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三国故事的成语

三国故事的成语

时间:2023-05-30 10:2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国故事的成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国故事的成语

第1篇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你一定听说过吧!它是集政治、军事、民生为一体,文字色彩特别浓郁的一部长篇小说,但是你一定没见过我们班的“三国争霸”吧!要知详情如何?请听我慢慢分解:

话说公元2009年3月27日下午第二节课,常熟市报慈小学四(5)班内“掌声震天”——三国大pk拉开了序幕。阴险狠毒但又有军事才能的魏王曹操由我们班的学习委员李星锋担任,求贤若渴、胸怀大志的蜀王刘备由我们的小队长刘晟担任,没有主见的孙权由数学课代表沈嘉程担任,他们各自带着两位“军师”披挂上阵了。

第一回合三国知识赛。第一场必答题让“魏国”抢先了一步;第二场抢答题“魏、蜀”两国打平,吴国暂时落后;第三场选答题,“蜀国”和“魏国”保持领先。

第二个回合三国成语和歇后语赛。“蜀国”在三国成语赛后比分领先,位居第一。可在三国歇后语赛中被魏国甩在后面,因为魏国的军师李一辰实在厉害,一口气连说了四、五个关于三国的歇后语,比分一下子窜上了好几百分。

到了激动人心的最后一个回合——表演三国故事了,这可是关系着整场比赛胜负的关键局。“吴国”表演的是《群英会蒋干中计》,他们的表演得有声有色。“魏国”表演的是《吕布丧命白门楼》,他们生动、诙谐、活泼的表演赢得了阵阵笑声和掌声。“蜀国”表演的是《兄弟相全》。哇噻,蜀国全体子民都上阵了!他们认真地表演着,同样博得了热烈的掌声。连唐老师看了都连连点头,最后她大声宣布:魏、蜀、吴三国各加1000分!这样比分和上一局一样,也就是“魏国”胜出了。

这场三国大Pk在魏国臣民的欢呼声中拉上了帷幕。这一场战争虽然没有武将们金戈铁马的厮杀,但有文官谋士们的大显身手,不管是台上的大王将相还是台下的各国子民,都兴致勃勃、热情高涨,让我感觉真像在现代版的“三国争霸”中……

指导老师:唐梅凤

第2篇

泰国文学里的中国文化元素

中国文化元素最早进入泰国文学是以翻译的形式被引入的,这已经有250年的历史了。泰国文学界把中国文化元素进入泰国分为三个时期:“三国时期”“鲁迅时期”和“金庸、古龙时期”,而其中属“三国时期”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流传时间最长,作品最多,影响最深。中国古典文学成为了泰国古代文学过渡到近代文学、现代文学的桥梁。

一、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的影响

从18世纪特别是自吞武里王朝开始,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日渐增加,因吞武里王的父亲是中国人,王朝对华人移民实行优待本文由收集整理政策,甚至可在朝中做官。中泰两国经济文化往来频繁,中国古典文学随之也进入泰国。当时影响最大的是《三国演义》,但因为没有泰文蓝本,故事零碎且不完整,只限于口头流传。《三国演义》泰文译本是1802年出现的。1782年曼谷王朝建立后,拉玛一世国王为巩固中央集权,在文化上注意恢复大城王朝时期的特点,同时还加强了与境外的联系,吸引境外文化,开阔了国人眼界。凝结着人类智慧精华的《三国演义》受到泰国百姓的喜爱,也得到了王朝的重视。拉玛一世王命令负责贸易与外交的大臣本隆亲王主持将《三国演义》译成泰文。由于当时缺乏精通中泰两国语言文字的人员。本隆班子意译多于直译,追求故事性,不拘泥原文,尽量符合泰国人的习惯与爱好,这个译本被称为《三国故事》。由于它语言生动流畅,形象逼真,故事寓意隽永,受到泰国上下的欢迎,一时全国兴起“三国热”。

从1802年《三国演义》传入泰国,到20世纪20年代100余年的时间,中国古典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它首先反映在创作思想方面,继而表现在创作手法方面。《三国演义》对泰国文苑的震动,首先在于创作题材的突破。泰国19世纪的文学,大多取材自印度的《本生经》和印度史诗《罗摩衍那》《摩柯婆罗多》等,作家虽用多种形式创作,但频繁、反复的利用,对读者而言已经不再具备新颖的吸引力。《三国演义》的引进使得作家们耳目一新,在接下来的创作中迈开了新的步伐。拉玛三世王时期的诗人顺吞浦,也开始摆脱改写印度文学与民间故事的习惯做法,以自己民族的生活及人物为蓝本,创作出了反映泰民族生活与斗争的长诗《帕阿派玛尼》。即使是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改法的作家,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写作中也不再是做些包装方面的变动,而是按泰国生活需要进行改造。泰国古代作家都喜欢改写,中国古典小说及历史演绎故事的传入,给泰国的改写文学注入了新的内容。如在宫外剧与民间剧中,就有从《封神演义》中的姜子牙拜相到摘星楼纣王自焚的内容,有《三国演义》中周瑜计取荆州、刘备回荆州、卧龙吊孝的内容。中国古典文学丰富了泰国文学,如顺吞蒲的《帕啊派玛尼》中就借用了《聊斋志异》中崂山道士以竹筷变人、剪纸作月的情节,描写年轻的婆罗门教士将碎草变成帆船等情节。

