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春天的旋律

春天的旋律

时间:2023-05-30 10:34: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春天的旋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春天的旋律

第1篇

倾听春天旋律

春天一到,绿绿的嫩尖就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娇多媚;用心听一听,无处不跳跃着美妙的音符,谱写着春的旋律。

春天一到,绿绿的嫩尖就托起了生命的幻想。放眼望一望,世界已经变的多姿多彩、多娇多媚;用心听一听,无处不跳跃着美妙的音符,谱写着春的旋律。

你听,春雨“滴答滴答”滋润着万物,跳着美丽的舞蹈。你听,春雷“轰隆轰隆”让春天有种神秘的感觉。春雷与春雨同时奏响了春天的旋律。春雷与春雨的召唤下,小草探出脑袋,向他们点头示意;柔柳展开了婀娜的舞姿,与他们玩耍;小花绽开美丽的笑脸,争奇斗艳。优美的旋律从这时开始。

你看,鸟儿、蜜蜂也跑来凑热闹。蜜蜂在千朵花、万朵花之间忙碌着,采摘着花蜜,看他多么忙碌,“嗡嗡嗡”地喊着劳动号子。小燕子也从那遥远的地方赶来玩耍,“唧唧、喳喳”地伴着乐。蝴蝶跳着优美的舞蹈。小溪流淌、泉水叮咚地唱着歌。鸟儿、蜜蜂、蝴蝶、燕子、小溪、泉水同台演出,奏向了一段段欢快的乐章。

在校园里,在操场上,到处回荡着欢声笑语。捉蝴蝶、踢毽子、打球……放学了,小伙伴们去放风筝,都拿着五彩的风筝。它们漫天遨游,正与春风说着悄悄话呢!广场上回荡着我们爽朗的笑声,这笑声也成为了春天一串串独特的音符。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倾听春天那优美的旋律吧!

第2篇

春天是美丽的,柳树姐摇摆着嫩绿的柳条,向我们问好。杏花皇后、桃花公主抬起头,仿佛在对我们微笑。花儿长出来了,有玫瑰花、木棉花、月季花、桃花……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红的、有黄的、有蓝色、有绿色、有紫色、还有白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春天是热闹的,春雷打了起来:“轰隆隆,轰隆隆。”仿佛在说:“春天来了,小动物快起来运动运动,植物们快快长起来。”过了几天,燕子在天空中翩翩起舞,松鼠在书上爬来爬去,青蛙在地上高兴得蹦蹦跳跳,小草弟弟也争先恐后地钻出来。

春天是美丽的、是人热闹的,更是讨人喜欢的。我最爱春天。

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石圳华侨小学三年级:查晨俊

第3篇

花腔是个舶来品,它的起源要追溯到欧洲的早期浮雕,在欧洲经过了文艺复兴发展,阉人歌手将花腔的炫技推向了一个高峰,直到十九世纪,随着意大利歌剧的兴起,花腔演唱才真正被规范起来。从此,花腔的创作手法不再用于歌剧的主题,由阉人歌手的炫技转化为对人物情感和性格的表现手段。上个世纪初,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逐渐走向更深层次,花腔创作和演唱逐渐被国内音乐家所接收并用于实践。在百余年的时间长河中,贺绿汀、周淑安、尚德义、施光南等音乐前辈为花腔在我国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安眠歌》、《新世纪的前奏》、《千年铁树开了花》等花腔声乐作品。《春天的芭蕾》最早出现在第十三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它的主题是春天,民族气息和青春气息都十分浓郁。自此被广为传唱,此曲对于我国花腔歌曲的创作和演唱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春天的芭蕾》音乐特点分析

(一)《春听的芭蕾》的曲式结构。该曲是一首三部性的声乐作品。首部是单二部形式,其中:A乐段从升C小调开始,进入B乐段时调式转为D大调;中部在调性上和首部保持一致。此部以合唱领起,独唱部分的跟进采用了局部模仿是复调手法,和主题一起出现,表现为多声部形式。再现部分的结构依然采用的一个单二部曲式,只是添加一些新的音乐素材,调性和调试仍然采用升C小调,与首部中的A乐段一致,值得注意的是A的第二次出现是一种变化再现,它是建立在升f小调上的,且后半部分旋律有所变化。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和变化,曲子的整体速度开始减慢,调式用升C小调转至升F小调。在华彩的花腔部分,速度加快,一个在时值上保持了七拍的最高音HighbE出现了,继而一个跨度达到8度的大跳,速度增至每分钟220拍,引出全曲,随即歌曲在热烈非凡的气氛中落下帷幕,预示着春天终于冲脱冬天的桎梏,破茧而出,化生为花枝招展的春姑娘。整个作品大小调交替,音高强弱对比鲜明,给人一种充满正能量而又意犹未尽的感觉。

