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8: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祖国河山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形容美好的成语解析
1) 天外有天:指某一境界之外更有无穷无尽的境界。多用来表示人的眼界受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的领域需要不断扩大。也表示美好的境界阅历不尽。亦作“山外有山”、“峰外有峰”
2) 良辰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3) 良时美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4) 良辰媚景: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良辰美景”。
5) 良宵好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6) 目不暇给:美好新奇的事物太多,眼睛来不及看。
7) 良宵美景:美好的夜晚和景色。亦作“良宵好景”。
8) 好景不常: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多用于对世迁的感叹。
9) 良时吉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同“良辰吉日”。
10) 好天良夜: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形容美好的成语及解释
1) 青山绿水:泛称美好山河。
2) 绿水青山:泛称美好山河。
3) 完美无缺: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4) 完美无疵:完善美好,没有缺点。
5) 无疆之休:无限美好;无穷幸福。
6) 休声美誉:休:美好。美好的声誉。
7) 年高德劭:劭:美好。年纪大,品德好。
8) 美景良辰:良:美好;辰:时辰。美好的时光和景物。
9) 姱容修态:姱:美好;修:长远;态:志向。美丽的容貌,长远的智慧。
10) 沾沾自炫:自以为美好而自我炫耀。
11) 窈窕淑女:窈窕:美好的样子。美好的女子。
12) 休明盛世:休明:美好,清平;盛:兴旺;世:世代。美好清平的兴盛时代。
13) 美不胜收: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14) 春宵一刻:欢娱难忘的美好时刻。
15) 吉日良时:吉利的日子,美好的时光。同“吉日良辰”。
16) 京兆眉妩:用以称女子眉样美好。
17) 倚姣作媚:倚:凭借;姣:美好;媚:迷人。凭着自己美貌,任意撒娇胡闹。
18) 大好河山: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19) 苦尽甜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20) 苦尽甘来:艰难的日子过完,美好的日子来到了。
1) 至善至美:至:最。最完善,最美好。
2) 好景不长:景:境况,光景;长:长久。美好的光景不能永远存在。
3) 吉日良辰:吉:吉利;良:好;辰:时日。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4) 良辰吉日:良:好;辰:时日;吉:吉利。美好的时辰,吉利的日子。后常用以称宜于成亲的日子。
5) 年高德卲:年纪大,德行好。邵,亦作“劭”、“韶”,美好。
6) 踵事增华:踵:追随,继续。继续前人的事业,并使更加完善美好。
7) 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后成为一种美好社会的政治理想。
8) 华封三祝:华:古地名。封:疆界,范围。华封:华州这个地方。华州人对上古贤者唐尧的三个美好祝愿。即:祝寿、祝富、祝多男子,合称三祝。
9) 大煞风景:损伤美好的景致。比喻败坏兴致。
10) 稚齿婑媠:稚齿:年少;婑媠:美好的样子。指年轻的美女。
11) 袅袅娉娉:袅袅:柔美貌;娉娉: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12) 袅袅婷婷:袅袅:柔美貌;婷婷:美好貌。形容女子姿态柔美。
13) 人间天上:人世社会和神仙世界。指景物极美好的处所。多比喻境遇完全不同。
14) 如花似玉:像花和玉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出众。
15) 好言好语:好:美好,友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16) 亨嘉之会:亨嘉:美好的事物聚会在一起。比喻优秀人物济济一堂。
17) 尽善尽美:极其完善,极其美好。指完美到没有一点缺点。
18) 庸中佼佼:佼佼:美好。指平常人别出众的。
关键词:德育渗透;新课改;教学方法;故事;道德品质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教师不能只是片面性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播,同时还要注意将德育渗透在平时的教学中。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的德育渗透,教师应该认清新形势,促进德育实效的提升。结合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根据语文教学的思想内涵,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进行深度挖掘,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课文的时候,逐渐形成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素养,建构积极的人生态度。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遵循的原则
(1)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渗透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处的环境如何,对于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尤其是现阶段正处在信息技术发达的社会,各种主流或者非主流的思想在冲击着现代小学生的思维,他们在接触事物的过程中,会逐渐形成自己的思想,正在衍生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意识。首先,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进行思考,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尚小,缺乏较为完善的价值判断能力,认知水平也较低,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学生的价值观与情感态度,要注意与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在日常教学与教学的生活中,渗透德育,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让学生在与主流价值观接触的过程中,逐渐锻炼阅读能力。(2)做到“合于文,立于道”关于道德品质教育,表面上看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与思想观,实际上却与文字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甚至可以说,道德教育与文字的脱离,就好似无源之水。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这一点,在让学生对文章的文字进行品读时,要注意与思想教育并行。比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出塞》这篇文章,阐述了辽阔的边疆,但是还要让学生感受到出征战役的不容易,之后,再从更深的思想角度进行拓展,要让孩子们体会到爱国之庄严,享受和平的弥足珍贵。基于此,语文教师要在教育过程中将思想品德教育当作重要的环节,让学生在接受正确品德理念熏陶的同时,逐步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3)因势利导,丰富多元由于语文学科涉猎范围较广,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不应该死板单调,而应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并在趣味的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在小学语文现行的教材中,有一些文章包括了丰富的情感,比如小学语文《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主要是通过简单的文字描写作者对妈妈的爱,通过这篇课文,教师可在文字之中渗透德育,通过因势利导,让学生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感觉到作者热爱自己的妈妈,珍惜母爱,随之进行德育。
