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29:1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年俗文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走向“年俗文化”,保留那些文化魅力的精粹,让那些植根于历史深处的充满了吉庆、吉祥、平安、和睦、兴旺、发财、富贵、长寿的祈福话语“放肆”流行。这些文化十足的年文化是永远的民族认同的东西,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东西。那些不断加深的民族情感和家庭亲情的情结,是用强大的凝聚力和亲和力不断发扬广大的真情实感。
“年俗文化”则是提升了这样的感情,是可以用繁多的方式体现的文化情绪。而动漫的火爆则正以一种新型文化――“动漫文化”的形式融入我们的生活。将“年俗文化”植入动画片,就是把这种传统文化与现代新型文化的有机融合,这对我们的社会文明、生活娱乐、经济产业、文化传承都是十分重要必须的。
一、“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唐诗中“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每年数亿万计的春节人流涌动已成为当代中国一大民俗景观。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年的传承历史,在中国民间有着广泛的流传与记载,而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
仅从年节时间上看,西方人的年节,大致是由圣诞到新年,前后一周冲国的旧历年(现称春节)则是从腊八粥开始,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才画上句号,加起来得四十天时间。春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环境下,是最隆重的节日,在整个节日期间处处都有节日文化、传说故事,更有除夕和初一、正月十五两个。传统的春节,有关于“年”兽、万年创建历法、熬年守岁、贴春联、赏冰灯等各种传说有扫尘、春联、门画、倒贴“福”字、守岁、爆竹、拜年、看大戏、闹元宵等习俗:有腊八粥、年糕、饺子、元宵、春饼等食俗:还有大年初一不扫地、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万事如意等风俗。这些林林总总、枝枝蔓蔓的讲究,以其悠远而深刻的人文矿藏,与丰厚的民俗积淀形成了文化含量庞大的年俗文化,并且担负起了文化的功能:一是辞旧迎新,打上一个人生年轮的结:二是祭祀,祈盼人生幸福:三是宗亲礼仪往来,找到个人定位则是文化娱乐,体味生活之乐。年俗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假如春节没有了腊八、除夕、初一、正月十五。这还是过年吗?春节年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二、“年俗文化”素材的动画片能够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文化是动画片的灵魂,“年俗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又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理应成为中国动画的主体,并完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思想。
首先,“年俗文化”承载着中国人的凝聚力。就历史和社会文化而言乡土情结和亲情情结是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基础。它凝聚了十几亿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是中华民族最可宝贵的文化遗产。动画片的受众群体多以青少年为主,从教育与宣传角度讲,以“年俗文化”为背景素材的动画片可以起到教育下一代和传扬中华传统文化之作用。
其次,“年俗文化”在中国的影响深远而广泛。在春节期间,中国各地乃至世界有华人居住的地方,都在欢欢乐乐地过年。欢度春节已经成为十几亿人民共同的中心话题。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借力其深远的文化魅力和广泛的影响面,提升动画片的品味,扩大受众群体范围。
再次,“年俗文化”浓缩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的春节“年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它浓缩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标志着一个民族的风格,凸显着一个民族的价值,展示着一个民族的追求,其蕴含的文化含义,表现了中国人的传统伦理思想。以“年俗文化”为素材的动画片可以广为宣传中华传统文化,使中国的动画片能够尽早走向世界。
最后,给“年俗文化”赋予现代色彩可以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以“年俗文化”为素材,使用现代制作手段完成的动画片,可以为中华传统的文化添光加彩,对“年俗文化”中的故事传说改编的动画片,加之现代思想理念,可以使传统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同时,“年俗文化”的传统思想对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和谐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其传统内涵的传承与扩展,对于现代社会来说不仅在文化建设上具有正向与健康的意义,就是从动漫产业角度考量,也是难得的商机,充分利用人们对年文化的消费心理,取得良好的收益。
三、“年俗文化”载体是打造中国动画片世界品牌的突破口
中国动画要想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动画强国,就必须打造中国的动画品牌。从中国动画分析,技术早已不是问题,动画的文化原创、艺术原创仍是动画的生命和灵魂。有句话说得好“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中国的传统文化,特别是“年俗文化”为动画片制作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素材。同时,中国“年文化”正深度影响着世界,为中国动画确立世界品牌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中国的“年俗文化”正在打动着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着“过中国年”,正儿八经地学起了中国过年习俗,人们日益将春节看做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它蕴含的传统价值观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对中国“年俗文化”的精神内涵进行挖掘、整理,以动画形式包装推向世界,可以使之成为世界文化品牌。
“年俗文化”是“和文化”的最大载体。春节民俗所传达的亲情、和善、关爱的情感,全人类都是共通的。祭祀、抢新衣、请祖先、给老人拜年,这些春节习俗表现了人们尊重自然、尊重传统、注重和谐秩序的思想。
中国正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而“和”就是指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年俗文化”正是“和文化”最大的载体。
以“年俗文化”为背景创作的动画片是反映“和文化”精神内涵的最好表现形式,应该并且有条件得到全世界的认同。为中国动画走向世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找到了一条出路。
四、“年俗文化”中有诸多可资挖掘的动画形象
“年俗文化”品种繁多内涵丰富。包括生肖文化、春节民间传说故事、年节饮食文化、春节传统服装、民俗礼仪文化、中华神秘文化(如儒家、道家与日神、酒神、财神信仰)等。仅生肖文化中就有:“生肖五行”、“生肖故事”、“生肖艺术”、“生肖成语”、“生肖趣闻”等等均可挖掘作为动画形象的角色素材。
以“年俗文化”为形象挖掘动画角色。应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该说中国“年俗文化”中包容着深厚的创作理念、创作过程和创作形式,为我们今天的艺术创作行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也是很完整的参照,对于动画形象的创作也是如此,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动画形象不仅仅是一个影视艺术形象,它通过一系列后续产品的开发会渗透到青少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精神文化生活的作用,对年轻一代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以生肖作为动画形象,在以挖掘“鼠咬天开、牛耕年丰、虎为山君、玉兔为月、鱼龙混杂、蛇称小龙、马到成功、羊致清和、金猴神通、鸡有五德、狗亦图腾、肥猪拱门”等包容中国年文化的动画角色:以年俗服装、年俗礼仪、年俗传说、年俗饮食等为题材的动画形象,传承了中华悠久的文化理念。同时这些动画形象的挖掘极易形成动画产业的产品衍生。开发诸如生肖服、生肖帽:贯以动画形象的年节食品、日用品等,这些既可以传扬中华民族文化、丰富节日氛围,又可以拉动经济获取收益。
五、“动漫文化”需要“年俗文化”的支撑
动漫的灵魂是文化,离开文化也就失去了它的生命力。而“年俗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最为重要的表现形式,如果没有“年俗文化”的介入,动漫文化将会黯然失色。“年俗文化”的丰富多采、流传深广,以及其独有的民间魅力是动漫文化的重要支撑。
“年俗文化”丰富的内涵可资“动漫文化”采纳吸收。年俗文化中涉及到民间传说、服饰、饮食、风俗、祭祖、礼仪、装饰布置等,是动漫文化的重要素材。
“年俗文化”形式可资“动漫文化”借鉴。在年俗文化中众多的艺术形式诸如年画、春联、剪纸、戏曲等,是动漫文化可资采纳和借鉴的艺术形式。
又是一年春节来。中国老百姓对过年这一古老的习俗情有独钟,在他们看来,年俗里不仅有物质的丰盛,更有文化的丰美。近现代大师们笔下的年俗,至今读来仍让人回味无穷。
丰子恺的年俗充满了温馨。他在《过年》中写到,请染坊里的伙计吃年酒,似乎是丰家过年的“序幕”。送灶时,给灶君吃赤豆糯米饭,甚至拿一点糖塌饼来粘在他嘴上,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多嘴多舌,讲主人家的坏话。廿七夜祭“年菩萨”是个圣典,白天忙着烧祭品:猪头、全鸡、大鱼、大肉,都是装大盘子的。吃过夜饭之后,把两张八仙桌接起来,上面供设“六神牌”:佛、观音、玉皇大帝、孔子、文昌帝君、魁星都包括在内,把这些“年菩萨”都供全了,广结善缘,何乐而不为?
