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鲁迅资料

鲁迅资料

时间:2023-05-30 10:28: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鲁迅资料,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鲁迅资料

第1篇

关键词:鲁迅 演讲 趋势 展望

鲁迅演讲研究至今已有80年。20世纪的鲁迅演讲研究,筚路蓝缕,从资料积累到研究框架与思路、方法,都有开创之功。这一阶段,鲁迅演讲研究呈现出一个鲜明的特征:即从以史实考证为主逐步转向思想艺术研究为主。21世纪的鲁迅演讲研究,已经从以史实考证为主转向了思想艺术研究为主,研究视野更为开阔,呈现出向纵深开掘的态势。

尽管鲁迅演讲研究日益深入丰富,但是鲁迅演讲观和演讲艺术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涉及此领域的研究论述仅是局部的探讨,对鲁迅演讲实践、思想和艺术的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仍告阙如。鲁迅演讲研究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笔者不揣谫陋,简略展望如下。

一.进一步拓展研究领域

一是从狭义的演讲拓展到广义的演讲,而不能够拘泥于研究起始阶段林辰等先生开创并恪守的狭义的演讲材料。林辰先生在《鲁迅事迹考》第三版后记中就《鲁迅演讲系年》所写道的:“我尽量注意‘演讲’的正式范围,其他各种会上的发言、致辞、谈话等,均不阑入。”[1]显然,这里对演讲的范围限制在较狭窄的区域,拒绝了本范围之外的内容“搀杂进去”。许广平的《鲁迅回忆录》,就将鲁迅的讲演与讲课并列提及,似有扩大其范围之意。实际上,“其他各种会上的发言、致辞、谈话等”,都属于演讲的范畴,而并不一定冠以演讲之类的雅号。

二是从鲁迅本人的演讲拓展到他聆听的演讲。陈平原在《有声的中国――“演说”与近现代中国文章变革》中写道:“没有材料证明鲁迅接受过‘演说学’方面的专门训练,但从一九二六年在厦门大学的演说,我们可以断言,起码从那时起,鲁迅已经很好地掌握了广场演说的技巧。”[2]这种技巧从何而来?历来的研究者似乎都没有关注及此。大略言之,这一方面是与其长期在大学和中学兼课,擅长讲课有着重要的直接联系;一方面也与他经常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聆听他人的演讲或多或少有关联,从他人的演讲中显然可以得到演讲主题、演讲内容、演讲艺术等多方面的影响,更可以从演讲现场效果来比较演讲技巧的高下,为自身演讲提供借鉴。有关鲁迅对他人演讲的聆听与研究,长期关注不够,鲜有成果。积累有年之后,如能将鲁迅本人的演讲适当勾连、比较鲁迅聆听的他人演讲,当能开辟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从而有助于深化丰富鲁迅研究。

二.进一步调整研究重心

回顾鲁迅演讲研究的历程,不难发现其研究重心经历了两次转移。一是以系年、谱录为主要形式的资料积累与考证,如林辰等的鲁迅演讲研究即是,逐步转向以编集、注释为主要形式的初级形态的研究与传播,如《鲁迅演讲全集》[3]、《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4]、《鲁迅演讲集》[5]和《鲁迅报告:关于鲁迅和他的演讲》[6]即是。二是以编集、注释为主要形式的初级形态的研究与传播,逐步转向以疏证、还原、评点等为主要形式的较高形态的研究与传播,如新世纪以来的鲁迅演讲整体特色和思想艺术研究,鲁迅单篇演讲或系列(某地)演讲的特色和思想艺术研究即是,尽管其中将鲁迅演讲名篇作为杂文赏析多于从演讲的文体角度进行论述、鉴赏。研究起步期的重心“资料积累与考证”,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相关人事的湮灭以及可用资料的开采殆尽,发展空间不会太大,必然要实行研究重心的转移。作为研究发展期的重心“编集与注释”,有待于从科学性、通俗性等方面提升,以利更好地传播、学习。目前正处在新的研究转型期,“资料积累与考证”如无特殊情况,要获突破实在不易;“编集与注释”还可以继续完善、深化,期待出现集大成的佳作;相比之下,“疏证、还原、评点”等的拓展空间最大,值得大力研究,需要多学科协同,才能产生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取得更好的传播效果。

新世纪以来,一些名为“鲁迅演讲集”的公开出版物,将未经鲁迅审定认可的演讲记录稿作为鲁迅佚文收录,业界对此是有不同看法的。顾农就对《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编写体例提出异议:“那些未经鲁迅审定认可的讲演记录稿宜慎重对待。”“鲁迅本人不肯认账的文本被当作‘鲁迅的声音’,实在危险,这样的编辑方针恐怕要作出适当的调整。”顾先生认为,在编鲁迅讲演集时,那些未经鲁迅本人审阅的记录稿并不是不可以收,比较稳妥的办法是“列入附录,并且要分别加上必要的说明,介绍鲁迅本人对这些记录稿的态度和评价”。他还建议,“最好能够将涉及鲁迅讲演的回忆录作一地毯式的辑录,并附考辨”,“如此则可望将这一方面的研究推进一步”。[7]再如刘运峰在《鲁迅全集补遗》之《编后记》里写道:“这本书,是在《鲁迅佚文全集》的基础上完成的。”这部《鲁迅佚文全集》的“不成熟体现在编辑体例不够科学,失之于‘滥’和‘宽’,尤其是附录的‘书信钩沉’‘日记疏证’‘讲演汇编’等,现在看来,将其当作鲁迅的佚文,的确有些勉强”。因此,他的《鲁迅全集补遗》删除了《鲁迅佚文全集》收录的附录的全部内容。[8]这些说明,鲁迅演讲集的编集、注释等需要更加科学、理性的对待,而这对鲁迅演讲的考辨、疏证等的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

陈平原在《现代学者演说现场丛书总序》中写道:“本丛书的最大愿望,那就是:在某些程度上复原那已经一去不复返的‘演说现场’。”因为,“严格说来,所有的演讲纪录(当为记录)稿,都很难准确传达演说者的真实意图。”进而提出,“单纯的演说,确实不及专著或文章精深;但如果添上相关史料的考辨,使‘演说现场’在某种程度上得以复原,那意义可就非同一般了”。如何考辨?他提出:“本丛书的操作,与一般意义上的‘考辨’略有不同,我们不仅需要了解某一次演讲的时间、地点、听众、论题,更希望借钩稽前世今生、渲染现场氛围、追踪来龙去脉,还原特定的历史语境。这样,才有可能让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深处的‘演说’,重新焕发生机,甚至介入当代人的精神生活。”[9]这一立场与追求,当是进一步拓展鲁迅演讲研究领域的重要选项之一。遗憾的是,该丛书选定的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重要人物,如、章太炎、梁启超、陶行知、朱自清、闻一多等学者演说专卷均已出版,还有鲁迅等的演说专卷似乎仍然见不到踪影。

三.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

梳理已有鲁迅演讲研究脉络,显而易见的是,在研究方法方面,业界往往采用文艺批评、社会批评等惯常熟悉的方法,而较少引入传播学、演讲学(雄辩术)等能够贴近演讲文体特征的新思想、新方法等。如能将将新旧研究模式和框架方法加以融会贯通,新的解读新的诠释必将如源头活水,滔滔涌来。

由上可知,从演讲本体出发,综合运用文艺学、社会学、传播学、演讲学(雄辩术)等学科理论和研究手段,对鲁迅演讲实践、思想和艺术的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也就不失为鲁迅演讲研究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林辰,王世家.林辰文集壹[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136.

[2]陈平原.千年文脉的接续与转化[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2008:206.

[3]鲁迅,童秉国.鲁迅演讲全集[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7.

[4]鲁迅,傅国涌.鲁迅的声音:鲁迅讲演全集[M].珠海出版社,2007.

