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四季养生法则

四季养生法则

时间:2023-05-30 10:29:15

四季养生法则

第1篇

健康饮食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仅就四季来说,就充满玄妙的变化。《礼记·内则》中明言,春天该多吃酸食,夏天多吃苦食,秋天多吃辛食,冬季多吃咸食。这酸苦辛咸其实是和天地五元素中的木火金水相对应的,顺应天地四时的变化,对自身养气很有帮助。但同时需要记住,四季之中要以甘甜来调节,就像金木水火土构筑了土石万物的基础一般。

饮食之所以要跟着四季变化而变,主要是因为四季温度、湿度等外界条件变化的缘故,而且饮食是一门复杂而艰深的学问,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所能约束的。于是,药王孙思邈又说,春季少吃酸多甜食,夏天少吃苦多辛食,秋季少吃辛多酸食,冬天少甜食多吃苦,不过总体上一年四季需要少吃甜食多吃咸的。

可以看出,《礼记·内则》中饮食之说和孙思邈的观点产生了差异,但这并不是中医理论的矛盾,相反,二者是基于同一个理论基础延伸出的类似观点,只不过二者出发点不同:《礼记·内则》的意图在于使健壮者更加强壮,而孙思邈则主要针对身体虚弱者而言。不过,无论是《礼记·内则》的看法,还是药王的观点,老人四季养生最重要的是,四季饮食要论味,但五味不可偏多。

身体健康,即人体系统处于动态平衡,任何与健康有关的事都要遵从适度原则,饮食也是如此。曹老先生引用《抱朴子》的话说:“酸食过多对脾有害,苦吃多了伤肺,辛食过多对肝不利,咸食吃多了对肾不好。”由饮食导致的五脏受伤,或许当时并没有特别的感受,但长期积累后,就会在其他的病症上表现出来。因此,老人四季养生要防微杜渐,要因季节变化而相应变化。

【养生课堂】

真正的养生之术往往是无术之术,即在看似杂乱无章的生活饮食中,遵从一定的养生秘诀,而四季多味的饮食养生方法,即是在看似杂乱无章的饮食中,摄取平衡的饮食,亦是一种无术之术。做法如下:

春天吃酸。春季多吃酸味的食物,如含维生素C的食物和含有机酸的水果,以及糖醋和酸辣类菜肴等。科学研究发现,这些酸味食物中含有某种物质,能够成倍地提高钙、铁、锌等无机盐的吸收率。

夏天吃苦。夏季天气炎热,而苦味的食物,如苦瓜、油麦菜等,具有清热降火的功效,适量摄取此类食物对身体有益。

秋天养肺。秋季气候干燥,天气转凉,是滋养肺气的好时机,可在饮食中适量加入辛辣食物,如姜、蒜等,既可提高免疫力,又可增强血液循环。

第2篇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

“保生”,即调摄保养自身生命的意思。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研究人类生命规律,探索衰老机制,健身防病及延年益寿的方法。《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上古时代懂得养生原则的人,能够适应天地变化的规律,综合运用呼吸、导引、静坐、气功等调养精气的方法,饮食有节制,不妄事操劳,所以能活到百岁尽其天年而终。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平均寿命只有35~45岁的时代却活了73岁,他的养生饮食原则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殪而羯,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随多,不使胜食气。惟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姜食,不多食,食不语。综合以上理论,传统养生的原则应是以顺应自然为基础,重视调神,惜精养生,强健体魄,调摄饮食等全方位的养生。

调摄饮食主要包括注意饮食宜忌及注重食物的四气五味,适时适地适人地去调理,也就是不同的食物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适用于不同体质。传统养生的四气五味主要指的是事物的性质和滋味。

四气指的是指食物的寒、热、温、凉四种特性,又称四性。寒凉和温热是两种对立的药性,而寒与凉、热与温之间只是程度的不同。另外谈到:还有平性,即药性平和。一般寒凉多具清热、解毒、泻火、凉血、滋阴等作用,主治各种热症的体质。温热多具温中、散寒、助阳、补火等作用,主治各种寒症体质。

五味原指食物的辛、甘、酸、苦、成五种味道,后扩展为体现食物功能归类的标志。辛味有发散解表、行气行血作用,即辛散。甘味有滋补和中、调和药性及缓急止痛作用,即甘缓。酸味有收敛固涩作用,即酸收。苦味有清泄、燥湿作用,即苦坚。成味有泻下、软坚散结作用,即咸软。五味之外,还有淡味及涩味。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一般渗湿利尿药多具淡味,主治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也有收敛固涩作用。

顺时摄养指顺应四时气候、阴阳变化的规律,从精神、起居、饮食、运动诸方面综合调养的养生方法。

春季是万物生发的季节,阳气升发,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因而养生活动要注意养阳。秋季是万物成熟的季节,阳气始敛,阴气渐长。养生活动应注意收敛精气,保津养阴。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阴寒盛极,阳气闭藏。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以养藏为本。

而现代营养是人体不断从外界摄取食物,经过消化、吸收、代谢和利用食物中身体需要的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全过程。现代营养的基本原则为合理的平衡膳食。平衡膳食就是使营养需要与膳食供给之间保持平衡状态,热能及各种营养素满足人体生长发育及体力活动的需要,且各种营养素之间保持适宜比例的膳食,也就是食物要多样化,营养要全面,但是热量摄入不能超标。

问天阁以顺时摄养原则,打造的是春夏秋冬的四季养生宴,结合现代的营养饮食科学做的科学分餐制,每餐的食物种类都在23种以上,每餐的热量、蛋白质、脂肪的含量都符合中国居民膳食要求。传统养生原则,是中国千百年来经验的积累,而问天阁传承了传统养生经验,并结合现代的营养饮食科学,立志打造有中国特色的饮食养生餐饮文化。

第3篇

【关键词】 《内经》;养生理论;风湿病;调养

风湿性疾病泛指影响骨、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如肌肉、滑囊、肌腱、筋膜等的一组疾病[1]。其种类较多,常见的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干燥综合征、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肌炎/皮肌炎、骨关节炎、痛风等。该类疾病病程长、致残率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大多数患者在其漫长的病程中,病情复杂多变、反复发作。而且日常生活中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其治疗效果,所以科学、精心的调养是治疗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2]。中医学历来注重养生保健,早在《素问・生气通天论》中就有“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的记载[3]。《内经》养生的基本原则是:法于阴阳,调于四时;动静结合,形神兼养;综合调摄,中和有节[4]。这些理论对促进风湿病的康复及预防复发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现分述如下。

1 顺时摄养,避邪防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养生之道也。夏三月,此为蕃秀,……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养长之道也。秋三月,此为容平,……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养收之道也。冬三月,此为闭藏,……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养藏之道也。”[3]即人们的起居活动要顺应四季的变化,春季应入夜睡早起,舒展运动,使身心愉悦以保养生发之气,可防夏季患寒性疾病;到夏季需保持春季的起居规律,不畏热及阳光,放松心情,使经脉及气血舒畅以养生长之气,可防秋病;而秋季要早睡早起,运动及情志均需平静和缓,使春夏所养之气收敛以防冬季肠道病变;进入冬季则需早睡晚起,避寒就温,使以上三季所养之气收藏充补肾精,可预防痿厥之证[5]。

圣人主张“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顺应四时为养生的根本;人体根据季节开展运动、调摄精神,可增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促进健康。《灵枢・百病始生》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6]古代医家早已洞察到异常气候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风湿性疾病患者可出现肢体关节肿痛、晨僵或雷诺氏现象等,多由于天气寒冷、潮湿气候而发病,且往往因气候变化时症状加重。正如《素问・痹病篇》所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3]《灵枢・九宫八风》也告诫人们“谨候虚风而避之”“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6]。可见气候的变化与风湿性疾病的发生及复发关系极大。预防的主要方法是:根据季节变化调整作息时间,及时增减衣被,避寒取暖,顺时而动。即在冬天尽量早睡晚起保护骨关节,养藏肾气,可提高机体卫外抗邪能力,降低春季疾病的复发;到了春天万物生长时,要适当早起,晨起适度活动,舒展筋骨、愉悦情志,使肝气舒发,减少雨季关节肿痛的发生;进入夏天,不能畏热怕光,放松心情,及时出汗以畅通气机,则秋季不易发病。而秋天是收获的时季,应减少傍晚的活动,养精蓄锐,以备安全过冬。对于疫疠之气,避免与其接触,均能有效防止疾病复发。

2 调摄精神,和调情志

《素问・举痛论》云:“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思则气结……。”《灵枢・天年》指出:“悲哀愁忧则动心,心动则五脏六腑摇。”[6]

这些论述充分说明情志变化可导致气机逆乱,伤及五脏而致病。风湿病大多病情迁延难愈,加之患者担忧残疾、经济负担、药物副作用等问题,身心倍受折磨,大多有焦虑恐惧、抑郁自卑心理。这些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加重病情,形成心理―疼痛―心理的恶性循环,对疾病康复极为不利。《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举痛论》中也有“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 的叙述。所以对这类患者,除了药物治疗外,医者应耐心的倾听、适度的关注、必要的认知指导,使患者尽可能做到恬淡虚无、恬愉自得、神气和畅,以促进人体气机通达,营卫、气血运行协调,达到既病防变、愈后防复的目的。

