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文学素养知识

文学素养知识

时间:2023-05-30 10:29:1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学素养知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学素养知识

第1篇

一、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现状

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非常重要,然而在大学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视不够,并且学生自身没有较强的意识注重文学素养的培养。大学的英语教学,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主要是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在教学中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没有足够的重视。第一,大学英语的教学主要以学生语言技巧为主,以英语词汇、知识点、语法等为主要讲授内容,教师很少讲授到英美文学的知识,也较少布置有关文学阅读的任务,对于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培养非常不利。第二,英语四级、六级考试,作为国家级考试对于学生的学习要求也主要为英语语言自身的应用,但是对于英语文学方面没有很多的要求,影响着全国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从学生角度来说,大学生尤其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语兴趣不高,很少学生去阅读英语文学的相关资料,或者有兴趣但是英语能力不足,慢慢失去了对于英语文学的喜爱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策略

1.针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现状,我们必须注重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从多方面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英语课堂上教师注意培养学生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大学的英语课,多是大学英语的课程,很多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不感兴趣,对于英语文学的兴趣就更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注意学生文学的兴趣培养。在讲授教学内容时,继续增强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喜爱,恰当地为学生介绍文学作品,联系更多的文学信息,将教学内容与英美的文学知识结合在一起,引起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教学内容多介绍英语文学的相关知识,带领学生学会文学赏析、评论等。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都是大学英语课程的内容,教师讲授教学内容时比较偏重与英语语言的应用,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文学作品的赏析进行地很少。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教师可以讲课时注意突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知识,在为学生讲解知识点的同时带领学生去学习如何赏析文学作品,对于文学作品进行分析评论,为学生推荐适合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文学作品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也获得更多的关于世界、人生的思考。

2.课上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文学的熏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引导学生对英语文学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学的敏感度,促进学生的文学积累。一方面,教师可以将文学学习与电影结合起来。很多的文学作品,尤其是经典的文学作品都被后人拍成电影或者电视,而电影、电视是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而且对于学生来说更具吸引力,在电影中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所了解,对于英语语言的应用也更清晰。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英语文学知识和作品。在当今时代,接触文学不仅靠书籍,还可以更好地利用网络资源。在信息飞速的时代,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文学阅读和文学思考。布置课下文学的延伸任务,定期检验学生的完成情况。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布置恰当的文学阅读任务和文学赏析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向学生推荐英语文学作品,要求学生完成文学作品的相关任务,鼓励学生在进行文学阅读和赏析的任务过程中,进行思考分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思考。对于布置的文学任务,可以定期进行检查,通过写阅读反思、影评等来检验学生对于文学作业的完成情况。第五,学生自身要转变观念,变被动培养为主动提高。大学生为了就业,更多的人都选择学习实用性强的课程,对于短期内实用效果较小的文学学习却很忽略。要提高大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学生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以前的观念,意识到文学学习和提高文学素养对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重视自身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其次在课堂上和课下主动进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学习,配合教师的文学学习的教学,积极完成教师布置的文学相关作业将文学素养的培养当成一项长期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从多方面注重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同时大学生也要积极进行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不断提升自身的英语文学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作者:陈晓琳刘佳单位:衡水学院分院

第2篇

1.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如今的教育体制对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极为不利。首先,学生在中学阶段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导致学生对人文知识掌握的片面甚至匮乏。其次,在大学阶段虽然加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的教育,但是往往只是注重人文素质的课堂教育,忽视了相关的哲学思想、文学作品、艺术知识的熏陶,直接导致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较低,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也因此受到一定影响。

2.社会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国外文化的涌入,国内外多种思想文化交织碰撞,高校学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思想价值也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社会上一些贪图享乐、腐化堕落的思想直接冲击着高校学生的思想,造成部分学生不能清楚地认识社会环境中的恶劣现象,人文精神丧失、人文价值逐渐模糊,影响健康的思想人格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3.文化活动内容单调

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不仅表现在学科范围内的文学知识提升,还可以通过校园的文化氛围来体现。尽管目前已有很多高校的学生会以及团委定期组织一些关于教学实践的科技活动、文体活动,但是与大学生文学素养相关的学术活动却很少,导致一些与文学素养等人文素质提升的哲学、历史、文人等文学知识不能有效地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导致学校缺乏浓厚的人文氛围,不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提高和文化品位的增强。

二、高校学生文学素养缺失的教学策略

1.加强对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视

加强对高校学生的文学素养教育不只是高校语文教师的责任,而是和学校、教师、学生都有一定的关系。首先,高校要正确认识文学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教育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的过程,对学生丰富精神、陶冶情操及完善人格都有重要意义。其次,教师一方面要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教材的整合,使教学兼顾学生的专业发展和文学育人的目的。最后,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一定要认识到文学素养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文学作品,增加自己的文学底蕴。

2.完善文学素养课程设置

第3篇

幼师生毕业后,主要承担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任务,其教学内容主要是幼儿文学,幼儿文学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确实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幼儿教师讲述的动听儿歌、生动有趣的幼儿故事、充满奇特幻想的幼儿童话、精彩美妙的幼儿戏剧,无不给孩子们天真烂漫的童年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幼儿教师能否出色完成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任务,笔者认为主要取决于幼儿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高低。比如,作为一名幼儿园语言课教师,对于教材中的图画书作品的讲解,就不应该只停留在故事讲述上,也不应该只带着学生欣赏图画,而应该结合图画书的艺术特征,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图画书独特魅力,使孩子从中获得审美愉悦并提升审美能力。而作为以后从事幼儿园语言教学的幼师生,至关重要的是积极提高其儿童文学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以后的教学需要。

