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伊索寓言全文

伊索寓言全文

时间:2023-05-30 10:3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伊索寓言全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伊索寓言全文

第1篇

1 现象

不久前看青年教师课堂比武,也许是因为封闭式备课,缺乏参考资料,又或者是为了上出新意,在比赛中获得加分,两位青年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择令笔者大感意外:面对《牛顿在暴风雨中》(三上)这篇生动的叙事性文章,一位教师把它上成了科普性文章,带着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中乐此不疲;另一位则视文中传神的文字表达于不顾,在提示语运用的机械训练中沾沾自喜。三年级学生的实际语文需要、课后习题中“阅读芳草地”、“词句活动室”、“语言直播厅”等活泼的语文实践活动被冷落一边,教师信马由缰随意发挥,实在是对教材的极大误解。仔细一想,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对教材文本的解读出现误读、浅读、窄读的现象其实比比皆是。

2 思考

语文教材是具有双重价值的特殊文本,一是它的“原生价值”,即它们原本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包括它的知识传播价值、情意交流价值和消闲价值。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来解读文本,所获得的就是这种文本的“原始价值”。而文本一旦进入语文教材,它们的价值就发生了增值和变化。它们原本所有的传播信息的价值仍然得以保留,但又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的信息”,也称“言语智慧”,这就是它的“教学价值”。开发并利用好文本的教学价值便是教者的任务所在。编者选取文本的意图会通过课标引领、习题导航,通常考虑的是学生“一般应该怎么样”“通常可以怎么样”;而学生阅读文本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因为年龄、阅历、情感、思维、知识基础等的差异,他们阅读的起点、趣点、难点、盲点、触点等各不相同,获得的信息是多元的直觉感知。教师阅读文本则要分别站在“编者”和“学者”的角度,找到双方需要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师要思考的应是:学生“实际需要什么”“实际最好的是什么”,厘清文本“有什么”,继而确定到底“教什么”“怎么教”。而教师最终选取的这一个具体教学点,必须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语文的本质和学生的成长。

3 对策

3.1关注言语智慧,取舍教学内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需要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培养、提高。而“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内容也有各自的规律,应该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

如苏教版五上《推敲》一课,不同的个体可能读出不同的信息,有生动的情节、幽静的环境、传神的动作、精准的语言、丰富的场景、人物的鲜明性格……哪一点是最具教学价值的?教师综合考虑五年级语文教学目标及本班学生的语文能力,在带领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只取一点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文中韩愈说“用敲字更好一些”,你的观点呢?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来。学生很快从韩愈的话中找到了“敲”比“推”好的三条理由:一是“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二是“用“敲”字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三是“读起来也响亮些。”教师又问:“纵观全文,你还能找出依据吗?”这一追问让学生产生了疑惑,于是再读课文,通过潜心会文,又陆续从文中找到了三点依据:一是“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中的“敲门声”。二是“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中的“拜访”一词。三是“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中的“求您宽恕”。六点理由散落全文,处处透露着一个核心信息:“敲”字的精准性。至此,学生真切地体会到,不仅写诗的贾岛在“推敲字眼“,课文的作者中也处处“字斟句酌”,这就是语言表达的智慧。以对一个核心问题的层层深入探究,激起学生突破自己“前认知”的意愿和动力,引发学生与文本内容进行更深入全面的接触、交流与融合,正体现了教师选择教学内容的匠心独运。充分利用文本资源,恰当取舍教学内容,在生本、生生、师生的多维对话中,获得的是“如何传播信息”的言语智慧,促进了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3.2突显语文元素,拓展教学内容

建构主义的核心,强调学习者自身的理解与经验对知识建构的重要作用。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一种潜在的存在。“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以语文教材为信息源,也以生成者已有的言语知识和经验为信息源,它是这两个信息源在某一点相遇后的产物。”这是语文学习者和语文教材相互改造和加工的过程,抓住教材的特点,拓展适宜的教学内容,会让语文学习变得更有意义。

第2篇

一、立意脱离材料含意

这种偏题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但失分严重。有的学生以为作文可以自定立意,就是写什么都可以,反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不动脑筋去思考材料的含意、作者的意图,往往抓住细枝末节就拟题写作,结果脱离题意,断章取义。

二、以叙代议

有的学生立意准确了,但在摆事实论证论点时,往往将一个事实写成记叙文那么详细,即交代记叙要素,有心理、语言、细节等描写,写完一个事例就结束一段,缺乏议论,事例没能起到论证的作用。

三、结构松散

有的作文入题太慢,写了大半页还不知论点是什么。有的缺少过渡句、中心句或总结句,不善于提炼分论点,往往中间记叙几个事例就算论证了,甚至结论都没有,显得结构松散。

如何解决上述写作存在的几个问题呢?我的策略是:

1、引导学生揣摩题意、学会立意

虽然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但并非与原材料沾边的论点都符合题意。如下面这道作文题:宙斯想要为鸟类立一个王,指定了一个日期,要求众鸟全都按时出席,以便选他们之中最美丽的为王。众鸟都跑到河里去梳洗打扮。寒鸦知道自己没一处漂亮,便来到河边,捡起众鸟脱落下的羽毛,小心翼翼地全插在自己身上,再用胶粘住。指定的日期到了,所有的鸟都一齐来到宙斯面前。宙斯一眼就看见花花绿绿的寒鸦,在众鸟之中显得格外漂亮,准备立他为王。众鸟十分气愤,纷纷从寒鸦身上拔下本属于自己的羽毛。于是,寒鸦身上美丽的羽毛一下全没了,又变成了一只丑陋的寒鸦了(《伊索寓言・徒劳的寒鸦》。

从审题上看,这篇材料有三个基本角度:一是寒鸦,二是宙斯,三是众鸟。从寒鸦角度来看,这个寓言故事主要是说要追求真实的美,虚假的美丽只能够骗得了一时,不能够骗得了一世。当谎言被揭穿,结局有可能会更加悲惨。这个角度可以产生很多主题立意。但有的学生为了标新立异而唱反调,认为寒鸦拾起众鸟落下的羽毛美化自己是聪明的,无可厚非,因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样说就脱离了材料的含意了,因为这则寓言并不是歌颂寒鸦爱美,而是写寒鸦迷惑宙斯,想骗取王位。寓言的寓意应该是讽刺或批判寒鸦为了争名夺利而弄虚作假,告诫人们需诚实,靠本事去服众。所以不能认为写什么都可以,必须符合材料的含意。

2、引导学生概括事实、分析材料

议论文的事实要高度概括,略去事实的细枝末节,只要能论证观点即可。例如: 人生的高贵不在于出身的优劣、身份的尊卑、地位的高低,更不在财富的多少、权势的大小。小草没有大树的巍然挺立,也有默默无闻、无私奉献自己点点绿意来染遍大地的高贵品质;燕子没有雄鹰坚硬有力的双翼,也有翱翔蓝天、飞徙千里把春报的高贵灵魂;有人身居高位却卖国求荣、不顾气节,一如秦桧“东窗事发莫须有”,残害英雄岳飞。

3、引导学生构建文章的框架结构

文章作法“大体则有,定体则无”,可引导学生掌握材料议论文的一般结构模式,议论文的论证结构一般体现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过程。

材料议论文的结构模式为“引――析――提――联――结”。

(1)“引”,即概述材料。“概述”,即抓住材料的核心内容简要叙述,不能将题目所给材料原文照搬,而应对准自己立论的指向剪裁材料,使材料为我所用。

(2)“析”,即分析材料,就是围绕议论的中心对引录材料内容的寓意进行扼要分析,要求分析得准确、切合事理、语言精要。“析”的目的是为中心论点的提出创造理论的条件。

(3)“提”,即提出论点,就是通过材料的分析之后,提出中心论点。根据内容的需要,有时也可以将“析”与“提”两部分的观点“合二为一”。中心论点的提炼,必须做到扣材、准确、鲜明、简洁。

(4)“联”,即联系实际,论证论点。“引”、“析”后,作文就完成了对材料的处理。“联”是运用材料提供的道理来类比社会生活、议论社会生活的过程,可以联想类似的道理(从道理上论证),也可以联想相关的社会生活现象(从事实上论证)。

(5)“结”,即紧扣材料,深化论点。结尾要呼应开头,或进一步强调论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提出希望要求。

第3篇

重庆市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参加南岸区小学语文阅读赛课,执教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扁鹊治病》一课。磨课团队经过长达两个月的反复试讲与研讨,使这节课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团队磨课究竟“磨”出了什么?在磨课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教师的回答是:磨心、磨力、磨成长。

角色:执教者――罗琴

关键词:内外兼修 淬炼意志

核心成长:我顿悟出想要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应充分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断层处,建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深入对话的桥梁,在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中成就精彩的课堂。

练外功。特级教师黄爱华曾说:“磨课、磨人”。的确,磨课是一件极其痛苦的事。对执教者而言,不断修改、、重建以及密集地试讲,都是一种煎熬和折磨。尤其是每一次试讲完后,磨课团队进行研讨时,在众人的争议与辩驳中,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课堂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语言不够凝练、评价没有导向性、生成不能把握、板书缺乏规范……记得某次,记录员黄老师将我的课堂语言悉数记录下来后,指出我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中居然有6次都是在简单地重复,带“哈”的口头禅竟然高达15次。这是我以前从未察觉的问题。在惊慌错愕中,唯有不断反观、改进,以字斟句酌写教学实录的方式凝练课堂语言,以清晰简洁的文字规范板书,以多达十几种的课堂预设使评价更有导向性、课堂生成更加精彩。

修内功。在研读《扁鹊治病》这一文本时,我发现全文以蔡桓公的病情变化为线索,而寓意恰巧隐藏在步步加重的病情中。于是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在第一次备课时确立了“抓住情节变化悟出寓意”这一教学目标。试讲中,我发现教师教与不教这种阅读策略,学生都能大致知晓寓意,这一目标对提升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没有起到太大作用。这时,磨课团队的老师提醒我是不是应该再次研读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