2.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德育渗透的方法
(1)体会语言美,将德育渗透在语言文字中首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美好情感。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涉及诸多描写中国大好河山、瑰丽山水、名胜古迹的文章,其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语言美,可以让学生在欣赏的同时,体会其中的美好情感,让学生不断萌生爱国激情,同时,还能让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得到有效的完善。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这些文章教学时,比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教师可让学生朗读时反复体会其中的文字美,根据文字的描写,激发学生对祖国秀丽河山的热爱。其次,引导学生在体会语言美的同时,还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现如今,很多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女,容易在长辈的宠爱下,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劳动观念缺失。而劳动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结合语文教材,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比如四年级的《幸福是什么》这篇课文,可让学生对这篇课文反复阅读,思考幸福究竟是什么?根据这个话题,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学生会说:幸福是拥有很多钱;还有的认为:家庭和睦,吃好住好就是幸福;或者认为学习成绩优秀就是幸福;等等。当然,这是小学生们自己内心的想法,对于幸福的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相对比较片面。教师可引导学生联系这篇课文,让学生明白真正的幸福需要用自己的双手,通过辛勤劳动,最终促进人类的共同进步,促使人民共同富裕,而非个人的贪图享受。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强化劳动观念的养成,促使学生基于幸福的理解,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活动。(2)凝聚智慧,将德育渗透在成语故事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具有很多的民间成语故事,凝聚了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可以说是历史时代的产物,具有十分深层的含义和内容,蕴藏的道理十分丰富。语文教师可通过一些民间成语故事,让小学生在听故事成语的同时受到启迪,民间成语故事的情节曲折,语言优美,能够对小学生形成巨大的吸引力,学生会受到感染,并学会分清假恶丑与真善美。例如,《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故事,教师可针对这个故事的情节,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内容,这个成语故事主要是讲有一个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将自己的宝剑掉入了江中,他没有立即跳下去捞宝剑,而是刻记号在船舷上,想等船靠岸之后,再根据刻记号的地方去捞宝剑。教师可先让学生思考一下这个人的做法是否正确?之后给学生讲解,让学生明白处理问题时,应该随机应变,而不是固化在老套的思维中,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再如《闻鸡起舞》这个成语故事,主要讲的是晋代将军刘琨和祖逖,为了解救国家的民众,二人相约每天听到鸡叫声就起床练剑,无论严寒酷暑,从未间断,之后在自己刻苦努力下,终于为报效祖国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在听完这个故事后,教师可让学生学人的刻苦精神,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努力学习,将来长大了也能报效祖国。(3)结合生活,将德育渗透在阅读实践活动中鉴于语文学科的特殊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多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并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渗透德育。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要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以促进学生形成坚毅的性格品质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作为前提。而生活作为学生实际参与的一种实践性教育素材,教师可在安排课外实践活动时,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真谛。例如,小学语文中《自己去吧》这篇课文学习完之后,可以设置相关的题目“我学会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比如在家中学会了干哪些家务活,或者学会了哪些本领技能?这个实践活动的举办,学生需要亲自动手去完成,还要思考应该在课堂上怎样介绍,在锻炼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组织能力,懂得劳动最美好的意义。语文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视野,积极参与多种实践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高尚而又美好的道德品质,陶冶情操,具备审美情趣。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之余,还能具备健全的人格,形成社会责任感。(4)聚焦写作,将德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也是重要的组成环节,通过写作文的过程,学生能够真实地将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利用语言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体现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认知水平。基于此观点,教育渗透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将学生的作文与教学生做人统一起来。而学生作文的思想源泉素材主要来源于自己的生活体验,教师需要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结合自身的亲身实践,提高思想感悟程度,写出的文章要有独立的见解,勇敢敞开心扉,真实反映社会实践。例如,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杨桃》这篇课文,作者基于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图画课上练习画杨桃时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详细的讲述,作者根据自己所看所想,将杨桃画成像五角星的样子,引发了其他同学的笑谈。这篇课文主要是指导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要基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不能凭空想象,要尊重客观事实,之后,教师可指导学生自行举例,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应该如何做到实事求是,以及实事求是的具体准备工作应该怎样开展。在此指导下,学生将生活实际与课文内容有机整合,根据课文所阐明的道理,指导自己今后的为人处世方法。除此之外,教学生通过写作文的过程,还可以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尽情地倾吐,展示自身的才情,教师可结合习作批改与心理健康指导,让学生掌握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出现的情绪变化,及时地对学生做出适应性的引导。或者可以说,教师的一句叮咛与鼓励,会让学生产生莫名的感动,甚至会对学生的一生产生前所未有的影响。
