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读书感悟的名言

读书感悟的名言

时间:2023-05-30 10:29:10

读书感悟的名言

第1篇

1、见义不为,非勇也。

2、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3、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

4、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6、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8、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9、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1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1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1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14、居高常虑缺,持满每忧盈。()

15、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1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7、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18、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9、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谨慎比大胆要有力量得多。

20、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

第2篇

前不久,我们参加了“同课异构”教学形式观摩展示活动。两天的观摩,8堂课的展示,对我而言,就是一场缓解干渴的甘霖。武凤霞、管建刚、虞大明等老师的教学语言风格令我陶醉,如春风化雨般自然,似春雨润物般细腻。课前的期待,课中的享受,课后的思考,我有一种倾吐的热烈,现静心凝思:让师生很享受的幽默风趣来自哪里?

一、乐读、善读、博读

1.乐读。教师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之前,首先得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文学涵养。从几位老师的言谈举止中,我发现一个共同点:爱读书。做一名教师,尤其是一名语文教师,更应该终生阅读,如饥似渴地阅读。阅读让我们与更多的名家交谈,丰富我们的生活,开阔我们的视野,为我们打开一扇扇认识世界的窗。

2.善读。做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任务繁重,要读书,得善读,得讲方法。鲁迅先生教会我们:把零散的时间拼成整块用。时间是最公平的,为什么名师专家有过人之处?我想,他们大概是会利用时间、善于挤时间,舍得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读书、提升。在阅读中开放心态,寻找乐趣。

3.博读。只读一种书、枯燥了。做一名语文老师,读生活的无字书,读不同类别的书:教育理论书、史书、美学类、哲学类,甚至烹饪等等。只有浓厚的积累,才能丰盈内涵。走进课堂,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才能启学生心智达舒展,点学生茅塞顿开于困惑,拨学生心弦达敞亮,激学生思维生创意。

二、勤思、善思、广思

1.勤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读书离不开悟,教师读书更离不开悟、品。悟语言的博大精深,悟语言的妙趣横生。读书须伴随思考:品味什么?怎样品味?听课后,如果你会思考,那你会发现:品文章精彩句段、字词上的匠心独运;品写法上的独特之处,句式上有意变化;品修辞上的特别之处;品标点上的一反常态。勤能补拙是良策,只有乐读、善读、博读、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读中有思,听中有品,品出滋味,品出独具匠心。

2.善思。武凤霞老师是一个很善于思考的人,从她的课堂、教学语言及讲座都可以看出。她的善思体现在:(1)有思想。她的思想除了读人、读书外,就来自思考。听老师课,思考课堂的动人之处,为什么精妙?思考自己的不足,怎样打造?如:听毕雪燕老师的课,思:雪燕老师语言干净简练、书写隽秀。应学习她的语言表达。(2)有智慧。解读文本时,纯净地读,不看任何参考书和资料。仔细地读,在字、词、句、标点处进行思考,有自己个性化的感悟,并做批注。在思考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由于善于思考,她解读文本时,就能听懂文字背后的声音。

3.广思。8堂课听下来,让我感到读书要广泛,思考更要广泛,思考的角度不同,收获也会不一样。8位教师心中都有学生;都注重了学生的自读自悟;都注重了语言的积累与运用;都注重了教给学生学语文的方法。教者若站得不高,就不会有这样的广思。广思得以心灵舒展,视界敞亮,创意翩然而至。

三、爱生、生本、课程意识

1.爱生。8位老师有一个共同点:都亲切地称呼学生“孩子。”多么富有爱意的称呼,仿佛母亲用手在触摸自己的孩子,一股轻轻的、润润的爱意马上在学生心田流淌,让我感受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境界。课中,武凤霞老师对学生一声“真聪明”,一声“没关系”,一声“知道你聪明,要考验你。”管建刚老师语言的现代感、娱乐感、含蓄感、新鲜感,都体现了老师的睿智和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热爱。爱往往会创造情趣,情趣也每每在爱的从容中一展风采。

2.生本。在师生关系上,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教师的教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一滴水落在地上并不起眼,落在荷叶上,就是一颗晶莹的露珠。理想的教学就是甘做荷叶托举露珠的过程。毕雪燕老师设计《理想的风筝》一文中导学:找、勾画、交流研读刘老师的“笑”,到练笔运用语言时说的“提笔即是练字时。”都注意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武凤霞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为园子取名,让学生交流时,为了让学生有个性化语言,一句:“我要把你考验到底”,让学生学会扩散思维,让问题引向深入,层层递进,不急不躁品味,循循善诱,一步步让学生感悟、触摸、学习、运用语言,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这真真切切体现了“生本”的理想境界。

第3篇

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也是新教材承载新理念的一个特点,还是培植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给力点”。因此,教师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层面引导学生阅读名著。

以编者意见为索引。为了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教材编者精心撰写了要言不烦的提示意见。这些意见概括了名著的轮廓内容、主要成就、情感倾向、手法特点等。针对某个“精彩片段”的具体内容,有的附带“阅读建议”与“点评”,有的编排了一段醒目的总结性话语。所有这些,都可看作是阅读整本书或节选内容的向导。可以说,如果把编者意见撇在一边置之不理,一切全凭感觉走,要么走弯路,要么瞎胡碰。同时,编者意见仅为“索引”,决不能条分缕析编者意见取代名著阅读。至于教材中另行提供的有关作者、作品、时代背景等其他信息,只作阅读参考,不可喧宾夺主。执教中,只要引导学生理清编者意见的要点,阅读实践就好具体把握了。

以精彩片段为例子。精彩片段是从整本书中节选的。课堂上阅读精彩片段是为课外读整本书打基础、作准备的。因而,执教精彩片段就不能像讲读课文那样。如果离开了“读整本书”的教学目标,把精彩片段类同讲读课文去处理,就与教材编者意图相去甚远,也同课程改革精神格格不入,教学过程也就严重“错位”了。把精彩片段当成阅读整本书的例子,从文本特征出发,让学生在掌握读整本书的方法,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课外坚持广泛阅读,才是课堂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教学追求所在。

以阅读策略为重点。就整个阅读教学乃至所有学科的教学而言,有关方法的传授是最重要的。名著的主要阅读策略,有时在编者意见中已有粗线条式的勾勒,执教者的注意力则应集中于引导学生着力实践、主动实践方面。就整个名著阅读过程而言,有共性的阅读策略,也需要就“这一本”坚持实践、反复揣摩,以求在运用自如中达到融会贯通。

