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药物中毒

药物中毒

时间:2023-05-30 10:29:0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药物中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药物中毒

第1篇

[关键词]药物中毒;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3-0234-0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已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医疗医药体系,我国也成为世界医药大国。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对医药事业需求的不断增长,医药事业一直保持着极快地发展速度,与此同时我国当下的医药水平是值得赞扬的,也是社会各界共同肯定的,但是“金无足赤”,医药行业还存在一些诟病,这也是谁都不可否认的。药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轻则住院洗胃,重则导致死亡;药物不良反应更是发生地频繁,头晕、呕吐、嗜睡、厌食、失眠、四肢酸痛等,症状很多,同时也因人而异。

1.什么是药物中毒与不良反应

药物中毒是指用药剂量超过标准用量时而引起的中毒,误服相克的药物以及不明药物滥用引起的药物中毒。相对常见的药物中毒有西药中毒、中药中毒和农药中毒。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验证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任何不利于人体的不良反应(包括偶然事件),该事件与药物治疗本身无须有直接关系。药物不良反应包括药剂相关不良反应、药剂不相关不良反应、停药或药剂减少不良反应。

2.药物中毒分类

2.1 西药中毒

顾名思义,西药中毒就是由西药药物的过量使用、误用、滥用引起的药物中毒。在此处引入一个西药药物中毒的例子。扑热息痛是大家常用的非抗炎解热镇痛药,功效与常见阿司匹林有相似之处,主要应用于流行性感冒、牙龈肿痛等症状。扑热息痛这种药物在一次性同时摄入30片时就可以置人死亡。扑热息痛的中毒原理是扑热息痛服用后,对人体的肝细胞具有相当大的毒性伤害,可直接引起人体肝细胞大量坏死。如果在服用扑热息痛期间饮酒就相当的危险,即使在服药量不多时,酒诱导细胞色素P-4502E1含量升高,从而加快NAPQI的生成,短时间内就可引起人体中毒,很快就导致人体机能丧失。因此,服感冒药应按正常剂量服用,不得为了快速达到治疗效果而加大剂量,于此同时要注意服用感冒药时切忌饮酒。

2.2 中药中毒

中药中毒指的是由于中药的误用、滥用、过量使用造成的药物中毒。现在中药基本以中药注射剂为主,中药注射剂是指从我国中药材中提取的有效物质制成的可以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以及供临床使用前配成溶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中药注射剂是我国20世纪后期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药用中药新形式。随着很多的中药注射剂种类向临床推广,药用中药的安全性问题逐渐引起了医药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中药注射剂在发挥巨大医疗作用的同时,中药注射剂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待解决。笔者在检索相关文献并建设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我国年度期刊文献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中毒事件进行整理统计,例如鱼腥草、双黄连、刺五加、清开灵等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严重中毒,这些看起来有很大临床实际用途的药用中药也会对人体造成极大危害。

2.3 农药中毒

农药中毒是指接触、误服引起的急性中毒。农药中毒的症状头晕、全身不适、呼吸障碍、肺积水、休克、脑水肿、痉挛等。例如杀虫剂的中毒事件,配制杀虫剂时,接触到高浓度的杀虫剂,或是喷射杀虫剂时吸入,或是误引用杀虫剂。又如农药的直接饮用,这是急性又极端的农药中毒事件,发现不及时导致死亡,发现及时,洗胃住院治疗也不能完全清除农药在体内的残存。

3.不良反应分类

3.1 A型药物的不良反应(Type A adverse drug reactions)

该类不良反应也被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此类不良反应为药物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常和药用剂量有关,可以实现预测。在药物不良反应中,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效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等均属A型不良反应等,A类不良反应的特点:发生率高,死亡率低。例目前应用于临床治疗的有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洛美沙星,随着该类药在临床上推广性应用,近年来其药品不良反应也日趋增多。其以抗菌活性强、抗菌谱广、口服吸收好、组织分布广、生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使用方便、与其他抗菌药物之间交叉耐药现象较少等特点,在临床广泛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疾病。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消化道感染、妇科感染等。

3.2 B型药物的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

这类药物不良反应又称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它是一种与常规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性反应,发生率低占药物不良反应的20%到25%而死亡率高。它的特点是药物的量与不良反应强度相关、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例如氟烷引致的恶性高热,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

3.3 E类药物不良反应(撤药反应)

此类药物不良反应是一种生理依赖的表现,仅发生在停药或剂量减少时,再次用药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它的特点是非特异性(指药物)、用药与反应发生没有明确的时间联系、潜伏期很长、如妊期用子代女婴到青春期后患阴道腺癌、如某些基因突变导致癌,畸胎的形成。常见的撤药反应的医药有阿片类、苯二氮卓类、二环类抗抑郁药、b-受体阻滞剂、可乐定、尼古丁等。

4.结语:此文总结了药物中毒的类型、中毒症状以及实际例子,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不良反应症状以及临床实例。面对如此严峻的药物中毒和不良反应现状,要求临床医生和药师充分认识患者的病情、不良反应发生的年龄段、性别以及临床实际表现,这样更有效地对于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进行的预防和治疗,尽量减低不良反应和中毒的发生率。因此,在出现不良反应时要停药,避免发生严重不良结果,确保人民用药安全、高效,与此同时,达到最大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第2篇

方法:选取某医院急诊科自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9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其中,男性患者97例,女性患者195例,患者年龄在5岁至76岁之间,选取患者经临床诊断后,采用紧急复苏与对症支持治疗方法,并通过电动洗胃机洗胃以及催吐导泻、全肠道灌洗、利尿、血液净化等治疗方式,对于患者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进行清除,同时应用特殊解毒药物辅助治疗,对于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

结果:292例患者中,成功救治290例,临床救治有效率为99.3%;死亡患者2例,救治无效率为0.7%。在临床救治成功的290例患者中,有63例患者经救治后自行离院,约占比例为22%;另227例患者在医院进行继续治疗,约占比例为78%。

结论:合理对症的治疗方法是急性药物中毒救治有效的关键,临床救治中应注意选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关键词:急性 药物中毒 临床救治 治理方法 效果 292例 分析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645-02

在临床救助治疗中,急性药物中毒是急诊病科收治病症中一种常见并且多发的病症,通常情况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急性药物中毒的类型也相对比较多,在我国医院每年收治的病人中,因药物中毒的病人数量在整个医院急诊病人数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通常约为6%到8%。而在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救治中,我国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室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正确比例约在20%到60%之间。近年来,结合我国医院收治病人情况来看,药物中毒患者的数量正逐年的呈现上升变化,急性药物中毒诊断治疗也成为医学领域临床诊断与治疗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下文将结合某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9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情况,对其临床诊断治疗方法与效果进行分析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某医院急诊病室从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9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97例,约占患者的总人数比例为33%;女性患者195例,约占患者的总人数比例为67%。所有患者的年龄在5岁至76岁之间,在对于患者年龄情况统计结果中显示,其中,20岁以下的年龄患者67例,比例约为23%;20岁至40岁年龄患者155例,约占比例为53%;41岁至60岁年龄患者62例,约占比例为21%;60岁以上年龄患者8例,约占比例为3%。此外,在医院收治的所有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中,从患者发病至医院急诊时间在30分钟以内的患者约有96例,约占所有患者比例的33%;从发病到医院急诊时间在30分钟至1小时的患者约有105例,约占比例为36%;患者发病到医院急诊时间在1小时至2小时之间的约有45例,约占比例为15%;患者发病到医院急诊时间在2小时到4小时之间的有23例,约占比例为8%;患者发病到医院急诊时间在4小时以上的有14例,约占5%;另有9例患者的发病时间不详,所有收治患者中毒药物类型主要有镇静催眠药、去痛片以及有机磷农药、灭鼠药、咖啡因、百草枯、有毒气体以及其他一些药物类型,收治患者中因自杀导致急性药物中毒262例,约占比例为91%,另有9%患者是由于误服毒物或者误吸有毒气体导致急性药物中毒发生,患者以经消化道吸收为主要药物中毒途径,另外还有经呼吸道和皮肤。其中有32例患者急性药物中毒后出现昏迷状况。

