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徐志摩的爱情,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诗坛上屈指可数的大诗人,是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盛极一时的“新月派”主将,是一个传奇似的人物。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诗是中国语言的结晶,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徐志摩一生都在不停地追求真、美和自由。他的诗清新美妙,通俗易懂。诗作字句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同时具有浪漫和唯美主义色彩。他的《偶然》《再别康桥》等许多名篇传世,深受人们喜爱。
一、徐志摩于二十岁前与诗歌无缘
人们也许不曾想到,徐志摩在二十岁之前,却与诗歌无缘,一是无家族渊源,二是无个人癖好。可是,在英国康桥大学留学期间,他却一反常态,不写则已,一写惊人,形成了他诗歌创作的爆发期。这时的他为什么像着了魔似的写诗,还怎么会爆发诗情呢?我认为,美丽的爱情是促使他写诗、成为大诗人的“功臣”。
二、徐志摩创作诗歌的根本原因
爱情在徐志摩的人生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徐志摩曾说:“爱情和婚姻是人生中唯一的要事。”尽管他自己说:“在二十四岁以前,诗,不论新旧,与我是完全没有相干。”但他一旦拿起笔来,佳作便犹如山洪暴发一般涌现出来。徐志摩在婚姻的低潮期写下名诗《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其实他一生的风基本来自三个方向,也就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三位女性: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是这三位不平凡的女性以她们的美丽、睿智、卓越的才华给诗人无限的灵感,是她们的深沉的爱给诗人无穷的动力。徐志摩的诗深受她们的爱情的影响。在热恋中,他的诗歌充满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在失恋时,他的诗却充满悲哀与对世界的失望与厌恶。如果没有美丽的爱情,可以说徐志摩就不可能写出如此感人肺腑、意境优美、神思飘逸的诗。
三、张幼仪与徐志摩的爱情及对其诗作的影响
张幼仪,是张家璈、张君幼之小妹。张家璈是当时中国金融界的巨子,张君幼是当时中国政界的显赫人物。徐家为能攀附这门贵亲,逼着志摩最终忍痛接受这门婚事。1915年10月29日,志摩与幼仪结婚。
婚后两个人没有一丝感情。张幼仪深受旧式中国礼教的束缚,个性沉默坚毅,举止端庄,料理家务、养育孩子、照顾公婆,打理财务都甚为得力。她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贤妻良母,秀外慧中。和这样的女人在一起,不会有春花秋月的浪漫,也不会有卿卿我我的爱情。她不似林徽因高雅不俗、灵气逼人,也不像陆小曼璀璨艳丽,令人无法自拔。她就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平凡得让人心酸。在徐志摩遇到的几个女人里,最爱他的大概就是张幼仪。她的自立自强赢得了徐志摩的尊重,却始终无法得到他的爱。
1922年3月,徐志摩和张幼仪在德国柏林离婚,给他们的悲剧婚姻画上句号。徐志摩送给张幼仪女士一首诗,对他们不幸的婚姻作了全面的概括和诠释,诗为:《笑解烦恼结——送幼仪》[1]:“这烦恼结,是谁家扭得水尖儿难透?/这千缕万缕烦恼结是谁家忍心机织?/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徐志摩是个悲剧式的诗人,感情是他的信仰。他认为两个不爱的人不能一起——“这结里多少泪痕血迹,应化沉碧!/忠孝节义——咳,忠孝节义谢你维系/四千年史髅不绝,/却不过把人道灵魂磨成粉屑”。徐志摩石破天惊的离婚,挑战了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在他眼里,这场婚姻是“盘糊涂账”。所以张幼仪在离婚书上签字后,徐便掩饰不住狂喜——“如今放开容颜喜笑,握手相劳;/听晚后一片声欢,年道解散了结儿,/消除了烦恼!”
四、林徽因与徐志摩的爱情及对其诗作的影响
林徽因,当时十六岁,在伦敦一所女子中学读书,长得像花一般娇艳,文学修养又好。她既有中国传统闺秀的遗颜,又有西方女子落落大方大方的风度,在当时被称为“中国第一才女”。她与徐志摩一见钟情,双双坠入爱河。林徽因很佩服徐志摩的学识,从心底爱慕徐志摩,也被他渊博的学识、风雅的谈吐、广泛的兴趣、潇洒的举动、英俊的外表所吸引住。徐志摩也佩服林徽因的博学多才与美貌,他用诗歌来与林徽因沟通,向林徽因表达他的爱。他在追求着一种理想的人生,他感到生命似乎受到“伟大力量的震撼”,他要抒发。因此,像《情死》《月夜听琴》《青年杂咏》《清风吹断春朝梦》等表现爱情和人生理想的诗歌应运而生。
当徐志摩决定与张幼仪离婚时,而林徽因却经过痛苦的思索,与徐志摩不辞而别。徐志摩的妻子——张幼仪的影子在她心中总是挥之不去。徐志摩写给林徽因一首《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2]这是徐志摩对林徽因感情的最好自白,一见倾心而又理智地各走一方,这就是世俗所难理解的一种纯情。
当徐志摩回中国找到林徽因时,她已是老师梁启超的儿媳。林徽因在徐志摩与梁思成之间犹豫了许久,最终选择了梁思成。徐志摩与林徽因的恋爱彻底破灭,这使徐志摩忧郁、苦闷,他的诗篇也蒙上了悲凉的氛围,成了“苦闷愤怒的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3]这种消极悲观的思想情绪在那些小诗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如《消息》《一星弱火》《问谁》等,他的诗歌产量也剧减。
五、陆小曼与徐志摩的爱情及对其诗作的影响
爱情是徐志摩的精神支柱和动力,失去了爱情的徐志摩只是一具躯壳。1925年,徐志摩在北京认识了美女陆小曼。她与林徽因不同,她精通文学,会创作剧本,跳舞很棒。舞会上,一个是窈窕淑女,情意绵绵,一个是江南才子,风度翩翩;一个是含露的玫瑰,一个是抒情的新诗。那时,徐志摩正处于失恋的痛苦中,急需爱情的滋养。陆小曼与丈夫王赓没有一丝感情,也需要爱情的温床。这一对苦命鸳鸯一碰,便擦出了感情之花。徐志摩这样描述当初他为陆小曼而受到心灵震动的事:“今晚在真光,我问你记否去年第一次在剧院,觉得你发髻擦着我的脸?”徐志摩在与陆小曼恋爱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诗句,如《花的快乐处》《春的投生》《一块晦色的路碑》等。第二本诗集《翡冷翠的一夜》,使他进入了创作第二阶段。这个时候,陆小曼几乎成了徐志摩的诗源。徐志摩说:“我的诗魂的滋养全得靠你,你得抱着我的诗魂像母亲抱孩子似的,他冷了你得给他穿,他饿了你得喂他食!”陆小曼爱好文艺,对徐志摩这样一位才情横溢的诗人自然十分敬仰。徐志摩也为她打开了一扇美丽的窗——一个能写浪漫爱情诗篇的诗人,能读懂陆小曼内心痛苦而深沉的世界。两人不顾一切追求属于自己的爱情,并于1926年结婚。婚后两人生活美满幸福。在陆小曼的帮助下,徐志摩的诗歌产量惊人,接连发表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和《猛虎集》等诗集。
徐志摩是个梦的追逐者,是自由、爱、美的追逐者。1928年,因不满陆小曼的生活作风,徐志摩再次出国。这一年他写下《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4]“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徊/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在这梦一般的意境里,诗人要表达的情感非常朦胧而模糊。徐志摩曾认真地说:“没有女人,哪有生活,没有生活,到哪里寻找诗、寻找美?……”
六、徐志摩死后对深爱他的女性的影响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在一次飞行中丧身,结束了他短暂而又辉煌的一生,时年36岁。林徽因在失事现场捡了一片碎片,挂在自己的房间,一直到她1954年去世,说明她心里还是爱着徐志摩。林徽因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喜欢的女人。而陆小曼知道徐志摩的死,她是有责任的,后来她努力将徐志摩未发表的手稿整理成著作、诗集等。
徐志摩潇洒的外表、飘逸的风姿、热情的性格和浪漫的诗作感染了无数的有情人。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三位女性与他的美丽动人的爱情,给他带来了无穷的创作灵感,成就了徐志摩这一伟大的诗人。可惜徐志摩英年早逝,一如他在《再别康桥》这首诗中写的:“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5]
参考文献:
[1]刘汉.徐志摩情诗精选.福建:海峡文艺出版社,1989,(10).
