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8:5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读书笔记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后来看完书后写了笔记,并写上自己的感想认识,这样我发觉对自己在记忆和体会方面,有很大帮助。我愿意把自己写笔记的一点心得,和一些爱读书的青年同志们交换。
在读一本书时,我是这样写笔记的:
首先写提要笔记,把一本书的内容,写成提要。如一本书分为若干章,每章又分若干节,在我们读完一章后看出了那一章的中心问题或中心思想,就以这中心问题或中心思想为“总目”,再以各节的主要思想为“分目”,照它们的逻辑的次序,用最简洁的文句写出来。
写这种提要笔记,最要注意的是那本书的思想底逻辑进展程序。先看清这逻辑的程序和纲领,然后用自己的文字把它的中心要点简略的写出来。不可把书的文句东抄一段,西抄一句,把原书的整个思想割裂了。至于字句,虽然要力求简要,但也应该用有意义的短句写成,并且要尽力使各部分的纲目互相衔接,以后看起来才有系统。
其次是节录笔记,在平时读一本书时,读到精采的地方,随时抄录下来。这种笔记很有教育价值,因为我们在摘录它精采的地方时,先要辨别它的重要部份,这样可以养成我们批判的读书态度。并在以后要应用从前所得的知识时,也便于查考。
不过要注意这种笔记的主要作用,在整理自己的思想,在有系统地取得书中的精采的内容,而不是仅在猎取那割断了脉络的秀丽字句。
第三是批评笔记,我们读书不是取乐,而是从书中取得科学知识,并且要以正确的批判态度来吸取,不盲从也不盲目反对。当读完一本书后,就研究自己对这本书的意见,假如赞同作者的意见,就把自己在书中得到的益处或赞同的主要点写出来,如果反对作者的意见,就写出反对的地方,和指出其错误在什么地方,更提出自己的意见。如果对作者的论点尚未明确或未能判定时,也可以把问题写出来。
这种笔记,一方面可以养成读书的批判态度,又可以检查自己的进步。
第四是材料笔记,这种笔记是汇集材料,我们可以随身带着,如遇到某方面的材料,对我们学习或研究有用,就可以随时摘记下来,尤其是杂志或报纸之类,是我们的好对象。
还有一种是日记笔记,在我们没有充分时间来做笔记时,就可以利用日记时间,来写一天读过的书的笔记。无论提要笔记节录笔记和自己的感想,都可在简短语句内包括进去。
在写笔记时几点技术上的经验,也愿提供出来:
第一,笔记本最好用活页,因为它容易拆装,同时便于把同一问题的材料放在一起。
第二,笔记本的大小与形式,以简单小巧,能随身携带为宜。
第三,笔记要有条理,有系统,要把主要的论点,和附属的论点分别清楚,以便将读书的逻辑底进展的程序排列的整齐分明,并尽力使各部份的纲目互相衔接。
第四,在写的时候,最好本子上、下、左、右,都要留出空白,以便添补。
第五,要把书目、版数、作者姓名、出版处所写在笔记前面。
第六,要在记完一天的笔记时,在后面写上月日,以便于查考。
问到这,我想一定有很多同学已经惭愧地低下了头。
从今天开始,做读书笔记吧!不但可以有效地积累资料,还方便日后的温故知新。
读书笔记不限长短,内容庞杂,形式多样。下面就为同学们介绍做读书笔记的几个主要方式。
摘录。这是被广大阅读者,尤其是小学生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对于积累资料却很有效。主要工作就是摘录书中与自己学习有关的原始材料,如警句格言、词语典故、重要的结论与证明、独特的技巧等。
提要。做提要式读书笔记,需要整理、归纳的能力。读了一本好书,将书中的观点、情节或者是某一精彩章节,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写出来。这不仅可以备忘、备查,而且可以训练你的综合、概括能力。列宁的很多笔记就采用这种形式,而且他对摘录的内容,还写出自己的意见、批评或注释,以及自己独创的符号和评注。提要应力求简明扼要、脉络分明。
心得。读书心得是读书笔记的一种高级形式,要求同学们加入更多自己的分析和思考,难度比较大。但是,这种读书笔记有助于同学们更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其实,写心得的过程,也是再创造的过程。写读书心得是一种阅读的好习惯,长期坚持,同学们将受益终身。
索引。相信同学们的家里都有很多书,而且随着你们的成长,你们拥有的书籍也会越来越多。在阅读时你觉得某一内容非常有用,但是文字量太大,摘录起来比较耗时。或者,你要用到某一方面的内容,却忘记了在哪本书中。诸如这些问题,索引式读书笔记便能帮你解决了。索引式读书笔记就是按照内容的性质写下有关的题目或书名,待用时就可以信手拈(niān)来了。
以上四种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条件而定。同时,也要根据阅读内容的特点区分对待。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灵活一些,记在笔记本、卡片、纸条上都可以。各种方式各有所长,但从使用价值来看,采取做资料卡片的形式更好些。
关于如何做资料卡片,给同学们以下几点建议:
一张卡一个题。每张资料卡片只写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例。这样既灵活,又不乱。卡片多时可以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资料信息要详尽。每张卡片须注明资料来源、书名、篇名、页码等,便于日后查找。
好的读书笔记首先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我这里提供了写读书笔记的5大要点。希望对你们今后写读书笔记会有帮助。
1、写作动力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遵循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
2、主要观点
最好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介绍或结论中就有。
3、主要模型或分析框架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
4、思考或扩展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
