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祖国赞美诗

祖国赞美诗

时间:2023-05-30 10:28:1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祖国赞美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雨不停扎地,深夜别有夜雨心声,飘荡良久的身已降落心方沉寂。

上午母亲坚持上地浇种花生,一因花生早已泡出芽二担心雨或不下。妈推脱事不多不让我去,可我怎忍心再让她消瘦年迈身体再担生活水桶。结果我自然去,主动抢缨,手提水桶,衣服粘在身上,轻松跳下地埂蹲下提水再起身把水提上田埂却眼前层层黑雾阵阵晕眩,顾不上手上薯红热辣刺痛薄茧,胳膊擞动在田间地头踩衰了野草。地中午终于种完好了,下午却下起了不小不断至此雨。

老天你是在耗费我的体力还是浪费我的时间?磨炼我的意志还是检验我的孝心?劳累劳动人民还是摧残身心?岁月催人老还是心力憔悴令人累?

不过也好,下雨了,种会活的更稳。

下午,院中淋雨听雨摸雨嗅雨。

雨虽不大但像离人的泪缠绵而凉中透温热,落在身上柔滑而更近散发院中花香,手凹下想要捕捉到雨,她却像不听话的孩子,仓促划过留下凉意悄然离去,最后仅留下她衣服破碎一角。晶莹的天使眼泪?菩萨救世圣水?儿时的水枪流线?潜泳时的虚幻世界?不知不觉,头发润了梢。抬头远处白雾渺渺大概有江南雨色?邻家顺石棉瓦流下的雨珠往黄泥中深扎大有不到黄河心不死之意随后溅起醉心在在周围的水天模糊境界。枝枝片片杨树在于风中浅吟低唱,条条软软桃叶摇身劲舞,黄黄绿绿油菜花粉飞仙。大地在洁身,远山在梳妆,我的心眠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徐志摩在剑桥痴心听雨会预言到几十年后祖国也有一个淋湿心疯癫听雨的大孩子吗?

窗外的雨仍旧我行我素,我虽越听越精神但不得不去睡了,明天还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别了,我的雨,我会在梦中为你写首赞美诗

第2篇

二十世纪形式主义学派的代表什克洛夫斯基认为:“增强感受的难度与时延的延宕艺术,是艺术成其为艺 术的主要手段。”的确,恰当地使用延宕艺术,在丰富人物形象,展示人物心灵,拓展生活层面诸方面都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几篇成功地运用了延宕艺术的课文,现浅析如下,与大家共赏。

一、丰富人物形象——《猎户》的延宕艺术

“秋收,秋耕,秋种,都要忙完了。正是大好的打猎季节,我们到红石崖去采访打豹英雄董昆。”

《猎户》开篇就一语破的点出了作品的表现对象。可是,接下去,作品却没有顺势而下,向你介绍这位颇 富传奇色彩的英雄。

最先出场的是作者记忆中的家乡的尚二叔。他是一个老猎户,深深留在作者脑海中的是尚二叔的那杆长筒 猎枪,那老的发紫的药葫芦,那满屋子五彩斑斓的野鸡、水鸭、大雁的羽毛,还有炕上铺着的老狼皮。

接着出场的依然不是董昆,而是人们传诵中的“百中老人”,他七十三岁了,耳不聋,眼不花,爬山越岭 ,健步如飞,夜里能百步之外打香火,百发百中。他是一个标准的猎户。

红石崖到了,可董昆依然没有出场,作者让我们看到的只是董昆的打猎成果,听到的是林场场长的一套打 猎经。

第二天,作者要离开红石崖了,董昆这才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作者描绘了他强壮的身躯,射人的目光,悲 惨的身世,勇敢的猎事和崇高的思想境界:野兽也好,强盗也好,只要害人,不管是狼,是豹,还是纸老虎, 我们统统包打。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文章不是直接讲述与董昆相见,而是从头一天写起,从家乡的尚二叔写起,有意延缓主体事件的叙事进程 ,广泛展示了猎人们的生活,让读者具体感受了猎人们的豪情,真切领略了猎人们的机智和勇敢。董昆是他们 中的一员,文章落笔不在董昆,可又有哪一笔不是在写董昆?不过,董昆又确有和他们不一样的地方,他是一 个时代新人,他“包打”一切害人的东西。文章匠心独运的地方正是在这里,与尚二叔、百中老人同而不同, 相辅相成,使董昆形象丰满又个性鲜明,这正是延宕的妙处。

二、展示人物心灵——《守财奴》的延宕艺术

请看巴尔扎克《守财奴》一文中“签字”一节。

为了夺取女儿欧也妮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葛朗台老头子在“全家戴孝”的当天晚上,就迫不及待地召来 了公证人克罗旭。欧也妮只需知道“签字要签在哪儿”,如此简单,可巴尔扎克的叙述却“费尽周折”。

晚饭后,“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葛朗台开始了他的表演,第一步,他先是大事化小,告诉女儿 :

“好孩子,……咱们中可有些小小的事得办一办。”

第二步,欧也妮因为母亲新丧,意欲延期办理签字手续,老头子急忙说:

“小乖乖,我总不能让事情搁在那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

第三步,女儿问父亲,“你要什么?”狡猾的老箍桶匠马上矢口否认:

“乖乖,这可不关我的事,——克罗旭,你告诉他吧。”

第四步,当公证人真的要讲出老头子的意图的时候,老头子又立刻打断了他的话,阻止克罗旭继续说下去 。

第五步,女儿终于不耐烦了:

“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签在哪儿。”

这时候,老箍桶匠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又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的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也不停地抹 着。”

女儿终于签了字。

与其说作者是在延缓着一个签字过程,不如说作品是在放大着一个肮脏的灵魂:为了金子,他撒谎、行骗 、玩弄手段、不顾廉耻,即使对自己的女儿也不例外,一个“看见金子,占有金子”的执着狂、守财奴的卑劣 心灵,就这样在叙事过程的刻意延缓中,得到了全面展示。文章的批判力度,也在刻意延缓中得到了加深。

三、拓展生活层面——《警察与赞美诗》的延宕艺术

《警察与赞美诗》开头写道:

冬天到了,主人公苏比想以故意犯罪的方法进监狱度过寒冬。这个计划虽出人意料之外,可想来又简单易 行,但是,看作品读者却“受尽折磨”,苏比竟屡试不成。

他先是进一家豪华饭店,想白吃一顿后被投进监狱,结果因为衣衫破旧而被推出门外。后来又用石头砸破 了一家店铺的玻璃厨窗,但警察却认为他不是肇事者,而去追赶一个跑着赶车的人。

第三次尝试,苏比终于混进了一家不像样子的饭馆,按计划馆餐一顿后,他声明自己无钱可付,他期待着 侍者去喊警察,结果只是被结结实实地摔在人行道上。他又把自己扮成一个小流氓去调戏大街上的一个年轻女 子,孰料那女子竟是风尘女子。

在一家剧院门口,苏比大吵大闹,他期待着以“扰乱治安”罪被捕,警察却把他当成了因球赛胜利而狂欢 的大学生。一家烟店里,他故意拿走了一位顾客的雨伞,没想那伞竟是那位顾客偷来的……

延宕,使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展示了美国生活的各个侧面,彻底暴露了这个“法制社会”的腐朽本质。苏比 一次次失望,使人们对这个社会的一切也愈加失望。人们终于清楚地看到:这里是一个是非颠倒、善恶混淆的 世界,一个弱肉强食、势力至上的世界,一个世风日下、男盗女的世界。这里,富人们穷奢极欲,花天酒地 ,穷人们饥寒交迫……不妨设想,假如作品让苏比一次尝试便走进监狱,那将是何等乏味而浅薄啊?延宕,大 大拓展了作品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四、强化感情——《雄关赋》的延宕艺术

《雄关赋》一开头,作者深情感喟道:

“哦,好一座雄关,——山海关,这‘天下第一关’的山海关。”

赞美之情可谓溢于言表,哪一个读者能不产生一睹为快的强烈愿望!可是接下去,作者却宕开一笔,并不 急于对山海关进行直接描绘,而是笔锋一转,先从“儿时的心中山海关”写起:

儿时,作者心中的雄关形象,是“四爷”这个“关东客”给刻下的,这个雄关,有塞上雪,有关外离愁, 有屈辱的陈迹……

解放后,作者虽然渴望看到山海关,但长期以来,依然是儿时的“模糊影子”,虽然作者去东欧曾经过山 海关,但由于相隔遥远,他看到的只是一片迷离。

这种从儿时就形成了的对雄关的久久的思念之情是如此强烈,不能不使读者深受感染,从而强化了人们一 睹雄关的强烈愿望。

经过对读者思想感情这番预热之后,作者才正式描写眼前见到的雄关。先是仰望,再是远眺,然后是站在 雄关之上的翩翩联想。

第3篇

River of Babylon

By the fiver of Babylon,

There we sat down.

Yeah we wept,

When We remembered Zion.

For there they that carried usaway in captivity,

Requiring of us a song.

Now how shall we sing theLord's song,

In a strange land.

Let the words of our mouthsand the meditations of our hearts

be acceptable in thy sight heretonight.