二、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

在多年的幼儿文学教学实践中,发现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现状并不乐观。普遍存在儿童文学理论基础薄弱,最基本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不能掌握。好多学生认为儿童文学理论知识很简单,不用学习也能理解,因而不愿意花功夫学习理论知识,但在分析判断时,往往会混淆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寓言与童话也分不清等;幼师生的儿童文学视野太窄,作品阅读量太少,好多应知应背的作品都没有看过。学生在每年的见实习时发现,好多儿童文学作品还不如幼儿园的孩子知道得多;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很差,很多作品的主题都把握得不够准确,人物形象不会分析;儿童文学作品的创编能力更是不够,每次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进行作品创编,好多学生都不会创编。

三、提高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的策略

针对幼师生儿童文学素养存在的问题:理论知识匮乏;儿童文学视野太窄;儿童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不够等,我们采取以下措施,以提升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素养。

(一)加强儿童文学理论学习,提高幼师生的理论知识水平

我们学校一向十分重视学生儿童文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学习每一种儿童文学样式时,都会先学好其理论知识。针对学生不太喜欢理论知识学习的现状,我们在教学理论知识时,都会采取学生乐意接收到学习方式来学习。比如,在学习《儿歌的特点》一节时,因为儿歌的特点很简单,即内容浅显,单纯活泼;篇幅短小,易记易诵;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趣味性强,娱乐性强。我们老师没有单纯按照书上的这四句话,让学生去记,这样好多学生感到没有意思,也不愿意主动看书,而是灵活改变教学方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预习,针对儿歌的任一特点,选出符合这一特点的儿歌,课下认真排练,等上课时分组表演所选儿歌,并说出所选儿歌的哪些地方体现儿歌的哪一特点,其他组的同学进行评价分析,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多学生课下会花很大功夫学习排练,这样既学习了理论知识,又锻炼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大大提高了幼师生的儿童文学理论知识水平。

(二)大力推荐优秀儿童文学书目,培养幼师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开学第一课时,我们会给学生推荐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和优秀作品。像韦苇教授主编的《点亮心灯》、方卫平主编的《幼儿文学教程》、彭懿主编的《阅读与经典》、郝广才的《好绘本如何好》、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等几十本儿童文学理论书籍。学习图画书时,在每次上课之前会请3位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图画书;老师还会给学生推荐150多本电子绘本,要求学生每人至少阅读30本电子图画书,把阅读目录及阅读体会上交,老师在上课时随意抽查;在学习图画书鉴赏一节时,我们带着学生去图书馆学习,让学生借阅自己喜欢的图画书,结合图画书的艺术特征分析鉴赏图画书。

(三)模拟情景教学,提高幼师生的分析鉴赏及教学能力

儿童文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与技能并重学前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因此,在儿童文学的教学中,必须将儿童文学理论学习与幼儿园教学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才能使幼师生更接地气,更快地适应日后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比如,在学习《儿歌的传统艺术形式》一节时,儿歌有九种传统形式,我们对每种传统形式都选出一首典型儿歌,让学生根据儿歌的特点,给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教学设计,并模拟幼儿园情景教学,老师在下面做好记录,并针对性地指导教学,指导学生不同的儿歌形式该如何导入、如何设计活动、如何进行拓展活动。

(四)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提高幼师生的创作能力

第4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

一、序言

儿童文学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家长的重视,教育部也相继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来提升小学语文课本中儿童文学分量。在新版小学语文课程的指导下,已经有许多老师已经展开了有关儿童文学的教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由于当前小学语文老师本身文学素养的缺乏和其运用的有关儿童文学教学方式的不适合,现阶段有关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并小朋友文学素养的提升和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改善并没有明显作用。

二、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学现状

1.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缺乏

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儿童文学课程效果。然而目前小学语文教师学历水平和文化知识素养普遍偏低。教育部为了提升小学语文老师的整体文学素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应对这一严峻问题,例如在有些师范学校开设儿童文学教学课程,开展了规模不一的针对儿童文学的培训班。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部分小学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基本素养,但在许多相对偏远的地区小学阶段语文教师儿童文学素养依然很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首先,有关儿童文学的理论和观念相对缺乏;其次教师对儿童文学的阅读不够,视野不够开阔。

2.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学方法不够恰当

儿童文学是针对提升小朋友文学素养的一门文学,由于其读者的特殊性不能与教学相统一。教师在开展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活动时要充分结合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和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设置适合儿童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针对儿童文学的美学进行趣味性教学,引导小朋友感知简单的美与丑的概念。然而当前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中的教学却忽略了儿童文学的美学特征,同时也没有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教授能力和认知水平,儿童文学整体教学都缺乏美学分析,趋于成人化、世俗化。

小学阶段语文老师对于儿童文学体裁认知存在偏差,他们本身儿童文学素养就极度偏低,对于儿童文学文体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因而他们在讲解儿童文学时经常错误地把不同文体的儿童文学作品归为同类体裁,也因此他们常常将不同的儿童文学作品用同一种方式教学,比如对于诗歌和儿歌都采取叙事方式教学,显然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准确无误地传达两种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内涵。

三、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开展儿童文学教学有效措施

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课中的传播取得的效果之所以不明显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对儿童文学了解不够,因此要提升儿童文学教学质量首先要加强小学阶段语文老师对儿童文学的认知和领悟。同时当前儿童文学教学方式存在诸多不足,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小朋友认知水平采取合适教学手法传播儿童文学知识。

1.小学语文教师要对儿童文学相关理念有正确认识

小学语文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文学思想观,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随时了解和更新对儿童文学精髓的认知。教师要明确儿童文学教学的宗旨是满足儿童对于童话故事的特殊需求,要正确认识其教学对象是认知水平和感知能力较低的儿童,而不是有着独立审美和思考能力的成人,还要根据小朋友的对儿童文学的接收和领悟能力设计浅显、简单的教学方式。

