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灰姑娘剧本

灰姑娘剧本

时间:2023-05-30 10:28: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灰姑娘剧本,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灰姑娘剧本

第1篇

旁白:After that, Cinderella had to been their servant. She worked and worked from morning to night.(Cinderella在洗衣服,扫地,干别的家务活) She had no room to live and she have to sleep in sofa(睡在沙发上); she had no good food to eat and good clothes to wear. She was more and more dirty. 第二场布景:灰姑娘家 (士兵在门外敲门) 后妈: Who is it? 士兵: I'm the soldier of the palace. (后妈打开门)Good morning, madam, this letter is from the palace, for you and other girls in this house. Good-bye, madam! 后妈: What is it? (打开信看——欢呼,向后妈女儿(1)(2)招手)Helen, Jenny, good news! There will be a big dancing party in the palace. Prince Edward will select a queen among the young girls in this kingdom. 后妈女儿(1): Hooray! I'll be the queen! 后妈女儿(2): Hey, I will be the queen, not YOU!!

后妈: Okay, girls. You must put on your most beautiful dress and make up immediately! 灰姑娘: (小心地走出来问道)Mum, I want to go to the party, too. 两个后妈女儿: You? Look at yourself, so dirty and so ugly. (大笑起来) 灰姑娘(看着在镜子前整理衣服化妆的后妈):Mum,please, can I… 后妈: Girls, are you ready? Let's go. Cinderella, you are so dirty and ugly that you haven’t any excuse to go. And you must do your housework FIRST! Good night!! (后妈和她的女儿很骄傲地走出门外,灰姑娘很伤心地坐到地上哭了。这时,猫、鸽子和狗来了) 灰姑娘: (猛然发现)Oh, my friends. I really want to go. What shall I do? 猫,鸽子,狗: Don't be so sad, Cinderella. At least, we are with you. If we can help you, we will do our best! 灰姑娘:Oh,my friend,thank you very much. But I haven’t any beautiful dresses now! What can I do? WHO can help me? 仙女:(突然跳着舞出现) Poor girl, let ME help you. You need a carriage, you need a coachman, you need some horses, you need a bellboy, and you need a beautiful dress.(挥动魔杖,用南瓜变成马车,用老马变成马车夫,用老鼠变成马,用狗变成侍者,把灰姑娘变得很漂亮) 猫、鸽子和变成侍者的狗:(睁大眼睛,看着灰姑娘)Wow, how beautiful! 猫: You're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ve EVER seen. 狗: Yes! You will be the most beautiful girl in the party! (拉拉灰姑娘的手) 鸽子: Yes! You will be the most beautiful lady in this party! And Prince Edward will love you at once! (欢快地飞来飞去) 仙女: Now, Cinderella, go to the party and dance with the prince. But remember you must come back before 12 o'clock. REMEMBER, 12 o’ clock! Or you will change back into now. 灰姑娘: Thank you, kind fairy. (冲出门外) 仙女: (对灰姑娘喊)Be careful! Don't forget the time! 灰姑娘: I won't forget. (跳上马车)Good bye, kind fairy and my dear friends!! (挥动手帕,消失在暮色中) 第三场布景:皇宫中

大臣(1): Good evening, ladies and gentlemen, welcome to the prince-dancing ball. This night, our worshipful Prince Edward(这时,王子走了出来,向所有来宾鞠躬)will select the most beautiful and kindest girl to be his queen .Now, young girls, come to the front, please! (女孩子们走上前) 大臣(2):(将头转向王子)Highness,how are they? Which one do you like? 王子: (皱起眉头)Mmm…I don’t think they are… (Cinderella suddenly comes in) 大臣们: (惊叹)Wow! How beautiful THAT girl is! (众来宾惊恐地回过头) 旁白:She's like a fairy. She's like an Angel. She's so lovely. She's like a princess. How pretty Cinderella is! 王子:(走上前,鞠躬) Pretty lady, may I be honored to dance with you? 灰姑娘: I'd love to.(握住王子的手,开始跳舞) (Music and dance) 旁白:Beautiful Cinderella and handsome Prince Edward are dancing. They fall in love.

(12点的钟声猛然敲响了,敲了6下) 灰姑娘: Oh, it's time to go back. I must go now. I am sorry that I cannot dance with you any more, sir! 王子: Wait, miss, please wait! (追上去) 灰姑娘:(急忙地跑,掉了一只鞋)Good bye, sir! 王子: (拿起鞋)Pretty lady! Why are you leaving? I must find you!! Soldiers!! 士兵们: Yes!! 王子: Take this shoe to every house and let all the young girls have a try tomorrow morning. You must find the girl for me. FAST! 士兵们: Yes, highness! 第四场布景:灰姑娘家的花园中

灰姑娘:(失去了魔法的帮助,变回了原样)Oh…He was gentle, he was handsome, oh! I cannot forget him… I love him! But I hadn’t found Prince Edward and danced with him yet…

鸽子: Cinderella, don’t you know? The man who danced with you was PRINCE EDWARD!! (猫和变回原样的狗点头附和)

灰姑娘:REALLY?? My goodness!! (捂住嘴巴,不敢相信的样子) Oops, I am sorry…I haven’t done the housework! Mum, Helen and Jenny will back soon! They will be angry! See you soon, buddies! (哼着小曲跳走了) 第五场布景:灰姑娘家

(士兵敲门) 士兵(3):Good morning, madam.

后妈: Good morning. What’s the matter, sir? 士兵: Are there any young girls in this house, madam? 士兵(2): The pretty lady lost her shoe in the palace. 士兵(3): The prince wanted to find her and marry her. 后妈:(笑着说)Of course, sir, wait a minute!(往身后招招手,让女儿(1)过来)

后妈女儿(1): (急急忙忙跑上前)Let me try. The shoe is mine.(说着把脚伸进鞋子) 士兵: No, It's not yours. It's too small for you.(把鞋子拿开) 后妈女儿(2): (跳着大喊)It's mine. I AM the queen. Let me try it.(说着把脚伸进鞋子) 士兵(2): No, it's not yours; it's too big for you.(再次把鞋子拿开) 后妈: Hey, sir, maybe it's mine. Let me have a try. (急忙想要去穿鞋子) 士兵(3):(马上把鞋子拿走)Oh, please, it couldn't be YOURS. Are there any other girls in this house? 灰姑娘: Good morning, gentlemen, may I try it? (款款走来) 后妈 :You? That’s impossible! (大喊着,做出“快滚”的手势) 后妈女儿(1): Look at yourself, PLEASE! (讥笑) 后妈女儿(2): So dirty and so ugly! Please not to waste the solders’ time! (讽刺) 士兵: Oh, ladies, let her try! Prince Edward said that all the young girls should have a try. Here, young girl, try it on, please! (送上鞋) 灰姑娘:(轻轻把脚伸进去)Thank you! (试鞋,正好合适) 后妈和两个女儿:It couldn’t be Cinderella! It couldn’t be!! Maybe there’s something wrong, sir! (疯了一样大叫)

第2篇

《巴黎恋人》结局:姜苔玲和韩启柱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解析如下:

1、姜苔玲和韩启柱确实是现实中存在的,他们最后也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2、最后出现的金晶恩正在构思一部爱情小说或者是电影剧本,大意是写一个灰姑娘的故事,其中的女主角叫苔玲,在看到报纸的时候觉得有趣,原来现实生活中真的有灰姑娘的存在。

3、最后出现的金晶恩和朴信阳和剧中的苔玲社长没有关系,他们只是另外一对即将陷入苔社爱情模式的陌生男女。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关键词]童话;灰姑娘;性别秩序

“灰姑娘”的故事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并已得到极大关注和研究的故事类型之一,在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间故事里都能觅得此类型故事的踪迹。美国当代著名民俗学家斯蒂・汤普森在《世界民间故事分类学》一书中曾指出:“也许全部民间故事中最著名的要算《灰姑娘》了。”