3 饮食有节,谨和五味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云:“水谷之寒热,感则害于六腑。”而《素问・藏气法时论》则指出:“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和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即饮食五味和调能化生精气,充养脏腑;但若饮食五味失调,则可损伤脏腑,导致疾病。日常生活中我们可用食物来辅助治疗、调养疾病,促进康复。对于风湿病患者应根据辨证进行施膳。辨为热证者,宜进食寒性或凉性食物以助清热解毒、泻火,可食用莲藕、冬瓜、黄瓜、枸杞菜、绿豆、梨、柚子、木瓜等;忌食辛温香燥之品防助火生热,如大蒜、辣椒、茴香、韭菜、洋葱、羊肉、狗肉、荔枝等。辨为寒证者,可食用一些温性食物,如糯米、花生、芝麻、南瓜、胡桃肉、香菇、黑木耳、龙眼肉、羊肉等;尽量避免进食寒性或凉性食物。辨为肝肾阴虚型者,应进食有补益肝肾、养阴滋阴之品,如甲鱼、乌骨鸡、鹌鹑、大枣、枸杞、樱桃、猪肉等;应忌食温热及辛辣香燥食品。辨证为气阴两虚者,宜食用益气滋阴,清淡性平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百合、白果、山药、扁豆、甲鱼、乌骨鸡等;忌食温热及一切辛辣刺激食物。对于痛风患者,当避免进食动物内脏、豆制品、发酵食物及禁酒,可多食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蔬菜水果,适当食用鸡蛋及牛奶,也可自行调制薏苡仁、山药、百合药膳利康复。

4 起居有常,不妄劳作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指出:“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即要求人们要效法四时阴阳之气的变化,调整起居作息规律,避免邪气侵扰。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要避免日光强烈照射,而有雷诺现象或晨僵明显的风湿病患者,冬季应早卧晚起、必须做好关节部位的防寒保暖,居住及工作环境宜干燥、保温防阴冷潮湿。《素问・宣明五气》中有“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的记载,《内经》还强调“坐不至久,卧不及疲。步主筋,步则筋舒而四肢健”,诸多理论均告诫人们:过劳能损伤人体精气―五脏之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对于风湿性疾病患者,一定要避免劳累,应保持动与静适度的平衡,提倡最佳活动方式为散步或/和关节保健操,可流畅气血,舒利筋骨,调济精神,促进疾病恢复。

《内经》养生主张“中”“和”,强调“天人相

应”[7],其养生防病理论对指导慢性病的调养有着独特优势。就风湿病患者而言,科学合理的起居指导、精心的饮食调剂,正确的情志调畅,适度的健身运动,是疾病康复的保障。

5 参考文献

[1] 张乃峥.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

[2] 陈健,范永升,林胜友,等.《内经》养生理论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饮食起居[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28-29.

[3] 山东中医学院,河北医学院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释[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1261.

[4] 王庆其.黄帝内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98-103.

[5] 王洪图.黄帝内经研究大成(中)[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1458-1498.

第4篇

【摘 要】:四时季节之更替,气侯之变化,对人体经脉气血的运行与分布影响至为密切。尤其对于女子而言,其经血运行与天地寒暑之气具有相应的关系。故在月经病的诊疗方面当充分考虑季节因素,并以此辅助指导妇女经期的调护。

【关键词】:四时阴阳节律;月经病;调护饮食

【中图分类号】R271.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3(上)-0040-01

1 四时阴阳节律与月经生理和病理的关系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有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即认为自然界随着阴阳之气的消长盛衰变化,而呈现出春温、夏暑、秋凉、冬寒的四时节律变化。由于“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保命全形论》),故自然界不仅用自己的物质材料产生和滋养着人,而且也把自身的基本属性即“阴阳四时”传输给人【1】。也就是说,人体阴阳与自然界四时阴阳的变化具有一致性。但是,当自然界四时气候反常时,原本正常状态下的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则会成为异常的气候变化,进而对人体经脉气血的运行及分布产生影响并最终导致人体发病,此时这种一致性即被打乱。那么对于女子而言,其经血的运行,理应当也受到天地寒暑之气的影响。从生理方面而言,女子一生可以分为四期,以应春夏秋冬四季,从出生到二七天癸至之前,喻春之孕育,二七到四七之间这段性成熟期,喻夏之生长,从五七到六七围绝经期,喻秋之萧瑟,七七天癸竭后,喻冬之收藏。就每月而言,胞宫出现周期性的藏泻,亦如阴阳之消长。行经期,即“重阳则开”的阶段,经间期,即“重阴转阳”的阶段。可见,女子月经生理与四时阴有相对应的关系,同样的,如果违背四时阴阳的这种节律,则会产生一系列病理现象。由于六淫邪气中的寒、热、湿三邪最易与血相搏,所以外邪所致的月经病中最常见的也是这三邪为患。寒为阴邪,主凝滞,外寒由表入里,逐步伤及肌表、经络、血脉,若遇经期血室正开、冲任空虚,则寒邪客于胞宫,产生痛经、经行发热、月经过少等病症。而热为阳邪,其性炎上,外感火热之邪在经期乘虚而入,同样可以损伤冲任,产生月经先期、崩漏、月经过多的病症。由此可见,妇人经病的产生与四时气候的风寒暑热邪气密切相关。

2 四时阴阳节律与月经病治疗原则的关系

在跟随我们当地陈先祖老先生门诊的两年多时间里,常看到,妇女月经周期在春夏季节多有提前,秋冬季节则常有错后,而崩漏患者,夏季发作也较冬季为多。因此治疗月经病时当注意“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原则,有时也可以通过运用季节的正常转变予以防治。如:阴虚阳亢的月经过多,冬季疗效较夏季为佳;而寒凝血瘀的月经量少、痛经、闭经等,夏季疗效就较冬季为佳。

3 四时阴阳节律与治疗月经病用药的关系

用药方面,不少医家也提出了根据四季特点而加减用药治疗月经病,就妇科经方四物汤而言,元代医家王海藏曰:“故如行血则用芎、归以行春夏之令,如用止血则取地、芍以行秋冬之令,春倍川芎,夏倍芍药,秋倍地黄,冬倍当归。”因为春倍辛温而散之川芎以迎夏气,而夏倍酸收之芍药可以成秋,秋倍味厚之地黄则可以成冬,而冬倍甘辛温润之当归以迎春日,除此之外,金代刘元素更创出了防风四物汤、黄芩四物汤、门冬四物汤、桂枝四物汤以配春夏秋冬四季。由于女子月经与脾肝肾的关系最为密切,只有了解不同药物的升降浮沉属性及其归经后,才能灵活配伍予以运用,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

4 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节律与月经期养生的关系

4.1 畅情志 妇人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肝与春应,主疏泄,调情志,而临床常见的月经病多与肝的情态调节失常有直接和间接关系,所以经期期间一定要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避免不良刺激,以防月经不调。

4.2 恰饮食 长夏主湿,与五脏脾相应,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故在饮食方面,经期犹应注意调护。春季(春生),当培养春天的生气,内经有云“春夏养阳”,即指这时期的进食宜温补,不宜食生冷粘杂之物,以免损伤脾胃。夏季(夏长),暑热邪气侵人易耗气伤津,故此时应进食生津止渴、清热解暑之品,如绿豆汤或绿豆粳米粥之类,因为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作用,故特别适合夏季常出现的月经过多夹血块的这种情况。秋季(秋收),应少食椒、姜、葱、蒜等辛辣之品,多吃粳米、蜂蜜等滋润之品。冬季(冬藏),万物潜伏,此季节正是人体“养藏”最好时刻,鸡、羊、鳖、龟、桂圆等,皆为有益的滋补食品。

4.3 适寒温 冬季寒冷,与五脏之肾相应,肾藏精,主一身元阴元阳,故冬季养生重在“养肾防寒”。而对于女子而言,经期时由于排经时,血室正开,冲任空虚,此时若不避忌,寒温之邪变会乘虚而入,客于胞宫、冲任,引起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等。

可见,人“顺四时而生”,理当“顺四时而养”,反之,“逆四时则生乱气”而发生一系列病变,特别对于女子而言,其经血运行与天地寒暑之气密切相关,那么月经病的诊疗更当以四时节律为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中医治病的优势所在。

参考文献

第5篇

【关键词】天人相应;旅游;养生;扶正避邪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强调“人与天地相参”,认为人是禀受天地而生,人的身心与天地自然的变化时相应相和的,若人的活动能顺应天地,自然就会健康长寿,如《灵枢・本神》中讲“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旅游当中人们在相对原始的自然风光中,更容易感受到天地的自然气息,若能结合《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方法,那么普通的旅游也会成为一次治疗调养身心的过程。《黄帝内经》中所讲的养生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天人相应,顺时养生