老舍的年俗异常的热闹。每年春节,老舍家的小院里都会举办猜灯谜活动,猜中的人都会得到一份小礼品。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用他那优美的笔调,描绘了老北京春节前后的日程、活动、玩意儿、吃食、礼仪、景观。以至于有人读后惊呼,这哪里是篇散文,分明就是一幅活脱脱的老北京年俗风情画卷。其实老舍的名字也和春节有关,老舍出生于腊月二十三,第二天便是立春,父母为他取名舒庆春,就有庆贺春天到来的含义。
梁实秋的年俗趣味无穷。他曾在《过年》一文中回忆,早在民国前一两年,家中除岁方式已然做了“维新”。“我不再奉派出去挨门磕头拜年。我从此不再是磕头虫儿。过年不再做年菜,而向致美斋定做八道大菜及若干小菜。”只是除夕要守岁,不过十二点不能睡觉,这对于一直习于早睡的梁实秋是一种煎熬。梁家前庭后院挂满了灯笼,又是宫灯,又是纱灯,烛光辉煌,地上铺了芝麻秸儿,踩上去咯咯吱吱响,这一切当然有趣。“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新喜。’”
鲁迅的年俗让人过目不忘。他在《祝福》中,写“祝福”是家乡年终的大典,致敬尽礼,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一年中的好运气。杀鸡,宰鹅,买猪肉,用心细细地洗,女人的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红,有的还戴着绞丝银镯子。煮熟之后,横七竖八地插些筷子在这类东西上,可就称为“福礼”了,五更天陈列起来,并且点上香烛,恭请福神们来享用,拜的却只限于男人,拜完自然仍然是放爆竹。年年如此,家家如此。对于人们过旧历年的喜爱,鲁迅表现出了赞赏之情。
冰心的年俗十分喜庆。她在《漫谈过年》里写到,从祭灶那天起,大家就都忙乎起来。最先是叠“元宝”,那是用金银纸箔,叠成元宝的样子,然后用绳子穿成一串一串的,准备在供神供祖的时候烧;然后就忙扫房,用很长的掸子将屋角的蛛网和尘土,都扫除干净,又擦亮一切铜器,如蜡台、香炉,以及柜子箱子上的铜锁等。大门上贴上新的鲜红的春联。祖父还用红纸在书桌旁边贴上“元旦开笔,新春大吉”等等的吉利话。这些当然都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子只准备穿新衣服,放花炮,拜年,拿压岁钱。
现在,恐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过年的传统有很多,想过一个真正的年还真的不容易。林语堂曾做过统计,从除夕到正月十五,共有130多项年俗,例如贴窗花、踏青、采摘梅花灯,现在这些内容绝大部分都已经没有了。反思一下,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心中还保有和珍存着这样的对“年俗”的文化情怀吗?
春天给人新的希望,春节给人快乐的光芒!
如今,我们的春节依然是最盛大的节日,仍然是最欢乐祥和的节日。
承接过去与未来的时光
我们曾经想极力追寻淡去的年味!
看看这些年春节经历的变化,让人欢欣慰藉:曾经在大都市被禁放的烟花炮竹又开禁了;曾经只在农村里坚守的祭祀活动,在都市中的家庭里也逐渐回归了;曾经被淡忘的掸尘扫房着新衣,又回到了许多人的心里,那些曾经被都市遗忘的年俗又――被重拾……浓浓的年味儿逐渐在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华人聚居地弥漫。
华夏文明的年俗文化丰富多彩。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汉族外,中国还有55个少数民族,虽然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文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但是他们大多数都以春节作为本民族的重大节日来欢庆。如达斡尔族的年年高,蒙古族人酒肉不尽,壮族的迎英雄,布依族的姑娘抢挑第一担水,哈尼族人荡秋千,傣族人掷糠包,都是其春节特有的民族风俗。
早在原始农业社会时期,长期耕作实践中,华夏祖先就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并在夏、商、周时期,就形成了历法的雏形。自此,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到了汉代,百姓们经过了春秋战国四分五裂的局面,秦朝的苛政统治的痛苦,终于有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社会逐步稳定,经济日趋繁荣,于是,“年”作为节日正式确定下来,作为岁终庆祝和新岁祈福的日子。王安石《元日》诗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居苏;千门万户瞳瞳曰,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古代人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
追溯年俗的历史渊源,可以发现年俗文化就是人们追寻心灵皈依的文化。自古以来,人们怀着感恩的心,谷熟收藏之后,首先想到的是酬谢神灵的保佑、祖先的庇荫,又心怀希望,祈祷神灵、祖先庇佑来年五谷丰登,举行各种各样的祭祀活动供奉祈福。从腊八到祭灶,从除夕、新正到元宵,腊祭、掸尘扫房、贴春联年画、换贴门神、团年饭、守岁、开财门、放鞭炮、拜年、逛庙会……这些年俗活动营造出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寄寓着美好的愿望。所有欢乐气氛的营造,都是为了忘忧,为了祈福。当年俗活动代代流传,就衍生出越来越多的传奇故事。那些传奇故事,无论是“迎春曰掸尘扫房子”、除夕的“击鼓驱逐疫病之鬼”,还是“年兽”故事、放炮仗来由,等等,都是人们免灾求财的善良心愿体现。
如今的新年活动越来越丰富了,传统的内涵却没有改变。欢乐是这个盛大节日的中心主题。人们仍然在极力营造欢庆气氛,所有的活动都围绕欢乐祥和的主题进行。
这就是一种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这是中国传统的魅力,欢庆活动带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日益丰富,日益锁扣人心。这也是文化传承的力量,健康内涵得以流传下来,日益发扬光大。
