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致跳远运动员

致跳远运动员

时间:2023-05-30 10:2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致跳远运动员,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致跳远运动员

第1篇

在操场的一角,有那么几个人反复地跳动,原来是在练习跳远

也许你们不曾被人注意,但你们跳远的风姿,实在令人难以忘怀。迅速地起跳,缓柔地落地,在这之间,能有多少时间呢?但我们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两腿用力一蹬,一蹲、一起,然后有力地蹦出,在此之间你们的表情多么严肃,你们的眼神多么坚定啊!

你们为了自己的目标默默地练习着,只有在此时,你们才可以一展自己的风采。

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祝你们取得好成绩,加油!

淄博外国语实验中学初二:刘雪莹

第2篇

关键词:助跑,起跳,准确性

 

前言

在跳远技术中,踏板准确性是其中的难点,跳远运动员跑踏板不准的情况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因此,跳远的准确性是跳远技术中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中学部分跳远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有关参数。

1.2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优秀跳远运动提高助跑准确性的方法所进行的阐述、分析和总结。分析比较法:根据所查阅的文献,对跳远运动员的起跳的速度与准确性进行比较和分析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影响跳远助跑与起跳准确性的因素

2.1.1助跑的起动方式

助跑的起动方式分为站立式和行进间两种,一般采用站立式起动技术较易使步点准确。有资料表明,全国几次重大比赛男子跳远中。站立式起动156次,成功124次;而行进间起动的成功率只有50%。这是因为站立式起动技术容易控制身体的姿势,使双足站立距离、膝关节弯屈角度、上体前倾角度等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起动的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的规律等保持稳定;行进间起动,虽然不如站立式起动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但容易发挥出速度,动作放松且有弹性,有不少优秀的运动员喜欢采用这种方式起动。

在训练中不论采用何种起动技术。首先,在起动前几步应控制好步长、速度和蹬地力量,并保持一致;其次,必须严格控制起动时身体的姿势,最后随着助跑速度的稳步提高,速度和节奏越来越快,最后4~6步突出表现为保持适当步长的前提下,以加快步频的方法提高跑速,到起跳前两步达到“最大的可控速度”,同时也要使身体的重心向上、向前运动,有利于取得起跳的最佳效果。

2.1.2助跑的加速方式

助跑加速的方式有两种,即平稳加速和积极加速。平稳加速方式的特点是开始阶段步频较慢,然后在逐渐加大步长或保持步长的基础上提高步频,最后几步保持步长,提高步频。它的加速时间较长。加速过程是逐渐均匀而平稳地进行。因此,跑的动作轻松、自然。积极加速方式的特点是步频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上,能够较早地摆脱静止状态,并获得较高的助跑速度。论文大全,起跳。。

这助跑方式适合于绝对速度比较快的运动员。当今世界田坛优秀跳远选手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结合起动姿势,从起动姿势相对固定,加速的前几步与最后几步动作技术没有显著的改变,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1.3助跑的节奏

节奏指的是一个动作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助跑节奏也就是步长和步频在助跑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特点。尽管世界优秀跳远运动员的助跑在启动方式、加速方式等方面各异,但其节奏,特别是最后几步的节奏却非常相似,即从启动开始后要逐渐加大步长和加快步频,到最后4—6步则主要是加快步频,同时尽量保持步长,而最后一步的节奏应达到最快。这是由于最后一步大腿抬得相对较低,步长也相对较短,而下压更积极和速度更快造成的,同时这也是在高速助跑中进行积极快速起跳的必备条件。因为只有起跳腿大腿快速下压,小腿积极快速后扒,才能保证起跳脚的后扒速度以接近身体重心前移速度踏在起跳板上,从而减少制动因素,做出积极有效的踏板动作。

2.1.4助跑的速度

助跑速度的快慢是影响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起跳前9~10米内的速度,越快跳远成绩越好。论文大全,起跳。。而绝对速度是助跑速度的基础,只有具备较高的绝对速度能力,才有相对较高的助跑速度,并能在达到较高的助跑速度情况下,留有一定的速度储备,使运动员可以从容地做出充分的起跳动作,这已被大量研究和实践所证明。论文大全,起跳。。

2.1.5助跑的距离

在训练或比赛中跳远运动员经常会出现助跑距离过长或过短的情况,如果助跑距离过长,运动员往往在起跳前就达到了最高速度,而在助跑的最后几步速度受到损失。如果助跑距离过短,运动员在起跳时就发挥不出最大的速度。

根据前人的科学研究。在跳远起跳前一瞬间,助跑速度每提高O.1m/s,跳远成绩将提高8—10cm,可见助跑速度和助跑距离的重要性。然而,在比赛中助跑距离受到比赛的气氛、场面、情绪、身体状况、跑道、风向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在情绪高、身体状态好、顺风的情况下。助跑距离应增加20~40cm;反之,则助跑距离应缩短30~50cm。

2.1.6助跑标志的设定

标志的设定是为了更好地使运动员确定步数和距离,便于发挥自己的最好速度。一般在最后4~6步都设第二标志。设立标志,不仅使运动员掌握前半程节奏的助跑是否准确,还便于教师及时纠正运动员在助跑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运动员在练习时如果准确地踏上自己设定的标志物,心理和身体都会比较和谐,从而更好地发挥水平。

2.2提高助跑与起跳准确性的几种方法

2.2.1提高助跑节奏的稳定性

起跳前的助跑节奏是影响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众多研究表明,正确的助跑技术,应在起跳前不改变运动员在跑动时形成的节奏和身体重心高度。若运动员身体发展均衡,应重点发展其薄弱的环节,而不应改变技术弥补身体素质的缺陷。这样虽可以提高助跑准确性,但总是因小失大,牺牲自身优势环节,最终将阻碍运动员成绩的进一步提高。论文大全,起跳。。因此,在训练中应做到速度与爆发力的平衡.身体素质与技术的平衡,以建立完整技术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2.2注重设定标志的训练

从理论上分析,在助跑的最后6步设置海绵砖标志,对于初学者或助跑技术和心理稳定性较差的运动员来说,可以指示运动员着地的位置和提高运动员辨认与跳板之间距离的准确性,并帮助运动员记忆助跑时的肌肉感觉,从而有效地减少运动员最后几步的波动。使步长和步频更趋稳定。助跑过程可以分为起动姿势、加速方式和最后几步助跑节奏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最后几步助跑节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运动员是否准确、快速、有力地起跳。

所以,最后几步的助跑节奏训练倍受重视。但最后几步的良好节奏是起动和加速阶段节奏稳定性的延续。因此助跑开始几步的节奏的好坏,是影响全程助跑节奏稳定的关键因素。论文大全,起跳。。论文大全,起跳。。所以,在开始进行海绵砖助跑节奏训练前和训练过程中,都应坚持开始几步的助跑步长的稳定性和加速过程中步长与步频的稳定性,从而建立起比较稳定的动力定型,为全程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奠定基础。

因此,对初级运动员进行海绵砖标志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控制助跑步长与步频,从而提高运动员上板的准确性和成功率。

2.2.3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运动员在比赛时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理状态:一是害怕犯规;二是助跑时眼睛盯着踏板;三是一心想取得好成绩,致使动作变形;四是受外界影响,情绪紧张,注意力不能集中在比赛上。这几种心理状态都严重分散了运动员的注意力,影响了助跑与起跳的准确性。因此,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

3 结论

3.1 在跳远中助跑速度是成绩的基础,而助跑的准确性是关键,应重视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练习。

3.2在跳远训练中强调助跑速度、助跑能力、准确性、起跳技术等因素协调发展,使之达到一个相对的动态平衡。

参考文献

[1]夏华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因素2000(3)

[2]孙伟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心理因素2001(2)

[3]毛永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准确性的理论探讨2003(9)

第3篇

关键词:跳远 踏板 准确性 因素 对策

跳远运动中的踏跳是在最大限度地保持助跑水平速度的同时,获得最大限度的垂直速度,踏跳的准确程度是跳远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环节。助跑踏跳的准确性程度对比赛成绩的影响也很大,绝大多数优秀运动员平时训练的踏跳都比较准确,因此现代跳远技术非常重视影响踏板准确性因素的研究,受到田径专家学者普遍的重视。

1 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因素

1.1技术因素

1.1.1助跑起动姿势

随着跳远运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高,运动员的助跑技术与跳远助跑踏板的准确性已成为决定跳远成绩的主要因素,助跑的先决条件是使运动员在起跳踏板时,具有不失控制能力和不犯规的最大速度。

1.1.2助跑技术

影响跳远踏板准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仅就技术方面而言,助跑节奏的稳定性则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之一。助跑的节奏是由步幅大小和步频快慢两者构成的。跳远中的助跑与踏板技术是连贯的统一体,助跑准确才能踏上板,否则就会失败,所以准确助跑是准确踏板的前提。

