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幽默的文章

幽默的文章

时间:2023-05-30 10:28:1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幽默的文章,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幽默的文章

第1篇

作为一张名为“讽刺与幽默”的报纸,它的杂文版面当然应该有更多“幽默“的成分存在,这是几年前的我,一个年轻的编辑第一次接手《众生相》时一种简单而朴实的想法。

在此后几年的工作中,我有幸拜读了数以千计的杂文界前辈们的作品,其中独到的观点、犀利的文风、缜密的逻辑都令我折服,而那些点缀文间、无处不在的幽默,尤其让我为之倾心。

提起杂文,人们总是会想到那个著名的比喻――“匕首与投枪”。我以为,似乎不能仅仅从字面上简单的理解这个比喻,将杂文看成战斗檄文式、疾风烈火般的文字。匕首和投枪有两个特点:小,杂文固有的特点短小精悍,自不必说;锐利,那是一种直刺人心的效果。直刺人心,就是令读者产生共鸣,令读者与作者心有戚戚焉,令读者与作者站到同一条阵线里来――恰到好处的幽默,就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

嬉笑怒骂皆文章,“嬉笑”是在“怒骂”之前的。因为快乐是人类最能接受的一种情感,通过它来传递的信息,最容易直指人心、打动人心。当我们想让别人认同某种观点时,一条条排布论点的“讲道理”式长篇大论常常会令对方心生厌倦;而杂文则以讽喻、双关等修辞手法和风趣的文字传递自己的观点,融大义于轻松有趣的微言之中。假如人们阅读你的文章时会心一笑,那么他们的想法离你也就近了。

在史书上,我们常看到这样的记载,在面对那些诤臣正义凛然的犯颜直谏时,帝王们总是会龙颜大怒,甚至把他们扔进鼎里烹了。但与此同时,也流传着不少聪明的臣子以幽默的方式劝谏帝王的故事。那些用讽喻等办法巧妙表达自己观点的臣下――如淳于髡、东方朔、敬新磨、纪晓岚,却往往能够成功地说服帝王,达到自己的目的。当然,如今杂文所要面对的,并非需要劝谏帝王,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将读者视为上帝,向读者传递自己的观点,这两点是没有错的。无论是对于古之帝王,还是对于今之读者,幽默都是一种打动人心的力量。

回到前面所说的“匕首和投枪”,杂文的终极目的,还是要直指人心,要取得读者的认同。幽默可以说是杂文这道大菜最好的调料。一个好的观点、看法、意见,就好像一条肥嫩的大鱼,好固然是好,可我们不能让读者囫囵个儿的将它吞下去,而需要像幽默这样的好佐料把它烹制得美味而容易入口,最好还能有那么一些悠长的回味。

在杂文里运用好幽默这种调料,并不是简单的事,它往往带有很大随意性,无法刻意去追求。在我读过的优秀杂文里,有的幽默成分多些,有的少些,有的甚至只是略有一笔,却宛如画龙点睛。正如出色的大厨,在烹制不同的菜色时,有不同的调料用量,用手一抓,看似随心所欲,其实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但无论怎么运用,总的原则只有一条,手法是为观点服务的,正如配料是为主菜而服务一样。

如若违背这一原则,为了迎合读者喜爱幽默文章的需要,刻意去追求幽默,则不可取。我看过这么两种文章,第一种炫耀自己的才华,大量堆砌风趣华丽的辞藻。这种文章常常能让人看得哈哈大笑,也佩服作者的幽默,但笑过之后却忘了它到底要说些什么东西。作者的调料是放得足了,但一道只有调料而没有鱼的菜,真是不堪设想。第二种则是缺乏了智慧的内涵,以扔蛋糕式的低俗“滑稽”为幽默,自以为风趣的不得了,但其实是满口等而下之的所谓“笑料”,令人不忍卒读,这就好像是厨子用了劣质的调料,调料味道不正,就难免让食客要怀疑鱼也有问题,掩鼻而去。

网络时代,人们越来越追求快速阅读,因此,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吸引读者的注意,以上两种靠“幽默”拉人气的办法在杂文写作中非常多见,不可否认,有时也颇为成功。令作者得意的是,瞧,不管怎么说,看我的文章的人多了。但想一想,如果读者只看到幽默,没看到观点,再多人看又有何益呢?只能说是读者白看了,而作者,自然也就是白写了。

(作者系《讽刺与幽默》编辑)

第2篇

一、巧用幽默出生气

看小品,大家喜欢诙谐有趣的;周围人中,会调侃的最有“人气”。写作文也是这个道理,幽默的语言能让读者忍俊不禁,让阅卷老师也情不能已。宋代诗人黄庭坚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确,文章用幽默的语言写生活、诉真情,可以引人入胜。

例如我们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中,“刚满12岁,我就步入了‘考试’这块冷漠的领地。”“正是从这些表明我的学识水平的蛛丝马迹中,威尔登博士断定我有资格进哈罗公学上学。这说明,他能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这段自传的语言诙谐幽默,充满轻松的调侃和自嘲。“领地”“蛛丝马迹”“通过现象看到事物的本质”等大词小用、庄词谐用,幽默风趣地写出威尔登博士慧眼识人。

二、多用修辞出华章

俗话说:“三分姿质,七分打扮。”在作文内容中巧用比喻,就好比给人披上一件华衣锦衫,定会光彩照人,风姿绰约。修辞用得好,可以达到化抽象为具体,化贫瘠为丰满,化粗略为细腻的效果。运用拟人,文字亲切活泼;运用排比,语句韵律和谐;运用夸张,内容不失幽默……这样,文章就平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意趣。