幸福,就是在文化渊源里找到心灵的归宿。而春节还有一种特殊的意义。她是承接过去与未来的特殊时光。这样的时光,正是清除尘垢的时光,正是播种希望的时光。清扫了尘垢,把一切烦恼忧愁放下,把一切压力开,用欢乐装点自己,新的一年就有了好的彩头,美好的希望就有了好的开始。
最重要的其实是心灵的除旧布新,一切的形式,都是为了心灵获得解脱与拯救,为了心灵的皈依。
幸福味道需从心底流淌
小时候,对新年怀有太多的憧憬。这些憧憬来自于对美食、对新衣服的渴望,来自于对父母长辈爱怜眼神的渴求,来自于对自由自在玩耍的向往……
如今,跟人谈起春节,很多人都没有了感觉。因为我们都已经是成年人。成年人的世界总会少了许多欢乐。如今的成年人好像缺少欢乐的基因。
1980年以来,中国的GDP以年均9.3%的高速度增长,在东亚创造了新的经济奇迹,然而,整体的人文发展情况却呈现出与GDP增长不协调的逆态势,基尼系数早超过了0.4的社会失衡临界点。国人幸福感在过去几十年中先升后降,表现出与经济发展轨迹之间的非同步性。尤其是最近10年,社会结构转型加速,各个领域的体制改革日益全面触及深层利益,一方面社会分化程度加大,贫富差距日益凸显;另一方面,人们需求层次日益提升,需求标准不断升高,使人们满足感减少,日益焦虑;资源相对短缺、竞争加剧以及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也大大增加人们的各种压力感。
一个社会的整体浮躁,一个时代的无助与迷茫,让人们在精神上承受着无助的空虚、安全感的缺失,导致持续不断的压力如潮涌般压迫人们身心。在这种压力之下,人们的心灵失去自由,再没有童年时无拘无束的思想和行为。
本刊做了一份370人次的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对象包括约10%的高收入阶层(年薪20万元以上),20%中高收入阶层(月薪8000~15000元之间),40%的中等收入阶层(月薪3000~7999元之间),10%的低收入阶层(月薪3000元以下),20%的农民。调查发现,城市居民对过春节的向往程度跟收入高低关系不大,反而是农村居民更喜欢过春节;对年俗文化的了解也不跟收入和文化水平呈正向关系,农村居民更热衷于“过年的传说”和过春节的传统形式、仪式。
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自由”。过去的人们因其朴素的思想,小孩因其单纯的天真,在心灵上反而更少有挂碍。他们的心灵更容易获得自由,更容易感受到喜庆的氛围,更容易充满憧憬,更容易有美好的梦想,更容易获得满足。但现代的成年人却无法如此纯真。
记者随机找一名八零末问问,答案让人倍感凄凉。
他说:我们刚刚踏入社会,就面临了太大的就业压力、住房压力、出行压力、后代的教育压力……压力的背后,又是社会的极度繁华,贫富分化,“造星”风潮,捷径意识……我们的身心背负了如此多的东西,又如何能获得自由?过年,实在在我们心里搅动不起波澜。表象的繁荣,已经在平时的日子里都有过经历,一时的喜庆解不了心中的烦忧,热闹的背后是对未来迷茫的焦虑。也许,现在春节的意义,对于我们就只能成为一个假日,像其他节假日一样,可以有一刻闲暇的一些日子,让自己长期紧张的神经放松一下。
其实,我们可以转换一下思维。一个人不能改变社会,但每个人都能改变自己。
我们需要对幸福的憧憬,需要心灵的港湾。农耕时代的人们,对幸福定义简单而执着,愿望美好却很简单,只是祈求一个好收成,生活安定、少病无灾。人们祈福,祈求的是生活的和谐幸福。现代的人们生活水平超越古时不知几何,把生活定义简单一些,满足感就会更多一些,就能自心底流淌出幸福的感觉。
那样,我们就能感觉到,在春节,
除了能够拥有休闲时光,还能够拥有亲人团聚合欢,还能够拥有梳理一年的心路历程,清洗一下心灵的尘垢,还能够感受欢歌笑语,还能够看到新的路途,在新年里,可以更用心地感受生活。即使找到一点童真的梦想,也能充实自己干涸的心灵,拾起一点点怀念,也能助力心灵对幸福的憧憬。
有希望才有信心
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应该了解一些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新年来说,需要理解年俗文化的内涵。传统节日是文化存在的基本方式,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解读我们的传统年俗文化,就不难发现,小时候,父母的拜祭与供奉,更多的是在传承一种信念,从而从心灵深处获得一种持久的希望。
中国古代为什么社会结构异常稳定?就是因为在精神层面上基于二元信仰,各负其责,各行使其权力意义,保持其精神的一致性和凝聚力。春节,国祭天地,朝廷皇帝要上对天地敬畏,下对庶民恩泽;家祭祖先,上对先人感恩,下对后代教诲,都体现着神圣的责任和强烈的宗教道德精神。
中国传统的文化有太多的断层,许多文化流传的意义,在近几代人成长历程中,已经离弃得太远太远。
因为断层,缺少了一脉相承的延续,渐渐丢失了我们民族的根,失去了我们赖以自信的主心骨,也失去了生活的信念。事实上,信念的缺失已经成为我们社会的整体弊病。一些外国人评价,中国人缺乏信仰,也多少有些道理。
大正月里,讨论这个话题貌似有点不地道。但,我们如果认为,春晚就是太上老君、长生不老,那毫无疑问,我们依然处在和秦始皇一样的思维水平上。鲁迅早就说过,“这孩子长命百岁”和“这孩子将来要死的”,谁都知道哪句是实话,但实话很少有人待见。
赵本山今年的小品的确出现了水平下降的苗头,但速未必就是春晚水平下降的苗头。本山早晚要退的,春晚不能只靠这座山。决定春晚寿命的不是赵本山,而是文化;文化,必然也会成为春晚的终结者。
这样的苗头,已经出现;甚至,老高以为,微博和短信可能就是消解春晚的文化代表。
正是在对传统民俗文化逐步消解的基础之上,春晚才成了春节文化最“凶猛”的大餐。在没有春晚――或者说有了春晚,但电视尚不普及的时代――我们的春节文化依然被传统浸着;通俗地说,就是“年味浓而散”。浓,就是味道足;散,就是弥漫于各个层面:不仅有春联、饺子、财神爷、灶王爷,还浸润到语言中、行动上。
我们常说以前“年味浓”,仿佛现在年味淡了;事实上,仅从“春晚”这顿年夜饭来看,它没有淡,一直很浓,但弥漫于各个层面的分散的年味,却在行色匆匆中无影无踪。
年纪大点的人都知道,传统上的“过年”,不仅有这样那样的程序,在语言、行动上也是有要求的。过年有忌语,有些话不能乱说;除夕打扫完了,初一不能扫地;至于磕头作揖的风俗,现在还有残存。
貌似,这有点“三俗”,太陈旧了。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日本人磕头作揖不比我们少,却比我们发达;故,磕头作揖、言语忌讳并不影响我国的科学发展,送点压岁钱甚至还能拉动GDP,何乐而不为?