在世界范围内包含“灰姑娘”母题的故体为数众多,构成了一个超地域、超民族的故事类型。对于这个民间故事类型在全世界究竟存在多少个异文,答案至今没有一个确数。玛丽安・洛尔夫・考克斯早在1892年就曾对这一故事母题作过系统的研究,她尽可能地搜集所有流传于欧洲的“灰姑娘”故事并整理出版了一本“灰姑娘”故事集,总共记录下345个属于此类型的故事。在她之后,民俗研究者们展开了更为广泛的调查与统计工作,迄今为止已在亚、非、欧、美发现了700多个“灰姑娘”类型的故事。如果再加上以此为主题的图画、音乐以及各类剧本等,那么“灰姑娘”在这个世界上的存在形式不下于1500种。

“灰姑娘”型故事无论在细节上有多少差异,其主要情节都是相似的。这个故事类型通常包含以下因素:一位善良而不幸的女主人公,女主人公母亲的离世,新家庭成员对女主人公的欺侮,帮助女主人公克服难题并最终为她带来幸福的神奇力量,用于识别女主人公的一件物体(通常是一只鞋)。

为什么在如此漫长的历史年代里、在如此众多的民族中流传着一个相同的故事母题呢?童话故事渊源于千百年流传的民间故事,有其属于口述传统文本的看似朴素简单实则驳杂丰富的特色,它最能反映集体无意识,最凸显丰富的原型。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陈伯吹就曾指出:“当童话在‘人民口头创作’的历史阶段,当时人民的思想和生活,当时社会的风俗和习惯,这些都像四周事物反映在镜子里般地在他们的创作――童话里。”古今中外的童话作者在创作童话的过程中都会在无意识中使用、激活了原型意象,把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典型情境加工制作成为文学作品,表现人类共有的恐惧和愿望。灰姑娘故事的世界性流传,与作品本身所蕴含的人类精神与心理的共通性相关联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

灰姑娘故事,西方最早的文本记载出现在法国人夏尔・贝洛(Charles Perrault)的《古典童话及神话故事》(Histories et contesdutemps pass é),副题为《鹅妈妈的故事》(Contes de mamere loye,1697)里,1792年经过森巴(Robert Samber)的翻译后,在英语国家流行。19世纪初被格林兄弟收入故事集而名声大噪。格林兄弟在对灰姑娘故事整理加工时形成了一套与19世纪欧洲处于主导地位的性别意识形态相连的修改范式,即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加强对男性权力的再现和性别迷思的传达,并强化压迫女性的社会文化机制。

以下的论述将通过对“灰姑娘”故事中原型意象的解读来阐述故事中所蕴含的这套性别秩序。

一、父亲缺席 后母施虐

后母现象是人类社会进入一夫一妻婚姻制度之后出现的产物。这一文化现象与古代医学事业不发达有密切的关系,“在那个时代产褥热的病原体还没有被发现,生母的死亡率很高。成为鳏夫的父亲为了找人照顾众多的孩子,必须赶紧续弦。当然未必都能如愿以偿。”

在人类社会中后母虐待前妻孩子的劣根性长期存在,东西方的民间文学作品对此都有真实的反映。“残忍的后母,禁忌、魔术,有关动物、恶魔、巫婆、精灵和矮仙的谈论――这些都是故事讲述者随意取舍的角色和场景的共同库存品。……原始民族的共同生活和场景的思考导致的这些母题,大约是各自独立产生于许多地方。”

这种矛盾的产生究其社会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第一,人类重视血亲关系的传统。人类社会自古就强调血脉的重要性。后母在一个家庭中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身份,她虽说是家庭中一个成员,但跟其他成员问的关系却很疏远。后母的介入,打破了原有家庭中的血缘关系维系的稳定,不仅疏离了家庭成员情感,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对财产和地位的纷争。第二,重男轻女――人类社会的一大陋习。在私有制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家庭关系中,亲母与继母、继母与非血亲子女之间的矛盾具有相当的社会普遍性。这种普遍的社会矛盾,再加上一夫一妻制家庭确立之后,家庭中几乎排斥了女性的继承权,在后母续继的家庭,他生女儿的地位更为低下。后母与非血亲子女的对立,使得二者在家庭结构中的关系异常紧张。“灰姑娘”故事就是在后母和非血亲子女之间的矛盾斗争中展开的。

在大多数“灰姑娘”故事中,家里惟一的男性――父亲因为种种原因始终不曾露面,即使偶有露面(给灰姑娘带回一根榛树枝),我们仍无法看出他对继母女以及继姐妹之间的关系持何种态度,更无法猜测父亲本人是如何对待自己的亲生女儿的。但是父亲的缺席使灰姑娘失去了家中惟一可以当作依靠的依靠。辛德瑞拉、叶限等灰姑娘失去了父亲依靠的直接后果是终日忍受后母的无情虐待。父亲的缺席还使得一家之权落到后母手里,后母因此有机会肆意施虐。父亲的缺席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对灰姑娘地位的否定。如果说后母施虐仅仅只是灰姑娘在家庭中备受压迫的原因,那么灰姑娘的受虐待与地位的改变都是根源于父亲的漠然否定。

“灰姑娘”型故事涉及到的是女性在家庭与社会中的经济地位与社会地位的沦丧这一文化现象。这些受虐待女子最终命运的改变只有通过婚姻的完成才能得以实现。“灰姑娘”故事中,丈夫的身份或是王子、公子、王爷、状元乃至国王等等,都是地位与金钱的象征。

二、栖身厨房 恪守禁令

在“灰姑娘”故事的多数文本中灰姑娘的栖身之所是厨房。厨房,是个充满了无休止劳作和珍馐美食的阴性属地。它是灰姑娘的工作室,把灰姑娘安排在厨房里意味深长。

故事的讲述者把灰姑娘安排在厨房笔者以为有两层用意:其一宣扬传统妇德规范。传统妇女的工作价值基本上都体现在厨房里。灰姑娘“不得不干那些重活儿和脏活儿,每天都要早早地起床,打水、生火、做饭、洗衣服”,满足一家人的生理需要。灰姑娘的处所正是这一妇德规范的反映。其二宣扬男性优于女性的思想。“厨房”与“围裙”相关联。在民间俗语中,围裙围“蠢”。在大量的民间传说中,围裙是神灵或男人使女人变蠢的计策。譬如我国湖北孝感地区就有一个这样的传说,相传古时候妇女们聪明能干,男子都愿听从她们的调遣。她们还常相邀着沿天梯上天游 玩,后因嬉笑声触怒了王母娘娘,王母娘娘斩断了天梯,并送给每个妇女一件漂亮的围裙,妇女们穿上围裙,从此变蠢了,成了整天日着锅台转的“屋里人”。在男人眼里厨房是龌龊的地方,厨房是物欲的,低等的,就像灰姑娘睡在灰堆里,花一个小时从灰堆里捡后母撒进去的两盆豆子,或者将红豆和扁豆分开一样。所谓“君子远庖厨”。但男人却把女人安排在厨房里。这种思想在故事其它地方也有体现,譬如在所有“灰姑娘”故事中,后母是惟一曾经掌握权力(主动权)的女性,王子的出现则意味着对一度旁落的权力的收回。显然女性是不配拥有权力的,因为她们一旦大权在握,便会使公道丧尽,黑白混淆,乾坤颠倒。男性比女性更适合拥有权力。男性世界是高于女性世界的。

此外,“灰姑娘”故事里还有一个“半夜十二点”的禁令。灰姑娘穿上仙姑送给她的水晶鞋,成为世间最美丽的仙女,在王子选美的舞会上迷倒了王子。但是,讲故事的人并不想让灰姑娘迷失在魔法虚构的幻梦中,他要让午夜的钟声适时地敲响,将灰姑娘唤醒,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灰姑娘通向幸福生活的权杖并非握在自己的手里。美丽聪明又顺从的灰姑娘惟有恪守禁令,及时逃离舞会,回到自己的灰堆里,被动地等待才有可能获得幸福的生活。

这一禁令不仅使那只漂亮的水晶鞋丢失了,而且充分地说明了对一个渴望在男权社会里获得成功的妇女守规矩是多么的至关重要。灰姑娘如果不懂规矩、不服从“半夜十二点必须离开舞会”的禁令,所有施加在她身上的魔法都将失效,她不可能被王子发现,更不可能得到救赎。在民间集体无意识中,女人似乎与生俱来就该是隐忍的、谦卑的、安分的。不安分的女人迟早会遭到惩罚。“半夜十二点”的禁令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男权社会所宣扬的妇德规范。这一禁令一直延续到现代社会,至今仍是规范妇女行为的一种心理习惯。