3.新课改下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德育渗透教学实践思考
(1)教师作为组织与实施者,需要德才兼备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师的努力付出,但是从实际的教学效果考虑,教师不但要在教育实践中制订科学的教育方案,还要在渗透德育的过程中,成为学生的典范,要给学生树立榜样,要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维以及成长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在与学生共处的过程中,要做到德才兼备,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道德素养,为开展德育提供重要的保障。在新型素质教育提倡德育渗透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还要实现更加科学的育人操作,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与道德品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优势。(2)德育的渗透要恰当地结合教材,做到适度适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体裁比较丰富,有记叙文、散文、古诗词、文言文等多种体裁,这些教材中不乏形式多样的德育资源。因此,在实际的课程教授过程中,语文教师一定不能忽视教材中渗透的德育因子,通过教材内容,让学生懂得主流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思想、乐于助人与遵纪守法的高尚品质,等等。而对教材内容中德育因子的挖掘,需要教师科学的指导,学生正确的掌握内在蕴含的含义,真正完成对文章思想的体验。(3)教师要与学生的特征相结合,因材施教不只是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开展因材施教,在德育渗透的教育中,教师同样要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将其中可利用的素材与学生的性格特点有机整合。比如关于德育理论知识的渗透,教师可主要针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进行讲述,让学生从心理上了解德育的概念,让学生的行为习惯能够遵循德育的相关规定;而具体的教学资源与德育的有机整合,教师可在小学高年级进行渗透,尤其是高年级教材中,一些课文充满了教育意义,教师可结合其中的故事以或者英雄事迹,在教材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德育。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基于新课改的精神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寻找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除了要让学生学国的语言文字,还要对学生的心灵给予净化,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中渗透德育,帮助学生在学习文章的时候感知其内在的深意,开展学习过程中感悟语言美。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做到德才兼备,为学生树立榜样,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寻找中心教育知识点,将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的环节中巧妙渗透,促使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参考文献
[关键词]儿童文学 课程视野 教学策略 教学维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8-043
儿童文学作品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锻炼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都可以发挥很好的作用。
一、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语文课本中的儿童文学作品不仅众多,而且类型、题材等也有着明显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体验。对那些和自然环境有关的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现来加强学生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那些故事性很强的作品,尤其是那些很有趣的童话故事或者寓言故事,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故事表演出来,引导学生走进故事。只有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提升文本教学的整体效率。
教师要善于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策略的选择。比如,在学习《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这篇课文时,由于文中描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教师就应向学生展示一些山河风光的图片。当学到“去发现翠竹的挺拔,松柏的苍劲”时,可以展示蜀南竹海以及黄山迎客松,引导学生理解翠竹松柏的那种坚韧不屈的精神;当学到“去描绘果园的丰收,沃野的耕耘”时,就可以展示丰硕的果林、一望无际的稻田,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成语故事类文本的教学,教师的教学策略则要改变。例如,在学习《成语故事》时,三则成语故事都利用夸张的动作、语言表现出来。比如,“自相矛盾”,教师可以一手拿“矛”,一手拿“盾”,然后双手碰撞,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要根据文本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凸显儿童文学作品的特征,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与认知,而且也能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喜爱之情。
二、拓宽文本内容的维度
教学儿童文学作品时,教师要在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一些拓宽与延伸,这一点很有必要。有的儿童文学选文,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尤其是那些包含着相应的历史、社会背景的文章。对这一类文本,教师要引入相应的教学辅助资料,以拓宽文本教学内容的维度,进而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文章。教师只有有意识地拓宽文本教学内容的范畴与维度,才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更好的理解与掌握。