1.1.3上板准确性

   第一,步频与步长的速度变化是造成助跑加速不稳的主要原因,求得步频与步长的相对稳定是解决上板准确性的途径之一;第二,专项耐力的好坏严重影响上板的成功率。

1.2心理因素

就踏跳来讲,运动员要以稳定的心态,勇敢地面对踏跳前的准备,完成快速有力的踏跳,为此,必须自觉,不厌其烦地接受训练。

2 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助跑感知训练对策

2.1变更助跑场地,反复体会助跑感受

   运动员平时训练可按自己的助跑习惯在跑道上进行30m~40m的加速跑,跑准后,量下助跑长度,然后把这一长度移到跳远助跑道上,再试跑3~4次,不强调准确踏板,也不作起跳练习,只要求想象在跑道上跑得快速、自然、轻松、以此提高运动员助跑的正确自我感觉。

2.2助跑不看板,以眼睛的余光及凭直觉测定踏板情况

在训练时,如果发现助跑步点有误差,可适当移动起动标志,然后再在助跑道上反复跑3~4次,仍不强调踏板的准确性,只要求用眼睛的余光及凭直觉测定踏板情况,快速跑过板即可,若发现不准,再作适当调整,以此培养不看板助跑的良好习惯,最后再把助跑后4步或6步的长度量下来作为第二标志。

2.3助跑与起跳相结合,在无心准备的条件下做起跳动作

通过上述两种练习,运动员对助跑的自我感受已很清晰了,思想顾虑也大大减轻了, 然后进行加强巩固助跑稳定性的训练。此时,仍强调按自己的感受和节奏快速放松地跑过板,不要求有准备起跳的心理,待自己感到跑得很顺心,步点准确后,再随意做起跳动作,并与完整技术结合起来进行练习。

2.4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心理技能训练方法

2.4.1自我放松法

放松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神经系统,摆脱紧张情绪。运动员闭目尽量采取舒适放松的姿势, 聚精会神地想象自己肌肉放松的情况,同时自我暗示。

2.4.2自我暗示法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我暗示可使自己的思想、情感、感受和行为一致,从而提高动作的稳定和成功率。自我暗示应用积极的“语句”进行默念。

2.4.3自我调控法

运动员可以采取自问自答的方式进行自我心理调控。例如: 助跑节奏不稳定怎样调整步子? 踏板不准怎样移动起动标志? 第一次试跳犯规应怎样安排后两次试跳? 进入决赛后如何跳好后三次?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自问自答,不但可以帮助运动员预计到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思想上有所准备,而且还可以促使运动员养成赛前良好的思想习惯和正确的思维方式,从而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2.4.4表象训练法

表象训练法是在大脑中反复想象某种运动动作或运动情境,从而提高运动技能和情绪控制能力的方法。教练员可根据不同的运动动作,不同的练习目的和不同运动员的不同情况设计相应的练习程序。

3建议

3.1 提高跳远踏板训练的准确性,着重提高助跑技术和上板准确性。

3.2 提高跳远运动员的赛中的心理适应能力,运用适当的心理训练方法。学会控制试跳成功时的兴奋情绪,消除试跳勉强踏板及犯规时的紧张情绪,提高成功率。

3.3加强对比赛环境的调控能力,克服外界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保证助跑准确性。

3.4教练员要科学地制订训练计划,无论在技术练习或训练中每一组,寓意志品品质培养于技术训练中。

参考文献:

[1]赵平,赵元.浅谈影响跳远运动员踏板准确性的因素[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6)

第4篇

运动员在助跑时,尤其是助跑的最后几步,不要受起跳的限制,应该像平跑一样快速自然,将自己应有的水平速度在助跑中充分发挥出来,以使助跑的速度接跑速度。因此,绝对速度训练对跳远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

在跳远助跑中运动员不仅要在短时间内发挥最高速度,而且要同时做好起跳的准备。所以说,跳远的助跑技术要比短跑技术复杂。这就要求运动员不仅要跑得快,而且要放松自然,有节奏,并且还要跑得准确。要求步幅开阔、快速流畅、连贯协调而富有节奏,与短跑是有很大区别的,这是由跳远自身项目的特点所决定的。

1.2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必须是以有效发展专项力量构成要素快速抗阻能力为目的的各种训练手段和多种负荷要素高效率协同的有序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必须依赖于严格按现代跳远专项力量训练理念设定的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及方法的科学性和系统性。跳远的专项力量主要指起跳力量的训练,它的肌肉工作方式是先被迫拉长经等长收缩后迅速转化为向心收缩所产生的力量为“反射性力量”。专项力量训练的手段在发展起跳支撑力量阶段以坐蹲和静止半蹲这两种手段为主;在提高起跳爆发力阶段的练习是力量性爆发力练习、速度型爆发力练习和超等长练习。

根据上述分析,跳远专项力量训练就必须采用一系列发展速度力量专门能力的训练方法,即快速力量。所谓快速力量就是指肌肉尽快和尽可能高地发挥力量,快速克服外界负荷的能力。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作用的力量越大,速度越快,所表现出的速度力量就越大。发展速度力量,重要的是把力量与速度很好的结合起来,才能转化为速度力量。在训练实践中,要科学地调整动作力量和动作速度,长时间地采用恒定负荷,就会使动作速度固定,影响速度力量的发展。负荷强度的安排是周期性、波浪式变化的。也应注意使身体局部的速度力量能力与全身速度力量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实践证明,只有使肌肉力量和肌肉速度两方面都得以提高,才能取得快速力量训练的效果,必须处理好负荷重量与动作速度的比例关系,使之能与专项运动要求相一致。(1)负重训练负荷重量一般采用本人最大负荷40%―80%的强度,要求运动员尽量体会最大用力和最大速度感,每组重复5―6次,完成3―6组,每组间歇2―3分钟。(2)不负重练习。主要是采用各种形式和要求的克服自身体重的跳跃练习,例如台阶跳、跨步跳、纵跳、单足跳、跳深等。在练习时要注意保持动作的连贯性和爆发性用力的特征。注意快速力量训练时,重复次数和练习组数不宜过多,以不降低练习速度为原则,持续时间不宜过长。

1.3跳远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训练方法

运动员最常用的训练方法是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短助跑5-10级跨步跳(单足跳)、立定五级跳远、30―100米跨步跳(要求步数)、30―50米单足跳(要求步数)、30―100米单跨跳、跳栏架(栏间 1 米,高度60―80 厘米)、跳栏架(栏间 1.5 米,高度 100 厘米)。在70%-90%的人利用立定三级跳远、立定五级跳远训练方法是由连续的跳跃技术动作组成,要完成这个复杂的技术过程,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跳跃技能、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因此,必须重视速度力量和专项弹跳力的发展。80%的人利用短助跑5-10级跨步跳(单足跳)训练方法是在双脚起跳记距练习。双脚起跳,单脚落地,连续跨步跳。通过此练习,不断改进技术动作。腿相对摆动动作能增加起跳能力,从而使身体重心快速移过下一跳的支撑点,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40%-60%的人利用30―100米单跨跳、30―100米跨步跳(要求步数)而是在跨跳结合练习,即脚起跳后的单足跳或跨步跳,连续进行。

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持续肌肉工作的能力,即对抗疲劳的能力。耐力素质包括一般耐力和专门耐力。一般耐力是指小强度或中等强度进行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专门耐力是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所需要的耐力。耐力包括两个方面,即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耐力的提高不仅取决于人的发育成熟,也和负荷要求有关。合乎规律的耐力性负荷训练可使肌肉、器官、心肺、血液、免疫系统以及物质代谢调节出现适应现象。

发展耐力素质的基本途径有两个,一是增强肌肉力量、提高肌肉耐力的训练,另一途径是提高心肺的功能。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性项群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和体能主导类周期竞速项目有耐力性和速度性两个项群。耐力性项目运动员专项耐力的要求是用尽可能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全程。除超长距离之外,专项耐力的重要供能形式为糖酵解无氧代谢供能,其主要训练方法为大强度的间歇训练法及比赛训练法。

在运动训练中,当运动员进行中等负荷耐力训练时,就会出现每分钟耗氧量与氧的供给量之间的不一致,在大负荷时其不一致的程度就更为明显,可见培养运动员呼吸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5篇

关键词 跳远运动员 跳远助跑 准确性

一、引言

跳远是学生的田径必修内容,助跑起跳又是跳远教学的重点,助跑的准确性是助跑教学的难点,助跑的准确性与否,直接影响着试跳的成绩。据报道: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成功率为75%左右,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际比赛中,踏板的成功率大大底于这个比例,大约在62%-67%之间,初级运动员这一问题更为突出。因此,在中学跳远教学和运动队的训练中,除了提高跳远必要的技术和素质外,如何提高跳远运动员助跑的准确性应成为跳远教学和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针对这一问题加以阐述并提出训练建议。

二、技术因素

1.选择适当的起动方式

助跑最初几步是影响准确性的重要因素,而启动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前几步的稳定性,助跑的起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静止状态开始,采用两腿微屈,两脚左右平衡站立的“半蹲式”或两脚前后站立的“站立式”。二是行进间开始,先走几步或慢跑几步踏上标志后开始加速,这种方法的助跑动作比较放松自然。