[5]鲁迅,阎晶明.鲁迅演讲集[M].漓江出版社,2001.

[6]鲁迅,江力.鲁迅报告:关于鲁迅和他的演讲[M].新世界出版社,2004.

[7]顾农.听鲁迅怎样演讲[N].南方都市报,2007-10-6.

[8]刘运峰.鲁迅佚文全集[M].群言出版社,2001:501,502.

[9]章太炎,秦燕春.章太炎:历史的重要[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总序5-6.

第2篇

2005最新修订《鲁迅全集》(18卷)

2005年最新版的《鲁迅全集》以1981年版的分卷为单位,由全国各地的鲁迅研究专家担任各卷修订人,修订工作主要围绕以下三方面展开:

一、佚文佚信的增收。增收新发现的鲁迅佚文24篇, 新发现的鲁迅佚信18封以及鲁迅致许广平的《两地书》原信68封,《答增田涉问信件集录》(含日文原稿和中译文)约10万字,使文集在总体规模上有所扩大,修订后的《鲁迅全集》收文更加全面、严谨,吸纳了20多年间鲁迅研究的新成果。

二、原著的文本校勘。主要以鲁迅校阅过的版本为准,参照手稿、初版本、初刊本及其他版本,对原文进行细致的核对和甄别,对1981版文字的错漏进行改正。鲁迅生前未发表而据手迹编入的作品,均据手稿进行了核校,这次修订,校勘改动包括标点在内达1000余处;

三、注释的修改增删。对1981年版《鲁迅全集》的1000余条注释做了较大修改。增删修改后的新注释更加充实、客观,更有助于读者了解当时的文化环境,阅读理解鲁迅的作品。

修订后的200年版《鲁迅全集》共18卷,质量得到全面的提升,内容更加充实严谨,学术资料准确可靠,是目前最为完备的《鲁迅全集》的新版本。

《鲁迅全集》历代版本回放

1938年版。由鲁迅先生纪念委员会编辑,收入作者的著作、译文和部分辑录的古籍,共20卷;

1958年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新版《鲁迅全集》,只收作者的原创著作,包括创作、评论、文学史专著及部分书信,并加了必要的注释,共10卷;

1981年版。在1958年版十卷本的基础上,人民文学出版社进行了较大的增补和修订,增收了《集外集拾遗补编》、《古籍序跋集》、《译文序跋集》和日记,以及当时搜集到的全部书信,并对所收著作都加了注释。另有附集一卷,收作者著译年表、《全集》篇目索引和注释索引。全书共16卷。

第3篇

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习、练过柔道等武功,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的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上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爬起来后赶忙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鲁迅先生一生非常珍惜时间,但与此同时,他却从不把进行各种有益的文化活动,培养多方面的爱好和情趣看作是浪费时间。恰恰相反,他以此丰富生活,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养护身心。

鲁迅先生的第一个业余爱好是篆刻。他虽刻印不多,却具备了较深的艺术功底。少年时代,因叔父周芹候研究篆刻,耳濡目染,他便学会了刻印的本领。1899年,鲁迅在南京读书时,就曾刻过“戎马书生”、“文章误我”、“夏剑生”等印章。在鲁迅的著作中,《蜕龛印存(代)》是鲁迅论述篆刻的唯一的珍贵资料,也是我国印学宝库中难得的理论之作。

其次,鲁迅先生喜欢猜谜语。孩提时,鲁迅先生的祖母常教他猜谜语,事隔30年后,他还在《长命灯》里,把儿时的猜谜乐事生动有趣地描绘了一番。鲁迅还常幽默地用“谜语”写信、题书名和做笔名,在他用过的一百多个笔名里,用“谜语”起的也不少,如“华圉”是隐“当时中国(华)是个大监狱(目)”之意。

除了上述两个爱好之外,鲁迅先生还非常喜欢种花木。鲁迅先生一生喜爱花木。少年时,鲁迅就读了不少有关花木的书籍,如《花镜》、《兰惠同心录》、《广群芳谱》等。中年时,鲁迅最爱丁香花和木槿花。1923年,鲁迅居住在北京西三条胡同一个四合院,就种了好几株白色和紫色的丁香花。1924年秋天,鲁迅在西安讲学时,下榻处窗外有一丛盛开的白木槿花。晚年,鲁迅定居在上海大陆新村9号时,还特地在前院种上了夹竹桃、石榴、紫荆、桃花等花木。

鲁迅先生还有一个爱好是看戏文。他从小特别爱看绍兴戏。有一次,他还在民间演的一个戏中自告奋勇地扮演了一个角色。1924年夏赴西安讲课时,他专程去看古老剧种秦腔的演出。晚年定居上海后,鲁迅在繁忙的写作之余,最大的娱乐就是观剧、看电影。他不仅看,且多有评论。

习武功也是鲁迅先生的业余爱好之一。鲁迅先生留学日本时,习、练过柔道等武功,回国后在绍兴府中学堂执教。一次夜行,经过一处荒凉的坟地,忽见一惨白的形同鬼魅的东西在前挡道,鲁迅赶上前去,飞起一脚,直踢得那家伙踉跄倒地,爬起来后赶忙抱头鼠窜,原来是一个装神弄鬼的盗墓贼。

鲁迅先生还有一个业余爱好是养金鱼。有一次,内山完造先生赠送了10尾金鱼给他,他特地买来一只素白的金鱼缸,和夫人许广平一同兴致盎然地铺沙、灌水,植种好碧绿的水草,小心翼翼地把金鱼放进去。鲁迅先生很熟悉金鱼的生活习性,顾虑到缸面的水苔太密,会影响鱼呼吸氧气,他常常暂时搁下手中笔,仔细地将这些东西清除。每每看着金鱼们在碧绿的水草掩映之下,快活地游来游去,他严肃的面孔就浮现出一丝丝笑意。

第4篇

我的父亲吴朗西是上世纪著名的编辑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曾经创办过《漫画生活》画报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父亲和鲁迅先生因出版而结缘,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几乎全部交由父亲出版。父亲和鲁迅先生在长期交往中,也因为对家国的共同忧思和一致的民主进步思想,而结下了深厚的忘年友谊。

我父亲早年游学日本,后因“九一八”爆发,怀揣救国理想,舍弃即将到手的文凭和待遇优渥的官费生资格,毅然回国。父亲回国后,先是经亲戚介绍,进入当时国内一流的大型美术杂志《美术生活》担任编辑。后来,应一些与他有共同进步思想的青年画家之邀,于1934年9月创办了《漫画生活》杂志。

《漫画生活》因其进步的思想,有一半篇幅刊登针砭时弊的杂文和讽刺小品,聚集了一批进步人士为其投稿。创办初期,父亲还通过友人茅盾向鲁迅约稿。鲁迅先生很快答应了父亲的邀约,写出《说面子》、《弄堂生意古今谈》以及《阿金》等杂文。从此,父亲也开始与鲁迅先生有了更多更深的交往,奠定了他们深厚友谊的基础。

1935年5月,父亲又创办了文化生活出版社(即文生社)。文生社创办早期,鲁迅先生便把他的翻译稿《俄罗斯童话》交给父亲。鲁迅先生对从文生社拿回的校稿清样的处理非常认真仔细,给我父亲留下深刻印象,令我父亲感佩之至,也给他后来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影响。此后,鲁迅先生同文生社的合作越来越多,父亲同鲁迅先生的交往也更多了,鲁迅先生与我父亲逐渐建立起了亦师亦友的忘年友谊。

在鲁迅先生的关心和支持下,文生社在创办短短半年时间里,就陆续出版了三种有影响力的丛刊,在业内也有了一定知名度。在首次合作之后,鲁迅先生便同文生社签订了《译文丛书》的出版合同。在鲁迅先生亲自关怀下丛书很快出版,一本是先生翻译的《死魂灵》,另一本是茅盾翻译的《桃园》。《译文丛书》也奠定了文生社的进步倾向。

