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东山晴后雪

东山晴后雪

时间:2023-05-30 10:34:2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东山晴后雪,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不少同学解题时出现以下两种现象:一是不知道诗歌意象的语境特点。多数考生解说意象总是喜欢机械地套用传统意象的固定涵义,不能根据具体语境,解说具体意象的特点。二是不知道题干中关键词的引导作用。意象题中有一些关键词,如“表现了……哪些特点”之中的“哪些”与“特点”,“通过哪种意象……”中的“哪种”,“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之中的“一幅”与“画面”,都不同程度地暗含了解题的思路与方向。但不少考生不知道这些词语对解题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而常常抓不住要领,解不好题。

要解答好题,首先要了解题型的问法,近几年常见的题型有: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分析。/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分析。/诗人从哪些角度来描写景物?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诗的……句描写了……的哪些特点?/结合诗的具体内容,分析概括其人物形象。

知道了这些常见题型,还必须把握复习的诀窍,这样才能灵活高效地答题。无论是“景色”“景象”的特点,还是“情景”“情形”的特点,或者是“人物形象”的特点,如能从不同的方面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与鉴赏,就容易获得较好的解题效果。常见的分析角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抓住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看下面《诗经·芣苢》一诗。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这首诗,可抓住“有”“捊”“襭”三个动词,分析出妇女们娴熟而欢快地采集芣苢的劳动情景。

二、 借助诗歌标题中的暗示语

有的诗歌,题目本身就暗示了其主要意象的特点,为我们提供了揣摩与解读的线索。如李端的诗《闺情》,从标题可以看出诗中主人公可能是思妇形象;再如苏轼的词《满庭芳·蜗角虚名》,从标题也可以看出本词的意象与虚名有关。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题目揣摩诗歌意象的某些特点。

三、 根据上下句或上下文

这如同一般文章阅读一样,命题直接涉及的内容往往在文本中某一个部位,要理解这个部位,通常需要借助上下文,有时候答案就在前句或后句之中。

四、 借助诗歌的背景知识

诗歌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情况、时代背景以及注释内容,它们都值得我们在分析与理解意象时充分利用。

五、 注重思想感情

意象是情与象的整合体,人们阅读诗歌时一般是通过意象来理解思想感情;那么,我们也可以借助思想感情来理解意象。

六、 利用意象的固有内涵

一般考生都知道,古代诗歌中有不少常见的意象如“杨柳”“杜鹃”“夕阳”“残荷”等,本身就具有固定的内涵,为我们解读意象提供了不少方便。另外,一些不常见的意象也有其特定的内涵,也有助于我们解读意象,如马致远《汉宫秋》中“塞外”的“旷远悲凉”与“王宫”的“凄清阴冷”。

通过以上分析,古代诗歌形象题的解题要领已有把握,下面再谈一谈其解题技巧。

首先,可根据命题中的动宾短语填写意象内容。

比如“‘无数铃声遥过碛’表现了怎样边塞景象?”一题,可以先摘取前后两个关键词,形成填空框架“表现了……的边塞景象”,然后在横线上填写“边塞景象”的特点:“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这样,就形成了完整的答案:“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景象”。

其次,通过捕捉题干中的修饰语揣摩答题要点。

意象题中动词前面的状语与名词前面的定语,能含蓄地指出解答意象的方向。比如“丰富的意象”表明意象内容较多,“通过尾联”表明答案在诗的最后两句,“素淡的情景”表明景物并不绚丽。如2012年天津卷: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适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 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 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本题如解说“颔联描绘”的“野菊形象”的前提,在于理解“肯为无人减妙香”这一反问语气,即不会“无人减妙香”。可先描写野菊的美丽外形,再揭示野菊的内在性格。所以本题可答为:①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②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第三,概括提炼与具体描述相结合。

尤其是一些“特点题”“画面题”“形象题”,答题时既要概括表达又要具体描述。如2012年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注]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第2篇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现将2012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的诗歌鉴赏题作一横向比较,从而把握高考命题特点,为以后的复习迎考提供参考依据和复习建议。

二、诗歌鉴赏题的分析与评价

(一)命题特点。

1,诗歌品类。古代诗歌本应包括唐代以前的古诗、唐诗、宋诗、唐宋词、元曲、元明清诗歌。对照2012年17套语文试卷可知,高考命题所选诗歌主要集中在唐宋时期的诗作(含词),偶尔也选用金元诗歌,明清诗歌则轮流出现,唐代以前的古诗以及元曲今年没有选用(以前偶有选录)。这是因为,在文学史上,人们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唐宋诗词代表了我国古代诗歌的繁盛与巅峰。

2.作者情况。高考选用的诗歌,其作者有的是大家熟悉的,有的是大家不大熟悉的,有的则是十分陌生的。从2012年高考所选18首诗歌(浙江卷是两首诗)来看,张九龄、贾岛、温庭筠、杨万里、秦观、晏几道、元好问等是大家熟知的作家,晁补之、李益、张耒、李纲等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作家,而修睦、金銮、王寂、白珽、曹伯启则是我们不熟悉的作家。总体看来,熟悉的作家还是多一些。

3.题量分值。一般设2个小题,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四地试卷中设了3个小题。分值一般在8分左右,多的有17分(北京卷),少的只有6分(重庆卷和福建卷),广东卷和浙江卷均为7分,全国课标卷和辽宁卷均为11分,江苏卷则为10分。

4.诗歌内容。高考命题选用的一般是中学生没有接触到的诗歌或者出现在课本、读本中不被注意的地方,因此其内容就显得陌生而新鲜,这样有利于高考的公平选拔。比如,温庭筠的《梦江南·千万恨》共有两首,我们考生熟悉的是其第二首:“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结果江苏卷却选了其第一首:“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从2012年高考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思远怀人。如全国课标卷晏几道的《思远人》及江苏卷温庭筠的《梦江南》。

(2)伤春惜别。如江西卷秦观的《江城子》及湖北卷贾岛的《送邹明府游灵武》。

(3)羁旅愁情。如山东卷晁补之的《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及四川卷曹伯启的《子规》。

(4)寄情山水。如安徽卷杨万里的《最爱东山晴后雪》、辽宁卷张耒的《初见嵩山》。

(5)风物写真。如广东卷白埏的《余杭四月》及上海卷张九龄的《春江晚景》。

(6)托物寓意(借物寓理)。如全国大纲卷修睦的《落叶》、北京卷金銮的《柳堤》、天津卷杨万里的《野菊》、浙江卷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

(7)边塞生活。如湖南卷李益的《度破讷沙(其二)》。

(8)闲适归隐。如福建卷李纲的《望江南》。

5.表达技巧。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采取的特殊的表现手法。它的含义非常广泛,既可以包括各种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的使用,也包括各类表现手法和艺术构思上的巧妙使用。对表达技巧的鉴赏,就是辨识诗歌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或艺术构思,分析其本身的艺术效果,评价其对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所起到的作用。

以上所举18首诗歌涉及的表达技巧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表达方式。这里主要包括描写和抒情两大类型;

①描写。如全国大纲卷《落叶》第1小题涉及角度变化,北京卷《柳堤》第1小题涉及动静结合,广东卷《余杭四月》第1小题涉及色彩渲染,上海卷《春江晚景》涉及虚实相生,等等。

②抒情。如山东卷《吴松道中二首(其二)》的,融情于景,江苏卷《梦江南》和辽宁卷《初见嵩山》的借景抒情,上海卷《春江晚景》的情景交融,天津卷《野菊》、浙江卷《未展芭蕉》和《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托物言志,天津卷《野菊》“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的用典抒情,等等。

(2)表现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松立与叶落的对比,全国课标卷《思远人》首句“红叶黄花秋意晚”的渲染,湖南卷《度破讷沙(其二)》的映衬、四川卷《子规》的烘托,《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衬托与对比,福建卷《望江南》的衬托,等等。

(3)修辞手法。如全国大纲卷《落叶》中“翻思向春日,肯信有秋风”的拟人,重庆卷《鹧鸪天》中“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的比拟。北京卷《柳堤》中“雨香非燕促”及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中“软红光里涌银山”的通感和比拟,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中“边雪藏行径”的拟人,江西卷《江城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的比喻和比拟,浙江卷《未展芭蕉》中“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医春寒”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中“爱惜芳心莫轻吐”的比喻和比拟,辽宁卷《初见嵩山》中“数峰清瘦出云来”的拟人,等等。

此外,2012年高考诗歌鉴赏题中,还有几道涉及赏析语言的题目,属于“炼字”型。如安徽卷《最爱东山晴后雪》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和“涌”二字的妙处,湖北卷《送邹明府游灵武》对“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的“藏”和“透”二字作简要赏析,四川卷《子规》赏析第二联中的“空”字的韵味,等等。

6.亮点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比较鉴赏,二是探究(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1)比较鉴赏。这类题型是近年来高考古诗词鉴赏题出现的一种新题型。这种考题,信息容量大,综合检测性强,能更准确地考查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2005年有4套高考试卷(上海卷、浙江卷、湖南卷、辽宁卷),2006年有3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南卷、湖北卷),2007年有5套高考卷(重庆卷、湖北卷、江西卷、浙江卷、辽宁卷),2008年有2套高考卷(湖南卷、广东卷)……2011年的湖北卷将刘敞《登城》与苏轼《望湖楼晚景》进行比较,2012年的江西卷比较秦观《江城子》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与教材中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异同,2012年浙江卷则比较钱翊的《未展芭蕉》和元好问的《同儿辈赋未开海棠(其一)》的异同。

(2)探究。这是新课标考纲特意提出的一种能力层级,本是对文学类文本阅读(小说、散文)的考查要求,近年来则移用到古代诗歌鉴赏题中。

如2012年全国课标卷《思远人》第2小题:“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又如2012年北京卷第2小题:这首诗运用了由景及理的写法,这种写法在王之涣《登鹤雀楼》(白日依山尽)、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等诗中也有体现。任选上述诗歌中的一首,也可选取其他诗作,具体说明其中景和理的内容,并分析景理之间的关系。(不少于150字)

再如2012年江西卷第2小题:词中“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一句是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化用而来,请比较两者的异同。(从某种意义上讲,江西卷的比较鉴赏也可看作是探究题)

(二)试题评价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古代诗歌是我国古典文学的瑰宝,高考对诗歌的考查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从古代文化中汲取营养,以提高广大考生的语文素养。江西高考命题人甚至提出“回归教材,回归语文能力本位,导向读书,丰富人文积淀”的命题思想,多年来一以贯之,坚持不懈。综观2012年全国17套题的诗歌鉴赏题目,笔者发现,这种导向是十分明显的。所命试题也涵盖了内容与形式的方方面面,考点分布均匀,题目难易适中,答案简明规范,题量和分值较为合理。而比较鉴赏与探究能力的考查则是近年来诗歌鉴赏题的一大亮点,与新课标的要求十分吻合,应引起广大师生的密切注意。

尽管命题人的初衷是要考生“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但考生的实际阅读鉴赏水平还是比较低。以2012年江西卷为例,第(1)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98分,第(2)小题全省平均分为1.67分,累加起来平均只有3.65分。可见,我们的古代诗歌教学依然任重而道远。

第3篇

关键词:鉴赏;诗歌;炼字;词性

诗歌的语言与其它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和感染力。诗歌的语言都非常精简,每一个字、词,诗人或词人们都要很好地斟酌。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字,“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弄”字,一个字使整首诗词境界全出。那么我们在赏析诗歌的语言妙处时,不但要理解诗词语言的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把握诗词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从炼字角度鉴赏诗歌的语言所占比例非常大。常规的解决炼字的方法是三步走。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这种方法是我们做题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题目不可能永远一成不变,答题的套路也不是通用的模具,所以我们要不断总结新的方法来解决新的难题。一般来说,炼字主要锤炼动词、形容词和虚词。根据这三类词语的语法特点分析,动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动态,强调过程及变化;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跟动词比较,形容词主要着眼对象的静态;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

一、 动词

动词强调的是对象的动态美,炼字时我们要关注动静转换结合,追求表现画面的动态美。

示例一:《最爱东山晴后雪》 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的“涌”字的妙处。【解析】“涌”字极具动感,写出了静止不动的东山给人的视觉感受,是一种化静为动的手法,兼有比拟的效果,用河流波浪的涌动来写雪后山脉的起伏。【答案】“涌”字运用了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在夕阳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示例二:《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很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解析】这首诗作于搬家之时,诗人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童话般的意境,抒写了对故居一草一木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全诗是说:春风骀荡,景色宜人,我要告别往日最喜欢的湖上亭了。微风中,亭边的柳条、藤蔓轻盈招展,仿佛是伸出无数多情的手臂牵扯我的衣服,不让我离去,这情景叫人留恋。住久了,连枝头的黄莺也跟我是老相识了。在这分别之际,别情依依,鸣声悠悠,透出离别的伤感。要回答此题,首先要弄清题干的含意。所谓的“准确”,就是符合“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的特点;所谓“传神”,就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寄寓了人的情感。【答案】用“系”字既切合柳条藤蔓修长柔软的特点,又写出柳条藤蔓牵衣拉裾的动作,表现它们依恋主人不忍主人离去的深情。用“啼”字既符合黄莺鸣叫的特点,又似殷殷挽留、凄凄惜别,让人联想到离别的眼泪。

二、 形容词

形容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性质状态。炼字注重运用联想想象,追求化无形为有形的可感性。

示例一:《初见嵩山》 张耒: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注】张耒:北宋诗人,苏门四学士之一,因受苏轼牵连,累遭贬谪。 “数峰清瘦出云来”一句妙在何处?“清瘦”有何精神内涵?【解析】第一问,前面一系列的铺垫成就了第四句的点睛之笔,嵩山终于在层层浮云中耸现出来,其峭拔清瘦的形象是那么的清晰明朗,其高洁脱俗的姿态是那么的卓尔不群,作者在这里赋予山以人的情志,来表露作者对嵩山的喜爱和赞美。第二问,诗人在这里精心挑选了“清瘦”一词来形容嵩山,写的极富灵性,不只赋予了嵩山以人的品格、人的风貌,更体现了作者的人格操守与精神追求。【答案】①高俊山峰在一片积云之中突现,基于这种感官,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以“清瘦”形容山峰,突出山峰的高峻挺拔,造语新奇。②“清瘦”表现了作者清高独立、人格坚守的精神气质。

示例二:《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 卢挚: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月满西楼”中的“满”字极为传神,试分析其表达效果。【解析】诗句本是写景之句,“满”用来写“月”,所以应先从写景的角度分析。另一方面,写景是为了抒情,因此还应从抒情的角度去思考。【答案】“满”字写出了月光的皎洁明亮,令人神清气爽,表现作者在良辰美景中的喜悦之情。

三、 虚词

虚词主要表现描写对象的程度范围。如2006年江苏卷对“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中“又”字妙处的考查,“又”为副词,暗示作者在时间上不止一次浪迹天涯,字里行间包含天涯流浪的愁苦与无奈,言简而义丰。

