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高高秋月照长城

高高秋月照长城

时间:2023-05-30 10:28: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高秋月照长城,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很明显,对这些知识性语言,我们一读就能做出评判,对“高高秋月照长城”这样的存在性语言,我们的智力好像遇到了困境,它与“别离情”、“边愁”到底有什么必然的内在联系呢?这么平白如话的语言竟让人费解,让人一时觉得缺乏词汇。智力遇到困境的地方就是耐人寻味的地方。琵琶舞蹈,叠换新曲,但永远换不掉的,是《关山月》曲子所表达的那种“离别情”,永远听不完的,是“撩”得人心烦意乱的“边愁”,这别离情,这边愁,到底愁到何种程度?恐怕作者自己也是一言难尽的。这时候如何表达这种难以表达的意思呢?作者的办法是:避难就易,机智地放弃对这种说不清道不明情绪的“直陈”,转而描写眼前的环境,用“高高秋月照长城”一句为全诗作结。这是在知识显得乏力、智慧不能到达的地方,转而求诸存在,直接把“当下的”、“眼前的”、“现实的”镜头推给读者,让读者去“直观”。

运用这办法,看似在困难处退了一步,但实际上是完成了一次由知识到存在的超越,从而引领读者从“理解”走向“感受”、“体验”,于是,诗歌便不再是我们需要凭借智力去阅读的东西,而是我们可以“生活于其中”的东西了。于是,我们就可以凭着自己的感受、体验对诗歌做出不是科学性的而是存在性的把握。这别离情是一种怎样的情?这边愁是一种怎样的愁?我们虽然无法用准确的知识语言表达,但我们却能说出我们感受到的存在,感受到的境界:那是辽阔苍茫的关山,那是绵延万里的长城,那是长夜如水的月光,那是浩淼无穷的空间它澄澈而朦胧,具体而渺远,空灵而雄浑,冲虚而盈满然而,这仅是对这种空间存在的描摹,若问别离情、边愁到底如何,我们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仍然有种说不清的惶惑。也许,明天,让我再读这首诗,所得的感受又不完全是这样了。根本的原因是“,高高秋月照长城”说的是一种存在,在把握“情”、“愁”等心理状态时,它不是科学知识的对象,是无法用准确的科学知识语言做概括的。这就是这类诗歌让人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的秘密。无穷的艺术魅力往往不在主题的高深上,而在表达主题时不是运用科学知识性语言去“直陈”,而是运用存在性语言去描写,描写的不是事物本身而是环境空间。对于主题来说,这些描写都是侧面描写。这种情况在我国古代诗歌中俯拾皆是,比如王维的著名的《送元二至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从题目和诗的内容上很容易读到的信息是:时间、地点、送别、劝酒、被送的人及去向等,这都是科学知识性语言,一读就懂,不是诗意隽永的地方,尽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因为表达了一种深厚的别离之情而成为千古名句,但它毕竟是明白如话的文字,不会让人品索玩味费尽思量,真正让人玩味不尽的倒是诗的前两句的“起兴”式描写。渭诚的早晨下着细细的雨,打湿了路上的尘土,从客舍里望出去,新春的柳枝泛着青青的光。在这个空间里,相别的人儿到底是什么感受呢?是凄清?是悲凉?是伤心?是依恋?是孤寂?这个初春的早晨,这个下着小雨的早晨,这个地面上潮湿的早晨,这个柳枝已经变得暗绿的早晨,这个树枝上挂着水珠的早晨,到底给这两个相别的人儿一种什么滋味呢?我们觉得有点说不清,只能感叹诗句的耐人寻味了。这里,让我们真正体会到了含不尽之意意在言外,状难写之景景在眼前的妙处。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描写完琵琶女美妙的琵琶曲子之后,作者仍然觉得意犹未尽,于是,他就把这种口不得而言之的不尽之意寄托给空间存在,落在了环境描写上: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尽管作者已经对琵琶女的琵琶曲作了十分出色的描写,但人类的语言毕竟是有限的,而人们要表达的意思却是无穷的,已经描写出来让人们感受到的琵琶曲是那么美妙动听,但有些感受肯定是作者无法描写出来的,怎么办呢?作者将笔锋轻轻一转,把此时此刻的环境推给读者,把此时此刻的空间存在推给读者,让读者仍然回味无穷,仍然留恋往返,感受着琵琶女演奏的美妙效果——清清的江水,静静的船只,明净的月亮,辽远的夜空这境界多么宁静,多么空灵,多么邈远,多么澄澈,而你,和作者一样,就笼罩在、沉浸在、陶醉在这宁静、空灵、邈远、澄澈里,那是怎样的一种享受呢?