选择那种步点应该根据训练水平确定,对于中学生的非专项运动员,在学习任务紧张、训练时间较短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站立式助跑,原因是这种姿势固定了助跑的启动方式,容易控制身体姿势,使双脚站立的距离,双膝弯曲的角度容易掌握,上体前倾的角度容易保持一致,从而使蹬地力量、速度及步长增长规律保持稳定,为后面的助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对于专项运动员训练水平较高而又适宜行进间开始助跑的,应在训练中把其开始走步或碎步跑的那几步的步长和节奏逐渐固定下来,从而提高整个助跑的准确性。

2.选择适当的加速方式

助跑的加速方式有两种,一是积极加速,从开始到最后在保持步频的前提下,用步长加大的方法提高速度。二是逐渐加速的方式,开始步频较慢,步长较小,随着跑进距离的加长,步频加快,步长加大。助跑的加速方式因人而异,运动员应根据个人特点和习惯等实际情况采取各自的加速方式,一般身材较矮速度快的运动员,从助跑开始就要全力跑,步频始终很高,用增长步长来提高速度;身材较高的运动员多采用逐渐加速的放式,开始步频较低,在逐渐加大步长的同时提高步频来提高速度。

3.高速短跑能力和良好的助跑节奏

跳远的助跑速度是一种可控的速度,既在保证完成起跳动作的前提下,在较短的助跑距离内发挥出最大速度。这种可控速度的特点是:加速能力强,绝对速度快,节奏分明,步点准确,动作自然。因此速度训练是跳远训练中的重点,短跑能力强的运动员其每次试跳的速度较为稳定,每次试跳中相应的步长也较为稳定,从而能为准确地起跳打下良好的基础。

助跑节奏不稳定,常见为最后几步出现拉大步或倒小步。跳远的助跑不仅要求运动员跑得快,而且放松自然,有节奏,并且还要准确。有些学生最后几步出现拉大步或倒小步的现象,主要是步点不准或节奏较差,其次是在助跑中把注意力过多的集中到了起跳上,怕多跑了或少跑了步数。要发挥出自己的速度能力,运动员就不应当有助跑到了踏板初就结束助跑的错误意识,必须把踏板看成是要以最快速度冲过去的一段,以最大速度跑向跳板,在平时的教学训练中就要培养这样的意识。训练时一般采用标志进行助跑,在每两步之间放置一个标志,跑的节奏要与跳远助跑相同,在最后几步达到最高速度,并要求跑过最后一个标志不要立即减速,还应向前再冲几步。练习时,先在跑道上画一标志进行练习,这样可以消除踏板与沙坑对运动员的限制作用,克服因准备踏板而导致速度下降,最后转移到助跑道上。

4.科学确定助跑距离

每个运动员的助跑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助跑距离应随成绩水平和素质能力,尤其是速度素质的提高而变化,合适的助跑距离根据自己的短跑速度、生理学原理和客观环境来定。原苏联著名教练波波夫在1982年提出,跳远助跑距离的选择,必须使它与运动员的速度能力相符,可根据30米和100米跑成绩的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作出客观的评定。

过短的距离不利于起跳前达到最大速度,过长的距离也会使助跑过多,步长的错乱可能性加大。再则,跳远过程是一次无氧代谢过程,人体维持无氧代谢过程的能力不超过5秒,助跑距离过长,代谢过程超过5秒,会造成无谓的体力消耗,起跳前速度下降,肌肉收缩能力下降,从而不能进行强有力的起跳。丈量助跑距离的长短也因身体状态的不同而不同,身体状态好时丈量助跑距离要长。比赛时一般把身体状态调整到最佳状态,因此丈量步点的练习应在身体接近于比赛状态下进行,其效果最好,丈量出的步点也更加接近于比赛的步点。助跑道情况,天气状况和风向,风速的不同会引起助跑动作、节奏发生变化,而导致步长发生变化,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所以助跑距离的调整成为准确助跑的先决条件,必须根据运动员的跑道情况、竞技状态,天气状况灵活掌握。如:在逆风的情况下,助跑距离一般要缩短30-50cm,在条件有利,运动员斗志旺盛的情况下,助跑距离可适当延长20-40cm。因此,平时要在不同的天气,跑道上进行训练,使运动员能够根据场地,气候的实际情况,灵活准确地调节步点,以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保持助跑的准确性。

5.标志的设定

运动员在助跑过程中为了更加准确的助跑,加速提高运动员的信心,设置助跑标志是很有必要的。设置标志的目的是增强助跑的准确性和起跳的信心,提高助跑速度,或是在维持高速中进入起跳。助跑标志的设置要适宜,不宜设置过多,以免分散助跑的注意力和影响助跑的连贯性,一般设置2—3个为宜。比赛中设置标志物的人数越多,设置标志区域的标志物往往十分密集,不宜分辨或容易造成判断助跑标志失误,以至影响整个助跑的准确性。因此应尽量选择与周围标志物不同形状,大小或颜色的标志物,其放置方式也不同。

三、心理因素

1.心理素质对跳远的影响

心理因素对跳远助跑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多年来,一直被教练员所忽视,很少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使得这方面成为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一是比赛时心情过分紧张,思想上已出现怕犯规的心理,所以就不自觉地缩短步长或减慢助跑速度,造成助跑不准,为了能够踏上板不得不拉大步子或捣小步,结果不仅正确的助跑节奏完全被破坏,难以有效的转入起跳,造成犯规。当犯规后,向后移标志线,却又怕踩不到标志而盲目加大步长,结果又造成犯规。反之,如踏不上板,向前移动标志,缩短步长,仍踏不上板。这就是在比赛中,无论怎样调整助跑的长度,起跑点仍不准确的原因,这就是各种不稳定的心理因素所导致的不良后果。二是助跑时怕踏不上板,眼睛密切注视着跳板,影响了注意力分配;三是助跑时受当时特定环境的影响,注意力分散,不能使大脑兴奋,使运动中枢神经受到影响而降低准确性。

2.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获得助跑准确性的重要保证,在训练和比赛中可采用下列方法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一、训练中应结合跳远专项技术进行必要的心里训练,注意意志品质的锻炼,加强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训练和测验。二、平时让学生查看一些心理学书籍,使运动员从理论上认识人体心理活动规律及良好心理状态的方法。三、向运动员介绍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比赛中克服紧张心理、调节竞技状态的有关方法,逐步加强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

四、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如跑道情况、身体状况、天气、裁判、观众等都可能对运动员产生影响,引起助跑动作、速度、节奏的改变。所以,应让运动员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训练,多参加在各种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测验与比赛,逐渐加强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和自我调节能力,使他们能随外界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助跑的距离和节奏,另外,在比赛前要尽可能让运动员熟悉和适应比赛的场地,克服环境因素的影响,以提高助跑的准确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是提高中学生跳远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准确的跳远助跑离不开合理技术的建立,由助跑开始到踏板起跳的整个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运动员的潜能,建立合理的节奏形式,对启动姿势、加速方式、速度与节奏、助跑距离、最后几步技术和节奏加以控制,形成完好的动力定型;并在助跑技术形成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运动员的时空感知能力和自身动作的控制能力,以保证合理技术的建立,达到控制跳远助跑准确性的目的。

二、心理因素也是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因素,心理训练对运动技能形成有积极作用,在学校教学时有意进行心理训练有利于提高助跑的准确性,希望广大教练员多加采用。

三、环境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在训练和比赛时要充分考虑一些不利的客观因素,并采取相应的办法改进,充分发挥运动员的应变能力,就能在助跑准确性方面少一点遗憾,多发挥一分水平。

参考文献:

[1] 冷晓松.助跑节奏对提高跳远踏板准确性的影响[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5(7),7071

第6篇

【关键词】体育方法 跳远 腾空技术 动作姿势 意识

The Consciousness Training of the Jumping Skills in Long Jump

He Xianglan

【Abstract】This essay mainly studies jumping skills in long jump event through physical method ,And according to the scientific basil of three stage, during which the movement skills are formed, the essay also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pecialist training about consciousness in long jump, The method can help jumper master the jumping act quickly, consolidate and improve jumping skills, there by they can make greater achievement in long jump, and tap their latent energy fully. There for, the essay will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long jump teaching and training.