2.增加小学语文教师有关儿童文学的阅读量

目前许多小学语文老师自身关于儿童文学的了解、阅读和感悟都还不够,其自身儿童文学素养也极度缺乏,为了加强对自身文学素养的锻造,小学语文教师要自主地扩大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大量阅读国内外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如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冰心的小说《小橘灯》,张天翼创作的《宝葫芦的秘密》以及杰克・罗琳的《哈利・波特》。老师只有通过阅读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来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对儿童文学的认知和鉴赏能力,才能在以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断指引小朋友对儿童文学有正确的认识和领悟。

3.结合儿童天性展开趣味性教学

小学语文老师在讲授相关儿童文学知识时要结合儿童天真烂漫的天性,设计轻松愉悦的教学模式吸引小朋友对文学作品阅读和思考的兴趣。比如老师在讲授人教版第二册文学作品《小狐狸卖空气》时要尝试用儿童独特的简单思维方式去去体会小狐狸的心情,并激发学生对小狐狸行为的思考,增加儿童文学教学的趣味性。

4.针对不同儿童文学文体采取差异教学法

小学语文老师在开展儿童文学作品教学之前要对所有儿童文学体裁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和把握,明白各种体裁的类别和不同文体的侧重点。不同于体裁的严谨和呆板,儿童文学为了适应儿童爱玩的天性大都显得风趣、诙谐。比如儿诗大都朗朗上口,儿歌大都极具音韵美。儿童文学为了适应儿童的认知水平和好玩天性在内容和体裁的选取都是经过仔细推敲和斟酌的。因而教师在传授儿童文学相关知识时要“因裁制宜”设计符合儿童接收能力的教学模式。

四、结语

小学语文儿童文学教育的开展对学生后期文化素养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充分重视。当前小学语文中儿童文学教育依然存在许多问题,若是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将对小学生儿童文学的吸收及文学素养的塑造产生不利的影响。故而小学语文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特性和儿童文学内容开展有效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儿童文学的把握程度。

参考文献:

[1]黄江虹.学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浅析[J].考试周刊.2011(28)

[2]王东凯.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困境与对策[J].林区教学.2011(09)

[3]孙建国.儿童文学视野下小学语文中的儿童哲学教育[J].教育导刊.2011(03)

第5篇

[关键词]英语文学素养 大学英语教学 培养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5-0126-02

随着英语教学体制的改革,对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越来越重视。现行的素养教育的实质是传授英语学科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文化素养、语言能力、心理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1]下面本文就对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其次对其具体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探讨。

一、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重要作用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从其中可以看出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语言基础课程的需要而开设的,更重要的是拓宽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使学生的文化素养、心理素养等方面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2]英语文学素养指的是在文学领域的综合素养。很多学者普遍认为,想要学生对外国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必须先让学生接触外国的文学作品,使其的生活视野得到拓展、语言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这些都有利于对其文化素养的培养,因此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很有必要。[3]

(一)培养英语文学素养,可以进一步提高我们对英美文化的感知

语言就是文化的载体,两者密切相关,不可分离,其中语言不能够脱离文化独自存在,同样,文化的深刻内涵也需要语言进行承载。因此,对于英语语言学习就是对英美文化进行学习,其中文学学习就是其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学生通过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学习,可以对英美文化中的价值取向以及思维方式等内容进行详细的了解,从而提高其对英美文化的感知。

(二)培养英语文学素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

在进行语言学习的时候,只有进行大量的输入,才能够正确地对其语言进行输出,其中文学语言更是其语言中的精华所在,不但包括有最高雅的书面语,同时也包含着最通俗的口头语,因此可以说英美文学就是为学生所提供的一个有效的语言模仿样本和学习环境。通过对英美文学的学习,不但可以对学生的词汇学习进行补充,同时还可以在这一具体的语境下,使学生的语感得到增强,从而使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有所提高。

(三)培养英语文学素养,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以及审美能力

在进行英美文学作品学习的时候,需要对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以及不同的文体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够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就从一开始最浅层的文学语言学习,逐渐地深入其作品内涵之中。英美文学作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之中蕴含着一定的人文性,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另外,教学中具有真善美情感的美文,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培养策略

(一)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

1.课前教师督促学生搜索课堂学习资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大学教师应当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英语教师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些文学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运用多种手段对这些文学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在《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活动中,第四册教学内容中涉及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根据这句名言,教师可以就其出处、背景、相关的文学知识等方面的问题,让学生搜索具体的资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的疑问越来越多,好奇心也就越来越大,这样一来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也在不断的“问题解答中”得到有效的提升。[4]

2.延伸阅读活动的有效开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延伸阅读活动,选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主题,在提高英语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文学的魅力。例如,在《大学体验英语》教学活动中,对《爱和友谊》这篇诗歌进行讲解的同时,教师可以搜集叶芝的《当你老了》等相关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们赏析,使其去感受、触摸、认知文学作品中的美,在陶冶其情操的同时,扩展其文学知识面。为了能够让学生走进诗歌中,走进文学的殿堂,英语教师还可以将上述的诗歌以表演话剧的形式在课堂中展现,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根据上述诗歌的内容进行故事或话剧的编写,之后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简单的道具的应用进行表演,使诗歌或故事的具体情节能够在学生面前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5]这种方式的应用既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英语文学,增加学生英语文学知识的同时,又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更快走进文学。

(二)通过课外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

1.由于课堂时间很有限,因此,可以通过课外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例如,利用晚自习等其他课余时间组织学生看文学价值较高的英语电影。但是前提条件是看完后要用英语语言对影剧中的故事内容、精彩片段、经典对话及感悟进行总结、概括并提交书面报告或心得。这种方式既能够检查学生的理解效果、对英语文学的认知水平,又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够让他们在对故事的感悟和思索中,提高其英语文学素养。[6]

2.除上述方式之外,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阅读短篇英语小说及故事,比如《老人与海》、《小王子》等。在英语课课前进行寓意深刻、篇幅短小的文学作品的播放,让对话的生动性、故事内容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并为其留下无限的现象空间。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对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有帮助。[7]

