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背影教学设计

背影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30 10:29: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背影教学设计,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背影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设计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和可靠保证。教学设计是在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最重要的环节就是确定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的设计,既要从教师的“教路”出发,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学路”,还要符合课文的“文路”。在如何抓住课文的特点,从教学规律和学生的学习规律出发,设计教学思路方面,给了我许多的启发。

一、抓住课文线索设计教学思路。

第一,眉目清楚,整个教学活动环节之间衔接紧密,连贯自然。

第二,纲举目张,用这条线索把一系列教学内容串联起来,使课堂教学不零乱,富有整体感。

如我教《紫藤萝瀑布》一文的教学设计是:1、整体感知课文(1)请学生自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找出表现“我”感情变化的词句。(2)在学生自读圈点的基础上,师生一起梳理“我”的感情变化,明确“我”的感情变化是本文的线索。2、根据“我”的感情变化线索展开教学(1)为什么“我不由得停下了脚步”?(2)品读描写紫藤萝瀑布的语段,从修辞、描写角度等方面加以品味赏析(3)面对一树绽放的紫藤萝,“我”想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4)、眼前的紫藤萝让我领悟到什么道理?(5)文章最后“我”加快了脚步有什么作用?3、引导学生换个角度梳理课文(1)教师启发引导:如果从作者写“紫藤萝”的角度梳理课文,我们还可以理出怎样的线索?(明确:看花――忆花――思花)(2)进一步引导:这三部分又各按怎样的层次,写什么内容?通过抓住课文的线索,去组织学生作了两轮阅读讨论,既让学生把握了作者的思路,文章的文路,领会了课文高超的结构技巧,又在品读中领会了作者的语言技巧,还深刻感受了作者的感悟和思考。一条线索,串连起对散文形式美和哲思美的品味。

二、抓住课文中人、事、物之间的联系设计教学思路。世界上事物不是孤立的,总和其他事物有着这样那样的联系,抓住课文中人物、事理之间的联系常常可以设计出理想的教学思路。我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文的教学设计是:在整体阅读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情节的基础上,鲁提辖、郑屠户、金老父女这三方面之间的联系,组织学生解读课文,领会人物形象和作品的语言特点。1、分别研读四组人物关系。(1)鲁提辖拳是怎样对待金氏父女的:一问,二赠,三救。(2)郑屠户是怎样对待金氏父女的:一占,二弃,三诈。(3)鲁提辖拳是怎样对待郑屠户的:一耍,二揭,三打。(4)郑屠户是怎样对待提辖拳:一从,二拼,三求。2、把四组人物关系联系起来,总结归纳鲁、郑这两个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这样,抓住了他们之间的联系来组织教学,既条理清楚,又便于学生读懂读深课文内容,领会人物形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训练他们的概括、综合能力。领会人物如此,领会事物、物品、道理亦可以如此。

三、抓住课文标题设计教学思路。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标题是文章的灵魂。从标题切入,往往就能抓住课文的头绪,理清文章的脉络,可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写人主要是写人的正面,但《背影》却是写人的背影,这一点是不寻常的。我教《背影》一文的教学设计是:觉得本文的标题很有特点,就抓住“背影”二字展开教学。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后启发思考:本文写到父亲的“背影”共有几次?2、课文中写道这四次背影,实际上是几个背影?3、课文中的这四次背影,和作者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4、品读买橘子时的背影。思考(1)为什么这里要详写?(2)进一步思考:为什么父亲买橘子时的背影让作者感动得落泪?我抓住“背影”设计教学思路,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很快理清课文结构,明确课文写人时的虚实结合、详略结合的特点,而且有效地引领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层层深入地研读课文。

四、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设计教学思路。课文中,常常会见到一些语言简练、涵义深刻的句子,这些关键句,有些是段落的中心,有些是全文的灵魂、核心。如果能够准确地把握这些关键句,抓住它展开教学活动,不但能够引导学生领会这些重要句子内涵,而且可以以它为切入口,引领学生解读领会整段、整篇文章。应该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思路设计。

当然,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教学思路设计的方法,远不止以上几点,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深入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更多、更好、更有效地教学思路设计,就一定能不断地设计出来。

第2篇

【关键词】情感;人性;阅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一、教学目标

①体会苦难中坚守的父爱的伟大。②理解作者在父爱感染下的两次情感飞跃。

二、教学重点

①分析细节描写,感受苦难中坚守的父爱。②对比父亲与“我”的几次流泪,探寻我的情感变化及原因。③理解“我永远像山一样坚强挺立的父亲,是我生命的路碑”的深刻涵义。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投影朱自清《背影》中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的片段:1.朱自清先生描写的是什么情境下父亲的背影?(浦口车站父子惜别,父亲爬过月台替我买橘子。)2.作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当时让儿子感动得热泪盈眶,后来又让无数读者潸然泪下的背影?(设计意图: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唤起回忆,让学生有似曾相识之感,为下面新课的研读做铺垫。)

(二)切入新课

过渡:在刘鸿伏的《父亲》里,也有一段父子惜别的描写,自读思考:

1.父亲和“我”在什么情境下分别?(设计意图:本文较长,1课时无法面面俱到,但所有的学习又须建立在对文章内容熟悉的基础上,此问题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内容。)

2.文中也描写了父亲的背影,将它与朱自清《背影》的相关文字比较有何不同?(明确:本文的背影少了很多动作描写。作者在这里定格的是一幅静止的画面,只突出了父亲的两个特征:丝丝白发、佝偻的背。)

过渡:作者为什么没有在这里浓墨重彩地进行动作描写?作者说,读了朱自清的《背影》后“我感到一种震撼,但并不如何感动”,为什么?(明确:抓住关键的一句话:“但他的父亲毕竟不如我的父亲苦难”,引入深一层的探讨。)

3.作者怎样表现父亲的苦难?为帮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可穿插一些问题,如:这五十元从哪里来?父亲打算怎么用?当我只拿了二十元时,父亲为什么不再勉强,收回了剩下的钱?

4.引起思考:是父亲的苦难打动了儿子吗?(明确:这位苦难的父亲竭尽全力给以儿子帮助,在那个温饱都无法满足的年代,“莫饿坏肚子”是父亲最简单的期盼,这样珍贵的亲情怎能不令儿子感动。所以,“我的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

过渡:这是文章第三次写“我”流泪,之前还写到两次“我”流泪。引导学生讨论,找出语段,朗读并分析。(明确:文中三次写到“我”流泪,两次是为自己,只有第三次是为父爱感动而流泪。)

5.引入对比,启发思考:文中写到几次父亲流泪?与儿子有何不同?(明确:两次都为儿子而流泪。)

6.深入讨论:同样是眼泪,父亲的眼泪更无私;而儿子又是如何在无私的父爱面前完成自己情感的第一次飞跃的?(明确:在夏日的田埂上父亲数落我,我委屈、痛苦而愤怒;直到分别的那一刻,我感动的泪水才是对父爱发自内心的回应。)

7.小结:(投影)父亲把背弯成一张弓,是为了把我这枝箭射得更远。这正是作者在文中为我们定格的父亲“佝偻的背”的画面,它告诉我们:父爱的本质就是,他可以承受任何苦难,只要他的孩子能获得新生。作者刘鸿伏,1963年出生于湖南一个偏僻的山乡,16岁时考上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从此这个从穷乡僻壤里走出的孩子,一步步走进了城市,走上了文坛。(设计意图:抓住文章多次描写到的“流泪”进行对比,不仅帮助学生认识父爱的无私,更突出“我”在父爱面前完成的情感飞跃,帮助学生理解:爱能让人成长!)

