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古典诗词

古典诗词

时间:2023-05-30 10:28: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古典诗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典诗词

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典诗词 情境导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47-01

中国古典诗词凭借其高度凝练精美的语言艺术、悠远深邃的意境、美丽优雅的韵律等美学特质而成为中国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在小学语文低段教学过程中,如何使这颗耀眼的明珠光照学生美丽的心灵呢?笔者认为,采用丰富多彩的情境导入法,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学生叩开古典诗词大门,引领学生走进古典诗词美丽殿堂,让学生沐浴在中国古典诗词永不磨灭的美丽光芒之中。

一、音画情境视频导入,美视美听美心

音画情境视频是目前在网络上广为流行的声色具备、动态感极强、立体直观的艺术载体。新课伊始,我们只要将课前从网络精选后下载的与古典诗词课堂教学内容相匹配的音画情境视频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给学生观赏,就既可以给学生带来美目美听美心等视听效果,还可以迅速激发学生的神思,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在欣赏赏心悦目、立体直观的音画情境视频过程中轻易地叩开古典诗词大门,愉快地走进古典诗词美丽殿堂。

以教学《静夜思》(李白)为例。新课导入时,学生欣赏完我为他们播放的具有画面精美、动态感强、朗诵配音、逐句解释等诸多美学特质的《静夜思》音画情境视频后,迅速产生了学习这首古典诗词的强烈欲望,纷纷要求我再次播放《静夜思》音画情境视频,并合着《静夜思》音画情境视频的配音朗读节奏抑扬顿挫地吟咏起这首诗来。顿时,教室里飘荡着学生声情并茂的诵读之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更有趣的是,有的学生每诵读一句《静夜思》中的诗句,就情不自禁地做一个与诗句的内容相匹配的面部表情或者肢体动作,由此引来我与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全班学生不仅不知不觉地将《静夜思》背诵了下来,不少学生还能当堂到黑板上准确无误地默写这首诗。

二、预设问题情境,激发想象思维

教学古典诗词时,可以根据古典诗词文本的具体内容预设1-3道思考题引发学生思考,继之顺利导入新课,并以此激发学生诵读、理解、品鉴、感悟、探究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以教学《回乡偶书》(贺知章)为例。新课导入时,我运用多媒体设施展示了下列3道预设题供学生思考:

1.诗歌中“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衰”在这里应该读什么音?是什么意思?

2.诗人回到家乡,家乡的孩子为什么称呼他为“客”?为什么笑着问他 “从何处来”?

3,如果你是贺知章诗人,面对家乡孩子们充满童稚的“笑问客从何处来”,你心里会怎样想? 你会怎样回答孩子们?

看到上述3道预设题,学生丰富的想象思维被充分激活了起来:有的学生时高声诵读这首诗,时而闭目遐想;有的学生时而浅吟低唱这首诗,时而凝神静思;有的学生与同桌合作探讨,边读这首诗边揣摩诗中不同人物的不同年龄特征、不同性格特点、不同说话口吻、不同说话表情、不同肢体动作等。不一会儿,有学生举手发言道:“当孩子们‘笑问客从何处来’时,诗人笑呵呵地说:‘小宝贝们,我不是客人,我跟你们的爷爷是亲兄弟,是一家人。’”有学生举手补充道:“诗人还说:我离开家乡外出求学和做官的时候,你们的父母还只有你们这么大。今天我已经头发斑白容颜大变,即便是你们的父母见到我,也会‘笑问客从何处来’呢,更何况是你们这一辈的宝贝疙瘩?”这位学生话未说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

三、联想复习式导入,温故知新

联想复习式导入,就是导入新课时,引导学生通过联系学习过的课文或者课文的作者或者课文中的某句名言等引出新的教学内容,是教师从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讲解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的途径进入新的学习内容情境的导入法。这种导入方法因为符合学生的思维规律和认知规律,所以能够迅速达成教学目标。

以教学《赠汪伦》(李白)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下列两种联想复习式方式导入新课。

1.从诗题的角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首先把诗题中的“赠”字大大地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说道:看见这个“赠”字,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此前学过的古典诗词赠别名篇,比如苏轼的――

生1:《赠刘景文》。

生众:“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师: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也是一首赠别名诗,篇名叫做《赠汪伦》。随即,运用多媒体设施为学生播放名家配乐朗诵的音画视频《赠汪伦》。

如此,学生会很快走进课文。

2. 从作者的角度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教师首先把“李白”二字大大地书写在黑板上,然后对学生说: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白,同学们肯定会想到我们曾经学习过的他的诗篇――

生众:《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师:很对。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李白的另一首名篇,题为《赠汪伦》。请同学们翻到课文, 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内容。

如此,学生也非常容易走进课文。

西方近代教育理论的奠基者扬?阿姆斯?夸美纽曾言:“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放到感官的跟前,一切看得到的东西应尽量地放在视官的跟前,一切听得见的东西应尽量放在听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用几个感官去接触。”(《大教学论》)古典诗词教学中的情境导入法,正是一种能够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教学方法。因为教师采用各种手段为学生营造学习古典诗词情境的过程,正是学生入于眼、出乎口、入于耳、了然于心的过程。这种过程,有利于我们引导学生叩开古典诗词大门,引导学生走进古典诗词殿堂。

参考文献

第2篇

一、喜雨―――对风调雨顺的颂歌

中国以农业立国,因此与农事相关的季节变化特别受到中国人的关注,反映在诗歌中,出现了大量以春秋为母题的诗,最引人注目的意象莫过于春花秋月,其中凝聚着中国人对人生完美与缺憾的独特体验。在有关春的诗中,“春雨”也成为诗人常吟咏的对象。寒冬过后便是暖春,万物复苏,春风化雨,滋润大地。所谓“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韦应物《观田家》)在经历了漫长的严冬之后,春雨的到来,预示着万象将为之一新,农人也开始播种一年的希望。古人常把滋润万物的春雨称作“甘霖”“甘雨”“甘露”,“春雨贵如油”的农谚,体现了农人对春雨的珍惜和欢迎。最为著名的喜雨诗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人赋予春雨以人格,它好像知道大地万物的需要,知时而至;又不愿惊扰人们,悄悄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给人们送来了春的讯息,带来了新的希望。诗人形神兼备地传达出喜雨之情,体现了喜苍生所喜的博襟。

二、愁雨―――愁情别绪的象征

适时适量的雨能给人类带来生命的滋润和精神的鼓舞,而雨霏霏、大雨倾盆,则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因此原始宗教中既有祈雨活动(当天旱少雨、万物干枯时),也有止雨的仪式(当雨水泛滥时)。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中记载了止雨的祝辞:“今雨太多,五谷不和,敬进肥牲清酒,以清社灵,幸为止雨,除民所苦。”因此雨既是一种喜悦的象征,也融注了另一种情感―――愁。当历时弥久的雨水和诗人的某种心境相遇时,就会产生一种共鸣,雨就会成为表现诗人愁情别绪的载体,成为理想幻灭、仕途坎坷,人生多艰、壮志难酬,人生易老、青春易逝,悲欢离合、思念愁苦的象征!“雨”的意象更常见的不是表现欢乐、喜悦,而是痛苦的愁情别绪的寄托。《诗经》的“习习谷风,以阴以雨”(《谷风》),“我来自东,零雨其蒙。我东曰归,我心西悲。”(《东山》)“雨”已成为中国文人用来表达愁情别绪的程式化意象,这是与中国文学悲伤的格调相一致的。历经数千年而不乏其诗:

1、以雨抒发愁绪的。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杜牧《清明》),表现的是失去亲人后肝肠寸断的思念。“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表达的是作者看到无休止的雨水后的莫名惆怅。

2、以雨比喻离情别恨。如“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别辛渐》),看着友人的离去,觉得那潇潇暮雨是寒冷的,这是诗人心灵的语言。“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渭城曲》),早晨的春雨恰恰为朋友的离别渲染了一种挥之不去的淡淡的忧伤。

3、用雨写思乡怀人的。如“无端一夜空阶雨,滴破思乡万里心”(张咏《雨夜》),无端的雨水滴破了一颗思念家乡的心。“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国破家亡,亲人永别,孤零零的词人听着雨打梧桐叶子的声音,又怎能不心生孤寂愁苦之叹?而这个“愁”字又怎能将词人的心绪充分表达呢?