[2]徐志摩.偶然.原载晨报副刊·诗镌,1926-5-27:9.
[3]茅盾.徐志摩论,1989.
世上再无第二个陆小曼。这样的一个女子,聪明伶俐,圆润通达,擅画擅词如斯;也是这样的一个女子,毫不伪饰,我行我素,敢于冲破礼教的枷锁,却没有获得一片更美好的天空。
往事随风,斯人早已远去,只有秋千在摇摆。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相遇是巧合,只是两人开启了一扇错误的爱情大门。陆小曼以有夫之妇的身份如飞蛾扑火般与徐志摩陷入热恋,只因他能与她共舞,能与她在长夜里促膝谈心,能陪她打牌听戏画画,两人可谓郎才女貌,情投意合。
可以说陆小曼在遇到徐志摩之前生活得并不开心,她是那个时代受过最好教育的女子之一,连当时的大名人都曾经说过:“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可她与第一任丈夫王赓的婚姻是父母之命。于是婚后她一直过着隐瞒性情、忍泪假笑的生活。也许徐志摩的到来是场解救陆小曼的苦雨,他似天外来客,激起点点涟漪:“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徐志摩可说是标准的文艺青年了。他与林徽因的故事被世人津津乐道,但却很少有人提起他与陆小曼的事。可能这件事本身并不光彩,也可能陆小曼早已被人冠上之称,不如林徽因的形象来得光艳照人。多可惜,这样一个才情横溢的女人,为了和徐志摩在一起而众叛亲离、受人诋毁。
在陆小曼眼里,徐志摩“那双放射神辉的眼睛照彻了我内心的肺腑,认明了我的隐痛,更用真挚的感情劝我不要再在骗人欺己中偷活,不要自己毁灭前程,他那种倾心相向的真情,才使我的生活转换了方向,而同时也就跌入了恋爱”。于是她顶着巨大的压力选择与徐志摩在一起。但憧憬中的神仙眷侣般生活却没有到来。她习惯了大手大脚,生活向来优渥,又因身体原因吸上了那个年代的奢侈品――鸦片。但徐志摩只是一文化人,如何供得起陆小曼的生活,于是他不得不为维持生计而四处兼职,长年累月地辗转于京沪等地。
后来,徐志摩因飞机失事去世,世人将她视为罪魁祸首,甚至连徐志摩的葬礼徐家人都拒绝她参加。年仅二十九岁的她,被丧夫之痛和自责、谩骂包围着,但她默默忍受外界的非难,没有一句辩解之词。她简居素服,绝迹欢场,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惩罚自己曾经的任性挥霍与荒唐。她着手收集出版《徐志摩全集》,几经周折,吃尽苦头,为此耗费了毕生心血。
徐志摩走后,她没有改嫁,而是拖着病体挨过了三十四年漫长而寂寞悲苦的日子。如果她有错,她已还清,更何况在这场爱情中,她得到的并不比别人多,失去的却是一个女人最宝贵的青春。她最后的遗愿是与徐志摩合葬在一起,但并没有达成。
有谁知,在当年那场爱情里,他非她不娶,什么众叛亲离,什么事业前途,没有爱,宁愿死;她非他不嫁,什么妖女,什么不知廉耻,我只要,我要的。翩翩才子、如花美眷,满身花影无人扶持,他们亦不过是社会伦理的牺牲品罢了。
前不久,著名作家王蒙在复旦大学文史讲堂开讲《语言的功能与陷阱》。在谈到语言决定美丑和成败时,王蒙以阿Q为例说:“我要和你困觉!”阿Q表达爱情的方式多么恐怖啊!如果他当时能深情地跪在吴妈面前,背上一首徐志摩的诗:“我是天空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那他的求爱早就成功了。如果阿Q还会几句英文,来点“Mysweat heart”(“我亲爱的甜心”)的话,那他的爱情就会更加精彩。
我以为王蒙谈及阿Q向吴妈求爱失败的原因,简直就像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太不注重现实,太过浪漫和书呆子气了。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究竟是处于怎样的一种经济情况和现实困境9“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春米便春米,撑船便撑船。”况且,他的头皮上还长着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即便是这样,阿Q却还要打肿脸充胖子,声称自己先前比赵太爷们还阔。
试想,像阿Q这样一个浑身上下都是毛病的人,难道会讨得吴妈的喜欢?这个连斗大的字都认不得几升的阿Q,倘若真的按照王蒙开出的求爱秘笈,背诵着徐志摩的诗向吴妈求爱的话,吴妈肯定会大骂阿Q性骚扰,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活脱脱是个瓜兮兮的二百五和神经病!
在我看来,阿Q求爱之所以失败,并不在于阿Q不懂得用徐志摩的诗去赢得吴妈的一片芳心,而是在于阿Q身上的各种劣根性太不讨吴妈喜欢了。现实生活中,如果诗歌真的可以像王蒙所说的那样,成为阿O摧毁吴妈们心灵防线的精神原子弹,那风度翩翩、才华横溢、诗情喷发的徐志摩哪里还用得着对林徽因费九牛二虎之力?