以探究思考为切入。要让学生在阅读名著的精彩片段中取得成效,不妨就以探究思考为切入。教材编者精心设计了指向集中、言简意赅的探究思考项目,而且颇有启迪性,又具有发散性。有的还由精彩片段涉及“整本书”,并且要求学生在归纳思考收获的基础上,在一定范围内展开交流讨论,为的是把探究思考引向深入。不难看出,教材编者对阅读名著的推崇意向是探究思考。从教学实践看,不少执教者正是引导学生从探究项目入手,在阅读精彩片段中完成思考探究,并将主要收获推而广之到整本书的阅读实践中去,从而不断进入新的“阅读天地”。

以体验感悟为途径。阅读活动是个性化行为,阅读过程是一个“内化”过程,其中体验感悟必不可少。体验感悟是成功阅读的必由之路。引导学生阅读名著的着眼点:引发学生读整本书的兴趣,学会读整本书的方法,提高读整本书的能力,培养读整本书的习惯。不难看出,无论是兴趣、方法,还是能力、习惯,哪一样都少不了体验感悟。唯有体验感悟,才能滋养兴趣、习养方法、涵养能力、修养习惯,进而不断提升语文整体素养。因此,引导阅读名著,就是要让学生去体验、去感悟,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指导体验方法、点拨感悟思路。

以培植素养为归宿。从根本上讲,教育教学的目的就是提高人的素养。语文素养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只有把各类优秀文化要素积淀于心,才能自觉化为生活规范与生命态度,达到“学语文”与“学做人”和谐同步长进。通过课堂上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就能不断扩大文化视野,这样既发扬民族文化传统,又尊重多元文化内涵,既吸收历史文化精髓,又关注当代文化潮流,在积淀人类文化中,全面培植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把培植素养作为执教策略的归宿是恰如其分的。从实践操作层面看,引导学生阅读名著为的就是去读整本书。那种放弃读整本书,仅仅要求学生记住名著的名称、作者、主人公等几个名词,用以应付检测填空,完全立足于应试获得分数的做法,实在是不足取的。

只要我们以提高学生阅读效能为目标,以名著为基点,以把握方法、精读略读结合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归宿,因地制宜,精心设计,纲目并举,让新课改理念贯穿名著导读教学的全过程,课堂效率才会得以提高,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才会得以发展,阅读品质才会得以彰显。

作者单位 陕西省渭南市教育研究所

第4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38-0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悟中心,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畅谈对人生的感悟。

教学重难点、关键:

体会文章内涵 ,感悟作者对生命所持的态度,能畅谈对人生的理解。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以读体会情感。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课件展示文字(背景音乐《命运》):台湾女作家杏林子有句名言:一粒貌不惊人 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蜕变为一只五彩斑斓的彩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一桩奇迹。

(二)同学们,什么是生命呢 ?这节课咱们和作者一起感悟生命。(板文题:生命,生命)齐读质疑。师在文题上加问号(生命?生命?)

二、初步感知课文

(一)课件范读课文(配乐、配动画图片)

(二)交流,理清脉络。想想课文写了什么?课文写了几个事例?(板书)飞蛾:挣扎求生

香瓜子:砖缝冒苗

我:静听心跳

三、研读赏析

(一)导读:下面咱们研读课文,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

(二)课件出示:自读、讨论:

1.作者从三个事例中分别感悟出什么?

2.作者对生命有着怎样的理解?

3.找出文中的重点词句,感情朗读。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生命的理解。

(三)归纳总结:

1.三个事例的感悟

事例一 飞蛾求生―― 那翅膀在我手中挣扎的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事例二 瓜子抗争―― 那一股足以惊天憾地的生命力,却令我有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

事例三 我静听自己的心跳――沉稳而有规律的心跳给我震撼。

(随文评点“对自己负责”的含义。)

2.对生命的理解

思考一:必须对自己负责,好好地使用生命,让人生更有意义。

思考二: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不懈努力。

3.感情朗读重点词句:A、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B、一切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4.课间出示:海伦凯勒简介及名言、张海迪简介及名言、雷锋简介及名言(可讨论自己所熟知的名人名言,并谈谈对生命的理解)

(四)作者由这三个事例引出的对生命的思考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

1.在前边的事例中,“有限的生命”指什么?“无限的价值”指什么?从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中体现的“无限的价值”指什么?

2.怎样才算活得“光彩有力”?(板)结合你搜集的资料说说你觉得哪些人活得光彩有力?哪些人的生命是白白流失的?

3.作者是这样说的,她有没有这样作呢?简介杏林子生平(课件)

师:杏林子,这一位长期处于痛楚中的人,这位只有小学程度,因类风湿关节炎而全身百分之八十损坏的残障者不但没有诅咒生命,反而洋溢了对生命的歌颂和热爱。她写作不辍,出版的书深受读者们的喜爱。为引发社会对残障者的关注,他不惜冒着生命危险上街情愿。成立了“伊甸残障社会福利基金会”,为台湾的弱势群体谋福利。他一生积极开朗,淡泊名利,她有一句名言:除了爱,我一无所有。

作者还有一句名言: 不论你处在怎样一个多变的世界,经历怎样的人生,生命中还是有一些极其可贵的珍宝,需要我们终身护守、珍惜,不容它轻易失去。《自己创造美丽人生》

四、回题解疑

细细品味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现在让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会带着怎样的语气读?(赞叹、回味、留念、……)作者在课题中重复两遍生命,你体会到什么?(强调感情)师将文题的问号改为感叹号(生命!生命!)