如,《郑和远航》一文,对未曾接触过这个故事的学生而言,他们很难理解文章描述的内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外,也要稍微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强调郑和的精神品质,不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层面上。在学完故事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些都会很好地增强学生对文章的学习体验。只有不断地丰富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维度,才能真正提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儿童文学作品中有着很多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对这些故事教学时,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非常重要。对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本剧表演等形式进行学习,加强学生对文本的学习体验。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文本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来活跃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对发展、锻炼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自身的人文素养有着很好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教学素材,让语文的教学整体质量得到提升。
例如,在教学《狐假虎威》时,因为这篇寓言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结局,教师在介绍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尝试着进行故事续写。教师应稍作引导。如,原文表现了狐狸的虚荣和虚伪,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学生在思考后就会知道,还表现了老虎的霸道愚蠢和其他动物的胆小怕事。从这两个角度出发,就可以将故事续写下去。这是一个对学生的思维引导与启发的过程,能有效地发展与锻炼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对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要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自由翱翔。这不仅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应当实现的一个基本教学目标,也是所有课堂教学努力实现的目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德育教育 学生人格
在高中阶段语文是基础性的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语文是一种沟通和交流的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如果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进行道德教育,那么学生的德育水平会更快速度的提升。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语文教育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学生在知识积累过程中,净化自身情感和人格修养。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何进行德育教育,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在语文课堂中贯穿爱国主义教育
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只有我们每个人都保持着一颗爱国心,才能够保证我们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繁荣稳定发展。只有人人具有爱国主义情怀,才能推动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进步。爱国主义情怀主要指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无限忠诚,是我国五千年的优良传统。在我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爱国主义情怀推动着我国的各项事业在高速稳定发展。在现代社会中我国的经济和科技都得到了迅猛发展,所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大好河山和和谐社会,所以,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这类型文章的优势,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例如,在高中语文的教材中有的文章时描写我国的草原景色的,体现了我国草原的广袤无垠,通过欣赏我国的大好河山提升学生的爱国热情。还有的文章时介绍爱国者的英雄事迹的,在这些英雄人物中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爱国主义情怀。在课堂中对这些文章进行解析时,教师不仅要解析其中的语文的艺术之美,还要解析其中的大公无私的精神,发挥先进人物的模仿作用。例如,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夜晚主人公在庭院中来回踱步,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设想,激发学生对孝道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尤其是现代的高中生,他们的物质条件是非常充足的,但在日常生后中对孝道却缺乏深刻的认识,加强亲情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
二、在培养学生语文技能中塑造学生健康人格
在学习任何学科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理论知识的积累还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高中语文学科同样如此。在高中语文的课堂中,教师要教授学生必备的语文学科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要教给学生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塑造学生健康品质。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竞争也变得尤为激烈,学生成人后走出校园,步入社会,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在感性思维中学生要做出理性的判断,懂得辨析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要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和发展方向,不至于在困难面前手足无措。所以,在提高学生语文技能的过程中,要加强道德观念的培养和人格的完美塑造。在语文教学中,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是每个语文教师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是语文教师指的骄傲的事情。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将道德教育渗透到语文知识中,全方位多角度的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中教师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高尚品质也可以有自身独特性。