我们说,男女爱情需要浪漫,但最根本的还是要看对方来不来电。王小波在《黄金时代》中描写主人公王二向陈清扬求爱,其想法简直比阿Q还要“卑鄙下流”得多:“我在二十一岁生日那天,打算在晚上引诱陈清扬,因为陈清扬是我的朋友,而且胸部很丰满”,“脸也很漂亮”。王二想引诱陈清扬,简直比阿O想和吴妈困觉更加有过之而无不及。
面对陈清扬,王二并没有像文人求爱那样,动不动就冒酸,去背诵什么徐志摩的诗歌,而是直截了当地打开窗子说亮话:“我已经二十一岁了,男女之间的事还没体验过,真是不甘心。”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的陈清扬既没有给王二一个耳光,骂其是流氓,又没有像吴妈那样“啊呀”大叫着边跑边嚷。因为在那样的苦难的日子里,远在边疆插队的王二和陈清扬除了有着“伟大友谊”之外,两个人始终都在互相倾听对方的心声,同病相怜。王二获得陈清扬爱情的“法宝”,首先靠的就是这样心心相印的关爱和体贴。
也许,正是基于王蒙这种片面的追求浪漫,在现实生活中,许多年轻人往往会把浪漫当情和生活的全部。一些年轻人在求爱时甚至不惜节衣缩食以省下钱来为自己的恋人送上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但在满足了对方短暂的虚荣心之后,这样的爱情往往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烟消云散。
在一般人的眼中,诗人们的生活和爱情可以说是最为浪漫的,但现实中,诗人们的爱情却常常就像易碎品一样,是那样的不堪一击。海子的诗,不可谓不美,海子对于爱情的追求,不可谓不执着。海子曾天真地对自己心爱的恋人发誓:“我以诗歌的庄严答应你,永远不背叛你!”这位写出“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人,在经济拮据的现实面前却挽留不住恋人的离去。著名诗人顾城在留不住妻子去意徘徊的哀叹声中,并没有用黑夜给他的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而是去寻找砍向妻子的可怕的斧头。
写到这里,我想向王蒙先生请教的是,如果阿Q真的知道用徐志摩的爱情诗来追求浪漫的爱情,如果阿Q真的还会几句英语,那么阿Q就再也不是受人奚落的阿Q,而是人人刮目相看、毕恭毕敬的“老Q”,了。那时的阿Q又岂能看得上土里土气、大脚的吴妈。
摘自《中国青年报》
凌叔华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仕宦和书画世家,从小就生活在大观园似的豪华庭院里的她,是名副其实的大家小姐。尽管如此,凌叔华立意要做一位“将来的女作家”。1920年,凌叔华考进燕京大学。
1924年,印度诗人泰戈尔访华,凌叔华作为欢迎的学生代表,结识了负责招待的诗人徐志摩和陈西滢。相较话语不多的陈西滢,也许浪漫的徐志摩更能吸引一个24岁女生的心,可当时,徐志摩正沉浸在与林徽因轰轰烈烈的爱情中,根本无暇顾及其他。时间久了,凌叔华的心慢慢聚拢到陈西滢身上。
后来,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林徽因选择了后者,失恋的徐志摩急需一个倾诉的对象,凌叔华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在此期间,他们频繁通信,随着交流日深,徐志摩内心的情感也不由自主地向凌叔华流淌。可很快,空虚的徐志摩就一头扎进了交际花陆小曼的怀里,即便如此,凌叔华依旧没有中断和他的来信。
在两个女人之间,徐志摩极力周旋,直到有一天,他同时收到两封信。当时,徐父很喜欢凌叔华,徐志摩为了让父亲高兴,就随手把凌叔华的信件交给父亲看,没想到,父亲看到的竟然是陆小曼的信。因为陆小曼的已婚身份,徐父觉得很丢人。这件事曝光后,陆小曼不得不下定决心和丈夫王庚离婚。消息传到凌叔华这里,她心痛极了。
也许年轻气盛的凌叔华不想让自己沦为被人耻笑的第三者,也许是赌气,1926年7月,她选择和陈西滢结婚。同年的农历七夕,徐志摩和陆小曼也举行了盛大的婚礼。自此,在大众面前,凌叔华一直否认和徐志摩的这段暧昧岁月,而徐志摩也声称她为“真朋友”。虽然凌叔华和陈西滢的婚礼并没有徐志摩和陆小曼的轰轰烈烈,但在外人看来,他们也算是天作之和。可对于亲近的朋友们看来,他们的婚姻并非想象中的那么幸福。就连后来他们的女儿陈小滢回忆说,父母的爱情从根本上就是一个悲剧。
1929年,陈西滢到武汉大学任教,凌叔华作为家属随往。陈西滢希望凌叔华成为“贤妻良母”的家庭主妇,但凌叔华志不在此,她很想当教授,更想在写作上创作出一片天地来。
1935年10月,英国年轻诗人朱利安・贝尔受陈西滢聘请来到武大。为了迎接新来的客人,凌叔华陪他买生活用品,挑选窗帘,布置宿舍。偶尔,她还饶有兴致地去旁听朱利安的课。朱利安喜欢凌叔华的作家气质,并展开了积极的追求。凌叔华一开始有意疏离,可越是远离,她心里越对这个异国漂亮的男诗人充满好奇。于是,两人相识仅一个多月,朱利安就写信向母亲宣布,他已经和心仪的中国女作家恋爱了。
在不断约会中,他们越陷越深。可很快,敏感的凌叔华就发现了朱利安给母亲信件中关于自己的露骨描写,她大为恼火,并威胁要中断他们的关系。可朱利安已完全离不开凌叔华,于是吵架后,两人密谋去北京幽会。在武汉,他们小心翼翼,可到了北京,一切都显得那么自然。甚至,凌叔华竟然带着朱利安去拜访了自己的很多作家和画家的朋友。
可再炙热的恋情总有面对现实的一天。朱利安从小生活在英国的布卢姆斯伯里文化圈,他的开放让他在与凌叔华热恋时,还与另外的女性关系匪浅,这让凌叔华难以接受。后来,他们的绯闻在武大的校园里被传得沸沸扬扬,而朱利安明确表示不打算结婚,凌叔华处境尴尬。随着甜蜜而来的是无止尽的争吵,凌叔华甚至以死抗争。无奈,朱利安开始筹划他们的未来,比如离开武汉。可计划还未实施,陈西滢终于知道了妻子的外遇。权衡再三,凌叔华决定放朱利安走。这一次,又一个诗人远离她的生活!
诗人为什么到康桥(今日之剑桥)来“寻梦”?他要寻的是个什么样的“梦”?为什么说那“梦”是被“揉碎”的“彩虹似的梦”?为什么又“不能放歌”,而只能“沉默”?揭开这些谜底,是揭示该诗核心意象的关键所在,是理解和揭开该诗思想感情内蕴的钥匙。
徐志摩一九二年去英国康桥大学研究政治经济,一九二五年、一九二八年两次到欧洲游历,都故地重游,但一九二八年徐志摩去康桥时,社会生活和个人生活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诗人这时再会康桥,心中的感情是十分复杂的,《再别康桥》写于诗人该年归国途中的十一月六日,发表于十二月十日《新月》第一卷十期。康桥,对于徐志摩的生命具有特殊的意义,可以说是他真正人生的起点,是其理想的孕育之所,是其情感中的一块圣地,是其生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在康桥学习期间与林徽音邂逅,引发了他一生的个人生活转折,开始了追求艺术化、理想化感情生活的历程。在徐志摩短短的三十五年的生命活动中,康桥是令其终生魂牵梦萦的地方,它孕育了诗人的理想,它慰藉诗人寂寞而悲苦的心灵。诗人曾三渡英伦,先后写下了《康桥再会吧》、《康桥西野暮色》、《康桥晚照即景》和《我所知道的康桥》等诗文,这就难怪诗人为什么要到这里来“寻梦”了。
诗人的“梦”首先是指对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的追求。一九一八年的徐志摩出国赴美留学,他后来言道:“我父亲送我出洋留学是想要我将来进‘金融界’的,我自己最高的野心是做一个中国的Hamilton”(《猛虎集》序)徐志摩梦想做中国的汉密尔顿,梦想成为一个政治家,为了这一夙愿,他忘却了父亲的叮嘱,醉心于研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为此,于一九二年又转到英国康桥学习,并在此确立了他的政治理想和社会理想,要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归国后,他办杂志、教书,发表文章,努力传播自由主义思想。但当时中国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外国列强蚕食鲸吞,国内封建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几年的国内生活,残酷的现实无情地打击了诗人那颗高傲的心,使他渐渐地失望,在中国建立英美式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愿望最终化为泡影。这对于信仰坚定并拥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成为一代政治家的徐志摩来说,无疑是极其痛苦而又无可奈何的,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心灵和精神的伤痛,实出自然。
“诗言志”,又“诗缘情”。对个人生活理想尤其是情感理想的追求和渴慕,又是《再别康桥》中所寻之梦的另一个主要内容。康桥,对徐志摩来说,正是他爱的圣地。他对林徽音的爱,与康桥是密切相关的。康桥成了徐志摩对林徽音爱的一个象征,一个载体。这也构成了他所寻之梦的内核和真正的秘密。
在具有浓烈的浪漫情怀的徐志摩看来,爱情与“上帝之爱”拥有相提并论的地位。徐志摩为这次真正的爱情,进行了他生命历程中的一次“冒险”,一次人生抉择。他承受了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各方面的压力,义无反顾、毅然决然地结束了令人痛苦无奈的无爱婚姻。但他与林徽音的爱情却无果而终。尽管如此,这次爱情经历始终让徐志摩魂牵梦绕,难以忘怀。始于康桥的无果的爱之“梦”,就这样被“揉碎”了,但她也变成了徐志摩情感生活的内在动力。每当他失意、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到康桥“寻梦”,便成了抚慰其精神和心灵创伤的良方和妙药。在追求林徽音失败,一度变得极度痛苦消沉的情景下,徐志摩结识了“忠厚柔艳的小曼”,两个人久已压抑的情感掀起了滔天巨澜。但对陆小曼倾情相爱的徐志摩再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接连不断的家庭纠纷,陆小曼奢侈成性造成的经济负担,人们的非议与幸灾乐祸,社会的批评,使徐志摩感到“阴沉、黑暗,毒蛇似的蜿蜒,生活逼成了一条甬道”在这种情形下,一向颇具西方绅士风度的徐志摩内心是何等痛苦。当他重登英伦,除了故地重游,重温旧梦,聊以抚慰内心的伤痛,他还能怎样呢!
