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10:34: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提纲是什么,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课前 预习提纲 教与学 质量
教学提纲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是教学环节和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提纲中问题提出的顺序,难易程度的安排等,都是教师斟词酌句设计的。这样,不但可以使教学变得更为顺利,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不断提升,也正是我们教师的职责所在。当然,提纲的设计是有讲究的,并不是简单地说“课后预习下节课的内容”或出几道小题那么简单。笔者就教学提纲的设计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我在设计预习提纲的时候,是将学生的预习放在整个教学环节中,通篇考虑的,在题目的设计上,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将提纲设计成三部分。
1 第一部分是突破基础知识部分
这部分主要是教师围绕教材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寻找答案,归纳整理。其目的是通过自学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比如在讲授岳麓版必修二《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一课时,针对“废井田,开阡陌”的标题,我就设计了如下几个小问题:
1)原始社会是土地所有制的性质是什么?
2)井田制何时出现?其实质是什么?井田制瓦解的标志是什么?
3)齐国的“相地而衰征”和鲁国的“初税亩”的实施有何影响?。
学生完成了这三个小题,就基本上掌握了本标题的基础知识。为提纲第二部分问题的回答奠定基础。
针对基础知识部分设计的问题,是对所有学生提出的要求,是所有学生必须独立完成的部分。因为这些问题仅仅让学生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知识层面比较浅,难度不大,对于学习较困难的学生,只要认真阅读教材都能回答出来。在课堂检验时也主要由他们来回答这些问题。这样不仅可以帮助他们提高学习自信心,还可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2 第二部分是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衔接和探究
这部分主要是教师根据预习提纲第一部分的问题或根据以往所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即在学生知道了“是什么”的基础上,完成“为什么”的问题。对这部分问题的回答,除了可巩固基本知识点外,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以“废井田,开阡陌”这一标题为例,我设计的预习提纲第二部分的问题是:
1)为什么商周时期要实行井田制?
2)井田制的内容是什么?耕作方式是什么
3)为什么春秋占战国时期井田制会瓦解(回答这三个问题参看教材第一课第二个标题和第四个标题)
提纲中的这一部分问题通常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部分,要回答这部分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这些问题在教材中是不能直接找到答案的,它需要一个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过程,所以不能由单个学生独立完成。通常利用学习小组,在组长的组织下,让学生充分利用现有知识集思广益加以阐释。教师在提纲中还要提供教材中相关的章节内容或其它材料给学生,以帮助学生分析借鉴,最后形成答案。对教师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对学生来说在学法上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一举两得。
3 第三部分中是放眼书外,开拓眼界
如果说提纲的前两部分主要是围绕教材基础知识进行的话,那么提纲的第三部分主要是深化与拓展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情感和价值观。这部分问题难度较大,不宣过多,一节课只设一道。
还以《第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为例,在这课预习题的第三部分,我给出一段材料让学生分析:
材料一:晋(邢)侯与雍子争田…雍子纳其女于叔鱼,叔鱼蔽罪邢侯。刑侯怒,杀叔鱼、雍子于朝。要——《左传-昭公十四年》
材料二:季叔欲以田赋,使冉有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左传-哀公十一年》。
问题1: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问题2: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井田制瓦解的原因。
自学课: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学习的课堂。那么学生是不是会这样想:既然是自学课,我学不学,学什么都是我自己的事,教师管不着我怎么做。学生有这样的想法也是正常。所以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自学课不是没有目的、没有计划的自习课,学生干什么都行。自学课不是放任自流,它是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进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七年级学生首先要明白的一个问题。
其次,学生要明白自学课都做什么?自学课的学习有一个纲领性的导学提纲,教师要讲解导学提纲的作用,它是学习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路线图,是教师对教材的重新加工、处理和提炼。学生了解了学习的路线图,自己就能够明白每一步去干啥;逐步完成了导学提纲的内容,就能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所以教师对于下发到学生手中的导学提纲要进行解读,重点解读学习目标,重点,难点,使学生在头脑中确定在以后的学习中导学提纲的作用。
再次,教师要给学生讲清本学科自学课的环节。自学课包括两个主要环节,独学和互学或群学。学生在明确学习目标,了解导学提纲上的问题后,带着问题走进教材,逐段逐页阅读教材,独立完成导学提纲上的问题。这个环节必须是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不能与小组其他同学讨论交流,对于独学中没有理解不明白的问题,在书中或导学提纲上做好标记,在互学群学中请组内其他同学帮助解决。经过小组内部讨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询问教师,这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基础。这个环节时间相对要多,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和时间。
最后,对于学生在独学过程中没有解决和完成的问题,教师要在巡视观察时,灵活掌握,调控时间,在各组都完成独学后,及时组织各个小组由独学进入互学、群学的组内研讨阶段。这时要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小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下进行讨论交流或组内帮扶,解决独学过程中没有解决完成的问题。教师要巡视观察了解掌握各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引导点拨,使小组学习落到实处。也可以在下课前5―8分钟询问各个小组长,汇报本组在自学课中没有解决的疑难问题。教师对各组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展示课上要重点讲解,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自学课学生的学习标准是:能对导学提纲上问题的来龙去脉,原因结果完整的讲解出来。对于七年级新生来说,独学、群学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一定要给学生尝试合作的时间,教师仔细观察总结,再指导再尝试,直到学生掌握为止。