(二)《春天的芭蕾》的歌词特点。歌词的展开依托一个春字,并将春天作为青春的代名词,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的乐观寓于言表。我们来看歌词的第一句随着脚步起舞纷飞,让人们仿佛看到一位充满青春活力的舞者在眼前偏偏起舞,是那么的美丽,那么的动人;跳一曲春天的芭蕾和尽情绽放青春无悔分别是歌词的第二句和第四句直接把主题点明:舞者活泼、青春,他们在跳着热情奔放的芭蕾,充满青春的气息的春天就在这样的舞蹈中翩然而至。一个啊字,将人们在春天来临时表现出来欢喜和惊讶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在接下来的歌词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副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画面:春回大地唤醒了沉睡的万物,燕子蹁跹,鸟儿欢唱,人们唱着歌开始耕耘播种。雪人也想扭动身体来渐渐肥更加丰富了我们对芭蕾的想象,连雪人都有了生命。歌词以春天的芭蕾结束,既点名了主题,也呼应了开头。从整体上看,《春天的芭蕾》的歌词脍炙人口,通俗而不乏高雅,十分接地气,从旋律上来看朗朗上口。

(三)《春天的芭蕾》的旋律特点。从旋律特点来看,《春天的芭蕾》这首花腔歌曲的大小调是交替进行的,始于中音区,是对喜悦、欢快情绪的表达。歌曲第二部分运用的旋律写作手法模仿了复调的形式,在首部的音调的基础上,旋律线条增加了一个纯四度(由升C到升F),而跳跃性较强的短小花腔乐句的加入,对歌曲欢快气氛起到极大的烘托作用。歌曲第三部分的调性行进在升f小调上,其中ab两段乐句以原样的方式对首部中的ab乐句旋律进行了重复,接下来的花腔乐句行进在高音区和中音区,以四度跳跃和上下行级进为主的方式发展着旋律。最后先后经过一个高大八度的上行跳跃和一个二度的下行,旋律在主音上热烈结束。

二、《春天的芭蕾》的演唱分析

(一)注意呼吸技术的合理运用。《春天的芭蕾》是一花腔歌曲,具有较高的演唱难度,如果演唱者演唱技巧不娴熟、基本功不够扎实或嗓音条件欠佳,是很难驾驭这首歌的。演唱者在演唱《春天的芭蕾》这首作品的每一句、每一字都必须处于正确的呼吸状态下。

(二)注意咬字、吐字。除衬词啊外,《春天的芭蕾》的歌词的韵都归在ei上,因为该韵母在发音时口型近乎关闭,所以容易产生挤、紧等问题。要避免上述问题,歌唱者在歌唱过程中应始终保持打哈欠的状态,上颚保持抬起,保证歌唱通道无阻,特别要注意唱高音时的咬字,基本技巧是字头字尾轻而短,字腹重而长。比如在唱最后一句春天的芭蕾的时候,中的天字时,要尽快略过声母t向韵母ian过度,并在咬字时偏向a。

(三)注意以声带情。为了情感的表达更充分,《春天的芭蕾》中运用了采用衬词啊如啊,春天已来临一句中,啊是对人们欢喜、惊讶心情的充分诠释,歌唱者一定要把自己完全置身于初春的生气中,通过声音把万物复苏时人们的喜悦心情准确的表达出来。

三、结语

《春天的芭蕾》歌词充满了活力,具有极强的感染力,绚丽优美华丽,是我国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为数不多的花腔女高音声音作品,凡是听过此曲的人无不享受到艺术的高雅、心情的欢悦。对《春天的芭蕾》的音乐特点和演唱进行分析,有利于花腔女高音优秀声乐作品的创作,更有利于我国女高音和花腔女高音演唱水平的提高。

第4篇

推荐理由

如果,一种声音,代表着一种品质,那么,赵鹏代表的就是人声低音品牌的高标准测试指标。

歌名:早春

演唱者:赵鹏(翻唱)

赵鹏的声音很特别,人称“人声低音炮”。温暖、磁性的男声轻轻吟唱着老歌,浑厚的低沉嗓音在简单的乐器配合下将旋律摇曳出一种动人的沁心感觉,有着一种沧桑后的温暖,透彻后的了然。

推荐理由

幸福在这里出现,伤痛在这里暂停。

歌名:惠安之春

演唱者:阿杜

作词:孙仪 作曲:汤尼

作为电视剧新《小城故事》的主题曲,歌曲沿袭了邓丽君的曲风,轻柔秀丽,又在回忆的色彩中,添加了令人释怀的怅然旋律,而阿杜的声音正好应合了这种回忆的色彩,听来情深意挚。

推荐理由

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演唱,不容错过的经典。

歌名:春水流

演唱者:黄格选

词曲:高枫

黄格选的演唱很有特点,声音明亮,演唱富有感情。没有摇滚乐的声嘶力竭,没有莺莺细语的矫揉造作,当黄格选的声音银瓶乍泄时,清澈而明亮得犹如一股凛冽的甘泉,还这凡尘俗世一汪纯净的透彻。

推荐理由

这首歌中有三个字,即“真、善、美”!