鲁迅先生在同父亲合作中,对父亲的出版社非常关心和爱护。1935年,鲁迅先生很想翻印由俄国阿庚画,培尔那尔特斯基刻的《死魂灵百图》画册。考虑到对销量没有把握,文生社创办也不久,先生便决定自己出钱,以减轻文生社的负担。

父亲为鲁迅先生出书,同样也并非出于营利的私利,而是出于对先生的深深敬佩。为鲁迅先生出书,父亲每次都竭尽所能做到尽善尽美。《死魂灵百图》精装本在出版过程中,父亲同此版本设计钱君淘先生一起,亲自选购纸张和用做封面的绸布,精装本出版后,鲁迅先生非常满意。后来文生社有了一些经济基础后,父亲便不再让鲁迅先生自己出资,出版费用全由文生社承担。

父亲非常感念鲁迅先生的鼓励。鲁迅先生知道父亲在日本主修德国文学,回国后曾翻译过德国漫画家奥纳夫·古尔布兰生的《过去》在《漫画生活》上连载,但后来没有翻译下去时,先生就热情鼓励父亲:“这本书蛮好嘛,你应该翻译下去。”同时,他还鼓励父亲继续编一些类似《柏林生活素描》的漫画集。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去世。父亲强忍悲痛,参加先生的治丧工作,也成为为鲁迅先生抬棺入穴的八个青年文学工作者之一。而我当时刚刚出生几天,为了纪念鲁迅先生,父亲便将我取名“念鲁”。

鲁迅先生逝世后,父亲一直深深怀念这位老师和朋友,在此后半个多世纪的编辑出版和翻译生涯中,都谨遵先生的教诲,直到1992年2月,父亲在上海病故,享年88岁。

父亲生前一直积极支持上海鲁迅纪念馆的工作,与该馆保持着密切联系。2000年上海鲁迅纪念馆新馆落成,该馆为与鲁迅交往密切的文化人士设立了《朝华文库》。《吴朗西专库》也设在其中,作为父亲的后人,我们把父亲生前的藏书和手稿无偿捐赠给了文库。这些图书和资料对研究中国新文化史和出版史具有一定的价值。该馆在父亲百年诞辰之际,出版了《吴朗西画传》并举办了纪念活动,肯定了父亲对中国文学史和出版史的贡献,也推动了当代学者对鲁迅以及现代文学的研究。?

第5篇

《钢铁护士》主要讲了在美国的医院里,如普通冰箱大小的机器人已经在医院里代替护士小姐从事某些服务性的工作,譬如送衣、送药、送饭、运送病人,以及传送护理人员所需要的一切东西,它不仅能够自己说话,还能听懂人们在说些什么。真神奇啊!

看了这篇文章,我感到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很发达了,许多功能奇特的机器人可以做好多人类做不到事情,有的帮助人类做高难度的手术,有的帮助人类在月球上拍摄照片,还有的可以为人类救火救灾。当今的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都能为人类造福,人们将用克隆技术来治各种疑难杂症,利用激光治疗眼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作效率……

就说说我身边的科学技术——信息技术吧,随着时代的发展,电脑已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电脑。我家的电脑在我家也已安家落户了四年,从刚买来到现在,电脑帮了我许多忙,给我带来了不少快乐和方便。电脑可是我学习上的好帮手。一次,老师叫我们预习语文,其中一项要查找鲁迅的资料。我想,到哪儿去查鲁迅的资料呢。对!电脑不是神通广大嘛!于是我打开电脑上网,然后搜索鲁迅,只几秒钟,鲁迅的许多资料全在眼前,我不禁欣喜若狂,马上选择需要的资料下载、打印,一会儿功夫大功告成。哈哈,电脑查找资料真是又快又省力,有了资料我可以更加有信心学好课文,还可以为小组争许多星呢。电脑对我的学习帮助可真大。我还利用它跟同学聊天互通信息、制作科技小报、帮助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真是不出家门,就知天下事。

如今,人们的生活已离不开科技,连我这个小学生也处处需要它,更别说各行各业了。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所以我们每个学生应该多动脑筋,多学点科学知识,长大建设祖国,让我们的祖国赶上世界发达国家,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第6篇

将苦难转化成精神资源

张弘:《我的精神自传》中,你强调要将苦难转化成一种精神资源,这应该是很多知识分子的愿望,但是对于经历者来说要有较强的反思能力,而相当一批人未必具有。

钱理群:这个问题有几个层面。首先,存不存在苦难?这是一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拒绝遗忘,历史是有光明的,但是也有黑暗和苦难,现在的问题是,黑暗和苦难被遮蔽了,所以我们要谈。另一个层面的问题是,记忆本来有一个特点,叫做避重就轻。大部分人都不爱回忆苦难,爱回忆美好的东西。这是人之常情。我们总不能让大家总是沉浸在痛苦的回忆当中――那既不现实,也没有必要。但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是不同的。他有责任,否则历史就会被遗忘了。如果历史被遗忘有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历史的经验教训不能吸取,历史有可能重演。另外,在每一个苦难发生的时候,总有一些人在当时就出来反抗。他们是中国真正的脊梁,是真正的民族希望所在。所以,我们讲苦难,不完全是一个消极的概念。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传承历史的优秀遗产,这个使命应当由知识分子来承担。我们不能总停留在义愤、控诉和痛苦当中,而应该把它提炼出来,升华成我所说的精神资源。我要讲的这段历史,现在的年轻人未必有兴趣。但是,人们总有一天会回到这个历史上来。不要等到后人需要回顾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什么也没有给他们留下来。那我们就对不起后人――这是我写《我的精神自传》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个书也是给现在愿意思考中国问题的年轻人看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那一代所面对的问题,诸如知识分子主体性问题,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问题,自然人性论与个人主义问题等等,在今天仍然是现在的年轻人所要面对的问题。每个问题我都没有给出完整、完美的答案。而是把自己思考遇到的困惑以及没有解决的问题如实地说出来,希望和年轻一代一起来讨论、思考。

最大的是国民精神问题

张弘:你在书中说,鲁迅、王瑶这样的知识分子有自己的理想,但不是策略家,无法提出可操作性的方案。在思想家和实践家之间,你似乎更看重前者,为什么?

钱理群:我是讲,不同的知识分子有不同的选择。总体来说,中国知识分子和中国这块土地,以及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应该有一种血肉联系。这种联系的方式可以不一样。第一种层面,他是理论家,把现实生活中提出的问题上升为一种形而上的理论。这种工作在我看来是知识分子的第一职责。他的任务是给社会提供一种新的理念,价值理想。从表面看,这种理论和现实没有关系。比如康德,他的哲学看来与现实生活没多大关系,但是实际上它有一种更深刻的联系。但是,在我看来中国现在基本上没有这样一个人。第二种层面,他有自己的理想,他用这种理想来批判现实,他的主要职责就是批判,他是批判者,比如鲁迅。这两个层面的,我们都称为思想家,一个是创造者,一个是批判者。第三个层面的是实践家,他们将思想、理论转化为实践,在政治、文化、经济等方面发挥作用。第四个层面的,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院里的学者,所谓“关起门来做学问”的人。他的任务是积淀,传播、传递知识。这四个层面的知识分子承担的功能是不一样的,思想家要讲彻底,实践家要讲妥协。每个人都应该有我所称的“边界意识”。你要明白,自己的意义在哪里,局限在哪里。

张弘:你认为自己属于那种层面?