二、中国文化对泰国文学艺术的影响

《三国演义》对泰国文学艺术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泰国社会中,《三国演义》被学校当作历史教科书和学生写作的范本。此外,泰国散文体文学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三国演义》,形成了泰国文学史上新的散文体——“三国体”。本隆亲王班子所翻译《三国演义》,情节引人入胜,人物性格鲜明,语言生动活泼,十分符合泰国人故事性情节的欣赏习惯。他们发现就故事的曲折起伏、环境气氛的营造、人物心理的描写与性格的刻画方面,小说所能表达的高度是诗歌无法达到的。作家争相以“三国体”写作,打破了泰国文学诗歌形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不少作家也以使用这一文体而成名。比如克里·巴莫亲王的《资本家版三国》《终身总理曹操》和著名通俗文学作家雅可的《乞丐般三国》等。另外,中国文学的艺术手法也对泰国社会产生了影响。这可以从泰国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某些词句体现出来,如《三国演绎》中的若干成语“火冒三丈”“望梅止渴”“有眼不识泰山”“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等,早已成为泰国人民生活中的格言。

不仅如此,不少泰国作家还将《三国演义》改编成戏剧和说唱作品。在当时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知书识字者甚少的情况下,把《三国演义》搬上了戏剧舞台,不仅使中国小说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而且使泰国的歌舞剧获得了新的发展。其中泰文版《三国演义》的出现为泰国文学接受西方文学做了准备。虽然中国文学对泰国文学的影响不及印度文学大,但中国文学的表现形式、所反映的思想和生活广度与深度,都比印度文学更接近西方文学,在印度文学与西方文学之间具备一定过渡性质。同时,中国文学也为泰国文学打破古典、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

《三国演义》这部举世闻名的历史小说,在传入泰国的200多年中,为中泰两国的灿烂文化增添了光彩。在泰国文学史上,在泰国人民的生活中,它是任何一部外国小说都无法替代的。中国元素被引入泰国文学,其意义和价值不仅仅在于文学和艺术方面。它传播了中国文化,显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大大加深了泰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对两国文化交流、经济往来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3篇

作者/张家明

尘土飞扬的小镇街道上,正午的阳光斜斜地照进一间狭窄的文具店里,暖暖地照在一个坐在小凳子上静静地读书的男孩身上。男孩卷发黑脸,时而凝思,时而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常常引得店里进进出出的人们好奇地打量了又打量,可他却浑然不觉,照读不误。

这是男孩锋给予我的至今也挥之不去的记忆。

锋是随附近村小的撤并而转到我班的。一到上课,他不是呼呼睡大觉,就是把书翻得稀里哗啦响,要不就玩各种各样的小玩意儿。有时玩开心了,他会突然自顾自地嬉笑几声,或是哼唱几句,惹得大家哈哈大笑,让我哭笑不得。

向原任班主任老师打听得知,锋是一个随班就读生,二年级时经过智商测试,被认定为弱智儿童。读了四五年小学,成绩特别差,数学总是一位数,语文也好不到哪里去,每次也就二三十分而已。怎么办呢?有老师给我支了一个招儿:反正学校不考核随班就读生的考试成绩,随他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吧,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影响别的孩子学习就行。

想着自己一时也拿锋没办法,于是照同事的建议做,任凭锋若有若无地呆在班里。一个月过去了,倒也平安无事。可是看着一个活泼泼的生命在自己的课堂上浑浑噩噩地挨时间,我心里并不太好受。我想为锋做点什么,却不知道做什么好。

有一天上语文课,我发现锋把同桌摆在桌上的那本厚厚的《现代汉语词典》抓过来哗啦啦翻看着,一边看,一边还念念有词。当我叫孩子们用一个成语概括课文内容而无人作答时,他竟然冷不丁冒出一个准确的成语来。惊诧之余,我好像忽然明白自己应该为锋做点儿什么了。

下课后,我把锋叫进了办公室。我们聊最近热播的一部电视剧,我发现锋有些与众不同:一般孩子也就是记住几个人物名字而已,他不但能说出主要人物,还能说出主要故事情节,甚至是一些台词儿来。问他可喜欢读书,他回答说特别喜欢看故事书,看过《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还有很多神话故事。

锋的话让我猛然惊醒。苏霍姆林斯基说:“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学习困难的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考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力量就越活跃。”在所剩不多的小学日子里,我也许不能为锋打开智慧之门,但我可以让他和别的孩子一样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而不是继续在浑浑噩噩中走向小学毕业。因为我已经发现,虽然让他和正常孩子一样听说读写不太可能,但我至少可以让他阅读,当然,这是一种与考试无关的阅读。

此后每次带孩子们去图书室看书,我都不忘带上锋。我还建议其他老师,准许他在课堂上随便看故事书,而不用听讲或参与其他学习活动。在以后的日子里,像青少年版的《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小说和《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之类的童话,锋看了不少,尽管他不怎么读得懂,但是他对阅读表现出了异乎寻常的热情。

那时候,为了提高班里孩子的阅读与作文能力,我每天课前都安排了孩子诵读美文。最初,锋总是不理不睬。后来我对他说他可以不用诵读,而只讲故事。他犹豫了好几次,最后终于肯参与进来,为同学们讲了他看来的三国故事,虽然讲得并不完整,却赢得了我和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不仅如此,有时候他甚至会主动做一点儿生字词抄写之类的简单作业交给我看,尽管字写得歪歪扭扭,错误百出,但看得出来,他写得很用心。

一天中午,我走进前文所说的那个小文具店,意外地发现锋正捧着一本书看得出神,连我站在他身边也不知道。我心里一动,赶紧拜托与我相熟的店主多多关照一下这个孩子,即使他只看不买,也允许他在店里看看书,好心的店主满口答应了。于是,每天中午路过小文具店,我常常会看见锋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店里看书。次数多了,就定格成了我脑海里至今也挥之不去的画面,让我时时感觉心里暖暖的。

小学毕业,锋进了镇上的初中。学校管理严格,学生中午不能出校门,但早上上学下午放学的时候,我偶尔还能看见他逗留于那个小文具店。愉快地翻一翻架上的图书。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为自己,更为锋感到欣慰。