《黄帝内经》以天人相应观为出发点,主张养生要适应自然规律。人生存于自然界中,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这种思想在《灵枢・邪客》中表述为“人与天地相应”。自然界有着四时、朔望、昼夜等周期性节律变化,并由此产生的气候变化和物候变化同时也影响到人体,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也形成了基本相适应的规律性。《黄帝内经》所要教导我们的,是在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主动采取各种措施来顺应其变化,甚至利用其变化,达到避邪防病、保健长寿的目的。

春夏秋冬四季迁流形成的季候变化直接影响到人体的阴阳平衡,不可小视。《素问・四季调神论》中讲:“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这里提出的顺从四时以养生的思想,实际上就是要求人们适应自然规律。对于四季养生,《黄帝内经》提出了一个基本原则:“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人的活动也要顺应生长的气机,使身心舒畅调达,乐观开朗。“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春天阳气力量充足,人体的精力充沛,应当晚睡早起,唤醒身体,增强活力。“广步于庭”即经常通过散步来活动身体,人们在春天那么喜欢春游踏青正是身心顺时而动的体现。春季旅游养生中的关键在于“以使志生”,不但要通过春游的运动唤醒身体的生机和活力,也要从精神上长养志气,在游览中体会风景当中万物荣发向上的欢快情绪,舒展自己的心情。不要在这个时候小心谨慎地控制自己的追求目标的欲望,做到“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一次春游归来能感受到自己的身心有了生机蓬勃跃跃欲试的味道,做到这一步,春季的养生目标就达成了。

夏天,阳气最盛,万物蕃秀,开花结果,人的精神情志活动应充沛饱满。“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应乐于户外活动,同时也要防备暑气。夏季旅游中最适合游山玩水,让身体充分运动,天地隆盛的阳气会在人的运动中不断地增强身体的正气,这是对身体最大补的药。“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不要轻易动怒,人一发火就像用镰刀割麦子一样伤害身体的正气,把大补的药变成了邪火,十分可惜。“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人体从天地中摄取阳气,同时也要通过正常的活动发挥身体的活力,最好的选择当然是外出旅游啦。旅游当中要保持一颗敞开接纳的心,不要像个吝啬鬼一样只注意自己,要像有一个心爱的东西在风景当中,等着我们去发现。带着这样的心境在夏季旅游,身体会在不知不觉中强键起来,而不是像某些一路都在抱怨中的旅行者,他们旅游之后身体只能收获疲劳和消耗,甚至会埋下秋天的病根。

秋天,万物平定,阳气渐收,阴气渐长,肃杀之气降临,万物萧条,人的精神情志活动也应随之收敛,以保持安定平静。秋天的旅游活动不能像夏天一样任意发泄而透支体力,应学习秋天的植物,将整个夏天积累的精华沉淀下来,化为果实,或储藏在根里。“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秋天应该去一些富有文化传承的景区旅游,感受它们的精神沉淀,让自己身心平静。“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旅游当中不能像春天一样放任心志,而要时常想想自己一年中有哪些收获。秋天阳气渐收,要开始学会小心谨慎,不轻易消耗身体元气。

冬天,阳气潜藏,阴气最旺,寒气凛冽,万物生机闭藏,人得精神情志活动也要顺其闭藏之气,内伏不外露。“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冬天尽可能地不要参与大运动量的旅游,因为这时身体从天地间包括从食物中得不到足够的阳气的补充,大量的运动实际上是在消耗身体的老本。冬季旅游要多去泡泡温泉,滋补身体,“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

二、形神共养,养神为先

形是指形体,即身体脏腑;神是指以五神五志为特征的心神活动以及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黄帝内经》认为应以养神为先。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讲:“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以此养生则殃”。其实不光是内经重视养神,中国儒家的修身养性就是一种心理养生,如宋代张杲在《医说》中说:“若非宽缓情意,则虽服金丹大药,亦不能已,法当今病者先存想以摄心,抑情意以养性。”旅游当中更应偏重于养神,如前面四季养生中,四季中情志的调节是第一重要的。旅游当中的身体活动本身并未有多少锻炼的意义,因为时间周期短,而且没有计划性,显然不如健身房中的效果来得好。通过旅游,人们得到最多的是情志的调养,或使自己精力充沛,或使身心调达,或解除抑郁,或平静心态。心神调养好了,才能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自然而然地顺应天地阴阳,让身体正常运作,从而不再是消耗身体,而是在动中养生。旅游养生中除了四季调神之外,还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清静养神,指人的精神应保持恬淡宁静的心态。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讲:“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讲:“清静则肉腠闭拒,虽有大风苛毒,弗之能害。”恬淡虚无并不是什么都不要想,比如我们绝对不可能在旅游当中保持一副麻木不仁的样子,它真正意义是说虽然处在种种情绪和感想的体验中,但仅仅是体验它感受它,内心中并不强烈地追逐它,不去跟着情绪摇摆。心志不随情绪摇摆,身体也会处在放松的状态,能够发挥它最强的免疫功能,外邪自然不能入内。

二是愉悦养神,就是性情开朗,精神乐观,使自己能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面前,仍保持身心健康。如《素问・举痛论》中讲:“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同样在《证治百问・卷四・痨瘵》中讲:“人之性情最喜畅快,形神最宜焕发,如此刻刻有长春之性,时时有长生之情,不惟却病,可以永年”。可见,愉悦不仅是健康的保证,还是长寿的根本。旅游的最大作用其实就是在于这一点,在旅游审美的过程中,心情自然就会开心快乐,愉悦的心境,正是旅游所能带来的疗养圣药。

性情愉悦和恬淡虚无并不矛盾,正因为心境恬淡,内心才不被情绪和外境所系,才能够保持愉悦舒畅,而精神乐观了,种种心事自然随风而去,心境自然恬淡虚无。

三、扶正气,治未病

《黄帝内经》认为生病是人体中“真邪相攻”,是一系列的邪气损正和正气抗邪的过程,这种认识是中医养生学中扶正避邪原则的理论基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病论》),强调了正气在发病中的重要地位。所谓“正气”,是脏腑生理功能和人体精气血津液等抗病、康复能力,包括了卫外功能、免疫功能、调节功能以及各种代偿功能等。如何保持正气使其充盛,是旅游养生的首要任务。

保养正气,即保养精气神。精气神又责之于脏腑的功能状态,因而扶正的重点在于护养脏腑,如《本草衍义总论》中讲:“夫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养外者实外,以充快悦泽贪欲姿情为务,殊不知外实则内虚也。善养者养内,使脏腑安和,三焦各守其位,饮食常适其宜”。一年四季中每次旅游,都可以针对性地护养脏腑。例如春天木旺,适合养肝,肝喜调达,春天里多去春游踏青,肝气旺盛,正气自然充盈。其他季节如夏季养心,长夏养脾,秋季养肺,冬季养肾。只要能够按照前面所讲的四时养生的方法去旅游,五脏的正气就会在旅游中不知不觉地强壮起来。

第6篇

【关键词】药膳进补;身体机能;免疫力

1 春季进补

春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一切生物都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从人体生理学角度来说,人体的毛孔也将由冬天时的致密而转疏松,在五脏中肝的功能活动也变得较为旺盛。此时我们应根据这一时令的特点,进行适宜的调养,以保障生命的正常活动。《黄帝内经》中论述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1]。因此,春季的药膳进补就应适当地注意到这一生理特点。少吃酸味食物,多吃甜食,以防肝旺克脾。唐代医家孙思邈曾提出调味“省酸增甘,以养脾气”[2],我国后世养生家也提出了“春宜甘平”的养生法[3]。根据人体的这些特点,在春季到来的时候,人们进补用的药物和食物就可以选择: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胡萝卜、菠菜、鱼鳔、银耳、木耳、牛乳、枸杞、荠菜、马兰头、芹菜、小白菜、荸荠、脑等。对于肝气不旺、气血两虚的人,还可以适当用黄芪、当归、人参、桂圆、乌骨鸡等进补。

2 夏季进补

夏季是四季中最为炎热的季节,天空热气下降,地气因而上升,万物生长最旺盛,到处生机蓬勃、万物繁荣秀丽,自然界植物大多在此时开花结果。《内经》有言“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所以夏季的药膳进补就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特点。药膳要求以“清淡甘平”为原则,并配以清心火的食物,在膳食的选择上以甘寒清凉为宜,如多进食西瓜、黄瓜、绿豆、冬瓜、丝瓜、西红柿、玉竹、百合、薏米、麦冬、沙参、西洋参、枸杞等甘寒清补之品。当然,还要讲究一个平衡和度的问题,夏季心火胜,肺气易伤,故应配以苦、辛之品,以补肺气,降心火[4]。

3 秋季进补

肺为娇脏,秋季多干燥,易伤肺气,人体易出现皮肤干燥、口干咽干、便秘等症,故秋季进补应该充分考虑这些因素,注重补益甘味以益气,多选择甘润养肺类补品,以不伤阳、不耗阳为度。辛味入肺能补肺气,故应少吃辛味,以免肺气过旺而克肝;多吃酸味,以助肝气,酸味与甘味相合,则可化生阴津以濡润秋燥。所以,此时制作药膳常选的药物和食物应该有百合、沙参、麦冬、阿胶、石斛、银耳、甘蔗、梨、菠萝、香蕉等。