5、参考文献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
所谓七步自读法,就是通过写读书笔记的七个步骤,要求来达到阅读课文目的的一种方法。这是传统的自读法,古人有“不动笔墨不读书”之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称之为“读书笔记式的作文”。
读书笔记自读法,一般适用于课外自读课文。读书笔记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1)通读课文,借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正音、正形、词语注释;
(2)通读课文,分析课文结构,分段分层,归结大意;
(3)理解课文,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4)摘抄文章中名言警句,积累词汇;
(5)语段分析,分析文章中的精彩段落,写批语,或练习自拟小标题;
(6)分析写作特色;
(7)写读后感,读书评论或摹仿作文。
这种自读方法,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习惯大有裨益。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想学好语文只能是水月镜花。今天我以《草房子》为例,就“如何培养学生读整本书的习惯”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结合游戏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自觉愉快的阅读习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应从激发兴趣开始。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去揣摩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引导他们阅读有益的书籍,这种规范化的长期训练,会使学生阅读从被动应付变为主动接受,由懒于读书变成愉快读书,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大有裨益。我在引导学生读《草房子》时,就把读书活动和中队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去讲故事,演故事,品文字,谈感受……让学生在游戏中读书,在读书中游戏。“阅读是一种游戏”的追求在指导学生读整本书中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对阅读活动的设计以激活学生内在的探究欲、表现欲为途径,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循循善诱,循序渐进,逐步培养阅读兴趣,使阅读活动成为学生真正的快乐享受。
二、运用表演,培养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习惯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鼓励学生多朗读,读出文章的气势,读出文章的喜怒哀乐,从而更深地了解文章的风格和思想意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道理正在于此。在引导学生读《草房子》这本书时,我就利用早读课时间让学生大声地朗读书中精彩的片段。初读时,要求学生咬准字音,如:呜咽、秃鹤、空隙、裤兜、仿佛、脑袋等;理清句子,特别关注长句子的停顿,如“登上了油麻地小学那一片草房子中间最高一幢的房顶”“那些把手插在裤兜里或双臂交叉着放在胸前的老师们”“秃鹤的秃头就映出了父亲手中忽明忽暗的烟卷的亮光”……初步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研读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想画面,使学生入情入境,在心灵上与文中的人物沟通;品读时,应读出语气、语调,抓住重点的词、句,读出人物个性来,把自己的体会用语言表达出来,做到每次朗读都是读前有要求。朗读完后,及时指出他们的不足,适当点拨,以鼓励为主,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导他们逐渐掌握朗读的规律,学会朗读的基本方法。通过自读、小组读、比赛读的形式让学生感受曹文轩笔下那纯净、自然、让人时时感动的场面,让他们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喜、怒、哀、乐,跟着他们一路成长。学生读到动情时可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可以和桑桑、纸月、杜小康等进行心灵的对话,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学生读书的兴趣自然也就浓厚了。
三、以积累为目的,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读书应有四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手到”就是要写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而读书笔记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写读书笔记的过程实际上是积累知识的过程,将已接触过的知识加以梳理、归纳、分类、贮存,不仅能加深记忆和理解,而且便于日后查阅,为己所用。古今中外,凡在学问上有所建树的,大都有勤于笔记的好习惯。我们应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从基本的圈点、摘抄开始,逐步过渡到列提纲、加评注、写心得,从一两句到一两段,心得字数越来越多,长期坚持下去,将获益匪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很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我要求学生只要在课外读书就必须写读书笔记,不仅要摘抄、写感受,还要进行美化,定期进行评选。比如学生在读《草房子》那个时间段内,我就让他们做关于《草房子》的读书笔记。在笔记本上学生除了摘抄、写感受,还可以配上优美的画面,可以画油麻地小学的风景,可以是风飘柳絮,可以是芦叶摇曳,可以画上他们所喜欢的人物,可以是调皮好动的桑桑,可以是孝顺的细马,也可以是纯洁可爱的纸月。我想,在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之时,书中的人物已在孩子们的心中留存,书中优美的文字已在孩子们的脑海里积淀,积累自然而成。