作者:郑伟 单位: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学

第2篇

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2、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柴侍御》

8、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驩州》

9、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楼送辛渐》

1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11、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长歌行》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1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14、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5、青山明月梦中看。

16、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

19、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塞上曲》

20、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答武陵田太守》

2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塞下曲四首》

22、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23、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4、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25、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26、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从军行》

27、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

2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第3篇

一看标题作者:题目定诗由,作者定诗风。

考场速读诗歌,一定要先读题目,且不可跳过。因为题目或为写作的缘由,或是作者写作的目的,或与作者当时写作的场景有关,或直接表达作者的情感。因此看题目就是审题,看题目就是思考问题:想缘由、想目的、想场景对象、想情感,把思维由表层引向里层。如杜甫《秋雨叹》这一题目交作缘由,王维《山中送别》这一题目交作目的,《北陂杏花》这一题目交作对象,杜甫《恨别》这一题目交作情感。

考场速读诗歌,一定要看作者,想作者人生境遇,想作者诗歌的一般风格。人生境遇影响作者的情感取向,而每类作家往往有自己固定的风格,如李白诗清新飘逸,杜甫诗沉郁顿挫,乐天诗雅俗共赏,李贺诗奇诡变幻,义山诗含蓄绰约,杜牧诗清丽俊逸。了解作者的诗风,对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语言有很大帮助,同时诗风也可能是命题点。

二看意象炼字:意象传情思,炼字为诗眼。

考场速读诗歌,一定要抓关键词,看意象就是抓关键名词。特定的意象,往往包含特定的情感,而且是古代诗人在创作中已经形成的一套符号系统:诗中写了“”,往往表达“不畏权贵,追求淡泊”的情感;诗中写了“月亮”,往往表达“思乡”之情;诗中写了“杨柳”,往往指“朋友依依惜别之情”;诗中写了“鸿雁”,往往抒“羁旅伤愁”的情感。只有迅速把握意象寓意,才能迅速把握诗歌的内容,迅速把握诗歌的意境,迅速领会诗歌的主旨,迅速感知诗人的情感。

考场速读诗歌,抓关键词还要抓住“情语”,尤其是意象前面的修饰词,意象后面的动词形容词。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象是风、天、猿、渚、沙、鸟、落木、长江,这些意象透露出萧瑟苍凉的情感,而“急”、“高”、“哀”、“清”、“白”、“飞回”、“萧萧下”、“不尽”、“滚滚来’’这些修饰语、描写语都是诗中的“情语”,直接透露诗人的感情,而且增加了强烈的苍凉凄清之情。

考场速读诗歌,还要研读炼字。许多“情语”往往是古人炼字处,炼字处常为诗眼,诗眼是诗人抒情的关键词关键句。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的“见”字,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这些是诗人独特的感受,这些地方又常常是鉴赏语言的设题处。

三看省略倒装:省略需补充,倒装要调整。

考场速读诗歌,必须发挥想象,合理补充。诗歌讲究精炼,尤其是近体诗词,短小精炼,鉴赏时需要运用联想想象进行补充。杜甫的《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根据诗意补出省略的主语、谓语和宾语就是:“(李白的诗)清新(像)庾开府(的诗),(李白的诗)俊逸(像)鲍参军(的诗)。”补充后诗意豁然贯通。

考场速读诗歌,必须懂得诗家语,即倒装。古诗(尤其是近体诗词)由于适应格律的要求,经常对语序作适当调换,出现一些倒装句,只有理顺了古诗语序,才能准确地把握诗人的表意重点。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调整过来应是“明妃生长村尚有”。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调整过来应是“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王昌龄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实为“遥望孤城玉门关”。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笑春风”实际是“在春风中笑”。只有这样理顺调整,才能准确理解诗意。

四看尾联注释:尾联显主旨,注释破难点。

考场速读诗歌,必须关注尾联。古诗大多卒章显志,显志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二是以景绪隋。但不管怎样,关注尾联都能帮助你把握诗歌主旨。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直接抒情,抒发了对钱塘湖的热爱之情。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最后一句以景结情,寓情于景,含蓄无限:古老雄伟的长城绵延起伏,秋月高照,壮阔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第4篇

关键词:古典 文学 诗词 点染

苏教版必修四“笔落惊风雨”提出了与古典诗词欣赏相关的知识,如“起伏、才思、语次、意象、点染、叠字”(必修四75页)。但是,许多老师无视这个“点染”,有的老师搞不懂什么是“点染”,索性跳过不讲,有的老师只言片语地点到,学生终是不理解;教研会议时,我问专家什么是点染,专家说高考轻术语,不讲也罢;查阅各种高考复习资料,无一本高考资料讲到“点染”,查阅高中语文各种期刊,也极少有人针对高考诗歌鉴赏题来培养学生的“点染”能力。

但是,我仔细地研究了高考诗歌鉴赏题,虽然不要求学生答出“点染”这个词语,却常常在考“点染”这个艺术手法。例如:2011浙江《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第二小题要求学生简析画线句的表现手法。答案是——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之情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词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阳”、“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答案中虽然没有“点染”这个词,但考核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却是实实在在的“点染”。

一.什么是点染

什么叫点染?查阅许多文献,只有解说和例说,至今无人定义过。点和染本是绘画的一种表现手法,后引入到诗词创作中。还是以苏教版《雨霖铃》为例来理解“点染”吧。刘熙载说“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矣”。但刘熙载却没有发现《雨霖铃》另一处“点染”——“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统领,叠字“去去”“点”明了不忍离别的情态,一步三回头,五步一叹息,然后是“染”,用“千里”染离别之恨远和恨别之久(千里既是空间,也需要时间),用“烟波”来染离情之凄切,用“暮霭沉沉”来染离愁之“无绪”,用“千里”“暮霭”“楚天阔”的宏大背景来染一叶扁舟的渺小和孤独。