巴比伦河

来到巴比伦河边,

我们坐在你身旁。

耶,我们哭泣又悲伤,

当我们想起了家乡。

是凶狠的敌人把我们虏掠到这里,

还强迫我们把歌唱,

我们怎能唱得出圣歌来,

在陌生的异国他乡。

让我们心里的话儿和期望

在今夜向你倾叙。

《圣经・诗篇》第137首诗是这样开头的:“By the fiver of Baby―Ion-/There we sat down and therewe wept/When we remember Zion./On the willows there/We hungup our harps/For there our captors/Asked us for songs,/And our tor-mentors asked for mirth,saying/‘sing us one of the songs ofZion’”!而《巴比伦河》的开头两段与这首诗极其相似:“By the riveron Babylon,/There we sat down./Yeah we wept,/When we remem-bered Zion.//For there they thatcarried us away in captivity,/Re-quiring of us a song./Now howshall we sing the Lord's song,/Ina strange land.”显然这首《巴比伦河》是受《圣经・诗篇》的启发和影响创作而成的,或者可以说根据这首圣诗改编而成。

这首歌的开头和《圣经・诗篇》没什么两样,只不过在歌曲当中加入了唱歌的虚词“Mm…Mm…Ah…Ah…”。这些虚词只是为了使歌词的旋律更为优美,没有实在的意义。在“诗篇”中有这么精彩的一句:“On the willows there we hungup our harps/For them ourcaptors asked us for songs.”,意思是我们把竖琴挂在那里的柳树上,因为在那里,掳掠我们的要我们唱歌。这首诗表现出以色列人对侵略者的抵触情绪,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精神。而在《巴比伦河》中这种因果关系就没有“诗篇”那么紧密。

但在下面,诗与歌的差异就比较大了。“Let the words of ourmouths and the meditations ofour hearts be acceptable in thysight here tonight.”与“让我们心里的话儿和期望在今夜向你倾叙。”歌曲中的意思到此已经传达完毕,后面只是曲调和歌词的反复重复。在“诗篇”当中,更主要地表达了对耶和华的衷心不二:“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记你,/情愿我的右手忘记技巧。/我若不记念你……情愿我的舌头贴于上膛。”作者的强烈感情溢于言表。在后文当中,我们进一步看到诗人对耶路撒冷遭毁的刻骨铭心的记忆,甚至对侵略者恶毒的语言记忆犹新――“耶路撒冷遭难的日子,/侵略者说:“拆毁,拆毁,/直拆到根基!”最后诗人指着耶和华发誓复仇:“耶和华啊,求你记念这仇。/将要被灭的巴比伦城啊/报复你像你待我们的,那人便为有福。/拿你的婴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复仇与爱国之情相互纠缠。复仇之情之强烈,使爱国之心更炙热。

总的说来,诗与歌的主旨还是相差不大,都是表达了不愿向掳掠者歌唱圣歌,哭泣代替了歌唱,希望自己这种忠贞的声音能为上帝所听到。诗与歌当中都有一个关键词值得我们注意:“Zion”其原意是耶路撒冷附近的一座山名,代指耶路撒冷。象征意为家乡、天堂、天国、上帝、理想之城、乌托邦。在犹太人心目中,锡安代表着耶路撒冷、祖国、耶和华、流着奶与蜜的上帝应许之地。而在《巴比伦河》这首歌曲中,锡安有泛化的倾向,就像基督教所宣扬的博爱,所以在这里被译为“家乡”。说诗与歌都带有宗教精神,我想还是说的通。但那种强烈的复仇精神在《巴比伦河》中消失殆尽。

最后我想简单地谈一谈《圣经・诗篇》与音乐的关系。“诗篇”中的诗歌,大多数可以在乐器的伴奏下吟唱,而且还可以一边歌唱,一边舞蹈,载歌载舞,把诗歌、音乐、舞蹈三者结合起来。《诗篇》第150首的赞美诗:“要用角声赞美他,/鼓瑟、弹琴赞美他,/用丝弦的乐器和箫的声音赞美他;/用大响的钹赞美他,/用高声的钹赞美他。”它很像我国的《诗经》,既可以吟咏,又可以歌唱,还可以有伴奏、伴舞,就像墨子所描述的那样:“颂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在“诗篇”中写道“交与伶长”,说明设有音乐机构,专门负责音乐,类似我国的“乐府”。还有注明乐器的“用丝弦的乐器”、“用吹的乐器”、“用迦特乐器”。有的还注明了曲调“调用第八”、“调用慕便拉”、“调用胡鹿”、“调用远方无声鸽”、“调用百合花”、“调用休要毁坏”等。这非常类似我国的宋词。

第4篇

关键词:库普林 作品 现实主义 浪漫主义

库普林的作品以它主题的多样化吸引着读者。这位优秀的俄罗斯作家将他作品的主人公设定为演员,工场主,工程师,军官,达官贵人和其他一些同时代的人。他的作品取材于生活,因为他周旋于社会的各个环境中,和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

库普林几乎走遍了全俄罗斯,换过一个又一个工作,他研究祖国并且了解祖国的各种品质,他喜欢和简单的人们在一起过简单的生活,他观察人们,了解他们的语言和独特的地方口音。

一、库普林作品中的现实主义

库普林的作品称得上是“生活的百科全书”,生活的一切,尤其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帮助他了解人们的内在生活,解释人们的行为。作家对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熟知和了解使读者们感到震惊,由于库普林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使得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反映社会生活的现实主义成分。

例如在作品《诅咒》中,库普林将自己展示为一个熟知宗教事务的行家,熟知“克柳科夫”的歌调,圣礼节,赞美诗。在军事主题小说《决斗》中,库普林又变成一个无与伦比的军事行家,了解部队的生活、工作和习俗。他涉足各个领域,都堪称行家――马戏团,演艺界,狩猎,大走马竞赛,甚至连动物的习性他都懂。在《基辅的类型》中,库普林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富有洞察力的观察者,他能够深入到形形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创造了一条展示基辅居民生活的走廊。因此我们能够肯定库普林作为一位卓越的现实主义作家的才华。

二、库普林作品中的浪漫主义

在阅读库普林作品的同时,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他创作的另一个方向――浪漫主义。库普林处处可以找到一种提升人性的力量,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完善和幸福。

这种能够提升人性的力量便是――对人的爱。正是这种情感贯穿于库普林的小说作品中,爱可以说是这些作品的根本主题,比如《阿列霞》、《诅咒》、《外省的医生》等。库普林不是经常直接表明爱的观点,但每一部作品中都号召呼唤人性。

为了实现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作家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库普林常常美化他的主人公,如作品《阿列霞》中的女主人公阿列霞;或者赋予他们超自然的情感,如《石榴石手镯》中的热尔特科夫。库普林的作品几乎都是以悲剧结尾,如作品《阿列霞》中,阿列霞最终被赶出了村庄,甚至在森林深处居住都不许,这个世界对她来说是别人的世界,从未属于过她;《决斗》中的罗马绍夫脱离现实,完全沉浸在自己的内心世界,由于不能忍受内心矛盾的折磨,他在决斗中牺牲了;《石榴石手镯》中的热尔特科夫失去了生活的意义,逃避自己的爱情,最终自杀,他祈祷自己爱的人“但愿你的芳名神圣不可侵犯”。

作家将爱情看作一种深刻的道德心理情感,将军阿诺索瓦亲口说:“这种感情不应该是轻浮的,不应该是肤浅的,不应该建立在利益和好处之上:爱应该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秘密,所有物质条件,算计和妥协都与它无关。”

库普林认为,爱情应该建立在崇高的感情之上,相互尊重,喜爱,信任,忠诚,真挚,诚实和公平――建立在这些基础上的爱情,便可以堪称完美。

库普林爱情主题的作品总是伴随着浪漫主义基调,他总是胸怀敬慕之情创作这个主题的作品,对于小说《石榴石手镯》作家认为“我从来没有写过比这部小说更纯洁的作品了”。这部精彩的爱情小说用库普林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是对生活中的一切最大的祝福:土地,水源,树木,花朵,天空,香味,人类,动物和蕴藏在女人身上永恒的仁慈及美丽。”早些年批评过库普林“脱离现实社会”的高尔基,读完这部小说异常兴奋,在一封信中他称赞这部小说为“极好的作品”,并指出,这部小说“开创了优秀的文学”。尽管这部小说主要是建立在现实生活事件中进行创作的,它的主人公甚至可以在现实中找得到原型,但它仍然是浪漫主义传统中最鲜明的例子。

库普林这些优秀的作品是献给美丽和爱情的颂歌,是献给精神纯洁和理智的女性的颂歌,是献给崇高的原始情感的颂歌。这些作品有着深刻的全民特征,它提出了足以感动全人类的永恒的话题。

库普林能够把现实中的事物诗意地崇高化,发现人性中最美和最纯洁的东西。所以我们能够同时称这位作家为“现实主义作家”和“浪漫主义作家”。

参考文献:

[1] Берков П.Н. Александр Иванович Куприн: Критико-б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очерк[Z].Москва:Изд-во АН СССР,1956.

[2] 亚・伊・库普林. 库普林选集第一卷 中短篇小说选[Z]. 蓝英年译.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

[3] 亚・伊・库普林. 士官生[Z]. 张巴喜译.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7.

[4] 亚・伊・库普林. 石榴石手镯 库普林小说[Z]. 蓝英年, 杨骅译.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2002.

第5篇

明媚的春光,诗歌的晋江。

各位领导、各位诗人,来宾朋友们。今夜,我们怀着春天的爱,我们唱出心中的歌,共同为美丽的晋江喝彩。

晋江,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里的天空大地门敞开;

晋江,是一片诗歌的土地,这里的长桥古寺飞神采,《朋友,请到晋江来》,请欣赏女声独唱《朋友,请到晋江来》,演唱者:李敏治。

2.

我们礼赞晋江的一草一木;

我们礼赞晋江的山山水水。请欣赏诗朗诵《晋江礼赞》,作者吴明哲,朗诵王亚波。

3.

长桥,古港、丝绸路,挥洒一部南迁的不朽巨卷;

新村、新城、新天地,追赶一轮新鲜的红太阳。

啊,晋江,载一江冲浪的健儿奔向海外的海,天外的天!

请欣赏女声独唱《啊,晋江》,演唱者:谢婷婷。

4.

晋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晋江有我永久的梦想。有一个人,用蘸满花

香与祝福的旋律,写成一首赞美诗,献给这个多情的春天,献给晋江!请欣赏诗朗诵《写给春天》,作者黄俊,朗诵黄俊。

5.

是你我的距离,在现实和梦想之间。

你是我的距离,在爱情与春天之间。

请欣赏男声独唱《距离》,演唱者:陈昌成。

6.

请欣赏诗朗诵《雨巷》,作者戴望舒,朗诵王亚波。

7.

从春天出发,你会看到繁花盛开的幽谷;

从春天出发,你会发现森林背后的湖泊。

从春天出发,你可以走得很远,到达爱的彼岸,到达另一个春天。请欣赏诗朗诵《从春天出发》,作者安安,朗诵安安。

8.

春天来了,意味着开始;

春天来了,意味着生长。

此时此刻,我只想告诉你春天来临的讯息;

此时此刻,我只想赶赴与春天美好的约会。请欣赏诗朗诵《我和春天有约会》,作者林珍燕,朗诵林珍燕。

9.