例如朱自清在《春》中写到“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把红艳的桃花比作火焰;把粉红的杏花比作霞光;把洁白的梨花比作雪花;把分散在草丛中的野花比作成一闪一闪的眼睛和星星,写出了野花的繁多以及颜色的亮丽。这样,一幅生意盎然的“春花图”便展现在眼前,那简直不是花儿了,完全成了一大片一大片燃烧的火焰,彩色的霞光,晶莹的雪花,迷幻在一双双欣赏春光之美的眼睛里,令人心醉神怡。

再如老舍在《济南的冬天》中把济南比作“小摇篮”;把山坡上小村庄的雪景比作“小水墨画”;把整个冬天的济南比作一块“蓝水晶”,无一不小巧秀丽,不但形似,而且神似,生动贴切。用比喻来写济南不高的山,不冷的冬天,是恰到好处的。

三、精细数据添姿采

作文中有意使用精细数据,在语言创新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先比较两个句子。A: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B:先哲们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A句中“一万次”显然没有B句中“一万零一次”显得幽默。B句的幽默效果在于高明的作者出人意料的使用精确的数据,出奇制胜,造成某种独特的效果,这种修辞手法叫做精细。精细的修辞手法最主要的特点是作者"有意而为"故意把数据说得十分精细,以追求表意和刻画人物形象上的独特效果,使语言增色。如:

(1)“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不畅快”。这是《老残游记》里描写王小玉绝妙的演唱艺术带给人的畅受。人身难以记数的毛孔,作者故意用精确的数据营造出一中别具一格的语感,使语言幽默、形象、真实可感。

(2)鲁迅《社戏》中写平桥村绝大多数人不识字:“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用精确的分数来表述,既给人以真实感,又幽默风趣。

四、善用名言增文采

名言警句,经历了时空的检验,具有鲜明的表达效果。我们在写作时恰当运用,能收到画龙点睛之效。如写勤奋之类的文章时,可以引用“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谈理想时,可引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名言佳句,要颂扬人物的品质,可用“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来形容,以此增添文采。

五、机制答辩求精妙

第3篇

关键词:修辞技巧;夸张;反语;比喻

一、前言

英语文章中的修辞技巧多种多样,主要有夸张、反语、仿拟、比喻和矛盾修辞等等一些,同样在文章中也同样运用到了这样一些修辞技巧。修辞格的运用使语言内容新颖独特,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下面就英语文章中常见的修辞技巧进行了例证分析。

二、主要的修辞技巧

1、夸张

夸张是为了达到强调或滑稽效果有意言过其实,人们不能按字面去理解所夸大的事物,但是这并不等于有失真实或不要真实,而是通过夸张把事物的本质更好的体现出来。它用来创造悬念渲染气氛。请看下面一句:Ahhhh,the jet age,Breakfast in Paris,dinner in H.K., luggage in Peoria. 即使在一个有喷气式飞机的时代,也不可能有人能如此神速的往返于这三个地方。显然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技巧。一群朋友在餐馆聚餐,服务员迟迟没有上菜,大家都焦急等待着。这时有一位说:“Are they planning the vegetables?”,餐桌上的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因为餐馆里是显然无法种植蔬菜的,这一夸张手法巧妙地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也使人们的心情由着急、不满转为轻松愉快。夸张技巧渲染氛围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2、反语

反语,即说反话,用与说话人本意相反或与事实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达到一种主观讽刺客观幽默的效果。我们看下面两段对话:

(1)A:“I finally get my sister to stop eating so much.”

B:“How did you do that?”

A:“I started cooking the meals.”

(2)A:“What’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upid and silly?”

B:“The difference between stupid and silly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you and me.”

在对话(1)中,A从一开始就是想说明自己糟糕的烹饪技术,只不过他巧妙的运用了幽默。在对话(2)中,B显然是在开玩笑。因为stupid是“蠢”、“笨”的意思,是个绝对的贬义词,一般是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说他stupid的,而silly则不同,它也有“傻”的意思,不过通常用于开玩笑的场合,有时长辈对晚辈也用silly,有一种爱护的心情在其中,比如母亲可能会称自己的孩子silly girl或者silly boy。

再比如“It must be delightful to find oneself in a foreign country without a penny in one’s pocket.”当一个人踏上异国土地,却又身无分文,他怎么可能“delightful”呢。但这正是这句话的幽默情趣之所在。

3、仿拟

仿拟,即根据现成的词或句子,仿造出新词句,一般都是约定俗成的习语,只要一方说出前一半,另一方自然就知道后一半。可是当讲话人对习语中的某一部分稍加改动,情况就不同了。它能显示出讲话者新奇的见解,能激发听者的想象力,增强趣味性,从而达到幽默的效果。

1)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on’t.

2)She’s the kind of woman who always lets bygones be “I told you so’s.”

句(1)的幽默效果在于,它是“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s a way”的仿拟,把“way”换成了“won’t”,具有浓厚的幽默色彩和强烈的讽刺效果。句(2)则仿拟的是习语“Let bygones be bygones”,后一个bygones换成了“I told you so’s”,这是听话人意想不到的,但转念一想,又觉回味无穷。“She”那种“我早就料到如此”的神态被生动地再现,十分有趣。

4、比喻

比喻分为明喻和暗喻。明喻表明用作比喻和被比喻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关系,通常用like或as连接。暗喻是隐藏的比较,不用as或like表示出来。比喻是英语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修辞格。它使语言生动形象,常能取得幽默的效果。

(1)He is as cool as a cucumber.