(2012四川)《子规》 曹伯启:蜀魂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解析】题干要求简析颔联中的“空”字,考生答题要先解释词义,看是否运用表达技巧,然后再把这一词义放回原句中整体解读,看描绘出怎样的图景或呈现怎样的情境最后分析表达的思想情感或达到的艺术效果。【答案】“空”字既传神地描绘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012江苏百校大联考)《蜀先主庙》 刘禹锡:天下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注】①蜀先主即刘备,先主庙在夔州,作者曾任夔州刺史(821-824),此诗当作于此时。首联“千秋尚凛然”的“尚”字有何妙处?【解析】回答本题,先弄明白“尚”在这里所强调的内容,再结合“千秋”的时间跨度和“蜀先主庙”的对象,围绕用词的手法特色和产生的表达效果来分析。这里由庙及人,强调时间间隔之久,能凸显出英雄气概这样些人,也能自然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情感。

【答案】“尚”字强调了先主之庙的威势逼人,其当年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似存;境界雄阔,凸显了先主万古长存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先主的崇敬敬仰之情。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可总结出解答此类题目的步骤与要点:①结合诗句判断该字、词的词性。②判断该字、词是否用了某种表达技巧。③展开联想,结合诗句,阐述该字、词是描绘了事物的动态还是体现事物的情态或者强调了程度范围。④如果该字、词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感情,这一点也要写上。

第4篇

苏轼的《赤壁赋》,远在直接阅读原作之前,我们其实早就通过明朝魏学的《核舟记》而接触并掌握了其中的名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从对联创作角度言,苏轼《赤壁赋》名言在此之出场,用专业名称来讲就是“集句联”。所谓“集句联”,就是摘取前人作品中的词句组合而成的对联。

作为文学名篇,人们对苏轼《赤壁赋》阅读、理解和接受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以它为源而生发出了许多的集句联,而台湾东吴大学文学系刘宗烈教授个人成联就达三十副,其中八言十八副,十言一副,十一言三副,十二言一副,十四言两副,十六言三副,二十九言、四十九言各一副。

本文拟对源自《赤壁赋》的集句联进行分类介绍,这样既能显示《赤壁赋》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大影响,也可使读者一窥“集句联”和创作特点,在写作上获得相应的启发。

一、“全一原”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全都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

如《核舟记》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以及刘宗烈教授如下两副对联:

1 玄裳缟衣,遗世独立;桂棹兰桨,顺流而东。

2 挟飞仙以邀游,吾生须臾。知不可乎骤得;泣孤舟之嫠妇,今者薄暮,予亦悄然而悲。

二、“全一化”式,就是集句联,无论上联或下联,虽然全都引用《赤壁赋》语句,但有直接引用的,也有间接引用的f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扣弦而歌,风起云涌;举酒属客,月明星稀”。

又如题写在东坡赤壁二赋堂上的对联:

月色如故,江流有声。

上联概括《前赤壁赋》所写之“月”,八百多年前曹操“月明星稀”之“月”和八百年后东坡所见之“月出于东山之上”之“月”,是同一个月亮――江山依旧。但隐含其间的却是。曾为“一世之雄”的曹操“而今安在哉?”的人事已非之感。下联直接用《后赤壁赋》句子写“水”,由此也可隐括“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感慨。全联仅用八个字写景,但因为与苏轼・的著名词赋构成了“互文关系”,所以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一幅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情景理融为一体的画卷,耐人寻味。

梁羽生《名联谈趣》曾经抄录清末民初文学家樊增祥题黄冈赤壁联云: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霜露既降。木叶尽脱,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

下联“适有孤鹤掠予舟而西”,乃是《后赤壁赋》中“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之浓缩。此集文联对仗工整,大气超然,尤其难得。

其它,如刘宗烈教授下述六副对联:

1 游赤壁下,风起水涌;过黄泥坂,月明星稀。

2 纵所如,凌茫然,一苇万顷;取无禁,用不竭,明月清风。

3 望美人兮天一方,予怀渺渺:谋诸妇日我斗酒,其声呜呜。

4 步雪堂,归临皋,日月几何,行歌相答;破荆州,下江陵,舳舻千里,顺流而东。

5 抱月长终,渔樵江渚上,侣鱼虾,友麋鹿,踞虎豹,登虬龙,悄然而悲,肃然而恐;遗世独立,徘徊斗牛间,梦道士,挟飞仙,寄蜉蝣,渺沧海,虚者如彼,逝者如斯。

6 舟游赤壁下,水波不兴,纵一苇,凌万顷,击空明,溯流光,逝者如斯,是无尽藏,浩乎冯虚,扣舷歌之,舞幽壑之潜蛟,来横江之孤鹤;月出东山上,霜露既降,从二容,望美人,梦道士,挟飞仙,吾生须臾,而又何羡,划然长啸,饮酒乐甚,寄蜉蝣于天地,托遗响于悲风。

三、“半-原”式部分,就是集句联,仅只上联或下联,是直接引用《赤壁赋》语句,另一联则来自他人的作品。如‘清末民初学者王均卿(名文濡,别署学界闲民,又号新旧废物)曾撰了许多楹联悬于室中,其中之一系集《徐文长传》、《后赤壁赋》句而成:

乌衣葛巾,纵谈天下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

黄冈赤壁题有这样一副对联:

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上联化用俞文豹《吹剑录》:“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下联虽是曹操《短歌行》里的诗句,但已被苏轼以直接引用的方式纳入《赤壁赋》,故也算是《赤壁赋》语句。

而广东珠江亭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上句出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珠江亭,在海珠桥上。海珠桥,横跨于广州市区的珠江上。因桥跨珠江,临江面海,行人如流,熙来攘往,上联正反映了桥上的热闹情景,集句可谓恰到好处。下联描绘了清风水波之景,寥寥两笔,点出好一派悠游氛围。联语上下句相对,虽为集句而自然天成,不露痕迹,即使读者不知道其中在用典,也不影响理解这副对联中含义,知道它在用典,更觉得意味无穷。

四、“半一化”式,就是集句联,一联来自他人的作品,另一联虽然来自《赤壁赋》,但却是间接引用的(包括语序都作了调整)。如刘振威先生所作一联:

携酒与鱼游赤壁:随蜂伴蝶赏东篱。

上联明嵌一“酒”字,下联化用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蜂”、“蝶”、“东篱”隐示一“花”字,一明一晦,令人回味。

而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寺则有这样一副对联:

翁所乐者山林也,客亦知夫水月乎?

上联化用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句意,因为下联已有“水”,所以上联的“山水”改用“山林”。集句成联,虚词相对,天然巧合,天衣无缝,可称佳作。

五、“点一化”式,就是集句联,并非上联或下联,而只是上联或下联中的部分,是化用《赤壁赋》语句的,其它部分则全都来自他人的作品。

如晚清诗人、书法家何绍基题安徽省桐城徐勇烈故居诸雪堂联:

雪壁写东坡,大好江山,天与此堂占却;芳樽开北海,无边风月,我如孤鹤横飞。

徐勇烈,名丰玉,字子逢,号石民,清安徽桐城人。官至湖北粮储道。后于田家镇与太平军作战,兵败自刎而死。“雪壁”句:徐丰玉驻节黄冈县时,作者曾到其地,徐礼遇之,“馆诸(之于)雪堂”,作者遍游黄州东坡赤壁诸胜迹,醉书此联。徐氏死后,其后人将此联原件带回,悬之于厅堂。

东坡,苏轼自号“东坡居士”。此堂:指黄州赤壁的“雪堂”,系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而来。北海:汉末孔融曾为北海相,世称“孔北海”。他曾自谓“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吾无忧矣”。“孤鹤”系化用苏轼《后赤壁赋》“适有孤鹤,横江东来”。联语即事写意。借景抒怀,对仗工整,意境高远,极有气势,堪壮厅堂之气象。

清代诗人顾复初题杜甫草堂联: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异代”二句,化用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

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同时,又借用了赵翼《论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的诗意。“月白风清”来自苏轼《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这副对联意境开阔,词采风流,文气伟岸,感慨深沉:时代不同了,江山依旧,历代龙蟠虎卧的诗人又有几个呢?怀才不遇的杜甫,过着流离失所的生活,却写下了“长留天地”的不朽诗作,留下了“月白风清”的不朽草堂。

除此之外,顾复初还曾在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浣笺亭题联:

引袖指寒星,古意苍茫,看四壁云山,青来剑外:

停琴伫凉月,予怀浩渺,送一篙春水,绿到江南。

上联写山。“引”、“拂”,衬出楼阁高耸人云,给人以无限遐想。第二句即时景生情。苍茫,形容意境旷远迷茫的状况。以下两句写四周云山连绵,一派春意,剑外。指剑门关以西、以南地方,不是指剑门关外。下联写水。首句摘自谢胱《移病还园示亲属》:“停琴伫凉月,灭烛听归鸿’。”意即停下抚琴,等待新月上升。“予怀浩渺”,化用苏轼《前赤壁赋》“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襟怀浩荡,乡思种种,意想随着锦江水,乘舟回到故乡东南。“绿到江南”,化用王安石《泊舟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联语绘景抒怀,意境深远,格调闲雅,融情人景。“看”、“送”两字,给人以舒展之感,“青来”、“绿到”写活了自然界景色,有生意盎然之趣。

晚清诗人李振钧题安庆大观亭联:

秋色满东南,自赤壁以来,与客泛舟无此乐:大江流日夜,问青莲而后,举杯邀月更何人。

上联化用苏轼《赤壁赋》“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此指作者乘船由湖北东下至安庆。下联化用南朝诗人谢《暂使下都夜发新林至京邑赠西府同僚》“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和唐朝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联语借苏轼泛舟赤壁和李白独酌的韵事,怀古寄意。虽有“无此乐”之寂寞感,但表露出乐在其中之心情。

郑烨题杭州西湖湖心亭联:

亭立湖心,俨西子载扁舟,雅称雨奇晴好:度开水面,恍东坡游赤壁,偏宜月白风清。

此联极富想象。自坡别出心裁地把西湖比作古代美女西施以来,从此就有了“西子湖”的美称。而此联又把湖心亭比作西子泛舟湖上的扁舟,可谓佳喻巧思。“雨奇晴好”化用坡《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月白风清”化用东坡《后赤壁赋》“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此联富于想象,灵活清新。

第5篇

一、生平事略及丹青风格

石涛(1641-约1718年),为明末全州(今广西桂林)人,俗姓朱,名若极,出家后法名元济、原济,字石涛,号枝下叟、大子、清湘遗人、苦瓜和尚、耕心堂、耕心草堂、大草堂等。

石涛出生时正值晚明王朝风雨飘摇之际,父亲朱亨嘉死于兵乱,幼小的石涛被人保护送入佛门,总算免遭清廷祸害。出了家的石涛曾经寄居武昌,后来浪迹天涯,漂泊江西、安徽、金陵、北京、扬州等地数十载,最后终老于扬州。

石涛长于诗文、书画,山水、花鸟和人物画皆擅,尤以山水画成就最大。其山水画远宗唐宋前贤,尤得“元代四家”及沈周等名师意趣,并且受到不少释家思想的影响。石涛崇尚“借古以开今”、“我自用我法”等,主张“笔墨当随时代”,坚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创作从不惟一门一派。他的画作构图新颖奇僻,笔墨苍劲纵恣、淋漓奔放,画境豪迈飘逸、超凡脱俗,极富情感宣泄和个性创造魅力。传世著述《石涛画语录》,记录了他的不少艺术观念和创作体验,对后世影响较大,文坛画界多有赞誉。

清代钮《觚剩续编》卷三《事觚》评述:“石涛道行超峻,妙绘绝伦。太仓王麓台(指清王原祁)谓: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指清王)皆有所未逮。”石涛还与石并称画坛“二石”,清代秦祖永《桐阴论画》评价:“石沉著痛快,以谨严胜,石涛排纵横,以奔放胜……”

石涛的绘画思想、笔墨技法、格调意境及气魄神韵等,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产生了较大推动作用,倍受后人仰慕追崇。像现代张大千、傅抱石等均受其很大影响。当代还有评论家将石涛和山人共誉为中国传统绘画史上“三百年前的两道灵光”。

二、与南京结下不解之缘

大约在清初康熙五年(1666年)前后,石涛驻锡皖南宣城(今属安徽)敬亭山麓寺庵,并赴黄山等地游历。康熙十七年(1678年)又叩访金陵城郊西天寺,十九年(1680年)移居金陵长干寺(明代称“报恩寺”)一枝阁。大约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之后,石涛离开南京前往扬州等地寄居。

由于南京为明代开国京师和陪都,又是南明弘光小朝廷之所在地,明清易帜后寓居着不少遗老遗少和文人墨客,缅怀故国、反清复明的思想倾向较强烈。包括龚贤等“金陵八家”以及石、程正揆等在内的一批遗民画家,隐居不仕,遁迹自然,寄情于翰墨丹青之间。他们运用心中的画笔抒怀遣兴,不断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与生活情操。

石涛羁旅南京期间,在释理禅学及诗文书画方面受到了旅庵本月禅师的影响,个人受益匪浅。尽管生活条件简陋,但他参禅修佛、精研书画始终不辍,足迹遍及钟山、明孝陵、幕府山、雨花台、玄武湖、莫愁湖、周处台、凤凰台、乌衣巷、朝天宫、天界寺等名胜佳境。随着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个人视野得到进一步拓展。尤其在与屈大均、孔尚任、程正揆、戴本孝、龚贤、梅清、汤燕生、黄云等文朋画友的交往中,谈今论古,相互切磋,石涛认真汲取他人的思想见解和艺术风貌,个人画格趋臻成熟。这亦是其绘画生涯的重要转折时期。

笔者初步统计石涛图绘南京的画作不下三四十帧,其中包括客居多时的城南长干里等处风光。尽管有些画作已佚,但有的题画诗尚存,依然留给世人诸多的怀思遐想。诸如《清凉台图》(现藏于南京博物院)再现了古韵悠悠的清凉胜境;《秦淮忆旧图册》(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中则题有与友人同在秦淮河畔赏梅雅集的情形;《江南八景图册》(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中亦有“雨花台”、“东山”等图景;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内还藏有石涛的《金陵十景图》……

这些既是石涛内心对故国山河之爱的由衷宣泄,更是图画江山风光的倾情佳作,客观上却让昔日南京的山川风物定格于画中,给后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记忆。

三、内心世界的诗画记忆

美国华盛顿特区赛克勒美术馆藏有一套石涛在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创作的《金陵怀古图》册(纸本水墨设色,24×19.5厘米×12开),分别描绘了其记忆中的12处景致。

从北赴燕京主动与清朝权贵交好、到不受皇帝宠识失意而返,这给一度期盼仕清的石涛思想上以沉重的打击,他复归扬州后主要依靠鬻画(兼事课徒)为生。虽然在残年暮景中思昔怀旧乃人之常情,不过对于这位明宗室遗孤来说确实别有一番思绪心结。现就让我们一起品览《金陵怀古图》册,悄然走近石涛晚年的精神世界。

第一开追忆的是金陵南郊雨花台畔的长干寺“一枝阁”图景,这位遗民画家十分迷恋羁旅金陵的那段岁月。他以略带俯瞰视角表现立于台畔的屋阁,四周残树环绕、淡雾迷蒙,一士独立栏前似在凝神远眺,又仿佛静夜沉思。浅绛色的山冈与淡蓝色的月夜和谐呼应,营造出一种清虚静逸的境域。画中的主人公大概正是作者的图像写照吧!石涛于此重新题写1680年客居金陵时的诗作:“清趣初消受,寒宵月满园。一贫从到骨,太叔敢招魂。句冷辞烟火,肠枯断菜根。何人知此意,欲且声吞。清湘大子一枝闭门语。”其中蕴含着一种孤寂、悲郁的个人情愫。

第二开画面承载了石涛昔与友人秋游城西丛霄道院的内心感慨。古老的城垣、清秀的山峦、开阔的大江、行进的棹舟及空的雾霭……一一皆从画家脑海中浮现出来。在苍茫空旷的苍穹中,石涛的深情题咏令人更觉画境之妙:“鸡鸣月未落,钟寒潮清。结伴丛霄游,问舟秋水行。江空塔孤见,树开峰远晴。幽意一林静,起我长松情。与友人游丛霄作画,大子。”

第三开表现石涛步友人诗韵的画作。但见四面环山,孤月高悬,空屋小院,门窗皆开,惟不见友人前来。画家由衷倾诉:“四壁窥山月,墙崩老树支(枝)。酒人催翰去,骚客恶书迟。烧竹余新笋,餐松忆旧枝。斯时无可对,惟复把君诗。枝下次友人,大子。”诗中所呈现的荒凉寒寂景象,莫非就是石涛当时心境的客观映照?