4、抒人生无常、世事多变。李煜的《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写风雨的欺凌,使大地一片红愁绿惨。风雨送春,这本是自然现象,但注入了词人主观的情感,成为政治上遭到惨败的李后主绝望心情的写照。这不仅传达出他的亡国之痛,也传达出他对人生无常、世事多变的慨叹。

5、抒发壮志难酬、雄心不改的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年迈体弱的诗人已不能横枪跃马、驰骋疆场,但壮心犹在,以至于在夜阑人静时又到了他梦萦魂绕的沙场!

第3篇

【论文摘要】: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象和意。从四个方面加以阐述二者的演变及其关系:第一方面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出发,第二方面从实践派美学观点出发,第三方面象和意是怎样联系起来并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第四方面从艺术技巧角度来说.

纵览中国古典诗词,大凡能够在诗词殿堂里占一席之地或独领的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千古流传。这些诗词多是意境全出的,有的意境优美,有的意境壮观,有的意境悲凄,有的意境苍凉、、、、、、当绘成一幅幅富有想象力的意境时,是由一个个生动具体的意象有机组合而成产生的艺术效果。

意象作为一个概念,在古代被广泛使用,却没有一个确定的含义。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意象》一文中对前人关于意向的含义进行了归纳,大致有四种:

第一,有的意象指的是意中之象,即意念中的形象,如:

使玄解之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刘勰《文心雕龙·神思》)

第二,有的意象指意和象,如:

久用精思,未契意象,力疲智竭,放安神思,心偶照境,率然而生,曰生思。(《唐音癸签》卷二引王昌龄语)

第三,有的意象接近于境界,如:

予与二三友日荡舟其间,薄荷花而饮。意象幽闲,不类人境。(姜夔《念奴娇序》)

第四,有的意象接近于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如:

意象大小远近,皆令逼真。(方东树《昭昧詹言》卷八)

孟东野诗,亦从中出,特意象孤峻,元气不无斫削耳。(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上)

综上可知,对于意象这一概念的论述和阐释是见仁见智的。既便如此,他们似乎有着某些共通之处。而这个共通之处好像又在可言与不可言之间,大家只能求其神似,而不能状其“貌”。似乎大家都知道,可又说不清道不明。

为此,我仅从二分法角度把意象拆分为象和意,暂把这它们作为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周易·系辞》说:“圣人立象以尽意。”“以象立意”。我认为意象是以象载意的,即以象的物质载体承载内涵丰富多样的主观的意。意象原本是一个整体,一个新质,它既不是单独的象,单独的意,也不是象与意的简单相加,它是二者的有机统一整体;既有象的外在表现,又有意的内在情韵,二者和谐统一而成意象。

首先,从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出发,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与物质,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象是物质性的东西,是第一性的,客观的;意则属于意识范畴,是第二性的,是主观的。象包括自然界的物象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与事。而意则包括人内心世界的思想情感和精神世界的认知。象是意的物质基础和载体,意是象所寄托的思想情感和精神意识。例如,王充在《论衡·乱龙》里所举之例:

礼,宗庙之主,以木为之,长尺二寸,以象先祖。孝子之庙、、、、、、虽知非真,示当感动,立意于象。

一个长尺二寸、用木头做的灵位,它本质是一块木头,不包含什么精神上或意识上的东西。但后人却以此来怀念先祖,祭奠圣贤,表达一片赤诚之心、敬仰之情。为什么后人在看见一块木头——灵位时,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情感?因为此时的木头已不再是木头了,它是人们情感和精神的寄托。在此,木头是象的具体表现,赤诚之心和敬仰之情则是意的具体表现。二者岂不是和谐统一在一起了吗?这个表现不仅具体可感,而且抽象可悟。这和先民的图腾崇拜一样。

然而,这只是早期的对于意象的认识和理解,并没有入诗。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些负载着意的象,即意象,也随之逐步进入较为高级的文化领域——诗歌和词。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中大量使用意象,这使得诗歌意境优美,令人赏心悦目。同时,这不仅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也提高了诗人和后人的审美水准。例如,《诗经》用“关雎”比喻爱情,用“青蝇”比喻阿谀奉承的奸恶小人;《楚辞》用辟芷、秋兰、木兰、秋菊、芙蓉等比喻不与人同流合污的人生志趣和高洁品格、、、、、、这些象都渗透着诗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随之逐渐发展到一个客观的单独的象都能承载一些内涵丰富而旨意深远的意了.例如杜鹃鸟这一象。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于是古诗中的杜鹃也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了。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子规鸟即杜鹃鸟。起句写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三、四句以寄情明月的丰富想象,表达对友人的无限怀念与深切同情。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其他又如“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唐人秦观《踏莎行》)、“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思归的情思。

还有像月亮、鹧鸪、鸿雁、梅、竹、松、菊等等客观的象,最终都负载着人类丰富的情思和精神感受,终成意象。这就是客观的象与主观的意的对立统一。

其次,从实践派美学观点出发,美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他必然受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制约,并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人间词话》)诗词“有境界”,我们大多会觉得它很美。意境是由意象有机组合而成的,意境美,那么意象也是美的。客观的象本来是无所谓美与不美的,当人关照客观的象,这个象就能体现出人的本质力量,那么二者的有机结合体——意象当然也就是美的。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实践活动的发展,人的大脑逐渐被改造,因而对客观的象的认识也逐渐发展了。这个发展是象所负载的内容由单一变丰富,由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而象所负载的内容即是意。例如,大自然“云”这个象,可能先是产生“愁云”这一意象,这时它便承载着忧愁、焦虑等意;随着发展而产生了“孤云”、“暖云”、“停云”等意象,其内涵便愈来愈丰富,含有贫士幽人的孤高性情,对春的喜悦感受,对亲友的思念、、、、、、例子很多,这里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以象立意”。我认为在诗歌里象是美的形式,是显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意是美的内容,是在具体形态(这里指的是诗歌中具体的象)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二者是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不可分离,是辩证统一的。同时,美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并不断丰富和完善;美的形式却可以是多样性的。那么,意也可以通过多样性的象来体现。例如,“忧愁”这一意(情感),“诗仙”李白有“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用明月和白发比喻忧愁;李煜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浪淘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用流水写忧愁;蒋捷有“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一剪梅》)用时节的变化来写忧愁;李易安有“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醉花阴》),用薄雾浓云的天气比喻忧愁