综上所述,我以为,点染就是诗词中抒情后再从多角度来丰富之形象之(或先形象后抒情)的一种表现手法。

点染是种表现手法,我们必须明确几点:点与染是同时出现,即有点必有染,反之亦然,绝对不能理解为这首诗中运用了“点”而另外一首中运用了“染”,反之亦然;点与染之间无缝相接,点了之后紧接着就是染,反之亦然,点与染之间不可以插入其他句子;从主次关系看,点是核心,染是左右上下,点是主旨,染是为点服务的;从抒情角度看,点与染的抒情是叠加的,一体的,相融的。如贺铸的《青玉案》下片“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中“试问闲愁都几许?”是“点”,直接抒情,是全词的抒情重点,紧接着无间缝地用“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来“染”,从三个角度描写景物来丰富、具象“闲愁”之多之久之生长;点和染在情感上是叠加的,都是“闲愁”。

二.点染可分为哪些类型

1.从点染之间的位置关系,点染可分为先点后染和先染后点两种类型。⑴先点后染,就是先点出写作目的或诗歌主旨,然后再从不同角度进行染。如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用“多少恨”来点明全词主旨,用“梦魂中”点明所写之景都是梦中,都是故国家园之景之人之事;用“旧时游上苑”之“车如流水马如龙”和“花月正春风”来染最快意的人生。点与染之间形成了极大的反差,曾为九五之尊,今为阶下之囚!点得明晰,染得淋漓,荡气回肠。⑵先染后点,就是先从不同角度写景叙事状物,然后点明主旨。如李清照《声声慢》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先从满地憔悴的黄花无人摘、独守难耐、梧桐细雨三个角度来“染”愁,结句猛然一收,“点”得入木三分!

2.从点染之间内容关系,可分为正染、反染、问答染。⑴正染,就是“染”的内容与“点”的内容在情感的方向上是一致的,是并列或递进关系。如辛弃疾《摸鱼儿》下片“长门事,准擬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中的“闲愁最苦”是点,升华前文,然后用“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来染,丰富、具象“闲愁最苦”:他有抗金的决心,有杀敌的本领,却没有报国的机会;空耗着自己的生命,虚度着自己的年华,百无聊赖、闲愁最苦;他无法解脱交织在心中的这种压抑、也最怕在烟柳夕阳中登楼远眺,因为那落日残阳的光景,太像南宋目前江河日下的危弱形势,叫人看了心肠断裂。⑵反染,就是“染”的内容与“点”的内容在情感的方向上是相反的,用对比、对照、反衬手法形成巨大反差,更能撼动读者。如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全词通篇皆染,最后一句是点。“染”的部分描写了一个报国杀敌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醉里挑灯看剑”的运筹帷幄,“沙场秋点兵”的壮怀激烈,“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的冲锋陷阵,“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千古流芳。结句“可怜白发生”如雷霆乍惊,猛地一“点”,将前面“染”的万仗豪情一下子打入万仗深渊,原来前面“染”的只是一场梦,现实中却是失意得一世无成的“白发”生。再如秦观的《鹊桥仙》下片“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用“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来“染”离恨,作者本可以沿着“愁”写下去,却陡然一“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格调高亢,这一“点”,真是神来之笔!⑶问答染,就是点染以问答形式出现,“点”是问、“染”是答。如高适《除夜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中“客心何事转凄然?”以问的形式来“点”明除夜思乡之情的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以答的形式来“染”:染的部分极妙,不写自己思乡,偏说家人想念自己;故乡的亲人在这个除夕之夜一定是想念着千里之外的我,想着我今夜不知落在何处,想着我一个人如何度过今夕……“霜鬓明朝又一年”,“今夜”是除夕,所以明朝又是一年了,由旧的一年又将“思”到新的一年,这漫漫无边的思念之苦,又要增添新的白发了。

三.如何判定“点染”

1.从虚实角度去判定点染,一般来说,诗词中表明写作目的或诗歌主题的句子,多为实,是点;虚景多为染。如《塞上听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中的“借问梅花何处落”是点,点明听吹笛,其中的《梅花落》是笛子吹凑的音乐,是写实;“风吹一夜满关山”是染,是虚景,这个点染也是神来之笔:将“梅花落”拆用,又实景中构成一种虚景,仿佛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片,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

2.从表达方式去判定,一般来说,抒情议论的句子就可能是“点”,而叙述描写的句子如果内容上情感上与抒情句叠加,就可能是“染”。如《减字木兰花》“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香。黛蛾长敛,任是东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首句是直接抒情,“天涯旧恨”是点:“天涯”写彼此分离天各一方,“旧恨”写分手时间之久,别愁离恨之长;后面几句是染,从孤独无人问、内心凄然、容颜不展、高楼望鸿等几个角度来染。

3.从位置上去判定,一般来说,点可在开头,可在结尾,可在中间。如果在词中,点的位置多为片头片尾或过片头,前文所述的“多少恨”是在片头,“多情自古伤别离”就是处于过片的开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就是在片尾。如果在诗中,点的位置多为起承转合之“转”的位置(其他位置也有的)。如“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中“乡心正无限”是点,“一雁度南楼”是染。再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中的转句“撩乱边愁听不尽”是点,“高高秋月照长城”是染。

第5篇

关键词:诗词鉴赏 月亮 意象

所谓意象,《辞海》是这样解释的: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据前人解释:“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其实是“意”的寄托物。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在古诗中,一些字眼是含有固定意象的,“月”便是如此。

月亮,早已成为民族感情的载体,她空灵、清澈、高洁,又是文学作品中的典型意象。但面对同一轮明月,抒发的感情却不尽相同:或抒发相思离别之情愁,或倾诉旷达潇洒之胸襟,或寄托济世报国之壮志,或思索社会人生的感悟。自然事物“月”经由不同的人、不同的境遇,必然打上各自情感的烙印。现结合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咏月古诗词,浅析“月”的常见意象,不揣浅陋,聊作抛砖引玉之用。