钱理群:我通常扮演两个角色。有时我是从思想者的角度,那我的思想很彻底,在别人看来可能很激进,因为我是强调自己的理想,不考虑实践的。但是,有时我也参与实践。

这个问题鲁迅过去也讲过。学术要讲“冷”的,行动是要讲“热”的。我现在最大的矛盾是,我非常迷恋从容、安详的学者状态,我愿意做一个学者,学者是要关起门来做学问的,但是一介入现实就成为一个公众人物。而公众人物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除了时间和精力之外,你处在很多目光关注之下,谁都可以议论你,批评你。我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脚踩两只船,不断变换重心。我这种个人选择,有很多矛盾,也有很多缺陷。

中学生可以读懂鲁迅

张弘:鲁迅在你的精神资源里面占有很重要的位置,你怎么看待其他的精神资源?

钱理群:从理论上来讲,我们应该最广泛吸收精神资源,很明显仅有鲁迅是不够的。我们要借鉴中国传统的精神资源,还有同时代人包括的精神资源,还有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精神资源。这些年我强调鲁迅的精神资源,是有一定的针对性的。因为我们现在在寻找精神资源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单一强调传统资源。有一派人讲传统就是古代传统。而另一派人就是强调西方传统,一定程度上忽略了20世纪中国自身的经验。我个人认为,20世纪中国自身的经验在思想文化上,最高的是鲁迅。当然,有些学者认为是。我觉得,鲁迅的资源可能更带有中国本土的原创性,这是我强调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个民族要出一个伟大的人物很难,但是,要真正认识一个伟大的人物更难。我觉得一个令中国人非常骄傲的一点是我们有鲁迅,我与很多海外学者接触,他们都很佩服、很羡慕中国有一个鲁迅。

张弘:你也在中学做过尝试,就你了解的情况看,现在的中学生能否像你一样走近鲁迅?

钱理群:这个我比较有发言权,这些年来我一直尝试到中学讲鲁迅。我给他们上课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让他们从拒绝鲁迅到接纳鲁迅。我到过的学校有我的母校,南京师范大学附中,还有北大附中,北师大实验中学。我自己亲自讲,听课的学生很能接受。虽然听到底的学生不多,但是,听的人收获很大。我编了一个教材,现在已经被国家教委审定通过了,作为高中学生的选修课程。这个教材江苏省就订了七万册。我们同事还编了教学参考资料,给中学老师一定的辅导。

我有一个观点,只要具备两个条件的青年,一定会在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上走近鲁迅。一条是具有一定文化程度――没有一定文化程度读不懂鲁迅。第二条是思考问题或者说对现实不满,对自己思想不满,希望有所突破。因此,对鲁迅的态度,其实和每个人的选择有关系。如果这样的估计没错,确实有相当多的青年在拒绝鲁迅。但也有一批青年在走近鲁迅,一个简单的事实即可证明:鲁迅的著作特别畅销,甚至包括我们讲鲁迅的著作也始终畅销。当然,读鲁迅的读者比例不大,但是绝对量不小。从另一方面来说,鲁迅也不需要所有人都接受他。我经常开玩笑说,现在孔子非常热,鲁迅比较冷。但是,孔子正在交华盖运,鲁迅反而正在恢复正常。因为大家都在捧孔夫子,但是真正读他书的人很少,这是孔夫子的悲哀。从表面上看,鲁迅比以前冷多了。其实以前大家都读鲁迅、学鲁迅那是不正常的;现在的鲁迅,有人欢喜,有人怕,有人骂,其实是正常的。

第7篇

鲁迅在北京的住所

鲁迅的一生与北京有很深的渊源,和西城地区更是有着不解之缘。自1912年起,他在北京生活了14年,先后在四个地方居住,在此期间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鲁迅在北京的第一处住所是位于西城区南半截胡同7号的绍兴会馆,其始建于清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原名山阴会稽两邑会馆,主要招待浙江山阴、会稽两县进京赶考的举人。鲁迅最初入住“藤花别馆”,后搬到了“补树书屋”,这一住就是七年半的时间,也正是在这里,鲁迅写下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一件小事》等名篇,就连“鲁迅”这个笔名也是在这里诞生的。如今的绍兴会馆已成为民居,唯有门口的牌子证明这里与周围其它的房子并不相同。如果幸运的话,还能在门口遇到住在附近的老人,他们会热情地侃侃而谈,讲述这座故居内鲜为人知的往事。

1919年,鲁迅与弟弟周作人一起买下了八道湾11号的一座三进的大四合院,他在这里住了不到4年的时间。在这里,他们一家其乐融融,鲁迅也留下了《阿Q正传》《风波》《故乡》《社戏》等不朽作品。、、郁达夫等人也经常造访此地。后来,为了远离兄弟纷争,鲁迅搬到了砖塔胡同61号(现为84号)的房子内。在短暂居住了不到1年的时间,鲁迅就和母亲及原配夫人朱安来到了他在北京的最后一个住处――宫门口二条19号(北平西三条21号)。至于这些居所原来是什么模样,只能在陈列厅中的老照片里寻找答案了。

陈列厅里读鲁迅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逐渐没落的士大夫家庭,祖父因科场案锒铛入狱,父亲又长期患病,家道中落,少年鲁迅常出入于当铺和药店,倍感世态炎凉。在南京,他入免费的新式学校学习,阅读包括《天演论》在内的科学和文艺书籍;在日本,他受到了藤野先生的关怀和教诲,却在看过有中国人被指为沙皇军队的间谍遭日军杀头、围观的中国人神情麻木的纪录片后,深深感到“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遂弃医从文;在杭州、在绍兴、在南京,他先后任教、任职;在北京,他致力于中国古代小说研究和古籍校勘并撰写发表大量小说、杂文,成为中斗争最彻底、影响力最大的作家;在厦门,他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在广州,他有更多机会学习,也目睹了更残酷的杀戮和更应用的牺牲,他彻底转换了自己的立场,同被压迫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在上海,他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领导工作、投入各种社会活动、倡导新兴木刻运动并编辑出版多部刊物。

鲁迅博物馆的陈列厅以时间为脉络,以地点为线索,展示大量的照片、实物资料,介绍鲁迅的一生。这些展品中,有“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都是长方形的”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有鲁迅名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范爱农》、《奔月》等的手稿;有许广平从广州寄赠鲁迅的金星石图章;有鲁迅购买的日本木雕刀、铜织怀炉、象牙烟嘴、老花镜、绣花壶套等生活用品……一张张、一件件都记录着他的生活。鲁迅用自己的文字书写着他人生的篇章,展现着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民族之魂,指引着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展馆复原了三味书屋的模样,书房内“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坐在旁边的椅子上,仿佛置身于古老的书屋,读书、习字,又想悄悄跑到外面玩耍,这也许就是当年鲁迅学习时的场景与心境,在这里阅读到的不是伟大的鲁迅先生,而是一个刚刚走出百草园,走进三味书屋的孩童。

不凡人的平凡生活

走出陈列厅走到鲁迅的旧居,这是鲁迅1924年春自己设计改建的小四合院。正是在这里,鲁迅完成了《华盖集》《华盖集续篇》《野草》以及《彷徨》《朝花夕拾》《坟》中的一部分文章。院子虽然不大,却处处蕴涵着老北京的韵味。“我的院子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被奉为鲁迅文章中的经典语句之一,这个小院中就有一处与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场景。这是两棵树,一棵是白丁香,另一棵还是白丁香,而且它们都是1925年4月5日鲁迅亲手所植。也许是较少修剪,它们长的比一般的树高大些,茂密的枝叶遮挡了小院的天空,阳光透过空隙照射进来,留下一地的斑驳,宁静而自然。

