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4: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意大利德国,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AC米兰以荷兰三剑客闻名天下,不过三个荷兰人却难称队史第一,因为在他们名动江湖三十年前就有三位北欧来客曾搅得意甲风生水起。
意大利足协在1951年放宽了对外援的限制,米兰最先吃螃蟹,球队的“瑞典三剑客”努达尔、格伦和利德霍尔姆一炮而红。努达尔是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最佳射手,也是“格努利组合”的首领。和舍甫琴科一样,他是一台标准的进球机器,在米兰效力八年间五次摘得联赛金靴,意大利媒体曾感叹:“打断了他的腿只怕也无法阻止他进球。”努达尔在米兰总进球为224个,单赛季最多曾打入35球,前者是红黑军团队史第一,后者更被认为是无法超越的一项传奇纪录。努达尔逝世后,意大利著名评论员博特罗蒂曾感叹:“像他这样让对手恐惧中又带着尊敬的前锋,只怕再也难有。”
格伦和利德霍尔德也不让同胞专美。格伦是公认的中场帅才,传球工夫之精湛世所罕见,被称为“华丽的技术和顽强的取胜欲望兼备的一代大师”,米兰球迷亲切地称呼他为“教授”。利德霍尔德更是米兰多年的领军人物,不但作为队员夺得了四次意甲冠军,还作为教练在1979年为红黑军团揽下第十座联赛金杯。
AC米兰的又一个高光时代始于贝鲁斯科尼入主,开封于上世纪80年代末尼德兰三杰入队。连续两次降级加上俱乐部管理和财政的混乱,被荷兰三剑客一一击碎。从80年代末到90年代,他们创造了一个辉煌的时期,一共为米兰夺得了三次联赛冠军和两次冠军杯冠军。范巴斯滕扮演了昔日努达尔的角色,这位传奇射手三获欧洲金球奖,足可媲美传奇巨星克鲁伊夫和普拉蒂尼。辫帅古利特是罕见的全才,也是萨基倚重的中场领军人物,创世界纪录的850万美元转会费物有所值,统帅全队的才华不输于同在亚平宁半岛踢球的马拉多纳。若非其个性过强,与萨基、俱乐部及队内本土帮屡生摩擦而早早离队,其功绩只怕也不在范巴斯滕之下。里杰卡尔德是三人中最晚到队的,据说当年为了说服贝鲁斯科尼买他,萨基每天半夜给老板打电话,总经理布拉伊达更是将合同夹在身上搭飞机去里斯本竞技要人,生怕“途中有何变故”。相对两名巨星同胞,“黑天鹅”更加实用质朴,他在中场的防守和衔接作用深得行家赞许。在伦蒂尼、博班等人先后入队抢走他的位置后,里杰卡尔德不声不响地回到了阿贾克斯,两年后他妙传克鲁伊维特刺穿米兰防线,击碎旧主的欧冠美梦,则又是另一段奇缘。
三驾马车助推大国际
荷兰三剑客固然举世无双,米兰的死对头国米也不遑多让。在“金牌教练”特拉帕托尼牵线下,国米主席佩莱格里尼拍板引进了德国三驾马车与同城死敌分庭抗礼。克林斯曼、马特乌斯、布雷默,三条线上各安插一员主将,日耳曼民族浑厚强硬的气质撑起了国米的脊梁。1988/1989赛季的蓝黑军团恐怕是大国际时代之后最为强盛的一班人马,他们以26胜6平2负的创纪录战绩拿下联赛桂冠。
布雷默如铁甲一般的防守让对手难越雷池半步,媒体称他是“最值得信赖的推土机”,而他断球后发动快攻的能力更堪称足坛一绝,一脚标准的德式远射也令对手闻风丧胆。中场自由人马特乌斯昔日以死盯马拉多纳而名声鹊起,他在中场的跑位传递精准到位,防守起来更是一夫当关,良好的位置感和准确的判断当时无人可及,以至后来以38岁高龄仍征战世界杯,还被拜仁倚重为后防壁垒,舍不得让其挂靴。“金色轰炸机”克林斯曼更是所有后卫的噩梦,他不轻易投弹,总在对手腹地盘旋,而一旦找到破绽,雷霆一击足令对手阵地哀鸿遍野。至于克林斯曼与马特乌斯之间交恶,那是后话。
荷兰盛世中的桑巴韵律
范加尔在巴萨大兴荷兰帮,但其实他两度入主诺坎普,对巴西人都颇为倚重,特别是第一次三年掌印期间的西甲两连冠,巴西三杰所作的贡献只怕还在荷兰帮之上。
昔日巴萨无力挽留罗纳尔多,却因祸得福换得里瓦尔多投诚。这个“瓦刀脸”在拉科鲁尼亚扬名,在诺坎普修成正果。作为前腰,他的攻击欲望甚至强过前锋,单枪匹马取敌方上将首级时常如探囊取物。
当然,好汉还得三个帮,里瓦尔多一人还不足以成事,吉奥瓦尼和索尼・安德森也是两把快刀。吉奥瓦尼在边路的扯动能力极为突出,而且门前射门嗅觉也是非常灵敏,在巴西、西班牙和希腊联赛都有不错的表现。索尼・安德森来头更大,作为里昂王朝的奠基人,他在巴萨有些水土不服,但到了法甲,呼风唤雨的势头不可阻挡。
三代巴西党捧出拜耳奇迹
十年前崛起德甲的那支勒沃库森,同样离不开巴西人的贡献。该队的蹿升始自1996年道姆的到来,后者掀起的攻势足球大潮又以巴西人的串联作用最为关键。勒沃库森原来就有塞尔吉奥、泽・埃利亚斯两个会跳桑巴的家伙,而后,总经理卡尔蒙德又先后拍板引进了埃莫森、保罗・林克、泽・罗伯托、卢西奥、胡安、庞特、弗兰萨、罗克・儒尼奥尔、马奎斯和克里斯等一大票巴西人。
埃莫森在勒沃库森完成了由前腰向后腰的转型,作为中场主力他传射皆佳。保罗・林克虽然加入了德国籍并入选德国国家队,但其踢法仍与在巴西时别无二致。泽・罗伯托在皇马郁闷了一个赛季后投身勒沃库森怀抱终遇明主,他在左翼的突袭德甲无人可挡。
道姆吸毒事件东窗事发,却没有改变球队坚持巴西化的道路。打法硬朗、讲究战术纪律的德国球队需要灵动的巴西球风点缀。埃莫森投奔意甲后,怪才庞特接过了他的帅印,不过因为发挥不稳定,过于巴西化的打法也让队友难以适应,始终没有站稳脚跟。同样成为过客的还有弗兰萨,巴西联赛金靴在拜耳球场失宠的速度惊人。
不过,其他几个巴西人都为勒沃库森连续数年强盛作出了贡献。卢西奥自不待言,胡安、罗克・儒尼奥尔和克里斯先后坐镇球队后防,后三人还完全没有一般南美后卫喜爱助攻、经常失位的陋习,勒沃库森的巴西防线一脉流传,直到本赛季才算断了香火。
印染蓝白两色的蝙蝠
巴伦西亚是一支阿根廷印记十分深厚的球队,从引进迪斯蒂法诺、肯佩斯开始就是如此,当年肯佩斯负伤率众揽下欧洲优胜者杯就是一段佳话。世纪交接之际,巴伦西亚连续两年闯入冠军联赛决赛,队中的阿根廷帮立下了不朽战功。
关键词:艺术歌曲缘起歌曲曲调伴奏声部
艺术歌曲是19世纪初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产物,是一种专业性、室内性、抒情性相统一的音乐体裁,它是诗、声乐旋律、相对独立的器乐①(钢琴)部分构成的统一的有机整体,是文学与音乐,人声与器乐高度融合、珠联璧合的艺术形式,它的源头在德奥。
艺术歌曲表现的主体性、抒情性、专业创作的技巧性,器乐(钢琴)部分和声乐旋律的互动融合性,表演形式的室内性以及它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性是它独特品格的整体联系,是它定型成规的标志。基于此,人们普遍认为,艺术歌曲作为一种音乐体裁是由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的舒伯特最后确立的。但艺术歌曲并不是舒伯特凭空创造的,它在作为一种重要的音乐体裁真正确立之前经历了比较漫长的历史发展阶段。
欧洲自文艺复兴运动开始,音乐艺术逐渐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变化,声乐艺术开始了向近代过渡,产生了各种体裁、不同风格的声乐形式。特别是16世纪初发源于德国的宗教改革运动,不仅给整个欧洲的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诸领域带来了全面的繁荣与进步,同时对音乐形式的发展变化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个人风格和独创性成为音乐创作的首要原则,使彰显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感性自由、富于个性特点的歌曲艺术得到了蓬勃发展。
德国在宗教改革之前,其音乐只是一个二流的国家,主要模仿法国和意大利的音乐。但宗教改革之后,它就逐渐在欧洲音乐史上获得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在歌曲艺术方面,在经历了近两个世纪、几代作曲家的努力后,逐渐发展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的音乐体裁——艺术歌曲。
16世纪末以前,德国的各种歌集大都标明“可唱可奏”,这说明其形式尚未确立。从17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声乐抒情体裁,艺术歌曲的雏形——新“歌体……”(NeueLieder)。就这一体裁的风格来说,曲调大多保留了民间音乐的基本素材,与民歌很接近,伴奏的形式及创作规范也尚未很明确。其代表性的作曲家的作品有很多,如奥佩茨(M.Opitz.1597—1639)的《德语诗歌集》(BuchvonderDeutschenpoeterey),硕爱因(Schoein1586—1639)的《森林音乐》(Jocusnuptialis),克里格尔(A.Krieger1634—1666)的自度曲《新旋律》(NeueArien)等等。
18世纪中叶,伴随器乐创作的“柏林乐派”的兴起,出现了“第一柏林歌曲乐派”,这一现象标志着德国歌曲走上了自身独特的发展道路,从此欧洲各国的歌曲有了创作方法、美学原则和风格上的鲜明区别。可以说,德国艺术歌曲得以产生的社会根源,首先在于启蒙运动对思想的解放,其直接原因则在于市民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与普鲁士弗里德里克大帝对艺术的保护政策息息相关。
第一柏林歌曲乐派的理论奠基人是克劳塞(Chr.G.Krause1719—1770),最主要的作曲家是C.P.E·巴赫,他于1758年出版的《宗教颂歌和歌曲》(GeistlichenOdenandLieder),包括了为诗人盖勒特(Chr.Gellert,莱比锡大学文学教授)的54首诗歌谱曲。这些歌曲内容严肃深刻,富于思想性,代表着当时受启蒙运动影响的知识阶层的新思维。作品通常较突出歌词的意义,旋律相对处于服从的地位,其中的谱曲大多是分节歌形式的,引人注目的是,大都写出了完整的伴奏。作曲家表示,他不愿意让“呆板的通奏低音演奏者”去任意想象,其中有些作品的伴奏有相当的独立性。
C.P.E·巴赫的歌曲生前共出版约200余首,其创作实践充分表明了当时键盘伴奏歌曲风格崛起的趋势,从而使第一柏林乐派民歌风的、质朴的歌曲添加了专业创作式键盘音乐的典雅精致;与此同时,依然保持抒情的质朴格调。
另一种趋向与第一柏林乐派质朴风格截然不同:充分发挥个人创造力,突出创作歌曲音乐精致,逻辑严密的一面。如内弗(C.G.Neefe1748—1898)引入并发展了带修饰的分节歌,允许曲调和伴奏随歌词的后续段落作适当改变。他的歌集《歌唱与键琴小夜曲》(Serenatenbeimklavierzusingen1777)提供了范例:作曲家配合歌词变化,对分节歌音乐部分的节奏和结构适当调整,同时对伴奏进行相应改变,对伴奏地位充分加以重视,表明了将伴奏视为歌曲内在要素的重要取向。
第一柏林歌曲乐派的后继者被称为“第二柏林歌曲乐派”,崛起于1770年前后,他们的歌曲曲调更为精致、节奏与和声更复杂,键盘乐器伴奏的作用也更为重要,带修饰的分节歌较之前人更为靠近通谱歌曲(Throughcompose)。其中,三位代表人物是舒尔茨(J.A.P.Schultz1747—1800)、赖夏特(J.F.Reichardt1752—1814)和采尔特(C.H.Zelter1758—1832)。舒尔茨尤其注意采用较为优秀的诗歌为歌词,他的三部歌集都名为《民间音调的歌》(LiederamVolkston),赖夏特出版于1794年的歌集《哥德抒情诗与赖夏特谱曲》在德国颇为流行,其中有著名的《魔王》和《野玫瑰》。采尔特的成就更为突出,他最早的一部歌集是《钢琴伴奏歌曲》(LiederamKlavierzusingen),多数作品调性多样,节拍灵活自由,和声风格多变。他的歌曲对后代作曲家的影响是很大的,例如,他曾教过门德尔松和勒威(C.Loewe),在这两位作曲家的歌曲创作中,就有着采尔特风格的鲜明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德国文学浪漫派的支流——士瓦本派对艺术歌曲的兴起也有重要影响,其中,作曲家楚姆施蒂格(J.K.Zumsteeg1760—1802)的地位尤为重要,他的叙事歌曲创作对舒伯特的早期创作有直接的启发作用。士瓦本派的一位作曲家和理论家舒巴特(C.F.Schubart1739—1791)也影响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作(著名的《致琴弦》和《鳟鱼》的歌词即选自舒巴特的诗作)。
与舒伯特相对而言,维也纳乐派的大师格鲁克、海顿、莫扎特在歌曲创作方面只是偶尔旁涉,并未作为重要的音乐创作领域去对待。但莫扎特为哥德诗谱曲的《紫罗兰》(DasVeilchen,K.476),已经预示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繁荣时期的到来。贝多芬的《致远方的爱人》(AndieferneGeliebte,Op.98,6首),属于艺术歌曲套曲,并且对浪漫主义的艺术歌曲创作具有重要的开拓意义。
在德国“利德”(Lieder)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出,最初在16世纪,兴起过一种复调形式的“利德”。随着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追求感性自由的历史潮流,主调音乐逐渐发展并在音乐世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这样就出现了“有伴奏的单声歌曲”。在较长一段时期内,伴奏处于陪衬地位,但是历史的发展不断赋予伴奏以重任。18世纪末,德国“利德”歌曲已开始出现浪漫主义迹象,作曲家较注重伴奏声部的写作和设计,这样,钢琴声部(器乐)从单纯的伴奏升级成为人声的伴侣,衬托、说明和加强诗歌的含义,几项任务并重。到19世纪初,“利德”成为了大多数作曲家运用的借以发挥最大才能的工具。舒伯特的天才创造,使“利德”歌曲发展至顶峰。这样艺术歌曲的体裁真正确立下来。从此,这一体裁在以后的音乐历史潮流中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蓬勃发展,在音乐艺术的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与奏鸣曲、交响乐一样重要的体裁。