(2)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

句(1)形容“他”冷酷得像根黄瓜,十分新颖滑稽。句(2)是弗洛斯特的名言,想说明诗歌的不可译。

5、矛盾修辞法

矛盾修辞法也是幽默中常用的修辞技巧。它把两个意思截然相反的词放在一起,在字面上形成矛盾。这种字面的矛盾往往滑稽可笑,甚至近乎荒唐,是幽默一个极好的语言基础。这种修辞法看似矛盾,但往往表现了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体现着辩证的思想和深刻的哲理。听者须透过表面的不合逻辑,真正领会个中奥妙,方可成其幽默。Writing is busy idleness. 这是歌德的名言。既然写作是idleness,又怎么会busy呢?然而细细回味,正是这两个相互矛盾的方面构成了写作的本质特征。任何领悟到这一点的读者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

6、双关

双关是利用语音相同,语义不同的条件,使某些词语或句子在特定的语境中带有明暗双重意义。英语中有两种双关语,语音双关和语义双关。语音双关指的是借助话语在发音上的完全相同或相似而构成意思的双关,主要是同音异义现象。语义双关则主要是利用英语一词多义的特点。双关语无论结构繁简,都有显著的含蓄性,叫人难以捉摸,而一旦点明真意又回味无穷。英语幽默中经常使用这一技巧。

(1)First gentleman:Thou art always fighting disease in me,but thou art full of error,I am sound. Lucio:Nay,not as one would say,healthy;but so sound as things that are hollow;impiety has made a feast of thee.这是莎士比亚戏剧Measure for Measure中绅士甲与路奇奥的对话。绅士甲自诩I am sound,而路奇奥却说so sound as things are hollow。幽默效果就在于sound一词的双义,绅士甲是指“健康的”,而路奇奥则指“响当当的”(响亮发声的)。

(2)“Why don’t you go forth and multiply?” asked Noah,a bit angry. “We can’t,”said the serpents. “We are adders.”

这两句词义幽默的对话取材自《圣经》。洪水退后,诺亚让所有的动物离开方舟出去繁殖。其它动物都照做了,只有两条蛇仍不肯下去,还跟诺亚开玩笑。Multiply既指“繁殖”,又指“做乘法”;adder既指“做加法者”,又指“蝰蛇”(一种小毒蛇)。这一问一答,multiply与adder意义的相对,真是绝妙。

上面两例都是语义双关,接下来看看语音双关。

(1) We have courses to make grown men young and young men groan.

(2)A trade,sir,that,I hope,I may use with a safe conscience;which is,indeed,sir,a mender of bad soles.

理解例(1)幽默的关键在于两个同音异义词grown和groan。前面大力宣传健身练习的积极作用,后面则暗示其辛苦。例(2)是莎士比亚戏剧Julius Caesar中修鞋匠在谈到自己职业时所说的话。句中的soles(鞋底)与souls(灵魂)同音异义造成双关,表现了修鞋匠的机智与幽默。

三、其他

(1)Where there’s marriage without love,there will be love without marriage.

(2)The condescending view from the fiftieth floor of the city’s crowds below cuts these people off from humanity.

句(1)所用的修辞格为反对(symmetry),把包含两个相对意义的结构与从相反的角度包含同样两个相对意义的结构排列在一起以增加对比的鲜明性和语言的趣味性。句(2)运用了移觉(transferred epithet)。从五十层高楼上向下面的芸芸众生投去纡尊降贵的一瞥,用condescending来修饰view,新奇幽默。英语中常见的修辞格在幽默中都有体现,本文还未能一一介绍。如果能灵活运用修辞格的话,就能使语言内容新颖独特,有效地增强了幽默效果。

 

【参考文献】

[1]阎兴朋.英语术语辞典[Z].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

第4篇

1、弄清幽默感的真正含义。幽默既不是嘲笑,也不是严肃,没有不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反而会让人感觉到好笑的感觉。

2、增强自己的知识。我们要培养良好的幽默感,这是必须建立在好的知识上的,有知识我们肚子里面才有墨,这样才能在适当的时候拿适当的东西来说幽默的故事。

3、陶冶自己的情操。光有幽默不够,我们还需要有良好的品格,这样才会更别人留下更好的印象。比如如果别人不小心撞到了你,别人说不好意思,你可以幽默地说是自己不小心挡到了别人。

4、乐观精神。幽默感和乐观是一对非常亲密的朋友,就像大家很难看到一个忧心忡忡的人身上会偶尔冒出一句幽默感的话来。

5、深刻的观察力。幽默感是需要我们观察出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才能用这些细节来形成幽默感。

6、认真。幽默会带来轻松,会带来征服忧愁的能力,但是在幽默的时候,我们丝毫不能马虎,如果好心做坏事的话,只能是让别人觉得自己是一个马虎的人了。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一、杜丹:“东边日出西边雨”

“我放学回来了!”可是,首先迎接我的是一股刺鼻的烟味,爸爸一定又吸烟了!“老爸,香烟很‘香’吧!还加上两杯小酒,岂不美哉……唉,这些烟草很弱小的,如果您醉倒在它弱小的身躯上,它可是不一定能支撑住您宽大的肩膀噢!”……老爸一直低头不语,最后轻声说了一句:“宝贝女儿不愿我吸,我试着戒了吧!”说完,还把烟上交给了老妈。

通过作者杜丹的这一段内容,不难看出她作文中的幽默感来源于她拥有和谐生活和一位虚心和蔼称职的爸爸。这段巧妙真实幽默的对话描写为作文增色不少,也是她智慧的体现。杜丹同学以特有的方式来品评戒烟这件事,让我们在轻松愉快中更加明确了她的立场。语言幽默精练、言简意丰、奇思妙想、浑然天成,而且产生的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这段文字在整篇文章中虽短小,却深受师生们的喜爱,令学生们津津乐道。

二、王青:“又道流年暗中换”