第四开系石涛忆写在“江城阁上送春”的情形。图中突岩高耸,阁依山间,一水穿桥而过,两只空舟泊岸。画家因此感慨:“山南山北近痴憨,买醉春风有甚堪。无计送春上亦远,尚凭消息勿轻谈。江城阁上送春作画之一,清湘老人极。”大自然中的春天气息,给内心郁闷的石涛带来一丝难得的慰藉,丹青意趣十分浓厚。

第五开图绘的是金陵城内老虎桥北头的徐府庵古松树。相传该树原先为南朝梁武帝萧衍手植,千年之后依然坚韧挺拔,与低矮的土坡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对比。石涛在此进一步释怀:“脱尽凡枝叶,从根鼓直条,周身封古雪,一气撼青霄。自有齐天日,何须问六朝。贞心归净土,留待劫风摇。徐府庵古松树,大子若极。”从中可见其内心的思旧忧伤之情,昔日皇帝遗物似乎亦成了降临人世消解苦难的罗汉。

第六开描写的是石涛独访金陵南郊东山之景,相传东晋名流谢安在此演绎了“东山再起”逸闻轶事。虽然六代繁华早已消逝,但是画家的内心此刻恍惚又返回到从前,不禁题笔抒情:“不辞幽径远,独步入东山。问路隔秋水,穿云渡竹关。大桥当野岸,高柳折溪湾。遥见一峰起,多应住此间。独访东山,大子极。”

第七开抒写石涛寓居金陵时的一些真情实感。画家临溪洗砚,以茶待客;近有竹篱茅屋,苍松挺立舍旁;远山似黛,烟云弥漫。刻骨铭心的往昔岁月,永远都驻留在画家的情感世界中了:“朝来鸥不疑,我亦渐凭水。洗砚而临溪,偶然开云起。茶香持赠君,非此则何以。明朝浩相思,江郭几千里。清湘大子极。”该诗点化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诗画意境。

第八开描绘了画家独赏秋月的情境。“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石涛追怀往事,慨然作画。该画面清逸冷峻,气势苍秀郁勃,作者油然诗咏:“秋月净如洗,秋云几叠长。钟声动林杪,蟋蟀鸣苍傍。将卧忽复起,高吟停复扬。挥毫越纸外,却笑图仓忙。秋月作画,大子极耕心草堂。”

第九开写石涛踏访金陵横塘一带的情形。城西冶山及莫愁湖畔,一士在疏林小路拽杖而行,翁独泛湖中,远处出现了人家,一派清疏恬淡的景致。孤独无奈的石涛内心难抑情怀:“四袖荷衣着短裳,拖筇曳履到横塘。湖头艇子回青嶂,山下人家夕阳。孤雁南来悲慨远,疏钟初觉韵声长。此时不用通名姓,逢着黄花醉晚香。秋兴九首之一,指来作画,大子极耕心草堂。”

第十开尽管描写的是石涛寻访皖南泾县(今属安徽)水西寺的行旅图,但其佛门生涯也与金陵有着较大关系。只见山野苍寂荒凉,溪水汩汩奔淌。对岸曲径一士策马向前,一仆童默默后随。四处云烟袅绕,缥缈不定,画面中隐隐地散发着如梦似幻的释家禅意。石涛于画中诗咏:“看云飞过水西去,下马长桥步入梯。万壑千(岩)藏涧底,此间珍重过山溪。清湘老人极大草堂。”

第十一开图画南京东郊青龙山之古银杏树。相传该树生长于六朝时期,历经世间沧桑而生生不息,遂成金陵一景。石涛笔下的残树苍然,孤独地挺拔于山间,根部顽强地生长出新枝嫩叶,附近还有人行山道。作者题笔阐释:“六朝雷火树,锻炼至于今。两起孤棂岫,双分破臂琴。插天神护力,捧日露沾襟。偶向空心处,微顶间上音。秦淮青龙山古银杏树,大子。”画家虽以入世的眼光作画,但倾述的却是释家弟子清寂超脱的内心追求。

第十二开忆写江南名胜采石矶(史上曾为金陵辖地,今属安徽马鞍山)一带的山水风光。滔滔江水流经当涂(今属安徽)天门山,朝着被誉为“长江三矶”之一的采石矶滚滚而来。江岸观景台立有一亭,矶上还有石涛仰慕的唐代李白衣冠冢……画家于此题曰:“天门急涌一拳石,化作三台疋练中。仙客逸名犹此地,辞人挽起力追风。沉上影落物俱静,皎上山明咏不同。珍重年重庆事,莫凡小立碧飞宝。闰中秋登采石旧作,丁亥(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仲秋忆此,拈来作画,大子极。”

四、历经坎坷的怀古感慨

命运多舛的石涛一生面对爱与憎、生与死、迷与悟等,心事大都徘徊于释门与俗世之间,往往或隐或现、有时不能自已。譬如与同为朱明宗室后裔、心存家国的山人相比,石涛北游燕京以及自谓“臣僧”等言行,一直较受世人诟病,其中不乏“失节”訾议。晚年的石涛在《金陵怀古图》册中,分别钤有“清湘石涛”、“清湘老人”、“大子”、“大本堂若极”、“大本堂极”等印鉴。若说“大子”是他复归扬州寓居大堂时的名号,那么“大本堂”又指何意呢?

原来,据清初余宾硕《金陵览古》等载: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十一月,太祖朱元璋在南京宫城内建大本堂,“选儒臣教授太子,诸王公侯子弟皆就学焉”;清时故宫旧址长满了禾黍,与明初壮丽辉煌的景象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前来吊古的文人雅士“过荒烟白露、鼯鼠荆榛之墟,同一唏嘘感叹”。石涛晚年藉此取号“大本堂若极”、“大本堂极”,确实意味深长,心底那份割舍不了的故都金陵情缘,自然也就不言而喻了。残阳暮照中,前朝京师和留都的破败景象着实让石涛难以忘怀,不断地唤起他的感念与怀思,奋笔挥毫宣泄情感……这让笔者联想起他的另一首诗作:“五十年来大梦春,野心一片白云烟。今生老秃原非我,前世衰阳却是身。大草堂聊尔尔,苦瓜和尚泪津津。犹嫌未遂逃名早,笔墨牵人说真假。”心灵世界矛盾交织、苦楚无奈的变化轨迹,堪称表露无遗。

富有反叛精神的石涛,晚年山水画风格愈加成熟老到。这套《金陵怀古图》册皆为逸笔小品,感旧记忆中的图景甚至幻象,大都少有鸟语、人踪,基本上以清寂简淡、孤独无依及时光交错中内心难抑的忧郁、悲怆等情境为主,而且多用截断、险峻式等构图取法。所作笔墨苍健有力,或逸笔草草、或淋漓奔放,或粗枝大叶,画法各异,不拘陈规,可谓娴熟恣肆、刚柔相济。石涛喜施水墨,往往采用拖泥带水皴法,复以石青、浅绛等色彩敷染,或以湿笔渲染云山,其中不乏象征、比喻等表现手法,因景生情,托物起兴,神韵溢出,使得画面气格灵动飘逸,意境深邃隽永,颇富含蓄隐现之艺术魅力。

第6篇

大自然用神来之笔创造了如人间仙境的黄山后,却切断了我们通往黄山的路,封了山。难道是怕我们破坏了那份浑然天成的美吗?那黄山究竟有多美呢?真令人期待不已……

黄山记

徐 迟

大自然是崇高、卓越而美的。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喷发的手法,迅速地,在方圆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它巧妙地搭配了其中三十六大峰和三十六小峰。高峰下临深谷,幽潭傍依天柱。这些朱砂的、丹红的、紫霭色的群峰,前拥后簇,高矮参差。三个主峰,高风峻骨,鼎足而立,撑起青天。

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倏来倏去的云,扑朔迷离的雾,绮丽多彩的霞光,雪浪滚滚的云海。云海五座,如五大洋,汹涌澎湃。被雪浪拍击的山峰,或被吞没,或露顶巅,沉浮其中。然后,大自然又毫不吝啬地赐予它几千种植物。它处处散下了天女花和高山杜鹃,它还特意委托风神带来名贵的松树树种,播在险要处。黄山松铁骨冰肌,异萝松天下罕见。这样,大自然把紫红的峰,雪浪云的海,虚无缥缈的雾,苍翠的松,拿过来组成了无穷尽的幻异的景。云海上下,有三十六源,二十四溪,十六泉,还有八潭,四瀑。一道温泉,能治百病。各种走兽之外,又有各种飞禽。神奇的音乐鸟能唱出八个乐音。稀世的灵芝草,有珊瑚似的肉芝。作为最高的效果,它格外赏赐了只属于幸福的少数人的极罕见的摄身光。这种光最神奇不过:它有彩色光晕如镜框,中间一明镜可显见人形。三个人并立峰上,各自从峰前摄身光中看见自己的面容身影。

这样,大自然布置完毕,显然满意了,因此它在自己的这件艺术品上,最后三下两下,将那些可以让人从人间通入胜境去的通道全部切断,处处悬崖绝壁,无可托足。它不肯随便把胜境给予人类。它封了山。

武夷山虽不是什么名山大川,却给人感觉高峻异常,令人神往,究竟它的魅力在什么地方呢?看了就知道啦!

武夷山

一般的山岭,都是有土有石,土石相杂而成的,可武夷山的许多山峰,却由巨石构成,一石一峰,山就是石,石就是山,壁立千仞,拔地而起。论高度,武夷山风景区的诸峰不算很高,其中最高的三仰峰,海拔也不过700多米,仅及五岳诸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可是,它给人的感觉却高峻异常;加上怪石嶙峋,奇险处处,使爱山嗜峰者目不暇接。大王峰一飞冲天,号称武夷群峰之首。从这边看,它像一只倒竖的靴子,转到那边看,又像老寿星的额头。玉女峰像一位修长的丽人,站立在九曲溪畔,风姿绰约。一线天巨岩裂隙一百丈余,崖顶狭缝宽仅尺许,置身其间,好像来到了另一个世界。爬接笋峰,要抓铁索,攀悬梯,蹬石壁,陡峭可畏。仙掌石屏矗天,似仙人巨面,堵山障海……这么多的奇峰怪岩,几十座相聚在一起,怎不令人神往。(选自苏之轼《碧水丹山话武夷》,题目为编者所加)

天山,是让人充满憧憬的地方,那里长着天山雪莲,那里遍布皑皑白雪,那里有成群的牛羊,那里……这不,碧野笔下的天山确实让我们大饱眼福了!

天山景物记(节选)

碧 野

进入天山,戈壁滩上的炎暑就远远地被撇在后边,迎面送来的雪山寒气,立刻会使你感到像秋天似的凉爽。蓝天衬着高矗的巨大的雪峰,在太阳下,几块白云在雪峰间投下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上了几朵银灰的暗花。那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生机。

再往里走,天山越来显得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穿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这时,如果你下马坐在一块岩石上吸烟休息,虽然林外是阳光灿烂,而遮去了天日的密林中却闪耀着你烟头的红火光。从偶然发现的一棵两棵烧焦的枯树看来,这里也许来过辛勤的猎人,在午夜中他们生火宿过营,烤过猎获的野味。这天山上有的是成群的野羊、草鹿、野牛和野骆驼。

一说起泰山,大家都会想到“泰山日出”这样的美景,可雨中的泰山也是别有一番情趣呢!怎么样?随着作者的描述走一遭吧!