“灰姑娘”故事对以上所有这些细节的描述都在宣扬一个观点:任何妇女只要服从这些规范,遵从这样的妇德,她的美德终究有一天会得到报偿,她最终会从众多的妇女中脱颖而出,获得成功。灰姑娘默默承受着后母的虐待,内心希望博得王子的垂青,行为上却总在逃避王子的追逐,然而正因为这样她最终才能够坐上王妃的宝座。她的两个继姐妹使尽浑身解数,即使“削足适履”也未能博得王子的欢心,却落得眼瞎或被飞石砸死的悲惨结局则是从反面宣扬妇女们应该逆来顺受、安于天命的思想。

三、以鞋验婚 喜结良缘

多版本的“灰姑娘”故事都有一个大致相似的主线:失鞋寻鞋得鞋喜结良缘。在“灰姑娘”故事中,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元素和中心意象就是――鞋。虽然不同的灰姑娘有不同的鞋,但是不管是布鞋、金鞋、玻璃鞋、水晶鞋,还是软木鞋、木屐等等,试鞋都是故事中的重要情节。

如果从社会历史的现实理性出发来辨析灰姑娘丢下的鞋的含义,鞋的实际意义指两个方面:对于王子来说,它代表着男性对女性的价值期待――美貌和美德(温柔、善良、克制、顺从、任劳任怨);对于灰姑娘来说,它是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惟一能够选择的获取自我幸福的合法途径,即靠美貌和美德赢得一个有钱有权的男人,并由此获得男权社会给她规定的合法性生存空间中的婚姻幸福。鞋成为一种象征。

“灰姑娘”得鞋、丢鞋,王子(国王)得鞋、寻鞋主、试鞋、得鞋主、喜结良缘,这是一个充满曲折的成功追寻。这种追寻体现了女子期望通过高攀婚姻(嫁给国王或王子这样有权有钱的男人)改变自己的命运的欲望和幻想。这种皆大欢喜的婚姻结局既是人类最基本愿望的反映,也是男权意识投射的影子。在“灰姑娘”故事里女性追求的目标往往是嫁给一个王子,从而过上富足的生活,因此快乐结局把女性的诉求最终框定在/物欲的满足上;男性的追求却是获得智慧和才干,而他与灰姑娘的婚姻结局象征着他从此摆脱稚气,即将登上王位,获得权力。这种婚姻结局,是对童话中男性英雄智慧和勇敢行为的表彰,而女性则被限制在物质感官的满足,这延续了男性优于女性的思想。童话故事中的男女主人公形象正符合了父权社会对男女两性的期待。

结语

从以上的原型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父权制操控下的“灰姑娘”故事遵循着一套性别秩序,即男人主动,占主导地位;女人被动,归顺于男人。女人因为失去男人(父亲)的保护而处于危难中,最后也因为男人(王子)得以解脱。因此,“灰姑娘”故事,是一种再现父权意识形态的文本。

在这个父权的文本范式中,童话的各类意象都被安排好了固定的位置。从童话人物的身份设置来看,女人均以女儿、姐妹、妻子、母亲的面貌出现,她们是家庭的组合结构,不允许发挥自身主体性和表达自我欲望,忠于家庭、生子相夫、恪守妇道是她们不可违抗的职责;男性的身份通常是王子、勇士、骑士,他们被鼓励独立自主地参与离家与冒险活动。童话的情节设置也原原本本地遵守着所谓的性别秩序,只有赋予了女性悲剧的命运、从属的地位、顺从、单纯的本性,才能突显出男人们救赎的强大力量和不可动摇的主体地位。

第4篇

埃里奇・西格尔的女儿弗兰西斯卡在父亲的葬礼上说:“帕金森症毁了我的父亲。”的确,西格尔罹患帕金森症已经25年了,承受了巨大的痛苦。弗兰西斯卡说:“父亲在生病期间,每一秒钟都要奋力呼吸,奋力活下来,这种令人肃然起敬的顽强,很能说明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以同样顽强的精神,追求他的教学、他的写作、他的跑步,以及追求我母亲。他是我们之中最锲而不舍的人。”

他为“披头士”写剧本

西格尔博学多才,在校时曾是一位田径运动员,之后在耶鲁大学教古典文学和比较文学,他因给“披头士”乐队写电影剧本而名噪一时。

西格尔是一名犹太后裔。在他出生之前,他的父亲已经是纽约布鲁克林地区有名的牧师,不仅如此,他的爷爷也是一名牧师,曾经在充满争议的犹太教文化中心立陶宛传教。后来,一家人飘洋过海来到美国,他们仍然没有放弃这一备受尊敬的职业。

西格尔的父亲是一名保守的宗教主义者,所以当儿子1937年6月16日降生于纽约时,父亲便希望儿子将来能够继承他的衣钵,成为一名牧师。因此,西格尔的幼年时期,只能人读当地的犹太宗教学校,接受正统的神学教育。直到西格尔长大一点儿之后,他才和父亲达成协议,入读附近优秀的公立中学――布鲁克林地区的密林高中。西格尔还幸运地得到了到瑞士进行短期夏季交流学习的机会。丰富的成长经历,为他以后的写作事业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虽然西格尔并没有接过父亲的牧师接力棒,但他对希伯来语和拉丁文化相当感兴趣,所以在1958年从哈佛大学毕业时,他成功地拿到了拉丁文和古典诗歌的学位,并在一年之后攻读了哈佛大学的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再接再厉,最终于1965年拿到了梦寐已久的比较文学博士学位。

难得的是,西格尔并不是一个书果子。在攻读博士学位漫长的岁月里,他成为学校的田径运动员,并利用自己丰富的文学知识,撰写诗歌和音乐,组队参加附近的演出,业余生活可谓十分丰富。当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之后,很快就接到了耶鲁大学的邀请,到该校教授比较文学和古典文学的教程。

1968年是西格尔生活的一个转折点。尽管他还是耶鲁大学的一名教师,但电影《黄色潜水艇》的制片人阿尔布鲁达克斯邀请他为该剧撰写剧本,而演出者是大名鼎鼎的“披头士”乐队。能获得这份工作,让西格尔十分意外。随后,他被送到伦敦“闭关”,作为一名曾经的田径健将,他开玩笑地形容这段经历:“除了在酒店房间里跑来跑去,我哪儿也不能去。”

后来,《黄色潜水艇》大获成功,而无名的西格尔也渐渐为人所知。这次经历对他最大的影响在于,他确立了自己写小说和剧本的自信心,风靡一时的《爱情故事》从而成为他此后几年的工作重心。

风靡全球的《爱情故事》

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或许有些老套。但《爱情故事》还是展示了真爱的道理,告诉人们:“爱就意味着永远不要说对不起”。

作为上世纪70年代最富盛名的小说和爱情电影,人们在评价《爱情故事》的时候往往说,这个故事很老套,一个富家子弟奥利弗,一个面包师的女儿珍妮,不过是又一段发生在哈佛校园的灰姑娘的普通故事……但是,关键在于,为什么这个普通故事如此成功?