注释:
①艺术歌曲一般都是由钢琴伴奏的,但自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以后,很多作曲家创作的艺术歌曲的伴奏由管弦乐队代替了钢琴,如:、理查·施特劳斯等。
参考文献:
[1]白君汉:《论沃尔夫的艺术歌曲》,载《交响》2001年第2—3期
[2]保·朗多尔未:《西方音乐史》,周薇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3月
[3]保罗·亨利·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顾连理等译,杨燕迪校,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3月第1版
[4]刘新丛、刘正夫:《欧洲声乐史》,中国青年出版社,北京,1999年
[5]唐纳德·杰·格劳特、克劳德·帕利斯卡:《西方音乐史》,汪启璋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北京,1996年
[6]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顾译,钱仁康等校,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12月
关键词:歌剧改革;艺术创作;音乐流派
歌剧是16世纪末在意大利佛罗伦萨产生的一种艺术形式。一直到18世纪,一直以意大利作为欧洲歌剧的主流,而意大利的歌剧主流是正歌剧。早期的歌剧重戏剧轻音乐,音乐较为单一。直到格鲁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剧”,以对抗正歌剧的娇柔做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纪歌剧巨匠,显然是莫扎特,他充分发挥了音乐的表现力,从音乐的角度为歌剧改革增添了奇异的光彩。19世纪初是美声风格歌剧的高峰期,风行于当时德罗西尼、多尼采蒂和贝里尼等人的歌剧,时至今日依然常见于舞台。19世纪中后叶则被誉为歌剧的“黄金时期”,其中瓦格纳和威尔第在德国和意大利各领。瓦格纳用歌剧来现实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一恢复古希腊的伟大传统,也用音乐来表现理想的巨大压抑,而威尔第依托着意大利美声歌剧的传统,其作品丰富的思想和情感使他成为意大利歌剧的巨匠。整个20世纪,现代风格元素被尝试混入歌剧当中。三位歌剧大师一格鲁克、莫扎特、瓦格纳的创作,横贯18、19世纪歌剧的发展脉络,虽然三位歌剧大师都希望通过自己的改革,使歌剧这门艺术更加璀璨,但由于他们处于不同的历史阶段和不同的环境影响了其歌剧创作,使改革所走的道路不尽相同。
一、格鲁克
歌剧自6世纪末诞生到1752年“喜歌剧之争”这150年间有长足的进步,但是早期的歌剧艺术越来越偏离其最初的轨道。这其中阉人歌唱艺术的发展又使歌唱炫技的成分达到了顶峰,从而严重的与戏剧情节脱节。虽然卢梭曾对法国的正歌剧这一问题提出了公开指责,但并没有在根本上得到解决,始为第一次“喜歌剧之争”。20年后第二次歌剧大争论中,历史的重任落在了专业歌剧音乐家格鲁克等人身上,他们认为意大利的正歌剧为了迎合贵族宫廷的口味,把歌剧演变成一种虚幻浮夸、炫耀技巧的演出形式,对阉人歌手的吹捧也使戏剧情节和动作随意改动。17世纪60年代格鲁克对正歌剧提出了改革并大获成功。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欧洲当时所处的时代具备了他实施改革的时机;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的改革是对意大利佛罗伦萨卡梅拉塔社团的创立歌剧艺术理想的继承。他对歌剧作品的理解,讲求戏剧与音乐之间的均衡发展,是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审美理念的延续。其代表作品《阿尔采斯特》《伊菲姬尼在奥利德》《奥菲欧与尤丽狄茜》等都充分体现了他的改革主旨。
格鲁克改革的目标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他提出音乐属于诗歌与戏剧,要使音乐达到促使剧情发展的作用,追求真实地表达人物的情感,绝不应为毫无意义的歌唱技巧的炫耀而妨碍剧情的发展,把那些打断情节的多余的装饰统统去掉。他对古典歌剧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
1.在音乐形式上强调简洁与质朴,曲调对剧中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去追求音乐对现实生活真情表达。他创作的《奥菲欧与尤丽狄茜》和传统歌剧相比已大相径庭,原来由阉人歌手演唱的奥菲欧改由男高音担任,咏叹调优美简朴而符合剧情需要,不去迎合歌唱家的炫技兴趣,如其中的咏叹调“我失去了优丽狄茜”,曲调非常朴实动人,对戏剧的表达极为贴切,毫无矫揉造作之感。2.格鲁克对宣叙调进行了革新,把过去常用的只用羽管键琴和一件低音乐器伴奏的“清宣叙调”,改为有乐队伴奏的宣叙调;他吸取了法国歌剧讲求语言表达、近乎朗诵的形式,把戏剧人物中的动作、神态更紧密的与宣叙调结合起来,而不仅仅使其是无关痛痒的游离于咏叹调的段落。如在《伊菲姬尼在陶里德》第一幕中,伊菲姬尼在万分痛苦与恐惧中向女祭司们讲述关于自己家族的故事,这种富于旋律起伏的音乐线条使此时的宣叙调段落更接近于咏叹调的风格。3.格鲁克在乐队的写法上也借鉴了前人的写法,取消了数字低音单调的声部线条,代替以乐队各声部清晰明确的分工。乐队在序曲部分的张弛力得到明显加强,同时可以细腻描绘出任务的内心情感以及美丽的自然风光。如《奥菲欧与优丽狄茜》的在地狱中相见的那一幕,其乐队音乐就深深打动了无文化网”。然而从网站传播形式上来看还存在内容单薄、互动性差、板块设计不合理以及网页视觉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戏曲类内容的网络展示更少。结合网络自身特点,保定市相关文化部门还须继续丰富网站形式,增加戏曲MTV、戏曲纪录短片、戏曲教学片、名段欣赏、戏曲知识、演出信息、名家博客、剧团微博、票友论坛等内容,不仅仅是简单的资料复制,而要强调互动性和吸引力,使其成为保定戏曲信息的权威平台,戏迷票友的学习交流平台,网民了解戏曲的重要门户网站,甚至是戏曲票务、脸谱服饰销售等增值服务的在线支付入口。再者,可以在丰富网站的基础上逐步拓展保定戏曲手机报、电子书、彩铃等手机内容及应用软件服务。
四、实现戏曲资源与其他文化产业形式的有效互动
文化产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类文化资源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保定戏曲产业链的形成也离不开与动漫、剪纸、皮影、雕塑、旅游等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
保定市是国家级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在戏曲与动漫的结合互动上,可充分挖掘河北大学、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等驻保高校的产学研平台优势,以戏曲动画片等动漫形式丰富戏曲呈现形式,提高年轻观众的欣赏兴趣。在打造城市戏曲名片上,应着力挖掘城市故事和城市文化,使保定老调等地方戏曲形式成为旅游经济中新的效益增长点,打造城市旅游休闲品牌的戏曲名片。另外,保定的雕塑、剪纸、木偶等都可以成为戏曲纪念品、收藏品的创新形式,由网站、景点等进行文化商品销售。
总之,文化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掌握的好能使得“边缘化”的戏曲重新回归“中心”。目前保定戏曲文化产业链尚未形成,需要捋顺产业结构,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数和经济增长贡献率。除了前述的四个方面之外,还应该利用环首都经济圈的地缘优势促进与京津优秀戏曲演员的人才流动;挖掘驻保高校大学生资源,壮大戏曲文化志愿者队伍;在下乡演出“送文化”的同时“种文化”,培养基层文化骨干,积蓄戏曲后备人才;深化政府与制作公司及高校的合作,拓宽融资渠道,发动银行、企业参与到保定戏曲文化建设中来。
作者简介:
谷雨,1981年8月出生,汉族,河北张家口人,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讲师,河北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河北大学传媒与社会发展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大众传播。数人的心灵。4.在意大利正歌剧中,合唱一直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格鲁克的歌剧则重新恢复了古希腊悲剧中合唱那不可或缺的地位。如《奥菲欧与尤丽迪茜》第一幕中描述了歌唱家奥菲欧的爱妻优丽狄茜不幸去世,在多人的合唱中,穿插着奥菲欧
对爱妻的声声呼唤,用无比的哀痛揭开了整部歌剧的大幕。5.格鲁克对芭蕾舞在歌剧中的重要性也进行了改革,在此之前,意大利的歌剧中芭蕾舞只是作为人们的一种感官享受去欣赏,甚至有时会因为某位舞蹈家的特长而即兴修改舞蹈,这导致剧情和舞蹈脱节。格鲁克在《奥菲欧与尤丽迪茜》这部歌剧中就专门请人为这部作品创编舞蹈,使情、人、剧三者得到很好的统一。
二、莫扎特
莫扎特对音乐的最大贡献是在歌剧领域,他吸取了许多德国传统的民歌、新教圣咏,同时也创造性地借鉴了过去正歌剧以及意大利喜歌剧的因素来丰富歌唱剧,为德国民族歌剧体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最喜爱的创作领域就是歌剧,毕生所做20余部歌剧实践了他改革歌剧的愿望,也是继格鲁克之后最有成果的改革家,他的歌剧改革之路为19世纪浪漫主义歌剧指明了方向,就像一把钥匙开启了大门。18世纪下半叶,正是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的时期,在当时歌剧艺术远没有达到完美的时代,意大利歌剧基本上都是一些显得公式化的东西,人物的性格缺少变化,而德国的歌唱剧大多是用民歌串起来的,缺乏真正的创作,法国的歌剧仍然摆脱不了奢华的场景、空洞的内容的通病,格鲁克的歌剧虽然有着深刻的意义,但还不足以激起人们的更多兴趣。莫扎特的歌剧反映了了18世纪以来启蒙运动影响下的思想和精神境界,更难能可贵的是,莫扎特把人们认为很崇高的音乐与世俗的欢乐很好地地结合在一起,他是依托于现实生活的第一个成功的歌剧大师,他的歌剧的题材大多是幻想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产物。
在莫扎特的歌剧创作领域,包含了多种题材类型,如意大利喜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唐・爵凡尼》《假女园丁》;德语歌唱剧《后宫诱逃》《魔咒》《巴斯齐安与巴斯齐安娜》;意大利正歌剧有《狄托的仁慈》《路契奥・西拉》《伊多梅纽》等。莫扎特是个戏剧天才,他巧妙地把音乐的旋律和戏剧情节完美地结合起来,成为名符其实的歌唱戏剧艺术。他对歌剧的创作改革,主要体现在:1.莫扎特善于运用重唱形式刻画人物形象。重唱在意大利正歌剧中一向不重要,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莫扎特作为安排戏剧性冲突和的重要手段,
《唐・爵凡尼》又名《唐・璜》是莫扎特歌剧中的经典之作,它使喜歌剧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作品根据17世纪莫利纳所作《塞维利亚浪子》写成,其中重唱手法在段落中的使用,使这部歌剧具有巨大魅力。例如,在第一幕中爵凡尼勾引采琳娜的二重唱“让我们挽手同行”就很好的把采琳娜内心的心理变化通过音乐结构的变化,推动剧情向爵凡尼希望的方向发展。2.莫扎特把通俗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结合,使戏剧语言通俗易懂,音乐形式结构严谨,思想深度宽广悠扬。如在《费加罗的婚礼》中,聪明的男仆费加罗通过一连串的妙计,捉弄了好色的贵族主人,莫扎特保留了原剧中的喜剧色彩,但同时又讽刺了当时封建的社会制度。”因为这部歌剧,歌剧院从此常常爆满,城里的人把他看成是给全体市民带来欢乐的人。”3.莫扎特的歌剧人物刻画细腻,最吸引人的是其优美的咏叹调。他用音乐的语言立体复原了歌剧脚本中的人物,让观众从音乐中体会剧中角色的内心世界。例如在其晚期作品《魔笛》中,第一幕夜后的咏叹调中由宣叙调引入,采用最传统的花腔技巧演绎了两段咏叹调“呵年轻人,不要怕”和“我心中狂怒”,就把夜后的威严以及对女儿的牵挂表露无疑;4.莫扎特的歌剧序曲简练、个性化,在性格上与全剧有了更多的联系。
三、瓦格纳