雨中登泰山

李健吾

从火车上遥望泰山,几十年来有好些次了,每次想起“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那句话来,就觉得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杜甫的愿望:“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也一样有,惜乎来去匆匆,每次都当面错过了。

而今确实要登泰山了,偏偏天公不作美,下起雨来,淅淅沥沥,不像落在地上,倒像落在心里。天是灰的,心是沉的。我们约好了清晨出发,人齐了,雨却越下越大。等天晴吗?想着这渺茫的“等”字,先是憋闷。盼到十一点半钟,天色转白,我不由喊了一句:“走吧!”带动年轻人,挎起背包,兴致勃勃,朝岱宗坊出发了。

是烟是雾,我们辨认不清,只见灰蒙蒙一片,把老大一座高山,上上下下,裹了一个严实。古老的泰山越发显得崔嵬了。我们才过岱宗坊,震天的吼声就把我们吸引到虎山水库的大坝前面。七股大水,从水库的桥孔跃出,仿佛七幅闪光黄锦,直铺下去,碰着嶙嶙的乱石,激起一片雪白水珠,脱线一般,撒在回旋的水面。这里叫做虬在湾:据说虬早已被吕洞宾渡上天了,可是望过去,跳掷翻腾,像又回到了故居。

我们绕过虎山,站到坝桥上,一边是平静的湖水,迎着斜风细雨,懒洋洋只是欲步不前,一边却喑恶叱咤,似有千军万马,躲在绮丽的黄锦底下。黄锦是方便的比喻,其实是一幅细纱,护着一幅没有经纬的精致图案,透明的白纱轻轻压着透明的米黄花纹。——也许只有织女才能织出这种瑰奇的景色。

小编的话

第7篇

关键词:黄恩彤 农事词 关注民生

光绪十三年版《宁阳县志·艺文》收录有黄恩彤晚年致仕归养后关于农事的四首词作。

黄恩彤(1801—1883) 原名丕范,字绮江,号石琴,别号南雪。山东省宁阳县蒋集添福庄人。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累官至广东巡抚。为晚晴著名官吏和学者。学养深厚,著述甚丰,有文集及杂著二百余卷。

在这几首词作中,作者满怀欣喜地描写了清代传入宁阳的四种农作物——花生、甘薯、生姜以及杞柳,表现了他对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注,单就题材而论,亦可称为古典诗词中少见的一束奇葩。但因作者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已有研究的内容也多为其处理洋务之得失,这一组词作尚未引起重视。本文试对这几首词作初步解读,并借以略窥其思想情怀。

一、词作内容及艺术特点

其一、《沁园春·落花生》,词云:

试种花生,地拣松沙,兼带坟垆。渐鳞鳞翠甲,朝开暮合;棉棉碧蔓,斜界平铺。浅可藏蛇,深难没鹤,帀野轮囷入望殊。须芟草,趁昨宵好雨,鸭觜频锄。莫愁结果全无,偏暗里生根得气腴。看黄倾金朵,飘零委露;白凝玉颗,络索联珠。胚孕土香,蒂连藤细,却似琅玕满腹储。霜寒也,好殷勤筛取,铁网仍疏。

落花生即花生,俗称长生果,宁阳习用其简称“长果”。原产中国东南沿海一带[1],明末清初内地间有种植。清嘉庆初年,宁阳齐家庄人、监生齐镇清引种至当地,至咸丰初已“连阡接陌”,成为宁阳主要农作物之一。[2]

此词上阕,写花生的种植和管理。因花生在宁阳引进较晚,属于“试种”阶段,因而作者对其栽培技术颇为着意,描写起来不吝笔墨。落笔先写花生的种植条件:适宜于“松沙”土质,也可于“坟垆”间种植;然后描述了其在地上生长的过程:“渐鳞鳞翠甲,朝开暮合;棉棉碧蔓,斜界平铺。浅可藏蛇,深难没鹤,帀野轮囷入望殊”;穿插叙述了农人的田间管理:“须芟草,趁昨宵好雨,鸭觜频锄”。“鸭觜”,即鸭嘴锄,锄草工具。言雨后杂草易生,须及时芟除。

词的下阕写花生与当地传统农作物地上植株结果的不同,是“暗里生根得气腴”,结果于地下。当地面植株“黄倾金朵,飘零委露”之时,地下正“白凝玉颗,络索联珠。胚孕土香,蒂连藤细,却似琅玕满腹储”,已经果实累累了。待霜寒之后,就可以“殷勤筛取”,收获成果了。但花生果实因生于地下土中,要应收尽收、全无遗漏很难,故云“铁网仍疏”。

全词重在描述花生的栽培生长过程,这显然与当时花生在宁阳尚属新生事物有关。词的主旨在于让人们了解花生、推广花生。故其主要笔墨用于叙述和描写,而作者对花生的喜爱之情,则渗透于字里行间。用词精准,描摹生动,而又相对通俗易懂。

其二、《水调歌头·甘薯》,词云:

甘薯实番薯,野叟尽垂涎。新蒸脱釜醰醰,香味妙能兼。初自南洋吕宋,洊至瓯闽吴越,广莳到东山。青编元扈纪,十二胜喧传。 破黄垆,抽碧颖,剧芳鲜。附根磊砢,还如圭璧种蓝田。漫道芋魁斗大,误认蹲鸱肥羜,玉糁记坡仙。无蜂能酿蜜,萍实许分甜。

甘薯原称番薯,宁阳俗称芋头、地瓜。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哥伦布发现后带回西班牙,由西班牙水手传至吕宋(今菲律宾)。明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徐光启《农政全书》详细记述了番薯的种植方式,称其有“十二胜”。明朝后期在全国多处引种。清乾隆十七年(1752)曾诏令大力推广种植,山东成为主产地之一。宁阳在咸丰初年已“到处有之”。当时人口剧增,甘薯成为人们的主粮之一,因此被后人称之为“最成功的舶来品”。

词的上阕写了甘薯的特点并叙述传入中国的历史。才出锅的甘薯,“香味妙能兼”,令“野叟尽垂涎”。这种作物最初从“南洋吕宋”传来,逐渐扩展到福建、广东、江南一带,清代时山东已大量种植。栽培技术被载于明朝晚期元扈先生(徐光启字元扈)的大作《农政全书》里,其中“十二胜”之说已广为人知。

词的下阕写甘薯生长过程与人们丰收时的喜悦。“破黄垆”,写甘薯苗从温床中破土而出;“抽碧颖”,写甘薯在田间铺开藤蔓迅速生长;“剧芳鲜”是写其地上植株茂盛之状;“附根磊砢,还如圭璧种蓝田”,写其地下块茎迅速成长。“芋魁”:宁阳人误称甘薯为“芋头”(芋头是另一种作物),并把收获的最大地瓜称作“芋魁”。作者指出这种叫法不对,就像误认为蹲着的鸱鸟是羊羔一样。“坡仙”,即苏轼,号东坡。苏轼在惠州时作有“过子(朝云)忽出新意,以山芋作玉糁羹,色香味皆奇绝,天上酥陀则不可知,人间决无此味也”一诗,其中所说“玉糁羹”,黄氏认为“似即以番薯为之”(作者原注),并不正确(因为宋代时甘薯还没有传到东南亚,更没有传入海南岛,且苏轼已明言玉糁羹以山芋做成)。这里作者固然是在辨证甘薯的名称,而其主旨则在于写甘薯丰收的喜悦。甘薯长得像斗一样大,农人兴奋之状不难想见,作者亦格外欣喜,故有此作。结句“无蜂能酿蜜,萍实许分甜”,盛赞甘薯之“甘”,犹如“蜂蜜”,又可比“萍实”。“萍实”,语出汉刘向《说苑·辨物》:“ 楚昭王渡江,有物大如斗,直触王舟,止於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者能获之,此吉祥也。’”后遂以“萍实”称甘美的水果。作者以萍实与甘薯作比,足见其对甘薯的珍爱。

全词侧重叙述甘薯的栽培、生长及丰收的喜悦,对甘薯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因为用了一些典故,不如《落花生》一词通俗易解。

其三,《水调歌头·姜》,词云:

此地乏姜产,捆运待江南。宣尼不撤,当年谁致杏坛边?惟有文林博物,善读《鲁论》章句,预卜地能迁。逾淮殊橘化,学种渐连阡。 护苍篱,排翠剑,孕黄团。风暄露润,辘轳不放碧畦干。遮莫柔尖红晕,酷似匀妆才罢,微露指纤纤。老来滋味辣,怕惹万人嫌。

姜,也称“生姜”,本为山东原产,后盛于江南,山东反赖江南贩运。清道光中,宁阳齐家庄人、监生齐沐清试种成功,宁阳东部蒋集一带遂成重要产地,不仅满足了本地需要,且大量外销。

词的上阕写姜的引种过程。姜当地不产,久赖江南。但《论语》里早就有孔子“不撤姜食”的记载。“宣尼”,即孔子,杏坛为其讲学之所。那么当年是谁把姜送到杏坛边上去的?博学善思的文林郎齐沐清先生(齐沐清字乐亭,赠文林郎)由此想到姜应该是鲁地的原产,本地应能种植,于是在家园试种,获得成功后,很快普及于乡里。此处借写姜的引种过程,褒扬了齐沐清的引种之功。

词的下阕描写姜的生长及管理、收获。“护苍篱”:姜性喜阴,不耐高温和强光,初苗期须置影草以遮阴;“排翠剑”,写姜苗茁壮生长;“孕黄团”,写姜的根茎正在发育。这时需要大量水分,应经常浇水,“辘轳不放碧畦干”。接着写“柔尖红晕”的嫩姜,以美少女的纤纤玉指作比,足见作者的喜爱之情。而“老来滋味辣,怕惹万人嫌”,则以幽默笔触,写出生姜的普遍应用,不可或缺,亦不宜多食。

全词上阕侧重叙述,下阕重在描写,使人读后可基本了解有关姜的知识。语言通俗活泼,读来轻松愉快。

第8篇

仲仁堪称梅画鼻祖

据画史记载,最早画梅者,当是唐代的于锡。唐人画梅,最先是勾勒着色,五代徐熙等人将这一画法推至妙境。至宋时,更有崔白、米元章、杨无咎等诸大家,皆可以画梅称世。其画梅新法,效法者众,成一时风尚。北宋画梅最有名的是伸仁和尚,他首创了墨梅。后来,北宋名士林逋,结庐隐居,他那梅妻鹤子的雅事传遍天下之后,梅不仅成为绘画的新题材,更成为文人清高品格的象征,列为“四君子”之首,受到后世文人画家普遍的爱好。专以水墨画梅兰竹菊或葡萄的,多半是文人画家。《宣和画谱》在《墨竹叙论》中提到: “有以淡墨挥扫,整整斜斜,不专于形似,而独得于象外者,往往不出于画史,而多出于词人墨卿之所作。”

墨梅就是单用墨画的梅花,采用水墨深浅来加以表达。仲仁为出家和尚,原会稽人,寓居湖南衡阳华光山,他爱梅成癖,曾植梅数十株,每当花开季节,就移床花下,吟咏不辍,偶于月夜,见窗上疏影横斜,十分欣喜,遂取笔墨描绘其状。每当梅开时节,他便从早到晚在梅园中细致观察,将梅花的低昂、俯仰、分合、卷舒,从萌芽到花开,从盛开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选出100余幅不同姿态的梅花装订成册,并在每幅下题五言诗一首,留下了著名的《梅花谱》。由于他的梅花画得“喜神”,后人称他的《梅花谱》为《梅花喜神谱》。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看了仲仁的墨梅画,慨然叹道: “此画如嫩寒清晓,行孤山篱落问”。仲仁名声大振,有“墨梅鼻祖”之称,对画坛影响颇大。赵孟叛墨梅题跋也曾说:“世之论墨梅者,皆以华光为称首。”

南宋另一位画梅高手扬补之接受了华光的衣钵。在此基础上发展,把自己写的墨梅,送给宋徽宗赵佶看。赵佶说他写的是“村梅”,因而他自称为“奉敕村梅”。扬补之创造出两种画梅方法:一种是以墨笔圈出梅的花瓣,即所谓圈花法;另一种是用墨涂于绢上,烘托出梅花的白葩。

金冬心说:“扬补之为华光和尚入室子弟,其瘦处如鹭立寒汀,不欲为人作近玩也。”(《冬心画梅题记》)后来扬的两个外甥汤叔雅、汤叔用也擅长此道。《冬心画梅题记》:“扬补之甥汤叔雅,宋开禧间与弟叔用皆工墨梅,各出新意,谓之倒晕花枝。时有茅进士汝元亦擅名当世。叔雅画梅,曾见于吾乡梁少师乡林家,不愧逃禅叟(扬补之)。而叔用及汝元之疏枝瘦萼未尝睹者。” 元代是梅画巅峰时期 梅画发展到了元代渐成气候,达到了历史性的巅峰时期。据说元四家的吴镇(仲圭),以及王冕,都是画梅能手。范成大云:“近世始画墨梅,江西扬补之者尤有名,其徒仿之者实繁,盖吴仲圭、王元章皆用其法。”(《范村梅菊谱》)由此看来,王冕正是这派的嫡系。

元末蒲庵禅师有《梅花歌》:“会稽王冕高颊颧,爱梅自号梅花仙。豪来写遍罗浮雪千树,脱巾大叫成花颠。有时百金闲买东山屐,有时一壶独钓西湖船。暮校梅花谱,朝诵梅花篇。水边篱落见孤韵,恍然悟得华光禅。我昔识公蓬莱古城下。卧云草阁秋潇洒。短衣迎客懒梳头,只把梅花索高价……”(郎瑛《七修类稿・山农刺时》)从《梅花歌》来看,王冕正是接受了华光、扬、汤一派的传统,孜孜不倦地学习梅花谱和梅花篇,在这基础上,发挥了他的艺术才能。

元代画梅的画家多数受扬补之的影响,如吴镇、柯九思,王冕亦然。都用圈瓣画花及飞白画椿的画法,融入了书法的技巧,画梅就带上了浓厚的文人笔墨意趣。如王冕的名作《南枝春早》,用淡墨渍染背景更衬托出梅花的洁白,当年扬补之也常用这种画法。至正时画梅与王冕齐名的,有陈立善、吴大素等。陈立善现存有作于1351年的《墨梅图》,次年的《溪梅图》、《梅竹水仙图》等。吴大索有《松竹斋梅谱》传世。元代其他专长画梅的还有史杠、王英孙、张德琪、金汝霖、赵天泽、吉学士等。赵孟烦、钱选、倪瓒、张渥等也有墨梅作品。这个时期画梅画竹是肯入时的。这些题材已成为文人作画的特技,当时称画梅为“写梅”,还要求叵家能在“写”中体现出“士气”来。

墨梅名家首推王冕

在元代诸多梅画名家中,成就最高的当然是以勤奋而为大众熟知的王冕。明朝画梅高手姚涮有诗日:“画梅用墨不用色,华光从来有笔力。纷纷作者俱不同,貌得仙葩似荆棘。补之叔雅师此老,各占花枝互有得。前元博士柯九思,爱将脂粉染梅枝。王家元章传墨法,雪月风烟种种奇。”(《雪湖梅谱》)刘基有诗日:“会稽老王拙且痴,能画梅花称绝奇。春窗走笔生古怪,中有窈窕倾城姿。人生得闲真是好,得闲不闲惟此老。布袍闻茸发不梳,一生只被梅花恼。天生梅实可知羹,尔梅有花结不成。世间花实总尤物,不如画图终古无枯荣。”(《诚意伯文集》)

从姚涮、刘基等诗句看来,可以知道王冕能画出雪、月、风、烟种种奇绝的形态。明代吴兴沈尧龙甚至直接称王冕为“墨王”:“君身前是林处士。人间空复数墨王。”可见明代对王冕墨梅成就的敬佩。可惜他的遗作很少。我们虽然无法欣赏他那各种绝奇的精彩作品,但从后人的诗作中,可知他画过雪梅,如《南湖集》卷四:“王郎胸次亦情奇,画写孤山雪后枝。老我江南无俗事,为渠日日赋新诗。”他画过月梅,如高士奇题王元章绝句云:“不分村野与溪桥,乱写横枝一二条。酒醒只疑疏影落,朦胧烟月伴寒宵。”难怪刘基说他梅花奇绝,落笔分晴曦,花如露后珠玉一般,枝如水影中龙蛇游舞一样,水墨画的效果达到呼寒呼冷、解暑解寒的程度。王冕笔墨洗练的功力,也值得注意。他发枝笔力道劲,形神兼备,这是他从勤学苦练,千锤百炼中得来的。执笔挺直,才能笔笔坚挺,而无蛇腹鼠尾的毛病。他中锋、偏锋用得好,行枝接续,气力顿挫处才能断而复连,交接处停而勿滞。手弗偏重偏轻,故能一气呵成。这是他炼气于骨的手法。清朝何瑗王诗:“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 型。”(《题王元章墨梅》)在圈花法上,王冕也有所发挥。扬补之以“笔分三超攒成瓣”圈花,即花瓣要如铁线圈成,一笔三顿挫画之。王冕把这种画法稍加改变,改成为一笔二顿挫,这就是乾隆所说的“钩圈略异扬家法”。这也是他从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有人称之为“白花头画法”。

