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政治思想

政治思想

时间:2023-05-30 10:28: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政治思想,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政治思想

第1篇

关键词:李退溪 政治思想 王道政治

李退溪,名,字季浩,又字景浩;号退溪,又号退陶、溪叟,生于朝鲜李朝燕山君七年(公元1501年),卒于宣祖三年(公元1571年);历经燕山君、中宗、仁宗、明宗、宣祖五代;这一时期相当于中国明朝孝宗、武宗、世宗、穆宗时期。

由于地缘、历史的原因,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朝鲜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退溪先生有“朝鲜之朱子”,“东方百世之师”之誉。“先生治学,堂庑广深,笃学精思,终至德慧双修,教泽广远。”能“集大成于群儒,上以继绝绪,下以开来学,使孔孟程朱之道焕然复明于世”。作为称誉于海内外学林的一代哲人,退溪先生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对其政治思想作一简要评述。

李退溪27岁在庆尚道乡试及第,33岁中乡学状元,就任承文院副正字,开始仕宦生涯。为官期间,多次受封要职。晚年归隐乡里,尽管朝廷多次委以显要官职,但每次他都以老弱为由,予以辞谢,在故乡从事教育和著述事业。自幼即受儒家思想浸润,胸怀救世济民的宏伟抱负而步入仕途的李退溪何以在自己仕宦之路渐入佳境之时毅然决然地归隐山林呢?除了先生生性淡泊,向往超然恬静的个人旨趣外,主要是由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决定的。承传理学道统、致力于内圣外王之学的李退溪,无论在朝为官期间,还是避祸山林之时,一直对当朝政治十分关切。

李退溪的政治思想见于其奏疏、子、文章及书信之中。《戊辰六条疏》、《教咸镜道巡边使李浚庆书》、《教庆尚道观察使李清书》、《教黄海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权应挺书》、《甲辰乞勿绝倭使疏》、《戊辰・经筵启一》等可作代表,其中,又以《戊辰六条疏》表述得较为集中。

面对李氏王朝政局动荡、生民涂炭的社会现实,李退溪所关注的焦点是如何使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得到休养生息。他以中国历史为鉴,从儒家思想中,尤其是朱子学中汲取养料,努力从中寻找济世之方。《戊辰六条疏》中所表述的“王道”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从天理君权出发,主张尊君,同时强调君王的政治责任。理学诸子都强调尊重君权,作为理学传人的李退溪自然也不例外,他主张“天无二日.民无二王,家无二尊,丧不二斩”。在君主专制政体下,主张维护君主的独尊地位是有其现实合理性的。

2.从孝道出发,强调皇室内部团结的重要性,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杜谗间以亲两宫”是李退溪在《戊辰六条疏》中最具胆气的一条。出于对“士祸”危及“国脉”的深沉忧虑,他看到了皇室不睦、权奸小人得志的恶果。李退溪认为,出于天性,两宫之间本应父慈子孝。然而,由于对利益、权力的争夺,皇室内部“至亲化为豺狼而莫之恤”的事情时有发生。而李退溪认为这是由于“情势易阻而谗间益众”的缘故,这种“易阻”和“益众”,是由昵侍两宫左右的“便嬖给事者”造成的。只要借鉴《周易・家人》中的要义、效法《小学》明晓人伦的道理,做到“严于自治而谨于正家,笃于事亲而尽于子职”,那么,便嬖之人就不能骋其术而售其奸。杜绝用谗言离间他人的小人,让忠义之人亲近皇帝和太后,便能“道隆继继,仁至义尽”,从而杜绝祸患。

宗法孝道在传统社会中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无与伦比的凝聚力、生生不息的繁衍力和无孔不入的渗透力。”李退溪从孝道出发,提出解决皇室内部和统治集团内部权利斗争的办法,的确很有见地,尽管这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由君主专制制度本身所带来的这一痼疾。

3.以“内圣外王”为目标,提出“正君心”、“修君德”的具体主张。“圣王合一”是理学的政治理想。治国之本,始于正君,这是理学政治思维的聚焦点。陆九渊曾说:“君之心,政之本”。朱熹认为“人主之心正,则天下之事,无一不出于正;人主之心不正,则天下之事,无一得出于正”。正朝廷、正百官、正万民、正四方……是由此及彼的渐进序列。然而,君王由于资质、气禀及物欲等缘故,并非都能自觉地推行王道。于是,通过道德修养达到至善的境界是可能而且必要的。李退溪把《尚书・大禹谟》中的“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十六字诀看作君王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他认为唐虞舜三代盛况出现,是由于“道术”得明,人心得正,因而社会才会和谐、融洽。李退溪真诚地希望君王在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对圣人治理天下的学问“敬以始之,敬以终之”,“执志如金石,贯始终而毋渝”,善始善终,精粹纯一地推行“大中至正”之道。

4.通过“君臣一体”说和“祥瑞灾异”说,力图对君权加以限制。在君臣关系上,李退溪强调君臣一体。认为“臣闻一国之体,犹一人之身也。人之一身,元首居上而统临,腹心承中而干任,耳目旁达而卫喻。然后身得安焉。人主者,一国之元首也。而大臣其腹心也,台谏其耳目也。三者相待而相成,实有国不易之常势,而天下古今之所共知也。”这里,他以人身各部分器官相互依存构成整体来比喻君臣之际,说明君臣相辅相成的关系。认为这是天下古今之所共知的“常势”。倘若君主无视臣的存在和作用,独断专行,”不信任大臣,不听用台谏者,譬如人自决其腹心,自涂其耳目,固无元首独成人之理”。违背了古今所共知的“常势”,君主也就不成其为人。

如何看待、治理民众是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基本命题。在处理政治关系上注重人事,将治理民众作为政治之根本的民本思想是中国政治思想中的主流、“儒家政治哲学之核心。”虽然,李退溪并没有明确使用“民为王政之本”的提法,但他对这一传统的继承显而易见。

李退溪看到了民在经济生产和政治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为“王道之大,本于农桑。”因而“民事”是刻不容缓的事。简单地说,“民事”可以用“爱民”、“教民”、“慎罚”、“慎兵”加以概括。他希望“君视民如伤,若保赤子。”主张取民有度、轻徭薄赋;反对“酷吏暴胥”欺凌压榨百姓。李退溪继承了孟子的先制民“恒产”,再导以教化的主张。认为必须先解决民的衣食温饱问题,而后才可以实行常道的教化,使民懂得礼、义、廉、耻,只有这样,才能完成治世之道。李退溪还对“民乱”的原因作了客观的分析,认为“民乱”是由于天灾频仍使民生困弊、酷吏暴胥压榨使民“骇惧”、“挟憾”所致,主张用刑、用兵要慎重,认为“兵凶战危,以利社稷、安生灵为急”。对内,要让人民休养生息以安抚民心;对外,在处理民族间矛盾时,以和为先,这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他引用荀子“君舟民水”论来告诫君王、官吏应敬天保民。

君王对民众的治理是通过臣子来实施的,李退溪非常重视官吏在君、民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他认为,尽管君主有向下究察官吏政绩的遗风,但也不能自己遍及远方;百姓有向上呼天诉苦的实情,但也不能自己最终凭空臆断。如果没有“宏才赡智之臣”、“爱民忧国之弼”,王道难以推行,国家无从治理。