同时,我们也可以从真善美的辩证关系来看象和意。真,是指各个物种自身的自然状况及其内在的客观规律。象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物和事,它首先是符合客观规律应运而生的,有自己的“个性”,所以它是符合真的;善,就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追求的有用的或有益于人类的功利价值。意是在具体形态(这里指的是诗歌中具体的象)中体现出来的人的本质力量,它是人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体现,它反映了人对客观事物的意志和要求,所以它是符合善的。但这还不足以产生美。狄德罗说:“真、善、美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在真或善之上加上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真就变成美了,善也就变成美了。”只有真与善以“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它才能成为审美对象,具有审美价值。而象和意的有机组合正是以“某种罕见的、令人注目的情景”表现出来。所以,其有机统一体——意象正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真和有益于社会发展的善的具体而光辉的形象。所以,这个形象(意象)就是美的了。

再次,象和意是怎样联系起来并最终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的?这就需要我们大脑丰富的想象力。借助袁行霈先生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一文中把已经分为诗人之意境、诗歌之意境和读者之意境,我们不妨也把象和意分为诗人之象和意,诗歌之象,读者之象和意。诗人通过想象和联想,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包括思想、感情、志趣和个性等倾注于客观的象,使客观的象负载着意,从而使象具有丰富的内涵;同时,意也有了生动具体的外在表现。此时,诗人眼中的象是诗人之象,诗人的主观意识是诗人之意。语言是意象的物质外壳。在文本中,诗歌只能展现出一个个的字词,这些字词往往又是客观的象的名称化,而不能体现出意来。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里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词的词面都是象。此刻只有诗歌之象。而当读者在阅读欣赏文本时,通过自己的想象力(想象与联想)激活自己的各个审美细胞,把象呈现在大脑中,然后根据自己的“因素”再现出一片有意韵的画面,以此来调动和触发自己的思想情感。那么,读者所欣赏的象就是读者之象,读者所产生的情感想象就是读者之意。这里,诗人之象、诗歌之象和读者之象是贯穿整个过程的,它们是客观的,同一的,不变的。而诗人之意和读者之意却是有差异,有时甚至很大。这是由于诗人和读者所处的时代、地域环境、生活阅历、情感历程、思维方式、性格等“因素”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而且,这也是读者之意和读者之意有差异的原因。例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首先,是诗人通过他的视角把自己眼中的象——诗人之象描绘出来,由此给我们创造出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同时在这画面里饱含了诗人丰富的思想情感——诗人之意。在文本中体现出的是这首诗歌的语言。在这一层面我们是体味不到诗人有什么思想韵籍,无非是一些象:白日,远山,黄河,高楼——诗歌之象。但是当我们(或读者)的大脑被激活了,进入审美这一高级层面,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把这些象有机组合,并且以意赋予象,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有意境的画面:诗人站在鹳雀楼上向西眺望,只见云海苍茫,山色空蒙。由于云遮雾绕,太阳变白,挨着山峰西沉;楼下滔滔的黄河奔流入海。前两句画面壮丽,气势宏大,读后令人振奋。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形象地揭示了一个哲理:登高,才能望远;望远,必须登高。但如果读者没见过黄河,怎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亲奔腾之势?如果读者所处的是一马平川,目之所及皆是一望无垠,怎能体会“千里目”这一词蕴涵着诗人的崇高理想和人生哲学?这就很可能造成诗人和读者之间的距离感,即就是诗人之意与读者之意有别。读者之意和读者之意的差异也就很容易说明了,这就不加以赘述。

这就是诗人和读者借助自己的丰富想象与联想把自己的意(生活阅历、人生情感、志向志趣)附加给象,从而把二者统一起来传情达意。

最后,从艺术技巧角度来说,诗歌的象能负载意是通过人们(这里指诗人)的各种手段而完成的,这个手段则是使象艺术化的过程。例如象征这一写作手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象征如下解释的:“①、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火炬象征光明。②、用来象征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火炬是光明的象征。”(《现代汉语词典》1378页)第二种意思跟我们的论题无关,第一种说法又并不十分准确。我则倾向于崔锡臣先生的看法: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崔锡臣著《修辞方法辨析》)。象征即是“以物征事”,简称象征。请注意,这里用的是“暗示”。既然是暗示,就不能非常直白地把意思直接地说出来;说出来也可以,但不能叫做象征。通过象征,象暗含着意,读者读到象的时候就会立刻领会出象所承载的意。有些象已经固定具有某种意了: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品格高洁的隐士幽人,莲和兰象征品质高贵的君子,秋雨梧桐暗含悲伤凄凉之情,白发暗含年近迟暮或忧愁,额上皱纹暗含岁月沧桑桑、、、、、、再如我国最早的两部诗歌总集《诗经》《楚辞》中的“比”、“兴”手法的运用。还有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的使用,这些都可以把象和意很好的联系为和谐的一体。

意象的两个基本要素,象和意的发展演变是经过历史的演进和人类社会生活的不断发展而逐步走向丰富和完善,是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不断提高的表现,同时人类认识水平和审美水准的提高又推动着意和象的和谐统一进程。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第三版)之中国古典诗歌意境中国古典诗歌意象【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月

2.陈节注译.诗经注译【M】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2007年4月

3.汤漳平注译.楚辞【M】中国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

4.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修订二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4篇

借助对古典诗词的品味和赏析,不难体味一种久违的情韵――它在时空上和我们相隔遥远,却在精神上和我们血脉相连。我们的灵魂可否在那里诗意的栖居。

关于古典诗词,人们常说的就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作”。没有人会否认,“腹有诗书气自华”。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古典诗词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国文人的心灵,滋养着他们的精神。他们通过诗词的创作,或言志,或叙事,或写情,或描景……又不断给它注入新的内容,使之更加丰富。

自清末民初之后,古典诗词的创作随着白话文的崛起而逐渐消退。由于教育制度的变迁,古典诗词随着古文一起,被白话文所写的现代诗所取代。然而,古典诗词的地位仍不可取代。在陶冶性情等方面,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着难以言喻的亲近感。

从2006年下半年开始,一股解读古典诗词热在书市悄悄兴起。名不见经传的80后女子安意如凭着自己对古诗词的理解写出了《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陌上花开迟迟归》。这些书本本畅销,多次在卓越销售排行榜名列前茅。按照发行方北京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经理辛继平的说法,“安意如的书有这么大的销量,确实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后来我们分析,这是因为社会很浮躁,所以读者需要追求内心的平静。而安意如解读古典诗词的文字又很优美,恰好适应了这种审美需求。”

之后,媒体爆出了安意如涉嫌抄袭网友江湖夜雨的负面消息,安意如在博客上向江湖夜雨表示了歉意,同时否认抄袭。因为安意如的走红,江湖夜雨也签约最早出版安意如三部著作的公司,近日推出了解读《全唐诗》的《长安月下红袖香――盛世浮华下的女子背影》。

对比安意如和江湖夜雨的著作可以发现,两人文风确有不同。有读者评论称,“听江湖夜雨谈诗词,如坐山中松下听高士论道,剪烛论心,天苍苍野茫茫,自知‘人间正道是沧桑’;听安意如说诗词,如听恋爱中的小女儿说情话,执子之手,情切切意绵绵,只愿‘人生若只如初见’。”而一部分对古诗词毫无兴趣的读者则表示,通过江湖夜雨和安意如的解读、品味,感觉理解了诗词的意境,江湖夜雨所讲述的那些诗词背后的故事和引述,不仅能加深读者对于诗词的理解,还融汇了很多古代社会、文化的知识。

安意如的解读更为感性,她不赞成用严肃的面孔去对待诗词,而更注重现代人在古典诗词中所产生的情感共鸣。江湖夜雨则一直试图在现代和传统中找到平衡点,“我们国家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不像古董珍品一样需要花大量的钱才能够买下来。《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是谁的?谁能读懂了她,享受这首诗中的意境,她就是谁的。当然,因为年代久远,很多古典文化中的东西和我们现在有了一定的隔膜,这就需要我们对古典文化进行新的解读。”

对古典诗词的解读毕竟不同于回顾历史, 它更能包容多种解读和阐释。对于研究者来说注重的是“我注六经”,即尽量抛弃阐释者的先入之见,先将文本真实还原,然后进行解释;而“六经注我”的解读则是“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的办法,以“心解”为主,视角更具主观色彩,也更具个性。因为如此,“唯心主义”的成份也更大。然而,古典诗词的开放性在于,从不同的视角,人们总能看到他希望目睹的东西。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日益增大的今天,古典诗词仍能带给我们心灵的宁静和审美的愉悦。我们难以葆有祖先一样的古典情怀,借助诗词的品味和赏析,却不难体味一种久违的情韵――它在时空上和我们相隔遥远,却在精神上和我们血脉相连。安意如激活了我们沉睡的记忆与情感,我们的灵魂可否在那里诗意栖居?