(三)利用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

为了活跃校园的文化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课余爱好,大学都设有第二课堂活动。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英语教学活动内容与第二课堂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接触、接受英语文学作品,并不断地受到英语文学作品的感染和熏陶。比如,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英语诗歌朗诵比赛、话剧表演等,既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开拓了学生的英语文学知识领域,又使学生深层次地感受到文学的美,进一步地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与英语作品中的感情产生共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文学素养。[8]与此同时,邀请具有一定资质的教师开设英语专题讲座,对学生的英语文学常识进行灌输,也是课余对大学学生英语文学素养培养的一个简单方法。另外,增加英语影视欣赏活动,也是一种具体、可行的方法。

大学英语课程,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语言基础课程的需要而开设的。更重要的是通过该课程的开设,扩宽大学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完成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之外,还可以在课堂中开展延伸阅读活动,选用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学主题,在提高英语课堂趣味性的同时,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英语文学的魅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刘江华,谭雅素.大学英语教学与大学生英语文学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09(42):547-549.

[2] 王华丹.大学英语教学中学员信息素质的培养[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845-847.

[3] 王亚维,冯海平.学英语四、六级网考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0(2):519-521.

[4] 刘旭彩.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英美文学素养的研究与实践[J].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2(4):87-89.

[5] 雷蕾.论大学英语阅读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和有效途径[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68-369.

[6] 刘敏,张玉萍.论大学英语中形成性评估对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七辑)[C].2010(5).

[7] 陈雨宇.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学素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0(26):54-56.

第6篇

语文教学文学素养措施一、从语文基础知识的角度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一)加强基础知识,培养文字功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负责对学生的语文进行启蒙教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由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开始接触到文学,如何做好这个阶段的教学引导,对学生今后的文学素养和人生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从学生基础知识的角度入手,通过强化记忆和安排合理教学的方式来完成学生在基础知识层面的构建,学生如果在基础知识方面不扎实,必然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产生厌烦心理,同时会对语文失去兴趣。教师在这个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拼音、汉字的角度来进行完善,在课堂充分讲解的同时,课后给学生留下作业,以完成学生对语文基础的硬性记忆。

(二)加强教学引导,引导正确方向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学语文的教育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着重提高自身的文学水平,在保证自身文学素养的前提下,才可以完成对学生语文进行良好的引导。文学是一门高深的艺术,想要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课堂上的时间根本不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强化教学引导,引导学生去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对文学的浓厚兴趣。文学素养不是简简单单就能培养,学生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量,必然很难出现对文学的兴趣,真正的文学素养是建立在大量的阅读量的基础上的,学生要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人生,不断完善自身对文学作品的理解。

(三)加强道德培养,道德引导文学

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跟个人自身道德素养息息相关,中国古代相关文学作品都包含着浓厚的道德方面修养,我们在进行文学教学的时候,不能够将文学独立来看,要将道德和文学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强化对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小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小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素养,还可以显著提高小学生的个人道德准则,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础。

二、从语文古诗教学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一)从古诗意境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古诗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特别是在唐朝,古诗已经达到了历史的巅峰,中国历史上的诗人也有很多,譬如,李白、杜甫。他们的很多古诗都被选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李白的诗具有洒脱的意境,素有“诗仙”的美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抽出时间来完成对古诗的讲解,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古诗的意境中,使学生在情绪方面对艺术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古诗具有陶冶情操的目的,能够快速地培养学生的内心素养和情感高度。

(二)从诗人人生经历角度来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诗人的人生大多是坎坷、传奇的,在当时的年代,诗人都是由于郁郁不得志,或者是忧国忧民而产生了高尚的情怀,这种情怀在积累之下通过诗词来进行表达,在读诗人做所诗的过程中可以全面提高这个学生的情怀,让学生结合诗人的人生经历,体会他们那种面对人生挫折不屈不挠的精神,体会这个过程中诗人的人生和情感。在对诗人人生经历进行深入了解之后,学生自然会提高对诗的理解高度,从而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三)从古诗遣词造句的角度来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中国古诗的遣词造句是最高层的炼字艺术,诗人在作诗的过程经常会在某一个字的推敲上花费几天的时间。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中国文字的精髓在中国古诗里面体现得最为深刻,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时候,要将中国文字的精髓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文字方面牢牢打下基础,加深理解,只有对文字的深入理解,才能使学生具备在文学方面发展的机会。同时,在古诗教学中,课堂上可以适当的拿出一个两个文字,让学生尝试用其他的汉字替换,通过这样的对比来体现古诗的文字精髓,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三、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要强化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提升学生文学素养的方法有很多中,可以是通过课堂教学,也可以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实践,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科学有效的方式,从语文基础和艺术角度来完成对小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通过课堂和课下时间来充分完成小学语文教学任务,达到我国语文教学改革的目的。

参考文献:

第7篇

一、“语文素养”概念的组成

“语文素养”由“语文”和“素养”组合而成,但不是简单堆砌。

什么叫语文?叶圣陶先生说:“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1]今天,“语文”的内涵不能偏离“听、说、读、写”四个有机成分,表现在教学中就是“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大领域。

“素养”一词,它最早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动词性词汇,如《汉书·李寻传》说:“马不伏历(枥),不可以趋道;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但今天“素养”演变成名词性词汇,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有一个“素养”的意项:指平日的修养。相关译解可查阅的很多。所以今天的“素养”主要指一个人的品德、知识、才能和体格诸方面在先天性基础上经过后天性的学习与锻炼所达到的综合结果。

