受时空的限制,再现于学生眼前,它集画面、声音于一体,动态演示与静态画面相结合,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老师说今天丁当请客,带来了1个哈密瓜,平均分成了5份,请了蓝猫、淘气两位客人,如果蓝猫吃了,淘气吃了,他们两人一共吃了多少?丁当自己可以吃多少?在学生的回答下画面显示蓝猫分苹果的过程,巧妙地利用录音和图片相结合,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这一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直观的内容,很适合小学生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特点,还积极调动了耳、眼、脑等多种感官投入学习,把学生带入新奇的境界之中,学生由“奇”而生“趣”,由“趣”而生“惑”,心生疑惑,引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
三、充分挖掘校内外资源,发展学生潜能
在小学数学课本中,还存在着一些学生平时不大接触的知识,这样极容易引起学生对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然而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所学内容与自己接触到的问题息息相关,而且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隐藏着丰富的数学问题。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十分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比如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分数应用题”的教学中,我们首先通过上网查询资料,从学生最关注的有关“非典”“伊拉克战事”出发,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想创新。又如教学小学数学十一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时,课前我们安排学生自己通过各种途径(包括上网),搜集有关数据,课上学生代表汇报。他们带来的材料:有的是酒的浓度,有的是我国的绿化面积率,有的是今年中央电视台春季晚会的收视率……通过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统计材料,学生不仅轻松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成功地接受了一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思想教育。
这样运用多媒体设施跨越时空界限的特点,将信息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科教学中来,充分运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数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使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起来,充分挖掘出他们的潜能。小学生的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多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与智能的发展,也多在无意识下完成,创造学习数学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多迎合学生这一特点,让小学生觉得学习有兴趣,从而愿学、乐学,做到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多媒体为我们提供了很好条件,有效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变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繁琐为简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愉快、高效的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市实验小学
【摘 要】多媒体课件是进行辅助教学的,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在课堂上真正唱主角的还应该是学生和教师,因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不宜用得过多。
【关键词】多媒体;利大于弊;信息技术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的在课堂上使用,运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需要,教学改革的需要。而且将会带来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的深刻变革。数学学习是抽象和枯燥乏味的,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I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有效的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由平面走向立体、由静态变成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更加有效的处理好事物间大与小,动与静,快与慢,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启发学生的思维,扩大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如何根据需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呢?在这里想谈一谈个人的一点体会:
多媒体课件是进行辅助教学的,只能起辅助的作用。在课堂上真正唱主角的还应该是学生和教师,因而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不宜用得过多。比如,我在听一位教师用多媒体上课时,处处皆是多媒体课件:复习题用的是多媒体课件,导入新课是多媒体课件,新授还有多媒体课件,连最后的练习也在多媒体课件上展示出来。一堂课上课件片断有八处之多,可课堂效果呢?且不说以学生为主体没有体现出来,学生原本对多媒体课件的兴趣也在这样的狂轰滥炸中丧失了。因而,一堂课上多媒体课件片断不宜过多,有个三四处也就足够了。再说,课件的运用要视这节课的内容而定,能用传统方法学好的内容又何必费时费力的用课件呢?