这个创造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明代的陈、盛行之、刘世儒、清代的罗两峰等人都学二笔圈花。后来到金冬心、童二树等人出,更简单地改为一笔圈花。虽然,元明以三笔二笔成瓣,但其侧瓣及小苞还是一笔。王冕圈花的画法是用笔不飘浮,严谨逼真。明魏成宪诗云: “山农作画同作书,花瓣圈来铁线如。真个匆匆不潦草,墨痕浓淡点椒除。”(《百梅集・墨梅题跋》)另外王晃又发挥了“破蕊之法”。什么叫破蕊之法?梅花原来有花须,须上有小点叫英,他画花须不点英,看去很零乱,不像须,也不像英,这叫“破蕊之法”。扬补之也有此画法,这是野梅的画法,与官梅的画法不同。有人称“乱圈花瓣乱拈须,野梅花与官梅殊”,就是这个意思。总之,画梅之难不在枝干,而在花。王冕最成功的地方,就是花,他的“万玉图”真是千蕊万朵,含笑盈枝,香度凌风,占满在画幅上,显示了乐观主义精神。就是后来的罗两峰、童二树也是莫及的。清代方祖诗云:“美人高士超绝处,不在搓桠枝干间。破蕊圈花真法在,两峰二树费寻攀。”难怪他要自傲地说:“冰花朵朵圆似玉,羌笛吹它不下来。”

王冕画梅花的构图可分疏的、密的、不疏不密三种。疏的如疏影横斜,以疏淡有致,雅淡出尘为妙。不疏不密的,如俯仰得直,照应有情,要密中见疏,疏中仍有聚散谓之得直。密的如繁花密蕊。第三法,首开其宗的就是王冕。朱方霭说:“宋人画梅,大都疏枝浅蕊,至元煮石山农始易以繁花,千丛万簇,倍觉风神绰约,珠胎隐现,为此花别开生面。明时陈常师其意,吾友汪巢林、金吉金继之。”(《画梅题记》)

王冕这种构图就是以密取胜,同时做到密而不乱,繁而有韵。在枝干的构图上,能疏疏密密,做到长处疏,短处密,疏散处疏,交错处密,疏可走马,密不容针;他能把握虚虚实实,而且层次分明,应有尽有。他在华光和尚的“多而不繁,少而不亏”,扬补之的“交枝而花繁累累,分梢而萼蕊疏疏”的理论基础上更有所发挥。在枝干的质感上,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梢也,有如斗柄者,有如铁鞭者,有如鹤膝者,有如龙角者,有如鹿角者,有如弓梢者,有如钓竿者”的理论,加以具体实践,因此他立干如龙,劲似铁;发梢如箭,短如戟。梅干如龙不容易,画时必须弯曲有力,用笔多转折,或以飞白出之。要劲也不易做到,画时笔须顿挫得直,使转有方。画梅梢贵直,但要直中仍有韵致,绝非如尺。他的枝梢一笔拉到几尺长,枝的梢头,露出了笔的尖锋,突出了梅的清高拔俗。因此令人感到风神绰约,美奕有致。画花,他也不是只画一朵花的形似,而能在形似以外求神态,表现出或娇艳,或清雅,或灿烂,或萧疏等等姿态;在开花的形态上,也运用了汤叔雅的“其为花也,有椒子,有蟹眼,有含笑,有开谢,有落英”的理论,画出了老树枝怪花疏,嫩树枝密花繁。总之对于行校、布干、点萼、生花都是在认真观察的基础上,掌握了笔墨洗练功夫,集中表现了他的新风貌。明鲁宗贤说:“古今画梅谁者高,前有补之后王老。”(《雪湖梅谱》)清赵兰舟说:“扬补之、王元章为癯仙,尽洗铅华,别开生面,华光老人又为写影传神,画梅之能事毕矣。”(《竹波轩梅册》)前人对他评价极高。

王冕的墨梅对明代影响深远。特别通过徐渭、陈淳等人的发展与丰富,逐渐出现了大写意与没骨花卉繁荣并峙的局面。徐渭对元章的画推崇备至,他学元章的墨梅,下了相当功夫。他认为圈花最难,说:“吾圈花少让元章笔,发干元章不若吾。”徐文长天才纵逸,睥睨一世,他认为发干元章不及他,而圈花则不及元章。从这句话里可知他对元章的佩服程度。凡是画过梅花的人都知道,画梅之难,不在干,而在花;画花则难在须与蒂。清朝懒园居士说:“青藤(即徐渭)画梅,圈不成圈,枝不成枝,一片神行,其用笔如生龙活虎,不可捉摸,其泼墨也如空中云雾,舒卷自然。”(《画梅辨难》)这说明徐的画风是大写意。徐、王二人风格是不相同的。从功夫上看,自然元章要比青藤深得多了。徐渭不但学王冕画梅,且学他为人,学他画梅花换米。徐渭曾凭吊王冕墓,并对当时一些有钱有势的人家予以嘲笑。其诗说:“君画梅花来换米,予今换米亦梅花。安能唤起王居士,一笑花家与米家。”(《徐文长集》)徐还同情王冕的艰苦生活,猜测他究竟多少斗米,换一幅梅花:“想见元章愁米日,不知几斗换冰枝。”徐看了王冕的墨梅,想临摹它,又感到无从下手,便在题王元章倒枝梅画中写道:“皓态孤芳压俗姿,不堪复写拂云枝。从来万事嫌高格,莫怪梅花着地垂。”明代几位画梅高手,刘世儒、陈、王谦、盛行之都是王冕的衣钵继承人。刘世儒少时于故乡的石壁上,看见元章的梅花,大为鼓舞,从此特别爱好,就深思力学,画起梅花来。据说,他很喜爱王元章的雪梅,曾想尽办法,搞过试验:其中有种画法,是当他矾绢时,先剪好油纸,贴上,上矾后再揭去,然后作画,这样看去好像雪点纷纷,与花争胜,效果很好。当时画家谢时臣赞为“神品”。王冕画枝条,画得很劲秀,据说先从画竹入手,因此刘雪湖画梅也从画竹开始。徐文长题其墨梅诗说:“雪湖刘子故不俗,未画梅花先写竹。花梅筱竹两相于,直干横梢铁不如。”朱多题诗有“陈淳已死沈士老,晚得山阴刘世儒”句。文徵明也赞扬说:“雪湖发干道劲,有天然之处,花亦雅称,异日当为第一流云。”(《雪湖梅谱》)其实,刘世儒的成就,比不上王冕、徐渭。徐文长题雪湖墨梅诗说: “我客金陵访画梅,画梅莫妙盛行之。刘君放逸不可羁,一刘一盛无雄雌。”(《画梅辨难》)

明清梅画气象万千

明代四君子画也颇为发达,不少人追随王冕画风,明代画家学王冕的尚有周吴、孙从吉、王人佐、袁子初、林宏显等人。如陈名作《万玉图》,作于英宗正统二年(1437年),距王冕去世仅三十年。此画与《南枝春早》比较,就可发现其直接师承关系。两幅都画在绢上的,同样都用浓墨画树干,用圈瓣法画白梅,又都以淡墨渍染背景。无论出枝、点叶,或全放、初绽、含苞的花瓣,两幅画上的造型都十分接近。不同之处在于,王冕用笔较为方劲,陈用笔略显圆厚。王冕以上仰式构图,显示寒梅的孤傲不群,陈氏则主干横垂表示繁花敷茂。王晃意较简逸,老干新枝带出点点圈瓣,气势直贯枝末花端。陈则将主干分枝为二,使构图重心分散以强调那密如万玉的繁花。故而《南枝春早》给人以清雅疏朗的感觉,而《万玉图》枝上花锦团簇,有繁复热闹的视觉效果。但根本上两画风格是一致的。陈的另一幅《玉兔争清图》则别有风味。历来评画,认为画梅品要高,韵要雅,评者认为陈所作“品不高也不低,韵不雅也不俗”,雅俗共赏。与陈齐名的尚有王牧之,其梅花清奇可爱,评者以为“落笔雄逸,有苍龙出岫之势。”传有《墨梅图》。明代画梅还有文征明、王毓、麇宗伯、詹澡、张宁等。

第9篇

写景好词:

冰消雪融 大地回春 春回大地 春到人间 万物复苏 万物萌生 枯木逢春 风和日丽 杨柳抽芽 嫩柳舒黄 杨柳吐绿 春苗翠绿 春苗茁壮 百花吐艳 百花争春 百花竞放 春花烂漫 繁花似锦 桃红柳绿 桃李争艳 春桃吐蕊 春暖花开 鹅黄嫩绿 万木竞春 大雁北归 百鸟呜春 鸟语花香 春满人间 满园春色 春光明媚 春光艳丽 春光无限 春色怡人 春色迷人 春暖人心 春意盎然 春意正浓 柳絮似棉 柳絮飘飞 欣欣向荣 群芳斗艳 色彩斑斓 生机勃勃 朝气蓬勃 千枝吐蕊 万绿丛中 小草含青 新树茁壮 嫩黄的杨柳 待放的蓓蕾 夜幕轻垂 夜幕初降 夜色朦胧 夜色阴沉 半夜三更 深更半夜 夜深人静 华灯初上 华灯放明 明灯万盏 万家灯火 灯红酒绿 灯光昏暗 灯光昏黄 安谧的夜 漆黑的夜 宁静的夜 午夜时分 深邃的夜空 肃穆的夜空伸手不见五指 夕阳西下 一缕夕阳 日落西山 时已昏暮 黄昏时分 暮色降临 黄色苍茫 夜幕低垂 暮色渐浓万里无云 净如秋水 晴空万里 碧空万里 万里长空 无边无际 广阔无垠 碧空如洗 天色微明 满天阴雨 天空阴暗 天气晴朗 朝霞满天 白云朵朵 乌云翻滚 曙色微明 曙光东升 朝霞似锦 阴晴不定 碧蓝的天空 瓦蓝的天空 湛蓝的天空 漆黑的天空 阴暗的天空 晴朗的天空 空旷的天空 蔚蓝的天空 蓝蓝的天空 深邃的天空 黑沉沉的夜 蓝澄澄的天空 阴沉沉的天空 灰蒙蒙的夜幕旭日东升 红日东升 日出东山 光芒四射 光芒耀眼 放射光芒 一轮红日 喷薄而出 朝阳火红 晨光暗淡 晨光绚丽 金光万缕

写景好句:

1、幽幽的深谷显的骇人的清静和阴冷。

2、这时候正是早上八九点钟,明亮的阳光在树叶上涂了一圈又一圈金色银色的光环。

3、星星已经淡下去了,东方天边上开始放白了,这时候天际变化得很快,渐渐白得晃眼,接着从地平线上开始一抹一抹地放射出红纹。

4、忽然,迎面升起一轮红日,洒下的道道金光,就像条条金鞭,驱赶着飞云流雾。

5、深秋的太阳像被罩上橘红色灯罩,放射出柔和的光线,照得身上、脸上,暖烘烘的。

6、海水满盈盈的,照在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子似的跳跃不定,水面上一片金光。

7、周围的大山像一幅五颜六色的花布。

8、煊红的夕照把江水染成瑰丽的金波,在水天相接的抖动着碎金子似的海面上,飘来几只归舟。

9、这时候,夕阳已经衔着山巅了,西面的半边天空,像起了大火球似的,燃烧着一片血红的晚霞。

10、一片透明的灰云,淡淡的遮住月光,田野上面,仿佛笼起一片轻烟,股股脱脱,如同坠人梦境。晚云飘过之后,田野上烟消雾散,水一样的清光,冲洗着柔和的秋夜。

11、湖是活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伴着我的心,在追逐,再嬉戏。

12、夕阳那辉煌美丽的影子投在被晚风吹皱的江面上,撒下了一大片闪亮的、鲜艳的玫瑰红的细鳞片。

13、大山黑苍苍没边没沿,刀削斧砍般的崖头顶天立地。

14、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15、湖是硬的,像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美丽的光泽。

16、海面上跃出一轮红日,鲜艳夺目,海空顿时洒满了金辉,海面由墨蓝一变而为湛蓝。

17、浪花是海上的奇景,可她更像一位舞蹈家,她能使人抛开烦恼,尽情地欣赏。

18、太阳猛地一跳,蹦出了海面,霎时间,那辽阔无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满了耀眼的金光。

19、凉爽清明的秋夜里,明亮而发红的火星在星空中为我们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和趣味。

20、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澄清又缥缈,使人想听见一阵高飞的云雀的歌唱,正如望着碧海想着见一片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当它飞遁时有一刹那极其绚烂的展开。于是薄暮。

21、湖是静的,宛如明镜一般,清晰地映出蓝的天,白的云,红的花,绿的树。

22、走进长廊,漫步在青石铺成的地面上,放眼远眺,池中菏叶成片成片的挺立在河面,不难想象,到了夏天,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景。再过去点,一座石拱桥横跨在河上,旁边还栽种了许多花花草草,如一幅风景画。连接着长廊的是一个小型山洞,里面黑黑的,似乎望不到底,然而,当经过一个转弯后,光明再度笼罩着世界,一切仍是那样美好。原来黑暗并不可怕。

23、太阳刚刚升上山头,被鲜红的朝霞掩映着,阳光从云缝里照射下来,像无数条巨龙喷吐着金色的瀑布。

24、大地上万物都烫了金似的,在原来各种颜色的表层,浓浓地染上了一抹橙黄,并且反射出道道炫目的光辉。

25、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尘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不动。马路上发着白光,小摊贩不敢吆喝,商店门口的有机玻璃招牌,也似乎给晒化了

26、秋后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

27、追随着耳边"叮叮咚咚"悦耳的流水声,我来到一条小溪旁。涓涓细流,淡绿的安详的色彩,上面架着一座晃晃荡荡的小木桥--这样一条小溪在普通乡村中很容易可以看到。我凝视着小溪,看成群结队的小鱼儿嬉游,看水草在水中柔柔摆动,看一片碎玉搬的波光粼粼。轻风吹起我的发梢,我的头顶上,蓝天对我微笑。我张开双臂伸向天空,一刹间体会了鸟儿飞翔的快乐。我想,也许这就是一种美吧!

28、近来每晚八点钟以后,火星就从东南方的地平线升起。它比附近天空中的任何一个星星都亮,不论你在哪里,都很容易找到它。

29、小鸟不知躲匿到什么地方去了;草木都垂头丧气,像是奄奄等毙;只有那知了,不住地在枝头发出破碎的高叫;真是破锣碎鼓在替烈日呐喊助威!