在十九世纪音乐史和德国歌剧发展史上有一个关键人物一理查德.瓦格纳,在经历了自由与活力幻想与憧憬的早起浪漫主义的实践以后,狂飙式的理想主义依然占据着人们的心灵,当时新旧思想交替的欧洲局势动荡不宁,贵族与新兴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是社会政治生活的焦点。美国独立运动的胜利,也激起了西方被奴役民族渴望摆脱被奴役、被统治的命运。格鲁克一心想恢复古希腊的伟大传统,在时隔半个多世纪后,终于等到了他的继承者一瓦格纳。作为音乐家的瓦格纳更像是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是音乐界的俾斯麦,一心想用音乐来实现他尊贵的权威欲望。大无畏的勇士精神,促使他紧紧的握紧了十九世纪下半叶歌剧艺术发展与改革的大旗,不仅使德国的浪漫歌剧推到了顶峰,也使欧洲的歌剧艺术向前大步迈进。他的杰出作品有早期的《漂泊的荷兰人》《汤豪塞》,后期的《纽伦堡的名歌手》《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以及根据古代斯堪的纳维亚神话“尼伯龙根之歌”写成的四部作:
《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诸神的黄昏》。
瓦格纳认为音乐知识手段,戏剧才是目的,音乐要服从于戏剧。他认为伟大的歌剧要选着历史、神话、传说作为题材,神话代表永恒真理,他批评当时的歌剧是低劣的娱乐品,要建立新的伟大的歌剧艺术,从而使社会思想变得高尚,由此开始了对歌剧新体系__“乐剧”(opera drama)的理论与实践。这一改革与创新是对以往歌剧体裁的合乎规律的特殊性的否定,也是对传统歌剧的创新与发展。瓦格纳对歌剧的改革主要体现在:1.“无终旋律”特征:瓦格纳认为传统的分曲歌剧破坏了戏剧的连贯性。他认为应该取消宣叙调、咏叹调、合唱等固定式的段落,取消场景与场景、唱段与唱段之间界限,音乐的发展应该是连续不断的,代之以“无终旋律”――在一幕中音乐无明显的段落性,用阻碍终止、侵入终止、织体的复调手法和节奏上的紧接来造成不间断的发展。只在每幕的结束时才有稳定的终止和明确的结束。如在《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这部描写和爱与死的歌剧中,瓦格纳大量运用无终旋律的手法,使得音乐像起伏的山峦绵绵不断;2.主导动机体系:为了使歌剧与音乐更加融洽与统一,从《漂泊的荷兰人》开始,瓦格纳有意识的运用“主导动机”~一即以一段短小的动机或主题代表特定的人物、事件、物体、地方、甚至是气氛、情感。如在其作品《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就包含了大量主导动机,有代表人物和事物的,如特里斯坦、马克王、水手,更多的却是象征某种感情类型的,特别是关于爱与死的动机,如爱的表白、爱的渴望,死的决心、死的憧憬等等;3.管弦乐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瓦格纳在实践“乐剧”理论时把管弦乐队扩大编制,使其具有交响性。如《指环》中就有不少动人的管弦乐段落,如“女武神的飞驰”,“魔火音乐”都成为音乐会的常用曲目;4.在具体的和声调性手法上,瓦格纳的乐剧突出了半音体系和声及连续不断的转调。如《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充满了闪烁不定、不断变化的音流,变幻不定的和声常常使一些段落调性不明;5.瓦格纳重视音乐剧脚本的写作,每一部都是他亲自动笔写成,由散文形式再改成压韵的文体,最后创作为音乐。也正是在这个充分准备的过程中,才使其歌剧体现出音乐与歌词、旋律之间无法分割的联系。
西方歌剧,和一些传统的艺术一样,在如今的时代也许有些尴尬,它们并非情愿地现代人冠以“高雅艺术”,但现代人奉送的廉价帽子并不能表明歌剧的真正含义和它本来所具备的功能,今天所介绍的三位作曲家远远不能涵盖歌剧史的全部,但却包含着人类为追求完美所作出的不懈努力,由于有了这些创作才会有那些最为人熟知的经过历史冲刷而得以留下的经典歌剧。从16世纪末诞生以来,无数音乐家为歌剧音乐与戏剧的关系问题展开孜孜不倦的探索。但正是由于这些歌剧大师们的不懈努力,才使歌剧这门艺术有如此辉煌的历程,留下了如此多的经典作品,从而印证了歌剧的真正含义――音乐与戏剧的最高综合形式。
参考文献:
[1]沈旋,谷文娴,陶辛.西方音乐史简编[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l
[2]蔡觉民.中外音乐鉴赏[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2
[3]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4]侯延爽.瓦格纳剖析[J].绵阳:绵阳师范学院学~.2008(3)
[5]符放晴.论莫扎特歌剧创作的艺术特征[J].贵州:贵州大学学报.2003(4)
关键词:关联度;系统性风险;最大化熵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265(2015)05-0015-07
一、引言
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自大萧条以来全球面对的最为严重的经济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中,银行资产大规模减值,仅在2009年上半年全球银行业资产减值就达到1.3万亿美元,在2009年底达到2.8万亿美元。2008年金融危机使得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下降1个百分点。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政府救助的话,世界经济增长会下降得更快。比如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一份报告显示,20国集团的政府救助在2009年占GDP的2%,在2010年占GDP的1.5%。政府对陷入困境的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进行救助的一个理由是这些金融机构是“大而不能倒闭(Too-Big-To-Fail,TBTF)”的,其逻辑是金融机构越大,其系统重要性就越强。但问题是,金融机构规模大就一定意味着系统重要性高吗?
金融危机后,我们不禁反思,为什么金融监管框架未有效覆盖金融机构经营给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带来的负外部性?这种负外部性是体现在规模上,还是体现在金融机构的关联度上?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入,全球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关联度不断上升,全球性的金融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都占据重要位置。因此,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对“大而不能倒闭”的观念进行延伸,其应该演变成“关联度过广而不能倒(Too-Connected-To-Fail,TCTF)”。决定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程度的应是银行涉足的各种风险业务的种类,而与银行规模无关;银行可以通过专注特定领域进行扩张却不增加其系统重要性(陈、周,2010)。
当前国际学术界和监管界在决定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过程中,也逐渐将目光转向了关联度指标。比如,阿查里雅和约鲁尔马兹(Acharya和Yorulmazer,2007)提出了“太多而不能倒闭(Too-Many-to-Fail)”的概念。他们通过博弈论证明,如果某家金融机构倒闭会使得金融体系出现大面积困境,监管机构就会对这家金融机构进行救助,则金融机构会持有相类似的资产组合以增加自身在危机中被救助的几率。这从侧面表明,研究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应专注于某家金融机构对其他金融机构的影响。伯南克(Bernanke,2009)认为金融机构的问题就是关联度太广而不能倒闭。拉扬(Rajan,2009)建议使用“对系统太重要而不能倒闭(Too-Systemic-to-Fail)”的理念指导政策的制定,呼吁开发新的方法测度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因为系统重要性直接决定着稳定金融体系的政策。这一方面有助于危机时期救助政策的实施,另一方面有助于监管当局在正常时期监管职责的履行。阿查里雅等(2010)提出应根据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确定各金融机构存款保险的保费。
国际社会对关联度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的思考始自1974年德国Herstatt银行由于流动性匮乏导致的支付清算系统发生危机这一事件。1998年美联储纽约分行对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救助也体现了“关联度过广而不能倒(Too-Connected-To-Fail)”这一观念。盖、霍尔丹和卡帕迪亚(Gai、Haldane和Kapadia,2011)研究表明,关联度越广泛的公司,传导危机的能力越强,对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在古德哈特和休恩梅克(Goodhart和Schoenmaker ,1995)文章中的104家出现危机的银行,有将近3/4被政府救助。因此,基于关联度视角重新审视系统性风险,无疑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系统性风险,从而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二、关联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对关联度与系统性风险的关系的研究是一个较新的领域,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这个领域的研究迅速增加。截至2013年1月,在EconLit中搜索“Interconnectedness”或者“Systemic risk”,在2007年以前有311个搜索结果,在2007年之后有624条搜索结果。但这并不意味着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学者们不重视关联度与系统性风险之间的关系。
牵动着台下的你我唏嘘不已,感同身受。
歌剧魅力的尽头究竟在哪里?这支华丽的咏叹调吟唱着谁的悲喜人生?
歌剧是种将音乐(包括声乐与器乐)、戏剧(剧本与表演)、文学(诗歌)、舞蹈(民间舞与芭蕾)、舞台美术等形式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它通常由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序曲、间奏曲、舞蹈场面等组成,当然有时候也会用到说白和朗诵。其实早在古希腊的戏剧中,就有合唱队的伴唱,有些朗诵甚至也以歌唱的形式出现,但真正称得上“音乐的戏剧”的近代西洋歌剧,却是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随着文艺复兴时期音乐文化的世俗化而应运产生的。
起源 博采众家之所长
歌剧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悲剧,这种艺术形式可以说是歌剧艺术产生的根源。而中世纪时期的一些音乐形式也为歌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首先是10世纪末的宗教剧,后来宗教剧被神秘剧和奇迹剧取代,盛行于14―16世纪;其次是田园剧,这种体裁用音乐、诗歌、戏剧的手段表现乡村生活的场景,它一直盛行到16世纪,成为歌剧的重要起源之一。而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牧歌剧,其预示着歌剧的诞生。作曲家用牧歌这一体裁形式来谱写诗歌中一些戏剧性场面,或用一组牧歌来描写一些简单的故事情节,后一种形式被称为牧歌剧。 那歌剧最直接的起源是来自15世纪末的幕间剧,这是穿插在当时喜剧各幕间的一些寓言剧、神话剧或田园剧。到16世纪,各幕之间的幕间剧在情节上组成了一个相关联的故事,并且加入了装饰性的旋律和简单的和声伴奏。
最终歌剧于16世纪末,产生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当时,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他们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他们认为复调艺术破坏歌词意义的表达,主张采用单声部旋律,并且在实践中发现:在和声伴奏下自由吟唱的音调不但可以用在同一首诗歌中,还可以用于整部戏剧中。随后就产生了最早的歌剧,当时称为田园剧。世界上第一部公认的歌剧是1607年由蒙特威尔第创作的《奥菲欧》。从此,歌剧以它独特的魅力逐渐成为欧洲最重要的音乐体裁。
发展 记录歌剧史的巨匠们