综上所述,“语文素养”主要观照有关语文的修养成果,但它又暗示关于语文的日常修养行为,它会是一个过程性和结果性对立又统一的概念。

二、“语文素养”概念的定义梳理

(一)新课程观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并对语文素养作出如下具体解释:“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语文素养的养成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试验)》也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标制定者和有关的课程论专家分别立足不同的角度,对语文素养包含的内容作了解析:有的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出发,认定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记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2]。巢宗棋先生基于语文三维目标,对“语文素养”从微观方面进行阐释,他认为“课程标准所提的‘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3]

(二)层次模型观

语文素养层次模型观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韩雪屏的主张。她借助“冰山模型”理解语文素养,我们不仅应关注水上那些外显的语文能力部分,更应关注“冰山”隐匿于水中的知识文化积淀以及精神底蕴部分,也就是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是语文教育的分内之事,语文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以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为本的语文教育伦理观,这显然与语文课程的理念有着异曲同工之妙。[4]

另外,彭小明更为通俗地把“语文素养”概括为四个层次:①语文知识②语文能力③语文心智④语文情意[5]。谭文绮认为“语文素养主要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语文品质三部分”。[6]

(三)立足“语文”观

做到与语文的特点、性质、追求等相统一,我们才能准确认识与界定语文素养。

王松泉认为语文必须以“语文素养”正其名。“语文学科是专门培养语文素质的基础人文学科,培养语文素质就是一种语文素养过程。”[7]语文教学就是一种语文素养的过程,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映了语文学科的特性。“语文素养”当是语文课程个性化的过程和目标,要与其历史、哲学等人文学科的共性化过程目标如“人文素养”等相区别,不能让语文课程承受不能承受之重。为此,有学者就把“语文素养”分为“学科素养”和“基础素养”,认为“有关语文学科的知识、技能、态度、目标属于语文‘学科素养’部分。而思维品质、知识视野、思想观念、文化品位等属于‘基础素养’部分。‘学科素养’当然要以‘基础素养’作为‘基础’,也就是说,不能孤立地去理解‘学科素养’;但语文‘学科素养’是表现语文学科独特性的核心目标,是‘语文素养’的显性标志,应该突出强调。” [8]

(四)内化素质观

持语文素养内化素质观的学者一般都认为“语文素养是一种对语言文字信息的迁移与应用。……并能在一定的环境、场合中展示出应有的知识能力、精神面貌和人格魅力。”[9]长此以往,语文素养积淀为自身成长的养料,并得以灵活运用。

因而,有研究者立足语文行为层面指出:“语文素养就是语文学科所达到的素养,即在语文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内化优秀的语言文化成果,最终在自己身上实现一种新的价值或达到新的水平。”[5]这种解释涵盖并超越了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它指的是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并强调内化吸收的动态过程。

(五)实践观

第8篇

【关键词】文学素养,学生,语言教育

一、前言

文学作品作为学生语言教育知识的载体,为学生的语言教育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进行学生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大部分知识的来源都是文学作品,它们使学生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老师将语言教学与文学作品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如文学作品角色扮演等等,来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述能力。鉴于某些文学作品难以理解,简单的讲述无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语言的意思。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借鉴空间和必要的道具,将文学作品传达的知识与语言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本文立足于学生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分析了三种语言教学观念,探讨出了一系列的学生语言教学与文学素养相结合的教学措施,并综合我国特殊的国情,提出一些适合现代中国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观点。

二、学生语言教育观念

在进行学生园的语言教育之前,有学者提出了学生语言教育观念。在进行学生语言教育课程研究的时候,首先值得注意的是对国外的学生语言教学活动的研究,同时对于西方的一些教育理念,我们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借鉴其优秀的经验与成果。除此之外,应对我国的学生教育情况作一个总结和归纳,找出我国文学素养与学生语言教学之间发展的优势,促进学生语言教学工作的开展。在当代社会,有这样三种学生语言教学观念,它们提出了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重点,阐述了如何将文学素养与语言教学完美地结合。第一种是语言完整观。在现有的学生语言教育研究成果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潮流,它追求语言的完整性,不再局限于片段。对于这种语言教育观念,我们进行了一个具体的说明:语言既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教学,也可以独立作为单体进行教学。完整的语言学习囊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听说读写。在提出完整语言教学观念后,学者接着提出了仅仅依靠完整的语言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它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们还必须借助一定的工具以及自然或环境等来辅助它。这样的情境设置可以增强学生语言教学的趣味性,迎合学生好奇、无知的心理,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接受文学知识。第二种语言教育观念则是整合性的语言教育,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语言能力,这包括就很多方面的内容,在一些情况下,他们可能要运用具有艺术色彩的语言。二是他们书面语言的培养,这是学生语言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标之一。

最后我们谈谈文学素养中的活动教育观念。活动的教育观念被世界各地的教育家以及学者所接受,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要想促进学生语言教育工作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检验。对学生进行如小游戏这样的活动,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身心以及心理的发展,语言能力在无形之中也会得到提高。在活动中要将学生多方面的教育糅合进来,支持其他因素对于语言教育工作的开展,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交流,让他们自己从文学作品中提炼出文字,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学生是活泼的群体,因此我们要透过这种活泼,吸引他们参与到文学素养教育中来。

三、文学素养教学的设计

(1)阅读书籍,培养兴趣。相关的学者介绍,学生对于语言的感知是从幼儿就开始了,在上幼儿园的阶段就开始接触一些古诗词,这等于每个人很早就开始对文学素养进行感知。特别是进入中学或者大学后,接触的文学作品越来越多,对于文学素养的提高更加明显,一些学生对于文学作品有着更大的兴趣,这为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借着文学作品中传递的一些美的知识,学生的心灵也会受到感染,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他们的语言在慢慢地积累中也会变得丰富,语言习惯也会产生改变。(2)利用文学作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是连接语言与文学的一座桥梁,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一系列的对话有利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询问教师关于文学作品中的内容,也会不由自主地学习教师说话,在大脑里记住一些新名词。在整个互动过程中,教师给学生做示范,纠正、解释新名词,让学生的好奇心理充分发挥,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由于这是文学素养教育,教师可以问学生文学作品讲解的内容是什么,可以鼓励学生们用画画或唱歌的形式来表述出来,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语言能力,扩展其知识视野。(3)在实践中理解文学概念。进行文学素养教育的时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之中提供的内容,如插图、游戏说明等等。当学生渐渐熟悉了文章中的内容,在某个游戏进行的时候,总会想起书中的内容,这时他便会产生表达的欲望。这种故事印象在他头脑中回放时,我们要注意与他的交流。问问他的想法与发现,最后得出一个很明显的结论:这种游戏加深了他对文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了他的语言能力。研究也指出,教师进行游戏或与文学作品的相关活动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并且加强他们对书面语言的理解。