晋江海的对面是宝岛台湾,台湾的晋江同胞有数十万,两岸血缘相近相亲,文化同根同源,共同拥有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这个春天,我们面对海峡歌唱:《两岸相思花开时》,必是亲人团聚期。

请欣赏女声二重唱《两岸相思花开时》,演唱者:曾雅雅,邓丽萍。

10.

大海,锻造了晋江人剽悍刚强的性格;

大海,孕育了晋江人浩如烟海的爱情。

请听诗人吴谨程这样吟咏:《大海,我永生永世的爱情》。

11.

请欣赏诗朗诵《致橡树》,作者舒婷,朗诵吴娜亚。

12.

请欣赏诗朗诵《红豆》,作者蔡其矫,朗诵安安。

13.

古朴典雅的南音,被被誉为 “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和“中国民族音乐的根”。历史悠久的古老南音,一直是晋江人民雅俗共赏,广泛流传的民间音乐。下面请欣赏由晋江市南音协会带来的南音表演。

14.

春天送你一首诗

送给你的是绿的生命,送给你的是美的故事,

送给你的是甘泉、是鲜花,是《春天之恋》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之恋》,作者吴谨程,朗诵:吴娜亚。

15.

缕缕春风掀动心中的诗情,

融融春意跳跃幸福的喜悦。

春天带来了阳光,同时也带来了生命。

诗人尹继雄望着刚刚降临人世的孩子,快乐地吟唱《你是我的春天,孩子》。

16.

今夜

一个充满诗意的春天正向我们走来

今夜

一个春意盎然的闽南扬起浪花片片

请欣赏女声独唱《春暖闽南》,演唱者:邓丽萍

17.

请欣赏诗朗诵《春天的演绎》,作者蔡和协,朗诵吴蓉蓉。

18.

春天来临,有鲜艳的色彩;

春天来临,有飘扬的风筝。

来自季延中学的洪诺欣同学,她说,我要告诉全世界:《我在风中醒来》。

19.

中学生,是晋江的未来。她们渴望一个舞台,渴望一种倾诉。这就是她们的《春之告白》,接下来请欣赏陈英妮同学诗朗诵《春之告白》。

20.

木偶戏是晋江最具魅力的艺术瑰宝之一,下面请欣赏晋江市木偶剧团带来的木偶表演:《大名府》片段。

21.

传说郑成功题“丹心”二字于晋江东石寨的礁石上!从此,海峡两岸的亲人,同系这一方故土相思的石,同梦这一片儿时摇篮的地。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丹心曲》,演唱者:黄斌。

22.

海门夜半渔灯,洞口春深烟雨。这是一幅题于安平灵源寺的古联,描绘出了安平古镇春天里的夜色美景。下面请欣赏男声独唱《安平夜曲》。演唱者:陈伟。

23.

闽南的诗人歌唱首都的春天

春天的礼赞祝福祖国的明天。请欣赏诗人肖锋带来的诗朗诵《春天在北京绽放》

24.

冬天带来寒冷,正如春天带来生命

生命需要春天的抚慰,生命需要自己的捍卫。请欣赏诗朗诵《生命需要春天》,作者黄 良,朗诵柯芬莹。

25.

请欣赏女生独唱《两个安平一个心》。演唱者:苏春玲。

26.

春风得意马蹄疾,迎着那喷薄的晨曦,踏着那红火的土地

大家看,晋江,到处充满富饶充满希冀;

大家看,晋江,再创新的速度新的模式。

请欣赏男声四重唱《晋江颂》。演唱者:肖 龙、江良江。

27.

这里拥有红土地、蓝海洋,这就是晋江;

这里展示新生命、大舞台,这就是晋江。

这里的天空蔚蓝高远,这里的大地春意盎然。

改革开放的春天,为晋江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6篇

《繁星》、《春水》体现了两大主题:一是纯真的童心;二是圣洁的母爱。主要内容是对母爱、童真及大自然的讴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读完《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学习。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1《繁星春水》是冰心平时的感想和回忆,受泰戈尔的作品《飞鸟集》的启示,经整理写下的一部作品。

《繁星春水》的主题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母爱的歌颂,对童真的召唤;二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三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繁星春水》中,我比较喜欢写母爱的。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他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能躲到你的怀里。虽然只有三十来字,却深深地表会出母爱是多么的博大无边!当我们烦恼、痛苦、伤心的时候,唯一能给我们安慰的,就是母亲。从古到今,有多少诗篇为您赞颂。孟郊的《游子吟》;泰戈尔的《金色花》;老舍的《我的母亲》;冰心的《荷叶母亲》……

《繁星春水》有一个特点:易仿写。比如“生离----是朦胧的日月,死别----是憔悴的落花”可以仿写成“生离----是飘飞的种子,死别----是落地的枯叶”;像“繁星闪烁着-----深蓝的天空,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沉默中,微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就可以仿写成“鲜花点缀着----碧绿的树叶,何曾听得见他们对语?黑暗中,阳光里,他们深深地互相颂赞了。”……

通过《繁星春水》,我们读懂了母爱,读懂了童年,读懂了自然,读懂了----人生……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2《繁星春水》这本书是我头一次接触,看惯了白话文的我,一下子来看诗集,就觉得有点不适应,不过也别有一番滋味。

翻开书,首篇导读便吸引了我。讲到冰心是如何创作诗集,从小到长大,充分体现了冰心在写作方面的天赋。

她的诗主要以母爱,童真,自然着称。从《繁星》中“童年呵,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可想而知,冰心的童年充满着梦,充满着童稚的幻想。“小弟弟呵,……灵魂深处的孩子呵。”更诠释冰心与兄弟姐妹之间那不可言喻的深情厚谊。这些是冰心充满童稚的渴望与幸福。

她后来出洋留学,一去便是多年,她便通过笔来叙述自己的思念,迫切希望能够早点回家。她幻想着与母亲见面,幻想着回家,她很快乐。但是一旦没了幻想,那么她就会变得更加的失落与失望。背井离乡,又离开了至爱的母亲,怎会没有思乡之情呢?“故乡的波浪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是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盘石,现在也怎么一滴滴的敲我的心弦。”那波浪不断的拍打岸,我无动于衷,可是一旦离开了家乡.那一滴滴的波浪,无不在触动我

内心的一根快要绷断的弦,思乡的弦。的确,世上只有妈妈好,母爱的爱是最伟大,母亲的爱是最纯洁。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3读书对我们是有好处的。在寒假里,学校组织我们上网读书,我读了冰心奶奶的《繁星春水》,感触颇深。里面的内容是冰心平时随便记下的“随时随地的感想和回忆”。这两本书含蓄隽永、富于哲理,很受大家的欢迎,因此成了教育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定书目。

不知从何时起,心中有了一份对诗歌的向往。于是,带着一种青少年特有的痴狂,遂封堵起了这“零碎的思想”。忽容置疑,作为些家底一个上学的读书女孩子,冰心是幸运的。从小舒适的家庭生活及长期受文学熏陶生活环境,使得繁星春水的字里眉间都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朴实的母爱,纯真的童趣以美妙的自然都化作了点点滴滴的诗词。没有华丽的词藻,没有娇柔的造作,一切都从细微中透出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母亲啊!着零碎的篇儿,你能看看么?”这些字,在以前,以隐藏在你的心里。”《繁星春水〉中很大一部分都是描写母爱的,和悦的颜色,循循渐透,这些都让冰心一直以母亲为榜样。平凡的母爱让冰心感受到了人的确是“人生唯一可靠的避难所”。于是,对母爱的颂扬自然而然的就成了诗集的一大主旨。如果说,对母爱的赞美诗一种深重的流露,那么对童年的歌颂则是另一种心情的独白。毕竟,繁星纯水中的作品大都由冰心二十岁前写的。那时候,不能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儿时的梦想,一种新近萌发的对新生物的崇高于自信便在诗中潜滋暗长。让人读后对生民的柔弱或顽强都有一揽天余。于是,在真切中感受到了活力。“我从不称自己是诗人”,也许正是这一点,才使读者在尽情领略文学的乐趣时,有不拘谨的向让思想重新达到一个高度的原因之一吧!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4我是第一次看关于诗歌的名著。诗歌,在我眼里就是一种很无聊的文学,看这个简直是浪费时间。可是,在这个寒假,我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翻开这本书,当我深入读进这本书时,最终看出所蕴含的哲理。

诗歌从古至今,是受人尊重的,因为诗歌是是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沿袭下来的,我却是个例外,。我很讨厌诗歌,讨厌他的杂乱,讨厌它的深藏不漏。花时间去研究它的杂乱,还不如去坐着看一本刺激的小说。

不过,我要感谢冰心奶奶和学校的安排,是他们改变了我对诗歌的看法。我能从很多句子中感到冰心的诗歌的看法和吸引力:“青年人和!为这后来的回忆;小心着意地描你的图。”这是什么意思?这所蕴含的哲理是把握现在,创造未来。这哲理是多么深刻呀。

我对此上了瘾,我开始研究他们,从中得出结论。每得出一个,我会兴奋好一阵子的。比如这首诗:镜子——对面照着,反而觉得不自然,不如反转过去。哲理是这样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你使用他时弄不清楚的话,不如反过来想想。我越来越感到冰心的诗歌的哲理性,他是一个哲学家。

也许就是这本经典名著,改变了一个人的观点,也正是这本经典的诗歌名著,才可以列入世界少年文学经典名著。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5随身带着冰心的诗集——《繁星春水》,有空就拿出来读读。这本诗集后,我对冰心有了更进一层的了解。翻开书本,才发现这本书的序言也是那么精彩。序言中,介绍了冰心的一生。原来,冰心很小的时候,就显露出她在文学写作方面极高的天赋。

细细地品味着书中的每一首小诗,让我融入到诗的美好世界中。在这些诗里,我读到了伟大的母爱;幼稚的童真、纯洁的友谊和自然。其中,写母爱的那些诗最能引起我的共鸣。读着,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母亲对我爱,

这些爱都体现在学习、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中,但这是由这些细碎的小事,体现出了母爱的伟大。由此,我更加珍惜母亲对我爱。