第5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用典”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78-01

古典诗词的阅读鉴赏,常常遇到语言方面的障碍,障碍之一,就是诗词中的“用典”。“用典”是诗词中经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手段,六朝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也就是说,借助既往的事情熔铸自己的思想,既有“类义”的比喻作用,又能够“以古证今”。

古典诗词中的“用典”,是古典诗词固有的一种特色,这是由诗词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诗词贵在含蓄,立意要精深而不浅露,用语要简洁而又意味深长,经得起反复吟咏。显然,不用典,就很难抵达这样的境地,因此,诗人常常借助于用典来塑造形象、烘托气氛、创设意境,在最为经济的有限天地里,最大限度地融汇深邃曲折的内涵。

从典故的性质上看,有“举人事以征义”和“引成辞以明理”(刘勰语),前者为“用事”,就是引用既往的故事,借此类比现实,或引发联想,使语意更丰盈、更深厚;后者为“用辞”,即引用现成的辞语,借此明证事理,或概括形象,使用语更清幽、更委婉。

“用事”可分为“直用”、“活用”、和“反用”。

“直用”,就是直接引用典故的本来意义,借以表达自己的情感。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阙可以说用的全是周瑜破曹的故事,词人多层面地展示了周瑜的飒爽英姿,特别是“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雄才大略的非凡风采跃然纸上,词人讴歌周瑜的丰功伟绩,折射出的是词人内心深处的真切渴望。

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说周公“一沫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也。”意思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有识之士,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他念叨的是如何让贤士归依自己;一餐饭要三次把饭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诗人巧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不凡气度来勉励自己,以求一统天下伟业的实现。可谓用心良苦。

李商隐《锦瑟》诗中的“望帝春心托杜鹃”,是用望帝化为杜鹃,“至春则啼,闻者凄恻”的民间传说,来寄托诗人的难言的冤情;同样,白居易《琵琶行》中也借“杜鹃啼血猿哀鸣”来暗示自己“迁谪”的愤懑。

“活用”,是灵活地变用典故,它既可以突出典故某一个侧面的意义,从新的角度加以引用,又可以对整个典故的原有意义加以引申发挥。

秦观《鹊桥仙》,全词引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可词人不落前人之窠臼,从一个新的角度诠释故事,赋予古老的故事以全新的内涵,“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一洗嗟叹悲戚之态,突出牛郎织女难得一见的珍贵,从而引发出“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一个颇具哲理意味的命题。显然,词的立意较之于《迢迢牵牛星》,胜出了一筹。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用的是《南史・谢灵运传》的记载:谢灵运游山,必到幽深高峻之处,为了登山省力,他特地准备了一种屐底前后装有活动齿的木屐。李白以此,显示“梦游”中的身心放松,轻快如燕。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最后,“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的是有关廉颇的旧事:廉颇免职后,跑到魏国,赵王想再用他,便派使者去察看他身体状况。廉颇为了显示自己尚可以用,“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而赵使为廉颇的仇人所贿赂,回去禀告赵王:“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于是,赵王以为他确实老了,便不再起用廉颇。词人活用此典,以廉颇自况,抒发内心的感慨,自己虽年事已老,可为国效力的雄心不泯,只可惜无人问津。正所谓借他人杯酒,浇自己胸中块垒。

“反用”,是按典故的固有含义反其意而用之。

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佛狸,后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击败宋文帝,率军追到瓜步山,在山上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词人渴望早日实现恢复中原的宿愿,可现实却是“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让人倍觉失望。词人用“可堪回首”,标明其鲜明的批判态度。词人反用这一典故,融自己的思考于旧事之中,发人深思。

关于“用辞”,也可以分为“借用”、“活用”和“反用”。

“借用”,即直接借用前人的一些诗句,虽用的是别人的诗句,但已赋予了新的意境。

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诗是写热恋中的女子对情人的思念期待,诗句的意思是说,你那青青的衣领呦,牵动我对你绵绵不断的愁绪。曹诗借用这诗句,其义早已超越了男女私情的意味,而赋予她更为丰盈的内涵。“青衿”原是周代读书人的服饰,诗中以此借代才识渊博的人,而那些人也正是诗人心中绵延不绝的期待之所在。

为了进一步强化这一心志,接下来诗人再次借用《诗经・小雅・鹿鸣》开篇的四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萍”,原诗以鹿鸣起兴,以瑟笙渲染气氛,展现出的是一派和乐融融的欢宴嘉宾的景象。而这样的景象也正是诗人心中所描画的图景。两处引用,形成比照,先表求贤不得的日夜思慕,后抒求贤既得的由衷欢欣,其思贤若渴的心迹,便也昭然于笔墨。

“活用”,是用前人具有典型意义的辞语,融化到自己的意境或形象中,成为具有新的含义和色彩的艺术语言。

陶渊明《归园田居》“虚室有余闲”,“虚室”,语出《老子》:“虚室生白”。诗人用此辞含有双关的意味,既指有形的屋室,又暗喻无形的心房,由此,充分传达出诗人对环境清幽,心境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姜夔《扬州慢》“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前者出自杜牧《赠别》中的“豆蔻梢头二月初”,后者出自杜牧《遣怀》中的“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词人话用杜牧诗句中原有的辞语,以彰显杜牧出众的才华,紧接着的“难赋深情”,则暗示了现实的扬州,就连杜牧也难摹其状,扬州之凄冷可见一斑。

“反用”,就是在与原义相悖的基础上引用既有的辞语,它在表情达意上有一种反衬的作用。

第6篇

摘 要: 在教学实践中,诗歌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精湛的艺术手法蕴藏的美质,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进行艺术鉴赏的载体和沃土,是语文教学《大纲》规定(高中生具有初步鉴赏能力)的实践化,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那么,在古典诗词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力呢?可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让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

关键词: 古典诗词 审美意趣 艺术鉴赏 艺术境界

一、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趣

在古典诗词的语言形式与学生固有语言知识的距离中寻找认知的契合点。有人说:“诗是形象化的修辞学、是魔幻的修辞学。”它讲究辞律、平仄、用韵、对仗等为表情达意的需要,采用语序颠倒、句子结构特殊的表达手段,对标准规范的语言故意进行充满美感的扭曲。1.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之趣。2.从生活实际运用中激发求知欲。有的古典诗词被谱写成歌曲,流传大江南北,如《但愿人长久》、《独上西楼》、《雨霖铃》、《春花秋月何时了》、《在水一方》,学生从生活实际中认识到诗词并非文人墨客的专利,而是具有增加生活美的实用价值。3.诗词讲究韵脚、平仄等,易于朗诵,对讲究语言之美的写作有启迪作用,让学生认识其艺术价值,化“距离”为美的要素,培养学生的诗词语感。4.诗词的形式为内容服务,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大胆想象,横跨天上人间奇景异域,看似奇特,浪漫美妙,放荡不羁,实则以积极浪漫的笔法表现内心忧愤,即“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洒脱人生态度。学生往往为诗情所感动,更为诗人用诗的形式淋漓尽致地表达情感的创作手法所折服。因此,在诗词教学中要善于化解诗词形式对学生造成的审美心理障碍,发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趣。