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目标的培养,使学生心中有目标、学习有方法。教师可有意识地组织学生通过自学,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还可以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和关键处质疑,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后续学习起定向作用。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例如我在二年级教学《时、分的认识》 时,在引入课题这一环节中,我先剪辑了一段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加上一些各种形状的钟表。使学生看完动画之后产生好奇心,同时学习兴趣也就被调动起来了。这对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要掌控好课件的内容。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用课件。"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要使用多媒体课件就要突出其优势。多媒体课件在几何形体知识中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要把握好使用多媒体课件的时机。课堂教学成功与否,其主要标志是教学效率的高低,而这又常取决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是否积极、主动。常言道"不奋不启,不悱不发",因而把握好多媒体使用的时机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作用。一般来说在以下几处安排多媒体课件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由此可见,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景产生的作用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传统的教学形式是教师讲,学生听,这样教学方式课堂容量有限,反馈方式单调,信息交流少,所有的学生步伐相同,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用计算机进行课 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 生之间认识的时间,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 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 抽象的概括,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可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能实现分层次教学在多媒体指导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学习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练习题按由浅入深,逐步进行的设计顺序,使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并且能得到适时的指导。既面向全体学生又能因材施教,又可培养数学特长。
多媒体教学以它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化抽象为具体,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集中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只要运用得当,是目前较为理想的省时、省力、高效的一种教学途径。
总之,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和使用数学课件无非是要将数学中抽象的概念直观地显示在学生眼前,为学生提供操作示范,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发现、创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因此应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做到:优化教学思想注意多媒体的辅、工具性,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注重思维训练,贯穿数学 思想。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益,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运用多媒体教学数学有其利也有其弊,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用传统教学手法不能让学生 很好理解的,而多媒体又能弥补这方面的就充分的用让其优势尽现,不用多媒体就能解决问题的就尽量不要用。我们要摆正观点,多媒体是辅助我们教学的,不要受其所累、不要为展现或其它目的而用多媒体。我相信只要我们能用正确的态度、心态来看待和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只要我们能看清运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利与弊,相信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会越来越得心应手。
一、鼓励合作探究学习,建立全面系统的教学过程
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五年级《相遇》一课时,可先将生活事例引入其中:学生在路上行走时有没有遇到过认识的人?当时你从哪边来?你认识的人又从哪边来?在引导学生渐渐理解“相遇”这一词的同时,教师再出示例题:张先生家到单位共有72km的路程,他要坐出租车从家里去单位取文件,已知出租车每小时可以行走60km,请问,张先生在没有堵车的情况下,花费多长时间可以从单位取到文件?接着,将问题深入:张先生在单位取到文件后,从天桥出发,乘出租车朝着遗址公园方向行去,车速每小时60km,他要将文件送给赶来汇合的王女士,王女生在同一时间从遗址公园开车出发,车速每小时65km,已知天桥与遗址公园相距80km,请问他们两人在多长时间后可以在途中相遇?通过对问题的提出,引导学生以自主或小组合作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条件允许下,学生可在课堂或课堂外进行演示。教师在学生探究问题的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指导,使其能够在慢慢摸索下解得问题的答案。最后,教师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后,指导学生对已学的各种新知识进行练习,并引导其学会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自己的漏洞,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做到合理、及时的改进与完善,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
二、利用情境教学,激发课堂的活跃性与趣味性
教师在数学教材的基础上,通过相应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教学课堂变得充满趣味性,也可以更加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例如,教师在讲解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有多少粘贴画》一课时,可先准备许多粘贴画,在教学中出示这些粘贴画,并问:同学们喜欢这些粘贴画吗?老师给你们一人发一张好不好?但是,在此之前我们需要快速地算出每一版粘贴画有多少小张,并算出老师拿的这一沓粘贴画共有多少小张!利用好看的粘贴画,激发学生的计算与学习动力,使其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地参与到对粘贴画的计算过程中。通过计算,使学生们渐渐掌握乘法口诀,学会灵活地应用。教师再趁热打铁,布置些乘法算式题,让学生进行练习与解答,加强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并于本课结束后发给学生粘贴画,以促进其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小学数学的现代化教学
在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中,教师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合理应用,使数学课件的展示更加丰富、有趣、生动,这在激发学生好奇心与趣味性的同时,可循序渐进地引导其掌握学习的重点,进而使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有效地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小学数学三年级中的《吃西瓜》一课时,可充分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首先,教师确定好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同分母分数(分母需小于10)加减法的计算进行学习与探索,并学会使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进行计算,来解决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其次,教师应用多媒体课件(PPT、动画等),创设出吃西瓜的情境:大熊和小熊每天放学后,熊妈妈都要给它们一个西瓜吃。有一天,熊妈妈将准备的大西瓜平均分成了八块,放在桌子上。大熊和小熊放学回家就拿起西瓜块大吃起来。同时,采用幻灯片或动画的方式来演示西瓜的划分情况,并提出同分母分数计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再次,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使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讨论、实践操作等一系列的学习过程当中,学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最后,教师可再出示几张带有问题的PPT图片,通过对图片中数学问题的简单讲解,让学生们进行计算图片中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加深学生印象,掌握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不断改进,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而教师在创新和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需重视对以人为本、平等、民主等理念的应用,使教学活动的开展更加合理、有效,进而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促进整体教学效率的提高。