还有一些诗写的是童年,读着这些诗,看着冰心的童年是多么的有趣与难忘,也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的童年一样的难忘,有很多有趣的事情还记忆犹新。

在冰心出国后,就用诗来抒发自己对祖国故乡的昔年之情。她的这份情意,也深深的感染了我。我作为一个离家住校上初中的人来,时常思念着家乡、思念着我的父母,读了这些诗,更触动了我的思想之情。

我也通过大声地朗读这些诗来缓解自己的乡愁。《繁星春水》给我带来了很多情感,丰富了我的生活。

《繁星春水》阅读心得体会范文相关文章: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繁星春水最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2020年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关于繁星春水心得体会例文5篇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600字范文5篇

繁星春水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繁星春水阅读感悟范文5篇

繁星春水六年级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篇

繁星春水最新读书心得体会范文500字

第7篇

鲥鱼,古称“鱼”,体呈长椭圆形,较侧扁而长,口大,鳞色如银,腹部具棱鳞,春夏之交,溯江产卵,初入长江时,体内脂肪肥厚,肉质细嫩,味极鲜美。鲥鱼富含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及核黄素、硫胺素、尼克酸,营养极其丰富,素有“鱼中之王”、“江南席珍”之美称,被列为长江“三鲜”及我国名贵鱼类之首。

鲥鱼不仅是席上珍品,而且药用价值颇高。祖国医学认为,鲥鱼肉味甘,性平,有强壮滋补、温中益气、暖中补虚、开胃醒脾、消热解毒之功效。鲥鱼烹饪方法独特,别的鱼鳞定要去掉,唯独鲥鱼的鳞脂肪和蛋白质含量多,味道鲜美,可一片一片地吮吸后吐出,最宜下酒。《日用本草》载:“凡食鲥鱼,不可煎熬,宜以五味同竹笋、荻芽带鳞蒸食为佳。”记得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端午节前后,家里的餐桌上还能吃到清蒸鲥鱼。在一只不太大的瓷盆中,一段银白色的蒸鲥鱼,上面盖有三五片金华火腿、冬笋、香菇和二三根葱段,满屋飘逸着独特的诱人香味,令人馋涎欲滴。其实,最好吃的还是鲥鱼本身,条重1.5斤以上最佳,肉质细腻肥美,鲜嫩爽口。在我的印象中,当时镇江城里网巾桥附近的五条街菜场水产柜上有鲥鱼销售,价格并不太贵,而且可分段零售,一般家庭都能买得起。后来,百姓餐桌上不见了鲥鱼的踪影,随着鲥鱼从市场上绝迹,连高档宾馆的酒席上也消失了。从此,人们难睹鲥鱼的美丽风采。鲥鱼只能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年轻的朋友更是连见也没有见过,不识鲥鱼为何物了。

据考证,我国食用鲥鱼的历史已有两千多年,早在东汉就已成为美味珍馐。东汉名士严光以难舍鲥鱼美味为由,拒绝了光武帝刘秀入仕之召,使鲥鱼誉满天下。但鲥鱼之名则始于宋代,宁原《食鉴本草》说:“鲥鱼,年年初夏时则出,余月不复有也,故名。”原来鲥鱼在初夏从海里溯江而上,到淡水里产卵,月余后又返回大海。我国南北各大河流中都有鲥鱼,长江下游较多,尤以镇江一带鲥鱼产量最多,最为肥美,因镇江焦山附近小屿环列,虫藻糜集,为鱼类提供了丰盛的饵料。早在明清时,镇江产的鲥鱼就被列为贡品。每到初夏,不少文人雅士便专程来镇江品尝鲥鲜。北宋诗人坡在焦山品尝鲥鱼时曾写下赞美诗句:“芽姜紫醋炙银鱼,雪碗擎来二尺余。尚有桃花春气在,此中风味胜莼鲈。”诗中提到的银鱼,即长江鲥鱼。但鲥鱼最为娇嫩,据说捕鱼人一旦触及鲥鱼的鳞片,鱼就不动了,坡称之“惜鳞鱼”。 加上鲥鱼在淡水产卵期极短,离水即死,世人难得一窥其雍容华贵的鲜活美貌,所以得人喜欢,受人珍视。王安石诗云“鲥鱼出网蔽江渚”, 可见北宋时鲥鱼产量尚高,捕鱼业也很兴旺。

到了明代,长江鲥鱼成为进献皇帝的贡品,于是身价陡增。冯时可《雨航杂录》云:“鲥鱼首夏以时至而名,本朝甚贵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载:“鲥出江东,今江中皆有,而江东独盛,故应天府以充御贡。”但在当时条件下,从南京到北京三千里路程,靠马匹和船只运输,要求鲥鱼不变质是不可能的。所以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 •南京贡船》条中说:贡船自五月十五日开船,七月初一到达北京供御膳,其鱼皆臭秽不堪。御厨们洗净后用鸡、猪肉、笋等杂烩,以乱其气,供皇帝品尝,实不堪下箸。有一个当权大太监出差到江南,要吃鲥鱼,厨师告诉他每天菜肴中都有这道菜。太监不信,亲自到厨房查验后才惊讶道:“这鱼,样子虽像鲥鱼,为什么吃起来没有一股异味?”闻者捧腹。

沈德符这段叙述很真实,历时一个半月到京城,鲥鱼哪能不臭?而皇帝、后妃和当权太监们吃惯了,久而不闻其臭,反而对新鲜鲥鱼产生怀疑,故而闹出笑话了。

入清以后,长江鲥鱼进贡规模更大,康熙年间鲥鱼已被列为“满汉全席” 中的重要菜肴。但皇帝知道臭鲥鱼不好吃,于是便在南京应天府设置专门的冰窖,每三十里设一站,白天悬旗,夜晚悬灯,三千里路要求三日之内运到,保证鱼质鲜美,这就给渔民和运夫带来了莫大的灾难。清代,镇江焦山鲥鱼钦定为纳贡的贡品,鲥鱼出网,在府衙监督下细选冰镇装匣,送鱼人便由西津古渡登船过江,从瓜州经旱道马不停蹄送往京城。沈名荪有一首《进鲜行》写道:“江南四月桃花水,鲥鱼腥风满江起。朱书檄下如火催,郡县纷纷捉渔子。大网小网载满船,官吏未饱民受鞭。百千中选能几尾,每尾匣装银色铅。浓油泼冰养贮好,臣某恭封驰上道。钲声远来尘飞扬,行人惊避下道旁。县官骑马鞠躬立,打叠蛋酒供冰汤。三千里路不三日,知毙几人马几匹。马伤人死何足论,只求好鱼呈至尊。”(原注云:进鲥鱼,人不得食饭,以生鸡卵和酒饭充饥,冰浸梅汤以解渴。)

原来一个半月的行程,改为三天不到运到北京,这真是叫人疲于奔命。终于有大臣余孔瑞上疏请停供鲥鱼。接着,山东按察司参议张能麟也上疏痛陈鲥贡之害。这样,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才“奉旨永免进贡”, 使历时二百余年的鲥贡至此宣告结束。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当年曾是督运鲥鱼去北京皇宫的贡使,卸任十年后写过一首《鲥鱼》诗:“手揽千丝一笑容,夜潮曾识上鱼风。涔涔江南熟梅子,黯黯青山啼郭公。三月齑盐无次第,五湖虾菜例雷同。寻常家食随时节,多半含桃注颊红。”附注云:“鲥初至者名头膘,次名樱桃红。予向充贡使,今停罢十年矣。”鲥鱼虽停贡,但作为美馔和礼品仍受官商大户们宠爱。旧时,镇江一带有“鲥鱼不过端午” 之说,因端午节前是食用鲥鱼的最佳时节,每逢江鲥初出时,亲友间皆以鲥鱼相馈。嫁女娶媳之家,都用鲥鱼飨客,成为习俗。

现在,交通便捷,又有冷藏设备,各种江鲜、海鲜四时皆可吃到。但遗憾的是,鲥鱼资源几乎绝迹。有一份统计资料告诉我们,20世纪70年代,长江鲥鱼年平均产量约150万公斤,1974年曾达到157.5万公斤;80年代逐年下降,到1986年降至1.2万公斤。1996年至1998年鄱阳湖历时三年捕捞均一无所获,以至于悬赏2000元1公斤也毫无结果。这几年,镇江一带江中也见不到鲥鱼的踪影,长江鲥鱼资源已濒临灭绝!1988年,鲥鱼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一级保护物种,并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

是什么原因使江鲜鲥鱼惨遭如此厄运?渔业专家们认为:一是生态环境被人为破坏,如有些地方建成水坝后,鲥鱼产卵场的流速、水温、水位改变,影响鲥鱼的正常繁殖;二是长江流域沿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造成长江水质污染,使鲥鱼的生存空间丧失殆尽;三是受商业利润的驱使,狂捞滥捕,促使鲥鱼数量减少,也促使他们近亲繁殖,降低了生存能力;四是渔业科研保护滞后,科研管理经费短缺,这也是造成鲥鱼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挽救鲥鱼这一濒临绝迹的珍贵鱼种,需要全社会长期不懈地努力,标本兼治,既要保护更要发展。要科学养殖鲥鱼,逐步改良鲥鱼品种,使它生长得更多、更快、更好、适应性更强,如此逐年增加产量,最终才能使普通百姓都能吃到银鳞细骨的鲥鱼。

第8篇

[关键词]内容 情感 语言 至真 至诚 大爱 大美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91-02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有杰出的,有独特艺术风格的散文作家。本文就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色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即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情感源于人生体验――柔中有刚,大爱无声;语言融入古典美学――珠玑玉言,大美无言。朱自清的散文“文中有画”,美在自然、古典、优雅的艺术语言,用字遣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在读朱自清的散文时,就如同在参观风景摄影展,让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

1.艺术源于现实生活――写实笔致,至真至诚

1.1朱自清的散文是他人格的写真,是社会现实的再现

朱自清的文章被时人和后人誉为“白话美文的典范”。“五四”时的朱自清,高高举起白话文的旗帜,怀着青年学子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满腔激情,去诅咒食人的社会,期盼着更夜之后的光明。四十年代,朱自清写出了《论不满现状》《论老实话》《论吃饭》等等,针砭时弊,讲出了一个进步知识分子的心里话,真切之中,表现了朱自清思想上的进步。他的文章真挚清丽、风神清隽、温雅清纯。朱自清是真诚的,因而他写出来的文章也是真诚的。他的抒情小品散文,正是他的真诚的外化。

1.2朱自清的散文源于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描摹

“只有惊涛骇浪的生活才会写出永恒的作品,只有丰富的人生历程才会熔炼出一台好戏。”因为“文学作品不是对于每个时代的读者都以同一种面貌出现的客体”,《背影》便是不加形容和修饰的,用质朴的文字,把当时的情景如实地记写出来:“他穿过铁道……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这些都是如实的描写,洗尽铅华,至真至朴。这与他的注重实地观察分不开。《荷塘月色》写出后有人提出了蝉子夜晚不叫的疑问,为此,朱自清多次进行了实地考察,最后得出了结论:平常夜晚蝉子是不叫的,但在月夜有时它会叫,足见朱自清观察之仔细和写作态度之严肃。这种态度,必然求得了艺术描摹的“真”!