一、辽阔之月――“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杜甫《旅夜书怀》中“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诗人遥望天际,寒星垂挂,无边的原野格外辽阔;近看江中,急湍奔流,倒映的月光在动荡喷涌,月夜原野辽阔的静和江流奔涌的动这一壮阔飞动的景象,形象鲜明地突现了出来,使诗情更加浓郁,境界更加阔大。月夜的壮丽景色诉诸笔端,壮志豪情“意”于心中。古人借月状景,抒写辽阔的还有边塞诗人,他们创造了一种博大、阔远、丰腴的意境,唐代高适的“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以月为意象,创设了开朗壮阔之意境。

二、闲适之月――“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古诗文中营造美丽画卷,月亮是不可或缺的主角,这类月亮我们称它为闲适之月。“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在《鸟鸣涧》中让月亮以动态的形式出现,一个“惊”字打破了春山宁静,一轮明月的出现,更加渲染了清幽与雅致!具有同样意象、意境的还有辛弃疾《西江月》中的“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而陶渊明“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那份悠闲自在的月则是另一番“但使愿无违”的心“意”吧!当坡看到“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的绰约妩媚的姿影时,整个身心都陶醉了:感觉到自己“飘飘乎”、“羽化而登仙”。在不少古诗词中,文人墨客常常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

三、思念之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蕴含思乡念友之情,或是寄托亲人的苦苦相思,或是饱含眷恋故国深情。在众多的咏月古诗词中,这一类是最多的。

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当诗人“举头望明月”时,一缕乡思便从心头油然升起。再如:“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仍是写出了少年李白眷恋巴蜀大地的深情;还有抒发相思怀人之感的古诗词,如:“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李商隐);“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等。最让人割舍不下的是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望月思故国的那种痛楚情愫。这些都是诗人望月怀亲、思乡念友、怀念故国的一往深情。

四、孤苦之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等是事物的同质异构。但在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月作为愁绪的意象,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有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清之月;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苦之月;有柳永“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苦楚之月;有白居易“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的悲戚之月。月亮反映着古代诗人骚客孤独与寂寞的心态,反映着失意者寻求慰藉与解脱的心理。这些意趣蕴含的意象,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和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

五、怀古之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明月不关人间事,依旧月缺月圆,而人世间早已是充满了无数的悲欢离合。面对它,诗人发出了“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慨。明月就像一位历史的见证人,目睹着中华民族的兴衰、荣辱。王昌龄的《出塞》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用“秦汉”修饰明月,把历史与现实巧妙地连成一体,把对国运衰微的感慨自然寄托在“明月”中,战乱思良将,国难怀故人啊!姜夔的《扬州慢》中:“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月亮本来是无声的,可词人用“波心荡”的动来映衬“冷月无声”的静这样的神来之笔,月就有情感、有声音了:她曾目睹了二十四桥明月夜,游人如织,笑语欢声,美人吹箫。而今玉人不在,湖水冷冰,怎叫人不伤感!

六、祝福之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人生却是短暂和渺小。在诗歌中,月亮这一意象引发了人们的理性思考。

月亮是亘古不变的象征。“月亮时晦时明,时圆时缺,周而复始,也启示人们对宇宙永恒的思考。苏轼的《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流露出了词人悟透人生的洒脱和旷达的性格,对远方亲人的怀念,也是对普天之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第6篇

关键词: 中西诗学差异 社会经济、政治特征 宗教、科学特征

“诗学”来自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与美学名著《诗学》,它包含诸多内容:诗的种类,性质的探讨,史诗的研究,悲剧、喜剧的研究,还涉及音乐,名称虽为诗学,实则应为文艺学。“中西比较诗学”是从理论的高度来辨析中西文艺的不同美学品格并深入探讨其根源的研究。本文从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和宗教、科学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中西诗学的差异。

1.中西社会经济、政治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古代文明的爱琴海区域和中华古代文明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是极不相同。古希腊的海上贸易,促进了手工业、航海业和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最终形成了以工商业为主的古希腊社会经济的商业性特征。与此相反,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一个极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八百里秦川”的陕西关中平原,平坦广阔,肥沃的土地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以农为本”的农业性特点一直稳定地延续下来。可以说中西社会最根本的差异是西方社会经济更具有商业性特征,而中国社会经济更具有农业性特征。无论是西方的商业性社会还是中国的农业社会,都对中西文学艺术与诗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1.1中西方文学形式不同

中国古代文学以抒情文学为主。其根本原因之一在于农业性社会生活恬然,人们每天在农田里劳作,向往的是“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人们成天与田园山水相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农耕生活竟使得诗人们无事可叙,只剩下一缕缕情丝可供抒发。这里没有海上的拼搏与冒险,而是人与大自然和谐交融,在这情景交融之中,就产生了以感物抒情为主的文学艺术传统。在《诗经》中,无论是爱情诗还是农事诗,都饱含抒情的韵味:“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所以为什么在并不张扬个性的中国,抒情诗能成为文学的正宗,其原因恐怕就在这里。与中国相反,西方的商业充满了冒险,充满了不可预知的惊涛骇浪,这使他们看到了更加深奥难测的东西,这些冒险活动中充满了惊心动魄的事件,与自然山水风光相距甚远,故而叙事成为文学活动的主要内容。