第5篇

关键词:阅读;积累;作文教学;人文素养;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09-0042-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因此,阅读积累既是作文教学的一项基本的学习方法,也是培养学生写作才能的有效途径。

一、作文教学为何要重视阅读积累

写作要在具备一定的语文积累的基础上进行,写作人只有在积累的语言文字和素材储备中进行检索,提取出本次写作所需要的材料进行构建,才能转化成书面的文字。“腹有诗书气自华”,语言等各种材料积累的越多,语言文字应用的能力就越强,写作的水平就越高。

二、阅读积累的内容

(1)积累一定量的语言文字材料。写作能力是由外在的语言材料的不断内化而形成的。受教育者所内化的语言文字的数量、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写作水平的高低。有了大量文字、词汇、语句材料的积累,学生自然就能下笔如有神,写作就会更加得心应手。

(2)积累一定量的语法、修辞和写作理论知识。轻视语法修辞和写作理论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的看法是典型的实用主义的表现。比如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技巧更能突出主旨、塑造形象,什么是记叙文、议论文等,这些都离不开语法、修辞和写作理论知识的积累。

(3)写作素材的积累。学生作文中的“旧”“空”“假”的现象,就是脱离生活所致。因此,我们应要求学生随时发现并收录能触发内心思考和感动的人、事、物、景等各种生活现象,占有了真实、丰富的材料,积累了丰富深刻的生活体验、生活感受,写作自然就有了源头活水。

(4)相关知识的积累。相关知识是指和语文的学习与运用密切相关的历史、地理、民俗、生活等一些专门的知识,如果缺乏必要的相关知识,就会在写作过程中犯常识性错误,即便十分精通语文学科的专门知识,还是不能写出出色的文章。

(5)阅读习惯的积累。教育学生“爱读书,好读书,会读书”,是每个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基本要求。首先,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主动地去读书,去积累。其次,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学会“略读――细读――精读――品读”四步读书法,学会写读书笔记等。最后,教育学生逐步提高阅读的素养。“以读为本”是语文教学的精髓,书读多了,“下笔如有神”的境界就会达到。

(6)人文素养的积累。一个人审题能力和文章的立意与他的生活经验、思想水平是密切相关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辨别生活中的真善美、假恶丑,努力培养高尚道德情感,完善自我的道德意识,唤醒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关怀意识,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进步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三、阅读积累提高作文水平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课堂讲授。课堂仍然是作文教学的主阵地,教师首先应该强化字词基础知识的教学,告诉学生一些写作的基本知识,如文体、审题、立意、选材、结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同时教给学生修辞、表达方法等写作技巧。

(2)指导学生广泛涉猎、多背多记。除了课本,课外书、报纸杂志和电脑媒体中的信息都是积累的对象。积累的同时还要学生加强背诵记忆。任何学习都要以记忆为基础,背诵这个环节对于提高写作水平是必不可少的。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在语言文字的运用,描写、叙述技巧的运用,表达的思想认识等方面都是值得学生好好学习的。

(3)引导学生参与生活。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丰富生活见识,教会学生用心观察、体验生活,运用各种方法搜集生活中的材料并学会思考。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聚分离合,从而积累鲜活、丰富、有意义的素材,写出的文章自然就会接地气,富有情感和生活气息。

(4)多悟是阅读积累的核心。阅读积累不等于各种语言材料的堆砌,积累与思考、感悟等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在记忆积累的同时,教师要让学生融入到语言材料中去,加强对各种语言材料的感悟,才能使语言材料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和思想。教师必须要让学生养成对积累的内容的“多悟”的习惯,从音韵中感悟语言的美妙,从文字中感悟璀璨的文化,从言语中感悟深邃的思想,从现象中感悟人生的哲理,从事件中感悟生活的真谛,从而逐渐化为内在的语言积淀,形成语言能力。

(5)博览群书,让名著熏陶。“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只有涉猎广泛的经典名著殿堂,才能感受到文学宝库的“富丽堂皇”,才能激励其如饥似渴的用心去阅读、去探索。如四大名著、《诗经》《论语》《进化论》《昆虫记》《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等,都是学生的好读物。当然对于文学作品,教师可参考教育部评定的“100部青少年最喜欢的图书”指导学生去阅读。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提高作文水平不是一朝一夕的东西,学生只有日积月累,扩大阅读面,才能做到厚积薄发,提高自己的写作才能。

参考文献:

第6篇

我们着乎研究的课题“作文教育与人的发展”便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抒写自我,张扬个性,写出真情实感。因此,笔者探讨了中专学生的写作道路,进而主张中学作文应从我国传统教学实践和教学理论中汲取营养,走“积累,感悟”之路。

一、积累――生活的基础

积累与写作的关系非常密切,抓住了积累,也就抓住了基础。

1.材料的积累

黄麟生教授在讲学中提倡语文学习要注重写作材料的积累。这些材料有些来源于书本上的知识,有些直接来源于生活中的材料。这些材料相辅相成,互相相补充。书本上的材料,范围广泛,像名人事迹、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笑话、寓言、童话,以及有关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知识等等都属于这类材料。要积累书本中的材料,自然就要求我们多读书。为了便于学生积累写作材料,我们每周增设了一节阅读课,利用图书馆单的阅读材料,全面打开学生的视野;此外,要求每人每周选两篇课外的小文章,写下两百字的文章;坚持常看两份报纸,两份杂志;常读四类书,至于生活中的材料积累,就必须到生活中去观察、感受,认识生活,从生活中积累鲜活的有生命力的写作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对生活要有热情,有品味,常关注周围的新鲜事物,体验,认识生活。

2.情感积累

要求学生运用五官,摄取各种外界信息,在心灵和外物互相作用的过程中,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将对外物的观察化为自己思想情感上的体验。语文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赏读优秀作品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这些情感。

学生有了丰富的情感积累,就会养成善感的心灵而有了这样的心灵,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即使是无情的山水,在他们的眼里也会充满情趣,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情真意切。有了善感的心灵,自然就容易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产生灵感和美感。

二、感悟――连接生活、阅读和写作的桥梁

1.生活中的感悟

观察要勤作记录,感受必须以观察为前提,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产生感受。我们要求学生用心观察周围的生活,从一件小事,一个自然景物,一个片段,甚至一句话,因为这些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进而使人领悟生活的真谛。对生活的感悟,应遵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规律,这样,通过自己的分析、综合、比较,才会发现一类事物所共有的本质或各种事物之间的规律性联系。

2.阅读中的感悟

阅读中的感悟是由文学能指引所指的升华,是从表层意义到深层内涵的认识深化,是读者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扩展和想象、提高与创新。感悟的方式是从局部到整体,从整体到局部,从整体到局部到整体。感悟要达到的目的是既能正确感受作品各部分的意义联系,又能领悟到语言、表达方式等的效果,最终从整体上把握文与质的和谐统一。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给学生读些什么书呢?笔者认为应选择恰当的读书内容。首先,教师有课文、读本,学生手头上有参考书,资料,但这远远不够。黄麟生教授说得好:“每天(周)看两份报纸、杂志,常读四类书”,学生受益匪浅,我们还引导学生欣赏一些高水平的书,如名著、剧本、诗歌、散文等,可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的人格更为高尚,更能明辨是非。“读”的书越多,知识面就越广。这单的“读”不是泛泛的读,而是要略读和精读相结合。