4 冬季进补

朔风凛冽、万物凋谢,大雪纷飞、银装素裹,气候严寒,水结冰,地冻裂,阴寒盛,阳气衰,此乃一派隆冬景象,此时自然界万物皆处于闭藏状态。《黄帝内经》概括冬季特点称“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所以冬季药膳应很好地保护阳气,祛除阴寒,宜遵循温补的原则。此时制作药膳要注意选择药物和食物应温而不散、热而不燥,如牛肉、羊肉、狗肉、桂圆、红枣、核桃肉、鹿茸、胎盘、冬虫夏草、人参、肉苁蓉、桑寄生等。此外,冬季对五脏中肾的功能活动有一定帮助,所谓“肾气旺于冬”[5]。又因咸能入肾,咸多伤肾,故冬季药膳不宜用咸太过,以免伤肾。

5 小结

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各地气候也不尽相同,因此,任何经验和方法我们都不能机械地执行,所以说,药膳进补除了顺应四时气候外,还应注意到地理位置的不同。比如西北地区,气候多寒冷、多风、干燥,易伤人体阳气,药膳宜温润,以胜寒凉之气,燥则易伤及人体阴液,致人皮肤、黏膜干燥,故宜用滋润的药物和食物制作药膳以胜其干燥。

当然,合理安排好饮食是提高身体机能的方法之一,但这只是“标”的范畴,一个人要想健康长寿、永葆青春,更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春天为天地俱生,万物欣欣向荣,推陈出新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应当早睡早起,加强户外活动的时间和强度,使禁锢了一个冬天的身体得以舒展。夏天为阴阳两气相交,万物荣华充实,繁茂秀丽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应当保证有充足的睡眠,更要勤洗澡,保持皮肤的通畅。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味贪图凉爽,致使寒邪入侵,给身体埋下疾病的种子。秋天为天气以急,地气以明,大地处于收容平定状态的季节。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更应当早睡早起,做到闻鸡起舞。冬天天寒地冻,天地万物处于闭藏状态,为了应顺天地自然,我们不能贪睡,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避寒保暖,但又不要过分暖而使皮肤出汗。

总之,一个人要想身体健康、益寿延年,除了合理的饮食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外,更重要的还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工作上积极进取、生活上关爱家人、名利上清心寡欲,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

参考文献

[1]张湖德,马烈光.《黄帝内经》饮食养生宝典[M].第3版.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392.

[2]王福民.孙思邈古文献选编[M].第1版.三秦出版社,2011:140.[3]郭一.食用药膳的基本原则[J].现代养生 ,2013,(10):31-32.

第7篇

关键词: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养生观

"天人合一"也称"天人相应"。人生活在自然界中,各方面都受到自然的影响,人必须适应自然,才能让自己能在自然中生存,人只能了解自然、认识自然、顺应自然,这样的观点,就是我们讲的"天人合一"也是现在强调的人与自然相和谐。

与西医的"有病治病"理念不同,中医倡导"上医治未病",也就是现在说的养生。养生,就是保养人体生命的意思。是研究人体寿夭衰老的原因,及其强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以达到"尽终其天年"为目的的一门学问。

《黄帝内经》是两千多年前中医理论之集大成,是中医探索生命规律和防治疾病的思维法则和指导思想,奠定了中医的基础理论。《黄帝内经》中的养生学说,是在"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指导下建立起来的,把顺应自然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强调"法于阴阳","起居有常""顺四时而适寒暑","服天气而通神明"。认为人对自然界阴阳的变化,"逆之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

1 养生的意义

《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发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世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上古之人,懂的养生的法则,并且知行并重,身体力行,能度百岁乃去;今世之人,不懂得养生之道,日常各方面的行为都违背养生的法则,50岁左右就衰老了,通过对比阐发了养生的重要意义,即"知道而行则寿,不知其他背道而行则夭"。同时亦提示养生保健应从青少年抓起应贯穿人体生命活动的始终,切忌待衰退或疾病缠身时才加以重视,诚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强调指出:"知之则强,不知则老,故同出而名异耳。"即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知道如何并进行养生的人就强壮,不知道养生和不进行养生的人身体就会过早衰退。

2 养生的法则

2.1"法于阴阳",《内经》把人与自然看作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和谐整体,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人与自然界息息相通,生命的形成和生存,根源于一年四时的阴阳消长变化,"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素问・生气通天论》),所以人要想健康长寿,就必须掌握自然界的阴阳变化规律,自觉地适应自然界的气候变化,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使人体阴阳与自然界环境始终保持协调平衡,从而提高机体对自然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时调神大论》进一步指出:"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人体从而却病延年,健康长寿;反之"逆之则灾害生"[13],违背四时,昼夜阴阳变化规律,轻则不适为病,甚则夭折短命。所以《内经》认为"法于阴阳",顺应阴阳变化的自然规律是最根本的养生大法。

另外,自然界阴阳二气的消长变化,还可以在同一时期,随着地理空间的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法于阴阳,还有顺从地理环境来进行养生的意思。即不同的地域,其阴阳二气的状态有所不同,养生和治疗的方法也应有所不同。

如《素问・五常政大论》就指出:"东南方,阳也,阳者其精降于下故有热而左遇,西北方,阴也,阴者其精奉于上,故左寒而右凉。所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小者小异,大者大异。"

随着现代交通的发达,人们实现了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跨度的空间移动,使地域变化对人体阴阳的影响更加明显。典型者如"时差反应"。因此,顺从地理环境进行养生的观点在现代应充分引起重视。

2.2"起居有常,"即起居作息要有规律,要根据生命正常的生物节律来安排起居作息。人的生命节律是在长期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相互适应过程中形成的。《内经》对生命的年节律、季节律,月节律、日节律,都有相当深刻地认识。例如《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是故暮而收拒,无扰筋骨,无见雾露,反此三时,形乃困薄。"指出应遵循昼夜节律安排每天的起居才能保持健康,否则,人体就会受邪气的困扰而衰,白天人体阳气旺盛,组织器官的功能比较活跃,故是安排工作,学习的最佳时间,夜晚则人体阳气相对较虚,组织器官生理功能低下,宜安排休息。另外,起居有常还应注意劳逸结合,《素问.上古天真论》"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素问.生气通天论》"起居如惊,神气乃浮。"的告戒。生活中要劳逸适度,作息有规律,才能保持生命力长久不衰。

2.3顺应四时气象的变化 《素问灵枢》"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生活作息的规律,应随着季节的变化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春三月,此为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批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9]春季三个月谓之发阵出新,生命萌发的时令,天地自然,富有生气,万物显得欣欣向荣。此时,人们应该入夜即睡眠,早些起身,披散开头发,解开衣带,使形体舒缓,放宽步子,在庭院中漫步,使精神愉快,胸怀开畅,保持万物的生机。不要滥行杀伐,多施予,少欲夺,多奖励,少惩罚。这是适应春季时令,保养生发之气的方法。

"夏三月,此为繁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之应,养长之道也。"夏季三个月,谓之蕃秀(万物生长茂盛繁荣的状态),是自然界万物繁茂秀美的时令。此时,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之气相交,植物开花结实,长势旺盛,人们应该较晚睡眠,早早起身,不要厌恶长日,情志应保持愉快,切勿发怒,要使精神之英华适应夏气以成其秀美使气机宣畅,通泄自如,精神外向,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这是顺应夏季时令,保养长养之气的方法。

"秋三月,此为容平,天地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的三个月,谓之容平,自然界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这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

"冬三月,水冰地折,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天的三个月,谓之闭藏,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水寒成冰,冻土龟残裂,人应该早睡晚走,待到日光照跃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要使神志深藏于内,安静自若,好象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渴望的东西,把它密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是适应冬季的气候而保养人体闭藏机能的方法。

2.4"服天气而通神明" 在自然之中,地之九州,人身之九窍,五脏六腑,十二关节都与自然界有着密切的关系,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言:"其气九州,九窍,五筋,十二节,皆通乎天气"自古以来,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是息息相通.生命的根本是禀赋于阴阳,天地化生金、木、水、火、土五行,上应三阴三阳之气,内应五脏六腑之气。积极养生,适应天气变化,即能神清气爽,达到积精全神的境地。如果违反季节、五行交替运行的规律次序,就会造长九窍闭塞不利,皮肤肌肉壅滞,卫气耗散,人体正气因此而逐渐削弱,衰亡。

2.5"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在保证全面营养的前提下,还应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调配饮食结构。天人相应,是指人体的饮食应与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相适应。例如,生活在潮湿环境中的人群适量地多吃一些辛辣食物,对驱除寒湿有益;而辛辣食物并不适于生活在干燥环境中的人群,所以说各地区的饮食习惯常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关。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的饮食也要同当时的气候条件相适应。例如,人们在冬季常喜欢吃红炯羊肉、肥牛火锅、涮羊肉等,有增强机体御寒能力的作用;而在夏季常饮用乌梅汤、绿豆汤等,有消暑解热的作用。这些都是天人相应在饮食养生中的体现。

参考文献:

[1]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2.