1.2中西方价值观不同

西方社会的商业性特征和中国社会的农业性特征,对其民族性格和价值观产生了决定性的作用。商业经济环境下培育起的西方人崇尚个人的自由平等、个人的奋斗、个人的财富、个人的爱情、个人的享乐及个人英雄主义。自我是西方表现内涵的核心,与外在世界相隔离相对立,久而久之产生了以自我为核心,以私利为基础,以享乐为目标的敢于冒险、敢于进取的开放性民族品格。

与西方相反,中国的农业性经济,使人们眼界狭窄,安贫守旧,不肯冒险。严格的宗法政治压抑着人们的个性自由,更无民主平等可言。所以文学作品不具有自我表现的意识,它所言之志,是与社会和宇宙相连、相通、相合的,它所追求的不是对立,而是和谐;不是自我表现,而是天人合一。

1.3中西方爱情观不同

在西方,古希腊的雅典民主制度和商业经济方式使西方人培养了崇尚个人爱情和个人享乐,以人为本。即使是爱情,他们也看作是个人的认知生理和心理的需要。因此,尽管西方文学以叙事为主,却提倡情感的宣泄淋漓,以便获得舒畅心情。

中国诗学主张抒情言志,却提倡节制情感,勿过勿滥。主张情感,文质彬彬,提倡素淡的文采和风格。如《诗经》中305篇抒写男女相思相恋的各种情感的诗,有较少的封建道统的艰涩,有“天地元声”的清新,但这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男女爱情诗却被认为“越礼”,而长期遭受不公平待遇。如《王风・采葛》: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诗中主人公大胆地表达了一日不见如隔“三月、三秋、三岁”的感受,话语虽简单,却十分传神地表达男女之间的款款深情,即使在当代中国也少见如此直白的表达。这种诗歌与后代诗歌巧妙含蓄地表达异性间的求爱格格不入。又如中唐时的《金缕衣》: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主旨是劝人及时享乐,以及对爱情大胆追求。却因表意太直露、太大胆,故一千多年来,无人敢去担这一作者之名,所以作者也只能成为无名英雄了。中国古代诗歌中虽不乏优美的爱情颂歌,但是,一味地讴歌爱情,是与宗法政治不相容的,最好是做到“乐而不,哀而不伤”。

2.中西宗教、科学特征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西方社会强调宗教性,从古希腊至中世纪,从宗教改革到现当代,无论社会怎样发展,其宗教氛围都大大超过中国。中国的宗教主要是儒、道、佛三教。三教之中,儒、道二教代表中国文化传统的宗教。中国宗教重现世,追求今世的满足和完满。基督教重来世,以彼岸的永生为最高目标。儒家的“仁”不同于基督教的“博爱”。西方宗教的爱有较强的平等意识,中国宗教的爱有差等。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不分贫富贵贱,大家都是兄弟姐妹。儒家学中强调一个“仁”字。在孔子看来,自然万物是不平等的。

2.1中西方人眼中的自然

西方人眼中的自然是怎样的呢?在商品经济中,贸易是最重要的经济活动。商人经常在崇山峻岭中艰苦跋涉,在茫茫大海中战狂风斗恶浪……可怕的自然界,似乎处处都在与人作对。在古希腊神话中也不例外,主宰自然界的宙斯,处处与人类为敌,他将盗火给人类的普罗米修斯锁在高加索山上,让神鹰残酷地啄食其肝脏。还让潘多拉打开盒子,把灾难与瘟疫降给人类,然后发动奥林匹斯山上的神消灭全人类。所以天人处于尖锐对立的状态。这迫使人们用自己的智慧了解大自然、战神大自然。因而,冒险、奋斗、进取就成为西方民族的显著特征。这一理念成为诗人们张扬个体意志的无意识的温床。但是西方人所不断追求的正是超越于自然之上的理性存在,认为万物只是自然存在,它必须打上人的意志的印痕。

中国的天人关系是怎样的呢?因为农业丰收取决于大自然风调雨顺,人们生计全靠大自然的赐予。人们的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星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所听到是蝉噪鸟鸣,而不是狂风怒吼。而且中国的神灵与英雄与古希腊的神则恰恰相反,他们对人类是友善的,爱人类的。这些都反映了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关系。因而,中国人对自然界总是怀着亲切感,尊敬与感激,故形成了“天人合一”。这给中国文学艺术及诗学理论灌注了某种生气,使中国人明白了情景相融。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种情景交融的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是对大自然审美的意识。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西方人已经意识到该重新拾起人与自然之间那固有的脐带了。要重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的关系,就得首先反对人类中心主义,然后才能重返自然。所以当代西方思想中极为重要的现象,就是反对人本主义。

3.中西思维对中西诗学的影响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经济类型,使中西方人具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在商业性社会下的人们是外向性的、开放性的,在向外拓展中,要克服遭遇的种种困难,必须向外如何征服自然界的途径,造成了西方人外向型的心态。中国农业型社会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天人和谐中的“怡然自乐”又造成中国人内向型的心态。

3.1内与外

西方“思物”,中国“思我”。中国人最关心的是自身内在的东西,所以有“三思而后行”,“吾日三省吾身”(《论语》)。但正是这种只知“思我”不知“思物”的思维方式,使中国人忽略对世界客观规律、事物性质的思考,极大地阻碍了古代人们的逻辑思维,感悟思维占据上风。如孔子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追求的正是直觉感悟。这种只求内省式的思辨、直觉思维而忽略思辨思维,会产生混沌的结果,真可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种直觉感悟式思维是中国古代思维的一大特征。