故居从建筑到室内的陈设都是比较简朴的。中间是起居室,两旁一侧是会客室兼藏书室,一侧是厨房。由于门口挡着隔板不能走进观看,只能将起居室看个大概,目之所及是外屋整齐的桌椅、洁白的面盆,而鲁迅的写字台及朱安的床榻在微微探身后方依稀可见。起居室的东屋是鲁迅母亲的卧室。鲁迅的母亲慈祥刚毅,思想也比较开通,虽然没有正式上过学,却每日读书看报,对鲁迅的成长有着很深的影响。尽管社会动荡,可在这间屋内,鲁迅与母亲促膝而谈,其乐融融,温馨而幸福。西屋为鲁迅原配夫人朱安的卧室。鲁迅奉母亲之命,迎娶了朱安这位比自己年长三岁、又没有文化的裹足女子。朱安的一生是孤独的,她尽心侍候婆婆,却无法走近丈夫,即使共同生活在这狭小的院落,这对宛若陌生人的夫妻也基本没有交集,这就是旧时女子的悲哀。小小的房间烙印着朱安寂寞的身影,在夜深人静之时,唯有昏暗的灯光陪伴着这位温婉懂礼的女子。起居室北面一间是鲁迅的工作室兼卧室。从旁边的小门绕到后面,便看清了这间凸出的“老虎尾巴”,名字虽霸气,其实就是正房最中间位置接出来的一间屋子,这搁现在也算是违规搭建了吧。透过玻璃向内望去,据说这里的物品都按当年的样子摆放,到处遗留着鲁迅的气息。鲁迅在这里工作、休息,亦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名篇。

这不大的小院里,鲁迅感受过亲情的温暖,咀嚼过包办婚姻的苦涩,也品尝过新生爱情的甜蜜,就是在这里,一位女子走进了他的内心,并陪伴他走完了人生剩下的时光,她就是许广平。许广平曾是鲁迅的学生,她仰慕这位博学多识的老师,也给鲁迅写过信,有时还登门谒见,向鲁迅求教。这位学生会的总干事,亦是学生运动的骨干,在鲁迅的教育和启发下,思想不断提高。后来许广平因避难住进了西三条这间小院里,隔离了外面动荡的时局,这里留下的是他们携手并肩的决心与爱情滋生的美好。

第8篇

收上作业一看,学生的赏析归纳大致有如下方面:

1.祥林嫂、鲁四老爷、柳妈等人物形象分析;

2.鉴赏人物描写的方法,比如祥林嫂的“眼睛”,鲁四老爷的语言等;

3.环境描写的作用;

4.小说的主题。

学生的提问包括:

1.谁杀死了祥林嫂?

2.祥林嫂那么惨,为何得不到人们的同情?

3.小说是个悲剧,却有一个看上去很美好的结局,并还以“祝福”为题,这不矛盾吗?

4.为什么书房描写得那么仔细?

5.三次祝福、四次雪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6.祥林嫂改嫁时的表现是反抗吗?

7.祥林嫂是否有过幸福?

8.文中为何多次出现“春天”?

9.祥林嫂问了“我”三个问题,意在表达什么感情?

10.“我”为何不救祥林嫂?

……

这些赏析和问题几乎涉及到小说的方方面面,说明学生在课下是认真预习过了,对文章已有了一定程度的领悟。第二课时(第一课时只是阅读文本)笔者安排了一节小组交流讨论课,组员先将自己的赏析在组内朗读,然后各自提问,其他人试着用自己赏析的内容进行回答,最后每小组确定一个凭借组员手头资料无法回答的问题。

第三节课是全班同学交流讨论课。笔者将每小组的问题写在黑板上,除去重复和类似的,一共还有六个问题,按照小组讨论中用赏析回答问题的模式,每一小组可任意选择能回答的问题进行解答,回答完毕就将这个问题划掉。最后,黑板上剩下了两个问题,其中一个是“谁杀死了祥林嫂”,笔者布置大家就这一问题再讨论、再发言,互相补充之后,同学们得到了比较全面的答案。

这一环节中出了个小“意外”,是那个剩下的第二个问题“惹的祸”。在初步调查时学生并没有提出,而是这节课上一个学生突然问到的:文中为何两次说到“无论如何,我明天决计要走了”?这个问题的提出,说明学生读书很细致,有自己的思考,也说明学生的头脑不是教师能掌控的,教师的预设再充分,课堂上也会有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就考验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了。好在课前笔者的备课还算充分,立即调动头脑中存有的知识引导学生分析文中分别在何种情况下出现这句话的,从而归纳出作为接受新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封建意识的围绕、压迫时那种不完全的反抗性使得“我”在鲁镇待不下去了。

学生的思考,让课堂上的“生成”格外美丽。

这次教授《祝福》,课时只用了三节,但笔者感觉比以前用四五个课时全是教师在讲要好很多。笔者没有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主地去阅读,凭借各自的能力,思他之所思,赏他之所赏,问他之所问,答他之所答,教师不去限制,只是适时点拨一下。事实证明,学生依靠自己是能读懂《祝福》,读懂鲁迅的。

第9篇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写的作文,不是语言干瘪就是内容空洞、无病,写来写去还是那几件老掉牙的事。如果学生在阅读了一定量的优秀文学作品后,自然而然有了知识的积累,得到了文化的熏染,开阔了人文视野,彰显了人文精神,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了辩证思想及批判观念,写作文时自然能做到底气十足、文采飞扬。所以,我们一定要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让学生爱上阅读并且能做到持之以恒,用这样的方法来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促其成才。

一、延伸阅读

这是一种以拓宽学生阅读面为目的的阅读,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以个人为中心,也可以几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还可以以整个班级、年级为单位。如在学习《社戏》时,我们开展了关于鲁迅先生的阅读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完成几项任务:阅读关于鲁迅先生个人简历方面的资料;阅读《呐喊》小说集,再选择几段描写得精彩的语段以备进行诵读欣赏;阅读一些鲁迅先生语言风格的介绍资料;每一小组以鲁迅先生的一部小说为主进行阅读赏析,如《故乡》《祝福》《孔乙己》《药》《风波》等;搜集周国平等人对鲁迅先生的回忆资料。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进行指导,小组成员可以将搜集到的资料在全班交流,形成资源共享。我认为这样的阅读活动既可以让学生展示才华,又能让整个班级在资源共享中一起进步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二、研究阅读

这是一种以设计问题和寻找答案为目的的阅读,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其实在平时的阅读过程中学生总会有一些问题提出,它们可能与学习内容紧密相连,也可能与课本无关,不管是哪一类问题,都可以作为研究阅读的对象,指导学生进行大胆的尝试。在研究阅读过程中,学生能在无形中解决问题、增长知识,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研究阅读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的频率很高的,如学习专题“荷”时,我组织的一组学生搜集有关“荷”的诗歌,这个小组学生非常积极,速度快得惊人,效果也很不错,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等诗歌;另外的一组搜集关于“荷”的散文虽然有点困难,但是他们经过不懈的努力,也有所收获,找到了朱自清《荷塘月色》等散文。

三、分析阅读

这是一种以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为目的的阅读。我们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要让他们由读懂故事情节到读懂作品的深刻内涵,从而进一步上升到读透作者的内心,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达到提高他们赏析能力的目的。如学习专题“西游记”时,我让学生在假期阅读原著,并观看电视,使他们对《西游记》有个大概的了解。但是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对故事情节的了解,要激发学生的赏析意识。于是我围绕《西游记》设置了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并指导他们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做好批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还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整理好批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我认为这样的名著阅读活动可以让学生全面地了解作者、作品,最重要的是还可以让学生掌握鉴赏作品的一些技巧,从而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四、泛览阅读

这是一种对文学作品进行整体性的了解而不求精通的阅读。我认为这对提高一个人的整体阅读水平还是有很大帮助的。如果让学生从小学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精读训练,对泛读却不加重视,那么学生的知识面就比较狭窄了,不能很好地理解文章主旨。所以,我们可以结合课本内容,有目的地提供阅读资料,从而来刺激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使他们能在课后积极主动去寻找文学作品、阅读文学作品。其实这种方式对教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不但要有极高的文学素养、高超的引导水平,还要能提供好的指导方法,如有的地方只需要读懂大意就好了;有的地方只要能记一些要点就行了,最关键是要培养他们泛读的习惯,让他们爱上阅读。这样的阅读可以让学生读得非常轻松、自由,从而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我们可以在教室的一个角落设置一个书架,陈列一些中外名著、杂志报纸等,让学生课后可以随时进行阅读,从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我们平时也可以在那看看,起到一个示范的作用。

当然我还可以用一些别的方法来刺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如赛诗会、辩论赛、手抄报等多种方法。我认为以上所讲的多种阅读方法,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阅读文学作品的意识,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在阅读方面也会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愿我们用平时一点一滴的阅读积累撑起爱上阅读文学作品的一片天空,陶醉在人类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正如巴罗所说:“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至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在书的海洋里畅游,不断成才吧!