在《追悼志摩》一文中指出,徐志摩的人生观“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政治理想和生活理想像“彩虹似”的美丽,但都被无情的现实“揉碎”了,只能永远地“沉淀”在康河的浮藻里。但“他不曾低头……他的诗作风也更成熟了……意境变深厚了,笔致变淡远了。”也正因如此,展现在读者面前的风度翩翩、飘逸潇洒形象背后的心灵创痛和无奈凄楚,很难为世人所感知。这是《再别康桥》中所呈现的情感表象与深层意蕴的矛盾和落差的真实状态,这真实的状态也正是由核心意象“梦”的内蕴复杂性、丰富性所引领主导的。
参考文献:
[1]苏姗・朗格:《情感与形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2]郁达夫:《怀四十岁的志摩》,韩石山选编,《难忘徐志摩》,昆仑山出版社,2001。
1920年,随父游历欧洲这样的头彩,终砸到头上。随父游历欧洲,是林徽因一生最大的转折点。在英伦,她得遇徐志摩。
我们有理由相信,1920年初秋的一天,伦敦大雾初霁,23岁的徐志摩,是以焕发的容光、轻盈的脚步走入林长民家客厅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他美容光焕。
林徽因面前的志摩,至少裹挟3个证书:北大毕业证书、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学学士学位证书、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证书。徐志摩亦怔忡不已:面前的少女,有着清亮柔美的眼睛,分明有一股异样的灵气,在她的瞳仁氤氲。
林徽因有没有爱过徐志摩?这不重要。关键是,她曾被徐深深吸引,她的情感,被徐启蒙过――她所谓的“富于启迪性的友谊”,他俩有过“交会时互放的光芒”,是的,徐志摩的爱情圣火,是少女林徽因点燃的;徐志摩的诗情,也是少女林徽因剥茧抽丝的。
1921年10月,林徽因随父亲林长民提前回国。她想以不辞而别的方式冷冻徐氏那疯狂的热情。徐志摩追回国内。而林的情感,已非徐所能左右。
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林二人以金童玉女的形象相伴左右,与老人的鹤发相映成辉。徐林同台,流利的英语、俊秀的扮相,举座皆惊。
1931年春天,林徽因打沈阳回北平香山疗养肺病,徐志摩时去探望,一时“浮言”四起,徐志摩不得不屡次向陆小曼剖白心迹。
1931年9月,林徽因吐出《深夜里听到乐声》的心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3个月后的11月,志摩飞天。梁思成将飞机上的一块残骸带回来,林徽因将其挂在卧室的墙上,生受个中之痛。潜意识里,她根本就想以这种唯美的方式“长相思”地永久相爱?
冰心好似春天,如春花般烂漫、纯真。
春之烂漫 {烟台冰心纪念馆}
“童年呵! 是梦中的真,是真中的梦,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一个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开始回忆了,可不管走的多远,去过多少地方,走过多少路,看过多少风景,可童年的故乡永远是那一抹回忆时含泪的微笑,羁绊着你的脚步……
烟台与冰心之间有着太多的情感联系,尽管冰心后来去过很多地方,在很多地方停留过,可烟台始终是她一抹回忆时含泪的微笑。“一提起烟台,我的回忆和感想就从四面八方涌来……”烟台是冰心“灵魂的故乡”,烟台也承载了她无限的情感。
冰心纪念馆,坐落于烟台山公园山阴。去烟台冰心纪念馆的路上,我们看到了烟台山的美丽。大海从三面环绕着,天空湛蓝,海水清澈,而沿途树木葱郁,风光旖旎,令人着迷。但靠近纪念馆,我们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到了烟台的历史与过往。一路前行,我们看见了风格各异的建筑,有西式的、古典式的、中西合璧式的,呈现出不同国家的不同历史文化特色。这些都无声的诉说着这里经历的往事,是过去历史的缩影和见证。也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文化环境下,冰心的那颗爱国心慢慢萌芽,逐步生长……
冰心纪念馆,是原东海关税务司检察长官邸旧址,也是冰心幼年游玩的老地方。未进纪念馆,就远远的看见门前庭院花草中立有冰心坐像。冰心老人坐在藤椅上,微笑着看着人们,慈祥的脸庞上透露着宁静与祥和。也许想向我们诉说着什么,也许静默无言,却透出万千情感,让人感到亲切与温暖。
纪念馆也是典型的英国亚洲殖民地外廊式建筑。砖木结构,四面坡瓦屋顶,建筑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经历了整修依旧焕发出夺目的光芒。走进纪念馆,能看到舒乙提的“冰心与烟台”五个大字,字上面的贴画写着冰心老人的话:“一提起烟台,我的回忆和感想就从四面八方涌来……”这句话道尽了她对烟台的情感,而后人修建地这个纪念馆也道尽了烟台人对她的无限追忆。
纪念馆分为“大海的女儿”、“割不断的乡情”、“无尽的眷恋”和“永远的冰心”4个部分。从一个展厅到另一个展厅,墙上都挂满了图片与文字。全是当年的故事,也全是今人的追忆。从冰心小时候和父母在一起的懵懂童年,到长成婀娜少女。从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再到步入婚姻殿堂,到最后经历了风雨,看尽世间繁华的世纪老人。漫长而丰富的一生浓缩成图片与文字向人们展示着这个老人的一生,与烟台相关的故事,与烟台无关的成长。屋里还陈列着与冰心相关的书籍、信件等文物和之前她用过的生活物品。人们希望通过这些来展现冰心老人的一生,展现她经历的人生故事。
当我的脚步覆盖在她曾经走过的风尘之上,当我驻足聆听,聆听这里曾经的故事,希望从冰心老人的过去寻找到那份纯真、那份童心、那份真诚,那份爱国心的来源,给我指明漫漫人生路……可冰心老人成长的足迹已消逝在时间隧道的尽头,岁月留给我们的只是一些支离破碎的琐忆。但也正是这些破碎的时光告诉了我们一个人的成长,一个人的奋斗与坚持。看着纪念馆里随处可见的玫瑰,想起了冰心曾写到:“我喜爱玫瑰花,因为它有坚硬的刺,浓艳淡香,都掩不住她独特的风骨。”我突然明白了真正不朽的行囊是带在你心上的大景致,探寻先人足迹,踏访古人故居,或许只为追寻那份岁月无法掩盖的芳华……
小贴士
交通:冰心纪念馆位于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朝阳街烟台山公园内,市内乘坐公交车可直接抵达。
门票:50元/人。
看点:公园里有亚洲现存的最大的近代领事馆建筑群,是集海滨自然风光、开埠文化、文物遗址、人文自然景观和异国风情于一体的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徐志摩好似夏天,如夏花般爱的绚烂、热烈。
夏之绚烂 {海宁徐志摩故居}