四、重新整合信息,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习惯
我们应当提倡广泛阅读,博览群书,集思广益。鲁迅先生曾说:“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儿童精力充沛,我们应鼓励他们广泛阅读,读得杂一点,以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让知识结构更全面、更合理。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作者的其他书(文章),或者和本书内容相近或相关的书(文章),进行比较式阅读,对这些篇章进行分析、概括等,紧扣原篇章,准确理解,还原作者的思想过程;也可以评鉴篇章内容与表达,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篇章进一步加工,基于原文又超离原文。在读完《草房子》后,我推荐学生读曹文轩的其他作品,如《埋在雪下的小屋》《细米》《根鸟》等,让孩子把这些书中的人物进行对比、赏析,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找出隐含信息,推断深层含义。如在阅读《草房子》后,可以提出问题:除了《艾地》《药寮》两章外,其他各章的结尾为什么都用了省略号?通过阅读、思考、交流使得学生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体验,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尤其对小学生,这样的阅读会更动人、更持久,可能受用一辈子。
如果说语文是生活,那我们就要培养小学生从热爱读书和主动读书开始。
好习惯造就好人生。班级旁的信息栏曾经有几句话: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这行为、习惯、性格的种子也是需要细心的呵护才能开花结果。若只是种下一粒种子便不再理它只不行的。
北京有一家外资企业高薪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对学历、外语的要求都很高。应聘的大学生过五关斩六将,到了最后一关:总经理面试。一见面,总经理说:“很抱歉,年轻人,我有点急事,要出去10分钟,你们能不能等我?”这仅剩的几位大学生们都说:“没问题,您去吧,我们等您。”经理走了,大学生们闲着没事,围着经理的大写字台看,只见上面文件一叠,信一叠,资料一叠。都是些什么呢?他们你看这一叠,我看这一叠,看完了还交换:哎哟,这个好看,哎哟,那个好看。 10分钟后,总经理回来了,他说:“面试已经结束,你们全都没有被录用。”大学生们个个瞪大了眼睛,“这是怎么回事,面试还没开始呢?”总经理说:“我不在的这一段时间,你们的表现就是面试。很遗憾,本公司从来不录用那些乱翻别人东西的人。”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这个故事。大家想一想,能够最后参加总经理面试的这几位学生,是从千军万马中挑选出来的,难道他们还不够优秀吗?这家公司为什么不录用他们呢?是的,真正优秀的学生是养成了良好习惯的学生,而这几位大学生没有养成尊重他人,未经允许不乱翻他人东西的好习惯。假如他们也能用30天去培养一个好习惯的话,就不会这样了。不过说实话,好习惯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养成的。我就是个例子
我大约在一年半以前开始记读书笔记,但都是有心思的时候记,没心思的时候就不记了。所以,这个假期便起了彻底养成记读书笔记的好习惯的念头。哪知,想得容易,做起来还真难。开始的3、4天还挺顺利,在不同的书上找一些自认为好的句子。但过几天就受不住了,又觉得记读书笔记没有意思了。没办法,停一停吧。想着,这工程就停了下来。后来,一次在床上躺着看书时,突然发现了几个特别好的词句。这时我的心里很挣扎呀。要说下床去拿笔和本来抄写的话,我懒得去拿;要说在暖和的被窝里呆着继续看书的话,这些词句就这么浪费了,这可怎么办哪。在反复的挣扎之后,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拿笔和本来抄。我没想到的是这一抄,还真把习惯给“抄”出来了。后来,我随手向前一翻笔记,便发现之前记的有多么的幼稚。这时,我竟有一种想把他们撕掉的想法。刚撕时,又一想:算了吧,就把这些当作是我之前没坚持下来的痕迹吧。就这样,这记读书笔记的习惯就养成了。
好习惯和坏习惯都将伴你一生。愿你多养成几个好习惯,多改掉几个坏习惯。
一、加强组织领导,确保读书活动顺利开展
为了确保读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成立了读书活动领导小组,苏校长亲自挂帅。活动伊始,学校教导处、语文教研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议,确定了读书活动的指导思想,以及读书活动的主要内容。对于读书活动的开展,学校还制订了关于读书活动的相关计划和措施,并由班主任负责具体落实。活动开展不久,全校便形成了齐抓共管,共创书香校园的良好氛围。
二、精心策划,全体学生积极投身读书活动中