3.写作中的感悟

第7篇

被誉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不仅拥有国内大量的读者群,而且同名电视连续剧也深入人心,每一个章节都有许多不同的惊险冒险,让人不由自主的一页一页看下去。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一《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而我读了很多遍后,便开始感悟其中的精神,竟然有所启发。

在我看来,虽然西游记有这么多回,但最重要的还是一点:人性的磨砺。还记得第五至第六回孙悟空大闹天宫吗?那时候的孙悟空脾气还很大,只因为嫌官职小把天庭打得鸡犬不宁,被如来镇压500年,被唐僧收服后还是原来的样子,刚陪唐僧走了一段路就打死了拦路的强盗,还是紧箍咒治住的。可是到“真假孙悟空”那集,孙悟空被唐僧误会还忠心耿耿。从孙悟空出世,到取经完毕,我们可以发现,孙悟空他的所作所为,尤其是他的忠心耿耿,可以说是不容置疑的。但是,他为什么在三个徒弟当中收到唐僧的惩罚是最多的,这是为什么呢?这和他的性格有关。他总是认为“我总是对的,我是忠心耿耿的。所以,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结果他受的苦最多,还被唐僧数次赶回花果山。这说明,我们做事前都需要三思后而行,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做事的氛围,才会真正的少折腾。这就是“人性的磨砺”。

其实,孙悟空还算不上最典型的例子,让我们把视线转到唐三藏这里来。唐三藏受皇帝委托,一路向西天进发,不知受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累,命悬一线更是数不胜数,但他还没有放弃,硬是靠着那双脚,和三徒弟一起走到了西天。但是,唐三藏一心向佛,忠奸不分,人妖不辨,所以在取经的路上多次误解、错怪孙悟空,几乎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又何谈成功取经。

从孙悟空和唐三藏来看,他们的人生取得了成功,但是,所经历的磨难与磨砺却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当然这种磨难和磨砺从现在的角度来看,有些是他们本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我们在读这本《西游记》的时候,应该从中受到一些启发:第一,我们必须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人生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前进,不管前面有多少曲折多少坎坷,都应该经受磨砺,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第二,在朝着目标前进的时候,我们要善于收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尽可能把问题考虑的全面一些,这样的话,我们的目标实现得会更好,更快,少走弯路。第三,在我们的目标实现以后,我们切记不要好沾沾自喜,要及时总结,设立更高,更好的目标,才不会回到原点。

磨砺,是西游记的精华所在,也是我们人生的必修科目。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二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尤其是曲折离奇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稀奇古怪的经历让我印象深刻。

《西游记》是我国古代四大名着之一,作者吴承恩。主要讲述唐僧和三个徒弟千辛万苦地降妖伏魔、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后取得真经的故事。这本书以天马行空的绮丽想象向人们展示了师徒四人在茫茫的西行取经路上所遭遇的种种艰难险阻,并将这些千难万险幻化为险象环生的各种灾难,一场场与妖魔鬼怪之间斗智斗力的较量,令人大开眼界、叹为观止。书中的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各具特色,有诚实善良、一心向佛的唐僧,聪明机警、善恶分明的孙悟空,好吃懒做、爱耍小聪明的猪八戒,踏实可靠、寡言少语的沙僧。小说情节精彩纷呈,_迭起。个性是孙悟空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三借芭蕉扇等,既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也是我爱不释手的故事。激励语言

唐僧师徒经历了种种磨难,但他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坚韧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对我触动很大。以前我虽然有当科学家的远大理想,但是不能吃苦耐劳,做事经常拖拖拉拉、半途而废,一味贪图享受,吃好吃的,玩好玩的。在未来的岁月里,我必须改掉做事_蛇尾的错误做法,发奋发扬坚韧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进取精神,做好每一件事,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一往无前地奋勇迈进!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三大家一定十分熟悉吴承恩这个人吧?对,就是他,给我们当今的小朋友带来了好玩、好看的《西游记》。

《西游记》主要讲的是唐僧带着徒弟经过八十一难后终于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故事中成功塑造了意志坚定的唐僧、机智勇敢的孙悟空、憨厚可爱的猪八戒与老实巴交的沙僧。

我读之后,对唐僧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和抱负,不畏艰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甚至献出自己宝贵生命的这种精神使我感悟很深。他这种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当然也有一个理想,就是长大以后当一位儿童文学作家,让全世界儿童都喜欢读我写的书。可是在我实现理想的道路上有许多困难,而这些困难不就像唐僧师徒在取经道路上的妖怪吗?所以我要克服这些困难,争取实现我的理想。同学们在学习上一定也有自己的理想,我们也应该向唐僧学习他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有了远大的理想,在实现的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对我们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了。

《西游记》里的情节很有趣。但是,唐僧的毅力是值得我们去精读,也更值得我们去学习。

家长感言:养成习惯好读书。与书为伴,犹如与知识为友,以智慧为师,可储备能量,增长才干。学习没有止境。活到老学到老,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我们应该坚持的生活习惯。现代人才学有个“蓄电池理论”,讲的是人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不断进行周期性充电,才能不间断地、可持续地释放能量。

信息时代,我们更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强知识储备,加快知识更新,以适应形势任务的需要,跟上时展的步伐。现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电子网络等传播知识和信息的载体确实越来越普及,形式越来越多样化,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也更加方便快捷,但是,书的功能仍然是其它各种现代化传播媒介所不可替代的。读书,不仅使人能够得到知识、思想和技能,而且能够得到快乐,理当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时尚、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养成读书的习惯固然重要,但更要学会读好书、读有用的书。书海无涯,人一生要学习的知识很多。只有把读书学习与工作事业有机结合,才能利用有限时间学到有用之理,不断为发展进步获得源源动力。这样,读书也就有了更为直接的意义,学习便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学者把书分为五等:浏览之书、细读之书、熟读之书、再三细读之书、终生相伴之书。书中蕴含的科学哲理和思维方法,通常具有普遍适用性。就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只要真正领会了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干什么事都用得上,使之成为我们解决工作生活问题的“钥匙”。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四放下《西游记》,我就犹如看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电影。有懦弱而又诚心向佛的唐僧,有嫉恶如仇、重情崇义的孙悟空,有集贪,懒,色,馋于一身的猪八戒,有老实憨厚的沙僧。

