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8: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十五夜望月王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何妨小驻听吾语。——郭应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2、可怜闲剩此婵娟。——《思佳客·闰中秋》
3、有物揩磨金镜净,何人_攫银河决。——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5、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6、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寄远》
7、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8、激气已能驱粉黛,举杯便可吞吴越。——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9、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10、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11、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12、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辛弃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13、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14、月月势皆圆,中秋朗最偏。——许棠《中秋夜对月》
15、问姮娥、缘底事,乃有盈亏,烦玉斧、运风重整。——向子諲《洞仙歌·中秋》
16、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17、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
18、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陈着《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20、乘云径到玉皇家。——刘克庄《木兰花慢·丁未中秋》
21、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好问《倪庄中秋》
22、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23、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24、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25、日,过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别余。——苏轼《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2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27、今夜月明入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28、何人意绪还相似,鹤宿松枝月半天。——薛能《关中秋夕》
29、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3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32、空碧无云露湿衣,众锈外涌清规。——齐已《中秋月》
33、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陈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4、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隐《嫦娥》
35、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6、只今聊结社中莲。——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3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38、照野霜凝,入河桂湿,一一冰壶相映。——史达祖《齐天乐·中秋宿真定驿》
39、槁秸申酬,轮嗣布。——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40、净洗浮空片玉,胜花影、春灯相乱。——《玉漏迟·瓜泾度中秋夕赋》
41、铜华沧海,愁霾重嶂,燕北雁南天外。——《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2、从今三夜看婵娟。——张孝祥《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43、分不尽,半凉天。——《思佳客·闰中秋》
44、可怜闲剩此婵娟。——《思佳客·闰中秋》
45、声直上,蟾蜍窟。——史达祖《满江红·中秋夜潮》
46、问深宫,姮娥正在,妒云第几。——《永遇乐·乙巳中秋风雨》
47、被白发、欺人奈何。——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48、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苏轼《阳关曲》
49、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十五夜望月》的诗意是:
抒发了诗人因思念家乡、思念亲人而孤独寂寞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美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氛,把读者带进一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将别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前面两句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塑造了一个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的游子形象,诗人的心境是孤寂凄凉的。后两句不直抒自己的相思之情,而是用了一种委婉的疑问语气: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谁的一边。明明是自己在怀人,偏偏说“秋思落谁家”,这就将诗人对月怀远的情思,表现得蕴藉深沉。
《十五夜望月》原文: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
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萧森的树阴里,鸦雀先后进入了梦乡。由于夜深,秋露打湿了庭中桂花。
今天晚上人们都在仰望皎洁明亮的月亮,却不知道秋天的思念之情落在了谁家?
(来源:文章屋网 )
农历的八月十五日,是我们万众期待的中秋团圆节,中秋团圆节由来已久,流传下来的习俗也数不胜数,我国古代就有观赏月亮的风俗,尤其是诗人文客更是对明月情有独钟,但是中秋团圆节赏月吃月饼的传统据说是在唐代盛行的。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这首诗是初唐诗人李峤所作,名为《中秋月》,是我国最早的中秋咏月诗。圆圆的明月跃上寒空,我们谁都说四海之内处处银辉洒地,但又如何知道千里之外有无风雨交加的地方呢?诗句字面写中秋月的清圆玉润,却隐含着作者对远方亲人的遥念:担心对方住处天气欠佳,不能在佳节观赏到可爱的明月。