【Keywords】Physical methodLong jumpJumping skillsAct gestureConsciousness

跳远属于田径运动的跳跃项目,是人体通过快速的助跑和积极的有力起跳,采用合理的空中姿势与正确动作,使人体腾越水平距离的运动项目。跳远腾空动作的任务和意义是保持身体在空中的平衡,为更好地完成落地技术做好准备。本人在十多年的跳远教学和训练中摸索并设计了专门训练运动员动作意识的方法,就如何有效地训练跳远运动员的腾空技术一问题根据体育方法作了阐述。

1.意识的概念及其在体育领域中的应用。

1.1体育运动心理学给意识的定义是,意识是人类发展的最高水平,是人所特有的最高级反映形式,意识是主体意识到的、自觉的反映形式。其主要结构包括自觉的认识、自觉的情感体验和意志因素的复杂综合体,而运动意识则是本体运动感知觉长时间训练的结晶。

1.2意识作用在体育运动训练中可以帮助理解体育术语,巩固和提高运动技术。因为意识具有自觉性与能动性,意识一经产生,不但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而且通过实践活动能动地改造现实,对本体、心理、行为和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当意识在脑里形成后又可以从有意识地变成无意识,即表现自如,所以在体育中技术动作意识强的人的体育能力也更好。

2.跳远技术的选择与运动员素质的关系。

2.1跳远的完整技术分为助跑、起跳、腾空和落地四个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是相互紧密联系的统一体。人体腾越的远度主要由腾起初速度与腾起角决定,高速度的助跑、爆发式的起跳、适宜的腾起角、合理的空中动作是获得最好成绩所必须具备的条件,腾起后的空中姿势不同,跳远分为蹲踞式、挺身式和走步式三种姿势。

2.2蹲踞式、挺身式跳远和走步式跳远姿势的腾空技术要求。

2.2.1腾空后比较容易保持身体平衡动作是蹲踞式跳远。优点是简单易学,较适合初学跳远者,还有是保持腾空步的时间长,摆动腿膝关节屈膝很大,而大腿被迫抬高,类似体操运动中的团身动作,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团身屈体早,减小了绕转动轴转动惯量而增加了角速度,易产生回旋,练习时是主要训练环节。

2.2.2挺身式跳远腾空技术要比蹲踞式跳远技术高。起跳腾空后要保持好腾空步姿势,即要求摆动腿大腿不能抬得过高,快速的制动后,摆动腿伸直,此时两臂向下摆动,接着摆动腿大腿积极、主动向下放和向后摆等技术要配合密切。其跟蹲踞式姿势相比,异同主要是身体转动惯量加大,延续了向前的转动,能使胸部、腹部肌肉群拉紧,高抬大腿利于下池缓冲。为了平衡身体的转动,所以运动员必须把手臂远向后伸,如果挺身式的空中意识较差不但会使身体平衡失调,而且会导致身体过早落地。

2.2.3走步式跳远姿势的腾空技术要求更高,同时还要有较高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的运动员所采用。其有关腾空技术是当起跳完成腾空步动作后到了最高点进行换腿。即摆动腿以髋为轴开始转动放下且向后摆动,同时起跳腿屈膝,大腿向前提,随后向前伸小腿,形成了空中换步动作,使起跳腿同侧的骨盆随着前移,上体稍微仰些。走步式姿势由于两腿走动已成为更有效的落地动作,协调身体在空中的平衡性;使伸直的起跳腿来保持髋部后置,抵制向前转动,延缓了落地之前再次出现的转动的复杂动作。但只要能有针对性地训练运动员的空中动作意识,让运动员领悟其中的奥妙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3.跳远腾空技术动作意识的训练方法。

3.1跳远意识训练的科学依据及其训练器械。

3.1.1体育意识之本体运动感知觉基础科学。体育意识可以在后天性培养形成,即本体运动感知觉是运动员对自身各部分运动和位置变化的感知,是运动员综合运动觉、平衡觉、视觉、听觉、能觉等多种感觉信息,经过分析加工后获得的复杂知觉。

3.1.2跳远腾空技术动作训练的组成器械与注意事项。腾空高度愈高,腾空时间就愈长,动作准备就愈充分,当然飞跃的距离也愈远。因此,为了把运动员身体重心腾起高度增高,设计为两种训练器械,一种是似“秋千”式器械,即运动员站在秋千板上经过反复几次来回摆动后,控制好身体重心;一种是体操中的“吊环”式器械,即运动员吊住环后做短距离的助跑与起跳,在起跳同时借吊环力后迅速放手,腾起后做跳远腾空技术,需要注意的是摆动半径依运动员身材、运动能力、缓冲池而设定,练习前要做足够的准备活动,力求安全,避免出现意外事故。

3.2体育方法之技术训练程序。

3.2.1运动技术形成的三个阶段。运动技术的形成共分为三个阶段:①粗略形成技术阶段;②改进提高阶段;③巩固应用阶段。三个阶段技术形成情况不同,所导致训练的目的、任务也不同,以下采用跳远的三种姿势的不同动作加以阐说。训练的运动员水平不同,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

3.2.1.1粗略形成腾空技术阶段。这阶段训练的特点和目的是让大脑皮层兴奋过程扩散,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较弱,训练时腾空步后表现动作不协调,蹲踞式的举腿很吃力,较难控制上体与下肢配合平衡,还会有多余动作出现,如挺身式姿势的双脚会控制不住做交换步而变成带有走步姿势等,原因就是姿势的腾空意识不强所致。

3.2.1.2改进提高腾空技术阶段。改进提高阶段是大脑皮层处于分化阶段,内抑制逐渐加强发展,基本克服抬腿的僵硬动作,上下肢与躯体能够协调配合,如挺身式跳远的挺身展体与落地前的收腹动作轻松自然,虽然动作技术不是很稳定,但在大脑里已初步形成动力定型,在踏跳腾空后会立即呈现出所要做的跳远姿势,而不出现多余动作。

3.2.1.3腾空技术的巩固与运用阶段。巩固阶段的最大特点是大脑皮层兴奋过程高度集中,加强了内抑制。腾空后的身体形态运用自如,三种跳远姿势都能明显地表现出来,摆臂、挺胸、送髋、收腿皆自然,有较强的应变能力,腾空技术达到了自动化的程度,形成了牢固的腾空技术动力定型,即已经具有很强的腾空意识,悟性好的运动员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3.3跳远腾空技术意识训练的原理与方法。

3.3.1跳远腾空技术粗略形成阶段,以蹲踞式跳远技术为例。主要任务是确定训练目标,使之形成动作表象,初步学会蹲踞式跳远腾空动作,主要训练方法是采用完整与分解法、重复训练法,教练讲解技术原理与示范腾空动作,特别腾空后要求保持腾空姿势,把摆动腿大腿继续提高,上体保持正直,避免回旋,当两臂向前摆时,下肢也要做相向运动,身后的起跳腿要向前上方摆起,逐渐与摆动腿靠拢成蹲踞式姿势,当身体快要落池时,两臂由前向下、向后摆,屈曲的腿向前伸,脚跟落地。

3.3.2腾空技术的提高阶段。如挺身式跳远,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建立动作表象,消除多余动作,以提高腾空动作质量,基本达到挺身式跳远要求。主要训练方法有完整法、分解法和重复训练法。最佳促进手段是采用语言提示、动作模仿来加深运动员动作表象。技术要求当运动员踏离板(秋千板或体操跳板)腾空后,摆动腿大腿不能提的太高、快速急停,摆动腿伸直,两臂向下摆动,大腿积极向下后摆,当身体重心腾空到最高点时,留在身体后面的起跳腿屈膝同时后摆与摆动腿靠拢,刹时,双臂经下向后上方向前、向下后摆,近池时小腿积极向前伸出、上体前倾。

3.3.3腾空技术的巩固阶段。如走步式姿势中在第三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形成的动力定型,训练方法是重复训练法、比赛法。经过三年观测统计,运动员多用比赛法训练,不仅仅是有效地巩固动作技术,而更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训练出运动员的心理素质。技术训练要求身体到了最高点后进行换腿,两臂要大幅度地绕环摆动,之后,摆到体后的摆动腿向前收靠拢起跳腿,并向胸部提举。此时双臂摆到体前,紧着向前甩小腿,作好下池动作,那时的两臂要同时向下、向后摆,上体前倾,双腿前伸落地,形成了空中走两步半的走步式。即腾空腿下放第一步,空中换步将起跳腿跨到前面是第二步,最后摆动腿向前摆以起跳腿靠拢为半步。主要巩固的意识是手臂动作配合两腿像在空中走步,前后摆动,先在体前伸出再向下、后方向上绕环至前面做最后的摆臂。腿部意识同跑相似,臂转动大,使腿伸得更远,惯性轴与上体后仰更大、大腿向前摆动也更大,增大落地点,有利于提高成绩。

4.结论。

助跑速度决定跳远成绩,但运动员水平相当时,好的落地技术对决定其最终成绩是致关重要的,因此而言,腾空技术更重要。腾空技术对运动员落地时间的迟早、身体姿势、位置都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训练跳远腾空技术意识是教练员充分挖掘运动员潜能,必须重视的一个技术环节。

致谢:衷心感谢韶关学院体育学院宋允清教授在撰写本论文过程中的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 蒋琳.田径运动技术学习的基本心理学条件[J].体育学刊. 2001(5)

第7篇

[关键词] 三级跳远 起跳 蹬摆 腾空 着地 技术

三级跳远是人体经过快速助跑后,由单足跳、跨步跳、跳跃所组成的连续三次腾越的运动项目。在训练与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和教练员只重视了第一跳和第三跳技术,而忽略了第二跳技术。正确的认识和了解第二跳技术,对完善整个三级跳远技术非常重要。

我们认为,影响三级跳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跨步跳技术。本文是通过对跨步跳阶段各环节过程的分析来研究起跳技术的。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三级跳远跨步跳技术分析文献75篇,并收集优秀男子三级跳远运动员的相关技术数据进行研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仔细的阅读与分析。