官吏治理民众时,“州郡以爱民为主,而行之以诚心”,这是施行仁政的出发点,有此爱民为主之心,就会处处为老百姓着想。“采风谣”以通民情;发展生产、赈灾救荒,以济民生;为官要清廉。对百姓要有忍人之政,要薄赋轻摇,同时又不使国家赋税受损;还要教导老百姓以“德行道艺”,而“纠之以不率之刑”。处理政务时,要分清本末,“巨细毕具”,统筹全局;要有长远眼光,居安思危;应“广咨询以取舍,参利害以秉除。既不可‘即鹿以入林’,又不应‘胶拄而鼓瑟’。”就是说,官吏在决策时应深谋远虑,不能草率从事;不要因袭以往的常规,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李退溪还告诫官吏“毋取虚美”,即不要获取不真实的赞美。认为只有至敬至诚地引导、安抚人民,救民于涂炭,为君王分忧解难,才能无愧无憾于朝廷委以的重任。

李退溪强调人伦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注重政治主体的人伦道德素质;主张“视民如伤,若保赤子”,强调尊重人民的利益。这都有利于统治者提高政治调节的自觉性,有利于传统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把政治说成是正君心以感民心、正朝廷以正万民的问题,把政治与人性论和伦理道德论混同起来,而没有看到政治的本质是利益、权力关系,这是退溪政治思想的历史缺憾。

总之,李退溪的政治思想是值得研究的,将其中的历史合理性因素向现代合理性转化,无疑会具有更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立文编著:《退溪书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9。

第2篇

>> 卢梭的政治思想探讨 浅谈墨子的政治思想 浅析周朝的政治思想 浅谈孔子的政治思想 但丁的政治思想浅论 浅析王夫之的政治思想 论的政治思想 浅析张君劢的政治思想 浅析霍布斯的政治思想理论 论教师的政治思想修养 《吕氏春秋》的政治思想 论张居正的政治思想 略论孔子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初探 韩非子的政治思想 如何践行正确的政治思想 《政治的应许》:阿伦特政治思想的注脚 嵇康政治思想剖析 老子政治思想解析 老子政治思想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荀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荀子的政治思想概述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马晨阳")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阐述了行义以礼、行义以正的政治思想。他继承了孔孟的仁治、仁政、王道等主张,同时吸收法家的法治、势治思想的精华,提出了礼义与法度互补、王道与霸道并用的治国理政模式。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包括了较为良好的对广大民众的情感基础,同时又具有较为公正的政治性。 【关键词】荀子 政治思想 人性恶 行义以礼 行义以正 【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5)32-0004-03

中国先秦社会中,荀子提出的“隆礼重法”的设计以及这种观念中所包含的伦理道德观念,对后来的思想家以及社会政治结构都有着深远的影响。后人虽然批判荀子所主张的政治制度,但也评价“两千年政治皆出于荀子”,这种观点也是较为合理以及准确的。

荀子以性恶论为基础,阐述了行义以礼、行义以正的政治思想。他继承了孔孟的仁治、仁政、王道等主张,同时吸收法家的法治、势治思想的精华,提出了礼义与法度互补、王道与霸道并用的治国理政模式。在荀子的政治思想中,包括了较为良好的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基础,同时又具有较为公正的政治性。

一 人性之恶

1.性恶论

人性善恶的问题,在孟子时代已经成为思想家关注的一个焦点。

在儒家伦理内部,儒家思想长久以来都承认个人的欲望,即“民欲”。也就是说,承认了道德伦理的同时,也不否认人的功利性。而这种思想延续到荀子,他将这种问题更为极端化。孟子主张性善,而荀子反对孟子的这种观点,认为人性是恶的:“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荀子认为,一个自然人,生下来就是性恶的,是有欲望的,他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荀子・礼论》)。

孟子认为人生而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即孟子所说的“善端”,就是人性中能发展为善的潜在可能性,但是“善端”也需要人的后天修养,通过加强自我学习和教育去加以扩充和完善,“四端”才能发展为仁、义、礼、智这四种善德。但荀子认为,人不仅生而具有饮食男女、声色犬马之情,同时还生而具有贪得好利、妒忌暴虐的内在性格。这一点和霍布斯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狼与狼之间的关系”的理论十分相似。人的本性就是自我保存,趋利避害,无休止地追求个人利益。由于人性的自私自利,在自然状态下,每个人都要求按照自己的本性去生活。如果每个人皆欲实现自己的权利,那么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战争。在这里,无所谓是非曲直,唯有力量与欺诈,一切都陷于混乱之中,不存在是非、公正、正义。

从礼仪教化的起源来说,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他说:“故枸木必将待a栝、A矫然后直,钝金必将待砻厉然后利;今人之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义然后治。今人无师法,则偏险而不正;无礼义,则悖乱而不治。”(《荀子・性恶》)在荀子看来,木材需要矫正才能直,钝金需要磨砺才能锋利,圣王制定了礼义法度,就是为了整饬、矫正、约束人的恶性。荀子认为,人生下来就是有欲望的,有了欲望而得不到满足,就不能不有所追求。这种追求如果没有一定的标准限度,就不能不发生争斗;一发生争斗,就会引起混乱,一有混乱,国家就会陷入困境。最终必“归于暴”(《荀子・性恶》)。

因此,对荀子来说,人性是恶的,善是后天人为的。所以他说:“养人之欲,给人之求”,需要统治者制定相应的礼义来确定人们的名分,以此来调养人们的欲望、满足人们的要求。这样做的结果,便是使“物必不屈于欲”(《荀子・礼论》)或“以政裕民”(《荀子・富国》),这就成了他所主张的儒家的政治、道德伦理目标之一。

荀子的性恶论同时主张道德理性,也就是荀子所提倡的“礼义”“法度”,这些伦理道德范畴对人的自然欲望做出的安排。实际上,这种主张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功利的考量所要面对的问题。

2.化性起伪

荀子的思想以及政治主张之所以从宋、明开始,甚至到当代遭到诟病,原因在于荀子直接讲出了人性之恶。但是荀子虽然肯定了人性之恶,但同时也提出了“化性起伪”(《荀子・性恶》)。所谓化性起伪,简单来讲,就是以后天人自身的力量、社会政府的力量,来压制人的天性。同孔子、孟子相同,荀子并没有否定人的价值,而是赞扬、高扬了人的主体性,每个人都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成为圣贤的。荀子认为,人通过学习礼仪,修身养性,可以成圣成贤,因此他所提出的“性恶”并不是说人性本来就是恶的。荀子是为了阐明“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这一主题。

荀子认为,“善”实际上是圣人的“伪”。他说:“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然则有曷贵尧、禹,曷贵君子矣哉?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荀子・性恶》)。如果人生而友善,就不需要社会制度来约束,那就不会有夏桀之类的暴君,尧舜这样的圣贤也就不可贵了。圣人之所以可贵,是因为“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荀子・性恶》)”。就人的本性来说,君子和小人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君子可以“化性起伪”,以社会道德约束自己。荀子还举例说,这就如同瓦器是陶工造的,但不能说瓦器就是陶工的本性一样。

荀子说:“人之情,食欲有刍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蓄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锓,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荀子・荣辱》)荀子的这段论述阐明了人的欲望虽然催生了“伪”,但“伪”的本质实际上是“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是为了顾及未来而作长远打算。也就是说,“伪”本身是自为本原、自为标准的。就荀子的这一思想而言,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孟子的性善说有一些共同点的。