展示课:学生在了解明确自学课应该做啥和怎么做,完成自学课学习任务之后,就进入了展示课。在展示课上,学生做啥?怎么做?相对于自学课学生的个人想法,展示课是不是我会我就展示,或者是我会我也不展示,不会就不展示等,这是摆在七年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培训学生,让学生了解掌握展示课的具体做法:
第一、展示前,学生小组干什么?在展示前,教师可能提问一些与展示内容相关的知识点,复习巩固前面学习的知识,为学生小组展示做铺垫。老师提问的问题小组不能讨论交流,这时需要学生认真听,积极思考,每一个学生都有可能被老师叫到回答问题。教师也可能采取让小组讨论交流导学提纲未达成共识或解决不彻底的问题,同样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特别是号码靠后的学生更要积极交流。因为老师可能让几组几号来回答,虽然是个人展示,但是个人代表的是所在的小组,个人展示如何,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所以不管是自学课的独学群学还是展示课的交流研讨,学生的每根神经都要高度紧张,个人的得失影响小组的利益。
第二、对于展示前教师分配的小组展示任务及小组展示人选的确定。教师分配任务后不论是组长还是几号同学,在领取任务后要在组内明确本组的展示任务,使小组每名同学都知道本组展示的问题,同时小组长要组织学生研讨,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确定板演、讲解、点评的学生。板演的学生在板书时要在本组的板块上标明号码、姓名,板书要字迹工整、规范、大方、清晰。讲解要面向全体学生,不能面对黑板背对学生,站姿要大方,肩要平,腰要直,声音宏亮,语速适中,吐字清楚,表述流利。讲解时要介绍我是几组几号同学,我们小组展示的问题是什么,经过我们小组讨论,我们小组认为这个问题的解题关键是什么,运用的知识点是什么,易错点、易混点是什么,我们是这样分析问题的等。在讲解时运用教鞭配合讲解,不能手拿着导学提纲照着念,特别是讲解中断时,不能摸头摸耳朵,组内的学生和其他组学生要认真听讲,特别是自己不会的问题,同时本组同学随时准备递补。讲解完毕时,要说我们小组的讲解已完毕,其他小组还有什么疑问或补充。点评要指出板书的书写情况,有没有错别字,存在的错误,说出错误出现的原因,指出如何改正。点评要重鼓励轻责备,从领取任务、板演、讲解、点评这几方面规范学生课堂用语,培养学生分析表达能力。在讲解完毕后,教师要给学生一两分钟,让学生在导学提纲上记录做错的或不会的问题。
第三、板书、讲解、点评的同学行动要迅速,不能迟缓耽误展示时间。在小组代表板书时,小组长要组织组员讨论交流,或负责给不会的同学讲解,不能出现展示与我无关,无事可做的现象,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团队意识。展示时对于抢答必答的问题,教师可能用号序让学生展示,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展示时学生怕回答错误,同学笑话,没面子不敢回答等缺乏自信的情况。教师在培训学生时就要有针对性地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利用开学的军训周,班主任和科任就要训练学生。
第四、展示课小组成员的分工。对本组展示的得分情况,加分情况,展示的人数、展示的次数、小组成员参与情况、投入情况分别记录,分工协作,课后交给小组长。组长要对组员的学习情况及时在组内反馈,并确定帮扶对象、帮扶措施,达到小组学习共同提高。
第五、各班科任教师要经常下到所任课的班级,对学生进行培训,并带领学生到其他班级学习交流,使学生尽快掌握自习课和展示课的做法,以求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阅读方法;阅读习惯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44—01
数学语言具有符号化、逻辑性、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学生要阅读这些语言必须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完成阅读任务的复杂心理特征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语言转换能力、语言表述能力、概括联想能力、有效猜测能力、直觉创新能力。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呢?
一、阅读的内容
1. 阅读课本目录,了解教材编排的顺序及知识框架。
2. 阅读概念、定理、公式,正确理解字、词、句的意思,能初步理解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图表语言,并能将这几种数学语言相互转化。
3. 阅读例题,认真分析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学习既简洁又符合数学格式的表达方式,同时还要总结解题规律,努力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4. 阅读自制材料。
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 提纲导读法。教师根据不同的阅读内容、任务和性质,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简约的阅读提纲,引导和启发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提纲内容包括:新知识是怎样引进的?与旧知识有什么联系?新知识解决什么问题?概念是如何得来的?易混淆概念的辨析,能举出正反例。定理的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推导的总体思路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的推导方法等。在学生的阅读能力还未完全形成的初级阶段,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导读提纲;学生具备了一定能力后,可以逐步放手,引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自拟导读提纲,自己根据导读提纲阅读所需内容。
2. 咬文嚼字法。数学教材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以及解题方法,操作步骤的表述,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往往具有更高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因此,要在阅读的前提下,对它们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反复进行推敲,以帮助学生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结论的内涵。这样,通过细琢磨,深推敲,不仅能实实在在地解决学生心中的“为什么”,而且还能使学生领悟蕴藏其中的阅读方法。
3. 归纳分析法。归纳分析法就是把学习的材料进行梳理和归类,使知识系统和层次一目了然,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先从整体上归纳,再对一些概念、性质、法则的遣词用字、表达方式等进行逐句分析,逐步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准确把握数学题目要求的内涵。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1. 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反复阅读。由于数学本身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与严密性,要求学生对每个句子、名词、术语、图表都应仔细地阅读分析,领会其内部含义。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也不能一扫而过,而要反复仔细阅读,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
2. 数学阅读时要读写结合。数学阅读一方面要求记忆重要概念、原理、公式,而对重要内容通过书写或者记笔记能够帮助记忆;另一方面阅读材料编写为了简练,数学推理的理由常常省略,运算、证明过程也常常省略,阅读时从上一步到下一步跨度较大,常需要学生的仔细演算、推理来完成,以便顺利阅读。因此,数学阅读时要读写结合。
苏教版教材在整个三年级阶段安排的16次习作训练中,至少有8次训练要么是编者提供图画,要么是先让学生画图,然后再去完成作文练习。很明显,“图画”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资源。我们知道,“儿童是用形式、声音、色彩和感觉来思维的”。根据三年级儿童心智发育的阶段特点,习作教学的最佳切入口最好从情感思维和形象思维入手。因此,“图画”成为习作教材切入儿童生活的最好联结点。那么,我们如何充分开发“图画”价值,轻松迈好习作起步呢?