二、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青少年正处于审美心理发展过程的不稳定阶段,可塑性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追求健康的审美趣味和确立正确的审美尺度。突破教材对“主题”的定论,强化艺术鉴赏功能。所谓“诗无达意,文无定评”指对诗作的评价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作品的主题,教材往往出于“文以载道”的思想而定位定性,有牵强之嫌。因此,教师要加以点拨指导,淡化爱情主题。对有些爱情题材诗词的教学应侧重于艺术特色教学。例如,柳永的《雨霖玲》:“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词风婉约、情意绵长,堪称言情佳作,但思想局限性较大,仅表现男女的离愁别绪。对此,可引导学生从艺术角度加以鉴赏。1.借景抒情。用“寒蝉、长亭、烟波、暮霭”等笼罩着愁的景象渲染“离愁”气氛,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虚实相生尽情铺写。词的上阕实写离别情形,下阕虚拟别后心情,淋漓尽致地表现主人公浪迹歌馆楼台的生涯和“多情自古伤别离”的情怀。启发学生发散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将柳永词与苏轼的豪放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做比较,从而认识到词风受内容的影响。2.以客观态度审视主题。如教材对《孔雀东南飞》可引导学生多层面加以评价。婆媳矛盾引起夫妻分离,婆婆是封建家长的代表,还有女人之间的嫉妒心、个性心理、情感等因素,是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焦刘二人对爱情忠贞值得称颂,但消极态度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不值得歌颂。揭示诗作实质。《孔雀东南飞》写出了中国封建意识对善良美好人性的摧残,具有典型意义,作品或现实生活中诸如此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因此,要引导学生认识形象的丰富性与复杂性,对社会、人生、宇宙作深层次思考,拓展情思,辩明事理,渐渐以艺术双眼审视艺术的诗作,提高艺术鉴赏力。

三、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教师要发挥古典诗词的例子作用和真善美的艺术价值,并以此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师生要有诗心,钱迅先生说:“凡人之心,无不有诗,诗不为诗人独有。”欣赏文人志士高尚的情操,如屈原的“吾将上下而求索”九死不悔的追求真理的精神;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志士的高洁操守;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视脱俗的鲜明个性,这些都令学生受到“润物细无声”般的熏陶。而诗词中的风光美则令学生如临其境,如沐春风般舒适,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现悠然自乐的田园生活,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恢宏雄奇的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总之,古典诗词是华夏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以深邃的意境、生动的形象、凝练的语言、丰富的内涵、独特的手法在中国文坛独树一帜,能够流传千古并选入教材的是美育的一块净土。因此要采取多种教学形式,寻找多种途径和方法,克服教学中的单调感与模式化,适应中学生心理精神的丰富性,让课堂上洋溢美的光彩。

四、让学生进入诗的艺术境界

意境是作品描写某种事物达到的境界,是作家思想感情和作品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学生对意境的感悟、体验是对诗词艺术认识的升华,是一种深层次文化素养。近几年来高考试题中诗词鉴赏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引导学生感悟意境成为诗词教学的重要一环。1.教师要打造诗化课堂。让学生认识作者构建意境的常见手法,如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认识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表现手法。如白居易的《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获花秋瑟瑟……别时茫茫江浸月,开头以枫叶经霜、荻花翻白、秋风瑟瑟的萧条秋声秋景渲染出凄凉幽怨的气氛,烘托下文人物活动情景,为全文垫下情感基调,教师再引导学生根据写作背景、作者情感、主人公的遭遇、自己的审美基础体会作品的意境。2.以知识储备架设进入意境的桥梁。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与《饮酒》将读者带到恬静安谧美好的乡居小庵之中。可让学生展开艺术思维:划出诗中描写乡村景致的词语;自己在生活中有无体验这种心情,如乡间小路,校园的花园里、郊游、登山所见之景,这些与作者笔下之景有异曲同工之妙。由此激发学生产生愉悦、自然、悠闲的美感体验,构建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的艺术境界。

总之,在高中古典诗词教学中,以解词释义、掌握层次段意、思想主题为基础,适当加强诗词鉴赏教学,使学生得力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提高语文素养。

第7篇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讲解 吟诵 引导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古典诗歌对于陶冶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培养青少年的审美情趣,鼓舞青少年奋发有为都有着重要意义。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传承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选入中学教材的古诗词,都是历经锤炼的名篇佳作,它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语文教育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而古典诗词的教学则是突显其人文性的重要工具。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诗言志,诗传情,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使之如暗夜之明星,如荒漠之清泉,如陈年之佳酿,如乱世之桃源。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掌握古诗词并且得其精髓就成了必备技能。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古诗词教学却成了教师不愿教学生不愿学的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是在现行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在教授古诗词的时候把内容无限分解,精确到每个字、词、句的含义,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诗大餐被教师们翻译成一碟索然无味的小菜。古诗教学最终被简化成会背诵似乎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置诗词文学营养和民族情结于不顾,把学生当作接受的容器一以灌之。因此多年来的古诗教学课堂上缺乏对古诗词热爱的情感,课下没有注重古诗词的拓展、延伸,缺乏对诗人、诗情的激情共鸣,缺乏对古诗词语言文字的拍案叫绝,学生们似乎只是机械地“翻译”,苦苦地背诵。教材中虽编入了许多令人叫绝、千古传诵的经典诗词,然而在学生眼中却如过眼云烟。因为他们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教师那里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何谈滋养?优秀文化遗产又如何继承和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古典诗词的教学,熟读而诵固然很重要,但是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的熏陶,重视学生对于古诗词传达出的意境的体会,不但要教会学生欣赏美,而且要使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要做到这一点,我认为以下几个步骤是必不可少的。

第一、要向学生讲解必要的古诗词基本知识

中学语文教材所选的古诗词由诗、词、曲组成。因此,应要求学生分别掌握各种体裁的特点。要引导学生把握中国古代诗歌的美学风貌,注意诗、词、曲的总体区别和联系,掌握其基本艺术风格。学生只有具备了这些基本知识,才能够为下面的理解意境及进一步赏析打下基础。在这一环节,帮助学生排除课文中的字词难点,对一些文化常识进行必要补充。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要向学生讲解清楚“婵娟”本是指的嫦娥,因为嫦娥奔月,所以用婵娟来指代月亮。

第二、引导学生反复吟诵

尽管当前不少人反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笔者本人也不赞成古诗词教学就只限于学生的记诵,但是语文学科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学生必须熟读记忆所学内容才能有更深层次的提高。正如《论语》中所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背诵是古诗文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引导,古典诗歌讲究严格的格律。以律诗为例,每首八句,四韵,一二句叫首联或其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或结联。每联的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对句。中间两联必须对仗,首尾两联可对仗,也可不对仗。对仗的目的是为了有利于诗歌内容的表达,形成诗歌的整齐美。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严格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定,追求诗歌声调变化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在教读时,要根据这些特点,引导学生读准、读好古诗的节奏和韵律,不断吟诵涵咏,感受诗的音乐美,体验作者的诗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第三、引导学生深切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感情,所营造的意境