西格尔这本131页的《爱情故事》小说于1970年2月出版后,立刻被千百万美国人争相传诵,连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也感动得向他的朋友倾情推荐。该书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榜首长达41周,精装本在一年内重印21次,并以30种文字在全球出版,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册,被《时代周刊》评为“美国20世纪10大经典爱情”之一。

而根据这部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由赖恩-奥尼尔和艾丽麦嘉露主演,1971年上映便成为当年的票房冠军,并获得包括最佳电影、导演,男女主角、剧本及配乐等多项奥斯卡奖提名。其中的经典台词“爱就意味着永远不要说对不起”被美国电影协会评为“最佳电影对白”的第13名,主题曲“爱情故事”成为经典电影音乐传唱至今。

有消息说,《爱情故事》其实就是西格尔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改编而成,男主角奥利弗汇聚了他以及他身边多个生活原型的性格特点,其中就包括后来成为美国副总统的戈尔的故事。戈尔年轻时迷恋“被头士”,而西格尔恰好因为写过《黄色潜水艇》与这支乐队结缘,两人在偶然的机缘下成了朋友。在西格尔为《爱情故事》寻找素材时,戈尔正在谈一场相差悬殊的恋爱。

《爱情故事》一开始只是压箱底的故事,无人问津,直到威廉莫里斯经纪公司的文学经纪人路易斯华莱士提醒西格尔用另外的形式对故事再创造之后,它才得以和观众见面。西格尔用平实、朴素而幽默的笔调,没有刻意细描,而是完全让感情来说话,用简洁的文笔、朴素的故事、纯洁的爱情打动人心。

有分析家说,男主角奥利弗是当时美国躁动的年轻一代的代表,他们有才华,思想独立,渴望挣脱家庭的桎梏,所以奥利弗才为了真爱和富有的家庭脱离关系,开始自己的人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取哈佛大学法学院,获得了奖学金。大家在他的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当他和珍妮通过自我奋斗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时,人们为他们鼓掌,当珍妮被病魔夺去生命时,人们和他一起哭泣。

尽管《爱情故事》深受好评,但西格尔表现得相当谦逊,以至于美国国家图书奖要颁奖给他时,他都自嘲地说,自己不应该和厄普代克等前辈放在一起。西格尔不太在乎外界如潮水般的好评,仍然静心坚持自己的爱好,继《爱情故事》之后,他又创作了《奥德赛》、《奥利弗的故事》、《男人、女人、孩子》等剧本,1985年创作的、同样以哈佛大学为背景的《班级》还荣获了法国和意大利的文学奖项。

第5篇

谈家乡

她是典型的山东小“熳”

“我爸爸是青岛人,我妈妈是济南人,我和济南的情分很重。”于越说自己出生于青岛,小学阶段是在北京完成的。1998年,经过家人一番商量,她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济南读初中。“我姥姥家就在舜耕路那儿,所以在济南生活很方便。”于越告诉记者,她在甸柳一中读书,一直到2002年,在山大一位教授的专项指导下,自己居然成功考取了中国政法大学法律专业。1年半后,因为對表演情有独钟,她决意考取中央戏剧学院,并获成功。

于越對记者表示,自从买车后,她几次来济南都是自驾车。因为10年前有在济南生活的经历,她對济南特别适应。生在青岛长在济南的于越對山东这块地方有着深厚的感情,她的身上也时刻闪现着山东姑娘的本色。时而灵动可爱,时而掩卷沉思,恰似一位邻家女孩儿,率真、开朗,又不失优雅。

谈起對济南的印象,于越这样说道:“我觉得济南很好啊,我非常喜欢济南,谁说济南不好我能跟谁玩命。”骨子里透露着山东姑娘的大气、仗义,让人不自觉地就喜欢上她。

谈演戏

她是新晋“帅女郎”

于越拍过的作品很多,历数于越饰演过的角色:温婉者如《神》中的大小姐徐暖暖,孤苦者如《淘金年代》中的苏云,凌厉者如《尖刀战士》中的韩彤,豪迈者如《战雷神》中的,聪慧者如《渗透》中的顾雨菲……于越把每一种类型的角色都演绎得十分精彩。如果说之前的戏有些或许没有产生这么大的轰动效应,那应该是由于之前她只接文艺片吧。于越这样总结自己。

的确,在接拍王小帅导演的《我11》之前,于越一直非常执著于文艺片的拍摄,这也源于自己内心的热爱。虽然有时候那些作品非常小众,关注度也不高,但是于越一直乐此不疲地坚持着。

直到有一天,与多年老友王小帅导演的偶遇,一阵互相寒暄之后,得知王导最近在筹拍一部叫做《我11》的电影,于越随口一问,“又没我啊?”其实是句玩笑话,调侃来着,没想到王导立马陷入沉思,然后答道:还真有。就这样,当天下午于越和王小帅导演就近找了家茶馆,畅聊起剧本来。酣畅淋漓地聊了一下午,王导越来越觉得于越像周老师,而于越也被精彩的剧本所吸引,当即就这么敲定了。

就这样,于越成为了大家心目中的梦中情人周老师,她對该角色的成功演绎也直接将她和她的周老师一起带到了西班牙国际电影节。

由周老师到车雅尼,不得不说角色跨度非常大。在最近的热播剧《浮沉》中,于越饰演“白骨精+灰姑娘”车雅尼,除了要面對工作中的挑战,还要面對“各方威胁”,照顾心脏病父亲、面對母亲逼婚、忍受邻居侧目……可以说车雅尼的生活在电视剧中被更加丰富化,也更加符合现代职场中白领女性的生存状态,与此同时,这个角色的难度也就更大。

于越的一双大眼睛可谓车雅尼这个角色的“福地”,于越各种角色给人的最深印象也恰恰在她的一双眼睛上。它们可以灵动、可以妩媚、可以坚毅。依靠着相信各种角色的积淀加上天赐的一双眼睛,于越把商战中的“白骨精”和生活中的“灰姑娘”演绎得非常精彩,受到观众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参演这部戏的初衷,于越也透露,与导演滕华涛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了,该剧是他的收官之作,“就想着好朋友们聚一起,大家共同完成一件都喜欢做的事儿,留作纪念。也算是给滕导送的一份小礼物。”

而近日,就在于越接受记者采访时,她正在拍一部叫做《打狗棍》的电视连续剧。于越向记者介绍说,《打狗棍》是通过一對父女的传奇故事讲述了热河人民1933年到1945年的民间组织的抗战故事。于越饰演的戴若冰投身抗战前是—个文弱女教师,但是在参加抗战之后就俨然变成一个巾帼英雄,遇事冷静,勇谋相济。郭导的老搭档威子出演男一号,即戴若冰的养父。郭导称这个角色是一个跨越50年的野驴一样的男人。《打狗棍》是一部男人戏,男人扎堆的戏里面,女演员会有“物以稀为贵”的待遇,于越成为“万绿丛中的一点红”,变身抗日“铁娘子”。

剧中,养父威子對于越饰演的养女戴若冰疼爱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这个女儿甘愿与世隔绝7年。于越對于这种感情的理解是,“这是一种超越了血缘关系的感情,应该说是更加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吧。因为那个年代很特殊,动乱,在每个人都自顾不暇的情况下,一个养父为了女儿甘愿在山林中度过七年,一定是有十分伟大的力量。”

谈自己

相信自己走得更远

表面光鲜的背后,于越也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星路并不算一帆风顺的她,在政法大学大一刚刚读完就选择了退学,而去考中央戏剧学院。备考的日子是最让人难忘的。于越坦言,那段时光是其人生中最黑暗、最辛苦的,一辈子都不会忘。好在在父母的支持下,于越一举成功,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的导表专业。于越對父母的感激之情也溢于言表,

第6篇

去年,在第五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上,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推出的黄梅戏《阿珍》是一部有市场前景的好戏。其一,他是朴素的,传统的舞台美术,传统的灯光音响,连一台电脑灯都不用,非常适合在县以下农村演出,二是它是具有传统戏曲精神的作品,令观众喜爱。

说实话,当初《阿珍》这个剧本并不为人看好。一个近乎神话式的传奇剧,一个看到开头就能知道结局的故事走向,一个王子爱上灰姑娘,白天鹅爱上丑小鸭的爱情故事,怎么能把越来越挑剔的观众吸引在剧场里呆上二个多小时?但看完戏却给人全新的感觉。郭汉城先生说过:“对于一个戏曲剧目,不仅要从剧本所提供的形象入手,更重要的要从舞台演出所提供的形象入手。因为舞台形象比剧本文学形象丰富得多。”这是因为,1.戏曲是综合艺术,仅在剧本中,我们看不到表演、音乐、舞美这些手段的作用,2.作为戏曲舞台艺术的中心――演员的形象表演和唱腔对于剧本的升华在我们心中更是空白。从这点看,《阿珍》的舞台呈现是剧本的数度跨越。《阿珍》好就好在真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戏曲精神。