我不厌恶春晚,但毫无疑问,春晚是对这些民俗文化的最大消解者。它成了重头戏后,很多民俗逐渐被冲淡了。春节的民俗一般从腊八开始,由淡渐浓,到除夕夜达到顶峰。春晚很懂“打蛇打七寸”的道理,照着除夕守夜的年俗关口打了下去,很快让其溃败。如果腊月二十三的小年之夜举办春晚,我们或许可以幸运地让春晚文化与年俗文化并行。
当然这不全怪春晚,首要的问题是:电视文化必然会对传统文化构成冲击,不独春晚。不管是平日还是除夕夜,电视、网络的出现,大大挤占了人们的自由空间,本该聊天、沟通的时间很少甚至缺失,家庭内的人际关系越来越隔膜,社会上的人际关系自然更甚。
所以,老高十分响应国外发起的“拒绝电视运动”,趁“有关部门”摊派机顶盒的大好时机,彻底“戒”了有线电视。遗憾的是,即便只能收看CCTV-1,依然能看春晚。于是,老高得出结论:电视未必无孔不入。春晚却无孔不入;你不看它,它也看你。你戒了春晚吧,别人还整天谈、整天骂,让你耳根子不消停。
所以,春晚对年俗文化的侵略,首先借助了电视文化,继而形成了自己的“春晚文化”,才有了今天的“场面”。
毫无疑问,消解春晚文化最可能的力量,就是以微博和短信为代表的“文化新势力”。微博的存在,已经大大分散了人们在除夕夜对春晚的注意力。
前两天,看了一档专家对春晚的点评,才知道,原来晚会上安排的某类节目,有个特殊的作用。专家整了个名词,比较饶口,记不得了;通俗一点,可以叫“上厕所节目”。这类节目一出现,就是提醒观众:同志们,蹲茅房时间到了,抓紧去啊,晚了要排队!
现在情况有些变。上厕所时间首先变成了“短信时间”。前两年小沈阳首度上春晚表演小品期间,很多人收发短信的数量都是零。同理,出现“上厕所节目”之际,也是拜年短信纷至沓来之时。
“亲爱的旅客朋友,你们好!欢迎您选乘昆明航空公司的班机出行,值此新春佳节到来之际,我谨代表我们全体机组成员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阖家欢乐,心想事成!为了在客舱增添喜庆欢乐节日气氛,同时也为感谢广大旅客对昆明航空一如既往的支持,我们特别为您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机上活动,欢迎大家积极参与。”金龙辞旧岁,银蛇闹新春。在2013年春节期间,昆明航空有限公司“阿诗玛”特色乘务组在万米高空的航班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机上活动,用吉祥喜庆的“年”昧和浓浓的昆航特色为旅客们打造了一场欢乐而祥和的“新春嘉年华”。
2月9日除夕之夜,在昆航KY8232重庆一昆明航班上,“阿诗玛”乘务组与旅客开展了“迎新春送祝福”抽奖活动。他们邀请旅客在爱心便签上写下自己在新的一年里对家人、朋友以及自己祝福和愿望,从中抽取了3名幸运旅客并送上了精美的新年礼物。小朋友们在家长的指导下写下了“学习进步”、“健康快乐”等愿望和祝福,稚嫩的字体掩饰不住孩子们对于新年的憧憬,他们的新年愿望也随着昆航的飞机一起越飞越高。
2月10日,在昆航KY8220深圳一昆明的航班上,大大的“福”字、绚丽的彩带和乘务员脸上的笑容就让旅客都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为了让旅客度过一个愉悦、难忘的春节,昆航“阿诗玛”乘务组与旅客在航班上开展了“击鼓传花”游戏,在一曲欢快的《春节序曲》中,花球如欢舞的小蛇在旅客中间跃动。音乐暂停后,拿到花球的旅客高举双手迎接乘务组精心准备的昆航]6cm机模,客舱中一派欢乐祥和的氛围。
大年初一,KY8243昆明-杭州航班上的年俗问答活动显得格外热闹。“2013年是农历什么年?”“十二生肖是怎么排序的?”以传统的中国年俗和文化为主题,乘务长向旅客们提问,问题虽简单却让整个客舱旅客对民俗年俗的兴趣都提了起来,争先恐后按动客舱呼唤铃进行抢答,幸运旅客还获得了乘务组精心准备的昆航特色纪念礼品。
在欢声笑语中,短暂的航程载满了新年的祝福与愿望,而这场万米高空的“新春欢乐嘉年华”也必将成为昆航“阿诗玛”特色乘务组与旅客们最难忘的春节记忆。
“今年用微信拜年的亲朋好友突然多了起来,占三分之一多,去年还不是这样呢。”北京市民王琦今年就是用微信给亲戚朋友们拜的年。“去年用微信的人还很少,用起来不是很普及,而现在我手机通讯录里的人几乎都有了微信,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2013年年初,腾讯公司微信团队在其官方微博上表示,到2013年1月,微信的用户量已经超过3亿人。亦有数据显示,2月9日除夕全天,北京市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彩信、短信业务总量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传统运营商的业务已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新媒体”改变中国式拜年
“还在用短信拜年,你OUT了。”除了微信的覆盖范围更广之外,其在内容和形式上的丰富也成为人们选择它作为发送祝福方式的原因。“微信可以发送彩色图片、动画、表情,比短信只能发送黑白文字要有意思多了,给人拜年也更有新意。” 王琦为今年春节拜年发什么内容颇费了一番脑筋。
“最重要的是微信能够语音通话,而且开通了群发功能,说一段祝福的话,然后群发给朋友们,就好像面对面和他们说一样,比只发文字感觉要亲切。”“90后”女孩苏文晓对微信的使用颇为熟练。
“以前用微信的还只是一些年轻人,现在我发现很多长辈、领导、师长等年龄大的人都有了微信,只要有手机好像就会有微信。” 王琦说。据了解,与1年前相比,微信的适用范围已经超出了年轻人这个群体,微信已经不是一个时尚的名词,而是越来越多人使用的通讯工具。
“现在微信有了实时通话功能,和打电话已经没什么区别了。而且微信不只可以安装在手机上,还可以安装在iPad等其他移动设备上,以后人们再通话可能用的就不只是手机了。” 苏文晓说。
对于去云南旅游的白领阿辉来说,能够语音聊天、定位地理位置、搜歌、发图片的微信4.5版令他爱不释手。他的拜年方式是给朋友送上几张照片,再录上一段拜年的话。出门在外,他把拜年这项甜蜜而艰巨的“任务”与旅行见闻融合在一起,“就像制作一张多媒体明信片,感觉特棒。”
此外,一些个性化的APP软件制作拜年素材也备受青睐,如可以输入自己笔迹写祝福的“手迹pro”,可以扫描二维码、制作出创意拜年视频的“过年帖”二维码。这些各具特色的APP软件,让拜年方式花样繁多、别具一格。“谓收其礼,闻其声,见其人,存其意。” 阿辉说,拜年就是图个心意,过去动下手指的“群发”式拜年已经OUT了,发得太多反而显得没诚意。
拜年是中国民间过年的一种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过去中国人拜年需要登门行礼,或叩首或拱手,同时要说“过年好”“恭喜发财”等吉祥话。叩首一般是对师生关系、亲缘关系中的长辈,而拱手通常是平辈之间的礼节。
“小时候在农村老家,大年初一天不亮就起床,跟着哥哥去给村里人拜年,遇到长辈都要磕头,然后表达一些新年祝福,有些长辈会给我们一些糖或者瓜子。”郑州市民何延波说。