2.统计分析法

根据收集到的资料数据,合理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结果与分析

1.跨步跳的起跳阶段

(1)跨步跳的起跳准备。第二跳的起跳在单足跳的腾空过程中就开始了,这时必须做好第二跳的思想和身体准备。

(2)跨步跳起跳技术分析。当第一跳腾空后,起跳腿要放松地留在体后成腾空步姿势。经大量运动实践证明,当这种姿势保持到腾空路线大约三分之一的距离时,摆动腿与起跳腿开始交换,这时的摆腿要自然地由上而下伸并后摆,起跳腿同时自后屈向前上方提摆,要稍微向上提髋,以髋带动大腿向前,向上摆动并控制在一定高度做积极的交换动作。在这里必须强调,积极主动准确地掌握交换腿的最佳时机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正确地掌握交换腿时机可进行积极有力的着地和“扒地”动作。由于积极有力的“扒地”此脚向前的动力可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上,对于所减少的水平速度有所补偿,使第二跳在尽可能少的削弱水平速度的情况下进行积极有力的起跳。如果换腿过早,将影响腾空步的远度并产生消极的落地现象,造成制动,削弱了水平速度,从而影响了第二跳的远度。如果换腿过晚则在换腿动作完成后还来不及做充分积极的落地动作脚已着地,这样虽然落地时重心较低,使第一跳腾空时间较长,水平位移也较大,但因没有做积极主动的落地动作,起跳腿和身体之间不能进行动量转移,所以也同样影响第二跳的远度。

(3)跨步跳起跳腿起跳角度分析。优秀男子运动员的起跳角度平均值为60°±2°,腾起角是运动员蹬离地面时,身体重心初速度的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它反映水平速度与垂直速度的配比关系,也是运动员腿部力量素质大小的标志。所以,在保持较高水平速度的前提下,获得适宜的腾起角度更为重要。

2.跨步跳阶段的蹬摆技术

(1)跨步跳阶段的蹬摆技术分析。跨步跳阶段的蹬摆技术主要是加大运动员支撑缓冲能力,即肌肉退让性工作能力的训练以及充分快速的蹬伸能力,加强起跳过程中“以摆带蹬,以摆促蹬”的指导思想。

第一跳落地后,在摆动腿和两臂的配合下,起跳腿做积极有力的蹬伸动作。蹬伸起跳腿的动作是:先伸展髋关节,再伸展膝关节,最后有力地伸展髋关节。摆动腿在第一跳腾空阶段中与起跳换后,要滞留在后面(摆动腿大腿肌群拉长),起跳腿着地后,该腿要大幅度向前,然后向上摆动。与此同时,两臂也由体后向前做积极有力的挥摆,这样,由于摆动腿和两臂的积极摆动,使身体获得很大的动量,并转移到整个身体上,从而增加了起跳时所产生的蹬地反作用力。

(2)跨步跳起跳蹬伸阶段技术分析。此阶段髋关节一直处于加速伸展状态,直至伸展达到最大值。此时的膝、踝关节角度仍继续减小,膝关节缓冲角速度逐渐趋向0,主要是由于膝关节受到巨大的冲击力作用后被动缓冲,使膝关节被迫拉伸进行离心收缩,并产生强烈的刺激,因而引起强烈的牵张反射,使肌肉产生超大力量,阻止膝关节进一步缓冲,踝关节的缓冲角速度仍保持较大的缓冲角速度值继续缓冲,主要是由于膝关节的主动伸展,使膝关节缓冲角速度减小,此时受水平速度和惯性力作用的人体就从膝关节缓冲转向了以踝关节为轴的屈踝缓冲,如果踝关节具有较强的退让收缩能力和屈踝缓冲能力,将有利于外能以肌肉弹性势能和化学能的形式储存到伸膝和屈踝肌群中。此时人体重心仍在支点后方,获得支撑反作用力的水平分力与人体运动方向相反,是人体运动的阻力,产生负加速度,影响水平速度发挥,但随着重心的前移和下肢的蹬伸以及摆动腿的加速前摆,垂直分力逐渐加大,水平分力逐渐减小,产生的垂直分力与人体向上的运动方向一致,产生向上加速度,使人体获得向上运动的动力。

(3)跨步跳阶段的摆动腿技术分析。起跳后摆动腿的积极、有力、正确方向的摆动,能够拉长摆动腿后肌群,有利于下压力量的发挥,为落地创造较好的着地角。同时还能加大两大腿间的夹角为后腿向前摆动创造良好的肌肉用力条件。同时两臂积极、有力、正确的摆动也可以加快三跳的速度与远度。

摆动环节的摆动腿摆动在踏跳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着地前两腿的剪绞动作是否积极的重要指标是两大腿之间的夹角。优秀运动员注重后摆的重要作用,他们在支撑腿着地之前已开始积极摆动,因而着地瞬间两大腿间的夹角小。这样做不但可以快速移动重心、缩短缓冲时间,为蹬伸创造有利条件,还可以主动缓冲着地时的载荷。

(4)跨步跳阶段臂摆动技术分析。三级跳远跨步跳阶段的摆臂主要有两种,即单臂摆动和双臂摆动。双臂摆动以右脚踏跳为例,第一跳的摆臂是双臂由身体后方同时向身体前方摆动(同时进行单足跳),单足跳落地后,左臂小幅度在身体前摆(不过腰部),右臂大幅度摆至身后(同时进行跨步跳)。跨步跳结束后,右臂由身体后部全力向前上方摆动,同时左臂配合右臂,带动身体跳跃,完成整个试跳。单臂摆动以右脚踏跳为例,第一跳左臂前摆,右臂后摆至身体后侧(同时进行单足跳),单足跳落地后,右臂由身后向身前摆动,左臂由身前向身后摆动(同时进行跨步跳),跨步跳落地后,左臂由身后向身体上方摆动,右臂配合左臂摆动,带动身体进行跳跃落地,完成整个试跳。

运动员在三级跳远时采用双臂摆的,因为他们非常重视三级跳远起跳的垂直速度,故称为三级跳远的高跳技术。由于非常重视三级跳远起跳的垂直速度,为了加大第一跳起跳力度,有部分运动员在三级跳远起跳时采用双臂摆动作。但是随着运动员采用起跳时重视水平速度的三级跳远技术后,三级跳远技术又有了新的理解,这种重视保持每一跳水平速度的技术被称为平跳技术。由于重视了助跑与起跳的结合,所以那种既破坏动作平衡又影响起跳速度的双臂摆动方式渐渐被广大教练员与运动员所摒弃。运用跑步动作中的生物力学原理来分析,三级跳远的起跳摆臂问题不能与跑的动作分开,用跑的动作来解释三级跳远起跳时应采用单臂摆是较能说明问题的,因为三级跳远是在快速助跑下起跳,助跑与起跳结合的好坏与三级跳远成绩的好坏有直接关系。

3.跨步跳腾空阶段分析

跨步跳腾空技术的分析。第二跳的腾空阶段,要求保持较长的跨步姿势。在跨步运行过程中,摆动腿的大腿继续向上高抬,起跳腿自然弯曲留在身体的后面,以加大两大腿的夹角。此时上体保持稍前倾的姿势,双臂由前上方向身体的下后、侧方弧形摆动。这一系列动作,也为第三跳的着地起跳创造了条件。

在观看世界级水平三级跳远运动员技术影片时,不难发现在第二跳腾空后半段,不少运动员摆动腿有一个在摆动的基础上再次向前上方的摆动动作。一般把这个动作称为“第二次挥摆”。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第一,能进一步拉长摆动腿后群肌肉,使落地前摆动腿角速度加快。第二,能有效地带动髋关节的活动,使身体各环节重心在空中进行调整,总重心在空中对于整个身体各环节相对前移,为落地时重心处于较前位置、防止屈髋创造了条件。第三,由于运动肢体的相向运动,摆动腿带髋积极向前上方挥摆动作,必然引起后腿向后、向上的有力振摆。加大了两腿之间夹角,为后腿向前摆动提供了良好的肌肉用力条件。

4.跨步跳摆动腿着地阶段

着地动作是前一跳腾空动作的终止环节,又是起跳的始动环节。所以着地动作做为前后两跳结合的技术关键环节,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起跳效果的好坏。对跨步跳和跳跃来说,合理的着地动作能减少前一跳对后一跳的影响。着地角是反映着地动作的重要指标。在支撑反作用力相等条件下,着地角大,水平向后的分力就小。水平向后的力在此为制动力,能够减少水平速度的损失;但随着水平分力的减少,垂直向上的支撑反作用力就增加,也就增大了下肢肌在垂直方向的支撑负荷。所以,运动员起跳时着地角并不是越大越好。

正如和平所说:“在理想情况下,为了保持水平速度,运动员应该使用小角度踏跳,大角度着地,但这却是不可能的。”因为,下肢肌在完成起跳的过程中有其独特的运动机制和机能特性。根据肌肉反映特性值的公式R=垂直冲击力极值/自身体重/起跳时间,当运动员这种肌肉反应特性一定时,若下肢肌承受了较大的垂直冲击力,就会延缓退让性工作向克制性工作的转化,发力不充分。所以运动员每一跳着地角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各跳着地瞬间垂直方向所承受的冲击负荷大小,从而成为了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

我国运动员的跨步跳着地角为62.44°±3.09°,世界优秀运动员为68.43°士2.45°,前者较小,说明我国运动员相对地加大了水平制动力,这是造成跨步跳水平速度损失过大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运动员要想减少水平制动力,降低水平速度的损失,需强调控制着地点,保持高重心,并以积极的“扒地”式技术着地。