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专业能力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文字处处蕴含着鲜活的民族文化,教师要对进行有效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领悟到文中的深刻文化内涵,他们的道德文化也会得到相应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作用就是引导学生感受到其中的精神内涵,让学生感受伟大的心灵和思想。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感受文字中的生命力和活力,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在开阔学生视野的基础上,在审美体验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养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的教学过程不仅能更好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还能够将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穿插在内,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
2、树立学生强大的责任感
学生只有树立了强大的责任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更多担当,更有勇气,拥有高尚的道德情感。所以,每个学生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这样学生在生活中才能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在集体生活中对每个人负责,工作以后对社会、对国家负责。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使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进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教导学生懂得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积极主动的帮助别人,懂得和别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达成预定学习目标。在学习中要懂得和别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意见,分享自己成功的喜悦。同时,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意识,要将集体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将集体交代的任务看得比自己的任务更重要,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集体任务的完成中。在集体活动中,教师不仅要求学生高效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集体活动中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将语文教育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语文教学活动和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完美的人格品质,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从而在高中学习阶段就有高尚的道德修养,为以后的人生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郭同福.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7,No.8302:81-82.
[2]王冬梅.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群文天地,2011,No.23924:105+107.
[3]赵晓春.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初探[J].文学教育(下),2015,No.32103:59-61.
【关键词】“不教”之法;“表现”式语文教学
福建师范大学潘新和先生认为语文教育应该“从‘工具论’‘知识论’‘能力论’回归到言语表现存在论,从语文技能训练回归到言语潜能、才情的‘养护’,从生活、阅读本位回归到表现、存在本位,从实用、应试为主导的外部动力学回归到精神、素养和言语生命需要为主导的内部动力学”。[1]以潘新和先生的“言语生命动力学”观照当前的小学阅读教学,确实能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学过程存在阅读本位倾向,教学中忽略学生主体的生命需求,忽略学生进行积极的言Z体验和主动的言语表现等。
笔者以为,就阅读教学而言,从第二学段开始,很多课文不妨以“不教”之法施教,让学生拥有充裕的表现时间、充分的表现机会――笔者姑且称此为“表现”式语文教学。以下联系相关课文,谈谈“表现”式语文教学的主要设想:
一、课文“不教”,让学生在吟“诵”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由《长城和运河》《美丽的南沙群岛》《庐山的云雾》等三篇课文构成,其中一首是现代诗,两篇是写景文,描写了祖国河山壮美秀丽的景象,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语言浅显,文字生动优美,读来朗朗上口,而且学生很容易受到感染。
我想告诉学生:
这组课文写得很美,很有诗情画意,读了会陶醉,会加倍热爱自己的祖国。老师把课堂的时间留给你们,也把回家作业的时间交给你们,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诵读这些课文,读通、读熟、读美。两天之后,我们举行一个“祖国美”的诗文朗诵会。朗诵会上,我们将会听到声情并茂的朗诵,将在聆听朗诵中领略祖国山河之美,抒发深沉的爱国之情。
【意义解析】
古人早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经典之说,朱熹更有“诵数已足,而未成诵,必欲成诵。遍数未足,虽已成诵,必满遍数”[2]的读书经验,意指读书一要确保反复诵读的遍数,二要确保离开文本能脱口成诵,将诵读的“八字”经典演绎得更为具体。纵观历史,古贤先哲的读书经历,无一不是在山重水复的“书读百遍”中迎来柳暗花明的“其义自见”的美好境界的。古人的这种诵读,跟现代语文教学中的读截然不同之处就在于完全自主,无丝毫外部干预,因而在书中品尝到的是属于自己独有的滋味,享受到的也是他人无法体会的情趣。
目前语文教材中所选范文,语言生动、意境优美的写景状物之文很多,现代诗、古体诗和近体诗也不少。这些诗文,大多没有或者极少有文字上的障碍,非常贴近学生的理解水平。我们完全可以放弃滔滔不绝的“自我陶醉”,放弃自以为是的“话语霸权”,放弃“絮絮叨叨”的教学习惯,把时间交给学生,把读书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吟诵、体味、发现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语言中“潇洒走一回”。
学生领了任务,便以积极自信的姿态去准备,去经历一遍遍的诵读,一字字的斟酌,一次次的尝试。这样的诵读,不仅“诵数已足”,且已娴熟于心,达到“入乎耳,著乎心”的境界,直接促进了语言内化,对增强语感有着重要作用;这样的诵读,增加了当众展示的环节,让学生得以呈现诵读成果,这是锻炼的机会,也是“出彩”的机会,使平时习惯于沉默的学生可以为自己也能站到讲台前而惊喜,更使擅长于读书的学生在展示中体验成功感。而无论是诵读准备还是诵读比赛,学生都从中享受了别样的语文学习。
二、课文“不教”,让学生在播“讲”中表现
【教学构想】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三篇课文的体裁分别为寓言故事、历史传说、民间传说。每一个故事都有情节,或富有趣味,或满含哲理,或饱蘸深情,儿童对它们的喜爱之情与生俱来。
我想告诉学生:
下周的班队活动课将举行一次讲故事比赛。故事内容呢,就是第三单元的课文,请同学们重点准备一个。届时我们将评选故事能手,并授予他们“故事大王”的称号。大家公认讲得最好的故事还将被录下来,制作成MP3音频,播放给全校同学听。相信同学们,棒棒的!