针对课标中对中段学生提出的“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目标,再次反复研读文本后,我发现课文的第5自然段是体会寓意的关键段,又将教学目标调整为“抓住关键段揭示寓意”,并找来课外的寓言故事《黔驴技穷》进行迁移运用。但由于《黔驴技穷》中的关键段落并非如《扁鹊治病》一文这样清晰、明显,学生悟出的寓意总是偏离课前的预设。在一次次失败中,我和磨课团队不断修改、调整教学目标,从“链接生活体会寓意”再到“群文阅读理解寓意”,直至离正式比赛只剩一周的时候,当我重新冷静地审视、反观前面十几次的试讲,不禁在心底叩问自己:为什么学生对寓意的理解只能流于浅表?先前设立的教学目标符合学生的认知需要吗?这时我才发现自己在确立教学目标时忽略了学生的思维需要。学生对寓意之所以理解不深刻是因为所有的阅读和思考都停留在文本本身,缺乏对作者和写作背景的了解,教师必须通过纵深地链接,填补学生知识和思维上的空白。

再次了解古代寓言深厚的文化与历史背景后,我最终确立了“在本文背景知识的链接中亲近中国寓言文化,深入理解文本,使寓意的理解更加深入多元”这一教学目标。通过链接作者韩非的资料以及写这则寓言的历史背景后,学生的思维才跳出了文本,从“治国”想到了“治班”。在迁移运用重读韩非的《守株待兔》时,想到了自己、班级、社会、国家,整节课才有了学生思维提升后迸发的火花。至此,我才顿悟出想要确立精准的教学目标应充分把握住学生思维的断层处,建构起学生与文本之间深入对话的桥梁,在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中成就精彩的课堂。

角色:出谋划策者――王江丽

关键词:文体本质 学习之理

核心成长:回顾整个磨课过程,虽然我不是执教者,但也同样“磨”出了我对学科本质的把握,磨出了我追问学理的习惯,也磨出了我更加专业的成长。

磨出“质”。“质”是指课的本质,我们研究寓言《扁鹊治病》的教学过程,其实也就是对寓言这种文学形式以及韩非寓言的本质特点不断深入认识的过程。

如“引导学生抓住关键段知晓寓意,拓展阅读”这一策略,在几次试讲中效果都不好。因此,作为骨干教师的我开始去追问困境出现的原因,并希望能提出新的策略。通过观察我发现“抓住关键段知晓寓意”的方法其实不具普遍性。很多寓言故事,如《黔驴技穷》就没有这样明显的句段,所以它也就不能上升为一种普遍适用的教学策略;而后来的又一策略,“找到故事中的蠢人和智者”也没有重要的学习意义,显得多余。那寓言的阅读策略是什么呢?我开始阅读哲学、文学专著,从中寻求答案。读严文井对寓言的解读,我体会到寓言的本质特点。读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我又认识到原来韩非寓言是从治理国家的高度来写的。在小小的寓言故事中,韩非是在阐释自己的治国之道。《扁鹊治病》这则寓言就是在讲管理中要防微杜渐的道理。读钱钟书散文《读伊索寓言》,我又了解到可以多角度解读寓意。于是,我建议改变教学策略,引领孩子们由此及彼、由古到今,再由今到古,站在作者写作的角度去思考寓意。

这一改,课堂活跃了,孩子的认识和体会从单一走向了丰富,从丰富又走向了深刻和准确。由此我也领悟到,这些教学策略的优化其实还是要建立在对寓言本质的正确把握上,建立在教师语文本体知识的丰富和完善上。

磨出“理”。“理”是指学生的“学习之理”,也就是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磨课促进了我们对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把握。

在教学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环节,请小组合作完成一个表格的填写,归纳出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起初,罗老师让每一个小组先分别讨论完成表格,然后再由一个小组交流汇报。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课堂气氛很热烈,整个过程用时十分钟。但来自北京海淀区的语文教研员牛玉玺老师在看课后却质疑:“这一环节耗时这么长,值得吗?”是呀,这一热闹的学习活动有与之相符的重要意义吗?带着这一疑问,我翻阅了相关教育理论,发现完成这项任务,需要的仅仅是提取信息的能力。而这一能力对于四年级的孩子只属于低级思维的范畴,很容易完成。在这些表面的热闹,大量的用时背后缺乏学生应有的思维成长。所以,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最终课堂做出了相应调整,由两位学生示范完成表格填写。这样既达到了提取信息的效果,也节省了时间。

角色:记录者――黄昊

关键词:专业特色 未来设计

核心成长:感谢能与一群有着鲜明专业特色的老师亲历整个过程。

第4篇

阅读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程标准在第四学段阶段目标中提出了多达15条要求。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有这么几条,一是对课文阅读强调“对课文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二是强调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要有“体验”。体验什么?体验作品中的情境的形象,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实现自己情感上的认同。这其实也就说明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搜索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而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的语文素养。因而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应该是我们阅读教学的重点,那么作为一线教师怎样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怎样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想就此问题并结合教材,谈谈我的一些粗浅认识。