第8篇

关键词: 诗眼 意象 意境 表现手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培养鉴赏诗歌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和鉴赏古典诗词的能力,对培养学生文学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有着重大意义。

在生源素质较差的农村中学,学生沉溺于卡通、漫画、武侠、言情等可以简捷快速吸收的庸俗文化,阅读空间变小,阅读品位变低,对高雅的古典诗词望而却步。他们往往对诗词中离散的形象内容感到困惑,更不善于通过积极的想象发现作品中的弦外之音、韵外之致。因此积极探索具有实效性的古典诗词教学方法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新时期对农村中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新挑战。我立足新课标教学理念,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提出一些关于古诗词教学方法的见解:尽管诗歌教学应以指导学生吟诵为主,但诗歌教学同样离不开“讲”。著名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主张,不论是阅读课还是诵读课进行一点画龙点睛的讲解是必要的。我认为鉴赏诗歌的切入点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抓住诗眼

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说:“眼乃神光所聚,”这表明“诗眼”是全诗神韵的集中表露。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精彩、最关键的词句,可以是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语句。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的诗眼是“怨恨”,抓住“怨恨”二字可以引导学生对“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四句进行理解,这四句充分写出了昭君的身世遭遇,汉元帝昏庸、不辨美丑、使她远嫁异乡,流离而不得归,身死大漠,岂能无恨?再由王昭君讽喻自己,作者的情感一目了然。可见,鉴赏诗歌时抓住诗眼确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很好地认识了诗眼,对全诗的了解就抓住了重点。

2.抓住意象,品悟意境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的、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的、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象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意象的创造和连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古诗的重要切入点,我们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通过意象的分析进入其中。如《登高》中诗人选取了“急风、天、猿、渚、沙、飞鸟、落木、长江”八种意象,营造了苍凉孤寂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中,附加以“常、多、独、苦、恨、停”等直接抒情的字眼,学生比较容易进入情境,感受情感。当然引导学生从诗歌意象营造的总体氛围中把握它要暗示或启迪读者的东西,通过意象理解意境,这个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完成,如借助联想和想象,学生还要有常见意象内涵的积累。

3.关注表现手法

先让学生了解有关表现手法的术语,如抒情方法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运用典故。描写方法有白描、渲染、对比、衬托、象征、想象、联想、托物起兴、虚实结合、侧面描写、正面描写、欲扬先抑等。常见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反问、对偶、借代。对于采用何种表现手法鉴赏诗歌时,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鉴赏。如《蜀道难》讲夸张与想象,《秋兴八首》讲融情于景,《锦瑟》讲运用典故,《马嵬》讲对比,让学生一课一得,吃透方法。

4.重视语言鉴赏

再好的诗歌内容要借助语言表达,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的魅力就是语言的魅力。古人讲究炼字炼句,就是对诗歌语言进行锤炼。因此,教师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比喻和描写,好的诗句必然会吸引或打动学生。教诗要唤醒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把他们的关注力集中到诗的语言本身。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选择,同时还要注意到一些问题。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参和自身理解,而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多角度解读诗歌。

第9篇

摘 要:意境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精髓,本文结合许渊冲和林语堂的两首译作为例,阐述了文化差异对诗歌意境翻译的影响及意境翻译中“美”与“真”的和谐统一与情感共鸣。

关键词:诗词翻译;意境;文化差异;美;真;和谐统一

作者简介:童美茹,女(1979-),任职于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学。

[中图分类号]:H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1)-16-0134-02

诗词是人类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所积累的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诗人在抒感时往往采用简洁而富有情感的语言和新颖生动令人浮想联翩的意象来抒感。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在诗歌的翻译中会出现其他文体在两种语言转换过程不曾遭遇的一些壁垒和障碍,而形成这一障碍的很重要的因素来源于诗歌艺术的灵魂――意境。意境是诗歌情与景的交融。诗人凭借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景的意象营造出丰富而又真挚的情感世界。但诗人抒发的情感世界又远非语言能完全表达的,因此意境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诗人更希望读者能置身于其用诗化文字所缔造的意境中,在解读诗人情感的同时也引发出读者自己心中的感情,从而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诗词的赏析中,即使与作者具有同源文化的读者在跨越了时空的距离来解读诗歌的意境时都有一定的困难,译文读者更是如此。如果一万个人心目中会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那么不同读者对心目中的“绿肥红瘦”也都有着自己不一样的注解。

一、文化差异对诗歌意境翻译中的影响

对于非本族语的读者来说,其一,由于地域差异许多自然景物或者中国的传统文化通过景物的搭配所营造的写意目的是外国译者没见过也无法领会的,比如“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等诗歌的文字,堆积在一起本身就是一幅很有意境的写意画。就好像中国的园林文化中所强调的“园中有园”,“小中见大”的布局手法与“曲径通幽”和“天人合一”的文化意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其二,形成各个不同文化圈中的诗人在意象选择和感知方式上存有差异。 又如唐人的“鱼嚼梅花影”,这

与传统国人的“闲适”情结是分不开的。养花、观鱼、遛鸟、作画吟诗,品茗饮酒这是传统文化圈中的中国人特有的一些审美情趣,是国人千年来为摆脱俗务与尘世的喧嚣所培养的一些独有的文化情结,文人墨客士大夫在这些情趣中将那个与世界分离的自我从熙攘喧嚣的凡尘中超脱出来并寄情于诗歌,充满了感性之美。这是惯于理性思考与居住在几何式园林中的西方读者很难理解的。这就要求译者不仅要有双语能力,而且还要有双文化乃至多文化的知识,特别是对两语言的民族心理意识、文化形成过程、历史风俗传统、宗教文化等一系列互变因素均有一定的了解。只有这样,译者才能找出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原文的信息意图,对译文读者的阅读期待及认知环境有较准确的了解,顺应并以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和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为目的,进行具有最佳语境效果的翻译,将原文作者的意图传达给译文读者。这种影响必须要求译者能够熟知并贯通中西方文化。

二、“美”与“真”在诗词意境转换中的和谐统一

作为特殊文学形式的诗歌,在其翻译时存在着诸多困难。我们可将关联理论与诗歌翻译相结合。这种关联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一方面在语言风格措辞格式上要尽可能的靠近源语作者,来传达源语作者的表达意图,另一方面还要在熟悉并深入理解译文读者的文化背景下最大程度得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审美需求,并且在意境的转换中要找到文化差异中的切入点。诗歌的审美本质在于其意境的传递。而意境却需要译者能在两种文化中充分联想,从而达到情感上的链接。汉语是由表意文字的集合,其词汇具有超脱语法规则和词性约束的极大自由。这使中国古典诗歌能够直接呈现事物和景象,不必有语法的限定,因而显得含蓄空灵,意蕴超凡。所以,即使懂汉语的英美译者能够准确地把握原诗歌的意义,也很难真正对原诗歌所渲染的意境有所“感”,有所“悟”,有“最大近似”的感受。所以诗歌意境的翻译一定要情景交融,既要强调情景以及与源语作者遣词造句风格上的尽量一致,即“真”,也要注重意境的美。在这一方面林语堂先生非常擅长。他将诗词中句式以及韵律上的美感一方面真实再现,另一方面在意境的翻译上又突破了原来诗词中意象的限制与目的读者的文化尽量契合,达到了“形真”与“意美”的完美结合。