唐代诗人王建的千古名作《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中秋月色和望月怀友之情:“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庭院当中,月光满地,树栖乌鸦,露水悄落,湿了桂花,如此晶莹明彻的中秋朗月,该有多少不得与亲戚朋友相聚合的人在悠悠而生思念之情啊。中国人历来有“花好月圆人团聚”之谓,在王健的中秋望月诗里,我们看不到他的叙己之思情,却明了他“秋思在谁家”的轰然追问,这种明知故问,使人读之心动。
欧阳詹的《玩月》,又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赏月玩月的另一种心境,“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斯从古人好,共下今宵堂。”欧阳詹的玩月,使我们知道赏月玩月从来都是古人的喜好,赏月活动源远流长,迷人的月色惹人喜爱。可何谓中秋呢?据欧阳詹在《玩月》序中说:“此日为三秋之中,又为月之夕,故曰中秋。”所谓“三秋”,因秋涵三月,七月曰孟秋,八月为仲秋,九月乃季秋,仲秋正好居中。月夕,是指八月十五,明月之夜。十五又为月之中,所以叫中秋。
月是中秋的魂。韩愈在《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里说:“一年明月今宵多,人生由命非由他,有酒不饮奈明何?”唐人武元衡在《八月十五酬从兄弟常望月有怀》中告诉我们中秋月夜时,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坐爱圆景满,况兹秋夜长。寒光生露草,夕韵出风篁。”宋人刘辰翁亦在《水调歌头》里说:“明月几万里,与子共中秋。古今良宵如此,寂寂几时留。”而曹松的“无云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盘上海滩;直到天头天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之《中秋对月》,则把赏月的闲情逸致,写成了一首讴赞光明、追求平等的颂歌。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想起李白的《把酒问月》,是因为无意中读到了CCTV央视论坛上的一首《中秋望月》诗:“把盏邀明月,喜忧两依依。隔海遥远望,寄语诉相思。含笑泯恩怨,团圆会有期。双赢兴两岸,互惠弟兄怡。”诗人站在平民的角度,面对月圆中秋的良宵美景,抒发了两岸相通,互惠互利的美好期望。“明月千里寄相思”。其实,无论古今,人们在中秋夜里尽情赏月、望月之际,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
月亮,是一个令人遐想的事物。每每于中秋之夜,就更有无数才子佳人吟诗作对。大家知道有哪些中秋节古诗吗?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2021中秋节古诗摘抄15首最新,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21中秋节古诗1《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2021中秋节古诗2(唐)李朴:中秋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2021中秋节古诗3《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021中秋节古诗4《月下独酌》
【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2021中秋节古诗5《八月十五夜月》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2021中秋节古诗6《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2021中秋节古诗7《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021中秋节古诗8《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2021中秋节古诗9《秋宵月下有怀》
【唐】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2021中秋节古诗10《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2021中秋节古诗11《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2021中秋节古诗12《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021中秋节古诗13《霜月》
【唐】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2021中秋节古诗14《中秋待月》
【唐】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2021中秋节古诗15《月夜》
【唐】刘方平
1、《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2、《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3、《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月夜》——(唐)刘方平。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6、《霜月》——(唐)李商隐。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来源:文章屋网 )
月光洒满在大地落在每个人的心里,此时是赏月的最佳时机,大家等待中秋节的到来已久,中秋节把全家人团聚在一起,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关于2021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_中秋节的神秘来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1中秋节放假安排通知2021年9月19日-9月21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其中,2021年9月21日是中秋节,为法定假日。
中秋节的神秘来历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在古老的中华文化里面,一年四季中,每个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所以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现在讲的通俗一点,尤其是中国大陆就直接称它为‘’中秋‘’了。中秋节似乎是一个外来,长久以来一直不是中原王朝的固定节日,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据专家考证,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这非常有道理。进入20世纪,国内外的专家相续在一些发掘的考古遗址里面发现了具有月亮崇拜的图案。
中秋节的发展历程中秋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祭月,历史久远,是古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二十四节气的“秋分”,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普及于汉代,汉代是我国南北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融合时期,各地文化上的交流使节俗融合传播。“中秋”一词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献,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世传为周公旦所著,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中说,先秦时期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分夕月(拜月)”的活动。据记载,在汉代时,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的活动。晋时亦有出现中秋赏月之举的文字记载,不过不太普遍,晋时期中秋节在我国北方地区还不很流行。