1.2 诊断与治疗方法。在对于收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中,上述医院进行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诊断确定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临床表现情况,并在进行相应的实验室与辅助检查、环境调查等,对于诊断结果进行验证。在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进行治疗中,首先,使中毒患者立即与中毒现场相脱离,保证患者与中毒物品的接触终止,并对于患者进行紧急复苏与对症支持治疗,进行患者体内尚未吸收毒物的清除,采用电动洗胃机洗胃以及催吐、导泻、全肠道灌洗、利尿、血液净化、高压氧等治疗方式进行治疗,同时辅以特殊解毒药物等。

2 结果

参与治疗的292例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中,经临床诊断治疗,成功救治患者290例,治疗有效率达99.3%;治疗过程中出现死亡患者2例,约占比率为0.7%。其中,有63例患者,约占比率为22%,在经医院救治病情稳定后,自行离开医院;另有227例患者,约占比例为78%,在初步治疗后,选择继续入院治疗。

3 讨论

在临床医学领域中,中毒症状是指有毒的化学物质在进入到人体后,达到中毒量标准后,对于患者所产生的一种全身损害性作用情况。通常情况下,临床中中毒有急性中毒与慢性中毒两种类型,其中,急性中毒是由于患者在短的时间内进行大量有毒物质吸收所导致的一种中毒症状,急性中毒的起病发生过程比较紧急且骤然,患者症状往往比较严重,病情变化也比较迅速,对于急性中毒患者如果不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则常会出现危机生命的情况。

在临床治疗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中,消化道是急性药物中毒患者中毒情况中常见的中毒途径。通常情况下,有毒的物质在经过消化道使人体发生中毒情况时,有毒物质在经过人的口腔或者是食管黏膜过程中很少被吸收,同样在人体的胃部结构部分吸收也很少,而小肠则是有毒物质经过消化道的主要吸收部分,有毒物质在经过小肠液以及酶作用后,其性质会发生改变,然后进入到血液循环,在经肝脏解毒后分布到全身的组织与器官中,使人体发生急性药物中毒病症。在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及时的治疗非常关键和重要,而及时的急性药物中毒治疗方式则主要有尽早且彻底的洗胃以及催吐减少对毒物的吸收等,其中,应用洗胃方式进行药物中毒治疗中,采用气管插管方式进行呼吸功能支持的辅助治疗非常重要和有效,对于急性药物中毒情况比较危重的患者,则可以考虑采用血液灌注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应用洗胃方式进行急性中毒患者治疗中,洗胃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消化道中毒时间在1小时以内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而对于那些所服用毒物吸收相对比较缓慢、并且胃蠕动功能减弱或者消失的患者,在服用毒物4小时到6小时内,也应进行洗胃治疗。此外,对于那些吞服具有强腐蚀性毒物,并且食管出现静脉曲张或者是惊厥的中毒患者,不应该采用洗胃方式进行治疗。在应用洗胃方式进行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治疗中,常会出现并且发生的治疗并发症状主要有胃穿孔或者是出血、吸入性肺炎、窒息等,对于患者的健康十分不利。最后,在进行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救治过程中,由于对于患者的及时救治十分重要和关键,因此,应注意进行救治绿色通道开设,并且医护人员之间做好密切配合,根据患者中毒情况及时采用相应方式进行治疗,并注意患者情绪,进行劝解与安抚,以减少与避免救治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救治有效率。

参考文献

[1] 高峰,李晓辉,原文进,王旭磊.血液灌流床旁抢救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0)

[2] 刘建香,杨云华,赵连玉.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抢救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27例[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5)

[3] 刘静,王秋英,王蓓,宣小强,陈琼,徐东伟,程宁.药物对急性羰基镍中毒大鼠肝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1(2)

[4] 刘静,王秋英,陈琼,吴喜江,闫铭锋,宣小强,程宁.多种药物对急性羰基镍中毒大鼠肺组织和细胞损伤的治疗作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6)

第3篇

【摘要】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工作学习压力的不断加重,从而导致一部分人群适应能力的减退,精神压力逐步加重,产生一些厌世情绪,最终导致服毒自杀。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实际,浅谈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急性;药物中毒;护理

急性药物中毒的病人极少数误服外,大多数均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故意行为,大多数表现为不配合临床治疗,甚至拒绝抢救。自2008∽2010年我院共收治药物中毒患者4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自2008∽2010年来我院共收治药物中毒患者40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工人10例,农民12例,其他职业18例。

2 急救措施 急性药物中毒患者早期彻底洗胃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2.1 清除胃肠道尚未被吸收的毒物经口进入的毒物对消化道具有腐蚀性,除病情不允许者外,一般都应立即采取催吐洗胃等方法清除为肠道内的毒物,避免毒物的进一步吸收。早期清除毒物可使病情明显改善,愈早,愈彻底愈好。

2.1.1催吐 患者甚至清楚能合作时,让患者饮温水300∽500ml然后自己用手指或压舌板,筷子刺激咽后壁或舌根诱发呕吐,如此反复进行,直至胃内容物完全呕吐出为止。也可用药物催吐。

2.1.2洗胃法洗胃应尽早进行,一般在服毒后六小时内洗胃有效。即使超过六小时,由于部分毒物仍可滞留于胃内,多数仍有洗胃的必要。患者中毒入院后尽快确诊,确诊后根据不同药物采取相应的胃液,如不能确诊药物成分,则采用清水洗胃,一般成人每次洗胃量为300∽500ml[1],还要根据年龄和中毒的性质,常用量为15000∽20000ml,使电动洗胃机反复冲洗,直至吸出胃液为无色,无味,澄清为标准。洗胃结束后应把胃内残留液体吸干净,以免被吸收,注意洗胃出入量应基本平衡。

洗胃也可根据毒物的种类不同,选用适当的溶液或加入相应的解毒物质,如:(1)保护剂:吞入腐蚀剂毒物后,为保护胃肠粘膜,可用牛奶,蛋清,米汤,植物油等。(2)溶剂:饮入脂溶性毒物如汽油,煤油灯有机溶剂时,可先用液体石蜡150∽200ml,使其溶解而不被吸收,然后进行洗胃。(3)吸附剂:活性炭是强有力的吸附剂,可吸附很多种毒物,一般可用30∽50g。(4)解毒剂:通过与体内存留的毒物起中和,氧化,沉淀等化学作用,改变毒物的理化性质,使其失去毒性。