荀子认为,“人性”是人生来就具有的,每个人生就如此,人与人之间在“性”上是无差别的,都是朴素之材。“伪”则是后天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养成的,凡经由后天人为学习,教化才能获得的道德礼仪,都是人文化成的结果。他认为,人存在的价值并不是因为“天”,而是人本身。因此,在人性方面,荀子认为自然之人性本无价值,一个人的善念需要由外界的力量来教化。“化性起伪”即是强调人必须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即受社会道德观约束的人。

二 行义以礼――荀子的理学思想

荀子强调“礼”。郭沫若曾针对《荀子》书中的“礼”字做过统计,发现只有《荀子・仲尼》与《荀子・宥坐》两篇未提及此字。王先谦曾说:“荀子论学论治,皆以礼为宗,反复推详,务明其旨趣,为千古修道立教所莫能外。”(《荀子集解・序》)可见荀子自始至终强调“礼”,“礼”成为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与孔子仅仅强调礼作为西周以来典章制度、礼节和行为规范意义上的重要性不同,荀子由对礼的起源的追溯而进一步挖掘了礼的本质。荀子认为,礼起源于节制人的欲望,既是为了“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礼论》),更是为了使“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荀子・礼论》)”,建立一个尊卑贵贱有序的等级社会,使人人各居其位、各司其职。

荀子认为,人要通过社会道德的约束由“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他把人的价值和意义定位于“礼”上。这就是说,人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在社会中生活,就要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礼”是君主治理国家的纲要,是社会活动的准则、人生行事的规范,是道德的极致表现。荀子在文章中说道:”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礼者,治辨之极也,强国之本也,威行之道也,功名之总也”(《荀子・议兵》),荀子将“礼”作为伦理道德的极致表现,是因为他意识到“礼”是自古以来人类历史传承和积淀下来的宝贵精神资源。他从传统的天人关系出发,所主张的礼是“人道之极也”,是做人的头等大事。在这里,荀子强调了礼的人文价值,使人类社会在“自然世界”的基础之上成就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社会世界”。“礼”的实质就是人类所具有的“历史意识”与“社会意识”的集合体。

礼仪制度是人类通过长久的社会生活,运用理性所积淀下来的,因此人类也能够运用理性将其运作起来。荀子主张“行义以礼”,他说:“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仁有里,义有门。仁非其里而虚之,非礼也;义非其门而由之,非义也。推恩而不理,不成仁;遂理而不敢,不成义;审节而不和,不成礼;和而不发,不成乐。故曰:仁、义、礼、乐,其致一也。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荀子・大略》)这段话阐明了政治制度、社会道德的建立,是基于正义这个伦理范畴的。荀子的这种以“义”为基础而形成的“礼”,为当时社会制度的构建提供了较为重要的建议。

三 行义以正――荀子的正义思想

在荀子之前,明确将“义”与“正”关联的是墨子。他说:“义者,正也。何以知义之为正也?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我以此知义之为正也。”(《墨子・天志下》)但首先明确提出“正义”二字的是荀子。他首先认为一个人自身基本的道德对于个体人格是十分重要的。他说:“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荀子・儒效》)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既不学习,也不问道,不具备基本的道德,以利益为人生的追求,那么他就是一个庸俗的人。之后他强调君子要“以义变应”,面对变化无常的社会生活,君子要时刻以内在的道德去应对。他说:“君子崇人之德,扬人之美,非谄谀也;正义直指,举人之过,非毁疵也;言己之光美,拟于舜禹,参于天地,非夸诞也;与时屈伸,柔从若蒲苇,非慑怯也;刚强猛毅,靡所不信,非骄暴也;以义变应,知当曲直故也。”(《荀子・不苟》)最后,他认为这种“义”可以作为政治制度的基础。他说:“皇天隆物,以示下民,或厚或薄,常不齐均。桀纣以乱,汤武以贤。魇缡纾皇皇穆穆。周流四海,曾不崇日。君子以修,跖以穿室。大参乎天,精微而无形,行义以正,事业以成。可以禁暴足穷,百姓待之而后泰宁。”(《荀子・赋》)

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一个社会的道德伦理,重要的就在于政治的公正和公平。荀子在文章中说:“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政治制度公正,社会才能清明,才能稳定和谐;政治制度偏向任何一人或者一个阶层,就会造成社会黑暗和动荡。他在《荀子・王制》中讲到:“无德不贵,无能不官,无功不赏,无罪不罚。”没有道德的人就不能授予他显赫的地位,没有能力的人不应得到官职,没有功劳的人不应得到奖赏,没有罪过的人不应受到惩罚。每个人都得到了平等的对待。遵照这样的政治制度,做到“朝无幸位,民无幸生”(《荀子・王制》),社会经济、政治才能稳定发展。

第3篇

通常来说,医患关系指的是在患者就医的过程当中和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之间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的特殊社会关系。如果和医疗机构以及医护人员之间存在沟通不足以及理解不充分、信息不够对称等情况,就很可能会对这种关系造成一定的伤害,进而导致医疗纠纷。在现代社会情况下,这种趋势已经成为了建设和谐社会的最大威胁。建设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医疗机构进行政治思想工作最为重要的部分,医疗机构需要采取一些及时有效的手段来避免医患纠纷。本文从建设和谐的医患关系重要性入手,总结建设医患和谐关系的措施,以期帮助医院建设和管理。

关键词:

和谐医患关系;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相关性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的医疗卫生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以期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市场的发展需求。在这样的浪潮下,医院也迎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与此同时,也正在面临医疗机构需要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也就是医患关系的问题。

一、目前医患关系不佳的影响因素

最近这些年以来,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相处状态不和谐造成大量医患纠纷,借助对最近这些年我院发生的各种医患纠纷发生原因展开统计总结,同时在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当中使用问卷来进行调查,发现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可以概括成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沟通和协调的力度不足。在问卷当中笔者发现,有60%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被患者投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沟通和交流不够充足,而因此导致的医患纠纷占到总纠纷的30%以上。大部分情况下,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非常繁忙,导致工作的过程当中难免烦躁;同时,假如患者对其工作状态和工作能力产生质疑,自然就会在行为和语言上流露出强烈的不满,继而导致沟通存在阻碍,加上医生、护理人员以及患者之间很难做到换位思考,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造成了比较明显的加剧作用,患者不满意、不了解,产生摩擦。这部分患者通常在经过调解和劝说之后都能够达成理解和沟通。

其二,道德规范的约束能力不足。这一原因所造成的纠纷比例能够占到20%以上,造成患者不信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很多医护人员在接诊患者的时候态度非常生硬,还有少部分医生开大处方。在最近这些年,令医患矛盾不断激化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这一原因。在本次调查当中,有70%以上的患者和90%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医生和护理人员本身的医德以及医风都可能会对医患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另外有80%以上的患者和70%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在维护医患关系的过程当中,服务态度以及尊重是非常重要的;80%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对自身进行道德约束能够对医患关系的缓解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其三,部分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这在最近这些年的纠纷当中占到20%以上,最主要的体现就是病历书写错误、标本丢失、观察不够细致等原因,这在医患纠纷当中是引发事件的导火索。在调查中,70%以上的患者和90%以上的医护人员认为,医护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医患关系有比较大的影响。其四,医护人员对患者的人文关怀比较差,这在最近这几年的纠纷当中能够占到10%左右,最主要的体现就是医护人员的语气冷漠,对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查看的时候动作粗鲁,且不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等。在调查当中,70%以上的患者表示,在接受诊治的同时,还希望能够获得医护人员的关心和精神上的鼓励、安慰。相对的90%以上的医护人员也认为,对患者行以适当的人文关怀以及精神安慰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在治疗的过程当中假如过于依靠医用物理和化学的手段,并不在乎患者的“人的存在”,就很可能会导致人文关怀薄弱的情况。