1.3朱自清的散文表现的是真挚情感

散文是作者灵感的物化,是作者情感涌溢、思维灵动之际的产物。《给亡妇》一文,是悼念他的妻子武女士的。作者叙述的都是琐细小事、儿女情常,但却处处蕴含了夫妻间的深情,充满了作者对妻子怀念和感激。在结尾处说:“谦,好好儿放心安睡罢。”真情流于笔端,具有感人肺腑的力量,这大概就是“真”的艺术的作用吧1

2.情感源于人生体验――多情丈夫,大爱无声

2.1对家国的赤子之爱

朱自清“为人柔而不弱”,柔中有刚,爱憎分明,是一个有强烈正义感的知识分子。他热爱祖国,崇尚民主、自由,这种思想使他的文章品性中融进了阳刚之气。这些文章,当以《执政府大屠杀记》《哀韦杰三君》《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为代表。这些文章显示了他的诚朴与正直,并未“因自我暴露而在读者面前倒下,而是刚强地站立了起来”,显示了人性中的大爱。

2.2对回归自然的隐者之爱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是与挚友俞平伯同游秦淮河的同题的珠璧之作。文中虽没有一句谈友情,可友情却显得如此浓郁,真是一首深情的东方式友谊的赞美诗!这篇文章中,有着主体情感的体验、生命的感悟,更有意绪的漾溢,心灵的溪流在自然的通感中掩映起伏,充满了一种悠长的诗的情韵。

2.3对家人的“丈夫”之爱

“无情未必真豪杰”,他情系于自然,而对朋友、家人、故园的爱更是情意深长。读过《背影》的读者,无不为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读过《给亡妇》的读者,也都能为作者沉痛的哀悼感到凄婉。这些文章,显示了“为人类所共有的人性之美,同时也融入了东方的人伦之道,带有浓重的东方色彩”。

2.4对友人的柔肠之爱

怀人之作,由于作者真情拳拳,所以总能感人至深。“韦君现在一个人睡在刚秉庙的一间破屋里,等着他迢迢千里的老父,天气又这样坏;韦君,你的魂也彷徨着吧!”这是《哀韦杰三君》的最后一段话,这是一个导师对被杀害的青年学生痛切的悼念,以血泪凝成了一种凄楚的悲剧美。

3.语言融入古典雅韵――珠玑玉言,大美浑成

3.1朱自清的散文美表现在艺术语言自然、优美、音韵和谐

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基调是朴素的,有一种清新、自然、悠美、古典优雅的美。首先,作者用字遣词功夫颇深。如《荷塘月色》中用“泻”形容如流水一般自上而下普照的月光情态,用“浮”形容薄薄的雾气轻盈的情态,作通感修辞,准确而传神。文中还有了不少叠词,如“田田的”“高高低低”“隐隐约约”等,使行文气势悠扬婉转,舒徐不迫,富于音乐的旋律美、诗意。其次,作者有一颗真心。有真心,才有真情;惟有真情,才有真性;惟有真性,才有至美。朱自清显然是以真挚清雅、温软柔婉的风格见著。山水与自然成了他心中情感的外化物,他笔下的词句也总是丰腴而厚实的,神在形外,情寓其中。

3.2朱自清的散文用词注重朴实、口语化,具有纯真美

朱自清的散文运用平凡朴素的口语来表现其深厚的感情,正是他的为人不虚伪、不浮华、不讲排场和客套。《背影》中的叙述语言是口语化的,人物语言尤其如此。父亲的几句话,不仅简洁,甚至朴拙,但却格外生动传情。如“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揉进生活谚语,将父亲的内心世界很好地表现了出来。话语极为简单,但却表现出了作为父亲的那种“爱子”之心。杨振声说:“风华是从朴素出来,幽然是从忠厚出来,腴厚是从平淡出来。”平淡之中包孕了神奇。作者赋予他们特殊的表情达意作用,读起来明白如话,通俗平易,又形象生动,浓缩隽永。

3.3朱自清的散文还表现在描写景物时注重画面美、细腻美

欣赏他的散文,就好像参观摄影展一样。《绿》展现的就是一幅令人赞不绝口的风景画面:“那瀑布从上面冲下,仿佛已被扯成大小几绺;不复是一幅整齐而平滑的布。岩上有许多棱角;瀑布经过时,作急剧的撞击,便飞花碎玉般乱溅着了。”这幅风景画主次分明,景色迷人。朱自清“于每事每物”,“无论锱铢之别,锱渑之辩,总要看出而后已,正如显微镜一样”。所以他描写景物的时候,处处体现出一种细腻美。

郁达夫说过:“朱自清虽则是一个诗人,可是他的散文仍能够贮满着那一种诗意,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

参考文献

[1]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2]王瑶引鲁迅语,见《朱自清先生的诗和散文》.

[3]罗伯特・尧斯《文学史作为文学科学的挑战》.

[4]浦江清《朱自清先生传略》,载《国文月刊》第37期.

[5]余英时《与中国传统》.

第9篇

【关键词】中世纪 基督教音乐 宗教 信仰

信,信奉。仰,仰慕。信仰一词,常指代超脱于现实的,例如“神”;或者依附到一定的精神载体——国家、宗教等之上,对人们的价值观、生存目的有着巨大的影响作用。信仰是通过人的大脑所激发出的一种情绪,是人们灵魂深处情感的聚集,它能够震撼心灵,表现出人们对爱和美好未来的追求与渴望。

一、基督教与基督教音乐的形成与发展

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2世纪,最早流传于小亚细亚的下层犹太人中间,由于它迎合了当时人们希望获求永生的愿望,因而虽然开始曾经遭到镇压,但后来不仅由地下秘密组织迅速转为地上公开活动,还得到广泛的传播。在这种不可抑制的情况下,公元313年,罗马帝国的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布米兰赦令,宣布基督教为合法宗教,从此基督教成为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精神基础。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定基督教为国教,建立了宏伟壮丽的教堂,并制定了一套礼拜仪式,从此这个诞生于犹太民族地域的与音乐有着密切关系的宗教,在欧洲逐渐占据人们的精神统治地位。

教会礼拜音乐活动主宰着中世纪的大部分时期。教会把音乐当作传播信仰的工具,使音乐成为礼拜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元590年,罗马发生鼠疫,教皇染病猝死。众信徒把副主祭格里高利推上教皇的宝座,号称格里高利一世。他励精图治,在巩固罗马教会的内政与外交上做出了卓越贡献。格里高利为了宗教利益,锐意改革教会的仪式音乐,于公元599年下令收集东西方教会的一切圣歌(如仪式歌曲、赞美歌等),经他拟定、编选、整理成一册《唱经歌集》,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以供一年四季的宗教仪式中演唱统一的圣歌之用。格里高利圣咏的形成与教会发展关系密切,教会初期的文化成分很复杂,有犹太、罗马、希腊等各地的人加入教会,他们有各自的音乐,在各地的宗教仪式中,使用的圣咏各异。不同地区的基督教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礼拜方式和圣咏音乐。当时西部欧洲流行的圣咏音乐、叙利亚的对唱或答唱式歌曲形式、拜占庭的宗教赞美诗、亚美尼亚的仪式音乐赞美歌以及巴勒斯坦的犹太人音乐都对后来的基督教音乐产生影响。在格里高利之前,在教会初期已经有一些力图使圣乐统一的工作,但是直到格里高利教皇一世于8、9世纪才最终基本完成。它以罗马教义为基础,融合了高卢地区的礼仪因素,最后逐渐影响到欧洲其他地区的圣咏,成为罗马天主教圣咏礼仪的统一规范和最高权威。

二、基督教音乐的影响

从宗教产生起,基督教音乐就彰显出其在宗教中的重要地位。它占据着许多人的内心,同时也影响了众多艺术家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中世纪,教会音乐特有的音节、曲风得以广泛流传,使基督教音乐不断发展,并深刻影响了西方音乐的理论研究和发展轨迹。格里高利圣咏的独特旋律不仅存留于本该存在的中世纪西方音乐家的作品中,以至于在许多后世的作曲家的作品中亦能探寻到它的踪迹。巴洛克时代的两位音乐大师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和亨德尔都是复调音乐的大师,在他们的作品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宗教的影子:巴赫在莱比锡生活期间不停地辛勤工作,每个星期天(主日)都要提供一首新的清唱剧,不曾间断;在复活节演出的巴赫的《受难曲》是根据《圣经》的《福音书》写成,内容描述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受难的故事;在其创作的弥撒的“信仰”分曲中,更能找到以格里高利圣咏曲调构成的主题;亨德尔最著名的清唱剧《弥赛亚》,“弥赛亚”是希伯来语,原意是“被浇圣油者”,也是“救世主”的意思,它的内容是哲理性的,中心思想是摆脱苦难、追求永恒的幸福。作品以《圣经》和英国国教祈祷书的诗篇为基础,共有序曲、咏叹调、重唱、合唱、间奏等57首分曲。采用《圣经》中一段表述上帝派耶稣来拯救人类的词句,作曲家将这些唱词划分为三大部分——“预言与完成”“受难与得胜”“复活与光明”,第一部分讲述了救世主即将来临的预言和耶稣的诞生;第二部分讲述耶稣传道和受难;第三部分讲述耶稣复活以及人们对他的赞颂,这是亨德尔完全表现宗教内容作品中最出色的一部。