按照李渔和王国维先生的观点,中国传统的戏曲精神,首要的是讲究情韵和情调,具有较强的抒情性特征。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戏曲以传情为第一要义。戏曲不是讲台,它不需要讲哲学,她首要表现的就是一个“情”字。这在元杂剧和“临川四梦”中都非常突出。《阿珍》整台戏以情为中心,除了精心打造“阿珍“和“南国王子”的童话式的爱情,还着意描写了阿珍和养父母的“亲情”,如果说作为这台戏的正面情感让人刻骨铭心和陶醉外,那么作为反面的南侯养女路娃和南侯夫妇的“亲情”以及路娃对“南国王子”的单相思我们也感到无可厚非,并且给予深深的同情。这就是情感的“自私性”和“公认性”的矛盾。戏曲舞台上一种情感的“圆满”往往是以一种情感的“幻灭”为代价的,这是传统戏曲审美定式,我们无法左右。难能可贵的是剧中的神来之笔是偷闲表现了阿珍和动物们的亲情,这在现实中不可能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我们和自然的距离,和传统的距离。中国传统戏曲精神的第二点就是讲究戏曲的非情节化和散文化,不太注重西方戏剧所特别重视的矛盾冲突的刻画,这种非情节性和散文性的倾向与抒情性是联系在一起的。《阿珍》的故事很简单,矛盾也很单纯。一个侯爷骄横且心高的女儿看不上身边的所有追求者,只好比武招亲。可是胜者比她更清高,根本不把她放在眼里。侯爷女儿赌气的对身边追求者说,只要谁能穿越大森林,找到传说的仙女湖就嫁给谁。当所有的追求者都被森林的瘴气猛兽吓退时,比武获胜的王子决定前往,但他不是为了侯爷之女,他是为了好奇和男人的尊严。在仙女湖畔,王子被阿珍的单纯、友善、浓情所倾倒,阿珍也为王子的率性、刚强和真情所击中,两人相爱了。但侯爷之女早已被王子的风范击倒,陷入痛苦的单相思之中,等待王子从大森林归来。但归来的王子却带回了阿珍和她的养父母。于是为了争夺王子,侯爷夫妇和女儿展开了攻势。然而强扭的瓜不甜,当侯爷之女喜气洋洋入了洞房时,王子却重回大森林心上人阿珍身边。这个故事和元杂剧、明清戏曲的故事有着相似的结构。但附着在故事之上的抒情性和散文诗的韵味,却很浓烈,仍能打动观众。中国传统戏曲精神的第三点就是,虽然没有太过强烈的矛盾冲突,亦无曲折的情节,但往往具有传奇性色彩,这是其能保持引人入胜的戏剧魅力的原因所在。《阿珍》标榜的就是传奇剧。如果说一场龙卷风把渔家女卷到侯爷家还有可能的话,那么,同时把侯爷家的女儿卷到渔家,几乎是没有可能的。但这样的故事却发生了。就像《牡丹亭》里的“杜丽娘”复生和《倩女离魂》中的“倩女”离魂,为什么这样不可能的假设却被我们认可并大加颂扬?这是因为,这样的设计是有人性为基础的,是有情感做内容的。

中国传统戏曲精神不太注重现实主义式的工笔描摹,具有较强的写意性特征。《阿珍》虽然从故事的编排上有写实性,但传奇色彩和童话意境表现的更多是写意性。这里寄予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的渴望。其实,传统戏曲精神是需要演员来表现的。我非常钦佩望江县黄梅戏剧团有一大批能唱能演有基本功的演员。这得力于他们长期走市场的结果。一年300多场戏锻造了他们。在这里,我很欣赏“阿珍”的扮演者童玲红,唱念俱佳,在台上精气神十足,刻画人物准确生动,是一个前途无量的演员。我也很欣赏龙妮的演唱,它继承了祖父龙昆玉的衣钵,运腔和嗓音都圆润通透,还有何东,那么年青的小伙把渔夫演得那么老到,且唱功了得,令不少所谓的明星汗颜。可以肯定的说,《阿珍》在某些专家眼里可能算不上什么,但在老百姓那里一定受欢迎,这就够了,戏就是给老百姓看的。

第7篇

记者:据说,你生过一次大病?

陈彤:是的。2003年,我生了一场病,病得很严重,不能上班了。那时候,我老去医院找医生,医生建议我说:你需要每隔一段时间来复查一下,但是,你老来也不好……所以,中间的那段时间我就处在无所事事的状态中。我也到处想找工作,但是,真的没有合适的,都是需要加班的或者特别辛苦的。我自己也知道,因为身体状况不允许,我以后很难再从事记者这个职业了,我加不了班,也跑不了现场。

记者:你是什么情况下开始写剧本的?

陈彤:2005年的一个偶然,王海老师看见我写的一本书,她向出版社要了我的电话。在电话里她说: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写电视剧?我以为她找错人了,结果她说:这本书是不是你写的?如果是的话,那我找的就是你。于是,就有了《新结婚时代》。是王海老师带着我写的,她是第一署名编剧,我是第二署名,从此以后,就有很多人找我写剧本了。所以我很感激王海老师的提携,她把我带到这个行业里来,为我的人生打开了一扇门,尤其在我贫病交加,人生陷于低谷的时刻。

记者:你是学伦理学的,这对你的创作有什么影响?

陈彤:学过伦理学你就会知道,你的道德观没有那么绝对。比如我们上课的时候,讲古希腊伦理学,就讲到勇敢,对于那个时代的贵族而言是美德,而对于奴隶就不是美德,奴隶的美德是顺从。比如婚姻,今天我们认为出轨是不道德的,但是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在男人一夫多妻制的情况下,提倡妻不妒妾不争,男人三妻四妾是合法的,女人要求男人只爱自己一人叫“专宠”,是不道德的。陈世美之所以买凶杀妻,是因为按照当时封建法制“始贫贱后富贵”,男人不得休妻,除非秦香莲同意解除婚姻,放在今天,陈世美要离婚也不是不可以……所以,没有那么绝对!所有的道德都是跟当时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们对它的认知相关联的。所以,我在写电视剧的时候,总会站在某个人物的角度去理解某个人物。

记者:编剧这个职业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陈彤:至少在生病没有社会交往的那段时间,让我有了一个比较适合的社会交往。我平常不需要太多的外界接触,但是在写完剧本以后又必须跟人接触,比如制片方会找我,导演会找我,演员会找我……这样的社会交往对我的健康是很有益的!

记者:你觉得女性编剧的优势是什么?

陈彤:我一直想说,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什么绝对弱势,关键是你要有自己的优势!优势不是性别,而是你的擅长。

电视剧《离婚律师》是吵出来的

编剧与题材之间的相遇往往是浑然天成的巧合。2011年,婚姻法的司法解释三在正式出台前有一个征求意见稿,那时,陈彤写了几篇相关的博客讨论新婚姻法。由此,她就被电视台请去录节目。陈彤跟律师是正反两方,吵来吵去。之后,刚好有制片方约她:最近有什么想写的?陈彤说:离婚律师。

《离婚律师》这部剧展现了很多很现实的社会问题,小三、被小三,出轨,出轨后被原谅……引发讨论狂潮。对此,作为该片的编剧,陈彤更有发言权。

记者:女性离婚以后应该怎样自我修复?

陈彤:第一,人要面对现实,已经离婚了,你就要接受这件事。第二,至少在那个时候不要检讨自己,不要老想这件事,不要责备自己,不要老说:我到底做错什么了?你或许什么都没有做错。

记者:这个理论从何而来?

陈彤:这个思维是我的医生告诉我的。那时候,我经常会问医生:我为什么会得这个病?医生说:如果我知道这个原因的话,我就可以得诺贝尔医学奖了,现代医学对很多疾病的原因还没有找到最终解释,只能在实践中找到治疗的方案。因为有个体差异,每个人的治疗方案是不一样的或者不完全一样,这个药你吃下去好了,我吃下去就没好。还有,每个人的康复期不同……用这个来比喻离婚,有的人离完婚以后,第二天就有新欢了;有的人,离完婚以后10年都走不出来,最后自杀了。正所谓个体康复和个体差异不同,治疗方案完全一样是不可行的。所以,这个没有标准答案。

但是,医生会跟你说增强体质,多锻炼,提高你的抵抗力和康复能力,对你一定有好处。感情上也是一样的,增强感情上的康复和修复能力,这个很重要。那个时候,不要一天到晚想:他为什么会离开我,我哪里做错了?也许你哪里也没有错,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该约会就约会,多见几个人都没有关系,反正已经离婚了。在婚姻当中,最值得珍惜的是感情,在离婚状态,最应该珍惜的是自由。

记者:你怎么理解婚内出轨?