“别吸了!对身体不好,听人家说……”“我知道,整天嗦嗦不嫌烦呐!”卧室里又传来他们为戒烟而吵架的嘶吼……“我不管了。”“砰”的一声,妈妈狠狠地关上了门,头也不回地走向了客厅。

学生的写作都有其内在的思想感情和它背后的生活方式,然后是文字的外化。通过王青同学以上的描写不难看出他作文真切感人细腻,却毫无幽默感,这可能是源于他家庭中的不和谐观念及其家人缺少幽默感。所以,虽然文中人物丰满、形象鲜活,但产生的表达效果却是不同的。

同样真实的事件,却蕴含了不同的深刻内容。教师应从学生独立思维的角度去挖掘学生内在情感、自主意识和现代思维品质,享受来自生活的“幽默感”和课堂上的思维乐趣,力求让学生在幽默的思维方式中体会写作的乐趣,同时让这种灵活多样的写作方法去影响生活。幽默的写作方法不仅别有一番风趣,而且能体现出生活的和谐之美。

三、董宇:“云锁高峰水自流”

有些幽默感的作文会有悬念的设置,看似平常,却能把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讲得很有味道,引人入胜,这就需从情节上入手,设置一些悬念。董宇同学在写《小宇减肥记》时,提到为了让他减肥成功,全家人一起吃素。爱吃肉的父亲也下定决心,一如既往地吃过饭后就回书房看报、研究……文中写道:

父亲的书房门虚掩着,我偷偷挤进父亲的书房,只见他一本正经地左手拿书,右手伸到桌子下面。我猛冲进去,哈哈……一大包牛肉干……老爸一脸紧张地说:“小点声,小点声,千万别让你妈知道啊!”我一边吃着一边点头……结果第二天还是被老妈发现了,说父亲态度不端正,还劈头盖脸地骂了老爸一顿。

第6篇

1、幽默感能够增强身心健康。它帮我们忍耐重负,减轻压力,克服沮丧,解决无数的琐事和烦恼。随着一声玩笑,我们所有的焦虑和伤心烟消雾散,我们又重新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2、幽默感帮助我们和他人协调相处。在学习、工作中,难免与他人之间出现误解和紧张关系,但幽默感作为“安定剂”可以给这种微妙棘手的情形注入一个轻松的音符,比愤怒的言辞和争吵能更快地缓和问题。

3、拥有幽默感,能其他人保持友好关系。幽默感的确是通向幸福的一把钥匙,它给生活增加乐趣和热情,使人活得兴味盎然。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韩寒认为,“文学就是文字的学问”[1],他在文章中践行着自己的观点。《三重门》的语言洒脱而随意、明白畅快,这与校园小说读者的接受能力是相适应的;《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自问世以来,备受人们推崇。香港著名学者司马长风认为,“纵览五四以来的小说作品,若论文字的精彩生动,《围城》可能要数第一。”[2]《三重门》和《围成》中的语言幽默风趣、富于哲理,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本文主要从词义要素来探讨《围城》《三重门》幽默修辞的区别。

词义即词的内容。[3]词义是幽默修辞的重要手段之一,作品幽默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作家对语言的驾驭,而词义变异是取得幽默效果的一个重要方法。钱钟书的幽默就像一根尖锐的针,乍看之下对患部没有什么作用,但不管是那一针都刺得很深、刺得很透,对准患部直达病灶,一针见血,刺得你心服口服。韩寒的的幽默修辞体现出一种轻松调皮的快乐感觉,这也是韩寒的幽默修辞与钱钟书的幽默修辞在“词义要素”上的最大不同。在词义方面分理性意义(语境中理性义的相似性变异)和色彩意义(词语降格)来阐述《三重门》与《围城》的异同。

一、相似性变异中理性义的一针见血与轻松调皮

“由于语境的作用、影响,一部分处于静态中(词典中)的词义一旦到了具体的上下文中,便会产生变异”[4]这种变异常常反映在理性义上。韩寒和钱钟书在作品中都在运用“语境中理性义的相似性变异”,但是钱钟书的表达方式并不直接,他的表达像一根针一样非常犀利地直达病灶,讽刺得人心服口服。而韩寒却毫不留情地将世间的虚伪、丑恶之处揭示出来。这点也能体现他的性格,正是他“热讽”的体现。请看下例:

(1)她只穿绯霞色抹胸,海蓝色贴肉短裤,漏空白皮鞋里露出涂红的指甲。在热带热天,也许这是最合理的妆束,船上有一两个外国女人就这样打扮。可是苏小姐觉得鲍小姐赤身露体,伤害及中国国体。那些男学生看得心头起火,口角流水,背着鲍小姐说笑个不了。有人叫她“熟食铺子”(charcuterie),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裸的。鲍小姐并未,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钱钟书《围城》)

(2)那男人目测年纪该有北大那么高寿了,但心却不老,常用手理头发――恨没幸存的头发可理,只好来回抚摸之,而另一只手不闲着,紧搂住“色彩缤纷”。(韩寒《三重门》)

在例(1)中,对鲍小姐“热带热天最合理的装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苏小姐认为“伤害及中国国体”是一种嫉妒心理。而“看得心头起火”的男学生却把她比作“局部的真理”。“局部”的意思显而易见,“真理”的词典释义为“真实的道理,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在文中抽象的“真理”“局部真理”被男学生换为具体的“局部的鲍小姐”这种相似性的联想的巧妙是出人意料引人发笑的。钱钟书先生在此处的描写,不是尖酸刻薄却入木三分,保全了人物的面子又十分辛辣,真可谓在笑声中体会讽刺义。