经过反复实践,我们发现,习作时“图画”放在写文之前,“图画”能够把写作的材料形象化、构思外显化、言说条理化、过程趣味化、评改可控化,在生活和习作之间搭起一座桥梁,有效降低学生表达的思维坡度,从而使儿童得以轻松习作。
一、材料形象化
习作过程中要有选材的意识,但学生选取的习作材料以什么方式“物化”,我们以往缺乏具体的手段和措施。在习作起步阶段,“图画”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学生把深埋于头脑中的人、事、物、景,通过回忆、选择和加工,再运用彩笔描绘出来,从而使“下锅之米”具体而形象地展现在自己面前,为习作活动的顺利完成开了个好头。
比如在三(上)习作3中,教材提供了一幅待学生涂色和添画动物的黑白画,学生完成图画的过程,也就是他确定要描写的内容(材料)的过程――天空是什么样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小河是什么样的等等,添加上去的动物是什么样的、是在天空飞还是在地上跑等等。这些内容一目了然地“物化”在学生面前,形象、可感。
二、构思外显化
以往的习作教学,我们教学生构思文章的行文脉络或者编列提纲,往往逞口舌之功,苦口婆心却收效甚微。在苏教版三年级习作教材中,学生构思文章变成了饶有趣味的“画图”(“读图”)活动。“画图”(“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不断构想行文结构,不断把生活形象化,不断把构思外显化的过程。“图画”就是学生编拟(或编者提供)的形象的写作提纲。
三(下)习作1,教材提供了两组图画。学生通过读图,很容易就明白了每组图要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就是实实在在的作文提纲。有了这形象化的提纲帮助,学生说和写就容易多了。文路构思妥当,就如楼房的框架结构建得结实耐用,房子自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三、言说条理化
图画还可以帮助我们把习作表达变得更有条理性。比如三(上)习作3的教学,在“说”和“写”环节中,图画成为表达的“物质基础”,它让我们“言说”有“物”,“表达”有“序”。另外,借助图画去言说,学生之间既可以交流思想,琢磨别人是怎么画的怎么说的,达到拓宽自己“言路”(习作思路)的作用,还可为借鉴反思服务,琢磨别人好的创意可不可以为己所用,自己的画是不是抓住了事或物的特点,是不是突出了主要内容等等,以修正自己的“言路”。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由“画”到“文”,这既是教师指导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习作思维的过程。学生作文时,眼睛看着“图画”,心里想着“图画”,则可以使其思维路径变得清晰有条理,有利于提高表达的质量和书写速度。
四、过程趣味化
习作教学,教师宜从学生最熟悉的生活和最喜欢的活动入手,从最能引发学生参与兴趣的方式入手去设计教学活动,以激活儿童的表达欲望。“图画”顺应了儿童这种心理,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了习作,降低了习作的难度,增加了习作的趣味。
例如三(上)习作2的教学,由“画图”开始,到展示交流“图”“文”结束,“图画”很好地强化和维持着学生的习作兴趣,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状态,让学生体会到习作是快乐的,而且这种快乐是可以彼此分享的。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展示和交流“图”与“文”,可以在学生内心深处烙下习作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是生活的需要,是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的需要这么一个认识。
五、评改可控化
三年级的习作评改宜“贴着地面行走”,根据学生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实际情况,以鼓励为主,适当渗透一些最简单的和最常用的评改方法,比如把话说通顺,把意思说明白,学会听取别人的意见,修改常见错别字等等。教师的着力点应该在培养学生养成评改的习惯上。
1、研究缘起、目的、意义:
1)、研究的问题: 我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包括什么主要问题和子问题? 研究问题中的主要概念是如何定义的? 研究问题包括什么内容?内容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
2)、研究的目的:我为什么选择这个研究问题? 通过研究这个问题希望达到什么目的?
3)、研究的意义:
a、个人的目的
b、实用的目的:即研究的问题必须有助于增进人们对现实世界中此类问题的认识。
c、探究的目的,也是本研究的学术意义,即研究的成果必须在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现有的了解之外作出新的贡献。
2、文献综述:
文献主要可以分为:核心文献、相关文献。我在写文献综述时会涉及我是如何进行文献检索和评述的?主要代表作、代表人物、主要的理论、主要的研究方法 、优点及缺点及这些文献是如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思路的?我的的研究与前人的研究相比有什么不同?文献综述后即确定了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内容上的贡献)重点、难
点和创新点。
3、理论框架:
我的研究的理论框架是什么?我是如何使用前人的理论、自己的经验性知识和预研究结果如何形成这个理论框架的?
4、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与时间:
倾向采用文献法、质性研究的方法;向调查对象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时也会使用问卷法进行研究,
1)文献法
根据文献对研究对象的记载、分析获取可供进一步分析的材料。
2)质性研究
a、抽样:打算选择什么人、地点或事件作为研究对象? 为什么选择这些样本?抽样标准和抽样方法是什么?为什么选择这些标准和方法?预选择的抽样方式有:滚雪球抽样、 机遇式抽样、 目的性随机抽样、 方便抽样(下策)、综合抽样。
b、观察:设定观察的场景、行为和人物。设计观察提纲,观察表格;注意观察中的记录、整理和再整理。
c、收集实物:设计实物收集清单并对实物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 d、访谈:
i.设计访谈提纲,列出所有重要的问题,并且附上相应的追问提
示。访谈提纲设计的思路:研究现象——研究问题——研究目的——研究对象(可行性)——理论框架
ii.要达到的目的有:了解被访者的所思所想(看法,意义建构)、了解过去发生的事情(回忆是重构)、了解被访者的行为表现(需要与观察相关检验)、与受访者建立关系、让受访者的声音表达出来(赋权)。
iii.需要考虑的访谈结构:开放、半开放、封闭;访谈的正式程度:正式、非正式;相关的受访人数:个别、集体。
3)问卷调查法
问卷一般由卷首语、问题与回答方式、编码和其他资料四个部分组成。
5、研究内容
此部分还应该包括如何整理和分析原始资料。分析资料的方法主要有:
1. 分类法
“扎根理论”中的三级编码
1)开放式:确定分析主题
2)集中式:在主题之间建立联系
3)整合式:提升出最重要主题
2. 情境法
3. 结合分类法和情境法
4.分析资料的手段
a、画图、列表
b、写反思笔记:描述、分析、方法反思、理论建构、综合
c、运用直觉和想象、比喻、类推等
d、在部分与整体之间不断进行对比,建立联系.
5.建构理论: 形成类属并将它们提升为系统的概念、主题、陈述、假设.
前人的理论
研究者的理论 资料呈现的理论
6、研究成果的理论反思(结合理论框架)
7、做结论
如何为研究的结果做结论? 用什么方法建立假设? 如何对不同假设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如何检验自己的假设? 如何处理不同的结论或意义解释?本研究的贡献是什么,仍旧存在什么不足之处? 可以如何改进?
8、附录:访谈大纲、问卷、参考文献、后记、专有名词的索引
在研究过程中需要考虑研究的质量监测
1、效度问题: 在研究的各个部分和环节,可能会遇到哪些效度威胁?如何检验研究结果的效度?