十七世纪,在罗马影响最大的是以亚・斯卡拉蒂为代表的那不勒斯歌剧乐派。他于1681年创作的歌剧《善善恶恶》确立了歌剧序曲的典型模式,即“快-慢-快”三段式。这一时期同时也确立了ABA式的咏叹调格式。此时的音乐常用盛大的场面和合唱,给歌剧带来重音乐、轻戏剧的倾向。这样的倾向使得歌剧在日后的发展日趋僵硬。于是到18世纪20年代,遂有取材于日常生活、剧情诙谐、音乐质朴的喜歌剧体裁的兴起。意大利喜歌剧的第一部典范之作是帕戈莱西的《女佣作主妇》(1733年首演),该剧原是一部正歌剧的幕间剧,1752年在巴黎上演时,曾遭到保守派的诋毁,因而掀起了歌剧史上著名的“喜歌剧论战”。出于卢梭手笔的法国第一部喜歌剧《乡村占卜师》,就是在这场论战和这部歌剧的启示下诞生的,他用混合曲的方式写成总谱,把反映十分通俗的浪漫爱情和歌舞杂耍表演的曲调组合在一起,很有法国风格。尔后这种新的杂烩式喜歌剧便统治了巴黎和其他地区的歌剧舞台。著名剧作家有蒙西尼(Pierre-Alexandre Monsigny)、格雷特里(Andre Gretry)、梅于尔(Etienne-Nicolas Mehul)和布瓦埃尔迪厄(Francois-Adrien Boieldieu)。法国喜歌剧自布瓦埃尔迪厄后,变得更意大利化,反映出罗西尼的影响。在此时期,意大利歌剧一度衰落,后因迈尔(Johann Simon Mayr)、罗西尼、董尼才第(Gaetano Donizetti)和贝利尼(Vincenzo Bellini)等有才华的歌剧作曲家创作了一批有世界声誉的歌剧作品,如《塞尔维亚的理发师》、《安娜・波莲》(Anna Bolena)、《海盗》(Il pirata)、《清教徒》(I puritani)等而重新受人喜爱。
意大利歌剧在法国最先得到改造,而与法兰西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1650年前歌剧传入法国,第一部法国歌剧《波蒙纳Pomone》于1671年在皇家音乐学院,即今天的巴黎歌剧院揭幕式上首演。但歌剧到Jean-Baptiste Lully生活的时代才成为真正的法国艺术。意大利人卢利(法国歌剧的奠基人)前往巴黎,借用法国话剧与芭蕾舞的特色,创作法国式歌剧。他不喜欢意大利式的咏叹调,主张改用短而活泼的歌曲。他按照法兰西喜剧团的朗诵方式改革了宣叙调,并发展起了法国式的序曲。卢利的风格在拉摩的歌剧里达到顶峰,其主要作品有《希波利德和阿利茜Hippolyte et Aricie》等。
而“大歌剧”产生于19世纪的巴黎,这是一种具有国际风格的大型歌剧,采用历史的或虚构的历史故事为题材,舞台上充满了奇景艳服、芭蕾舞和各种跑龙套的方阵队列。它几乎摒弃了美声唱法的精巧细微,极大地扩充了乐团本身和它在戏剧中的作用。第一出公认的大歌剧是梅耶贝尔(Giacomo Meyerbeer)的《魔鬼罗伯特》(Robert le Diable)。梅耶贝尔和阿勒威(Fromental Halevy)之后,大歌剧开始反映出新的音乐趋向,发展成多种多样的混合形式。这时期的法国歌剧作家还有白辽士和奥芬・巴赫,二人主要作品有《天堂与地狱》(Orphee aux enfers)、《特洛伊人》、《霍夫曼的故事》(Les Contes d'Hoffmann)等。
在英国,歌剧经过很长时间才扎根。英国的第一部歌剧是普赛尔在本国假面剧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的《狄多和伊尼阿斯》,它打破了宣叙调和歌曲之间的界限。《乞丐歌剧》的上演,使英国观众终于习惯于听一种用本国语演唱的舞台剧。
19世纪以后,意大利的G.罗西尼、G.威尔第、G.普契尼,德国的R.瓦格纳、法国的G.比才、俄罗斯的M.I.格林卡、M.P.穆索尔斯基、P.N.柴科夫斯基等歌剧大师们为歌剧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成型于18世纪的“轻歌剧”已演进、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体裁。它拥有结构短小、音乐通俗等特点,除独唱、重唱、合唱、舞蹈外,还会用说白,作曲家索贝、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是这一体裁的确立者。
到了20世纪,歌剧几乎变成一种博物馆艺术,多是重演旧作而极少新作。歌剧作曲家中,初期的代表人物是受瓦格纳影响的理查・施特劳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是将无调性原则运用于歌剧创作中的贝尔格;40年代迄今则有:斯特拉文斯基、普罗科菲耶夫、米约、曼诺蒂、巴比尔、奥尔夫、贾纳斯岱拉、亨策、莫尔以及英国著名的作曲家勃里顿等。
唱腔 歌剧之灵魂
歌剧演员所扮演的角色依照他们各自不同的音域、敏捷度、力量和音色来分类。男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男低音、男中低音、男中音、男高音、假声男高音。女性歌手由音域低至高分为:女低音、次女高音以及女高音,其中女高音也可细分为花腔女高音和抒情女高音等不同种类。基本上男声的音域皆低于所有女声,但某些假声男高音能唱到女低音的音域,而假声男高音唱多见于古代谱写的由阉伶所唱的角色。在以音域分类后,往往还会加上一些关于唱腔的形容词,如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庄严女高音、花腔女高音、轻俏女高音等。
女高音自然是大部分歌剧女主角的不二人选。然而在古典主义音乐时期以前,往往对女高音的首要要求是声音控制的技术,而非今日要求的广阔音域。而当时要求女高音的最高音往往不超过高音A。而女中音一词,则是一个比较新近的概念,但也不少角色可以担纲,如珀赛尔笔下的蒂朵和华格纳《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的布兰甘特。女低音可唱的角色,往往比较少。行内往往会开玩笑地说,“女低音只可唱巫婆、泼妇、穿长裤的角色”。
论坛现场,中西方电影人从各自熟悉的行业与市场现状出发,就电影的产品与艺术属性,电影创作的全球化与本土化诉求,电影项目前期策划、制片的国际化融资、跨媒体多平台营销、发行等各抒己见,内容既涵盖了电影产业上下游各环节,同时也涉及具体运作层面的经验交流。
各方观点碰撞的核心,集中于如何在电影业全球化发展趋势中整合多重资源,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出更具全球视野、更有市场号召力的电影产品。而面对全球化创作,多位中外电影人则,保留各自的探索态度。
关于电影的三点思考
韩三平 中国电影股份公司董事长
电影首先是一种知识产权交易的产品,它是一次性投资,广空间、多渠道、多媒体、长时间收入的产品——中国电影集团公司50年前的一些作品现在还在继续贡献收入。这也对电影企业家或者制片人提出了高要求。有些影片虽能在短期获得一定市场回报,但很快被观众遗忘,被媒体批评,被所有渠道空间拒绝,这就不是一个成功的产品。
第二,电影其实有点形而上学的味道,这是我多年的体会。作为制片人你不能非常“实利”地去策划一部电影,太重实利,恐怕反而会失去更大的市场,这个东西很玄妙。
第三,电影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很多人共同完成。以前我们算过,电影从拿到剧本到最后发行,中间大概有330多个工种,现在可能更多。电影有文学艺术性、工业属性、高科技属性和高商业属性,只有将这四个属性全部使用得当,才可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电影产品。
全球化和本地化
吉姆·吉亚诺普洛斯 美国福克斯电影娱乐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我们在运作电影时有自己的原则:第一,全球化和本地化并重。国际市场很重要,现在公司的海外市场收入差不多是北美市场的两倍。福克斯的一些电影,像《阿凡达》等有很多普世价值,能够超越国界。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电影都是为全球观众生产的,有一些电影可能只为美国观众打造。现在很多观众也非常喜欢看本地化的电影。去年全球全年总票房220亿美元,其中本地化的电影占到了30%,在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等国,这个比例还更高一些,这就意味着我们也要做一些本地化的电影,像我们旗下的福克斯国际制片公司也在跟中国等地的企业合作,为当地观众制作本地口味的电影。
第二,以合适的成本和方式为合适的观众制作合适的电影。观众定位是首要的,福克斯旗下的各公司也有分工,比如20世纪福克斯会做一些大型的电影,蓝天工作室做动画,而福克斯探照灯主要面向特定观众群做一些特殊电影,而我刚才提到的福克斯国际则主要是做针对全球各本地市场的本土电影。
第三,技术对电影很重要。比如数字技术就改变了整个行业,为我们的未来提供了巨大潜力。就像卡梅隆所做的,每一次拍电影都在寻求突破。
电影策划需要耐心和实力
马丁·莫兹科维茨 德国康斯坦丁电影公司总裁
二战后德国的电影行业基本上消失了,我们用了很多年重建德国电影业。现在我们不仅能制作德语电影,还制作英语电影,比如我们公司做的《生化危机4》之前在中国上映过,今年的《三个火》也马上会在中国推出。
我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最开始做英语片的时候,我们就是学习好莱坞,研究他们的制作过程。在这个行业中,经济上的成功取决于产品,而产品的成功取决于创意。好莱坞发展项目的时间是很长的,不断打磨创意,这个过程需要花几年的时间,这也要求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足够的经济支持。我们和福克斯曾经合作过一部电影,小说的版权我们1982年就买下了,差不多过了20年才最终拍出来。
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从一开始就要知道你的观众是谁。比如我们拍德语电影的时候锁定的是德国观众,不一定考虑在其他市场的发行,但是着眼于全球观众的电影就要明确针对的是具体的哪个体,比如性别、年龄、收入等等。
制片人,要有胆量拒绝一些项目
马克·米索尼埃 法国菲德利德电影公司CEO
我相信不同国家的电影制作人在实际经验方面是可以互相借鉴的,也许我们拍摄的环境不一样,但目标是趋同的——拍摄好影片,并创造尽可能多的票房。电影投资必然有风险,这需要从创作、财务等角度全面控制。人才是电影的关键,所以制片人也得跟很多人建立很好的关系——不仅是商业合作关系,你赚到钱了,也要慷慨一些,不然问题也就出来了。对于企业,定期推出影片才能取得成功,这就需要和业内保持密切联系。如果你手上有大家都想要的项目,那么最好不要坐地起价,因为你也会需要别人的帮助。
国际化方面,电影不能光关注自己国内的市场,也必须了解在国际上融资的可能性,需要和国际发行公司、电影节等保持紧密关系。另外还要考虑自己的角色和能力——是只想制作,还是想参与融资或发行影片,是否需要纳入自己的片库等等。中间需要做很多取舍,要有胆量拒绝一些项目。作为制片人而言,成就不只来自预料之内的成绩,也来自能够出乎大家意料之外的成功。
合作应该有更多维度
王中军 华谊兄弟公司总裁
从华谊兄弟的角度来说,还是应该先做强自己,在本土把市场做强,全球化和市场化还是一个美好的愿景,中国电影走出去仍需要若干年。
我们和很多国外公司都合作过,像福克斯、哥伦比亚、迪斯尼等美国公司,我们和香港、韩国公司的合作也越来越密切。
我自己感觉这些年来和海外公司合作时,他们关注的还是中国的市场,所有公司跟华谊兄弟谈的时候兴趣都集中在这个电影在中国能带来多少收入,当你反问他在其他国家能创造多少收入时都语焉不详。我觉得这是当前中外电影合作的一个误区。未来,我希望能和外方在股权结构以及渠道结构上有更深度的合作,而不是单一的项目合作。
现在在中国票房达到1亿美金的国产片已经有了,但去年中国电影在北美影院票房市场成绩最好的片子也只有48万美金,所以我觉得中国的电影公司,当前主要还是应该先做强自己,先从每一部作品抓起。
《复仇者联盟》的营销经验
西蒙·菲利普斯 迪士尼漫威影业总裁
现在好莱坞大片营销发行的高成本决定了光靠影院市场不行,所以现在的电影需要浸泡式、跨媒体、跨平台的运作。像我们这次做《复仇者联盟》,感觉就很不错,之前我们一直在用各种产品铺垫,比如去年的《美国队长》《雷神》都有上映,今年《复仇者联盟》之后《钢铁侠》的续集也要启动。电影的运作也是全方位的,比如我们的片花在Facebook等社交平台上也创造了很高的关注,在中国我们也和优酷和土豆有过相关合作。
1939年漫威刚成立的时候,绝大部分收入来自漫画书,但这一块现在在我们的业务里已经只占很小比例了,我们不断在跨媒体、多平台上的方向上发展。在中国,我们之前和文化部达成了动画方面的合作协议,不久前我们又宣布将和中国合拍《钢铁侠3》,我们希望借此能探索更多新领域。
电影公司价值观的重要性
迫本淳一 日本松竹映画株式会社的总裁兼CEO
松竹株式会社成立于1895年,最早先是在舞台剧领域取得了成功,然后在1920年代开始参与电影。我们也创造了日本电影史上的很多“第一”,比如第一部日本彩就是我们拍的。
现在我们的公司已经成为日本领先的娱乐集团,业务涉及电影、电视、动画以及舞台表演、新媒体等,但我们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从来未变:首先是人性化,我们一直将人性化体现在我们的电影和歌舞剧当中;第二点是我们一直在思考观众需要什么;此外,我们一直在关注一些普世、永恒的主题,比如“爱”“家庭”等。当然,时代是在不断变化的,我们也会不断创新商业模式。
中意电影合作,可借鉴时尚领域的合作
迪诺·德·劳伦提斯 意大利菲勒姆奥柔公司总裁
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背景下的机遇探寻,我觉得其中的意思就是将我们的资源整合到一起来服务更多观众。东西方文化融合的国际电影合作,将成为文化交流当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创意的国家,有着非常多的消费者,所以我们要抓住这个机会推动中国的电影。我觉得在电影方面,意大利能够和中国进行很好的合作,就像我们在时尚、汽车、美食等领域的合作一样——实际上电影和这些是有共通性的。