【意义解析】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最基本的言语能力表现为语感,语感就是言语的直觉感知能力。它的主要特征是直觉性和自动化。所谓培养语感,实际上就是培养学生在语言活动中的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而直觉思维和顿悟思维正是创新能力的内在源泉,是创新型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品质。根据学生已有的语感水平和认知规律。在教学中,听、说、读、写各方面都要注重语感的培养,在品词、品句中产生语感;激情入境,引发语感;引入想象,领悟语感;朗读成诵,强化语感;迁移表达,显现语感受。使学生的语感在反复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螺旋式上升。
一、品词、品句中产生语感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掌握词义,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评词语运用的妙处,产生语言的感知能力。如《桂林山水》一文,文中用“静”“清”“绿”三个词来描写出漓江水的特点, 用“奇”“秀”“险”三个词来描写桂林山水的特点。这六个写出了桂林山水意境优美,清新活泼,隽秀飘逸。在盎然的诗意和幽静的情境。通过反复的朗读再透过作者这准确形象而又生动的用词,慢慢地品味到隐藏在这字里行间的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从这样的语言感知中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除了对字词的准确理解外,还应在教学中通过重点句的点拨、引导、运用反复吟读,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熏陶下,引发了情感。如上《落花生》中“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没有好处的人。”生活中,有两个同学,她们家都很有钱,她们中一个穿着朴素,喜欢用行动来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爱护别人,所以很多人都喜欢她。而另一个同学,穿得花枝招展,而且做什么事情都想用钱买,就连做值日也是给钱同学,让同学帮干。请问:这两个同学那个好?又好在那里?为什么?让学生对对问题进行讨论。学生结合己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思考和想象,从而得知:前面那个同学做得好,虽然她长得不漂亮,打扮也极为一般,但她却有一颗真诚的心,乐于助人,爱关心别人,这样才是最美的。她就象《落花生》中的花生一样,虽然矮矮地长在地上,果实埋在地下,可是花生很有用,而不象石榴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挂在技头,用她的鲜艳来显耀自己。教师加以肯定再述。这样通过对比,运用生活中的事来评判好坏来引导学生对句子,对课文理解的感悟且通过课文相关的句段的反复阅读对比,更能进一步加深了认识,由此而产生了顿悟,培养了语感。
二、激情导入,引发语感
语文教科书的取材很广泛,有的是学生生活中已体验过的有的是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为学生创设感知的情境。如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利用现代化的多煤体教学手段进行实物形象、动作形象和言语形象的刺激,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左右脑协同运用,处理并储存信息,利用直觉形象思维的帮助去感悟课文内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感知的东西来作为他们理解掌握学习的内容,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了他们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教学《谁能当经理》这一课,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学会讲文明话,做文明事。教会学生熟读课文后创设这样的情境教育:老师扮演熊经理,学生分别扮演小猪、小狗、小免来应聘作经理的具体表演。在表演中,学生看到了挨挨撞撞的小猪一脚踹开大门来应聘,及急急忙忙的小狗推开门后一脚搬开拦着他去路的椅子来应聘,及温柔的有礼的小白兔轻轻敲门后得到熊经理的允许后才进去,肯把倒在地上的椅子扶起来,然后跑到熊经理跟前礼貌地问好后才报名应聘。小白兔终于能当上了经理。通过创设这样的感知情境,教给学生:从小就应该讲文明礼貌做文明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人们喜欢你。通过这活动的具体感知来充分发挥学生的形象和情感的熏陶、感染,使学生的认识得到升华,美的享受,情感的满足。
三、引导想象,感悟语感
学生只有良好的再现语言表象的能力,才能在朗读中有较好的语感。想像法就是将文中语句具体情境化的过程,通过 这个过程能很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在进行朗读,感知语言文字,准确而迅速地在脑子里呈现出有关表象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联想和想象。
四、朗读成诵,强化语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言虽简单,却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好酒不品不知其味,同样,好文章不读不知其美。只有经过反复朗读,方能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而在这个整体的把握过程中,对于文中所涉及的语感训练。在现代的语文教学中,朗读不但应该是在所有的言语活动中起关键作用而不可缺少的,是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的质量和效率的杠杆,而且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应加强朗读指导,注意引导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去展开想象,使课文描述的人、事、景、物在学生头脑中浮现出来,产生真切的感受,进而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迁移表达,显现语感
迁移表达就是让学生运用课文中感悟到的表达方法,写作方法进行一些口语和书写方面的训练,使学生的语言感知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诗词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千百年来,古诗词由于语言生动凝炼,意境清新深远,音韵优美和谐而脍炙人口。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内容占了较大的比例。它作为文学教育的手段之一,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文学知识上的提升,更能促进学生审美情感上的体悟。因此,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近几年来在一些诗歌教学探讨课上,我却发现了诸多的问题:教师在摒弃封闭式教学时,却往往犯了矫枉过正的错误,在追求教法的花样翻新,内容的广博之时,却往往忽略了古诗词教学内容的规定性和规范性,导致教学内容的混乱甚至消弭。本该是诗意栖居的课堂,却成了条分理析或者是“自我放逐式”的课堂,“诗意”的缺失让人再也感觉不到其该有的“语文味”。
误区一:重形式,轻质量。教学时,教学环节设计巧妙,拓展内容相当丰富,但是教学目标分散,忽略了学生对文本的朗读、探究,对文本的主体知识走马观花、蜻蜓点水。
误区二:泛化内涵,文本放逐。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课文是温庭筠的词两首。这位老师先针对课文内容提了几个问题,然后学生围绕这些问题默读文章,同桌之间交流问题的答案。其后半节课就设计了一个“我与温庭筠的对话”,带领学生与想象中的古人讨论。这种“自我放逐式”的教学对语文教学来说是致命的倾向,使教学走上一条非常态的怪异之路。
误区三:多拓展,少关注。不少教师主导甚至是主宰着文本的阅读。在一些诗歌教学课堂上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带着学生匆匆忙忙地“庖丁解牛”地肢解完一首诗歌,有时甚至连诗歌的意境都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就立即忙于形式各异的 “表演秀”—热闹却空洞。