8.十年后,当作者试着写些什么的时候,他远在家乡的父亲非常自豪,他会拿了“我”的文章在乡邻朋友们面前夸耀。而此时,作者内心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引导学生讨论“你因为它们而感到欣慰,我却如此深刻地感到一种悲哀”的原因。作者(刘鸿伏)在大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发表文章,但充其量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文学青年。可以想象当他离开大学步入社会的立业之初,一定会遇到许多困惑,如何在文坛立足?要不要入仕?……十多年后,打拼的艰难与挫折让他顿悟,父亲除了给予他无私的爱,更用自己厚重的一生给了他许多宝贵的财富,让他体验到人生的凝重、生命的悲苦欢愉。这难道不是作者人生的第二次飞跃吗?(设计意图:进一步引导学生抓住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经历了自己人生的落寞失意后对父亲的更深沉的理解。显然,这是十年前的作者所没有感悟到的。这就是成长,这就是成熟。)

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何当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引领学生个性化阅读,这是值得我们不断深入探究的课题。经过多年新课改的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语文课堂,因张扬个性而精彩,因精彩而充满了生机活力。那么,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张扬个性呢?

一、追求个性化的教材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应该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这个“异”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那种将教参的提示、名师的教案简单地演变成自己的教案的做法并无个性而言。对教材的处理,我们应在遵循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对教材作带有教师本人鲜明个性色彩的自我体验与变角解读,并苦苦寻觅“教”与“学”的恰当“联络点”,同时应在灵活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从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备课不是“复制”和“粘贴”,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能力,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去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例如,我在设计《紫藤萝瀑布》教案时,试从迅速接近教学目标出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教材处理成“中间人手,突破首尾”的两段式。具体操作为:先引领学生集中研读2-7自然段,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第7段的最后一句“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加以理解和领悟。在理解和领悟这句话的基础上,我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该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领悟作者在写景时流露出的对“生的喜悦”的追求。通过这样的教材处理,师生的感情融为一体,真正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感情:生命的永恒,在人生的征途上应不断进取。实践证明,这种迅速接近教学目标的教材处理,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堂课结束。关于紫藤萝十年间的巨大变化给予作者深刻的人生启示,学生了然于胸。

教材处理的个性化还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在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时,我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详尽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能从课文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而且也会使学生很容易学会迁移。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建立在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个性化探索热情而把握个性化作品内容及感悟的阅读过程。因此,我们应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提出来自己对教材处理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要新颖,富有个性,就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只能根据所教的课文,所面对学生来安排。对几“环节”几“步骤”等条条框框,如不假思索地“拿来”,那必然会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套住了学生的手脚。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抒真实的情,让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少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能首先读出阅读教材的个性,进而根据教材个性,并结合学生个性,个性化地设计教学思路。如在教学《背影》时,有的老师采用“内容呈现(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设置问题情境(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问题)――交流对话(师生、生师、生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链接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请学生谈阅读体验”;有的老师则采用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出质朴的文字中所包含的深深的人情美;有的老师则从引领学生学习本文“平中见奇”的定作手法设计教学思路;也有的老师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如何更好的和父母进行沟通方面来进行设计教学思路。而我在设计《背影》时,能根据《背影》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距离,要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封建时代成年男子深厚的爱子之情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现状,从标题“背影”人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刻画描摹,再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理解和领悟“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在教学中,我留下了空白,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这是一个多么____的“背影”,不信你看:

当听到学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背影”“这是一个多么至真至至诚的背影等时及引用的课文有关的语句时,我感到学生正沿着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在自由驰骋,他们有了自己心中的“背影”,他们对广西的理解已经变得深刻、丰富而立体起来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就是学的法子。”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必拘泥于“情境创设”“整体感知”“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这四部曲,而应该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上做文章,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底线――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思维)、想(想象和联想)能力,立足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熏陶,思路应是千姿百态的,有创造性的。同时,我们还应找准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个教学思路的“突破口”。

三、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课。因为善于诵读的,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善于表述的,那生动、精彩的描绘,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我们应学会运用生动的形象的个性化语言来打动学生,在教学中,我能注意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想沟通,随时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意境中去。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情感,进行个性化解读课文。

要做到能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我们应牢记于漪老师的话:“教学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外同学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总之,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将教学的情

景、学生的情感推向,有利于学生自由地抒发,如实地描写自我个性,让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四、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

个性化的语文教师成功之路,在于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取决于语文教师鲜明的个性和教材不同的特点。个性从不相同,因而课堂教学氛围的个性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应力求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竞争、创新的课堂氛围。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首先有的是民主、平等、合作的讨论: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两个人都不生,加起来却是整个世界’。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童年时代的乐趣是什么;在教学《海燕》时,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要求学生能读出海燕在暴风雨中的自信与勇敢,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能达到要求;在教学《变色龙》时,我组织学生辩论奥楚蔑洛夫个性特征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在其中,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自由,即使学生的见解过于偏激甚至近乎荒谬,我也不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感悟。

其次,有的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表现力,营造了强烈的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交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再次,有的是将“活动”引进课堂,如采用“茶馆”“书场”式等教学方式,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动,让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个性、张扬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第4篇

那么,提出"四位一体"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由教学系统的整体性所决定

根据系统论原理在语文教学这个系统中,教材(是由作者创作的原初文本与编者所编写的提示、注释、练习的综合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个紧密相连的有机整体。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凭借,它联系着教师和学生;教师把教材转化为知识信息传授给学生,转化为训练材料对学生进行训练,其作用联系着教材和学生;学生是教学对象,他们通过教师的指导学习教材,直接联系着教师和教材。教学系统的整体性就决定了阅读教学过程必然是作者、编者、学生、教师相互关联的统一体。否则,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便不能全面体现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

二、依据阅读行为的特点

从阅读行为看,师生的地位都是相同的,即作品(教材)的"隐含读者",只有进入教学领域之后,师生才分解为教与学的主体.这两个主体,一个发挥主导作用,一个发挥主动作用,统一于"教学相长"和协调的发展中,形成教师教材学生的双向交流的教学结构.在此,我们必须强调,教师把高度的责任心和对阅读内容追求的情感溶入教学内容、教学态度和方法中去,必然会产生巨大的魅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吸引学生.唯有如此,在阅读教学中,才能呈现出师生间在认知、情意、个性、才能、气质等心理因素相统一的心灵的交融、碰撞与共鸣.从而使师生对特定的阅读内容心灵活化,成功的实现师生间情感升华和共同的发展.

三、是优化教学系统的需要

课堂教学系统最基本的要素是教师、学生和教材(作者与编者的结合体),彼此间立体交叉形成复杂的多边关系。在阅读教学中要使教学系统的结构达到最优,就必须落实"四位一体",使之充分协调。作者的表现意图,编者的编写意图,以及学生的接受意向应力求在课堂教学中最大程度地趋于一致。三者之间的调解者是教师。作者所表现的,编者所要求的,都要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在阅读分析中发现、领悟并掌握,使教学系统得到优化。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四位一体"呢?