2.1.3导泄 胃内毒素清洗干净之后应给予导泄,口服硫酸镁,甘露醇等泄剂,如两小时不泄者则灌肠,灌肠液根据药物毒性和病情而定,要记出入量。

2.2 促进已吸收毒物的排出

2.2.1利尿 静脉滴注葡萄糖可增加尿量而促进毒物的排出。有少数毒物如苯巴比妥,水杨酸,苯丙胺等可用作用较强的利尿剂如速尿增加尿量,促进其排出。

2.2.2吸氧一氧化碳中毒时,吸氧可促进碳氧血红蛋白结了离,加速一氧化碳的排出。高压氧促使一氧化碳排出的效果更好。

2.2.3人工透析腹膜透析可用于清除血液中的苯巴比妥、水杨酸盐甲醇、乙二醇、锂等。②血液透析对水杨酸盐、苯巴比妥有效。用于甲醇、乙二醇中毒:能同时纠正谢性酸中毒。一般在中毒12小时内进行人工透析效果较好。

2.2.4血液灌注血液流过装有活性炭或树脂的灌流柱,毒物被吸附后,血液输入患者体内。应注意,在血液灌流中,血液的正常成分如血小板、葡糖糖、二价阳离子也可被吸附排出,因而需要监测和补充。

3临床观察

3.1 保持呼吸道畅通 急性药物中毒早期死亡多由于呼吸和循环功能衰竭所致,所以给予患者平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预防吸入性肺炎及窒息等是抢救药物中毒的重要措施,对于气管插管者应注意无菌吸痰,如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容易阻塞呼吸道,同时给予雾化治疗,鼓励患者自行将痰液咳出。

3.2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神智瞳孔变化检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变化,每15∽30分钟检测一次,药物中毒稍重患者大多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表现为表情淡漠,反映迟钝,烦躁,嗜睡等。严重患者出现昏迷,瞳孔三大或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大小便失禁等危机生命。对较烦躁者加强安全防护措施,给予适当约束。高温患者给予头枕冰袋,保护脑细胞,减少闹耗氧量,使体温下降,减少抽搐。

3.3保护消化道粘膜 因有些农药对消化道粘膜具有强烈的灼伤腐蚀作用,易导致消化道出血;中毒患者因药物从尿中排除,导致肾脏和膀胱损伤,引起膀胱刺激症状和血尿,如有上述情况应给予补液,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4 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护理对病人的康复所起的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对清醒患者应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对于采取冲动型病例行为方式服毒自杀的患者,我们在积极抢救,严密观察病情的同时,应主动热情接触患者和家属,以温暖和热情的言谈举止,给予同情的体贴和帮助。用真诚的态度赢得病人的信赖,使其倾吐实情,这样才能了解轻生的原因,服药种类,时间,剂量等,唯有针对性地抢救提供依据。在治疗过程中切忌使用嘲讽,挖苦,呵斥,恐吓等刺激性语言,更不能因患者不配合而做出近乎粗暴的行为,这样做的后果不仅给抢救增加难度,而且会因此而导致并发症。我们要以最亲切的态度关心体贴病人,帮助他们树立战胜自我的信心,唤起他们对工作,对社会的责任心,要教育他们热爱社会,珍惜生命,使其身心恢复健康,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且我们还要做好患者家属的沟通工作,这也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面,鼓励家属和亲友经常探视以解除患者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刘丽 . 黑龙江医学,1998;(3):24∽25

[2] 李宗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846∽848

第4篇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抢救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方案。方法:50例患者及时催吐、彻底洗胃,导泻,清除胃肠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并应用纳洛酮及对症治疗和合并症的治疗。结果:50例患者中,除一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抢救成功。结论:及早发现并就诊,及时彻底洗胃,及早应用纳洛酮注射液对救治成功率及预后关系极大。

镇静、催眠类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普遍性抑制作用,大剂量可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导致呼吸衰竭;并可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损害毛细血管,使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压下降,导致休克。对全身神经肌肉组织具有抑制作用,使胃肠道和尿路平滑肌松弛,胃肠运动减弱。对心脏有负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减弱,心排血量下降。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过低温。本类药物中毒后,可由于呼吸衰竭、休克及长时间昏迷引起的肺水肿、肺不张而导致严重后果。

本文就2008年5月至2010年8月对50例口服镇静、催眠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50例,男12例,女38例,25以下32例,25-35岁16例,35岁以上2例,其中服地西泮片36例,服阿普唑仑片14例,服药量15-270片,就诊时间:30分钟内31例,30分钟至2小时15例,4-6小时2例,超过6小时2例。

1.2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者:神志清楚或呈嗜睡状态,共济失调,言语含糊,血压、脉搏、呼吸、瞳孔均无明显变化;中毒中毒者:意识模糊或呈浅昏迷,脉搏稍快,血压偏低,呼吸稍浅慢;重度中毒者:呈昏迷状态,脉搏增快,血压下降,呼吸浅慢,四肢紫绀。瞳孔表现:轻中度中毒2-4mm,重度中毒小于2mm,对光反射消失。

1.3诊断 根据患者误服或应用大量镇静、催眠药物病史,结合临床出现意识障碍、言语含糊、共济失调、呼吸不规则、低血压及恶心呕吐等症状即可诊断。

2 治疗

2.1 及时催吐、彻底洗胃,导泻,清除胃肠内尚未吸收的毒物。

2.2纳洛酮的应用:常用剂量一般为0.4-0.8mg静注,病情重者予纳洛酮1.2mg+10%葡萄糖500ml静滴维持,促进意识恢复,缩短清醒时间,所有患者在10-30分钟内清醒。纳洛酮最大用量为2.4mg。

2.3 低血压者 首先静脉输入5%葡萄糖盐水或706代血浆、右旋糖酐40等。如血压仍不升,应给予多巴胺、间羟胺等升压药物;维持收缩压在90-100mmHg为宜。

2.4 对症治疗和合并症的治疗:通过洗胃后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和合并症的治疗,促进毒物的排泄。补液量视中毒程度而定,在液体中加入维生素C、ATP、肌苷等保护心、脑、肾功能,使用速尿注射液20-40mg静注,以利毒物的排除。中重度中毒者除上述治疗外,还应防治并发症如呼衰、肺水肿、脑水肿、休克及心律失常等。给予吸氧,强心抗休克,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综合治疗。

3 结果

55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病例均抢救成功。

4 讨论

4.1 口服镇静、催眠药物中毒,一般服药量大,发病急,病情重,变化快。控制药物吸收是关键,如及早发现并就诊,及时彻底洗胃,能减轻中毒的程度,对救治成功率及预后关系极大。

第5篇

精神药物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精神活动的药物。而精神病治疗药分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抗躁狂药和抗焦虑药等几大类。抗精神药物是治疗精神病性症状的药物,又称神经阻滞剂或强安定剂、抗精神病药物中毒往往与用药剂量偏大有关,但也可发生于一般治疗剂量时。其临床表现:早期呈嗜睡状态,表情淡漠、缄默少动或兴奋不安、无力、眩晕、恶心、呕吐、心悸、血压轻度下降、尿潴留、共济失调、震颤、肌张力增高等;有的可有急性锥体外系反应,如静坐不能、动眼危象和角弓反张等。严重中毒时,呈昏迷状态,腱反射消失、呼吸困难、体温升高达40℃,大汗淋漓、脱水、血压下降、周围循环衰竭,有的可有癫痫发作,呼吸抑制,体温降低、血压持续下降、四肢远端冰冷、皮肤苍白或发绀、尿量减少,进一步可有肾衰、酸碱平衡失调和电解质紊乱、心肌损害和肝功能损害而导致死亡。通过近几年对多例中毒患者的抢救及护理,针对不同病人病情特征,对症处理,加强对此类病人的护理,提出几点急救原则及护理措施,以及应用抗精神药物治疗中如何做好护理。