例(2)也是经过了语境中理性义的相似性变异,“色彩缤纷”本指“繁多而凌乱的鲜明颜色”,在这里指的却是“穿着色彩缤纷”的人――是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漂亮的女人。“穿着色彩缤纷”是由“色彩缤纷”的静态义经由相似性联想而成的,表明那个女人穿的衣服颜色很多也很鲜艳,有着很强的色彩性。在文章中,韩寒通过这一老一少、一美一丑的对比,非常直接地指出了这对男女的不正常关系,揭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文章在讽刺这对“非正常关系”的男女的同时也表达出了强烈的幽默效果。

由以上例子可见韩寒的语言轻松调皮,钱钟书的语言一针见血,这一老一少,一个妙趣横生、生动调皮,一个尖刻隽永、诙谐风趣,《三重门》在使用语境中理性义的相似性变异时,语言片段嬉笑怒骂显得活泼风趣,而《围城》在使用语境中理性义的相似性变异时,更多地体现出一针见血的讽刺艺术。

二、词语降格中色彩义变异与模仿

词语“降用”是“由于表达的需要,临时故意地把有‘重’‘大’义的词语,降作一般词语使用的一种修辞格”[5]。词语降格就是把一些词义分量“重”“大”的词语放到与它词义不相符的小场所里使用,即故意降低其等级,破坏原有的平衡,达到幽默的效果。钱钟书先生是修辞学上的大家,他的《管锥编》和《谈艺录》都对修辞有一定的论述。他认为修辞技巧本身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关键看你用在什么地方,用得是否新颖。正如汪曾祺说:“奇崛,偶露才可爱。”但韩寒在使用“词语降格”这一修辞手法时,有个别例子有明显的模仿钱钟书先生的痕迹。请看下例:

(3)他的旧法兰绒外套经过浸湿烤干这两重水深火热的痛苦,疲软肥肿,又添上风瘫病:下身的裤管,肥粗圆满,毫无折痕,可以无需人腿而卓立地上,像一对空心的国家柱石;那根充羊毛的“不皱领带”,给水洗得缩了,瘦小蜷曲,像前清老人的辫子。(钱钟书《围城》)

(4)林雨翔似乎和罗天诚结下了深仇大恨,彼此都懒得瞻仰对方尊容。(韩寒《三重门》)

在例(3)中,旧法兰绒经历“水深火热”的痛苦,是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法兰绒外套的遭遇,钱钟书先生用“水深火热”来描写衣服的变形,是将大词小用,把分量大的词语作为一般词语使用。文中的“水深火热”似乎与“旧法兰绒外套”存在搭配错误,但如仔细体会,就可知道作者的用意,作者故意使用“水深火热”的表面含义,使词义变轻。机敏地讽刺了法兰绒外套是“假冒伪劣”商品,这样的冷峻尖刻,让人过目不忘。

在例(4)中,“瞻仰”适用于庄重严肃的事情,表示“庄重严肃恭敬地看”,在这里降而用之为“一般的看”巧妙地点出了林雨翔与罗天诚的心理隔膜。“瞻仰”感彩的矛盾导致语义的抵牾,庄词谐用,变庄重为嬉笑,涉笔成趣地透视出罗天诚与林雨翔见到Susuan后两少年由关系很好变成互不搭理的微妙心理变化。韩寒对“词语降格”的使用熟练而且恰到好处,在《围城》中也有类似的例子:“鸿渐还在高中读书,随家里作主订了婚。未婚妻并没见面,只瞻仰过一张半身照相,也漠不关心。”由此可见,韩寒在创作中,或多或少地借鉴了钱钟书先生的作品。

在《围城》中见到“瞻仰”一词降格使用时,便觉得“冷艳可喜”,但当韩寒将其搬入《三重门》时就有点“食之无味”了。韩寒在创作过程中还有待创立自己的写作风格。

通过对比《三重门》《围城》幽默修辞在词义上的异同,我们发现韩寒的幽默修辞在词汇要素上充分继承了钱式幽默的优点,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但由于两位作者学识和阅历的巨大差异,《围城》语言的深刻性、厚重感是《三重门》所不能望其项背的,但《三重门》却以少年特有的活泼清新、洒脱灵动的语言而别具趣味。

(本文为“韩寒、钱钟书小说幽默语言研究”项目编号【XSKT2011078】的阶段性成果;在2012-01-10的《徐州师范大学〔2012〕1号关于第十一届本科生科研课题结题情况的通报》中评为优秀项目。)

注释:

[1]韩寒.通稿2003・自己的问题[M].北京:万卷出版公司,2003.

[2]司马长风.中国新文学史[M].香港:香港昭明出版社,1978.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第8篇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教学幽默

一、语文课教学幽默的意义

语文课的教学幽默不但能增强学习效果,而且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1、教学幽默能帮助实现愉快教育。愉快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而语文课的教学幽默其功能和目的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两者是一致的。影响“愉快教育”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内部的,也有外部的。内部因素主要有学生的认识水平与状况,学生学习动机,身心发展状况与特点等;外部因素主要有教师的教学态度、教育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语文教师应该通过外部因素来调动学生的内部因素,实现愉快教育,培养造就学生的健康人格。而教师的“乐教”精神是影响学生“乐学”的根本外部动力。所以语文教师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于讲清教懂,而应进一步做到讲得妙,教得有趣有味。

2、教师的个性直接影响学生。幽默是语文教师个性的展现,是哲理和情趣的统一,而教师的教学幽默总是与独到的看法、深刻的见解结伴而来,展现教师个性的魅力。笑语中包含着深沉,妙言中蕴含着睿智;在他人没有觉察的事物中发掘笑料,在习以为常的事理中辨识悖理;在通俗例子中寻求别致,在平凡普通中提炼神奇;把强烈的反应稀释淡化,以从容潇洒的态度和亦庄亦谐的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语文教师的幽默感首先是语文教师极富个性的独特视角和洞察力,是一种敏锐的易感性,属于他个性气质魅力的再现,这不会不影响学生,不会不感染学生。