创造性阅读能力不是学生头脑里固有的,它只能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培养,创造离不开积累,只有量的积累才会有质的飞跃。因此,课堂教学首先要引导学生进行积累性阅读,对中国文化的瑰宝,例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后来的小说、散文,我们要不断培养学生兴趣与激情,让他们多读文学作品,多汲取古代文化的琼浆玉液,多采摘现代文化的奇珍异宝,为以后的创造阅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因为新课程改变的是“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是反对必要的积累。

其次课堂教学要大力提高学生理解性阅读的能力,强调课上阅读感悟。例如,在通过课文的基础上感知文章写了什么,思路怎样,初步了解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然后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的作用,深入领会作者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并结合作者的思想、时代背景,联系自己的体验、经历,达到与作者心灵的交流与沟通。例如,《背影》中朱自清看到父亲给自己买橘子时的背影,“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为什么会流泪呢?能不能理解这个问题对体会全文的思想感情至关重要。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问学生:“父亲给你们买橘子时你们肯定不会流泪,那朱自清的流泪有什么特殊原因吗?”这个“特殊”蕴含在文章之中,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再仔细阅读课文,一个答案即会呼之欲出――家庭背景的“惨淡”;另一个答案――对父爱的“顿悟”也就不难体会出来。

再次是课堂阅读教学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比较阅读也是创造性阅读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比较阅读基本类型有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同类比较,例如,蒲松龄的《狼》与毕淑敏的《狼》,我们可以放在同一节课上进行比较阅读,效果将会更好。异类比较也叫对比,主要用于区别事物物质的不同。例如“王莽谦恭未篡时”,《范进中举》中胡屠户的前倨后恭,《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见风使舵,都是典型的对比。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我们只要稍作引导,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便会在比较中凸现在学生面前。比较阅读的范围可大可小。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比较字词、语句,也可以从宏观方面多层次、多方面地对某个专题进行比较。例如,李白的诗与杜甫的诗的比较,唐诗与宋词的比较等等。

最后,阅读教学还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探究。陶渊明诗云:“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其实就是一种探究式阅读。怀疑是创新的起点,学生在阅读中遇到问题,怀疑问题,自己能主动探究,实际上也是一个开动脑筋、主动汲取的识记过程。就必然能获得对文章的多角度和个性化的“习得”。此时我们就应不失时机地提供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多给以必要的鼓励,设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不仅学生成为阅读创造的真正主人,教师有时也会有意外收获。我在教《一张车票》时有学生提出质疑:①母亲和年轻母亲感情是如何变化的?②母亲为什么要忏悔,为什么要劝年轻的母亲?我没有立即展开讨论,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学习这篇文章的突破口,试着让学生先思考几个小问题:①母亲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看儿子的?文中哪些词语表达了这种心情?②母亲究竟爱不爱孩子?③你认为她是怎样的母亲?学生于是边读书边思考,去感受母亲的形象。体会母亲的情感。学生在探究中不仅能解决了老师的设疑,而且抓住了文章的重难点,同时解答了自己的质疑。

创造性阅读的最终实现,还要撇开原观点,进行批判思维。思维的批判性是阅读教学中创新活动最重要的品质,阅读的批判活动就是一种批判性的创新活动,具有这种思维品质的人,不盲从,不迷信,有主见,最宜培养和发展其个性。《伊索寓言》妇孺皆知,但是钱钟书却别具慧眼,跳出思维的老框框,读出了别人未曾发现的新意,(见《写在人生边上》),这也告诉我们,对于同一则寓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阅读,读出新意。再如《愚公移山》从编者的分析来看,一方面愚公不愚,另一方面智叟不智。这样观点,学生当然可以接受,但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撇开原观点,跳出课文,批判思维,各抒己见,谈谈愚公到底愚不愚?这样的阅读应该更精彩。因此,对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是多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奇思妙想,逐步使学生养成从正反两方面考虑问题的习惯。

此外,想象和联想的思维过程也是阅读创造的关键因素。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从文章的内容联想到个人的生活感受;从文章的形式联想到其他作品,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而创造性阅读可由此及彼,联想到更多事物,从而提出新观点。的《读陆游咏梅词》就是由联想把陆游笔下的孤芳自赏、零落寂寞的梅花重塑成坚持真理、积极向上的新梅花。在教学中想象也是语文能力的重要内涵,也是阅读创造的重要方法。教《与朱元思书》(吴均)一文时,学生大多来去过秀丽的富春江。但学过此文后,就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像的翅膀,再结合现实的情景想一想:一幅奇丽多姿,天下独绝的富春江山水画便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再如苏轼的《慧崇春江晚景》,范仲秋淹的《岳阳楼记》都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去体会。对于这种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激发学生的丰富的想象力,让他在想象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个新的形象,同时这也就让学生由语文课堂迈进了文学知识殿堂的大门。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阅读创造是创造教育的新课题。阅读教学是综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桥梁。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将积极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开创语文阅读教学的新篇章。