一、有效预习的困扰
预习本身就是自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但很多学校在一定程度上做的不够好,究其原因:首先由于老师本身没有重视预习,预习在学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业,布置课后作业时,其中预习下一课时内容实际上形同虚设;其次是老师缺少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使得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预习;再次是老师对预习检查不到位,没有引起学生的重视,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反思自己这些年来的教学经历,虽然一直在思考怎样把预习这项工作做好,但终究是做得不够,很多预习没有落到实处,课后学生作业时间有限,课堂上时间又很紧,所以总是不舍得花时间做好它,现在想想主要是教学观念没有更新,对预习的研究也很少,没有真正把有效预习作为高效课堂的一部分,对此,首先反思的应该是自己。
二、有效预习的策略
(一)明确预习目标
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如果仅仅说:“同学们,下节课我们将学习xx内容,请同学们预习一下”这样布置预习任务目标不明确,达不到预习的目的;有效的预习就应该有明确的目标,让学生通过预习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掌握哪些内容,而这些目标和内容必然和第二天的课堂设计是紧密联系的。
(二)指导预习方法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鼓励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大胆质疑,勇于设疑、解疑,把弄不懂的问题记下来,把自己的想法、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逐渐学会在书上“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为上课时弄懂这些问题做好思想准备。宋朝学者朱熹读书时喜欢用各种彩色笔做记号,初读时,把有体会的地方用红笔画出,再读时用青笔画出,以后用黄笔,最后用黑笔,他说这样可以“渐渐向里寻到精英处”。
(三)设置预习提纲
预习提纲好比学生预习的方向盘,学生握住这个方向盘就能到达目的地,实现预习目标。心理学研究证明:带着问题学习的效果比不带问题学习要高好多倍。
预习提纲的编写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以问题解决过程的活动为线索;二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和活动训练为线索。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一般采用第一种方式为多,以问题解决过程的活动为线索的原则来编写预习提纲,把学生在本节课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规律编成一个个的问题序列,让学生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获得新知。如《重力力的示意图》的预习提纲:
(1)河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向低处流?跳起的人为什么会落向地面?抛出的物体为什么总会下落?
(2)什么是重力?重力是怎样产生的?
(3)重力可不可以测量?测量仪器是什么?如何测量
(4)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它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公式:G=mg中各符号代表什么?
(5)公式G=mg中的g值是多少?它的物理含义是什么?
(6)重力的方向?
(7)女口何确定物体的重心?
(8)用什么方法把力的三个要素表示出来?
(四)反馈评价预习效果
一、选择恰当的阅读内容
1.阅读什么
“阅读”二字可分为“阅”和“读”来理解。何为“阅”?笔者认为可理解为“阅读什么”:
首先当然是读教材,以人教版物理教材为例,本套教材语言规范准确,可说字斟句酌。阅读难度偏易,而且知识指向性明确,不易产生歧义。因此以阅读课本作为阅读能力的基础性训练是最简单易行的,笔者在后文对此提出了提纲式阅读法,可供参考。
其次是侧重于训练学生在阅读类试题中的快速阅读能力。通常此类习题起点高,落点低。解决这类题目关键是要耐心,能否快速筛选出有效信息,不能被长篇的叙述、新的名词和公式所吓倒,学会类比转换。将实际问题转换为理想的物理模型,将新情景下的问题与学过的知识相关联,很多问题是可以迎刃而解的。
最后,学生可阅读与科技前沿密切相关的报道性文章,以及与社会、科学、人文相关的物理材料,如:神七上天,天宫对接,流星雨等科普文章。
2.读出什么
那么“读”又应如何理解?笔者认为可理解为“读出什么”:
①抓中心。读过一段材料后,首先应该抓住中心思想。如读课本时,学生能否抓住本节课有几个中心点,每个中心点又有哪些关键点,联系点,引申点。
②信息筛选。在获取信息时,学生是否可以鉴别出哪些是有用信息,哪些是干扰信息或无用信息,即有目的去阅读。
③对于物理语言的理解,特别是对于关键字词的理解。在进行阅读时,学生能否读出话外之意,弦外之音。如提到“平衡状态”一词时,学生能否根据所学知识,反映出文中涉及的是哪种平衡状态:运动平衡,静电平衡,抑或是共点力下的动态平衡等相关问题。又如:“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学生是否能够从这个“间”字中,反映出产生力的前提是必须要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即二者缺一不可。物理学科中文字叙述是极其严谨精练的,应让学生在阅读中,仔细琢磨某些关键字词的含义,这是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的。
④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数学是学好物理的必要基础,而且随着物理学习的愈加深入,对于数学能力的要求也就愈高。因此,在高考大纲中明确指出考生应有运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考查学生能否利用中学阶段所学过的简单数学知识来解决物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例如:对于动量定理I=p理解,学生是否能通过这个简单的数学表述,分析出外力F在t时间内对物体的持续作用效果是促使物体的动量发生变化的原因。因此,动量定理反映了外力在这段时间里的时间累积效应,与牛顿第二定律中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不同。又如,在处理斜面问题时,经常要求学生通过比较μ与tanθ的大小,来判断物体的受力状态和运动状态。因此,学生能否读出隐含在数学表述中的物理含义及关系,是极其重要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在物理学科中的阅读方法
1.提纲式阅读法
高中阶段,学生时间紧,任务重。学习物理时间不可能独占鳌头,因此安排阅读学术文献、科技新闻报道显然不现实。如何在不给学生增加课业负担的同时,还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就地取材,选择物理教材作为学生的第一阅读材料是最合适不过的!在中学实习阶段,笔者经常发现很多学生有超前学新课的情况,学过之后,致使学生在正式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高。对知识一知半解,似会非会,造成了学习“夹生”的恶果。最可怕的是学生对于物理知识已经失去了“新鲜感”,很多学生只是被动地等着教师讲,而不去思考,很多学生只是机械地记住了几个规律公式,几种典型题,却失去了思考的能力,这是得不偿失的,因为“思考的本事最重要”。针对此情况,笔者设计了提纲式阅读法,把阅读训练安排在学生的预习阶段,只要提纲编制合理,应该会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起到较大作用,会对实际教学提供较大帮助。
在学习新课之前,让学生先行阅读教材(应在课前进行)。在教师精心编制的提纲指导下,首先训练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如在预习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节新课时,教师可根据本节主干知识设计提纲,如下: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什么?你知道他的观点错在哪吗?
(2)请简述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的过程?这个实验有哪些理想条件?你知道理想实验的特点吗?
(3)牛顿第一定律是如何表述的?想想这与初中所学的牛顿第一定律的表述有何区别?
(4)啥叫惯性?惯性的唯一量度是什么?
要求:限时25min完成,可用自己的语言作答。
编制原则:
①目的性明确,在提纲编制过程中要在极大程度上突出本节课的主干知识,但不能以定义或规律的简单填写作为问题答案。问题设计应具有一定的思考性,即问题虽易但仍需思考。进行阅读时不怕学生不读就怕学生不想,因此鼓励学生尽量用自己的语言作答,这样可以保证学生对于该问题确实已经做过思考,并且内化为自身语言。同时,训练学生边读边想,问题层层深入,使阅读既走“眼”更走“心”,也培养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②所谓“三年一盘棋”,笔者认为提纲式阅读法可以随着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高,适当加大难度。比如,高一是阅读能力培养的初期,教师可根据本节课的中心内容设计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去阅读。但在高二阶段,可尝试让学生独立阅读,即放手让学生以模仿老师编制提纲的方式,自己去找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同时,教师从旁指导,不断修正学生在阅读时所出现的问题。进而完成学生从教师主导到自主阅读的能力过渡,最终达到学生能够在读完一段文字后,可以快速筛选出文章有效信息、主要信息。
③严格控制阅读时间,要求阅读一节新课一般在20~25 min之内完成,要求学生阅读既有质量又有效率。
④用语可适度亲切,照顾学生的情绪,拉近与孩子间的距离,完成学生从被动完成作业到自主地习惯性预习新课的过渡。有时也可有适度采取奖励措施,表扬那些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激励他人!