二、语文课教学幽默的操作与示例

教学幽默是爱心和智慧的完善结合。一堂生动幽默富于磁力的好课,需要深厚的知识积累和充分准备,甚而需要教师花一辈子的心血。如果语文教师既有丰富的知识,又有丰富细腻的感情,就可以驾驭教学规律和学生心理活动规律,从而提高按规律施教的自觉性。

1、挖掘语文学科内容的幽默素材。语文课文里本身就有许多幽默的内容,比如有锋芒毕露的鲁迅式幽默,也有不露声色的蒲松龄式幽默;有契诃夫、欧・享利西方式幽默。人物形象的幽默更是多见,范进、阿Q、葛朗台、王熙凤等等都有滑稽可笑的一面。对课文中已有的幽默,语文教师只需吃透课文,稍加点染,即可使教学中幽默神情毕现。

2、课堂语言应该趣味、幽默而富有启发。趣味和幽默可以说是课堂语言的双臂。它们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启迪学生的智慧等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幽默的语言也好像一串鞭炮,一点就响,一讲就笑,在笑声中绽开了智慧的花朵。如果把课堂45分钟当作一道菜,那趣味和幽默就好比一盘很好的“佐料”,如果投放适量的话,一定会使课堂“这锅菜”其味无穷,充满活力。教师在授课中,可以根据教学进程,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随机应变地穿插一些生动幽默的话语。幽默的课堂语言,不仅使学生在发笑的同时领会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而且活跃了课堂气氛,消除了紧张和疲劳,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老师传授的知识。

3、谐音衍名,知识延伸。巧借一些别具一格的名字,作一番推衍和曲解,挖掘出其中蕴含的谐趣。例如在鲁迅的《自传》中,关于鲁氏三兄弟的道德、文章、人品和文品。可用这段话与学生调逗:周作人、名作人、其实最会做人。虽然他的散文自成一家,可他的品德等却不及格,依现在学校的规定是要扣操行分的对吧。(此情况学生最熟悉,最会引起共鸣,引起学生注意。)周氏祖父性格孤傲耿直,可不知怎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异,他血管里不再有祖父的血,后来竟堕落为汉奸,成为地道的软骨头。――骨头软、得补钙、平时多吃“壮骨丸”。好在他祖父的性格全传给了周树人――鲁迅。说过“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鲁迅是一代文化巨人、民族的脊梁。他以矮小的身躯在中国现代史上树起了一个大写的“人”字。同时他又是一位志在树人的教育家,他毕生都在为重铸中华民族的灵魂面奋斗。运用谐音衍名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不可利用学生名字大做文章,以免伤害学生自尊心。

第9篇

黑色喜剧简介:

黑色喜剧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剧内容和喜剧形式交织的混杂,表现世界的荒诞,社会对人的异化,理性原则破灭后的惶惑,自我挣扎的徒劳,是其中心内容。面对这一切,人们发出玩世不恭的笑声,用幽默的人生态度拉开与现实的距离,以维护饱受摧残的人的尊严。从悲观,恐怖,失望和痛苦的世界观显现幽默趣味的电影类型。如《奇爱博士》《二十二支队》《小姐撞到鬼》《阿达一族》等,在逆境或者很坏的环境下的一种幽默情趣。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关键词:言语幽默;中外文化;比较研究;文化视角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12-02

随着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的往来逐渐频繁,国际间的业务也在不断增加,这就促使了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就成为了相当必要的一项功课,这种文化的理解也能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英的言语幽默行为。我国的著名学者林语堂就曾经说过,幽默是一种思想境界、一种观点、一种人生态度的表现。幽默作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普遍的艺术性的形式,已经浸染到社会以及生活的各个方面,幽默不仅仅是一个言语上的概念或者定义,其更多的可以被称为是文化的现象,这样一种特殊的表达形式,蕴含着相当丰富的文化信息。不管是中国还是以英语为环境语言的国家,其语言幽默都有着相当丰厚的历史沉淀,通过言语的幽默我们能够看出其文化背景下的有自己特色的内涵,也正是因为这些文化的差异,才使得汉英语言在幽默的各个方面亦有不同。

一、关于幽默的定义以及分类

幽默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最早的时候幽默是由英文的humour音译而来,在我国最早将其音译过来的是幽默大师林语堂先生,再追本溯源,在英语中humour则是来源于拉丁文中的humorr,其本意是“体液”的意思,在古希腊有一位医生叫作希波克拉底,他提出,人的体液是由血液、粘液以及黄胆汁和黑胆汁组成的,但是组成的比例不同,会使得人的脾气秉性又相应不同。

说到幽默的分类,有学者认为其可分为依靠肢体以及表情表达行为的情景型幽默或者是言语行为的言语幽默。在语言的现象中,言语幽默是相当普遍的,但是也相当特别,本文的重点放在言语幽默的探讨上。关于言语幽默理论性的研究我们这里主要介绍两个关于言语幽默的理论。

(一) 释放理论

言语幽默的释放理论主要是凸显了明显地关于心理和生理的特点,其理论上认为是幽默在经历了较为压力或者是紧张的过程之后,表现的一种心理以及精神上的发泄,或者可以说是对于在日常生活中循规蹈矩的反叛,这样的理论与弗洛伊德的理论基本相同。弗氏的主要理论是幽默的感知对于人类的情绪以及情感生活方面的影响以及心里的构造问题。