作者:段明岚 单位:甘肃省靖远师范附属小学
数学是人类为了建立自然界和社会现象间的联系而发明的,它作为自然科学,揭示了自然现象隐含的客观规律。从这意义上说,数学属于意识范畴,数学中最基本的数也是人类为揭示自然现象背后隐藏的东西主观设定的。现在国际通用数字,即被称为阿拉伯数字或印度—阿拉伯数字,最初由公元3世纪古印度一位科学家巴格达发明,后由阿拉伯人传向欧洲,之后再经欧洲人将其现代化,才逐渐获得其美名。这充分说明了数学的本质是发明,是人们根据现实生活需要“无中生有”设定,“二进位制、八进位制、十进位制,点、线、面、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诸如此类概念、法则、空间图形等乘机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由此观之,数学是具有抽象性、概括性的系统知识的科学,人们欲合理利用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必须学好数学,只有广泛获取了数学活动经验,才能使数学为生活所用。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推进,小学数学课程的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等都将实现巨大的变革,怎样在这种背景下开展“教”与“学”活动,值得教育者深入地探究。
一、审时度势,明确定位。
传统教育重视知识传授,使课堂成了教师表演舞台,使教学成了教师传授知识主渠道。这洋,师生整天在知识里忙碌,教师成了课堂中心,教的累;学生成了装知识“容器”,学的苦,教与学主次颠倒,课堂效益不言而喻。但是,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课堂教学需要教师落实三维目标。诚然,教师必须审时度势,明确师生定位,转变师生角色,扬弃“传道、授业、解惑”教法,实现教与学变革,立足课堂研究,成为“研究者教师”。教师要研究课程、研究学生和研究教学情境,努力成为课堂实际组织者和引导者,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性,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成为真正课堂主人,渐渐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我改变了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建立了民主平等、和谐互动、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从知识传授者变为引导者或促进者,积极走进学生,认真倾听学生心声,根据学生知规律、心理特征和生活需要,恰当地选择教学内容,.有效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兴趣,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局面,使师生在互相倾听、彼此接受、共同分享中实现共同进步。
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课堂教学是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和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而精心安排的外部活动,它需要教师设计一些事件,或采取一些措施有效支持学生内部学习过程,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先秦·孔子《论语·子罕》:“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它深刻阐述了教育者引导学习者时要“谆谆教导、诲人不倦”的道理。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可见,小学数学堂教学要正确处理好“导”与“学”的关系,既要重视“导”,又要特别强调“学”,有效促进“导”与“学”的统一。在实际小学数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导学”,充分利用学校规定的五步教学模式(目标引导、探究巡导、交流示导、达标训导,拓展疏导)进行小组合作式教学,努力改变自己传授知识方向,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在接受知识时,也能形成其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我特别强调学生的“学”,重视提倡和发展多种多样的学生学习方式,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究,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人,使他们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不断发展,以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课堂上,我坚持使用自己制作的数学课件,按照学校五步教学模式,因势利导,让学生进行自学,使学生在我事先设置的情境中自主地学习,彼此探究交流,共同分享。这让学生在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矛盾发展中不断地得到进步;这让他们在自我探究领域取得满意成绩,渐渐地实现了他们学习目标。
三、走进课堂,回归生活。
数学与人类活动息息相关,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数学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各个方面,并且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数学课堂教学要适应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需要,竭力使教育教学再现社会生活,让学生走进课堂时,就像走进了社会生活。这正如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理论所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可见,课堂教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课堂教学。学生走进课堂,回归生活,应是课堂教学最终目的,体现着新时代赋予教育的实际内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让学生穿越课堂限制,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教师要不断创设生活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广泛地进行生活实践探究,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在生活情境中努力操作,不断内化书本知识,提高生活技能,从而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这对学生树立正确人生和价值观起着积极的作用。“数学课堂走向生活,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坚持了开放性数学教育,使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使学生在教师积极鼓励和引导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自主地建构数学知识,为他们未来发展创造了条件。
总的说来,新课标下小学数学教学要立足长远,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着力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使他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够得到健康发展,为他们将来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
关键词:数形结合思想;小学数学教学;渗透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将数学语言与图形相结合的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空间图形,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空间想象力,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本文将简单介绍数形结合思想的基本含义,并从引导学生熟悉基础性数形结合习题,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有价值的数学题,指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学会分析数学语言和画图三个方面来举例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全面渗透措施。
一、数形结合思想的基本含义
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复杂的图形相结合的思想理念,使用这种理念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帮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概念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当前很多小学生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析数学题时普遍存在这三种误区,即不能正确解读数学语言,看不懂图形,不会灵活使用数形结合思想。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读图能力还有待提升,对数形结合思想缺乏全面的认识。因此,教师在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知数形结合思想的内涵,注重渗透技巧。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全面渗透措施
(一)引导学生熟悉基础性数形结合习题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不能快速读懂相对复杂的数学语言和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描述,因此,教师应该先引导学生熟悉基础性习题,通过使用数形结合思想来指导学生认知和判断数学语言,理解抽象的数学问题。教师在讲解基础应用题时可以使用数学结合思想,为学生呈现这样一道例题:书店、小玲家和学校都位于电影院对面,小玲家距离书店260米,书店距离学校有300米,那么,小玲家距离学校有多远?