30、峡江两岸的山直起直落,高得让人头晕。

31、湛江座落在祖国的最南端,它犹如"东方明珠"镶嵌在美丽的祖国最南端边上。近几年来,这里发生了十分巨大的变化。以前,这里河水污染,垃圾成堆,树木稀疏,发展潜能较低,生活水平也比较落后。如今,在党的改革开放下,全国处处洋溢着欢乐喜悦的同时,湛江也在不断的发展,在演变。

32、天空一碧如洗,灿烂的阳光正从密密的松针的缝隙间射下来,形成一束束粗粗细细的光柱,把飘荡着轻纱般薄雾的林荫照得通亮。

33、阳光被层层叠叠的树叶过滤,漏到他身上变成了淡淡的圆圆的轻轻摇曳的光晕。

34、娇艳的朝阳,已从东边群山背后跳了出来,万屡红霞四溢,和山谷中缓缓升腾的晨霭交融,变幻着五光十色的光环。

35、晚秋底澄清的天,像一望无际的平静的碧海;强烈的白光在空中跳动着,宛如海面泛起的微波;山脚下片片的高粱时时摇曳着丰满的穗头,好似波动着的红水;而衰黄了的叶片却给田野着上了凋敝的颜色。

36、金灿灿的阳光倾泻下来,注进万顷碧波,使单调而平静的海面而变得有些色彩了。

37、山沟被雪填平了,和山背一样高,成了一片片平平的雪铺的大广场。

38、残阳从西山上斜射过来,地面的一切都罩在一片模糊的玫瑰色之中。

39、只见碧空衬着淡蓝,一会儿,淡蓝变成橙黄,边上镶着绯红,这红光越来越多,从空中直射海面,先是一点,接着一片,飞快地向四面扩散。

40、数叶白帆,在这水天一色金光闪闪的海面上,就像几片雪白的羽毛似的,轻悠悠地漂动着,漂动着。

41、刚刚起身的太阳呵,精神抖擞,红光四溢,把整个世界照得通亮。

42、太阳跃出灰蒙蒙的海面,小半轮紫红色的火焰,立刻将暗淡的天空照亮了,在一道道鲜艳的朝霞背后,像是撑开了一匹无际的蓝色的绸缎。

43、初夏的阳光从密密层层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

44、龙山头,像一座大墓似的耸立在夜色中。

45、夕阳的余辉染红了在蓝天里游荡的白云,还替它们镶上了亮晶晶的花边,这几块白云一会儿就幻成了玫瑰的晚霞。

46、晨曦初照,而山像含羞的少女,若隐若现,日落西山,余光横照。

47、金灿灿的朝晖,渐渐染红了东方的天际,高高的黄山主峰被灿烂的云霞染成一片绯红。

48、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

49、自然在我认为,它是世界中最美的一样东西了。比如:拾一片秋叶,细细数它的纹脉,能看见它的生命碑程;抱一棵大树,感受它的粗糙有致,能体会它生命的饱经风霜;扶一块古砖,欣赏它的沉重古木,能领悟它生命的历史……这些不都是最自然,最真实吗?

50、当峭厉的西风把天空刷得愈加高远的时候;当充满希望的孩子望断了最后一只南飞雁的时候;当辽阔的大野无边的青草被摇曳得株株枯黄的时候-一当在这个时候,便是秋了,便是树木落叶的季节了。

51、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照耀着白茫茫的大地,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52、太阳终于探出了半个头,那么大,那么红,接着像被谁推了一下,猛地跳了出来,变成了纯金色。

53、渐渐地,那东方的雾气先有些微红,在、这红色越积越浓,便突然划出一线鲜红,那鲜红里突然跳出一个通红的光轮。

54、早晨的太阳,像牛车的轱辘那么大,像熔化的铁水一样艳红,带着喷薄四射的光芒,坐在东方的岭脊上,用手撩开了轻纱似的薄雾。

55、海水那么蓝,使人感到翡翠的颜色太浅,蓝宝石的颜色又太深,纵是名师高手,也难以描摹。

56、阳光照在波光细细的湖面上,像给水面铺上了一层闪闪发光的碎银,又像被揉皱了的绿缎。

57、远远望去,那是一片衰颓的废墟,看起来毫无生机,只有一条小路绕过那片废墟。风微微吹过,似乎闻到了一点点花香,猛地一闻,似乎又没有了。向四周望去,还是只有那一条小路和一片废墟。

58、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59、太阳在朝霞的迎接中,露出了红彤彤的面庞,霎时,万道金光透过树梢给水面染上了一层胭脂红。

60、太阳更低了,血一般的红,水面上一条耀人眼睛的广阔的光波,从海洋的边际直伸到小船边沿。

61、晚秋了,太阳懒洋洋地挂在天上,像个老公公露着笑脸在打瞌睡。

62、早晨,雾蒙蒙的。没有明媚的阳光,这样的天气虽不是出行的最佳天气,但是我们七年级的同学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前往西溪湿地秋游。

63、七月,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似的太阳,云彩好似被太阳烧化了,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64、露出云层的群山似岛屿般一簇簇一抹抹的悬浮着。

65、湖水在枯草丛里微微低语,远处不时传来一两只小鸭的扑翅声,使月夜的湖面更显得孤寂和冷清。

66、阵阵春风,吹散云雾,太阳欣然露出笑脸,把温暖和光辉洒满湖面。

67、早晨起来,落蕊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68、走到石拱桥边,踏着那石砌的台阶往上走,我注意到那桥梁上雕刻着各种美丽的花纹:含苞待放的荷花、调皮可爱的小猴、翩跹起舞的蝴蝶……河里还有各色的鲤鱼,仍一块面包下去,它们快活地摇着尾巴游过来,争相啄食,好不可爱!

69、朝阳开始像一盏扁圆的宫灯冉冉升到空中,霎时,便形成滚圆的火轮,高高升起,喷射出万道金幅,给万物罩上一层灿烂的霞辉。

70、湖上泛着一片青烟似的薄雾,远望微山,只隐约辨出灰色的山影。

71、柳树在路边静静地垂着枝条,荫影罩着蜿蜒的野草丛丛的小路。

72、冬天的太阳像月亮一样苍白无力。

73、湛江现在的面貌焕然一新,充满生机,朝气蓬勃,绿色成阴,简直是士别三日--刮目相看。由泥砖到高楼,由坎坷不曲的公路到柏油路,由牛车到汽车等等,总而言之,这里的一切都在变,变得那么美丽,那么生机勃勃。当祖国也在散发着党的改革的光辉时,湛江也在改变,因为它将要比"东方明珠"更加耀眼,更加辉煌。

74、盛夏的阳光真像火烫的辣椒水,坦荡荡的街上,没有一块荫凉地。雄壮巍峨的山峰被夏日的骄阳镀上了一层金色,更显得峻峭,壮观!

75、红艳艳的太阳光在山尖上时,雾气像幕布一样拉开了,城市渐渐地显现在金色的阳光里。

76、起伏的黄土山头,真像一片大洪水的波涛。

77、远处巍峨的群山,在阳光照映下,披上了金黄色的外衣,显得格外美丽。

第10篇

【关键词】 文化旅游 生态旅游 海南

一、滨海旅游的概念

国内学者对滨海旅游未能给出一致的定义。刘洪滨认为滨海旅游是以滨海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为依托所进行的旅游活动;董玉明认为滨海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以滨海资源为依托,为满足人们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而进行的滨海游览、娱乐和度假等活动所产生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本文结合前面学者的观点认为滨海旅游是以滨海旅游资源为基础,依赖滨海复杂的生态系统,以“3S”(即阳光、沙滩、大海)为主要内容,为了向大众提供物质和精神双重享受而开展的美食、娱乐以及观光等全体活动的统称。

二、海南滨海旅游发展的状况

海南省处于我国的最南部,属于热带地区,与美国夏威夷同一纬度。由18个市县和西沙、南沙、中沙群岛组成,陆地国土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全年暖热、雨量充足、资源丰富。每年晴日在300天以上,长夏无冬,是避寒、冬泳、度假的旅游胜地。海南海岸线长达1617.8千米,沙岸占了一半以上,沙滩的宽度在几百米到一千米之间,向海延伸坡度大都集中在5度,十分平缓;很多海滩相对平静海水清澈,沙白如雪,四周是优质沙滩,可开发成海滨旅游胜地。

海南现有旅游线路主要分为三条。东线为海滨观光休闲游,走海口—琼海—万宁—陵水到三亚的路线,这条路线可以领略到海南独具特色的椰风海韵,是首选路线也是海南现有旅游路线中最为主要的一条;中线是以欣赏黎苗风情民俗为主,集中在通什、保亭、琼中;西线是以原始森林探险游为主,绝壁幽谷和密林险滩是探险旅游者的首选之地。

据近几年黄金周的数据统计,来岛旅游的游客出行的旅游方式呈现出以“家庭游”和“自驾游”为新的市场主力军,散客市场后来者居上的局面。

三、海南滨海旅游发展的基础条件

1、海南滨海旅游发展的有利条件

(1)资源优势。海南地处热带北缘,属热带季风气候,素来有“天然大温室”的美称。当中国的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海南岛仍是阳光明媚、绿草如茵。得天独厚的环境、气候使海南成了大部分北方游客的首选。同时也成了沙滩排球等体育活动的冬训基地。

三亚拥有一流的3S资源,有照射时间足够的阳光、有未被污染的海水和优良的海滩。在《法兰克福汇报》上,来自德国的媒体认为三亚可以和坎昆岛相媲美,这座城市已经具备了未来发展需要的所有资源。

(2)政策优势。因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针对海南的发展国务院勉励其充分依靠自身的特区长处,鼓励当地在做探索性的建设,并提供大量的政策帮助,这些政策都为将海南岛建成国际旅游岛打下坚实的基础。

签证方面,在2003年时海南已获准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等21个国家超过5人的团体在15天以内的旅游可以免签证特权,而在计划建成国际旅游岛后,又新增了5个国家,免签证国家达到了26个,人数也从5人减少到了2人。现在海南省又向国务院申报建立“海南国际旅游岛综合试验区”。即扩大至62个国家的旅游团和公民个人来琼15天免签证。

航权政策方面,第三、四、五个航权早在21世纪初就已经开放,而且还有九个配套的支持政策,开辟新的国际飞行路线。

在税收上也有政策优惠,比如降低公司要交的所得税,进出口货物退税等。在创建国际旅游岛建设时期,海口、三亚机场口岸设立了免税品商店,给国内外投资商进驻海南提供了便捷,而对投资基础设施方面给予了更大的税收优惠政策。

(3)生态优势。2009年海南岛森林覆盖率达到59.2%,天然草原面积142.5万亩,空气质量总体优良、基本保持国家一级水平,82.8%的河流和88.9%的湖库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III类标准,86.7%的近岸海域海水水质符合国家一、二类标准。世界环保组织主要是检测接近50个国家多大158个大中城市的环境状况,1999年和2003年的数据显示,三亚在这些城市中的排名高居第二。

(4)品牌优势。旅游产品品牌优势,三亚素有“东方夏威夷”之称,拥有国内著名的度假旅游地。亚龙湾旅游渡假区、天涯海角游览区、南山文化旅游区等尤为著名。

地区品牌宣传优势,近年来,海南开始举办各种国际性赛事,如从2000年开始举办了8届“中国新丝路模特大赛”,2003年举办了“亚洲高尔夫巡回三亚公开赛”,2005年举办“南山海上观音开光庆典”,2005年举办“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2006年“首届世界先生总决赛”,第53、54、55、57届“世界小姐总决赛”和以2000年开始每年的海南岛欢乐节的举办与宣传,这将海南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同世界时尚之美完美结合,大大增加了海南的知名度,提升海南的旅游市场份额。

2、海南滨海旅游发展的不利条件

(1)文化底蕴不足。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海南的绝大部分滨海旅游地都是依托滨海地区的自然资源,缺乏对人文景观的开发,尽管海南有黎苗文化、有五公祠、海瑞墓等,但没有很好地跟自然景观相结合。

(2)旅游交通不够完善。旅游大巴质量低劣,且在旅游旺季大巴数量供不应求,而旅游淡季则大巴闲置不少,资源得不到合理的利用;出租车市场不够透明,以三亚为例,黑车屡禁不止,出租车宰客十分严重,甚至出现出租车形成各种势力范围;而海南的交通指示牌也不完善,不能很好地为自驾游的游客提供方便;在国际航班方面只开通了日韩俄等小部分的城市,还未真正达到国际旅游岛的标准。

(3)旅游服务专业人才短缺。海南旅游市场的快速成长,旅游人才短缺越来越突出,目前从事旅游行业的人员中旅游企业经营管理的高端人才最为缺乏,还有旅游电子商务、信息技术、金融知识等方面的新兴专业旅游人员。海南现只是十几所高校开设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理论与实践有脱节。多数旅游企业如旅行社对员工缺乏再继续教育的培养。加之,现有的旅游人员特别是导游、司机为了捞取高回扣,施展种种手段。这些极大地影响了海南旅游的发展。

(4)自然灾害的影响。海南地处热带,属热带气风气候,夏末秋初的时候经常会发生热带气旋,与此相伴的大多是台风、热带风暴,这将对正在旅游的游客构成威胁,并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来岛旅游的机会。

综上所述,海南滨海旅游要持续健康发展,保护环境是关键,挖掘文化是重点,人才的培训和招揽是保障,海南应凭借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契机整顿现行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与管理,完善各项基础建设,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创造新的海南国际旅游岛。

四、海南发展滨海旅游的对策

1、展示海南滨海旅游的文化特色

滨海旅游资源吸引力之处在于拥有了“3S”资源,但“3S”资源是一种遍在性的资源,任何一个滨海旅游目的地都拥有,为此旅游者对滨海旅游目的地的向往不仅仅满足于“3S”资源的体验,对滨海旅游目的地的文化体验也提出了要求。旅游业只有加入当地的文化特色才能创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

海南应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将具有独特的黎苗文化、海洋文化、美食文化、高尔夫球文化、椰树文化、长寿文化等文化展现给世人。同时除了常规的海南文化古迹,如海口五公祠、海瑞墓、琼山琼台书院、文昌文庙和宋氏祖居、琼海红色娘子军雕像、万宁东山、三亚鹿回头公园、南山寺、崖州古城、东坡书院等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滨海旅游节庆活动,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夜的换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六至十二的冼夫人文化节、“三月三”节、中国海南岛欢乐节、三亚天涯国际婚礼节、南山长寿文化节、保亭七仙温泉嬉水节等活动。将当地具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包装打造,定能提升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2、加强基础设施服务功能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基本的保障,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各个产业的发展就缺乏支撑和载体,各种稀缺资源就难以体现出应有的市场价值。如琼州海峡形成的天然交通瓶颈,使海南的物流成本远远高于大陆省份;教育文化水平较为滞后,高考毛入学率远低于全国水平;医疗资源缺乏,卫生服务水平不高,据2008年统计海南社会办营利性医院在全国排名倒数第3位;文体娱乐整体发展缓慢,缺乏国际通行的文体娱乐项目等。而目前海南中西部的发展又相对滞后于东部。这些都严重阻碍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目标。

海南要建设国际旅游岛,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利于拉近地区间发展的差距,使全省各地区协调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首先要解决交通瓶颈的问题,其次是加强教育、医疗、旅游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标示系统等涉及游客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问题。

交通问题是旅游可进出性问题,是旅游首要解决的问题。虽然海南交通以公路为主三纵四横,铁路方面粤海铁路连接到岛外市场,东环高铁打通海南东线道路,同时拥有里海口、三亚两个国际民航机场,但要想达到国际旅游岛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