一、追寻作者原意

追寻作者的原意,是传统的方法,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因为作品文本最初是由作者创造出来的。作者赋予了意义,把自己的观念、意识注入作品,因而追踪作者的原初意义,就成为阅读的第一步。在语文教学中,尤其要强调复现作者的原意。叶圣陶在《语文教学二十韵》中说:"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这里明确指出:要理解作者,必循他的思路,进入他的胸境,才能与之契合。这是阅读的基础,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更是编、教、学的起点(蒋成《语文课文读解理论与方法》,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同时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必须了解时代及作者的身世和所处的环境,才能准确地理解课文的题旨。

譬如,教学《桃花源记》,就应使学生了解陶渊明的身世,清楚其虽有"大济苍生"之志,但身处社会动乱,壮志难酬,以深刻领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寄托的社会理想及所表达出来的局限性。再如教学《孔乙己》应指导学生遵循作者的行文思路:孔乙己的生活环境,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孔乙己的悲剧下场,去阅读课文,这样才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明确孔乙己之所以沦落的根本原因,以及作者所持的批判态度。

转贴于

二、贯彻编辑意图

语文教材与一般读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宗旨和教学计划,按照特定读者(年龄不同,程度不同的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认知规律编制而成的、循序渐进的、有系统的传授知识的特殊读物。为了做到"利于教又便于学",经过改革和探索,教材的编写者们将语文教材精心设计精心编写为知识系统、范文系统、作业系统和导学系统(参见顾黄初《语文教育论稿》53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6月第1版),从而使课文的读解成为有目的行为的信息传递、接收和反馈的系统。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首先明确编辑意图,把握教学目标,并以此统览设计过程,有效地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训练.

如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六册)》《曹刿论战》一文,在单元提示中要求"要继续进行诵读训练以增强语感"。课文的训练重点,编者确定的第一项就是"背诵这篇文章"。课后练习第一题就是"朗读全文多遍"。并提出要求"放慢速度,一边读,一边想每句话的完整意思"。第二题就是"背诵这篇课文",并要求"可用两人对话的方式进行练习";在该文的"阅读提示"中编者要求"想一想,鲁国战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据此,课后练习第五题编者做了如下设计:"文中指出了战前的政治准备---取信于民"。说说,"取信于民"指的是哪一件事?在进行此文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认真领会编者所写的"单元提示"、"训练重点"、"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各题的训练目的。在设计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学方法时,要将听、说、读、想有机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教学环节上要安排教师的朗读示范,并对学生的朗读根据编者所提的各项要求给予确定的指导,直至熟读成诵,"增强语感"。指导学生读解的设计,必须根据"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搞清"每句话的意思"。特别是要对"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和"忠之属也"等句务必搞清楚。这样才能使学生理解"'取信于民'指的是哪一件事",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民本"思想,从而把握本文主旨。如此处理教材,才能较好地贯彻编辑意图,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训练。

第5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 中学 学生 教师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8-01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它既是人们的思维工具,又是人们进行交际的工具,其在中学课程中占据主要地位。中学语文教学量大面宽,如何才能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取得优异的教学效果?这是教育界同仁长期探讨的问题。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从四个方面具体解析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成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

一、提高文本解读能力

文本解读能力既是语文必备的学科专业素养,也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基本教学技能。“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文本的教学解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经验,要从“我就教这些、我就这样教”,转向“学生需要学什么”、“学生需要怎样学”。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必须选好突破口,找准角色定位,从“读者”、到“教师”、再到“学生”,多走几个来回;或是抓“题眼”,或是抓中心句,或是抓关键词,从内容文体、布局谋篇、表达手法等方面逐步逐层深入文本,解读的效果会更好。此外,还要充分发挥解读的独立性,不要过分依赖教参书。要科学地用好参考书,另外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博采众长,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文本解读。

二、作出完善教学内容的设计

语文教学内容是语文教学活动的材料,主要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教什么”在语文教学设计(实施)中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语文教学目标能否达成,语文教学是否有效。一节好的语文课,应该具有恰当的语文教学内容。否则,有可能导致语文课堂教学内容散乱、指向性差,甚至导致语文教学的“非语文化现象”。因此,怎样开发与创生语文教学内容,怎样根据课堂现场调整语文教学内容,成为语文教学设计(实施)的重要问题。预设语文教学内容,必须关注学生需要,依据语文教学目标,依托语文教材。在预设语文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从认识宏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出发,通过课程标准的解读,教材内容的研究,社会需要和学生需要的分析,一层一层接近微观层面的教学目标。根据目标达成的需要,选择和安排语文教学内容。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的使用情况。语文本身复合了语言文字,集听、说、读、写等语言要素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于一体,呈现出一幅幅动人的画面。这就要求教材内容呈现方式的设计不能仅仅适用于讲讲课文、划分段落层次、朗读、背诵、写写作文这样既单调又落后的灌输形式了。语文教学更应该是声像兼备,使得学生能积极主动地思考。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不断创新;既要考虑内容本身的优化,也要考虑呈现方式的改变,使中学语文课程教学呈现既严肃又活泼的发展局面。

三、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只有形成民主开放的语文课堂,才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只有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得到愉悦和满足的同时吸收了知识,开启了智力,陶冶了性情。在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巧妙组织教学。课堂教学不能只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而要多渠道的收集和积累“教育资源”,巧妙组织教学。课上根据具体情况,抓住教学时机,巧妙引导,将教学活动引向深入,像吸铁石一样,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起积极思维的层层浪花,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高涨的学习热情。此外,课上要巧问、拓展,曲折生姿,提供话题,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巩固的欲望。如:学《背影》一课,就作《背影》片断练习,抓住特定环境具有特征的地方,作剪影式的描述。

四、作好课后拓展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越来越重视课堂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延展性。“拓展延伸”成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环节。适当的课外延伸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如《孔乙己》一文中,最后作者用句看似自相矛盾的语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来结尾。结合文中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店的情形,我们可以断定孔乙己必死无疑。教师应引导学生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孔乙己的悲惨结局进行合理的联想。这种续写活动是有机延伸了课文的思想内容,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其次,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搜集题材相类似的作品,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课文的特色。例如,教师应让学生有意识地去感知科普说明文与美学小品语言的区别,进一步掌握说明文和小品文的相关知识。另外,教师在设计或指导学生设计课外拓展时,应该正确设置目标及其重难点,适当控制拓展的难度,并且要控制课外拓展的量。教师不能盲目地将课外拓展变成中考选择题与阅读题的训练,而至使对课外拓展产生抵触心理。另外,教师没耐心、因势利导而加以点拨深化,这种舍本求末、舍内求外的做法也是非常可怕的。教材是课外拓展的立足点,如果离开了教材,拓展活动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材在向课外拓展的过程中提供了重要的切入口。在拓展活动中,教师应该耐心指导,不能以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就可以任由学生自由拓展。教师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以确保指导的正确性。

以上是本人在教学岗位上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够对语文教师有所帮助。当然,每一名语文教师也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有效开展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于漪.对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探讨[J].人民教育,1991(4).