与此相反,西方开放型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古希腊人并不注重自己内心修养,而是对世界充满好奇。了解大自然,改造大自然的这种外向型的“思物”行为推动了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西方商业经济的繁荣。

3.2直觉与逻辑

西方的逻辑思维,中国的直觉思维,都对中西诗学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王昌龄《从军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要体会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这一壮阔的景象和无限的悲凉,读者需要自己顿悟。中国有句俗话:“沉默是金,雄辩是银。”沉默比雄辩宝贵。在中国文化中,“知不可为而为之”被视为积极入世的态度,“知不可道而道之”却是徒劳的,被认为缺乏逻辑和理性。其实中国人并不缺乏逻辑分析的能力,也许正是中国人一遍遍重复的“沉默是金”导致中国人失去了逻辑分析的兴趣、爱好。

西方史学普遍运用分析性的逻辑思维,创立“诗学”名称的亚里士多德,正是运用条分缕析的逻辑思维来建立他那庞大的诗学体系的。他写诗学的原则是“依自然的原理,先从首要的原理开头”(《诗学》)。他从基本原理出发,由上至下,从一般到特殊,层层剥笋,丝丝相扣,用严谨的逻辑方法,把所研究的对象和其他相关的对象区别开来,找出各自的异同,然后将它们由类到种地逐步分开来,下定义、找规律。

参考文献:

[1]曹顺庆.中西诗学比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褚斌杰.诗经与楚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第7篇

摘 要:在音乐艺术领域,没有认识真理之类的知识问题或科学问题,也没有普遍必然的有效法则或客观规律,但 “无论必要的解释是多么困难,或者说也许根本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但解释仍然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如果没有或者停止解释,可能导致更大的混乱;从而给胡言乱语以可乘之机”。

关键词:音乐;艺术;同构关系

中国音乐是有其独特的美学思想和艺术境界的。音乐上的许多问题,倘若不提到美学高度来分析理解,就只能停留为一种形式。毕竟美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是因人而异的,这就是各种艺术形式之间往往能相互联系,相互感染的原因。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个文学,诗歌,历史,美术等的综合体。它所映现的又何尝不是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物质和精神力量达到的程度,方式和成果?

任何艺术都是在主观和客观相互关系之间建立起来的,徐复观先生在《中国画与诗的融合》一文中说:“绘画不仅仅是‘再现自然’,但终究以‘再现自然’为其基调,所以它常常是偏向于客观的一面。画因为是以客观自然为基调,所以决定画的即能是‘见’。达·芬奇便以为画与雕刻是‘以见为知’;而画家心是能见的人。诗则是表达感情,所谓‘诗以言志’以言志为基调,所以常常是偏向于主观的一面”。钟嵘《诗品》一开始便说“气之动物,物之感人”而诗人必定是“善感”的人,可以说,画是“见的艺术”;而诗则是“感的艺术”,那么音乐作品为表现人类情感的一门艺术,正和诗、画一样,在那线条、旋律、乐句中,所包含着的非语言、非概念、非思辨所能传达,说明、代替、穷尽的某种情感的、观念的、意识和无意识的意味,同样也是那样朦胧而丰富,宽广而不确定。到后来谈到“因为中国文人能有意识地在诗中发现出画的题材,并由此再进一步的用作诗的方法来画,从而提高了画的意境,使之得以在精神上进一步将两者融合在一起。用画来说明诗的‘远’的意境,则是诗与画的相互启发,循环无端了”。其事在我看来中国艺术中岂止诗与画能做到“互相启发,循环无端”。书法与诗画;书法与篆刻;音乐与书法;音乐与诗画。扩而大之,华夏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生生不息,而得以流传呢?中国人欣赏美的观点,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我们的文学,戏剧,书法,绘画等等都是重感情的抒发,突出一个“情”字。同样音乐艺术如果脱离了感情的话,就很难谈了。中国人以感情悟物,进而达到人格化,中国人看东西,欣赏艺术往往带有自己的感情,要加入人的因素,所谓“芳草有情,斜阳无语,雁横南浦,人倚西楼”,追求的也许正是这样一种欲说还休,温柔含蓄的永恒韵味。

在中国古代,音乐是各门艺术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高度发展的一门艺术,甚至可以说是各门艺术的中心和源泉。从音乐在先秦社会中受到的高度重视,我们可以看出音乐这种着重于情感的表现而非完全模拟性再现。而事物叙述的艺术,恰好相当纯粹地显示了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征,以及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功能,从宏观上看用音乐去分析美与艺术,高度重视音乐性的美,这对中国古代美学和各门类艺术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中最直观表现的是中国古代诗歌中所具有的音律美与节奏美。