印度电影也开始“向外看”
阿夫塔尔·潘尼萨尔 印度亚什·拉杰电影公司副总裁
印度的电影行业是一个“内向性”的产业,可能是因为我们的政府直到1998年时才开始把电影当成一个产业,之前都是忽略的。
我们一直都将关注点集中于印度国内市场,因为这里的空间很大,我觉得这既是我们的优势也是缺点。当然现在我们也在关注国际市场,在考虑如何走出去。我们公司也希望今年年底的时候拍摄这样一些影片。现在的全球充满合作机会,我们的电影业也需要从原先的内向型中走出来,把传统的素材进一步多样化,以满足国际影迷的需求。
合作应该是双向的
索尔森·司库马谢 英国翰威电影公司董事总经理
外国的电影在中国的票房是多少?我们怎么样才能将更多电影销售到中国市场?这是我来到北京电影节的原因之一。市场具有诱惑力,当然刚才王中军先生也说了这种期待是双向的。
我们25年前就来到了中国市场,当时我们和著名导演贝尔托鲁奇合作了《末代皇帝》。这个片子的素材是中国特色的,但在全球都取得了成功,也在洛杉矶拿下了9个奥斯卡奖,造成了世界轰动。我们现在的看法是双向的:我们也在思考如何把更多本地电影引入国际市场。未来肯定会有更多中国电影走出去,毕竟中国的历史非常深沉;另一方面,我想现实题材中也有很多空间。
资金、技术和观众的全球流动
葛雷格·贝瑟 澳大利亚威秀娱乐首席执行官
在过去40多年中,我们与好莱坞建立起了非常好的关系,威秀娱乐一直是好莱坞影片的澳大利亚发行商。我们在亚洲的新加坡等地也有业务,在中国,我们从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进入。
对于无数的劳尔・冈萨雷斯FANS而言,他们最大的幸福在于,偶像除了用他的球技和纪录一次次撼动球迷的心,更用他完美的人格书写着现代的真实童话。
随便去问一个劳尔FANS,你为什么喜欢劳尔,那么100个球迷的答案有可能截然不同。最不可思议的是,每一条理由都会因为其巨大的合理性而无可挑剔。
劳尔是完人吗?当然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其状态已经不可避免地下滑。屈指算来,劳尔成名已经至少10年,即便是一个天才,你能要求他十年如一日地保持青春的体力和状态吗?不能。何况,劳尔只是拥有肉胎凡身的一名球员。
但在劳尔身上,有一种信念和精神是永恒的,那就是永远都没有终点的奋斗。这种奋斗不会因为媒体的说东说西而戛然止步,不会因为自身状态的好坏而起伏,也不会因为本人境遇的顺畅与否减弱,他是劳尔骨子里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愫,这许多年来伴着劳尔走过青涩,走过成熟,走过人生的潮起潮落,并将一直走向没有终点的尽头
关于荣誉
都说皇马的老队员对荣誉没有饥饿感,显然,这里不包括劳尔,任何时候,任何比赛中,只要在场上,只要裁判还没有吹响终场哨,那么劳尔一定是最卖力气的球员之一,他对于荣誉的渴望简直与生俱来,尽管在他十几年的职业生涯中,不乏光彩夺目的粲然奖杯:1998年、2000年和2002年,劳尔三度随皇马问鼎欧洲足坛之巅、夺取冠军杯;1998年和2002年,劳尔在“洲际杯”的竞逐中“梅开二度”;2002年劳尔夺取一座超霸杯;国内赛场上,劳尔在1995年、1997年、2001年、2003年和2007年五度助皇马联赛夺冠:除此之外,劳尔还曾捧回三座“超级杯”。
为此,尽管皇马在本赛季开赛前的西班牙超级杯中不敌塞维利亚痛失冠军头衔,但这奖杯本身一直被媒体认为是不重要的。惟有劳尔对此有迥然不同的看法,他说:“我从来没有看轻过任何一座奖杯的价值,尤其是夺取奖杯的经历更令人难忘。必须承认,超级杯在主场输给塞维利亚确实让人失望。”
其实更确切的说法是,一种无可比拟的责任心才是劳尔对待每一项荣誉的真正价值观。当然,在追逐荣誉的过程中,劳尔也的确存在刻骨铭心的遗憾,这就是关于国王杯的争夺――这是劳尔惟一没有赢得过的俱乐部赛事奖杯,他曾随皇马两度打进国王杯决赛,3次止步半决赛。几乎每个赛季伊始,劳尔都把自己荣誉室中独缺的这座奖杯作为格外努力奋斗的目标之一,本赛季同样也不例外,“皇马没有退路,我们必须走下去,所以才要积极和乐观。今年的西甲很难打,不少球队实力得到增强,我想告诉大家:现在的这支皇马对冠军充满了饥饿,我们要赢得一切可能的荣誉。包括国王杯。”
大牌记者特鲁埃巴说“有那么一种东西可以将一般球员和冠军级球员区别开来,后者总是有能力找到理由去回击、反驳那些质疑。劳尔就是这样的人,当我们纷纷怀疑他还行不行的时候,劳尔并没说话,而是用数倍于反对声音的行动来证明自己。”
果不其然,就是在一片质疑的声音中,劳尔在新赛季头两场西甲联赛里,用两个精彩进球帮助球队取得两连胜――皇马从而成为西甲开赛以来惟一两战皆胜的球队。
关于德国主帅
在舒斯特尔上任后,曾有媒体预测劳尔可能会失去主力位置,但是事实证明,无论在球场内外。劳尔仍然是皇马的旗帜。
可实际上舒斯特尔也的确曾对劳尔有怀疑,德国人甚至在上赛季执教赫塔菲时就表示,劳尔要想再现职业生涯的辉煌需要换一家球队,可当他真正迈入伯纳乌的球场才赫然发现,他可以动皇马的任何人,惟独这位球队1号队长是需要捍卫的。银河战舰岂是可以随意就听一位外来者摆布的,倘如此,那么皇马也不至于三年里连换六帅,也不至于卡马乔在短暂三月的执教生涯后就匆忙离开。尤其在面对复杂的更衣室时,舒斯特尔发现,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甚至是下达指令受到质疑时,劳尔才是他确立权威的关键人物。所以德国人的怀疑甚至还没有完全成立时,就被他自己彻底了,面对媒体的旁敲侧击,他说:“劳尔?我想说这个话题已经过时了,我没有理由放弃自己的队长。”
应该说,舒斯特尔基本兑现了承诺,他比其前任意大利人卡佩罗给劳尔的发挥空间更多。在舒斯特尔的442战术中,劳尔被重新给予了自由,他又变成了以前的二前锋,可以围绕在范尼身边活动,不用再为了战术作用而牺牲到边路或者回撤中场进行肉搏防守――谁都知道那不是劳尔的特长,因为劳尔的特长还是在。事实也证明了舒帅这种做法的正确性,西甲开赛,连续两轮进球,这样的情况在劳尔身上并不多见,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皇马频繁换帅,而无论谁当主教练第一个想到要牺牲的总会是一队之长,这使得劳尔的位置愈发不固定,可是劳尔没有抱怨,就像评论家圣马丁说过的句话:“即使他远离了巅峰状态。可他没有抱怨,相反他的那种精神反而会激发队友们的战斗欲望。”
只是对于劳尔来说,他何止只会激发队友的战斗欲望,只要机会来了,他自己也会当仁不让地先血雨腥风。没锚,在新赛季,皇马引进了萨维奥拉,但是在头两轮西甲联赛,劳尔仍然是“银河战舰”的绝对主力,并连续取得进球,帮助皇马两连胜积6分高居西甲积分榜榜首。
现在这支皇马不缺少战斗欲望,舒斯特尔又力主漂亮和进攻足球,凡此种种都意味着,劳尔竞技生涯的又一个春天不远了。
关于德国比球
新赛季西甲首轮比赛。皇马的对手是同城死敌马德里竞技,由于在此前的超级杯比赛中,皇马不敌塞维利亚痛失冠军头衔,这使得赛前的媒体预测并不看好西甲卫冕冠军。但不论别人怎么看,劳尔依然延续了自己在德比战中的好运和高进球率,当场比赛是劳尔第21次参加同城德比大战,在此前的20场比赛中,他已经打入14球。而本场比赛又是他在第15分钟为本队首开记录,皇马最终以2比1逆转对手取得联赛开门红。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劳尔的德比情结。13年前,也就是现任皇马队长第一攻参加西甲的1994-95赛季,他为皇马第二次出场的对手就是马竞。结果,劳尔接到劳德鲁普的传球远射攻破马竞大门,从此拉开其在马德里德比战中的进球序幕。目前,在劳尔参加过的21场德比战中,只输过两场球。而在劳尔已经打入的15个德比进球中,有9个是在联赛中攻人的。
在本赛季的西甲首轮德比中还有一个小插曲发生在终场哨吹响后。马竞的葡萄牙中场马尼切快步走到劳尔身边,向队长索要球衣――前者的侄子是劳尔的球迷,并在赛前要求自己的叔叔一定要拿到皇马队长的球衣。考虑到侄子就快过生日了,马尼切管应以劳
尔的球衣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不过,让马尼切有些意外的是,听到请求的劳尔并没有就地脱下球衣送给葡萄牙人,队长的普复是:回更衣室我找一件干净的送给你。
是队长考虑到球衣太脏?显然不是,真正的原因是劳尔想保留这件自己穿过同时又攻破马竞大门的球衣!目前,队长已经保留了14件与马竞比赛时所穿的球衣,唯一的例外是当年阿尔贝蒂尼终场前将比分追平的那场德比战,劳尔将球衣送给了意大利人,以表示自己对对手与那个精彩进球的尊重。
关于得失
在权威《442》杂志评选出的当今足坛百强球员名单中,西甲球员共有30人入围,皇马队占据7席,但令人震惊的是,这7人名单中却没有劳尔的名字!
实际上,对于类似失落已经是劳尔近年来经常品尝的滋味:媒体的冷嘲热讽,个别球迷的不信任,再加上自身状态的起伏。但这其中,最令劳尔难堪的莫过于国家队的落选。
去年的9月29日,是劳尔近10年来首次因非伤病原因落选国家队的日子。弹指间,一年时间过去了,在这一年中,劳尔一直在为重新穿上国家队球衣而努力,他坦言,自己之所以拼命训练,除了要保持状态在俱乐部比赛中证明自己,更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因此而打动国家队主帅的心。在劳尔的计划中,身穿西班牙战衣在2008年欧锦赛披挂上阵是极其重要的梦想,因为这很可能是他最后一次代表西班牙参加世界大赛了。可喜的是,凭借本赛季初的出色表现,阿拉贡内斯已经表态要为劳尔重返国家队打开一扇门,“我还没看过劳尔本赛季的前两轮比赛,”阿帅说,“但是我的助手洛佩斯看了,他告诉我劳尔的状态好多了。我最喜欢的球队是皇家马德里和巴萨,而在我的国家队名单当中,所有西班牙球队和西班牙球员都是一视同仁的。”
但愿劳尔能早日实现重返国家队的梦想!
关于未来
劳尔已经在西甲联赛中打进了189球,是现役球员中的最佳,而在本赛季,劳尔希望能让自己的西甲进球数突破200球。在过去的3个赛季中劳尔总共打进32球(包括欧洲赛事与国王杯),虽然这个成绩相比巅峰时期下滑明显,但从本赛季前两轮劳尔的状态来看,实现这个目标并非难事。此外,劳尔本赛季的最大目标是帮助皇马赢得俱乐部历史上第10座欧冠联赛冠军奖杯。
就在劳尔信心满满地为本赛季规划发展蓝图的同时,一个令所有劳尔FANS欣喜若狂的决定同样被做出――伯纳乌王子已经决定留守马德里,而这一决定的代价是减薪。据称,劳尔已经决心在皇马结束自己的职业生涯,他计划与“银河战舰”再续约2年,新合同将会在2012年到期,届时劳尔将35岁。
当前,劳尔的年薪超过400万英镑,在新合同中附带一个降薪条款,台同期的最后2年,劳尔的年薪将会自动下降50%。并不是所有大牌球星都有勇气主动承担降薪的压力,君不见很多大牌为了能在暮年拿到可观的薪水而四处淘金。当很多决定同金钱无关时,我们不得不称其为高尚的举动,称这个人本身有着高尚的人格,曾经有很多人做到了这一点,现在的劳尔也做到了。还有一点也几乎是肯定的,那就是即使退役后,他也要留在皇马。因为在皇马历史上,有很球员在退役之后仍然在俱乐部效劳,这应该不是难事,劳尔有很多职位可以选择。
劳尔关于数据
劳尔目前已总共与37支球队有过交手,他没有攻破的球队大门只有三支。塔拉戈纳、赫塔菲和莱万特。447场西甲联赛进球189个,其中对萨拉戈萨、瓦拉杜利德和西班牙人进球最多,都是12个。
在皇马历史进球排行榜上,劳尔联赛的进球数已经超过桑蒂利亚纳,距离榜首传奇人物斯蒂法诺只差28个球。
3 劳尔477场西甲出场纪录也超过了耶罗(439场),桑蒂利亚纳(461场),排名第二,距榜首的桑切斯还差47场。
TOP⑧米歇尔・普拉蒂尼
1984年在法国举办的欧洲杯成为了普拉蒂尼的专场演出,臂戴队长袖标的普拉蒂尼用他近乎完美的发挥改写了法国足球历史,高卢雄鸡一路高歌登顶欧洲足坛最高峰。
1984年6月12日,第7届欧洲杯揭幕战,法国队1∶0小胜丹麦队取得开门红,第77分钟,蒂加纳助攻,普拉蒂尼抢射打进全场惟一入球。6月16日,在法国队与比利时队的交锋中,蓝色进攻狂潮彻底淹没了“红魔”,法国5∶0大获全胜,普拉蒂尼上演帽子戏法。6月19日,在上半场0∶1落后于南斯拉夫的不利情况下,有如神助的普拉蒂尼在17分钟内便三度攻破对方城池,帮助球队逆转。他成为欧洲杯历史上第一位也是迄今为止惟一连续两场比赛上演“帽子戏法”的球员。半决赛对阵葡萄牙是场艰苦的比赛,加时赛最后一分钟,依然是普拉蒂尼力挽狂澜,他的进球让法国队3∶2险胜对手进军决赛。6月27日,法国队与西班牙队的决赛在巴黎打响,第57分钟,普拉蒂尼主罚任意球攻破西班牙门将阿科纳达的十指关,这粒进球摧毁了斗牛士的信心与斗志,终场前,法国队再进一球,高卢雄鸡5战全胜捧起“德劳内杯”。在全队14粒进球中,“法兰西之王”普拉蒂尼独进9球,为法国队夺冠立下头功。
连续进球场次:5进球数:9价值:10
TOP⑦朱斯特・方丹
1933年8月18日,方丹生于北非摩洛哥,20岁时加盟法国尼斯俱乐部并入法国国籍。1958年第6届世界杯,身披17号球衣的方丹一鸣惊人,他创造了可能再也不会有人触及的单届世界杯个人进球最多纪录:6月8日,法国7∶3痛击巴拉圭,他在第25、30、66分钟的进球帮助球队赢得胜利;6月11日,方丹在第5、85分钟两度攻破南斯拉夫球门,只可惜法国2∶3告负;6月15日,法国2∶1险胜苏格兰,第45分钟,方丹的制胜进球为法国赢得小组出线权;1/4决赛,法国4∶0击败北爱尔兰,第55、63分钟,方丹梅开二度;半决赛,方丹第9分钟攻破巴西球门,但法国2∶5不敌强大的巴西队无缘决赛;在季军争夺战中,方丹大发神勇,第16、36、78、89分钟连进4球,法国6∶3斩落西德队夺得铜牌。8个右脚进球、4个左脚进球、1个头球,连续6场比赛打进13粒进球,方丹当之无愧成为第6届世界杯最佳射手的同时,也树起了一座难以逾越,后人仰望的丰碑!当年的《队报》这样写道:“方丹如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充满了勇气和愤怒。”
连续进球场次:6 进球数:13 价值:9
TOP⑥雅伊尔津霍