很多小学生可能都不理解题型中的“电影院”属于干扰条件, 认为小玲家距离学校560米。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行计算,然后,使用数形结合思想,为学生展示直观性图文,让学生从视觉领域观察书店、小玲家、学校和电影院的具置,判断数学语言,得出正确答案:300-260=40(米)。另外,教师在讲解数学概念知识时,也可以巧妙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知识,例如,在解析除法运算时,先告诉学生: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可以分为包含除法和等分除法,包含除法的定义是求一个数中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等分除法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接着,为学生展示两道基础性习题:“把28块蛋糕每4块放在一个盒子里,可以装几盒?”“把28块蛋糕平均放在7个盒子里,每盒可以放几块?”学生可以在做题过程中理解关于包含除法和等分除法的概念知识。
(二)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有价值的数学题
教师应注意认真研究数学教材,汲取重点概念知识,借助多媒体工具为学生呈现各种渗透数学结合思想的典型例题,丰富数学课件内容,营造有趣的数学课堂。例如,为小学一年级学生讲解一级运算时,教师可以先告诉学生:加法和减法属于一级运用,然后为学生展示灵动的加减运算题,让学生计算3+5=8的时候,可以先用课件展示一片绿草地,接着在草地的左边展示三只可爱的小白兔,然后,在右边展示5只小灰兔和笛问题“一共有多少只小兔子?”最后展示答案3+5=8(只)。
此外,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注重课堂互动,设置实际情境教育,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呈现加、减、乘、除的运算定理与过程,还可以展示图文并茂的例题。例如,在讲解乘法时,先用课件展示三棵美丽的樱花树,接着呈现三排樱花树,然后让学生用乘法计算一共有多少棵樱花树。在教导学生背诵乘法口诀时,也可以为学生展示更多的樱花树,让学生在数樱花树的同时巧记乘法口诀,灵活应用数形结合思想。这样可以有效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融入学习过程,感受计算思维的乐趣。而且,老师应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按照计算定理和数学结合思想,自己编写关于加、减、乘、除的应用题,加强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教师在进行乘法运算教学时,应注意使用数学结合思想指导学生熟练掌握乘法结合律的运算规则,可以先用投影仪为小学生展示美味的粽子,然后移动课件,呈现乘法应用题:端午节快到了,妈妈为小明买了2盒粽子,原来每盒装有两个粽子,现在要为每一盒增加两个,一共有多少个粽子?并指导学生用乘法结合律来计算这道应用题。等学生做完这道题以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乘法结合律的计算答案:
(2+2)×2=8(个)
答:现在一共有8个粽子。
这样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对乘法结合律的熟练认识与掌握,提升学生的乘法运算能力。
(三)指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学会分析数学语言和画图
教师应指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认真解读习题中的数学语言,分析相关图形,并练习绘制数学图形。例如,在解析应用题时学会画数轴,在做几何运算时,练习画多面体和多边形,通过画图来解析计算问题。其次,教师应告诉学生在加减乘除、分数、小数和几何运算中都可以使用数形结合思想,从而辅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结合思想。另外,教师应注重促进数形结合思想和概念知识的有机整合,让学生根据概念知识来整理概念图,分析数学语言,或者通过作图来解题。例如,在进行分数教学时,先用清晰的课件告诉学生:分数在算术中指分子除以分母之商的数。如果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该分数称作简分数;如果分子或者分母(或者两者)本身也是分数,则称作繁分数。在一个分数中,如果分子比分母小,则称作真分数;如果分子比分母大,则称作假分数,也可以用带分数来表示。任何分数可以通过除法运算(分子除以分母)用小数表示,其计算结果可能是有限小数,也可能是整数或者无限循环小数。然后,指导学生用图形来表示不尽相同的分数。或者用PPT为学生展示渗透数形结合思想的分数运算题,可以让学生计算这样一道题:要将一块烧饼分给三名学生,应该怎样分?等学生计算完毕以后,为学生展示标准答案:1÷3=1/3,这样可以加强学生对分数概念知识及其运算规则的理解。
综上所述,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将数学语言与图形相结合的理念,主要是依据对应的数和形来实现数形之间的转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数形结合思想可以辅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空间图形,引导学生走出解题误区,学生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渗透数形结合思想,需要注重策略和技巧,应该引导学生熟悉基础性数形结合习题,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各种有价值的数学题,指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学会分析数学语言和画图。
参考文献:
[1]陈华忠.“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 辽宁教育,2015(1):55-57.