陈彤:比如《离婚律师》里的焦艳艳,很多人都说她,老公在外面,她寂寞就出轨了。其实,我一直想说,在焦艳艳出轨这件事情上,池海东是有责任的。他在婚姻当中没有帮助他的妻子成长。一个成功人士,娶了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孩,在现在基本属于标配,带出去有面子,自己看着也赏心悦目,生的孩子也会漂亮,他当时肯定是这么想的。但是,女人不是一个摆设,不能娶到家里摆着,就算是家电,很长时间不用,也会坏的。

我写焦艳艳这个人物,实际上是想说:这是男人的责任。你养盆花,也得浇;养个宠物,也得遛。一样的道理,怎么娶个老婆回家,就觉得她应该自动地对你好,就得自动会成长?但是,很遗憾,大家看了以后都骂焦艳艳出轨,而没有去讨论这个比较深刻的问题。

记者:你觉得什么样的男人出轨以后还能够被原谅,还能够重新在一起?

陈彤:他真诚地觉得自己错了就可以再给一次机会。如果那种出完轨回来,说:“我是动物,男人都这样的。”那就算了,就别给他机会了。除非你愿意和动物过一辈子,或者把自己也当动物,那么你就不要怨别人不拿你当人了。

你再也不是灰姑娘

离婚以后,总有一段艰难的时期,陈彤的建议是要跟过得特别好、比离婚之前过得还要好的人在一起。“我那个时候就跟一大批这样的人在一起。他们一下子把你的视野打开,你就会觉得拥有自由的人生没有什么不好。”

陈彤至今记得,她离婚后,身边的小伙伴跟她讲过这样一句话:你不要再有灰姑娘心态,而且就算是灰姑娘,也得自己打扮好了坐着马车去王宫跳舞。你不要想着:我好可怜。然后,有一个超级英雄来拯救我。不要这么想,因为你遇到超级英雄的几率非常低。你要学会依靠自己,除了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拯救你!这样,在你自我拯救的过程中,反倒有机会得到贵人相助,因为人们都愿意帮助那些值得帮助的人。

记者:你会从前面借鉴很多吗?

陈彤:不会,我会让别人迁就我,因为迁就别人很难。每个人要有对自己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判断,我的自我认知和判断是:我是一个不太会装的人。比如,我对你有看法,表面上夸你,你也会觉察出我内心的想法。那样,你会更加不舒服。

我以前觉得自己可以奋不顾身地去爱一个人,爱了以后,可以把自己变成他喜欢的那个样子。但是,后来我发现我不会迁就或者不善于迁就。那么,我就想还是要找一个合适的,你也不要迁就我,而且你我又刚巧相互喜欢。

记者:会不会觉得中国太缺乏失败教育了?

陈彤:是的,中国没有好的情感教育、失恋教育和离婚教育。从小到大,你的生长环境是这样的,你是个好女孩或者你是个好男孩,你好好学习,然后有好大学,毕了业有好工作,然后你就会娶到好妻子,你就会嫁到好老公。所以,你会认为美好的爱情是自然而然的。但实际上,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需要争取的。那么,凭什么爱情就不是争取来的?而且,所有美好的东西都是要付出努力的,学钢琴你会弹错、跑步你会摔跤,很多事情你都要反复去做,不断练习才能做好,怎么爱情你一次就能成的?一次能成的是个特例,就像彩票中奖了一样,但是,我们把它变成了当好女孩或者好男孩的奖赏。当你没有得到这个的时候,你会认为是不是我不够好,甚至责备自己。其实,根本不是你不好,是你太好了。

记者:你对爱人的标准是?

陈彤:每个年龄段不一样,现在的我要求温暖一些。女人年轻的时候对男人要求很多,岁数越大要求越少,要一个核心价值就好了。

第8篇

在这几天,课堂上都是我们放肆的笑声,因为有人故意制造笑料。

话说一天演情景对话,同学们就把老师围了个水泄不通,都是要道具的,谁叫老师是个老好人呢。看着蜂拥在讲台边的人群,我心里无不感叹:毕竟是可以放肆心情的年纪,谁像我一样,老了不好意思和他们一样拉着老师撒娇。正郁闷不好措辞时,旁边一个外校初一的男生用一种极严肃的教授的口吻缓慢地说:“这体现了一个素质问题!”我和旁边的女生“哈哈”笑了起来,也不顾什么“淑女”风范了。

后来,我知道那个男生叫做吴晓天,极?寮??的名字。

上外教课时,吴晓天也幽默了一把。他与外教的对话如下:

“Potter?”(吴晓天现场取的英文名Harry·Potter)

“呃?”正在奋笔疾书的某人抬头。

“You look great today!”

“Thank you!”

沉寂一会儿后,外教再次开口:

“Hi!Potter!”

“呃?”

“Hi!Potter!”

“Thank you!”

“What's you hobby?”

“My hobby is,is……”

“I know ,you hobby is ‘呃?’”

全场大笑。

昨天老师发给我们几个剧本,说是最后一天要演的,本人荣幸的当上了《灰姑娘》一剧的导演兼旁白。第一天排练会怎么样呢?

但是事实是,咳咳,本人作为导演十分惭愧,课本剧流产了。因为我的懒惰,也因为我们的经验不足。

正当我郁闷之时老师又拿出“击鼓传花”的老一套来选表演情景对话的人。天哪,我在心里暗暗叫苦,每次有一些紧张的事我的心脏就受不了,让我怀疑我有心脏病。

说时迟,那时快,游戏已经开始了。老师的mark笔在同学之间传来传去,拿到的人就像烫手山芋一样立即传给另一个人。传到我这里时,我迅速递给了我一旁的江琪,而江琪又将笔扔给了他旁边的男生,那男生把笔放到了旁边的桌子上,这时,只听他撕心裂肺一声喊:“胖子你在干什么!!!”然后他就光荣地跟“胖子”一起上了。我和江琪笑得不行,原来那“胖子”正弯下腰捡笔,而男生看不到人于是就喊了出来。

“哈哈哈哈哈哈……”我捂着嘴不知怎么是好(写本文时我也呈以上状态)。

结果两人的对话仍爆笑不已。

“What's do you think of DJ?”

“I think the DJ is interesting.”

“Why?”“胖子”不忘将他一军。

“No why!”男生成无奈状。

“Why no why?”

全体晕倒。

第9篇

电影源头来自王家卫2001年拍摄的短片版《花样年华》,剧情设定却来了个时空大挪移,爵士名伶诺拉・琼斯扮演的女孩伊丽莎白横穿美国大陆,寻找生命与爱情的真谛。电影里基本没有亲密镜头,但至关重要的一吻,却是三天里连拍150次。这个吻特别需要技术含量,拍摄时诺拉・琼斯的头部必须转成90度,头上垫3个小枕头――既然对象是裘德・洛,总还可以算是享受吧。王家卫说,蓝莓是失恋的滋味,又说,这是一部关于“戒瘾”的电影,“在戏里面,每个人都很固执,执着于某一样东西,这个戏就告诉大家怎么样去放下。”

一向拍戏没有剧本,讲究心血来潮的王家卫,此次破天荒请来曾获爱伦坡奖的悬疑小说家劳伦斯・布洛克撰写台词,拍摄只用了8星期,让人很期待将它与拍拍停停4年多才完成的《2046》做个比较。

《蓝莓之夜》

导演:王家卫

主演:诺拉・琼斯、裘德・洛、娜塔丽・波特曼

《幸运查克》

导演:马克・海弗里奇

主演:丹尼・库克、杰茜卡・阿尔巴、丹・弗格

查克拥有一种力量,只要和他上过床的女人,遇见的下一个男人就是她们的真爱。每天都有受到爱情困扰的美丽女人跑到查克这里寻求“帮助”,他也抱着何乐而不为的态度。当他终于遇到梦中情人凯姆,却发现这一次想要的不再是无意义的。查克知道,只要和凯姆上了床就会失去她,只好保持距离,可她对于他为什么这样却完全摸不着头脑。

《最遥远的距离》

导演:林靖杰

主演:桂纶镁、莫子仪、贾孝国

录音师小汤五年的感情走到尽头,他独自来到台东,录下自然界最美的声音寄往台北,却不知女友早已搬离原来住处。小云陷于毫无出路的三角恋,一卷卷来自远方的录音带,寄给她不认识的前房客,录音带里的声音和情感召唤她启程……周董《不能说的秘密》功绩之一是捧红了气质美女桂纶镁,她主演的这部电影得到去年威尼斯影展国际影评人周最佳影片。