第4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16-0067-02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悄然出现了一股“诵读文言文的热潮”,并以此作为自己的“语文教学特色”。学习文言文有助于提升语言的简洁性,丰富语言的内涵,同时也是在课堂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和继承。但是,有些教师在文言文诵读中丢掉了教科书而另起炉灶,造成教学时间不够用,出现教不好、教不完的现象,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依托教科书,科学地选择文言文的诵读内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

1.研读语文教材,从教材的编排体系内来。

细细品读苏教版12册小学语文教材,不难发现编者在其中已经合理渗透了文言文的内容,而且是按照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阶段特点去编排的。对12册语文教材进行梳理,我们可以发现:“纵向”是按照“字、词、句、段、篇”来编排的,“横向”又相互渗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低年段往往安排的有:“水乡、荷塘、月光”这类简单的韵文识字;“绿树、红花”“小桥、流水”这类“对对子”的形式;“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此类易懂的古诗,等等。中年段安排的有:“爱人者人恒爱之”一类的古代名言警句;“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寓言;《三字经》《三国演义》片段,等等。高年段安排的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类古今贤文;歇后语、谚语;《林冲棒打洪教头》等名著整篇的节选,等等。

清楚了教材对于文言文的编排体系,我们便可以有的放矢、循序渐进地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对文言文的学习进行适当补充和深入,切实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素养。比如:学到“绿树、红花”这类“对对子”内容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日对月、风对雨、寒冬对酷暑、粗茶淡饭对山珍海味、数竿君子竹对五树大夫松”;学到“揠苗助长”此类寓言故事课文时,便可以引导学生去诵读“古代寓言故事”作品……

2.开放教学内容的结构,从课文的生发点来。

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文言文的诵读内容,必须给予“生长的自由环境和土壤”。因此,开放教学内容的结构,允许在课堂改变原先“既定的教学内容”是行之有效的策略。但是,也必须清楚: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渗透文言文的诵读”,也不是所有生发出来的都是可以利用的有价值的资源。个人以为,要想使生发出的“文言文诵读内容”成为有效的教学内容,需要两个原则:一要有助于“本篇课文核心价值”的学习,二要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比如:教学苏教版五上《推敲》一课时,在学到“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时,有学生举手问:“老师,这首诗写的什么啊?我想知道!”这个“生发点”就是“价值资源”,既是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有助于学生对本课的学习。执教者准确捕捉到了这个资源,把《题李凝幽居》出示在屏幕上:“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这一过程让学生在诵读中比较“推”与“敲”的差别,体会“用词的精准”和贾岛的钻研精神。

3.采用“互文参照法”,从改编课文的原文版来。

“互文性”是法国符号学家茱莉亚・克利斯蒂娃提出的,其基本内涵是“没有单独的文本,文本之间都是互相指涉的,每一个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镜子,每一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与转化,它们相互参照,彼此牵连,形成一个潜力无限的开放网络”。茱莉亚提出的“互文性理论”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文言文诵读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策略帮助。

苏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一些课文是从古典文学作品中节选并改编而来的。在教学这类“改编课文”的时候,作为语文课程建设的主体的教师,就可以采用“互文参照法”,在学习课文的同时,渗透“原版古典文学作品”的诵读。比如:苏教版六下《三打白骨精》一课,感受“人物形象”的生动,学习“人物形象”的刻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训练点”。而改编的课文对于“白骨精变成老公公的形象”只有简单的一句:“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这个时候就可以采用“互文参照法”,适时地引入原文――“好妖怪,按耸阴风,在山坡下摇身一变,变成一个老公公,真个是: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这样,生动的人物形象就跃然纸上,学生也在诵读中提升了语言能力。

4.提高资源整合意识,从“主题”学习的留白处来。

“主题式学习”是当前提高语文学习效率的主要方式与策略之一,它围绕某一个“主题”,可以把散落的知识进行“主题式整合”,从而打通了“课与课、单元与单元、年段与年段、课内与课外”,让学习内容“从点连成线,从线形成面,从面构成网”,使学生达到两个结构化――知识的结构化和结构化地学习。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方法 经验

一、文言文教学要改变固有的教学模式

上了几年的初中语文,发觉大多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过程都是一种模式,即:文章作者介绍——朗读——疏通词句——课文内容及主题分析——练习。这种模式存在这样三个“中心意识”:1.以知识为中心,一味强调接受。2.以教师为中心,一味强调灌输。3.以诵记为中心,一味强调记忆。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记个不停,课后教师再加一句,回去把这些内容背出,明天检查!不用担心学生掌握不了。但我们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知道这种教法远远达不到文言文教学的目的!

对文言文中的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和重要目标之一,但并非仅此而已,学生还要对文章进行适当的鉴赏评析。大多数选入教材的文言文,有很强的文学性,其人物的思想性格、作者的人生态度、理想追求、思想情感以及课文的结构、语言、意境之美,对形成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艺术修养、审美情趣是很有影响的。如,《愚公移山》、《陋室铭》、《爱莲说》,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确定教学目标,在指导学生掌握文言文基本内容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对文言作品做出适当的鉴赏、评析。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感受文中之雅,这是文言文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文言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二、文言文教学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出师表》为例,有关三国的故事、人物是家喻户晓的,让学生讲讲他们知道的三国故事,谈谈对人物形象的看法,促使这些经验自然介入教学过程。学生在把握历史背景及诸葛亮的人物故事后,对《出师表》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也会简单快捷得多,在学习背诵《出师表》时会感到亲切许多。又如“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鼓作气”等,课前可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些成语的本意、引申意及出处,增强学习《醉翁亭记》及《曹刿论战》的兴趣。引导学生掌握文中的成语,如,温故知新、愚公移山、气象万千、水落石出、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三顾茅庐等,而正是这些有生命力的词语能有效地吸引学生求知的热情。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世外桃源——《桃花源记》、温故知新——《(论语)十则》、刮目相看——《孙权劝学》、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伯乐和千里马的故事——《马说》,等等。因为学生对这些词语和故事有所耳闻,因此会对它们的出处和相关文章比较感兴趣。