[2]王洪图.皇帝内经灵枢百话解・本神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6.

[3]皇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4-19.

[4]皇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14.

[5]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

[6]皇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3.

[7]皇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第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13-14.

[8]皇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篇第七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443.

[9]皇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第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8.

第8篇

【关键词】 天人相应;《内经》;综述,指导性

天人相应观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医理论的基本观点之一。两千年来,它始终贯穿于中医理论体系,指导着中医临床实践活动。天人相应,指天地自然与人息息相通,人能参合自然的变化而与之相适应[1]。在天人相应观的指导下,历代医家在诊治和预防疾病时重视自然环境及阴阳四时气候等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在理论研究、临床实践及实验研究等方面验证了其合理性、科学性,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近年兴起的五脏相关学说是由我国著名老中医邓铁涛教授提出的理论学说,是对中医脏腑等相关理论研究的继承与创新[2]。五脏相关学说包括人体和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的相关,即“天人相应”,五脏相关学说的天人整体观是对中医学气一元论和“天人相应”思想的继承与发展[3]。

1理论研究

中医学中天人相应观源于《内经》。《内经》中“天人相应”指自然界和人的关系,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和人类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和谐统一体,主要体现在生理、病理、治疗、养生等几个方面。

1?1人之生理与气候变化相应《内经》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生命起源于自然的运动变化,《素问·宝命全形论》中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同时认为人与自然是息息相通的,《素问·金匮真言论》曰:“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曰:“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人与天地相应,具有适应自然的能力,人体的生理功能与自然界的时空变化同步,所以诸脏腑功能活动也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应。如《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人必须把握天地四时的变化,才能维持和促进人体的生命活动。

1?2人之病理与气候变化攸关《内经》认为如果人与自然不相适应,即自然界的变化超出了人的适应能力或者人不能遵循自然界的变化规律,则导致疾病的发生。《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六淫致病,“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沉”。这也说明在病变的过程中季节变化对脏腑病变的影响。同样,由于各脏腑属性的不同,在一日间脏腑的病情变化也有所区别,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说明了时间因素对疾病的影响是有规律性的,五脏疾病也有“旦慧、昼安、夕加、夜甚”的规律,体现了脏与时相应的天人相应整体观。

1?3违逆四时可致疾病《内经》认为四时气候变化致使四时邪气的产生各不相同,因而其所发生的病证多具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即所谓季节性多发病。“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素问·金匮真言论》曰:“东风生于春,病在肝,俞在颈项;南风生于夏,病在心,俞在胸胁;西风生于秋,病在肺,俞在肩背;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中央为土,病在脾,俞在脊。故春气者病在头,夏气者病在藏,秋气者病在肩背,冬气者病在四支。故春善病鼽衄,仲夏善病胸胁,长夏善病洞泄寒中,秋善病风疟,冬善病痹厥。故冬不按?,春不鼽衄,春不病颈项,仲夏不病胸胁,长夏不病洞泄寒中,秋不病风疟,冬不病痹厥,飧泄而汗出也。”春病在肝,夏病在心,长夏病在脾,秋病在肺,冬病在肾,说明不同季节五脏病变的规律性。

1?4顺天之时,病可以期在治疗疾病时,《内经》认为无论是药物还是针灸治疗,都应根据四时气候、环境的变化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灵枢·四时气》曰:“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夏取盛经孙络……秋取经输……冬取井荥。”所以针灸治疗在四时是不同的。药物治疗也是如此,如根据季节时令对人体生理病理的影响,《内经》提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以及“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用凉远凉,用寒远寒”等因时施药的重要原则。

1?5顺时摄养,保健防病《内经》特别强调了顺应四时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原则,如《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灵枢·本神》说:“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所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疴疾不起”,并具体指出:“春三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张景岳说:“春应肝而养生,夏应心而养长,长夏应脾而养化,秋应肺而养收,冬应肾而养藏。”顺应四时之变化,调节生活起居,防止外邪的侵袭,由此体现了因时养生的重要性。

2临床研究

《内经》强调“圣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阴阳,四时经纪”,以此作为防治疾病的准则,并具体提出“因天时而调血气”的论点,对临床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2?1天人相应是构筑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石,也是临证之指南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认识到人体生命活动的周期节律性是客观存在的,人与自然界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人生活在自然界中,五脏的生理和病理也会随着自然界的四时阴阳变化而呈规律性的变化,历代著名医家借鉴这种变化规律探讨人体的生理、病理及疾病的治疗和预防。

《难经》也体现了整体观念指导下的天人相应观。如《难经·十五难》中描述人体脉象亦与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相应,“春脉弦者,肝,东方木也,万物始生……;夏脉钩者,心,南方火也,万物之所盛……;秋脉毛者,肺,西方金也,万物之所终……;冬脉石者,肾,北方水也,万物之所藏……此四时之脉也”。刘桠[4]认为《难经》是以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阐明了弦、钩、毛、石诸脉分别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当令常脉,反之则为病脉,如“春脉弦,反者为病”。

张仲景继承和发扬了《内经》中的天人相应思想,创造性地将天人相应思想运用于临床实践。其中《伤寒论》中的六经病欲解时,最能体现张仲景对疾病预测的天人观。《伤寒论》说:“伤寒始发热之日,厥反九日而利……后三日脉之,其热续在者,期之旦日夜半愈”。汪栋材[5]认为三阳病分别解于日出、日中、日入前后,三阴病解于夜半至天明左右,阳生阴长,有助于扶正,说明六经病欲解都与阳气活动有关。

孙思邈根据天人相应思想结合临床经验发展了中医学的养生思想,认为顺应四时,依时摄养是养生的重要原则。如《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七》曰:“故云冬时天地气闭,血气伏藏,人不可作劳汗出,发泄阳气,有损于人也。又云冬日冻脑,春秋脑足俱冻,此圣人之常法也。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孙思邈顺应自然养生方法对指导今人的防病养病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赵春妮等[6]认为孙思邈的养生思想为后世的老年养生学、老年病防治学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金元四大家的独特学术理论也体现了天人相应思想。刘完素将脏腑病机、六气病机与自然界五运六气学说结合起来,把临床病证统归于“五运主病”、“六气为病”,体现了天人相应观;李东垣法自然界四时升降浮沉,强调人体精气运动随四季升降浮沉而变化;张从正以“天人相应”的观点阐述发病和治疗,根据天地人三部和人体上中下三部创造了独特的三邪理论;朱丹溪通过观察天地日月阴阳的状况及人体生长的变化过程,阐述了“阳有余阴不足”论[7]。

2?2天人相应的科学性,得到了临床的初步验证现代中医临床医生从天人相应思想出发,更加注重因时施治,即顺应脏腑的时间特性治疗疾病。脏腑的时间特性主要表现为脏腑气血阴阳随四时气候、昼夜明暗、月象圆缺之变化而呈规律性变化[8]。通过研究脏腑的时间特性发现脏腑疾病与季节气候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各科医生诊断和治疗疾病提供指导。

金亚明[9]分析了1987~1992年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资料,结果发现:冠心病患者发病时间的季节分布,以夏季发病率最高,冬季发病率最低;月相节律是望月发病率最高,下娥眉月发病率最低;发病时辰分布是夜半发病率最高,晚暮发病率最低。

孙蓉媚[10]对某院1991年住院的中风患者(包括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165例中风住院患者中春夏季节发病108例,明显高于秋冬季节发病的57例,表明了中风与季节性发病密切相关。

苏斌[11]对某医院2003年呼吸道疾病门诊和住院患者作了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各月均有呼吸道疾病发生,其中12、1、3、4月份为发病高峰期,6、7、8月份为低谷期,发病高峰是在冬春时节,夏季发病最少。有调查发现,在低温低湿季节, 白喉、流感、百日咳等病症的发病率显著增高, 哮喘、支气管炎的发作次数也明显增加[12]。李敏等[13]发现,秋季出生的哮喘儿童占全部病例的32?05%,明显多于其他3季出生的患者,且哮喘发病年龄为(1?66±1?07)岁,早于春、夏、冬季出生的患者。

汪寿鹏等[14]对109例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观察,发现在四季中以夏季发病次数最多,其次是春季、冬季,在对疾病进行辨证分型时发现寒湿犯胃型、脾胃虚弱型多见于夏季,其次为春季,胃热阴虚型多见于冬季。说明季节气候变化是诱发此病的重要因素。刘梅等[15]选取某医院10年胃镜结果,观察消化性溃疡出血与季节的关系。结果发现: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发病有季节性特征,在秋末至春初时最易发生。

计庆明等[16]结合1997~1999年南京市气象资料对这3年住院的精神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的住院高峰为2、3、4月份,抑郁症的住院高峰为9、10、11月份。精神分裂症高发的诱发气象条件是气压下降,日温差小;诱发抑郁症高发的气象条件是气压上升,日温差大。