1970年第9届世界杯,巴西前锋雅伊尔津霍从小组赛首轮直至冠军决赛场场进球。首轮对阵捷克斯洛伐克,巴西在先失一球的情况下以4∶1反败为胜,雅伊尔津霍第61、81分钟攻入两球。第二轮,巴西1∶0险胜上届冠军英格兰,雅伊尔津霍第60分钟攻入全场惟一进球。第三轮,巴西3∶2击溃罗马尼亚,雅伊尔津霍第22分钟打进本队第二球,桑巴军团三战全胜昂首进军复赛。1/4决赛,巴西4∶2淘汰秘鲁,雅伊尔津霍的进球为巴西锁定胜局。半决赛,桑巴军团3∶1战胜南美劲旅乌拉圭,第76分钟,雅伊尔津霍破门得分。1970年6月21日,巴西与意大利争夺冠军,谁能获胜,谁就将永久拥有世界足坛最高荣誉“雷米特”金杯,第71分钟,雅伊尔津霍攻入他在本届世界杯上的第7粒进球,巴西4∶1大胜意大利赢得了名垂青史的一场胜利。
生于1944年12月25日的雅伊尔津霍共为巴西队出战80场,攻入33球,他在1970年世界杯上的精彩表现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因为世界杯开战前,他的腿部骨折才刚刚痊愈,但搭上“末班车”的雅伊尔津霍却成为世界杯历史上惟一从小组赛首轮到决赛都有进球的球员。退役后的雅伊尔津霍在里约热内卢州担任教练,正是他从浩如烟海的巴西足球少年中发现了“外星人”罗纳尔多这个绿茵瑰宝。
连续进球场次:6 进球数:7 价值:9
TOP⑤罗纳尔多
1996年7月,罗纳尔多以1950万美元的身价从埃因霍温转会巴塞罗那。9月15日,在对阵桑坦德竞技的比赛中,罗尼攻入个人的首粒西甲进球,此后,“外星人”用他源源不断的进球向世人展现了他的足球天赋。1997年3月23日至5月25日的西甲联赛第30至第39轮,罗尼连续10轮比赛打进12球,除了在对马德里竞技的比赛中上演帽子戏法之外,其余9场比赛每场打进1球:4∶0塞维利亚,1∶1瓦伦西亚,4∶0希洪竞技,5∶2马德里竞技(3球),1∶3巴拉多利德,2∶0毕尔巴鄂竞技,3∶1埃斯特雷马特拉,1∶0皇家马德里,3∶1塞尔塔,1∶0拉科鲁尼亚。登陆西甲的首个赛季,罗纳尔多联赛出场37次打进34球,收获西甲射手王和欧洲金靴奖,并获得了欧洲优胜者杯。凭借全年的优异表现,年仅21岁的罗纳尔多荣膺1997年欧洲金球奖,也成为获此殊荣最年轻的球员。
连续进球场次:10进球数:12 价值:9
TOP④ 索尼・安德森
1993年,巴西前锋安德森登陆法甲,在效力马赛和摩纳哥期间,安德森出场111次打进67球,他的进球率引起了巴塞罗那的关注,1997年,安德森转会巴萨。1999年夏天,里昂俱乐部以创造法甲转会纪录的2500万法郎签约安德森。回归法甲后,安德森用一粒粒进球证明了自己的价值。1999/2000赛季,安德森以23球成为法甲射手王,里昂夺得联赛季军。2000/2001赛季上半段,安德森表现不佳,只打进9球,但在联赛收官阶段,安德森突然爆发。2001年2月3日至5月19日,安德森连续10轮比赛(第25轮至第34轮)打进13球,创造了法甲连续进球纪录:客场3∶2胜甘冈,第12,90分钟锁定胜局;主场1∶1平马赛,第52分钟扳平比分;客场1∶1平图卢兹,第39分钟攻入一球;主场2∶1胜波尔多,第81分钟打进致胜球;客场3∶0轻取欧塞尔,第16,66分钟独进两球;主场2∶1击溃摩纳哥,第56分钟点球得分;主场2∶0拿下巴黎圣日耳曼,第45分钟攻陷对方城池;客场2∶1击败里尔,第26分钟攻入扳平一球;主场5∶0痛击斯特拉斯堡,第17分钟打开胜利之门;客场4∶3险胜雷恩,第22,74分钟连下两城,安德森以22球蝉联法甲最佳射手,里昂夺得亚军。2001/2002赛季,里昂首夺法甲冠军,最终安德森以14粒进球连续第三年成为队内头号射手。
2002/2003赛季,安德森出场24次打进12球,里昂蝉联法甲冠军。2003年夏天,开创里昂盛世的功勋主将安德森远走比利亚雷尔。
连续进球场次:10进球数:13 价值:9
TOP③ 范尼斯特鲁伊
1999、2000年荷甲,2003年英超,2007年西甲,荷兰射手范尼是欧洲足坛少有的几位分别荣获三国联赛最佳射手的“极品”。 2002/2003赛季,这位“之王”用不断的进球刷新了欧冠和英超连续进球纪录。欧冠联赛(包括预选赛)连续10场打进14球,范尼成为欧洲冠军联赛改制以后单赛季进球最多的球员。英超赛场,范尼连续10轮进球,追平了利物浦队爱尔兰前锋约翰・奥尔德里奇保持的英格兰顶级联赛连续10场进球纪录(但奥尔德里奇10场仅进11球):2003年3月22日,第31轮3∶0血洗富勒姆,范尼独中三元;第32轮4∶0大胜利物浦,第5、65分钟梅开二度;第33轮6∶2狂胜纽卡斯尔,第58分钟点球破门;第34轮2∶2战平阿森纳,第23分钟首开纪录;第35轮3∶1击败布莱克本,第19分钟打破僵局;第36轮2∶0力克托特纳姆热刺,第90分钟锁定胜局;第37轮4∶1轻取查尔顿,范尼的帽子戏法帮助红魔提前一轮锁定英超冠军;第38轮2∶1战胜埃弗顿,第77分钟点球入网。2003/2004赛季开打,范尼又分别在对阵博尔顿与纽卡斯尔的比赛中各进一球,连续10轮英超比赛,范尼打进15球。
连续进球场次:10进球数:15 价值:10
TOP②巴蒂斯图塔
1991年夏天,巴蒂斯图塔登陆意甲,“战神”从此威震亚平宁半岛。当佛罗伦萨于1993年不幸降级后,忠诚的战神以一粒粒Batigol力挺“翡冷翠”在一年后重返意甲。1994/1995赛季意甲首轮,战神第80分钟打进一球,“翡冷翠”2∶1战胜卡利亚里,没有人想到,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在接下来的10轮比赛中,雷霆万钧的Batigol连续射进热那亚(1∶1)、克雷莫纳(3∶1,2球)、国际米兰(1∶3)、拉齐奥(1∶1)、雷吉纳(1∶1)、帕多瓦(4∶1)、布雷西亚(4∶2)、巴里(2∶0)、那不勒斯(5∶2,2球)和桑普多利亚队(2∶2)的球门,连续11轮比赛打进13球――巴蒂创造了新的意甲连续进球纪录。在5∶2大胜那不勒斯的比赛中,进球后的巴蒂冲至角旗处左手叉腰,右手执握角旗、啸天长啸,那一刻,长发飘飘,威猛英俊的巴蒂以万丈豪情的气势征服了亚平宁绿茵。1994/1995赛季,巴蒂以26粒进球荣获意甲最佳射手,战神的威名从此铭记在意甲史册中。
连续进球场次:11进球数:13价值:10
TOP①格尔德・穆勒
绰号“轰炸机”的格尔德・穆勒曾经让整个德甲的防线都颤抖不已,“轰炸机”飞过之处,带给对方的是近乎恐怖的梦魇。1969/1970赛季德甲第4轮,拜仁客场0∶0战平凯泽斯劳滕,是拜仁该赛季惟一没有进球的比赛,在接下来的13轮比赛中,从1969年9月12日至1970年2月25日(德甲第5轮至第17轮),穆勒连续13场联赛打进17球,连续进球场次冠绝欧洲足坛,拜仁在这13场联赛成绩分别是:主场3∶0多特蒙德、客场4∶0布伦瑞克、主场4∶1不莱梅、客场2∶4杜伊斯堡、主场2∶0慕尼黑1860、客场3∶1亚琛、主场1∶2柏林赫塔、客场3∶2斯图加特、主场1∶2科隆、客场1∶0汉诺威96、主场2∶1汉堡、客场3∶3奥博豪森、主场6∶0沙尔克04。联赛第21轮,拜仁主场1∶1战平凯泽斯劳滕,穆勒终于取得进球,凯泽成为“轰炸机”在那个赛季最后一个被攻破的“堡垒”!1969/1970赛季,穆勒的联赛进球数为38粒,占全队进球总数88个的43%。1970年,“轰炸机”为德国载回了第一樽欧洲金球奖和第一次欧洲金靴奖。
the irresistible flow of all created things.
One thing no sooner comes into view
than it is hurried past and another takes its place
only to be swept away in turn.
Marcus Aurelius - Meditations
《Ten Minutes Older》是15位当今世界著名的电影导 演以“时光”为主题,每人用10分钟拍摄的短片串成 的集锦片。该片由英国Ten Minutes Older有限公司斥 资上亿元拍摄完成,旨在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最高艺 术水准。时间之手,摇动着历史的摇篮;年华似水, 冲刷着关于生命的记忆。全球15位顶级导演演绎着一 个肉身无可回避的话题。在他们的影像里无一不流露 出这样的感慨:激情永在的灵魂却无法阻止肌体衰老 的自然规律。15个10分钟的电影独立成章,讲述着时 间对记忆的侵蚀和时间的无情流逝。
First Part:The Trumpet 上篇:小号
Aki Kaurismaki 阿基•库里斯马基
Pre-eminent director in the new Finnish cinema with a cult international following. 芬兰电影天才阿基•库里斯马基,他的作品没有 火辣奔放的风情,但是黑色幽默味道浓厚。一 位聪明的导演的作品总是值得一再回味的,而 阿基•库里斯马基的短片《Dogs Have no Hell》 就为何谓“回味”做了很好的注解。
Films Include:电影作品: 1987 - Hamlet Goes Business
1989 - Leningrad Cowboys Go America
1989 - The Match Factory Girl
1990 - I Hired a Contract Killer
1996 - Drifting Clouds
1998 - The Silent Film Juha
2002 - The Man without A Past
Dogs Have no Hell天堂归来
Our protagonist has a dream: a hardworking future in the oilfields of Siberia. Since he is also a coward he can't leave without a piece of fatherland - besides his mental burden - his wife-to-be.
Victor Erice 维克多•艾里斯
A master of modern Spanish cinema. 这位60多岁的西班牙老导演参加这部当红导 演合作的集锦片稍微让人有点儿意外,他自从 93年以《光之梦》夺得戛纳电影评委会大奖之 后就再也没有新作问世了。但从《Life Line》 中,我们终于了解了制片人选择他的理由:光 明与黑暗的交替、生存和死亡的交织就是时间 的真谛!
Films Include:电影作品:
1969 - Los Desafíos Segment 3
1973 - El Espiritu De La Colmena
1983 - El Sur
1992 - El Sol Del Membrillo
Life Line 生命线
In the dark, the cry of a new-born baby breaks the silence of the countryside on a hot summer's evening. After the hectic rush of a birth, mother and son both sleep soundly. Suddenly, a small red spot appears from the nappies of the baby. Nobody notices. The villagers are busy with their chores, children are playing games, and nature follows its unstoppable stream of life. Seated alone in the shadows of an attic, a boy draws the face of a watch on his left wrist. When he finishes, he puts it to his ear as if he could listen to the beat of the world around. A lullaby floats in the air not now my son, not now…! The echo of History printed on the pages of a useless newspaper is fading away. As the darkness descends again, we can make out the date- Friday, June 28, 1940.
Werner Herzog 韦纳•贺佐格
One of the great directors of the German new cinema.
新德四杰中,法斯宾德早夭,温德斯和施隆多 夫的作品越来越温吞,如今还有强劲战斗力的 恐怕只剩下韦纳 • 贺佐格了。不过,略有偏执的 贺佐格也不时会在自己的电影王国内迷失。但 是,第一次拍摄的短片《Ten Thousand Years Older》仍让人惊喜不已。
Films Include:电影作品:
1970 - Fata Morgana
1971 - Land Of Silence And Darkness
1972 - Aguirre, The Wrath Of God
1978 - Nosferatu
1979 - Woyzeck
1982 - Fitzcarraldo
1987 - Cobra Verde
1999 - My Best Fiend
2000 Invincible
Ten Thousand Years Older 万年之后
In 1981, the last of the hidden tribes that had lived a nomadic life in the remotest parts of the Brazilian rain forest was fi- nally contacted by civilization. This event propelled a tribal people from a stoneage existence into the world of TV, cars, and big cities.