如此综观,本该是诗意的栖居之地,却因没有诗意地教学,扭曲了本该诗韵浓郁的课堂。
二、我的一节诗歌教学课
八年级上册,恰逢教授杜甫的诗歌《望岳》《春望》。我仔细阅读了教学参考,学习了一些有关古诗词教学的文章。我想,该如何让我们的学生通过课文的学习真正能体会诗的意境,得到美的享受,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突破难点呢?倘若我在教学过程仅作单纯地分析讲解,然后提问,让学生再回答,说说古诗每个句子的意思,接着反复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被动地听着,使劲地记着,至于审美情趣的陶冶,诗的意境的体会、文化的薰陶就不能体现了。反复思考后,我的教学步骤如下:
1、“未成曲调先有情”――补充背景,制造阅读期待
“文章合为时而作,诗歌合为事而作”(白居易),诗歌是主体的意识流,有感而后发。为此,就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否则便会遇到教师在上动情讲诵,台下学生却窃笑一片的尴尬场面。所以在讲课前我先引用三副对联来激起学生兴趣: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满眼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
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从这些对联中所寓指的人物-杜甫谈起,让学生们根据课前预习的资料来介绍杜甫的生平、写作背景。
通过这一环节,很容易暗示学生感受作者情怀,增加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诗热情。这对下面理解诗歌,把握情感就拿捏得更准了,为诗歌的吟诵和理解垫定了良好的基础。
2、“轻拢慢捻抹复挑”――声声入耳,调动情感的期待
让学生领会古诗之美,离不开诵读。深情朗读是奏鸣情感,拨动想象的琴弦。古诗词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 只有在熟诵中才能真正领悟词意、诗境, 才能在文本与情境之间架设起心灵的桥梁,真正品出诗人欲表达的深沉的情感。“读书千遍,其义自现”并非是毫无道理的。“读”是形成语文素质,获取新知识和新信息的重要渠道。高质量的读,有助于营造气氛,再现意境,加强理解,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与其让教师单纯地精讲,倒不如让学生有感情地去朗读那些精彩的描写。大量的语言优美、感情真挚的古诗词,通过诵读可化平面的文字为立体的形象,让学生产生不可言传的美感。所以我着重设计了朗读环节,让学生读而后品,体会诗的意境。
读之前,我先进行了朗读指导:写《望岳》时,诗人风华正茂,满怀抱负,遍游祖国大地,全诗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境象。语调要比较昂扬一些,表达诗人誓欲大展宏图于未来的雄心壮志。写《春望》时,战火不断,国破家亡,民不聊生,诗人也妻离子散,朗读时要语调忧愤、低沉一些,感情凝重,风格沉郁,表达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紧接着在课堂上进行了多次反复吟诵,如教师配乐诗朗诵,学生听读,全体学生配乐跟读、指定学生朗读,全体学生配乐朗读等等。在古典乐曲声中,我感觉学生读得越来越有感情,他们在读中已渐入诗境,情感期待已在此中调动起来,一种与诗人共通的情感已呼之欲出了……平时老师要花很多口舌讲解的东西,我想通过这样反复的诵读学生已不言而喻了。
3、“沉浸浓郁,含英咀华”―― 披文入情,架设理解的桥梁
读,仅仅是品析诗歌的重要一步。“读而优则品”,还须进一步地“推敲”方能品出诗中之味,品出作者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在这一环节我设计让学生先大致说说自己读诗后所理解的诗意,然后再次播放配乐诗朗诵,要求学生边听边想,想像诗歌描绘的画面和意境,体会诗的诗情画意。再用“你有一双慧眼吗?”这一环节说说两首诗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指出来并说明原因
这些环节的设置,等于给学生找到了理解诗歌的“抓手”,能够循着作者行文的思路,以词句作为切入口感受人物的形象,领悟人物的情感,准确把握作品的重点。由此学生发言很积极,很快就找出了诗中的关键性语句,如“望”的品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等名句并加以鉴赏,有些学生还结合自己的经历来谈对诗歌的理解。这些语句都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灵,引起了学生的共鸣,并进而透过语句读出一个时代、一段历史,读出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读出了与自己相通的情感。
三、万家忧乐在心头――关于古代诗歌教学的一些领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阅读 有效性
什么是小学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我认为语文阅读课课堂教学有效就是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学会语文知识、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形成语文学习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得到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并且使之能持续发展。那么怎样达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单位时间让学生有所得、有所获呢?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谈一谈。
一.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深钻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基础
课文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我们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解读文本,从学生实际出发确定教学目标及内容,选择教学方法及策略。学生的需求是什么呢?
1.疑难处。老师在解读课文后,要思考,我的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知识基础和情感起点?这篇课文中,学生不懂、不理解的会是哪些词句?哪些问题是学生最需要老师引导、帮助的?开课后,老师直奔重难点,这样既不浪费教学时间,也不会因为知识链的隔断而让学生不得要领。如《梅花魂》一课中:“魂”指什么?“梅花魂”又指什么?从而引导学生通过抓住外祖父的行为、语言、所发生的几件事来懂得其内涵,并激发学生内心的美好情感。
2.兴趣处。若文章中出现了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或描写,那么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若整个教学,学生都处在一种“兴奋”状态之中,是一个优秀教师教学素质的真正体现,也是教师知识基础的真正体现。比如,在《囚蚁》这一课文的教学中,学生对为什么要把作者养蚂蚁说成是“囚蚁”、怎样囚蚁特别感兴趣,抓住学生这感兴趣的问题与文本对话,教学效果也就得到真正实现。
二.注重教学规律,是有效教学的保障
1.阅读教学注重整体性原则。
课标提出“整体把握”,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这样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在课文中,抓住那牵一发动全身的“点”“线”“面”……关键的词语、句子、过渡等,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三峡游》,教学时紧紧抓住“这里不仅有自然美,更有人间创造的奇迹”展开,在品词品句中,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随着游览过程而增加。
2.教学环节简洁自然,把课堂还给学生。