[2]方红,顾继鑫.简论体验式学习[J].高等教育研究,2000 (2).

第6篇

关键词 微课;自主学习;数学;语文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056-02

1 前言

目前,随着以生为本、合作探究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各教育工作者正在努力探索一种新形式的教育课堂。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越来越凸显。其中,以“微课”教学为辅助的新形式课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微课紧紧立足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在图文并茂的视频形式的知识点的讲解学习中,能够涵盖课堂内外,从而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2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按照课堂流程来划分,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等。

课前复习类 在语文课中,那些线索明晰、重点突出的散文类文章,以及篇幅较长的小说类课文,都适合应用这一类型的微课。如教授经典散文《背影》,学生通过全文的学习,已经对课文中所描写的亲情有了很深的体悟,在此基础上需要的是对重点知识的归类复习。教师制作一个微课,内容为“父亲的背影”,依次呈现点出背影、细划背影、惜别背影、再现背影的简单整合,学生对本文的重点知识就会有个更全面的把握。

教学散文《老王》也是这样。通过第二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老王的基本情况有了全面把握,第二课时则是对“送鸡蛋”这一环节的重点突破。为了最短时间内调动起学生新的情感体悟,弥补课时时间间隔导致的遗忘现象,教师在第二课时授课之始,呈现数字故事形式的微课:特殊的年代里,一个普通的不幸的人,他的悲苦(工作,亲人,精神的空缺,外界的冷漠),他的善良(他的感恩,他的认真,他的无怨无求)。当微课的文字、音乐与教师设计的动态图像一一呈现,不用教师复习回顾,学生早已进入学习状态。

同样,在教学《阿长与》时,在第一课时全面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教师把课文的基本结构做成一个微课的形式,呈现在第二课时授课开始。这样,学生就能实现长文快速地复习掌握,进而顺利进入第二课时的学习。而语文课中的生字词的学习,也可以由教师结合学生情况,将读字词或讲解字词的形式制成微课与学生互动,效果也会不错。

新课导入类 这种微课适合于绝大多数课堂,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开阔学生的视野。如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可以以林海音的《城南旧事》为素材制成视频,在那驼铃声声中,在那长亭外的歌声里,学生很快进入那个年代,重返小英子的童年。又如教授《登上地球之巅》《真正的英雄》等科普知识较浓厚的文章,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时观看“太空授课”,利用这短短10分钟左右的内容,利用特殊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又对新授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会很积极地投入新的课堂中去。

数学亦如此,通过设计适合学生的生活环境,进而让学生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教授“指数函数”一课,用微视频展示细胞分裂的过程,从而引出指数函数的概念。这样就使自己的教学置身于一个生动而又活泼的情境,进而让学生对学习更有兴趣、更有探究欲。

知识理解类 数学课“克、千克、吨”的教学,教师在讲课中穿插运用录制好的关于天平的微课。通过观看教师在微课中呈现的天平的使用方法,学生才能完成课堂中需要的对各种物品的称量。这样的实效要远远高于实物天平的呈现实效。

语文课也是这样。以作文课为例,关于习作手法、语言特点的呈现,微课非常适用。正如作文课,把一学年的学习任务、训练重点拆分为若干个微课的形式,这样既针对性地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了训练指导,又保证了学生的写作时间,一学年下来,学生收获该多大!

同样,语文课的各知识点都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如说明文、散文、记叙文、议论文等有关的基本文体知识,人物描写、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文言知识等,都可以采用这种微课,效果也会非常好。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趣味性的教学方式,保证重点知识的落实。如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时,可以利用微课配上比较俏皮搞怪的音乐,将文章中皇帝几次换衣服的地方呈现出来,使学生更清晰明白这些地方正是文章所讲的重点。特别是最后皇帝光着身体游行时,小孩子点破谎言,这个地方更是可以应用微课进行突出。这样使得学生在短时间里就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和主旨,阅读起来更加深入透彻。

练习巩固类 数学课的“相遇问题”等难题处理时,可以采用点题精练的形式,设计一个典型例题让学生观摩,进而对这一类的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相对更需要灵活性的题,教师多设计一些互动型的微课。如在推导球的体积公式时,学生学习难度较高,教材中也缺少原理的形成过程,教师可以借此把它做成微课,展现给学生。这样不仅有利于自己的数学教学,对提高学生的类比、转化意识也有很大帮助。

英语课教学“colors”,教师讲完新授课后,可进行这样的练习: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带着不同颜色的花或水果出场,如憨厚的大熊猫抱着红玫瑰慢慢走出来,顽皮的小猴子拿个黄色的香蕉快乐地跳出来,漂亮的小白兔捧着黄色的橘子蹦出来……每只小动物的出场都给学生带来教师新教的颜色单词的练习,同时配上相应的声音效果。如果学生答对了,小动物还会为他鼓掌。就是这种有着绚丽的色彩、有趣的声音和可爱的小动物的微课把学生吸引住了,教师将机械的记单词练习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生动鲜明的形象,从而调动学生的情绪,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情境[1]。

小结拓展类 在语文课《新闻两则》教学结束后,教师梳理课文的整体结构,并辅以新闻的相关知识加以补充,学生对新闻这一新文体就完全理解了。更重要的应用应是语文的深度阅读,不管是以名家杨绛、、鲁迅、朱自清、苏轼、李白、杜甫等人为切入口也好,或以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为切入口也好,总之,教师以此展开,对不同的诗文进行整理,从而实现学生的深度阅读。另外,语文课本的单元性整合学习和每单元后的综合性学习,也非常适合采取这一形式的微课。

3 微课应用的原则

教育的变革是一项十分复杂、操作较难的工程,它需要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断坚持、思考与创新。微课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不管怎样设计处理,都应该体现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一旦脱离这个根本,变革就会走向误区。好的微课只有一个标准,就是把问题解决。因此,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设计、创意和教学智慧以及学生真正所需要的,只有把这些做好,才是真正贴近教育,才能真正改变教育现状,而这正是需要教师努力去做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转变教育理念

教育改革就是要使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误区,完成由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向以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以及由培养经验型人才向培养创造型人才的转变。我们所说的素质教育既是一种教育观念,又是一种教育模式,其实二者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因为教育模式实质上就是具有实际操作功能的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人们形成的关于教育的比较稳定的世界观,是教育目的和手段、内容和方法的主体。传统的应试教育观是在社会“升学热”中自发形成的,这种教育观念只见考分不见人,考什么就教 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一切以考试作为指挥捧,引导学生“死扣书本、死记硬背、死追分数”。而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提出的,它重视素质,需要培养什么样的素质就教什么,怎样教有利于提高人才素质就怎么教,一切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才为依据,重视学生的“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创造性。

二、体验感悟生活

联系生活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要亲自体验生活,用心感受生活,深入思考生活。对生活的思考涉及方方面面,可以是关于社会人生问题,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琐事,也可以是对人生哲理的领悟。