天空中没有飞鸟的痕迹,但它已飞过。徐志摩飞过,但这个世界却留下了他太多的痕迹。他本想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人们的无限追忆,留下了让后人津津乐道的绚烂的爱情,还有太多的故事与传奇。
当车慢慢的驶进海宁,脑海中全是徐志摩的诗句与他的传奇故事。一直很好奇这是怎样的一个人,看过了什么样的风景,经历了什么样的哀怨悱恻,才会写出那么美的句子,追寻那么美丽的爱情。徐志摩就像一个谜,而此次去他的故居就想缓缓揭起这层神秘的面纱。
海宁硖石镇西河街17号就是这位诗人曾经的住所,这是一幢红砖与灰砖相间砌成的小洋楼,也是当年这个地方的第一座洋楼。从外观就可以遥想当年徐家的辉煌,也许这样的家庭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浪漫的诗人。楼的风格中西合璧,古典雅致,楼下深黄的印花地砖是从德国进口的,而窗上的彩色玻璃则是从法国进口的。
总体看去,小楼前后两进,主楼三间二层,前面是东西厢楼,与门斗围合成前天井,后楼亦三间,与主楼及东西厢楼连接,形成四面围合的走马楼形式。流连其间,总想在其间追寻些什么东西,希望在新旧时光在同一地点的错乱、恍惚之中,明白当年这位诗人的所思所想。希望明白“有风听风,在块块的墓碑间且自徘徊,等斜阳淡了再计较回家”的独特浪漫,希望明白“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的那种云淡风轻。也许这些都被埋进了日光里,不再被开启……
关键词:小剧场;林徽因;再别康桥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4)11-0040-01
一、《再别康桥》的历史背景
这个歌剧的剧名来自于徐志摩的同名现代诗,因此在该剧中很多处都是用了徐志摩和林徽因的著作内容,这个故事讲述了在20世纪20年生在一群文人学者之间的爱情和友情故事,整个故事非常适合用一部小剧场歌剧来表达,凡是看到这个剧的观众都会有这种感觉,这也是该剧能够大货成功的关键因素。
该剧的背景是一个人才辈出、思想大解放的年代,也是新式教育在中国蓬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广大学生中教育救国成了众多人推崇的思潮,在众多新型知识分子中,林徽因也在其列,他就是新式的诗人又是我国以为出色的建筑师。在那个年代,她和她丈夫梁思成在国外学成归来,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中国古典建筑,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文学方面,林徽因出身大家闺秀,自幼饱读诗书,长期的影响成就了她独特的高贵气质和艺术修养,也奠定了她在中国现代文坛的独特地位。
林徽因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其身后有众多的追求者,其徐志摩就是其中一个。徐志摩早年留学英国,随后加入了新月社,也成为了新月社最有影响的代表性诗人。徐志摩是一个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并存的思想者,但是其一生感情坎坷,作为诗人的他收到了文学的洗礼,形成了他追求梦想、崇尚自由的性格。
林徽因和徐志摩那些尘封的陈年往事,早已被岁月消磨殆尽了。提起林徽因,不能不说再别康桥。就是因为康桥日记才引起了两个女人的争夺战。林徽因如此着急地要那残存的康桥日记的目的更多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情感隐私。任何一个女人都会这样做,何况知名度很高的林徽因。从情理上讲,林徽因固然讨要日记也合情,凌叔华留中不发也合情,因为死者曾说日记将来要给前者收藏,因为死者也说过材料要留给后者为他作传的。于是,在这场“八宝箱”的争夺战中,每个人似乎都有一肚子委屈,却唯独没有人觉得这箱子以及箱中物品从法律上讲应该属于陆小曼。除却“八宝箱”里的两册陆小曼日记,从凌叔华那里取回后的确交还给了陆小曼,但“八宝箱”里的其他徐志摩的遗物,难道与陆小曼无关吗?作为死者徐志摩生前唯一合法的妻子,陆小曼才是徐志摩遗物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八宝箱”理应归属陆小曼。虽然徐志摩是因为陆小曼而死,但是陆小曼毕竟是徐志摩的合法妻子,人们都津津乐道的林徽因和再别康桥永远是一个美丽的话题,可惜林徽因和再别康桥背后的那些鲜为人知的辛酸往事,却很少有人知晓了,康桥日记早已淹没在红尘的烟云渐渐消散了。
二、对“小剧场歌剧”的理解与认识
“小剧场歌剧”是一种新兴的歌剧形式,因为其演出规模较小,可以进行互动和发挥,这也使得他具有天然的活力和亲和力。歌剧艺术虽然起源于西方,但是它现在逐渐的走向了世界,也成为了世界性的艺术。歌剧的发展在中国有其独特的形式,也使得歌剧在中国和我国古典艺术相结合,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作品。
三、林徽因的形象和唱段
从整个《再别康桥》中来看,这部歌剧从音乐形象上深刻表现了女主角林徽因高度的艺术形象和传统的知性的性格。在作曲家的身上也着重的体现了鲜明的民族性,使得高雅的音乐剧也逐步的通俗化了,这样以来更加的贴近了观众。从作曲上更加注重音乐的旋律感,更加体现了优美的旋律是优秀的音乐作品的基础,也是的该剧能够较好的传达感情。在注重音乐旋律的同时,也同时加强了音乐在该剧的作用。纵观整剧,在一部分场景里,徐志摩和林徽因化身为印度诗圣泰戈尔里的爱神和公主齐德拉,在舞台上,徐志摩扮演的爱神高昂地唱起了《理想之爱》,而其后爱神和齐德拉一起了唱了一段好听的音乐二重唱《我的爱》。
在第三部分《再别康桥》中,林徽因将与梁思成同去美国留学学习建筑的事情被梁思成知道后,梦想和现实的差距让他陷入沉思,时间骤转仿佛回到三年前在英国留学时告别的那个夜晚。他惆怅而又深情地唱起了《再别康桥》的主题:“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女主角以女高音弱声深情地回应着,似乎是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藏,“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她好像已理性地下了决心,是一种安抚和离别之情。两人的音乐和谐深情地交织在一起,形成这首著名二重唱。
总之,在小剧场歌剧的发展之路上,歌剧《再别康桥》以其独特的内容和浪漫的爱情情节,让很多观众流连忘返。而剧中的林徽因也在剧作家的笔下被成功的刻画为一个极具人格魅力和艺术感染力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这也说明了,在歌剧创作过程中,人物的个性越鲜明、越生动,作品的生命力越长久。
参考文献:
[1]潘婷.浅谈中西方戏剧在起源、内涵与形式上的差异[J].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01).
[2]慕羽.中国音乐剧:在民族化与世界性之间寻找平衡点[N].文艺报,2011.