(二)语言学的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是认为幽默的行为是与语言紧密相连的,一位来自美国的学者提出了这样的语言学角度的幽默理论,被我们称作是言语脚本的理论内容,言语的幽默是更应该注意在上下文之间的关联,而非仅仅是注重这一句子,应该注重句子在这个语境中的意义和地位。

二、中英言语幽默差异

(一)谈论话题差异

幽默是产生娱乐的一种相当有效的方式,越普通越贴近生活的事件,越能在人们之中形成幽默的共鸣,生活素材的丰富使得人们的幽默话题多种多样,但是在这其中,我们能够看到,中国式的幽默其主题是能够折射出当地的民族特色甚至是风土人情的,其开放程度较低,较为倾向于谈论关于人身的缺点或者是错误。相比而言,西方幽默中,“性”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这种单纯娱乐性质的幽默自萌芽开始就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二)幽默的对象不同

中外幽默产生的对象是不尽相同的,在英国,大致上来说,苏格兰以及爱尔兰人是被幽默的对象,在美国,主要是黑人和犹太人,这里的原因就是白人作为整个西方社会的主体,在其印象中,他们嘲笑的对象是贪婪愚蠢以及卑微的,当然,西方人也同时喜欢拿自己作为幽默的主题,中国的幽默中,大多是会以残疾人以及愚笨之人作为取笑的对象,同时,孩子式的想法也会引得幽默行为。

(三)幽默场景的不同

在中英的言语幽默中,第三点不同是幽默发生的场景不同,在汉语的言语背景之下,一般发生在不同辈分之中的幽默是少之又少的,例如,孩子和父母或者祖父母之间。而在英语中则不同,英语中的幽默发生对象相当随意,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出,在汉语背景下,由于传统的文化原因,使得中国人在幽默之前要考虑很多可能涉及的因素,比如场合地点,比如对象的熟悉度,所以我们一般在公共场合看到的中国人都是谦虚严谨的,总而言之,汉语发生幽默的场合相比于英语来说较为拘谨。

(四)高低语境的差异

美国著名的学者霍尔德提出了“高语境”和“低语境”的概念,“高语境”指的是,事物具有事先编排信息的特征,这样的信息是处在接受者手中或者背景中的,其中只有相当小的一部分是处在传递的信息之中,这就是高语境。低语境的概念正好相反,“低语境”指的是,绝大部分的信息放置在即将传递的信息之中,来补充语境中未完的部分。依照此标准,可以划分高低语境的国家。高语境国家的言语幽默以及语义的承载是不仅仅依赖于语言本身的,它要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双方共有的交际环境和共有的文化的约定,低语境国家则不然,低语境是主要依靠信息的解码传递文字本身的信息而不是语境的交际。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表明,我国是出于明显的高语境特征之中,而西方国家则呈现的是标准的低语境特点。

三、中英言语的幽默根源差异

中式幽默的起源是有着较长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一位被称作是“俳优”的王是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幽默家,从其名字也可以有所探究,“俳”为杂戏或滑稽戏的古代称谓,“优”则是指演员的意思。在近代,林语堂先生第一次在名叫《晨报》的刊物上发表了关于“humuor”和“幽默”的文章,至此,幽默有了新的发展。为幽默提供了相当具有创造性的见解。

西方式幽默则开始于19世纪,其历史相对较短,在美国式的幽默中,黑人常常是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有一种特殊的幽默方式叫作“黑色幽默”,如今在西方研究幽默是一阵热潮。归根结底,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是因为自史而来的国家文化的不同,下面,我们将从地理因素、思维因素以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来说明因何形成不同的言语幽默。

(一)地理因素

不同的民族性格以及精神都是通过较长时间的地理环境的塑造而形成的,中国的文化是黄河文化,黄河是中国文明的发祥地,在这样夯实的背景下,炎黄子孙建立了不同于西方海洋起源的华夏文明,在这个漫长而又艰辛的历史过程中,华夏子孙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繁荣与破败,这些都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相比而言,英语文化这一起源于希腊文明的海洋文化则历史较短,经过海上的冒险以及反复的迁移形成了西方人冒险活跃的性格。

(二) 思维因素

思维是文化表现成为语言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首先,思维是文化在个人心理的认同以及反映;其次,语言是构成思维的关键性要素,思维的不同反映着文化的不同。在中英言语幽默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中文和英文背景下不同的思维模式。在中国,其文化是谦虚内敛的,这就使得其形成了一种含蓄文化,中国人并不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在幽默时尤其是,会虚构一些人事来进行幽默的活动。而西方人正好相反,西方人是崇尚外向的文化,这就使得人们在表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理性和推理,在表现的过程上也更加的直白,其幽默的内容一般是真实发生的。

(三)社会因素

中国自古至今崇尚的都是“和”文化,希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希望人与人和谐统一,而且中国文化中集体的概念是相当重要的,集体的利益是一定高于个人的追求的,当集体与个人发生矛盾时,一定要将集体的利益放在首位,但是西方的英语环境则不然,西方人大多追寻的是一种个人主义,这就是要自己对自己负责,尤其是自身的生活以及命运,西方的父母在孩子幼小的时候就要告知其个人的独立、自身的表达以及隐私,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因此,我们就能够看出,这些不同的社会因素就造成了中西方在幽默上的言语表达的差异。

四、结语

即使言语幽默的方式或构成变化不定,但是其目的却相当一致,使人心情愉悦,从不同的中英背景文化角度来分析中英言语幽默的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从而希望借此来帮助后继的学习者分析言语幽默,更好地表达自己,跨文化交流。对中英两种言语幽默的幽默语言的比较研究对语用学的丰富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将幽默的言语行为成果进行对各个学科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参考价值,除去关于语言学以及跨文化的交际学研究之外,言语幽默还对现在的人类学、心理学、哲学、文学以及社会学等有着指导意义,特别是处于全球化浪潮的席卷之下,关于不同语言文化背景下的幽默行为研究可以帮助不同语言文化的国家和个体减少交际的冲突以及交际的障碍,就这点来说,幽默言语行为的研究有着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许文婷.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时间系统的对比分析[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2]邵梦远.跨文化视角下的中英文幽默语[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

[3]孙牧.文化语境影响下的英汉幽默对比分析[D].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2.