八月十五古诗四句《中秋月》
宋-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八月十二日夜诚斋望月》
宋-杨万里
才近中秋月已清,鸦青幕挂一团冰。
忽然觉得今宵月,元不黏天独自行。
《中秋》
唐-司空图
闲吟秋景外,万事觉悠悠。
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
《中秋登楼望月》
宋代-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中秋月二首·其二》
唐代: 李峤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荏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中秋月
齐已
空碧无云露湿衣,众星光外涌清规。
东林莫碍渐高势,四海正看当路时。
还许分明吟皓魄,肯教幽暗取丹枝。
可怜关夜婵娟影,正对五候残酒卮。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中秋待月
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时。
倪庄中秋
元好问
强饭日逾瘦,狭衣秋已寒。
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
露气入茅屋,溪声喧石滩。
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
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中秋见月和子由
苏轼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左风右占)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上将下虫)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
中秋登楼望月
米芾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
西江月
苏轼
顷在黄州,春夜行蕲水中。过酒家饮酒,醉。乘月至一溪桥上,解鞍曲肱,醉卧少休。及觉已晓。乱山攒拥,流水铿然,疑非人世也。书此语桥柱上。
照野弥弥浅浪,横空隐隐层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
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文天祥
照江叠节,载画舫之清冰;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风雨满城,何幸两重阳之近;江山如画,尚从前赤壁之游。槁秸申酬,轮嗣布。: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
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
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
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
玉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
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
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秋夜月
当初聚散。便唤作、无由再逢伊面。
近日来、不期而会重欢宴。
向尊前、闲暇里,敛著眉儿长叹。
惹起旧愁无限。
秦淮看月记
作为我国当代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中秋节,早在唐代就已初具节日氛围,赏月、玩月、宴饮等中秋节俗渐成规模。
“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
欧阳詹《玩月》诗序就认为八月十五“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兔圆”。这时候“埃尘不流,太空悠悠,婵娟徘徊,桂华上浮。升东林,入西楼。肌骨与之疏凉,神魂与之清冷”,正是赏月、玩月的最佳时机。他的这一观点当即得到同在华阳赏月的众文人的赞同,于是乃作玩月诗以乐。栖白在《八月十五夜玩月》中也认为八月十五的月亮非同一般:“寻常三五夜,不是不婵娟。及至中秋满,还胜别夜圆。”唐人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勇于实践,赏月之事也不例外,觉得八月十五赏月好,于是就有很多人在八月十五去赏月,最后中秋赏月便定在了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
“清洛半秋悬璧月,彩船当夕泛银河”
赏月、玩月之风始见于魏晋诗歌,谢灵运《怨晓月赋》、谢庄《月赋》、鲍照《玩月城西门廨中》等诗作均与玩月相关,但是与唐代玩月诗相比,魏晋玩月诗一个是数量少,一个是几乎没有明言吟八月十五中秋月亮的。从这一点来看,应该说是唐人赋予了八月十五以非同寻常的价值和节日意义。
唐人爱月,同时也在诗歌中赋予了“月”意象多重意义和价值。在唐人眼中,月之变化不胜枚举,有凉月、暑月、松月、素月、清水月、关山月等。借助这些“月”之意象,诗人们有的发闲适幽情,有的抒不遇惆怅,有的发怀古之叹,有的抒相思缱绻,当然还有的抒发对团圆的渴盼。正是在这样的大量的赏月实践中,唐人发现中秋满月最适宜“玩”。中唐以后,在中秋满月之时,玩月之风渐盛。
“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
唐人玩月时往往有饮酒宴会之举,月饼在唐代月光诗中倒未见记载,而酒却似乎是中秋必备。上引“去年今夜醉兰舟”即是一证;刘禹锡《八月十五日夜半云开然后玩月因书一时之景寄呈乐天》云:“半夜碧云收,中天素月流。开城邀好客,置酒赏清秋。”《开元天宝遗事》载,某年的八月十五夜,苏F等人“于禁中直宿,诸学士玩月”亦“备文酒之宴”。所谓文酒,即赋诗喝酒之意,可见中秋赋诗宴饮应是当时流行。
中秋月,既圆且明,又处于万物开始变得萧索的仲秋季节,很容易触发人们思亲思乡的心绪。在唐代,由于经济的发展、社会风气的开放、戍边卫国的需要,离开故乡亲人外出求学、经商、仕进、游历、戍边的人很多,相知相交的好友也会由于各种原因被迫分离。由于明月千里与共的特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已经成为唐代离人的思维惯性,而面对又大又圆的清秋朗月,就更容易勾起他们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与情思。于是,在唐代,中秋节被赋予了深深的团圆内涵。李群玉情念家乡,于是写道:“泪逐金波满,魂随夜鹊惊。支颐乡思断,无语到鸡鸣。”(《中秋广江驿示韦益》);白居易思念元稹,写道:“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道:“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可见中秋思亲、渴望团圆,在唐代已是节俗。此后,中秋节所蕴含的团圆内涵,由于现实生活中别离现象的普遍而越发浓厚。宋代以后,中秋节逐渐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体系中最具团圆意味的一个节日。
《杂诗(二)》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十五夜望月》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忆东山二首》李白: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欲报东山客,开关扫白云。
《流莺》李商隐:流莺漂荡复参差,渡陌临流不自持。
巧啭岂能无本意,良辰未必有佳期。
风朝露夜阴晴里,万户千门开闭时。
曾苦伤春不忍听,凤城何处有花枝?