经学校研究决定:每周拿出两个自习师生共读一本书,间周进行一次聊书或系列丛书赏析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即平日积累词句的读书笔记本),从原有的好词积累丰富到阅读过程中收集到的精彩片段、名人名言、心得体会,学期结束进行“优秀读书册”的评比展示,评出优秀的作品,奖励好书一本。每月利用一节课举行读书交流会,交流所读书的内容,喜欢的人物,喜欢“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畅所欲言,谈自己对书,对句,对名言,格言,警句的理解与感想,交流自己在读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首先根据学生的实际阅读水平,选出合适的推荐书目。如一、二年级推荐的分别是适合低年级儿童阅读的注音版《小猪唏哩呼噜》和《小木偶奇遇记》这两本书;而高年级教师主要是针对学生的阅读兴趣向学生推荐了离学生比较近的《大林和小林》、《马小跳系列》、《窗边的小豆豆》、《第七条猎狗》等,目的是先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保证阅读质量,教师一般在学生阅读之前自己先读一遍,然后对学生做适当的引导,这样学生就会有足够的阅读兴趣。其次,因为学生的阅读速度不一样,我们的做法是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读书,并利用晨会或班会等时间请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三、借助各种读书活动,展示读书成果
学校以读书活动为载体,从学生、班级、学校三个层面设计开展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引导学生敲开语言的物质外壳,展示学生的阅读成果,从而形成激励机制,推动阅读活动的深入开展。
1、个人活动:全校学生做好摘录、读书笔记、写读后感等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自己的阅读积累。
2、班级活动:在班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全班汇报阅读成果展示活动;开展“班级读书之星”的评选。
3、全校活动:在学校内开展读书笔记的评比、交流、展示活动;开展“学校读书之星”、“学校书香家庭”的评选。
四、家校携手,家长与孩子一同幸福在共读时光
摘要:提高阅读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其次要授之于“渔”,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最后还要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创设活动边玩边读。
关键词:课外阅读;开拓视野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使学生获取各种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素养,为其终生发展积蓄力量。为了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教育,教师加强农村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跳一跳摘果子,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
兴趣是学生的最好老师,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因为读书可以增长知识,使我们学会各种技能,使我们在社会上安身立命。读书还可以使我们明白各种做人的道理。比如做儿女,要知道怎样孝顺父母;做父母,要知道怎样爱自己的孩子;做朋友,要知道怎样才算是义气等等。读书可以启发我们的智慧,越学越明白道理,使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对家庭有益的人。教师要摒弃那种读书是为了考试的狭隘思想,培养学生高雅的读书目标。一定要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读书观念和读书的意义。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为了实现美丽的愿景而拼搏。现在学习知识与本领,其实就是为以后积累资本,使自己将来有更多的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为自己谋得更多的幸福而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授之于“渔”,培养学生掌握阅读方法
今天图书的种类越来越多,出书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的正确有效的读书方法。多读是十分重要的。好的书或文章应该重读。对于一般的书教师引导学生只读大意,将书中的知识归纳成一个个框架,知道所读的内容究竟是关于什么问题,求得到一个大概的印象就可以了。这样读的习惯了,速度就可以很快。读大意,快翻两三次的效果要比不快不慢地翻一次好。对于精品要慢读,读细节,务求明白内容。不明白的地方可用铅笔在页旁作问号或加底线,以备以后翻阅时重点读。读书还有讲究质量,特别对那些质量高、知识含量大、值得品味的书要认真读。
三、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
作读书笔记不仅能提高阅读书、文的效率,而且能提高写作能力,使我们克服边读边忘的毛病。不但学到知识,锻炼能力,还会增加我们的阅历和知识储备。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而做的笔记。在读书时,写读书笔记是训练阅读的好方法,对于深入理解、牢固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对于积累学习资料,以备不时之需,很有必要。做读书笔记,方法是多样的,不同的方法作用不同,我们常用的读书笔记的方法是摘抄法、评注法、心得式、记载式等几种。
总之,农村中学语文教师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就是要角度丰富,视野开阔,通过多角度鉴赏和思辨分析,深入理解,书本知识就可以逐步内化为学生的语文素质,促进学生自主读书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生学习创造条件。