⑤提纲式阅读法应与高三学案式复习法区别对待:笔者所设计的提纲式阅读法旨在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是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而学案式复习法是旨在复习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是系统化和深加工的过程,是一个由会到熟练的过程。二者训练目的不同,提纲编制原则不同,不可一概而论。
2.阅读能力类试题的分析方法
学生常有反映,当拿到阅读量较大的试题时,看到题目那么长,心理就发慌,读后脑中一片空白,不知道讲的是什么问题,无从下手。因此遇到这类问题时往往得分率很低。对于这类问题教师又应如何应对?笔者认为读题训练时一般应抓住两个重点:
①抓关键点,文字虽长但对解题不一定都有用。训练学生能否迅速地提取出题中有效信息,能否分析出题目所涉及的应用范围、成立条件、物理现象等,能否理解某些词语中的言外之意,如“恰好”“匀速状态”“运动最长时间”“刚好运动”等词的深层含义。
②抓联系点,情景陌生不代表未见过相似情景。训练学生能否将已学过的知识与该问题相迁移,能否找到恰当而熟悉的物理模型表述题意,能否把物理过程分析明白,并结合题意转化为形象而直观的示意图,进而使问题“化难为易”,这都是值得教师重视的!
古代文学学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学科。该课程开设周期为四个学期,学时为288学时,周期与学时数均超过中文专业其他学科,其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近几年铜仁学院古代文学学科相关论题的毕业论文撰写数量却只占到每届学生总人数的10%左右,明显低于语言学科中方言学的50%以上。据调查,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地方,他们普遍认为对方言学的相关问题比较熟悉,收集、整理资料较为方便,而古代文学学科则不具备上述优势。此外,即便学生以古代文学相关问题作为毕业论文论题,若没有教师提供的参考题目,学生自主确立的题目往往不具备研究的可行性。由此,培养学生的选题兴趣以及选题能力成为培养古代文学毕业论文写作能力首要解决的问题。兴趣固然跟学生的成长环境、性格、积累与学识相关,但毕竟古代文学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阶段中占了两年的时间,学习兴趣在教师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逐渐培养。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索性学习的习惯。可在每学习一章节之前,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学生增进对所学内容的了解;也可以在每学习一章节之后,留下若干思考题,逐渐养成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学生所思考的问题就有可能成为他们将来毕业论文的选题,如在讲述辛弃疾词的过程中,学生对于辛弃疾词风豪放的原因非常感兴趣,在课堂上展开了一些讨论,有的学生在课外仍旧继续探讨这一问题,并有意将毕业论文的题目确定在此范围之内。这便是学生主动对问题进行探索并为将来的毕业论文寻找素材的一个鲜活例子。另外,鼓励学生将选题的方向与当地的文化资源相结合,对文献资料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不但论文撰写过程会具有趣味性,还可为活跃当地文化建设贡献微薄之力,如有的学生就以收集当地史志及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明了其变迁发展为选题,开展了一些可行性的研究。具体选题时,有几方面值得注意:第一,选题大小要合适,得量力而行。切忌选择选面太大、问题太深奥、自己把握不准、难以驾驭的论题。例如,有的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受某位古代文人人生经历的触动,以《青楼名妓促生古代文豪》为论题,想要研究古代文豪产生的动因,并将原因归之于青楼名妓的推动,显然过于片面。并且古代文豪何其多,他们的生活经历也无从全面把握。第二,选题须有一定新意。或新题新作,或老题新作,尽可能在观点、材料、研究方法、立论角度之上有所创新。就近几届学生的具体情况看来,他们往往在选题之前没有很好地研究选题资料的综述,不仅论题创新不够,且研究意义缺乏。第三,命题用语要准确、精炼,不能含糊、晦涩、啰嗦。有的学生以《论纳兰词之美》为题,题意就比较含糊了,到底是要谈论纳兰词的情感美、意境美、意象美,还是其他的呢?相应地,命题不清,与之对应的论文主体内容也就不会明确。
二、收集、阅读与整理材料能力的培养
在拟定好论文题目后,一些学生往往急于撰写,写作的时候却又苦于没有素材,搜肠刮肚,痛苦万分。荀子曾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与其自己冥思苦想,还不如尽可能地去围绕论题收集、阅读、整理相关前人留下的资料。只有收集、阅读、整理了相关材料,才能熟悉所写内容,进而确定论点,拟定写作思路,并寻找出支撑论点的论据。收集材料时要注意必须围绕论题进行,范围不宜扩大或缩小。因为扩大则浪费时间精力,缩小则不能对所论问题进行全面、客观的把握。例如,有一学生写作题为《论李贺‘马诗’中所体现的命运悲情》的论文,收集了李贺的诗集、年谱、传记以及以李贺“马诗”为题的论文,但仍不算完整,缺少了与生命、悲剧相关的理论性书籍,以及李贺诗歌中体现的悲情命运的一类论文。收集完材料之后则是阅读材料。若收集的材料较多,也可以边收集边阅读。阅读时要记笔记。阅读诗集时必须标记下与论题相关的诗歌、诗句,并记下自己的理解与体会。阅读年谱、传记时,也要对关乎论题的句子、段落进行摘录、理解与阐发,并录下页码及书的版权,以备后用。阅读论文时,则须对该论文观点进行总结,对与论题相关的片段及观点进行摘录,所摘录内容后也得标明文章名、期次及出版单位等。除记笔记外,阅读时还要时时联系论题认真思考体会,力求寻找出写作的思路。阅读材料完毕要及时整理材料。一方面要梳理出该论题的研究现状。思考关于这个论题别人研究了些什么,到了什么程度,有没有道理等问题,在考问别人的同时,也逐渐会形成自己的观点。另一方面要找到研究论题的突破口,在梳理研究现状的过程中,对于他人没有涉及的,或涉及不够深刻甚至错误的方面,找出需要进一步研究之处,继而围绕具体的问题再反复收集有关作品、作家生平、理论、思想等进行阅读、整理,力争使自己的写作思路逐渐清晰,甚至初步找出一些论证所需要的论据。由上可见,收集、整理、阅读材料都有章法可依,并不是困难之事。然而,从学生的写作实践来看,普遍表现出对材料的收集、整理不够重视,只是简单找两三篇文章,若跟自己论文论题相似,就直接将之转摘至自己论文之中。此种现象的出现固然与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有关,但也与课堂教学中教师忽视对此方面能力的培养相关。如果在两年的学习时间中,教师适当地教授相关方法,并不时让学生就某一问题去搜集、整理前人对此问题的资料,在写作毕业论文时情况自然会有所改观。
三、撰写提纲能力的培养