[2]马书梅.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12):10.
[3]赵喜库.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研究[J]. 中华少年(科学家),2015(29):125-126.
小学数学多媒体课件设计应用一、从小学生的学生思维特点出发设计课件
通常情况下,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成分,抽象逻辑思维还没有完善的发展,有时需要小学生进行逻辑思维时,还需自小学生的感性经验入手,还需得到形象思维的帮助。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过程中,要求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而且容易与小学生形成互动,让小学生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小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数学中存在大量的概念,而这些概念都是事物本质的反映。在设计概念教学课件时,可以应用多种做法和方法,小学生在自己的观察、分析、比较、抽象、综合、概括、记忆、应用活动中,逐步深入认识和掌握概念,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中的一些概念,常常以定义或公式的形式出现,学生看到的只是思维的产品,而没有认识到知识形成的过程。在这种形势下,要求教师应该创造性使用教材,进行概念课件的重新设计,争取让小学生亲眼看到概念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设计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让小学生首先看到圆柱体和圆锥体底与高的测量,接着让圆锥体的容器盛满水,倒入同底同高的圆柱体容器中,让小学生观察水占圆柱体体积的多少,接着再倒第二次与第三次,让学生看到正好倒满,这样小学生自己就能够得到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得到计算公式是V=1/3sh。可以再设计两个试验,底面积相同,但是圆锥体的高是圆柱体高的三倍,这时再把圆锥体当中的水倒入圆柱体当中,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有利于让小学生牢固掌握二种物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这样的课件设计,有利于让小学生亲眼看到公式的形成过程,小学生可以自己观察、自己动手,他们会积极投入到学习当中,会踊跃提出问题、思考问题,牢固掌握知识。所以在设计概念教学课件时,要考虑到课件的直观性和交互性,不但有利于小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让小学生亲眼看到知识形成的过程,鼓励小学生从中发现规律,积极探索,让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结合在一起,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课件设计重视事物的内部联系
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形成构造的过程,学习新知识都要利用已经掌握知识的来解决,是对原有知识的总结和概括。假如小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成系统,就如同中药铺一样,把每一味药都摆放在人们面前,这样形不成有效的认知结构,也就不能让小学生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思维。结构就是事物间的内部联系。只有经过学习才能掌握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存在严密的系统,只有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前面的知识与后面的知识是联系在一起。小学生只有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才有利于形成系统知识,才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如设计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课件时,可以应用割补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高相同底相同的长方形,小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就可以迁移到平行四边形当中;在设计三角形面积的课件时,可以首先依据原来的三角形画出一个模型,然后把三角形转动而与原来的三角形共同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通过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得到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设计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应用多种方法,不但可以把它分成三角形与平行四边形,而且也可以拼凑成一个长方形和二个三角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已学过,这些都存在一定的联系。再如求一个数相当于另外一个数的百之之几时,可以先让小学生回忆怎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它们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做题方法也相同。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一个是几分之几,而另一个是百分之几。在进行课件设计时,利用小学生前面学习过的知识与内容,进行比较、类推,可以形成新的知识结点。