三、文言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体味文言文的美

1、听读探寻美

教材配套的朗读磁带效果较好,课堂上可采取这种配乐听读,特别是教学那些短小优美的抒情小品,更是适宜。以《陋室铭》为例,在幽雅的古乐曲中,声情并茂的朗读,聆听此铭,更觉情与景会,事与心谐。听着听着,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眼前浮现: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全文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为了强化这种感受,可重复播放,并让学生闭上眼睛,默默地体会,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与想像,与作者“心灵沟通”。

2、议读体验美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读并相互讨论来感受美点。具体可用说、读、论、评等方法。如上《口技》,告诉学生描写的方式有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两种,引导学生初步体会对口技表演的精彩描写,由于文字浅显,完全可采用“说、读、论、评”方法。第一阶段:要求学生把自己认为精彩的文字找出来并把阅读的初步感受告诉同桌,然后同桌之间进行讨论交流;第二阶段:由每个讨论小组推荐一至二名学生上台陈述小组的审美体验结果;第三阶段:学生审美信息评述。由教师对学生的观点、看法进行讲评,或由学生进行评点。在这里,教师的评讲尤为重要。它对学生的审美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也就是说,我们要让课堂是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自主阅读、自主鉴赏、自主审美活动。

3、品读再现美

“用心去感受作者的心,通过语言文字,看看那充满诗意的画面”,人们欣赏文学作品,是从形象感受开始的,形象作用于读者的感觉和感情,使读者受到艺术感染,于潜移默化中逐步体会到包含于其中的思想。在对文言文精彩片断的欣赏上,尤其要加大对学生的指导和鼓励,让他们有品读的意识和方法,具体可从文字语言、内容情感、表现手法、结构形式等方面进行。

只有放手让学生试着去体验文言文的美,融入学生的知识与生活经验,融入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才是符合新课标精神并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

四、文言文教学要保证学习质量

不管怎么说,教学还是要保证质量的。要想使知识在头脑中长期保存,必须经过学习和复习,重复学习的次数越多,记得越牢。因此,要严格做好文言文的复习。教师可以采取背诵——默写——翻译——提问——自测五个步骤进行,比如复习《爱莲说》,首先不定期抽查背诵,尔后让学生默写含有难解字的句子或关键性的段落,如“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等,然后抽取一些典型的有代表性的句子或段落让学生翻译,然后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可以提问学生文中能表现出作者高标傲世、独步于尘俗之外的美好情操之意的句子有哪些?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那就说明学生已基本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主旨。最后,让学生自己出一份试题进行自测。利用这种方法,学生反复学习又不至于机械重复,既牢固了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的记忆力。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让学生接触语文,走进语文,而学习文言文更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与之对话,与之交流,尽可能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空间,让学生领悟博大精深的古代文化。我们只有解除束缚,大胆创新,才能使文言文教学教得新、教得好、教出灵性,让文言文“活”出价值,“活”出精彩。

参考文献:

第6篇

横行:

1、成语,形容魄力非常大。

2、杀害岳飞的地方。

3、兰州著名景点,黄河第一桥。

4、下句是“行万里路”。

5、比喻为一场空欢喜。

6、又名香水植物,盛产于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

7、出自楚国故事,形容把东西完整交还别人。

8、因写博客出名的网络。

9、当代著名作家、诗人,代表作《无怨的青春》等。

10、成语,形容不切实际的空谈。

11、莎士比亚的名剧。

竖行:

一、流传于甘肃庆阳一带的民间艺术。

二、形容水流清澈,碧绿色的水波一起一伏的动。

三、《霸王别姬》中张国荣扮演的人物。

四、形容人在十分惊恐之时,稍微有些风吹草动,便紧张害怕得要命。

五、形容景象或事物壮丽而多变化。

六、袁泉、王学兵等主演的情感电视剧。

七、南宋陆游的一首诗。

八、三国时蜀国的发祥地。

九、《天龙八部》中和乔峰齐名的南方大侠。

十、著名已故小品演员。

十一、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主演并执导的美国经典爱情电影。

■ 台词秀

《好想好想谈恋爱》经典台词回味:

得意的是爱情,沮丧的还是爱情,一辈子就忙活爱情吗?别人没有义务承担你爱情的后果,这是你自己应该解决的问题,你爱一个人就是愿打愿挨,没有人逼你,你知道吗?敢做就要敢当。即便爱情是一场游戏,你应该是赢得起输得起,否则就别爱。

与其说你爱一个人,不如说爱其中的痛苦。

有了女人,男人才能温和下来,男人是需要女人拯救的。

嫁给男人你仍旧是孤单的!你得面对现实,把幸福建立在男人身上是最危险的!向我学习学习,享受男人,但别指望他们拯救你!

爱情是不存在侵权行为的,只要没有结婚,就有权利更换爱情。如果我爱上我男朋友的男朋友,他也爱我,却很虚伪地对我说什么兄弟是手足,这才会毁掉一个女人对爱情的信念。

女人是善变的,如果男人把你看透了,也许他就不爱你了,所以女人要永远像万花筒一样,叫男人摸不透。

其实爱情的过程不是寻找最爱,而是寻找最适合的爱。完全有可能找到你最爱的一个人,但你们最不合适。

■ 幽默吧

■吃东西的方式不对

一个鼻子插着黄瓜,左耳插着胡罗卜,右耳插着香蕉的病人去医院看病。

他问医生说:“医生,我到底出什了什么毛病?”