论文提纲是作者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提纲的撰写也是毕业论文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许多学生却意识不到此点,往往在论文题目拟定之后,就着力于初稿的写作。初稿完成后交给指导老师,老师却因文章结构混乱、中心不明而令其拟好提纲之后,重新写作。例如,一学生论文论题为《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人物形象》,中心内容应是分析李师师的形象特征,而他的初稿却大篇幅地探讨李师师与宋徽宗的关系,探寻李师师借何以吸引宋徽宗,宋徽宗在《水浒传》中的形象,李师师对“梁山招安”的重要性等问题。因此,在动手写作之前拟定好提纲是非常必要的。至于撰写提纲的思路,可以从三个基本问题着手。第一,“是什么”,即论题所谈的问题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如前面提到的《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人物形象》一题,首先要弄清楚李师师的人物形象特征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是此论题主要要解决的问题。第二,“怎么样”,即论题所谈表现得怎样,有何价值与意义?如果对李师师人物形象特征谈清楚了,进一步还可以谈谈小说中这个人物塑造得如何?第三,“为什么”,即寻找论题所论之所以如此的原因。如论题《论李贺诗歌中的鬼魂世界》的提纲,解决诗中鬼魂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外,还可以寻求为什么“是如此”的原因,也就是为什么在李贺诗中写作了这样一个“鬼魂世界”?如此深入研究下去,论题所论就更为深刻了。另外,撰写提纲时要注意理清大小纲目。论文有几个大观点?几个小观点?每个观点的论点、论据分别是什么?都要清晰地列出来。还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哪一部分是重点?哪个论据主要说明哪个问题?哪一部分是次要点?哪些论据要简单说明哪个问题?只有这样,整篇论文才会主次分明、清晰明了。在提纲撰写完毕之后,也要注意推敲、修改提纲。看看题目是否恰当;检查提纲的结构是否合理,划分的部分、层次和段落是否可以充分说明问题;斟酌提纲各层次、段落之间的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拟好提纲之后切记要及时和指导老师沟通,相互交换意见。当然,如果在平常的学习中有意识地进行拟写提纲的训练,在真正写作毕业论文时是易于拟好提纲的。其实,从平常课后一些思考题的回答做起,就可以试着去拟写提纲,这样回答问题的条理也就会更为清晰。学年论文的撰写更是可以如此,真正到毕业论文撰写时,也就胸有成竹了。
四、科学论证能力的培养
科学论证的过程即是依据提纲开始写作论文的过程。写作前所下的功夫如何?论文将完成得如何?在论证的过程中都会得到体现。论证之前已设提纲,一般只须照提纲写作即可,但若在写作过程中发现提纲还有不妥之处,就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所以写作论证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检验提纲是否可行的过程。论证时也有一些问题需要注意。第一,论点要力求科学、稳妥。体现在古代文学论文写作中,就得看所论论点是不是符合作家、作品实际,不能离开作者、文本主观臆测。第二,论点与论证、论据要紧密结合。论证、论据要很好地说明论点,让人感到有骨有肉,言之成理。如前提及的《论<水浒传>中李师师的人物形象》中有一论点讲述李师师是“既有娴熟的交际手段又有灵活的政治头脑的女子”,那么此一部分就应着重谈两个问题:李师师所具有的娴熟交际手段以及灵活的政治头脑,看起来似乎得分成两例进行举证,但学生却选择了一个例子同时举证以上两个问题。他所举的例子是《水浒传》第七十二回中说李逵在李师师家门外将负责皇帝警卫工作的杨太尉给打了,惊扰了圣驾,李师师以“只推不知”把这件大事化解了,避免激怒天子,同时保全了李逵,也将自己置身事外。巧妙地周旋于帝王与江湖草莽之间游刃有余,双方都不得罪,可见其交际手段的高明与政治嗅觉的灵敏。此例的选择确实是做到了有骨有肉,言之成理。第三,论述时中心要集中。全文应该紧扣论题,每一部分要中心集中,不要把该放在另一部分的观点、内容,放在这一部分。反之亦然。例如,学生谈论《<古诗十九首>的抒情手法》,其中有一论点是《古诗十九首》“寄情于叙事”,论述此论点时却没有集中于怎样借叙事抒情,反而是论述诗人通过人物心理活动去抒感,并且也举出了相关的例证。显然这样写就偏离了所论的中心。又有学生作论文《谈曹操的人物形象》,有一观点写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而所论的内容却都是曹操如何选贤授能,丝毫没有围绕论点去说明。可见,对于论文的写作来说,即便观点新颖、正确,并很能说明论题,如果作者论证能力较低,也难于写出较好的论文。那么,在本科学生正式写作论文之前,利用课堂或课余作业培养他们论证一些小问题的能力就显得犹为必要。
五、写作语言能力的培养
本科论文并非一般散文、抒情文章。写作之时还应该注意语言使用的规范。总体来说,应在完成课堂作业或学年论文时就开始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论文语言应准确、精炼、通畅
用语准确就是要用最贴切、最合适的词汇,恰到好处地反映客观的情况,表达自己的情意。像这句话:“李师师在《水浒传》中的职称可是‘东京上厅行首’,那是在歌妓里排在最前面的。”《水浒传》并非是某个单位,李师师怎么会在其中拥有某一种职称呢?只要稍作思考就能发现此句意思表达不准确。所以在造完句子之后,应该仔细斟酌一下用语是否准确。语言要精炼,就是用语不能罗嗦、不能重复,但也不是把必要的话语都缩写成艰涩拗口的语言。其原则是从内容出发,量体裁衣,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语言要通畅,就是“句子要合乎语法规范,要合乎逻辑。”如果句子成分残缺或是主语、谓语、宾语混淆不清,要表达的意思怎么会清楚,句子又何谈通畅呢?除了经常对语言的准确、精炼、通畅进行写作训练外,在语言方面还得注意标点的使用是否正确、是否有错别字。误标标点与写错别字是学生本不该犯却又时常犯的基础性错误,这样的错误在平时练习中就应坚决杜绝。
(二)语言不宜太俗、太白,宜讲究生动形象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议论文写作 形式选用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一是绝大多数学生写的是议论文,二是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论据时还出现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展开,即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写“三思而行是什么”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如何才能避免议论文写作中的这些错误呢?