徐志摩和穆旦都是以来中国新诗坛的重要诗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的高呼“民主”与“科学”,顺应了时代潮流,为西方文化的传入创造了有利条件。随着出身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知识分子学成归国以及通晓西方语言的学者们译介的西方文学作品不断涌现,西方文化大量涌入中国知识界。由于古国文明的根深蒂固以及新的文明带来的冲突与不适,中西文化的融合注定要经历了一定的磨合期,这在不同时期的文人作品上打下了烙印。 同为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爱情诗,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穆旦的《诗八首》向世人展示了诗人对爱情的不同体验,这种差异不只是个人的,更是时代的、民族的。本文将从跨文化的角度,从思想境界和表现手法入手并结合诗人的背景经历,对两首诗歌进行对比研究。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以下简称“徐诗”)一诗写于1924年徐志摩陪印度诗人泰戈尔访日期间。诗人从离别之际日本女郎刹那间的低头入笔,将女郎深情柔媚的风姿表现得入木三分,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对方难以割舍的爱慕敬仰之意。日本女性贤淑、温存与端庄的仪态以及诗人多情善感的形象跃然纸上。“水莲花”绝非简单的喻体,寥寥数字,蕴含着独特韵味。熟谙中国文化的人一眼就可看出它在古代诗词中的地位——它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常用“意象”,和“月亮”、“红梅”、“清秋”等“意象”一样,都能引起特别的情绪体验。这是一种沉淀已久的民族文化心理。
穆旦的《诗八首》(以下简称“穆诗”)写于1942年,24岁的诗人刚刚毕业于著名的西南联大。如果说徐诗给人的感觉是甜蜜中带着忧愁,那么穆诗便是深沉中夹着晦涩。在穆旦的笔下,爱情变得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充满变数,感情如线团般缠绕难解,陷入重重纠葛矛盾之中。这里有表白时的心意不相通“相隔如重山”,有拥抱在一起时“那未成形的黑暗”带来的惴惴不安,有熟识后相同带来的怠倦和差别带来的陌生,有两相情愿后在合二为一中的平静,等等。爱情仿佛是个五味瓶,酸甜苦辣个中滋味让坠入其中的人们一一尝尽,完全没有少男少女想象中的浪漫美好。况且,不仅有“你”有“我”,更有“他”、“它”,一些让人无可奈何的黑手强行介入,弄得本已纠结的恋人世界一团糟。
回味徐诗,读者或许会有似曾相识感,脑海里会浮现出中国古代才子佳人式的理想爱情模式。这个日本女郎也许就是在古代文人中广为传唱的崔莺莺、王昭君、李香君,这个诗人可以是张生、汉元帝、侯方域,一个温柔美貌能识大体,另一个多才专情,双方心心相印,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显然,徐诗隐含的爱情模式是中国式的零矛盾爱情模式。“只羡鸳鸯不羡仙”,古人对这种理想爱情充满期待和向往,当现实总让人失望的时候便借文人之手以大团圆结局来寄寓这份情结,有时不惜运用浪漫主义手法让男女主人公起死回生,然后白头偕老。因而,徐诗所激发的审美体验也是中国式的集体体验:当美(缱绻甜蜜的爱情是美的一种)不能实现时,留给人们的便是惆怅与遗憾,即如诗人所说“甜蜜的忧愁”。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并不是一见钟情、心心相印那么简单。爱与被爱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生的必经阶段。如同生活中诸多事情是复杂的、充满矛盾的,爱情也并不总是中国古典式的理想浪漫,而是双方心灵的磨合,是一场久经考验的心理战。穆旦奉献的不只是诗,更是残酷的真实。在穆诗中,爱情是矛盾重重的、残酷的。交战的双方不仅是作为个体的“你”、“我”,更有个体人格的分裂面,即自我灵魂的斗争。例如,“他存在,听从我底指使,\他保护,而把我留在孤独里,\他底痛苦是不断的寻求\你的秩序,求得了又必须背离。”这样陌生化的表现手法是西方式的象征手法。结合上下文可知,“他”并非第三者,而是内在自我、具有个性精神的自我的象征。很显然,作为个体的“我”已分裂成内在的自我和外在的自我,外在的自我追寻爱情,对“你”不可自拔,内在的自我感受到真实存在的孤独,维持个人的存在感,同时又为外在的自我寻求出路。按照西方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个体的存在是孤独的,孤独又是永恒的。“你”作为真实存在的个体生命,内心活动是复杂多变的、不固定的,因而“我”求得了又必须马上背离。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人的心灵也是如此,从穆诗中可以窥见人性的深刻复杂。《诗八首》大量运用象征手法,使得诗句晦涩,语义较难把握。例如,“我看见你孤独的爱情\笔立着,和我底平行着生长!”,爱的双方应该是两棵独立支持的“巨树”,它象征着一种互为依存又互不依赖的爱、一种坚强的人生之爱,颇具现代独立意识。穆诗所表现出的理性精神,除了与诗人慎思明辨的个性气质有关,更与诗人所受的文化熏陶有关。在思维形式、创作风格和表现方法等方面,穆旦深受二、三十年代的西方现代派诗人爱尔兰的叶芝,英国的T.S.艾略特和奥登等人的影响。穆旦的同学、好友赵瑞蕻甚至理出了“这么一条线索:布莱克—惠特曼—叶慈—艾略特—穆旦”1。穆旦冷眼旁观人生与生活,目光犀利睿智,从切实的个体体验入手,逐层揭开事实(如爱情)的残酷面目。这与西方文化追求真理和智慧、注重个体价值的传统不谋而合。穆旦诗歌的成功正在于他对中式思维的超越,正如评论家王佐良先生所云:“他(穆旦)最好的品质却全然是非中国的”、“穆旦的胜利却在于他对于古代经典的彻底无知”2。
徐志摩曾赴美国和英国留学,也是沐浴过欧风美雨的人,为何他的《沙扬娜拉》仍然表现出浓厚的古典审美情趣呢?有学者甚至把他的这种审美理想概括为“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3。作为诗人的徐志摩是中国“新月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新月派根据其诗风的变化,以1927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徐志 摩,与诗人闻一多共同提倡“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的 “三美”主张。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词藻,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不难看出,这种审美主张是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唐代诗歌影响的。作为一位现代诗人,徐志摩是单纯天真、温和敦厚的“自由之子”,带有中国道家“逍遥游”和中国儒家“中和节制”的气质。但是,并不排除西方文化精神诸如民主个人主义、英国式的小布尔乔亚思想对他的影响,使他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爱”和“美”有着独到的体验。这二者并不矛盾,统一于他那颗潇洒不羁的灵魂。当他把在生活中感受到的古典意境和氛围化为诗篇时,他也就是完成了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雪花的快乐》、《沙扬娜拉》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后期新月派和以“雨巷诗人”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诗派更多传达的是现代人处在迷茫时代的痛苦的情绪。徐志摩的《我不知的风往哪个方向吹》为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全篇运用象征手法抒写时代的悲哀、个人内心的苦闷,诗风稍显颓废。
打开了中西思想交流的大闸门。中国新诗自从诞生之后,就面临着向传统寻求资源和向西方汲取营养的双重问题。在纷繁复杂的流派当中,大致可以摸索出两条线索:一派是古典派,一派是西化派。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和穆旦的《诗八首》可分别代表两派的精华。但两派并不是水火不容的对立关系,而是处在有意或无意的影响交流之中。随着局势的变迁、时代的需要以及诗人们的不断探索尝试,中西慢慢走向融合,于是形成了既有时代特色又有民族特色的中国现代诗。从初期《尝试集》的稚嫩生硬,到四十年代穆旦《赞美》的圆融贯通,中国新诗走过了坎坷的现代化道路终至成熟。而穆旦,中国现代文学上的杰出诗人,有意识地借鉴和主动吸纳西方现代主义诗歌传统 ,并植根于自身文化传统和独特的生命体验之中,在创作上融会贯通、独树一帜,“是新诗现代化发展道路上的一次革命性的冲刺”4。