二、如何通过思政工作来实现医患关系的和谐性

思政工作非常清晰地指出,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形成比较好的医德和医风,将患者作为工作的中心,并在这一理论的支撑下对工作进行认真规范,令医疗人员能够在工作当中将心态放平和,面对一些急事或者是家属比较急躁的情况尽可能避免受到影响。思政工作是对医护人员思想上的优化途径,同时也是保证其三观的一道屏障。另外,思政工作的良好可以保证人心的凝聚,进而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其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掌握医院的思政工作最主要的方向,提升自身的服务水平。总的来说,医疗机构需要在进行思政工作之前,掌握主要的方向,令医护人员能够形成正确观念,强调提升服务质量。在新形势的影响下,加强医院可持续性发展的能力和社会影响力,需要从医护人员的职业素质的提升入手。另外,作为医疗机构来说,还需要适当地拓宽自己的服务范围,对医疗流程进行适当的优化,调整自身服务态度,改善服务的方式,采用一站式服务方式,给患者提供有效且便捷的服务内容。

其二,坚持以人为本。当前我国在医保制度上还存在比较多问题,比方说医疗费用较高、患者需求不能得到满足等。就这一情况来看,医疗机构进行思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始终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展开思政活动的时候可以借助医院当中的载体和恰当形式,实现思政活动的凝聚力以及引导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调动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医护人员工作的热情。提升他们的凝聚力,努力满足患者的各方面需求。

其三,强调公益性教育,加强医护人员综合素质水平。当前新医改正在普及,医疗机构需要对医护人员公益性教育进行适当的强化,和医院的业务进行有机融合,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加强医院的公益自觉性以及服务态度,对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化,大大降低患者需要花费的医疗费用等。

总的来说,强化医疗机构的思政工作,对医患和谐关系的建立有比较重要的作用。需要提升其思政工作整体的水平,打造沟通和交流的平台,调整服务观念,推进医德建设,强化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建设激励制度,充分发挥思政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医患和谐关系的建设。

作者:周满容 单位:湘潭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肖同权.关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在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中的重要性[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1(2):687-688

第4篇

通过学习研究孔子的著述言论,我认为孔子的伦理政治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即仁,礼,中庸。

一、孔子的政治理想――仁

孔子的政治理想国和基本的政治原则就是他常说的“有道”,“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礼记・礼运》),即所有人都按照礼制的规定,贵贱有等,上下有序,各出其位,各称其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要实现这种政治和谐,就要靠“仁”。仁的主要内涵是孝悌、忠恕和惠民。其中,孝悌和忠恕是对民众的行为规范,是自下而上的要求。(1)《论语》学而篇第一:“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也与。”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入则孝,出则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2)忠恕亦即爱人,忠即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后来朱熹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可见忠恕是对“仁”这一政治原则的具体运用。(3)惠民是孔子理想政治中对执政者的期望,是自上而下的政治愿景。孔子认为仁政表现为两大政策,即富民足君和先德后刑。富民足君的办法主要有“使民有时”“敛从其薄”和“节用”。先德后刑主要表现在要处理好三种关系:一是富和教的关系,要先富而后教。孔子反复强调治民首先要“足食”,民有饭吃而后再谈政治教化等事宜。二是惠与使的关系,孔子主张先惠而后使,“惠则足以使人”。(《阳货》)。三是教与杀的关系,孔子主张先教而后杀。

总之,孔子的理想社会是仁政,美政,“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他实现理想社会的途径是“尊五美,屏四恶”。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至期谓之贼;出纳之吝谓之有司。”(《尧日》)

孔子的仁政思想和政治原则既没有警人之笔,又没有玄妙之论,让人感到平实可近。孔子所描绘的理想社会,为千百年来的执政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和谐社会,也是孔子仁政学说的传承和发展。

二、孔子的伦理原则――礼

孔子把人际关系主要概括为君臣、父子、兄弟、朋友四个方面,而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礼”。子曰:“不学礼,无以立。”孔子要求人们按照一定的礼制规范行事,他用过许多概念,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恭,宽,信,敏,惠等,表达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其核心就是遵从“礼”。践行“礼”的途径就是“克己”。

克己,简言之,就是克制自己。孔子对克己讲得很多,主要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修己。“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先修身,然后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二是“约”,即用礼作为准则约束自己。“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衅矣夫”。颜渊说:“夫子循循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子罕》)三是自戒。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季氏》)是“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颜渊》),告诫人们自戒自控,防止一时冲动。四是自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卫灵公》)曾子把自省说得更清楚,“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孔子的“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思想,有其积极的一面,教导人们提高自我修养,洁身自好,遵规守纪,有利于知识分子的自我陶醉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但“克己”也有消极的一面,容易使人安于现状,安分守己,屈从命运,放弃斗争,这种封建礼制把高尚与平庸、精神满足与外在屈从巧妙结合在一起,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政最理想的伦理原则。

三、孔子的哲学思想――中庸之道

“中庸”这个概念是由孔子提出的,孔子所说的中庸之德,不是指品德、品质,而是指对待事物的态度。中庸与“允执其中”是一个意思,即执中。中庸就是“用中”。从《论语》及有关记载来看,孔子把“礼”视为“中”,一切行为符合礼就是执中。孔子时时处处都以礼分是右,臧否人物。孔子说:“夫礼所以制中也”,“过犹不及也”。他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证明礼中同体。孔子的求“中”之方,实质是考察事物对立双方的连接点,达到双方的平衡。比如君与民之间的利益是矛盾的,处理这对矛盾时,不是简单地倒向一端,而是以分配和节用为纽带,既富民又足君,从而求得两者的平衡。

第5篇

关键词:企业管理;思想政治;科学发展;改进作风;企业文化

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enterprises, and from four aspects elaborated how to d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taff.

Key words: enterprise managem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style of work; enterprise culture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企业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因为人始终是企业的主体,不管是生产还是经营,离开了人是无从谈起的。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越来越重视人性化管理,有的企业甚至提出,企业有两个上帝,一个是顾客,一个是员工。中国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人性化管理优势,因为每个企业都有着政工干部和政治思想工作者,他们的管理对象就是人,可以说中国企业的人性化管理要早于西方国家的企业。在注重人性化管理的今天,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但是,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一直上不去,甚至是管理中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企业“利”字当头,效益优先,忽视了政治思想工作;二是政治思想工作人员配备少,机构不健全;三是在平时工作中,员工们通常会感到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枯燥无味,理论、教条太多,能使职工接受的太少,效果差;四是政工队伍的素质跟不上,工作内容不贴近员工实际,工作方式方法陈旧。要做好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首先是企业领导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但作为一位企业的政工干部,不能天天喊领导不重视,人员配备不够,经费不足,要想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应从我们政工人员本身做起。

1、做好政治思想工作与政工队伍本身素质提高相结合

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首先要有过硬的理论基础,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和专业技术知识。我们同职工交流思想、教育职工,就是需要传授我们的知识,交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没有丰富的知识面,我们就无从做起。所以,我们政工人员,必须工作的同时善于学习,善于积累知识,提高自己的素质。只有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带出高素质的队伍。