【责编 张景贤】
在高中的文言文教学中,笔者尝试指导学生用评点法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古人读书提倡“熟读精思”,高中学生有一定的语文知识并接触了一些文言文,初步具备了进行点评的条件。教师要求学生用简洁的语言将所读文章的词句、段落、篇章、内容等诸方面的精妙之处表达出来,促使他们仔细研读、反复揣摩。这样,就把阅读、思维、表达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具体做法有以下一些。
教给方法简明扼要地介绍传统的做评点读书笔记的方法,重点讲清评点的内容、形式、目的等基本要求,使学生了解做评点读书笔记的一般常识。
示范引路以学生熟悉的文言示范评点,使学生有“规”可循,有“矩”可蹈,起到引路作用。我选择《口技》第一段示范评点如下。
京中有善口技者。[开篇入题,简介表演者。“善”字精当,为文章主眼。]会宾客大宴,[为下文写听众反应作伏笔。]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交代演出场地、道具。]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宣告开始。]满座寂然,无敢哗者。[写开场前听众表现。“寂然”写宾客静待神情,为下文制造气氛。]
本段写口技表演前的情况。四句话交代了表演者、时间、地点、道具和宾客。
选择段落评点形式的读书笔记适合于短篇。对于初学评点者更应精选段落。所选段落,在字、词、句、内容诸方面确有可评之处。据此,我选择了《柳敬亭传》第二自然段作为首次评点练习内容。(见附)
指导实践段落选定后,对评点的要求作扼要说明,鼓励学生动手实践。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随时指点。
及时讲评学生评点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反馈,及时对评点情况进行归纳整理,当堂讲评,对评点好的给以鼓励,同时指出存在的具有共性的问题。
第一次评点练习,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时,教师可组织第二次,练习可放在课内,也可放在课外。近一年来,我先后组织指导学生评点了《柳敬亭传》《六国论》《芙蕖》《记王忠肃公翱事》《左忠毅公逸事》《〈指南录〉后序》等文言文的重点段落或全篇。学生对用自己所学知识评点文言文热情很高,一般都很认真。为了点评好,同学之间自动讨论;为了做到语言精练,他们字斟句酌。通过几次练习,不少学生基本上掌握了用评点法阅读文言文,能写出较充实的读书笔记。
指导学生用评点法阅读文言文有四点好处:①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精心阅读的习惯,有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②评点练习对学生反复推敲、锤炼语言有帮助,有利于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③抄写原文对记忆背诵文言文中的精彩段落和佳句大有益处;④熟悉了评点法,为学生日后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奠定了基础。
附:学生当堂评点《柳敬亭传》第二自然段
名著可以帮助迷惑者找到生活的方向,名著可以为学习困惑者提供精神支柱,名著可以让脆弱者发现自信对发展的重要性。要想把教学当成一件容易的事,要想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就应该引导学生在名著的阅读中体会世象百态的神奇,满足人类永不停止的探索好奇。
【关键词】
名著阅读 “不求甚解” 比较阅读 读书笔记等
强调中学生阅读名著,重视知识的积累,是中学语文新课标的一大要求。假如学生能够多读一点名著,多写一些读书笔记,那么,学生便能受到名著中经典思想的熏陶,在行为品格上受到影响,便可以使读书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但在众多的名著面前,许多学生难免不知所措,怎样读好它们,确实需要指导。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希望对大家有所裨益。
首先,应要求学生吃透教科书,然后把课外名著作为一个有益的补充。毕竟疏不间亲,读书亦是如此,闲书不能挤正书,正书不能挤用书,这应该是一个首要原则。
名著阅读教学在课堂上的开展,要给学生提供充分阅读的空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其阅读的感受,在师生的多边活动中感受名著的魅力。学生的可塑性是极大的,当教师为其提供广阔施展才华的舞台时,便能够让自己的阅读水平得到提高,同时我们也可以在和谐的课堂气氛中体会到快乐。学生并不缺乏表现的天赋,而是教师在课堂上以讲剥夺了其表现的机会,虽说学生的发言能力总令我们担忧,但我们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当成教学中的重点,当成一项硬任务来抓。
其次,应指导学生灵活阅读,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其真谛。陶渊明“不求甚解”的读书法对我们很有启发。由于名著浩如烟海,只就教育部列出来让中学生阅读的就达20多部,按6年中学生涯计算,每年阅读量接近4部。书海茫茫,哪能处处求甚解。不求甚解是大量接受外界信息的必要条件。恰如走马观花,在特定的场合下,正是一种聪明的做法。
第三,要让学生明白:“有比较才有鉴别。”不同的人对于书籍有不同的需求,通过比较,将阅读的对象区分为四种类型与级次:必读书,应读书,可读书,拒读书。必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中坚部分,必须着力读;应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重要部分,必须重视;可读书,这是阅读对象中的一般部分,常常带有欣赏性质;拒读书,内容无益,白白耗费时间,应该拒之门外。