中国乡土民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宋艾君表示,进入21世纪后,拜年形式也在发生变化,可以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拜年,如视频拜年、电子邮件及贺卡拜年、短信彩信拜年、博客拜年等等,多种多样的网络拜年方式使远隔天涯变得近在咫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人,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人,手机已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
“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你可以通过视频看到对方的神情,听到对方的声音,哪怕相隔千里之遥,也可以传达你的思念和问候,互道一声珍重。”何延波说。
但不管形式怎么变,拜年习俗所传递的感情一直在延续。“中国人过年,看重的是情,不管是登门祝福,还是打个电话,抑或是网上视频,都是情的体现。”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刘德龙说。
民俗专家们则指出,随着社会的发展,叩首、拱手行礼的少多了,但是说吉祥话的习俗还是保留着,这承载了人们对未来的希望。在这种简单的仪式中,平日里的误会、不满化作祝福、赞美,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数字化年俗减淡年味引争议
“短信、微博、微信,收到群发的拜年祝福,你回还是不回?总觉得这一声‘春节好’,似乎缺了点什么。”春节期间,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和纠结。如今,不少年俗越来越“数字化”,拜年祝福、采购年货,甚至放鞭炮、包饺子,都变成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上的“虚拟应用”,春节种种仪式,变成了指尖点击的“确定”和“发送”……
不过,数字化年俗也遭遇减淡了年味的争议。有学者说,“宅”在家里的网络春节,模拟的只是过年的形式,并不能真正带来情感交流和文化认同的满足。学者批评,很多人错将虚拟的“见面”,当做交流的全部。软件化了的年俗,减少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20多年前,父亲拉着我的手,或挤进年货市场,或走家串户拜年……那时,春节总是一派喧嚣,就连口袋里塞着的糖果,也让人兴奋。”有人这样描写儿时春节的场景。各种“年俗软件”虽然很方便,却失去了实地买年货、拜年的许多乐趣,键盘鼠标的啪啪声,无法取代记忆中春节“热气腾腾”的嘈杂喧哗。
“春节的年味来自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拜年的‘仪式感’并非一句问候语,而是小到一家人吃团圆饭,大到一个国家集体看春晚的心态和氛围。”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陆晓文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之所以很多人纠结是否要回复群发问候,正是由于技术突破了空间限制,却制造了情感隔膜。他说:“传统节日,尤其是春节期间,人们更需要多见见面多说说话。技术可以模拟交流的形式,却无法取代情感互动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就在许多人都在感叹数字化年俗减淡“年味”之时,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浙江师范大学文化创意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华文教授则有自己的观点:“年味”未必淡,只是我们的感觉变了。
“春节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陈华文分析说,春节文化有六方面的元素,以新年换新衣、年前大扫除为代表的卫生习惯文化,以祭祀、放鞭炮、贴春联为代表的民间信仰文化,以守岁为代表的家人团聚文化,以拜年为代表的亲情交流文化,以年夜饭为代表的饮食特产文化和以灯会、舞狮为代表的娱乐竞技文化。
“如果我们认真观察,这些文化元素在现在的春节并没有消失,像春运买票回家,超市里采购年货,都是人山人海,你能说其中没有“年味”么?现在我们过年还是要放鞭炮穿新衣裳,传统民俗活动近几年来在政府和全社会的倡导下重新发扬光大,这些都是‘年味’,由此看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无形中会淡化过年的感受。”陈华文说。
此外,陈华文认为,“年味变淡”一方面是在城市中生活的掌握了传媒话语权的一方人,根据自己的感受,得出了“年味变淡”的结论,然后通过传播途径,推而广之,成为主流的话语。另一方面,年青一代人过去主要在学校接受教育,即使在春节期间也忙着做寒假作业,没有时间参与和体验过年,对传统的年就没有深刻印象,因此成人以后也没有特别特别的感受。
“民俗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变迁的,如果僵化不变就不符合民俗发展规律。随着社会发展,过年这个中国最重要的民俗肯定会推陈出新,我们应该给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用心去体验新的‘年味’。”陈华文说。
新潮拜年后的博弈
数据显示,在蛇年的第一分钟,新浪微博的量高达729571条,比去年大幅提升51.6%。而北京移动2月10日的数据显示,2月9日除夕全天,北京移动全天彩信业务量为1613.26万条,较2012年除夕减少1%,更是比2011年除夕的2200万条下滑近27%。
在短信方面,总量虽有所增加,但增速却相对下滑,2月9日全天短信业务量为8.31亿条,较2012年除夕增长4.27%,虽比2012年3.74%的同比增速略微增加,但与2011年12.86%的傲人增速相距甚远。
北京电信、北京联通的数据也均显示,在除夕夜的拜年大战中,短信与彩信“拜年大战”的发展前景黯淡。几年前,电信运营商的短信业务低成本、高收益,彩铃、音乐等增值业务的黄金时代,如今在互联网的冲击下,运营商的“拜年大战”掀起了新的一页。
实际上,不仅在春节,2012年全年,全国电信运营商的业务也经历了全面收缩。中国互联网独立的第三方市场监测机构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全国电信运营商的短信量比2011年下降20%,彩信量下降25%,甚至电话业务量也下降5%。
数据的背后,是每一个人心里的“小算盘”。“打电话还要交电话费,如今只要有互联网,用微信聊天不花钱。”百度拜年吧网友小河马说,在微博上通过“刷屏”@几个知心好友,大家互相调侃一番,虽相距千里,又好像欢聚一堂。新潮又几乎没有花销,何乐而不为?