(2)加强基础服务建设。首先,在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加强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整合教育资源,大力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加强高校旅游特色专业建设,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快培养海南旅游产业发展的急需高层人才,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对各类人才的引进。应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创新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构建高层次的人才交流、集聚平台,出台落户、住房等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高层次的各类经营管理和专业人才。积极创造条件,鼓励旅居海南的各类人才参与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其次,在旅游从业人员的培养方面。对新员工的招聘通过需求制定旅游企业的人才招聘计划,可以采用对外、对内招聘,岗位轮换等方式;而在职员工应通过激励奖惩,对旅游企业内部应建立完善的、具有可操作的人事考核和奖惩制度。尤其是对导游考核及奖惩方面,由于海南导游中不乏存在着返人头费、吃回扣、宰客等不良行为,为此要提高导游员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必须加强对导游员的培训和考核;同时应根据旅游服务的需要,举办各类的培训,如职业培训、岗位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心理素质综合培训等,从而提高旅游专业人员的服务技能和满足再教育再提升的需求。

3、加强营销发展国内外市场

海南滨海旅游要想稳固原有市场,开拓新的市场,应该对不同目标客源市场对旅游产品喜好、旅游消费特征,做到营销的针对性。

目前海南的国内客源地主要集中在广东、上海、浙江、北京、成渝、东北、天津、福建等消费能力较强的地区。其中北京与长三角是以高端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为主;珠三角的游客是以短期度假和自驾车、自助游等专项旅游为主。为此应以目前客源地为基础,做好形象工程,可以利用多种传媒手段,如广告、新闻等方式宣传,或邀请知名导演来海南拍摄电视、电影等,从中宣传海南,打造具有深刻内涵、强大吸引力和震撼力的旅游胜地。既巩固原有市场,提高重游率,又开拓发展势头好的东北、成渝等区域旅游客源市场。

国外客源地主要是韩、日、新、俄等。据调查得知其中60%韩、日游客来海南旅游的目的是以打高尔夫为主,俄罗斯和欧美游客以海滨度假为主,新马泰游客以探亲和度假为主。了解了各客源国来海南旅游的目的,就可以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营销手段,吸引不同客源地的游客。例如可以凭借参加各种国际旅游展销会,对国外客源市场进行各种促销活动,邀请考察或建立合作关系。也可以举办一些如TCL高尔夫精英赛、世界环球小姐比赛等吸引世界眼球的国际性赛事。

4、加强滨海旅游生态环境保护

(1)坚持生态优先,保护环境。把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滨海生态环境极为脆弱,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珍惜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优势,树立全民环保意识,坚决杜绝过度开发,坚决禁止破坏性建设项目上马。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结合,使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发展。

(2)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意识。加强环境意识应形成“从我做起,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马尔代夫全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就很高。环保知识也在学校得以大面积的普及传播,使岛上的孩子们从小就有环境保护的意识。而滨海生态环境的维护者主要是旅游者、旅游业从业人员和旅游地的当地居民,大家应该树立环境质量保护意识,认识到滨海环境的优劣对当地旅游的重要性。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建立健全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加大对破坏生态环境行为的惩处力度。正确处理好城市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问题,减少固体废弃物、垃圾、污水等流入大海,减轻对滨海旅游环境的污染。对旅游区开发建设方面应严格按照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对旅游区的开发强度实施分类指导和严格控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制和问责制,完善海洋环境保护法建设,加强执法力度,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逐步将海南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发展、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开放之岛、绿色之岛、文明之岛、和谐之岛。

【参考文献】

[1] 保继刚、楚义芳:旅游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 陈国香:温岭滨海旅游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商业,2009(23).

[3] 陈砚:厦门市滨海旅游资源优势与潜力[J].海岸工程,1999(2).

[4] 池雄标:滨海旅游理论与实践[M].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5] 董玉明:海洋旅游[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

第11篇

【关键词】岭南;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类型

【作 者】严雪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民族学院民族学硕士生。广州,510650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1-0165-007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Economic-Cultural Types’

Evolution and the NationalSyncretism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Five Ridges

Yan Xueqing

Abstract: The national syncretism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processing the economic-cultural types’evolution in the Southern Region of the Five Ridges, accelerating the change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romoting the improvement of means of livelihoodand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thnic culture. The evolution of the economic-cultural types is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attracting and accelerating national syncretism. The national syncretism process is engraved with fishing and hunting civilization and rice-planting civilization also with the commercial civilization ever since the ancient history. The evolution of economic - cultural types accelerates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syncretism inside and enforces the syncretic relations among the nationalities to a certain level and shapes the basic pattern of national syncretism.

Key words:Southern Region of the Five Ridges;national syncretism;Economic-cultural types

古代的岭南是指位于五岭以南的广大地区,包括现在的两广、海南、港澳及越南北部的一部分。自新石器晚期以来,岭南的民族融合经历了自然融合到强制融合再到自然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发生了嬗变。经济文化类型的嬗变反过来又影响着岭南民族融合的深度、力度和广度。本文通过搜集、整理资料,结合考古发掘实证和语言学知识,研究自新石器晚期以来至清代这一段历史时期岭南地区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关系问题。敬请学者斧正!

一、岭南民族融合是促进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重要因素

(一)民族融合加速了岭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到西周时期,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北江、西江、东江和韩江五个发达经济文化区域,是南越族最先发生民族族内融合的地区。“这五个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经济文化区域,是南越人最先结合成部落联盟的地区……继新石器时代晚期发达的几何印纹陶文化之后,岭南地区进入了青铜时代……青铜时代是南越族形成和发展的时代。”①在广西,民族融合的经济文化区域最早出现在桂江流域和西江流域一带。“西瓯活动的中心只能在五岭之南、南越之西、骆越之北,恰当今桂江流域和珠江中游一带”;②或者说西瓯在“五岭之南,南越之西,骆越之东,大体包括汉代郁林郡和苍梧郡,情况相当于桂江流域和西江流域一带”。③ 这一族群的“民族成份亦至复杂,它包含了古代骆越人、 东瓯越人、复杂倭人、楚人和中原人,等等”。 ④商周时期,岭南民族虽然与中原民族有过交往与联系,但是受到中原民族的影响不大,岭南土著族内融合成为当时的主流。但由于岭南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沟壑纵横,山多地少,岭南土著生存、活动的区域狭窄并且彼此隔离开来,各族群之间的交往、交流受到极大限制。当时的岭南土著以原始渔猎型的生计方式为主,主要从事渔猎、采集,当时的农业十分落后,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岭南地区由新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到了战国晚期又进入铁器时代,岭南诸越族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强烈。岭南民族族际融合带来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加大了改造自然的力度,引起生态环境的剧烈变化。自秦汉以来,通过移民“落藉”实现的族际融合成为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中原王朝的军队和刑徒及躲避战乱的黎民百姓不断地进入岭南地区,从戍边屯垦到落籍岭南,他们利用先进的农耕技术大力开发岭南,促使岭南的生态环境较以前发生质的改变。秦汉时期的北来的移民大都定居于岭南开发较早的先进地区-西江流域和珠江三角洲一带。尽管如此,但是当时岭南的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史记》记载:“南方卑湿,蛮夷中间”。⑤《汉书》记载:“南方卑湿,其众半羸”。⑥《后汉书》亦载:“南州水土温暑,加有瘴气,致死亡者十必四五”。⑦面对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岭南各族群为了自身的安全与经济利益,在土壤肥沃、地势低平的河流谷地与山麓地带呈聚落分布。特别是北宋末年的“靖康之乱”引发的珠玑巷集团性移民,经迁徙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与当地居民融合。他们沿珠江干流修筑堤围,围垦造田,然后对沙田进行深度开发和精耕细作,其创造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折射出人与生态环境互动的成效。元明清时期,岭南的民族融合出现了成分多元化、自然融合与强制融合并存的局面。在这一时期,入桂的客家与壮族杂居、融合;在两广地区,出现瑶族、壮族与汉族的相互融合;在广东,出现畲族、瑶族与汉族的融合;在海南,出现黎族、苗族与汉族之间的融合;加之元代岭南回族的形成和清代岭南满族的出现,使得岭南民族融合的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这种新变化极大地促使生态环境发生改变。居住在桂东南、桂北、粤北、粤东山区及海南岛山区的壮族、瑶族、畲族、客家、黎族、苗族等族群长期杂居相处,融合与同化程度较高。但是由于交通闭塞、土地贫瘠、生产力落后等原因,粗放型的农耕方式仍然处于支配地位,造成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如广西横州的山子瑶“就山伐巨木”,加工成“盆、盎、锅盖、鼓之属,入城贸易”⑧,海南岛“黎人……所居凭深阻峭,无平原旷野,伐树火之,散布谷种于灰中,即旱涝皆有收获,窬年灰尽,土硗瘠不可复种,又更伐一山,岁岁如之。”⑨《嘉应州志》载:“畲瑶,即峒僚。……散处深山,砍树结茅为畲,刀耕火种,采食猎毛,自言为狗王之后,不供赋役,昔时程乡有此种瑶人。”⑩居住在珠三角地区、桂江流域、珠江中游一带、西江流域、东江和韩江流域及海南岛沿海地带等地区的汉族、满族、回族、熟黎等民族,精细型的农耕方式处于主导地位,对生态环境破坏的程度相对较轻。

(二)民族融合促进了岭南地区生计方式的变迁

春秋前,岭南土著之间发生了最早的民族融合-族内融合。最初以原始渔猎采集为生计方式的岭南土著,其生存空间狭小而孤立,在民族融合的推动下,不断开拓新的生存空间,不断获取新的物质资源。随着时间推移,原来的生计方式提供的食物与经济资源不足以满足族群的各种需要,土著民族迫切需要一种更先进的生计方式来维持族群融合带来的生存压力。其生存空间从珠江三角洲、北江、西江、东江、韩江和桂江流域、珠江中游及西江流域一带的谷地和地势低洼区域不断向四周扩大。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岭南民族的族际融合开始出现。岭南地区诸越族群的生计方式由最初的原始渔猎采集过渡到山林刀耕火种。这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农耕生计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岭南民族的生产、生活之需。在这期间,地处岭北、江南间的楚、吴、越国因战争之需南伐岭南,开辟了跨越五岭的交通道路。地处岭北的族群相继迁居岭南,这些早期的移民,因人数比当地土著少,在社会生活中影响力较弱而处于从属地位,其结果逐步融合于当地的土著族群中。他们带去的先进生产工具和各种技术,也融入到当地的社会生产力中,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土著族群生计方式的转变。从秦汉时期通过移民“落藉”实现的族际融合到宋代珠玑巷集团性移民带来的自然的族际融合占据主导地位,岭南地区的生计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原先的山林刀耕火种生计方式逐步过渡到火耕水耨生计方式。这可以从岭南出土的铁制农具及单牛短辕的犁田耙地模型等考古挖掘材料得以佐证。如广西平乐、贺县、贵县等地汉墓都出土有铁制锸、铁口铧、铁斧、小锄、小铲、铁镰等生产工具。广东连县永嘉六年(312)墓出土的犁田耙地模型中,一丘水田中有一人驾牛犁地,另一丘水田有一人驾牛耙田,都是单牛牵引,犁辕很短,辕前端有上出坚木,连接两根弯曲的平木,形成框形,架于牛肩,后代的牛轭即由此发展而来。B11这种在北方耦犁的基础上创造的单牛短辕的牛耕方式,是与岭南复杂地形及小规模耕地面积的特点相适应的。“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B12“火耕水耨”适合南方的稻作农业,“火耕”是放火烧树木杂草,开垦耕地;“耨,除草也”,B13在稻田有水的情况下中耕除草,“诸欲修水田者,皆以火耕水耨为便。”B14这是一种简便有效、适合于南方环境粗放型的耕作方式,它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工具的掌握使用程度相适应的。六世纪下半叶,岭南地区仍是“火耕水耨,弥望原野”。B15这一耕作方式至唐代依然流行未衰。“岭南诸州居人,与夷獠同俗,火耕水耨”。B16后来,火耕水耨生计方式又被山地耕猎生计方式取代。岭南民族以火耨之法开启山林,栽培粟、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粮作,辅以比例颇大的采集渔猎所得。B17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和族群生计观念的变化,在生产力的推动下,山地耕猎生计方式又被具有精耕细作特色的丘陵稻作生计方式取代。随着民族族际融合的力度加大,民族融合的分布格局发生变迁,由中心城镇沿交通线向周边扩散,导致岭南民族生计方式渐变与分化。尤其是北宋末年,珠玑巷移民迁徙至珠三角地区与土著居民不断融合,并在珠三角围垦造田,实行精耕细作稻作耕作方式,开创了湿地农耕稻作生计方式的新纪元。由此,在岭南地区存在河流三角洲湿地农耕稻作生计方式和低山丘陵地带丘陵稻作生计方式,这两种生计方式长期并存。宋元时期,岭南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当时的广州已成为国际性商业大都会。明清时期,岭南的海外贸易也比较繁荣。这种源于岭南诸越族人的原始的海上贸易经过秦汉、唐宋、元明清时期大发展,在岭南民族融合的大趋势下,商贸型生计方式得以最终确立。民族经济研究

(三)民族融合推动了岭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发展

岭南土著早期发生的民族族内融合,只是在小范围内推动了土著文化之间的传播与发展。战国时,大量的楚人来到珠江三角洲,才开始较大规模地传播汉语,经与越语融合,发展成以楚方言为主要特点的前期广州话。南越国时期,许多中原人亦定居南越国,开始了汉语、越语进一步融合的时代。到了汉代,中原人更多地进入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长期的杂居……广州话由原来以与楚方言相近为其特点,转而表现为与中原汉语更接近的特点。B18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其相互间的融合反映出民族融合所带来民族文化的深刻变化、发展与创新。秦代,秦始皇“发兵卒五十万守五岭”,“以谪徙民五十万戌五岭,与越杂处”,并“发诸尝逋亡人、赘婿、贾人,略取陆梁地,为桂林、象郡、南海,以适遣戌”。B19随之而来的中原文化开始全面地浸润岭南百越族的原始文化,从多方面改变岭南文化结构和面貌。《越井记》则有“秦徙中县之民于南方三郡,使与百越杂处,而龙川有中县之民四家,昌明祖以陕中人来此,已几三十五代矣”。B20汉越民族的族际融合,推动了中原先进的农耕文化在岭南地区的传播与扩散。“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与剖符通使,和集百越”B21,南越王赵佗在位期间,采取“和集百越”、以越制越、尊重越人习俗的民族政策,鼓励汉、越民族通婚,并且从皇室做起,“男尽尚王女,女尽嫁王子弟、宗室”B22,有利促进了岭南汉越民族的族际融合,加速了岭南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西汉元鼎五年秋,汉武帝派兵20万,以“卫尉路博德为伏波将军,出桂阳,下汇水……出豫章,下横浦……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柢苍梧……咸会番禺。”B23平定南越后,岭南重归中央王朝管辖,汉越融合的步伐加快,大部分南越人融入到汉人中去。此时,岭南历史上出现了以越汉融合为主的第一次民族大融合。B24东汉初年,光武帝封马援为伏波将军,出兵岭南。在平定岭南的过程中,积极推广中原的耕作技术与文化。许多中原官兵奉命留守岭南,大多数后来也落籍于此。他们成为中原文化的传播者,促进了岭南文化的大发展。东汉末年和五胡乱华时期,大批中原人民为躲避战乱南迁岭南,与当地民族融合,汉族渐趋成为广东的主要居民,使岭南土著民族成份发生了巨大变化,更促使岭南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文化发生重大变化。汉代之后,岭南地区一部分越人融入到汉人群体,另一部分越人则开始外迁融入别的族群,或蜕化为新的族群。从两晋时期开始,岭南的俚僚等族群受统治阶级软硬兼施政策的影响,大量的俚人归顺同化为汉人。尤其是隋唐时期,西江流域和高凉地区两个俚人聚居中心的俚人大量“内属”、“归化”为汉人。此时,广东历史上出现了以俚汉融合为主的第二次民族大融合。B25