歌名:彩虹背后

演唱者:海鸣威

词曲:海鸣威

不同于硬汉海明威,海鸣威比较多愁善感一点,声音、音乐都是。清脆的风铃、暖暖的阳光将情绪舒缓,把美好的时光留在记忆中。细细聆听,莫名的感动会涌上心头。

推荐理由

感怀美好,聚散随缘。

歌名:那些花儿

演唱者:范玮琪

第5篇

2、歌词:

我将真心付给了你。

将悲伤留给我自己。

我将青春付给了你。

将岁月留给我自己。

我将生命付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永恒的旋律。

爱是欢乐泪珠飘落的过程。

爱曾经是我。

也是你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却将自己给了你。

我将生命付给了你。

将孤独留给我自己。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爱是没有人能了解的东西。

爱是永恒的旋律。

爱是欢乐泪珠飘落的过程。

爱曾经是我。

也是你 我将春天付给了你。

将冬天留给我自己。

我将你的背影留给我自己。

第6篇

这也是一种带有复调性质的较为复杂的写作手法,它要求两个声部的旋律都有相对的独立性。两个声部的旋律在同一时间的结合,是以相互补充和彼此对比的关系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它有别于黏合性强的和声式二部歌曲与跟随性强的模仿式二部歌曲。你动我静、我疏你密、你涨我落、我止你行是对比式二部歌曲的特点。

对比式二部歌曲的两个声部的旋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对比:

1.旋律的虚实对比

如《四渡赤水出奇兵》(词,晨耕等曲)片段:

上声部虚,下声部实。虚,起着润饰的作用。

又如《石油工人干劲大》(北京乐器总厂文艺宣传队曲)片段:

上声部实,下声部虚。虚,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

2.旋律的色彩对比

如《永远忘不了你的深情》(郑成伟词,黄英森曲)片段:

两个声部,同一调性,不同调式。上声部是C羽调式,下声部第8至第9小节是C宫调式,第10至12小节是bB宫调式,第13至15小节又转回C宫调式,从而使两个声部色彩产生明暗对比。

又如《椰岛少年》组歌中的《钢琴进山图》(王影词,黄英森曲)末尾:

两个声部,不同调性,同一调式。上声部是g羽调式,下声部是d羽调式。从色彩对比上来看,上声部洒脱,下声部矜持。

3.旋律的个性对比

如《接过雷锋的枪》(朱践耳词曲)片段:

这个片段是一个排句写法的例子。上声部是敬仰性的,下声部是坚定性的。

又如《黎家的菠萝熟了》(王影词,黄英森曲)片段:

上声部是叙述性的,下声部是称赞性的。

4.旋律的单纯对比

如《美丽的姑娘》(新疆民歌,赖广益编配)片段:

又如《南海渔歌》(王珊等词,毕庶勒曲)片段:

它们既不是虚实对比或色彩对比,也不是个性对比,而是两个声部在同一形象、同一情绪中产生的单纯对比。

对比式二部歌曲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表现力是丰富多彩的。但不管哪种写法,两个声部同样要求旋律通顺流畅。至于纵向的和声关系与效果,均视其内容而定。

以上是三种类型的二部歌曲写作基本手法。在同一首歌中,可用一种手法,也可用两种或三种手法。

附:歌曲修改范例剖析

春天好

童声合唱

点评:1.这是一首孩子们赞美春天的歌,选取了歌曲第一段和第二段开始的地方。原稿旋律优美动听,尤其A段前三个句子往上推进的构思合理;而B段一开始就将音区拔高,节奏放宽,对比强烈、明显。

2.在原稿较好的框架中,仍有欠妥之处:

(1)第一句歌词的“最爱”二字,原稿用“6 6 ”两音,显得平庸,只是轻描淡写,未能揭示出孩子们热切的内心情感。将“6 6”改为“6 1”,虽一音之差,感情的吐露就显得深厚和亲切了许多。

(2)四个排句,原稿虽有往上推进之意,但呆板无力,不理想。修改稿将四个排句的句头作了如此推进: “”“”“” 而且在关键部位用上行六度和四度(5 3、6 4、2 7、2 5、1 4等)的有力进行,把孩子们对春天的爱与在春天里奋进向上的精神面貌作了较深刻的描写。

(3)B段音区上扬、节奏放宽,并加入第二声部,感情明显升华。然而,原稿和声式的二部歌曲写作手法,比不上修改稿用对比式的二部歌曲写作手法的“咬尾”进行来得生动。它起到珠联璧合与动静对比的作用。 (续完)

第7篇

一、创设情境,感受音乐之美

《五月的夜晚》是一首匈牙利民歌,描绘了欧洲五月风景如画的春天。在上课时,我以一段优美流动的视听音乐画面(选自意大利作曲家维瓦尔第的小提琴作品《四季》套曲之一《春》)导入,接着几幅充满异国风光的图片,将学生带进这个陌生的国度;最后,一段充满律动的舞蹈旋律,引领学生翩翩起舞,他们仿佛置身于匈牙利的音乐舞台上,尽情释放着对音乐的美好感觉。

二、享受过程,注重音乐之美。

《五月的夜晚》一课中,我抓住了孩子们喜欢唱歌的特性,重点通过教唱歌曲的环节,培养孩子们大胆、自信地用演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例如一教学片段:

1.师范唱。交流。

(1)师:匈牙利舞蹈家的舞跳得美,匈牙利的歌更美。请大家听老师演唱一首匈牙利民歌《五月的夜晚》,你能听出歌中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情景?(师范唱)

生:春天的夜晚。

(2)师:春天的夜晚又是怎样的意境呢?(师范唱)

生:很美、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花儿在夜晚开放了……

2.学唱歌谱。

(1)师:请同学们随琴用“LU”模唱旋律,身体可以随着音乐轻轻晃动。

(2)师:请同学们看谱唱出旋律音符。(无伴奏)并找出歌曲中出现的比较陌生的音乐记号。

(3)师:歌曲中出现了“保持音记号”(师板书),要求将带有保持音记号的音符时值唱完整,并在演唱旋律时尽量保持它的力度。

(4)师生共同用复习音阶的形式体会保持音记号的作用。

(5)完整演唱带有保持音记号的旋律。

(6)学生完整演唱歌谱,之后说说歌曲可分为几句?

(7)当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5个乐句)后,老师再次唱谱,并加上不同的动作表现不同的乐句,让学生感受句子的特点。学生会说出1、2句相同,3和4句相同,第5句不同。老师及时归纳:歌曲共出现三种不同的乐句,共有5个乐句,在每个乐句之间要学会换气。

(8)师生共同唱谱,感受换气记号的效果。

3.学唱歌词:

(1) 请一位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

(2) 请全班同学朗诵歌词,注意读出歌词的韵律。

(3) 师:请同学们轻轻地唱一遍歌词,之后请说说歌曲的旋律走向上有什么特点?

生:旋律走向上出现了上行和下行的特点等。

(4) 生有感情地唱词,感受旋律特点。

(5) 师:作者为什么这样设计旋律?

生:描绘匈牙利春天的夜晚,宁静、柔美,晚风起伏荡漾的意境。

师:是的,(出示课件——旋律线)优美的旋律设计将歌曲衬托得柔美动听。请同学们再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我让学生通过唱,前后十次的感受歌曲旋律,但每一次并不是机械重复地倾听和歌唱,而是对他们提出各有侧重的具体要求,让孩子们体会到学唱歌曲不只是表面的泛泛而过,有感情地歌唱并不是“面有表情声无情”,而是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体验,用情去享受,以达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经过这样充分的聆听和歌唱,孩子们不仅学会了歌曲,还主动参与音乐表现,在表现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关注和感受着音乐作品,最终达到学好歌曲的目的。

第8篇

晴空中出现了鱼鳞般的流云

整齐而悠远

衍化成一丝丝绵绵的细雨

那是春姑娘的五线谱

将要奏响美妙幽雅的旋律

一场场喜雨滋润

河岸上舞动着嫩绿色的柳枝

婆娑而飘逸

梳理着一缕缕复苏的思绪

那是春姑娘的五线谱

开始奏响生机勃发的旋律

一台台农机轰鸣

田野上铺开了刚翻出的犁纹

乌黑而油亮

接纳着一粒粒幸福的种子

那是春姑娘的五线谱

已经奏响充满希望的旋律

一天天人头攒动

道路上记录下刚走过的痕迹

坚实而有序

通向那一个个平凡的岗位

那是春姑娘的五线谱

正在奏响灿烂明天的旋律

一声声春雷响起

会堂里排满了议事人的座椅

庄严而震撼

爆出了一幅幅民生的图景

那是春姑娘的五线谱

第9篇

1、我喜欢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黄昏冬天的阳光每天的你。

2、不是每个春天的花都会开,不是每段感情都能圆满。

3、我醉生梦死的时候只是你的一个笑话,纵然你的笑容积满一脸即是春天,

4、四月的春天,湛蓝透明的天空,清新温润的空气,妩媚的阳光,天共水色。陌上的花,开了,巧尘中的梦,醒了。

5、我的心,早就充满了旋律,不管这世界阴晴圆缺,只愿和春天,有一个约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第10篇

One day in spring(春野)

这是班得瑞的名曲,最初接触它,是通过老师您,您每次的朗读配乐,说实话刚刚听确实有点烦。现在,我已深深爱上这首歌,这张专辑。你听!它正在播放呢!那几声清脆的鸟鸣声,那样动听,仿佛我就站在那春天的气息中,接着,它的声音是那样的悠扬,婉转。你听,那每个音符在跳动着,那么细腻。而那旋律正是那么地恰到好处,低高音相互交错,是那样柔和,如那清清小河流水,几只鸟儿在树头清唱……无比美妙!

这首歌的英文名字字对字翻译应该是春天的一个早晨,被人们翻译为春野,这就是一个多么富有诗意的名字。

Morning air(早晨的空气)

这又是班得瑞的一大名作,与春野一样好听!不信,你听!那缠绵的旋律,舒缓而不乏美感,仿佛我是刚起来,走进一片大森林,呼吸着这早晨的空气,采一朵美丽的野花,得意地向鸟儿招手,别提多惬意!真实美情美境!