《放言五收(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绝句二首(二)》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寄夫》陈玉兰: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首先看王维的杂诗,作者纯用白描记言,简洁的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态,口吻等表现地十分生动,显示出我急欲知道故乡人事的心情。写的十分传神。二末两句看似突兀,怎么不说亲人,而单单谈起一株梅花呢?其实,窗前的寒梅已然成为作者心中的故乡的象征。因此,“寒梅”即成了对故乡思念的寄托。然而,特殊之处在于,作者以这一问,全部寄托了心中那对故乡的思念,这一问,实则省去千言,而又胜似千言,把作者的心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而王诗《相思》也属于这一类,以富于情致的事物寄托情思,而寄语设问又亲切,令人神远。此外,从另一方面看。这种以发问表现诗人内心复杂强烈情感的还有如《咏蝉》《寄夫》《绝句》(杜甫)等。
以王建诗为例。诗人写“秋思”并未采用正面抒情,直抒心切,而用疑问语气。可是明明是诗人怀人,诗人却用“秋思落谁家..”,仿佛“秋思”唯有诗人才有。这看似无理,却表现出了诗人的情痴。这种“似放实收”的手法,还有礼李白的《忆东山二首》。那么,从另一种角度看,这种由眼前景以发问形式将读者引向更广阔地方的,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也是属于类似
另外一类――借外物之口,写自己之心。以骆宾王《咏蝉》为例,诗人以比喻说秋蝉高居树上,餐风饮露,有谁相信他不是人间烟火呢?这句诗人自喻高洁品性却不为时人了解。须交待一点,这首诗是高宗仪凤三年(678),诗人任侍御史,因上疏论事解忤武后,遭诬以贪赃之罪下狱后写的。诗人借蝉之口,表达了不被人理解的悲慨。诗人这一问,似与蝉浑然一体,而又明明地表现诗人自己的内心。李商隐的《流莺》属类似。
另外一类,以问发人深思。白居易《放言五首》(其三)全诗是想说:对人事要得到全面的认识,需要时间的考验,需要用漫长的历史去衡量判断,否则极易出现错误。末句一句既警醒了人们,也启示了人们,这正是问句使人深思的作用。
总之以例概全,虽失偏颇,但也能大概的概括问句在诗中的作用:更深入的表现诗人内心,更广阔的转移视线,更委婉的表达道理。这一深入一广阔既可以将诗句进入读者的内心,也可以将读者引向更广阔的视野,而读诗的韵味其实全在这一进一出中。
最美的关于中秋节的诗词
《春江花月夜》
唐·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把酒问月》
唐·李白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嫦娥》
唐·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南斋玩月》
王昌龄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淡水木,演漾在窗户。
苒苒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其如何,微风吹兰杜。
《八月十五日夜禁中独直,对月忆元九》
唐·白居易
银台金阙夕沈沈,独宿相思在翰林。
三五夜中新月色,二千里外故人心。
渚宫东面烟波冷,浴殿西头钟漏深。
犹恐清光不同见,江陵卑湿足秋阴。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宋·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
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
暂满还亏。待得团团是几时。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
《宿府》
唐·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庭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宋·苏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雨霖铃·寒蝉凄切》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苏幕遮·碧云天》
宋·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月》
唐·杜甫
四更山吐月,残夜水明楼。
尘匣元开镜,风帘自上钩。
兔应疑鹤发,蟾亦恋貂裘。
斟酌姮娥寡,天寒奈九秋。
《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宋·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中秋》
明·王阳明
去年中秋阴复晴,今年中秋阴复阴。
百年好景不多遇,况乃白发相侵寻。
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
山河大地拥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
《琵琶仙·中秋》
清·纳兰性德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为谁圆缺?