1 急救原则

一旦发生应立即停药,防止毒物继续吸收,排毒解毒,对症处理,维持生理功能,预防并发症。

2 急救及护理措施

(1)应将病人安置在单间病室,设专人护理,加强基础护理。立即停止服用抗精神病药物,遵医嘱给予洗胃、吸附与导泻。(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意识障碍的程度,针对不同症状对症处置,注意观察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3)遵医嘱给予利尿、解毒保肝药物静脉滴注,必然时给予留置导尿。(4)低血压的处理:补液,纠正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仍未回升,可给予升压药,禁用盐酸肾上腺素。(5)中毒引起的高热应用一般的解热药多不见效,应给予物理降温,体温在36℃以下时应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保持床铺干燥、平整和清洁,定时翻身,防褥疮发生。(6)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口腔护理,随时吸痰,间歇或持续吸氧,做好二便护理,预防并发症。(7)意识不清病人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能量代谢平衡,给予鼻饲饮食,保证营养的摄入。昏迷病人给予抗感染治疗,可用抗生素和肾上腺素以控制或预防感染。(8)若有兴奋不安躁动者,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防止跌伤、坠床等意外发生。(9)因抗精神病药物可降低大脑皮质抽搐阈值,故易发生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癫痫发作,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发作先兆,尽早采取防范措施,为防止癫痫大发作或持续癫痫发作造成骨折、窒息或舌咬伤。发作时首先保持呼吸道通畅,病人原处平卧,松解衣领和裤带,迅速将牙垫或压舌板放入口腔内上下臼齿之间,并用手托起下颌,在胸背部及腰部各置一薄枕,适度保护四肢关节,给氧,随时吸痰。遵医嘱肌注或静滴安定,密切观察详细记录抽搐发作的频度、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和间歇时间,注意脉搏、呼吸、血压、瞳孔及意识的变化,保护肢体,防损伤,做好基础护理,加强皮肤、口腔、二便护理,及时作特别护理记录,落实各项安全护理、躯体生活护理。同时保护好静脉通道,以利抢救,做好各种记录,认真交接病情。(10)在中毒症状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48~72h,以防再次发生虚脱和昏迷,嘱病人多卧床休息,避免过早下床,防止血压下降发生虚脱。

3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中的护理

抗精神药物的副作用较多,且有些药物的治疗量与中毒量较接近,作为护士必须了解药物的性能,中毒的临床表现及应急处理的能力,坚持执行服药制度,并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3.1 认真执行服药制度,确保治疗效果 精神病人由于自知力缺失,不承认有病而拒绝服药,或由于诸多原因对服药持消极态度,出现拒药、藏药等行为。故服药时应做好三查八对:三查,取药时查、摆药时查、放回药时查;八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用法、时间、病人面貌。做好拒药病人的说服解释工作,服药后认真检查病人手、口、杯,防止病人藏药,影响治疗或发生意外,注意观察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如有不良反应,及时交班并报告医生处理。

3.2 掌握药物治疗相关知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护士应掌握常用药物的开始剂量、增加幅度、治疗剂量、中毒剂量等有关知识;必须熟悉药物的基本知识及其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和护理,认真观察治疗后的反应,及时处理各种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3.3 加强药物治疗中的基础护理

3.3.1 做好饮食护理 对兴奋和抑郁病人,应督促进食,保证营养摄入。吞咽困难是常见的副反应,进食时要细嚼慢咽,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营养。

3.3.2 做好二便护理 便秘和尿潴留也是常见的副反应,应鼓励病人多活动,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养成定期排便习惯,或给予缓泻剂;尿潴留时,应采取各种方式,诱导病人主动排尿,必要时给予导尿,并做解释以消除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

3.3.3 做好皮肤护理 部分病人服药后出现皮肤反应,如皮疹样、荨麻疹样、湿疹样病灶,皮色素沉着,多发于春末夏初季节,常见于皮肤暴露部位,应保持皮肤清洁,保持头发、手、脚、面部的清洁,卧床病人应勤换内衣,床铺平整,定时更换,严防褥疮发生。

3.3.4 协助病人料理好个人卫生 恶性症候群、锥体外系反应者,大多行动不便,生活自理能力下降或丧失,应协助病人料理好个人卫生,防止跌伤、坠床等意外发生。

第6篇

广西桂林灵川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桂林 541299

[摘要] 目的 分析早期血液灌流抢救重症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疗效,并探讨临床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44例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重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治疗组通过血液灌流技术进行抢救。结果 经过血液灌流治疗后,患者的神智恢复清醒,体征消失,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2%,抢救成功率为9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5.5%,抢救成功率为81.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血液灌流抢救重症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 血液灌流;重症镇静催眠类药物;药物中毒

[中图分类号] R595.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036-03

[作者简介] 蒋玉明(1973.11-),女,广西桂林人,学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急诊急救。

药物中毒是一种临床症状表现比较严重的临床急症,若患者的不到有效的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不良后果的出现,广大医务人员必须对此提起高度的重视。早期血液灌流是抢救重症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主要原理是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然后经过灌流器,和固态的吸附剂向接触,将体内的外源性和内源性毒物吸附清除,再将干净的血液重新输入患者体内,实现净化血液的目的[1-4]。该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该院收治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自应用血液灌流以来,在抢救重症催眠类药物中毒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的重症患者44例,所有病例均符合卫生部门职业性中毒诊断标准和处理原则。44例重症患者中,男性有21例,女性有23例,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是37岁。所有患者的临床变现为浅-深度昏迷,其中11例呼吸循环衰竭,6例急性水肿,6例痉挛性抽搐。其中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患者25例,巴比妥类药物中毒的11例,其他8例。进行随机分组,每组22例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将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主要是在患者治疗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治疗,例如休克者扩容抗休克治疗,呼吸衰竭者采用输氧或通气机治疗。治疗组采用血液灌注抢救,血液灌流是在重症患者急诊入院1 h左右,给予床旁血液灌流,血液灌流器是廊坊爱尔血液净化器材生产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炭肾,这种产品采用血液灌流级的活性炭和吸附树脂作为吸附剂,包裹材料主要应用聚乙烯TM-6。经股静脉置双腔管或股静脉和肘静脉直穿建立血灌通路,采用全身肝素化的方法,首剂1~2 mg/kg,然后0.5 h追加一次5~10 mg肝素。灌流初期血流量要控制在100 mL/min,然后逐渐增加至150~200 mL/min, 每次持续灌流时间不能超过2 h, 结束后如病人有出血倾向或穿刺部位出血、血尿给予等量鱼精蛋白中和,严重者给予立止血1支静脉推注。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的意识状态,确定血液灌流的次数。该组患者中,有40例患者灌流1次,4例患者灌流2次,每次间隔时间为12~24 h。

1.3观察内容

所有患者入院后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并进行急诊化验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等指标。患者在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前,再次复查血常规、尿常规等,并观察患者的出汗、血尿、呕吐等现场是否得到改善。

1.4疗效判定

治愈:神智清醒,体征、症状消失,没有后遗症;有效:神智较清晰,体征、症状基本消失,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无效:死亡。总有效率为患者治愈的几率。抢救成功率为治愈和有效的比例。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为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经过血液灌注后,22例重症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22例患者经过血液灌流后,其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均有明显差异,神志不清的患者从原有的22例减少到3例,出汗的患者从原有的13例,减少到4例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4例重症药物中毒患者,分组治疗情况如表2所示。