例如我教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这课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设想自己因天气恶劣不想上学爸爸是如何做的,学生们各抒己见。作者的爸爸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格,狠狠的教训她,逼她去上学。可是爸爸却暗中跟随作者,并去学校送钱。作者对父爱的思考比常人更深入、更真切,对人生也有一种彻底的理解和认识。学生对自己父亲在自己的成长历程中进行的严厉教育就能够真正的理解。

教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时,要求学生拿自己的困难与作者的生活相对照,学生深有感触,从而激发学生正视挫折,乐观面对困境,学习普希金的精神。这样联系生活,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变难为易,而且便于抓住机会进行思想教育,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现在很多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硬件已相当完备,可仍然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的融入课文所叙述的环境中,这反映出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仍然很深,人们还没有从实质上理解语文教学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或接受让学生理解课文,融入课文。也就是说,人们的观念不能更新,物质条件再优越,教学方法和手段再先进,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只把学习当作任务的现状。

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让学生联系生活,利用教材进行外延联系生活,利用现代化手段联系生活,给予学生更多的体验和感悟,更好的去学习语文。

三、进行师生互动

当前积极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与传统的模式不尽相同。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课堂、教材和教师 为中心,排斥一切课外活动,忽视体验训练;以传授课本知识为惟一目的,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和个性的培养;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生体地位,忽视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显然,这种教学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不能适应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然要为社会所淘汰。 转贴于 在新课程背景下,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作为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为学习过程创建必要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相互协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实现兴趣学习。显然,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是认知的主体,学习强调的不再是对知识的记忆,而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以及从教师处联系社会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

因此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由课文选材到社会的实际联系对于学生的认知具有极强的意义。比如在《背影》一文中,《背影》的内容是写父亲。儿子写父亲,可以入文的自然很多,但作者只“把父亲的背影作为着眼点”;“父亲的背影原是作者常常看见的,现在写的却是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父子在南京耽搁了一天多时间,其间定有许多经历,但文章只写了“一个瞬间的父亲的背影”。可见这里选材的标准是:“凡是和父亲的背影没有关系的事情都不用写;凡是要写出来的事情都和父亲的背影有关系。”如交代祖母去世,父亲差使交卸及文章中两处“使作者非常感动的那一个背影”。

全文记父亲说的话只有五处,都十分简单。按理说,在“家中光景很是惨淡”的境遇里,在父子难分难舍的离情中,交谈、告诫、嘱咐,自是不少,为何作者只记了这极普通极简短的几句呢?仔细审析,可以看出文章在这里选材的标准是:只记叙可以表现“里头含蓄着多少怜惜、体贴、依依不舍的深情”的话语,使读者“读到这几句话,不但感到了这些意思,还仿佛听见了那位父亲当时的声音”。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为抚育子女成人、成才,历尽艰辛,可谓呕心沥血;而学生身受父母慈爱,往往身在福中不知福。教学中,应针对学生实际,运用教材的示范作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并适时给予点拨,使学生对父母形成正确的认识。

此时应紧扣父亲疼爱儿子这个中心,重点剖析“望父买橘”的“背影”这一情节,充分体会父亲的用心和艰辛;并通过语言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分析,体味父亲对儿子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切的爱子之心。

四、展开多种课外活动

学以致用,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课外活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趣,对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而,语文课外活动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8篇

关键词:问题;语文课堂;有效性

语文课程改革已过去十多个年头,在新课改的推动下,语文教师们正在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摆脱枯燥乏味的困境,令语文课堂的学习更为高效。所谓“有效”,不在于教师一堂课内灌输了多少,而更多关注学生一堂课吸收了多少知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积极思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语文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

问答式教学法是语文课堂最常见的教学方法之一。它通过教师问、学生答的形式,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理解课文。这种教学法,将重点落在老师的提问上。朱绍禹先生说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问题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基本保证”。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处理,包括问什么、如何问等,一直是长久以来困扰广大语文教师的难题之一。

一、问什么、问谁

(一)教师提问需明确、具体、集中

完成语文学科任务,需要师生双方在学习进程中密切配合、良好互动,因而课堂的问答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堂课要高效,教师的提问也必须明确、具体、集中。提问明确指问题设置应当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展开,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提问明白究竟该掌握什么知识、锻炼什么技能。提问具体指问题内容不可过于宽泛,否则学生的思路便会不着边际。提问集中指问题设置必须紧扣教学重难点。语文课堂的教学内容是丰富的,如《曹刿论战》,一堂课教学的内容可以是人物形象、论战方法、文言文字词句相关知识等等,如果问题不集中,会使得课堂教学的重难点设计形同虚设,导致课堂教学的混乱。

(二)教师提问需包含思考空间

语文课堂中时常可以听到语文老师询问各种问题,例如“这句话写得生动不生动”,学生不用思考也可以作出肯定且准确的回答。有效课堂需要有效问题,那么有效的问题该如何设置?教师在立足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基础上,可以考虑从课文的多个角度切入,如在关键处设问、从疑惑处设问、从争议处设问、从矛盾处设问,甚至可以从无疑中激疑,总之应尽量避免过于肤浅的问题。

(三)问谁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班级的学生们都存在较大差异。教师的设问必须有梯度,做到因人而异。对于基础扎实、逻辑思维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深入文本的问题,令他们得到进一步发展;而对于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弱的学生,则应该设计相对简单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让他们有话可说。

二、如何问

课堂上提问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将设计的问题以更加灵活巧妙的方式展示出来,使学生有聆听并参与的兴趣,也是十分重要的。那么究竟该如何设问、如何引导?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

(一)转换提问方式

陶行知有言:“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同样是教授《阿房宫赋》的结构层次,一位老师的提问方式是“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另一位老师是“人教版将‘宫女’和‘宫藏’合为一段,苏教版将‘宫女’划为一段,‘宫藏’与议论合为一段,哪个版本好?”对比之下。后者的提问方式显然巧妙得多,也更能够激起学生的思考兴趣。

(二)多层次递进

学习的过程一般都是先易后难、由简入繁的。对于复杂的话题,教师应当将之分解为几个简单的、有层次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跟进课堂,保证学习效率。如《背影》一文的设计,教师的提问及学生的回答顺序是这样的:

(1)车站送别,父亲给儿子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答:背影。)

(2)父亲做什么的背影?(答:为“我”买橘子)

(3)这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有什么样的感情?(答:爱)

(4)父爱与母爱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答:父爱含蓄深沉)

(5)课文为什么重点描述父亲的背影?