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The weather, now warm, now cold, Makes it harder than ever to forget…-----Forlorn

这是林语堂翻译的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一部分,原词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英译本是“So dim, so dark, So dense, so dull, So damp, so dank, so dead! ”。这些英文单词单个来看没有一个准确表达了寻寻觅觅、冷冷清清或是凄凄惨惨的意思。显然林语堂并非着意表达原诗寻觅徘徊而不得,凄冷悲催而神伤的字面意思,他一方面巧妙得通过压“头韵”的修辞手法将李清照原词中的七个叠词译成了双声词,让英语读者跨越了语言的障碍感受到了原词中抑扬顿挫反复重叠的诗词的音律之美。在形式上契合了原文的措辞特点,达到了翻译过程中“形”的“真”。而单词 dim(黯然的), dark(无光的), dense(惆怅的), dull(百无聊赖的), damp(沮丧的),dank(凄冷的),dead(无望的)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林语堂更是通过它力透纸背的语言功力让读者置身于千般惆怅,万种凄然的情境中,穿越了时空感受到了这个女子在国破家散,夫君伤亡的冷秋所感受到的悲凉惆怅,哀婉无依。恰似原诗词的开篇,在没有用一个“愁”字的情况下让读者却置身于愁绪满怀欲说还休的基调中。

三、意境的营造与情感的共鸣

诗歌是情感世界的象征。意境则是情感与景致的融合,同时也是主观想象与客观景致的完美统一。中国古典诗歌大都是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表达十分含蓄。这些清新明快含蓄之作,大多借助有关物象去抒发感情,去托物言志。由于处于不同的社会文化环境,具有不同的心理结构,在英汉诗歌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在遣词造句时也应通过以有形表现无形,以实境表现虚境, 以有限表现无限, 使得诗歌的艺术意境韵味无穷。从而把生活的境界升华为艺术的境界, 把蕴含在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如晚唐诗人李商隐著名的无题诗“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Its" difficult for us to meet and hard to part. The east wind is too weak to revive flowers dead. 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 sick heart; The candle burned to ashes has no tears to shed.’这首诗,以女性的口吻抒写爱情心理,在悲伤、痛苦之中,寓有灼热的渴望和坚忍的执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绵邈,极为丰富。原词首句的“别”字是指既成的被迫分离。两个“难”字,第一个指相会难,第二个是痛苦难堪的意思。所以许渊冲先生选择了两个不同的词“difficult”和“hard”而“meet”和“part”与“difficult”中的“t”形成了诗歌的韵律美。“and”的承接将因为“相见时难”而“别亦难”的感情,表现得更为曲折入微。第二句的“too …to”结构搭配“weak”和“dead”以及动词“revive”的使用将羸弱的东风欲将而不能使凋零的百花得以复苏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烘托出了诗人离别时肝肠寸断万般无奈的情境。第三句用春蚕只有到死才会停止吐丝来象征对对方经久不衰,至死不渝的情感, 原诗中的“丝”译为“silk”,“思”译成“love- sick”, 而“sick”和“ silk”不但音近而且形似, 译文的巧妙处理让读者领略到了“思丝”切切而不断,情意绵绵而不绝的艺术意境。最后一句“蜡炬成灰泪始干”译者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将诗人那种为不能相聚而承受的痛苦比喻成蜡泪直到蜡烛烧成了灰方始流尽一样。向读者传达出思念不止,眷恋弥深的脉脉情怀。许先生译作中利用独特的音律美与流畅自然的措辞结构将诗歌中终其一生而深爱的情感和倾其一世而不渝的爱恋跃然纸上展现在译文读者的面前,亦引发其产生出聚散依依至死靡它的情感共鸣,可谓译品中的上作。

四、结语

中国的古典诗词是世界文学艺术中的瑰宝,翻译工作者只有不断提高个人的文化积淀与文学修养才能将诗词艺术的灵魂-----“意境”通过其“美”与“真”的和谐统一再现给译文读者,从而引发起出译文读者的情感共鸣,为我国古典诗词艺术的跨文化交际搭建起一座桥梁。

参考文献:

[1]冯庆华. 实用翻译教程(增订本) [M ].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2]李翠娟. 汉英诗歌翻译中的意境转换[ 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6):53-55

第10篇

一、重视“两看”

1、一看标题。很多诗歌的标题已经显露了诗歌的主要内容。重视审读标题,很容易把握全诗的内容。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首诗乍一看都在讲方塘美景,水清如许,只因源头活水不断。若联系题目看,就会立刻想到这不是在写方塘,而是借言方塘来写读书感受的,表现读书顿悟如方塘清澈明净,学习上要不断长进,必须不断吸取新鲜知识。正如方塘清水,因有清流活水,源源而来。

2、二看注释。古诗的注释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对一些按常规解释讲不通的字句,会在诗后注出解释,二是对作者的简介,三是对典故的注解,四是对背景的注释。这些注释大多有一定目的性,对理解全诗内容关系极大,不可忽视。

二、重视鉴赏思路,整体感知诗意

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鉴赏诗歌一般分三个层面思考:一是它写了什么,通读全诗,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展开联想、想象,在脑海中将抽象的文字转换成生动具体的画面加以感受;二看它是怎样写的,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三是这样写是为了什么,作者的目的、意图何在。

例如写景诗,“写了什么”,包括写景的季节、时间、角度、层次,景物的色彩、音响、远近、明暗、位置等;“怎样写”,包括写景的方法,如是否绘形、绘声、绘色,有没有运用典故,有没有运用动静结合、明暗对比、以景衬情等映衬烘托手法,作品是怎样情景交融的;“为什么这样写”,包括是纯粹歌颂自然风物,表达愉悦之情,还是有所寄托,表达心中的隐情。

三、重视关键词句,准确把握内容

诗词用语各有特点,有的含蓄委婉,有的平白朴实。但不管哪一类作品,作者的主旨总会体现在关键词语上,在快速阅读时应注意抓住这些关键词语,窥一斑而见全豹。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考题要求判断 “这首诗就‘王杨卢骆’身与名俱灭的结局抒发了叹惋之情”这个选项是否正确。理解此诗的关键是要搞清“王杨卢骆”为何许人,只要知道他们是“初唐四杰”,就不难断定该选项是错误的。

四、重视审题

第11篇

我国是花的国度,牡丹国色天香,荷出淤泥而不染,兰幽谷吐芳,梅高寒绽蕊,菊凌霜傲放。我国也是诗的国度,诗歌的发展源远流长,形式异彩纷呈。自古爱花佳话不胜枚举。古代的文人雅士往往把花作为写景抒情之意象,赋予花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风骨。

是我国的传统名花,早在《礼记・月令》里就有“季秋之月,鞠(菊)有黄花”的记载。秋天万木萧疏,群芳零落,而却凌霜傲放,芳香四溢。由此,它牵动了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的情思,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有人崇尚其隐逸的情怀,有人借它抒发淡淡的闲愁,于是一曲曲借菊传情、托菊言志的颂歌流传开来。

是重阳节的象征物,古代重阳节有个很雅的名字:菊月。九月九日,草木枯萎,独傲霜独秀,每逢重阳,不少人都在家堆叠菊山,饮酒赏菊作乐,不少文人雅士还写有关的诗表情达意。清华大学教授谢思炜也说:“古人咏白菊之诗甚多,而能写得如此有情有境有趣者罕见。”