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很强,任何一部分新知识都是旧知识的延续,是利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教师在设计课件时不但要重视各个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而且也要注意到不同知识点间的纵向联系。如在设计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课件时,可以应用长方体与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向学生展示这些物体的底与高,鼓励小学生发挥想象力,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课件设计要和生活紧密相连
教师设计的课件如果能够与小学生当前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则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各种手段创造的有情感、有美感,富含哲理的环境,是将情感与认知结合在一起的产物。有利于刺激小学生的学习心情和学习兴趣,让小学生愿意参与学习活动。在课件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创设这样的情境,创造有利于学习成长的氛围,可以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情感,从而积极去探索、去研究,可以最大程度地推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在教学学生计算时,学生常常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教起来也不生动形象,很多小学生会因此而丧失学习兴趣,如果小学生在练习计算过程中一味的重复练习,那么就会使计算课变得没有意义,当然更没有趣味性可言。教师不但要利用各种方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还需重视发展小学生的思维,让小学生对学习数学充满兴趣。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创造教学情境,利用各种手段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小学生置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小学生不但可以掌握知识,而且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同时还可以调整小学生的学习心态,使其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总之,在设计小学数学课件时应该依据新课程标准进行。在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的前提下设计课件,依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认知规律,使设计的课件不但有利于学生学习而且也利于教师的教。设计多媒体课件就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不用设计过于花哨的课件。可以设计画面整洁的课件,要求突出重点与难点,实现人机交互,利用板块化设计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控制课堂。不但让教师的教学变得轻松,而且让小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充满乐趣,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让小学生亲身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参考文献:
[1]邹晗.浅谈网络多媒体课件存在的利与弊[J].电子制作,2015,(08).
【关键词】几何画板、智能化、动态性、数学实验、建议
国家教育部向全国中小学数学教师推荐几何画板,因为它具有其他教学软件无可比拟的动态性,它能在图形变动状态下清晰地还原几何关系。它强大的功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把尺子”的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走向生动活泼的“动态教学”,引发了新一轮的教育教学改革。下面根据多年的几何画板课件制作及课堂应用谈谈几何画板的优点及建议。
一、 几何画板应用的优点:
1、几何画板的智能化,远胜于题库式的教学软件。
在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堂上,很多数学教学软件呈现给学生的是“课本的搬家”或“题库”,令很多数学老师对所谓的辅助教学产生“形式化”的感觉,与传统的数学教学相比,计算机表现出的不是优势而是劣势。但是几何画板的逐渐推广,它的智能化使越来越多的数学老师喜欢上它,真正的体会到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蕴含的潜力。几何画板为我们提供一个软件平台,在这个教育平台上数学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数学知识与几何画板运用(比如按钮、窗口菜单等)完美融合,实现智能化的二次开发,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立体几何时,遇到用平面切割三棱柱的知识,教师通过按钮、菜单、动画等实现切割过程,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设计,几何画板的智能化得到充分体现。
2、几何画板的动态性,简化了学习内容的难度
几何画板的最大特色是动态性,它能在变动状态下保持不变的几何关系. 通过设计,它能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成具体的可观察的动态画面,通过生动形象的动态过程,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学习积极性、自主性和合作性增强,为形成和培养学生的“动画思维”提供了条件,同时对深入的理解知识提供了可能。在讲解立体几何时,抽象的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难于理解,动态的旋转简化理解过程,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比如在讲解正三棱锥时,制作旋转的正三棱锥,让棱锥在旋转过程中,从不同角度清晰地展现各种几何关系。
4、利用几何画板的动画功能,深化对定义的理解