第二跳的着地是在交换腿后两大腿摆到最大幅度时,两臂也摆至体后时开始的。起跳腿的着地过程是:以髋带动大腿,再用大腿压小腿,依次向前、向下、向后做积极的“扒地”动作。

在着地时,由于动作结构上的原因,着地腿前伸是必然的,但过分的前伸(甩小腿)就会生较大的制动,其结果是迫使着地腿屈髋,由于屈髋,摆出腿就会过分地向上摆动,使整个身体向上运动,见高但不见远,从而大大损失了水平速度。最佳的着地点,应落至身体重心投影前25-30厘米处。这样,随着“扒地”动作和身体重心的前移,使落地时身体重心正好压在起跳腿上,为蹬摆提供最合理的身体姿势。由于起跳腿足部相对于身体向后做运动,所以做“扒地”动作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与身体方向一致,对身体动作的水平速度起补偿的作用。

三、结论

(1)三级跳远的第二跳是在起跳腿连续两次踏跳情况下进行的。三级跳远第二跳的好坏,与第一跳的腾空高度密切相关。为了使第二跳跳好,第一跳就要向腾空不太高,水平位移距离远的方向发展。(2)第二跳腾空中摆动腿的再次挥摆动作能提高落地动作的效果。(3)加大运动员在起跳着地阶段的支撑缓冲能力。(4)在三级跳远中采用单摆臂的方式不仅符合人体运动时的力学特征,而且能维持跑的动作平衡稳定性,也起着帮助加快频率与引导向前的作用,所以单臂摆对于速度的发挥明显优越于双臂摆。(5)在三级跳远第二跳技术中应强调控制着地点,保持高重心并以积极的“扒地式”技术着地。

参考文献

[1]樊西宁,王育忠,三级跳远第二跳技术特征分析[J]咸阳师专体育系,陕西咸阳;渭南市行政学院,陕西渭南2001(2)

[2]徐东文,男子三级跳远与世界优秀运动员跨步跳的比较研究[J]辽宁省田径运动技术学校,辽宁大连 2009(4)

[3]李祥,影响三级跳远第二跳的因素[J]湖南省酸陵市栋塘中学2000(10)

[4]房斌,优秀三级跳远运动员跨步跳着地瞬间生物学分析[J]枣庄体育学院,山东2O00(11)

第8篇

一根细细的杆子横放在半空中,

它细,然而却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

只要你有决心,

只要你有信心,

这又算得了什么?

没有经历过坎坷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一次次的战胜,

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过这挡在你前面的坎。

去燃烧你的青春!

致跳远运动员

离弦箭似的助跑,

蚂蚱似的起跳,

空中的走步表演,

引起阵阵惊叹,

落地的瞬间,

你触到了沙的柔软,

不管怎样,

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跳远运动员

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

第9篇

关键词:跳远;助跑;准确性;影响因素

引言

在田径项目跳远的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只注重助跑起跳以及空中动作和落地四个技术环节,而忽视助跑起跳的准确性,因此在跳远项目的技术考核中,一些学生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成绩,其实,助跑起跳技术是整个跳远技术环节中的关键,踏跳准确性更是重中之重,本人根据自己在跳远的教学与训练中的一些实践,探讨一下如何提高跳远助跑踏跳准确性的问题。

1研究对象:沈阳体育学院田径项目跳远专修班的同学。

2结果与分析

2.1助跑起动方式

助跑起动有两种方式,行进间走动式助跑和半蹲式站立助跑,世界优秀选手大都用的是半蹲式站立助跑。而且我们还可以看出世界优秀选手的助跑方式与助跑的步数是有很大关系的,行进间走动式的助跑方式所用的助跑步数少,而半蹲式站立助跑的助跑步数较多,这符合两者之间各自的技术特点。

2.2助跑加速的方法

助跑加速的方法有两种,即全程加速和逐渐加速。采用全程加速跑,其步频和步长的增长较为稳定,最后几步以及攻板是靠惯性向前跑进的,所以上板的准确性较高。但这种方法只适合有较高的训练水平的运动员,对一般学生来说,采用逐渐加速的方法,应控制好最后几步的稳定性。

2.2.1 助跑的距离

体院跳远专修学生的助跑距离,助跑的距离对踏跳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影响,距离的长短直接对踏跳准确性直接发生作用。对于一般的学生来说,并不是越短越好,因为短距离助跑不能充分发挥运动员的速度,也不是越长越好,过长的距离会增加体力消耗不能保持高的助跑速度,也不利于速度的发挥。对专修班的学生来说,助跑的距离一般在14-18步为好,随着训练能力的不断提高,助跑的距离可逐渐增加,直到最佳距离为止。速度发挥快的学生,助跑距离和步数可相应减少,反之,应适当增加。

2.2.2助跑节奏

跳远的助跑节奏也是影响跳远踏跳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助跑节奏是助跑技术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综合反映,是运动员精细地分配完成动作的时间,合理的掌握动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所必不可少的。跳远中助跑与踏跳技术是连贯的统一,助跑准确才能踏上板。跳远的助跑是在固定距离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必须用固定的步数和节奏相对稳定的步频去完成。在这种条件下,节奏就成为反映步频快慢和步幅大小的一项有代表性的综合指标。其中的步频或步幅某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异致整个助跑节奏的改变,从而影响踏板的准确性。

2.2.3 力量速度因素

我们发现学生的助跑踏跳成功率很低,平均不过37% ,这样的准确性是不能保证好的成绩的取得的,当然我们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其中之一就是身体素质的影响,力量和速度是跳远运动员的主要素质,力量素质是保证专项技术发挥,保证成绩提高的重要因素,力量素质好能使助跑时后蹬有力,积极抬腿和下压,助跑技术动作也就能固定下来,同时这样也促使了踏跳准确性的提高。高速度短距离跑的能力与跳远技术的结合是学生在助跑中逐步感受速度变化的规律,培养速度感和控制能力,提高踏跳准确性的有利保证。除此之外,失败次数多少还与学生身体的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环境有关。

2.3提高助跑踏跳准确性的训练方法与手段

2.3.1改进跳远助跑技术

在不同质量(塑胶跑道或者是煤渣跑道)的跑道(或在3度-4度的斜坡上),进行长于全程距离的助跑,并利用助跑标志,以稳定最后6-8步的步长。

检查开始助跑时的预备姿势,助跑开始阶段的步长和加速情况,促使最初几步助跑步长的稳定。

进行变换节奏的加速跑练习,以培养对跑速和动作的控制能力。

按预定的时间跑完一定的距离,培养速度感。

击掌伴奏法,学生按教师击掌的节拍控制和调整自己助跑的节奏,从而提高踏板的准确性。

2.3.2培养和提高运动员的节奏感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对提高学生的踏跳准确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提高节奏感可以通过注意力集中训练。应把跳远的踏跳准确性确定为一个目标,并且全神贯注地对待它。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视物法;干扰法;自我暗示法。

3 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跳远助跑起动方式、加速方式、助跑距离、和助跑节奏等技术的优劣,对跳远助跑准确性有很大影响。

3.1.2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与外界环境等因素,对跳远助跑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

3.1.3合理的助跑技术、稳定的助跑节奏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提高跳远助跑准确性。

3.2建议

3.2.1助跑和起跳两者是紧密相联的一个运动环节,在助跑训练中同时必须包含着起跳,而起跳练习中又促进助跑速度和准确性的提高,所以对助跑和起跳结合的训练更为重要。

3.2.2在跳远训练中,教师必须清楚地了解该项技术的重点和难点,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在发扬优点的同时针对性的抓好重点技术,学生跳远同时要明确助跑的稳定,步点的准确是在反复的实践过程中掌握的。

3.2.3在进行踏跳准确性的练习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加以注重,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为学生树立信心。

参考文献

[1] 杜宇峰.跳跃运动中的准确性助跑训练[J].田径,2002(5):15-16.

[2] 王延奇,张智颖.跳远助跑准确性探讨[J].延安大学学报,1996.15(2):91-92.

[3] 王艳秋.提高踏跳准确性的心理训练[J].田径, 2002 (10):1.

[4] 佟艳华.跳远中踏板准确性与成绩的关系[J].中国体育科技.2002 38(10):21.