比较之后,还应指导学生学会交流,学问不辩不清楚,不争不深刻,理想的课堂状态是,师生之间既能够产生共鸣,又能够产生争论,尤其是后者,假若能够在课堂上经常看到出色的论辩,那就意味着大家的思维状态是良好的,教学效果自然不错。其实,知识教学并不是一件难事,学习也应该是一件充满快乐的事,只是辛劳的教师总把问题复杂化,总担心没有讲到底,学生就永远也学不会,殊不知,这样的观念实际上就是越俎代庖,这对学生提高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是极其不利的。在名著阅读指导上,我们应该让学生针对经典部分进行激烈的探讨,毕竟经过时间考验所遗留下来的知识是永远值得揣摩的。
第四,还要让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就算记忆力再好,也比不上我们的记录,为了使名著阅读更加有效,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做读书笔记的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自然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成功的快乐,而读书笔记的坚持也非难事,只要你想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只要你想让学习变成有趣的事,就能够在这方自我教育的平台上看到坚强与自信。经典的文章总能够产生持久而不可预料的激励效果,往往某句名言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就是知识的力量,知识确实能够改变命运。笔记的撰写,可以是摘录,可以是感想的记录,可以是作品的评述,也可以是对作者著作或思想的研究,这都为我们提高阅读的效果提供了不少途径。
同时还要学以致用,读后要动手写作,即“立地成佛”说。朱光潜早年在国外学习,边学习边写作,可以说是“立地成佛”的榜样。徐特立有一句名言叫做“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读书是吸收,记笔记是消化,写作是倾吐,只有多读书,多记笔记,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肚子里有了“墨水”,文章才能写好。总之,读书有了收获就记下,倘若这收获很有价值,不断修炼,已自成佛。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当我讲到坏心肠的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鲜红的苹果外面,涂上了她调配的毒药,准备去毒死白雪公主。王后就打扮成老太婆的模样,提着一篮苹果来到了小矮人的小木屋前。问白雪公主:你要不要买一个又红又香的苹果呀?我送一个给你吃吧。本来就很喜欢吃苹果的白雪公主,伸手接过那个苹果,咬了一口……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后面发生的事,再出示《格林童话》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布置环境,增加兴趣。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人,所以新学期开始我总会让班中的同学自己写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两侧;还在班级中开辟了《读书园地》,请各组同学轮流写一些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布置在里边;班级中还有固定的图书箱,每天开放,下午放学前,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教室或带回家中阅读。这样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时间久了,连一些好动的学生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3.教师带头,提高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针对部分学生崇拜老师这一心理特点,经常特意在学生面前“卖弄炫耀”,并让他们明白老师肚里的墨水全都是靠读书得来的。这样学生由“心动”到“行动”,从而主动去找书读。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内容,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很快地对所感知的内容进行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如果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3.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有摘抄好词佳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见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有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要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有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本人的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为了方便了解情况,可以每位学生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请家长填写。如:几月几日、阅读时间是几点到几点、读物名称、字数大约有多少或者是有几页。第二天,学生要把笔记本上交,然后老师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要多加鼓励指导,让他们也爱上读书。
关键词:阅读 兴趣 方法