必须根据论文内容和论述需要确定文章的结构层次,文章的结构层次一般有总分式、并列式、层进式、对照式等。
一、总分式
总分式就是把中心论点分成几个分论点,然后对每一个分论点进行论述。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高中生的议论文作文,起码要做到在中心论点和各分论点之间及论点和论据之间要有一定的因果联系。
学生提出中心论点后,只要围绕中心论点问一个“为什么”,就能找到提出分论点的方向。如中心论点是“只有坚守,才能使人的思想品德升华,才能成就一番事业”。稍加分析,就可发现这个观点是在说“坚守”的重要性,于是分论点就要回答“为什么坚守很重要”这个问题。那么就可从“为什么”和“何果”这两个向度立分论点。如“坚守是一种执著,使绝望变成希望”,“坚守是一种信念,使普通变得高尚”,“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要检验这三个分论点和中心论点之间有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只需在这三个分论点之前加上“因为”,在“坚守很重要”之前加上“所以”,再连起来念一下即可。
同样,分论点和议论文的论据之间,也应当是因果联系。如在“坚守是一种职责,使平凡变得伟大”这个分论点后面,就可这样展开论述:“边防战士的坚守,使国家安定祥和;人民教师的坚守,使桃李满天下;白衣天使的坚守,使病魔为之屈服。”又如在“自由是思想的漫飞”这个分论点下可以这样展开论述:“行动可以受制于客观现实,思想却永远享受绝对的自由。有了这份思想的自由,才有了集豪放与浪漫于一身的诗仙李白;才有了身陷囹圄还在感叹‘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落魄后主李煜;才有了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天才诗人海子。总之,因为这份思想的自由,社会才会在其牵引之下不断地进步,才会创造出一个个永载史册的人类奇迹。”
二、并列式
议论文写作要学会分解分论点。并列法,即对中心论点进行条分缕析,分解出几个分论点,以显示思维的全面性。如《学习要以苦为乐》可以分解为这三个分论点:①苦可以激发进取心;②苦可以培养坚强的意志;③苦可以培养创造精神(即将一个论点从几个不同的方面同时进行论证)。
三、层进式
层进法,即对事理作纵深剖析,以显示思维的深刻性。如《困难面前不能低头》可以分解成这样几个分论点:①要承认困难,因为困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②要不怕困难,因为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③要分析研究困难,千方百计地战胜困难。这三个分论点就呈递进关系(即将论点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远至近,一层一层深入论证)。当然,究竟采取哪种结构层次,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也可采取不同的结构形式对同一论题进行撰写,然后经过比较后再决定哪种结构形式最合理。
四、对照式
对照法,即将事理分解成正反两个方面,显示思维的鲜明性。如《学习上要多问》可以分解成这两个分论点:①多问可以相互参照,便于释疑;②孤陋寡闻导致学业荒废。接着应根据确定的文章结构层次撰写出写作提纲。怎样编写写作提纲呢?一要理清写作的思路,即要写的这篇论文的主旨是什么,重点在哪里,准备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证和说明等,也就是对文章要有全面性的考虑。思路清晰了,提纲才能编写好。二要理清文路,即让自己的思想条理化、文字化,把审题、立意、构思所得的材料用文字罗列出来。这就要考虑到如何开头,如何结尾,运用什么材料,证明哪几方面的论点,对文章的布局都应通盘安排。编写提纲,可以有详有略,但总的要求是简明(文字要简,内容要明)。提纲主要勾画出文章的轮廓,编写提纲的过程,实际上是理清写作思路、安排写作材料、组织写作结构的过程。提纲列出来了,就可以沉着行文,再在文字上多加斟酌。
一、非选择题设问归类梳理――触类旁通
1.“是什么”类:通常包括现象题和体现题:现象题即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文化现象或政治现象。首先,对材料进行全面分析,整体把握;其次:在文字材料中找出所包含的全部经济、政治或文化问题;最后,把图表、数据转换为书面文字,直接概括,不必引入观点,不必进行分析。
2.“为什么”类:通常包括“原因”“理由” “依据”“说明”“阐明”“阐释”“分析”“必要性”“重要意义”之类用语:原因题即为什么这样做、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说明理由。首先,答案各要点必须与设问的对象之间有因果关系;其次,答题格式即客观必然性加意义(重要性)。意义题即分析××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等。
3.措施或者对策类:是对“怎么样”型问题的回答,即要求“怎样做、怎么办、措施、建议、方法”等。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限制性,另一种是开放性。而高考一般会采取限制性设问,即根据材料来寻找。因而对这种设问应坚持一个根本原则,即材料是寻找措施的唯一来源,切忌闭门造车,从头脑中胡编乱造答案。
4.体现类:是对“体现什么观点(或原理等)”的回答。这类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是怎样体现×××(原理、观点),二是“体现了哪些×××(原理、观点)”。这两种形式的共同点是原理必须与背景材料中相关信息挂钩。不同的是,“怎样体现”类,答题时要求先阐述原理,然后分析材料。“体现哪些类”则是先叙述材料,然后指出或阐述原理。
二、审题的基本路径――按步就班
1.一般思路: 读题审题(审设问、审主体、审材料)联想(教材知识、时政知识)撰写提纲答案要点(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
2.审题要求
(1)审分值:根据每个问题所赋的分值判断该试题得分点的可能数目,大致确定答题的基本框架。
(2)审设问:一是明确题目考查的知识范围和考查意图,正确联想相关知识,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认识,即通过审设问要弄清命题的限定性:知识范围限定(是经济常识还是哲学常识、政治常识,文化生活,还是具体的知识);二是明确设问的指向性和规定性:即问题角度限定(应回答“是什么”还是回答“为什么”“怎么样”“怎样做”);材料限定(是否要求结合材料、结合哪个材料);对象限定(要求我们对什么分析)。
(3)审主体:明确主体有几个,主体限定主要有:经济生活(国家、政府、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和消费者等);政治生活(国家、公民、政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组织等);文化生活(国家、政府、文化企业、经营者、公民等)。这些应从解读设问和材料中获取。
(4)审材料: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抓住关键词、关键句子。这样做,一是为了正确联想相关知识,二是进一步明确答题的主体,不同主体的言论和行为各是什么;三是关键的句子要作为“材料语言”写入答案要点中。审材料实质上就是为了进一步证实“审设问和审主体”的正确与否。
三、规范答题――成功关键
1.回归教材调用知识:试题虽然千变万化,但都离不开用教材的内容来回答。通过审设问明确要考查的知识点或知识范围,然后通过审材料,确定要调动和运用哪一个,或哪几个知识点。在调用教材相关知识时,除了运用设问中所要求的知识点外,还要从该知识点的知识网络中调动一些能解答该题的相关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复习中把课本的基本知识点按顺序、结构进行整理,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2.拟写提纲:编制提纲是保证答案的完整、条理、规范、整洁的必要手段,也是应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3.组织答案要点:整个答案必须是教材语言、材料语言、时政语言的有机结合,但每个答案要点不强求三种语言结合,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两种语言的结合。
4.语言规范:答题时一定要使用教材书面用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流行的俗语。只有教材书面用语,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减少误解。
调查报告又叫调查研究报告,应该说后者是它更准确的名称。因为它不仅是调查的产物,更是研究的产物。调查报告主要功能是搜集情况,并通过对调查所得情况的深入研究,提出一定的见解。因此调查报告是根据某一特定目的,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对某一事务或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周密的调查研究和综合分析后,将这些调查和分析的结果系统地、如实地整理成书面文字的一种文体。像考察报告、调研报告及××调查等都是常见的调查报告体裁。
二、调查报告写法
调查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
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查报告”、“关于××××的调查报告”、“××××调查”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陈述式如《东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提问式如《为什么大学毕业生择业倾向沿海和京津地区》,正副标题结合式,正题陈
述调查报告的主要结论或提出中心问题,副题标明调查的对象、范围、问题,这实际上类似于“发文主题”加“文种”的规范格式,如《高校发展重在学科建设――××××大学学科建设实践思考》等。作为公文,最好用规范化的标题格式或自由式中正副题结合式标题。