真正的好课主要教学环节往往只有几步,着重让学生充分地与文本对话,读写说悟,实实在在地体会揣摩语言文字,学生已知的,教师尽量放手让学生自己学;学生有困难的,教师组织大家互相帮一帮;难度更大点,借助其他力量,如查阅工具书,上网找资料,向专业人士或有识之士请教……如在学习《海的颜色》,第一个环节读大量描写海的词语,要求结合这些词语想象画面,用这些词语描写大海;第二环节默读课文,引导学生“批注”,写下各自的理解、感受、欣赏和评价;第三个环节完成“表格练习”;第四个环节是交流“批注”感情朗读;第五个环节完成课堂作业,简洁自然的教学环节,使学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去主动思考,积极感悟。
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闪现亮点。
每堂课只有四十分钟,在单位时间内解决重难点,这才称得上有效教学。因而整个教学设计必须为解决重难点服务,若无帮助的,即使形式再好,再有特色都不需采纳;反之,只要能突破重难点的,即使再笨拙,也是有效的,只要教师走实“感知”——“感悟”——“感情”每一步。如在《用目光倾听》一课中,对于“真诚的目光胜似千言万语,目光传送的是温暖的春天”这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在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对本句话字面的意思进行理解,接着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如生病时,妈妈的目光好像在倾诉什么;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的目光好像在述说什么;与同学解除误会时,同学的目光又仿佛在告诉我什么……在此基础上,为了让学生彻底品悟到,趁热打铁引导:“同学们,你们现在所说的情况,往往可以用语言说上两句。然而有些时候真的无法说话,目光又起着怎样的交流作用啊?让我们一起走到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现场。”出示相片,让学生们观察想象,“你们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学生在这样感知、感悟后,情感生成水到渠成,并声情并茂地朗读起来。
4.当堂作业,因材巧练。
“光说而不练假把式。”当堂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作业的设计,科学设计,因材巧练,以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成绩。要做到因材巧练必须在备课时下功夫,除了在《课程标准》指导下用好教材及教参外,还要参考《课堂作业本》等作业设计。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或自己设计一定的练习,让练习促进课文的阅读理解,课文的读悟也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夯实基础。同时,在自主作业设计时要增强作业的典型性,精心选择足够类型、形式多样和适当数量的题目,让学生练一题而通一类,“不要学生做废题”;增强作业的多样性、趣味性,画一画、演一演、唱一唱、背一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作业的自主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在作业的量、难度和形式方面给予不同安排,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作业;增加作业的开放性,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迁移性的练笔(续写、扩写、改写)促进想象力的发展、拓展性的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针对性的操作设计注重学生的感悟和体验、开放性的综合性学习为语言实践搭建舞台……学生兴趣盎然地上课,游刃有余地作业,当堂布置,当堂完成,认真面批后及时反馈。这样,学生学得轻松快乐,练得扎实有效,课堂也就有效起来。
三.创设体验,善于敏捷地捕捉课堂上学生的生成,是有效教学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标准》中多次用到了“体验”一词,在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注重情感体验。这意味着语文教学非常强调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境出发去体验感悟,重视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累移到课文里,产生情感共鸣,同时在体验和交流体验中发展语言,形成能力。
学生自己对文本有一定的理解,但往往理解不会深入,教师需创设体验点,引导学生从生活的角度出发,去深入地理解文本的情境和情感,体验点的创设比贴标签式的说教会使学生更易于接受。当课文意义生成在学生的原认知结构中找不到呼应时,引导学生移情体验。由于受知识和生活经历的局限,学生对课文中所蕴含的主题与情感往往缺少体验,经常产生陌生感与疏离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组织过程中,特别要注重找到学生类似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教学效果。如《己亥杂诗》中,学生对“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是很理解,于是,就创设了“我会怎么劝君王?劝大臣?劝将士?劝人民?”这样来生成情感。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丰富了对文本的感悟,在入境的同时真正地入情了,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与作者同悲同喜,受到了情感的感染与熏陶,实现了心灵的交融。
四.抓实语言文字训练,是有效教学的根本
语文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语言文字训练反映了语文学科的教学个性,通过语文学习,使学生内化语言,最终发展自己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将语文教学实实在在地落实到语言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注意学法指导,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在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感知品味时,需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学习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做到对语言文字的理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而让学生掌握阅读理解的方式方法,提高语文素养。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要注意语言的表达效果。语言是文章的载体,“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语言,在任何阶段都不能忽视这个根本任务。”课文中呈现的大量语言材料,是极其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如《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玩耍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样的语句可以领会恰当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的作用。课文中这样鲜活的语言不胜枚举,我们要用敏锐的眼睛、敏感的心灵去发觉,一定能找到更多的语言范例,让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感受语言的魅力。
落实语言文字训练,注重“读写结合”。学生学习语文的真正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而最终的落脚点是书面表达能力。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很好地融合了这一传统的读书方式,注重对文本学习的批注,注重把学生的感悟写下来,注重当堂动笔写话,从而使语言的训练落到实处。如学习《匆匆》,在学习第三自然段后,也让学生模仿作者的表达方式,写一写自己的日子是怎样流逝的。从而领悟表达方法,学会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