这种诗歌中的音乐性的美在唐代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峰。当时传入的各种异国曲调和乐器,如:龟兹乐、天竺乐、西凉乐、高昌乐等。融合传统的“雅乐”“古乐”出现了许多新创造的音乐和音乐形式。从宫廷到市井,从中原到边疆,从太宗的“秦王破阵”到玄宗的“霓裳羽衣”,从急骤强烈的跳动到徐歌曼舞的轻盈,正是那个时代的社会氛围和文化心理的写照。这些音乐,歌舞不再是先秦时代礼仪性的庆典主调,而是人世间的欢快之声,个人情感的心音。 绝句和七古乐府所在盛唐最称横唱,其道理恐怕也在他们是能入乐谱,为大家所传唱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诗与琵琶(音乐)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新声,音乐是它的的形式;绝句,七言是它的内容;或者反过来说,绝句,七言是形式,音乐,抒情是它的内容。总之,它们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如同你越是深入的研究艺术作品的结构,就越是清楚的发现艺术结构与生命结构的相似之处,而这种结构,包括着从低级生物的生命结构到人类情感和人类本性这样一些复杂的生命结构,(情感和人性正是那些最高级的艺术所传达的意义)而正是由于这两种结构之间的相似性,才使得一幅画,一支歌或一首诗与一件普通的事物区别开来——使它们看上去更像是一种生命的形式,而不是用机械的方法创造出来的;使它的表现意义看上去像是直接根植在艺术品之中。而音乐的某种所谓的线条,也许就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形象的抽象。

我常想为什么我们在聆听中国音乐的时候,会产生雪花映松柏,松柏傲飞雪的意境;或会觉得砍樵声声,高山流水,天涯知己如若就在眼前;或能感受夕阳西下,夜色朦胧,微波荡漾,渔人晚归的自然景色而似身临其境。而这都是中国音乐所赋予我们的情感体验和我们血脉相连的亲身体会。

这使我们不得不想这些凝冻在中国音乐作品中的审美趣味,艺术风格为什么仍然与今天人们的感受、爱好相吻合?为什么会使我们有那么多亲切感呢?是不是积淀体现在这些作品中的情感理性结构与今天中国人的心理结构之间存留着某种相呼应的同构关系和影响。人类的心理结构是否正是一种历史积淀的产物呢?也许正是它蕴藏了艺术作品的永恒性的秘密。也许应该倒过来,艺术作品的永恒性蕴藏了也提供着人类心理共同结构的秘密。心理结构创造艺术的永恒,永恒的艺术也创造、体现人类流传下来的社会性的共同心理结构。然而,它们既不是永恒不变,也不是转瞬即失,不可捉摸。它不会是神秘的集体原型,也不应是“超我”(superego)或“本我”(id)。心理结构是浓缩了人类历史文明,艺术作品则是打开了时代灵魂的心理学。而这,也就是所谓的“人性”吧。

从本性而言,艺术不应该被肢解为畛域森严的技术职业。艺术是人类殷切期盼健全的梦,它以不断战胜狭隘性作为自己存在的基点。艺术的灵魂,首先体现为一种充分释放,自由创造,积极赋予型的人格素质。这种素质或多或少在每个人心底潜藏,因而每个正常人都应该有机会成为各种艺术深浅不同的接受者和共鸣者。

中华民族是具有独特的性格、爱好、情趣和欣赏习惯的。中国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生活、情绪、心境的反应。不明白中国美学体系、文化特征,以及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是无法理解、品详、欣赏中国的艺术的。

第8篇

诗歌鉴赏中写景类题目往往为命题者所青睐,在2012年全国高考各省市命题中屡屡出现,是诗歌鉴赏中的“常青树”。将这一内容扎实复习好,对学生大有益处。笔者从命题侧重点的不同,分三个方面来谈复习时的做法:

一、意象与意境类

此类题目在2012年高考中,四川、山东、江西三省都采用了,现以四川卷为例。

(一)考题回放

(2012年四川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规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设置“考题回放”,目的是让学生先做,教师再重点讲解。之所以选2012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真题,是因为:一、高考题是专家精心命制,经过深思熟虑的,是试题中的精品,值得信赖。二、时间跨度近,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并且代表着将来高考命题的方向。选用这样的题目进行复习训练,可谓是真刀真枪,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二)教材验证

教师在分析讲解答案时,一定将课内教材上出现的有关意象与意境的内容进行验证。这样,为了打通课内外关节,让学生把“已知”与“未知”联系起来,学会把课内知识向课外迁移。

笔者讲解此类题目时,经常举的课内例子有三:一是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二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三是陆游《书愤》中“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分析讲解意象与意境之间的关系。分析的过程,大家都熟悉,不再赘述。

(三)总结规律

1.明确概念及关系:

(1)所谓“意象”,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如果分开来说,“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就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形象。

(2)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诗歌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抒情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

(3)意境与意象的区别:

意象是表意的典型物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也就是“借景抒情”中的“景”或“托物言志”中的“物”;意境是通过一个个意象构成的生活图景或艺术氛围。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组合融合而成。

2.明确答题步骤

(1)描摹诗歌图景

(2)概括意境特点

(3)剖析作者思想感情

3.常见的错误

(1)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

(2)对于意象的选取不知变通。如“渚清沙白鸟飞回”中,有学生找意象时,不知将“鸟飞”变化成“飞鸟”。

(3)对意象的理解一层不变。见到“明月”,就想到“思乡”,见到“犬、鸡”,就代表“田园气息、归隐情怀”。学生常常不能从整体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对于意境的特点找不到恰当的词,准确地去表述。

4.真题强化

教师要精心寻找同类型的题目,集中让学生训练。所谓真题,就是指选取最近三年高考试题,或者是安徽各校联合考试试题(皖南八校试卷,江南十校试卷等)。主要是从质量上有保证,防止一些质量低下的试题耽搁了学生宝贵的复习时间。所谓强化,就是让学生在练习中得到巩固。