(二)正文
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
扼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或范围;做了哪些调查;本文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基本情况和提出问题,写法可灵活多样。
2、主体:
这是调查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查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查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一般把调查的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问题,分为几个小部分来写。每个小部分有一个中心,加上序码来表明,或加上小标题来提示、概括这部分的内容,使之眉目清楚。
3、结尾:
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三)社会实践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
一般来说,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写作要经过以下五个程序:
1.确定主题
主题是调查报告的灵魂,对调查报告写作的成败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确定主题要注意:
报告的主题应与调查主题一致;
要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重新确定主题;
主题宜小,且宜集中;与标题协调一致,避免文题不副。
2.取舍材料
对经过统计分析与理论分析所得到的系统的完整的调查资料,在组织调查报告时仍需精心选择,不可能也不必都写上报告,要注意取舍。如何选择材料呢?
1)选取与主题有关的材料,去掉无关的,关系不大的,次要的,非本质的材料,使主题集中、鲜明、突出;
2)注意材料点与面的结合,材料不仅要支持报告中某个观点,而且要相互支持,形成面上的“大气”;
3)在现有有用的材料中,要比较、鉴别、精选材料,选择最好的材料来支持作者的意见,使每一材料以一当十。
3.布局和拟定提纲
这是调查报告构思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布局就是指调查报告的表现形式,它反映在提纲上就是文章的骨架。拟定提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把调查材料进一步分类,构架的过程。
构架的原则
是:围绕主题,层层进逼,环环相扣。提纲或骨架的特点是它的内在的逻辑性,要求必须纲目分明,层次分明。
调查报告的提纲有两种,一种是观点式提纲,即将调查者在调查研究中形成的观点按逻辑关系一一地列写出来。另一种是条目式提纲,即按层次意义表达上的章、节、目,逐一地一条条地写成提纲。也可以将这两种提纲结合起来制作提纲。
4.起草社会实践报告
这是调查报告写作的行文阶段。要根据已经确定的主题、选好的材料和写作提纲,有条不紊地行文。写作过程中,要从实际需要出发选用语言,灵活地划分段落。
在行文时要注意:①结构合理(标题、导语、正文、结尾、落款);②报告文字规范,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如: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急需人才,运用竞争机制,盘活现有人才,(文章段落的条目观点);③通读易懂。注意对数字、图表、专业名词术语的使用,做到深入浅出,语言具有表现力,准确、鲜明、生动、朴实。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课的阅读教学旨在由教师教的思路转向学生学的思路,贯穿以学为主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不搞条分缕析的讲解,而是在学生充分预习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从文章整体入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然后交给学生精读的方法,先扶后放,再回到全文,最后指导学生习作,使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阅读和写作。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能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红树林被称为“奇观”的原因。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贫瘠不毛”等词语的意思。
4、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整体感知课文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培养民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红树林的壮观、美丽、与奇特,体会红树林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
2、能继续独立应用列提纲的方法梳理课文内容。
难点:
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四、教学准备
课件、学生搜集的有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设疑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森林吗?喜欢吗?那你们见过海底森林吗?
2、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领略海底奇观---红树林。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认为红树林是什么样子的?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地轻声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小组内互相提醒易错的字。
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红树林的?写出课文的提纲。
3、按内容不同把课文分成三段。
(三)精读感悟
1、指读课文,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
(这一问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同时使学生进一步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精读课准备。)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3、以第二自然段为例,指导学习方法。
(1)默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远看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宏伟、壮丽)
(2)从那些词句看出来的?(教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感受。)
相机理解:芳馨、婀娜、绚丽多姿
(3)应该怎样读?(本文语言优美、生动,堪称写景佳作,必须引导学生充分的朗读。)
4、出示金钥匙: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
5、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自学剩下的部分。
回顾学法:
(1)自读课文相关段落,想想课文中描写的红树林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2)通过哪些词句体会到的?(不理解的词语尝试用学过的方法理解。)
(3)想想该怎样读?练习朗读。
6、小组交流。
7、全班交流。(教学时采用由“教”到“扶”再到“放”的过程,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小组学习,最后自学,渗透了精读课文的方法。)
第三自然段要点:体会近看时红树林的幽静、神秘。相机理解“世外桃源”、“纵横交错”“盘根错节”等词语的意思。
第四自然段要点:体会红树林“胎生”的繁殖特点。
第五自然段要点:与开头照应。理解为什么把红树林比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海岸卫士。
(四)总结全文
1、读了这篇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作者被海南岛琼山的红树林深深吸引,不仅因为它壮丽、奇特、神秘的景观,还因为它默默奉献的卫士精神,在写景状物的同时歌颂了具有奉献精神的人,这种写法就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五)布置作业
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由对这种植物的介绍,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
2、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
二、练习写作
1、作者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红树林?
2、重点写了红树林的什么特点?为什么把它作为重点?
(由此联想到红树林的奉献精神。)
3、学生列提纲,教师巡视。
4、习作练习。
三、全班交流
板书设计:涨潮
远看退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