《发胶》

导演:亚当・山克曼

主演:克里斯托弗・沃肯、米默尔・菲佛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讲述一个体重超标,有舞蹈天赋的胖女孩儿特蕾西,如何在风靡一时的“柯尼・科林斯电视秀”上大红大紫,历经考验。这个“灰姑娘”的故事翻拍自19年前的经典歌舞片,最吸引人之处是那股浓烈的1960年代风情:夸张精美的拱形头和猫王头、闪亮亮的花衬衫、波普风的装饰、扭臀潜水舞……

《爱情》

导演:郭景泽

第10篇

[关键词]韩剧 文化共享性 电子媒介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309(2010)07-0082-03

自1993年中央电视台引进第一部韩剧《嫉妒》开始,韩剧在中国的热度就一浪高过一浪,其后引进的《爱情是什么》、《蓝色生死恋》、《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爱上女主播》、《看了又看》、《大长今》、《浪漫满屋》、《传闻中的七公主》等更是吸引了中国观众的眼球,可以说每引进一部韩剧都会在中国掀起不小的波澜。

韩剧为什么能够在中国久盛不衰?

首先是由韩剧本身的特点决定的。韩剧类型丰富,侧重展示多方位的社会生活及普通人的情感追求。生活化的剧情、强烈的时代感、完美的画面、音乐的和谐、市场化的运作,这些都是其在中国风行的基础。

从过程上看,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流行的传播方式不尽相同,在现代社会大多是从大众传播媒介传向社会大众的。但无论如何,传播得以实现的条件是清晰的,这些条件运用的充分性决定了传播效果的好坏,从而也决定了是否流行和流行的程度。韩剧得以风行也是受这些条件影响和决定的,我们从以下四个条件进行分析。

一、文化共享性

文化的共享性是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首先,韩剧的风行是由中韩文化的共享性决定的。韩国的流行文化不是简单的韩国传统文化,而是一种中介文化,即亚洲文化和欧美文化融合改造过后递交的作业,是传统与现代的糅合。最热门的风潮由欧美最先走进日本和韩国,再从那里分流,亚洲的时尚潮流多是从那里兴起并熏染了独特的理解后蔓延开来。所以中国观众在接受韩剧时要有对这两种文化的理解和解读。

(一)中韩文化

从地缘的角度上看,中韩两国同处于东亚地区,相似的地理因素孕育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因此存在文化的趋同性,文化起初、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都有相同之处。儒家文化的影响,使两国同属于以重人伦为内在本质的文化圈,在伦理道德、审美情趣上也存在着相近之处。而交流和往来更加深了两国在文化范围内的相互了解和学习,长此以往,中韩文化的共享性使中国人对韩国文化产生了心理认同。这是两国跨文化传播和文化共享的基础,对双方来说有十分广大的共同的意义空间。

(二)中西文化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国际传播和跨文化传播日益发展,西方文化以其绝对强势充斥着全球。文化没有优劣,西方文化中适合我们的部分会通过文化的内旋机制被吸收。这是中西文化交流和融合的基础。

韩剧正是韩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的统一,由于中国文化与其皆有契合之处,对双方都有一定的认同和理解,韩剧被中国观众接受也在情理之中了。韩剧中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适合了中国不同观众的要求,无论从韩剧所展现的传统内容、伦理道德,还是现代的繁华闹市、新奇的服饰透过剧情所发出的信号,都被中国观众统统接受。

二、传播关系

传播关系是在文化中发生的联系。韩剧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基于历史上由来已久的交往关系,在转型中的中国风行起来的。

(一)全球化语境推动下的文化输入

当今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不在不同程度上卷入了全球化浪潮,这不仅表现在经济上、政治上,也渗入到不同的文化形式之中。全球化趋势携带流行文化席卷着世界,转型中的中国迅速融入国际化轨道,与世界流行文化的脉搏一同跳动。韩国流行文化本身就是全球化的产物,是儒家文化与美国工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利用了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与调和,将传统伦理与现代性的冲突、东西方价值观的冲突体现得淋漓尽致。代表流行文化的韩剧传入中国并迅速风行就成为一种必然,而且势不可挡,这是中国参与全球化的结果。

(二)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

中国现在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文化由单一向多元发展,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化的过程之中。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方式革命性的变化,生活节奏加快,行为方式乃至观念变化,新阶层的出现和阶层结构的变化等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氛围,这都为韩国流行文化的输入提供了条件。

(三)历史上,中韩两国的交流

在长期的历史岁月里,两国在文化交流中,韩国在大量消化吸收汉文化的基础上,又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形成了具有韩国特色的东方文化。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后,随着两国政治、经贸、教育、科技交流的飞跃发展,两国文化交流也顺畅发展。根据两国政府部门商定的年度文化交流计划,两国民间、政府间的文化交流正在正常进行。而且在两国政府部门推动下,中韩两国的民间文化交流十分活跃。这种背景下,韩剧更成为韩国文化产业输出和中韩文化交流的一部分。

三、传播媒介

前面提到,流行是传播的结果,在现代社会流行的传播主要是依靠大众传播媒介,由此而形成独特的媒介文化。媒介文化的生长条件是由大众媒介的传播功能和社会的流行趣味共同构建的。这种全新的文化,把传播和文化凝聚成一个动力学过程,将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裹挟其中,成为我们当代日常生活的仪式和景观。大众媒介便是一架便捷的造神和造梦机器,是现代神话孕育的温床。

在当今社会,人们已经陷入到物的包围圈中不能自拔,被物的结构所控制,但是失去信仰的人必然要寻找精神上的救命稻草。而现代神话的叙事对象是普通的人和物,因此其题材范围要广泛得多。它不仅可以在每一个细小的题材上做文章甚至做大文章,还往往与广大的观众在共谋的情况下达成一致。现代灰姑娘的神话、百万富翁的神话、丑小鸭的神话、阿甘的神话便在影院和电视机屏幕前完成。其实神话的种子是早就埋在人们的心底的,人们只是借别人的台词表白自己的爱情,借别人的手帕擦自己的眼泪,在现实中无法满足的东西在精神世界里寻找补偿,满足年轻人寻找代言人的心理需求。

韩剧本质上就是媒介文化的产品,它自然也是由大众媒介构筑的神话。韩剧中不乏这样的剧情,一般是一个或长相普通或家境贫穷,平凡但却坚强甚至个性野蛮的女孩,同时被两个以上高大帅气、有钱有势、温柔专一的男子追求,中间不乏一个高挑美丽、气质出众却用心险恶的女人挑拨离间,从《星梦情缘》、《冬季恋歌》、《玻璃鞋》、《明朗少女成功记》到《那小子真帅》、《我的女孩》、《浪漫满屋》,女主角多是灰姑娘式的人物,而男主角则是白马王子式的人物。

媒介文化的造神机制在运行过程中,通过对这种产品的消费,填补了中国民众尤其是都市消费者在社会转型期的心理空虚和迷茫,为其提供了一个宣泄渠道和缓解压力的好办法。世界的联系在加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却在疏远,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电视人”,将感情寄托在电视等媒介编辑的一系列符号的意义中回味一样的经历、体味不一样的人生。虚假的个人想象空间带给了他们心灵的慰藉,电视及其通过这种渠道传播的电视剧成了他们人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传播方式

在电子文化时代,由于电子媒介的作用,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由间接性变为直接性,观众简直用不着思考、用不着理解、用不着想象,就可以直接感受,直接看、直接听。

电视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现实与影像就处于一种新的关系之中。电子媒介与市场的结合,必然形成消费主义意识形态以及被动的文化行为。现代神话依靠电视这一媒介手段,并不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便可成为一种物美价廉的商品,并且表达的方式多种多样,色彩、光线、煽情的语言、真实的镜头、拼接的画面以及多媒体技术等等构成了一个时空包围圈并一步一步逼近观众,满足了他们的感官需要,使其沉浸在其间,不能自拔。艺术再也不像古典时代艺术创作那样神圣、神秘、永恒。机械制作、大量复制、流水线上的文化制品充斥文化市场,把创作和欣赏带入新的境界,观众有时也变成了作者。