[4]孙静.基于概念整合理论解析《老友记》中的幽默言语[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2.

第11篇

一、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具有丰富的内涵

我始终认为语文教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传承者,饱受诗书的熏陶,即使是日常与学生交谈也应做到引经据典,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对于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文人逸事更应如数家珍。在课堂上更应在准确的基础之上做到表述生动形象。

作为一名现代的语文教师,我觉得知识面不妨宽一些,从天文到地理甚至艺术多方涉猎,广为吸收。要让学生觉得教师谈吐不凡,知识丰富,语文教师要多番训练,首先让自己“想得到、说得出”,要尽量让自己的课堂语言接近经过思索写下的文字。人们常常说有的人说话像是写文章,大概这就是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吧!

二、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幽默的情趣

幽默是智慧的灵光闪现,幽默和搞笑是天悬地隔的两个概念。幽默是会心一笑,无伤大雅,而搞笑则极有可能是恶俗、低级趣味。语文教师应学会幽默,这对于调节课堂气氛、应对突发事件大有裨益。

语文教师多那么一两个幽默笑话,会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可以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为学生送去欢乐,也会提高学生参与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

但需要强调的是,教学幽默和一般的幽默不同。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而教学幽默则追求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层次比一般的幽默要高。所以,教学幽默不能背离教学目的和内容。

三、语文教师的语言要有澎湃的激情

文学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所以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有相当高的热情,要在课堂上展示从生活中挖掘和提炼的美。兴之所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亦未为不可。只有我们作为老师的先爱上我们课堂内传授的东西并对其充满热情,我们的学生才会被调动起来,最终达到与教师共鸣的佳境。

第12篇

低效能的语文课堂教学抹杀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造成了时间的浪费及学生的厌学心理,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提高,学生的阅读体验也受到更多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构建了语文高效课堂,语文课堂时间仍存在着很多浪费,如:无意义提问、无意义讨论、过度解说、过度阐述、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不会利用学生资源等。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实现语文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即高效化,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但我认为不应忽视这些细节。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那么如何做好这些细节?

一、语文课堂怎一个"问"字了得!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但问题若提得不适当精练则会造成课堂时间的大量浪费。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要做到有效提问,这是一门很高的艺术。问浅了,只能热闹一场,显得低幼化;问深了,学生答不上来,课堂死气沉沉;问多了,没有重点,只是在学生的大脑里过了一遍,没什么印象;问少了,学生闲着没事干,不能培养其思维能力,又完不成教学任务。如何做到有效提问:教师在上课前一定要研究教材和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才会产生探究的好奇,并滋生出诸多闪烁着思想火花的提问,这些疑问,正是引导学生汲取养料,积淀精神财富的引子。同时教师应做周全的设想和考虑,猜测教材可能会带给学生哪些感受,教材与学生的心灵撞击可能会产生哪些思想的火花,这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有哪些设问可能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研究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成长环境、年龄特征等,找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契机与联系点。研究这两个因素以后才最终通过删减提炼出有效的提问,也为课堂中有效的讨论奠定了基础。

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教学相长

首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避免只是理论的过度解说、过度阐述而造成语文课堂时间的浪费。多媒体教学能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出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能有效地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枯澡、乏味,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但教师也要注意不能让课件太"花哨"导致学生只看"热闹"不看"门道"而舍本逐末。

其次,启发兴趣,质疑交流,利用学生资源来获取课堂效率最大化。学生本就是最好的教育资源,不能忽视学生已有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不仅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的功效,更重要的是通过他们的交流教师也获取了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难点、重点。当然还可以让学生角色对换,提倡" 合作"。如:部分知识、题目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讲,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又可以加强学生记忆,找出自己知识盲点,就避免了老师面面俱到的讲授而造成的课堂时间的浪费。同时学生也懂得了老师讲课的艰辛,从而尊重老师,与老师"情同意会"。合作学习还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评价的作用。

三、教师语言应智慧精练、幽默风趣

语文教师大多知识广博,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也容易陷入阐释累赘冗长、解说纷繁复杂陷阱导致语文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语文教师应有智慧精练的语言。虽应见"异"思"迁",举一反三,但也要适可而止,该出"口"时再多出"口"。当然语文教师的语言智慧还体现在幽默风趣上,适当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现,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师必须加强思想文化的修养,丰富铸炼自己的语言。教学幽默追求的是让学生在笑声中获取知识,受到教育,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一般的幽默主要追求轻松快乐,偏重娱乐性。作为语文教师,要永远记住教学幽默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兼具娱乐性与教育性,它必须服务于教学内容,要与教学内容和谐一致,而不是一大堆笑料的堆积。若一堂课总是笑声不断,会冲淡教学内容与目标,变成喧宾夺主,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学生笑过以后什么也没学到。如果教学幽默为逗乐而幽默甚至低级趣味,就失去了幽默应具有的审美价值和教育价值。

总之,我认为要上好语文,要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以真正提高,那得让学生多读文章,而高中生学习时间非常紧张,学习任务非常繁重,而语文课又不像"数理化"那么紧凑严禁,容易造成课堂时间的浪费。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的优化课堂使其效率达到最大化,尽量让学生在有限的语文学习时间里,除了教材外,阅读更多经典优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