2、要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观相结合

首先要培育我们的创新精神,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以新的观念、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审视组织工作,以创新的精神探索和改进工作,以变革的思路研究和解决问题;其次要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应用现代科学方法,因人、因事、因地、因时,与时俱进。具体到开展工作时,可运用图文并茂的宣传栏、视频教学、互联网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员乐于接受的手段,寓教于乐。

3、要与改进作风相结合

在政治思想工作中,有的同志只讲套话,不注重工作实效。政治思想工作人员,必须改变工作作风,要真心体验职工,懂得尊重、理解和关心。

尊重是指实施教育的主体,尊重和重视实施教育的客体。尊重包括:重视人的心理情感、人格和爱好等。获得他人的尊重是人们共同具有的情感需求,通过尊重可以缩短彼此的距离,契合彼此的情感,从而为实施教育奠定一个扎实的情感基础,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尊重人,首先以平等的身份对待人,不可居高临下;其次对被教育者要以诚相待、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理解是政治思想教育有的放矢的关键。要求政治思想工作者要有坦荡的胸怀,敢于向对方敞开自己的心扉,以自己的坦诚和炽热的爱心去感染、熏陶、打动受教育者。要注意聆听对方的心声,体验对方的复杂感情,设身处地为其着想。

关心人是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环节。要抓住职工希望企业解决的重点问题,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具体措施,努力破解难题,对特殊的职工,要进行特别的关心和照顾。只要能够释放我们的爱心,就可取信于职工,政治思想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4、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

企业文化是人性化管理的载体,企业文化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最高层次。文化管理是通过企业文化培育,管理文化模式的推进,使员工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行为规范。企业文化管理的对象和思想工作的对象都是员工,员工的真心参与和配合,是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

同志说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拓宽政治思想工作渠道。政治思想工作既是现代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做好企业全部工作的有力保证。任何忽视、削弱政治思想工作的观点和做法都是错误的。“

政治思想工作与企业文化能够有机结合,因为一是它们的工作对象相同,都是人,都是以人为本的科学;二是它们的方向一致,都是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三是它们方式和手段相通,都是可以以宣传、文体活动、会议等手段进行的工作。

第6篇

改革开放以来,受西方思潮影响,部分行业、个别人员存在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和个人主义情节,人生观和世界观不够坚定和准确,对于医院,这种现象也客观存在。究其原因,在理想信念教育的缺位,因而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注重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体医务工作者以悬壶救世、治病救人为职业理想和人生追求。强化道德教育思想道德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医务〔作者能否对自身进行有效的道德约束。思想道德水平低,道德底线就会随之降低,医务〔作者就可能违背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出现收取红包,收取药品回扣等现象。因而医院的政冶思想〔作必项强化道德教育,确保其工作人员知是非,辨荣辱,提高自我约束能勺和水平,坚守职业道德。

二、注重心理教育和心理疏导

医院工作中,处理医患关系是每个医务工作者都必须面对的。当前医患关系的紧张导致医务人员在与患者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面对抵触和仇视,久而久之,对医务工作者也是一种考验。因而,称职的医务工作者首先应该心理素质过关,既要掌握自我疏导的技能,也要学会一些开展心理开导的技巧,从而引导医患关系逐渐趋于和谐。强化法制宣传和教育医务工作者既要强化理想信念的锤炼,道德水平的提升,心理素质的强化,更要知法、懂法、守法,完善法律观念的形成和提升。因而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注重法制宣传和法律教育,用法律的刚性约束规范医务工作者的行为举止,明晰工作中法律底线的位置,进而有效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指导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

1.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思想具有渐变性特征,不可能一蛾而就,因而政治思想工作绝不有短期一是,必须循序渐进,长期坚持。因而医院要注重营造良好的、先进的、正确的环境氛围,让全体医务工作者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影响,自发自觉的提升素质,锤炼技能。环境氛围形成风气,风气与人互促互进,广大的医务工作者将在良好风气的影响下紧紧把握医院政治思想工作的主旋律。

2.优化工作体系

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体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要注意工作方法,改变过去单纯、生硬的说教式工作方法,引人新的教育理念,创新工作方法,不断完善医院政治思想工作体系。工作主体要创新,医院政治思想工作者的工作任务是处理关系,解决矛盾,因而必须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升,树立业务纯熟、公道正派的形象,要大胆启用年轻同志,为政工干部队伍诸如新鲜血液。培训模式要创新,要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的思维开展政工培训,与新形势、新任务相匹配,确保政治思想工作以人为本理念的贯彻和落实,确保政治思想工作能够服务于医院发展大局。

3.注重发挥典型模范的带头作用

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要注重发挥典型、模范的引领、带头作用。扩大宣传层次和范围,用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指导和引导医院的全体人员,推动全体医务工作者积极主动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完善,正当模范,形成良胜循环。

4.扩大政治思想工作的影响面

体现以人为本管理理念,要求在医务工作领域全面铺开政治思想工作,传达落实卫生政策,协调调动医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优化医院工作氛围。以人为本管理管理的引人,还要求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要注重层次的提升,体现全局性和全面性,重点解决好关键性和倾向性的问题,真正为医院运营发展提供切切实实的服务。

四、结束语

第7篇

1.针对性不强

当前,我国某些事业单位对党员及群众、领导干部及普遍职工选用统一的标准,造成了事业单位思想工作与实际不相符,无法更好地促进职工及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局面出现。2.内容与实际不相符事业单位引入政治思想工作已有较长一段时间了,虽然经历了长时间的开展及学习,然而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的内容却并没有特别大的创新,理论知识的学习已经成了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的关键内容。近年来,随着事业单位青年职工的不断增多,政治思想工作所具有的空泛内容已经无法吸引他们的目光,同时也无法让他们深刻明白其精神实质,所以各事业单位所开展的政治思想工作自然无法取得较好的效果。

3.缺少完备的运行机制

如今,我国事业单位的员工构成和以前已经大不相同了,新入职的员工学历普遍较高。他们的知识面更广一些,思想也开放一些,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强一些。然而当下我国大部分事业单位的政治思想工作却依然沿袭着传统的方式,这与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是严重不相符的。此外,政治思想体系的不健全,引导及考核等制度的欠缺,诸如此类的因素致使部分职员对政治思想工作产生了厌烦的心情,最终便导致了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无法顺利开展的局面出现。

4.重要性认识偏差

鉴于经济的发展及时代的进步,职工对政治思想工作也有了新的看法。当前事业单位工作压力普遍较大,许多职员都处于超负荷工作的状态。此外,某些领导干部通常将经济工作置于所有工作的重心位置,觉得政治思想工作系一项长时间的工作,短期内根本就无法取得较大成效,因此政治思想工作理应给经济工作让路,如此便造成了职员政治思想学习脱节,学习效率低下的结局。