业内人士认为,三大电信运营商的业务受到冲击,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必然。以往的移动通信市场,电信运营商是裁判,又是运动员,既拥有渠道、又生产产品,扮演服务提供商、内容生产商的双重角色,消费者不用也得用。
“但现在,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各类应用程序(APP)的火爆削弱了运营商内容生产商的功能。”易观国际分析师闫小佳说,运营商原来兜售的语音业务、短信业务、彩信业务都遭到冲击,其管道化、空心化趋势日益明显。
闫小佳说:“移动互联网革了运营商的命。当前,挑战运营商的一大主体就是移动聊天工具,比如移动客户端的QQ和微信,尤其是微信,打破了原来垄断封闭的游戏规则。随着WIFI的普及,运营商流量业务将进一步受到冲击。在全世界也都有这个趋势。”
根据微信官网提供的数据,这款由腾讯团队开发的产品已有3亿用户。商业资讯网站“虎嗅网”2月8日对此发表评论认为:“如果这个世界变成了不留手机号,只留微信号,那么千亿电信产业链将血流成河。”
“乡土文化”蕴藏丰富,形式多样,是艺术学习的沃土。结合新课标美术活动领域的要求,通过地方特色的美术活动课题活动,将部分优秀的莆田乡土文化(古谯楼、雕刻、红团纹样)融入美术教学,让学生带着主人翁的自豪感进行创作,不仅使课堂变得更加生动、趣味、实用,而且达到了认识家乡、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课程目标和教学目的。
乡土文化;古谯楼;雕刻;红团纹样;美术教学
现在越来越多的美术教师注重开发与利用当地的乡土文化资源,把它们有机地融合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中,以拓展美术课堂教学、凸显美术教育的价值。我的家乡――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称,悠久的历史,沉淀了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它涵盖了人们物质文化生活中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有俗语、民俗、宗教信俗、民间工艺等精神文明,其中古朴典雅的古建筑、誉满海内外的木雕工艺、独特的节日习俗等展现着无穷的魅力,都是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的乡土文化资源。
现在的孩子,自幼接受的知识大部分是电视、电脑传播的,反而对家乡历史文化知之甚 少。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承莆田乡土文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尝试将部分优秀的莆田乡土文化融入美术教学,结合新课标“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四个美术活动领域的要求,设计编写了一些地方特色的美术活动课题,并进行实践教学,让孩子在快乐的美术活动中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
一、游览历史古迹,提高观察、审美能力
莆田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古迹,其中最具莆田特色的当属坐落于繁华闹市――步行街中段的“古谯楼”,它保持了宋代的建筑风格,是福建省保存最完整的谯楼建筑,是“兴化府”的象征,学生虽熟见却了解不深。为此我结合“造型・表现”领域的要求,设计了《游古樵楼》美术活动。
我以“踏着历史的足迹寻找古樵楼的美”为主题,带领学生参观古樵楼。在出发之前,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一组都带着老师交代的问题,如“古谯楼是什么年代建造的?”“古谯楼与现代建筑有什么区别?”“它的美在哪里?”“找找古谯楼建筑局部的特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参观、调查,向讲解员请教、收集材料,并认真拍摄照片或视频,为以后的创作积累素材,通过近两小时的参观游览,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找到了自己的答案,各组间现场交流,进一步了解古谯楼,感受它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
通过课前的参观、调查,学生对本课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中,以学生拍摄回来的视频、图片结合具有莆仙特色的十音八乐等视听素材,帮助学生从艺术角度寻找、发现屋顶、横梁、柱子、门窗、栏杆的形状和花纹,感受古建筑的艺术魅力。欣赏画家和小朋友笔下的古谯楼,引导他们观察作品细节的刻画,透视近大远小等表达方式,以及作品如何抓住古谯楼的整体与局部的特点,表现古建筑的美。再由学生通过第一次作业展示自己的创作思路。在创作上可观察描绘(线描)或想象创作(色彩),这阶段的学习活动重在过程与体验,不要太难。第二阶段教师讲授创作的方法和具体步骤,通过二次作业以完善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得到的知识,提高观察、审美能力。
二、传承地方工艺,拓展美术创作能力
莆田的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以“精微透雕”著称,有木雕、根雕、玉雕、石雕等,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有、民间传说、莆仙戏曲、历史人物、童话故事、四大名著、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等,构图饱满、布局生动、富于观赏性、装饰性;它已形成一条产业链,是莆田的经济支柱之一,早已融入寻常百姓家,它融合了美术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为此设计校本美术课《闽中民间雕刻》。
第一阶段: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如:身边的木雕(根雕、玉雕、石雕)厂;每年举行的中国(莆田)海峡工艺品博览会;身边的雕刻作品等这些资源;让学生收集有关雕刻的图片、实物、背景资料;这些艺术资源形成“无墙”的“学校”,真正达到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其目的是引导学生注重本土文化,认识、了解、喜欢上雕刻这门 艺术。
第二阶段:集创作素材,进行课堂教学和实验课题活动。通过参观、体验雕刻的制作过程,让学生了解雕刻、感受美术创作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分析雕刻作品,试着用合适的肥皂或蔬果雕刻一件自己喜欢的作品;每件作品的完成都要经过构思、画稿、雕刻三个完整的过程,每一个过程都是一个创造,三种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一一表现。成功的雕刻作品需博览群书、展开想象,将绘画与手工融为一体,动手动脑、开发智力、拓展美术创作能力。
三、珍视地方风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
红包年年有,今年格外大。以前是朋友圈里的友情游戏,零零碎碎间黏合了友谊,支付了真诚。今年则大大不同,互联网的强势介入,让很多人在嘟囔一句“马云来了”之后,继续低头咻一咻,及至颇有斩获,抬头又是一句,“还是马云大手笔”。
有人就此批评,整个春晚,全国人民都在咻一咻,都顾不上这顿文化大餐了,这是哪儿跟哪儿嘛。也有人说,红包很喜气,不过,商业味是不是太浓了?在此前的预演中,有合作品牌商就表示,红包互动之后,线下销售量出现骤升,很多门店甚至不得不紧急跨区域补货。
这样的批评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不过,却未免生硬、牵强。春晚节目有多大吸引力,能不能让全国人民茶饭不思,本质上应该由节目质量来负责,与红包关系不大。没有红包,该看的照看,不看的也不能“牛不喝水强按头”。