Jim Jarmusch 吉姆•贾木许
Leading American independent filmmaker.
身为鬼才的吉姆•贾木许虽然对音乐的热情要 比电影高,但是没有人会否认他拍摄短片的功 力,《Int. Trailer Night》就是一个例证。
Films Include:电影作品:
1984 - Stranger than Paradise
1986 - Down by Law
1989 - Mystery Train
1992 - Night on Earth
1995 - Dead Man with Johnny Deep
1999 - Ghost Dog: The Way of the Samurai
Int. Trailer Night 休息十分钟
An actress working on an unspecified film is brought from the set to her trailer, where she is given a ten minute break.
Wim Wenders 维姆•温德斯
Leading figure of the new German cinema who works extensively in U.S.
不可否认,温德斯的电影技法已臻大成,圆熟 的令人无话可说。但自从温德斯与好莱坞密切 合作以后,影片中的诗意褪色了不少。好在他 还能坚持纪录片的拍摄,没有沦为故事与技术 的附庸。《Twelve Miles to Trona》就是一部 让他游刃有余地发挥诗意灵感的短片。
Films Include:电影作品:
1973 - Alice in the Cities
1976 - Kings of the Road
1977 -The American Friend
1982 - Hammett
1984 - Paris Texas
1987 - Wings of Desire
1997 - The End of Violence
1998 - Buena Vista Social Club
2000 - The Million Dollar Hotel
Twelve Miles to Trona 离特洛纳12英里
Wenders commented on Twelve Miles to Trona: "My Ten Minutes deals with three R's, the Road, Rock'n Roll and the Relativity of Time. They're based on a personal experience, I'm afraid to say, and even if I took some liberties, I did not exaggerate."
Spike Lee 斯派克•李
Acclaimed American director of politically powerful films.
这几年来,李的名声稍减。可能是黑人电影风 潮开始衰退、他自己的创作锋芒开始钝化,李 的作品已不如从前那么受关注了。但在抹煞冲 突、强调融合的社会里,李的作品还是有警醒 世人的价值的,《We Wuz Robbed》就是一 个典范。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86 - She's Gotta Have It 1989 - Do the Right Thing 1991 - Jungle Fever 1992 - Malcolm X 1994 - Crooklyn 1995 - Clockers 1998 - He Got Game 1999 - Summer of Sam 2000 Bamboozled
We Wuz Robbed 我们上当了
"A story's being told about election night. About how in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on this planet, you know, some gangsters came in and just discarded people's votes." "I just found that this is an amazing piece of history that not too many people know about. In those ten minutes, if Michael Whouley had not contacted Vice President Gore people would never have known that Bush 'Bushwacked' the Presidency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陈凯歌
One of the great figures of modern Chinese cinema who now also works in the West. 这位中国国际级大导演近年来并没有创作出太 多可以维持自己声誉的佳作,但他在国际影坛 上的地位却没有动摇。看过西方导演的短片, 再来观赏下《100 Flowers Hidden Deep》, 我们看到了一个将北京悠久的文化化作不朽的 影像。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85 - The Big Parade 1991 - Life on a String 1992 - Farewell My Concubine 1996 - Temptress Moon 1999 - The Emperor and The Assassin 2001 - Killing Me Softly
00 Flowers Hidden Deep 百花深处 Chen Kaige has made a poignant parable about the rapidly changing face of modern Beijing. An old, deluded man hires a removal firm to take the furniture from his house. When the removal men arrive at the address they find no house - it has been demolished to make way for a new building. To humour the old man, the removal men pretend to carry furniture into their van, miming lifting and loading. As they drive away with their phantom load, we discover that things are not all what they seem...
Second Part:The Cello 下篇:大提琴
Bernardo Bertolucci 贝纳多•贝托鲁奇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Italian director.
虽然近几年来这名意大利导演的声誉有所下 降,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拍片功力。《Histoire D'eaux》在集锦片中的分量并不重,却充满了 生命皆空的东方式禅意。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64 - Before The Revolution
1970 - The Conformist
1972 - Last Tango In Paris
1986 - The Last Emperor
1990 - The Sheltering Sky
1993 - Little Buddha
1995 - Stealing Beauty
1999 - Besieged
Histoire D'eaux 水的故事
A master and his disciple Narada are walking in the sunparched countryside. The master stops beneath a tree and says to Narada to fetch him some water. The young disciple goes to the well and meets a girl. They look at each other and take a fancy to each other. They get married. Years pass by, they both grow the odd grey hair. A terrible plaque kills the village residents one by one and Narada's wife and children. He wanders desperately in the countryside and sees his master under the tree. He says: "All this time to get some water? I have been waiting for you all morning." This is the original Indian parable by which the short film was inspired.
Mike Figgis
迈克•菲吉斯 Innovative English filmmaker, musician and composer. 迈克•菲吉斯最擅长的就是探索不同境遇中的人 的沦落和因此而无力改变的绝望。《About the Time》就是一部关于作家意象世界的故事。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87 - Stormy Monday
1989 - Internal Affairs
1994 - Leaving Las Vegas
1996 - One Night Stand
1997 - The Loss of Sexual Innocence
1999 - Miss Julie
2000 - Timecode
2001 - Hotel
About the Time 关于时间2
This film is about the discontinuity of memory. Using splitscreen (a quadrant) the film simply explores the past and the future through the present. The film is an unbroken ten minutes shot on four cameras in four connected rooms, each room loosely rooted in a different time zone. For example - the 1950's, the 1960's, the present, the future, 2040. The memory is saturated with sexual nostalgia, pain and remorse.
Jiri Menzel 吉瑞•闵采尔
Czech film and theatre director, actor, tightrope walker, master of comedy. 吉瑞•闵采尔一直都是一位杰出的导演。巧妙的 构思、一再捕捉着观众眼睛的主题是他无往不 利的法宝。《One Moment》再次让观众细细品 味人生:慢慢老去的只是躯体,精神上的旅途 是永远年轻的。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66 - Closely Watched Trains
1968 - Capricious Summer
1969 -Skylarks On A String
1976 - Seclusion near The Forest
1985 - My Sweet Little Village
1989 - The End of the Old Times
1994 - The Life and Extraordinary Adventures of Private Ivan Chonkin
One Moment 瞬间
Jiri Menzel is making a comic film which contrasts everyday events in the life of a famous old movie star with scenes from the many films he appeared in. It is a study of the physical aging of a person and a history of cinema, the story of an individual which is told through his repeated loss of his own identity as he takes on a whole range of cinema characters. The interweaving of mundane, presentday life with poignant clips from the old movies exploits to the full the quirky, gently intoxicating humour of Menzel which he has showed so brilliantly in all of his films.
István Szabó 伊斯特凡•萨伯
Award -winning Hungarian director.
伊斯特凡•萨伯是匈牙利德高望重的导演,他的 影片总能在偶然性中透漏出人生的无常。虽然 《Ten Minutes After》在合辑中显得平淡了些, 但却是最能让人明白人生无常的完整故事。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66 - Father
1976 - Budapest Tales
1979 - Confidence
1981 - Mephisto1985 - Oberst Redl
1988 - Hanussen
1991 - Sweet Emma, Dear B??be- Sketches Nudes
1998 - Sunshine
2000 - Taking Sides
Ten Minutes After 十分钟后
A woman is laying the table for a festive meal in a middle class home, placing a birthday cake next to the candles. Within ten minutes her life changes completely. Ten minutes later she is accused of attempted murder: She has just stabbed her husband.
Claire Denis 克莱尔•丹尼斯
Acclaimed and innovative French director. 作为该集锦片的唯一一名女导演,克莱尔•丹尼 斯显示了非凡的导演才华。《Vers Nancy》将场 景设置在火车上,用火车的前进和窗外转瞬即 逝的景色暗示了历史无法被人类改变的现实。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88 - Chocolat
1989 - Man No Run
1990 - S'en Fout La Mort
1991 - Keep It For Yourself
1994 - J'ai Pas Sommeil
1996 - Nenette And Boni
1999 - Beau Travail
2001 - Trouble Every Day
2002 - Vendredi Soir
Vers Nancy 以南茜为目标
The philosopher Jean-Luc Nancy and one of his students, Ana Samardzija, talk during a train ride. Ana is not French but lives in Strasbourg, the city where Jean- Luc teaches.
Volker Schlondorff 沃尔科•舒隆多夫
Internationally acclaimed director of the new German cinema, well known for his literary adaptions. 德国导演沃尔科•舒隆多夫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 位意像派的导演。他的大部分影片中总是反复 地咏叹着时间和历史漂流的无常。《Enlightenment 》这一颇有哲学思想的故事解释了什么 叫做“存在就是合理”。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75 - The Lost Honour of Katharina Blum
1976 - Germany in Autumn
1979 - The Tin Drum
1995 - Death of a Salesman with Dustin Hoffman
1996 - The Ogre
1998 - Palmetto
2000 - Legend of Rita.
Enlightenment 启蒙
An entomological journey across the backdrop of East/ West Germany. A world where time and events race to meet us only to turn into memories as they slip past. An old man in a boat. A boy throwing stones on a beach. Pregnant daughter visits family on camping ground to introduce her African boyfriend. What is time exactly? Who can explain it? Who can articulate even a thought about it in any way? And yet, what is more familiar and ever-present than time?
Michael Radford 迈克尔•拉德福特
Established UK film director. 英国导演向来以内敛的风格著称,迈克尔•拉德 福特也不例外。在《Addicted To The Stars》 中,他以时空旅行的方式向我们验证了中国古 人的智慧: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76 - The documentary/The Madonna and The Volcano
1983 - Another Time, Another Place
1984 - Nineteen Eighty-Four
1987 - White Mischief
1994 - Il Postino
1997 - B. Monkey
1999 - Dancing At The Blue Iguana
Addicted To The Stars 迷恋星辰
A long distance space pilot returns from the outer galaxies after a journey of eighty light years. Passing through the routine medical checks he learns that his body has aged by only ten minutes. Surrounded by a city which has, through time, become unfamiliar to him he starts to confront the consequences of his addiction to the stars.
Jean-Luc Godard 让-吕克•戈达尔
A founder of the French new wave and major influence on modern cinema. 这位集锦片爱好者如今仍然老当益壮兴趣不减 当年,十年没参加集锦片的拍摄,也许是手又 痒了。很多人都曾经对看懂他的作品绝望,但 是《Dans Le Noir Du Temps》绝对能将他们 从绝望中拉出来。
Films Include: 电影作品:
1960 - A Bout De Souffle
1961 - Une Femme Est Une Femme
1962 - Vivre Sa Vie
1963 - Le Mépris
1965 - Pierrot Le Fou/Alphaville
1967 - Weekend
1972 - Tout Va Bien
1979 - Sauve Qui Peut (La Vie)
1981 - Passion
1982 - Prénom Carmen
1984 Détective
Dans Le Noir Du Temps 在时间的黑暗中
Jean-Luc Godard, using the elaborate montage of video and film images typical of some of his most inventive later work, is making ten-one minute films which form a complex, provocatively beautiful ten-minute study of time.