二、提高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效率的方法

1.明确事业单位核心价值观

事业单位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可起到汇聚人心,全员共同努力,推动单位发展的目的。明确核心价值观系行政政工干部做好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的关键所在,当核心价值观明确以后,其他员工对于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便有了与自身实际相符的信念及行事准则,目标及方向,如此工作积极性及主动性便有了较大的提升,最终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事业单位当然也就可以取得较好的发展了。所以,行政政工干部在开展政治思想工作之前,理应先明确单位的核心价值。毋庸质疑,核心价值观肯定是不能以专业性特别强的书面语言阐述的,所以行政政工干部在确定核心价值观时理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达到职员均可以较好地明白政治思想工作深层内含的目的。此外,至于事业单位核心价值观宣传方式这一点,举办核心价值观讲解大会不失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行政政工干部可采取定期定点举办核心价值观讲解大会,要求全员参与的方式,宣传核心价值观,加深职员对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2.健全政治思想工作保障体系

健全政治思想工作保障体系即借助完善的保障机制促进政工人员及工作队伍工作效率的提升,进而使政治思想工作所具有的服务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各事业单位理应从如下两点着手:其一,完善政治思想工作教学体系,创新理论教学,强化理论分析,增强政工干部的理论武装,为政工队伍注入拥有创新力量的新鲜血液;其二,注重硬件设施的购置,加大经费投入,购买必备设施,借助电化教学及现代传媒等新型教育手段,使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跟上时展的步伐。

3.给予政治思想工作应有的重视

政治思想工作系事业单位所有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有力前提及可靠保障,同时也是确保干部培养政治方向及全面素质教育得以有序开展的基础。在事业单位的所有工作中,政治思想工作与经济工作是统一的。在实际工作中,各事业单位理应转变长时间以来形成的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是宣传部门和政治思想部门职责的观念,将各部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形成全员学习政治思想,着手政治思想工作的局面,将政治思想工作落实到每一个职工的心中。

4.加强行政政工干部政治思想工作意识

行政政工干部是事业单位政工干部的关键组成部分,他们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而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为了更好地提高事业单位政治思想工作的效率,各事业单位理应从实际出发,加强行政政工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意识。当行政政工干部对政治思想工作有一个良好的认识后,那么他们对工作的热情及积极性便会相应提升。反之,他们对工作便会产生厌烦的心理。由此可知,加强行政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意识及工作责任感,对于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及促进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是特别有帮助的。

5.采用先进工作方法,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8篇

关键词:思想工作;管理机构;有机组成;重视;积极作用;

存在于各行各业,因为篇幅所限,本文只谈企业中的政治思想工作。企业中的政治思想工作,是为本单位的经济服务的,而本单位的经济,又是为国家的经济服务的,国家的经济,又是为国家的政治服务的。因此,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就是国家政治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好坏,是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有密切关系的。改革开放20年来,特别是确定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普遍提高了对现代管理的认识,竞争机制和经营手段成为各企业管理中的常规方式,但由于多种原因,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政治思想工作。由于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党的政治思想工作,不断被削弱,致使企业存在着许多思想认识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竞争能力。现在谈谈我们的一点管见。

一、现实情况

在“政治思想过时了”的影响下,使某些人轻视了思想教育,于是产生了许多问题,给企业发展带来了不利因素。

1、政工队伍薄弱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各地企业的政_I=队伍由于政治上的要求,曾一度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加强,但近年来,依然“薄弱”,有待加强。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认为政治思想过时了,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清除“政治思想过时论”,其次还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人员配备少

按照中央文件精神,企业的专职政工干部不得低于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一,可目前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仍然没有达到这个要求。如对某县县属企业的调查显示:该县14个企业,1985年时,专职政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一点五,兼职政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四点四。现在,专职政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零点七,兼职政工人员占职工总数的百分之一点七,专职和兼职的政工人员总数,由百分之五点八,下降到百分之二点四,不符合中央的要求。中央规定的这个百分比,是科学的,而不是凭空制订的,这就说明,在某些企业中出现这个问题,不能排除该单位领导对政治思想工作的轻视。他们主观认为,政工队伍没实际工作价值,不能创收,与竞争无关,有几个人支应着就行了。他们之所以这样认识和这样做,是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政治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如果他们认识到思想工作的巨大作用,让他们这样做他们也不肯这样做。

(2)政工人员的素质偏低

素质包括文化素质和专业素质。从文化素质说,现在基层政工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绝大部分为初高中以下学历,大专以上学历的很少,给搞好政治思想工作增加了不利因素,如上述同一调查显示,1985年这些企业的政工人员,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占政工人员总数的百分之五,而现在是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兼职人员占百分之九十一点一,而现在占百分之四十二点二,这两项都处于严重的下降趋势。而具有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却由百分之二点一,上升到百分之三十三点八。这两降一升的比例情况,有力地说明了现在政工人员文化素质偏低。从专业素质上讲,目前政工人员中受过专业训练的极少,个别的只进过短期培训班,而绝大多数连短训班也没有进过,在专业理论上存在一定的空白。再如对某二个国有企业政工人员的调查表明:全部政工干部56人中没有一个受过系统的政工专业训练,只有一人参加过短期培训班,这在实际工作中,一定会降低质量。有的企业,从政工人员的数F,上看,似乎还可以,但其中多是精减下来的人员,由于个人素质和经验上的欠缺,在工作上虽有进取心,但苦于实力不足,在发挥政工作用上受到了影响。

(3)机构不健全

第9篇

论文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正义;伦理思想;政治思想;统一与矛盾

《理想国》是柏拉图对当时的政治现实进行批判和反思而写就的著作。系统地阐释了作者的正义观、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我们从柏拉图的理念论体系来理解《理想国》中的正义、幸福、政治思想和伦理思想。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柏拉图关于国家政治设计的目的,了解柏拉图的国家思想对后世政治哲学中制度设计的影响。

一、城邦的正义与灵魂的正义

《理想国》以讨论“什么是个人正义”作为开始,依次讨论了城邦的建设、城邦中的三个等级和城邦的正义等问题,最后回归到“什么是个人正义”。在柏拉图看来,一个理想的城邦是由智慧、勇敢、节制三种理念构成的。这三种理念分别在现实世界中形成了城邦中的三种品质,也同时相对应地形成了三个阶级,分别是护国者、护卫者和被统治者,其本质上就是学者阶级、军人阶级和劳动阶级。而城邦的正义就是能够使智慧、勇敢、节制在这个理想的城邦产生,并在它们产生之后一直保护着它们的那个品质。简单来说城邦的正义就是三个阶级各安其职、各尽其责、互不僭越,正义就是一种秩序。正义的目的是为了使全体公民得到最大的幸福。“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阶级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而在其德性幸福论的体系下,只要每个人完美地拥有其依附的这一个阶级的品格,不僭越,则国家中的每个人就都是幸福的。这个国家的任务就完成了。这就是柏拉图的早期政治思想。

类比的方法论是柏拉图著作中的很大一个特点。柏拉图认为可以先读“大字”,再读“小字”,由大见小。因此在讨论了城邦正义的基础上,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在接下来的对话中论述了什么是个人正义。和城邦相类似,个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组成:理性、激情和欲望。“我们每个人如果由于自身内的各种品质在自身内各起各的作用,那他就是正义的,即也是做他本份的事情的。”也就是说,正义的人就是拥有其应该拥有的品格的人。每个人拥有其应该拥有的品格就是正义的人,正义的人就会得到幸福。