(江苏省海安县曲塘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第10篇

当前《新课程标准》提出,小学语文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首次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并用具体条款要求“注意积累语言材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明确规定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

一堂语文课,短短45分钟,是十分有限的。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一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结束,而是语文学习的开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例如,在教授《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提到作者鲁迅,学生除了知道以前学过的《少年闰土》外,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无所知。但这篇文章必须得给学生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体会到鲁迅先生的愤怒与深刻用意。课堂上学生又能从老师那里了解多少呢?这时候,我引导学生去关注鲁迅,让学生对鲁迅产生兴趣,并向他们推荐《鲁迅全集》、《鲁迅自传》等书和鲁迅的一些经典篇目及相关史料。课后他们可以通过到图书馆阅读或上网等方式阅读到许多相关资料。那么这一堂45分钟的课就非常充实了 ,课内的内容促使他们在课外进一步积极去探求,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远胜于老师无数次重复“要多读书。”小小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挥棒,围绕课内向课外延伸,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扩展了知识面,增加了阅读量。

教师要经常向学生介绍历史人物、科学家及身边的成才之道,以榜样的力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革命导师列宁的一生都在书中度过的,在他被捕入狱的三个月中,也天天在监狱图书馆里看书。将军看书时竟把墨水当酱油吃。古今往来,凡对人类有作为的,无不是博览群书、勤奋学习的结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要经常召开读书汇报会,如利用早会赏读、交流所摘录的好词妙句;举行班级赛诗会;评选“故事大王”;摘抄本展评;开展“小导游”活动,让学生谈天说地、谈古今来。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奖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爱读书的情感,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猎取知识,在博览群书中采集各种类型的信息材料,使学生逐渐把读书作为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有的老师硬性规定学生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还成了学生课外负担。因此,在保证课外阅读数量的基础上,也要保证其阅读的“质量”。在课外阅读的起步阶段,要求不能太高。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对课外阅读的要求不能只局限在数量上和广度上,必须在质量上和深度上下功夫,要指导学生学会真正的阅读。概括地讲,可以指导学生分三个阶段来阅读。第一阶段粗读,要求能了解主要内容,并能简要复述出来。第二阶段细读,运用灵活的方式,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表达思想内容的一些方法。阅读时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对重点内容、主要情节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并适当地记一些读后感。第三阶段熟读,要求记忆、背诵精彩片断和好词佳句,并进行仿写。这三个阶段,并不是要求学生每看一本书都做到,而是要根据不同的书刊、不同的年段、不同的阅读基础来提出某一阶段的要求。总之,要严格要求,教给方法,使学生真正学会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建立舞台,展示成果。唐诗宋词吟诵赛,课本剧表演,征文演讲活动,影评书评竞赛,学校还开办了“春雨”文学社,甚至跨学科综合,融语文、政史地的内容与美术创作为一体的“藏书票”活动已是我校的一项特色。我们广泛开展这些形式丰富的语文课外活动,就是要吸引更多的学生投入到读书中,就是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展示成功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使课外阅读更上一层楼。就不同年级而言,预备、可以轮流“讲故事、念美文”,举行速读比赛,让每个学生参与、投入到课外阅读活动中;高年级可以分阶段组织一些专题讨论,让学生进行交流,把写得好的心得体会、专题评论,分期分批地在板报墙报中刊出,也可以组织演讲会。在这些活动中,对学生取得的成绩,哪怕是一点点,教师也要加以充分肯定,同时也要中肯地提出不足之处,使学生在品尝成功喜悦的同时不断发展进步,增加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自觉性,从而形成课外阅读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指导笔记,制作卡片。做读书笔记和卡片,是课外阅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指做读书笔记。有一些学生,平时读了许多书,知道了很多材料,但临到用时又找不到了,这是由于平时没有做读书笔记和卡片的习惯。所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必须培养学生不动笔不看书的好习惯。做读书笔记无非是摘录一些名言警句、精彩优美的句子段落,写内容提要和心得体会;而做卡片,主要是把许多资料以及许多书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分门别类地放在一起,便于进行对比和研究,便于查阅资料。

第11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

1、回忆《为了忘却的纪念》中关于白莽的描写。

2、白莽是一个怎样的青年?

3、鲁迅对白莽的情感?

作者和白莽共有三次会面:第一次只记住了他的外貌,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发现了在白莽身上具有的直率、自尊、乐观、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信任同志、内心世界崇高等特点。

从已学的课文入手,使学生感觉比较亲切,在心理上不会与文章有太多的距离和隔阂。

《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回忆与白莽的三次交往,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本文的阅读、理解也有帮助。

分析白莽其人

1、从文中找出对白莽的描述。

2、概括其人物性格特征。

重点在第二段。

1、热天穿着大棉袍,满脸油汗,笑笑的对我说道:“这是第三回了。自己出来的。前两回都是哥哥保出,他一保就要干涉我,这回我不去通知他了。……”

通过对白莽的外貌,神态,语言的描写,为读者展现了一位积极乐观的革命青年形象.

2、年轻朴实

乐观积极向上

坚定的革命精神

从人物刻画、性格特征入手,比较生动,感性。

分析白莽其作

1、在文章中找出对白莽作品的评价。

2、分析、理解白莽诗集的重要意义。

重点在第四段。

抓住关键句:

1、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

2、一切所谓圆滑熟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别一世界。

明确宣示《孩儿塔》有巨大的生命力,有重要的意义。揭示诗作的战斗性,讴歌对革命的贡献。

3、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以生动而丰富的比喻予以形象的表现,

集中评述《孩儿塔》宣传革命、动员革命的战斗作用和鲜明的思想倾向,语势酣畅,充分抒写出作者对革命作家、作品和革命事业的热爱和赞颂之情。

此部分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的萃集之处。

由人物性格到作品的意义,由对人物的描写到对作品的评价和讴歌,这是一个飞跃。也是学生借读课文的飞跃。可以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语句,采用自读和集体朗读的形式,体会字字句句的分量。

理解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肯定白莽诗作的战斗精神,同时在这篇不同寻常的序文中,显示了自己的强烈的情感,远见和战斗精神。

理解作者“诗一样的语言”,进一步强化作者深沉的感情。

结合全文,深入文本,体会作者深沉、炽热的情感。

1、梳理文章段落层次

2、体会作者感情变化1、①写序的起由。

②会议白莽的音容笑貌。

③想要为亡友遗诗作序,但又难以兑现。④客观而热情地评价《孩儿塔》的创作意义。

⑤点明《孩儿塔》的价值。

2、①凄凉、惆怅。

天气不好,时局动荡,身患重病。

②更加惆怅。

重新想起一个年轻而惨遭杀害的战友。(回忆,怀念)

给亡友遗诗作序,却有不能详加评析的难处。(愤懑)

③跳出惆怅。

对白莽作品的赞美

对革命胜利,对无产阶级及其文学充满信心。(感到欣慰,充满战斗精神)

通过梳理文章思路,再加以自读、朗读、细读、品读等环节,理解关键语句“这就是我更加惆怅”是怎样统领全篇思想感情的。

总结全文

1、思考整体感受到课文都写了些什么?