注释:
[1]杜运燮等编:《一个民族已经起来:怀念诗人、翻译家穆旦》;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王佐良:《一个中国诗人》,《穆旦诗集(1939-1345)》“附录”;1947年5月于沈阳自费出版。
[3]李怡:《古典理想的现代重构──论徐志摩与中国传统诗歌文化》;[J]江海学刊;1994年04期。
【中图分类号】 I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6-294-1
徐志摩于1897年生于浙江海宁县硖石镇,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青年时曾在国内外众多知名学府就读,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影响,这就促使他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对诗歌给予更全面、深入的认识和发挥,为其以后的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作为新月社的发起人及成员之一,他在早期深受闻一多等人的创作影响,大体遵循了格律的体式进行创作,但是徐志摩并没有囿于格律的束缚。他热切追求“爱”、“自由”和“美”,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起来,形成了徐志摩诗歌特有的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徐志摩在诗歌中真挚地抒发着性灵,追求着个性解放,他的诗歌特别是其中影响最大的抒情诗,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再别康桥》中,面对康桥周围的诸多美景,徐志摩却着力描写了康河中的青荇、柔波及河畔的金柳。这本是一首别母校的诗歌,但是却通过描写其他事物来侧面表达自己对母校的依依惜别之情,这不仅不是欠缺对母校的爱与不舍的表现,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爱得太深,才不忍正面面对这一现实:面对即将别离的母校,依依惜别的心绪溢满心胸,导致诗人不愿正视这一现实,更不愿正面描写本不愿远离却又不得不挥手别离的母校,于是选择了用一一状写与母校相关的事物的方法一方面表达着对母校的爱恋,而另一方面则用来平缓内心的不舍与痛苦。在《她是睡着了》中,诗人以丰富的想象,临摹意中人的睡态,用“白莲”、“琴弦”等富有诗意的物象,营造出美妙的意境。《沙扬娜拉》中的意象则是一朵不胜娇羞的水莲,用以状写日本女郎温柔多情的神态,贴切传神。《婴儿》用产妇对婴儿的企望象征地表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而在《先生!先生!》中用“一个单布褂的女孩”追赶飞车乞讨的画面,刻画出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雪花的快乐》一诗,诗人以“雪花”自称,用飞扬的雪花的意象,巧妙地传达了执着追求真挚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翡冷翠的夜》中将两人之间的关系想成“残红”,迎风飘落,宁愿是“叫人踩”后“变泥”,而不希望维持这“半死不活”的状态。其中包含了反对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性解放的积极因素在其中。
二、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徐志摩在诗歌创作中常常使用重叠、反复、排比的手法。《再别康桥》在开始的短短四行中,三次反复使用“轻轻的”,造成缠绵中不乏轻快的韵律,在节奏感之外给诗增添了一种音乐上的旋律。《雪花的快乐》在每一节的最后一行都对“飞扬”或“消溶”进行反复,增添了悠扬、轻柔的韵律。而在音节运用方面,徐志摩借用了西洋押韵的方法:“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再别康桥》)与“草上的露珠儿,颗颗是透明的水晶球,新归来的燕儿,在旧巢里呢喃个不休”(《草上的露珠儿》)运用的是交韵。而“青布棉袄,黑布棉套,头毛半秃,齿牙半耗;肩挨肩的坐落在阳光暖暖的窗前,畏葸的,呢喃的,像一对寒天的老燕;”(《古怪的世界》)使用的是随韵。“女郎,散发的女郎,你为什么彷徨,在这冷清的海上?女郎,回家吧,女郎!”(《海韵》)则运用了抱韵。
三、章法整饬,同时又灵活多样
在徐志摩的诗中,有一类是比较整饬的方块形,讲求句式、字数的整齐划一,如《云游》、《康桥再会吧》,这些诗中每一行的字数大体都相同,比较整齐,而还有一类则是运用退格,造成一种参差错落的美感,章法上变得灵活多样,例如《再别康桥》、《偶然》。他的诗虽是以四行一节式居多,但从整体上看,节式、章法、句法等都各有变化,能够做到既讲究诗形而又能不为其束缚,整饬中有变化,使诗歌呈现出灵活多样的体式。在《雪花的快乐》中,每节前4行都很整齐,大抵每行均为9个字,而第5行则使用了重叠反复。《再别康桥》中每节4行,隔行押韵;一、三行稍短,大抵6个字,二、四行稍长,大抵8个字;诗行呈现出有规律地长短错落,而从整体上看又是大段整齐、匀称的样貌。相较于《爱的灵感》长达96句的长篇巨制,《翡冷翠的一夜》共74行,而《沙扬娜拉》只有5行,《火车擒住轨》一节更是仅2行。这些诗足见其句法、章法的变化多端。
四、文辞丰富,富于想象力。
徐志摩的诗富于想象力,表现为文辞的丰富,辞藻的华丽。夕阳中的金柳、潭底倒影的彩虹等等意象织成了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使《再别康桥》别具一种温柔绮丽的风情。《在病中》更是一口气连用7个比喻来形容害病中的心情以及一瞬间的回忆。《诗》中描述了童年天真浪漫情景,“安琪儿的仙府”以及在其中的快乐,在诗的结尾处更是描画了“奇异的精灵”、“天庭”、“白云”、“明星”等等意象,通过发挥奇异的想象,诗人为读者描摹了一幅风格明丽的童趣生活和天上世界。
由以上四点特色构成的诗歌,成就了一个诗人徐志摩,更将他的诗跨越时空优美地呈献给了读者。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再别康桥》
他是这么悄悄地来,又这么悄悄地走了。他虽然不曾带走人间的一片云彩,却把永远的思念留给了中国诗坛。
想作诗便作一手好诗,并为新诗创立新格;想写散文便把散文写的淋漓尽致出类拔萃;想恋爱便爱的昏天黑地无所顾忌,这便是我们此刻面对的徐志摩。他的一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那短暂的如同一缕飘向天空的轻烟的一生,甚至没有来得及领略中年的成熟便消失了。但即便如此,他却被长久地谈论着而为人们所不忘。他的率性天真的短暂比那卑琐而善变的长久要崇高的多。
象徐志摩这样做一个诗人是幸运的,因为他被人们谈论着。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写诗的人都能获得这般宠遇的。也许一个诗人生前就寂寥,也许一个诗人死后就被忘却。历史有时显得十分冷酷。徐志摩以他短暂的一生而被人们谈论着这么久,而且谈论的人们中毁誉的“反差”是如此之大,这一切就说明了他的价值。不论是人们要弃置他,或是历史要忘掉他,但他却在人们抹不掉的记忆中顽强地存在着。
多世纪过去了,我们今天仍然觉得他以三十五岁的年华而“云游”不返是个悲剧。但是,诗人的才情也许因这种悲剧性的流星般的闪现而益显其光耀:普希金死于维护爱情尊严的决斗,雪莱死于大海的拥抱,拜伦以英国公民的身份而成为希腊的民族英雄,在一场大雷雨中结束了生命……当然,徐志摩的名字不及他们辉煌。他的一生尽管有过激烈的冲动,爱情的焦躁与渴望,内心也不乏风暴的来袭,但他也只是这么并不轰烈甚至是悄悄地来了,又悄悄地走了。但这以来一走之间,却给我们留下了恒久的思念。
也许历史正是这样启示着人们,愈复杂的诗人,就愈有魅力。因为他把人生的全部复杂性作了诗意的提炼,我们从中不仅窥见自己,而且也窥见社会。而这一切,要不凭借诗人的笔墨,常常是难以曲尽其幽的。
学生《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一直以来,喜欢读徐志摩的诗,他的诗意念完整、韵味独特、他既善于写实,又善于写心念。他的诗充满伤感、哀怨,洋溢着春息、清新自然。他的诗驰骋着想象、切实的.虚拟。今天读了他的散文《翡冷翠山居闲话》感受颇多。