这里我们注意到,《理想国》中的个人灵魂的正义是在城邦的正义下才得以成立的。每个人在城邦中拥有其个人独特的技艺,属于其独特的阶级。当每个人拥有他个人作为该阶级成员需要拥有的品格的时候,他就是正义的。护国者拥有智慧,能完善地治理国家的时候,他就是正义的;护卫者拥有勇敢,能有保护国家不受外来袭击的时候,他就是正义的;劳动者能够提供劳动,提供物质资料,并且节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服从于统治阶级的时候,就是正义的。因此可以认为,在柏拉图的政治和伦理体系中,伦理思想中的品格“真实存在的东西并不是个别人而是人类,对柏拉图来说,伦理思想变成了政治思想”。下文将对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展现的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统一和矛盾进行分析。

二、理念论体系下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统一

“理念论”的方法论思想深深影响了《理想国》中对国家政治和个人伦理的探讨。柏拉图的“理念”在方法论上来讲,可以被界说为类的概念,“所以无论何种类概念均属于纯形式的更高级的世界”。具体来看,《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多次使用了类比的方法来推出结论。最大的类比就是城邦正义和个人正义的类比。这个类比形成了理想国的整体骨架。还有城邦中的三个阶级和个人灵魂中的三种品格的类比。其中个人的理性可以上升为城邦中的学者阶级,个人的勇敢可以上升为城邦中的军人阶级,个人的欲望可以上升为城邦中的劳动阶级。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柏拉图认为个人正义是的更高形式就是城邦的正义。在理念论的思想下,个人正义一定具有更高层次上的类概念,也就是城邦的正义。虽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申明是为了寻找个人的正义才虚拟了一个理想的城邦,由大见小,“先探讨在城邦里的正义是什么,然后在个别人身上考察它”,但是很明显看到《理想国》的主要目的是想论述柏拉图的政治思想,也就是他的理想城邦思想。因此,从柏拉图的逻辑来看,不是由城邦的正义来推导个人的正义,而是个人的正义上升为城邦的正义。

可以认为,柏拉图哲学的伦理思想不在于个人的能力和幸福,而在于类的伦理的完美。因此,在柏拉图理想城邦中的人,并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是从属于其类概念上的城邦的。对柏拉图来说,其伦理思想就上升成为了政治思想。这样,在理念论体系的影响下,柏拉图的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得到了统一。这种统一是对当时雅典,甚至是整个希腊城邦政治日趋腐化的对抗。在柏拉图的时期,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已开始败落,“在当时希腊政治生活分崩离析,个人幸福风靡一时,柏拉图理论与之抗衡,将国家的概念提高大驾驭一切的高度”。⑥如此就可以解释为何柏拉图哲学中的伦理思想是低于并且服务于政治思想了。

但是,柏拉图使个人伦理从属于国家政治体系的做法,必然导致极端限制公民的个人自由,弱化个人利益,甚至不能谈个人利益。这样一来,《理想国》中的国家理想就变成了为实现科学理论的军事国家了。因此,如果排除柏拉图的理念论体系对伦理学的影响,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的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中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下文将论述这种矛盾。

三、柏拉图伦理思想与政治思想的矛盾

柏拉图的伦理思想是“德性幸福论”,他宣称只要拥有了其该有的品德就是幸福的,这里拥有品德和幸福同一的,不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但是与后世的德性幸福论不同的是,柏拉图的“德性幸福论”适合其政治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在其理想的城邦中,个人的品德(也就是个人的幸福)是和这个城邦的政治制度联系在一起。

具体来说,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城邦中每个人只要拥有其该有的品德就是幸福的。但是,他的理想城邦中的人是有阶级差别的。每个阶级的人应该拥有的品德是不一样的。学者阶级的品德是智慧,因此拥有了智慧,这个阶级的人就拥有了幸福;军人阶级的品德是勇敢,拥有了勇敢,这个阶级的人就拥有了幸福;而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劳动阶级,也就是被统治阶级好像没有被赋予他们独有的品德。

如此看来,按照柏拉图的逻辑,由于每个人隶属于各自的阶级,因此每个人应该拥有的品德是不一样的,因此在他的理想城邦中三个阶级中的人的幸福标准是不一样的,有等级差别的。为了解释他的这种有差别的品德和幸福论,特别是为了让被统治者相信这种有差别的幸福。柏拉图甚至引人了“腓尼基神话”。

但是伦理学研究“正义”、“幸福”、“品德”这些概念,都无非是为了找到一种具有普世价值的,能够排除等级差异和政治制度影响的标准。而柏拉图的伦理思想却不是这种目的。柏拉图的“德性幸福论”就和其政治思想发生了尖锐的矛盾。为了调和这种矛盾,柏拉图使其哲学中的伦理思想就附属于其政治思想。比如阅读《理想国》前几卷我们会认为柏拉图论述城邦的正义仅仅是为了与个人灵魂的正义做类比。

由于《理想国》中伦理思想和其政治思想的矛盾,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成为了极端限制个人自由的、弱化个人利益的国家。就如马克思所说,“他的理想国只是埃及种族制度在雅典的理想化”。虽然这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结合在当时的雅典社会具有现实的意义,但是却泯灭了个人的自由。

第10篇

关键词:利维坦;人性恶;自然状态

一、《利维坦》诞生的背景

三十年战争是近代国际关系史的开端标志,英国内战则是英国走向近代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在这点上可以想象,战争——现实世界的残忍面——人性的恶,以及社会形态的进展,这两方面成为了霍布斯创作《利维坦》的宏观背景,也是他政治思想的现实背景。

《利维坦》诞生在17世纪的英国内战时期,那时英格兰正处于政治、宗教激烈斗争的年代。文艺复兴解放了人性中的动物性,启蒙运动则解放了人性中的理性,是近性主义之肇始。霍布斯指出了近性主义中的政治确实性,即政治中恶的一面的人性基础。

二、关于《利维坦》的探究

(一)利维坦的书名

一方面,所谓“利维坦”,是圣经中记载的一种巨大的海兽,力大无穷。霍布斯以此来命名《利维坦》,意在用以比喻一个强大的国家,借此论证君权至上。另一方面,利维坦的别名是“国家的质料、形式和动力”。在这一点上可以看出,利维坦是现实主义的,是唯物主义的。

(二)利维坦所包含的内容

《利维坦》全书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论人类,这部分开门见山的阐明了霍布斯的彻底唯物主义自然观和一般的哲学观点,即:一切物质都于运动状态中;第二部分是论国家,描述了自然状态下人们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第三部分是论基督教国家,这部分的目的在于否认自成一统的教会,抨击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权的大权;第四部分是论黑暗的王国,在这部分,霍布斯大量揭发了罗马教会的腐败黑暗的种种劣迹。从而神的圣洁尊崇,教会的威严神秘,在他的笔下黯然失色。

由此可以看出,霍布斯的自然观是建立在人性恶的基础上的,他眼中的自然状态是一种战争状态。面对这样一种自然状态,霍布斯构建了自己的政治思想。

三、从《利维坦》中透析霍布斯的政治思想

(一)人性论

自从有了人类以来,人性这个概念就在全球范围内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利维坦》分析了人类情感的来源,阐述了霍布斯的人性观产生的背景、特点。他认为每个人拥有自我保全的自然权利,欲望就表现为争斗、杀戮和战争,人的本性在原本的自然状态下是恶的。因而,霍布斯的政治思想在于围绕性恶来构建一种体系,使之被控制在其中从而再得出其人性本恶和利己主义的人性观。