〔关键词〕市场经济立宪主义立宪主义的实现
毋庸讳言,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已进入纵深发展的阶段,市场体制的运作毕竟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实践,具有浓厚的工具主义色彩。因此,对经济现代化提供有力的价值内核无疑显得至为迫切。它关涉到市场经济的品质和社会效果,意义甚殊。本文旨在通过对传统儒家思想与立宪主义两种价值立场进行比较、评析。从而对我国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应然性选择作出判断。
一、立宪主义:价值与制度的聚合
立宪主义的概念起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核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的过程。1立宪主义的概念及其内涵的界定是宪法学者一直存在争议的命题,其中涉及到宪法术语的使用和变迁问题。“宪法的基本用语概念与历史发展同时发生变化,其特征尤其在于它与宪法原理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也就是说,宪法原理随历史发展发生变化,而基本用语的概念又随着宪法原理的变化而变化。”2但是,就总体而言,有三点是能得到共识的,
首先,立宪主义决非是单纯的宪法和有关宪法制度的制定活动。从这个角度而言,立宪主义与立宪是有区别的。它不仅是一个静态的过程,还包括宪法的宣传、实施以及监督保障等动态过程。
其次,从内容上看,立宪主义要求宪法包涵人民自由权、财产权,安全权和社会权的确立,包括对政府权力的制衡原则等等。体现着实质正义。
最后,就立宪主义概念的内部结构而言,立宪主义不仅是一个设计精致规范严密的法律体系,更重要的是,它还应是一整套体现自由和制衡精神的价值体系和观念体系,是制度和价值的聚合。
考察立宪主义的演变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近代立宪主义向现代立宪主义的转变是以1919年《魏玛宪法》为主要标志而逐步实现的。它是发轫于古希腊立宪概念的形式化、3经中世纪宗教理念渗透和近代立宪实践的演习而不断实质化的产物。可以说,立宪主义的价值内核是随社会生活的演进而日益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发展史无疑是一部经济关系的演变史。立宪主义与经济活动之间存在着历史的先天的联系。诚如恩格斯所言,“如果说我们的法律的、哲学的和宗教的观念,都是在一定社会内占统治地位的经济关系的或远或近的枝叶,那么,那些观念终究抵抗不住因这种经济关系的完全改变而产生的影响4。”恩格斯精辟地阐述了意识形态与经济形式的辨证关系,为我们研究立宪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提供了理论框架。
现代立宪主义的日益完善无疑确立了以下几个原则。
1,自由的保障需要国家合理干预,这是古典自由主义对市场经济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回应的结果,是立宪主义的重要内容。
2,人权的相对化以及社会权的凸现;其中社会权的强调是以魏玛宪法为肇始以法国宪法和意大利宪法为主要体现的。它的出现是现代立宪主义对市场经济的契约自由等原则的限制和纠正。
3,议会的充分重视;议会在一个立宪主义国度里是各种利益主体平等博弈的法制化场所,现代立宪主义对议会的强调体现了经济民主与经济自由的原则。-当然,现代立宪主义的诸原则的归纳完全是比较意义上的。它是对近代西方立宪理念中绝对自由权的反拨和重新审视的结果。严格说来,现代立宪主义是以自由主义理论为基本框架并植入民主主义学说的精髓而形成的一整套制度体系和价值体系。它包括制度的设计、人权的保障、权力的制衡、文化的培育及传播等等。是价值与制度的完美聚合。它不仅能通过立宪并以之为核心建立一整套内在统一的法律体系对市场经济进行有效规制,更重要的是,立宪主义还是一系列以自由和民主为基本内核的价值理念的载体,具有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传播与导引功能。而这一切对于培植契合现代市场理念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意义甚巨。因此,就功能主义的立场而言,立宪主义既是一个规范系统又是一个反馈和评价系统。而这双重功能是无法从儒家思想的现代诠释中获致的。更重要的是,`儒家思想是专制统治的产物,而并非如立宪主义那样内生于市场经济之中。倘剥离其政治体制的支持,它仅仅是“中国人的价值系统”5而已
二、市场经济;机制和观念的汇合
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一个经济现代化的过程,经济现代化的内涵是多相的。它包括经济体制的现代化和由经济体制决定的经济观念的现代化。在我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里具体表现为计划体制和官本位思想。而这些都是与市场经济的内在价值相冲突的。在当前,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已是举国上下的共识。市场机制的有效运作需要一个完善的自足的法律体系作为制度环境,而以宪法为核心建立的一系列法律制度正契合此要求。从这种意义上说,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结合使经济发展有了合宪性和结构性。但是,这并非市场经济的全部,任何外在形式的运行都需要内在的动力。市场机制亦不例外。它的发展无疑有着一系列的价值目标为支持。这些价值目标是由市场机制本身的内在规律决定的。如市场主体的多元化,地位的平等性和契约自由等等。立宪主义则通过立法的方式将这些规律制度化,并辅之以法制宣传将其内化到公民的行为模式中去。
我们说,市场机制运行的理想状态便是市场和政府间的均衡式和谐。市场经济有其自身的逻辑和价值。作为政府在采取何种管理模式的选择时对此不应忽视。市场经济的相对独立性与立宪主义的关系主要决定于以下因素,1,市场经济的自发性。2,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的划分3,权力有可能滥用的原理。从经济与政治的衍生史来看,立宪主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模式。对于立宪主义的认识需要我们“不能仅仅看到作为制度、程序等技术性设施的一面,而忽略其所蕴涵的价值及其道德基础6”。一般而言,市场经济的发展是立宪主义在以下方面有所作为。
首先,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需要多元的平等的利益主体。市场主体的独立地位的确立在我国这个缺乏自由传统的国度里意味着思想领域内的重大变革。因为独立的人的概念在以儒教传统为基本意识形态的社会结构中从未真正确立过。传统中的人囿于由婚姻和生育所结成的网状的社会格局里。这种格局“好象是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的波纹”7。使其丧失其独立人格。产权制度也是家长制的。无财产之独立便无人格之独立,立宪主义的任务就在于以法律的形式确立财产权及人格独立与自由的基准。世界各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其市场机制的日益完善无不伴随着制度的确立及完善过程。并且这一过程无疑得助于一种适合于人格独立的新教伦理8。这种宗教改革的意义在于通过争取宗教自由和宗教宽容而使“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现解”成为可能。而这一切是市场经济所必要的。
其次,市场经济需要无特权的市场主体和平等协商的交易品格。这意味着,一方面,当国家作为市场主体参与到经济活动中时,应遵守同样的市场规则而无法律外的特权。国家主义所产生的弊端则可以避免。另外,当国家作为市场的调控者和裁判者身份出现时,无论制定市场规则还是居中裁判,都应重视相对人的平等参与和平等保护,保持信息公开化。这要求立法和司法在一种能确保自由和民主的制度下运行。任何制度“都不是从属地为预先给予的集体或分配性共同利益提供利益的稳定化,它主要起到防止单方面的,即是说非正义倾向的作用9。”而立宪主义恰恰能提供这种制度。
首先,宪法对平等权的配置为市场主体的人格独立提供根本法依据并使之落实到具体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去,平等观念必然会随着制度运作而深入人心。这已成为现代宪法的特征性事实。“权利法案规定了法律的平等保护原则,但是权利法案的观念远远超出了这些10。”赫尔穆特施泰因贝格对美国的《权利法案》的评价便可见一斑;
其次,立宪主义还是一种价值体系,这些基本的价值观都是西方人文传统与市场运作的产物。这些基本价值对于冲破传统文化中对平等权利观的种种思维壁垒是必须的。
最后市场经济是一种开放型经济。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需要一定程度的经济互动和市场接轨。而这对于有闭关锁国传统的中国来说,与其是制度建构的问题,毋宁说是观念转变的问题,立宪主义无疑在这两方面都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我国现行宪法对改革开放的规定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国人观念的冲击,便可见一斑。
三、立宪主义、市场以及传统立场
无论从何种角度对我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进行审视,都不能自然的导引出立宪主义和市场理念。这当然是我国传统的生产方式决定的。因此,可以确切的说,立宪主义和市场理念倘单单从意识形态层面进行定性,无疑,它是西方文化(主要是宗教文化)在其具体生产方式和利益冲突中逻辑的产生的。有其哲学的、文化的、宗教的基础。是西方价值的载体。因此严格的说,立宪主义面临着一个民族化、本土化的移植问题。在此问题上,世界各国的宪法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三种模式:
1,全盘西化式。即不考虑立宪主义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与自己的传统文化进行决断式的背离。这在殖民地国家的制宪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2,全盘拒绝式。即:过分强调文化的相对性,对本国传统文化不作任何否定式评价。这在传统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且其政治制度的合法性也建立于其上的国家,表现得较为明显。
3,辨证吸收式。对本国文化进行反思性评价,以拿来主义的姿态吸收外来文化的合理性,从而实现两种文化的协调融合。这是大多数对立宪主义移植成功国家的普遍经验。对于立宪主义对文化碰撞采取何种途径,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传统是一个国家、社区或群体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该单位的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人际关系状态。传统是如此重要,其影响如此之大,以至人们不可能完全将它忽略掉。11因此,该途径的选择倘脱离了具体的“语境”进行价值评价无疑犯了形而上的错误。其实,“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在特定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12对待立宪主义的移植也应持此立场。
在我国这个传统文化极为深厚的国度里,先天的决定了只能选择第三种方案。即:对本国传统文化及其价值体系进行反思性审视,然后实现与西方立宪主义合理内核的顺利嫁接,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立宪主义。对于市场经济与传统定位的问题。笔者认为,作为一种交易规则的市场形式,在我国传统社会里是长期存在的。而且,在这些交易规则背后是以传统价值体系为支持的。如传统价值中的团体本位主义倾向重义轻利思想等。但是,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系列规则与机制的聚合,更重要的是,它包括一整套完整的符合立宪主义价值观的市场观念的聚合。这些是无法从传统文化中自然导出的。当然,某些传统价值观可能对市场主体的观念和行为模式产生影响。如传统的义利观等。13但是,从事物的实然性而言,“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其实只是一种人格理想,社会中只有少部分儒家知识分子奉行而已,在日常生活中起作用的,主要是常识理性,这种常识理性承认人民追求利益的合理性,始终在中国人经济生活中起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14然而,这些稍具市场特征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只是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倘不在体制下进行现代诠释,是不能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的。
四、市场经济:立宪主义实现的价值尺度
如果我们静心对西方立宪主义的产生及演进进行考察,不难发现,无论立宪主义制度建构过程还是价值嬗变过程都无可避免地贯穿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史之中。“政治、法律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目的的。”15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反映。立宪主义作为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的集合体也不例外。
首先,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市场经济为价值导向。立宪主义通过立宪的形式确立公民的独立人格和广泛的自由权利,并提供了政府制衡的范式。立宪的过程是一个观念传播与价值渗透的过程。对于孕育和确立有利于市场经济的精神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市场经济的推进也促进了市场主体的独立意识和权利意识,对立宪主义的各项制度的运作与完善意义重大。如人大制度等等。立宪主义如果从立法层面考虑,它作为政府的一项权力活动,只能是“能与运行中的市场相容的活动”,否则,“这些活动必须统统排除掉。”16但总而言之,“没有国家的法律秩序,经济制度,尤其是现代经济制度是不可能存在的。”17有了,对政治干预经济的权力作了严格的制度限制,给经济自由和财产权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保障。
其次,立宪主义的实现,必须以公民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为前提条件。在以义务本位和计划经济为显著特征的政治经济体制里,纵有立宪之名也无之实,立宪主义是无法真正实现甚至无法立足的。其原因关键在于缺乏制宪和行宪的心理和意识基础,。历史表明,立宪主义是商业发达的政治产物。古希腊与古罗马诸共和国的政体的不断完善是完全建立在其商业繁荣的基础之上的。市场机制的运作使一些观念得以强化,如产权意识,平等交换意识和契约自由意识等等。我国市场经济的初步发展对现行宪法的挑战便可见一斑。(我国现行宪法的几次重大修改无不是对市场经济发展的回应)。这样,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没有商人阶级的形成、成长、壮大,及政治上的觉醒,也就没有清末的立宪运动”了18。公民在经济活动中不断强化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反映到制宪和行宪过程中具体表现为:一方面,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多元化,需要一个解决利益冲突和平等表达权利意志的法定场所,这无疑有利于议会制的建设。另一方面,市场主体的独立性必然要求宪法地位上的自主性,这对宪法在自由和人权上的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另外,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经济形态,需要在市场和国家之间划定界限。作为市场与政府间的桥梁,它通过立宪的形式将国家管理经济的权力法制化,并以一些普遍的宪法原则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界限以根本法的形式固定下来。
最后,随着世界经济、贸易一体化的进程加剧,市场经济体制面临着与世界接轨的趋势。这对立宪主义提出更高的要求。即:伴随着经济市场的国际化,宪法的某些内容或某些部分是否也存在与国际接轨的可能?我们知道,上层建筑是一定经济基础的反映,而经济基础从形式和内容可以分为经济体制和经济制度两部分,同样的道理,上层建筑也可分为政治体制与政治制度两部分,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虽然会引起政治体制的变革,但并不必然引起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的变化,相反,它对于不断完善其相应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具有重要意义。19因此,随着市场经济的国际化,也必然要求在宪法的内容和体制上与世界各国宪法发生互动。比如,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对权力的制衡,对市场体制和市场规律的确认等等。这些无疑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主要特征,也是立宪主义在价值和制度方面具有一定国际性和普遍性的重要体现。
五、结语及其评价
无疑,市场经济与立宪主义的关系是先天的孕育于市场发展的历史之中的一种社会现象。市场经济无论其基本价值还是具体制度都与立宪主义内在契合。市场经济的发展及其特征决定着立宪主义的发展程度和方向。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重要体现。而且,立宪主义作为一种价值体系和制度体系的结合体,有着自己的独立价值观,并对市场经济本身具有的某些先天缺陷进行纠正。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的和谐发展,使得现代社会的具有一些任何历史时期所未有过的优越性,而这些恰恰正是我国市场经济和立宪主义发展的方向。
参考书目:
1参见韩大元著,《亚洲立宪主义研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4-7页。
2参见(日)杉原泰雄著,渠涛等译《宪法的历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3古希腊的宪法主要指国家结构的活动,并非现代意义上的基本法概念,徒具形式意义。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02页。
5参见余英时著,《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第45页。
6参见刘军宁著,《市场与》,引自《市场逻辑与国家观念》,三联出版社,1995年版,第25页
7参见著,《乡土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26页。
8有关宗教理念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影响详见德国著名学者马克斯。韦伯的《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江苏人民出版社。
9参见(德)奥特弗利德˙赫费著,庞学铨等译,《政治的正义性》,上海译文出版社,1998年版,第323页。
10参见(美)路易斯·亨金、阿尔伯特·J·罗森塔尔编,郑戈等译,《与权利》,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260页。
11参见(美)希尔斯著,傅铿、吕乐译,《论传统》,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6页。
12参见(法)勒庞著,冯克利译,《乌合之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年版,第69页。
13有关儒家的义利观问题详见陈鹏生、反町滕夫主编,《儒家义利观与市场经济》,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6年版。
14参见著,《现代化的陷阱》,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年版,第203页。
15参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集,第506页。
16参见(英)哈耶克著,杨玉生等译,《自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352页。
17参见(德)马克斯?韦伯著,张乃根译,《论经济与社会中的法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