前四个问题都是为学生回答第五个问题作出铺垫,这样层层引入,学生的思考程度逐步加深,对于较难的问题也能够给出一定的解答。

(三)根据课堂情况及时调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因此总会产生各种教师事先无法预料的问题,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设问。一位教师在设计《哦,香雪》这篇文章时,设计了一个问题。她询问学生:香雪和凤娇,更喜欢谁?按照设想,一般会有两种观点。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学生一边倒表示喜欢香雪。教师在此基础上先和学生深入探讨了香雪的人物形象,继而灵机一动,问学生,难道凤娇就没有可爱的地方吗?进而引导学生感受另一个人物,全面理解小说的主题。

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激发学生探索问题的热情,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的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可以说,影响语文课堂有效性的因素是多方面,然而有关问题的设置与处理是教师们绝对不容忽视的部分。教师的设问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课堂活动的开展,因而,广大工作在一线的语文教师们需在这一方面多下工夫,做到好提问、提好问,真正为推动语文课堂有效性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包建新.语文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2]教育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3]尹建军.新课程背景下设置语文问题的原则.考试周刊,2012(31)

第9篇

关键词:课程改革;阅读理念;阅读教学;课堂教学;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64

新课程理念的洗礼使我们对语文课程有了一种全新的理解,如一夜春风,满眼繁花,“课程”、“自主、合作、探究”、“个性”、“创新”等词语扑面而来,融入我们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许多原本按部就班、驾轻就熟的操作程序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其对于新课改的禁锢,“创新”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突破固有模式,形成新课理念的有效载体,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重新定义“阅读”内涵,确定现代阅读理念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作者与读者的关系,就其本质而言,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阅读行为也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确立了一种交流和对话的关系。这种交流与对话是双向的、互动的、互为依存条件的。在以此为理论基础的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是学生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主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这些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能力,不应该机械割裂。

与之相应,阅读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作品不仅仅是一个语言系统,而且是一个有待于读者通过阅读活动,将其意义现实化和具体化的语义结构系统与“图示化”框架。从这个意义上说,文章意义的生成,在于阅读主体的创造性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以开放的动态建构去把握它。我们要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同的感受、体验、理解与价值取向,重视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创造性的理解,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评价。

在现在的新课程理念下,阅读已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阅读教学中教师、学生、文本共为主体,相互平等。各主体之间平等对话,相互交流。在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中建构意义。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是文学作品,很难以某一种认识作为结语而一言以蔽之,使阅读行为终止于某一点上。需要强调的是,阅读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一直被漠视的,甚至是被否定的。这使得阅读成为一个机械被动的过程。作品在被神化的同时也被人为地将最珍贵的人文精神抽离出来。

例如《孔乙己》的学习,笔者以往一般是从人物形象入手,引导学生说出预定好的一些“迂腐可笑”、“自命清高”等词语,然后点出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思想的毒害为止。表面上师导生从,严丝合缝,有板有眼,实则如暴殄天物一般,将作品及阅读过程本身对“人”的关怀弃之不顾,作品、学生都被格式化,以机械工具的面貌出现于阅读过程。在这样的阅读中,作品的客观性不能体现出来,因而阅读不能脱离文本。对于作品中的形象及情感态度,要把它们看作客观的存在,认真加以分析。认识到这一点,笔者在现在《孔乙己》的教学中,先让让学生整体感知,然后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看待孔乙己的言行,我们从中发现了许多原来被忽视的地方。例如孔乙己在面对孩子信的时候,期望用几个茴香豆来换得一丝平等与尊严,但只能淹没在一片笑声中,内心的孤独感是多么的深刻。这是简单的“善良”二字所无法概括的。学生们以此为突破口,对孔乙己进行了更深入的发掘,看到了一个苦守自己的脆弱自尊但又没有强劲的精神寄托为支柱的“人”。

从中我认识到,创新教学设计的基础在于对新课程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对新课标的准确把握,认识“阅读”的本质,一定会在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中有突破与创新。

二、阅读教学设计创新的核心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体。学生首先以自主而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个体参与在阅读活动中,文本意义的生成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自行发现、自行建构的。必须强调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学会阅读。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以此为突破口,使学生回归于阅读的主体地位。

如巴金的《日》,短小精悍,富含哲理。教学设计中首先有给学生充分时间去朗读,并加强朗读方法的指导,形成自己对作品意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平等讨论,可以是对作品背景的认识,可以是文中涉及到的传说,也可以是自己对文中哲理的认识,可以是对别人认识的再认识,教师也可参与其间,在平等、互动的氛围中,学生会更科学全面的形成自己的认识,其主体地位会得到充分尊重,教学过程中自然会有许多闪光的亮点。学生会深深为飞蛾和夸父的牺牲精神所感动,会为巴金先生为理想而不惜献身的品质所折服,进而会在自己的内心为自己的前方升起一轮不落的太阳。

三、阅读教学设计应重视激活学生的感受与体验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性气质不一而足,因而面对同一作品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其形成过程首先是在学生自发意识下进行,也可以在此基础上,教师运用各种手段方法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感受体验更具有自觉性,更为鲜明突出,具有较明确的指向性。

有的作品需要借助直观事物、具体情境来激活学生感受与体验。朱自清的《春》,可以先让学生在田野中、在草坪上、在春风中领略纯朴和谐而又生机盎然的自然之美,再体验来自文学的艺术享受。《竹影》则可以再通过欣赏与意国画来使学生对“意境”这一抽象而内涵深刻的审美概念形成自己的独特而清晰的体验;《敬畏生命》可借助多媒体,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图片、资料,使之认识自然与人类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你一定会听见的》则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主他们结合看书的某一经历,感受心灵的澄澈给人生活的无上乐趣。

具体方法的选用是灵活多变的,但方法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方法运用过程中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应被重视,教学设计中重视了这一过程,教师有意识的激活学生情感体验,也就抓住了新课程理念下“阅读”的本质,体现了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四、阅读教学设计创新应提倡多角度、有创新、有个性的阅读

作品意义的生成不是单向的,阅读角度也因人而异,学生的性格志趣、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将不容置疑地作用于其阅读过程,所以教学设计应体现多角度、有创新、有个性的阅读。对于学生个体而言,创新阅读可以找到自己生活体验与作者心声的最佳交融点,可以从中对作品进行独特的、有个性的体验;多角度的阅读则可以使学生对作品形成立体多元的深层认识,再通过对话交流,学生们对作品有了多层次、多角度的整体认识。

这里的创新主要是要重视探究性阅读方法的使用,它要求学生针对作品中的疑难之处,运用多种阅读渠道,自主地运用所学知识、方法完成阅读,解决疑难。《月亮上的足迹》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他们自主地对“月亮”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认识,通过大量科学资料、图片、神话传说全方位地认识、感受“月球”。学生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会把原来一些对月球感到困惑的地方有了科学的认识。

源于学生生活实践和经验积累的“灵感”,往往能使阅读曲径通幽,另觅佳境。这也是教学设计应重视并提倡的重要因素。朱自清的《背影》在学习时,也许有的学生能从父亲披衣服一个细小的动作想到自己父母的无微不致的舔犊之情;也许能从父亲一身素装看到他的艰辛凄楚;也许能从作者和一滴眼泪中看到父辈的辛劳,联系到自己的无知每一个火花都弥足珍贵,每一个火花都可能点燃学生的心灵之灯。

第10篇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轻松愉快地传授语文知识,让学生既轻松地学习语文,又在愉快的环境中潜移默化接受语文知识的熏陶,是我这个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一直都在探索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在从事语文教学改革,改革到底改了什么,革的又是什么呢?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要让学生爱学语文,对语文感兴趣,乐此不疲。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充分展现自我, 刺激其学习动力