至于对“红包大战”过于商业化的指责,则更是一种精神洁癖。商业本来就无处不在,大可不必过于矫情,搞到好像世外高人不理世事一般。何况,支付宝发放的红包除了祝福之外,那都是真金白银,并无欺瞒。即便这其中因为互联网红包的强大聚合功能,使得商家与用户之间多了一些互动,也未尝就一定是一件坏事。
派红包本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这个一年之中最重要的日子里,原本就有讨个吉利、沾点福气的意味。在以往的农业社会,红包的流动往往是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讲究的是面对面的祝福。多少年来,这种习俗已经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印记、文化符号,在不断的重复中得以强化,甚至成为中国人身份认同的标志。
近年以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包括派红包在内的年俗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从以往的一只手到另一只手,演变成从一个手机到另一个手机。其间的触感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但亲情、友情的浓度却并未衰减,甚至因为这种先天的便利性,发一发,抢一抢,咻一咻,互动的频次既已大大加密,则分享的意愿也越来越强化了。
对此,有人有些不适并不奇怪。举凡新鲜事物,总归会有一个从不适到熟悉,进而被全身心拥抱的过程。以前的短信拜年、微信拜年,不都是这样吗?现在还有谁会觉得这样“不见面”的拜年违背传统?可见,互联网红包之进入庸常生活,一点都不奇怪。这样的新年俗不仅能够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让过年多了一种新期待。
即以支付宝设定的“五福”而言,富强福、和谐福、友善福、爱国福、敬业福,这些语词固然恢宏,可哪一个都会具体而微,可以延伸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具体民众。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设计,恰恰可以将宏大叙事与小小红包连接到一起,沟通庙堂与江湖,焊接时代与细民。
一个红包,浮在面上的是钱、是游戏,而蕴藏在深层的则是文化与价值观的潜移默化。传统文化之所以有生命力,正在于不断衍生新的方法,惟其不断维新,方才可能在传统的延续中,建构新的传统和新的民族记忆。
随着西洞庭逐步淤积成洲,许多湘中山民在清末民初年间移民到湘北的安乡县,或围湖造田或杂居土著之中,成为湘北的“南边人”。移民们把南楚文化带入荆楚属地,并将之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本文所记即安乡“南边人赶早团年”的习俗。
在老百姓心中,团年就是那一年一度的丰盛年饭。团年饭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被称为“年夜饭”,而南边人却是以越早越好的“年早饭”作为全家的团年饭。
南边人的团年饭从腊月二十九的下午就开始准备了。煮肉炖萝卜是必不可少的,红、白萝卜和鸡鸭猪肉一起炖煮,满满一大锅,可以吃到正月十五。白萝卜意为“干干净净、清清爽爽”,胡萝h则有“红红火火、吉祥喜庆”之意。团年宴的菜肴也基本上都在这天下午做成半成品,为第二天的赶早团年节省时间。
大年三十的凌晨一两点,寂静的夜空开始被团年的鞭炮声打破,这是有的人家为了抢头彩而赶早放鞭祭祖过年。南边人过年向来都是比着看谁家的鞭炮放得早,响得久,越早则寓意家里来年将越红火。至凌晨三四点,各处的鞭炮声此起彼伏,宛如团年交响曲。一般的团年过程,是男女主人凌晨起床后先煮一大锅米饭,男人开始摆香设案,用大碗盛一碗米饭,压紧并堆成拱形,做成“宿岁饭”。据《荆楚岁时记》载:“留宿岁饭,至新年十二日,则弃之街衢,以为去故纳新也。”祭祀完将宿岁饭放在神龛上,一直到正月十五看饭底下是否有水,水多则寓意来年将有洪涝。敬神除了宿岁饭,还有鲤鱼、公鸡和猪尾,谓之“三牲”。“鱼头肉尾”是“南边人”敬神祭祖必须的,鲤鱼有“鱼跃龙门、年年有余”之寓意,猪尾则代表一整头猪,是腊祭旧俗的延续。杯中斟酒,点燃香烛,焚烧纸钱,鸣鞭放炮,男主人开始祭祖祀神拜菩萨,行三拜九叩之礼。礼毕,女主人开始烹制团年宴,男主人则在堂屋里用风干的大柴蔸生起一炉大火,柴与“财”谐音,柴火烧得越旺则寓意来年家里越兴旺、财富越多。“三十的火”从现在就燃起来了。时间不长,一切准备妥当,孩子们也起床了,一家人开始入席团年。家里若有人在外地,还要给他(她)摆好碗筷,留着席位,谓之“一家团圆”。团年时,关上大门,少说多吃,万一出口不吉利也只能是“童言无忌”了。吃团年饭的时间较平时吃饭的时间要长,即使先吃完,也不能随便下席;放下碗筷后,桌上的菜不能全吃完,碗里也还要剩一点,意为“有吃有剩”,期盼来年生活富足。慢慢地吃完年饭,天也就慢慢亮了,见证南边人所说的年饭要“越吃越亮”,寓意生活越来越好、日子越来越亮堂。
“赶早过年”的风俗在全国并不多见,当地老人也说不清这种风俗的流变。有一种说法,在旧社会,年关是穷人的鬼门关,为避免债主逼债,穷人赶早过年。依当地土著风俗,吃过了年饭,债主也就不好逼债了,即使碰到欠债的,也只能互道“恭喜发财”。还有一种说法,南边人从湘中各地来到安乡拓荒立业,依地区形成不同的聚居地和派系,在争夺土地、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竞争意识。当然,为图吉利、兴旺而相互比着赶早过年也就不显得奇怪了。这种带有竞争意味的年俗,反映了“南边人”在同湖造田、勤劳拓荒过程中所形成的不服输精神,也正是这种你追我赶、不屈不挠的精神,才使得昔日洞庭湖西北边的荒洲变成了今天的鱼米之乡。
当地有句俗语“叫花子都有个三十初一”。一家人吃完年饭,打开大门,若看到有讨饭的在家门口,则把乞讨者请进家门,让在桌上吃饭。如有的人家年饭还没吃完,则将乞讨者请到桌上与自家人一起团年。这是最朴素的人性关怀,体现了对人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也反映了南边人不忘自己从艰苦中走过来的经历。
大年三十的午饭和晚饭一般都是吃早上的剩饭剩菜。入夜,一家老小围着熊熊篝火守岁,父辈们则会把祖先移民来此艰苦奋斗的情况娓娓道来,翻一下,这是一堂很好的忆苦思甜的家庭教育课,在传承中发展、丰富了移民年俗的内涵。
红色民俗活色生香
传统的年俗与年味,在加速度的当下已经成为一种奢侈。这种原本要到影视剧中还原的红色春节,每年都会在市南区原汁原味地鲜活重现老式的过大年场景。
天后宫品民俗文化
市南区太平路上风景纷呈,红彤彤的天后宫特立独行于这些景致中,升腾着属于历史与传统的氤氲。
天后宫始建于明成化三年,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明清砖木结构建筑群,青岛有“先有天后宫,后有青岛市”一说。
逛文化庙会,品民俗文化。春节期间,是天后宫一年中最热闹的时节。除夕夜,天后宫火树银花,为隆重的撞钟仪式增添了欢庆。上百公斤重的平安钟挂上钟架,人们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来此撞钟祈福。在上千盏灯笼的映照下,彩旗、灯笼、纸旗等布满天后宫及沿街。
天后宫新正民俗文化庙会是青岛市区春节期间的第一个庙会,传承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每年春节,天后宫庙会 “耍景”和 “耍春”都是青岛地区年俗的重头戏。正月十五元宵节灯会,将天后宫的过大年活动推向新。
劈柴院大快朵颐
市南区中山路北端的劈柴院风雨兼程走过近百年,这里是青岛人休闲娱乐、大快朵颐的引力磁场,也是中外游客的热门选择。
“吃喝玩乐中尽赏民俗文化”。劈柴院的吃也是美食青岛的符号之一。烧炭的海鲜火锅、地道的鲁菜以及豆腐脑、坛子肉、老甜沫、鸡丝馄饨、姑嫂合饼等上百种特色小吃可是游客不能错过的美味。
如果没有玩够,可以住在劈柴院的中式客房中。一座老院,半城风情。