吹到一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愁中看、好天良夜,知道尽成悲咽。
只影而今,那堪重对,旧时明月。
花径里、戏捉迷藏,曾惹下萧萧井梧叶。
记否轻纨小扇,又几番凉热。
只落得,填膺百感,总茫茫、不关离别。
一任紫玉无情,夜寒吹裂。
《金陵五题·石头城》
唐·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忆扬州》
唐·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尖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望月怀远
作者:张九龄(唐)
为你读诗:周岩|中国常德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中秋作者:戴石屏(宋)为你读诗:计铭鸿|加拿大多伦多
把酒冰壶接胜游,
今年喜不负中秋。
故人心似中秋月,
肯为狂夫照白头。
十五夜望月作者:王建(唐)为你读诗:支玉思|中国北京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秋思(sì),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水调歌头作者:苏轼(宋)为你读诗:卜一哲|中国西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在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就是我国的重阳节,而在节日到来的时候人们也会送上一份自己的心意,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21九月九重阳节送什么给老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1九月九重阳节送什么给老人酒
李时珍认为,具有“治头风、明耳目、去瘘瘅、治百病”的功效。所以,酒具有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之妙。给家里的长辈买些酒或者自己酿一些也是不错的。
保暖衣物
重阳节送保暖衣物给老人是非常合适的。入秋后老人就开始感觉到冷了,重阳节一直人们判断气温冷暖的重要标志,这时候给老人家送上贴心的保暖内衣、保暖外套是非常贴心的礼物。
送红包
送红包。这样既能避免买到对方不喜欢或者不实用的东西,也不用为买礼物绞尽脑汁。同时,红包给人一种喜气的感觉,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在过年时拿到红包都会很开心。
鲜花
重阳节可选择的鲜花品种有:康乃馨、石斛兰、万年青、黄水仙等。康乃馨的花语是母亲我爱你、温馨的祝福、不求代价的母爱,适合送给妈妈。石斛兰的花语是坚毅、勇敢、冷静,送给父亲是最好的选择。
按摩仪
老人一般上了年纪之后腿脚就会开始不利索,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平时除了提醒他们多运动以外,还可以选择买一个按摩仪放在家里,这样即使不外出也能达到锻炼的目的,还能起到活络筋骨、舒展身心的有效作用。
木梳
经常梳头可以起到疏通经脉的作用,尤其是对于老人家,能有效预防高血压、晕眩等疾病,所以重阳节送木梳也是不错的选择。经常梳头还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发质会越来越好。
重阳节怎么过节登高
每逢九月初九,全家要登高望远,也就是到野外去登山。原意是为了避灾,人们要离开平时的生活环境,尽量到高处去,躲避凶气的降临,以此保佑平安。相传古时曾有一家人在九月九日佩戴茱萸登山,回来后发现家中牲畜皆亡,唯有登高远走的家人无恙。流传下来,上至帝后、下至民间,都会在重阳节这一天登高望远。
插茱萸
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在头上插茱萸,茱萸是一种中草药,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遥望兄弟登高日,遍插茱萸少一人”,记的就是全家在重阳节登高插茱萸的活动。
赏菊
重阳节,草木黄落,群芳凋谢,此时只有,傲然盛开,独领。所以不单是植物四君子之一,更是重阳节的主角。除了赏花,重阳节还有饮酒的传统习俗。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唐代诗人孟浩然写到“待到重阳日,还来就”,与友人把盏赏菊、共话重阳。而在陶渊明的心中,是一种隐逸出世的人格形象,在《饮酒》诗里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东篱下的,是他远离功名利禄,回归田园生活的淳朴初心。
吃花糕
重阳节的饮食之风,除了饮酒之外,最有名的就是吃花糕。据《西京杂记》载,汉代时已有九月九日吃糕的习俗。糕与高同音,“吃糕”代表“登高”,有步步高升之意。花糕也叫重阳糕,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五颜六色,香甜可口。
重阳节赞美秋天的诗句1、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白居易《暮江吟》
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
3、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4、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咸阳。
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令狐楚《少年行四首·其三》
5、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
6、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王勃《山中》
7、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张说《蜀道后期》
8、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9、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0、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11、日暮秋烟起,萧萧枫树林。