此外,在西方的许多音乐作品中总是或多或少地采用一些基督教音乐的元素加以发展而成的作品。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海顿创作的清唱剧《创世纪》,取材于弥尔顿的《失乐园》的第二章,叙述了“上帝创造世界”以及亚当、夏娃的故事。莫扎特的交响曲终曲主题中曾融入了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动机;而被认为是乐圣贝多芬最伟大作品的《D大调庄严弥撒》,具有宗教的外形框架,在虔诚、获得超脱平静与欢欣之中渗透着强烈的戏剧性,光辉灿烂是这部作品的特点。《庄严弥撒》按照五段的传统常规格式(慈悲经、荣耀经、信经、圣哉经和羔羊经)表现出强烈的宗教情绪。浪漫主义时期,基督教音乐在“歌曲之王” 舒伯特的《圣母颂》中抒发了对真善美的向往,“钢琴之王”李斯特是虔诚的天主教徒,罗西尼的后半生仅创作了《圣母悼歌》和《小庄严弥撒曲》两部作品,均为基督教音乐,意大利作曲家威尔第创作了《安魂弥撒曲》。进入20世纪后,如拉赫玛尼诺夫的《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以及许多流传至今的乐曲都能找到由格列高利圣咏扩展而成的印记。

三、基督教音乐与的关系

音乐对基督教信仰有重要的影响。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人的生活如果找不到精神寄托,仍会觉得索然无味,缺乏信仰的人容易迷失方向,而一个民族如果缺乏信仰,国家发展的力量就难以恒久。信仰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情绪,是人们的灵魂主导,它看不见,摸不着,往往超脱于现实。信仰是人类情绪激发的无限的渴望的凝结,而民族意识、宗教情结则由人们的信仰所发展、衍生出一种新的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不过,宗教文化并非信仰的组成部分,而是信仰的一种表现形式,世界上迥异的宗教文化实际上就是不同的信仰文化,且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与主张。

(一)基督教音乐歌词对的影响

基督教音乐的歌词提倡人人平等、平和、真诚,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别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服从领导,倡导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兄弟相亲、友爱邻里的美德。同时要求人类要观摩自然、摸索自然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保护生态平衡。这是一种道德观念培植,让人们能正确地面对人生选择,也成为人们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歌词往往带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歌唱者并不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或俗乐的夸张,放松自我,整个歌曲没有修饰小节线或拍子记号、节拍,没有夸张的表情和动作,没有舞台背景和灯光,一切都是平凡,但又是神圣和空灵的,给人感觉平静、真实,更贴近生活。

(二)基督教音乐的曲调对的影响

基督教的歌词大多来源于《圣经》,给人一种超脱、宁静之感,无任何欲念。让聆听者的心灵和灵魂得以平静,充满神秘感,能抓住歌曲所倡导的思想的真谛,特别是强调不主张使用乐器伴奏(中世纪在教堂中唯一被准许使用的乐器是管风琴),完全以人声音域的旋律为基调,无杂欲和刻意的夸张,全面而深邃地表达了宗教的感情,同时也让人并非为悦耳去欣赏,而是纯粹为宗教礼仪所创作。它有如一股清泉,浸润着人们的心灵,历久弥新,感人肺腑。正如人们对信仰缺失的理解,有物质原因,也有意识原因,但是基督教音乐用其铿锵有力的誓言、质朴无华的字句,诠释着人的意志、坚如磐石的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是人类的一种最基本的情绪,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道德行为、目标理想的基准。

(三)基督教音乐的唱腔对的影响

基督教音乐是一种超越了人现实经验世界的一种实用音乐,是人内心深处流淌出来的信仰,所以它的唱腔特色体现的不仅仅是追求悦耳动听、重视听觉上的美感,是推崇单一旋律线的、以纯人声演唱为主,不使用变化音和装饰音,或俗乐的夸张演唱,创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和通往心灵的呼唤。通常人们在不同的心态下,听到这些没有任何修饰的唱腔,心情能够在瞬间平静下来,仿若置身于更加宽广和纯净的世界。

基督教音乐通俗易懂,往往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和对生活憧憬的感悟,对于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也使听众从中汲取了对生活的理解和生存情愫。当基督教音乐成为一个文化背景,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主流价值理念与行为时,更多的人对基督教音乐有了深层面的理解,它同时已成为历代作曲家汲取音乐素材的沃土和音乐创作灵感的源泉。这说明,基督教音乐在西方音乐发展的历史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有着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第10篇

电影在银幕上兀自地放着,台下稀稀拉拉坐着5位观众。从电影开始前的导演见面会,到整部电影结束,一直就这5位观众。

这是2008年11月的某天晚上,甘小二的电影《举自尘土》在中山大学放映时的情形。

组织这次放映活动的中山大学某社团学生,对于仅有5个观众,不停地跟甘小二解释:同学们这周末要考公务员,都在紧张复习;也因为下午大家都去烧烤了,太累了。

甘小二也不断地安慰道:没有关系,真的没关系,我可以理解,我真的毫不介意。看着学生着急,远比只有5个观众,更让他着急。更准确地说,只有5个观众这事,丝毫不能让他着急。

“去年在中大的放映活动,就满场了。我们之前在郑州的一家书店里放映,也来了100多人。在电影拍摄地的河南乡村,来五六百观众是很普遍的。无论如何,我反对组织和强迫观众去看某场电影。”

以后的两周里,甘小二一直忙于“第一届华美学生影像展”。这个为内地香港高校学生,及少量独立电影人的影像作品筹划的展览,让甘小二有时一天只能睡2、3个小时。

记者前去采访的这天下午,影像展上一位香港理工大学学生的电影放映时,来了不到10位观众。甘小二坐在台下,玩笑般地跟这位学生导演讲述自己前几天在中山大学遇到的境况。

为什么拍摄基督教题材电影

我个人的生命转变,是1997年春天,我父亲弥留之际。我从北京赶回家乡县医院,他刚刚从持续几天的肝昏迷中醒来,思维清晰。天气转暖,病房里进了一只苍蝇,我哥去赶它,父亲还指了指窗户,意思是打开窗户它就可以飞走。肝癌晚期,腹水,肾衰竭,时常的剧痛折磨着他。母亲给他唱诗,他还试图让头离开枕头,以示唱诗时对神的敬畏,但已经没有任何体力。

他得肝病已经17年了,1982年的食管血管大出血就险些丧命。这些年间,母亲从来没有放弃过。那晚,母亲似乎绝望了,为父亲做祷告说:“慈爱的天父,要是他在人世间的使命已经完成,就请你把他带走吧,我把他交托给你了。”那一刻,我感到强烈的震动。这些话语是如此善解人意,如此爱意温厚,如此富于关怀。这些话语固然不是我们老祖宗留传下来的,但重要的是话语里对于人、对于生命的体贴,我在之前接触的所有中国文化里都没有遇到过。

1997年我父亲病逝。追思礼拜上,来了一群弟兄姊妹。他们什么都不说,排着队整整齐齐地,在一个指挥带领下唱赞美诗,唱完就走。我当时觉得很好,因为他们传递给所有人一个信息:肉身死亡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这和之前我对死亡的认识大不相同。当时基督教在中国电影里仍然没有正面出现过,我自己也没有特别成形的想法。

1999年我的婚礼就是在电影《举自尘土》里这个教堂举行的,我母亲在这间教堂服侍。穿军装的诗班姊妹在村口等待接花车,敲锣打鼓穿街过巷,同我们通常见到的结婚差不多,但姊妹们在花车前面走还是挺吸引人的。当时我在北京电影学院的几个同学都在场,可惜没有机器。大家都说,这个婚礼要是拍个纪录片就好了。纪录片错过了,就想在剧情片里可以补上。只是我们安排的场面,总是不会有纪录片那么热闹,那么有气氛。2005年冬天,我们拍摄《举自尘土》的时候,我和当地教会的负责人商量,不知组织500个群众演员有没有问题。“1000人都行!”当地基督徒超过人口比例的15%,的确不是问题。

2000年春天,我从广州去父亲家乡民权县,参加他的三周年祭奠。当地的习俗是三周年和下葬一样隆重,我妈妈骑自行车到处走,请了一个教会的诗班来唱诗,他们还带来了他们的舞蹈,以及福音小戏剧。那个墓地坐落在我堂兄承包的苹果园,很漂亮。透过果树的枝条,我站在一边听传道人讲道:“要是你们相信耶稣,你们的祖先就是亚当和夏娃;要是你们相信达尔文进化论,你们的祖先就是猴子!”我在想,多么好的电影题材啊!