浮山所1388文化街赶庙会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为防倭寇,在拥有海防天然屏障的浮山西麓一带,设置了“浮山备御前千户所”,故为浮山所。
1388文化街是浮山所原址,在这样的文化复兴中,沿袭了600多年的浮山所文化山会,从历史深处走来,成为青岛春节最具有年味的地方之一。
农历正月十三日是浮山所庙会,也叫香油果子会。这一天,浮山所周边村庄文艺团体(当时叫香火会)都来赶庙会,如大小尧村的跑旱船、跑驴,麦岛村的高跷等节目都来助兴演出。亢家庄的柳腔戏演的非常出色,使台下人都醉了。田家村的龙灯也非常热闹,场面热闹非凡,人山人海。
如此的场景,如同一幅地道的胶东市井生活的浮世绘,带着浓烈的非遗气质,在1388街原味重现。一跃成为这个城市最欢动的民间嘉年华。
蓝色时尚激情炫动
欧式建筑如同童话里的城堡,海风轻舞着浪漫的青春悸动,蜿蜒精致的老城巷语诉说着一个个小清新的故事。当大家从市南区红彤彤的喜庆热闹中抽离出,与激情欢动有关的种种将带来另一种时尚的年味。
中联创意广场炫动激情
“青岛的潮流就在这里”。作为青岛时尚夜生活的新地标,这里除了一如既往地好玩之外,还隆重推出贺年美食季。让大家激情happy之余,享受到美味与实惠的双重享受。通过迎新年特价优惠券、好礼相赠、抽奖、会员卡优惠等丰富的优惠措施,让更多的游客在中联广场实现“一站式”的缤纷年味。
老建筑触摸别样风情
春节期间,市南区以有故事、有味道的老建筑为载体,推出可以把驴友们留下来而不觉乏味的名人故居文化游、冬季博物馆深度体验游、冬季欧陆风情建筑游等。市南区康有为故居纪念馆、德国监狱旧址博物馆、青岛市美术馆、青岛海产博物馆、邮电博物馆等特色博物馆,在春节期间也照常开放。
高端购物商圈去血拼
市南区奥帆中心周边的心海广场、百丽广场、海信广场、阳光百货、麦凯乐等,推出高端购物商圈优惠季。如百丽广场元旦期间推出年终会员答谢专场,开展年度折扣、抽取100份4999元加油卡等活动;春节期间推出新春福袋,千余款超值福袋倾情惠卖等优惠活动。
社区品味正宗市民文化
云南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缤纷多彩的民族艺术更为红土高原赢得了“歌舞之乡”、“音乐的海洋”的美誉。每个云南人都有宣传、建设云南的责任,云南音乐广播更将其视为使命。为了能更全面、深入、系统地介绍、宣传云南的音乐艺术,1995年12月18日云南音乐广播开播之日,《乡音红土情》栏目便应运而生。它以“立足本土音乐艺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宗旨,集中展现云南音乐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丰硕成果。
栏目编辑及主持人朱敏为栏目倾注了所有的热情。朱敏原是云南第一个与国外唱片公司签约的专业歌手,凭借着深厚的音乐专业理论知识及丰富的艺术感受力,她将栏目办得有声有色,既有缤纷的内容、详实的介绍、生动的语言,又有悦耳的音乐,这一切构成了《乡音红土情》栏目独具特色的听觉空间,给人以愉悦的精神享受。栏目开办十年,已经成为一个品牌,拥有一批忠实听众,他们称栏目为“心灵上的一方乐土”。
栏目对云南的风土人情、民族民间艺术、音乐界优秀人物、云南优秀音乐作品等作了大量的宣传介绍。特设的专栏“云南音乐家系列介绍”先后制作了数十位云南籍音乐家的专题节目。不少人把这个节目视作自己艺术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现,是对自己从艺经历的回顾与总结,都非常重视。60多岁的李元庆老师在听了《乡音红土情》栏目特制的《哈尼情歌DD李元庆的音乐世界》节目之后,特意打电话向主持人表示感谢,电话中竟泣不成声。这组节目获得2001年“中国彩虹奖”对外广播节目三等奖。1998年底,《乡音红土情DD云南音乐家系列介绍》制作了云南省著名民歌演唱家黄虹的专题,主持人专程到黄虹老师家进行采访,把黄虹老师亲口讲述的人生故事、歌唱经历与她演唱的歌曲结合起来,节目既真实又生动。第二年黄虹老师因病去世,这盘采访录音竟然成了绝版,主持人重新整合这些珍贵的资料,制作了缅怀黄虹老师的专题音乐节目《小河淌水清悠悠DD记中国云南民歌演唱家黄虹》,节目获得1999“中国彩虹奖”广播文艺类二等奖;1999 “上海国际广播音乐节”国内十佳节目奖、听众喜爱的十套展播节目奖,云南广播电视政府奖文艺类一等奖。1999年,栏目主持人得知一位叫黄荟的北京音乐人创作了一张发烧音碟《云之南》,音碟中收录的音乐作品是他在云南采风大半年后的成果,主持人辗转找到了黄荟,在《乡音红土情》栏目中对他进行了专访,当时音碟尚未发行,《乡音红土情》成为全国第一个介绍《云之南》音碟的栏目。同年,这组节目参加“全国优秀广播音乐节目奖”评比获得了二等奖,主持人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当时评委和与会人员听到节目中那富有云南民族特色的音乐响起时发出的赞叹声。这张音碟获得了“中国金唱片奖”,后来黄荟又带着他的《云之南2》、《云之南3》主动做客《乡音红土情》,他说:“这个栏目是这几张音碟的‘娘家’。”在建党80周年之际,主持人精心编辑了一组名为《云岭飞歌献给党》的节目,通过音乐作品表现出云南各族儿女对党的深情厚谊,节目在“云南广播电视奖”评比中获音乐节目一等奖;并在“庆祝建党80周年全国优秀音乐节目”评选中获金奖。2000年,《乡音红土情》栏目与河北人民广播电合录制春节特别节目。主持人带去的充满云南地域特色和喜庆气氛的音乐让河北台的编辑爱不释手,北方单一的年俗与云南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年俗相比更显单调,节目几乎变成了云南特辑,河北台的工作人员大呼:云南人真幸福!这组名为《春之歌》的节目荣获2000年“云南广播电视奖”综艺节目一等奖。2005年,歌曲《一窝雀》在全国范围内广受好评,主持人特别在《乡音红土情》栏目中制作了专题节目,请这首歌的词曲作者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进行深入、透彻的赏析,给听众美的享受和更深层次的启迪,这组节目曾是云南人民广播电台亮点工程的节目。
2005年,在首届云南人民广播电台“十佳栏目”评选中,《乡音红土情》栏目获得“十佳栏目”的称号。2006年,在云南建国以来首次文学艺术“四个一批”人才评选中,栏目主持人朱敏因其多年在广播节目中为宣传和推广云南音乐艺术所做的工作而获得“文学艺术新人奖”。
十年,500多期节目,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字资料和音响资料,那缭绕的乡音和醇厚的乡情成为永远珍藏的记忆。
孙晓明 朱 敏(云南广播电视台)
1、压岁钱,又名压祟钱(“祟”就是不吉利的东西。古人借这个习俗来表达来年不要有任何不吉利的事情发生。)。压岁钱是汉族的传统年俗,一般在新年倒计时由长辈将钱装在红包内给晚辈。压岁钱有很好的寓意,通常认为有辟邪驱鬼,保佑平安。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2、压岁钱(在广东叫做“俾利是”),年节习俗之一,其本真来由无考,传说是为了压邪祟。除夕夜吃完年夜饭,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以祝福晚辈平安度岁。压岁钱是小儿新年最盼望的礼物。压岁钱相传起源较早,但真正在全国范围流行是在明清时期。古代的压岁钱有特制钱与一般通行钱两种。特制的压岁钱是仿制品,它的材料或铜或铁,形状或方或长,钱上一般刻有“吉祥如意”、“福禄寿喜”、“长命百岁”等。压岁钱,有直接给予晚辈的,有的是在晚辈睡下后,放置其床脚或枕边。压岁钱本来是祝福的意义。压岁钱在民俗文化中寓意辟邪驱鬼,保佑平安。压岁钱最初的用意是镇恶驱邪,因为人们认为小孩容易受鬼祟的侵害,所以用压岁钱压祟驱邪。
3、消灾:汉族民间认为分压岁钱给孩子,当恶鬼妖魔或“年”去伤害孩子时,孩子可以用这些钱贿赂它们而化凶为吉。清吴曼云《压岁钱》的诗中云:“百十钱穿彩线长,分来再枕自收藏,商量爆竹谈箫价,添得娇儿一夜忙”。 由此看来,压岁钱牵系着一颗颗童心,而孩子的压岁钱主要用来买鞭炮、玩具和糖果等节日所需的东西。现在长辈为晚辈分送压岁钱的习俗仍然盛行,压岁钱的数额从几十到几百不等,这些压岁钱多被孩子们用来购买图书和学习用品,新的时尚为压岁钱赋予了新的内容。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