四、总结

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活动过程中,教师或家长作为学生成长的一个引导者,应站在旁边监督与指导,让学生自己理解文章内容。必要的话,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收获,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个故事情节。这对于学生语言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现阶段学生语言教育工作已经有了一个新的起点,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教育会发生重大变革。我们要把握好学生语言教育的基本原则,理清文学素养与它们之间的联系,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更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陈思和.文学教育窥探两题[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2)

[2]郭英德.古代中国文学教育的基本特点[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3]薛海兵.活动体验:对生命内在隐秘本质的把握――三则“活动体验式教学”案例的深度研究[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2006(10)

第9篇

一、思想素养

首先教师要爱岗敬业。教师的天职就是教书育人。教师必须忠诚于教育事业,爱岗敬业,有强烈的事业心。作教师有许多优越性,且不论国家重视、社会尊重、学生爱戴,其自由度大、自主性强等,还特别有助于洁身自好,远离腐朽,清静而且清白!

其次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教师应为人师表,不仅要言教,还要身教,以自己的言行作学生的表率和模范。教师有教师的形象,也应当有教师的风范。教师言行举止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课堂上不可没有目的地讲一些庸俗的笑话、发一些低级牢骚,或有意贬损他人、辱骂体罚学生等,如此有辱自身形象,还会给部分学生树立不良的榜样。心底无私天地宽。有修养的人不会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也不会把不满转嫁到他人或社会利益之上。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这会帮助我们走好路、教好书。

二、知识素养

首先作为一名中学语教师,必须有丰富的业务知识。

一是要有比较深厚的文学知识。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艺术,是运用语言的精华,通过文学作品学习语言,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中学语文课本中选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在通过这些文学作品向学生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的同时,语文课也应该培养学生一定的文学素养。这样就要求教师应该具备中外文学史方面的知识、文学理论知识、文学创作知识,文学批评知识等等。教师文学素养高,文学知识深厚,语文课就会上的生动活泼,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就会很快地提高。相反,教师文学素养低,文学知识浅薄,学生就很难受到有益的熏陶和应有的教育。

二是要有丰富的应用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语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即理解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这样就要求语文教师对语言发生的规律(其中包括古今汉语的联系与区别)、语言学的理论、现代汉语的听说读写知识、逻辑学常识(这是教师应该学的)等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人们常常习惯于把备课比喻为“一桶水”,把教课比喻为“一杯水”,因为想上好课,我们教师平时就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尤其是在今天科技不断进步、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我们还应当敢于说“如果我有一杯水,我就应当给学生引来自来水、长流水。”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在本专业上要精深,但绝不是讲课越深越好。深得与学生实际脱离了,学生觉得太深奥,没有了兴趣,反而会出现不良后果。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详略得当,左右逢源,深入浅出,得心应手。

三、业务素养

教师的思想素养为教学工作定向导航,教师的知识素养是其开展工作的必备条件,那么教师业务能力的高低对教学质量起的是决定性作用,所以,我认为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应具备以下业务能力。

首先,语文教师应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听、说、读、写能力。作为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要会“听”。例如,教师提问,学生已经正确回答了,教师似乎没有听到,自顾自又重复一遍,这是听的能力不好。“说”即教学语言,这是一门艺术,你必须会讲才能吸引学生学习,激发他的求知欲,使他感到“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其次,教师应具备灵活高效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不同的教学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而在教学实践中教又无定法,所以教师应根据学生、课堂及教材实际,让不同的教学方法发挥各自的优势,调动学生积极性。例如笔者在上课时,经常交替使用讨论、呈现、任务活动、竞答、抢答等不同方法,使得所有学生都有机会表现自己,真正参与、体会课堂学习,强化了语文知识的学习,也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教育科研能力和自我进修能力。未来的语文教师不但要具备基本的语文教学实践能力,而且还应具备更高层次的教育科研能力。其中包括运用教育科学理论发现和解决语文教学具体实践中问题的能力,高速查研究,进行语文教学改革试验的能力,总结经验,撰写教育论文的能力等。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水平,语文教师还应该有相应的自我进修能力。自我进修能力是一种因时展而不断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超越自我的一种本领,对其整体素养的提高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四、个人魅力

魅力是什么?魅力就是很吸引人的力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怎么才能吸引人?除却语文专业教学水平和宽广的知识面外,语文教师还应具有一定的个人魅力。

首先要有责任心。一个没有责任心的老师是难以获得学生信任的老师。教师的个人的魅力常常来源于一名教师高度的对国家、对人民、对社会、对学校、对学生的责任心。教师的个人魅力是学生对教师的教学素质、教学热情观察、感悟、欣赏、敬佩的过程和结果。教好书、育好人是教师的历史使命,这需要教师有高度的责任心。也就是说,教师要心中有工作、心中有责任、心中有学生。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当中若欲提升教师个人魅力,就应当先提升个人的教学热情、提升个人的使命感、提升个人的责任心;就应当对事业多一点浩然、对名利多一点超然;就应当对工作少一点淡然、对学生少一点漠然。