成立《第七封印》不是致敬

就是这些我家庭、我个人的经历,构成了《举自尘土》里面的宗教叙事。也是这些,让我想拍基督教题材的电影,而且拍七部。

2000年,我和几个朋友在广州成立了第七封印电影作业坊。这个名字容易让人联想到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的电影《第七封印》(1956)。曾有人问我,使用第七封印作为自己的创作小组的名字,是否在向伯格曼致敬。我是如此喜爱伯格曼,但致敬却不是以这样的方式。《第七封印》也不是我最喜爱的伯格曼电影。把创作团队命名为“第七封印”,是因为我们要拍摄七部剧情片,全部有着明确的宗教元素,记录当今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构成一个七封印系列。我把它看作是自己生命接受审判的过程。

七封印系列是我给自己毕生的创作任务。影评人王书亚评论说:“直到近年甘小二的《山清水秀》、《举自尘土》,汉语电影才有了自己的救赎母题。”我知道自己在拍没有出现过的中国电影,我的影片记录了基督教在中国的状况,和中国人的精神生活。这个剧情片系列都不是福音性质的,它们一定程度上是部分中国人(8000万基督徒)的精神史,以及我自己的生命体验。

在中国,小武不看《小武》

对电影来说,尤其独立电影,钱总是刚性的问题。

2002年,我攒了一笔钱,觉得差不多够拍手头已写好剧本的《山清水秀》,就开拍了。也有两个朋友的钱投进来,大家想一起做些事情。后来有另一个朋友看了我写的剧本,觉得可以投入一万块钱。这部影片前后花费在8万块左右,对于我的收入水准来说,已经是个天文数字。

拍第二部剧情片《举自尘土》时,因为有了《山清水秀》获得的关注,专门资助发展中国家电影制作的HBF基金给了大约是成本的四分之一的前期剧本支持。这对于我们启动影片不可或缺。

独立电影的资金回收很困难,除非影片非常出色,成本足够低,一般都谈不上回收。正如一个朋友说的:“要是当成是投资的话,我能给你钱吗?”大家只是觉得这剧本值得拍。只要投资在一个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不会那么在意。这是大家都明白的。

我应该感谢我的母亲和我的妻子,在经济上,她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我,不让我负担家庭的花费。她们认为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钱虽是问题,却不是全部的问题。2003年釜山国际电影节上,有观众问我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我说:是内在的力量。现在我仍然坚持这一点。

《山清水秀》涉及到卖血得艾滋病的社会问题,这个问题直到影片完成一年后,就是非典之后,媒体才开始有了一些公开报道。

但最主要的还是担心联系着整部影片的基督教人神关系。影评人张亚璇说:“这是一部有神论者的电影,在这一点上,它违逆了中国电影的普遍性质。”中国电影也没有立法,这种情况下,正如法斯宾德说的,电影审查制度其实存在于电影人的想象中。

我不认为我的两部基督题材的电影可以通过电影局的审查,所以,也从未拿去电影局审查,不想浪费有限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不审查,就意味着不能在内地发行,院线、广播、音像都不行,这个国家的大多数人看不到你的电影。

我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小武不看《小武》。这意味着,这部名传天下的影片没有到达它真正关心的人那里,好可惜。

我也听到一些嘲讽,说独立电影自编、自导、自演、自看。

我觉得,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独立电影作者带着电影自放。

我拍电影,因为“在兹,念兹”

2007年暑假,我带领几个学生去河南农村教堂巡回放映《举自尘土》,同时我做出一个纪录片《教堂电影院》。《举自尘土》的监制、主演张献民是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前来和农民基督徒一起看电影,讨论电影。我觉得这个比在电影节、高校放映,更有意义。

农民多数看两种影像,一种是大片,一种是电视节目。他们是第一次接触中国独立电影。我家乡一位姊妹看了两遍,觉得第二遍看有完全不同的感受。她责备自己第一次看后向我提出的那些意见,“影片音乐少、台词少,信徒祷告少、唱诗少”等等。最后,她鼓励我说:“哪怕你的电影只有一个观众,上会纪念你的劳苦。”

但此间,也非完全顺利。

第11篇

关键词:阅读教学 素读 合作学习 有效提问

现今的阅读方式诸如社会发展一般,是快餐式的阅读时代。漫画,广告,电影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纯文学的书籍备受冷落。学生不会阅读,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和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关系。张志公先生曾说:“阅读不仅是学习和继承前人或他人的知识。它还将影响到人类社会现实的未来生产,生活和科学技术发展。”①道出了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和改革的迫切性。

新课标中对阅读鉴赏重要性的解读涉猎很多。首先是对阅读鉴赏性质的定义:“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热爱生活,珍爱自然的感受,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阅读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陶冶性情,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②可见,阅读教学的承载作用是极大的。下面笔者就此谈谈看法。

一.精致简短的导入

行为主义认为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条件作用,形成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的过程,从而形成习惯,要教师在授课的第一部分就要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强化,使其产生积极反应。下面是同课异构教学《蛮子大妈》中两段不同的导入。

1.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写的《蛮子大妈》,讲述的是平淡无奇的普通人由于战争而导致了的性格的裂变,从而干出了惊人壮举。下面我们就一起欣赏这篇小说。

2.他是世界短篇小说巨匠。他只活了43岁,就英年早逝。他在短暂的生命里,共写了36部长篇,350多篇中短篇。他是我们中学语文所选作品最多的外国作家。世界文豪屠格涅夫认为他是19世纪末法国文坛上最卓越的天才。托尔斯泰认为他的小说具有“形式的美感”和鲜明的爱憎。左拉,伟大的左拉,用一个伟大的病句来表达对他的崇敬。他的作品“无限的,丰富多彩,无不精彩绝妙,令人叹为观止”。甚至连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也不例外,对于他,我们应该脱帽致敬。他就是法国一代文豪――莫泊桑。

从这两个教学导入设计来看。第一个是常规导入,导入中介绍了作家,作品及故事梗概,要素具备却平淡普通。第二个王老师先用三个排比句介绍了作者的生命,创作与作品。接着又用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左拉,恩格斯对他的评价层层深入,却不点出作者是谁,这样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被激发。我们看到的第二个教案的设计者具有扎实的文学素养和巧妙的设计。

二.传统阅读的回归――素读

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法的定义,即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强调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反复朗读。由此观之,我们可以看到素读法的几个特点:不求甚解、反复朗读、强调记忆。日本右脑开发专家七田真曾说:“这种不求理解,大量背诵的方法是培养天才的真实方法,也就是右脑教学法。犹太教育培养出很多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的教育就是以记忆学习为中心,强调反复朗读。”③可见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中学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看法和疑问,这是新课标对传统阅读教学的回归与继承。现今语文课堂上也出现了变化即教师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课文,但流于形式,由于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限制,教师并没有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去品味课文,理解课文,读便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课堂上的学生只有在回答课文时才会出声,因此,“素读”在这个时机提出来是相当及时的。

三.有效组织――合作学习

教师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是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关键。新课标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积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合作学习作为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的组织形式在中学语文课堂得到广泛运用。但现今的语文课堂,“伪合作”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组织学生组成四到六人的学习小组进行讨论,但在很短的时间内便要求学生停止讨论或学生讨论时,教师并没有给各小组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不能及时的掌握学生的讨论动态,甚至有的学生讨论明显偏离主题。合作学习变成了乱哄哄的讨论,合作学习的意思荡然无存,形成这种“伪合作”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1)对合作学习的概念没有准确理解。我国学者于20世纪九十年代对合作学习进行了准确的定义“整个教学系统中的动态因素都是教学活动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因而强调所有动态因素之间的共同互助合作,即师生互动合作,生生互动合作,师师互动合作。由此在课堂信息交流网络上体现出纵横交错的多维立体特征。”④由此可以看到合作学习是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之间的互动来促进学习,以团体成绩为标准,共同达到教学目标的活动。合作教学不仅强调生生合作,也强调师生合作,教师不是合作学习的局外人,而是参与者。(2)对合作教学形式的误解。国外合作教学的形式多种多样,因此教师在效仿的同时,只仿其形式,而未见其本质。目前国外的合作学习形式有切块拼接、共学式、小组调查。尽管形式多样,我们可以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即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小组目标、学生明确个人责任、每位学生有均等成功的机会、小组与小组之间要展开竞争、4到6人的异质小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现今我们合作学习的误区,虽然我们有明确的合作目标,但小组异质与否、学生目标与个人责任明确与否、小组之间是否展开竞争。由此可知,我们中学语文课堂的合作学习与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还有一段距离。

要改变这种伪合作的现状。教师自身应当对合作学习的概念和特征进行准确界定,同时也应当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本土化的合作学习方式。一些一线教师也对合作教学进行了有效地探索。如江阴市璜土中学的徐伟老师创造的“非指导性”教学法范例。他在教授《荷花淀》时用了如下几个步骤:学生自读、教师引导、小组合作、成果共享等几个重要步骤。整节课中学生们进行了积极主动的参与,我们可以发现徐老师这节课的一些特点即教师不是直接教学生学习而仅仅是促进学生学习,不难看出,徐老师的每一步都是紧凑的,相扣的,也是有充分地理论根据的。考夫卡在其动力“群体论”中提出“群体的本质就是导致群体成为一个动力群体的成员之间的相互依赖,在这个动力整体中,任何成员状态的变化都会引起其他成员状态的变化,成员之间的紧张的内在状态能激励群体达到共同的预期的目的。”⑤而教师如恰到好处的利用这样一个动力群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被激发,从而改变中国包括整个东亚教学中以追求效率和生产性的阶梯型教学,建立以体验快乐为主的登山型教学,让学生徜徉在葡萄园中,享用葡萄,不久发酵,带来恩惠,酿成香醇的葡萄园。

四.有效提问,学会与学生对话

在学生经过课前预习和反复对文本进行品读后。教师通过对话与学生共同交流阅读心得,往往一个创意的问题,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涟漪,使得生成的课堂更加精致。因此,怎样提好问题便成为关键。

首先教师应避免提虚假问题。虚假问题包括高深问题和无效问题。无效问题就是学生自己解读或者一目了然的问题。如在《老王》课文解读中,提出“老王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在文本中作者反复强调老王的种种不幸,视力不好,家境惨淡。在文章的最后提出了“那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学生通过阅读,老王是幸运的还是不幸的早已了然于心。而这个问题既浪费课堂时间又又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因此为无效问题。而这个问题换个说法“那是一个幸运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请思考老王的不幸体现在哪些方面?”这样学生在整体感知文本后,对文本进行总结归纳,既训练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整合能力,又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感知老王生活之艰。而高深问题,是高于学生能力水平的问题,教师导入太深,学生的思维能力却没与达到教师预期的高度,形成学生与教师沟通的障碍。如在分析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时,教师在文本开始便问:“阿Q精神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苦死不得其解,那这个问题即便再有深度也是枉然。

其次,教师提问时应避免单一性,使学生思维不能扩展和发散。教师在提问题时尽量避免对立两极性的词汇出现。是与否、肯定与否定。这种简单而框定学生思维的问题是要尽量避免的,而教师应该多提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的问题。如在《警察与赞美诗》中,教师提出“你怎样看待苏比用故意犯罪的手段争取到监狱过冬而不愿接受慈善机构的施舍的做法。你是怎样看待苏比‘灵魂的高傲’与‘好逸恶劳’的?这二者同时出现在苏比身上矛盾吗?”该提问既不脱离教材,而又可以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一举兼得。

最后,教师提问时应避免模糊性,具有针对性。有针对性的文本可以解决文本中的教学难点,使教学环节得以继续。在教师讲述《故都的秋》时,将分析视角切入到怎样选材上,问学生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描写?为什么要选这些材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总结出秋蝉,槐树等景物。通过对描写秋蝉等的句子和相关词语进行分析,既而得出了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有强烈的悲剧意识的。这样不仅文章内容线索梳理清晰啦,学生又得出了文本所反映的思想感情。这样的问题具有很大价值。于漪老师在总结自己关于提问的切入点时,提出了六个观点(1)从难以理解的词句上提问题。(2)从文章主旨上提问题。(3)从文章结构艺术上提问题。(4)从写作目的上提问题。(5)从表达方式上提问题。(6)与其他文章做比较,从异同点上提问题。⑥虽然中学语文课本历经改革。这些角度仍然值得我们借鉴。

有效的语文课堂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对文本进行反复品读中进行有创意的文本解读。在综合考虑学情、教材等因素的基础上,做少许预设,而更加注重生成,学会与学生对话,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对教学进行反思,让学生的思维之花开遍课堂。

注 释

①张志公.传统语文教学初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7-18.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③七田真.七田真照相训练板-右脑瞬间记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20-22.