唐朝收服岭南后,在岭南积极传播中原文化,加速了岭南各族与中原汉族的同化与融合进程。唐宋时期,中原又大起战乱,大批的中原移民南迁至广东。到了南宋末年,这些从中原迁到岭南的移民与岭南土著族群融合,逐步形成了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三个民系的雏形。B26到了元代,、峒、瑶、壮、畲等族群文化分别以珠三角、粤北、肇庆、粤西、粤东为中心全面确立。明代,岭南汉族三民系逐渐以广州、梅州和潮州为中心全面确立。B27明代末叶至清代中叶,受海洋文明的影响,岭南汉族三民系的中心分别转移到广州、梅州、潮州澄海县(今汕头)。岭南汉族三民系与岭南土著族群文化从成熟到确立的过程,是中原人多次逃避战乱南迁至岭南与土著族群融合的结果。B28元代,从中亚等地来的大批回回商人,有些进入岭南,与当地的汉族等民族通婚,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回族出现后,伊斯兰文化在岭南得以积极传播与发展。清代,大批满族人进入岭南地区,与当地汉族等民族杂居相处,推动岭南文化进一步发展。

二、经济文化类型嬗变是吸引和加速岭南地区民族融合的物质基础

(一)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加快了民族族内融合的力度

岭南地区最初为原始渔猎采集型的经济文化类型,这与当时岭南自然生态环境和土著族群的生产工具状况相适应的。在这种经济文化类型下,岭南土著族群以采集渔猎作为主要生计,即直接从自然界中的动植物身上获取生活用品。植物栽培(如农业)或动物饲养还未成为岭南土著族群的日常劳动,岭南土著所做的工作是根据季节变化和生活之需,通过野生动物和植物去获取生存的能量。这是早期的岭南土著生产技术不高,人数有限,组织规模较小时普遍采用的生计方式。B29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工具的革新,山林刀耕火种型的经济文化类型逐渐取代原先的经济文化类型。“刀耕火种应是农耕生计中最早出现的类型,也是人类从采集渔猎转向农耕生计过渡阶段的必要形态。刀耕火种是人类以火力配合简单工具,以人类劳动配合野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以较小投入换取较大能量的生计类型。”B30这种经济文化类型具有操作简单、对生产工具要求不高、节省人力等特点。每年的早春旱季,持刀砍伐山坡上草木晒干,焚烧后残存的草木灰用来作肥料,再用竹木掘棒(点播棒)等工具挖穴播种,然后等待收获。火耨地栽培的作物因气候和地形而异。B31随着生存空间的扩大,随着交往的频繁,岭南土著必须相互学习与自然界相适应的生产技能和社会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从过去的小范围活动区域发展到互相关联的经济文化合作区域,由先前的封闭、孤立状态发展到相互联系的友好合作阶段。出于面对自然界恶劣环境导致的生存的压力和民族交往、交流、沟通的目的,岭南民族族内融合程度逐步加大。随着社会群体范围的不断扩大,对食物来源的不断索求,山林刀耕火种型的经济文化类型被火耕水耨型经济文化类型所取代。这是一种比较适应岭南丘陵、山地复杂的地形特点的经济文化类型。岭南土著利用锄类农具开垦山丘,种植水稻、薯芋、豆类等粮食作物,满足社会群体之需。生产工具的改进导致食物来源多样化和食物数量的丰富,极大地促进了土著群体交融的范围越来越大,交融的方式和渠道越来越广,交融的力度越来越大,交融的意识越来越强烈,交融的程度越来越深。这种以火耕水耨为生计获取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经济文化类型,促使具有相似自然地理环境的各个土著族群,拥有相同或相似的生产工具,具有共同的社会组织制度和经济、文化制度,具有共同的生产管理经验,从形式到内容已经具有融为一体的基础和条件,客观上加剧了岭南民族的族内大融合。正是在不断嬗变的经济文化类型催化下,岭南的珠江三角洲、北江、西江、东江、韩江、桂江流域和珠江中游一带及西江流域一带,最先成为岭南诸越族最先发生民族族内融合的地区。

(二)经济文化类型嬗变推动着民族族际融合进一步深化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生产工具不断革新与进步,刺激与推动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加大了交通道路开辟的力度,客观上加大了岭南民族与荆楚及中原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力度,由此,岭南地区与荆楚地区及中原的关系日益密切。春秋战国时期,岭南地区开始出现了构成主体为中原、楚、越移民和岭南土著居民的族际融合。这是经济文化类型演进到较高层次的必然要求。这从考古发掘的资料得以佐证。广东封开、和平、乐昌、始兴、罗定、揭阳等地发掘的春秋时期墓葬,出土器物有夔纹以及云雷纹陶瓮、陶提筒、罐、盂等,青铜器有鼎、戈、钺、刮刀、剑等;战国墓在乐昌、罗定、揭阳、封开等地均有发现,出土有陶瓮、瓿、豆、碗、盒等,青铜器有矛、镞、钺、叉、锯、镰、剑、铃等。B32广西的武鸣、平乐、田东、宾阳、贺县、象州、恭城等地发掘的春秋战国墓葬,出土有陶器,青铜器、铁器等,尤其是青铜器有钟、鼎、剑、矛、斧、刮刀、叉形器、钳、镞、镯铃、带钩、靴、铜人首柱形器等。从这些出土文物可以看出,凝聚着中原、荆楚和岭南土著民族特色的生产工具的进步,逐渐影响与制约着生计方式的形式和内容,刺激着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而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进一步推动着民族融合的发展。春秋战国时期,岭南的青铜铸造业有比较明显的发展和进步,到了战国晚期,岭南民族开始使用铁器,岭南的生产力水平逐步提高。自秦汉以来,中央王朝在岭南推行郡县制,用强制手段从中原大规模移民,使汉族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尤其是汉人带来铁制农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经验和生产工具,促进了当地社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岭南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原先以火耕水耨型为主导的经济文化类型被山地耕猎型经济文化类型取而代之。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生计方式主动适应环境的要求,丘陵稻作型经济文化类型取代山地耕猎型经济文化类型而占据主导地位。岭南这种经济文化类型的变迁,极大地促进了汉越民族融合不断加强。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农耕工具的不断革新和精细化,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加速了农业的快速发展,生产出更加丰富多样的物质产品,为岭南民族族际融合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其次是日益专业化的社会分工体系和不断提高的社会生产力,为岭南民族族际融合提供了稳定的社会条件。最后,农耕民族之间拥有相同的生计方式,具有相同的一元化政治文化体制,岭南为民族族际融合提供了巩固的制度环境。正是具备民族族际融合的物质基础、社会条件和制度环境,岭南各族群及其与汉族移民之间,在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激化、引导与推动下,民族族际通婚具备了实现的条件,必然产生民族的族际融合现象。岭南在秦汉时期发生的越汉民族大融合和隋唐时期出现的俚汉民族大融合及多次小规模的民族融合,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催化、引诱、刺激的结果。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丘陵稻作型经济文化类型又被商贸型经济文化类型取代。在这种更高发展层次的经济文化类型作用下,民族族际融合无论从融合的区域分布还是从融合的内容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三)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形塑着民族融合的基本格局

岭南经济文化类型从原始渔猎采集型到山林刀耕火种型、火耕水耨型、山地耕猎型再到丘陵稻作型的嬗变,对民族族内融合和族际融合的地理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民族融合的主要区域最初分布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河流谷地和河流三角洲地带及其附近地区。从春秋战国开始,岭南民族与中原民族及其他民族发生了族际融合。自秦汉以来,中原的先进农耕技术传入岭南地区,岭南的经济文化类型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内容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导致了岭南民族族际融合格局出现了新的变化。其主要的标志是民族族际融合的区域格局则以重要交通线为轴,以城池、郡治、县治、重要关卡为点,离点轴越近的区域,民族族际融合的程度越强,离点轴越远的区域,民族族际融合的程度越弱。从岭南发现的唐朝以前墓葬群分布的情况可以证明,如广东番禺,广西合浦、平乐、恭城、钟山、临贺古城、封阳古城、广信古城以及“潇贺古道”富川瑶族自治县境内通道周围,都发现有大批汉代至晋代古墓群。而各地的郡治、县治周围及距离交通线较远的区域,依然是土著族群的天下。如“含、浈阳,曲江三县,越之故地,武帝平之,内属桂阳。民居深山,滨溪谷,习其风土,不出田租。”B33广州“滨际海隅,委输交部,虽民户不多,而俚獠猥杂,皆楼居山险,不肯宾服”;越州“夷獠丛居,隐伏岩障,寇盗不宾,略无编户。”B34 “今日南兵单无谷,守既不足,战又不能,可一切徙其吏民,北依交趾。”B35进入岭南的三条主要干道作为轴线在岭南民族融合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汉时期以西边的越城岭道为主,从中原南来的军队和黎民百姓,沿湘水过灵渠,入漓水,顺西江至广州;六朝时以中间的骑田岭道(桂阳道)为主,入北江顺流抵广州;唐代中叶以后,则以东面的大庾岭道为主要交通线。元朝时期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批进入中原、江南、岭南地区,同汉族、瑶族、壮族等民族杂居相处;元朝时又有大批波斯、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与汉、蒙、维吾尔族等民族通婚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这个与海外民族融合的显著变化,在岭南民族融合的格局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这是商贸型经济文化类型强烈刺激与催化下岭南民族与海外民族族际融合的产物。明清时期,岭南经济文化类型的演进加速了民族融合的力度,形塑着民族融合的地理格局。以丘陵稻作型与商贸型经济文化类型为主的明清两代,各民族族际通婚现象日益加强,岭南少数民族之间及与汉族之间大杂居、小聚居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各民族犬牙交错分布态势成为一大亮点。例如“广西元明以来,腹地数郡民四蛮六,他郡则民居十一而已。”清代“改流府县民七蛮三。”B36在这期间,少数民族之间的通婚与融合得到加强,有一部分汉族主动融入到少数民族中去,然而,少数民族与汉族的通婚并主动融入汉族的趋势十分明显。如大藤峡地区“土官军官,联姻一体”;B37在壮族人数较多的广西府江(今桂江)地区,“壮与民犬牙交错,……或与民通婚姻”。B38 “随着人口的不断迁徙,各民族的分布区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岭南多民族杂居分布的格局,始终没有改变。”B39明代,在少数民族间的融合和少数民族与汉族间的融合的两个层面中,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成为主流。“入桂客家人……以明清时期特别是清代入桂者最多。由于包括客家在内的汉族人口大量迁入,原为瓯骆故地的八桂大地,居民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B40清朝时期,大批满族人进入中原、江南和岭南地区,与当地汉族等民族杂居相处。明清以来岭南地区商贸型经济文化类型的出现,促使民族族际融合格局进一步深化。在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序列的演进过程中,经济文化类型的嬗变不断形塑着岭南民族融合的基本格局。曾经在岭南生息繁衍的民族或族群经过秦汉时期越汉民族融合和隋唐时期俚汉民族融合这两次大的民族融合和多次小规模的民族融合或族群的迁徙,逐渐形成了广东汉族三大民系――广府人、潮汕人、客家人,以及瑶、壮、回、满、畲五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基本格局。B41到了清代,这种基本格局的最终确立,是与岭南渐趋嬗变的经济文化类型密不可分的。

三、结 语

通过对岭南自新石器晚期以来民族融合与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关系的考察与分析,得出这样的认识:岭南民族融合度越高的区域,族群关系越和谐,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力度越大;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力度越大的区域,民族融合度越高,族群关系越和谐。民族融合度越低的区域,族群关系越疏远,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力度越小;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力度越小的区域,民族融合度越低,族群关系越疏远。岭南经济文化类型嬗变力度的大小与民族融合度的高低是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基础的,生产力愈发达的地区,其经济文化类型嬗变的力度愈大,民族融合度愈高。

注释:

①徐恒彬:《南越族先秦史初探》,载《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175176页。

②蒋廷瑜:《从考古发现探讨历史上的西瓯》,载《百越民族史论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第219页。

③张一民:《西瓯骆越考》,载《广西民族研究参考资料》第1辑。

④梁钊韬:《西瓯族源初探》,载《学术研究》(南宁),1978年第1期。

⑤《史记•南越列传》。

⑥ [汉]班固:《汉书•西南夷两粤朝鲜传》,[唐]颜师古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2842页。

⑦[宋]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唐]李贤等注,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917页。

⑧[明]王济:《君子堂日询手镜》,丛书集成初编本。

⑨[清]屈大均:《广东新语》卷14,《食语•谷》。

⑩[清]光绪《嘉应州志》卷32。

B11徐恒彬:《简谈广东连县出土的西晋犁田耕田模型》,载《文物》,1976年第3期。

B12《史记•货殖列传》。

B13《史记•龟策列传》。

B14《晋书•食货志》。

B15见《徐孝穆集》卷9,见四部丛刊初编,商务印书馆民国18年版,该版本将[危 ]误作[顾]。

B16《唐大诏令集》卷109。

B17施联珠:《畲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年。

B18李新魁:《论广州方言形成的历史过程》,载《广州研究》,1983年第1期。

B19《史记•秦始皇本纪》。

B20《全唐文》卷816,《越井记》。

B21《史记•南越列传》。

B22《资治通鉴》卷20,《汉纪》12。

B23《史记•南越列传》。

B24黄淑娉主编:《广东族群与区域文化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36页。

B25B26B41周大鸣、 程瑜:《广东民族历史与文化概述-岭南文化百科全书(广东部分)民族卷分述专文》,载《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11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386、387、384页。

B27B28刘伟铿:《内陆海洋两大文明的演进与岭南汉族三民系形成的历史探源》,载《广东民族研究论丛》第12辑,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37438页、441页。

B29B30B31张海洋:《中国的多元文化与中国人的认同》,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第185、203205、204页。

B32《广东考古十年概述》,文物出版社,1991年。

B33《后汉书•循吏列传》。

B34《南齐书•州郡志》。

B35《后汉书•南蛮列传》。

B36谢启昆:《广西通志》卷87,《舆地略》八。

B37[明]田汝成:《炎徼纪闻》卷2,《断藤峡》。

B38乾隆《昭平县志》卷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