“这很明显,”医生自信地回答说,“你吃东西的方式不对。”

■满口谎言

两女友久别后见面,其中一个说:“你知道吗,我的未婚夫昨天对我赞不绝口!说我拥有天使般的容貌、魔鬼般的身材,聪明绝顶,善于持家,说他马上就想跟我结婚。”

“亲爱的,我劝你别嫁给他。”

“怎么了?”

“你怎么敢嫁给一个婚前就满口谎言的男人!”

■谁该走下一步棋

两位棋手一动不动地在棋盘前已经沉默地坐了五个钟头了。他们全神贯注地盯着每粒棋子。

突然,一位棋手说:“原则上我是反对在下棋时说话的,但是我现在不得不开口问:究竟我们谁该走下一步棋了?”

■生活虽艰,盗亦有道!

一新生在哈尔滨下火车时被掏包。沮丧间,见不远处有人在向他招手,等他过去时那人已不见踪影,只剩地上放着他刚才被掏的钱包。新生急忙打开查看,发现除了钱之外,身份证、银行卡、尤其是新生报到证等东西竟然都还在,旁边地上还留着一行粉笔字:生活虽艰,盗亦有道!

■小子,你爹呢?

大象被蛇咬了,可蛇飞快地钻进地洞里,大象很郁闷,心想:等到天黑,小样,看你出来不!

这时洞里钻出一蚯蚓,大象咣一脚踩上去:小子,你爹呢。

■怎么又启了一瓶!

一女在厕所小便,一醉鬼酒后误入,听到哗哗尿声,忙说:别到了,我真不喝了!

女吓坏了,不敢再尿,憋不住放了个屁,酒鬼说:我靠!怎么又启了一瓶!

■白色的大便

有一天,一坨黑色的大便看到了一坨白色的大便。

黑大便问:你为啥长的那么白那么漂亮?

白大便听了非常生气!

他说:我又不是大便!我是冰淇淋!

■蟑螂一家

有一天,蟑螂妹妹哭着跑着回来。

蟑螂爸爸问:“女儿怎么了?”

蟑螂妹妹说:“爸!为什么别人都说我是害虫!呜呜呜……”

这时蟑螂弟弟也回来了,他一脸高兴的说:“爸!这辈子第一次有人热情的和我打招呼喔!”

蟑螂爸爸问:“真的吗?他们怎么说?”

蟑螂弟弟:我刚刚出去,他们看到我就说:“嗨!……虫……”

■解围

旅游者向人们讲述他的墨西哥之行,他说:“当时,有那么多印第安人围着我,简直可怕极了,我的左面是印第安人,右面也是印第安人,前面是印第安人,后面也是印第安人。”

第7篇

关键词:古诗文 创新 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转变观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初中学生古诗文阅读提出的具体目标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作为初中语文教师,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转变教学观念,打破以往固定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新法。

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朱光潜说:“诗人的本领就在于见出常人所不能见,读诗的用处就在随着诗人所指点的方向,见出我们所不能见,这就是说,觉到我们素认为平凡的实在新鲜有趣。”传统的文言文讲法,老师先介绍背景,然后逐句、逐段地翻译,接着概括段意,归纳中心思想、写作特色等。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却感觉索然无味,昏昏欲睡,全然没有兴趣。因此语文老师一定要给予学生主动学习的权利,采用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多鼓励学生,师生间建立民主和谐的关系,让学生积极主动地纳入语文课堂教学体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那么,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在具体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探讨了激发学生兴趣的良方:

1.精心设计课堂活动

(1)导入激发兴趣。古诗文的创作年代离我们很久远,要让学生走进作者当时的社会生活,就有必要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以往讲古诗文,都是老师介绍背景,其实这样做学生印象不深。我在讲《孙权劝学》时,就让学生自己动手查找资料,上讲台讲这篇文章的背景,来导入新课。即吕蒙是吴国名将,深得孙权器重,但文化知识不多,缺少谋略,只是一介武夫。孙权爱惜人才,劝他学习。这样,学生还更多地知道了与之相关的三国故事,即吕蒙学有所成后,巧计从蜀汉手中夺回了荆州,还致使关羽败走麦城抱撼而逝等。这样,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效果很好。

(2)诵读美文。诵读是进入诗的意境最直接、最感性的方法。通过教师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范读或名家录音范读激起学生的朗读意愿,通过领读、齐读、轮读、自由读、配乐读、分组读、个别读、交叉读、分角色朗读等形式,就会很容易把学生带到古诗文的意境中,初步感悟古诗文的韵味。如教《木兰诗》时,学生见诗作很长,都皱起了眉头,感觉很难背。我让男女生交叉读,分组赛读、赛背,不断鼓励、激发他们的自信,学生的背诵速度大大提高了。

(3)音乐提高背诵。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配乐授课,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将文学的情感美、艺术美与音乐美的意境结合起来,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讲授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这首诗时,配上二胡名曲《阳关三叠》,学生的思绪很快就被带入歌曲凄恻悱恻的境界中,朋友之间那种依依惜别之情似乐曲一样萦回在学生脑海中,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不久,一曲完毕,有部分同学整首诗也会背了。

(4)绘画体味意境。讲古诗词引导学生在把握诗意后,可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画面并用笔画下来。如教《天净沙・秋思》,让学生把“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背景发挥想象,画下来,并展示自己的作品。这样学生更深刻地把握了意境,体会了游子的断肠之思。

(5)多媒体激趣。多媒体借助图、文、声、像的综合运用,展示了一幅立体的全方位的视听形象,成为古诗文阅读与教学的翅膀和动力。如教《观沧海》,引进多媒体教学,荧屏上出现苍茫的大海、黑耸的礁石、低飞的海鸟;音响里出现低沉的海潮声、浑厚男中音的吟诵声,将学生一下子带到了激越澎湃的大海边,似乎也感受到了勒马碣石山的曹操豪迈博大的胸襟,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