书中讲述了师徒四人历尽了千辛万苦最终取得真经的故事。

以前我看过电视剧,如今读完《西游记》,我对里面的人物又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孙悟空,忠心护主,一切妖魔鬼怪魑魔魍魉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护着唐僧西行取得真经,为斗战胜佛。孙悟空虽然有七十二般变化,却改变不了他身后的那根尾巴,以至于在跟二郎神斗法是被识破。孙悟空是贯通全书的人物,吴晨恩把猴子的调皮,灵敏,不服输的性格描写得淋漓尽致,造就了孙悟空乖张又不失圆滑的形象。

猪八戒,贪,懒,色,馋。_出家后,取经的心一直不是很坚定。梨山老母菩萨稍一试探,立马原形毕露。后来取经的一路上,八戒三天两头嚷嚷有散伙,所以虽然取经回来,但也只当了个金坛使者。

沙僧是整部戏里的和事老。原本是天宫中的卷帘大将,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只因打破酒杯被贬,坠入流沙河,整天吃人不日。后经观音菩萨点化归顺佛门。他任劳任怨,沉默寡言。号金神罗汉。

唐三藏虽然没什么特殊本事,他慈悲善良,收了三个得力的徒弟。他潜心向佛,一心只往西天取经普度众生,时常真假善恶不分。比如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第一棒打死貌美如花的女儿,第二棒打死瘦骨嶙峋的老奶奶,第三棒打死风烛残年的老公公。唐僧气得把那紧箍咒来回念了二十多遍。可他哪知道孙悟空对他的好哇。

《西游记》让我懂得了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确定了目标,不怕艰辛,收获肯定是美好的。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五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书作者罗贯中为读者讲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了真经的故事。正是这离奇的故事情节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心,致使此书成为了我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塑造了四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诚心向佛、顽固执着,孙悟空-正义大胆、本领高超是妖怪们的克星,猪八戒-贪财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这四个人物形象各有特点,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写作技艺的高超,也许作者善于刻画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处。其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孙悟空,因为他神通广大、技艺高超,一路保护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经,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还有一种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强大势力做斗争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赏。

经理了八十一个磨难有让我联想到了他们的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着实是一种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我不禁惭愧自己当初为何不能像他们一样坚持到底呢?也许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只要我尽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啊!因为我去做了,而且坚持到了最后。

第8篇

设计理念:①《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在小语教学中,合作、探究、自主的能力是必备的,在自主中提高,在合作中磨炼。兴趣是第一位的。因此,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如《最大的麦穗》第7自然段写的人生的道理,是弟子们感悟出来的,小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但通过教师的引导就能理解。教学中,笔者在重难点处,将文章情境化,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生在体验中大多能领会文章背后的道理。②笔者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学时要抓住重点。在本课教学中,重点抓住苏格拉底的三段话,通过学生的不同读、悟、探究,自然体会语言文字所含有的道理。

教学目标:①通过举生活实例,具象地理解“追求应该……存在的。”的意思,在此基础上,理解这句话的道理。②让学生通过读、悟、合作探究,领悟人生有很多机遇,什么机遇最实在,就是眼前的,千万不要失去眼前的。③有感情地背诵最后一个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①学会分析人物的动作,进而分析人物的内心,然后推论一无所获的原因,感受大教育家的育人之道。②理解《最大的麦穗》这篇课文的人生哲理。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名言导入

1.机会是每个都有的,但许多人不知道他们碰到它。――达尔文。读一读这句名言,想一想,这个名言所含有的道理是什么?像这样的名言还有很多:如机会如闪电,稍纵即逝。像这样的名人也有很多:如苏格拉底。今天,我们将穿越时空,做一回古人,来一次快乐的精神之旅。

2.课件出示:麦田景象图片。

3.交流感受:谁能用恰当的词语或是句子形容看见的麦田?

【设计意图:语文即生活,将生活引入课堂,学生才会对课文更亲近。本课时使用生活图片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用图片创设情境,学生用语言再现情境,培养了思维力、表达力,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创设了情境。】

二、抓住重点,师生共学

1.就是在这样的一块麦地边,苏格拉底向弟子们提出一个要求,你们还记得吗?打开书,请同学们读读书上的句子。①指名读。(该要求中实际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你能看出来吗?)“只许进不许退”言下之意是什么?这一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②多媒体出示苏格拉底的话。③朗读并想象:假如你是苏格拉底的弟子,你听到了老师这样的要求会有什么样的想法?

2.是啊,面对这样的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概括起来主要有两种,谁读读书上的句子?①指名读。②出示:“有的人见到了……‘麦穗’,……一再地错失良机。”③苏格拉底的弟子属于哪种人呢?他们有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

3.他们没有找到最大的麦穗,那他们到底错在哪里呢?是他们找得不够认真吗?请同学们读课文第3-4自然段,抓住关键词,体会弟子们错在哪里?①先各自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②个人发表意见,谈谈看法。(根据学生回答,师适时点拨)③全班齐读。

4.表演苏格拉底的声音,说一说为什么这样读,当时,假如你是苏格拉底,你心里会怎么想?①出示:“这时两手空空的……似乎在嘲笑他们。”②谁能把句中的“嘲笑”换一个近义词读读这个句子。③现在,我们换个身份当一回麦穗,想一想,你看到这些人的举动,你会怎么想,会怎样评点他们?④带着这种心情再读这段文字。

5.到了尽头,苏格拉底也站了出来,他对同学们的疑惑作出了解释,这块地里到底有没有最大的麦穗呢?①指名读第6自然段。②请你说一说,读了这一段后的感受。③再读这段,完成填空:(),就会错失良机。(),就能不失时机。

【设计意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无论读多少遍,都不为多,要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体悟其中的主要问题,把生活经验同学生的体悟相融。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采用自读自悟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潜心读文,可谓是对文本有所感悟和思考,能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弟子们总是寄希望于未来的心态。】

三、贴近学生,引申理解

1.弟子们由麦地里行走寻找最大的麦穗这个事例深受启发,由此想到了人的一生。(自由读课文第7自然段)①出示:“人的一生仿佛也是在麦地中行走……这才是实实在在的。”②引领读文,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四人小组讨论讨论。③组织学生交流,请学生说说朗读感悟的收获,教师注意点拨,让学生切实感悟到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课件出示:课堂上……活动中……考试中……今天……(练习说话明理)④学生自由练说后,教师指名回答。

2.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都知道了在人的一生中,不失时机地把握现实,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我们能把这种感悟带到朗读中去吗?①学生轻声练读。②指名读。③同学们愿意把这一段富有哲理的话铭记在心中吗?④背诵课文这一片段。

【设计意图:将语文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结合,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文中蕴含的人生哲理:生活中,当机会来临时要当机立断,不失时机地把握住眼前的机遇,不能让机会与你失之交臂。】

四、名言延伸,巩固所得

1.课的最后,老师想送给大家几条名人名言,让我们一起在名人的话语中共勉吧!