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是基础教育的灵魂,更是人生成功的基石。新课标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加强课外阅读,可以指导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创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对优秀作品的欣赏能力,奠定小学生坚实的语言基础。
一、激发兴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能够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欲加强课外阅读,使课外阅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为进一步提高其阅读积极性和记录兴趣,还要经常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笔记展评、故事演讲、精彩片断朗诵等竞赛活动,让学生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为今后的自主阅读、终身阅读打好基础。
二、合理择书
臧克家说过:“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别林斯基也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读书好比吃奶,让孩子吃羊奶还是吃狼奶,结果截然不同。可见书的好坏在于选择,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内容积极向上的书给孩子,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社会经验少、辨别能力不强的孩子而言,就需要有社会经验的父母、老师及其他长辈来帮孩子鉴定。帮孩子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好书来读,胜于让他胡乱读许多没有选择的不合适的书。
工作中我根据小学生的年龄、性格特点和接受能力,结合新课标规定书目的要求,采取向学生推荐和向家长列书目清单的方法,向学生推荐了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书籍,让学生和家长有选择性地购买、阅读,以扩大学生阅读的视野,提高阅读质量。
三、学会阅读
良好的文字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走向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基本功,而这些能力的培养要靠阅读来实现。现在,有些孩子不会阅读,教给学生课内外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为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我校设立了阅读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让学生做到读书与思考同步,即读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得。
四、会记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不光要做到眼到、心到,还要做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做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为此,我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了一本“阅读积累本”,让学生把所阅读文章中的精彩片断积累起来,让学生养成读书动笔的习惯。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一是原文摘抄法。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二是提纲摘录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三是感悟法,即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学以致用,就能提高学生认识、表达自己见解和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五、指导背诵
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说多读、多背在写作中的重要性。古人强调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多背诵,把名家名篇的精彩语句转化成自己的营养,慢慢吸收,在写作时才能做到左右逢源、挥洒自如。
在教学中,我经常根据不同的内容,教给学生背诵的方法,如整体背诵法、分部背诵法、理清层次背诵法、顺思路背诵法、抓关联词语背诵法等,培养学生的背诵积累能力。
在课外阅读中,我经常鼓励学生选择最佳时间进行背诵。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早空气新鲜,环境安静,经过一夜的休息,头脑分外清晰,好比一张刚刚擦过的黑板,没有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心理学上称前摄抑制),因而容易记住新材料。另外,晚上临睡前也是背诵的最佳时间,因为背完即入睡,没有后来学习材料的干扰(心理学上称后摄抑制),因而记得较牢。如果清早起床后再复述一遍,则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韩)南美英 著 宁莉 译《会阅读的孩子更成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7-5-1第1版。
2、陈明祥 罗树华 钱中立 主编《语文教法辞典》.明天出版社,1989年2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