④刘玉静.合作学习教学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35-37.

⑤考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2-203.

第12篇

[关键词]基督教;西方音乐;格里高利圣咏;音乐形式;音乐创作

[作者简介]胡水欣,襄樊学院音乐系理论教研室讲师,湖北襄樊441003

[中图分类号]J65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178―03

世界上许多宗教都与音乐有关,基督教(天主教、新教、东正教)在所有的宗教中与音乐的关系更为密切。在漫长的两千年人类文明史中,音乐(这里所指的是民间音乐和西方古典音乐或严肃音乐)与基督教互为“载体”,相互促进。基督教促进了音乐的发展,音乐更推动了基督教的发展。音乐与基督教的共同发展又都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密切相关。从基督教来说,没有办法将基督教与音乐分离开;从音乐来说,也没有办法将音乐中基督教成分分离出来。任何企图把基督教与音乐分开,或将音乐中的基督教成分分开的做法都是不科学的,违反历史的,不实事求是的。基督教音乐对西方音乐的发展起了非常巨大的推动作用。如目前全世界都在使用的五线谱,就是由基督教会多年逐渐发明、发展起来的。现在我们在音乐会上所听到的“美声唱法”也起源于基督教,是由帕勒斯待里那所打下的基础。管风琴的制作与发展,甚至数字乐谱在亚洲的推广和使用,都与基督教有密切的关系。

基督教是一个音乐的宗教,是一个歌唱的宗教。在相信上帝的希伯来民族中,几千年前宗教就与音乐密切。早在几千年前,基督教音乐就对人的一生中和人类社会各种遭遇起着鼓舞、欢乐,表示忧愁、安慰、激励,追求正义、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和平等作用。直到今日,基督教音乐仍在表达这些情感,歌颂和鼓舞人们,净化心灵,陶冶感情,而且日益广泛,形式大大的多样、多变了。基督教至今仍对西方音乐有着巨大的影响,俄罗斯正教一千多年来是不用任何乐器于教堂中的。正教的无伴奏合唱则发展得非常充实。1988年在莫斯科举行正教教会为纪念基督教传人俄国1000周年的音乐会上,正教圣歌班演唱的无伴奏合唱其音域的宽广,和声的丰富,情感的充沛,效果的多变,仍可以算作今日“无伴奏合唱”的光辉范例。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基督教对西方音乐发展的影响。

一、宗教音乐的源头“格里高利圣咏”

格里高利圣咏是西方音乐发展的重要经典,其出现在6世纪,因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而得名。据说当时,各地教会音乐“南腔北调”杂乱而不成体统。为了统一各个国家不同的礼拜仪式和教会音乐,在公元6世纪末,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用了lO余年时光,耗费了大量精力将原有的各地教会的教仪歌曲、赞美歌等收集、整理,并筛选出了4600首以上的圣歌汇编成一本《交替圣歌集》,同时,对调式及用法加以规定,供天主教举行宗教仪式使用。这种歌调流行上千年,至今仍作为弥撒礼仪音乐而通用于天主教会。格里高利圣咏作为欧洲封建社会初期的主体音乐,可以说是西方音乐文化中的第一朵花。它的发展与整个西方音乐史有密切的关系,在记谱法的研究、音乐理论、复音音乐的兴起与发展、音乐学校的成立等许多方面,都要提及格里高利圣咏,即使现代的调式音乐也是以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为基础。

格里高利圣咏中那最富有特色的经典旋律不仅永久地存留在中世纪西方音乐家的作品里,而且还在后世的许多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中顽强地跳动着。比如,我们熟知的巴赫、莫扎特等人的作品中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找到格里高利圣咏的身影:巴赫在其b小调弥撒的“信仰”分曲中以格里高利圣咏的曲调作为主题;莫扎特在其41交响曲的终曲的主题中嵌进了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动机;圣一桑的管风琴和钢琴的《c小调第三交响曲》中静静地流淌着圣咏的血液;法国的柏辽兹在他的《幻想交响曲》末乐章和匈牙利作曲家李斯特的《死之舞》中以及俄国作曲家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等都闪烁着圣咏中的“愤怒的日子”。历史上流传至今的许多西方的音乐作品都或多或少地采用了格里高利圣咏扩展而成。这些足以说明“圣咏”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上的显著地位和历史功绩,它已成为历代作曲家汲取音乐营养的源头活水。可以说,格里高利圣咏不仅是天主教会音乐生活的基本依据,而且也是西方音乐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渊源。

二、宗教音乐的主要音乐形式

(一)清唱剧

清唱剧产生于16世纪末,亦称“神剧”或“圣剧”,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虽然出现在世俗音乐迅速发展的文艺复兴后期,但它的产生与内容均与基督教密切相关。清唱剧不仅仅是一种音乐的形式,而是承载着西方音乐世界的一种信念、一种传统和一种难解的情愫。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独唱(宣叙调、咏叹调)、重唱、合唱、序曲和其他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按角色化妆,只歌唱不表演,无舞台布景,演唱者一直在舞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他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始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并有一名朗诵者,叙说情节。清唱剧最初以《圣经》故事为题材,使用拉丁文演唱,属于真正的教会音乐。17世纪中叶开始的另一种清唱剧使用的是意大利文,取材比较自由,主要在音乐会上演唱,被称为通俗清唱剧。流传至今的清唱剧,大都是后者。通俗清唱剧虽然不是教会礼仪音乐,然而几个世纪以来,大部分的清唱剧作品都是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时至今日,许多作曲家还运用它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

(二)康塔塔

康塔塔的意思是“被唱的”,是由宣叙调、咏叹调、二重唱和合唱等组成的声乐套曲。17世纪初产生于意大利,多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这种康塔塔与清唱剧颇为相似,只是规模较小。近现代作曲家常用这种体裁来表现重大的历史或现实题材。每当西方处在大变革和精神力量上升的时期,康塔塔这种音乐形式就显示其强大的艺术震撼力,成为了为崇高目的而呐喊的音乐利器。康塔塔与中国的“大合唱”相近,中国亦称之为大合唱。

(三)众赞歌

作为从中世纪通向巴洛克时代的过渡期,其重大事件就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带动了宗教音乐的变革。马丁・路德将天主教的拉丁文赞美诗译成德文,配以简单易唱的旋律,并由德国音乐家瓦尔特等编成混声四部合唱,形成“众赞歌”这一群众化的合唱音乐形式,并在1524年发表了《新德意志宗教歌曲集》,16世纪以后,作曲家常将众赞歌加以改编,用管风琴伴奏,其器乐序奏

称“众赞歌前奏曲”。众赞歌在德国宗教音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成为了德国音乐艺术大师们构筑音乐建筑的一方圣土,巴赫就以其为基础,创作了很多康塔塔、清唱剧等;同时,罗马教会为了对抗宗教改革,力图更加强化圣咏在宗教音乐中的统治地位,之后,发展了织体更为复杂的多声部圣咏,将这一体裁推向了一个高峰!尼德兰城市文化的高度发展使宗教音乐的经文歌、弥撒曲等体裁更加复杂和完善,并形成了复调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也是宗教改革对西方音乐的一次震荡。

这些音乐艺术形式为后世的西方艺术歌曲、无伴奏合唱、器乐体裁的发展和歌剧的产生都提供了极其丰厚的艺术实践经验。就是现在构建的音乐厅也是仿照教堂设计的,并且还花费巨资在音乐厅里修建庞大的管风琴,这都是基督教的遗风所致。

三、宗教音乐对西方著名作曲家创作的影响

基督教对西方音乐的影响还充分体现在基督教音乐思想和创作动机对西方著名音乐家的潜移默化的作用上。不同的音乐时代都有其杰出的代表人物,将基督教音乐创作纳入自己创作历程的重要阶段,甚至将其作为终身创作的核心。

14世纪西方最重要的音乐家当推法国的诗人兼作曲家马肖,马肖青年时代曾受过神学教育,并领受了神父的职位。他的作品中基督教会音乐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主要是经文歌和弥撒曲。马肖创作的《圣母弥撒曲》就是14世纪最著名的一首教会音乐作品,这是特意为法国国王加冕而创作的一首四声部合唱弥撒曲。

被誉为德国近代音乐之父的作曲大师巴赫,是巴洛克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大师,也是最后一位把为教堂创作音乐视为最大艺术关怀的伟大天才。在他的创作中,教会音乐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虔诚的新教教徒的巴赫,对教会音乐的主要贡献有:创作了5首弥撒曲,6首经文歌;为教会创作了5年内每周礼仪所用的康塔塔共计200首;又创作了大量的管风琴曲,其中有144首圣咏调。在这些作品中被视为巴赫代表作的是《b小调弥撒曲》。这首弥撒曲被认为是同类音乐中最深刻、最壮观、最杰出的典范之一。它包括传统的《天主矜怜颂》《荣福经》《信经》《至圣经》《羔羊经》5个部分,共24首分曲。其中渗透着新教的改革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虽然,他穷困潦倒终其一生。最伟大的《马太受难曲》,竟然是一个世纪后的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将其发扬光大,让世人惊叹“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巴赫的意思是小溪)”。但他对基督教所投入的情感是如此的炽热并义无反顾地深刻诠释,令后辈作曲家不能望其项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