咦?我的“春野”呢?我的仙境呢?哦!该翻带了!

第11篇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春潮 钢琴声部 人声 合作关系

20世纪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拉赫玛尼诺夫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在其创作成熟时期写下的83首艺术歌曲是他音乐创作中的闪亮明珠,在世界各地都享有很高的评价,是西方音乐史艺术歌曲传统的一个高峰。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中,除了诗意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构成动人的歌声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音乐部分,那就是钢琴伴奏。拉赫玛尼诺夫偏爱钢琴作品及各种作品的钢琴声部,加上他本身又是职业钢琴演奏家,因此,他的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无论是在音乐创作上,还是在演奏技术上,都有一定的难度和独立的钢琴化特点。在他的艺术歌曲中,声乐这一单纯的声部有时总显得势单力薄,而钢琴的多声部则可以从旋律、和声、调性、织体强化人声的表达方面,弥补人声的不足。准确地说,钢琴在拉赫玛尼诺夫的艺术歌曲中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声部。钢琴和人声相互独立、相互协调、相互映衬又相互平衡,从而使他的浪漫曲发展成为更复杂的声乐器乐二重奏。

一、《春潮》概述

《春潮》创作于19世纪末十月革命爆发前期,拉赫玛尼诺夫期待着黎明的到来,盼望着胜利的消息,创作了这首歌曲来鼓舞士气。词作者是丘特切夫,歌词本身也蕴含着深刻的内容。这首歌曲是满腔热情的情感抒发,而且是拉赫玛尼诺夫创作技巧的完美体现。

《春潮》一开始的前奏是整个乐曲的核心动机,我们把它叫做春潮动机。虽然只有两个小节,却有造型性的效果。分解音型是经常使用的伴奏音型,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按照单线条、同向进行的常规写作方法,而是将大量和弦外音加入,表现力大大丰富。第一二拍为传统分解音型,三四拍加入了半音下行,与左手的旋律构成了八度半音下行的效果,勾勒出潮水涌动、跌宕起伏的效果。春潮动机持续了四个小节。第八小节开始力度两次由pp冲向f,左手降六级和弦的基础上,右手半音上行,和歌词中“潮水冲向沉睡的海岸”紧密结合。第十二小节在降五音的重导和弦上重复的三连音下行,把乐曲推到了下一个,宣告了春天的到来,宣告了革命即将胜利的信号。力度在fff下,两次唱到“春天来了!”第十八小节,依旧是春潮动机,等音转调到了升F大调,不同调性,色彩得到了大大地丰富。第20和21小节钢琴伴奏达到了“fff”,采用柱式和弦,春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这两小节是的延续,也有一定的连接作用。第22小节开始回到降E大调,回到了潮水流动的旋律,在歌声的长音部分,钢琴声部有填空作用的旋律线条,是对歌声的补充,但是变和弦的运用给人以对春天的美好遐想。第28小节柱式和弦再现第二段钟声主题,声音坚实饱满,最后一次对春天的赞美,是内心情绪宣泄的最高点。第34小节钢琴尾声采用模进式连续三和弦下行进行,一气呵成,最后不完满终止在主和弦上。整首作品对比统一,钢琴和歌声相辅相成,和声材料丰富,结构简约对称,是非常成功的艺术作品。

二、《春潮》钢琴声部技术特点

拉赫玛尼诺夫既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钢琴家。他的作品不仅旋律优美、织体丰富,钢琴伴奏也充分体现了他的作曲才能。他的艺术歌曲钢琴声部的难度由早期到晚期逐渐加深,程度上深于一般的艺术歌曲。一般来说,声乐曲中的钢琴伴奏是对声乐的帮助和烘托,比器乐曲的伴奏或者钢琴独奏曲简单许多。但拉赫玛尼诺夫的钢琴声部却不尽然,技术程度足以和钢琴独奏曲的程度相提并论。《春潮》不管是从钢琴声部本身还是从和人声的配合上都是技术难度相对较高的一首,其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手指独立、灵活跑动技术

手指的独立灵活是一切技术的基础,主要体现在音阶、装饰音、华彩乐段和各种经过型的乐句中。《春潮》中为了表现潮水涌动,不断蔓延,多处采用了半音模进上行写作方法。如第八小节(谱例1)。不难发现,此处不是传统的级进上行,跑动起来比较“绕”,不易弹清楚。在练习时,应该按照固定的指法进行慢练,发挥手指最大的独立性。

(二)大跨度分解和弦技术

琶音伴奏音型的广泛存在以及写作上的装饰性,《春潮》中的大跨度分解和弦技术占了很重的分量。(谱例2)在弹奏这种音型时,手指的独立运用,手臂力量的转移,大指向内旋转的技术是完成这项技术的关键。大的跳进往往会让起伏感中断甚至僵硬,保持音的连贯和音色的统一是要解决的问题。