3实验研究

现代学者在“天人相应”理论指导下,应用实验手段研究五脏与四时气候相关关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骆永珍等[17]根据“天人相应”的阴阳消长学说研究红细胞免疫的时辰变化。分别于一天中的子、午、卯、酉4个阴阳交替的时辰检测正常家兔红细胞免疫功能,结果发现:家兔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的峰值在酉时(17∶00-19∶00),为(12?27±4?87)%;谷值在卯时(5∶00-7∶00),为(5?95±2?97)%,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

森和等[18]应用多变量解析法对“天人相应”论进行科学探讨,选用与肾气相关的肾上腺皮质激素17?ks作为客观指标,连续3年测定健康成年男性昼、夜及1日平均尿中17?ks的排泄量。将17?ks排泄量、气象因素(14个变量)、尿量、生活时间的各变量数据输入大型计算机,应用数据分析系统进行因素分析及周期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机体因素与自然环境因素之间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因子分析确定了与内因、外因、不内外因(邪气)相对应的5个潜在因子。17?ks排泄量的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代表气温、湿度的综合指标——不快指数是影响17?ks的重要因子,某种程度上为中医病因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将17?ks的年周期与四季周期相对应,发现了夏季高、冬季低的规律,并且不快指数、气温的变化周期与17?ks排泄量周期相应。以上研究用生物气象学的综合方法证实“天人相应”是有科学依据的。

罗卫芳等[19]首次从肾主生殖的角度入手,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医学所述“肾通于冬气”的内涵进行了探索。实验结果表明:性腺功能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冬季性腺功能处于较低水平,证明肾气旺于冬,而其主生殖的功能在冬季却相对减弱。

高德伟等[20]在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测定大鼠血清、小肠、肺中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研究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指标)的含量,研究这4个节气对人体细胞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在以ldh同工酶为指标的分子水平上得到一定程度的支持。

马淑然等[21]采用松果腺切除大鼠模型,从脾脏指数与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两方面观察大鼠机体免疫功能的春秋二季状况,结果发现:脾脏指数和脾脏t淋巴细胞转化率都存在秋低春高的季节性规律。由此推测,肺应秋可能与脾脏在秋季t淋巴细胞转化率降低密切相关,这可能是在秋季肺脏调控机体免疫功能减弱的内在机制之一,也是秋季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内在因素之一。

4结语

综上所述,天人相应理论是中医学认识人与自然统一的理论。《内经》奠定了天人相应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历代医家丰富了天人相应思想,现代学者通过临床和实验方法,证实了其科学性。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指出:“中医学受中华文化‘天人合一’观的影响,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中,进行健康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中医诊治疾病,不单单在追求‘病’上,而是按‘时、地、人’把大环境以至个体的整体进行辨证论治与预防。”天人相应理论对防病和养生有重要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文峰.实用中医词典[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2]刘小斌,邱仕君,郑洪,等.邓铁涛“五脏相关”理论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14(1):20.

[3]陈坚雄,邱仕君,肖莹.试论中医五脏相关学说的理论内涵[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2):89.

[4]刘桠.浅析《难经》中的整体观[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6):316.

[5]汪栋材.论张仲景的天人观[j].国医论坛,1991(6):9.

[6]赵春妮,罗永兵,冉川莲.从孙思邈的《千金方》看老年人的养生与防病[j].江苏中医药,2004,25(10):21.

[7]张世英.金元四大家的“天人相应”观[j].中医药学报,1995,23(5):8.

[8]郭蕾.天人相应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运用[j].中医药学报,2002,30(3):43.

[9]金亚明.“天人相应”与133例冠心病发病时间节律分析[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3):13.

[10]孙蓉媚.中风与发病季节关系(附165例中风病人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00(2):5.

[11]苏斌.季节变化和气象要素变化与呼吸道疾病关系及预防措施初探[j].广西气象,2004,25(2):26.

[12]马淑然,李澎涛,郭霞珍,等.关于中医“肺应秋”本质内涵的理论探讨[j].中医杂志,2006,47(9):645.

[13]李敏,李兰.儿童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3):271.

[14]汪寿鹏,许亚娜.四季气候变化对慢性肝炎及hp的影响[j].江苏中医,1999,20(3):12.

[15]刘梅,周国华,冷明芳.消化性溃疡出血季节发病的观察[j].中国内镜杂志,2004,10(2):98,104.

[16]计庆明,顾世芬,朱定真.精神疾病与气象要素相关性研究[j].山东精神医学,2003,16(2):65.

[17]骆永珍,廖品东.红细胞免疫时辰变化与中医“天人相应”学说[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2,15(2):16.

[18]森和,佘靖,仇芙林,等.关于“整体观”的客观化研究——应用多变量解析法对“天人相应”论的科学探讨[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3):62.

[19]罗卫芳,郭树仁,王友京,等.中西医结合探索“肾通于冬气”的内涵——男性尿t、lh的四季变化[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0,6(11):31.

第9篇

[关键词] 蒙医护理学;蒙医学

[中图分类号]R2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1)15―0008―02

蒙医护理学是研究使人合理调养身体,保持健康,延年益寿,使病者康复的一门学科。蒙医护理学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既注意饮食和起居这两个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同时还要注意精神的调养,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感变动,保持心胸舒畅和乐观愉快,也注意适应气候的变化,避免外邪侵袭及突发因素,以坚持身体健康,减少疾病的发生。其次是使人体生命活动保持正常状态,延年益寿或人体内外关系失调时,使这些关系恢复正常,使体内失去平衡的“三根”与“七素”关系恢复到正常平衡状态。

开展蒙医临床护理的注意事项:自古以来,蒙古民族常年驰骋于广阔的草原上,随着水草而游牧和狩猎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如果感染上疾病都要靠蒙医药治疗。经过漫长的岁月,蒙古族人民已经习惯于接受蒙医的治疗方式。在现代医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广大牧民群众仍然保持着这种信仰。如果想把蒙医护理工作从整体上搞好,就必须弄清和懂得蒙古族的生活方式、民族习惯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搞好蒙医临床护理。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应该有一颗热爱蒙医护理事业的责任心和为患者服务的决心,对待病人要和蔼可亲,视病人如亲人,体贴入微。对各种医疗操作、治疗方法都要详细地向患者做出解决和交代,取得病员配合,要给病人一个安详、舒适的治疗和康复环境,这样有利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同时开展,缩短疾病康复的时间。

下面有以下四点来介绍蒙医护理学。

1、饮食护理

饮食为产生和滋养体内的“七素”之物质基础,饮食与药物性能相同,则有增强药效,相反则减低药效,合理调摄饮食,对保持体内“三根”与“七素”的平衡状态和疾病的治疗以及延年益寿具有极重要的关系。因此,蒙医特别重视饮食护理工作,视为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方面。蒙医饮食护理按年龄、体质、地理及患病情况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调整方法及蒙医学“寒则热之、热则寒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的基本原则,热性病者以甘、苦、涩味、轻、钝、稀、柔性的具有营养易消化的饮食为宜,如山羊肉、鸡蛋、猪羊新鲜油、小米粥、绿豆、豆类食物,新鲜蔬菜、冰糖、牛马奶、凉开水、清茶等饮食。禁用酸、碱、辛、热、锐性的饮食,如陈肉、陈油、蔗糖、酒、葱、大蒜、嫩椒等。

2、起居护理

起居不当会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劳累过度,可使气血伤耗,出现气虚乏力,四肢困倦,精神疲惫等症状,亦可引起心、脑黑脉疾病。而过度安逸,则易使“巴达干”增盛,气血运行不畅,脏腑功能低弱,抗病能力降低,不但食少力乏,精神不振,而且易发生疾病,还有房劳过度则易耗伤肾精,出现腰肾酸软、眩晕耳鸣、失眠健忘、精神不振等症状。蒙医学中以人的身、语、意三方面的行为起居来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状态及防病治病为起居护理。身、语、意三方面行为不要过度疲劳困苦,对舌、眼、脑等各器官不能使其疲困不堪,否则引起各种疾病,如强力负重、长时间在强烈日光和高温环境中劳动;过食热性、酸、碱性及油腻等不易消化之食物;情志不舒,暴怒;气候反常,严重干旱,冬季过暖;过分使用热性药物和罹患热性病等均引起热性病。热性病患者的起居护理是避免上述几种不良因素外,应在既肃静又干净、空气新鲜、凉爽湿润之地,有花有草的环境中患者所喜之人(患者不烦)安静舒适地进行护理为最佳。

3、心理护理

精神活动即情感,随着事物和环境的不同而活动变化着,如果情感变化过大,精神上受过度刺激,如兴奋、惊吓、痛苦、悲哀、生气等,则亦引起“三根”和“七素”失调,气血不和而发生各种疾病,而精神活动活跃能使人的身心振奋,智慧敏捷,红光满面,食欲增加,消化良好,增强体力,从而加强人的抗病能力。蒙医护理学中非常重视心理护理工作,并注重不管是正常人还是病人必须避免不良精神活动和强刺激。在临床护理中给予病人舒适的环境外,和病人交谈时用和蔼的语言引导病人消除各种心理障碍的因素,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增强抗病治病的信心,提高治疗的效果,这也是心理护理学的特点。如热性病患者的心理护理上禁止大声说话、喊叫、与别人吵闹等。与病人交谈时语言要和谐、缓慢地进行交谈;避免生气,过度惊吓、过度兴奋、悲哀、痛苦、急躁、嫉妒等不良心理活动和精神上的强刺激,要使病人心胸宽广、心情愉快、情绪稳定的进行治疗。