(二)自然权利与自然法

为解决自然状态下出现的问题,霍布斯提出了“利维坦”产生的两大组件:一是自然权利。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给自然权利下了明确的定义——自然权利就是“每个人按照自己所意愿的方式运用自己的力量保全自己的天性——也就是保全自己的生命——的自由”。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为了更好的实现自己的愿望,寄希望于“利维坦”的出现。二是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为了能更好的生存,人们组成了社会。在社会中,人们开始受到理性的控制,学会应用判断和推理来进行合理的自我保护。由此可以看出,霍布斯眼中的自然法来源于人的理性,是永恒不变的。

(三)君主论与政体论

在霍布斯这里,利维坦是令人恐惧的,它是契约关系的产物。也就是说国家有保护臣民的责任,但国家和臣民之间不构成契约关系。霍布斯是专制制度的拥护者,其论是绝对的君主专制论,强调国家权力是一个整体,必须集中于一人。此外,霍布斯极力推崇君主专制,反对分权。他认为君主和国家是一致的,君主即国家,国家即君主,国家的富强即君主的富强。为避免国家解体,就必须加强君主专制,强化统治权力。

(四)社会契约论

1.社会契约订立原因:霍布斯的“永久战争”状态。

在霍布斯看来,基于自然法、自然理性的约束是孱弱无力的,趋利避害的人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经常违背这些没有强制约束力的自然法,这源于人们对“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的自然状态的恐惧。因此要缔结社会契约,建立国家,进入一种文明的政治社会。

2.社会契约订立方式:拥护开明君主,“利维坦”由此诞生。

霍布斯认为,订立契约是国家建立的前提,订约者不是个人与国家,而是个人与众人。国家高于订立契约的一切具体个人之上。霍布斯借用“利维坦”来比喻威力无比的“国家”。可见,在社会契约订立方式方面,霍布斯主张信约一经订立则人民权利将毫无保留的转让,倡导绝对主义的国家观。

3.社会契约订立结果:推崇绝对君主,民众不可反抗。

在《利维坦》中,霍布斯主张君主制,认为国家的应交给君主。是绝对的、不可分割和不可转让的。且统治者的权力一经建立就不可转让,即使是人民也没有权利收回。

参考文献:

[1] [英]霍布斯著.黎思复译,利维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 王利,国家与正义:利维坦释义[M].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 张爽.由《利维坦》看霍布斯的国家理论[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1(08)

第11篇

以下是我们在转制时期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的一点做法。

一、因势利导,培养职工的价值观。

就进不了商行怎么办?社领导首先统一了思想认识,达成了共识: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改变现状,过上好日子,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多多吸收存款,努力清收不良贷款,增加利息收入,提高经营水平,化解金融风险。因此,一场“生存与发展”的思想“改造”拉开了帷幕。中层干部的思想分析会,全体员工的思想动员大会,一次次的大小会议,一次次苦口婆心的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让大家了解现实,让大家了解怎样才能生存,怎样才能发展。同时我们将员工的切身利益与企业的效益挂钩,只有企业效益好了,我们的收入才会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开始有了转变,逐步引导员工形成了企业的价值观。员工中形成了“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气氛,普遍增强了紧迫感和责任感,过去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职工,思想也转变了,都在用自己的真情实意感动储户。员工的工作量、压力增大了,但怨言却听不见了,充分体现了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

二、营造氛围,塑造员工的精神世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通过改造员工的思想意识形态,来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支柱。在抓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我们注重营造一种氛围,明确一个方向,使员工的精神世界不空虚,工作起来有目标,有奋斗方向。我们先后在职工中提出了“客户永远是正确的”服务理念,“内抓管理强素质,外树形象拓市场”的管理方针,“客户是亲人,社里是我家”的主人翁精神,使员工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自觉的融入进去,并在行动中加以体现。

三、强化服务,加强内控制度建设,防范道德风险。

银行作为社会的一个服务窗口,企业员工的一言一行反映着企业的精神。因此,设立行为规范或规章制度是必要的,这些制度或规范在开始实施时,会对一些员工有约束,但坚持下去,员工的行为变成了习惯。在规范员工的行为表现方面,我们社先后制定了《文明服务计划》、《优质文明服务规范》及违反规定的《处罚办法》,这些制度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员工的行为表现,尤其是窗口服务质量和员工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在防范道德风险和内控制度上,我们经常找重点岗位人员谈心观察思想动态,发现问题及时开导。同时,我们还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注重各项制度的落实。

四、外树形象,增强员工的企业向心力。

俗话说:“社兴我荣、社衰我耻”。一个企业,要想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就必须在社会中有一定的地位或影响,这样才会把员工牢牢地吸引在企业的周围,员工因此对企业产生一种荣誉感和自豪感。注重企业形象的树立,积极参与社会一些有益的活动。如先后与县体委举办“××杯”排球比赛,积极参与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倡导的“与希望同行,延续寒门学子的读书梦”的捐助活动,举办了“××社银企座谈会”“××社职工家属联谊会”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提高了我社社会知名度,让职工真正感到做为一个城信人的自豪与荣耀。

五、丰富、活跃员工的文化生活,增强企业凝聚力。

第12篇

关键词:新时代;医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

中图分类号:D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8-0077-01

在新的形势下,结合医院具体实际情况,如何积极引导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已成为当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为此,作为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牢牢把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紧跟时展步伐,审时度势,深入剖析,充分正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特点,把不断加强医院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作为我们的必然选择,以创新为动力,大力强化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一、充分认识做好医院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及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引起了人们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的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的主流是健康进步的,但也有一些是消极的。

医院青年职工中反映出的思想问题主要是:一是部分青年职工价值取向产生偏移,有的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医德感削弱,义务感淡漠,在医疗活动中存在着片面追求物质利益的倾向。二是对自身的主人翁地位认识不足。认为医院发展只是领导者的事,成天混日子,碌碌无为,不求进取。三是对医院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不理解,有抱怨和畏难情绪。少数人干惯了安定舒适、没有压力的工作,不愿从事苦、脏、累的工作,其价值观与医院发展无法适应。

这些矛盾和思想问题若不及时解决,不仅影响青年职工整体工作积极性的调动,同时对医院改革、发展和稳定都是极为不利。因此,深入做好医院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化解青年职工中存在的思想矛盾和思想问题,既是医院领导者对青年职工政治思想上的关心,更是党、政、工、团工作者服从和服务于医院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二、不断提高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和渗透力

一是树立新观念。面对当前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着力强化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整合医院内外的各种教育资源,建立健全新型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覆盖机制,调动各界力量,形成工作合力,让医院青年职工在开放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中受教育、受锻炼、长能力。

二是充实新内容。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人们通过各种传媒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越来越多,这就要求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内容上不断创新,在加快知识更新和加大信息量的过程中,注重教育内容,使青年职工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以及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以良好的心态、健康的心理,面对纷繁复杂现实生活的各种挑战。

三是拓宽新渠道。结合医疗行业需要,把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日常工作的各个方面,将其融入单位改革、发展和稳定的整体思路之中。当前,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渠道的创新就在于大力弘扬“献身、求实、负责”的行业精神,以战斗在汶川地震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为榜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坚持“立足教育,辅之管理,寓教于管”的思想工作原则,使自律与他律、内在约束与外在约束相得益彰。同时积极引导青年职工全面发展,最终成长为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

因此,新时代加强医院青年思想政治工作,才能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青年医务工作者队伍,提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有一种强烈的事业心,旺盛的创造力,才能迎接新挑战,经受新考验,不断开创医疗行业青年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崭新局面,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医疗行业人才,以推进医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可持续性,推动社会向前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