解析几何这门科学,本身就是数于形的结合,传统的“一只粉笔,一把直尺一个黑板”的教学模式难以展示动点的变化过程,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运动观。几何画板中的动画、追踪轨迹等功能就恰好填补了探索动点运动规律的空白,为轨迹教学提供了有效的手段。例如在解析几何“椭圆”的教学中,学生看到了椭圆的形成过程,动点的运动过程活生生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观察动点的变化过程中发现规律,强化了对椭圆定义的理解,并有助于后面学习标准方程。所有这些,对于理解能力偏弱的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5、几何画板有助于学生开展数学实验
利用几何画板做图,可以随时调整各种参数,使图像在不同的参数变化下改变其形态,形成一定的运动变化,便于比较,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进行数学实验,寻找参数变化对函数图像产生的影响,更好地理解问题中各个变量的关系以及意义。例如在指数函数 的教学中,通过几何画板,建立参数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不断改变 的值,让学生体会到⑴a≤0时,图像是不存在的;⑵当a=1时,图像的特征;⑶当 及 时,指数函数图像的变化规律。师生可以很好的协作,通过学生自主进行的数学实验,加深学生对指数函数的理解与掌握。
6、利用几何画板,呈现数学的美,提高学生的兴趣
数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它独特的美,光凭嘴说很难体现。比如,和谐的几何图形,优美的函数曲线都是美的素材。利用几何画板,绘制各种数学曲线,再通过动态的旋转、变换充分体现数学的美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用几何画板的迭代功能做成的勾股树,非常漂亮,给学生数学美的享受。
二、在中职数学课堂上,应用几何画板进行教学的几点建议:
1、不要流于形式。中职学生数学基础偏弱,能力较差,教师授课时往往喜欢单刀直入,一言堂,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几何画板制成的课件变成课本的再现,辅助教学流于形式,让学生厌倦,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2、要将传统教学方式与几何画板的辅助作用完美结合。几何画板的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还体现在制图速度快,精确度高,但却无法完整的呈现图像的生成过程,学生看到的只是结果,长此以往,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将明显退化。如在学习正弦函数时,“五点作图法”是学习的重点,那么传统的教学方式依然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要合理的使用几何画板,使之与传统教学手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3、利用几何画板授课,要调整好授课速度,让学生充分参与。
几何画板授课,由于简化了作图过程,节省了时间,信息量加大。因此,我们在利用几何画板课件讲课时,应在具体操作时控制速度,不能太快,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留给学生动手参与、充分思考、自主总结的余地,这样做不但增大了课堂容量,授课效果也会大大提升。
中职生源素质日益下降的现实要求教师把握信息技术的优势,努力创造 “师生互动,有趣高效”的中职数学课堂。几何画板的进入,优化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它凭借其动态、灵活、交互性强的特征,使数学实验走进课堂,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几何画板的使用改变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对教学模式改革的也提出更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⑴ 刘同军.几何画板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M].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5,7:7-13,24-25
⑵ 马志刚 《“几何画板”使用感受》
⑶ 魏志雄,王豫黔.几何画板数学课件制作实例教程[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8:32-71
关键词 课件 几何教学 小学数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Role of Courseware in Primary Mathematics Geometry Teaching
FAN Shumin
(Gong'an Zhakou Primary School, Jingzhou, Hubei 43430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the use of courseware in teaching geometry; teaching geometry lesson will be sorted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ding operating strategy.
Key words courseware; geometry teaching; primary mathematics
1 多媒体课件应用的误区
(1)认识不清楚。数学几何课是一门与其他课有着不同性质的课,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模型制作、图案设计和推理方面的能力。以致凡属数学课,似乎不用多媒体就显得有些不对劲;不用多媒体,就是教师没有在这堂课的准备上下功夫;没用多媒体,就不是一堂真正的几何课,真的是成了“无酒不成席了”。其实,这是少数人对多媒体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没有多媒体的课,同样也可以成为一节课,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在没有使用多媒体的情况下,不是有很多这样的好课吗?