4、时序护理

自然界气候的变化,如四季的更换、寒热的交替,对身、语、意的行为及人的体内有一定影响外,对病理变化也有一定的影响。蒙医学根据自然界气候特点,适应四季变化,避免和治疗外邪的侵袭,有序的进行护理称时序护理,是属起居护理范围。蒙医把四季变化分为6个时季来解释并结合各时季的气候情况进行护理。四季的分法是:①每年10月16日~12月15日为孟冬季节;②12月16日~2月15日为下冬季节;③2月16日~4月15日为春季;④4月16日~6月15日为盂夏时节;⑤6月16日~8月15日为夏季;⑥8月16~10月15日为秋季。根据这6个时季的气候变化对人体的影响,采取适合各时季的饮食调摄和起居调解的方法进行护理。孟冬季节和下冬季节天气寒冷,人的体力充沛,汗腺闭塞保持体温。因外界寒冷如果缺乏营养,不能够补充体内热量则体力消耗过多,因此以甘、酸、咸味的具有营养的饮食为主,如牛猪肉、油类、牛奶、酒等。起居要温暖为主。春季里由于冬季积累的“巴达干”多而目,胃火相对弱,易发生消化不良,因此以苦、辛、涩味,轻、糙性质的饮食为主,如陈白面、罕地生活的动物肉类、蜂蜜、开水等,起居方面多活动、白天禁睡。孟夏时季节气候炎热,应以甘味,轻、凉、油性饮食为主。禁止强力劳动、疲劳、避免晒太阳,常洗凉水澡,穿轻薄衣服,保持环境卫生,阴凉、通风处疗养。夏季雨水多,气候潮湿,春季积累的“赫依”,开始活动对胃的消化有影响,应以甘、酸、咸味,轻、温、油性食物为主。避免受凉受潮,在空气新鲜的干燥处疗养。秋季由于雨季里积累的“希日”开始活动,因此应以苦、涩味的饮食为主。避免早晚受凉,午间受热,在凉爽之疗养。

5、讨论

蒙医护理学是蒙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护理学在临床上有着自己的与其他各族医学所无法取代的优越性,合理性的特点。用上述4种护理与各科各种疾病进行斗争是我们蒙医护理学与其他兄弟医学的不同之处,各种护理措施相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工作是对防病治病,医疗保健有很大的促进作用。随着现代护理学的展,蒙医护理学也不断地充实和发展着自己,现代护理学与蒙医护学在临床上互相交流,互相发展是值得研究和开发的领域。

参考文献

第10篇

春季中医养生知识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

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中医养生强调天人一体,养生的方法随着四时的气候变化,寒热温凉,做适当的调整。其二,阴阳平衡的健康观。阴阳平衡的人就是最健康的人,养生的目标就是求得身心阴阳的平衡。什么是阴呢?阴就是构成身体的物质基础。

中医养生讲究时令季节,不同时期都有不同的养生妙方,立春以后,阳气开始升发,所以春季养生保健一定要顺应春令,注意气候多变,中医专家提示,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调养养生。

一、御寒防风莫忽视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特别容易损阳气,春季养生保健别急着减衣服。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二、饮食调养是关键 春季养生保健的饮食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宜多食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

三、锻炼运动很重要 春季养生保健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四、精神调养很有益 春季养生保健精神调养非常有益,除保持精神上的安静以外,在神藏于内时还要学会及时调摄不良情绪,当处于紧张、激动、焦虑、抑郁等状态时,应尽快恢复心理平静。

春季养生小知识

1.养阳

春夏季节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如选用温性食物进补。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熬煮的饮食,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2.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宜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

3.养脑

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

4.养脾

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温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

5.养肾

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

中医养生药膳食疗

1.血压高怎么办

除遵医生嘱咐外,下列两个保健食疗方分别有降血压或软化血管功效,都可一试:到药材铺买山楂肉2两,杜仲1两加罗汉果1个。将之煲成汤底。另在街市中购大鱼尾1条,煎香后再加入已做好的汤底同煲,味美而能消脂降血压。瘦肉剁碎,加白背木耳,红枣先煲半小时,加1个切片茄子滚一滚后,再加醋及盐调味。贴士:用山楂干片加少许水浸软后晾干水,再干蒸十分钟,放凉后浸于蜜糖中,可以作口果用,亦有降血压之功。如因高血压而容易头晕眼花,可用猴头菇2两,天麻1两,白芷5钱,圆肉1两,蜜6粒,猪腱12两,老火煲3小时,有防治功效。

2.一般的咳嗽痰多怎么办

佛手片茶

在药材铺买佛手片,煲水泡茶,可收化痰顺气消积化胃气之功。

鹌鹑海蜇汤

鹌鹑2只,猪腱10两,海蜇头6两,川5钱,南杏1两,北杏3钱,马蹄10粒,各料洗净后加入药料同煲3小时。顺气化痰又滋阴。

初起感冒或因头风重而致头晕头痛的食疗方法怎样

购鸡蛋4只,半肥瘦猪肉4两,老姜3片,香花菜6棵。先将老姜切成姜件,香花菜切碎,半肥瘦猪肉剁碎,鸡蛋打匀,油镬烧热加少许油煎熟鸡蛋碎,再加入老姜碎爆香,加盐调味,把香花菜加入略炒,全部加于蛋浆中搅匀,然后煎熟成蛋角或炒蛋。

贴士:

香花菜通常十元八块便有一小扎,购后可拣出叶片备用,有多的存于雪柜中,可随时取用。

看过“春季中医养生秘诀”的人还看了:

1.春季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2.春季中医养生原则有哪些

3.春季的养生原则

第11篇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体与大自然一样,正处于舒展状态,让我们在这春光明媚的大好时节,注重养生之道,时刻得到补益。

立春:二月四日

立春,俗称打春,是一年中二十四节之首,一般都在每年公历的二月四日或五日,“立”为开始之意,此时太阳已到达黄经315度。标志着寒冷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到来。人们当顺应春天阳气升发,万物始生的特点,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以应春天生长之气。

立春的饮食调节

季节交替,万物复苏,人们迎来了生机勃发的春天。可是随着春天的到来,人们经常感到疲倦乏力,懒洋洋地使不出劲。温暖的阳光使得许多人出现了“春天疲劳症”,就是俗话说的“春困”。

春天是“发陈”季节,天地俱生,万物欣荣。人体代谢旺盛,需氧量也增加了,脑组织供氧就显得不足。于是,便产生了“春困”现象。此外,经研究表明,缺乏维生素B及饮食过量或太油腻,也是引起春困的原因之一。这种春困现象,并不是生理的需要,也不是疾病,而是自然气候变化,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暂时性生理现象。

要克服春困,首先要加强身体锻炼,做些深呼吸运动,提高心脏收缩力,改善血液循环。在饮食上要加强调理,也是消除春困、保持精力充沛的重要措施。

立春饮食要考虑春季阳气初生的特点,在五脏和五味的关系中,酸味入肝,具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饮食调养要投脏腑所好。所以,应有目的地选择一些揉肝养肝,疏肝理气的草药和食品。草药如枸杞、郁金、丹参、元胡等;食品则应选择辛温发散的水芹、豆腐、大枣、香菜、花生等。灵活地搭配可以达到很好的食疗效果。

立春的饮食药膳应以“生补”(补充营养,以助阳气升发之意)为主,适宜的药膳有水芹炒干丝、首乌猪肝片、虾仁炒韭菜、章鱼猪脚花生汤、珍珠三鲜汤等。这些药膳食物有清肺热、补肝肾、益精血、治便秘、乌发明目、温中益气等功效。

雨水:二月十八日

雨水,是农历二十四节中的第二个节气,一般都在公历的二月十八日或十九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330度。雨水原本是指冬季过去,春天来临,天气转暖,冰雪融化成水,万物开始复苏。《岁时百问》说:“斗指壬为雨水,东风解冻,冰雪皆散而为水,化而为雨,故名雨水。”雨水不仅表示降雨的开始,也表明雨量开始增多,可以说,雨水是万物欣欣向荣,草木萌生的大好时节。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载云:“天一生水,春属木,木生于水,故立春之后继之雨水。”这时,黄河流域一带的降雪已不多见,雪开始变成雨水降落。雨水节气,江淮地区的天气过程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冷空气影响前后,气温变化幅度加大,冷暖气团交汇时,会出现连阴雨雪天气。但此时北方又处于春早季节,“春雨贵如油”就是其真实的写照。