第5篇

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精华的沉淀,是人生智慧的结晶。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越来越多的初中生对于阅读名著趣味寡然,只是迫于考试的压力他们不得不强迫自己去读名著,造成阅读效率低下。许多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对付课文和作文,对于课后的名著导读很少涉及,或者以考代读,让学生死记硬背一些要点去应付考试。电视剧的普及,很多初中生误以为看电视可以代替名著阅读,这些都造成名著阅读死板僵化,达不到应有的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传承优秀文化的目的。高效的名著阅读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身心愉悦去阅读,带着情感去阅读,把阅读当成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面,真正使名著阅读发挥较好的审美和育人功效。

一、语文教师要在班级中形成阅读名著的良好氛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版《语文新课程标准》中规定:7至九年级学生要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语文是语言和文学的综合,在学生新的起点——初中,教师要在班级中形成一个阅读文学名著的良好氛围。首先,我们可以营造一个书香班级的气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利用教室的布置,专门设立一个文学名著阅读角,把大家手中的课外书籍和文学名著集中起来,特别是7至9年级六册语文课本中规定阅读的文学名著要求人手一册。在文学名著阅读角附近张贴一些关于阅读的名人名言,加大宣传力度。我们还通过班级黑板报专刊,介绍一些读书的方法,大力开展“我与名著同行,名著伴我成长”的活动。

其次,我们开展了每日一小读活动,让学生亲近文学名著。就是在每天的语文课上课前三分钟有计划地安排同学选读一小段文学名著内容,让学生耳濡目染,由被动到主动,接受文学的熏陶,让学生逐步感受文学名著的魅力。

第三,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初中生学习负担重,课务多,阅读贵在坚持,不能半途而废。我安排了语文早自习前10到15分钟为固定阅读时间,要求学生每天睡觉前看一会书,双休天必须有两小时的阅读时间,寒暑假必须制订详细的读书计划,把读书作为语文家庭作业的一部分,以读促学,实践证明这样做是行之有效的。

二、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名著阅读中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活读名著

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规范和指导。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有很大的可塑性,我们要因势利导,帮助学生树立阅读的理念,让自觉阅读成为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让阅读给学生带来乐趣,让阅读成就学生的理想。

首先,帮助学生建立阅读小组非常必要。文学名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个人的力量也是有限的,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适合于名著阅读。通过建立四人或五人阅读小组,建立组长负责的阅读机制,开展小组之间的经典朗读比赛,情景剧表演,问题探讨,,思想交流,从而达到共同提高、深度阅读的目的。

其次,语文老师要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广度和深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文学作品阅读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时,应该以新课标的要求为标准。七年级阅读的名著主要是教材里的《繁星·春水》、《伊索寓言》、《童年》、《昆虫记》,这一阶段是学生刚开始完整的接触文学名著,阅读范围不宜扩大,阅读重在理清情节,感性理解;八年级阅读除了教材中的《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海底两万里》外,应该加大阅读量,可以补充阅读《西游记》《老人与海》《名人传》等,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范围应该适当扩大,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广度,让学生关注作品的语言,使学生对作品人物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九年级阅读的名著主要是教材中的《水浒传》、《傅雷家书》、《简·爱》、《格列佛游记》,可以补充《三国演义》、《红楼梦》等,这一阶段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知识面的扩大,应该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时代背景,作品的时代意义,人物性格的形成,也就是深度地阅读。

第三,动用音像资料,加深记忆,巩固阅读成果。由于名著里故事情节的时代背景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因而动用音像资料,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原著文字描写的场景。体验越丰富,把文字转换成场景就越生动鲜活,理解也就更为深刻。例如在指导学生阅读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了同名电影《骆驼祥子》,学生看得很认真,他们对祥子性格的发展变化有了理性的认识。如果只是拘泥于作品本身,学生对祥子所处的时代背景很难理解。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淡化阅读名著,而是让学生明白文学名著的魅力,激发他们阅读原著的强烈愿望。阅读可以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让人充实,陶冶情操。

第6篇

然而,我国农村中学生阅读素养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课外阅读教学常常热衷于形式上的轰轰烈烈,而不愿进行深层的理性思考,导致学生的阅读水平不高,语文综合素养偏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已经迫在眉睫。现对多年来在这方面的探索进行总结。

一、当前农村中学生阅读状况的分析

据调查,农村中学生普遍存在着阅读时间少、内容窄、品位低的问题,也明显存在着对课外阅读兴趣不浓、习惯不佳、效率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农村缺少书源。

平时极少数学生曾向老师反映“因为没有机会得到名著,所以少读”。确实,如果书籍来源难于解决,那么其阅读机会则很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为没有足够的课外书源,当然就无法尽情地进行课外阅读了。

2.家长不够重视。

家长们普遍存在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心态和急功近利的期望值,最终破坏了学生阅读的心理环境和家庭环境,影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量”与“质”。