(6)课本剧、辩论形式等。教《唐雎不辱使命》,我指导学生把课文编成课本剧上台表演,让学生制作简单的小道具。学生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表演,把秦王的盛气凌人、阴险狡诈、外强中干、先倨后恭和唐雎的勇敢沉着、不卑不亢、正义凛然能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很深。

2.课外活动异彩纷呈

第8篇

放眼200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地域文化”在去年的基础上正以强劲的东风之势进驻语文试题各大板块。仅“积累与运用”这一板块中的地域文化考查就已经如火如荼。这类题目一般考查考生对自己所在地区的地域景观、民俗风情、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了解程度,以激发考生对家乡的热爱。巧用地域文化,活考语文能力。这类试题内容丰富,题型多种多样。对于这类试题,我们最主要的就是要关心地域文化,熟悉本地区文化的特色、组成及其内容,特别是当地的名胜古迹、与当地有关的名人及典故、著名事件等。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立足课内,多看看有关的介绍,多收集一些相关的资料。有条件的,亲自到这些地方走走,参观参观,都有助于加深自己对本地文化的了解。这样,不仅能充实我们的知识储备,而且有利于考场应答。下面就这类试题的出题方式、解题技巧以及发展方向作一些点评,以供同学们学习参考。

一、创设情境,考查知识积累

⒈盐城,一坐已有两千年历史的海盐之城,红色之城,水绿之城,也是近年迅速崛起的汽车之城,它将在江苏省新一轮沿海经济开发中bàn()演重要角色。在黄海之滨,在东方最大的湿地之都开tuò()创业,你会有异想不到的收获。

⑴给文中黑体字注音,并依据拼音写出汉字。

水绿______ 角色______bàn( )演开tuò( )

⑵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把正确的字工整地写在后面的方格中。

(2007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⒉日前,有市民推荐“莲花”为丽水“市花”,认为莲花就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所写的那样,不仅具有外在美,更重要的是她具有“_______,________”的君子品格,最能代表丽水形象。

(2007年浙江丽水市中考语文试题)

⒊用成语替代文中画线的句子,使语言更为简洁。

淄博作为齐国故都,聊斋故里,陶瓷名城,足球故乡,历史文化非常地久远(A)。伴随着改革的大潮,淄博经济文化的发展每天每月都有新的变化(B),淄博人以其开放的心态,实干的精神使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山东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

⒋“在天一方,在海一方,在这片海天相接的地方;在天一方,在海一方,这就是我们的连云港。……山海壮美,水天澄净,港城的风光让港城人如此沉醉,让听闻者无限神往。山与海相连,矗立起港城人傲岸的脊粱;___________。走进这火红的六月,让我们用明晰的眼,用沸腾的心,用智慧的笔,去细细观察,去真切感受,去热情呕歌……“家在港城山海间”大型写作征文活动的大幕拉开了!

(1)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仿照画线的句子,联系前文,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在这次征文活动中,你的参赛作品获得了大赛的一等奖,组委会请你在颁奖大会上发表一段简短的获奖感言(不超过50字)。请你拟写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江苏连云港市中考语文试题)

点评:设置具体情境,考查识字写字、成语及诗文运用等知识积累能力。材料内容能让考生进一步了解家乡,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考生通过对家乡优美风景的描写、诗意情境的引领,或许能消除些许陌生与紧张,平添几分亲切和轻松,在审美愉悦中调动知识积累答题。从设题来看,考查的内容涉及到的是最基础的一些东西,如常用汉字的识记、常见的词语成语、富有价值的名句、提升文化素养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名篇等。汉字的辨识,主要是从一些教材里的注释、“读一读写一写”的内容、历来传诵的脍炙人口的句子以及《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优秀诗文中来。实践告诉我们,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基础,因此我们必须回归基础,强化基础。因为在基础教育阶段,基础积累达不到一定的量,能力的提升就成为空中楼阁。参考答案:1.(1)lǜ jué扮拓(2)“坐”改为“座” “异”改为“意” 2.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3.香名远播 日新月异 4.(1)“粱”应为“梁” “呕”应为“讴”(找出并正确改正,方可得分) (2)示例:水与天相接,舒展开港城人阔大的胸怀(必须以“水”、“天”起头,否则不得分;与例句结构一致,前后逻辑合理) (3)需要包含的内容有感谢、对港城的热爱及美好祝愿等。(符合语体及语境要求,语言通顺即可)

二、提供背景,考查理解与表达

⒌由江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中国红歌会,放歌井冈山”赛歌活动于2007年“五一”黄金周在井冈山激情演绎。

(1)假如你是活动的热心参与者,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或给参赛选手发送一条鼓劲助威的短信。(每条不超过2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班上将举办“唱红歌”动员会,如果你是主持人,请说一段简短的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相关链接,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我省本次赛歌活动的看法。

相关链接:为弘扬伟大的精神和井冈山精神,打造江西红色文化品牌,建设和谐美好江西,江西卫视等单位于2006年下半年推出首届“中国红歌会”。红歌,即红色革命歌曲,为“”以来中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及各种健康进步歌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江西省中考语文试题)

⒍近日,堪称“盐城第一雕”的《鹤鹿同春》(见右图)矗立在盐阜大地上,高达36米,令盐城的百姓眼球为之一亮。假如让你以某报小记者的身份去采访它的设计者,你会如何提问?假如让你向还没有目睹这一芳容的亲友作简介,你将如何表述?(友情提醒:注意身份方面的差别哦!)