治疗组,经过血液灌流治疗,有16例治愈,神智很快恢复清醒,体征得到改善;5例有效,患者为多脏器功能损害合并中毒性肝炎治疗好转出院;无效1例,是65岁的老年女性合并肺水肿、吸入性肺炎、呼吸衰竭经人工呼吸机治疗抢救无效死亡。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2%,抢救成功率为9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5.5%,抢救成功率为81.8%,与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现阶段,很多药物中没有疗效非常好的解毒剂,而且血浆蛋白在药物中的结合率普遍较高[5]。在该研究中,治疗组的重症药物中毒患者,经过血液灌流治疗,神智很快恢复清醒,体征得到改善,21例得到成功抢救,抢救成功率为95.5%。从临床资料显示来看,一般治疗的方法有洗胃和补液,在治疗中将毒物排出,这种治疗方法疗程慢,患者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会导致肺部出现感染,并引发一些并发症。血流灌注主要是通过药物的吸附作用,将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吸附出来,使血液得到净化,该方法能够将血液中的有害物质直接吸附出来,使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根据相关报道[6],在抢救重症镇静催眠性中毒患者时,要争取在短时间内改善患者的症状,常规的抢救方法在短时间的抢救成功率较低,而应用血流灌注能在短时间内起到良好的控制作用,提高抢救成功率。血液灌流能够较好的吸取血液中的有毒物质,并在短时间内降低血液中有毒物质的浓度,从而起到治疗的效果。尤其是对呼吸循环系统的阻碍,能够有效抢救成功率提高,缩短住院时间,并降低住院费用。临床上,血液灌流应尽快实施在中毒药物中毒昏迷的患者上。常规的药物中毒,只需进行1次血液灌流,若是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可以进行2~3次的血液灌流。如果患者的血液中的有毒物质浓度较高,那么在第1次血液灌流后,无法将有毒物质全部吸附出体外,还会通过内脏器官或肠道危害患者的身体,再次出现中毒现象。在该次研究中,有部分患者需要进行2次血液灌流,意识才完全清醒。进行血液灌流的时间要合理,一般不要超过3 h,时间太长对治疗没有益处。在血液灌流中,在体外循环的血量应控制在200 mL,所以一般情况下,不会对机体血容量造成较大波动[7-8]。

但在这个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了解药物中毒会导致急性肺水肿等症状,其他器官的功能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医务人员遇到这种情况要先给予肺水肿患者氧气吸入,速尿,若患者已经出现低血压或是休克,需在有效的扩容后,进行阿拉明升压,并在血液灌流30 min之后,对血流量进行调节,由小至大循序渐进,从而防止出现低血压状态。血液灌流只能清除毒物本身,无法改善和治疗毒物造成的病理、生理反应,血液灌流与解毒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所以在采用血流灌流治疗时,也不能忽视解毒药物的作用。血液灌流治疗时,肝素的用量应比血液透析时大,全面监测凝化酶时间,准确的指导肝素用量,避免出现凝血和出血现象[9-12]。

与其他方法相比,对于重症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患者的抢救,血液灌流具有显著的优势。这种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抢救药物中毒患者时,能够快速的降低患者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减轻不良症状,所以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

参考文献

[1]Ghannoum M, Bouchard J, Nolin T D, et al. Hemoperf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Poisoning: Technology, Determinants of Poison Clearance, and Applica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J].Semiars in Dialysis , 2014, 27(4): 350-361.

[2]Choi H J, Kim G T, Choi I K. Can hyperbaric-oxygen therapy improve neurologic deterioration at the early stage of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J]. Resuscitation, 2014, 85:S112.

[3]王瑞烈, 彭月航, 黄发贵, 等. 早期血液灌流对急性重症毒蕈中毒的疗效分析[J]. 北方药学, 2014, 11(7): 130-131.

[4]蒋桂华, 于凯江, 刘文华. 早期多次血液灌流对百草枯中毒患者预后的影响[J]. 中华危急病急救医学, 2014, 26(6): 440-441.

[5]韩月菊,戴连途,崔建红.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3(4):132-133.

[6]刘敏,祁健,王锡玲,等.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34例疗效观察[J].农垦医学,2012(4):109-110.

[7]潘杰锋,方剑俊.早期血液灌流抢救重症镇静催眠类药物中毒疗效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2(7):163-164.

[8]叶有嫦, 邱倩玲, 罗银秋. 护理干预在院前紧急血液灌流低血压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9): 96-97.

[9]董文霞,彭俊琼,俞娅芬,等.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慢性心肾综合征维持性透析患者顽固性低血压的临床疗效[J].实用临床医药,2014, 18(11): 79-81.

[10]郭秀玲,黄玉环,王斐.血液灌流抢救重症药物中毒56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7):12-13.

[11]庞飞,周玉宝.血液灌流在急性中毒抢救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2(11):194-195.

第7篇

【关键词】 血液灌流;急性中、重度药物中毒;护理

很多急性中、重度药物中毒常因无特效的解毒剂而导致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近几年我科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程中对患者的监护和护理,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用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 Hp)方法治疗抢救急性中、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并注重在灌流过。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0月至2010年9月于我科进行血液灌流治疗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11例,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6~73岁,平均48.8岁。中毒药物包括氯氮平中毒2例;鼠药中毒2例,百草枯中毒3例,鱼胆4例。全部患者均经口服吸收致中毒。根据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并参照各种药物中毒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首先按内科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抢救,包括洗胃、导泻、静脉输液、利尿、本组患者由中毒至开始行血液灌流治疗时间为2~12 h,平均8 h。

1.3 材料 廊坊市爱尔血液净化器材厂生产的一次性使用树脂灌注器1~2个,血管通路的建立选择颈内静脉作深静脉置管。

2 结果

11例患者中,死亡4例(鼠药中毒1例,死于凝血功能障碍,百草枯中毒3例,死于呼吸衰竭);治愈7例。

3 护理体会

3.1 血液灌流制 血液灌流方法是把中毒患者血液从动脉通过血泵引入装有特殊吸附剂的灌流器中,通过吸附作用,清除血液中毒物,然后将净化后的血液从静脉输回患者体内,达到血液净化的目的[1]。

3.2 术前准备 在HP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小板和白细胞 在HP过程中,由于吸附树脂和包膜材料的影响,会引起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尤其是在灌流开始后的0.5~1 h血小板的下降最明显,甚至可达到40%~50%,所以在HP开始前后各采集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查,以便对比HP前后血小板和白细胞下降的程度。对下降严重者根据医嘱及时进行救治。

3.3 操作过程 用1∶20的肝素0.9%氯化钠注射液1 500 ml冲洗灌流器,使炭颗粒吸水膨胀,对灌注器进行充分的肝素化,同时轻轻拍打、转动以排净空气和清除游离的炭粒,以防止空气及吸附剂颗粒脱落引起栓塞。由于炭肾中活性炭吸附葡萄糖易出现低血糖,在HP开始用50%葡萄糖溶液60 ml静脉推注,以减少灌流时血糖水平的下降[2]。患者于灌流前给予地塞米松10 mg可防止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小板破坏、炭肾过敏反应及各种杂质所致的发热反应,同时给予肝素1~2 mg/kg以达到全身肝素化。总灌流时间为1.5~2.0 h,灌流过程中每半小时补充肝素0.1~0.2 mg/kg。灌流时间应以1.5~2.0 h为最佳,因经灌流2 h后吸附剂已接近饱和,血浆清除率显著下降,被吸附的物质开始解吸,所以灌流时间不宜过长,如病情需要,可更换炭肾[3]。