第10篇

(1)利用字词讲解过程,提升人文素养

在字词朗读阶段,针对学生有疑问的字词,不单纯规范学生读音,而是通过讲解字词来源等方式解释字词含义,既有利于学生记忆读音,又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比如“混沌”一词学生往往会发生读音错误,可以通过《庄子》中的寓言故事,帮助学生明确读音、深化记忆,并增加文学知识,提升人文素养;再如在帮助学生明确“谆谆”的读音时,让学生体会师长对其的教导,感受师长对其的情感,提升人文素养。

(2)朗读名篇,提升人文素养

“朗读”是《普通话》课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一个题型,在课上必须带领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针对这一情况,可以选择名人名篇进行朗读并进行适当讲解,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感等的培养,提升其人文素养。比如朗读《白杨礼赞》,引导学生体会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精神品质;朗读《泰山极顶》,引导学生感受祖国山川之美;朗读贾平凹的《丑石》、的《野草》,增加学生的文学知识,引导学生体会某些人默默无闻却坚忍不拔的性格特征;朗读的《白话文电报》,引导学生体会祖国的语言之美;朗读《提醒幸福》,引导学生增强对幸福的感受能力;朗读《读书人是幸福人》,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以增加文学素养;朗读《二十美金的价值》、《我的母亲独一无二》,引导学生体味亲情的伟大与无价。

(3)指导“说话”,提升人文素养

“说话”是《普通话》课程的又一重要环节,也是普通话水平测试最难的一个题型。为提高学生的“说话”能力,平时上课要进行说话练习。而利用“说话”环节,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比如面对当今社会公德心缺失的情况,在说到《谈谈社会功德》这个话题时,引导学生对南京彭宇案、小悦悦事件等进行讨论,在指导“说话”规范性的同时,增强其社会公德意识;针对大学生普遍重视个人形象的特点,在说到《谈谈服饰》这个话题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放弃对名牌服饰的盲目追求;针对现今环境条件恶劣的现状,在说到《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这个话题时,引导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意识,从自身做起,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开展贡献一份力量;针对当代大学生迷恋上网、游戏等现状,在说到《我喜爱的书刊》这个话题时,帮助学生重新认识读书之美,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针对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缺失的情况,在说到《我知道的风俗》、《我喜欢的节日》这些话题时,引导学生挖掘中国历史知识,了解中国的传统风俗,加深对祖国的认识等。

(4)巧设多种练习方式

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除了有效利用朗读、说话等必要课程环节,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还可以巧妙设置其他多种练习方式,在提高学生普通话水平的同时,提升其人文素养。比如,通过“诗歌朗诵会”形式,引导学生感受优美动人的诗歌,培养学生对文学美的理解力、感受力,为学生创造浓厚的文学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学素养的培养;通过“话剧表演会”的形式,引导学生从事文学创造,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通过“辩论会”的形式,挑选当今社会上一些广泛探讨的现象,展开正反双方的辩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提升人文素养。综上所述,《普通话》课程教师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后,就可以巧妙利用各个教学环节,构建普通话教学的人文环境,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赵娟

第11篇

【关键词】高中生 文化素养 培养 措施

语文课程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学习是培养和提升高中生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开展语文学习时不仅要获得基础的知识与技能,更要获得良好的审美体验,从语文学习中体悟文本中的“真善美”、努力汲取文学营养,感受生活的美好。在一定程度上来看,文学素养是一个人高尚情操和高尚审美情趣的重要反映,积极的价值观与人生态度都将对文学素养的培养与提升产生正向影响。这就说明了构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思想观的重要作用,要在正确三观的引导之下,将文本内容内化为自身的文学素养。

一、高中生文学素养现状及原因分析

毫不客气的说,当前我国的高中生文学素养是严重缺少的。很多同学的语文基础较差,不能熟练运用语言表达技巧。缺少人文知识相关见解,对于生活缺少自己的体悟,甚至连辨别是非美丑的审美能力都较为匮乏。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与进一步发展,我国的经济体制也发生了巨大转变。虽然这带来了大量的物质资源财富,但是它也引起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扭曲。人们更倾向于注重物质享受而忽视精神世界的丰富,高中生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社会风气中,其或多或少也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高考一直是压在教师和同学们心中的一块巨石,大家更关心的并不是如何培养和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大家更加关心如何提高成绩进入更好的学校。同时,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教师一般作为课堂的主导所在,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收者,教学模式与方法很难得到本质上的突破,应循守旧的教学很难让同学真正融入到文学素养学习的氛围中去,文学素养自然很难提升。

二、如何培养当代高中生的文学素养

1.增强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鉴赏能力是文学素养所包含的重要因素,同时,这也是培养和提升文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在日常的生活中,要提高对阅读的重视度,读是体悟和习作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关键所在。虽然高中生当前面临着较大的课业压力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用于课外阅读,但是在进行语文课程学习时,我们大可以从书本的内容着眼,大声且投入的朗读课文,从朗读中找寻人与课本沟通的桥梁,与文本进行对话。当然,为了提升阅读的实效性,在阅读前同学们也可以主动学习一些高质量阅读的方法,或者利用课余时间了解阅读的背景资料。争取把文章读明白、读透彻,挖掘文章中的思想内涵与情感感悟。

2.参与文学社团。

文学社团大多由学生自主成立,自主管理。在文学社团内聚集的多是对文学有着较强兴趣或者有较高造诣的人,积极参与学习社团活动不仅能够有效弥补课堂语文学习的不足,还能结识很多志同道合、有趣的朋友。通过参与文学社团活动如征文演讲比赛、读书俱乐部、文学夏令营、文学讲座等,同学们大多能够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熏陶并通过自身努力,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修养。对于新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也可以利用网络丰富和创新文学社团的活动与发展模式,利用校园网来构建文学交流平台,让教师与学生都能参与到网上文学交流和讨论中来,教师可以对同学们的写作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定期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让同学们受到熏陶,这将冲破传统思想文化交流的束缚,转变传统学习方式,为同学的文学素养培养与提升提供一个相对宽松,多元,自由,和谐的环境。在网络中,教师已经不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的引导者,这有利于同学们个性的发展,健全人格的养成和高尚审美情趣的养成。