在语文课堂上,一个语文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怎么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有人把课堂比作舞台,一堂课,就是一场精彩的演出。作为“主要演员”的老师,其形象、气质、精神状态,将会影响和感染教室里的每一位学生。其言语、神态、举手投足都要有吸引力,有感染力。“演员”要用自己对剧本的透彻理解,用渗透情感的语言,用富于激情的动作,将学生带入到预想的境界,再挖掘出剧本的内涵,表现出剧本的特色,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每节课上,无论自己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衣服穿得整齐漂亮一点,脸上时刻保持亲切的微笑,以一名大朋友的的身份加入他们中间。吃透教材、钻研教材,苦思冥想每个环节、教学设计,把握对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份体验,用我的语言、眼睛、动作、表情……传递给我的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自信充满激情的我”,陪伴我的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二、尊重学生的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灵活多样的导语,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创设教学的情境,使学生更好地感知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受到思想教育。导语可以采取不同种类型,但它们都必须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富有艺术性,这样才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精心设计课前导语,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譬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以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为引语,立即唤起了学生对映日荷花的联想,从而对月下的荷塘产生了好奇,注意力都转到课文中来了。在上《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篇课文前,我就利用多媒体播放《好汉歌》音乐画面,从一开始,学生就被精彩的画面和气势磅礴的歌声所吸引和感染,自然趣味盎然,兴致百倍。这堂课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偷懒睡觉,每位学生都积极思考和回答问题,课堂上激情飞扬,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三、巧妙组织课堂,调动学生情感

围绕教材,以灵活多样的讲课形式,在课堂运用愉快教育,不是无心插柳,而是有意栽花。要在吃透教材的前提下,设计灵活多样的讲课形式,使学生的思维沿着老师的思路前进,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内容中去,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所学知识。学习《背影》一文时,为了再现“父亲”爬月台,买橘子,下月台这一感人的“背影”,我创设了下面这样的教学情景:请班上一位较胖的男生爬上讲台重现“父亲”过月台买橘子的情景,那个男生爬了3次,才成功爬上“月台”。接着我要求全班学生再看一遍课文里“父亲”爬月台的情景,然后合上书,把眼前“景”与书上情结合起来,描写一下父亲爬“月台”的动作、神态。结果,有许多学生的描写与课文的描写一字不差。接着老师趁机把课文分析引向情感的,向同学们发问道:一个少年学生爬“月台”(讲台)尚且这么困难,可想而知,一个年过半百的胖老人要爬上月台是多么困难啊!可是他却要执着去爬月台,买橘子,这是怎样的一片爱子之心呀!同学们,你们能不被朱自清的父亲的爱子之情感动吗?那么我们父亲的爱子之心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经过老师创设这一情景,加上点拨,到处,许多学生的眼睛已经是亮晶晶的了。可见情景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抒发人间美好的真情,再现课文中感人的一幕。

总之,学生学好语文,学习兴趣的激发,显得尤为重要,他们对学习一旦产生兴趣,就会肯动脑筋,花力气去钻研,想办法克服学习中的困难,用心思去摸索学习的方法,从而获得学习的成功。因此,在实践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力争让每一课书,每一节课,成为点燃学生学习兴趣之火的颗颗火星,把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安排得能够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让学生的学习过程充满愉悦,真正使学生在课开始——趣即生,课进行——趣更浓,课尾声——趣犹存!

第11篇

一、有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

文本是学生学习的凭借。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王荣生教授说过,“合宜的教学内容是一堂好课的最低标准。”教师只有对教材了然于心,才能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文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一个文本,在阅读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读方式和解读结果,但是,在这些不同的解读中应该有一个着眼于课程目的和学生实际而定的基本的教学内容,教师有责任将课程所要求的价值观念传达给学生。否则,以己之昏昏,如何使人昭昭。

如何才能有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呢?笔者认为教师一定要潜下心来,认真地钻研教材、吃透教材,站在不同的位置去俯瞰教材,解读文本。首先教师要作为一般读者去赏读,投入其中,忘乎所以,感受文本的意境美、情趣美、形象美、人格美、语言美……挖掘文本本身具有的价值;第二,以学生的视角,思考从该文本中可以学什么、不学什么,学习中的困惑是什么,哪些可能是学习的疑点、难点、兴奋点;第三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立足文本,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和策略。这样,教师对文本才会有全面具体而深入的感知,有融会于心的感受,有深刻的个性理解,和更灵活巧妙的教材处理艺术。

准确、深入的文本解读是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二、有准确的目标定位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指南,它对课堂教学有着规范、引导和指导的作用。有人说:“把握好语文教学的航向,从精准定位教学目标做起”,全国特级教师吉春亚曾这样描述教学目标的重要性:教学目标的设定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她如同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如果罗盘偏离了航向,航船就很难准确抵达目的地。

在教学之前,我们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年段要求,深入、认真研究学生实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教师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才能真正体现因材施教,因学定教,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吸引学生的课堂教学来。如在教学《背影》时,笔者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朴实自然的语言;能力目标:学习本文抓住人物形象特征、选择最佳角度组织材料的写作方法;情感目标:感受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我们的农村学生,基础较薄弱,特别是初一的学生,思想和心理正逐渐走向成熟,对自己的父母越来越不满意,和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希望通过这样的目标,能在教学中学习本文抓住某一角度描写人物的方法,提高写作能力,能感受文中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唤起学生内心深处的感恩意识,学会理解自己的父母。在后面的教学实施过程当中,如果紧扣教学目标,教学的有效性在某种程度上就有了保障。

当然,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还要做到:

第一,目标设定要简约。一堂课不能什么目标都想达到,能做到“一课一得”就已经很不容易。作为语文教师,要有“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的气魄,当目标精了,重点准了,教学效率自然就高了。

第二,目标设定要有层次和梯度。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老师的引导要层层推进,任务的布置也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

第三,目标设定要从书本走向生活。温儒敏教授一再强调,语文学习要关注学生的语文生活,语文课的教学是让学生能够使学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一种语文能力,进而延伸与拓展到生活中去,因此不能拘泥于课堂,应该让我们的教学在生活中得到深化与升华。

有准确的目标定位,是提升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保证。

三、有新颖的教学设计

新颖特别的教学设计,学生会深深地被吸引,课堂教学充满活力,从而思维活跃,情绪饱满,有效提升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顺利达成教学目的。而充分了解学生,吃透教材,围绕教学目标,选择最佳教学突破口,使学生顺畅地走进课文,走出课文,是教学设计创新的最佳方法。

如我们学习《社戏》,如果按常规上就是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可教师如果把握好了这课的教材,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可以抓住这个突破口: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引导学生思考: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这一设计就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带动学生积极思考,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最后让学生畅谈学习了本文得到的启发,这样学生就容易明白,教学目的也容易达到。

如《羚羊木雕》的教学设计,以家庭圆桌会议的的形式开展辩论。中心议题是该不该把羚羊木雕送给好朋友,面对分歧,如何处理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矛盾。教学过程就是家庭圆桌会议过程。这样的教学设计新颖不俗,教者致力于使自己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就为全课的成功开辟了道路。

新颖的教学设计,是提升阅读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最有效的手段。

四、有咬文嚼字的语言品味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要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就要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点“语文味”。所谓语文味,就离不开语言品味。语言品味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也是实现语文教学其他目标的途径之一,因此要重视语言品味的教学。