2.课件出示:机遇只垂青那些懂得怎样追求她的人。――查理・艮科尔

【设计意图:生活处处皆语文,名言与课文内容紧密相关,学生对名言的领会性朗读,深化了对哲理的理解,强化了课文学习效果。】

五、作业超市

1.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背诵。

2.选择本文或本节课中给你印象最深的片断,写一段心理感受。

3.举出生活中,你没有抓住眼前机遇,而错失良机的例子。

第9篇

一、类文引导,旁征博引

类文引导能让学生在自主搜集相应的素材资料中做到灵活运用,更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教师通过类文引导的形式帮助学生强化感知,定能使阅读教学富有生机活力,让学生在充分领略文本的文学性中获得更多感悟。运用类文引导能使学生不再将依赖教材作为接受语言文化知识的唯一途径。

如在学习《语文读本》中莫言的《小说的气味》一文时,教师不妨向学生推荐莫言的《红高粱家族》系列作品。在学生感知莫言寻根文学特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深入剖析其作品的“怀乡”和“怨乡”的复杂情感,让他们从所谓的草根人物身上找到一种雅俗共赏的旨趣,并努力发掘出乡土民间蕴含的狂欢精神。

突出类文引导,能使学生在自主获取不一样的理解感知的基础上形成更为丰富的知识素材库。教师在类文引导中,多结合学生理解感知能力的差异,从他们想读的内容出发,多进行精选阅读素材、优化摘抄笔记、撰写读后感悟等策略指导,帮助他们在不断融合教材文本的认知积累中进一步拓展延伸,开阔视野和思维。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善于揣摩不同类型文本的构思和主旨,能改变传统的被动式阅读学习的尴尬格局,让学生学会有针对性的阅读,帮助他们在深度阅读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新鲜语感。

二、引经据典,感悟精妙

多关注经典作品,让学生从名家大师的作品中深谙其中的韵味和内涵,定能使阅读富有深度和意义。引经据典能让学生与名家大师对话,让他们在不断品味名著“弦外之音”的过程中,产生更为鲜明的顿悟之感,让他们有更多不一样的精彩发现。

引经据典让名作的人文性得以熠熠生辉。如除了关注江苏省高考九部名著以及鲁迅、老舍等名家大师的经典著作外,还应该多关注一些当代作家作品。如当今文坛上实的《白鹿原》、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王蒙的《活动变人形》、贾平凹的《废都》等。上述经典作品,能让学生在品味各种不同文化大餐的基础上,更加津津有味地回顾已读过的名著经典,使他们在各种文化潮流的碰撞中激活自身的思维灵感。研读名家经典著作基础上的教学活化能使学生在自我深化感悟中发现更多的新鲜与不同。教师以名著经典引领学生自主参与阅读探知,定能使学生在不断感悟中积累丰厚的认知情感。

引经据典,突出阅读引导的名作和经典,要求教师以名家的经典片段为风向标,注重时代性和多元化,让学生在紧扣时展和把握时代命脉的过程中获得更多不一样的感知。多关注当代名家,如季羡林、池莉、周国平等,让学生在不断梳理名作经典的精华中有更多自我归纳和深入总结的机会,让他们在自主体悟精彩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深度感知和体验。

三、读写结合,个性解读

读写不分家,这是语文教学的重心。以读为起点,注重运用书面表达的形式帮助学生自主获得深度感知,能改变单纯依赖语言信息输入的教学格局,帮助学生在自主摘录相关的信息中获得更多感知。读写结合模式的运用,能让学生将读什么和得什么进行有机融合,使得阅读更有深度。

读写结合使学生有了更多的深层理解感知。如在学习贾谊的《过秦论》一文时,教师可结合“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主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许多名人哲言对现在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如“得人心者得天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引导学生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时势造英雄的历史观角度深入探究,帮助他们从相应的“反对暴政、关爱民生”的思想去深入理解作者写作的用意,并将自己的思考感悟以短评的书面形式记录下来。通过这样的阅读引导,学生的写作思维自然会豁然开朗。

读写结合,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的个性思维体验,使得他们在自主思考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教师遵从学生在阅读同一文本后提出不同的观点,多给他们合作探讨以及主题辩论的机会,能够帮助他们在思想的碰撞中深化感悟,增强他们综合运用文本素材进行写作的能力。

第10篇

从教多年,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平时那些课堂笔记做的密密麻麻,整天捧着课本疯狂读背的学生,语文成绩似乎很难有长进,有时甚至不如那些课堂上偶尔开点小差,课桌底下老藏着几本课外书的学生。面对这一尴尬现象,语文老师也不乏调侃似地感叹,语文还真不是教出来的。当然,如此感叹,并非强调教师的不作为,而是我们认识到在语文教学中有一个真实存在却又不敢轻易触碰的敏感话题,即学生的“悟性”。

“悟性”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往往会被用来当做教师教不出好成绩的托词。笔者认为,如果将“悟性”简简单单地与学生天生的能力或者是“智商”等同起来,那是对“悟性”的最大误解。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悟性是生动地、直观地感知周围世界的形象、画面、现象和事物,并进行逻辑思维分析从而获取新知识的思维活动。由此可见,“悟性”可以培养,而且应该要成为评价一个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学生的“悟性”不仅不应该成为教师低能的挡箭牌,更应该是教师提高教学能力的助推剂。那么,学生的“悟性”该如何培养,笔者认为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一、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