2、如何理解“何需我的序文之类”?

1、表达了作者对白莽的怀念、赞颂、评价。

2、点明价值,即使没有作者的序文,白莽的诗作依旧会流传,还有很多前赴后继的战友不会忘记他的。

理解作者评人评诗的写法。

理解含蓄而意味深长的结尾。

布置作业

1、阅读《别了,哥哥》,加深对白莽的了解。

2、阅读《让死的死去吧!》,《血字》等诗作,结合鲁迅的评价,写100字的鉴赏。

3、朗读全文,体会作者的深沉感情。

完成作业。

读写结合,真切感受白莽诗作的战斗性,理解作者的评价。

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式阅读。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阅资料,先期了解白莽生平、诗歌,鲁迅的作品等相关内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四人一小组的形式,每组选择一个角度,对文章进行解读和鉴赏,最好以演示文稿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接着,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讨论,经过教师的点拨,共同深化对课文的理解认识。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情感思路、战斗精神、人物描写、修辞手法(比喻和排比)和“诗一样的语言”等。

练习举隅

1、从白莽外貌描写看鲁迅白描手法的运用。结合《药》、《孔乙己》、《祝福》等作品。

2、鉴赏比喻修辞手法的运用。在替换词语中比较:

①东方的微光(曙光,阳光),体会其语言的准确性

②林中的响箭(利箭),使视觉转化为听觉,使人惊心动魄。

借助资料,运用比较的方法品味语言特色。

鲁迅: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憎的丰碑。

第12篇

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中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教育部响应这种呼声,在部分省市开始实施教材编写的多样化改革,打破了过去人教版语文教材一统天下的局面。这次教材编写改革引发了许多话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其中一个最有震撼力的话题就是鲁迅作品在各地实验教材中纷纷被缩减。我曾经多次参与当时教育部组织的中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的审定工作,读过一些实验教材主编的论证报告,当时觉得鉴于历史和专业的原因,中学语文教材缩减或者调整部分鲁迅的作品,这很正常。广大社会读者或者从热爱鲁迅的角度出发,或者依恋于自己过去语文学习的青春记忆,对鲁迅作品被缩减有些激烈的反应,这也很正常。后来,语文教材改革告一段落,争论的声音也渐渐平息,鲁迅的作品尽管被缩减,但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就单个现代作家而言,依然保持着龙头老大的位置,这在鲁迅的爱好者们看来,也算是值得欣慰的事情。最近,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新学年开学之际,在初中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调整了鲁迅的《风筝》,这一行为再次触痛了社会读者和文化界的敏感神经,立刻转化成一个议论纷纷的公众文化事件。

我认为,《风筝》被调整引发争论是不可避免的。首先,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教育方面的权威出版社,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作为国内语文教学中最为通行而且具有标杆意义的教材,它对鲁迅作品的调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是不是新一轮的鲁迅作品删削又要开始?因而有的人会为之兴奋,有的人则会为之担忧,这在一个阅读趣味和文学眼光都已经多样化、个性化了的公共文化领域内,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其次,从上个世纪末以来,国内文化界出现了严重的贬损鲁迅的思潮,这种思潮中真正具有思想杀伤力的观点倒不是那些所谓的“悼词”或“断裂说”,而是鲁迅研究中的价值相对化倾向。国内思想文化界有一些学者利用重评20世纪文化论争的平台,或者抬高学术,贬抑启蒙,或者标举,批判鲁迅;不少学者或文化人认为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在时空上是相对的,鲁迅的意义在于启蒙,在于对旧文化的批判和毁坏,这种批判和毁坏的力量在鲁迅置身于的时代里是必需的,而当下以建设为主题的时代,需要的是平和的理性精神,所以鲁迅是过时了的文化英雄,是功能退化乃至错位的文化符号。这些贬抑鲁迅的人们认为,在思想教育与知识教育并重的当代教育体制下,具有批判与毁坏力量的鲁迅当然不适合进入承载着育人任务的中学课堂。上一轮语文教材改革中,不少文化界人士就主张在鲁迅作品的调整中减少政论时论性的杂文,增加一些技巧性、趣味性很浓的文学类散文,尽量将鲁迅塑造成一个纯粹的文学家形象,尽量从文学的意义上来讲解鲁迅的贡献,可以说就是对这种文化思潮的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呼应。这次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调整《风筝》一文,据说给出的理由之一是这篇课文“过于深刻”,不太适合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学习。所谓“过于深刻”,说的不还是思想方面的问题吗?因此,我认为这一事件之所以引人关注,其实就在于它触及中学生应该向鲁迅学些什么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就是鲁迅作品是否应该编进教材,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怎样讲解鲁迅的核心问题所在。

一般说来,鲁迅的那些经典之作在思想上几乎无不具有深刻性。这种深刻性有的是鲁迅最原初的创作构思即有的,有的是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通过自己独创性的体验与思考重新赋予作品的,这是文学阅读的规律,鲁迅作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者,更难例外。那些被选入中学教材的作品当然都是鲁迅的经典之作,大都被鲁迅研究者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进行过深入的阐释,有的阐释角度确实涉及人类精神的一些深层问题,未必能被在个体生命体验上还有所局限的中学生所理解。《风筝》就是这样的作品。《风筝》里面表现出的对于受害者的“健忘”的惊异,以及作者在自我忏悔时内心颇为私人性的纠结,刚刚离开儿童时代进入少年阶段的初中生确实难以领会,而且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来看,初中生也没有必要来领会这种复杂的情感纠结。但是,《风筝》这篇散文的讲授完全可以不去涉及上述层面的意义与情绪,这篇散文最浅显、最明确的主题为游戏是儿童的天职,成人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去干涉、剥夺儿童的游乐天性。这些年来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尽管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恐慌愈演愈烈,但目前在一般家长的心中,允许小学生有比较充裕的玩乐游戏时间还是可以接受的。不过,一旦进入初中阶段,学生就真正踏上了赛道,学校的压力、家长的压力、学生自己的压力,形成一股巨大的合力迫使初中生迅速完成从儿童到成年的转型,这就是鲁迅当年严厉批评过的儿童早熟现象。由此可见,过去人教版语文课本将这篇课文安排在初中一年级颇含深意,也许考虑的就是可以通过这篇作品的解读,提醒教师和学生从儿童到成年有一个转型的过程,在这个转型过程中,儿童天性的保持与发扬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至关重要。我认为,除了带领学生领会这篇课文的文字美之外,《风筝》的讲解能够达到这一目的就足够了。由此来看,人教版语文课本将一个本来很有意义的课程设计予以取消,而且还用“过于深刻”之类似是而非的说法作为调整《风筝》的理由,难怪社会公众不能理解了。