字词是文章的基石。阅读教学中,可以对文中的一些字词进行咬文嚼字、揣摩品析,让学生在领悟语言文字所创造的意境中,揣摩其意蕴。比如笔者在讲解朱自清《春》一文时,引导学生对“小草偷偷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句作了品味,笔者提出了这样的问题:①想象“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的情景,你能说出“偷偷地”和“钻”这些词语好在哪里吗?②“嫩嫩的,绿绿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对词语反复揣摩咀嚼,明确了“偷偷地”和“钻”都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了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用“偷偷地”修饰“钻”,表现小草不知不觉,写出了小草具有人的灵性,贪婪地享受春天的恩赐;而“嫩嫩的”、“绿绿的”描绘出小草迷人的色彩,洋溢着作者赞不绝口的喜爱之情。这样引导学生从品味关键词语着手,让学生不仅揣摩到文字所包含的意蕴,而且提高了对语言喜爱和玩味的兴趣。

在这方面,许多前辈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陈钟粱先生教学《心田上的百合花》时,先生引导学生品读“终于”一词,在不断地点拨中学生对这个词的理解逐步深入,最后读出了三层意思:1、时间久;2、过程艰难;3、信念坚定,这三层意思的理解既照应了故事情节又读出了百合花的精神。这样一个不起眼的词语却奏响了课堂的主旋律,不能不让人佩服先生的慧眼独具,同时也给我们留下更多的启发:当我们牢记为什么品味语言的时候我们才能知道怎么品味语言。

关于语言品味的方法,已经有许多老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比如就有人将之归纳为比较品味法、情境体悟法、 生活体验法、美读感染法、空白填补法等等。阅读教学中需要多种方法结合起来,灵活运用,方能得心应手。

日积月累,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在潜移默化的语言品味训练中得到提高,咬文嚼字的语言品味,是实现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最好途径。

五、有潜能的激发,有情怀的培养

教学是一门艺术,而教之道,贵在激发潜能,培养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充分享有自主学习的权利。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应重引导,少讲解,重指点,少分析。语文的教学,它不应该是一种告诉,它应该是一种亲历,一种体验。一种对沉睡潜能的唤醒,一种对封锁记忆的激活,一种对幽闭心智的开启,一种对囚禁情愫的放飞……教师于其中可以起到向导作用,但绝不能取代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创造一种宽松、和谐、融洽的氛围,要以兴奋的情绪、热切的关注、勃勃的生气、殷切的期待去激励、唤醒、鼓舞我们的学生,提供给每一位学生畅所欲言的机会。坚信学生一定会成功。要让学生从教师的爱中获得信心和力量,情不自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从而迸发出智慧的火花,激发无限的潜能。教育心理学研究证明,正确的评价,适当的表扬和鼓励,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自尊心,要让学生在学习上“主动”起来,就必须以正面鼓励为主,充分相信每位学生的潜能,鼓舞每一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们发现在应试教育分数至上的影响下,有些学生的智力水平很高,但人格有缺陷,“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事不负责,对己太执迷”。这种智能与道德人格发展的失衡,教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美育是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相协调的教育,语文教育就是要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因素调整、平衡其感性和理性的不和谐。语文教材中体现社会美的内容,教会学生做人,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体现自然美的内容,教会学生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和献身科学的雄心壮志。体现艺术美的内容,教会学生发现美、欣赏美、热爱美好的生活,提升精神境界。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教材这个媒介,善于发掘教材中美的元素,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以启迪其性灵,培养其情怀,升华其思想。

潜能的激发,情怀的培养是提高阅读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最好体现。

第12篇

关键词 语文教育 教学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基础学科,对于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以及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素质,都有重要的意义。

1积极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效果的重要心理因素,是可以维持、推动、引导、调节学生进行学习并逐渐转化为内在动机的一种力量。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学生学习动机强就会采取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因而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得到学习需要的满足,进一步加深对学习的兴趣。反之,如果学习缺乏动力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没有学习兴趣就会产生消极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动,导致学习效果差。学习兴趣是保证学生主体参与性的基础。新课改后,教师无论是对教学内容、教学技术还是对教学展示方法等的改进,都是为了增强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的成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是真正落实素质教育的前提。

2多管齐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1启发引导学生“会学”

语文教学有其本身的特殊性,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找到“黄金”,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点石成金”术。所以教师必须善于启发引导,让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听说读写”。例如,在学习《谁是最可爱的人》的时候,紧扣本文的学习重点----选材的典型性,引导学生学习作文中如何选材,并回忆《我的老师》《背影》等经典文章,让学生在回忆、学习、比较和思索的过程中学习作文的选材技巧,然后再把学到的这一技巧再运用到作文中去,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再如,学习鲁迅的《藤野先生》一文时,先引导学生回忆、感受学过课文中教师的不同形象(蔡老师、韩麦尔先生等),然后结合切身感受写自己最熟悉的教师。我们知道,课文本身是例子,是文化的载体,学生应该从课文阅读中收获知识,提高能力,从中受到文化的熏陶和人性的陶冶。

2.2精心设计课堂练习,激活学生的思维

我们知道,语文能力的培养单纯局限于课本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着眼于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学生在学好课本后还得“脱离”课本,从课本中“跳”出来。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后,我要求学生做这样一项练习:首先从课文中摘抄出以下文字:“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有点儿像独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把摘抄的句子去掉部分词语改写成这样的句子:“威尼斯的小艇有二三十英尺长,又窄又深。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行动轻快灵活。”让学生自己去加以比较,然后分组进行讨论,比较这两段话的优劣。这样学生对课文的阅读就不再单单局限于作为旁观者的思考,而是成为深入课文中的一个角色了,即阅读已成了一种主动参与的生活,这种训练的意义已超出了学习课文的本身。

2.3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学生多感官投入学习

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手段也随之进行改进,多媒体辅助教学也成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它集文本、图像、声音、视频等一体,增加了课堂教学的容量,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如在讲《桂林山水》《火烧云》等自然奇观类课文时,教师可以搜集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行欣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教学理念与时俱进,有效优化教学设计

如果想更有效的完成语文教学目标,使语文教学活动高效开展,则要从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开始。结合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当前语文素质的现状和特点,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将会提高语文教学效果。归根结底,如果要保证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首先教育者要清楚,课堂的关键在于要清楚我们要讲什么、为什么讲、怎么讲,如果想清楚了这些问题就会在教学课堂中有的放矢,从而能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新的教学理念在于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做到以学生为本、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新型的教学模式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要能更进一步的掌握语文课堂教学内容,对各种教学资源做到有效的整合与运用,清楚应该突出的重点问题和需要强调学习方式方法的内容;清楚哪些教学内容需要将课堂从教师延伸到图书馆乃至互联网,等等。如此这般,可大大避免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随意性,避免天马行空式的授课方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为了让学生能最大限度的接受令人目不暇接的信息更新量,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设计的过程中树立起现代语文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友爱的学习氛围,重点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帮助其掌握学习规律,从而实现学生的课外延伸学习。授人“鱼”,授人以“渔。

4结语

总之,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方法可以照搬,必须因地制宜,有自己的创新才能有生命力。如果教师能运用灵活的、恰当的教学方法,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这样会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发挥他们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对知识有一种渴求的欲望,这样课堂教学的效果自然会好起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