3.4 术中观察及常规护理 灌流过程中,应密切注意保持管道通畅,躁动患者应固定好手脚,避免穿刺针移位和脱出。每5~10 min测量血压1次,注意有无低血压、发热、寒战、皮肤淤点、淤斑等,及时发现并予以处理。血泵的流速开始定为50 ml/min,10 min后逐渐调至150~200 ml/min。进行血液灌流的过程中应严密的监测管道及灌流器的压力和颜色的变化。

3.5 血液灌流并发症及处理 ①低血压:随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 由于在血液灌流时有一部分血液会在体外循环,导致患者体内血容量减少而发生低血压,所以在HP开始时血流量应从50 ml/min逐渐加速,以避免一开始行HP时即发生低血压,另外在HP过程中随时动态监测患者的血压,发现低血压时及时报告医生,减慢血流量,遵医嘱及时准确的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在静脉端使用多巴胺等升压药。在HP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在本组病例中4例发生过血压降低,经补充血容量、使用多巴胺后血压得以维持在正常范围后完成HP,其余7例无低血压的发生;②出血或出血倾向:包括消化道出血、皮肤淤点、淤斑、穿刺部位出血或血肿形成等。出血主要与灌流过程中应用肝素抗凝有关,另外由于HP可吸附一定量的血小板,使血液中短时间内血小板减少,导致患者有出血倾向。洗胃可能导致胃黏膜损伤,加之患者有出血倾向,可导致消化道出血。因此在血液灌流治疗中及治疗后必须严密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动态监测出凝血时间、血小板变化,必要时输血或血小板并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在本组病例中有1例由于血小板少,凝血时间延长,经输注血小板及血浆后完成HP;③过敏:患者出现寒战、发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时,提示因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而过敏,可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10 mg,并给予吸氧,一般不需中断灌流[4];④凝血:在HP过程中如果发生凝血将严重影响HP的效果,甚至被迫中止HP。通常发生凝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肝素用量不足,因为灌注器也能吸附走部分肝素钠,所以在进行HP时肝素钠的用量比一般的血液透析用量要多一些;②血流量较低,为了血液内的药物被充分的吸附,在进行HP时血流量不能太快,但血流量慢又容易造成凝血;③环境温度低,特别是冬天。为了预防凝血的发生,在HP过程中应密切观察血流量、动脉压、静脉压的变化,如动脉压增高,提示灌注器内阻力增加,可能有凝血的可能,应及时追加肝素量。静脉压力降低,有血流量不足和灌注器内凝血的可能,应及时检查穿刺部位的穿刺针,调整穿刺针的角度,必要时重新选择穿刺血管以保证血流量。

4 讨论

急性药中毒是一种危及患者生命的急危重症病例,死亡率更高,对此类患者在内科综合抢救的基础上及时进行血液灌流(HP),在血液灌流前积极配合医生建立血管通路、对血液灌注器进行充分的冲洗及肝素化、灌流过程中预防栓塞、正确掌握肝素钠的用量、处理低血压、凝血等并发症是保证HP顺利进行、达到HP治疗的关键。所以在血液灌流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监测、严密观察、防止并发症等,以确保血液灌流得以顺利进行,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日期,提高治愈率。

参 考 文 献

[1] 孙晓莉,魏仲航,马丕勇.血液灌流抢救重度氟乙酰胺中毒.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15(4):220.

[2] 董素莲.血液灌流串联透析救治有机磷中毒的护理87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6):20.

第8篇

苯二氮卓类药物在临床上常用于镇静、催眠和抗焦虑。大剂量服用可导致中枢抑制、深度昏迷和呼吸抑制。如不及时抢救,则可导致严重后遗症甚至死亡。对重症安定中毒患者的抢救,目前已广泛应用其特殊解毒药氟马西尼治疗。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急诊室对收治的32名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的患者,采用弹丸式注射法氟马西尼进行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苯二氮卓类药物中毒机制与临床表现

近年研究苯二氮卓类的中枢神经抑制作用,认为该类药的作用与增强r-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的功能有关,考虑在神经突触后膜表现有由苯二氮卓受体,GABA受体,氯离子通道组成的大分子复合物,苯二氮卓类与苯而氮卓受体结合后,可加强GABA与GABA受体结合的亲和力,使于GABA受体偶联的氯离子通道开放而增强GABA对突触后的抑制功能。

本类药物主要作用于边缘系统(尤其是杏仁核),其次是间脑,而对于网状结构作用不大。上述部位,特别是杏仁核,与人的情绪、记忆密切相关。大剂量时能抑制中枢神经及心血管系统。一次误服大量或长期内服较大剂量,可引起毒性反应。中毒表现为嗜睡、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共济失调、发音含糊不清、步态不稳、眼球震颤、共济失调、明显的呼吸抑制。

2.护理要点

2.1弹丸式注射氟马西尼的方法

弹丸式注射就是短时间内给一个集中的注射量,以快速达到药物浓度。经过一段时间可能效果下降了,又需要重新给一个较大的负荷量,就又是一个弹丸注射。

氟马西尼是一种苯二氮卓类受体拮抗剂,它通过竞争性抑制苯二氮卓类与其受体反应从而特异性阻断其中枢神经作用。氟马西尼常用于逆转苯二氮卓类药物所致的中枢镇静作用。可作为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物过量时中枢作用的特效逆转剂,也可用于鉴别诊断苯二氮卓类、其他药物或脑损伤所致的不明原因的昏迷。

作为苯二氮卓类药物药物过量时中枢作用的特效逆转剂:推荐的首次静脉注射剂量为0.3毫克。如果在60秒内未达到所需的清醒程度,可重复使用直至患者清醒或达总量2毫克。如果再度出现昏睡,可以每小时静脉滴注0.1-0.4毫克药物,滴注的速度应根据所要求的清醒程度进行个体调整。在重症监护情况下,对大剂量和/或长时间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病人只要缓慢给药并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剂量并不会引起戒断症状。如果出现意外的过度兴奋体征,可静脉注射5毫克安定或5毫克咪达唑仑并根据患者的反应小心调整用量。

氟马西尼用于鉴别诊断苯二氮卓类、其他药物或脑损伤所致的不明原因的昏迷:如果重复使用氟马西尼后,清醒程度及呼吸功能尚未显著改善,必须考虑到苯二氮卓类药物以外的其他原因。

2.2一般护理

在用药过程当中应密切监护患者的体温、心率、心律、呼吸、血压、氧饱和度,随时评估患者的意识障碍水平。入急诊室后迅速给予建立浅静脉留置针,根据医嘱及时输入催醒、利尿、减轻脑水肿等药物,保证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有效循环,严密监测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

2.3呼吸道护理

患者大量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后迅速吸收,抑制呼吸中枢,所以呼吸道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昏迷的患者应始终保持头偏向一侧。护士严密观察患者的神智改变及呕吐情况,及时清除患者口鼻腔的分泌物和呕吐物,避免误吸。如因呕吐发生误吸及氧饱和度下降的情况,应立即清除呕吐物,口鼻腔吸痰,并给予储氧面罩吸氧直至氧饱和度恢复正常,必要时可以给予机械通气,并做好气道护理。