我国古典诗词中,最早出现在屈原的名作《离骚》中,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中,虽然此诗中只是点缀物,不算真正的咏菊诗,但却成为后世咏菊诗词的滥觞。从此,成为历代文人雅士咏颂的对象,也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进入文学作品,使之益彰的,应算东晋大诗人陶渊明,他一身傲骨,不为权贵折腰,任彭泽县令时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解印归田,躬耕田园二十余年,他爱菊、种菊、摘菊、饮酒,为此,留下了关于菊的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他留给世人传颂千古的名句。他以诗人 和隐逸者的姿态,赋予菊独特的超凡脱俗的隐者风范,他以的品格和气质自励,菊从此成为怀才不遇的士子、遭馋受贬的谪客、崇尚隐逸的文人寄情世外而高标独步的象征,菊从此有了隐者的灵性。

《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在九九重阳应节而开,李清照佳节思念外地做官的丈夫,认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比秋风摧残下的还瘦,“人比黄花瘦”形象地抒写了相思之苦。多次出现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黄花即指代,丈夫过世留下她孤身一人,国家沦丧,故乡沦于外邦之手,她随军南下颠沛流离,饱尝人间辛酸,于是有了憔悴、飘零的悠悠情思,由此,在李清照笔下表达的是思念的淡淡忧伤和感时伤怀的情思。闺怨诗词古已有之,抒发思妇情怀的诗中常见的影子。

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后两句点明作者爱菊的原因:在百花之中是最后凋谢的,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菊的这种神韵正和作者历经贬谪而心志弥坚的风骨相一致。可见此诗表达了作者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郑思肖的《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一句是说宁可一直守在枝头,也不愿被北风吹落在泥沙中。作者借菊言志,成了高尚人格的写照。其实,很多诗人都爱菊,看重的就是它历经风霜而坚贞不屈的高尚品格,菊又成了志士的坚贞高洁品格的象征。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丛菊两开”说明诗人离蜀历经两秋,风霜凄紧,严冬将至,作者营造了一种凄冷的意境,抒发作者羁旅无依的伤感,而凄苦之情,思乡之意,皆在不言之中。苏轼《赵昌寒菊》:“轻肌弱骨散幽葩,真是青裙两髻丫。便有佳名配黄菊,应缘霜后苦无花。”诗人将菊的枝、叶、花比喻为清丽佳人,见诗如见花,见花如见人,在诗人眼中成了游子感时伤怀的代表。

黄巢《题》:“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诗中的是当时社会上千千万万处于底层的人民的化身,作者既赞赏他们迎霜开放的顽强生命力,又为他们的处境、所遭的命运而愤激不平,立志要彻底加以改变。想象有朝一日自己成了青帝,就要让和桃花一起开放,这豪迈的语言,正体现了作者旧政权的决心和信心。在《采桑子・重阳》中充满了对革命前途必胜的信心,所以词中描写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秋色绚丽。在诗人笔下,又充满了勇者的豪情壮志。

百花丛中,是幸运的。它得到了中国文学史上伟大诗人屈原的赏识,后经陶潜益彰,从此,它以其品性的素洁高雅、色彩的绚丽缤纷、风骨的坚贞顽强、意趣的丰富多彩而备受文人青睐,并与之为伍。古往今来,倾注了中国文人复杂情感的,成为大家共同认可的信息载体,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沟通了历代读者的心灵。

第12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词;诵读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能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要求同学们在诵读古典诗词的同时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并要求1―6年级学生背诵古今优秀诗文160篇。由此,多年以来,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直致力于古典诗词诵读研究工作,目的在于引导同学们在诵读、鉴赏大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之一――古典诗词的节奏美、声韵美、意蕴美、情感美、形象美等,激发同学们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华――古典诗词的美好情感。同时,借助古典诗词中美好的情感内涵,培养同学们欣赏文学作品美、创造文学作品美的能力,促进同学们鉴赏古典诗词审美能力的提高,继之创建“古典诗词诵读”特色班级。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之一――古典诗词虽然形式优美、内涵丰富、言简意丰,堪称世界文学之最,但是,一方面由于其创作的时代与我们相隔甚远,其内容与形式与我们今天的阅读兴趣有诸多不相适应之处,另一方面,尚处于小学阶段的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认识、接受、理解、鉴赏等能力也并非与生俱来。所以,教学古典诗词时,我们不仅要创设与古典诗词内容、意境等和谐一致的情境,引导同学们通过聆听和诵读等方式达到理解诗歌大意、品析诗歌中的艺术形象、鉴赏诗歌中描绘的美的景物及其蕴含在诗歌中的美的意境等,还要引导同学们学会抓住“诗眼”和关键词句,细细品味古典诗词的意境,唤起同学们的情感体验,与古典诗词的作者产生颤颤的共鸣之音;还要引导同学们调动自己已有的阅读经验,入境悟情,使同学们在学习古典诗词的整个过程有情有趣,其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情感表达能力等也能够在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得到提高。比如,教学唐代诗人杜牧的《山行》时,我采用多媒体电教设施播放了我从网络下载的音画视频配乐朗诵《山行》。当同学们看到画面中纷纷飘落的片片枫叶、听到视频中传出的悠扬悦耳的古筝乐曲和名家抑扬顿挫的诵读之声时,禁不住诗情荡漾,立即合着音画视频中名家的配乐朗诵极富表情的诵读起了这首诗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受此情境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加入了同学们激情诵读杜牧《山行》的行列中了。

可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电教设施创设与所教学的古典诗词文本容一致的课堂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同学们自觉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

二、教给方法,培养能力

教学古典诗词,我们不仅要激发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还应该教给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基本方法――即如何把握节奏、如何体现韵律等方法。因为我国最远古最原始的古典诗词具有鲜明的节奏美和韵律美,也因为《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五――六年级学生在“诵读优秀诗文”时,一定要“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所以,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引导同学们仔细聆听、模仿吟诵、细细体味名家诵读的古典诗歌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并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阅读、品味、鉴赏古典诗词音韵美、节奏美之基本方法,从而引导同学们在学习与鉴赏古典诗词的过程中真正体味到古典诗词的韵律美、音乐美等美学特质。

比如,教学宋代苏轼的《赠刘景文》这首古典诗词时,我一边运用多媒体电教设备将从网路下载的古诗音画配乐朗诵《赠刘景文》视频播放给学生视听,一边引导同学们感悟这首古典诗歌的音韵、节奏等美学特点后,进而引导同学们明白下列诵读古典诗词之基本常识:(一),在古典诗词中,每句七个字的叫七言诗,比如苏轼的《赠刘景文》即是;七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有三个,以苏轼的《赠刘景文》为例,其朗读节奏为:“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二),在古典诗词中,每句五个字的叫五言诗,比如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即是;五言诗的朗读节奏一般只有二个,以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为例,其朗读节奏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从此以后,只要是学习古典诗词,同学们都能够很好的把握其节奏感与韵律感了,诵读古典诗词的兴致也远远高于此前了。可见,教给同学们诵读的方法非常重要。

三、适当延伸,拓展诵读

开展古典诗词诵读教学,还要把握时机激发同学们诵读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以点带面适当延伸,拓展同学们对古典诗词的诵读面,扩大同学们头脑中的古典诗词储存量。其法,将所教学的某一首古典诗词,与其题材内容、表现手法等相近的其他古典诗词联系起来诵读,或者将这首诗的作者的其他的诗篇联系起来诵读,继之形成一个连绵不绝的古典诗词诵读链接。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内容均来源于本站老师原创或网友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仅供学习和参考。本站不是任何杂志的官方网站,直投稿件和出版请联系出版社。

在线客服 发表咨询 加急见刊 文秘咨询 期刊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