(1)面对设计者叔叔(或阿姨),我这样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面对做美术教师的小姨,我这样描述(请至少用上一个在美术课上学到的术语,若得体且生动形象可另加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江苏盐城市中考语文试题)

点评:第5题提供新闻背景,考查文化积淀、语言运用以及口语交际能力。命题者抓住地方热点的政治、经济或人民生活中的时事,联系语文知识,巧妙切入,命以成题,亦别有新意。解答这类试题,要在两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根据试题提供的背景材料,把题干情境中提供的场合、对象、要求等一一梳理清楚,把自己带入情境,避免答非所问,保证答题的准确性;二是在组织语言时,力争做到遣词造句准确无误,回答简明扼要,尤其要注意语言的得体,同时注意语意连贯、带有口语的特点。第6题着重考查读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查了理解、分析能力。设题主要是:概括或描述画面内容,对画面的形象、结构、色彩、特征等方面进行介绍。解答这类试题,用得上一个成语:按图索骥。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题干不仅指明了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还常常显示答题的方法,具有较强的暗示性。从题干中捕捉有效信息,获得解题要领,是解答的基本条件。其次是要仔细观察图片表现的内容,与画面有关的图名、附注等也不可忽视,不放过图中的任何一个细节,进行正面和侧面、纵向和横向的多维思考。最后要善于运用恰当的语言把观察结果表达出来。参考答案:5.(1)宣传标语示例:①赏“绿色”美景,唱“红色”歌谣;②唱“红色”歌曲,建美好江西。短信示例:①加油,我们支持你!②相信你一定能取胜,等待你的好消息。(只要语句通顺,语言简洁即可)(2)略。(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答到称呼、事由,引出发言人即给分)(3)略。(只要符合题意,语句通顺即可)6.(1)请问叔叔,你将鹤与鹿组合在一起,有什么含义和象征意义吗?(2)小姨,我在盐城欣赏到了“盐城第一雕”的雕像,高达36米,它以《鹤鹿同春》为题,造型优美,线条奔放。下方是在草地上奔跑的麋鹿,上方是一只展翅飞翔的丹顶鹤,真可谓现代雕塑中的艺术珍品。

三、根据资料,考查创新思维

7.近来,我市正在开展“弘扬义乌精神,彰显文化底蕴”的活动。日前,体现“义乌精神”的影片《戚家军》的上映,更掀起了“义乌精神”再讨论的热潮。作为义乌的一员,请你参加以下相关活动。

(1)下面是某报对影片上映的报道,请你用一句话,把这个消息告诉在远方创业的义乌人。(不超过20字)

本报讯 经过摄制组半年多的努力,传统题材和现代精神完美结合的影片《戚家军》在义乌隆重上映。这部以戚继光赴义乌招募义乌兵为背景的电影,叙述了戚家军驱逐倭寇、保家卫国的故事。在塑造侠义为怀、英勇善战、坚韧刻苦的戚家军形象的同时,也从艺术的角度诠释了义乌的商业文化,通过视觉形象重现了勤耕好学、刚正勇为、诚信包容的义乌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缅怀戚家军,弘扬“义乌精神”,请续写下面的对联。

上联:侠义为怀,英勇善战,戚家军疆场杀敌;

下联:________,________,义乌人________。

(3)请你就影片中表现出的“义乌精神”,从下列采访对象中选择一位,结合其身份特点,设计一个采访问题。

采访对象: 市长 企业家 在校大学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浙江义乌市中考语文试题)

点评:从设题的角度分析,该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所给材料的分析与整理等方面的语文实践能力,以及自主表达的语言能力和创新能力。第(1)小题紧密联系生活,提供的文字内容是发生在考试近期的大事,约150字,除电头外,共有三个句子。解答这类试题,要联系学过的关于消息的文体知识。消息的结构可分为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五个部分。用一句话提取主要信息,要剔除干扰信息,重点关注它的导语部分,因为导语揭示的是消息的核心内容。可分两步:第一步先找出导语,导语一般是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第二步对导语的内容进行提炼。题干有严格的字数要求,所以拟提取的信息一定要准确精炼。第(2)小题看似“简单”,却综合考查了三方面的能力:调动文化知识积累,准确表达“义乌精神”;运用相关知识拟写对联;看答案是否具有创新精神。第(3)小题结合采访对象的身份特点,设计采访问题,从另一个角度设题,领悟“义乌精神”的内涵,考查我们的口语交际能力。参考答案:7.(1)反映义乌精神的影片《戚家军》上映。(超过20字不给分,意思对即可) (2)诚信是本刚正勇为商海弄潮(3)略。(要围绕影片和义乌精神,结合人物身份特点设计问题)

四、呈现“组合”,考查综合探究能力

⒏最近,安岳县城总体规划获省政府批准实施。新的安岳县城总体规划明确城市性质是以石刻艺术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川东特色农副产品加工物流基地,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请你围绕“创建以石刻艺术为主的生态文化旅游城市”这一主题参与以下活动。

(1)【彰显城市精神】请你为安岳城市精神拟写一条主题语。

例:扼川东门户,守田园风光;赏石雕古迹,醉柠檬之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走进历史名人】安岳人杰地灵,其中众多的历史名人为安岳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请搜集整理安岳历史名人资料,仿照下边的例子,写出你所了解的两个安岳历史名人。 例:唐代开国名将程咬金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开发石刻旅游】根据你所了解的安岳石刻的特点和安岳石刻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安岳石刻旅游的两条建议。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四川安岳县中考语文试题)

⒐历史是根,文化是魂。金华,一座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多彩的文化传统,名人辈出、文脉悠长的城市,2007年3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假如你是一位业余导游,现在去接待一批游客,相信你一定会做得非常出色。