3.教师督导不力。

名著作为一种历史沉淀,往往具有丰厚的内蕴。如果缺少了老师的及时引导,则学生对名著只能是慢慢疏远。特别对难读、难懂的名著更是嗤之以鼻。现在学校对语文老师的评价标准比较单一,其中教学评估标准中占很大比例的就是“作业批改”和“学生成绩”。大部分语文教师根本无暇指导学生阅读那些所谓的“闲书”。许多农村中学的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放任状态。

4.外界因素干扰。随着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手机的普遍使用,网络的日益丰富,学生的注意力向数字化转移,那些谈生活、谈学习、谈励志等方面的书籍对他们也失去了吸引力。

二、引导农村中学生有效阅读的几点思考

1.引领提携,阅读路上师生同行。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灯――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既要重教书,又要重读书。要让学生热爱读书,教师自己首先要爱读书。语文教师不仅要读经典作品,还要多接触少儿报刊、图书等,根据学生的胃口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报纸杂志,把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带进教室,供学生传阅。

2.激发兴趣,阅读路上以书为友。

课外阅读兴趣指对自身从事课外阅读活动的主动性心理倾向和对阅读材料及意义进行积极探究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常表现为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学生只有真正产生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1)通过教学手段调动。课堂有效的教学组织,对于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可以利用教名著节选的机会介绍一些关于原著全文的内容提要、历史地位,以及作者的相关作品,使学生产生阅读原文和其他作品的强烈愿望;可以选择一些写得优美的短文,通过录音朗读、教师范读、学生赛读等形式,体验诵读的愉悦,得到美的享受;可以进行“课前3分钟”的演讲活动,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自己喜欢的故事讲述出来;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由名著改编的电影或者录像,让学生与原著进行比较,探讨二者的优劣,等等。

(2)通过组织活动刺激。在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举行阅读成果展示,组织交流、评比、竞赛等,能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使那些对课外阅读原本没有多大兴趣的学生受到影响,产生阅读兴趣。为此,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读书交流会”、“阅读笔记展览”、“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集中展示一个阶段的读书成果,从而在班级里营造人人乐读、善读的浓厚读书氛围。

(3)通过活动阵地熏陶。学校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为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条件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的建设,不断提高图书馆硬件和软件的档次和水平。同时,语文老师也要积极发动学生共建班级图书角,让学生把家中珍藏的好书拿到班级来共享,引导学生把零花钱运用到买书上,不断充实完善图书角,从而使图书馆、班级图书角成为学生们向往的“乐土”、心灵的“家园”。

3.培养习惯,阅读路上一起成长。

查尔斯・里德有一句名言:“播下一种思想,你将收获一个动作;播下一个动作,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学生播下一种正确的阅读思想,并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必将使他们受益终生。

(1)培养学生圈点勾画的习惯。对文章进行“圈点勾画”,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效率,而且能极大地激发学生揣摩研读文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引导学生作批注,如在句下用“――”标出重点句,用“”标出关键句,用“”标出精彩句,用“?”标注不明白处或异议处。也可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上阅读心得、联想、见解、疑惑等;还可以归纳写出段落章节的要点并夹上纸条做上记号,等等;通过做批注,我们可以使学生手脑并用,有利于培养学生边阅读、边思索、边勾画的好习惯,将阅读引向深入。

(2)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习惯。学生在阅读时,如果真正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就能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积极展开思维,反复琢磨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找出疑难问题,并允许学生提出与作品相反的观点和意见。如在学习《桃花源记》一文时,学完全文后,我顺势说了一句:“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大胆地提出来。”有一个同学说:“桃源人与外界隔离了好几个朝代,为何还会‘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我认为不够合理,让人费解。”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我首先表扬了他,然后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再各抒己见,并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只要我们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我想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第7篇

关键词:名著导读 现状 兴趣 方法

课程改革如一缕春风,吹遍校园,也吹醒了每一位手执教鞭,立于三尺讲台的语文教师。近年来,教育部门有意识地将名著导读纳入初中语文教材,为了切实落实教师的名著阅读教学,把文学名著知识列入到中考的范围内,成为必考题。2012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阅读,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加强名著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巴金说:“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它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要我们变得更好、更纯洁、更善良,对别人更有用。”初中生阅读名著,接受文学熏陶,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人文素养及语文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探索才能跟上课程改革的步伐,才能使阅读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可是,针对名著阅读教学现状,我们该如何切实提高名著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呢?根据笔者在名著阅读教学的研究及实践探索,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在名著阅读教学的拙见。

一、名著阅读教学的现状分析:名著阅读,想说爱你不容易

首先,学生阅读量不够。有一份在广州某中学的问卷调查显示:初一初二初三的学生中,近5%的学生几乎不看课外书,65%的学生表示偶尔会看一点课外书,经常看书的学生只占30%。笔者也在自己任教的班上做了调查,在调查中让全班同学填写自己平时阅读过的书目,45%的学生经常翻阅中考满分作文,40%的学生青睐于动漫,10%的学生沉迷于各类杂志,也将近5%的学生从来不阅读,而对于名著阅读的人数几乎为零。以上的这些调查数据显示出的中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忽略,不能不让我们对现在初中生的阅读现状感到忧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900万字近似天文数字的阅读量,又该怎么落实到位?