还记得《语文学习》2002年第2期中摘要刊登了一封学生来信:“高考语文我赢了,我不会去感谢我的语文老师,我要感谢的是《平凡的世界》等等中外名著和《读者》、《收获》等优秀杂志。”信中还写道,如果按老师的要求去学习语文,那么高三毕业生的语文水平和初三毕业生是没有区别的。这封信无疑刺痛了所有语文教师的神经,但也理应引起全中国的语文教师沉痛反思。良好的“悟性”来自于哪里,我们从这封信中应该能找到答案。我们的语文教学从来都不缺少苦口婆心的劝学,不缺少细致入微的分析,不缺少持续扎实的读练,但所有这些似乎并没有催生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倒是偶尔给他们“开点小荤”,如上阅览室自由阅读,把他们各自的藏书拿到学校来与同学共享等,他们反而格外地兴趣盎然。我们有许多语文老师由于受到传统思想或是现行体制的约束,在给学生提供阅读平台时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担心他们读的太多太杂又吸收不了,是在浪费时间,并害怕因此耽误了正课而影响考试。笔者认为,这种担心可以理解,但实在大可不必。因为无论学生读到了什么,也无论他们是囫囵吞枣还是精品细读,语言文字的魅力都在或多或少地冲击着他们的大脑神经,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得以提升。只是这种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在谈到如何提高美国人母语识字读写能力时,特别推荐一种阅读方法——随意自愿阅读。读自己喜爱的书,不用写读书报告,不要求在每章阅读后做思考题,也不要求查阅生词,碰到不爱读的书就放下,再去找另一本。这种自主性阅读值得我们借鉴。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不要一味地跟教材“死磕”,要尽可能地利用多种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阅读平台,让他们博览群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书读得多了,语文的“悟性”也自然得以濡养。

二、培养更独立的思考习惯

我们还是来谈谈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个奇怪现象。我们在感叹那个拼命做课堂笔记却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太没有“悟性”之余,是否也应该思考,他为何没有“悟性”?笔者想,这恐怕还是他自己的学习习惯使然,唯教材是从,唯教师是从,完全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空间,长此以往,大脑成为装别人思想的容器,自己的思想却逐渐枯萎,如此,“悟性”何来?总理在与首都各界青年代表座谈时曾提出殷切期望:青年要善于独立思考,从年轻时就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当然,学生学习习惯不好,很多时候责任在教师。第一,板书太多,学生独立思考的余地不足。现代教学中,媒体的使用早已成为习惯,因为它方便直观,也省去了教师的书写之苦。于是,在课堂教学中,大量的信息,奢华绚丽的板书设计一股脑儿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于缺乏判断力的学生而言,面对稍纵即逝的幻灯片,他们唯有奋笔疾书,捡到篮里都是菜,至于老师讲什么自然无暇顾及了,更不要说停下来去思考一下。因此,课堂教学容量小一点,板书精简一点,学生才有更多的思考余地,不要把本应该像在花园里徜徉的语文课堂变得像赶集一样。第二,交流太多,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萎缩。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许多教师把眼睛盯在“合作、探究”上,课上得轰轰烈烈,好像不交流讨论一番就不叫新课程。对学生而言,也似乎能从这种所谓的“集体智慧”中得到好处,而尝到甜头的他们自然就更愿意配合教师的“合作交流”模式。久而久之,他们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就会逐渐萎缩,一旦遇到不能合作交流的场合(如考试)就束手无策了。其实,一味注重“合作交流”是我们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片面解读,殊不知“自主”才是第一位的。所以,在我们语文课堂上,“合作交流”应当只是点缀,静静地沉思,默默地涵泳,才能使学生真正“开窍”,也是培养“悟性”的必由之路。

三、创设更自由的写作空间

“悟性”这个东西最怕的就是桎梏,写作更需要“悟性”。经过对近几年高考作文的评价分析来看,富有灵性的,敢于表现真情实感的文章更能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而那些四平八稳、缺乏个性的“现代八股式”文章早已被打入冷宫。《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然而,现实是依然有相当数量的老师在抱残守缺,他们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用各种“规范”“模式”来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鼓励学生写所谓的“安全作文”。有的老师甚至让学生写命题周记,理由是学生的周记充斥着大量偏激的、低俗的、无病的或者是价值观有问题的文章。的确,我们不能否认学生周记的质量参差不齐,但我们更不能因噎废食,如果我们连学生最后一块自由的思想净土都剥夺了的话,还谈什么“悟性”的培养。所以,语文教师应当给学生创设更加自由的写作空间。比如周记,除了那些有严重的价值观问题的文章需要对学生本人进行疏导外,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无需过分地追求“有意义”,仅仅只是“有意思”又未尝不可?同时,在创作形式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如现代诗歌、古体诗词、文言文、歌词、对联甚至是相声、小品、话剧等等皆可入文,让周记真正成为他们放牧思想,放飞性情的一块自留地,让他们的灵性得以自由舒展。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觉乃至感情才会慢慢形成,独立的人格、个性化的审美情趣才得以养成,“悟性”也随之逐渐提高。这样,即使是面对“戴着镣铐跳舞”的考试作文,相信他们也一样能挥洒自如,“镣铐”自然不堪一击。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是学好语文的关键,在这一点上,语文教师责无旁贷。在平时的教学中,唯有将“悟性”的培养渗透到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学生学起语文来才能触类旁通、左右逢源。

(周斌 浙江省三门中学 317100)

第11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感悟能力

所谓感悟教学法,很难精确地诠释其定义。古人有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陶渊明也曾讲过:“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里所说的“义自现”、“会意”,其实讲的是在读书当中的顿然感悟。在阅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验,有时候突然间会对书中的意旨或是一些话语有所作领悟,有一种豁然贯通的感觉。这就是感悟。我们可这样认为:感悟教学法强调的即是“自悟,顿悟”。所谓的“感悟”,就是“感受,领悟”。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悟式教学法,意义是重大的。

语文教学尤其是阅读教学中若能有效地运用感悟教学法,将更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感悟”是先通过感才能悟,“感”包括认知、感觉、知觉等等心理过程。初中学生感知水平已相当成熟,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大力推广感悟教学法。实施感悟教学非常讲究策略.