不仅《风筝》可以如此解读,其实鲁迅的很多选入教材或者没选入教材的经典作品都可以采用如此方式进行解读,也就是说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可以不必过于深刻。一直以来,鲁迅作品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大都是重点讲读课文,教师讲得十分卖力,学生也学得十分吃力。现在关于鲁迅的参考资料也很多,教师讲读时每个语句都要找出潜藏的情感心理,每个用词都要点评妙在哪里,鲁迅在字里行间用春秋笔法表达的那些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念头,都要被教师拿来揣测、分析、推理,一堂文学课就这样变成了一堂思想侦探课。确实,按照这样的教学套路,中学教材里多安排几篇鲁迅的课文与少安排几篇鲁迅的课文,恐怕没有多少区别,甚至学不学鲁迅也不必有什么太大的纠结。因为在这种过度诠释中,学生得到了有关鲁迅的文化知识,分段、归纳中心思想以及揣测作者意图的能力也或许有所提高,但是鲁迅最为可贵的精神人格却被这些“知识”与“能力”遮蔽掉了。因此,如果让笔者来选择的话,与其如此深刻地去解读鲁迅,或者说鲁迅如此深刻地被解读,宁愿不那么深刻地去解读鲁迅,或者说鲁迅不被如此深刻地解读。对于中学生来说,鲁迅的意义其实不在于那些深刻而犀利的思想,而在于作品中体现出的大精神与大人格。鲁迅所特有的对于国民性的批判、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质疑与反思的思想,也难以得到缺乏社会人生历练的中学生的同感与共鸣。唯有精神与人格,无形却有力,能春风化雨般渗入接受者的心田,化作接受者肉身中腾涌的血液,浸润愈久,影响愈深。精神与人格,不是条分缕析能够显出的,也不是字斟句酌可以得到的,而是在语言与形象的整体氛围中显现的,因此不必那么深刻地去解析,更不必一定要讲读得那么深刻,只要引领学生尝试走进鲁迅的心灵世界,用自己的心灵去领受、去感悟鲁迅的心灵颤动,在这种心灵的相遇中真正获得感动,获得自我人格力量的提升,对于中学生的鲁迅阅读,这就已经足够了。深刻与否,无论是对于鲁迅作品的选入,还是对于鲁迅作品的讲读,都无关紧要。

毫无疑问,近百年的鲁迅研究已经成功地将鲁迅转化成民族共同体的一个文化符号,每一种文化思潮,每一个社会群体,都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和需要往这个巨大的符号中填充自己的东西,那种将鲁迅塑造成一种质疑的、毁坏性的力量,从而试图抹去鲁迅精神当代意义的观点,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历史上那个活生生的鲁迅当然富于质疑精神,在五四时期的反封建文化传统的斗争中也是最具毁坏性力量的一位“精神界之战士”,这已经足以证明鲁迅的伟大了。但鲁迅的伟大绝不止于此,正如那位“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诗人拜伦一样,鲁迅也是一位具有人间大爱的文化“战士”。或许可以说,鲁迅的质疑与毁坏,正是因为建立在这种人间大爱的精神基础上,才具有使一切魑魅魍魉无可遁形的、使一切善良向上的心灵无不震撼的力量。针对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对自己的多疑、猜忌、阴暗的指责,鲁迅曾经骄傲地宣称自己也是“能够爱”的,在晚年病重时刻,鲁迅也满怀温情地说过,那无穷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与自己相关。全面而不是零碎地、整体而不是肢解地来阅读鲁迅的作品,我们可以鲜明而强烈地感受到鲁迅贯注在自我文学世界中的这种大爱的精神人格。鲁迅作品多的是对肉食者的鄙薄,对智识者的诛心之论,同样,鲁迅的作品里也多的是对下层劳动者温暖的爱;鲁迅作品充满着对强横的权势者的痛恶,对于为虎作伥者的蔑视,同样,鲁迅的作品里也充满着对弱小者真诚的同情。在我看来,对下层劳动者温暖的爱,对弱小者真诚的同情,这就是鲁迅的人间大爱,是鲁迅精神人格的核心质素,也是鲁迅的文学世界感动人心的永恒魅力。这种精神人格当然不是鲁迅独有,但它的呈现足以让鲁迅同时代知识分子中的那些蝇营狗苟者相形见绌。这种情感也许并不那么深刻,但它博大寥廓,而且温暖人心,是黑暗里的灯光,寒冷中的火炭,给卑微者以生活的信心,给受苦者以恢复的力量。读鲁迅,讲鲁迅,如果能读出如此精魂,讲出如此效果,其他微言大义,何须再求!

从目前一些语文教材对鲁迅作品的选用来看,这种资源的重要性在编者方面似乎已经有所意识。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里面所选用的《社戏》《故乡》《孔乙己》《祝福》《阿长与〈山海经〉》等作品,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劳苦者的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但总体看来,这一类的作品依然选得不够分量,尤其是目前中学里对这些课文的讲解其实更加关注的是另外一些意义,作者对劳苦者与弱小者的这种情感态度在作品的讲解中不是被轻描淡写地带过,就是被其他主题的过度诠释所遮蔽。《社戏》中能干的农村小孩对“迅哥儿”的热情关照,《故乡》里“我”对闰土与自己之间存在的隔膜的怅惘与心痛,《孔乙己》中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对炎凉世态中弱小者命运的心酸与叹息,《祝福》中“我”面对一个劳苦者的生命居然带着如此卑微的愿望、如此巨大的疑问无声无息地消失于世间这一事件时的深深的哀悯与无奈,《阿长与〈山海经〉》里童年鲁迅对弱小动物的爱怜与呵护……即使如被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的《风筝》,其中那个幼小的弟弟不也是一个遭到兄长强权虐待的弱小者吗?如此等等,这些作品中流露出的情感,无不发自作者的内心深处,不仅真实、诚恳,而且深沉、隽永。这是一种真正把作者自我燃烧起来,融入进去的大爱,大悲悯,大痛楚。它的存在当然与阶级相关,与政治伦理相关,但也绝不限于阶级,不限于政治伦理,它是一种体现着人类的高贵与尊严、体现着文明的本质力量的人类基本情感。青春期的中学阶段是人的性格、修养、品行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语文教育作为人文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作为中学生文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经典课文的学习,获取文史知识,锻炼语言能力,当然是必要的,但在经典课文的熏陶、浸润中,努力激活与提升这种人类的基本情感,无疑不仅是鲁迅作品学习,而且是整个语文教育最值得强调的应有之旨。

记得我所敬佩的一位著名当代作家曾经这样说过,中国只有也只能有一个鲁迅,如果中国个个都是鲁迅,那就十分可怕了。这位作家的言外之意就是鲁迅以破坏与批判自居,如果中国人都成为一种破坏与批判的力量,社会就会陷入可怕境地。当时听到这样一个论断,总觉得不是滋味,心想这真是对鲁迅精神的极大误解。如果着眼于鲁迅精神人格的核心要素,人人都像鲁迅一样,具有对劳苦者的大爱,对弱小者的同情与悲悯,人人都抱持着这种美好的人类基本情感,那不是十分美丽的事情吗?尤其是证之今天,当社会财富膨胀,物欲横流,金钱与权势结合形成无坚不摧的力量,不仅摧毁着人类的信仰,公平与正义,而且也在摧毁着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引以为傲的美好的基本情感时,当许许多多生活在富有当中的孩子们不再懂得“汗滴禾下土”的艰辛,当那些居住在豪宅洋房中的达官贵人们对许许多多一家三代老老少少拥挤在蜗居之中的现象熟视无睹漠不关心时,当许许多多奋斗成功了的所谓白领金领们对那些还在社会底层辗转流离劳作奔波的弱势群体投去鄙夷甚至讨厌的目光时,我们能不更加感觉到鲁迅精神的伟大,更加感受到鲁迅作品作为中学教材的必要吗?当然,本文的主旨并不是认为中学语文中鲁迅作品本其他形式的接受、其他主题的解读没有意义,而是想特别强调传统的鲁迅作品讲读中一个被有意无意轻视了的主题意义,一个被遮蔽了的与当下现实紧密联系的价值向度。确实,无论是在遥远的过去,还是在有限的当下,甚至在无边的未来,任何时代里只要还有命运的捉弄,还有自然力的肆虐,还有人间的不平等,就免不了会有艰辛的劳苦者,受欺凌的弱小者,会有无力与命运抗争、辗转在社会底层的不幸者。社会对待他们的态度,体现着这个社会文明的高下程度,也检视着这个社会国民素质的高贵与卑劣。仅仅在这个意义上,鲁迅的作品就有了永恒的魅力,中学生在自己的文学生活中,在自己的人格成长中,多读读鲁迅的作品就有了充足的理由,中学生在语文课中最应该向鲁迅学些什么,也就有了清晰不过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