(三)八度和弦技术

拉赫玛尼诺夫作为俄罗斯学派的代表,极其钟爱和弦、八度所造成的饱满的音响。如他的艺术歌曲《农夫》《暴风雨》《不协和》等。在《春潮》第二部分的钟声主题及尾声中,他用双手柱式和弦同向进行来表达对春天的强烈呼唤。(谱例3)八度和弦对手的支撑力、手臂的自然放松有着很高的要求。既不能使音色僵硬,也不能使声音“发虚”。

由于以上高难度技巧的运用,声乐技术难度较高,加上力度和速度层次的多变,使得钢琴和演唱者的合作也更难。钢琴技术的提升给作品增添了研究价值,给演奏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钢琴演奏者不仅要把本身的音乐完整表达,克服种种技术障碍,更要追求和声乐演唱的和谐统一。

三、钢琴与人声的关系

《春潮》是一首钢琴与人声既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的优秀作品。两个声部互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春天的美妙画面。总体表现为从属关系、平衡关系、主导关系(从钢琴的角度)。

(一)从属关系

“所谓从属,是指钢琴相对于人声来说,在诠释诗词的内涵及音乐表达的地位分量、角色分配上处于相对较为次要的位置。此种关系下的钢琴往往充当‘绿叶’的角色,以较为单纯的和声、节奏音型所组成的织体与人声旋律相应和,烘托出某种气氛和情绪。”①《春潮》一开始,春潮动机的出现和人声的加入一直到第11小节钢琴都是从属的地位。钢琴声部是一个动机,一个造型,是对人声的烘托。因此,在音响平衡方面,钢琴的音量应该让位于人声。

(二)平衡关系

所谓平衡,是指人声和钢琴不分孰轻孰重,在分量上大致相等,彼此协调发展,既独立又统一。这种情况下,钢琴和人声都不仅要熟悉自己所担任的声部,还要熟悉对方的声部,寻找彼此声音的契合点,寻求音色及音量的平衡,把琴声和人声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从《春潮》的第12小节就可以看出,两个声部分量都很重,钢琴声部依赖于人声来强调旋律,人声也依赖钢琴增加厚度,相互帮衬。

(三)主导关系

所谓主导,是指钢琴在整个合作过程中及音乐的最终音响效果中都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点在《春潮》中有明显的体现。第一,在旋律上,钢琴声部没有和人声一致的地方,而是另辟蹊径,有自己的旋律线条。第22小节人声唱到“春天来了”,钢琴紧随其后出现了具有独立意义的旋律线。第二,在音响上,钢琴与人声音量平等,甚至超过人声。在钢琴写作繁密、织体丰富、音响宏伟的主导型段落就更是如此。如《春潮》的第20小节,钢琴“fff”的力度上,再次奏出春潮主题。又如结尾的三和弦下行进行,音量始终停在“fff”,描写出春潮来势汹涌,一泻千里。第三,在结构上,在《春潮》的前奏、间奏、尾奏中,钢琴都表现出极高的技术难度,展现出自身独特的魅力。演奏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要把它当作独奏曲对待,不能以“伴奏”的态度缩在人声后面。

结语

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春潮》钢琴声部本身具备了很高的技术程度和全面的技术类型,加上丰富的艺术处理,使得演奏者和人声的合作充满挑战。演奏者在演奏时首先要了解乐曲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拉赫玛尼诺夫的基本演奏风格,塑造出鲜明的俄罗斯风格的音响效果;其次要全面加强技术训练,技术是完成演奏的基础;最后要和歌唱者达成理解上的双边性及合作上的互动性,使两个声部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起,展现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陈琼.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钢琴定位[J].黄钟,2005(3).

[2]陈琼.论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表现功能[J].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2(2).

[3]陈琼.钢琴在拉赫玛尼诺夫艺术歌曲中的地位[J].中国音乐学,2007(2).

[4]陈比纲.二十世纪的钢琴家[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9.

第12篇

关键词:黄虎威 《巴蜀之画》 民族特色 钢琴作品

黄虎威先生是中国当代杰出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四川音乐学院教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风格音乐创作的研究与实践,在探索中国音乐风格的道路上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钢琴作品,用钢琴这个乐器来表达我们民族的情趣与思想感情,让人们从中去感悟中国钢琴作品特有的艺术魅力。

《巴蜀之画》这部描绘巴山蜀水无限风光,歌唱巴蜀人民的美好生活的钢琴组曲,是作曲家黄虎威在1958年采用六首四川民歌的旋律创作,这是一部带有浓郁民族色彩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中国作品。

一、《巴蜀之画》的音乐风格

民族民间音乐素材的大量运用。黄虎威一直都致力于中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几乎黄虎威所有作品的音乐素材都直接或间接的来自中国民族民间的音乐素材。这些音乐素材的运用给他的音乐打上了中国民族音乐风格的印记,《巴蜀之画》的六首曲子几乎都是原样引用了四川汉族和藏族的民歌素材,在曲中模仿了四川藏族民间音乐的特殊节奏。