二、情与景关系类

此类题目在在2012年高考中,上海市和江苏省都采用了,以上海卷为例。

(一)考题回放

(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答案: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二)教材验证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一二句以乐景写哀情,三四句以哀景写乐情,情景强烈冲突,哀乐之情趣,遂更加隽永深远、耐人寻味。

2.杜甫的《登高》采用“情景交融”的写法,前四句重在写景,后四句重在抒情。但是,景中含情,哀婉凄凉之情寄托在写景之中,情景交融。

(三)总结规律

1.明确情与景的关系

(1)从景与情之间结构关系的角度

①触景生情:诗人见到某一景物,某一场景后,油然而引出的某种情感的抒发。

②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③寓情于景:是指诗人带着由自己的遭遇或处境而产生的强烈感情(如欢乐、悲哀、苦闷、彷徨等),去观察和描写客观的自然景物,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这种主观感情熔铸到客观景物的描写之中,以客观之景来寄托感情。

④以景结情:“以景语结情语”(宋,张炎)是古典诗词重要的结构方式之一。所谓“以景结情”是指以“景物”来传达、折射、暗示(暗喻)出作者的感情、寄托、抱负。这样做的好处是形象含蓄、耐人咀嚼。

(2)从景与情的内在联系角度

①景、情正衬:以乐景写乐情,以哀景写哀情。

②景、情反衬: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

特别强调:在高考答题中,命题者制定评分标准时,往往不要求学生分清“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三者的区别,教师可以将此三者归于一大类。考试中往往出现“以景结情”“以乐景写哀情”的特殊用法,老师有必要单独列出讲解。如:

从军行(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很特别,前三句是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是“以景结情”的范例。

2.答题步骤

(1)用恰当的术语明确诗歌“情与景”的关系即表现手法。

(2)找出诗歌中描写的景物,描绘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具体情感。

3.常见的错误

(1)分析情与景关系时,学生有时把握不准。诗人到底抒发的何种情感,学生往往不能从整体上领会,有时,只是从个别词语上来以偏概全。特别是在“以乐情衬哀”时,要引起重视。

(2)分析“以景结情”时,学生往往知道此术语,但是此景表达的是什么样感情,不知所云。

(3)概括景物时,不能准确到位。往往借用诗歌中原有的语词,缺乏必要的语言组织能力。

4.真题强化(略)

三、写景艺术技巧类

此类题目在2012年高考中,广东、浙江、辽宁三省以及全国大纲卷都采用了,以全国大纲卷为例。

(一)考题回放

(全国大纲卷)1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

落 叶

修 睦

雨过闲田地,重重落叶红。

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

几处随流水,河边乱暮空。

只应松自立,二不与君同。

[注]修睦:晚唐诗人。

(2)本诗最后一联为什么要写松?请简要分析。(4分)

【答案】以松“立”与叶“落”二者的不同构成鲜明对比,来表达作者对松树不凋的赞叹,强化了对落叶飘零的感慨。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答出构成对比的,给2分;能简要分析的,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答时要联系全诗,借助注释,准确把握。

(二)教材验证

1.正、反衬托:周敦颐的《爱莲说》中,为了突出“莲”的品质,用“菊”来正衬,用“牡丹”来反衬。这虽然不是诗歌,但是,写法上与诗相通,学生特别熟悉,故用之验证。

2.动静结合:向学生讲明此类型的变式,也可变化成“以动衬静”“以声衬静”“以静写动”等形式。可举南朝梁・王籍《入若邪溪》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为例。

3.正侧面描写:以《陌上桑》中描写罗敷美貌为例,写罗敷的衣着打扮,属于正面描写,极力写行人的痴态,是侧面描写。

4.虚实结合:柳永的《雨霖铃》,上片是实写,写临别的情景,难分难舍;下片是虚写,想象别后的凄凉情景。这样就把词人与恋人惜别时的真情实感表达得缠绵悱恻,凄婉动人。

(三)总结规律

1.明确术语

艺术技巧在高考中是个笼统的提法,包含了方方面面的技巧,也是命题经常采用的手段,学生不能在概念上过于计较。写景类诗歌艺术技巧,常见的可分:

(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对比、反问、设问、双关、互文、反复等)。

(2)动静结合(动静结合是指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

(3)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很重要的一种艺术手法。虚实结合主要有三种情况:写景为实,抒情为虚;物象为实,想象为虚;正面为实,侧面为虚。虚实结合是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歌的意象,开拓诗歌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

(4)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5)空间顺序(上下,高低,远近,内外等)。

(6)感官角度(视、听、嗅、味、触觉)。

2.答题步骤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

(1)准确指出用了什么手法。(明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了这种手法。(阐运用)

(3)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即分析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及旨意。(析效果)

3.常见的错误

(1)术语张冠李戴。学生没有真正弄懂诗歌内容,就乱扣帽子,到头来是白忙乎了。高考阅卷细则要求,此类题目,首先必须答对艺术技巧,否则,后面的分析再多也是不得分。找准艺术技巧是关键。

(2)不会分析。比如,学生知道了是虚实结合,但是,哪是虚写,哪是实写,虚实结合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往往答不上来,或者答非所问。

(3)罗列艺术技巧的术语,不分主次。有的学生深知答对技巧的重要性,于是答题是一股脑儿地将三四种技巧罗列出来,让阅卷老师去选择。其实,此类题,小项赋分一般是4分,应当挑主要的两个来答已经足够了。

4.真题强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