——戴叔伦《三闾庙》
12、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
13、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一、多读
古人常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古诗文,首先要多读。
(一)把握古诗文的感情基调
要使诵读具有感染力,体会古诗文的节奏美和音律美,传达出自己的感受,传达出作品的主旨,关键要把握好古诗文的感情基调。如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要以豪迈的语气去诵读,体会到山河的壮丽、诗人的喜悦之情;杜甫的《春夜喜雨》,要以喜悦、自由的语气诵读;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要突出诗人的悲痛心情与悲壮的气概。
(二)把握古诗文的风格
古诗文因人物不同、时代不同,或同一人物所处的时代不同,其作品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浪漫的,有现实的;有豪放的,有婉约的……此外,我们还要熟悉作家风格。如陶渊明的朴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迈飘逸,王昌龄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隐的朦胧隐晦,王维的诗画一体,温庭筠的绮丽香艳,高适的悲壮苍凉,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等。诵读时注意对作品的风格仔细体会,可更好地演绎作品,传达出作品的神韵。
(三)把握古诗文的诵读节奏
1.古诗词中的五绝、五律等多按读音节奏划分,有“二一二”式,如“晨兴/理/荒秽, “夕露/沾/我衣”; 有“二二一”式,如“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七绝和七律主要可分为 “二二三”式 、“四三”式和“二二一二”式,如“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3.古文的节奏多按语义划分。如,按主谓划分、谓宾划分、修饰语与中心语划分等。
(四)把握重音和语调
文章的意思和情感表达是依靠情感和语气来实现的,其中语音轻重是关键。因此,必须根据句子的表意重点,确定少而精的词语加以重读处理。
二、多练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花。”一定量的练习,能引起质的飞跃。要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一定要多做多练。我们可针对近两年各地中考试题中的古诗文题型,多加练习。如:
1.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6.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三、加强积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打开古诗文的神秘之门,走进它神秘而奇幻的世界,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把握一定的技巧。这里教给大家四种技巧。
技巧一,抓住意象。意象,是诗人思想情感的寄托。古人写诗喜欢用一些意象传达大致相同的思想情感。代表清高、坚强,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杜鹃代表凄怨哀伤、乡愁乡思,例: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以月亮思乡、怀人,例如: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梅花代表高洁、傲岸,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莲代表爱、高尚品格,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梧桐代表凄凉悲伤,例如:一声梧叶一声秋。鸿雁代表思乡怀亲、羁旅之悲,例:归雁洛阳边。浮云代表游子漂泊,例: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在阅读鉴赏古诗时,可抓住其中鲜明的意象,透过意象破解诗歌所蕴含的情感与意义。
技巧二,抓住关键词。关键词是指古诗中带有喜怒哀乐等情感色彩的词语,它们是诗人思想情感的自然流露,往往也是全诗之“眼”。像李白《峨眉山月歌》中“思君不见下渝州”的“思”字,李煜的《虞美人》中“问君能有多少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王建的《十五夜望月》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秋思” ,李白的《春夜洛城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故园情”,都是关键词。找出这些关键词,也就找到了解读诗歌的钥匙,就把握了诗人要表达的意思和抒发的感情。
技巧三,抓住修辞。在古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其作用和其它文体中修辞手法的作用大体相同。如:比喻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的特点。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的多而白的特点。拟人的作用是生动形象地写出……的特点,表达……的感情。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莺、燕的活泼可爱,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夸张的作用是强调和突出,对偶可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文外在的形式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