其次,阅读的功利性导致名著阅读的低效性。虽然名著导读成为中考必考题,但由于名著导读在中考中分值不大,并且考题不够深入,大多表面化,模式化。加上学生的学习任务重,精力有限,大多数老师为了应付考试,只让学生看“名著简介”,或者将几本名著浓缩成几张材料让学生死记硬背。应试教育的压力,让许多语文教师歪解了教育部门设置名著导读的初衷,忽视了课堂上对名著的解读和引导,学生从名著中汲取营养、开拓视野、丰富思想就更无从谈起了。

再次,阅读受到重重阻碍。很多科任老师和家长没有真正意识到阅读对于初中生的重要性,一厢情愿地以为读课文、写作业才是学习,而看课外读物就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所以想尽办法禁止他们阅读。在这样的“残酷压迫”下,使得一部分原本热爱阅读的学生,对名著也只能束之高阁,敬而远之了。

最后,阅读的盲目性。近几年,受“读图时代”的影响,在偶像剧泛滥的今天,卡通动漫和言情类书籍风靡全校。一方面,这类书籍紧跟时代潮流,语言幽默,图画精美,情节简单,思想浅显,在享受视觉愉悦感的同时,又满足了阅读的。另一方面,文学名著大部分年代久远,加上语言深涩难懂,学生又缺乏人生阅历,很难读懂文学作品的真正内涵,那些名著也就无法激起他们的阅读欲望。因此,中外名著在青少年中则备受冷落。

为了改变这些现状,有的学校甚至毫不留情地将图书馆中涉及言情,动漫的书全部下架,或是在班级大规模搜查没收,这些举措或许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学生接收不易于身心健康的书刊,但这种“因噎废食”的处理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忽视文学名著阅读这一教育难题。

二、名著阅读课堂教学的几点想法:名著阅读,爱“读”才会赢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也不是无休止地拉一把,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语文学科的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语文教学作为传承人类文明及文化的一种方式,尤其应重视阅读的积累,在阅读中感悟经典,在阅读中洗礼心灵。

1、点燃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阅读名著的前提。可是由于初中生知识水平,人生阅历有限,对于年代久远的作品或者外国作品提不起兴趣。如,大多数学生对于鲁迅的作品总是敬而远之,这跟作者当时的时代背景,作品反映出的深刻思想内涵都有很大的关系。那如何点燃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兴趣呢?

首先,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作品的了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对名著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改变学生对名著深涩难懂的印象,吸引学生对名著的注意力,点燃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介绍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部著作的时候,可以告诉学生海伦凯勒是美国的19世纪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和演讲者,她凭借坚强的意志考入哈佛大学的德克丽夫学院。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大学教育的盲聋人。曾入选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美国十大英雄偶像”之一。而这本书可以说是海伦凯勒的自传性作品,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无与伦比的杰作”。通过剪短的介绍,让学生对作品有个大致的了解,并对海伦凯勒传奇的一生充满好奇,从而产生阅读兴趣。

其次,充分利用影视媒体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如今,很多名著都已经搬上了荧屏,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经典著作。教师可以在班级播放电视剧中的精彩片段,使学生更形象更直观的走进名著,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感悟名著所蕴涵的思想。在观看过程中,也可有意识的指导学生注意对比影视作品和原著的不同,通过设计各种疑问,引导学生回归名著文本。

再次,通过举办各种兴趣小组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推动名著阅读活动的开展。纯粹的阅读是一项枯燥而沉闷的活动,而初中生尚处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年龄,爱玩是他们的天性,所以很难能潜心专注于阅读。可如果能将名著阅读和展示学生特长相结合,在玩中读,在读中去感受阅读的乐趣,那么,名著阅读将会呈现的会是另一副欣欣向荣的模样。如,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参加“我为名著配图”活动,而喜欢音乐的同学,就可以参加“名著电视主题曲”歌唱比赛等等。

2、创设阅读空间,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首先,充足的时间和良好的阅读环境是进行阅读的前提,因此,语文教师要为学生争取每周至少两节的阅读课,组织学生到阅览室阅读,给予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另外,也可以在班级设立图书角,为阅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也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最便捷的服务。

其次,在网络电脑普及的时代,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网络阅读。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但如果能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为学生的阅读带来方便。网络藏书量大,能够满足学生的各种阅读需求,这种与时俱进的方式既方便又快捷,可以大大减少了学生找书的困难。

再次,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开展阅读从教师自我做起。教师的一言一行总是吸引着学生的眼球,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言行。“腹有诗书气自华”,不只是学生,作为语文老师,也应养成手不离卷的阅读习惯。然后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阅读的榜样,潜移默化的影响,带动学生去阅读。这种师生同阅读的做法,比起单纯的说教有着更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荐适合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书籍