第10篇

[关键词] 立定跳远 成绩提高 方法与措施

立定跳远是人体在静止状态下通过合理有效的蹬摆使人体在最短时间内摆脱静止状态而获得最大的位移。而人体摆脱静止状态的力来源于一下肢蹬地对人体的反作用力,二两臂快速有力的摆动,这两个力的合力方向达到最佳抛射角度。由于脚掌与踝关节特殊的生理结构,蹬地力的反作用力是向上的,要产生抛射角,两臂的摆动方向及摆动方式显得特别重要的。而摆臂方式有:直腿摆臂式、腿屈伸摆臂式、屈腿摆臂式、前后展屈体摆臂式四种。作者根据以上的动作技术提出以下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以供同仁探讨。

一、教学方法

1、两脚平等站位

对于两脚站法,常被人忽视。体育教材对这个问题说法不一:有的“两腿稍分”;有的要求“两脚与肩同宽”。至于站成什么姿势,教材没有具体明确规定,因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采用“八”字型站法。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前者尺度难以掌握,后者虽明确,却大些。我做法是:两脚先站成立正姿势,而后以前脚尖为支撑点,两脚跟随向两侧分开到两腿成平行位置。这样,脚尖都向前,与运动方向一致,同时两腿基本处于垂直姿势,既不产生夹角,又利于膝关节和踝关节运动。而且学生很容易掌握。

2、两臂的摆动与呼吸的配合

摆臂与呼吸合理配合很重要。在教学中,预摆时臂放松由下向上慢摆到头上,跟着轻松地吸气,而后两臂由上向两侧后方而呼气。当要起跳前两臂则快速地由下向上摆到头上,现时随之快而深地吸一口气随下摆至两侧后方,动作一样快,但此时不是呼气,而是憋气。这样为肌肉起跳前提供最大的能量,增强肌肉起跳时的瞬间爆发力。

3、身体重心前移

在教学中,我的做法是:当起跳前,随着两臂由上而下向两侧后方摆时,上体前倾,随之两臂弯屈成半蹲姿势,脚跟提起,用前脚掌抓地,控制身体平衡,重心随着前移。尽管重心前移不很大,但却很重要。这样,起跳时就不必为重心前移而消耗力量,为身体向前上方腾起创造条件。

4、蹬摆是关键

起跳时的蹬摆效果如何,是决定身体腾起远度的重要因素。在教学中,对两臂起跳时的摆法,我不是象教材那样简单由后向前上方摆。因为那样摆仅作用于两臂,而不能带动全身。为此我采用跳高起跳时两臂的摆法,但方向不是只向上,而是向前上方摆。起跳时,两脚用前脚掌迅猛蹬地,同时两臂由两侧后方向前上方做强有力的摆动,使身体向前上方腾起。

二、教学训练

在准备和进行立定跳远训练中,首先记住的是制定好每次课的训练计划。提前制定好有效的训练计划,在学习和训练中就会获得最佳的成绩。制定训练计划时,要制定出每次课应达到的目标,每次练习都要对具体实施的目标进行评估,分析学生完成训练的情况和学生的能力表现,这对评定训练课的可行性和意义是至关重要的。

1准备活动:准备活动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所有运动能力的发挥是必不可少的。准备活动由一般性活动到专门性活动,动作由慢到快逐渐提高活动水平。准备活动可使肌肉和心血管系统适应大强度的运动,并可减少肌肉痉挛、扭伤、拉伤和相关的伤病。

2检查:为提高运动成绩,有必要向学生介绍一些新的练习方法。如立定跳远就有四种摆臂方式。要清楚简单地介绍如何完成这些练习。在训练过程中要对这些练习进行检验,有必要对学生,示范这些练习,从而确保学生能以正确的技术完成练习。然后观察学生的最适宜的运动成绩来完成技术动作。最后,在训练课中要对学生所做的练习进行反馈,向学生准确清楚地讲明其练习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及纠正的方法。激发和鼓励运动员做好练习,并为下一次训练课做好准备。

3身体素质训练:特别是比赛和考试季节,在训练中很容易趋向重视技术方面的训练,而忽视力量方面的训练。在此,值得注意的是,在整个比赛和考试季节的各个阶段都应包括力量方面的训练。

4整理运动:在训练课结束时进行整理运动与在训练课前进行准备活动是同等重要的。整理运动可使肌肉和心血管等系统逐渐放松下来,这有利于防止伤病。好的放松方式是在训练课结束后走和慢跑5分钟并结合伸展运动。

5训练评价:通过与运动员一起讨论对练习的效益评价,这有利于提高运动训练课的效果,并对每次课进行准确的记录,以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6练习手段与目的:立定跳远除了依靠合理的动作技术来提高运动成绩外,还可以通过许多辅助练习来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而任何辅助练习,都具有它的特效性,教练员可根据学生的某些不足,选择一定的辅助练习,从而来弥补缺憾、达到动作技术的完美。

(1)单脚跳、双替单脚跳练习:教学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腿部蹬地力量。

(2)双腿跳上山坡或跳楼梯: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腿部蹬地力量。

(3)跳上适当高度的跳箱或体操凳:教学目的是提高腿部蹬地力量。同时感受摆臂的作用。

(4) 跳绳练习:可分为单飞、双飞、三飞。一方面通过练习提高运动员踝关节的蹬伸能力,同时提高双腿向胸提拉的收腹能力。

(5)立定多级跳练习,一方面提高腿部蹬地能力,其次是增加身体的空中的协调配合能力,更主要的是多级跳的第一跳很接近立定跳的蹬摆技术。对提高摆臂能力有明显的效果。

(6)沙坑上双脚抱膝跳或从沙坑上向外跳:此两项练习即可单独分开练习,又可混合运用,目的是为了提高蹬地的力量和提膝举腿的能力。

(7) 向前向后跳过障碍物:在立定跳远中,运动员往往只注意水平方向的用力,没有注意向垂直方向用力,因而形成起跳角度不够,可采用拦架或架设一定高度的橡皮筋在沙坑上向前跳练习。而向后跳障碍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运动员的制空能力以及提腿至胸的运动能力。

(8) 蛙跳,跪跳起练习:这两个项目的练习,在立定跳远练习中,可作为主要辅助练习手段,尤其是在海绵包上进行跪地跳起练习,对立定跳远成绩的提高有很大的效果。

(9)从高往下“跳深”练习:从高往下跳,增加了腿部肌肉的承受能力。从运动学的角度分析从高往下跳练习更能提高运动员的弹跳力。

(10)利用杠铃的练习:如负重全蹲、半蹲起,杠铃提拉至胸,杠铃的胸前挺举练习等等,都是提高运动员爆发力的有效手段。

第11篇

*的运动员们,我们是雄心勃勃的一代我们是勇争第一的一代。

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待何时。

拼!拼!拼!

拼出我们的豪情,也拼出我们斗志昂扬的气概。在赛场上,我们英姿飒爽!

*加油!*必胜!

至运动员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我们为你喝彩,我们为你欢呼!你是最棒的,因为你相信自己,你是最厉害的,因为你有实力。你也是最可爱的,因为你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你,自动化的自豪 ,你为自动化拉开夺分的序幕,也为运动员们拉开了竞争的氛围。GO!向前冲!你站着是一座丰碑,向前跑起更是一面旗帜。

向前冲!胜利属于你。Because we believe you

至200米运动员

百米跑道虽不长,

运动健儿志高扬。

摸拳擦掌跃欲试,

分秒必争勇夺魁。

实验学校有勇女,

巾帼岂将须眉让。

古有木兰冲杀场,

今有郎萍跑百米。

立志创新校记录,

勇夺奥运第一枚。

至800米运动员

迎接你的,是800米跑道

等待你的,是漫漫征途

勇敢的冲吧,勇士们

不要畏惧对手的强大

你的对手只有自己

勇敢的冲吧

800米算不得什么

付出的汗水就要得到回报

胜利的泪水就要顺颊而下

至长跑运动员

泥泞的路走过无数

累了,告诉自己:快了,再坚持一会儿

身上的伤流出血来

疼了,告诉自己:别哭,会好的

摔到了,告诉自己:快爬起来,世上很少有坦途

致200米运动员

200米,有一个人生的起点 200米,有一个人生的弯道

200米,有一段人生的冲刺 200米,有一个辉煌的胜利

200米,只刹那一瞬间 却成就一段永恒的胜利

200米,只弯过一个转折 却折出多少汗水

冲向你那光辉煌的胜利吧 跨过那一瞬 转过那道弯 胜利在向你招手

致200米运动员

夏日的操场 竟是如此美丽 美丽地几乎令人绝望

你蹲在起跑线上

每一块肌肉都固执得顶起 像一尊雕像 慢慢地 慢慢地

你抬起了头 坚毅的目光中透出了贪婪 汗湿的发丝终了起来

冲吧冲吧 化作勇敢的苍鹰 去寻找我心中的太阳

致100米运动员

枪声伴你踏上征程,你昂着自信的头,带着必胜的信念,

冲去,奔去。

那一刻时光仿佛都为你停住,你的勇气振动了一切,

震撼了每一个人的心灵。终点。你赢了。

虽然只是那短短的十几秒,但你在我们心中留下了永恒。

致长跑运动员

磨炼的是非凡的毅力,

较量的是超常的体力,

拼搏的是出类拔萃的耐力。

把长长的跑道跑成一段漫漫的征途,

听!呼啸的风在为你喝彩,

看!猎猎的彩旗在为你加油,

加油吧!

为了到达终点时那一刻的辉煌!

致400米运动员

400米的跑道上,你正在飞驰,面对如此遥远的路途,

你也许腿脚发麻,你也许有些茫然。

但你可知道,在你身后,有同学们一双双期待的眼睛;

在你身后,是你日日苦练的汗水。鼓起勇气,奋勇向前吧!