3.激发自身语文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驱动力,培养自身的文化素养其根本便在于培养自身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语文是语言的精华所在,融汇了世间的真理,讴歌了真善美的存在同时也鞭挞了世道的丑恶。但是如今,在应试教育的大框架下,语文教学早已失去了原来的神采,变得更像是一本厚厚的知识大纲。在学习语文时,要善于发现其中的有趣之处,比如很多优秀的文本早已被拍成了电影、电视、歌剧等,在学习前可以通过先观看的方法获得其中的大概内容在阅读文本,感受电影、电视、歌剧等与原著的不同,体会其中所透露出的情感。

结束语:

文化素养的培养与提升并非朝夕之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作为高中生需要积极且主动的选择适合自身的方法来培养文化素养,不断学习,不断感悟,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高研.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人文素养培养的调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2]董杰.高中宋词教学中文学鉴赏力的培养[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12篇

【关键词】 汉语言文学;存在问题;优化对策

探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可行性建议,是深化高校教育事业改革,践行新课程改革理念的重要体现之一。探索新时期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创新教学方法,提升汉语言文学的吸引力与教学质量,促进高校教育事业的改革与推进。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科的附加值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一方面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汉语言基本知识点与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培养出具有较高人文素养与综合素质的优秀大学生,为大学生将来走出校园,走向工作岗位奠定必要的基础与保障。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教师过分注重了知识点的传授与讲解,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方面有所忽略,需要在今后的教书育人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面对如今日益激烈的就业形势与压力,理论知识的掌握是基础,而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提升,人文素养的培养。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保证课堂浓厚的人文气息,在教学环节增强与学生的互动,注重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想灌输。[1]

2、师资队伍专业化水平不高

由于受到就业前景与形式的影响,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不是很理想,部分高校汉语言专业招生人数有所减少。许多汉语言文学的教师也开始转向其他学科发展,同时部分汉语言文学的教师还担任着学院或者学校各部门的领导职务,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专心于教学工作,影响到了教学质量与实效性的提高。还有部分教师在思想上、学术上不能与时俱进,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方法,缺乏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缺乏吸引力,未能充分调动大学生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2]

3、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

教学方式的创新是汉语言文学教学与时俱进,新课标教学的重要体现。在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重点放在了课本知识的讲解与知识体系的构建上,但是在新时期的今天,汉语言文学的教师应在讲授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资源与教学媒介方面进行创新,从而达到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吸引力,加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在熟悉课本知识、体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有价值的信息与人文故事,将其应用衔接于课本知识中,从而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内容,又增强了吸引力和感染力。同时,可以在合适的时间,组织、带领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将其与课本中的知识有机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3]

4、考试形式陈旧单一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的与观念的影响,部分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考试,知识点考查形式仍然是死记硬背,缺乏对于大学生人文素养、口语表达能力、思辨能力以及综合素质的测评与考核。传统的考试方式与测评方法不利于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更不能培养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的思想,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点充分应用到工作与生活中。对于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考查方式,可以组织学生对于本学期以来所阅读经典图书的心得与收获进行交流,以此来考评学生的思想深度与理解程度;通过小组形式的交流与互动,还可以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团队之间的合作意识与精神。[4]

二、优化汉语言文学教学的建议

1、汉语言文学教学从传授知识向培养人文素养转变

长期以来,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重知识、轻能力的问题。所以, 大部分课堂上我们看到的还是知识讲授占主导地位的现象,这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所以我们要进行改革,注重语言素养的教学,渗透文学、文化的熏陶与浸润,切实做到从思想上塑造学生,发挥文学教学的优势,着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素养。

2、明确教育理念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如下几点:其一,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其二,准确把握汉语语言教学教育的核心;其三,提倡合作式、自主时和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其四,构建开放而又充满兴趣的汉语言课程体系。对于汉语言教师来说,以上四点必须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因为这些理念是根据新课程标准得以总结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总结和修正,这样才可以有效解决应试教育教学中所存在的各种问题。

3、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课程的设置,教学的进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出适合于社会人才需求计划,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开拓思路与创新理念,赋予其时代特色与新的含义。以往教师在课堂从上课一直讲到下课,一味掌握主动权的方式已不适应新时期的优秀人才培养,教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表达其自己的观点与想法。教师可以在备课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具有讨论意义的主题,在课堂上开展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做出总结与陈述,对于同学们的讨论结果作出评价与鼓励。同时,老师可以通过微信、QQ等组建网络交流平台,在课后或日常的生活中,遇到问题,可以及时的探讨与交流。在交流与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与状态,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加以及时的引导与启发,这样才有利与学生的成长。

4、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单纯的教书模式已经无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了。教师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知识的更新,将自己的学习所得传授给学生们。作为教师本身要加强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紧跟时展的脚步,努力做大学生的知己和朋友,揣摩当代大学生的心理,让自己的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在教书的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解决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首先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理念,结合自己与学生所面临的问题,努力钻研,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不断创新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式,以增强其吸引力,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其次,还需要大学生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及时思考、总结,将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自己的思想,然后于今后的生活与工作中体现出较高的文学素养与综合素质。

【注 释】

[1] 吴桐洲.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汉语言文学教学观念的转变[J].中国校外教育,2014(3)44-45.

[2] 郑君.新形势下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256-257.

[3] 陈家琳.浅淡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的问题及思考[J].东方企业文化,2014(6)80-90.

[4] 谢奇勇.从专业出发认识特色的基本特征促进特色专业建设――以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