《巴蜀之画》的音乐作品标题也是颇具考究,组曲从《晨歌》开始,以《阿坝夜会》结束,描绘了一天从早到晚的生活景象。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巴蜀的山水及风土人情,对四川风景进行描绘,描绘了巴蜀各地一天中最有特色的风景,但没有对风景详尽的图解,描写具体风景时很少描绘情节而是重在写其意境。

《巴蜀之画》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创作手法。把民族乐器的音色还有对织体写法的模仿和民族风格旋律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运用大量五声性和声。还使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转调手法。这些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创作手法的大量运用加深了作品的民族特色。

二、《巴蜀之画》旋律中的民歌

《巴蜀之画》中民歌素材的运用在黄虎威众多作品中算是非常有特色的。在四川省汉族和藏族的人口是最多的,黄虎威用这两个民族的民歌作为素材写了这首组曲,组曲一共有六个小曲,都是取材于四川民歌。四川汉族民歌和四川藏族民歌各有三首。组曲中的六首民歌都根据作品内容的需要和旋律的特点丢弃原名,重新命以标题,更加贴切地概括四川的山水风景和人民的生活情景。把民歌素材自由运用最大化。

《巴蜀之画》这部由六首四川民歌为主题材料创作,用音乐描绘生活情景的抒情组曲,几乎全部采取原始的民歌音调为主题材料,是部与人民生活和自然十分贴近的音画式作品。

第一首《晨歌》取材于汉族蒲江民歌《割草歌》,旋律简短精辟,描绘出四川盆地地区清晨烟雾缭绕的美景和空气中清爽的春天的气息,单纯朴实而美好。

第二首《空谷回声》取材于藏族民歌《山上的积雪,好似一朵花》。描绘了山里的一种意境,山谷间飘飘荡荡清爽的回声。通过对重复演奏旋律,在不同的音响层面上表现了悠远空旷却又含着大自然造化情趣的空谷回声。

第三首《抒情小曲》取材于汉族民歌情歌对唱《隔河望见姐穿青》,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表达。旋律优美舒缓,曲调抒情质朴。中段右手的高音音型形象而生动地模仿了潺潺的溪水声。

第四首《弦子舞》取材于阿坝藏族地区的民间歌舞。欢快明亮的旋律在高低声部上的游动,高低声部交叉旋律的力度对比和伴奏音型的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藏族小伙子和姑娘们各自不同的舞步,场面热闹,洋溢着幸福的味道。

第五首《蓉城春郊》取材于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乐曲描绘了景色秀丽,物产丰富,充满春天气息的川西平原。曲调宽广自由,乐曲结束有模仿鸟叫声,生动活泼,更增添了春天的气息,把美景描写的活灵活现。

第六首《阿坝夜会》也是引用了阿坝藏族民间歌舞曲的旋律,描写从傍晚到拂晓的民族风情,更突显了民族特色。奔放热情的旋律,欢乐的歌舞,热闹的场面把藏族人民豪迈的性格一览无余地展现出来。

三、《巴蜀之画》旋律中的模仿

《巴蜀之画》不仅旋律全部引用民歌,旋律中还有各种带有民族特色的模仿,更是增加了曲子在描绘各种景象时的生动形象。

其中有对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声音的模仿。组曲第一首《晨歌》第二小节和第六小节在高音区的装饰音用非常弱的力度做了一个短小的填充,像是在模仿露珠滴落的声音,清脆动听,惟妙惟肖。第三首《抒情小曲》,左手低音部重复主旋律,右手高音部持续的六连音的伴奏,用具有五声性调式特点的音群模仿潺潺流动的溪水的声音,特别逼真,特别形象。第四首《弦子舞》的主旋律开始在低音声部,而高音声部的伴奏是在弱拍用和弦断奏,模仿弦舞的节奏和跳舞时发出的“踢挞”声。在《蓉城春郊》结尾处,用同样类型的方法模仿鸟叫声,生动活泼,把春天虫鸣鸟叫的景色描绘得活灵活现。

还有对民族器乐等的模仿,在《蓉城春郊》第一乐段结尾处,模仿笛由慢渐快吹奏的颤音,给人一种不一样的听觉感受,表现出一种含有乡土气息的繁荣春景。第五首《蓉城春郊》第一乐段,旋律引自四川汉族民歌《大河涨水》,激情宽广的主题旋律一出来,就让人感觉大河涨水的气势,采用了分解和弦琶音式的伴奏织体, 与主旋律密切相关。如春水一样连绵不绝,并在旋律长音和停顿的地方进行旋律填充,让人不经回想起春意昂然的巴蜀风光和田园般欣欣向荣的春季景色。《阿坝夜会》中的藏族舞蹈,也是用了模仿手法,高音部旋律中由跳音和小连音线结构而成句子,热情活泼,洋溢着欢乐气氛。低音部跳动的连续五度,犹如敲击的鼓声和踏着舞步的皮靴声,粗犷而有力,热情而奔放。