2.4昏迷的护理

Q1H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对光反射及大小。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表或欧洲脑卒中评分标准评估意识水平。保持床单元整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对于烦躁的患者,给予床栏保护,并可以给予四肢保护性约束。妥善固定各种管道,定期观察有无异常情况。

2.5心理护理

在患者治疗护理期间,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以取得理解与支持。在积极治疗药物过量的同时,我们要尽量动员患家属和朋友,尽量给患者更多的关爱,恢复其较好的身心状态。

第9篇

【关键词】 血液灌流; 急性重度; 药物中毒; 急诊床边

doi:10.14033/ki.cfmr.2017.7.0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7-0118-02

药物中毒是中毒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大多数药物会抑制丘脑、大脑皮层和脑干网状结构,降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致使患者严重昏迷,诱发患者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甚至丧失生命[1]。以往临床上常常采用内科治疗来对急性中毒药物中毒患者进行医治,但该治疗方案往往效果不佳,为探讨治疗急性中毒药物中毒患者的更有效方案,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中毒药物中毒患者90例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药物中毒患者90例,90例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8例,女27例,年龄19~77岁,平均(45.20±4.5)岁;中毒类型:苯妥英钠中毒患者12例,巴比妥类中毒患者15例,利福平中毒患者8例,氯丙嗪中毒患者

10例;中毒程度:轻度昏迷患者14例,中度昏迷患者16例,重度昏迷患者15例。观察组患者男20例,女25例,年龄18~76岁,平均(44.35±4.6)岁;中毒类型:苯妥英钠中毒患者11例,巴比妥类中毒患者17例,利福平中毒患者13例,氯丙嗪中毒患者4例;中毒程度:轻度昏迷患者16例,中度昏迷患者17例,重度昏迷患者12例。两组患者病症、性别、年龄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内科治疗,即实施内科常规治疗药物中毒的抢救措施,包括呼吸抢救(选用美国伟康公司生产的BiPAP呼吸机进行呼吸抢救,将通气模式设置成S/T模式,氧流量为4~8 L/min,频率为14次/min,呼气压在4~8 cm H2O,吸气压在8~14 cm H2O,取患者半卧位)、补液(先对患者进行扩容,然后调节酸碱平衡和电解质;扩容时秉持着先晶体后胶体的原则)等[2]。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血液灌流治疗,即将0.9%的氯化钠配置成3000 ml的肝素生理盐水,冲洗灌流器,将灌流器与静脉端管路连接,然后固定于血泵上。保持血流量在200 ml/min,连续治疗2 h[3~5]。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昏迷时间,同时比较两组的治愈率和死亡率,并观察是否有并发症出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昏迷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一些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如氯丙嗪、苯妥英钠、巴比妥等)与蛋白质紧密结合,是临床上较难治愈的中毒药物[6]。有研究@示,血液灌流可以显著提高急性药物中毒患者的成功率,显著缩短胆碱酯酶的活性恢复时间[7-9]。另有研究证明,重度药物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治愈率可高达90%[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急诊采取床边血液灌流是临床上治疗急性中毒药物中毒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案,该方案可以显著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昏迷时间,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的生存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是现临床治疗急性中毒药物中毒的首选方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郑清圈,李卫芝,舒宝瑞,等.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早期血液灌流治疗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3(13):28-30.

[2] Hu S L,Wang D,Jiang H,et al.Therapeutic effectiveness of sustained low-efficiency hemodialysis plus hemoperfusion and continuous hemofiltration plus hemoperfusion for acute sever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J].Artificial Organs, 2014,2(2):43-45.

[3]陶少宇,李宛霞,齐协飞.低分子肝素联合床旁持续血液滤过对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急救医学,2012,16(33):11-15.

[4]宋雪霞,王英.血液灌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救治急性百草枯中毒[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2,9(27):13-16.

[5]赖登攀,任晓华,姚菊平,等.血液灌流对口服泰诺中毒患者血清中主要药物成分的清除效果[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2,24(22):10-14.

[6]高峰,李晓辉,原文进,等.血液灌流床旁抢救急性药物及毒物中毒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11,12(10):19-23.

[7] Dhillon O S,Narayan H K,Quinn P A,et al.Interleukin 33 and ST2 in 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Comparison with 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 Risk Scoring and NT-proBNP[J].The American heart journal,2011,6(6):2-23.

[8] Vidal S,Richebe P,Barandon L.Evaluation of 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cardiogenic shock in conjunction with acute renal failure after cardiac surgery[J].European journal of cardio-thoracic surgery: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ardio-thoracic Surgery,2010,3(3):333-349.

[9] Knaak J B,Dary C C,Power F,et al.Physicochemical and biological data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redictiv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QSARs and PBPK/PD models for human risk assessment [J].Critical reviews in toxicology,2004,2(2):10-14.

第10篇

【关键词】血液灌流;护理

1 临床资料:1995年~2013年7月,我院采用一次性灌流器(珠海健帆公司生产)治疗药物中毒取得满意疗效。其中急性药物中毒418例,年龄18~56岁,有机磷中毒380例,灭鼠剂中毒5例,安眠药7例,雷米封2例,抗癫痫药3例,酒精中毒4例,除草剂中毒8例,蘑菇中毒9例,服药距灌流时间4~48h,其他均为内科常规治疗,但其中有4例因除草剂毒物过深效果不佳。

2 灌流前准备

2.1药品准备 5%葡萄糖500ml(选用)内含肝素10~15mg/500ml的生理盐水2500ml,含肝素100mg的生理盐水500ml,不含肝素的生理盐水500ml。

树脂灌流器选择:HA≥230面积型号效果理想。

2.2带加湿装置的灌流器 如果没有该设备,在灌流过程中对灌流器要进行保温。

2.3 预充方法 正确执行SOP标准操作,如果透析滤过,联合灌流治疗时,将滤器和灌流器要分别单独预冲,组合治疗时,灌流器要串联在滤器前。

3 预冲观察

3.1 使用本品前要严格预冲,预冲后要立即使用。

3.2 5%葡萄糖500ml仅做为选用的灌流器冲洗液,当体质较弱营养较差或具有低血糖时,应采用葡萄糖进行预冲灌流液,以防不良反应发生。

3.3高浓度的肝素盐水为偏酸性,人体血液PH值在7.35~7.4之间。故应在高浓度生理盐水预冲后,用一瓶不含肝素的生理盐水冲净体外循环系统的肝素,再引血上机。

3.4 预冲时要密切观察流出液体有无颗粒、浑浊或悬浮物等异常情况,如果出现此类现象应停止使用,观察罐体破损或灌流器不密封现象,不可使用,进行排气时,禁止金属等硬物敲打罐体,以防破坏罐体。

4 临床观察及护理:

4.1 寒战、高热症状 此种现象出现在灌流开始1h内发生。多与低血容量、环境温度过低有关,还与吸附剂生物相容性差有关。本组在治疗中有3例发生此现象,最高体温达38.5℃,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注,严重者给予氧气吸入,甲强龙12.5mg静注,症状缓解后继续灌流,症状严重者可中止灌流。