(2)目的不明确。课件“做秀”情况屡屡发生。为了用课件而课件,对教学没用帮助,还有可能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分散学生注意力,降低学习效率。
(3)主次不分明。许多教师制作课件为的是方便自己的教学,这固然是理由之一,但绝不能本末倒置。课件服务对象是学生,任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
(4)效果不明显。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有很多:其一,课件本身的质量不高,许多教师没有掌握一定的课件制作技术,使用的是其他人制作的课件,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其二,课件的使用和传统教学方式没有很好地结合。其三,课件的作用仅仅等同于幻灯投影、黑板等。不能凸显出课件的优势。
针对教学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探究如何使用课件提高课堂效率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2 相关课例诊断
在教学中我们发现,不是每节课都适用课件,不同类型的课对课件的要求也并不一样,所以笔者具体对四、五、六年级的几何初步知识做了系统的分析和整理,将三个年级中的具体课时内容分成六类课,研究其课件辅助教学的方式、效果。
(1)概念教学课。高年级在几何部分的概念教学只有三课时的内容。《面积和面积单位》、《体积和体积单位》和《容积和容积单位》。从课堂实践的情况来看,面积、体积、容积及单位的认识和形成空间观念,都应通过学生观察实物、操作测量,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实现。像这样的内容可以不用课件,或者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实践后用课件辅助。
(2)“认识”课。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与同教研组老师重点研究《平行四形的认识》、《三角形的认识》、《梯形的认识》这三节课在平行班中研究课件的利弊。我们发现在“认识”课的教学中,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课件可以一次提供多个大小、形状各不相同的三角形,还可以对它们进行重叠、翻转。相对传统教学我们不能快速地提供多样的材料,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可能多停留在个别状态的理解上。如有个别学生不认识翻了个的直角三角形。课件的辅助可以提供学生更丰富的感知材料和想象材料,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对所学知识有更深、更全面的认识。
(3)“推导”课。包括面积和表面积的公式推导(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周长的公式推导(正方形、长方形、圆);体积的公式推导(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化法和聚法(单位进率间的推导)。在系统研究教材后,我们发现这部分内容教学适合课件的辅助。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为例。组内成员讨论此部分研究的目标定位,确定主要研究课件如何使用?何时使用?研究主要的方法就是对同一课题,使用同一课件,但在不同班级,课件的呈现方式、呈现顺序、使用时间有所不同,分别记录学生课堂的不同反应,和课后掌握情况等,总结出最利于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点和空间观念形成的课件呈现方式和时机。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课堂上,前者学生基本上能理解推导过程,而且大大缩短了过程所用的时间,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去应用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部分同学会用公式。后者先让学生动手实践,去验证猜想过程,在学生汇报时,课件帮助其演示推理过程,学生用三分之一多时间去动手操作,相对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习题有所减少,大部分同学会应用公式。课件的演示使用学生理解推理过程没有调动学生“眼”、“手”、“脑”、“口”多方位的感知,形成的结果只是表象的,也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一星期后对两班学生(下转第180页)(上接第159页)进行测试,前者班级学生能讲清推导过程的人数大大少于后者,应用公式进行计算的人数学也明显少于后者。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过程所得到的知识不容易忘记。即使忘记也可以通过回忆推理过程,重新推导出公式。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课件应在学生实践后辅助出现,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和动手操作,不适合先展示结果,再让学生思考;课件的使用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
(4)实践操作课。在《角的度量》、《画角》、《测定直线》、《步测与目测》四节课中,课件的应用后比普通几何教学效果有所提高,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5)公式应用课。包括各种形体的周长、面积和表面积、体积公式的应用。如《圆周长公式应用》、《求组合图形的面积》等。
(6)练习课。公式应用课、练习课、复习这类的课堂练习容量特别大,要求练习形式灵活多变。课件提供更多选择的练习资源,呈现的方式更快、更清晰,减轻了我们老师的负担。同时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也更多、更系统。如《几何初步知识复习》这一课,课件能同时呈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能够演示各图形间的区别联系及相互转化。
3 实践反思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营造想象氛围。课件辅助几何形体教学能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课件能提供动态、动静结合的图象,能促进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并培养空间想象力。空间想象力是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空间想象是高一级的心理活动。在这个过程中课件可以提供感性材料,也可以呈现思维过程,它与学生的感知、观察、动手操作、实践、想象相结合。这种视觉、触觉、听觉的相互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促进了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形成。
(2)增强感知,突破重点难点,提高学习效率。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不管是“认识”课、公式应用课、练习课还是实践操作、“推导”课,课件在情境的有效创设、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方面优于传统教学手段,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始终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培养学生主动探索规律、验证规律,进而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而且不管在哪类课型在练习或复习当中,课件都能提供更丰富的习题资源,增加课堂容量,有更多的选择性、灵活性。特别在复习课能够系统呈现知识和内在联系,使学生对知识有整体的认识。此外,对于学生的反馈和习题的讲解、校对也有明显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
(3)课件只能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课件辅助教学要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遵循先“实物”再课件,先实践再提示,先思考再演示的原则。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课件毕竟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我们应立足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运用,使我们的教育技术完全溶入我们的日常教学工作中,让现代教育技术发挥其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