文章源于生活,源于他的所见、所闻、所想,但其核心又是心灵的追求,对现实的不安与苦闷,对人生的迷茫和同情,对超自然的渴盼与祈祷。他善于在大自然中发现,细腻地刻记着自然界最细微的美。正如文中第一自然段所描述的“阳光正好暖和,决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它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它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连着一息滋润的水气,摩挲着你的颜面,轻绕着你的肩腰,就这简单的呼吸已是无穷的愉快;空气总是明净的,进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秀美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的鉴赏。”读到这里不免让人浮想联翩,多么美妙的景象,字里行间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一切万物近在眼前。
文中还描述了他渴望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而且摆脱世俗的喧嚣,达到灵与肉的统一。文中描写道:“平常我们从自己家里走到朋友的家里,或是我们执事的地方,那无非是在同一个大牢里,从一间狱室移到另一间狱室去,拘束永远跟着我们,自由永远寻不到我们;但在这春夏间美秀的山中或乡间你要是有机会独身闲逛时,那才是你福星高照的时候,那才是你实际领受,亲口品尝自由与自在的时候,那才是你肉体与灵魂行动一致的时候!朋友们,我们多长一岁年纪,往往只是加重我们头上的枷,加紧我们脚胫上的链,我们见小孩子在草丛里在沙滩里在浅水里打滚作乐,或是看见小猫追他自己的尾巴,何尝没有羡慕的时候,但我们的枷,我们的链永远是制定我们行动的上司!……”品读到这里,我不禁感受到自己对生活的期盼不尽如此呢?每天我们生活在尘世间,要给自己带上一个面具,要把真正的自己埋藏起来。我何尝不是如此呢?在领导同事面前,要以笑示人,以表恭敬;在嬉笑打闹的学生的面前要摆出一副“师道尊严”,让学生望而生畏,要不何以服众;在小女面前,要拿出母亲的架子,唠唠叨叨,不厌其烦。
学生《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这篇散文,诚如题目所示,只写了“巴黎的麟爪。”“巴黎”,本身就是一个迷人的字眼。它说不完,道不尽,它是一座堪称近代人类艺术褓姆的城市。一代代的艺术巨匠在巴黎弘阔的舞台上勿勿走过;把无数动人的事迹,永恒的美,凝固在罗浮宫的每一块砖瓦里,投映在赛因河的柔波中。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生活与艺术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生活即是艺术,艺术即是生活;没有哪一座城市象巴黎那样,把此岸和彼岸拉扯得那么近,现实即是理想,理想即是现实。作为艺术家的徐志摩来到他朝思幕想的艺术之都,如同游子寻见慈母,可以想见他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文章一开始,作者就以他特有的富于激情的笔调,直接表达了感受“咳,巴黎!到过巴黎的一定不会再希罕天堂;尝过巴黎的,老实说,连地狱都不想去了。整个的巴黎就像是一床野鸭绒的垫褥,衬得你通体舒泰,硬骨头都给熏酥了的。”
作者是直抒胸臆的,然而,于不经意之中,更在营造着氛围。这种氛围让你无法克制自己要与作者一起神游巴黎,聆听作者漫谈对巴黎的观感。作品描绘的天堂般的,充满诱惑的巴黎,并不仅是光明、微笑、欢畅的,同时也交织着黯淡、惆怅和悲怆。然而,这篇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作者以他敏锐的观察力,道出了巴黎人的独特之处:虽失意仍不失对人生的希冀;虽厌恶却不掩挚切的友情,贫困潦倒并不碍对艺术的痴迷;真诚而不势利,洒脱而不猥琐,这正是巴黎不和谐中的和谐,杂色中的同一,巴黎的诱惑在于斯,美亦在于斯。作者印象式地漫谈了巴黎以后,便象摄影机一样,缓缓地推近,讲述了两个巴黎人的故事。一个美丽又聪慧的女郎,十七岁时由父亲安排嫁给了一个英国绅士,可两人之间并无真正的爱情,婚后生活毫无幸福可言,四年后,女郎离婚回到了巴黎,不久,她疯狂地爱上了一个来巴黎求学的菲律宾少年,并抛弃了一切跟着这男人来到东方,谁知男子的家庭坚不容她,男子不久也丢了她,她只好以做褓姆维生。不久,一封老父病危的电报又将她拉回了巴黎。
回到巴黎后,父亲已病逝,重重打击在女郎的心灵上留下深重的创伤,女郎这样表述她此时的心境“从此我在人间还有什么意趣?我只是个实体的鬼影,活动的尸体;我的心也早就死了,再也不起波澜。”然而,死去的只是过去的痛苦,不是女郎的心灵,女郎“每晚还是不自主的到这饭店里来小坐,正如死去的鬼魂忘不了他的老家。”她无法忘却她与情人在这饭店里度过的短暂却刻骨铭心的时光,在这里,她曾倾注满怀的柔情,疯狂地爱恋一个不是贵族,也不是富人的东方人,“秘谈”、“欢舞”、“梦魂缭绕”、“太深,太真”的爱……
享受爱情是幸福,是美,追忆往昔的爱情何尝不是幸福,不是美?能够在屡受挫折后,仍能玩味那本属不堪回首的往事不仅是美,而且是崇高了。在女郎表示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一颗鲜活、热烈、充满柔情的心灵。这正是巴黎人的真诚,巴黎人的洒脱。饶有趣味的是,在这个女郎的身上,读者能看到作者自己浓重的投影。女郎如泣如诉的诉说道出的是徐志摩的心曲:“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甘愿世之不韪,竭全力以斗”“去到那理想的天庭——恋爱,欢欣、自由。”徐志摩是把爱看作生命一样重的,“丢了这可厌的人生,实现这死在爱里,这爱中心的死,不强如五百次的投生?”所不同的是,女郎的爱情是一场悲剧,而作者最后获得了爱情。第二则讲述了一个巴黎画家的生活故事。画家住在一个狭小、昏暗的小阁楼里,屋里更是一个“垃圾窝”,作者象开清单一样列出了屋里的陈设“精窄的床坐起会扎脑袋,书桌上更是应有尽有:烂袜子、脏手绢,压瘪了的热水瓶子,断头的笔杆,断齿的梳子,可疑的小纸盒儿,权当梳妆台兼书架的破木板箱,烂苹果,破香蕉……这一切作者之所以不厌其详地一一介绍主要为下文作铺垫,衬托出人体美会把这垃圾窝变成金壁辉煌的艺术宫殿,随着画家的自数家珍——一件件稀世艺术珍品,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壁上的疙瘩,壁蟢窠,霉块,钉疤,全化成了哥罗画帧中‘飘飖欲化烟’的最美丽树林与轻快的流涧;桌上的破领带及手绢烂香蕉臭袜子等等也全变形成戴大阔边稻草帽的牧童们,偎着树打盹的,牵着牛在涧里喝水的,手反衬着脑袋放平在青草地上瞪眼看天的,斜眼溜着那边走进来的娘们手按着音腔吹横笛的——可不是那边来了一群娘们,全是年岁青青的,露着胸膛,散着头发,还有光着白腿的在青草地上跳着来了。”由于有了美的闪光,狭小昏暗的破阁楼竟成了田园牧歌式的风景胜地。
由画谈到了模特,由模特引出了画家的细述人体美。“人体美也是这样的,有的美在胸部,有的腰部,有的下部,有的头发,有的手,有的脚踝,那不可理解的骨胳,筋肉,肌理的会合,形成各各不同的线条,色调的变化,皮面的浓度,毛管的分配,天然的姿态,不可制止的表情。”画家的津津乐道使读者和作者一样,不能不对这阁楼里的一切如此不和谐而感到惊愕。简陋的画室与模特美好的形体,生活的困窘与画家心灵的高蹈,这仿佛是“荒唐、艳丽、甜蜜的梦,”然而,它确实就是眼前的实在。在现实中寻求理想,在人生中追寻梦境,这是一种人生境界,这就是美,就是艺术。从这里,我们看到的同样是巴黎人的真诚和洒脱。
这篇散文写的是举世闻名的巴黎的“麟爪”,作者没有去写绚丽的罗浮宫,壮观的凯旋门,迷人的赛因河,而是把视角投向社会的底层,写的是悲怆落漠的心灵,阴暗丑陋的画室,作者仿佛有意要设制不和谐,然而精细的读者却能从这表面的不和谐中,悟出巴黎迷人的所在,不由得不敬佩作者精妙的构思、材料选择,娓娓叙述又都是在不经意中。巴黎人真诚、洒脱,作者和他的这篇散文同样如此。
烟花之所以灿烂,不在于它有多次生命,而在于它在发出光焰的那一刻,已经留住了永恒。
学生《徐志摩散文》读后感
从志摩先生谈起,心中不由得为其感慨,他是一位具有一定影响性的文学家,也是一位对生活热爱的人。1920xx年开始长期的诗歌创作,后来读到的诗歌一部分来自这个时期,受英国唯美派诗人的影响,认为艺术至上。曾经写过不少优秀的作品,深受读者的喜爱。
《徐志摩散文集》是一部精选的散文著作,带给我的当然是少不掉的欣喜,每读一章都会深陷其中,过后便养成了闲余中的趣子。
其中印象最深的是“欧洲漫录”这篇散文,富有幽默感,又不失哲理性和语言刚柔并工的表达。让读者深陷其中,体会其中的情感。
对于托尔斯泰的书与人的看法及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对于莎士比亚的回信,更让读者了解他为人礼貌,性情温和的另一面。
可不幸的事情终究会发生,因从南京乘机去北平路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他告别了自己光辉的一生。虽死犹荣,用在这样一位诗人身上,不容置疑。他的逝世是对文学历史上的一次深痛的失去,一位正处风华正茂的年龄,还没有结束的人生就这样画上了句号。
可他的一生是精彩的,在散文中,与泰戈尔的对话,相当的好,能与这样一位印度诗人如此联系,并与他环游亚洲,也不失为一种成就。并影响着徐志摩对于印度洋的恩情。
游历学习的志摩先生,写出了一批感人肺腑的散文,有对于环境,事物的描写,也有对于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