4.2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尤其是低血压的发生是最严重的一种,因灌流初期血容量减少会引起血压下降,所以在此期间,密切观察血压的变化,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有38例患者在血压灌流治疗开始前有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预防中改变预冲方法,如危重病人(需要5%葡萄糖)预冲灌流液或代血浆,新鲜血浆或白蛋白液,从而降低体外循环对血压的影响。

4.3出血倾向 因灌流器中可吸附一些凝血因子,加上抗凝剂的使用,使病人出现出血倾向。本组病例中3例血液灌流开始后,出现牙龈出血。给予减少肝素,急查血常规,灌流结束后症状消失。

4.4 灌流器内凝血发生,原因是肝素用量不当,血管通路不良,血流量不足,预冲法不正确,一般血流速率在100ml/min。以下凝血:环境温度过低,治疗中密切观察动脉压是否升高,调节肝素量,给予肝素预处理是发生凝灌发生的主要因素。本组有5例发生凝灌现象。总结经验,改变治疗方式,追加肝素量,测定体外凝血时间后此类现象未发生。采用加温装置一次性灌流机应用效果良好。

第11篇

关键词:CRRT;血液灌流(HP);中毒;护理

CRRT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某些急性中毒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血液通过透析器及灌流器的过程中,通过树脂特异性吸附作用直接清楚体内毒素及药物,并纠正毒物引起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挽救患者生命,缩短住院时间,意识转清快。

我院自2010年6月~2013年1月收治15例急性重症有机磷中毒,引用此技术,挽救了14例患者的生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1.1 常规治疗方法,患者入院后,采用常规洗胃、导泻、利尿、补液、解毒药的应用及对症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4例等内科综合抢救。

1.2操作方法 血管通路选用股静脉插管,丽珠HA-230血液灌流器,贝朗CRRT机,N69透析器,先用5%的葡萄糖500ml冲洗灌流器,再用1000ml肝素盐水(每500ml加2500U肝素)冲洗,速度为100ml/min,冲洗时需要用手轻拍及转动灌流器,清除脱落的微粒,同时排除气泡,再用500ml生理盐水(500ml加入12500U肝素)冲洗200ml,连接至透析器的前端,进行密闭式冲洗,冲洗时间不得少于20min。置换液按Prot配方自制,以前稀释方式输入,3000ml/h的速度。抗凝方法采用依诺肝素抗凝,治疗模式与时间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模式,血流量为150~180ml/min。先做血液灌流加血液透析,2h后,灌流器吸附能力达到饱和后回血取下灌流器,再继续透析1~2h。

2 护理

2.1患者准备,患者平卧与床上,昏迷者固定四肢,防止躁动。患者与家属均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因此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相关知识及综合治疗的效果,介绍血液灌流联合CRRT治疗方法的优越性及可行性,减轻患者的恐惧和顾虑,取得患者的配合和信任,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血管通路 尽早建立血管通路,血液管路通畅是保证灌流顺利进行的前提,因此在治疗中固定好股静脉导管,防止管道受压、扭曲、折叠、脱落。保证足够的血流量,护理上要及时发现和处理血流量不足的情况。

2.3 全身肝素化,中毒患者一般都处于凝状态,肝素用量一般比普通透析要高,首次剂量按照1.0~2.0mg/kg,静脉给肝素10min后才开始灌流。

2.4严密观察,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变化、瞳孔反应等,保持呼吸道通畅,随着血液灌流的作用,药物逐渐被灌流器吸附,1~1.5h后患者逐渐出现躁动、不安,需要床档加以保护,防止坠床,四肢可以用约束带加以约束,以防导管脱落[2]。注意观察血流量及静脉压,跨膜压等个参数的变化,若持续的静脉压或跨膜压高报警,可能是静脉回流受阻或是静脉管路及透析器凝血,查明原因,必要时更换透析器及灌流器继续透析。灌流器及透析器易发生凝血的原因是①灌流器及全身肝素化用量不足。②血流量不足。③温度太低。

2.5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5.1低血压 有1例患者出现了低血压,烦躁不安,四肢冰凉,若出现低血压,减慢血流量,去枕平卧位,使用升压药,更据医嘱补液,输注高渗葡萄糖等。

2.5.2仔细观察,观察股静脉置管处有无渗血,皮下有无出血等表现。如有及时通知医生并作相应的处理。

2.6治疗后的护理 ,结束治疗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回血,防止发生空气栓塞。做好深静脉导管的护理,并妥善固定,记录超滤量,检测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观察患者有无不良反应。做好患者与家属的宣教工作,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班工作,并记录。

3结果

通过15例,治愈14例(93%),死亡1例(6%),治愈的14例行血液灌流1~3次后意识恢复,神志清楚,随诊生存状态良好,无后遗症出现。1例重症中毒合并呼吸衰竭,中毒后12h才被发现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4结论

血液灌流能清楚脂溶性的药物和毒物,已广泛应用与临床的急性毒物中毒的抢救治疗手段,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它只能清除毒物,而不能纠正中毒引起的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合并急性肾功衰,心衰,等危重患者的抢救,而CRRRT治疗能解决其问题,将CRRT联合HP应用与治疗急性中毒患者,效果相当明显,它快速、有效、直接清除毒物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第12篇

【关键词】纳洛酮;抗精神病药中毒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3-0361-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来临床纳洛酮对急性酒精中毒及镇静催眠药物中毒有催醒作用[1]。我们将纳洛酮用于治疗抗精神病药物中毒病人,现报道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纳洛酮组为2003~2005年抗精神病药物急性中毒38例,其中男16例,女22例,平均年龄(30.6±8.3)岁;轻度中毒9例,中度中毒21例,重度中毒8例;服氯丙嗪14例,氯氮平18例,其他6例;服药至就诊时间平均2.4小时。美解眠组为既往使用美解眠治疗的同类中毒病人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平均年龄(31.1± 9.7)岁;轻度中毒8例,中度23例,重度9例;服氯丙嗪16例,氯氮平16例,其他8例;服药至就诊时间平均2.5小时。两组以上各项差异均无显著性(均P>0.05)。

1.2方法:两组病人均常规进行洗胃、导泻、保肝、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支持治疗。中、重度中毒病人酌情给予降低颅内压、利尿、抗感染等治疗。有震颤麻痹或急性肌张力障碍者肌注海俄辛,有癫痫发作者给予抗癫痫等对症处理。

纳洛酮组根据病情给予纳洛酮0.8~1.2 mg静脉注射,以后每隔1~2小时静脉注射1次,或按0.01~0.04 mg/kg持续静脉滴注,直到清醒;美解眠组给予美解眠20 mg 静脉滴注。

2结果(见表1)

纳洛酮组抢救急性抗精神药物中毒38例全部成功;美解眠组3例死于呼吸循环衰竭。纳洛酮组催醒时间明显短于美解眠组。纳洛酮组有6例出现心率加快或肌肉颤动,通过减慢给药速度即可缓解,未见兴奋躁动、癫痫发作等严重不良反应。美解眠组有8例出现心率失常、血压升高、躁动等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癫痫样发作。

3讨论

纳洛酮是羟二氯吗啡酮6衍生物,系阿片受体特异拮抗剂[2],能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竞争性地阻止并取代应激状态下机体释放的大量阿片受体结合,从而发挥强有力的催醒作用,解除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促进自主呼吸恢复。纳洛酮还抑制自由基生成,保护细胞膜的稳定性,拮抗炎性介质的生成,减轻肺水肿。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增强儿茶酚胺效应,提高动脉血压,发挥抗休克作用,增加抢救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