(1)在欢迎仪式上,请你致一段简洁得体的欢迎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地方民俗文化是游客最感兴趣的内容,请你向游客介绍家乡的一种表演艺术或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或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并用一句话概括其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仿照示例,把你最钦佩的一位家乡名人介绍给游客。要求既能概括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示例:他是“新闻全才”,秉笔直书,抨击丑恶。他用他的鲜血浇灌了言论、新闻、出版自由的理想之花,成为中国百年新闻史上最光彩夺目的名字――邵飘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游客要返程的那天,请你向他们推荐一种家乡的土特产,并说明推荐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浙江金华市中考语文试题)

点评:第8、9两道乡土常识类综合探究试题重点考查乡土文化,即当地的名吃特产、风俗习惯、地方艺术、故事传说以及当地的名人(包括历史名人和当代名人)等。这有助于培养考生的故乡情结,增强他们的本土意识,让他们在为家乡感到自豪的同时,树立献身家乡建设事业的理想。第8题的第(2)小题、第9题的第(3)小题都是介绍家乡名人。这就要求我们平时阅读一些介绍本地名人的相关书籍,多参观一些博物馆、纪念馆等,以扩展自己的视野。第9题的第(4)小题介绍家乡特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为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对自己所在地方的名吃特产应该有一定的了解。我们平时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多留意自己所在地区的一些名吃特产,了解它们的起源、相关故事以及特点等。这不仅是我们了解自己的家乡所必需的,在考试时也有很大的用处。做好这类题目,平时要注意:①加强文化积累,丰富文化积淀。②了解试题类型,把握试题特点。③掌握答题技巧,锤炼答题语言。参考答案:8.(1)略。(主题语内容要合乎安岳城市精神,句式要整齐一致)(2)如:著名诗人贾岛、北宋理学家陈抟、南宋数学泰斗秦九韶、中国新诗开拓者康白情、谐剧创始人王永梭、现代著名作家刘心武等。(3)略。(建议要合乎实际,有一定的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前瞻性) 9.⑴示例各位游客,你们好!欢迎大家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金华来旅游观光。我们金华有丰富的历史遗存、深厚的文化底蕴、悠远的人文传承、秀美的山水风光。金华之旅一定会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⑵示例名称:金华道情 特色:道具简单、表演方便、语言幽默,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地方曲艺。 ⑶示例艾青,20世纪中国诗坛泰斗,他用嘶哑的喉咙歌唱伤痕累累的“母亲”,他用朴素的语言倾诉他对土地的深爱。⑷示例金华酥饼理由:表里酥脆,内荤外素;油而不腻,鲜咸可口;香气浓郁,风味独特。

试题链接: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嘉兴历史(yōu)______久,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灿若星辰的文化名人、富有特色的文化遗存、亮点纷(chéng)____________的文化形态,是嘉兴文化的特色和优势。这为我们构建和(xié)______社会打造了很好的历史平台。“建设文化大市、打造人文嘉兴”,就是希望通过文化来(zī)______养生命力,激发创造力,铸造凝聚力。

(2007年浙江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

2.直辖以来,重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让我们为重庆直辖十年喝彩。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直辖十年看我家。

重庆直辖十周年,市政府将举行以“直辖十年看我家”为主题的大型问卷调查活动,从家庭变化的角度来了解直辖以来取得的成就。请你为本次活动的问卷设计两个问题。

问题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语赞重庆。

市有关部门正在开展“一语赞重庆”活动,要求以一句话展现重庆形象或反映直辖以来的变化。请你参照下面的参赛作品,也用一句简练优美的话来赞美重庆。

作品一:山水灵动之城,美丽时尚之都。

作品二:直辖十年,三大变化――路短了,人亲了,离全面小康近了!

作品三:昨天,重庆的重庆;今天,中国的重庆;明天,世界的重庆!

你的参赛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重庆市中考语文试题)

3.由荆州市旅游局、荆州市文物局等单位联合推出的“一句话叫响荆州”荆州旅游宣传语有奖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请你也参与其中,拟一条荆州旅游宣传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湖北荆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4.苏州网狮园的引静桥是中国园林里最短最小的拱形桥,颇像苏州出产的精雕细刻的工艺品。这座桥全长只有两米多,游人只需三四步即可跨过。它造型优美,侧立而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妩媚可爱。桥面两侧,均有石栏,石栏两端,刻着依次递减而连接的三个半圆形,以示桥栏两端美丽而明确的终止。桥面正中,则刻以圆花形浅浮雕纹饰,避免了平板单调。

(1)根据上面的文字提供的信息,用三个词语概括引静桥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侧面看,引静桥“为柔婉的弧形,小小的,曲曲的”。请你用一个比喻句,把这种“妩媚可爱”的形态描摹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江苏苏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5.常州是锡剧的主要发源地,但由于种种原因,锡剧已日渐衰微,运用下面材料,为“振兴锡剧”写一段鼓动性的文字。(不得照抄原文)

锡剧是华东地区三大剧种之一,有100多年的历史,270多个传统剧目。它植根于农村,在苏南地区极为流行。锡剧长于抒情,颇具江南水乡情趣,在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设计等方面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江苏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6.你校响应芜湖市教育局“营造书香校园”的号召,准备于2007年5月10日下午开展“图书漂流”活动。假如你参与了这次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阅读下面的“相关链接”,然后说说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说出两点即可)

相关链接:图书漂流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欧洲的一种好书共享方式。不用借书证,不用付押金,也没有借阅期限,书友在自己书的扉页上贴上“漂流”的特定标签,然后投放到公共场所,拾取的人阅读后按标签提示,再把该书自动投放到公共场所,让下一位爱书人阅读。一本书以随机的方式被素不相识的人传阅,让志趣相投者可能因此结为好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月9日下午,由你代表学校去邀请芜湖市“图书漂流”活动发起人张教授参加本次活动,请你把要对张教授说的话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让“图书漂流”活动能正常、持久地进行下去,请你为“图书漂流标签”设计一句温馨提示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7年安徽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