四、《巴蜀之画》的民族风格演奏特点

(一)突出旋律的民族性

旋律是音乐中最重要的部分,《巴蜀之画》的旋律都是当地的民歌旋律,在演奏时要突出旋律主题,塑造好旋律线条。要弹好旋律,就必须分析乐曲的地域特点,熟悉地方语言的特色,旋律的进行方法,以及作曲家独特的创作手法。在旋律的句子的划分上,尽量多的句子连贯起来,如果句子太短气息连接不过来就很容易散。四川汉族民歌具有四川人旋律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因此弹奏时表达渐强时不需要太过用力,不宜起伏过大,触键一定要控制手指的力量,不可太用力过满。要仔细认真地区分旋律中的很多装饰音,不可以把所有装饰音都弹奏成一种。演奏者还必须了解其声韵特点,体会旋律的不同韵味。就应该多听听地方民歌和各地方言,一定要认真研究每一首曲子所表达的内容和所涵盖的内涵,做到从细节到整体,外表到内涵的各个方面来自然完整地把作品的特色表现出来。

(二)音色与踏板

《巴蜀之画》是从六个不同的景像,不同侧面,用音乐来描绘巴山蜀水精致优美风景画和风俗画的音画式钢琴作品,情感朴实而真挚。

第一首《晨歌》整首曲子都是在mp上做细微变化,右手有三处标有ppp的地方,要十分轻柔但又要有清脆的声音,表现云雾缭绕、滴滴露珠的情景,整首曲子色彩柔和暗淡,要根据所要表现出来的音色合理触键,用力和踩踏板。

第二首《空谷回声》是需要运用左踏板使力度在mf与ppp之间产生对比 。在标有una corda和tre corde处,脚要比音符弹奏稍稍提前完成动作。演奏时一定要干净清晰,要抓住原曲调中高、亮、清的特点,触键要集中,充分准备好再下键,把音弹到底,弹实在,弹出干净透彻的声音。

第三首《抒情小曲》,旋律好似一对情人置身于一个优美的环境中看着优美的风景在对唱。右手六连音五声性音型仿佛溪边流动的水声,柔美清澈,弹奏时要清晰均匀,流动逼真,带着一种亲切的情感去把改表达的音色弹奏出来。

第四首《弦子舞》开始部分是男性的舞蹈节奏步伐,力道要足,跳音一定要活泼跳跃,第7至10小节则像女性柔美轻盈的舞姿,因此对比要明显,要表现出不同的画面,音色和踏板的表现至关重要。

第五首《蓉城春郊》是《巴蜀之画》组曲中情绪最饱满,情绪抒发最淋漓尽致的一首作品,曲中很多处都有表情术语,更需要把力度、速度记号与音色、踏板和触键一起整体考虑。

第六首《阿坝夜会》左手伴奏用跳动的连续五度,鼓点的声音模仿藏族舞蹈的粗犷有力,热情活泼,把夜晚载歌载舞的欢乐画面刻画的惟妙惟肖,有几处表现藏族音乐鲜明特色的有几处sfz力度标记的地方是带有鲜明特色的藏族音乐特点,提示了作曲家所要强调的意境,演奏时要体现出来。

(三)整体风格把握

《巴蜀之画》组曲,每首篇幅短小精致,手法简洁质朴,以较少的音符表达更多更深刻的情感和描绘最美的风景画面。处理时要细心推敲,每一句之间要有句子的呼吸,每个音之间都要连贯畅通。要表现出中国语言一字一韵的语气,演奏时还要注意表情术语下的乐句,更细致地处理其中的感情之外,更是要把握整体的风格。《晨歌》、《空谷回声》和《蓉城春郊》都是描绘自然景象,演奏者应感觉置身于大自然的山水中。《抒情小曲》、《弦子舞》和《阿坝夜会》描绘的是生活情景。因此,在弹奏这些曲子时要抓住每一首曲子的特点和中心,表现出每首曲子所描绘的特定的画面,该浓则浓,该淡则淡,浓淡适度,而又有细微的变幻,这样才能让旋律发展得有动感,有,有激情,有生命力。

五、结语

《巴蜀之画》是中国近代优秀的组曲之一,黄虎威先生以自己特殊的音乐语汇表达了对巴山蜀水的真切感悟和对故土的无限眷恋,让听者感受到一颗淡泊旷达,深情美好的心,正因为如此这部以单纯质朴的音乐形象描写自然景物和普通劳动者生活为主的作品,自诞生以来逐渐被广泛流传,被不断演奏,也体现了黄虎威用以表现民族特色的娴熟作曲技法。以汉藏民歌为题材,民族文化为背景,充分结合了民族音乐的特点,具有浓厚的地方气息,传统的技法与现代的演奏技巧巧妙的融合,选用各民族不同的音乐旋律,谱出了这部优秀的中国钢琴作品,对于钢琴民族音乐的发展有很大参考价值。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度校级课题“当代巴蜀音乐巨匠――黄虎威器乐作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yb25。

参考文献:

[1]华明玲.朴素的音乐语言、深厚的民族情感――黄虎威钢琴作品研究[J].人民音乐,2004,(05).

[2]杨斐.论黄虎威钢琴组曲《巴蜀之画》的分析与演奏教学[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