雨水的饮食调节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联系到养生,我们应着重强调“调养脾胃”的重要。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决定着人之寿夭。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说:“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必当以脾胃为先也。”明代医学家王文禄也指出:“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可见,脾胃健旺是人体健康长寿的基础。

雨水时节气候变化无常,风多物燥,常会出现皮肤及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所以,中医认为,雨水时节的进补应以轻松疏散之品为宜,而厚味、油腻之食品则为所忌。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五行中肝属木,味为酸,脾属土,味为甘,木胜土。”所以,雨水时节的饮食应少吃酸味,多吃甜味,以清平为主,从而补养脾胃之气。此时,宜选用既有丰富营养又有发散作用的食物与药物,起到既养生又预防的作用。身体虚弱的人,更要注意选择一些平补的饮食。

现代医学认为,平补的饮食,非常适合正常人或病人食用。如小麦、荞麦、薏米、玉米等谷类;豆浆、豆腐、赤豆、扁豆等豆类;橘子、金橘等果类;还可选食芝麻、蜂蜜、山药、核桃、大枣、莲子、蘑菇、银耳、春笋、萝卜、荸荠、鲜藕、甘蔗等。这些食品的性质,以甘平为主,不寒不热、不腻不燥,是性平和缓的补品,适合普通人或慢性病患者长期选用,不仅可以增强人的体质,而且长期进补,也不会出现补之不当的偏差。对于阳虚、阴虚、血虚、气虚的人来说,对症食用会取得明显的效果。

调养脾胃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饮食。因此,在饮食上应注意摄入有助春阳升发,且能滋补脾胃,驱散阴寒之药膳。如清蒸鲈鱼、香芹炒牛肉、牛肚补胃汤、大枣汤、姜韭牛奶羹、黑木耳粳米粥、大蒜粳米粥等,这些药膳具有益气养胃、滋阴健脾、润肺生津、补脑强心、降压防癌之功效。

惊蛰:三月五日

惊蛰,是一年二十四节中的第三个节气,一般都在每年公历的三月五日或六日,此时太阳处于黄经345度。“惊”即惊动,“蛰”是藏的意思。《说文》述称:农历二月时分,天气回暖,春雷震响,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动物和昆虫。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惊蛰时节,我国有些地区已是桃红李白,黄莺鸣叫,紫燕翻飞,大部分地区都已开始春耕。农谚说:“惊蛰过,天暖和,蛤蟆、鸟儿都唱歌。”所以我国劳动人民自古就很重视惊蛰节气,把它视为春耕开始的日子。

由于惊蛰后的天气明显变暖,各种动物开始活动,微生物(包括能引起疾病的细菌,病毒)也开始生长繁殖。所以,惊蛰节气是传染病多发的日子。民谚说:“百草回芽,百病易发。”人们在这时候应特别关爱自己的身体,预防季节性传染病的发生,就显得十分重要。

惊蛰的饮食调节

惊蛰时节的养生要根据自然物候现象,自身体质差异进行合理的饮食方面调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指出:东西南北中五方由于地域环境气候不同,居民生活习惯不同,所形成不同的体质,易患不同的病症,因此治法也随之而异。《医理辑要》中也云:“要知易风为病者,表气素虚;易寒为病者,阳气素弱;易热为病者,阴气素衰;易伤食者,脾胃必亏;易劳伤者,中气必损。”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人体发病的主要原因,取决于体质的不同,也就是说体质决定着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所以,在惊蛰季节的饮食调节还是以清淡为宜,惊蛰肝气旺易伤脾,饮食原则是保阴潜阳。《摄生消息论》指出:“立春之后,食味宜减酸益甘,以养脾气。”

就是说,春季是肝旺之时,肝气旺,则会影响到脾,多吃点甜食,能加强脾的功能,以助抗御肝气侵犯的能力。若反之,在惊蛰时节食酸过多,则易伤脾。因为,多食酸味,酸味入肝,会加强肝气的偏亢。因而,惊蛰时节的饮食应“忌咸酸宜甘甜”,即少食酸咸食物,多食甜味食物。

此外,还应根据不同体质采取不同的饮食调养,对于在惊蛰季节的养生,也是很重要的。

阳虚体质者: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时多、大便时稀、怕寒喜暖。

饮食调节:应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

阴虚体质者: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烦躁、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饮食调节:惊蛰时节可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品、豆腐、鱼、蔬菜、甘蔗等,有条件可食用一些海参、龟肉、蟹肉、银耳、雄鸭、冬虫夏草等,应少吃燥烈辛辣食品。

痰湿体质者:这种人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倦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饮食调节:应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心菜、蚕豆、洋葱、紫菜、白果、枇杷、大枣、薏仁、红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每餐不宜过饱。

血瘀体质:这种人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

饮食调节:应常吃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桃仁、黑豆、油菜、慈菇、醋等,也可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番茄鸡蛋汤、木耳肉片汤、兔肉紫菜汤、猪皮红枣羹、花生粥和鸡肝粥等。

春分:三月二十日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三月二十日或二十一日,此时太阳黄经为0度,太阳正好处于赤道上方。

春分有两个意思。一是说,春分这一天,白天和黑夜均等,各为12个小时。另一个意思是说,春分为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它平分了春季。因此,农历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斗指壬为春分,约行周天,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又当春之半,故名为春分。”《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为寒暑平。”一个“分”字便道出了昼夜,寒暑的状况。

到了春分时节,我国很多地方的雨水明显增多,平均地温也已达到气候学上所定义的春季温度,基本稳定在10℃左右。春分过后,气候温和,阳光明媚,雨水丰沛,真正意义上的春季也就到来了。此时,我国的大江南北,到处都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正如大诗人欧阳修对春分时节的精彩描述那样:“南园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春分时节昼夜,寒暑平分。因此,人们在保健养生方面也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阴阳平衡状态是生命的根本条件,也是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这一法则无论是在精神、饮食、起居等养生方面,还是在自我保健和药物的使用上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医认为,春季饮食要养阳,即要吃一些能够起到温补作用的食物,以增强人体抵抗力,抗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如《黄帝内经》里便提出了“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所以,在春分时节应适当进食一些温补阳气的食品。在饮食上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一定要佐以葱、姜、酒、醋等温性调料,以防菜肴性寒凉,食后有损脾胃;在食用韭菜、大蒜、木瓜等助阳类菜肴时,要配以蛋类滋阴之品,以达到阴阳互补之目的。

祖国医学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在春季萌发生长,肝脏在春季时功能非常活跃。因此,春分时节应以养肝护肝为首要任务。

第一,以肝补肝,鸡肝为先。鸡肝味甘而温,具有补血养肝的功效。鸡肝中维生素A的含量远远超过蛋、奶、鱼、肉等食品,能够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生殖机能,对因肝血不足引起的视力模糊、眼睛干涩、迎风流泪等病症有很好的疗效。

第12篇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春天到了,万物复苏,这时候的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随着气温的逐渐回升,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草木复苏,春天已悄然来临。那么,春季养生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其中之一就是要注意疏肝。《黄帝内经》云:“肝者……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认为春季养生宜顺应阳气自然升发舒畅的特点,以养肝为要务。

中医理论认为,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性喜条达恶抑郁。其生理功能主要是主疏泄和藏血,而主疏泄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调畅人体的气机,即气的升降出入。若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人体的气机调畅,气血运行通畅,人体机能正常。反之,若肝失疏泄,则气机不畅,从而出现肝气郁结、情志不畅。

疏肝理气畅胸怀

肝与春季有什么关系呢?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肝属木,“木曰曲直”,具有向上、向外舒展的特性,而日出于东方,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万物复苏,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故将肝木与一年四季中的春季相对应。因此,春季养生必须注意疏肝,要保持心情舒畅、开朗和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如何疏肝呢?《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

具体养生方面,生活中要用宽容、平和的心态与人相处。少发怒,尤其要力戒暴怒,以免怒气伤肝。要尽量使气机调畅,均匀呼吸,使气深沉吸入,徐徐而出。要经常远眺以宁心调神,避免嘈杂拥挤的场合,还可以唱歌来抒情,但应选择一些悠扬嘹亮的歌曲,不要唱忧伤的歌曲。

疏通筋骨常锻炼

中医理论还认为,肝“在体合筋”,故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加强身体锻炼,以使筋骨疏通,气血流畅,促进新陈代谢,可以选择适合时令的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打羽毛球(非比赛性及对抗性的),或是到小区里做做器械健身,等等。还可以选择踏青,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吐故纳新,又可陶冶性情,养肝疏肝,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肝喜条达药食调

在饮食调养及药物保健方面,要根据春季阳气生发,肝喜条达恶抑郁的特点,可以选择具有辛甘发散之品,少食酸收之味。正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所说:“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在用药上,要选择一些养血柔肝养肝疏肝的药物,如芍药、枸杞子、郁金、绿萼梅等。

正因为春季主生发,肝主疏泄,所以,春季养生疏肝方面的另一个内容就是要养脑,而脑为髓之海,靠肾精充足为基础。肝肾同源,精血互化,肝的功能正常可促进肾精充足,所以春季养生有利于增强记忆功能,而在春季时多记忆一些东西,效果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