韩剧在制作方式上有别于中国电视剧的产生。中国电视剧需要编剧先构思出一个完整的故事,然后要把这个故事编写成剧本,最后导演与编剧对剧本进行完善之后,才进入拍摄阶段。而韩国电视剧是在拍摄过程中,在观众反馈的基础上逐步完成的。观众的反应是电视剧是否继续拍摄的唯一根据,受观众欢迎故事就一直发展下去,一旦观众对故事失去兴趣,电视剧就会应声而止。

韩剧就是利用电视这样的电子媒介,收买了广大的中国观众。韩剧《蓝色生死恋》和《冬季恋歌》的导演尹锡湖在介绍韩剧的制作时曾说:“韩国电视剧是在流水线上完成的艺术作品,是有它自己独特的规律的。”他认为现在韩剧在后期制作上追求尽善尽美,完全按照电影镜头的标准精雕细琢,使每个镜头都充满美感,正是整个行业人员在每个环节上都精益求精,才使得韩剧在亚洲久盛不衰。

综上所述,韩剧是在文化全球化、中国的转型时期得以发生,以文化的共享性为基础,依靠大众媒介产生的媒介文化,采用电子媒介的各种光怪陆离的手段使观众深陷其中,并感到其乐无穷。因此,韩剧在中国的风行是一种必然。

[参考文献]

[1]蒋原伦媒体文化与消费时代[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沙莲香传播学――以人为本的图像世界之谜[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第11篇

常常觉得自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因为我一直都很喜欢听故事。

小时候喜欢听人说故事,对说故事的人,自然而然就生出了崇拜的心。那时候会讲故事的人,是爸爸、妈妈和邻居阿公、阿婆。

念了小学以后,最喜欢老师在上课的时候不上课,而讲故事给我们听。老师讲的故事,几乎每一个都精彩好听。听完一个,我们会贪心地要求再讲一个,然后一个接一个,希望老师不要停止,也希望下课钟永远不要响起。

读书识字的好处,是我开始可以自己读故事,而不必仰赖大人说故事了。大人们总是有忙不完的事要做,不可能天天有空讲故事,而且他们的故事好像也讲得差不多,再没有新鲜有趣的可听了。

开始自己读故事以后,我的世界忽然变大了,我觉得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未知等着我去发现。从此,我爱上了书本,为书着迷。

在《阿拉丁神灯》《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小红帽》《白雪公主》《灰姑娘》《绿野仙踪》等外来的童话故事里,我看到了公主、王子和神怪、冒险的神奇;在《花木兰》《杨家将》《包青天》等民间和历史故事里,我看到古老的中国,感受到忠、孝、节、义的动人;在阿三哥、大婶婆、机器人、四郎、真平等漫画人物身上,我读到憨厚、热诚、机智和正义。所有的故事都精彩好看,不但开阔了我的视野,也丰富了我的童年,给了我幻想的乐趣,还教了我不少做人处世的道理。

上了中学以后,我接触了翻译小说、世界名著。往后,读书的范围愈来愈广。结婚后,有了两个孩子,我又陪他们读童话故事、民间故事,重来一次的感觉真好。现代儿童比起我们那一代,幸运得多,不但书的种类多,漫画也多,还有儿歌和有声书,以及吸引人的卡通影片。陪孩子一起成长,使我又深深爱上卡通影片,而且重温了一次童年生活。

现代父母喜欢用照相机记录孩子的童年,那似乎是最简单的方法;但一直喜爱写作的我,则认为把孩子写进故事里,他们会更有成就感。于是,我从一个爱听故事、爱读故事的人,变成了编故事和写故事的人。

刚开始,我写一些简单的、短的儿童生活故事,把两个孩子当成故事中的主角;也写一点家里养的小巴西龟的故事。回响很快就来了,儿子放学回来后,拉着我的衣角说:“妈,李方国说你下次写故事时,可不可以把他也写进去?”我很慷慨地答应了。过了几天,孩子回家又抱着我的脖子说:“妈,张浩哲要我问你,他的两只巴西龟可不可以寄养在我们家?”我一听,觉得这种事情较麻烦,就问:“他为什么不自己养?”儿子可怜兮兮地说:“张浩哲妈妈不准他养,说要把乌龟拿去丢掉,好可怜喔!张浩哲都哭了。”我看儿子的表情也像要哭了,再次慷慨地答应。

这是好的开始,让我知道孩子们喜欢读生活故事,而且像我小时候一样,以为故事里的人物和情节都是真的。于是我开始写长篇的故事,有幻想的童话,有落实于家庭、游戏、人际关系等的生活故事。写故事,让我好像又回到童年那无忧无虑的岁月中,而且可以让笔下的小主角去帮我实现小时候的梦想。

从前不能实现的愿望,在写故事时得到了满足,那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小时候我最大的愿望是能飞;第二个愿望是能隐形;第三个愿望是自己是一位公主;第四个愿望是希望能拥有法力,可以主持正义、打击恶魔、打抱不平……总之,愿望很多很多,也随着年龄在变,而且非常热切地盼望有实现的一天。但是,人一年年长大,愿望一年年减少,最后终于知道有许多愿望都是不可能实现的。

当我开始写故事时,那些消失的愿望又一一浮现心头,我心想这不正是可以实现儿时愿望的最佳渠道吗?所以我笔下的小人儿、小狗儿、小花儿、小草儿、小露珠儿,都成了愿望的化身,借着他们的经历、感情、认知,我让自己小时候的愿望一个个都实现了。

第12篇

扣篮:您在美国那么多城市待过,最喜欢的球队是哪支?

赖声川:我小时候喜欢凯尔特人,长大后因为在湾区,只能去看勇士比赛。我看过的大部分NBA比赛都在奥克兰球馆。勇士也曾经有过令人兴奋的表现,不过最近十几年都只会让人失望。尽管如此,只要有时间,我还是会去奥克兰的球馆看比赛。

你不光看也喜欢打球,平时都打什么位置?

以前主要打前锋,现在什么位置都打,对我来说,能运动就足够开心了。以前总想说,如果能够打到50岁,自己就很满意。现在58岁了,还能打,比预料之中的还多了好几年,真的很感恩。年轻时我会比较多地在内线冲撞,不过现在,组织后卫,中锋,我都打。当然,打中锋我会把更多精力放在防守上面,总之,用脑筋打球。

这是您第一次解说NBA?

没错,第一次,反正也没有什么压力,就是聊天。就好像自己平时在看球,和朋友聊天。为观众提供某一种角度,毕竟我看了这么多年球,NBA这几年有一些新的球迷,作为老球迷,我可以帮忙引导他们理解NBA的精妙之处。

您考虑过拍一部篮球题材的戏么?

我以前拍过一个电视剧,《我们一家都是人》,现场就有篮球架,那是一部情景喜剧。然后休息的时候,我们也会在那里打球,算是我的一点小小的私心吧。我也设想过一部音乐剧,开场就是50个人胯下运球,然后连续投篮,全部投进去。我就只想到了这么一个开头。纯粹是好玩,毕竟我身为球迷,而我的专业又是戏剧,配合在一起,挺有意思。

在您看来,篮球和戏剧之间有什么关系么?

当然有,我认为篮球和戏剧内在是有关系的,作为一个戏剧导演,就像教练看似没在干嘛,其实全场的节奏都在他的掌握之中,而在戏剧中,故事的展开节奏、情绪变动也都在我的掌握之中。

您最喜欢的教练是?

菲尔・杰克逊!现在还在执教的是凯尔特人的里弗斯。应该说,重视团队篮球的我都喜欢。团队就是篮球最重要的部分。有这么一个故事,拉里・伯德的4个队友在场上练球,场边球评说这是4个好球员。接着伯德来了,于是场上变成了5个伟大的球员。在篮球里面,愿意分享球是很重要的东西,不管你是什么位置。从艾弗森、科比后,篮球开始变得有些自私,当然,整个世界的潮流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过去是个分享的年代,而现代变得越来越自私。有时候我们去美国的球场跟不认识的美国人打球,真的很无聊,10个陌生人,8个人让开、2个人单干。但篮球本来不是这样的。我觉得看到机会,分享球权、然后轻松得分,这才是篮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