每一册的语文教材中都有安排两篇名著导读,但这达不到初中语文课程标准的规定。加上阅读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一位学生的个人喜好,以及文学审美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喜欢的图书类型进行调查,根据学生的阅读喜好,推荐不同的书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在七年级上册的时候,除了引导学生阅读语文教材要求的两篇名著《繁星春水》、《伊索寓言》外,还可结合初一学生的思维和年龄特性,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书籍,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童年》、《鲁宾孙漂流记》、《聊斋志异》、《安徒生童话全集》等等,这些书籍故事性强,情节生动,容易吸引初一学生的眼球。而在八年级的时候,可以推荐篇幅更长,思想内涵较深刻的书籍,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名人传》、《海底两万里》等。到了九年级,学生的知识有了一定的积累,阅读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这时可以让学生阅读情节较为曲折复杂,语言深奥难懂的,思想深刻的书籍,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四大名著,或是《朝花夕拾》、《傅雷家书》、《儒林外史》等等。

在不同阶段推荐不同的适合学生年龄特点阅读的书目,让学生的阅读有一个由浅入深的渐进过程,也可防止学生阅读的盲目性。

4、做读书笔记,写读后感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名著阅读过程中,为了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悟,必须要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除了要让学生记下名著中的经典名句或精彩片段外,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写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和心得,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提高阅读效果,也为写作积累了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七年级下册名著导读要求的篇目《童年》时,学生写下了这样的感受:“曾经总是抱怨自己的童年是灰色的,总有读不完的书,写不完的作业。但读了《童年》,了解了阿廖沙的悲惨经历,尤其是他在艰难的条件下仍然痴迷于读书的精神,让我既感动又自责。面对生活,我们应时刻心怀感恩:感恩生活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童年记忆,感恩父母的爱时刻围绕在我们身边,感恩学习对于我们是一件如此轻而易举的事情......”还有同学写到:“当我读完高尔基的童年时,相比之下,突然发现自己的童年是多么温馨而幸福。虽然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我相信,有阴影的地方背后就一定有阳光。只要你仍能保持不灭的信心,即使你眼前可能还是黑暗,即使你的生活还有悲伤,但你坚持让自己做一个善良、乐观、富于同情心的人,那么,你一定会迎来生命的辉煌!!!”可见,阅读名著对于学生思想上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而且这种教育方式相比简单枯燥的说教更来的有成效。

5、注重读书方法,浏览、精读、泛读相结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略读和精读是培养学生进行阅读的基本方法。叶圣陶先生说过:“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因此,在阅读过程中,应精读略读相结合,提高阅读的效率。

精读就是认真,精细的阅读。名著之所以能流芳百世,是因为它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地浏览一番,就无法深刻领悟到作品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名著中的重点篇目,我们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研读,通过对语言的品味,人物形象的分析,构思的揣摩,从而汲取名著的精髓。如在学习初三年语文教材中选自《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一文时,就应引导学生结合文本,了解书中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香菱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红楼梦》一书的主旨。

略读就是粗略的阅读。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书籍好比仪器,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咽,只有少数需要咀嚼,细细品味。”要博览群书,自然不可能句句推敲,只需要略读全文,了解大意就够了。如在外国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一大段的环境描写或者人物大篇幅的心理描写,可以采用略读的方法。略读可以使学生提高获取知识的效率,帮助学生扩大视野、丰富见闻。

6、名著阅读的情感个性化引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四项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文学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里面蕴含的深刻内涵需要同学们自己深入去挖掘,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每个人也都应当有自己不同的感受和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名著导读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适当点拨,而不能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个人阅读。

在阅读完《西游记》这部名著书籍时,同学们针对书中的人物形象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对于书中的四大主人公,同学们褒贬不一,有的甚至针锋相对,都对人物的喜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在谈到孙悟空的性格时,一部分同学认为他是一个机智勇敢,聪明活泼,惩奸除恶的大英雄。有的同学却认为他高傲,自以为是,目无尊长等等。

7、阶段性的展示阅读成果

在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兴趣和积极性,防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教师可以阶段性的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如可举办课前三分钟,轮流让学生上台推荐阅读书目,并说明推荐理由,从而激发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口语表达。

此外,还可以阶段性地举办“我读名著”征文活动、手抄报评比、演讲比赛等等,不仅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对名著的关注度和理解度,从而有效地推动名著阅读的教学活动。

三、结语:让名著之花满堂飘香

居里夫人说:“书,就是社会。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有效地组织名著导读教学,采用合适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名著之花满堂飘香。

于漪老师说:“现代社会,人们必须有终身学习的意识与本领,学会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核心,因而,阅读能力也应放在首位。”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还应勇于探索,善于思考,勤于总结。唯有这样,才能不断地在摸索中寻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名著的好方法,从而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

让我们引领着学生,驰骋在名著阅读的原野上,让优秀的文学名著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卷卷书香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只有学生心灵的沃土丰厚了,语文之树才会枝繁叶茂。

参考文献:

[1]周植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思考[J].语文天地 .2012.