致铅球运动员

手里紧握那沉重的铅球,那铅球上凝集了你的希望,

你的理想,汇集全身的力量,推出理想,

推出希望,铅球在空中闪亮,理想在空中发光

—致铅球运动员

一道优美的弧线划过眼前,我不禁浮想连篇,这精彩的弧线啊,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

无伦的弧线啊,寄托着多少热切的期盼。它是这般自然,又是如此完美,

没有什么遗憾,只会留下一片美的体验。我要永远将你留下让我的心中印上一条弧线

—致跳高运动员

在阳光的照耀下,跳高的比赛场地格外辉煌,

运动健儿们,用那矫键的身躯,冲刺着一个又一个的高度。

没有尝试,怎会知道自己是否为强者,超越自己,也许会创造一番新天地!

运动健儿们加油吧,去创造一份份奇奇迹,去创造一份份惊喜!

致跳高运动员

一根细细的杆子横放在半空中,

它细,然而却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

只要你有决心,

只要你有信心,

这又算得了什么?

没有经历过坎坷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

一次次的战胜,

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过这挡在你前面的坎。

去燃烧你的青春!

致跳远运动员

离弦箭似的助跑,

蚂蚱似的起跳,

空中的走步表演,

引起阵阵惊叹,

落地的瞬间,

你触到了沙的柔软,

不管怎样,

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跳远运动员

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

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

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1500米运动员

你是否感到,烈日的照射,那是烈日对你的祝福

你是否感到,彩旗的摇摆,那是彩旗对你的呐喊

人们的注视,那是人们对你的希望

祝福在你身边,呐喊在你耳边希望在你心中

致长跑运动员

在那一瞬间,你们像离了弦的箭

似流星, 如闪电 。

运动场上你们最坚韧,不懈地追求,无悔地跑

运动场上你们最风采,你追我赶到终点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比赛胜负已分出 。

胜者继续加油,败者不要气馁互取长补短 ,相信你们都会收获,加油吧!

致800米运动员

你和红色的地面有个约定,那上面,总有你奔跑的身影;

你与绿色的草坪有个约定,那上面,有着你辛劳的汗渍。

你与我们有个约定,说你一定要赢,也一定会赢

枪声响了,八百米,几秒, 却又像几个世纪

迈开大步,跨过世纪!

致四百米运动员

依然是蓝色的天空,依然是金色的阳光,

依然是绿色的草地,依然是红色的跑道,

依然是你, 勇敢的你,坚强的你。

不同的是,天空更加蔚蓝,阳光更加灿烂,草地更如翡翠一般,跑道更加的鲜艳,

而你,定会更加的自信,你的成绩,必然更加辉煌。

致跳高运动员

一根细细的杆子横放在半空中,它细,然而却像你生命中的坎,

不可怕,不要怕,只要你有决心,只要你有信心,这又算得了什么?

没有经历过坎坷就不会有成功的喜悦,一次次的战胜,一次次的超越自己,

加油吧,努力跳过这挡在你前面的坎。去燃烧你的青春!

致跳远运动员

蚂蚱似的起跳,空中的走步表演,

引起阵阵惊叹,落地的瞬间,你触到了沙的柔软,

不管怎样,荣誉永远属于你。

致1500米运动员

你是否感到,烈日的照射,那是烈日对你的祝福

你是否感到,彩旗的摇摆,那是彩旗对你的呐喊

人们的注视,那是人们对你的希望

祝福在你身边,呐喊在你耳边希望在你心中

致长跑运动员

在那一瞬间,你们像离了弦的箭

似流星, 如闪电 。

运动场上你们最坚韧,不懈地追求,无悔地跑

运动场上你们最风采,你追我赶到终点

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比赛胜负已分出 。

胜者继续加油,败者不要气馁互取长补短 ,相信你们都会收获,加油吧!

致接力运动员

这是一根普同的木棒

红白的对比刻画出它们的公正与刚毅。

它握在你们--

我们的接力运动员的手中。

冰冷变为热情,

刚毅溶进柔和。

今天我们握它在赛场上飞奔,

明天我们将与它共同

踏上奥运征程。

致接力运动员

接力棒带着你摩擦出的火光,

暖了我的手。

在急讯中,我们眼光在煞那间传递的是永恒,

是团结,是友爱。

你的吼震撼了你我他,牵动着你我他的心弦,

让我们共同演绎这扣人心弦的激情飞荡。

让我们共同为集体,我们大家的心,

供一份热,点一盏温馨暖人的灯。

4*100迸发的是无穷的力量,

温暖的是我们的家,演绎的是团结友爱。

致接力运动员

小小接力棒,棒棒有力量,

传出了友谊,传出了默契,传出了期望。

每一次接力棒的交接,

无不凝积着大家的希冀,

那是充满团结的力量之棒!

甩开鹰是的双臂,

第12篇

关键词:11分赛制;乒乓球;体能

中图分类号:G84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09―1281―02

自2000年起,世界乒联对乒乓球比赛规则进行了多次修改,从采用“大球”、“11分制”、到“无遮挡发球”,以促使乒乓球运动向“技术全面,打法凶猛,特长突出,力争主动”的方向发展,这些改变对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提出新的要求。在“11分制”比赛条件下,如何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水平,提高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对体能训练提出新的要求,也成为教练员较为关注的问题。

本文试从评价和诊断的角度对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进行研究,构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价体系,对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水平进行诊断,以提高乒乓球体能训练科学化水平。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是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指标体系。本文约定优秀运动员特指国家乒乓球队队员。

1.2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文献,阅读有关乒乓球体能训练方面的研究文献,包括对11分制的研究进展。对乒乓球项目供能特点和体能特征和常用的体能评价指标的研究文献作为论文的理论依据和素材。

1.2.2问卷调查法设计“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初选指标体系”专家问卷调查表和”乒乓球运动员评价指标权重系数”专家问卷,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体能指标及其权重赋值情况进行鉴定。共发放13份,回收13份,回收率100%。被调查的专家分别是田麦久、苏丕仁、刘丰德、蔡学玲、刘大庆、刘建和、蔡振华、李晓东、陆元盛、刘国梁、史鸿范、尹宵、张晓蓬等教授和教练。

1.2.3 测试法根据第一轮的专家调查问卷的统计,筛选出专家评分的6个“较重要”程度以上的关键性指标,实现了对体能测试指标的优化。以最终确定的6个关键性指标为测试内容,对国家乒乓球队的24名男子乒乓球运动员进行测试,

1.2.4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ll.5统计软件包对本次测试所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的统计学处理,得出体能要素评价指标的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根据选材理论的基本要求,本研究从初选、专家评定和统计优化三个步骤来制定体系指标的评价体系。

2.1.1初选 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的基础上,从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和协调素质的表现层面,设计了26个初选指标。指标分别为100 m跑(s)、10 m折返跑、扣球击远、卧推、高翻、俯卧撑、30 s快挺、立定跳远、原地纵跳、负重半蹲、负重深蹲、1 min仰卧起坐、30 s仰卧起坐、3 000 m跑、5局无间歇比赛后脉搏、原地足前部快速交替看信号向同侧或异侧跨步(正确率)、看信号做出蹲下、跳起或转体动作(正确率)、1 min跳绳(次)、1 min双摇跳(次)、十字快速交换跳(次)、低重心四角跑(秒)、八字踩点、侧滑触杆、坐位体前屈、旋肩测验。

2 1.2专家评定根据简捷性原则,本文采用特尔斐法对专家进行咨询,请其采用五级评分法对所列出的所有指标进行赋值,并在问卷中添加了可增补一栏,目的是让专家给予一定的补充,使指标体系更加完整。

经专家评分后,然后按平均数计算方法,得到每个指标的平均分值,最后筛选出平均分值≥4的指标。男子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扣球、10米折返跑、侧滑触杆、30秒快挺、双摇跳、立定跳远六项指标。

2.2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标准的构建

2.2.1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灰色关联法对体能指标进行权重分析。各指标原始数据的无量纲化处理采用均值化。计算入选体能特征指标与运动员比赛成绩的灰色关联度,以判别各指标的贡献和价值,进而用变权排序法求得各指标的权重。

为了提高权重系数的科学性,本文将各级指标的权重做成“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指标权重系数专家咨询表”。征求了10位乒乓球界专家的意见,结果表明有90%的专家与本文所确定的指标权重趋于一致。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体能指标体系和权重得到确立(表1)。

2.2.2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关键指标的特征值 经过对男子运动员6项指标测试结果的统计,得到了包括平均值、标准差、最大值、最小值、95%置信区间的一般量值模式(表2)。这既反映了运动员的体能指标的特征,又可为优秀乒乓球运动员选材提供可以参照的模式。

2.2.3 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分标准 为了客观地揭示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水平的差异,并使差异得到更直观的、定量化的反映,本研究首先采用百分位数法建立了评分标准――单项指标评分表(表3)。

2.2.4 等级评价表 本文为了反映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的层次和水平差异,确立了百分位数法建立了男子体能的等级评价标准(表4)。

4 结论

1)我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体能的评价指标主要为正手扣球击远、10 m折返跑、侧滑触杆、30 s快挺、30 s双摇跳和立定跳远六项指标。

2)确定了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体能评价指标的权重和体能关键指标的特征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