一、生活的积淀,是感悟的基础

世界繁华多变,无限的世界给人们提供了填补认知空白的无限空间。在语文学习中,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离不开对生活的积淀和提炼。生活融注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奠定了人们对事物认识的感知部分。人们从生活中懂得了世情、人情;人文、地理;懂得了真、善、美,假、恶、丑。可以说,生活是个熔炼炉,能融万事万物。生活又是个百宝箱,能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亦能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生活就如雨后那道绚丽的彩虹,既有鲜活的橙,亦有厚重的蓝;有流淌着生命的绿,亦蕴藏凝重的紫。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只要用心去感知,晴朗阴霾,同样是一种风景。

任何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现实,把心胸系于民生,世界风云、改革巨变等这些生活的实践和知识的积累是感悟的基础。要想自己不处于尴尬的写作盲态和阅读的苍白境地,就要投身于生活的滚滚洪流中。

二、重视培养学生语感

语文一门是语言,对于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利于语文教学的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悟,对于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感悟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三、引发学生的想象和联想

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我在教学九年语文上册《望江南》一词中,通过图片展示:在河边的一座望江楼上,一个衣着光亮女子独自一个倚在城楼上,目不转睛地望着河上来来往往的船只,眼睛带着淡淡的忧伤和失望。让学生想象,说说这个女子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在这里,她在看什么,如果在等人又等什么人,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等等,让学生在自由的想象、联想和谈论交流中感情词的意旨。

(一)引发想象。想象对于文学作品的审美感受的重要性在于“有了它才能提供感受的广阔天地。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必须以作品的语言为根据去充分发挥想象力。它才会以具体、生动的面貌呈现于头脑中。而只有当在头脑中或多或少地有了形象在浮动,才有体验和感受。引发想象可利用幻灯、画片,实景等情景教学手段。

(二)引发联想。感悟离不开联想。例如纵横交错的联想,从视、听、味、闻、触等知觉上激起反响,给人以深刻感悟。有的联想具有深远感,给人崇高和壮美。如让学生读王之涣的《登鹳鹤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杜甫诗中的名句“星垂平野阔,月滴大江流。”王维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都是收放得宜的联想,从中感悟其深远、壮大、崇高的美感。

四、激发学生情感

皎然说,诗中有静,“非如松风不动,林未鸣,乃谓意中之静。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意中之远”。由此可见,入其境不需会其意,方能算真正的感受和体验。情感激发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可以有表情地高声朗读,可体验作品崇高,悲凉或激昂或欢悦。听,让学生听配乐朗读,加深体验。其次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导出他们的真情。

五、修改、正确使用语言是感悟的升华

谈到修改和准确使用语言,古往今来很多佳话被人们传颂。从孔子“韦编三绝”读书境界到苦吟诗人贾岛“推敲”的精益求精;从卢延让“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艰苦创作到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炼字功夫,无不被人津津乐道。为何人们如此重视修改和使用语言呢?正如唐李沂道:“文章‘能改则瑕可瑜,瓦砾可为珠玉’。”文章只有经过反复修改琢磨、润色提炼去疵病,方成佳作。一个人能对语言的使用进入到这么一个境界,也可以说是达到了对语言的“悟性”,是感悟的升华。可见修改的重要性,一个人只有会修改别人和自己的文章,他才能正确使用语言和运用语言,追求到“悟”的升华。

在教师的教学中,在学生的写作中,谁轻视修改,谁对语言的感悟程度就不会很深,谁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就不会很高。因为你不会修改、品味、使用语言,你就没有写作的基本能力,你就达不到,也体会不到语文的最高境界“悟”。

第12篇

【摘 要】读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而且方式方法之间互相联系,各有特色,教师要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此采取有效方法来进行“读”的训练,提高“读”的能力,笔者从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中“读”的训练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读的训练 语文教学 提高 鼓励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102-01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可见读书在语文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作用,读书不仅是学生认识字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理解字、词、句、篇的深刻内涵的有效手段,通过读可以提高听、说、写的能力,也可以通过读对字、词、句的理解产生质疑,在质疑中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质量。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读”的训练呢?笔者从以下几点进行阐述:

一 指导学生把握读书的技巧和规律,提高读书的能力

读书的方式方法有很多,一般归纳为:朗读、默读、泛读、领读、自由读、分角色读等,这几种读书方式互相联系,又各有侧重、各有特色。教师在教学中因文而定、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把握读书的技巧和规律,对低年级学生要引导他们根据不同的标点符号,读出不同的停顿时间和语气。同时根据所读的内容,指导学生认识陈述句、感叹句、疑问句,让他们掌握不同语气的读法。对高年级学生引导他们在巩固朗读语气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指导学生读出重音,读出不同角色的语调和语速,学会边默读、边思考、边理解的能力,充分了解词与句、句语句、句与段、段与段、段与篇之间的联系,学会掌握内容和中心思想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给学生范读,然后再让学生仿读,在反复朗读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的技巧和规律,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内容的深刻内涵,提高读书的效果。

二 在授课中要尽量让学生多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从中可知读的作用如此重要。因此老师要让学生多读课文,只有多读,才能增强记忆,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技能。语文不让学生多读,就像数学不讲例题一样,学生无法潜移默化地掌握,因此语文教师在授课中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读课文、读范文,尽量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读出韵味、读出情感,悟出读书技能。因为知识可以通过传播而获得,但技能的掌握却不能单靠传授,而主要靠平时的训练,读属于技能的范畴,所以读的能力只有在训练中才能提高,像小孩学走路一样,反复地进行训练,孩子才能掌握走路的姿势和平衡方法。

凡是教材上的课文都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读出思想,感悟思想内容,使书面上静态的语言活起来,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思维动态表象,从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为自己的表述和写作积极素材,积累多了,语言表达能力自然就提高了,说话时就会顺口、流利,在写作文时才能下笔成文,写出的文章才会有声有色。凡是教材上要求背诵的段落或语句,应该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并要求按时完成,凡是在教材上要求复述的语文内容,应按一定的要求进行定时复述,为学生创造语言转化为技能的机会。在读书的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积极宽松的活跃课堂氛围,真诚地鼓励和表扬学生,鼓励每个学生畅所欲言,让每个学生品味导读、仿读、自读的甘甜。当然,对那些“想领悟而领悟不到,虽经研究而研究不出结论来”的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做必要的指导,要加以补充,诱导他们总结归纳,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要用平等的态度和亲切的微笑去真诚地点拨或诱发学生,唤起学生强烈的读书兴趣,激起从“要我读到我要读”的强烈愿望。

三 鼓励学生抓住课余时间主动读

美国哲学家培根有这样一句名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这句话把书对人的影响力、对人的心灵塑造说得既深刻又形象,从而可知对一个正在形成思想、品格、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生来说,读书的作用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转变思想,从内心深处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积极地读,从我要读转变为我喜欢读,从我喜欢读转变为我要用正确的方法读,从我会读转变为我能读懂书。课余读书是最经常、最重要的语文课外活动,是课内阅读教学的延伸、拓宽和深化,因此教师除了凭借教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培训学生读书的能力外,还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地对课内知识进行复读、对课外书籍进行大量阅读。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多动脑思考问题,多动笔摘录有关字、词和佳句,勤动手查字典和词典,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字、丰富词汇、掌握名言名句,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